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ver love单个词怎样回答

“中国人有个成语,叫做‘鹦鹉学舌’,这是个贬义词。意思是说鹦鹉学人讲话,暗指那些人云亦云,无所创新的人。可是,当我们学习一门语言时,我们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发音,如何说得惟妙惟肖。这个时候,就要发扬我们鹦鹉的‘学舌精神’。不过人们就知道拿这句成语来讽刺、评说他人,等到他们自己要学英语时,却根本不知道如何学舌,所以一个个发音都非常有‘中国特色’。今天我就要向你揭密这《通天秘笈》中所记载的‘学舌秘诀’。小米,你可要认真学习哦!”
“是,我一定认真学。”小米一边答应着鹦鹉爷爷,一边拿出了准备好的音标图、舌位图等学习发音的教材。
谁知,鹦鹉爷爷却将小米手中的发音教材一把夺了过来,看都没看,将它们都丢进了壁炉中。
看着教材即将化为灰烬,小米很是诧异:“鹦鹉爷爷,怎么把它们都扔了?难道它们都没有用吗?音标图、舌位图……”
“这是庸人的学习方法!”没等小米问完,鹦鹉爷爷就打断了他,“我知道你之前是这样学习的,那是因为你是在模仿人类的语音学习法。虽然上帝对人类非常偏爱,让他们成为万物之灵长,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至少在模仿发音上,他们的那一套方法就远远不如我的‘鹦鹉学舌法’。”
小米听出来了,原来鹦鹉爷爷对那个贬义的成语“鹦鹉学舌”非常不满,所以对中国人的学习方法也大加贬斥。
“学习发音绝对不是在教室内正襟危坐,人手一张舌位图来学的。在发音的学习上,尤其应该用学习母语的方法。小米,你好好想想,小孩子是怎样学说话的?哪有父母是在一个音标、一个音标地教?父母们都是在不断地重复‘宝宝,我爱你’,‘宝宝,叫妈妈’,‘宝宝笑起来好漂亮’……父母根本就不管什么音标,也不管自己的孩子能否听懂,他们只是在不断地重复着一句句话,直到有一天,宝宝突然说出来了‘妈妈’两个字。”
“所以,要想学发音,说英语,首先就是要不断地听。”小米插嘴说道。心想,鹦鹉爷爷的这方法好像也很平常啊。
“呵呵,是要不断地听,不过,听什么却是有讲究的!”鹦鹉爷爷经验丰富,当然可以感受到小米语气中的不以为然,“不知小米有没有注意到,我的那些鹦鹉子孙们学人类说话时都有一个特点,他们会说‘你好’、‘你很漂亮’、‘主人,早上好’等等。换句话说,他们都只说一个个句子。你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鹦鹉按句子学习发音,是不是这样会效率更高呢?!”小米推测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鹦鹉爷爷点了点,又摇了摇头。小米有些糊涂了。
“整句话学习发音,当然比单个音标来学习更加有效率,所以我点点头,答案是有道理的。那么我为什么又摇了摇头呢?是因为学习发音时,重要的并不是单个的音标,或者单个的单词,而是多个单词连成句子时,句子所特有的语调。我的那些子孙们深深懂得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语调的重要性远大于单个词的发音。”
“句子的语调比单个单词的发音更重要。”小米重复了一遍鹦鹉爷爷的话。这个观点可是全新的,好像是闻所未闻。但是,小米转念一想,马上问道:“如果单个单词的发音都不准,那语调又怎么可能准呢?”
“呵呵,我料定你会有此问题。”鹦鹉爷爷不慌不忙地答道,“你有没有见过外国人学汉语,这些老外学单个汉字时,发音挺准,声调也准,但是,当他们说起句子时,马上就出现了特有的外国腔调。千千万万学汉语的老外,能够有几个人说得象大山那样字正腔圆呢?毕竟,你说一门语言时,都是在用句子和人交流的。整个句子的语调不准,即使单个词的发音再准,人家内行人一听,评语仍然是‘发音太烂’。”
“可惜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天天拿着什么舌位图、音标图在‘刻苦磨练’,练到最后,一张嘴还是中国味儿,甚至还能带出东北味儿或者唐山味。要知道,说汉语讲究的是‘抑扬顿挫’,这是由于汉语有四个声调;但是,说英语时,讲究的是‘轻重缓急’,这是因为英语中没有声调,只有轻、重音。要想把握好这‘轻重缓急’四字真经,只有在一个个句子中不断模仿,不断调整,不断磨练。想靠舌位图来练好发音,基本上是痴人做梦。”
“的确是这样!一定要好好磨练自己的语调。可是……要怎么磨练语调呢?”小米问道。
“很简单,从简单的一句话开始磨练,之后是两句话、三句话……直到最后一整段话。”
“那从哪句话开始呢?”
“电台或者电视台经常在节目中加入一句有关本台的宣传语,比如说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会说CCTV
International;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会说CRI,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由于这类宣传语事关各个电台、电视台的脸面,其语调是最优美、最典型、最‘英语’的!所以,从它们开始会是最佳的选择。”
小米一想,鹦鹉爷爷的建议的确非常有道理,但随即问道:“那两句话又选择什么呢?”
“当然是学习那些最常用的、能够撑门面的话,比如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doing?(早上好,最近怎么样?)’这是用来打招呼的;
‘Ladies and gentlemen, it’s my great honor to be
here.(女士们,先生们,很荣幸到这里来。)’这是用于演讲开头的;
‘Nice to have talked with you. Let’s keep in
touch.(很高兴和你谈话。咱们保持联络。)’这是结束谈话时常说的;……类似这样的套话,就是我们在这个阶段磨练的重点对象。”
“哇,如果这些套话都说好了,岂不是一张嘴就把别人给震了——发音太地道了!”小米感叹道。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鹦鹉爷爷神采飞扬地说,“你一张口,只要说两句英语,就应该让别人觉得你在国外呆过很多年——这一点儿都不困难,只需要拿出复读机或者mp3,不断地收听那几句话,不断地模仿那几句话。你想,不过是几十句话而已,只要将它们模仿得惟妙惟肖了,那你的发音就算过了第一关!”
“第一关?难道还有第二关吗?”
“当然了!这第二关就是发音时的送气。英语要想发音到位,一定要运用胸腔共振发音。”
“怎样才能做到胸腔送气呢?”
“当然是需要有意识地练习。如果你留心的话,你一定发现老外的发音都比较厚实,这就是因为胸腔共振所造成的。当你练习时,要尽量将音发得厚实些,甚至夸张般得厚实,要感受气是从胸腔送出的。根据各人的努力程度,大概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找到这种感觉了。”
“有没有什么辅助的练习法呢?”
“你可以在发音时将手按在胸腔,感受它的振动。当你说起英语很轻松,而胸腔也在有力地振动,并且声音比较厚实时,就是你胸腔发音大功告成之日!”
“那还有其他关吗?”
“还有最后一关,连音略音弱音关。这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难逾越的关口。很多人知道一些常见的三个连音略音规则……”
“鹦鹉爷爷,是哪三个呢?我还不知道呢。”小米插话道。
“1、对于‘以辅音结尾的单词+以元音开始的单词’,要以‘辅音+元音’的方式读出。例如I
will think-about-it(我会考虑的);
2、对于‘以某音结尾的单词+同音开始的单词’,无需发两次音,只需一次即可。例如Do
it-tomorrow(明天做吧);
3、对于‘以[t]、[d]、[k]、[g]、[p]和[b]+以辅音开始的单词’,前面这几个音要失去爆破,即前面的发音只需舌头到达发音部位,但不送气。例如Hel(p)-me,
please(请帮我)!”
见小米将有关规则写在笔记本上,鹦鹉爷爷接着又说:“其实还有很多弱音规则,例如,常见的单词are,在强读时,它发音为[a:],但实际生活中,它更常见的发音为[Y];you这个单词强读是为[ju:],但实践中它常弱读为[jY]。所以,You
are right这句话,平时强读时为[ju: a:
rait],如果弱读的话应该是[jY’rait]。这种发音的变化,是完全超乎普通英语学习者的想象的。”
“鹦鹉爷爷,‘弱读’这个概念,我好像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能再举个例子吗?”
“好的。”鹦鹉爷爷在纸上写下:
Have you gone home?
Has he gone home?
“小米,假如你要读这两句话,你会怎么读呢?或者换句话说,你会怎么读have
you和has he呢?”
“当然是[h鎣 ju:]和[h鎧 hi]。”
“事实上,由于have you和has
he在日常对话中实在是太常见了,所以在较快的语流中,它们通常都弱读,分别读作[vjY]和[zi]。”
“啊,完全变了音?!”对于这样的发音,小米很是震惊。
“是啊。这就是很多人之所以听不懂英文电影对白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音已经变了。”
“那这样的弱读音,还有多少个呢?”
“加上弱读、同化等变音的单词和组合累计有几十个吧。不过,你不用急,我已经为你将全部变音的单词和组合记录了下来,你可以边听录音边体会!”
(书中此处加注:建议读者登陆网站,了解更多的发音规则。)
“那实在是太棒了!”小米高兴得蹦了起来。
和鹦鹉爷爷的一番对话,小米已经完全了解到《通天秘笈》中的发音诀窍:
1、 整句的语调远重于单个单词或音标的发音;
从一句话、两句话、三句话……到一段话,循序渐进地磨练语调;
3、 发音要运用胸腔送气,练就胸腔发音神功;
苦练连音、略音、弱音——这是通往地道发音秘诀的终极道路。
读者朋友,请认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您对自己发音满意吗?
2、& 您意识到语调的重要性了吗?
3、& 您平时用那些语句来磨炼自己的发音呢?
4、& 您有意识地加强胸腔送气了吗?
5、& 您着重练习连音、略音、弱音了吗?
希望您可以不断的加强练习,说出一口语调、语音都很优美的英语。
神廌之语法
这天深夜,鹦鹉爷爷领着小米偷偷地跑去法院。
“爷爷,咱们去法院干嘛?”小米不解地问道。
“这几天下来,我该教你的东西都已经教完了,可是你的神廌公公还没有来,所以咱们去催催他!”鹦鹉爷爷边走边解释,“法院门前那两尊神廌石像也有通灵的作用,咱们到那里去叫他现身。”
“法院门前的不是石狮子嘛?怎么会是神廌石像呢?”
“外行了吧!很多人都以为法院门前的是石狮子,其实,石像上面还有一只角呢!神廌公公就是人们俗称的独角兽,他掌管着天地间的各种规则,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所以啊,上帝就让他来负责传授有关语法的学习诀窍。他可是非常严厉哦!”
小米的心陡然一紧:语法规则那么琐碎,那么庞杂,而神廌公公又那么严格,我如果学不会或者学得慢了,他会不会打手心或者罚跪罚站呢?希望上帝保佑我小米顺顺利利地学会语法规则。
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法院门前。鹦鹉爷爷点上香烛,摆在神廌石像前,口中念念有词。小米在旁边也虔诚地祈祷。
“催、催、催!你这老鹦鹉就是个催命鬼啊!”神廌公公终于露面了,“老鹦鹉,多年不见,你风采依旧啊!”
小米定睛一看,哇,神廌公公可算是个巨型怪兽:其头顶上长着尖而硬实的独角,遍身浓密而深黑的毛发,样子像麒麟,又像牛,双目明亮有神。
刚和鹦鹉打完招呼,神廌公公就蹲下身来,将小米放在手心,温柔地抚摸着他的毛发,说道:“这就是我们的‘星星使者’小米吧!”
“神廌公公好!”
“呵呵,好!老鹦鹉、小米,一起去我家休息一下吧。”神廌公公带着鹦鹉爷爷和小米,消失在神廌像中。空荡荡的大街上,只留下了两盏香烛在风中摇曳。
“在你印象中,语法是什么样子的呢?”小米还在欣赏神廌公公的家庭布置,他老人家的问题就已经抛了出来。
“琐碎、枯燥,需要不断地记忆和研究。”小米想不出什么更委婉些的话语。
“他可是实话实说哦!”鹦鹉爷爷在旁边附和道。
神廌公公略带伤感地点点头,长叹一声,“唉,看来语法想摆脱枯燥的印象是太难了!”
“您也不用太感慨,大家好像都已经接受了。我也已经做好了死记硬背的思想准备了!”小米试图安慰神廌公公。
“那就更要命了!只有傻瓜才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语法规则!千万不要做那些打压你学习兴趣的事情!”神廌公公斩钉截铁地说道。
“公公,您的意思是说……语法也可以比较轻松地记忆?”
“当然可以啊!虽然内容略带枯燥,但我们的学习方式可以轻松啊!不要傻乎乎地端坐在教室,由老师详细讲解一条条规则。学习嘛,最重要的是兴趣!为什么不能把枯燥的知识变成易学易记、好玩好学的东西呢?!所以,如何提高学习兴趣,让你轻松如意地学习,才是《通天秘笈》中所关注的焦点。”
“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很简单,把枯燥的语法规则转变成有趣的诗词歌赋、童谣俚语、故事小说,那我们学起语法,岂不是一种乐趣,甚至是一种享受。”
小米心想,如果能够这样转变,那学起语法来可真的是事半功倍,轻松自如啊。他马上脱口问道:“公公,能给小米示范一下吗?”
“当然可以啦。英语语法主要是由词法和句法构成的。学语法时,通常是先学词法,后学句法。如果是那些墨守成规的老师来讲,一定是先讲名词。虽然他们在讲台上讲了半天,但你稍做调查就会发现,除了个别几个认真听讲的学生,其他的学生根本记不住那么多的规则。但如果我们稍做调整,就可以让学生在三分钟内记牢名词的基本语法规则。”
“只需三分钟?是不是太夸张了?”小米有些不相信。
“呵呵,我们可以做个实验。”神廌公公拿出一页纸,递给小米,“这是名词的基本语法规则,你来记一下,看看需要多久。”
小米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几句歌诀:
名词其实挺简单,先分类别是关键;
专有普通为根本,个集物抽占半边。
复数变化也简单,个集加思(-s)记心间;
四类结尾加意思(-es),不规变化随意变。
主格宾格所有格,重点掌握所有格;
只需加撇加安思(-’s),其余呃物(of)都可过。
小米将歌诀在口中连读三遍,就对神廌公公说:“我记住了。”
“那用了多少时间呢?”
小米一看表,惊叹地说道:“啊?!还不到两分钟。”
“呵呵,是啊,仅仅两分钟,你就记下了。这可是名词的基本语法规则哦。别人学可能要两个小时,而你却只用了两分钟。咱不说效率提高了60倍,也不说你可以牢记各个规则,关键是你学起来会非常轻松,可以大大提升你对语法的学习兴趣。还是那句话,兴趣是关键!!!”
“我虽然记住了,可是不懂歌诀的意思啊?这是不是一个难点呢?”
“记住了歌诀,就把问题解决了80%,只要我稍加点拨,你就可以记住。比如说‘专有普通为根本,个集物抽占半边’是指: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其中普通名词又分为个体名词、集体名词、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等四类。
‘复数变化也简单,个集加思(-s)记心间’是指:个体名词和集体名词的绝大多数变为复数时,都是在词后加-s。
‘四类结尾加意思(-es),不规变化随意变’是指:有四类特殊结尾的名词,它们变为复数时要加-es,而如果是不规则变化的话,那么也就没有多少规律可循了。”
“您这么一解释,我就全明白了!”小米高兴地说,“如果照这样学,那所有的语法规则岂不是就可以在一天内掌握?!”
“从理论上说是可以的,因为语法规则可以通过记忆歌诀等各种形式快速掌握。不过,语法是人们从实际语言中总结的,所以其生命力也是存在于实际的语言中。要想真的精通语法,其根本在于要有一定的阅读量,以保证你见到实际运用中的语法、鲜活的语法。”
“您的意思是说,光背语法歌诀还不够,必须在英语的文章段落中来理解掌握它们,是不是?”
“不错!学习语法,最忌讳的就是‘就语法而学语法’!要知道,语法是语言规范的总结,我们只需要了解就够了。记住,只需要了解基本语法规则就够了。对它们的精通,是那些语言学家的工作,不是一个普通学习者应该做的事。”
“就我所知,好像很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特别是学生们,他们天天都在认真学习语法,那他们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这不怪那些学生,只怪那些出题目考他们的老师。那些老师也都有些迂腐,忘记了这些学生学英语的目的。要知道,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听、说、读、写;语法知识是为了辅助实现听、说、读、写,很多老师在出题时有些本末倒置了!”神廌公公感慨地说道,“更可气的是,那些老师教语法教得学生们一个个都不喜欢语法,这不是在糟蹋语法、糟蹋学生吗?!就拿动词的时态来说吧,十六种时态变化如果逐一讲述,就算是聪明孩子也容易被搞糊涂,如果我们把它编成歌诀,就好办多了。”
说着,神廌公公又拿出一页纸,上面写着几句歌诀,还有一个表格:
动词时态挺复杂,其实维度一共俩;
“一进完进”算一个,“现过将过”另个它;
貌似复杂实简单,一张表格走天下。
完成进行时态
is/am/are playing
Has/have played
Has/have been playing
was/were playing
Had played
Had been playing
shall/will play
shall/will be playing
Shall/will have played
Shall/will have been playing
should/would play
should/would be playing
Should/would have been played
Should/would have been playing
“小米,体会到了吗?十六种语法全部囊括在这张表格当中。”
“嗯,懂了!‘一进完进’是指一般时态、进行时态、完成时态和完成进行时态;‘现过将过’是指现在、过去、将来和过去将来。这些要素一一搭配,就构成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将来时等十六种时态。将这些要素提炼出来,的确是一眼就看懂了。”小米对照歌诀和表格,很快就明白了动词时态。
“神廌公公,还有哪些歌诀啊?你快都告诉我吧。”
“好的,我逐一传授于你。”(书中此处加注:建议登陆,了解更多。)
读者朋友,您是否在枯燥乏味中学习语法呢?如果是,请您改换思路,将基本的语法规则转变为易学易记的歌诀、歌词等,以更加轻松地方式来掌握它们。同时,我还想特别提醒您,语法的生命力存在于实际文章当中,希望您可以增加阅读量,在鲜活的语言当中去感受规则的魅力!
银狐的“问题”
如果没有神廌公公的法力,小米还真不知道如何找到银狐婆婆。她深居简出,一直生活在北方的一座大山中。小米刚见到婆婆时,心中不由得暗暗赞叹:“好一身洁白的皮毛!真不愧有‘银狐’的称号!”
银狐婆婆热情地招呼了神廌公公和鹦鹉爷爷后。没和小米有任何寒暄,就单刀直入地说道:“小米,你已经跟乌龟老祖、鹦鹉爷爷和神廌公公都学习过了,那我今天就考考你,算是个小测验,如何?”银狐婆婆虽然面带微笑,语气也很和善,但这其中总好像透露着一丝狡猾。
“愿听婆婆吩咐。您出题吧。”对于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小米还是很有信心的!
“question这个单词学过吧?”
“学过,是‘问题’的意思。”
“那好,‘提出问题’用英语怎么说呢?”
“ask a question。”小米脱口而出。
“这是‘问问题’,不是‘提出问题’,再想想。”
“嗯……provide a question。”
“不对,再来。”
“嗯……”小米面露难色。
“怎么,想不出来了?据我所知,你刚开始学英语时就学了question这个单词,为什么我今天问了一个和它相关的、很普通的说法,你却不会呢?”银狐婆婆问道。
“老师没有教过……”
听小米这样说,银狐婆婆好像有些生气,直接打断小米的话,说道:“不要给自己找什么理由!明说吧,你是不是在学question这个单词时,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过‘提出问题’用英语怎么说?”
“是的。”见婆婆有些生气,小米也就老老实实地承认了。
“那我就告诉你,‘提出问题’的英语说法是raise a question。”
question?!r-a-i-s-e吗?那不是‘举起’的意思吗?”
“是的,raise的确有‘举起’的意思,但是,这里的焦点不是raise有哪些意思,而是为什么连question这么一个简单的单词,直到今天,你仍然说不出它的一个很普通的搭配呢?”
没等小米回答,她接着说:“今天,我就是要你注意那些人类学习英语时所犯的错误。例如中国人学英语,一般都经过中学六年,大学四年的过程,可是成效却不明显,在说和写这两方面尤为突出。见到外国人不敢开口,写出一篇英语文章错误百出。与一、二十年前相比,现在各类教材与工具书非常完备,辅助学习英语的复读机、掌上电脑、以及各类软件等也层出不穷,学习英语的风气更是刮遍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按理说,中国学生的英语能力也应该相应地大幅度提高才对,可事实上,数百万的大学生——在学过question已有六、七年后——仍然无法马上说出象raise
a question这样一个简单的英语词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是在支离破碎地学习英语,一个单词一个单词逐一背诵,其目的也仅是为了突击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单词的汉语意思。这样一来,虽然其阅读不会有太多的困难,但是到了自己想造句,想加以运用时,却容易出很多问题。比如,拿‘提出问题’的翻译去考学生,就很少有人能够给出正确的答案,不是他们不认识raise这个单词,而是他们不知道把raise和question这两个词搭配在一起。如果我们认真思考中国学生造句的逻辑,显然就是这样:
英文单词——汉语语义——汉语语境下运用——硬译为英文。(×)
也就是说,学生们在记住英语单词的汉语意思后,就完全抛开了英文单词的语境,仅仅是根据其汉语意思在汉语思维下随意地搭配使用,然后再硬译过去。这样一来,当然就在作文中出现了种种Chinglish(中国式的英语),惹出许多笑话,就像当初有人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译为‘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那样,实在是很可笑。小米,你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
“那我给你讲这么多,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您的意思是说,不能死学硬背单个单词。”小米回答得倒是很干脆。
“还有呢?”
“嗯……”小米一时有些语塞。
神廌公公在旁边见银狐婆婆将一个个问题抛向小米,常问得小米不知所答,有些同情小米,说道:“呵呵,小米,你记住了,‘不能死学硬背单个单词’仅仅是表面答案,更重要的是:你要在英语学习中牢固树立搭配的观念!”
“搭配观念?”小米重复了一下。
“不错。”见神廌公公帮小米解围,银狐婆婆也没有再难为小米,“很多人感觉英语易学难精,其根源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英文字词之间的搭配。所谓英语字词搭配,就是指英文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之间的连用关系。这中间又主要包括动词与名词之间的搭配、名词与介词的搭配、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副词与形容词之间的搭配、动词与副词的搭配等等。要想精通英文,从学习搭配正确用法入手,定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提出问题’要说raise a question;‘提出建议’要说make a
suggestion;‘提出警告’要说give/serve a
warning;‘提出证明’要说produce a
proof,同样一个‘提出’,但在英语中却要不同的单词。
再比如,‘接受礼物’要说accept a
gift;‘接受军事训练’要说‘receive military
training’;‘接受手术’要说undergo an
operation,同样一个‘接受’,也要根据不同的词选择不同的搭配。
又比如,如果要求你写一篇作文,标题为On
Habits(论习惯),那么不可避免的,你将会说到‘养成习惯’、‘戒除习惯’等,那么,你能否想到以下这些搭配呢?
养成习惯:&&&
develop a habit
&&&&&&&&&&&&&
acquire a habit
&&&&&&&&&&&&&
cultivate a habit
&&&&&&&&&&&&&
form a habit
&&&&&&&&&&&&&
create a habit
&&&&&&&&&&&&&
establish a habit
&&&&&&&&&&&&&
build up a habit
&&&&&&&&&&&&&
take up a habit
&&&&&&&&&&&&&
get into/ fall into/ slip into a habit
戒除习惯:&&&
abandon a habit
&&&&&&&&&&&&&
discard a habit
&&&&&&&&&&&&&
drop a habit
&&&&&&&&&&&&&
kill a habit
&&&&&&&&&&&&&
eradicate a habit
&&&&&&&&&&&&&
give up a habit
&&&&&&&&&&&&&
break off a habit
&&&&&&&&&&&&&
get out of a habit
&&&&&&&&&&
&&&leave off a
&&&&&&&&&&&&&
shake off a habit
&&&&&&&&&&&&&
root up a habit
&&&&&&&&&&&&&
cast aside a habit
小米,留心英语单词之间的搭配,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是平时英语学习时最应该关注的方面,也是今天我要传授给你的《通天秘笈》中的秘诀。”
小米马上把刚才银狐婆婆说的要点记了下来。略加思考后,小米问道:“婆婆,您刚才所举的例子,都是动词和名词之间的搭配,能否再举几个其他种类的搭配呢?”
“当然可以!”银狐婆婆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就拿副词和形容词的搭配为例吧。我们翻译‘天气很热’或者‘天气很冷’,一般英语学习者的用词都比较贫乏,一说‘很冷’或‘很热’,他们马上就想出来very
cold或very
hot,偶尔有学生还能想起用extremely来代替very,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贫乏,不够传神。如果你是一个搭配高手,那么你马上就可以想出其他的搭配:
biting/bitingly cold:刺骨般冷;
excessively/exceptionally cold:异乎寻常的冷
icily/freezingly cold:冰冷
impossibly cold:极冷
bitterly cold:很冷
intolerably/unbearably cold:无法忍受般的冷
boiling hot:酷热
broiling hot:火辣辣的热
scorchingly hot:火烧似的热
uncomfortably hot:令人难受的热
bakingly hot:烧烤般的热
同样要表达‘很冷’或‘很热’,这样的表达是不是显得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呢?
我再举个动词和副词的搭配。如果我们把‘我公司产品的品质比其他公司的好’说成:The
quality of our company’s produc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ny other
company’s。这样固然是四平八稳,但是学了多年英语,一碰上‘比……好’的句子就翻译成初中生就会的better…than,总觉得英语味道不够。如果平时注意收集一些动词和副词之间搭配,你就可以写出这样的好句子:Our
company’s products compare favorably in quality with any other
company’s。其中compare…favorably(with)表示‘比……好’的意思。这后一句不知比前一句高明多少,小米,你可以细心体会!”
“哇,英语搭配好神奇啊!”小米不由地感叹道。但他随即又问道:“婆婆,您一肚子英语搭配,当然不成问题,但如果我英语知识有限,那我又应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这就要求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在平时的阅读中,你要细心留意词与词之间的搭配习惯;二是要加大你的阅读量,俗话说‘见多识广’嘛!当然,你现在有一个莫大的优势,那就是有我们四个老东西作你的英语教练,如果你遇到任何英语问题,包括搭配问题,都可以问我们啊。”银狐婆婆笑着回答。
“我实在是太幸福了!”小米感慨地说。
读者朋友,你平时在学英语时有搭配的观念吗?
如果有,那么真的要恭喜您,因为您距离英语高手仅有数步之遥了!
如果没有,希望您今天就要求自己树立起搭配的观念,再学到新的词汇时,多留意它是和哪些词汇连在一起用的。同时加大您的阅读量。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orever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