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汉公共自行车街头的免费自行车越来越少啊!

武汉公共自行车投3亿打水漂 10万辆自行车成废铁
查看数: 518|
在今年的武汉两会上,武汉人大代表就提交了相关议案,代表们调研发现,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出现问题,原因在于顶层规划设计不够完善,重点体现在建设的规模、站点的布局,车辆的投放数量,整个城市交通规划没有将公共自行车的建设纳入统筹规划体系。而且对于破坏、损坏、盗窃车辆的行为缺乏处治手段和法律依据等等。
3亿元投入、上千个站点、10万辆自行车、100万人办卡……曾广受关注的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4年之后,却陷入“车辆少、租车难”,部分站点瘫痪荒废的地步,引发市民不满。
运营4年就瘫痪了
市民不满企业却赚钱
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采取“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的模式,由企业出资建设站亭配置车辆,政府免费出让广告资源作为投入。这一项目曾引来众多商家的争抢,鑫飞达、中正通、龙骑天际等三家企业最终“脱颖而出”。其中,鑫飞达拿下除青山区外的所有主城区运营权,几乎垄断了武汉市场。
为此,武汉城管部门免费批给鑫飞达20多块户外大屏和全部站点广告牌,折算投入约每年5000万元,从2009年至今,共计2.5亿元,此外还累计给予约5000万元项目补贴。仅鑫飞达一家的项目,武汉市投入超过3亿元。
纵使投入巨大,但后期管理脱节,企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部分市民不够爱惜,公共自行车成为一块“唐僧肉”,各方都想咬,最终骑到“十字路口”。鑫飞达集团副总经理郑世举说,由于管理维护成本高,广告收益不理想,企业每年亏损近2000万元,“现已无力继续,面临瘫痪我们也没办法。”
但武汉市城管委表示,政府投入广告资源和各项补贴,足以确保项目正常运行。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平均一个站点前期基建等投入在10万元左右,但鑫飞达每年将上千个站点广告打包出售收入1600多万元;20多块大屏大约能收入3000万元,“这些政府转让的收入足以维持项目运行,还能为企业带来利润”。
除广告收入外,站点岗亭出租与办卡押金也是企业的利润点。据鑫飞达集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半数岗亭已出租,租金在800元到3000元不等,每年收入数百万元。同时,80万持卡用户每张卡有300元押金,共2亿多元的存量资金也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鑫飞达在取得自行车项目后,心思就不在自行车经营服务上,转而投向房地产、广告传媒等领域,实际并没有大幅亏损,反而利润可观,还在市内中心地段购买了整层写字楼。“政府投钱了,民生工程却烂尾了,但运营企业赚钱了。”
武汉网友“管得宽”近日发帖描述了他的租车经历:从上午到下午,跑了10里路,找了16个站点,都无车可租或无法还车,甚至遭到工作人员揶揄,“坐公交,打出租更方便,为何租自行车?”不少网友跟帖感慨“对公共自行车彻底失望”。
记者三月和四月在武汉街头随机探访发现,许多用于管理公共自行车的站点岗亭都无人值守,或者改为卖报售烟的商摊,停车棚成为汽车停靠点,智能租车系统也无法使用,即使有几辆自行车孤零零地散落,也多是“缺胳膊少腿”的破车。
在江汉区香港路一个站点,虽摆放10辆自行车,但被铁链锁住,没有管理员,市民只能“望车兴叹”。永清街解放公园门外人流滚滚,此处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则干脆成为一个报刊杂货摊。摊主表示,这个站点是他花钱租下的,租车维护肯定不如摆摊赚钱,“早就没有自行车租了”。
江岸区城管中队专门开设了“退卡办公室”,狭小的办公室被退卡市民挤满,他们填写的退卡原因大多是“使用不便、借不到车”。正在退卡的殷先生说,近两年来公共自行车越来越少,想用用不上,“以前争着租车,现在争着退卡”。
而公共自行车启动之初却是另一番景象。2009年,武汉开始在全市密集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市民可在所有站点免费租用自行车,买菜、出行、逛公园更方便,“满街都是自行车”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运营企业重利轻服务
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公共自行车运营中,主要以杭州、太原等地的“政府投入+国企运营”模式为主,以“政府引导+民企运营”模式为代表的“武汉模式”,虽能有效减轻项目建设前期财政投入压力,但对企业运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决策前,应做好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
武汉城市交通管理研究所所长胡润州说,发展公共自行车,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引导市民养成绿色健康出行习惯。但由于项目交给民营企业运营,致使公益性无法保障,运营企业重逐利轻服务,一门心思扑在赚钱上,再以“投入不足”为由向政府索要更多投入,拿不到就“拍屁股走人”。
记者调查发现,武汉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监管存在明显缺陷。鑫飞达运营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具体财务情况,连主管部门都说不清;当大量站点被用于外包经营时,政府既缺乏制约措施,对其经营状况也不掌握。两年前,就屡屡有媒体曝光自行车站点“太多坏车”、“无车可租”等问题,但相关部门未采取措施督促企业整改,或中止合同停止投入。
起初,公共自行车项目给武汉带来了美誉,后来市民的“吐槽”不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教授认为,对于民生工程,要超越“漂亮”的数据,关注市民的真正满意度。
专家指出,投入巨额资金上马大的民生项目之前,一定要注意做好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不能只顾轰轰烈烈上马,却不在监督管理上下功夫。做到程序科学,才能在群众满意度上不失分,让“民生工程”真正为民。
管理服务跟不上
目前,武汉租车者通过两种方式租还车,一是找站点管理员,二是通过电子自助系统。按公司规定,站点工作时间为上午7点至晚上9点。去年7月17日晚 7点30分,记者在中北路青鱼嘴公共自行车站点看到,站点已经没有管理员,6辆自行车停在站点无法租用。在华师风情街站和华师大站,两站管理员给出的下班时间都不一样,一个说晚9点下班,之后不能借车,一个说晚8点半下班。
一名管理员说,公司对人工值守站的管理并不严格,稍微提前下班没有关系。
而部分电子自助站,由于没有通电市民无法借车还车。去年7月18日,记者骑自行车至武昌岳家嘴立交附近站点,虽有智能机但刷卡却没有效果,找到管理员后才得知这里并未通电。
目前,不少站点采用电子自助系统,管理员主要忙着做站亭的生意,对市民还车并不检查,导致不少坏车存于站点中。7月18日上午,记者从翠柳街沿中北路一直骑行到中南二路,沿路租用5辆自行车,其中有3辆自行车都有不同程度的毛病,一辆自行车脚踏板被人踩斜,一辆链条明显有问题,骑行十分费力,还有一辆骑上去咯吱作响。
汉口紫润明园的胡小姐说,自己第一次租车就租到一辆“破车”,需要不停踩踏板才能开动,车龙头还是歪的,“感觉比跑步还累。”
此外,没配车锁,也让许多市民不便。不少市民表示,车上没配锁,途中想上厕所或去超市办点事都不行,只能在站点之间骑行,用处不大。
一些车成私家车
有人反映:很多公共自行车在一些小区或单位里长时间停放着。“有辆公共自行车,从2013年春节前就一直停放在公寓里。”武汉大学弘博公寓工作人员李俊向记者反映。
记者来到广八路弘博公寓,看到院子里挨院墙停着的一排自行车中,最内侧角落里正是一辆绿色的公共自行车,车身已积上灰尘。截至记者调查时,这辆车已在此停放几个月了。
市民陈绍平说,他每天清晨5点多去东湖锻炼,发现梨园大门附近一院子里,有辆公共自行车已停放了一个多月。他将这一情况告知公共自行车运营公司,却一直没有人前去处理。
汉口的梅先生反映,在发展大道天梨豪园小区门口,有辆公共自行车停放了20多天没人管,武汉动物园附近的香榭琴台小区内,有辆崭新的公共自行车也停放了一个多月。
据知情人士透露,近半的公共自行车被私人长期霸占成了“私家车”。
汉口一市民董琦从2009年就开始租车,他告诉记者:“有次我在站亭智能系统上刷卡借车,发现柜子里只有芯片卡,没有钥匙。”他这才发现,少数市民故意将芯片和钥匙分离,这样几乎可以不受时限地把车霸着。
董琦说,到后来,一些市民连这些“歪脑筋”都懒得动,索性租车就不还了,反正一张租车卡被锁了也没什么关系。(据综合)
发布者IP来自:
Powered by你好,用户名
武汉街头出现非机动车红绿灯 图标为自行车形状
发布时间: 09:47
  左图为街头的非机动车红绿灯。
武汉晚报讯(记者梁爽 通讯员潘峰)除了常见的红绿灯外,最近武汉街头又多了一批新款红绿灯,这批红绿灯不是简单的圆灯或是转弯灯,而是一个自行车的样式。昨天,记者从交管部门获悉,我市首批非机动车红绿灯正式上岗。
昨天下午2点半,记者驾车准备从友谊路右转进入京汉大道,此时,不少电动车也在最右道停着等待红绿灯,而该路口除了常规的行人红绿灯、机动车红绿灯外,最右边还有一个新指示灯非常显眼,它显示的是一个自行车的造型,也会变红变绿。
这个指示灯一看就知道是给非机动车指示通行用的。现场一名电动车车主吴爹爹说,自己年纪大了,骑电动车接送孙子上学放学,原来看到红绿灯想着是机动车遵守的,自己是不是能抢一下,现在有了这个指示灯,自己肯定会按灯骑车。
路面交警介绍,这种非机动车红绿灯督促非机动车遵守交通规则,“就像行人也有人形指示灯,这个非机动车指示灯就是约束电动车的,希望大家都遵守。”
市交管局副局长王升才介绍,目前武汉市首批非机动车红绿灯已在京汉大道部分路口上岗,将来还将在全市推广。为了让电动车更好地按灯行驶,交管部门下一步还将在等候红绿灯的斑马线区域施划电动车专用等候区,让电动车车主在等候红绿灯时有地方停。
记者梁爽 摄
4G城市门户 掌上市民之家
汇热点新闻,知市政动态,用免费WiFi,查实时交通,游周边美景,买社区鲜菜,揽校园信息,聚便民应用, android/iPhone客户端体验;天翼手机用户发送city到10008获取下载地址。智慧大武汉,精彩小世界,期待您的光临!十天内免登录
武汉公共自行车投3亿打水漂 10万辆自行车成废铁
在今年的武汉两会上,武汉人大代表就提交了相关议案,代表们调研发现,武汉项目出现问题,原因在于顶层规划设计不够完善,重点体现在建设的规模、站点的布局,车辆的投放数量,整个城市交通规划没有将公共自行车的建设纳入统筹规划体系。而且对于破坏、损坏、盗窃车辆的行为缺乏处治手段和法律依据等等。3亿元投入、上千个站点、10万辆自行车、100万人办卡……曾广受关注的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4年之后,却陷入“车辆少、租车难”,部分站点瘫痪荒废的地步,引发市民不满。现状运营4年就瘫痪了结果市民不满企业却赚钱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采取“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的模式,由企业出资建设站亭配置车辆,政府免费出让广告资源作为投入。这一项目曾引来众多商家的争抢,鑫飞达、中正通、龙骑天际等三家企业最终“脱颖而出”。其中,鑫飞达拿下除青山区外的所有主城区运营权,几乎垄断了武汉市场。为此,武汉城管部门免费批给鑫飞达20多块户外大屏和全部站点广告牌,折算投入约每年5000万元,从2009年至今,共计2.5亿元,此外还累计给予约5000万元项目补贴。仅鑫飞达一家的项目,武汉市投入超过3亿元。纵使投入巨大,但后期管理脱节,企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部分市民不够爱惜,公共自行车成为一块“唐僧肉”,各方都想咬,最终骑到“十字路口”。鑫飞达集团副总经理郑世举说,由于管理维护成本高,广告收益不理想,企业每年亏损近2000万元,“现已无力继续,面临瘫痪我们也没办法。”但武汉市城管委表示,政府投入广告资源和各项补贴,足以确保项目正常运行。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平均一个站点前期基建等投入在10万元左右,但鑫飞达每年将上千个站点广告打包出售收入1600多万元;20多块大屏大约能收入3000万元,“这些政府转让的收入足以维持项目运行,还能为企业带来利润”。除广告收入外,站点岗亭出租与办卡押金也是企业的利润点。据鑫飞达集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半数岗亭已出租,租金在800元到3000元不等,每年收入数百万元。同时,80万持卡用户每张卡有300元押金,共2亿多元的存量资金也有一笔不菲的收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鑫飞达在取得自行车项目后,心思就不在自行车经营服务上,转而投向房地产、广告传媒等领域,实际并没有大幅亏损,反而利润可观,还在市内中心地段购买了整层写字楼。“政府投钱了,民生工程却烂尾了,但运营企业赚钱了。”武汉网友“管得宽”近日发帖描述了他的租车经历:从上午到下午,跑了10里路,找了16个站点,都无车可租或无法还车,甚至遭到工作人员揶揄,“坐公交,打出租更方便,为何租自行车?”不少网友跟帖感慨“对公共自行车彻底失望”。记者三月和四月在武汉街头随机探访发现,许多用于管理公共自行车的站点岗亭都无人值守,或者改为卖报售烟的商摊,停车棚成为汽车停靠点,智能租车系统也无法使用,即使有几辆自行车孤零零地散落,也多是“缺胳膊少腿”的破车。在江汉区香港路一个站点,虽摆放10辆自行车,但被铁链锁住,没有管理员,市民只能“望车兴叹”。永清街解放公园门外人流滚滚,此处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则干脆成为一个报刊杂货摊。摊主表示,这个站点是他花钱租下的,租车维护肯定不如摆摊赚钱,“早就没有自行车租了”。江岸区城管中队专门开设了“退卡办公室”,狭小的办公室被退卡市民挤满,他们填写的退卡原因大多是“使用不便、借不到车”。正在退卡的殷先生说,近两年来公共自行车越来越少,想用用不上,“以前争着租车,现在争着退卡”。而公共自行车启动之初却是另一番景象。2009年,武汉开始在全市密集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市民可在所有站点免费租用自行车,买菜、出行、逛公园更方便,“满街都是自行车”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失策运营企业重利轻服务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公共自行车运营中,主要以杭州、太原等地的“政府投入+国企运营”模式为主,以“政府引导+民企运营”模式为代表的“武汉模式”,虽能有效减轻项目建设前期财政投入压力,但对企业运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决策前,应做好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武汉城市交通管理研究所所长州说,发展公共自行车,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引导市民养成绿色健康出行习惯。但由于项目交给民营企业运营,致使公益性无法保障,运营企业重逐利轻服务,一门心思扑在赚钱上,再以“投入不足”为由向政府索要更多投入,拿不到就“拍屁股走人”。记者调查发现,武汉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监管存在明显缺陷。鑫飞达运营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具体财务情况,连主管部门都说不清;当大量站点被用于外包经营时,政府既缺乏制约措施,对其经营状况也不掌握。两年前,就屡屡有媒体曝光自行车站点“太多坏车”、“无车可租”等问题,但相关部门未采取措施督促企业整改,或中止合同停止投入。起初,公共自行车项目给武汉带来了美誉,后来市民的“吐槽”不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教授认为,对于民生工程,要超越“漂亮”的数据,关注市民的真正满意度。专家指出,投入巨额资金上马大的民生项目之前,一定要注意做好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不能只顾轰轰烈烈上马,却不在监督管理上下功夫。做到程序科学,才能在群众满意度上不失分,让“民生工程”真正为民。原因管理服务跟不上目前,武汉租车者通过两种方式租还车,一是找站点管理员,二是通过电子自助系统。按公司规定,站点工作时间为上午7点至晚上9点。去年7月17日晚 7点30分,记者在中北路青鱼嘴公共自行车站点看到,站点已经没有管理员,6辆自行车停在站点无法租用。在华师风情街站和华师大站,两站管理员给出的下班时间都不一样,一个说晚9点下班,之后不能借车,一个说晚8点半下班。一名管理员说,公司对人工值守站的管理并不严格,稍微提前下班没有关系。而部分电子自助站,由于没有通电市民无法借车还车。去年7月18日,记者骑自行车至武昌岳家嘴立交附近站点,虽有智能机但刷卡却没有效果,找到管理员后才得知这里并未通电。目前,不少站点采用电子自助系统,管理员主要忙着做站亭的生意,对市民还车并不检查,导致不少坏车存于站点中。7月18日上午,记者从翠柳街沿中北路一直骑行到中南二路,沿路租用5辆自行车,其中有3辆自行车都有不同程度的毛病,一辆自行车脚踏板被人踩斜,一辆链条明显有问题,骑行十分费力,还有一辆骑上去咯吱作响。汉口紫润明园的胡小姐说,自己第一次租车就租到一辆“破车”,需要不停踩踏板才能开动,车龙头还是歪的,“感觉比跑步还累。”此外,没配车锁,也让许多市民不便。不少市民表示,车上没配锁,途中想上厕所或去超市办点事都不行,只能在站点之间骑行,用处不大。调查一些车成私家车有人反映:很多公共自行车在一些小区或单位里长时间停放着。“有辆公共自行车,从2013年春节前就一直停放在公寓里。”武汉大学弘博公寓工作人员李俊向记者反映。记者来到广八路弘博公寓,看到院子里挨院墙停着的一排自行车中,最内侧角落里正是一辆绿色的公共自行车,车身已积上灰尘。截至记者调查时,这辆车已在此停放几个月了。市民陈绍平说,他每天清晨5点多去东湖锻炼,发现梨园大门附近一院子里,有辆公共自行车已停放了一个多月。他将这一情况告知公共自行车运营公司,却一直没有人前去处理。汉口的梅先生反映,在发展大道天梨豪园小区门口,有辆公共自行车停放了20多天没人管,武汉动物园附近的香榭琴台小区内,有辆崭新的公共自行车也停放了一个多月。据知情人士透露,近半的公共自行车被私人长期霸占成了“私家车”。汉口一市民董琦从2009年就开始租车,他告诉记者:“有次我在站亭智能系统上刷卡借车,发现柜子里只有芯片卡,没有钥匙。”他这才发现,少数市民故意将芯片和钥匙分离,这样几乎可以不受时限地把车霸着。董琦说,到后来,一些市民连这些“歪脑筋”都懒得动,索性租车就不还了,反正一张租车卡被锁了也没什么关系。相关报道:图集推荐:盘点那些天价自行车
图为价值28万元的天价自行车。
http://img4./photo/-27/87DKM08Q50ST0025.jpg
http://img4./photo/-27/t_87DKM08Q50ST0025.jpg
图为价值28万元的天价自行车。
http://img4./photo/-27/87DKR5H350ST0025.jpg
http://img3./photo/-27/t_87DKR5H350ST0025.jpg
一辆天价为129,900元的自行车在成都五龙山公园亮相,据了解,这辆标价为129,900元的自行车产自美国,是与F1 MCLAREN车队共同研制而成,无论是速度、重量还是设计都堪称完美,所以被称为“自行车中的F1”。中国山地自行车国家队队员,世界冠军任成远表示,希望用它来征战伦敦奥运会。
http://img4./photo/-27/87DL1SRI50ST0025.jpg
http://img3./photo/-27/t_87DL1SRI50ST0025.jpg
售价超过10万,法拉利天价自行车首次亮相。
http://img3./photo/-27/87DLNTVV50ST0025.jpg
http://img4./photo/-27/t_87DLNTVV50ST0025.jpg
日,一款价格高达26万的自行车现身北京。由于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使车体重量大幅减轻。
http://img3./photo/-27/87DLRFB750ST0025.jpg
http://img4./photo/-27/t_87DLRFB750ST0025.jpg
在西安外滩某品牌自行车专卖店里售假最高的自行车为15万元。这款天价自行车是一辆车队版的公路车,它的车架材质采用高端碳纤维,其重量比普通自行车轻一半以上,另外该车采用先进的变速系统和高端的传动系统。
http://img3./photo/-27/87DM18FO50ST0025.jpg
http://img4./photo/-27/t_87DM18FO50ST0025.jpg
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首届亚洲自行车展上,一辆售价高达75万元人民币的自行车成为全场的焦点。据介绍,这款天价自行车为电动助力,全手工车架,车身部分采用为F1赛车所用的凯芙拉纤维及电动助力,有一键启动按钮、LED显示屏幕、真皮把手座椅……约两个半小时充电可飞驰20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还可以用20-50公里/小时定速巡航。其基础配置售价为59万元人民币,而最高配置售价则可达到75万元人民币,为德国雷根斯堡的PG-Bike制造,全球限量发行667辆。
http://img4./photo/-27/87DM711P50ST0025.jpg
http://img3./photo/-27/t_87DM711P50ST0025.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NF016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非车险:   
:      
热门问题:  
:        
:         
热门影院:查看: 17658|回复: 251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21833&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4 &积分656&在线时间30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21833&帖子&精华0&金币42 &威望0 &注册时间&
& & 昨天姐接到一个城管朋友的电话,问姐鑫飞达的自行车卡退了没,据他说:全武汉市的鑫飞达点都倒闭了,只剩下一个点可以退卡,在黄兴路,而且据他说也支持不了几个月了!!姐听了心里一慌,家里还有两张鑫飞达的卡没有退呢,价值600大洋啊。话说这卡真没用几次,想用的时候要么没有自行车,要么全是坏的,卡也放在家里睡觉,比起姐在杭州旅游时办的免费自行车卡简直天壤之别。姐琢磨着这两张卡再不退感觉钱要打水漂的,就连忙按照朋友的吩咐准备了:卡、收据和身份证并复印件(幸亏姐找到了收据,朋友说没有收据很麻烦,要先去填个遗失申请,第二周再去才能退,也就是要去两次,历时两周,而且他们双休加法定节假日全休啊,真是伤不起。)今天请了一上午假去退卡。请假损失50大洋,去了却华丽丽的被耍了!怒,姐是不吐槽会死星人啊~~& & 今天早上,姐冒着大雨从武昌搭地铁转公交加步行,等到10点半钟到地点,
16:08 上传
已经有好多人在排队填表了,姐刷刷刷填了两张表后,被告知拿着资料开始排队,姐突然发现有人的表是编了号的,我的却没有,很是疑惑,询问后得知,现在可以不用编号直接排队了,于是开始漫长的等待,心想这么多人不编号,不会有人插队吧?下一秒就一语成谶:果然,因为有人插队,所以脑残的工作人员要求重新编号,于是“嗡~”的一声全部人都跑去编号,姐悲催的发现刚才的队是白排的了,因为好多后面的人先拿到了号,姐忍下一口气,重新拿了号,再次排队。这时奇迹发生了,一个工作柜员告诉我们,他手上的现金已经退完了,现在没有钱退了!!恐慌产生了,所有的人都涌去另一个柜员那里,推搡,拥挤,各种喧哗,姐跟着队伍不知所措!好不容易排到姐了,只见那个柜员把抽屉一开,翻着白眼告诉姐:“没钱了,明天来!”“没钱了,明天来!”
16:08 上传
(就是图中这个猪不啃的南瓜脸老丑女人要我们一大推人明天再来一次!来你妹啊,你们在办公室吹空调爽吧,下着大雨有么有考虑别人的感受,姐厚道跟你打了马赛克,像你这种人就应该滚粗淋雨到死!!)姐就怒了,话说你们几个意思,耍老百姓玩也要有个底线吧,一句“没钱了”就想要把人打发走?姐请假的损失你来负责啊?姐打湿的衣服你来负责啊?姐排一个小时队的时间你来负责啊?人群开始喧闹起来,那柜员干脆撂挑子不干了,躲到旁边办公室吹空调了,
16:08 上传
(只剩空桌子没人办公了,唯一的一个电扇还是给笔记本降温用的,屋子里人多,热得跳脚,没开空调也没开电扇啊伤不起啊)话说当时办卡交押金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这么拽啊?现在摆一副大爷脸给谁看啊?
& & 姐也不是吃素的,要姐再请假肯定伤不起了,姐当时就拿起电话打了市长热线,(当着她们的面打的,)把情况给反映了,热线当时就要派记者上门采访取证,姐刚刚把他们的地址告诉热线,还没挂电话,这时一个丑老女人(工作人员)站出来安抚姐,说:“钱已经到位了,现在就去取,你别打了!”姐义愤填膺的挂了电话,总算是有钱退了,姐没白跑一趟,见好就收了。问题是,有钱你们刚才怎么不退啊,姐不打市长热线,你们还不准备把钱拿出来了?忽悠着这一大堆人明天再跑一趟,你们心里就爽歪歪了?还是这钱就可以不用拿出来了?不知道这些脑残心里怎么想的。等到姐退完卡已经12点了,所庆幸的是总算是在12点以前完事了,不会耽误姐下午2点上班。不然迟到再扣50大洋那才掉的大。
& & 想想天朝的老百姓真是伤不起啊,想想鑫飞达当时也上了中央电视台,宣传的铺天盖地,还风生水起的向别省市传授经验,现在就落到一个连老百姓的押金钱都差点退不回的烂摊子,姐能说什么呢?只能告诉各位兄弟姐妹,手上有鑫飞达自行车卡的赶紧去退了,再不退,后果您只能自己看着办了。
本帖最后由 coconutkitty 于
16:35 编辑
(5.87 KB, 下载次数: 4)
16:07 上传
下载次数: 4
(16.42 KB, 下载次数: 5)
16:08 上传
下载次数: 5
总评分:&小红花 + 2&
UID21833&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4 &积分656&在线时间30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21833&帖子&精华0&金币42 &威望0 &注册时间&
& & & &公共事业的特征是“免费”,企业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则是盈利。企业办社会事业,能否兼顾这两种看似毫不兼容的特征?鑫飞达六年探索,怆然迷失,留下的仍是一个待解难题。  6月的一天,武昌一个免费公共自行车站亭出现两个年轻人,他们剪断站亭的锁链,拖起两辆自行车就走,管理人员见势不对上前阻拦,两方开始争吵。  “我们交了200块钱押金,租不到车,就要用自行车赔我们!”  “你找我们理论有什么用,去找鑫飞达公司啊!”  争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围观,整个路段水泄不通。  而这,只是武汉免费自行车事件的余波。这个曾被称为武汉“十大实事”的免费公共自行车项目从起步之初经历了短暂甜蜜期之后,就开始为武汉添堵。不是站亭被破坏,就是车辆被损毁,市民缴纳200元办理了租车卡,却很难租到一辆可以使用的自行车。至今,大部分站点停摆,项目近乎荒废。  满城怨气之中,项目主要承办方武汉鑫飞达公司成为众矢之的。其六年得失成败,在引出纷纷民怨的同时,也引发了业内对民办公益事业的思考:ZF推行公共事业的目的在于惠民,企业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则是盈利。企业办社会事业,能否兼顾这两种看起来针锋相对的诉求?  一块肥肉?  承担武汉免费公共自行车项目之前,鑫飞达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企业。其老板刘纯启只是一个在烟草、洗浴、环保材料等行业摸爬滚打的普通商人。  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有所成的刘纯启喜欢投资一些环保、公益项目。1997年,在人们环保意识依然朦胧的年代,刘纯启就注册了鑫飞达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相继投资过汽车减污节能项目、戒烟项目。但当时雾霾还不是那么严重,城市还不是那么拥堵,人们的健康状况还没这么糟糕,刘纯启奔走多年,这些项目都没有获得市场的响应,最终都以夭折告终,刘纯启近千万元购来的设备至今依然堆放在仓库里。  然而尽管在这些项目上屡战屡败,但刘纯启依然固执地认为,这些不被人关注的项目中,却有可能蕴含着财富金矿。  2008年,刘纯启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金矿”。  是年,时任武汉市市长阮成发在一次会议上公开向中心城区“招标”,试点投放免费单车,希望以免费自行车,来解决市民出行的问题。  项目一推出,就有上海的一家叫做龙骑免费单车租赁公司捷足先登,在武汉青山区试水,总揽投资、经营、管理全程。  刘纯启准备虎口夺食。  要夺食,要先有虎的气魄。从ZF拿项目,就看谁手笔大,看谁有雄心,看谁敢向ZF承诺。当时刘纯启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将负责整个武汉的站点建设、自行车购买。就此,他一口气拿下了除了青山外武汉其他6个中心城区的免费自行车项目,彻底将龙骑挤到了角落。  而接下来,ZF的扶持,更让刘纯启觉得这个项目是一大块肥肉。  项目启动,作为公共事业项目,ZF不可能袖手旁观。在资金方面,第一期建设的748个站点是鑫飞达企业全额投资,没有ZF补贴,仅车辆补贴60元。到第二期开始,每建设一个标准化站亭,ZF补贴10万元,车辆补贴也增加到100元。  最诱惑刘纯启的还是肉里的“营养”。拿下项目以后,鑫飞达可以与环保企业形成合作,现场展销、宣讲,提供一个“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窗口和产品展示的一站式的服务平台,收取服务费用。另外,武汉城管部门免费批给鑫飞达20多块户外大屏和全部站点广告牌,这更是一笔丰厚回馈。  赚了钱,什么事情解决不了?这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思维。刘纯启自信满满地宣布“武汉免费自行车项目一定会成功”。  可是,刘纯启“狼吞虎咽”地拿下了这一块他认为的大肥肉,他却没有考虑好,如何消化这块肥肉。对公共事业毫无操盘经验的鑫飞达,逐渐难以承受社会事业管理之重。  被公益绑住的手脚  2009年,武汉免费公共自行车项目正式启动。  鑫飞达公司和刘纯启几乎一夜之间红遍全城。刘纯启的自行车项目,几乎让武汉全城感动了。  项目落地,鑫飞达兑现承诺,安置了2000名下岗人员就业负责自行车站点管理工作,每月向这些员工发放700元工资,基本保证了他们的养老。而市民只要凭借相关证件,就可以免费获得一个借车卡,免费使用自行车。  在当时的武汉街头,到处可见绿色自行车的身影,一个个站亭成为街头靓丽的风景。  当时,时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武汉举办的“湖北武汉——美国周”活动中,亲身体验了免费自行车项目,并交口称赞。  到2010年,自行车发展到2万多辆,自行车站点建设超过1000个。  免费自行车项目带动了全城热潮,引发了全民参与,当时,还发生了一些感人的故事。武汉有一位叫迟成德的癌症患者,他在手术后的疗养期间,喜欢租骑公共自行车到江滩散步。偶尔看站点有坏的自行车,就义务维修。一年时间,共修理公共自行车3000余辆。  ZF、公众、企业因为自行车项目,就此进入了一个蜜月期。当时,因为民众的热捧,自行车项目被武汉列入“十件实事”。  媒体的热捧,公众的拥护,ZF的扶持,加上项目连续三年被列入ZF的“十件实事”,为了迎合公益需求,鑫飞达公司简化租车办卡程序,民众租车热情飞涨,不到一年时间发卡近100万张。  刚开始,刘纯启还惊喜于项目的“井喷”效应。拥护的人越多,证明市场越大,项目越有发展潜力。确实,因为媒体热炒,项目名声越来越大,其站点的站牌广告和车体广告价值也在增加。  但是,增加的价值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因公益需求产生的新的投入。公益事业的免费特征与企业盈利性特征之间的矛盾逐渐开始显现出来。  项目启动之初, 公共自行车的数量与租车卡的数量从合理的1:6猛增至2011年的1:20。接着就开始有市民埋怨租不到车的现象,逐渐地,怨声越来越大。  一方面,鉴于公众需要,鑫飞达应该置办更多的车辆和站点,一方面,作为企业,又要考虑成本。“如果单纯从商业的角度,我们完全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现在我们一些操作是多重性的,既代表ZF,又代表社会,还代表企业,所以有很多东西都需要顾及,不能单纯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做什么事情都要先得到相关部门的同意。”言外之意,他已经有了“更加商业”的想法。但是,公共事业的公益化又把他绑得紧紧的。  当矛盾越来越突出,刘纯启作为公益人物的好名声,就开始慢慢淹没在民众的埋怨声中。  “我是公家人 ”  成本增加,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刘纯启首先想到的就是提高内部管理,但作为一项社会事业管理,比企业管理复杂得多,其企业管理就是社会事业管理。  首当其冲的是,那些站点的管理者很难接受自己是一个打工者。  以记者采访到的许建勋为例,2009年项目启动之初,许建勋就被招来担任自行车站点管理人员,他喜出望外,没想到六十多岁了,还能为“公家”办事。尽管每个月只有700块钱的工资,但总算有了一个固定的工作。  尽管自己的工资是鑫飞达发的,许建勋却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公家安排过来的,那700块钱也是ZF发给他们的,鑫飞达只是替ZF办事。  于是,自觉有了“公家”撑腰的老许非常会“用权”,他认为一个自行车管理者可以有随意处置自行车的权力。亲戚朋友去借车,他大手一挥“骑走吧,什么时候还就行。”而朋友一句“有关系就是好啊”,让许建勋自豪不已。  在他那里,本来有20辆自行车,最后只剩下4辆,至于哪些自行车最后被谁骑去不还了,他自己也记不得。鑫飞达公司的人来查看,指责他两句,他却敢和公司的人对骂。  鑫飞达内部,像许建勋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不仅如此,站点管理者不服气鑫飞达公司,而公众也不服气管理者。  刘英是汉口区的一个站点管理人员,有一天清晨,她刚刚到站点,对门的一家商户就带着几个人冲过来,把几桶粪便泼到了自行车和站亭上。他们认为,自行车站点影响了他们的门面生意。刘英刚刚回了两句,一盆屎尿又泼到自己身上。他们还侮辱刘英说,你就是一个拴在这里的狗。  许建勋和刘英代表了大多数站点管理者的遭遇和心态。但是,面对这种状况,刘纯启却毫无办法。鑫飞达作为一个企业,没有强制执行权,因为媒体、ZF监督,无法开除站点的管理者,也无法强制对霸车不还或者破坏站点的人强制处罚。  仅2010年,武汉三镇就有140多处公共自行车站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总计发生241起公共自行车站点遭破坏事件。平均每月有10处站点被破坏,细算下来,大约每3天就会发生2起公共自行车受损事件。  鑫飞达所能做的,就是加大维修力度。车辆损坏、丢失,站点受损,全都要鑫飞达负责维修、补充。2011年,全市3万辆车每周要维修的就有5000辆。公司维修工从60名“扩招”到100名以上。  于是,对刘纯启来说,一个新的账本形成了。全市3万辆自行车,每辆维修费用每月10元计算,一年维修费用就要360万元,而每个管理人员工资700元计算,1300个站点,一年费用近1100万元,加上亭棚维修,灯箱电费,废弃自行车更换,维修人员工资,费用超过2000万元,加上企业内部运营成本,总计超过3000万元。  压力重重,鑫飞达公司开始传出消息,由于管理维护成本高,广告收益不理想,企业每年亏损近2000万元。  刘纯启开始坚持不住了。  这个让武汉人自豪的自行车项目如何维系下去?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刘纯启动用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商业模式”。但因为距离公益越来越远,武汉免费公共自行车项目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底牌与底线  商业的核心一个是成本问题,一个是盈利问题。鑫飞达以削减成本和拓展盈利渠道为核心,开始在免费自行车项目上重塑了“商业模式”。  比如,鑫飞达公司对租车卡发放进行了改革。运营之初,鑫飞达的租车卡是诚信卡租车,就是市民只需要在申请表上填写基本信息资料就可以获得的租车卡。这直接导致了租车需求井喷,让鑫飞达难以招架。  2011年,鑫飞达开始收取200元的押金。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不是免费项目吗,怎么突然要收钱了?”  鑫飞达解释说,是督促市民爱车,减少霸车行为。当地媒体也声援“免费自行车被霸车族逼得收押金”。  实际上,刘纯启知道,这个葫芦里装了“三服药”。一是抬高了租车门槛,减少了租车人数,缩减了项目维护成本,二是增强了租车人的责任感,减少了车辆损坏数量,三是丰沛了企业资金,减轻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我们200块钱都可以买一辆自行车了,你凭什么不给我们更好的服务?”  民众交了200元的押金以后,看待免费自行车项目的眼光已经开始变化,他们对租车服务的诉求更高了。  但是,鑫飞达另一种更加商业化的改变,使其管理失控,租车服务声名狼藉。  一天,站点管理者刘标得到消息,自行车亭棚将对外承包,自行车站点亭棚改为可以经营零杂的小卖部、报刊亭,以平均每个站点每年5000元的价格承包给个人经营,承包者可以经营报刊、零食、饮料、水果等商品,同时也承担起管理自行车的义务。  对于鑫飞达来说,这一改变,不但可以省下发给管理人员的工资,减少了成本,还可以为其带来不菲的站点租赁收入。  对于刘标来说,这也是一个好消息,5000元年租金,相当于在闹市租了一个门面,这是天大的便宜。刘标找到亲朋好友筹借了3万元钱,一口气租了6个站点,经营起了水果生意。从一个站点的管理者,成了一个小老板。  从鑫飞达租来站点以后,就等于对站点有阶段性的拥有权,上下班时间自己安排,也不会接受鑫飞达的统一管理。并且,有了自己的生意,刘标更加懒于管理旁边的自行车,他甚至不知道,现在站点的自行车还剩几辆。  刘标的精力全在自己的生意上。他还设想,赚了钱以后,多租一些站点,然后再高价转让出去,也学鑫飞达公司,坐地收租。  但是,一个公共事业,本来就不是为商业设计的,注定从里到外都与商业格格不入。鑫飞达得意的商业模式也面临挑战,刘标的生意也没有设想的那么好。  在武汉闹市区,基本是300米一个自行车站,每个站点都有一个零杂摊位,因为摊位过多,超出了市场需求,站亭的价值大打折扣,刘标5000元租来站点以后,东西卖不出去,一个月收入才1000多块钱。  到后来,刘标干脆把另外三个生意不好的站点转租给他人,自己只留了三个站点。他告诉记者,租去那三个站点的人当了冤大头,他们后来知道生意不行,就又转给了别人。  就这样,鑫飞达的站点开始转来转去。有人看到浪费时间又不赚钱,就干脆舍去5000元租金弃站点而去,很多自行车站点成了废站。现在的武汉街头,到处都是废弃的自行车亭棚。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些站点的管理者,利用免费自行车的停车点,开始招揽私人自行车停车业务,每辆车一块钱。而对这些车辆的看护,他们显然比对公共自行车要用心很多。  这下直接激怒了民众,人们花了200块钱办了租车卡,却无法租到自行车,有些人心里不平衡,就开始放弃200块钱租车押金,霸车不还。大量的自行车丢失,常常出现租车无车,还车无人的情况。  因为车辆丢失过多,站点破坏严重,鑫飞达已经无力承担修复成本,加上民怨四起,媒体批判,其公众形象也一败涂地。  看上去,这已经是鑫飞达最后一张底牌。而曾经自信高调的刘纯启也已经退到舆论背后,不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  轰轰烈烈的武汉免费自行车项目,似乎就这样折戟于轰轰烈烈的鑫飞达商业模式下。武汉免费自行车项目终于骑到了尽头。伤了ZF的心,伤了民心,也伤了刘纯启自己的心、市场的心。有人说,民营企业参与ZF公益项目,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和参照的情况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一不小心走到深水区回不来。而鑫飞达的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从一开始就走到了深水区,触及到了公共诉求与企业诉求的深层次矛盾。
UID42651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3 &积分471&在线时间195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426518&帖子&精华0&金币87 &威望0 &注册时间&
顶啊,我手上还有两张卡没有退咧,我早就发帖说了的,租车点都成小卖部了,租车不长久
UID394936&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2 &积分1845&在线时间75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5&最后登录&
UID394936&帖子&精华0&金币341 &威望0 &注册时间&
UID2137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023 &积分22942&在线时间4264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0&最后登录&
UID21370&帖子&精华0&金币14168 &威望50 &注册时间&
真是还好没办&&当初可以免费办 免费骑的时候 我还骑过几次 觉得很好。
后来要收钱了 就没办了&&因为看到车子都垮了。。。
再就是看到很多人把车子搞回家自己骑
得意213太多,我实在是没话说。
UID305406&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60&在线时间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最后登录&
UID305406&帖子&精华0&金币42 &威望0 &注册时间&
具体地址在哪里啊?
UID1979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35 &积分22938&在线时间517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0&最后登录&
UID19799&帖子&精华0&金币12287 &威望63 &注册时间&
稀烂的免费工程&&
海淘宜多多
UID21833&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4 &积分656&在线时间30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21833&帖子&精华0&金币42 &威望0 &注册时间&
趁早快去退了他,不然再过一阵子连这个点都消失了,那就一分钱都退不出来了,那才是掉的大!
UID12681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6 &积分2547&在线时间100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5&最后登录&
UID126818&帖子&精华0&金币532 &威望1 &注册时间&
一直对这个租自行车不感兴趣,宁可坐公交车
宜诺美家给你一个温暖的冬天& &公司网址/
UID21833&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4 &积分656&在线时间30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21833&帖子&精华0&金币42 &威望0 &注册时间&
在黄兴路,中山大道769号,江岸城管执法大队3楼307室。街边很多商店,中间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面,我是大智路下车向二医院方向走,一路走一路找,百度地图加谷歌地图一起才找到的啊。祝你好运!
UID20675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1288&在线时间58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5&最后登录&
UID206750&帖子&精华0&金币116 &威望0 &注册时间&
我和楼主的遭遇差不多,开始办的时候,下班租车靠抢,还尽是烂车子,后来看见有的点又新车,全部用链子锁到,租车点常年看不到人。后来晓得鑫飞达支撑不下去了,要转给ZF做,我立马去退卡,是到中南路的点去退的,悲催的我跑了三回,第一回周四不能退,第二回财务出去了,第三回才退成。
UID21833&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4 &积分656&在线时间30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21833&帖子&精华0&金币42 &威望0 &注册时间&
以为我是最悲催的,看了你的经历我平和了。。
UID226773&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3 &积分821&在线时间345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226773&帖子&精华0&金币131 &威望0 &注册时间&
coconutkitty 发表于
昨天姐接到一个城管朋友的电话,问姐鑫飞达的自行车卡退了没,据他说:全武汉市的鑫飞达点都倒闭了,只 ...
当初鑫飞达改卡内要300元押金时换卡我就晓得这摊子不好搞了。我家里两张卡都不知道扔哪里去了。反正我也没去换成那种要押金的卡,所以算了不要了。 本帖最后由 yzx911 于
17:26 编辑
UID175871&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17 &积分6008&在线时间151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UID175871&帖子&精华0&金币2971 &威望3 &注册时间&
UID1908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00 &积分5219&在线时间224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UID190894&帖子&精华0&金币706 &威望3 &注册时间&
要是大家都借车就还……对车子爱惜点……估计也不会闹成这样…………经常看见小区里停这长年被霸占的自行车
UID13997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62 &积分5072&在线时间106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UID139975&帖子&精华0&金币2786 &威望32 &注册时间&
还是素质问题
UID262451&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 &积分1361&在线时间655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0&最后登录&
UID262451&帖子&精华0&金币51 &威望0 &注册时间&
幸好消息一出来就退了,本来一件好事成了一件闹心的事情。
UID41106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203&在线时间10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最后登录&
UID411069&帖子&精华0&金币1 &威望0 &注册时间&
还是青山这里的免费租车搞的好,毕竟这公司在上海也是高这个滴,可惜被鑫飞达垄断了,只搞了青山一个点
UID80623&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17 &积分9009&在线时间276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最后登录&
UID80623&帖子&精华0&金币3297 &威望38 &注册时间&
当时搞的时候我就断定搞不长~
UID463276&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 &积分1135&在线时间415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5&最后登录&
UID463276&帖子&精华0&金币305 &威望0 &注册时间&
好样的,这样的队伍就得这样治理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公共自行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