愤怒的柏林墙消灭时达成

&&&&&&&&&&&&&&&&
/ 曼施坦因 
指挥旅或者团、团指挥营、营指挥连、连指挥排、排指挥班的完整的指挥系 列;各级指挥官军衔也从元帅到将官、校官、尉官,尊卑有序,不至于乱了 方寸。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的初期,曼施坦因只是团里的一名副官,主要 负责照顾团长的饮食起居,后来才改任作战参谋,辅助团长制定作战计划, 不需要到连队中直接带兵。而且他所在的团也井非第一个波次的进攻团,只 是跟在主攻团后面收拾一下残局而已。因此在战争初期,并无多大的生命危 险。  埃里希·曼施坦因人虽然在团里,但心早已经飞到了德军总参谋部, 这里才是指挥战争的神经中枢,能到这里工作,才不枉为军事学院的高材生。 德军的总参谋部是近代军事史上的一个效率比较高的机构,由 19 世纪后期 任德军总参谋长的老毛奇勋爵创建,成了各国效仿的榜样。随着欧洲局势的 日趋紧张,这个神经中枢的任务就是把早已拟定纸上的战争计划,变成现实。 德国总参谋部制定的战争计划,出发点就是:必须避免在西线对法国 和在东线对俄国两条战线同时作战。腹背受敌,向来是兵家之大忌,更何况法国和俄国合在一起的军事力量已经超过了德国。 俄国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工作效率非常低下,军事动员工作进展缓慢。德军参谋总部推算,俄国要完成动员和集中至少需要六个星期的时间;趁俄国军事力量尚未在边境集结完毕之机,迅速解决法国,然后借助发达的、事 先修筑好的铁路线,把大军转到东方,与奥匈军队合兵一处,再解决俄国。 德国统帅部制定的作战计划,就是以在六至八周的时间内,结束对法国的西 线战争为依据。在此期间,只需用少数部队监视俄军动向。奥匈陆军总共有 150 万兵力,约合 110 多个师,分属三个大的军事集团。其中最强大的一个集团称之为“A 梯队”,编成四个集团军,在战争开 始后对俄国执行战斗任务。第二个集团称为“最小的巴尔干集团”,主要对 付南斯拉夫国家,只取守势。  第三个军队集团称为“B 梯队”,这个集团的使命是对付塞尔维亚,在 得到另外两个集团的加强后,从西面和北面迂回包抄塞尔维亚。  1914 年 8 月 3 日晚 6 时 45 分,德国驻法国大使向法国政府递交了一份 宣战照会,指责法国飞机破坏了比利时中立,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和纽伦堡 两座城市上空飞行,并对上述铁路线投掷炸弹,同时还指责法军在几个地点 侵入德国领土。由此德国对法国宣战。1914 年 8 月 4 日,英国政府获悉德国已经入侵比利时领土,马上向德国政府递交了最后通牒,限其在柏林时间 8 月 4 日 24 时,也就是格林威治 时间 8 月 4 日晚 23 时以前做出明确答复:要么退出比利时领土,要么与英 国开战。  德国并不买英国的帐,马上拒绝了英国的最后通牒。德国外交大臣答 复说,入侵比利时是出于军事上的战略考虑,而军事上的需要高于一切。看到没有任何希望,英国于格林威治时间 8 月 4 日晚 11 时,宣布与德国处于 战争状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首先破坏比利时的中立而拉开了帷幕。曼施坦 因上尉跟随自己的团队,一路向比利时杀将过去。作为作战参谋人员,他对一个早有耳闻而又不知其详的德军作战计划,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在战争初期亲眼看到了这个计划的威力——这个计划就是著名的“史里芬计划”,日后曼施坦因上尉赖以成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就受到了这个计划不小的影 响。。不知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所谓“史里芬计划”,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曼施坦因提供了什么借鉴,且听下章分解。第四章 堑壕鏖兵命险丧攻法先侵比利时,列日要塞受迟滞; 取胜哪顾坏道义,出师未捷命险失。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之所以首先进攻中立的小国比利时,与一个战前就制定好的对法国作战计划有关,该计划就是著名的“史里芬计 划”。这个计划在德军总参谋部的影响极大,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 有人把这个计划重新拣起。  曼施坦因是反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继续使用这个计划的,因为这个 计划太经典了,对于德国职业军人和法国职业军人来说,都已作为步兵教科书中的内容而烂熟于心了,再照方抓药,恐怕难以奏效。 在反对这个计划再次使用的同时,曼施坦因提出了自己的计划,被采纳后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里芬计划”相媲美,故这个计划被称之为“曼施坦因计划”。但反对继续使用“史里芬计划”也 使曼施坦因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他由当时一个集团军的参谋长,被降为一个 二线步兵师的师长,此是后话。  那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成功,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曼施 坦因所极力反对的“史里芬计划”,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史里芬计划”是以 1891 年至 1906 年任德国参谋总长的史里劳伯爵的 名字而命名,该计划是他的呕心沥血之作,主要是为了在未来的战争中打败法国。 “史里芬计划”是受 1870 年普法战争的启发而制定的。在普法战争中, 德国军队在德法边境战斗中摧毁了法国军队,然后长驱直入,攻陷了法国首 都巴黎,迫使法国订立了城下之盟。为了夺取铁矿石,同时也是为了消除法 国边界的屏蔽,德国又强行吞并了与德国界相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阿尔 萨斯和洛林地区,企图使法国无险可守,暴露在德国的强大军事锋芒之下。 法国丢失阿尔萨斯和洛林之后,法国的军事工程师以四个边境城市为 中心,沿 150 英里长的法德边界构筑了一系列堡垒。东南起自阿尔卑斯山, 经贝尔福、厄比那尔、土尔、凡尔登,到卢森堡和比利时边境以及阿登森林 一线展开,钢筋混凝土建筑林立,火力配备周全,以这条天然加人工的障碍来防止德军的进攻。 有鉴于此,史里芬伯爵拟定了一个通过卢森堡和比利时平原,迂回到法军背后的战争计划。虽然比利时在比、德边境也构筑了防御工事,但比起 法国的工事来说,自然容易攻克。比利时国内交通比较发达,一旦进入比利时境内,即可借助便利的铁路、公路、河流向法国后方投入大批兵力,腹背夹击法军。而法国在德法边境堡垒中的要塞炮,是防前不防后的。  这样,进攻法国的德国军队,将会以一个距离法国最近的城市——梅 斯(这里距离法国首都巴黎仅有 178 英里)为轴心,由 79 个师组成强大的 右翼,以闪击的速度经比利时横扫法国,另由八个师组成左翼实施战略佯动, 把法军的主力吸引在要塞防线上。  在东线,考虑到俄国原始的铁路运输系统和蜗牛般的动员速度,只放 10 个师来迟滞俄军,待在西线打败法国军队之后,再调转头来收拾俄国。  史里芬本人并没有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那一天,所以也就无从 看到这个计划实施之后的效果。  不过还是发生了他生前最担心的事,“史里芬计划”的核心,就是必须 维持德军强大的右翼,史里芬在弥留之际还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加强右 翼”。可惜他的继任者在实战中修改了这一计划,从右翼中抽出了八个主力 师来加强左翼,这样,德国军队的强攻右翼被削弱,以至于打到巴黎城下之后,再无余力对巴黎实行包围,待从正面调动德军强攻巴黎时,被缓过劲了的法军在马恩河会战中击退。 战争开始之后,除了右翼被削弱之外,德军大体上还是按照“史里芬计划”行事的,进攻比利时就是这个计划的第一步。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亲自披挂上阵,担任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以老毛奇元帅的侄子小毛奇将军为总参谋长,德国战时的大本营从柏林前推至距离法国边界只有 100 公里的科布伦茨市。 不管想参与作战指导的欲望有多么强烈,此时处在下级军官位置上的曼施坦因上尉,还是只能跟在德军精锐的突击兵团之后,参加一些无关紧要的收尾活动。他所在的团队,最初参加了战争初期侵占比利时的行动。 小国比利时并不像德国人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比利时军民在阿尔贝国王的统帅下,节节抗击德国入侵者,同时请求英法两国增援。 作为一名职业军人,曼施坦因上尉十分钦佩比利时士兵顽强战斗的精神。尤其是在列日要塞争夺战上,曼施坦因亲身领略了比利时人的英勇无畏。  列日要塞位于比利时与德国接壤的地区,是通往比利时内地的咽喉要 道。列日要塞系由比利时的一位工程师设计,正好在 1913 年第一次世界大 战开始前夕建筑完毕,整整花了 25 年的时间。  整个要塞由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装甲炮塔、及各种口径的枪炮的 交叉火力组成,要塞内火炮的最大口径为 8 英寸,要塞本身的设计,也是要 求要塞能承受 8 英寸口径的火炮直接命中。要塞的火力点,是若干个装备着速射炮的炮台,每座炮台的周围,是深达 30 英尺的壕沟,并配备有强探照灯光,以防止夜间偷袭,这些重炮和 探照灯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降到地面以下,地下有连成一体的坑道把整个防 御系统联系起来。  防守列日要塞的比利时军队有 2.5 万名守备部队和一个加强的陆军师, 总数约有 4 万多人。尽管他们的国家存在 83 年以来,从未打过一仗,甚至平时整个军队都没有一个总参谋部,比利时军民还是把领土保卫战进行得有 声有色。  德军先锋约两个骑兵师和六个骑兵旅的兵力,在冯·埃米西将军的统 领之下,奉命尽快拿下列日要塞。冯·埃米西将军认为比利时军会不战而降,于是先礼后兵,派出一位使者打着休战的白旗,来到要塞作说客,要守军投降。  没料到那比利时守将勒芒将军竟然十分倔强,不肯买德国人的帐,言 说自己奉比利时国王之命防守要塞,必将阙尽军人守土之责,并逐退来使。 德军见劝说无效,命令大炮开火,猛轰要塞,并从德国的科隆调来了 飞艇前来助战。那德国飞艇名为“齐柏林式飞艇”,系由内燃机作动力,在要塞上空丢下了 13 颗炸弹,却也无济于事。 德国大炮轰击一个时辰之后,见比利时守军没有动静,步兵便开始向要塞发起冲锋。没想到一临近炮台,那比利时守军各种火力一齐开火,杀人 如同砍瓜切菜一般,霎时间,德军士兵尸体堆积如山。原来德军的大炮和飞艇并未对钢筋混凝土的防御工事造成多大损害,仅是削掉了几层表皮而已。 一连几天,德军都进展甚微,只有一部攻进了要塞的一隅,直到六天 之后,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拿下了要塞 12 座炮台中的一座。德军眼看时 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对自己的速决战很是不利,便使出了杀手铜,搬来了克虏伯兵工厂新近研制出来的巨型大炮。这种巨型大炮口径达 16 英寸半(约合 420 毫米),比当时英国最大的 13 英寸口径的海军炮还大出 3 英寸。德国 人给这件杀人利器起了一个女人的名字,叫“大蓓尔塔”,这个名字,恰好 是克虏伯夫人的名字。  德军这种名叫“大蓓尔塔”的巨炮果然厉害,单每发特制炮弹就重达 1 吨,最大射程为 9 英里,且每颗炮弹上都装有一个定时引信,只有等炮弹穿进碉堡之后才爆炸。 堡垒一旦被击中,里面的比利时守军不是被炸死,就是被震昏,绝无幸免。  到了 8 月 16 日,列日要塞的 12 座炮台全部被“大蓓尔塔”夷为平地, 守军指挥官勒芒将军在受伤之后被俘。德军前线指挥官冯·埃米西将军可能 觉得自己理亏,倒是没有难为成为阶下囚的勒芒将军,甚至没有取下他随身 佩带的、代表军人荣誉和尊严的指挥刀,并很快把他释放去见他所忠于的比利时阿尔贝国王。 站在已经被攻城的德军夷为平地的列日要塞,曼施坦因不禁为战况的惨烈而惊骇,堑壕之中躺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被高爆炸弹炸碎的肢体散落在各个角落,分不清哪一个是德国士兵的,哪一个是比利时士兵的。整班整 排的比利时士兵被活埋在德军攻城大炮炸毁的堡垒中。攻陷列日要塞之后,德军在比利时境内已无大的险隘可阻,但与其他有头脑的德国将领一样,曼施坦因仍然担心一路上会遇到法军和英军的猛烈 阻击。事实证明,曼施坦因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在列日要塞坚守的这一段时间内,法军为什么不驰援比利时军,以至 于眼看比军坐以待毙呢?  原来法军的统帅部判断有误。在 8 月 4 日德军对列日要塞发起攻击之 后,比利时政府通知全国军民,不再把法军和英军越过比利时国境看成是敌对行动,并准许协约国利用比利时领土组织反击。比利时政府的如此决定,实际上是向英、法等求援的一种外交上的、比较委婉的要求,法国驻比利时 大使也马上把这一请求报告给本国政府。然而,法国统帅部长时间犹豫不决, 一直认为德军在比利时的进攻只不过有 18 个师左右,只是为了分散法军注 意力的战略佯动,而一旦在这个方向受挫,便会掉头南下,以主要兵力用于梅斯方向,因此没有及时把兵力北移比利时,以至于比军孤军奋战,终是寡不敌众。另外法军有它自己的对德战争计划。  法国总参谋部早在 1872 年便着手制定了对德国的战争计划。到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的 40 年间,法国共制定了 17 个对德作战计划和 一些修正案。  最后法国用于战争的那一个方案,是由当时法军总参谋长霞飞于 1913 年制定的,这个方案被称为“17 号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在战争的一开始, 法军不仅不会分兵驰援兵微将寡、孤立无助的比利时军队,而且,守在坚固 要塞中的法军还将主动进攻德国严阵以待的边防重兵。法军在比利时军队浴 血苦战的时候,派出重点集团去进攻在普法战争中失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虽然以较大的代价一度占领了部分地区,但不久就被德国的援军赶回了法国 境内。  在进攻德国边境要塞的战斗中,显出了法军战术的落伍。法国军队以 19 世纪最好的队形出现在战场上,军官们戴了白色的手套,修饰得漂漂亮亮, 如同过节一般,走在部队前面的 60 英尺。士兵们则穿上了暗蓝色的短上衣 和猩红色的军裤,在团队旗帜的导引和军乐队的伴奏下,向德军射来的密集 弹雨义无反顾地走去,直到被射中、倒下死去。  法军的这些固执的行动,连前来助战的英国远征军也有点看不下去。 一位目睹此情景的英国军官事后评论说:“每当法国步兵前进,整个战线就 立即被弹片覆盖,倒霉的法国士兵就像野兔一般被打翻。法国士兵们都很勇 敢,不断冒着可怕的炮火冲锋前进,但毫无用处,没有一个人能在这样密集 的炮火射击中活下来。法国军官们也都很优秀,他们就像阅兵行进时那样安 详,但没有一个人能前进 50 米的距离而不被打翻。”  攻陷列日要塞之后,德军兵分三路,分别向布鲁塞尔、那幕尔和迪南 进攻。8 月 22 日,无险可凭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也告陷落,比利时迁都 安特卫普,继续抵抗。由于比利时军民的拼死抵抗,德军通过比利时的时间,用了将近 20 天,并不得不留下两个兵团驻守。比利时为协约国迫使德军在比利时分散,并赢 得了好几天的时间,使得英法军队在法国的马恩河一线部署会战,有了腾挪 的余地。  8 月 24 日起,曼施坦因所在的集团军陆续开进法国境内。加上另外两 个集团军,德军从比利时进入法国的总兵力达三个集团军。占领比利时首都 布鲁塞尔之后,德军士气正旺,乘得胜之势,一路上斩关夺隘,杀奔法国首 都巴黎而来。而法国由于把兵力主要部署在法、德边境,而在法、比边境只 有一个集团军,自然抵敌不住,且战且退。  战争是残酷的,德军把抓到的平民作为人质,一旦遇到抵抗就处死人 质,他们甚至用野战炮轰击藏有狙击兵的敌方村镇。曼施坦因亲眼看到了一 份一线德军指挥官们的军事报告:“我们在比利时的进军肯定是残忍的,我 们是在为我们的生命而战,谁挡路,谁就会自食其果。”  这哪里还有一点普鲁士的骑士风度呢?曼施坦因心目中,父辈们灌输 的普鲁士武士的中世纪骑士风度,已经荡然无存。  其实也难怪,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早就有过训喻:“一切都应当被淹没在 火焰和血泊之中,必须把男女老幼都杀死,一所房子、一棵树都不能留下。这是唯一能使退化了的民族感到畏惧的恐怖手段。运用这种手段,战争不到两个月就能结束。而假如我以人道主义为怀的话,那么,战争必将延续好几年。”  接着,德军在阿登森林之战中,连败前来应战的法军和前来增援的英 军,锋芒直逼巴黎。  法国首都巴黎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法国当时所有的铁路线都通过这 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以往的战争中,巴黎已经修筑了一些防御工事,它 的内城有 14 座炮台,外城有 25 座炮台。  战争一开始,法军并没有下定死守巴黎的决心,法军总司令甚至建议 巴黎为不设防城市,一旦德军打来,可以不战而降;德军的步步进逼,几乎使法军想放弃首都。  8 月 25 日,法军陆军部长急电总司令霞飞,至少用一个军的兵力在巴 黎城外掘壕固守,并紧急撤换了防卫不力的原巴黎卫戍司令米歇尔将军,让65 岁的主战派加利埃尼将军来主持大局。同时,法国政府决定临时迁都波 尔多。  老将军除了立即着手修筑工事之外,借鉴了 1870 年普法战争的经验。 当时巴黎被围,饥民甚至吃动物园的动物和家中养的宠物充饥。所以,老将 军下令广积粮食,并在巴黎的体育场跑道和公园里,养满了牛、羊、猪、马, 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坚壁清野,把任何可能被德国人利用的机器设备迁移或者埋藏起来,不仅在巴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下安放了炸药,而且在横跨塞纳河、马恩河和瓦兹河的 80 座铁桥下面埋藏了炸药。 当德军兵临巴黎城下的时候,曼施坦因上尉觉得就会像德皇威廉许诺的那样:战事很快就会结束,士兵们秋凉之后就可以回家。德皇本人也于 8月 28 日致电已经抵达巴黎近郊的德军第一集团军,祝贺它取得“决定性胜 利”,表示“朕甚感激”。  但情况并不如他所想,局势在悄悄地朝不利于德军的方向逆转。德军 统帅部与作战部队之间的距离越拉越长,后方补给线也越来越长,军队所需 要的战争物资得不到手;战局变化迅速,通讯无法保证,帅不知将,将不知 兵,各部队只得各自为战。但退却中的法军和英军却相对弥补了过去的不足。由于兵力的不断收缩,彼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便于相互协同。还有两点对德军目前的处境甚为不利: 其一,俄国的军队出乎德国总参谋部的意料之外,不是在六周之后,而是只用了两周,便在东线对德国展开了进攻。8 月 12 日,还是在德军鏖战比利时列日要塞的时候,俄军的两个集团军——莱宁坎普指挥的第一集团 军(亦称“涅曼集团军”和“维也纳集团军”〕和萨姆诺索夫指挥的第二集 团军(也称“纳尔瓦集团军”和“华沙集团军”)——的先头部队,相继攻 入德国东线的东普鲁士,如果俄国人占领了柏林,则德军在西线取得的一切胜利都将付之东流。因此,德军统帅部不得不把西线会战急需的三个兵团和 一个骑兵师调往东普鲁士。其二,按计划应在西线的左翼采取守势的德军第六、第七集团军,眼见西线右翼的战友们快要拿下巴黎,担心自己寸功未立,也急于在左翼的洛 林一线对法军发动进攻,在这里担任总指挥官的巴伐利亚王储普雷希特于 8月 23 日下令,德军西线左翼全面攻击法军右翼;于是,再也抽不出兵力去 支援预定要于 9 月 2 日(色当会战纪念日)夺取巴黎的德军右翼。法军退至巴黎附近,无可再退。法国陆军部长下令死守巴黎,霞飞将军发布了一份简短的号召书:“正值国家存亡在此一战之际,必须提醒大家不得瞻前顾后,应当全力以赴,进攻并打退敌人。部队倘若不能再前进,那 就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已经占领的地区,宁肯就地战死而决不后退。在当前的 情况下,任何怯懦都是不可容忍的。”  巴黎守军的一位指导炮兵进行校正射击的法军飞行员,在 9 月 3 日报 告给法军统帅部一个他无意中发现的新情况:德军纵队改变了他们的行军路 线,放弃了从正面进攻巴黎的计划,而是把重兵转向巴黎的东南郊外。  刚刚上任伊始的法军巴黎卫戍指挥官加利埃尼将军,起初不敢相信这 一事实,但被证实之后,不禁额首称庆。  德军进攻计划的改变,确是给了法国人以起死回生之机。这样一来德 军的侧翼十分暴露,非常容易被法军攻击。  为了形成对德军侧后的死亡铁拳,法军必须把大量的兵力作大规模的 调动。但时间不等人,铁路运用不上,急行军也嫌太迟,法军指挥官加利埃尼将军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立即征用巴黎市区的所有机动车辆,其中主要是出租汽车,用于法军的兵力调动。 一声令下,军令如山,忠于职守的法国警察就地停住了巴黎附近的所有的汽车,命令乘客下车,只留司机,把屯在巴黎的生力军送往急需兵力的 前线。这是军事史和战争史上的第一支“摩托化”纵队的开进,大约 1200 多辆民用双汽缸汽车,满载全副武装的法军士兵,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摩托 化行军纵队,在一夜之内,把一个师(巴黎卫戍第七师)的兵力和武器运送到 50 公里以外的战场上去。  这支生力军一开到战场,战争胜负的天平立即向法军一方倾斜,正在 准备进攻巴黎的德军做梦也没有想到法军是如此之快地出现在他们的侧翼, 速度简直是不可思议!于是德军不得不仓促地由进攻转入阵地防御,但德军 用于防御的作业工具都没有带齐,在法军强大的炮火打击之下,德军士兵只好把步枪上的刺刀、喝水用的杯子、饭盒、鞋后跟、铅笔刀都用于挖掘掩体。 于是自 1914 年 9 月 5 日至 12 日之间,曼施坦因领略了第一次世界大 战中著名的会战——马恩河会战。在法国的马恩河一线约 180 公里宽的地 带,德军先后共投入了五个集团军,法、英联军投入了六个集团军,双方总人数超过了 200 万,火炮 6600 多门。 战斗进行得异常残酷,在多个战区发生过两军士兵的白刃格斗。 德军最先抵敌不住。9 月 9 日夜间,曼施坦因所在的部队在遭受到重大伤亡之后,接到了集团军总部发来的撤退的命令,这一退就是 80 多公里。  德军在撤退时,平时的良好训练派上了用场,前线指挥官和士兵秩序 井然,虽败不乱。这些即使是在英国和法国人写的战史上,也是有明文记载 的。  德军撤退之后,在埃那河和瓦兹河一线掘壕固守,使得英法联军本来 打算乘胜追击,把德国人赶回国界的计划落空,不得不在 9 月 15 日下令停止进攻,在现有地区设防,整个西部战线呈相持状态。 但马恩河的败绩,对德军的士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德军总参谋部本已设计好了入城式:攻陷城池之后,由德皇威廉本人在一队衣着灿烂、头戴 精美头盔、身穿刻有浮雕的胸甲、内村白色和金黄色制服的骑兵护送下,耀武扬威地进入城内。但这一许诺看来无法实现了。曼施坦因所崇拜的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将军,在得知德军的侧翼被攻击,德军损失惨重的消息时,惊得目瞪口呆,坐在最高统帅部的指挥室地图前, 面色苍白,凝视着地图一语不发,非常绝望,似乎不相信德军不可战胜的神 话就这样破灭了。  感到大失面子的德皇威廉,到底没有原谅毛奇。由于马恩河战役的失 败,毛奇被免去了德国最高指挥官之职,而由毛奇的老对手、陆军大臣冯·法 尔肯海因来接替他的指挥权。出于对士气的考虑,撤换毛奇的决定没有马上 公开,这样毛奇还不得不像傀儡似地参加每一次作战会议,但却再没有人来 征询他的意见。  1914 年 9 月 14 日,看到僵势无法打破——既推不动德军,同时自己也 不愿放弃已经取得的现有地域——法英联军统帅部下令掘壕固守。  阵地防御作战,曼施坦因的同僚们到底是悟性高于他们的敌人法英联 军。而在此之前,擅长闪击和进攻的德军,是不希望战争打成持久战的,都没有经过野战阵地防御作战的训练。士兵们起初没有挖掘堑壕的工具。就到附近的村庄去搜寻农民的农具。起初的堑壕只有没膝盖高,主要用来防止敌 方炮弹片的杀伤和肉眼观察。  不久,在弹片横飞下,百无聊赖的士兵开始把堑壕越挖越深,达 7 英 尺左右,在上面作上伪装,支撑上木板,挖好射击和观察孔,以求尽量过得舒适。  武器也经过改进,适用于堑壕战。德国人的实用主义在这里得到了发 挥:最先把攻城用的榴弹炮加大弹道曲线,为了使更多榴弹能直接射入联军 的堑壕;迫击炮、枪榴弹和手榴弹也使用得越来越多和越来越熟练。其他武 器装备,如探照灯和照明弹原本是用于防空作战,潜望镜原本是用于潜艇作战,此时都被德国人拿来后,稍加改造,以用于堑壕作战。  炮兵在堑壕作战中,出尽了风头。鉴于联军的重武器不如德军,英国 特地从本上调来了重炮,德国也不甘示弱,努力地加大炮管的口径;装备了 无线电收发报机的飞机在对方的阵地上飞来飞去,观察炮兵射击的弹着效 果,而防空火力对此无能为力,几百颗炮弹不一定能打中 1 架飞机,而且往往防空火炮的炮弹筋疲力尽后,落在自己一方的阵地上爆炸。  在攻占安特卫普港的战斗中,德军首次使用了无烟火药的炮弹装药, 大炮发射之后了无痕迹;而对方的有烟火药发射之后,炮口喷出的滚滚黑烟 一望便知,还没打几炮,炮兵阵地很快被德军发现,往往来不及转移阵地, 即被德军大炮摧毁。经过数月的鏖战,德军不仅没能拿下巴黎,而且在法国境内陷入了无休无止的堑壕战。蹲在潮湿阴暗的堑壕内,听着双方震耳欲聋的炮声,曼施 坦因同其他德国军人一样,神经受到了严重的折磨,虽然以前受过少年军官 候补学校的“斯巴达式”教育,但那毕竟是在和平时期,不像现在,随时能 嗅到死亡的气息。1914 年 11 月中旬,在连续了几天的连绵秋雨下完之后,曼施坦因跟随本团的指挥官来到了德军前沿观察所,观察对面联军的动向。就在这时,一 发联军大口径火炮的炮弹,挟带着不祥的撕裂空气的可怕声音,落到了观察 所的上空!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曼施坦因应声倒地,失去了知觉。 不知曼施坦因性命如何,且听下章分解。第五章 倾心坦克闪击战炮口余生拣性命,伤愈又援奥匈军; 飞机坦克加瘟疫,战争残酷令人惊。1914 年 11 月中旬,也就是埃里希·曼施坦因将要过他 27 周岁的生日的时候,不仅没有能实现他进德军总参谋部的宿愿,反而被敌军的一发炮弹, 险些要了他的命。  一发法英联军的炮弹,在德军前沿观察所附近爆炸,多如飞蝗的大口 径榴弹弹片和强烈的爆炸气浪,把他打翻在地,并随之使他失去了知觉。等他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后方的包扎所里,浑身缠满了绷带。  野战医院的医生,诊断了他的伤势,发觉他受了重伤,还算是命大, 没有伤及要害,考虑到他的伤不是在短时间内能痊愈,而且前线的医疗条件 有限,曼施坦因被送回了德国国内的医院。  依仗德国外科医生高明的医术和他在军官学校和军事生涯中练就的健 康体魄,曼施坦因总算拣回了一条命。1915 年 5 月,在负伤半年之后,他又返回了前线。  这次曼施坦因没有回到步兵近卫预备 3 团,而是被加尔维兹将军和比 罗将军要了去,担任他们军团参谋部中的参谋。这比直接到团一级危险要小 得多——这恐怕也是参谋总部对他这位有着高贵出身、良好学业且又因作战 勇敢而负伤的青年军官的一种奖励。跟随加尔维兹将军和比罗将军的军团,他参加了德军对波兰北部的进攻。 战事甫定,曼施坦因又随军团星夜赶赴塞尔维亚,在 1915 年秋季与奥匈军队一起发起了塞尔维亚战役——德军总参谋部早就担心奥匈帝国的军队不能单独抵挡俄国和塞尔维亚人的凌厉攻势,果然,被西方军界戏称为“对 发动一场战争要比打赢一场战争更为擅长的人”的康拉德将军,在连吃败仗 之后,不得不向德国求援。  奥匈一方主持战局的是奥地利总司令康拉德将军,他在战前所制定的 计划是压服弱小的塞尔维亚,同时派大批军队到加里西亚与俄国人作战。  但塞尔维亚人并没有屈服于奥匈的军事压力,这样康拉德就不得不把 奥军主力的六个集团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原波斯尼亚的总督波帝奥雷克执掌三个集团军 19 个师的兵力,以扫灭塞尔维亚。康拉德亲自率领的另一支也 是由三个集团军组成的奥军对俄军作战。  那波帝奥雷克总督自从 7 月份斐迪南大公在他的辖地被刺杀以来,一 直是惊魂未定,魂不守舍;一来担心自己因保护皇储安全不力而受到追究,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重蹈大公的覆辙,被不要命的塞尔维亚激进组织暗杀,因而忧心忡忡,坐卧不宁。 这位数十万大军的统帅甚至拒绝在他的部队前露面,以防暗杀,在远离战场和士兵的地方“指挥”战斗。 塞尔维亚一方则由身患重病的普特尼克将军指挥,虽然他们缺乏火炮、自动武器和运输工具,但战士们都是经过巴尔干战争的老战士,经受过战火的考验,并且是在本土作战,地形熟悉,弥补了兵力兵器的不足。  1914 年 8 月 16 日,塞尔维亚军在沿着亚达尔河的战线出击,击退了奥 军的一翼,8 月 30 日,又在雅达尔和沙巴茨相继展开激战,把奥军于 9 月 1 日全部赶出塞尔维亚。奥军伤亡近 4 万多人,毫无所得。 塞尔维亚人本想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但却害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怪病,战士们纷纷倒下,而且死亡率极高,不管是多么出名的医生和用当时任何的 药物都不起作用。事后科学家们才查清楚,原来这种流行病叫斑疹伤寒,塞尔维亚原本没有这种病,是入侵的奥军先感染上这种病,然后又传染给与之作战的塞尔维亚战士。虽然因战争而死亡的塞尔维亚人不多,但截止到 1915年 4 月,科学家发现消灭这种病毒的方法为止,因斑疹伤寒病传染而亡的塞 尔维亚战士却高达 7 万多人,平民死亡就更不计其数。  康拉德率领的第二路对俄国作战的大军,结局也不妙。于 8 月 25 日孤 军深入俄国的波兰省境内,中了俄军的埋伏而全线溃退。  一旦俄国人越过奥匈德国的防线,就很容易打到德国的心脏,于是曼 施坦因跟随所在的集团军和另外一个德国集团军,星夜赶赴奥国加里西亚前 线。  曼施坦因首次与俄国军队交锋是在一个开阔的丘陵地带,这里稀稀拉 拉地散布着一些村庄,双方前哨阵地相隔 3000 码距离。德国士兵挖起了一人多深的堑壕,筑起了坚固的野战防御工事;而俄军士兵只挖了一些散兵坑 和堑壕,只要能执下人就行,至多也就是能进行跪姿射击。另外俄国军队还 犯了战术上的错误,选择了具有明显地貌特征的地方,作为屯兵的所在,这 样就相当于给德军炮兵树立了清晰的标靶。德国军队最先发起了进攻。这是一场可以写进教科书的典型步兵进攻,曼施坦因看到的,不过是更加形象和具体而已。在黎明时分德军开始了炮火 准备,以大口径的榴霰弹火炮,对事先标定的俄军目标进行了 4 个小时的齐 射。在猛烈的炮火准备之后,德军步兵越出堑壕,向俄军阵地发起冲击。俄 军大炮也进行了还击,但由于弹药太少(最少的时候,俄军的每门大炮只允许一天发射 3 发炮弹),加之火炮得不到必要的补充,火力显得很弱,并没有对行进中的德国士兵构成什么威胁。 曼施坦因第一次看到了飞机对于地面攻击的威力。 德国飞机飞临俄国阵地的上空,俯冲投弹,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次使用飞机大规模攻击地面目标。此时德军使用的飞机,发动机功率只有 60 至 80 马力,时速不超过 100 公里,最大升限 3000 米,战斗负载 170 公斤,除去机组的两名乘务员(通常是一个驾驶员和一个观察员)自身的重 量外,最多能携带 30 公斤的炸弹。从飞机上投掷的炸弹有的重 10 公斤,有 的不足 1 公斤,由飞机乘员用手投掷,准确性可想而知。飞行员佩带有手枪, 有时也携带卡宾枪,但不是为了空战,而是用于迫降在敌人后方时,用以自卫。  加里西亚之战,以俄军惨败结束,仅俘虏就有 15 万名,300 多门大炮 被德军缴获。  东线战事基本稳定下来,德国陆军大臣法尔肯海因把主要兵力调到西 线作战,曼施坦因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法国前线,参加了著名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6 年 2 月 21 日,德军第五军团军大口径火炮的轰鸣声,撕裂了巴黎郊区黎明的晨曦,拉开了西线凡尔登战役的序幕。凡尔登要塞是法国首都巴 黎的门户,德军如果拿下凡尔登,也就等于打开了巴黎的大门。2 月 28 日,德军猛攻下凡尔登的都蒙炮台,把法军分割成数段。法国政府在局势发发可危的情况下,任命贝当元帅为凡尔登要塞司令,贝当元帅 重施马恩河战役的故伎,征集民用汽车火速运来了 19 万部队和 2.5 万吨弹 药,同德军展开了激战,终于保住了凡尔登要塞。  此后,德军又发动了三次进攻,均被法军击退,德军想尽了一切办法, 甚至不借再一次冒违反国际公法的大不韪,于 1916 年 6 月 21 日首次使用了光气窒息弹,虽然给法军造成了伤害,但对战役大局依然无补。 为了牵制德军在凡尔赛的攻势,在 1916 年 7 月至 11 月,协约国在法国的索姆地区,发动了著名的索姆河战役。这次的作战计划由法军总参谋长 霞飞元帅制定,但唱主角的却是英国远征军及其附属国加拿大远征军,由于凡尔登战役法国损失过于惨重,原定参加索姆河会战的法军由原来的两个集团军 40 个师,减少到不足一个集团军 16 个师,在发起进攻那天,法军也只 有五个师到位。英军投入了一个集团军又一个军,共计 21 个师的兵力,另 有八个师(其中有五个骑兵师)担任后方守备。  德军总参谋部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开始之前,对西线的德军进 行了整编,新组建了第一集团军来负责索姆河战线的防御,曼施坦因从凡尔登前线被调到集团军军部担任参谋,在第一集团军参谋长罗斯堡将军的统领 下工作。曼施坦因可能不知道,在索姆前线战壕的另一端,陆军下士阿道夫·希特勒也正蹲伏在那里,满怀仇恨地把手中步枪的子弹一发发射向法、英联军。 希特勒日后成了纳粹第三帝国元首,曼施坦因将效命于他。  德军也在凡尔登战役消耗了大量的有生力量,故在索姆河一线采取守 式。他们精心构筑了深达 40 英尺的地下坑道网,内部配备完善,有野战厨 房、洗衣房、战地医院,储备了丰富的弹药和食品;坑道网内采用电灯照明, 此时电灯尚属奢侈品,在民间还不多见,坑道内的电灯主要由专门的柴油发电机提供电力。这样的防御工事,能经得住长时间的围困。  德军在防线的支撑点上配备了很强的火力,当时德国步兵的主要武器 是带刺刀的 7.62 毫米口径步枪,携弹方式为弹仓式,子弹采用了符合空气 动力学的尖头子弹和大威力的无烟火药。瞄准具最大射程为 2500 米,射击 速度可达到每分钟 15 发。尤其是轻、重机枪的火力的广泛使用,使得协约国士兵的伤亡率直线上升。德军的每个步兵师有 24 到 28 挺重机枪。德军的机枪火力,甚至能使英军在一天之内死伤 6 万多人,创下了战争历史上日损 失兵员的记录。  在索姆河会战中,一个将对未来的曼施坦因元帅有着重大影响的新兵 种和新兵器也出现了,这就是坦克和装甲兵。在此之前,有一种在铁轨上行驶的铁甲列车,在布尔战争中曾经被英国人用来保护后方交通。装甲列车尽管火力很强,机动速度很快,但却必须 在铁轨上行驶。  有人又发明了能在公路上行驶的装甲汽车,上面装有机枪和小口径火 炮,能执行侦察和对防守薄弱的敌方后勤分队进行突然袭击,时速可达到 25公里;但这种装甲汽车的越野性能也不十分理想,因此既没有正式装备部队,更没有对任何一场战争产生过重大影响。俄国的一个工程师试着把装甲汽车的轮子换成履带,结果一些轮式装甲汽车不能通过的地形,对这种履带式装 甲汽车来说,则是不在话下。但同迫击炮的命运一样,体制陈旧的沙俄军事 决策系统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了对付机枪和防御前沿的铁丝网等障碍,英国上校欧内斯特·温斯 顿设想了一种“机枪破坏器”的新式武器,并把它描述成一架自动行进的机 器,类似美国的履带拖拉机那样,能在不良的地面上行驶,再配备上相当强 的火力,一定能所向披靡。但欧内斯特·温斯顿的这一革命性设想,险些胎死腹中。英国陆军大臣拒绝接受这一新兵器,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美妙的机械化玩具,在实战中 起不了多大作用。  但温斯顿的这一设计,却引起了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的兴趣,他认为 可以试一试。于是丘吉尔挪用了一部分海军建设的资金,生产了一个操作模型。为了掩人耳目,这个“机枪破坏器”的武器,起名为“坦克”,意为“运水的 柜子”,所以又叫“水柜”。  到了索姆河战役期间,这种发音为“坦克”的新式武器,已经生产出 59 辆,仍然处于试验阶段,就连驾驶员也没能完全熟练掌握,离参加实战还有一段距离。但英国远征军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一再要求把坦克投入战斗。  结果,英国先期生产的 59 辆坦克,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运抵法国前线, 但开到进攻出发阵地时,只剩下 32 辆。发起冲击时,就只剩下 18 辆能动了, 其中拨给加拿大军使用的 6 辆,在开战初期就全部损坏,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  其余坦克,在向德军阵地边开火边冲击时,还是以其宏大的气势,惊 得德军士兵目瞪口呆,掉头而逃,一辆坦克攻占了一个村庄,另一辆坦克夺 取了一条堑壕并俘获了 300 名德军士兵,显示了巨大的威力。事后,人们在谈起坦克在这次实战的表现时,都认为尽管坦克作为一种新式兵器,其前途不可估量,但英国人使用的时机却不十分恰当,过早地 使用坦克,不仅危及了坦克自身的发展前途,而且在如此小的规模战斗中, 把如此巨大的秘密暴露给德国人。  当英军的坦克刚刚出现在战场的时候,这个喷吐着火焰的钢铁怪物在 德军的炮兵和步兵之中引起了深深的恐惧。大多数的士兵看到手中的武器奈 何不了眼前的怪物,就四散奔逃。只有两辆坦克遭到了德军的抵抗,一个德 军的野战炮兵排急中生智,用手中的 77 毫米野战炮与英军的坦克展开了对 射,其中的一辆坦克在击毁了一座德军的野战炮之后,随即被德军另外的野 战炮击毁;另一辆坦克在中了一发德军的炮弹之后,仍然奇迹般地驶回了己 方的阵地。  曼施坦因跟随集团军参谋长,在英军坦克被击毁的古德科特附近,仔 细地勘察了这个被前线的德军士兵称为钢铁怪兽的家伙,现在它正趴在那 里,失去了往日的威风。这是一个由两个巨大斜菱形侧舷和一个正方箱体组 合而成的东西,在两个侧舷上安置着两个绕其转动的履带,箱体内容纳着乘 员和发动机。火炮安装在突出于车体一侧的炮位上,另有数挺机关枪安装在 前后装甲板上。  在这个怪物的躯体之内,能容纳八名乘员的位置,其中有四个是留给 射手,另外四个是留给驾驶员的。四个射手有的负责开炮,有的负责机关枪  的火力。而四个驾驶员中,有一个车长和一个正驾驶员,另外两个驾驶员操 纵着车体内的变速箱,他们根据车长的命令变换车子的速度。根据审讯后来抓到的英军俘虏,曼施坦因对这个被称作坦克的怪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原来,这种新武器不仅外表像喷着地狱之火的钢铁怪兽, 而且这种初期坦克的里面,也更像地狱。虽然有着较强的越壕能力和较强的 火力,但车体与履带之间并没有弹簧等减震装置,车体内部也没有隔音设备; 因此坦克在行进中,发动机很快就使舱内的温度升高到摄氏 32 度以上——车内安装的大马力发动机以设计者的名字命名,名叫里卡多。这种发动机功率不小,但工作时冒出的浓烟使里面的乘员们头痛发晕,咽喉红肿——而且 舱内噪音大得惊人,变速箱内齿轮尖锐的嘎吱声,履带发出的咋嗒咔嗒声, 汇成一股持续不断的、震耳欲聋的噪音,坐在对面都听不清讲话的声音,只 能靠手势。这时的坦克不可能扩大战果,因为驾驶员已经被机器弄得筋疲力尽了。  尽管如此,坦克在索姆河战役中的使用,还是对德军产生了强烈的精 神震撼力。  德军集团军参谋长在给总部的报告中是这样说的:“在最近这次战斗 中,敌人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武器,这种武器极为有效但又十分残酷。”曼施坦因倒不这么看,他认为坦克是一种既有机动性又有着强大火力的综合体,如果对这种新武器进行改进,就一定能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和防 护能力,同时也能大量地杀伤敌人。在堑壕战这种失去机动性的战争中,步 兵的伤亡太大了,而人力资源的损失对德国来说是无法容忍的。  果不其然,德军在懵了一阵子之后,缓过神来,也依样画葫芦,加紧 了坦克的研制和生产,并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以高速机动和强大火力为特点的坦克战理论,在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凭借以坦克战为基础的闪击 战,在战争初期给盟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索姆河战役使双方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到了 1916 年 11 月,双方都再也打不下去了,英国损失近 42 万人,法国损失 20.4 万多人,德国损失了 67 万多人。发动这次战役的协约国,仅仅得到了一条宽 7 英里、长 30 英 里的狭长地带,而这块地带并无多少战略价值。法军总参谋长霞飞元帅因此 而结束了他的军事生涯。1917 年下半年,由于德军基层单位伤亡比较严重,缺乏富有经验的筹划作战指挥人员,曼施坦因从集团军总部被调往驻防柯尔兰的德军第四骑兵 师任作战科长,充实第一线的指挥力量。  骑兵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在机动性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第一次世 界大战前夕,仍然为各国的军事家所看中。骑兵的最大单位是骑兵军,1 个 骑兵军下辖 2— 3 个骑兵师,每个骑兵师下辖 4— 6 个骑兵团,骑兵团的名目 繁多,有枪骑兵团、骠骑兵团、胸甲骑兵团、龙骑兵团、哥萨克(俄国)骑兵团等。每个骑兵团由 4— 6 个骑兵连组成。每个骑兵师中还编有 1 个骑兵炮兵营,这种营由 2— 3 个炮兵连组成。这样,每个骑兵师可达到 3500— 4200 人、12 门火炮、6— 12 挺机枪。至于骑手们,则主要以马刀、卡宾枪、转轮 手枪为武器。  曼施坦因在骑兵部队中任职的时期,骑兵作为陆军的一个兵种,逐渐 在走下坡路。主要原因是由于步兵中装备了轻、重机枪,炮兵中使用了榴弹,杀伤马匹太快,经过了几个回合之后,战马只好委屈到后方驮运辎重,而头戴精美头盔的骑士们,不得不默默无闻地徒步作战。骑兵的日趋没落对曼施 坦因不能不说是一个震动。“必将有一个新兵种和新的战术出现,进而取代盛极一时的骑兵,”曼施坦因不禁暗自问自己,“但那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迫使骑兵即将退出战争舞台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坦克作为“机械化的骑兵”的出现。坦克兵虽然没有像骑兵那样,成为陆军的一个独立兵 种,但英国第三集团军在康布雷,对由德国巴伐利亚皇子鲁普雷希特率领的六个师进攻作战中,使用了大量坦克,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战果,是人们有目共睹的;曼施坦因仔细研究了有关康布雷战役的坦克使用情况。 康布雷位于法国北部,在此之前是一个并不太出名的小城镇。周围的土地平整而干燥,非常适合机动装甲部队发挥作用。英国总参谋部的军官, 后来成了英国著名军事家的富勒上校,首次提出了在此使用大量坦克机动作战的建议,得到了总参谋部和英国战场指挥官的首肯。  为了保守秘密以达成坦克袭击的突然性,英军在战前把大批坦克隐藏 在己方阵地后面的阿夫兰科特大森林之内,特别规定在攻击发起之前,坦克 不准驶进德国前哨阵地的 1 英里之内。  在攻击临近的时候,英军出动了飞机,在德军的阵地上不停地低飞, 嗡嗡的声响盖住了坦克发动机的隆隆声。英军还用最接近周围景色的彩色斑纹,涂在坦克车身上,以达到伪装的效果。除了使用坦克的人和为数不多的 高层军官,其他人在进攻发起的 48 小时之前,对坦克即将投入战斗一无所 知。这样,即使有人被俘,也不会暴露坦克的秘密。  1917 年 11 月 20 日 6 时 20 分,天刚蒙蒙亮,本来一片沉寂的英军阵地 上,突然轰鸣声大作,睡眼朦胧的德国守军从堑壕中,伸出头来望去,但见从英国阵地开过来一片黑压压的怪物,这种怪物浑身上下钢铁打造,喷着火 舌,发出巨大的隆隆声驶向自己的阵地。前沿的一道道铁丝网、一道道堑壕 竟也挡它不住。参加过索姆河战役的德军士兵们看着眼熟:这不是坦克吗? 这次英军共出动了 381 辆坦克,铺天盖地,好不威风!这些钢铁怪物重达 28 吨,每三辆为一组,一辆在前,两辆在后,相距约 180 到 250 米,交替掩护冲击,辅助步兵肃清掩体内的敌人。德国人加宽之后的堑壕也挡不 住它们,因为它们随车携带了用链条束成的长长的柴捆,临近堑壕时,把柴 捆塞入堑壕,再从上面驶过。车上还带有铁锚,用钢索拴在车尾,把铁锚扔 进铁丝网丛中,拉起便走,为随后而来的英国步兵打开了缺口。步兵坦克协同的战术应用得很成功,德国士兵从未遇见过如此战法,他们惊惶失措,阵地和支撑点相继失守。在不足 5 个小时之内,英军前进了6 至 8 公里,占领了德军的前两道防线,俘虏了约 8000 名德国士兵和 160 名军官,英军损失轻微。  为了庆祝康布雷的胜利,英国伦敦所有的教堂钟声齐鸣,在大战中这 是仅有的一次。坦克在康布雷的成功运用,向世人昭示了未来装甲作战的前景;甚至德国元帅兴登堡也不得不承认:“英国在康布雷的进攻,第一次揭 示了用坦克进行大规模奇袭的可能性。它们能够越过我们未遭破坏的堑壕和 障碍物,这些不能不对我们的部队有显著的影响。”  年轻气盛的曼施坦因自然不会满足于骑兵在后方驮驮粮草、运运弹药 之类无足轻重的活计,他于 1918 年 5 月——一任骑兵师作战科长不足一年——又调到了德军步兵第 213 师任作战科长,仍然是负责筹划作战有关事宜。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都没有离开过西线的法国战场。 埃里希·曼施坦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转战过比利时、东普鲁士、波兰南部和塞尔维亚,参加过凡尔登、索姆河和艾斯尼会战,并曾身负重伤。他从一名军校在校生、皇帝身边的侍卫,晋升到预备团副官、集团军参谋、 骑兵师作战科长和步兵师作战科长,经历不可谓不丰富。  不知是何原因,曼施坦因本人绝少谈及在此一阶段的经历,他的朋友 和同僚也鲜知此事。是彼时军界前辈如史里芬、毛奇、兴登堡、鲁登道夫之辈的光辉太过明亮,以致于被笼罩;抑或德国最终战败,不宜独吟己勇?这些都不得而知。但有一条大概是不错的,这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曼施 坦因只不过有区区上尉军衔,官微衔低,所起的作用自然是十分有限,因此 说他是默默无闻也并不为过。  但这一段血与火的经历却在曼施坦因的人生历程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 印记,尤其对他日后为希特勒所器重,成为独当一面、统帅千军万马的陆军元帅,意义更为重大:对他的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人物已经登场,使他成 就功名的武器和战略战术已经具备了雏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平等的《凡尔赛和约》为德国重整军备、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而为他和其他军 事将领施展才华作了铺衬。不知德国战败后,对埃里希·曼施坦因有何影响,且听下章分解。第六章 国防军中的精英首次大战告失败,签订和约主权衰; 重新组建国防军,冀图卷土又重来。  话说德国在经历了凡尔登和索姆河战役之后,元气大伤,再无余力发 动新的攻势。凡尔登和索姆河战役可以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遭受到人力和物力极大损失的德国,从此失去战争的主动权。  1916 年 8 月 29 日,曼施坦因的姨夫冯·兴登堡被德皇威廉二世任命为 德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被任命为后勤总监,以图东山再起;而曼施坦因的 所在师,更是奔命于西线各防御要点之间,大有捉襟见肘之感。他在激烈的 战斗中,看到身边的战友和士兵们一个个地倒下,认为这种静态堑壕战,对德国非常有害,步兵遭受的重大损失是德国所承受不起的,因此有寻求新的 战术观念的必要。  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传来,使曼施坦因仿佛又看到了德国取胜的一线 希望,但不久随着美国参战,这个希望破灭了。1917 年 3 月初,俄国彼得格勒爆发了罢工和粮食骚动,沙皇派去了军队,可军队倒向了暴动者一边。3 月 15 日,沙皇政府宣布倒台,尼古拉二 世把他的退位诏书交给了国家杜马的议长,俄国成立了临时政府。  俄国新政府宣布继续忠于协约国,把战争进行下去。但以列宁为首的 布尔什维克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工人和士兵组成了苏维埃委员会,不愿意再去流血送死。布尔什维克发动了武装起义,并于俄历的十月(也就是公元 1917 年 11月 7 日)掌握了俄国政权,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11 月 8 日, 革命成功后的第二天,列宁发布了和平令,11 月 22 日签订了停战协定,随 后派出了托洛茨基率领的苏联代表团,在被德军占领的俄国铁路线终端布列 斯特一里托夫斯克开始了与德国的和平谈判。  在东战场失去了主要作战对象的德国,开始把主要兵力由东向西作大 幅度调整,在俄国只留下几个师,用来监督把在俄国和乌克兰掠夺来的谷物, 源源不断地运往德国。1917 年 4 月 6 日,由于德国的无限制潜艇作战,使美国找到了加入欧洲战事的借口。美国对德国的宣战,使得本已精疲力竭的英法等协约国像注 射了一针强心剂,美国的雄厚兵力和工业实力,不久就把战争胜利的天平压 向了协约国一方。  协约国对德国的封锁,加之连续数年的穷兵黩武,导致德国国内基本 生活物质匮乏,人们对战争感到厌倦。1918 年初,德国的几个工业城市累计有 50 万名工人,由于不断恶化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宣布罢工,德国后方狼 烟四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数量上处于劣势的德国步兵,又 发明了步兵的新战术——堑壕对垒战中的步兵渗透战术:以步兵营或者比营稍小的单位,组成由一些战斗经验丰富、年轻力壮的精干人员参加的突击渗透部队;利用协约国防御部队的间隙和薄弱部分,突入到协约国防御纵深之 后;战斗打响后,由大部队向正面之敌发起攻击,而渗透部队则从后面割断 其防御体系,再夹击已经孤立的据点。  有一次,由于渗透战术奏效,德国士兵甚至缴获了英军阵地上没有来 得及运走的成千上万瓶威士忌酒。  渗透战术虽然不是曼施坦因所发明,但却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这 种战术有点与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使用的闪击战术类似,只是在 使用的规模和机动速度上,有大有小而已。  随着德国回光返照式的进攻:1918 年 7 月 15 日被称为第二次马恩河之 战进攻的结束(这一进攻只持续了两天),德国军队就只剩下防守挨打的份了。协约国于 7 月 18 日开始大规模反攻,德军连续退却,人力和物力均感 疲乏的德国军队,兵力只有协约国军队的 37%。而协约国一方,包括坦克、 战斗机和轰炸机在内的新生力量,正被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前线。德军精心设 置的防线——1916 年构筑的极为坚固的“兴登堡防线”(也称“西格弗里德防线”)被协约国士兵轻而易举地突破。  1918 年 10 月 30 日,德国的盟国土耳其宣布停战,接受了协约国苛刻 的停战协定。  奥匈帝国也于 1918 年 11 月 3 日宣布投降。根据停战协定,奥匈军队 只可保留 20 个师的兵力,其他一概复员;释放全部战俘,战舰解除武装后交给协约国,协约国军队有权使用奥匈境内的铁路和公路,这样协约国就可以从奥匈境内进攻德国。  为了挽救颓势,德皇于 1918 年 10 月 27 日迫使鲁登道夫辞职。第二天, 德国北部的重要军港威廉港爆发了海军的反抗,并很快蔓延到基尔港的公海 舰队。革命的标志——红旗飘扬在战列舰上,德国水兵们戴上红色帽章,成 群结队地唱着法国大革命时期最流行的《马赛曲》行进在街头,军官们有的参加了起义,有的躲了起来。  到了 11 月 4 日,起义已经席卷德国北部,并迅速蔓延到南部和西部。 以新任国防部长埃茨贝格领导的德国停战委员会,开始同协约国最高军事指 挥官、法国的福煦元帅在贡比涅的火车车厢里谈判。  1918 年 11 月 9 日,冯·兴登堡正式会见德皇威廉,告诉他,德国军队 已经没有力量保护他,并劝告德皇退位,前往荷兰避难。德皇威廉接受了劝 告,在 48 小时内宣布了退位;统治德国达数百年的霍亨索伦家族寿终正寝。 停战之后,曼施坦因所在的师在驻防的东线放下了武器。战争终于结 束了,但作为一个受普鲁士军国教育多年的职业军官,曼施坦因不想把德国 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德国军人在战场上的作战,他认为,德国军队是被“11 月的罪人”(他们是这样称呼与协约国签订停战条约的人)所出卖,真正的德国军队并没有被打败。  根据 11 月 11 日签订的停战条约,德国从所有侵占领土上撤出,把 1871 年普法战争中强占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交出大量的战争物 资,其中包括 5000 门大炮和 2·5 万挺机枪;德国公海舰队现存的 10 艘战列 舰、6 艘战列巡洋舰、8 艘轻巡洋舰、50 艘驱逐舰和全部潜艇,都被扣留。 这些舰只不久将运往英国斯卡帕弗洛的海军基地,法国海军将接收其中的大 部分作为战争赔偿的一部分。当法国人正兴高采烈地等着接收战利品的时 候,德国水兵却凿沉了他们的战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从 1914 年 7 月 28 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开始,到 1918 年 11 月 11 日德国正式投降,历时 4 年又 3 个月,参加战争的有 30 多个国家,双方参战兵力达 6000 多万,伤亡 3000 多万人,因战争而死于饥 饿和疾病的平民达 1000 万人,交战各国的经济损失多达 2700 亿美元。战争结束之后,曼施坦因暂时躲到家里,他不愿意整天看到士兵们那副萎靡不振、百无聊赖的样子;加上他在战斗中负过伤的伤口又隐隐作痛, 是该休息一段时间了。家中的境况自是不如从前,连年的战争使得像柏林这样的大城市都供应困难,物资贫乏,市民们只能靠配给的马铃薯度日。德皇的逊位,使得从 前的贵族地位一落千丈,租佃给农民的土地由于精壮劳力都送去了前线,收 成无多,交的地租极为有限。  更有甚者,对于德国人来说,灾难并不由于战争结束而结束,战胜国 的列强岂肯就这样善罢甘休?  1919 年 1 月 18 日,德国难堪的日子终于来到了。这一天,战胜国一方 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和平会议。法国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开幕,是有意使德国难堪,因为这一天正是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的日 子。参加对德、奥、土等国作战,或者同上述国家断绝了外交关系的 27 个 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和会,而德国及其盟国被排除在外;苏维埃俄国也未被允 许参加会议,一来俄国与德国单独媾和使协约国诸列强余怒未息,另一方面这次会议还将商讨如何对付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问题,不便请俄国人来参加。  1919 年 6 月 28 日,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英、法、意、日等国在 巴黎凡尔赛宫的明镜大厅签订了对德和约,这就是著名的《凡尔赛和约》。  真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凡尔赛和约》的有关内容不久就传到 了德国柏林,曼施坦因也像其他的柏林居民一样,得知了该条约的有关内容。这个条约全称为《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包括序言、议定书和 440条约文,洋洋洒洒,无非是要德国割地赔款;德国将其海外的属地全部交由 协约国瓜分,将一部分领土割让给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除将阿尔萨斯和 洛林归还法国之外,还要将原本属于德国的萨尔煤矿的开采权给予法国;给 波兰在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之间划出一条入海的“走廊”(也就是德国人引 以为耻的“但泽走廊”,这条走廊使波兰得到了海港,却使东普鲁士与德国 本土分离)。  尤其条约中的有关限制德国军事的部分,令参加过大战的军人极为不 满。为了防上普鲁士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凡尔赛和约》还在在武装力量 上对德国加以诸多限制,规定德国在莱茵河右岸的 50— 60 公里的地区划为 非军事区,拆毁原来的一切军事设施,德国不得驻军和举行各种军事演习。 而莱茵河左岸则由协约国占领 15 年;协约国对德国的科伦、科布伦茨、美 因茨三个占领区分别占领 5 年、10 年、15 年;军事占领的费用由德国负担。 德国陆军不得超过 10 万人,海军不得超过 1.5 万人,不能拥有空军, 陆军不能使用坦克和重炮,海军只能拥有 36 艘军舰,并不能配备主力舰, 最大舰只不能超过 1.6 万吨,禁止海军使用潜艇。军队的总参谋部及其他 类似组织都予以解散,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和约还要求他们把包括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兴登堡等人在内的 800 多名“战争罪犯”交给协约国审判。 曼施坦因同所有的德国人一样,当然反对这个和约。1919 年 5 月 7 日和约在柏林公开发表的当天,曼施坦因参加了愤怒的柏林市民群众集会,德 国临时政府的首脑们也认为不能接受这一和约。战败和德国国内的革命,使旧德国陆军的使命结束了,但曼施坦因的军事生涯似乎还没有走到尽头。1919 年,正当曼施坦因彷徨无计并沉浸于 丧权辱国的悲哀之中的时候,有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到他在柏林的家中去 找他。  这个找他的人,就是曼施坦因在德军第一集团中的参谋长罗斯堡将军, 他请心灰意懒的曼施坦因出山,充任自己的幕僚。罗斯堡将军此时正奉新成 立的魏玛共和国政府之命,主持一个设在柏林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任务 就是根据《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武装部队的限制,拟定一个拥有 10 万人的 德国新陆军的建军计划。  德国军国主义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仅凭一纸条约就想从根本上予以 铲除是不可能的。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参谋本部已被解散,但事实上 却转入地下,用各种巧立名目的方式继续存在下去。罗斯堡主持的这个委员 会,实际上已经行使了德国参谋本部相当一部分职责。  曼施坦因虽然未能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但由于他有多年的参谋业务 经验,又在德军的各级部队中任过职,遂以被准许留在这个委员会中继续工 作。另外,曼施坦因家族在军界的影响,特别是冯·兴登堡在军界的声望, 都使得曼施坦因比起其他人来说更有竞争力。德国军队的大幅度被裁减,很多在军界谋生的人失去饭碗,曾经引起了军队的骚动。1920 年 l 月 10 日,驻波罗的海沿岸的 5 万名德军在奉调回 国的途中,得知他们将要被裁减的消息之后,极为不满,进行了抵制。解散 德国埃尔哈特和勒文弗尔德海军旅的命令,也引发了这两个海军旅士兵的叛 乱。叛乱的军队曾经于 3 月 13 日攻陷了柏林。其他国防军拒绝与叛军作战,身为作战局长的冯·塞克脱对部下说:国防军不打国防军。这实际上就是对叛乱的一种变相支持。  曼施坦因所在的委员会,条件十分艰苦。办公室破旧不堪,好多人挤 在一个办公室中办公,吃着简单而粗糙的食物,整天埋在满是灰尘的档案堆 中,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甄别和遴选。这个委员会在冯·塞克脱将军和罗斯 堡将军的领导下,工作卓有成效,不久一支新的德国国防军的框架就建立起 来。  德国的敌人在形式上把旧军队给毁了,比任何德国自身的改组委员会 办得都要彻底,反过来对产生一个全新的国防军倒显得十分有利。新军队的 基本任务只有两个,那就是攻击与防御的工具,一个民族既要攻击别人还要 防备别人的攻击。至于攻击谁和防御谁,那是政治家的事。  德国新国防军必须有一个过硬的军官阶层。旧军官的将校团中,有些 经过了战事,还愿意服役,从他们之中挑选,并不是什么难事,可挑选的比 例大约是 10:1,就是从 4 万名旧军官中保留 4000 名,保留部分旧军官有 利于一些普鲁士军人的传统,如思想与教育、训练与经验,能传授给新的军 官将校团。  新国防军的军官,还有个忠诚谁的问题。对于一个像曼施坦因这样的 旧军官来说,一家几代人都与皇室发生同样的关系,难于割舍,从感情上忠 诚于王室。现在新军官服务的对象只是一个抽象的共和国,这个概念对刚刚 取消王室的魏玛共和国来说,不仅抽象,而且冷酷。忠于宪法吗?共和国只 要经过国会 2/3 人的。同意,每天都能修改,同样唤不起军人的义务感, 逞论忠于它了。只有两个条件可供参考:一是对德意志民族的义务观念,二 是绝对服从于上级,这样的将校团才堪用。  报名参加新国防军的人很多,供过于求。10 万陆军,这对原本尚武的 德国人来说算得了什么呢?但新国防军不是失业救济所,只能是优中选优——特别注重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对付协约国对德国军队员额的限制,曼施坦因和委员会的同僚们采用了当年对付拿破仑的办法。他们还记得,在 19 世纪初,拿破仑打败普鲁士之后,就曾经逼迫普鲁士接受了军队总数不能超过 4.2 万人的限制,但在1808 年普鲁士采用了每个连队每个月都有一些人秘密休假而增补一些新兵 填补空额的方法,这些新兵在经过短期训练后,立即离开部队。因此,尽管 普鲁士的正式部队始终不超过 4.2 万人,但经过训练的后备军却不下 10 万 人。当然这些都在秘密中进行。  在德国新国防军的建军理论上,曼施坦因深受被称为德国新国防军之 父的冯·塞克脱的影响。冯·塞克脱在德国军界被《凡尔赛和约》压得七零八落的时候,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起德国军人的信心,他对属下说: “就像火山爆发改变了原来的山川地形,但也可以创造新的田园一样,《凡 尔赛和约》毁灭了德国的旧的陆军组织,却使新的组织建立起来更加容易。” 的确,在《凡尔赛和约》中;关于解除德国武装的章程,定得十二分的精密;而且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协约国的监察委员们又常常节外生枝,按煦不利于德国的方面去解释有关条约。 负责筹建德国新国防军的委员会,自然少不了与战胜国的监察人员接触。在与这些趾高气扬的监察人员打交道的时候,曼施坦因深深感到亡国军 人的耻辱。他们所造的表册,往往夸大了德军应该收缴和销毁的武器数量,在执行时又往往采取刺伤德国民族自尊心的方法,逼迫德国士兵把武器搬到空场上,一面奏着法国《马赛曲》,一面焚烧。如果德国人向他们抱怨,他们只是耸耸肩,做着无可奈何的样子,把和约的条文指给德国人看。 法国人甚至采取了更伤害德国人颜面的方法,让法国的武器商人穿上占领军的军服,带着黑人——当时被认为是劣等有色人种——到德国各地的要塞去检查,然后把收缴的武器转卖给其他国家,大赚其钱。德国造的武器 精良,自然不愁找不到买主。  和约还禁止德国各大学、各种学校、会社和学术团体,与新国防军任 何军事研究与军政部门联络,这样做实际上就是不许对德国青年进行军事教育,而其他协约国却是非常重视。  和约中除了废除德国的参谋本部之外,还禁止德国设立一切高等军事 教育机关,尤其是像柏林军事学院这样的院校——除纯粹的武器学校之外——主要是使军官的价值降低,使他们受不到普鲁士精神教育及战争学理论的 教育。参谋本部是铸造将校和参谋长的处所,还是使德军在战术和战略方面的观念一致、使庞大的军队在最高统帅的意志下工作的机构。废除了军事院校,可以使德国方面即使产生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天才,也找不到训练好了的 人去执行其计划和理想。  德国新国防军这区区的 10 万人,也只可用于德国的内部治安和服务边 疆。前者只起候补警察的作用,后者主要起海关官吏的作用。国际监察委员会曾规定,德国国防军的卫戍地点,要一排排地分布全国。其用意很明显,这 10 万人越是分散,就越不便共同训练。而且这 10 万人还须为雇佣兵—— 而不是尽义务,雇佣兵役制要比义务兵役制花费更多的钱。虽然英国和美国 也都是雇佣兵制度,但其一为岛国,其二在大洋彼岸,且海军极强,而德国 缺乏的恰恰是这些。德国只能拥有防御性的武器,不能拥有飞机和坦克等进攻性武器。  德国没有权利自由编制新国防军的 10 万人,只能编为七个步兵师和三 个骑兵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证明骑兵的效力最少,而且骑兵的费用要 昂贵得多。德国 10 个装备不全的师,在未来欧洲战场上的作用微乎其微。 曼施坦因和他建军办公室的同僚们,就是在这种层层限制下,进行着德国新国防军的建军工作。 首先新军服的选择上,颇费了一番心思。军服是一种威严、权力和义务的象征,穿上它,军人就不会忘记自身肩负的使命。青年人之所以选择军人职业,对威武华丽的军服的羡慕,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德国新国防军的制服不得不力求简单,从大战结束后德国各地义勇军杂乱无章的军服中,恢复表面上的一致,;颜色以灰 色为主。  和约禁止德国建立高级军事教育机关,故德国士官学校的基础较为高 深。旧军只是招收高中毕业生,加上 18 个月的训练,其中有 9 个月是在士官学校,即可成为合格的士官。而新国防军则注重在行伍中挑选士官候补生,被证明是可用之人后,送到士官学校接受为期两年的训练。第一年,受普通 军事训练,第二年受步骑兵及各种武器学理的训练。鼓励军官自己加以深造。 魏玛共和国的国防部和各高级司令部已经占去大多数现有军官。从前 陆军部的工作,现在完全由国防部担当。其他如编辑战史、测绘地图则完全脱离了军事范围,参谋本部情报部的职责交给了外交部,他们把国外使用先进武器的情况及时传递给军队。找出 10 万人居住的地方,看似容易,实则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柏林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