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军团之眼是什么覆灭的三个想不通是什么

黄百韬被强奸的真相
原因一:下命令等待我想蒋介石看重刘峙可能是因为,在蒋眼中,刘峙这个人比较识大体。抗战胜利后蒋曾让他指挥胡宗南,老师指挥学生,再正常不过。可刘峙不干。他说胡宗南的威望和战功已超过他,自己不想抢风头。这种品质还是比较难得的。徐蚌战场,有邱清泉和这样的死对头,还有冯治安部下的老西北军,山头林立,派一个资历深、官阶高、还比较有公心的人去,可能比较合适。但老蒋忘了,这是军队,不是企业;这是打仗,也不是搞生产经营啊!粟裕筹划的,本子小得多,他开始只想打回两淮地区,再占领海州、连云港,把山东和江苏解放区连成一片。报毛泽东后,毛泽东又来个大手笔,明确指示,战役第一阶段应该以消灭黄百韬为目的。不过按照毛泽东的设想,战役规模也没后来那么大,因为他和粟裕都没想到,黄百韬已经主动放弃防区,开始向徐州撤退了,和李弥、邱清泉靠得更近,追上和抓住他都不是容易的事了。可就在这时候,刘峙给黄百韬下了玩他的命令。告诉他扩充他的七兵团,把100军和44军拨给他指挥,要他等这两个军到了再一起行动,还有李延年的第九绥靖区司令部。一般情况下,充实兵力也许是件好事,至少不是坏事。但现在是什么时候?大军行动,兵贵神速,还让黄百韬等?黄百韬后来行将覆灭时自己说,我怎么会那么笨,白白等了两天?现在有人认为其实他顶多算等了一天,就让先头部队行动了。可是我以为在那种分分秒秒千金难买的情况下,一个钟头都是万分宝贵的。再有,兵多了也未必都是好事。谁也不都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何况临时配属的部队,指挥风格、作战习惯都需要适应。要是给你配个孬货,更是会拖累人的。二战时德国军队有句话,如果意大利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只需要几个师去防卫他;如果是我们的盟友,我们需要几十个师去协助他。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刘峙一定要黄百韬等?各路人马自己甩掉包袱直奔徐州不更好?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时间是第一要务。全部轻装奔向是唯一的选择。就是在黄百韬耽误一天多的情况下,共产党也基本算赶不上了,只抓住个尾巴,还有配属7兵团的63军、64军的一些零碎,黄百韬七兵团主力,尤其是25军,基本算是全身而退了。要是当初能够再快一点,粟裕基本就得另打主意了。还是那句话,这种时候,快比什么都重要。后来华野追击,还有东野在辽西围歼廖耀湘,各级指挥员基本都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不要怕打乱建制,快追快打,抓住敌人就是胜利。相比之下,国民党真是差不少。还有点说不过去啊,我都能看明白的事,刘峙毕竟多年行伍,他会不知道?傻里傻气地就让黄百韬干等?当然不是。谁都明白,刘峙自己也明白。可他放不下44军。有人说他是爱兵如子?胡说八道,其实44军帮他倒腾私盐!他有大买卖在那儿!后来李延年回忆,他正和参谋长商量海州是守是走呢,有个盐店老板进来,说司令长官,走的时候带上我啊。李延年奇怪了,说谁说我要走?盐店老板嘿嘿一笑,说这是刘总司令吩咐的。李延年气得差点背过气去,说军机大事,我这个绥靖区司令还不知道,他妈的刘峙就顾着自己的钱!黄百韬在等44军的时候,告诉李延年先走吧,跑出去一点是一点。他说,国民党斗不过共产党啊,人家是令行禁止,我们阳奉阴违。如果说开来这个话题就广了,可以说上三天三夜。还是用曾泽生起义前的一句话吧:国民党不亡,实无天理啊。可惜了黄百韬明知道要毁在老蒋手里还那么忠与老蒋。黄百韬也没消极地等,先头部队已经撒出去了,各部队也陆续行动。解放军逼近海州时,才发现已经人去城空,国民党军队大撤退了。粟裕听报后可就急了,立即下令各部队全速前进,抓住黄百韬。于是各部队撒开脚丫子这通追呀,都追疯了。四纵一个排在运河边上追上了100军一个殿后的营,二话不说冲上去就打,打得这个营,说不行了,遭到共军主力攻击,结果又从已过河的部队调回两个团来防御。四纵这个排后来基本全军覆没,可他抓住了七兵团的尾巴,为后续部队赶到争取了时间,后来华野对这个排的果敢行动给予高度评价。其实黄百韬主力已经撤过运河了,尤其是让100军掩护25军先撤,他的家底是保全了。25军过去后,工兵就要炸桥,100军军长轮着手枪喊,说老子的一个师还没过来呢,谁敢炸桥我毙了谁!25军的工兵老实了一会,待会周志道走了,正好又有一辆弹药车爆炸,以为解放军赶到了,立马把桥炸了,结果100军还是有两个多团没过来,被共产党赶上歼灭了。但不管怎么说,黄百韬主力相对已经安全了。共产党抢修铁桥,怎么着也得大半天。更重要的是,黄百韬已经和李弥兵团靠拢,这些日子李弥部队没闲着,在日军留下的工事基础上大修特修,工事已经非常坚固,两个兵团互为犄角,互相支援,谁来都得啃一阵。如果这个阵势摆下去,战事如何发展真就不大好说了。原因二:、起义这两位将军都是中共地下党员,而且在抗战中功勋卓著。张克侠是29年入党,长期潜伏,深受冯玉祥、冯治安的信任,起义前是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冯治安的副手。何基沣是39年秘密入党的,当时是77军军长。起义部队倒不算多,59军和77军本就是杂牌,还有不跟着走的,起义的不到3万。但对国军的军心士气是个大打击。而更重要的不在于此。第三起义,华野部队不经战斗就直接南下,插到了贾汪和台儿庄,徐州的大门已对共产党洞开。态势上直接威胁徐州。原因三:刘峙命令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各兵团立即转进徐州实际上徐州当时虽不算多,但工事坚固,邱清泉、李弥、黄百韬距徐州已经不太远。稳住阵脚,判明解放军动作是最佳选择。如果不放心,光把邱清泉兵团调来徐州也足够了。共产党当时压根也没想打城防坚固的徐州,周围国军那么多兵团呢,粟裕会把部队困于坚城之下?那边黄百韬已经和李弥靠拢,无论是守是走,这两个兵团万不可再拆开了。可是刘峙当时被吓得张徨失措,马上就下达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各兵团立即转进徐州的命令。。刘峙当时居然下达了这样的命令,对于共产党来说,已经失去的战机,再次出现。从第三绥靖区防区通过的部队直接奔黄百韬兵团就插下去了。从这里看起义的时机把握的可真够好的。几乎分秒不差!赶上了。上世纪80年代人来了小组到中国,专门研究,最后人认为何张二人起义是整个战役中最关键的。否则,如果邱、李、黄三个兵团聚集一起,再加上徐州剿总其余的部队,和黄维遥相呼应,这仗真就不好打了。黄百韬当时去见了李弥,说我的部队刚刚苦战跑出来,乱七八糟的,还有个63军不知下落——其实这个63军已经被共产党包围,快要灭了,黄百韬还不知道——需要整顿一下,还有伤员要处理安置,你看看你能不能等我一天,我处理好了咱们一起走。李弥说不行啊,军令如山,我接到命令是立即开拔,我明天一早就得动身的——李弥这个人打仗的特点是滑,而且嗅觉灵敏,一旦发觉危险,溜得比谁都快。以后在金三角一待就是那么多年,谁拿他都没治——黄百韬说不动他,回去又召集部下开会,说乱点就乱点,难点就难点,咱们也不等63军了,明天一早跟着李弥往徐州去吧。大多数人都赞成,只有64军军长刘镇湘反对。刘镇湘觉得还没经整顿,仓促开拔,万一路上遭到共产党截击,那是真没活路了。现在这地方有这么多现成的好工事,不如就在这里坚守。反正这离徐州也不远,那边好几个兵团呢,难不成还能让我们完蛋?他说得也不无道理。黄百韬可能也想,一路打过来,虽然主力尚存,怎么着也损失严重了,特别是100军和44军,要是再扔了63军自己跑回徐州,一顿申斥是免不了,邱清泉的更是肯定没跑。刚得了,这张老脸往哪搁?他也犹豫。犹豫的时间倒也不多,几个钟头吧,李弥走了,解放军南下部队插过来了,把整个兵团退路截住了。过运河的解放军也抢修好了铁桥,追过来了。其实这时候要是黄百韬下定决心坚决突围,共产党匆忙赶到的部队还不多,加上徐州的接应,也未必就冲不出去。就算再损失个几万人马,家底,特别是25军的老底子应该能够保住。原因四:蒋介石亲自出马了……用他的顾问巴达维的话说,他的指挥挺讨厌的,他坐飞机去哪儿,哪儿的国军就危险了……这一回这老先生不知怎么灵光一现,发现共产党华野主力都在向黄百韬运动,地图上的红箭头都快连成串了,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歼敌良机呀!我蒋某人这么多年不就是在抓共军主力吗?他马上给刘峙下令,亲自部署徐州剿总行动,要黄百韬固守待援,邱清泉和李弥配合,里应外合,全力歼灭徐州以东、运河以西的共匪。刘峙那边也不用说什么了,所有的脑筋都围着总统的训令转吧。黄百韬可能也想,一路打过来,虽然主力尚存,怎么着也损失严重了,特别是100军和44军,要是再扔了63军自己跑回徐州,一顿申斥是免不了,邱清泉的冷嘲热讽更是肯定没跑。刚得了,这张老脸往哪搁?他也犹豫。犹豫的时间倒也不多,几个钟头吧,李弥走了,解放军南下部队插过来了,把整个兵团退路截住了。过运河的解放军也抢修好了铁桥,追过来了。其实这时候要是黄百韬下定决心坚决突围,共产党匆忙赶到的部队还不多,加上徐州的接应,也未必就冲不出去。就算再损失个几万人马,家底,特别是25军的老底子应该能够保住。也就在这时候,蒋介石亲自下的命令到了。黄百韬啊黄百韬,这一回,真是神仙也救不了他了。就这样黄百韬那边也不用有什么争论了,赶紧部署就地防御吧。那边共产党可是了,粟裕眼珠子都红了,孟良崮就憋着要收拾你,那时条件不具备。豫东时又差一点干掉你,被邱清泉和胡琏坏了事。这一回好了,自己努力,老天照应,对手帮忙,好不容易算逮住你了,还能叫你跑了?一声令下,除了还在收拾63军残部和配合中野作战的部队,华野所有能调动的纵队,都冲着黄百韬扎下去了,整整11个纵队!这几乎是华野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兵力集结!这时国民党那边也在忙活,提出了一个建议:要黄百韬就地坚守七至十天,徐州留李弥和其他部队守卫,自己率、孙元良兵团,掉过头去,先会合把中野的刘邓收拾掉,然后三个兵团再回过头来,再加上李弥,全力出击,解黄百韬之围。也就是说基本就不管黄百韬了,先和刘邓决战一把。这是毒蛇咬手,壮士断腕的一招了。在整个淮海战场上,国军兵力超过共产党,可是最具战斗力的几大兵团,黄百韬、邱清泉、黄维,现在被共产党分割拦截,难以形成合力,绝对优势变成了相对劣势。单靠徐州的邱清泉、、孙元良和一些杂牌部队,杜聿明没有十足把握打开华野的阻击阵地,如果能会合上黄维,无疑把握更大一些。而再有,我觉得杜聿明有他更深的想法,从淮海开打到现在,国军基本被共产党牵着鼻子走,处处被动,现在黄百韬已经被华野主力包围,攻击、打援十来个纵队,在徐州以东严阵以待,等着你去打哪!黄维兵团也被中野阻住,基本指望不上。杜聿明可能觉得不能再这么跟着共产党的指挥棒走了,他这个建议是下了最大决心的。能救出黄百韬,那是上上大吉,,实在救不出来,我就以牺牲一个黄百韬为代价,换来我在战场上的主动权。肯定有人会说真能把刘邓打掉?别吹了!打掉肯定不会的,从太行山打到平汉路打到鲁西南打到大别山最后到这儿,哪儿会那么轻松让你十来天就灭掉?不过会十分被动,按照杜聿明这个打法,整个,我军将由战斗力较强的华野挑主要担子,改成以战斗力较弱的中野为主,这是从中央军委到淮海前指都是极不愿意看到的。我想,如果他真能以邱清泉、孙元良两个兵团全力出击,那么实现和黄维会师的目标问题不大。而这三个兵团,是完全有实力重创中野的,甚至使其退出淮海战场。别忘了,后来中野集中全力,就是啃黄维一个兵团都啃不下来,是在华野解决黄百韬后分兵帮助下才打胜的。不过只要杜聿明和黄维会合后,那么再返回徐州,和李弥等部会合,估计中野是挡不住的。而一旦这几个兵团真抱在了一起,无论黄百韬是否被歼,我军动作都将极其困难。杜聿明实现抱团目的后,如果黄百韬还在,他会集中所有力量去救援;如果黄百韬不在,他更会轻装上阵,要么去打刚刚结束苦战的华野,要么去打刚刚闯出大别山元气未复的中野,总之,去寻找他认为最有利的战机。如果国军这样打淮海也就不一样了,要知道他打算要黄百韬守多少天?七到十天。后来黄百韬守了多少天?十二天。原因五:刘峙表示反对杜聿明提出了一个建议,刘峙当时就表示反对。他现在好像全忘了黄百韬之所以有今天他该负多少责任,一门心思要救人于水火,谁说半个不救都不行。总统刚说完“一定要解黄百韬的围”,谁敢不听!他问杜聿明几个问题:黄百韬能否坚持起到十天?坚持不了怎么办?你们西进能否抓住刘伯承主力?抓不住又怎么办?这几个问题可是谁都不敢打包票的。杜聿明只好提出第二个方案:留孙元良守徐州,他率邱清泉和李弥去救黄百韬,一边让黄维加速向徐州开进。这一回刘峙立刻表示赞同。其实刘峙也真是怕黄百韬被共产党包圆了不好交代……内战开始以来,国军被共产党包圆的部队还少吗?上层总是放不下这个丢不掉那个,结果只能折进去更多兵力。今天黄百韬是这样,明天黄维也是这样,最后还得搭上杜聿明。舍得舍得,舍得也是一种智慧!一个军队好几个说话管事的,指挥不统一,执行不统一,所以说这仗没法打,不用查了,这句是我说的。就这样,淮海战役开打了,有人会想邱清泉跟黄有仇,尽力了吗?覆巢之下无完卵,邱清泉不会不懂。他是出全力打了。那边顾祝同告诉黄百韬,援兵不日就到,一边向邱清泉李弥催命。这边共产党也下了严令,一天不得退后超过20里。双方都打疯了。李弥部队的炮火和空军的轰炸把共产党阵地达成一片火海,隔着两里地都有灼烤的感觉。可是当国军士兵上去时,就从火里又是一顿打。李弥说这帮家伙是人吗?!共产党守军伤亡也不小。鲁中南纵队某师,拼命地打,所有的警卫、勤杂、参谋、文书全派上去了。最后派上去平时觉得舍不得用、也不该用于阵地战的侦察连。师长和政委各带最后一个警卫员,拿着冲锋枪,师长对侦察连说,,你们身后就剩我们四个人了,你们再顶不住,我和政委就填进去!……惨烈啊!其实打了,杜聿明他们已经觉察到共产党已经下了最大决心,兵力、火力和阵地牢固程度均非以前历次战斗能比,他们估计很难攻过去了。黄百韬那边也有感觉。粟裕初次进攻失利,重新整顿部队时,黄百韬就告诉几个军长,不要等援兵了,就在这里尽军人天职吧!他其实也绝望了。早就绝望了。不过就在绝望的状态下,黄兵团还顶了那么久。原来粟裕打算三天解决战斗。蒋介石也告诉杜聿明黄百韬恐怕撑不过13号。可是黄百韬就是死顶,一直到顶死。足足打了一十二天。最后我想说:......,黄百韬是个极其出色的军人!
本贴相关帖文
&以下是引用犯强汉者万里必诛
在第5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jingie
在第2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犯强汉者万里必诛
在第19楼的发言:我看国军众多名将,怎么都是一个个灰流流被全歼!
名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值钱了,还是名将定义变了?
莫非是只要出名,管它胜负都是名将!比如当今如疯姐,芙蓉之流,皆名将尔~~~
只要不要脸,脸皮够厚,能出来吓人,想不成为名人都难
当年的国军“名将”其实也差不多,死的人越多越光荣,跑的越快越英雄,祸害百姓越残忍越“名将”尔
长跑名将——孙元良
刮(地)皮能手——汤恩伯
豪言鼠行——唐生智
掘堤淹民——程颂公
杀妻铁汉——张灵甫
猪鸭不如——李仙洲
眼高手低——胡宗南1.共军当年的万里大转进是什么?2.晋察冀土改的时候,谁更会刮皮?3.苏区都能丢,延安都敢放弃,唐生智丢一个本来就不可守的南京算得了什么?4.你以为共军为了打仗就没挖过堤?而且我告诉你,共军是内战时期挖堤,国军是为了抗战5.共军“肃反”的时候,老婆被枪毙的少了吗?6.李仙洲手下主力军长是中共地下党,不败我只能说他是个神7.这算是唯一的猪头,不过不能忘了熊向晖的功劳
&以下是引用犯强汉者万里必诛
在第5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jingie
在第2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犯强汉者万里必诛
在第19楼的发言:我看国军众多名将,怎么都是一个个灰流流被全歼!
名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值钱了,还是名将定义变了?
莫非是只要出名,管它胜负都是名将!比如当今如疯姐,芙蓉之流,皆名将尔~~~
只要不要脸,脸皮够厚,能出来吓人,想不成为名人都难
当年的国军“名将”其实也差不多,死的人越多越光荣,跑的越快越英雄,祸害百姓越残忍越“名将”尔
长跑名将——孙元良
刮(地)皮能手——汤恩伯
豪言鼠行——唐生智
掘堤淹民——程颂公
杀妻铁汉——张灵甫
猪鸭不如——李仙洲
眼高手低——胡宗南难道国军就七个人?
&以下是引用jingie
在第2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犯强汉者万里必诛
在第19楼的发言:我看国军众多名将,怎么都是一个个灰流流被全歼!
名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值钱了,还是名将定义变了?
莫非是只要出名,管它胜负都是名将!比如当今如疯姐,芙蓉之流,皆名将尔~~~
只要不要脸,脸皮够厚,能出来吓人,想不成为名人都难
当年的国军“名将”其实也差不多,死的人越多越光荣,跑的越快越英雄,祸害百姓越残忍越“名将”尔
长跑名将——孙元良刮(地)皮能手——汤恩伯豪言鼠行——唐生智掘堤淹民——程颂公杀妻铁汉——张灵甫猪鸭不如——李仙洲眼高手低——胡宗南
&以下是引用蜗牛刺客
在第5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潜龙待云
在第5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外蒙回归司令部
在第8楼的发言:先不说政治立场如何,同意楼主的“黄百韬是个极其出色的军人”的评价。邱清泉、李弥之辈不能与黄将军相比较。
矮子里头拔将军。搁在国军里,还确实是个好军人。
你的意思是国军所有人都是矮子连他们自己都知道“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以下是引用潜龙待云
在第5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外蒙回归司令部
在第8楼的发言:先不说政治立场如何,同意楼主的“黄百韬是个极其出色的军人”的评价。邱清泉、李弥之辈不能与黄将军相比较。
矮子里头拔将军。搁在国军里,还确实是个好军人。你的意思是国军所有人都是矮子
&以下是引用蜗牛刺客
在第4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AD73
在第45楼的发言:......
杂牌部队就没战力了?广东军队的战力也是不可小看的。
华野部队的装备当时也好不到那里。
我的意思不是杂牌部队没有战斗力,而是毛泽东亲自策划歼灭黄的7兵团为什么?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这也不奇怪,7兵团的战力本来就不低。而且此事事关重大,是淮海战役第一战。如果打好了,淮海战役国共的军力对比将倒向中共一方,而且中共将取得淮海战役的主动权。如果此战不胜甚至失败,华野只有退回山东,中野只能退回河南休整,等待四野结束平津战役后南下再合力进行大战了。这样至少1949年10月的一幕要推迟一年。甚至中国会再次出现南北朝。
&以下是引用外蒙回归司令部
在第8楼的发言:先不说政治立场如何,同意楼主的“黄百韬是个极其出色的军人”的评价。邱清泉、李弥之辈不能与黄将军相比较。矮子里头拔将军。搁在国军里,还确实是个好军人。
&以下是引用蜗牛刺客
在第5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50楼的发言:......
怎么着,你这臭流氓又开始忍不住了,不耍混你就难受是不是,告诉你,这套没用,花生米那老流氓比你混蛋多了,最后照样滚蛋,你这小流氓能和他比吗
直接把你拉黑名单,你水平太高,跟你没发沟通这真是我的荣幸,要是你这种臭流氓整天和我称兄道弟那我才真是没脸见祖宗呢
&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5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蜗牛刺客
在第4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46楼的发言:......
刘峙就是一打酱油的,他能指挥整个淮海战役的军队?他连自己都指挥不好。
我的说法是黄某人没资格和粟裕比,一个兵团十几万人都玩不转,给他指挥几十万军队那还得了,你要是看不懂中国话建议你去补习小学语文,少在网上浪费时间了
不知道是谁语文不好,SB
怎么着,你这臭流氓又开始忍不住了,不耍混你就难受是不是,告诉你,这套没用,花生米那老流氓比你混蛋多了,最后照样滚蛋,你这小流氓能和他比吗直接把你拉黑名单,你水平太高,跟你没发沟通
&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4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蜗牛刺客
在第4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40楼的发言:......
杨廷宴回忆,黄百韬临死前对他说:“我有三不解:(一)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第44军两天;(二)我在新安镇等两天之久,为什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军桥;(三)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向东进攻来援救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我西撤。”
原来黄百韬搞错了,看来他已经是很尽职了,尽职的就把7兵团十几万人玩没了。至于你拿粟裕打的比方就更是驴唇不对马嘴,粟裕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在国民党那里应该是用杜聿明和他比才对,你拿黄某人和粟裕来比纯粹是不伦不类
首先负责淮海的不是杜聿明是刘峙,你的意思是粟裕跟刘峙比,刘峙能指挥整个淮海战役的军队,粟裕能吗?
照你的说法就是粟裕跟黄的7兵团不在一个档次上,是以多胜少,以强胜弱了?
刘峙就是一打酱油的,他能指挥整个淮海战役的军队?他连自己都指挥不好。
我的说法是黄某人没资格和粟裕比,一个兵团十几万人都玩不转,给他指挥几十万军队那还得了,你要是看不懂中国话建议你去补习小学语文,少在网上浪费时间了刘峙不是指挥淮海的?你看过资料没。回家好好学习学习在来发言,铁血的人水平真高
&以下是引用蜗牛刺客
在第4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46楼的发言:......
刘峙就是一打酱油的,他能指挥整个淮海战役的军队?他连自己都指挥不好。
我的说法是黄某人没资格和粟裕比,一个兵团十几万人都玩不转,给他指挥几十万军队那还得了,你要是看不懂中国话建议你去补习小学语文,少在网上浪费时间了
不知道是谁语文不好,SB怎么着,你这臭流氓又开始忍不住了,不耍混你就难受是不是,告诉你,这套没用,花生米那老流氓比你混蛋多了,最后照样滚蛋,你这小流氓能和他比吗
&以下是引用AD73
在第4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蜗牛刺客
在第4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娘子军军长
在第32楼的发言:“黄百韬后来行将覆灭时自己说,我怎么会那么笨,白白等了两天?”
=======
等两天问题其实不大,关键的是楼主遗漏了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即在等待的这两天时间里没有在运河上架设浮桥,导致后来因运河上只有一座铁路桥,十几万大军在桥上拥挤不堪,不能尽快地渡过运河,导致丧失了战机。所以他才这么说“白白的”等了两天。
总说桥的事,没有等待44军的命令,提前两天撤退,还有提前建桥的事吗?
资料和资料还不一样,现在的资料太多,我无法评价7兵团到河边为什么没有很多桥
不过解放战争一书中有记载:7兵团的命令档案里有,(在接到等待44军的命令后)就下令工兵建桥,至于为什么没建书上没说。
其实把,淮海输了太正常,命令一天一改,好几个管事的,命令不统一。在国军当兵团司令那是兵团司令吗?我看就能算是一个督战的,黄的7兵团在淮海战役一直在执行命令,根本没有机会自己下战略移动命令。
至于黄有没有本事的事那就更简单了:毛泽东亲自策划了歼灭7兵团的计划,并告诉粟裕要全力出击,不要怕牺牲等等。(要知道7兵团是什么,那只是一些杂牌部队临时拼凑起来的,只有25军是黄的老底子。就算是25军的装备说换也没来得及换,用的大部分都是日军装备)。
杂牌部队就没战力了?广东军队的战力也是不可小看的。
华野部队的装备当时也好不到那里。我的意思不是杂牌部队没有战斗力,而是毛泽东亲自策划歼灭黄的7兵团为什么?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4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蜗牛刺客
在第4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40楼的发言:......
杨廷宴回忆,黄百韬临死前对他说:“我有三不解:(一)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第44军两天;(二)我在新安镇等两天之久,为什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军桥;(三)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向东进攻来援救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我西撤。”
原来黄百韬搞错了,看来他已经是很尽职了,尽职的就把7兵团十几万人玩没了。至于你拿粟裕打的比方就更是驴唇不对马嘴,粟裕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在国民党那里应该是用杜聿明和他比才对,你拿黄某人和粟裕来比纯粹是不伦不类
首先负责淮海的不是杜聿明是刘峙,你的意思是粟裕跟刘峙比,刘峙能指挥整个淮海战役的军队,粟裕能吗?
照你的说法就是粟裕跟黄的7兵团不在一个档次上,是以多胜少,以强胜弱了?
刘峙就是一打酱油的,他能指挥整个淮海战役的军队?他连自己都指挥不好。
我的说法是黄某人没资格和粟裕比,一个兵团十几万人都玩不转,给他指挥几十万军队那还得了,你要是看不懂中国话建议你去补习小学语文,少在网上浪费时间了不知道是谁语文不好,SB
&以下是引用蜗牛刺客
在第4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40楼的发言:......
杨廷宴回忆,黄百韬临死前对他说:“我有三不解:(一)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第44军两天;(二)我在新安镇等两天之久,为什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军桥;(三)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向东进攻来援救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我西撤。”
原来黄百韬搞错了,看来他已经是很尽职了,尽职的就把7兵团十几万人玩没了。至于你拿粟裕打的比方就更是驴唇不对马嘴,粟裕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在国民党那里应该是用杜聿明和他比才对,你拿黄某人和粟裕来比纯粹是不伦不类
尽职的就把7兵团十几万人玩没了,问题就在这里,是谁把7兵团玩没了,命令一天一变,黄自己下过命令吗?整个淮海战役黄一直在执行命令。
不用下命令那要他那兵团司令何用,剿总的命令难道要直接下发到军长师长那里吗,剿总的命令大部分不过是行动方针,具体安排还得靠他自己,再说了,古人还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呢,他黄某人怎么就只会做传声筒呢
&以下是引用蜗牛刺客
在第4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40楼的发言:......
杨廷宴回忆,黄百韬临死前对他说:“我有三不解:(一)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第44军两天;(二)我在新安镇等两天之久,为什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军桥;(三)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向东进攻来援救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我西撤。”
原来黄百韬搞错了,看来他已经是很尽职了,尽职的就把7兵团十几万人玩没了。至于你拿粟裕打的比方就更是驴唇不对马嘴,粟裕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在国民党那里应该是用杜聿明和他比才对,你拿黄某人和粟裕来比纯粹是不伦不类
首先负责淮海的不是杜聿明是刘峙,你的意思是粟裕跟刘峙比,刘峙能指挥整个淮海战役的军队,粟裕能吗?
照你的说法就是粟裕跟黄的7兵团不在一个档次上,是以多胜少,以强胜弱了?刘峙就是一打酱油的,他能指挥整个淮海战役的军队?他连自己都指挥不好。我的说法是黄某人没资格和粟裕比,一个兵团十几万人都玩不转,给他指挥几十万军队那还得了,你要是看不懂中国话建议你去补习小学语文,少在网上浪费时间了
&以下是引用蜗牛刺客
在第4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娘子军军长
在第32楼的发言:“黄百韬后来行将覆灭时自己说,我怎么会那么笨,白白等了两天?”
=======
等两天问题其实不大,关键的是楼主遗漏了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即在等待的这两天时间里没有在运河上架设浮桥,导致后来因运河上只有一座铁路桥,十几万大军在桥上拥挤不堪,不能尽快地渡过运河,导致丧失了战机。所以他才这么说“白白的”等了两天。
总说桥的事,没有等待44军的命令,提前两天撤退,还有提前建桥的事吗?
资料和资料还不一样,现在的资料太多,我无法评价7兵团到河边为什么没有很多桥
不过解放战争一书中有记载:7兵团的命令档案里有,(在接到等待44军的命令后)就下令工兵建桥,至于为什么没建书上没说。
其实把,淮海输了太正常,命令一天一改,好几个管事的,命令不统一。在国军当兵团司令那是兵团司令吗?我看就能算是一个督战的,黄的7兵团在淮海战役一直在执行命令,根本没有机会自己下战略移动命令。
至于黄有没有本事的事那就更简单了:毛泽东亲自策划了歼灭7兵团的计划,并告诉粟裕要全力出击,不要怕牺牲等等。(要知道7兵团是什么,那只是一些杂牌部队临时拼凑起来的,只有25军是黄的老底子。就算是25军的装备说换也没来得及换,用的大部分都是日军装备)。杂牌部队就没战力了?广东军队的战力也是不可小看的。华野部队的装备当时也好不到那里。
&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4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蜗牛刺客
在第3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3楼的发言:黄某人也就是军长的水平,当个兵团司令就是被强奸的命,十几万人挤过一座桥,竟然都没有想起来搭几座浮桥。
还是共产党乐于助人,直接留下了63军,帮100军减去一个师,又让25军编制缩了近一半,大大缓解了7兵团过于臃肿的问题
兵团司令的职责是什么?难道粟裕命令部队前进的时候遇到河流还要去看看河?河上桥能不能走,能走多快,然后指挥谁去借船,谁去造桥,造几座桥吗?
杨廷宴回忆,黄百韬临死前对他说:“我有三不解:(一)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第44军两天;(二)我在新安镇等两天之久,为什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军桥;(三)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向东进攻来援救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我西撤。”
原来黄百韬搞错了,看来他已经是很尽职了,尽职的就把7兵团十几万人玩没了。至于你拿粟裕打的比方就更是驴唇不对马嘴,粟裕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在国民党那里应该是用杜聿明和他比才对,你拿黄某人和粟裕来比纯粹是不伦不类首先负责淮海的不是杜聿明是刘峙,你的意思是粟裕跟刘峙比,刘峙能指挥整个淮海战役的军队,粟裕能吗?照你的说法就是粟裕跟黄的7兵团不在一个档次上,是以多胜少,以强胜弱了?
&以下是引用娘子军军长
在第32楼的发言:“黄百韬后来行将覆灭时自己说,我怎么会那么笨,白白等了两天?”
=======
等两天问题其实不大,关键的是楼主遗漏了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即在等待的这两天时间里没有在运河上架设浮桥,导致后来因运河上只有一座铁路桥,十几万大军在桥上拥挤不堪,不能尽快地渡过运河,导致丧失了战机。所以他才这么说“白白的”等了两天。总说桥的事,没有等待44军的命令,提前两天撤退,还有提前建桥的事吗?资料和资料还不一样,现在的资料太多,我无法评价7兵团到河边为什么没有很多桥不过解放战争一书中有记载:7兵团的命令档案里有,(在接到等待44军的命令后)就下令工兵建桥,至于为什么没建书上没说。其实把,淮海输了太正常,命令一天一改,好几个管事的,命令不统一。在国军当兵团司令那是兵团司令吗?我看就能算是一个督战的,黄的7兵团在淮海战役一直在执行命令,根本没有机会自己下战略移动命令。至于黄有没有本事的事那就更简单了:毛泽东亲自策划了歼灭7兵团的计划,并告诉粟裕要全力出击,不要怕牺牲等等。(要知道7兵团是什么,那只是一些杂牌部队临时拼凑起来的,只有25军是黄的老底子。就算是25军的装备说换也没来得及换,用的大部分都是日军装备)。
&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4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蜗牛刺客
在第3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3楼的发言:黄某人也就是军长的水平,当个兵团司令就是被强奸的命,十几万人挤过一座桥,竟然都没有想起来搭几座浮桥。
还是共产党乐于助人,直接留下了63军,帮100军减去一个师,又让25军编制缩了近一半,大大缓解了7兵团过于臃肿的问题
兵团司令的职责是什么?难道粟裕命令部队前进的时候遇到河流还要去看看河?河上桥能不能走,能走多快,然后指挥谁去借船,谁去造桥,造几座桥吗?
杨廷宴回忆,黄百韬临死前对他说:“我有三不解:(一)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第44军两天;(二)我在新安镇等两天之久,为什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军桥;(三)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向东进攻来援救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我西撤。”
原来黄百韬搞错了,看来他已经是很尽职了,尽职的就把7兵团十几万人玩没了。至于你拿粟裕打的比方就更是驴唇不对马嘴,粟裕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在国民党那里应该是用杜聿明和他比才对,你拿黄某人和粟裕来比纯粹是不伦不类尽职的就把7兵团十几万人玩没了,问题就在这里,是谁把7兵团玩没了,命令一天一变,黄自己下过命令吗?整个淮海战役黄一直在执行命令。
黄百涛在国军中算得上良将了。不能因为其兵败身亡,就认为其无能。按当时情景,换了国军那位兵团司令,也坚守不了12天。黄被困的时候,已经只剩下7万惊弓之鸟的残部了。评价一个将领,不能仅凭最后被围困的一仗。黄还是打过不少胜仗的。国军将领中,打败过共军的将领不多啊。
&以下是引用蜗牛刺客
在第3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3楼的发言:黄某人也就是军长的水平,当个兵团司令就是被强奸的命,十几万人挤过一座桥,竟然都没有想起来搭几座浮桥。
还是共产党乐于助人,直接留下了63军,帮100军减去一个师,又让25军编制缩了近一半,大大缓解了7兵团过于臃肿的问题
兵团司令的职责是什么?难道粟裕命令部队前进的时候遇到河流还要去看看河?河上桥能不能走,能走多快,然后指挥谁去借船,谁去造桥,造几座桥吗?
杨廷宴回忆,黄百韬临死前对他说:“我有三不解:(一)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第44军两天;(二)我在新安镇等两天之久,为什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军桥;(三)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向东进攻来援救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我西撤。”原来黄百韬搞错了,看来他已经是很尽职了,尽职的就把7兵团十几万人玩没了。至于你拿粟裕打的比方就更是驴唇不对马嘴,粟裕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在国民党那里应该是用杜聿明和他比才对,你拿黄某人和粟裕来比纯粹是不伦不类
&以下是引用蜗牛刺客
在第38楼的发言:再有黄当时就算真有很多桥他能走吗?他走就是抗命,命令是让他等,走就是违抗军令等44军来了走。早点架桥做准备。
再有黄当时就算真有很多桥他能走吗?他走就是抗命,命令是让他等,走就是违抗军令
&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3楼的发言:黄某人也就是军长的水平,当个兵团司令就是被强奸的命,十几万人挤过一座桥,竟然都没有想起来搭几座浮桥。
还是共产党乐于助人,直接留下了63军,帮100军减去一个师,又让25军编制缩了近一半,大大缓解了7兵团过于臃肿的问题兵团司令的职责是什么?难道粟裕命令部队前进的时候遇到河流还要去看看河?河上桥能不能走,能走多快,然后指挥谁去借船,谁去造桥,造几座桥吗?
丑不是你的错,明知道丑还出来吓人就不对啦!可惜蒋粉们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以下是引用娘子军军长
在第32楼的发言:“黄百韬后来行将覆灭时自己说,我怎么会那么笨,白白等了两天?”
=======
等两天问题其实不大,关键的是楼主遗漏了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即在等待的这两天时间里没有在运河上架设浮桥,导致后来因运河上只有一座铁路桥,十几万大军在桥上拥挤不堪,不能尽快地渡过运河,导致丧失了战机。所以他才这么说“白白的”等了两天。这一点也突出了刮民党部队有多差黄在过铁路桥的时候,我想也是有点犹豫的,所以可能没想到,也可能是故意拖延,好看看战役走向另外一点,作为兵团司令,架设浮桥这种小事根本不该他来管,兵团级指挥员简单了说也就是高级参谋加上临场应变军官,图上作业完成,行军中其他事就该是手下人完成,参谋完善行军路线,细化行军细节,传令官完整传达指挥员意图,下级军官认真执行,后勤部队(包括舟桥部队)按行军预案进行补给点设置,排除行军路线障碍等等这些,所谓的刮民党精锐部队没有一项做到,就这一群拿枪的农民不败出鬼了刮民党整个军事组织形式还仅仅处于冷兵器时代一将万兵的群殴模式,所以很多时候(包括北伐,抗日,2次国内战争)只要看不到长官的脸,小兵们就会蜂拥逃窜的尴尬境地,一般的简单撤退最后都会形成惨不忍睹的溃退~~本文内容于
15:00:39 被jingie编辑
&以下是引用愚笨1
在第25楼的发言:黄百韬兵团覆灭前夕,黄百韬对周围人说的“三个想不通”,实际就是自我谴责弱智。
1 黄百韬主力撤过运河前,在河边静静等海洲的44军。这2天时间内也不知道搭一条运河浮桥。因为从铁路桥过河特拥挤,耽误多半天。
2 黄百韬过运河后,没有象楼主所说炸断铁路桥。黄百韬死前后悔不已。因为在碾庄打到最后关头,解放军有两个纵队从铁路桥过来参加战斗,使黄百韬兵团所受的压力骤然增加。
3 黄百韬过运河后,13兵团司令李弥在碾庄迎接,表示自己要回徐州复命,建议黄百韬一起驱车回徐州。黄百韬拒绝,表示明天......第二点,黄依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愚蠢,土共与国军特别是像黄那样的重兵集团不同,基本不存在重装备,有限的几门小炮,卸了轮子立马变小刚炮(笑)背了就跑。本人没有具体研究过到底铁路桥炸了没,但可以肯定的是,就算铁路桥被炸,这2个纵队也就最多耽搁个个把小时,找船,扎木排也就过了
“黄百韬后来行将覆灭时自己说,我怎么会那么笨,白白等了两天?”=======等两天问题其实不大,关键的是楼主遗漏了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即在等待的这两天时间里没有在运河上架设浮桥,导致后来因运河上只有一座铁路桥,十几万大军在桥上拥挤不堪,不能尽快地渡过运河,导致丧失了战机。所以他才这么说“白白的”等了两天。
&以下是引用我们_china66
在第3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jingie
在第2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我们_china66
在第16楼的发言:这样看来原来刘峙和何基丰张克侠一样,是共产党。连酱种菜都是土共高级地下党员,区区刘大官人不过是土共千万地下党外围组织中不显眼的一员而已,哈哈
哈哈,我这其实正想说蒋总裁也是,其实真的就是,他的儿子就是共产党员,还娶了苏联老婆。不一样,不一样,他那杂种儿子(某些花粉为论证花生米非独裁,非世袭论证出来的结果)不是土共,是苏共,而且刚开始斯大林还没上台前还是反对斯大林的苏共,结果斯大林一上台立马就成了斯大林的儿子了,呵呵
&以下是引用jingie
在第2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我们_china66
在第16楼的发言:这样看来原来刘峙和何基丰张克侠一样,是共产党。连酱种菜都是土共高级地下党员,区区刘大官人不过是土共千万地下党外围组织中不显眼的一员而已,哈哈
哈哈,我这其实正想说蒋总裁也是,其实真的就是,他的儿子就是共产党员,还娶了苏联老婆。
得人心者得天下。当时的国民党极其腐败,怎能不败?当时处在鼎盛时期的共产党得到天下,绝非偶然。
&以下是引用l1l2l3l4l5l6
在第14楼的发言:最近看《百家讲坛》王树增的淮海战役。
有些情节太搞笑了:
黄维等两个兵团支援,就差40公里了。
结果顾祝同出马,要两个兵团离开后撤,过河,而且还要炸桥。
结果桥炸了,顾祝同马上下令,原路返回。我也看了 确实很扯 黄百韬是位将才 可惜走错了路
黄百韬兵团覆灭前夕,黄百韬对周围人说的“三个想不通”,实际就是自我谴责弱智。1 黄百韬主力撤过运河前,在河边静静等海洲的44军。这2天时间内也不知道搭一条运河浮桥。因为从铁路桥过河特拥挤,耽误多半天。2 黄百韬过运河后,没有象楼主所说炸断铁路桥。黄百韬死前后悔不已。因为在碾庄打到最后关头,解放军有两个纵队从铁路桥过来参加战斗,使黄百韬兵团所受的压力骤然增加。3 黄百韬过运河后,13兵团司令李弥在碾庄迎接,表示自己要回徐州复命,建议黄百韬一起驱车回徐州。黄百韬拒绝,表示明天再回,黄百韬死前也后悔不已。李弥说,张克侠和何基沣叛变了。黄百韬如果立即联想到自己的危险处境:解放军将越过张克侠和何基的防区,直插碾庄;黄百韬就会连夜连滚带爬回徐州。李弥车走后一个小时,通往徐州的公路就被解放军切断了。
&以下是引用l1l2l3l4l5l6
在第14楼的发言:最近看《百家讲坛》王树增的淮海战役。
有些情节太搞笑了:
黄维等两个兵团支援,就差40公里了。
结果顾祝同出马,要两个兵团离开后撤,过河,而且还要炸桥。
结果桥炸了,顾祝同马上下令,原路返回。看来顾祝同也是我党地下党员,潜伏多年,终于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黄维在国民党内部被评为书呆子,也就是他一根筋按蒋的意思全力解救黄伯涛,结果就差一步,就像当年的黄伯涛救张灵甫一样
&以下是引用犯强汉者万里必诛
在第19楼的发言:我看国军众多名将,怎么都是一个个灰流流被全歼!
名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值钱了,还是名将定义变了?
莫非是只要出名,管它胜负都是名将!比如当今如疯姐,芙蓉之流,皆名将尔~~~只要不要脸,脸皮够厚,能出来吓人,想不成为名人都难当年的国军“名将”其实也差不多,死的人越多越光荣,跑的越快越英雄,祸害百姓越残忍越“名将”尔本文内容于
13:24:19 被jingie编辑
&以下是引用我们_china66
在第16楼的发言:这样看来原来刘峙和何基丰张克侠一样,是共产党。连酱种菜都是土共高级地下党员,区区刘大官人不过是土共千万地下党外围组织中不显眼的一员而已,哈哈
我看国军众多名将,怎么都是一个个灰流流被全歼!名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值钱了,还是名将定义变了?莫非是只要出名,管它胜负都是名将!
&以下是引用乙亮
在第17楼的发言:笑谈极其出色的军人被土八路打败了。笑谈极其出色的杂牌军。
&以下是引用基本闲人
在第4楼的发言:整军团的被歼灭,尤其是在基本面和机动性占优势的情况下发生,放在地球历史长河中都是少见的事,在国军里却习以为常,这是何等的悲剧,更悲剧的是还有人赞赏此等将领。战术单位以师为一个完整单位,这种单位的将领可以评论其纯战斗力,到了军,集团军级的将领主要考虑的是战略能力,以谋为主,若是还以单纯战斗力来评价其是否合格还是优秀不是一种自我降格么?终于在铁血看见一个明白人了。国军明白军到军团的量变,却没有明白他所产生的质变。怎么能不败
最近看《百家讲坛》王树增的淮海战役。有些情节太搞笑了:黄维等两个兵团支援,就差40公里了。结果顾祝同出马,要两个兵团离开后撤,过河,而且还要炸桥。结果桥炸了,顾祝同马上下令,原路返回。
&以下是引用基本闲人
在第4楼的发言:整军团的被歼灭,尤其是在基本面和机动性占优势的情况下发生,放在地球历史长河中都是少见的事,在国军里却习以为常,这是何等的悲剧,更悲剧的是还有人赞赏此等将领。战术单位以师为一个完整单位,这种单位的将领可以评论其纯战斗力,到了军,集团军级的将领主要考虑的是战略能力,以谋为主,若是还以单纯战斗力来评价其是否合格还是优秀不是一种自我降格么?严重同意!到了军团这一级还能以比拼刺刀来衡量战斗力吗?!
一开始就让杜聿明指挥,小淮海打不成大淮海,国民党军的精锐不可能一战皆墨,老蒋划江而治的计划就有成功的可能;从中国统一的角度而言,刘峙是功不可没啊,虽然他是党国的罪人,但绝对是中华民族的功臣。
兄弟,淮海战役的时候连云港就叫海州啊!还有新沂那时候叫新安镇!
本来人家粟裕还很客气,玩一个差不多就行了,没想到以蒋公为首的非要上赶着跟粟爷,粟爷都有点招架不住了。何必啊,一个一个的往里填,生怕别人没爽足。
先不说政治立场如何,同意楼主的“黄百韬是个极其出色的军人”的评价。邱清泉、李弥之辈不能与黄将军相比较。
整军团的被歼灭,尤其是在基本面和机动性占优势的情况下发生,放在地球历史长河中都是少见的事,在国军里却习以为常,这是何等的悲剧,更悲剧的是还有人赞赏此等将领。战术单位以师为一个完整单位,这种单位的将领可以评论其纯战斗力,到了军,集团军级的将领主要考虑的是战略能力,以谋为主,若是还以单纯战斗力来评价其是否合格还是优秀不是一种自我降格么?
黄某人也就是军长的水平,当个兵团司令就是被强奸的命,十几万人挤过一座桥,竟然都没有想起来搭几座浮桥。还是共产党乐于助人,直接留下了63军,帮100军减去一个师,又让25军编制缩了近一半,大大缓解了7兵团过于臃肿的问题本文内容于
11:02:39 被xenogearcustom编辑
|||军迷有话说|||经典军事|||环球风云|||老照片
||争议话题|||社会万象||男人情感||天天贴图||网友实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军团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