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之战 汉军五千对一万匈奴王怎么激战一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指揮官和領導者
全部可用兵力
170,000名以上的騎兵
100,000名以上的步兵
100,000名騎兵
200,000名步兵
140,000匹戰馬
傷亡與損失
約90,000人陣亡
約87名貴族被俘
約20,000名騎兵陣亡
約110,000匹戰馬損失
漠北之戰是於(四年)發生於北部的一次大規模,在此役中對的心臟地帶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在與的率領下,西漢軍隊最終取得決定性勝利。
由於富饒的農業文明與肥沃的土地對北方草原的存在巨大的吸引力,中原王朝與北方草原帝國之間長時間處于軍事上的緊張關係。在整個古代中國歷史中,保護北部邊疆免受游牧民族的入侵一直是中原政權的防禦重心。在,包括、、在內的多個諸侯國為了抵禦北方民族的入侵,各自修造了數段。統一中國,建立後,派將軍率領三十萬人攻擊匈奴,佔據,並徵召數萬勞工,將各國原先修造的舊城牆連接起來,從到綿延萬里,史稱。
由於蒙恬的攻勢,在秦始皇統治時期一直被壓制。而隨著秦帝國的崩潰,中原地區陷入,匈奴首領趁機迅速擴張,建立了一個橫跨東亞和中亞的強大草原帝國,並收復了被秦朝佔領的河套地區。當漢高祖擊敗,建立王朝後,劉邦認識到了北方的威脅,並在公元前200年集結大軍,親征匈奴,但被冒頓圍困於七天七夜,最終靠著賄賂匈奴閼氏(皇后)方能全身而退,史稱。在此次失敗後,劉邦為了休養生息,對匈奴採取政策,將宗室公主嫁予匈奴,並且每年送給匈奴大批物資,此後、、時期一直沿用高祖時期的政策,漢匈兩國相安無事。
在即位後,他認為經過多年休養,漢朝的國力已經足以解決匈奴的邊患。公元前133年,漢朝軍隊試圖在匈奴,但被匈奴識破,漢匈兩國多年來的和平局面也就此打破。前127年,,出雲中,西經高闕,直到符離(今甘肅北部),取得河南之戰的勝果,奪取了河套地區,漢朝設置朔方郡。公元前121年,出隴西,殲滅渾邪王的部隊,越過焉支山一千餘里,取得了河西之戰的勝利,獲得河西走廊地區,設置河西四郡。匈奴人哀嘆:「亡我,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使我婦女無顏色。」
在經歷多次失敗後,匈奴的採納了的建議,將部落撤至北部,試圖以大漠作為天然屏障,阻擋漢軍的攻勢。前119年,漢武帝再次計劃對匈奴發動大規模遠征。漢朝軍隊兵分兩路,衛青和霍去病各自統帥50,000名和數十萬的,分別從定襄(今內蒙古)和代郡(今河北一帶)向北進軍。
漢武帝原計劃大軍皆由統帥,由定襄出擊,然而根據從匈奴戰俘處得到的情報,單于所部位於代郡以東(這一情報事實上是錯誤的)。漢武帝於是派遣大將軍率軍出定襄,改令霍去病統領代郡的另一路精銳,以期他更為信任的年輕將軍霍去病能生擒單于。
衛青率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等出塞後,得知單于並未東去,遂自領精兵疾進,令李廣、趙食其從東路迂迴策應。衛青行千餘里,穿過大漠,與早已布陣的單于本部接戰,衛青先以武剛車(兵車)環繞為營,穩住陣腳,隨即遣5000騎出戰。至日暮,大風驟起,沙石撲面,衛青乘勢指揮騎兵從兩翼包圍單于。單于見漢朝軍隊很多,兵強馬壯,自料難以取勝,率精騎數百,突圍向西北逃走,匈奴軍潰散。衛青急派輕騎追擊,自率主力跟進。直至顏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南面的一支)趙信城,殲敵一萬九千人,損失也大抵如此,燒其積粟還師。李廣、趙食其因迷失道路,未能與衛青會師漠北。
霍去病率校尉等出塞後,同右北平郡(治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部會師,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攜帶少量的輜重糧草,驅使所俘獲的匈奴人為前鋒為漢兵開路,跨過大漠,過河活捉單于大臣章渠,誅殺北車耆王,又轉攻左大將雙,繳獲敵人的軍旗戰鼓。又越過難侯山,渡過弓盧水,抓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此次遠征,霍去病所率部隊以一萬的損失數量,前後一共斬獲胡虜70443人,左賢王部主力自此幾乎全沒。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臨瀚海(今俄羅斯)而還。此戰之後,左賢王損失很大,同時失去了對烏桓的控制,漢朝得以徙烏桓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為漢偵察匈奴動靜。可見,漢破匈奴左賢王地之前,經常侵擾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等地的是以左賢王為首的匈奴人,
經此一戰,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漠北之戰,漢軍作戰指導明確,準備充分,以騎兵實施突擊,步兵擔任保障,分路進擊,果敢深入,是在沙漠草原地區進行的一次成功作戰,在中國戰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漢朝為這次勝利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兩將軍出塞,士卒傷亡數萬,十四萬馬匹回來只餘三萬。漢朝中央政府在戰後為了彌補戰爭損失而增稅,加重了百姓的負擔。迫於重稅和徭役而逃亡,很多人成為流民,使官府直接掌握的編戶齊民大為減少。。
另一方面,匈奴遭受了更嚴重的打擊。匈奴人在戰爭和瘟疫中損失了大量人力,與此同時,家畜的大量損失造成了食物的短缺。而影響更為深遠的是,由於失去了南部的大量肥沃草原,匈奴部落被迫北遷至貧瘠而寒冷的北部和地區,面對更大的生存壓力。因此,漢朝與匈奴之間的實質性停火只維持了短短七年,匈奴人就在前112年南下侵擾。而匈奴帝國在此戰後再也沒有恢復到往日的強大,數十年後就分裂為多個小部落。
《》,,,。
《》,, , , 。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司馬光,《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1956.
Yap, Joseph P. pp 186–194. "Wars With The Xiongnu, A Translation From Zizhi tongjian" AuthorHouse (2009)卫青霍去病何时大破匈奴?_百度知道
卫青霍去病何时大破匈奴?
用当时的年号.
元狩四年夏初
卫青从定襄出塞不久,从俘虏口中得知匈奴单于驻牧的地点,立刻令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由东路前进,以掩护自己的侧翼并攻击单于军的左侧背,自己则率主力直奔单于军的主力,准备从正面迎敌。他率部向北行进干余里,穿越浩翰的大沙漠。抵达漠北后,“见单于兵陈而待”,卫青当机立断,创造性地运用车骑协同的新战术,命令部队以武刚车“自环为营”,以防止匈奴骑兵的突然袭击,而令5000骑兵出击匈奴。伊稚斜单于乃以万骑迎战。两军激战一天,未见胜败。临近日落之时,突然“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卫青乘势派军从左右两翼迂回,将单子的阵营包围起来。伊稚斜单于“视汉兵多面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遂趁夜幕降临,跨上一匹善于奔跑的精骑,率领数百壮骑杀出重围向西北方向逃去。战至深夜,汉匈双方伤亡大致相当。汉军左校点视俘虏,发现单于已在天黑之前突围脱逃,卫青立即派轻骑追击,自率大军随后跟进。匈奴军溃散。至天明,汉军追击200余里,俘斩敌军1.9万余名,但未见单于踪影。 东出的霍去病军虽然末与匈奴单于交手,但其战果也十分巨大。霍去病凭借部下兵精马壮的优势,出代、右北平后,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中长驱北进2000余里,对匈奴左贤王发动猛烈进攻。左贤王自知不是霍去病的对手,很快就率亲信弃军而逃。霍去病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了狼居胥山(约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至阿巴嘎旗一带。一说在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斩杀匈奴北车旨王,俘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匈奴吏卒70443人。为了纪念这次战役,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今内蒙古呼伦湖与贝尔湖。一说今贝加尔湖)”团,祭告天地,庆祝胜利。漠北之战,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汉武帝在取得河南、漠南、河西三大战役的胜利的基础上,根据汉军经过实战的锻炼积累的运用骑兵集团进行长途奔袭与迂回包抄的作战经验,利用匈奴王廷北徒之后误以为汉军不敢深入漠北的麻痹心理,决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胆地制订了远途奔袭、深入漠北、犁廷扫穴、寻歼匈奴主力的战略方针。与此同时,他又细心进行战前的准备,除集中全国最精锐的骑兵和最优秀的战将投入战斗外,还调集大批马匹与步兵,运送粮草辎重,以解决远距离作战的补给问题。而在作战中,汉军统帅又发挥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充分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与冲击力,不仅敢于深入敌境,而且善于迂回包抄,特别是卫青,在遭遇单于主力后,机智地运用了车守骑攻、协同作战的新战术,先借助战车的防御能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发挥骑兵迅速机动的攻击能力,迂回包抄敌军的两翼,一举击溃单于的主力,更显示出其战役指挥方面的优异才能。所有这一切,都为汉军的胜利提供了保障。漠北之战最终以汉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在这次战役中,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使其一时无力渡漠南下。西汉亦损失兵力数万人,马10万余匹。左贤王所部主力几乎全部被歼。伊推斜单于因与兵众失散十余日,以致于被误认为战死沙场,右谷王遂自立为单于,十几天后伊稚斜单于复出,右谷蠡王乃去号,匈奴王廷的混乱与狼狈状态由此可见其严重。由于大批有生力量被歼、大批物资丧失,匈奴单于不敢再在大漠北缘立足而向西北方向远遁,因而出现了“幕南无王廷”的局面。如果说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移王廷于漠北还可以看作是一种战略转移的话,那么,漠北之战后的“幕南无王廷”则标志着匈奴势力大范围的退缩。此后,双方暂时休战。,经过这次大决战,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得到解决。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战。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在战场上,霍去病凭着一腔血气骁勇及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独创的“长途奔袭”遭遇战首战告捷,斩敌二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而霍去病等人全身而返。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霍去病的首战,以这样夺目的战果,向世人宣告,汉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将横空出世了。战神无敌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这就是河西大战。19岁的统帅霍去病不负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折兰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在此战中,霍去病惨胜,一万精兵仅余三千人。而匈奴更是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战死,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被俘虏,斩敌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此战,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而多年的老将李广等人只作为他的策应部队。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配合作战的公孙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马”还不如两年前的长安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没有起到应有的助攻作用。而老将李广所部则被匈奴左贤王包围。霍去病遂再次孤军深入,并再次大胜。就在祁连山,霍去病所部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六十三人。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曾经在汉王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汉朝人家破人亡无数的匈奴终于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十九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真正使霍去病有如天神的事情是“河西受降”,发生的时间在秋天。两场河西大战后,匈奴单于想狠狠地处理一再败阵的浑邪王,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汉朝。汉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遂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当霍去病率部度过黄河的时候,果然匈奴降部中发生了哗变。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面浑邪王,下令他诛杀哗变士卒。我们永远也猜想不出此时的浑邪王心里都在想些什么。那一刻他完全有机会把霍去病扣为人质或杀之报仇,只要他这样做了,单于不但不会杀他反而要奖赏他。然而最终浑邪王放弃了,这名敢于孤身犯险不惧生死的少年的气势镇住了他。霍去病的气势不但镇住了浑邪王,同时也镇住了四万多名匈奴人,他们最终没有将哗变继续扩大。河西受降顺利结束,而今天的我们却只能用景仰的心努力想象,那个局势迷离危机四伏的时候,那位十九岁的少年是怎样站在敌人的营帐里,仅仅用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就将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制服的。汉王朝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并入汉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对外虏的受降,不但为饱受匈奴侵扰之苦百年的汉朝人扬眉吐气,更从此使汉朝人有了身为强者的信心。封狼居胥元狩四年(公元前119),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这时的霍去病,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汉军的王牌。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能力无比信任,在这场战争的事前策划中,原本安排了霍去病打单于,结果由于情报错误,这个对局变成了卫青的,霍去病没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对手,而是碰上了左贤王部。然而这场大战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巅峰之作。在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大约是渴望碰上匈奴单于,“独孤求败”的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从长安出发,一直奔袭至贝加尔湖,在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沿路大胜,这是怎样的成就!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而这一年的霍去病,年仅二十二岁。纵死犹闻侠骨香在完成了这样不世的功勋之后,霍去病也登上了他人生的顶峰:大司马骠骑将军。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元狩六年(公元前117),24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就去世了。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霍去病谥封景桓侯。
卫青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漠北之战-奥博虚拟校园
奥博虚拟校园
漠北之战 发生时间:公元前119年& &元朔六年(前123年)漠南会战后,撤兵漠北的目的之一,是企图“诱罢汉兵,缴极而取之”。不料汉武帝却转攻河西。,使匈奴的诱兵之计落空。恼羞成怒的伊稚斜单于,于元狩三年(前120年)春发数万骑兵,分别从右北平、定襄两郡入犯,杀略干余人,企图借以激怒汉武帝,诱使汉军北进,在漠北予以歼灭。& & 鉴于匈奴单子本部及左贤王邦仍具相当实力并严重威胁汉朝北部边疆安全的现实,考虑到汉军经过以往多次实战的锻炼,已经积累了使用大规模的骑兵集团远途奔袭的作战经验,汉武帝决意乘河西新胜之帆,加强北线进攻。元狩四年(前ll 9年),他下沼实行币制改革,又令“初算缗钱”,实行盐铁专卖,以筹集战争所需要的大量物力和财力。同时,与诸将商议对匈奴的作战方针。他认为:“赵信为单于画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漠)轻留,今大发卒,其势必得所欲。”决计利用赵信的错误判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从而确定了一个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的作战方针。尔后,他即调集lo万骑兵,命大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骑出征漠北;并组织“私负从马复四万万步兵,运送物质。& & 元狩四年夏初,、统率大军,慨然踏上了征途。为确保此战必胜,汉武帝在战前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大将军卫青率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赵食其、中将军公孙敖、后将军曹襄,统率骑兵5万出代郡寻找匈奴左贤王决战;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经过待选的“敢力战深入之士”5万骑出定襄,寻找匈奴单于的主力军决战。但队伍刚刚出发便捉获匈奴的骑哨,得知单于主力已经东移,于是临时更改部署,将霍去病所部东调改由代郡出塞,便于寻歼单于主力,卫青所部改由定襄出发,北上进击左贤王。 & & 得知汉军北进,又为伊稚斜单于出谋划策:“汉军即度幕,人马罢(疲),匈奴可坐收虏耳。”单于依计而行,“悉远北其物质”。将全部家属人畜物质往更远的北方转移,而将精兵部署在漠北一带,准备迎击汉军的进攻。& & 卫青从定襄出塞不久,从俘虏口中得知匈奴单于驻牧的地点,立刻令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由东路前进,以掩护自己的侧翼并攻击单于军的左侧背,自己则率主力直奔单于军的主力,准备从正面迎敌。他率部向北行进干余里,穿越浩翰的大沙漠。抵达漠北后,“见单于兵陈而待”,卫青当机立断,创造性地运用车骑协同的新战术,命令部队以武刚车“自环为营”,以防止匈奴骑兵的突然袭击,而令5000骑兵出击匈奴。伊稚斜单于乃以万骑迎战。两军激战一天,未见胜败。临近日落之时,突然“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卫青乘势派军从左右两翼迂回,将单子的阵营包围起来。伊稚斜单于“视汉兵多面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遂趁夜幕降临,跨上一匹善于奔跑的精骑,率领数百壮骑杀出重围向西北方向逃去。战至深夜,汉匈双方伤亡大致相当。汉军左校点视,发现单于已在天黑之前突围脱逃,卫青立即派轻骑追击,自率大军随后跟进。匈奴军溃散。至天明,汉军追击200余里,俘斩敌军1.9万余名,但未见单于踪影。卫青乘胜向北挺进,攻入颜山(今杭爱山南面的一支)赵信城,缴获了匈奴屯集的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汉军在此驻留一日,然后放火烧毁赵信城及城内未能运走的余粮,回师南下。到达漠南之后,卫青与李广、赵食其会合。李广、赵食其从东路前进后,因无向导,半道迷路而未能参战。卫青派人查问迷路的情况,曾经威震敌胆、被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的李广愤然对部下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徒广部行回远,又迷失道,岂非天哉!遂拔刀自则。一代名将的死于非命,使此役的胜利大为失色。& & 东出的霍去病军虽然末与匈奴单于交手,但其战果也十分巨大。霍去病凭借部下兵精马壮的优势,出代、有北平后,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中长驱北进2000余里,对匈奴左贤王发动猛烈进攻。左贤王自知不是霍去病的对手,很快就率亲信弃军而逃。霍去病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了狼居胥山(约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至阿巴嘎旗一带。一说在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斩杀匈奴北车旨王,俘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匈奴吏卒70443人。为了纪念这次战役,霍去病“封狠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今内蒙古呼伦湖与贝尔湖。一说今贝加尔湖)”团,祭告天地,庆祝胜利。& & 漠北之战,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汉武帝在取得河南、、河西三大战役的胜利的基础上,根据汉军经过实战的锻炼积累的运用骑兵集团进行长途奔袭与迂回包抄的作战经验,利用匈奴王廷北徒之后误以为汉军不敢深入漠北的麻痹心理,决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胆地制订了远途奔袭、深入漠北、犁廷扫穴、寻歼匈奴主力的战略方针。与此同时,他又细心进行战前的准备,除集中全国最精锐的骑兵和最优秀的战将投入战斗外,还调集大批马匹与步兵,运送粮草辎重,以解决远距离作战的补给问题。而在作战中,汉军统帅又发挥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充分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与冲击力,不仅敢于深入敌境,而且善于迂回包抄,特别是卫青,在遭遇单于主力后,机智地运用了车守骑攻、协同作战的新战术,先借助战车的防御能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发挥骑兵迅速机动的攻击能力,迂回包抄敌军的两翼,一举击溃单于的主力,更显示出其战役指挥方面的优异才能。所有这一切,都为汉军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 漠北之战最终以汉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在这次战役中,汉军虽然付出了丧失数万兵士和10余万匹马的沉重代价,但却给予匈奴前所未有的订击。匈奴骑兵损失达八九万,左贤王所部主力几乎全部被歼。伊推斜单于因与兵众失散十余日,以致于被误认为战死沙场,右谷王遂自立为单于,十几天后伊稚斜单于复出,右谷蠢王乃去号,匈奴王廷的混乱与狼狈状态由此可见其严重。由于大批有生力量被歼、大批物资丧失,匈奴单于不敢再在大漠北缘立足而向西北方向远遁,因而出现了“幕南无王廷”的局面。如果说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移王廷于漠北还可以看作是一种战略转移的话,那么,漠北之战后的“幕南无王廷”则标志着匈奴势力大范围的退缩。经过这次大决战,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得到解决。 漠北之战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奔驰千余里,取得辉煌战果。同年,匈奴浑邪王降汉。但匈奴的掠夺依旧使北方不得安宁。为了解决纠纷,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命大将卫青、霍去病等人率领远征军征伐匈奴。卫青、霍去病各统领五万骑兵、四万随军之私人马匹与数十万步兵及转运者,分别从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代郡(今河北蔚县)出发,越过漠北远追匈奴。卫青领军渡过大漠,行军千余里后,遇见匈奴,扎环状营,以兵车自卫,然后命五千骑兵去单于阵中挑战,与万骑单于骑兵发生激战。在这场战斗中,卫青捕获和斩杀匈奴军1.9万余人,凯旋而返。这时霍去病亦率军与匈奴左贤王之军作战,追至两千余里,把匈奴军逐出居胥山(今蒙古德尔山)以外。在战争中,霍去病使匈奴军死伤70443人。匈奴元气大伤,闻风丧胆。此后,匈奴长期游牧于漠北,无力南下。霍去病从此威名远扬,汉武帝十分喜欢他,并下令给他建造府第,被他拒绝。他的“匈奴末灭,何以家为”这句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名句,世世代代激励着后人。年仅二十四岁的霍去病于元狩六年(公元前 117年)去世,武帝在自己的陵墓旁为他修了 一座状如祁连山的坟墓,用以表彰他抗击匈奴的卓著功绩。武帝战胜匈奴,打通了到塔里林盆地及中亚的商路,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归属于汉朝。从此,在从中原到中亚的丝绸之路上,西汉的外交使节和商人往来不断,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中西交流的一座桥梁。
版权所有 Copyright&介绍漠北战役_百度知道
介绍漠北战役
漠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匈奴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