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朵朵冷艳、楼楼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在异国的想不到外祖父父。 缩句:那朵花,让我想起想不到外祖父父。

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五年级上期期末复习题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五年级上期期末复习题,五年级科学复习题,五年级语文复习题,五年级下语文复习题,软件测试期末复习题,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题,五年级下数学复习题,五年级下册总复习题,线性代数期末复习题,六年级期末复习题,数据结构期末复习题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8|
上传日期: 00:06:48|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五年级上期期末复习题.DOC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参考答案)
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跨、踮、挤&&
2、这两个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C、很是无奈
3、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4、“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
&比喻&&)的修辞手法。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作者把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二、认真阅读《窃读记》第7—10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依依不舍孜孜不倦、振振有词、彬彬有礼
舒舒服服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随随便便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支撑(chēn&&&chēng)&&暂时(z&n&&zh&n)智慧(z&&&&zh&)
3、“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一个人要读书、吃饭才能长身体。
B、一个人既需要粮食哺育身体,又需要读书来长智慧。一个是物质粮食,一个是精神粮食,二者缺一不可。
C、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三、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5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陌生&&)&&&&喜爱(&&厌恶&&)
2、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改为陈述句: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
(2)书是朋友。
扩句:丰富多彩的书是我最真挚的朋友。
3、在这个文段中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一个朋友和家。
4、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
&&&答: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到自己温暖而亲切的家。&
四、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8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赞赏)&忽略(忽视)&思考(思索)
2、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让你不断进步的阶梯。&&
3、第7自然段中用了表示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最后…”,请用上这些词语写一段话。
如果要种一棵树,我们首先要挖一个坑,然后把树放进去,最后把坑填上。
4、“我”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把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方式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位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5、找出能够体现作者读书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还)、(最后)。
6、作者的读书方法,概括讲是:(一遍又一遍地读)
五、阅读《梅花魂》2-3自然段(书本P25),回答问题。
1、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稀罕(&珍稀&)&&顿时(&霎时&)&&分外(&格外&)&&&爱惜(&珍惜&)
2、从&“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外祖父很珍爱墨梅图。
3、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为陈述句)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的。
(2)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缩句)
&&&&&梅花让我想起外祖父。
(3)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为陈述句)
&&&&&一枝画梅,没有什么稀罕的。
4、“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C&)
A、外祖父认为这么白的梅花图不应该弄脏。
B、外祖父认为这幅梅花图价值连城,不应该弄脏。
C、外祖父认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祖国是不容玷污的。
5、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
我害怕,是因为我把外祖父的墨梅图弄脏了怕外祖父责骂。我奇怪,是因为外祖父为什么那么珍爱那幅墨梅图。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的其他两句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第二自然段中运用的古诗都表达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的感情。
六、阅读课文p40《鲸》的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1、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2、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鲸的大&);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大肥猪)作比较,说明了鲸的(&重&)。
3、选择下面句子用的说明方法,填在括号里;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种说明方法写一句话。
列数字、列数字、作比较
(1)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列数字&)
(2)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举例子&)
(3)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
&列数字:最大的蓝鲸,长达33.5米,体重195吨。
七、阅读阅读课文p47《新型玻璃》第一、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珍贵(&宝贵&)&&&企图(&妄图&)&
&&&反义词:坚硬(&柔软&)&&&安全(&危险&)
2、这两段主要讲夹丝网防盗玻璃和夹丝玻璃两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在介绍“夹丝玻璃”时,作者运用&安然无恙&和&藕断丝连&这两个词形象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
4、请仿照下面的句子,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写一句话。
&“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锅的用途有很多,可以煮东西,可以炒东西,可以蒸东西,也可以焖东西。
5、读了这两段后你一定对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而震憾,请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吧。
&&&&答:我的感受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更应努力学习,长大发明更先进的产品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八、课内阅读《落花生》第10、11、12、13自然段&。
1、我会按要求写词语。
反义词:爱慕(厌恶)&&有用(没用)&&好处(坏处)
近义词:可贵(珍贵)&&体面(气派)&&爱慕(喜爱)
2、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说明花生没有(好看的外表)&,却具有(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精神)。
3、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4、父亲说的话是教育子女要学习花生的(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精神。
5、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6、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吗?他们是谁?
&&&&答: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如:清洁工人、农民、邮递员、老师。
九、阅读《钓鱼的启示》第3——10自然段。
&&&&当“我”钓到大鲈鱼时,得意;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急切、委屈、难受、乞求,但因为爸爸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无可奈何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答:诱惑人的“鱼”指的是: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物或事。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是”“非”各是什么意思?
&&&答:“是”:对,正确,应该。“非”:错,不对,不该。
4、当“我”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什么?
&&&答: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
十、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第10至24自然段,回答问题。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用“√”表示。
血(xu&&&xiě√)丝&&&&&&砸着(zh&o&&zhe√)&
开辟(b&&&p&√)&&&&&&&&颤(ch&n√&&zh&n)抖
2、把“他挖了8个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改为“他挖了36小时”好吗?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罗列时间能说明父亲挖掘时间长而艰难,更体现了父亲执着的信念。
3、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由此让我们感受到父亲为了救儿子历尽艰辛,决不放弃&。
4、在地震灾难中,父子俩都想起了“不论发生什么,我(你)总会跟你(我)在一起”,这句话除了体现父子间的深挚的爱,还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儿子对父亲的信赖。
5、文段中的父与子了不起,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他为了救儿子,决不放弃,实现了对儿子的承诺。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他对父亲非常信赖,鼓励同学,让同学先出去。
6、文中除了表现父子之爱,还表现了哪些人之间的关爱?由此,你对人世间的爱有什么深切的认识(用一句话概括)?
&&&&答:还表现了群众、同学之间的关爱。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话:爱满人间。
十一、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1、10、11、16、17自然段,回答问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解释词语
歧途:错误的道路。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2、从文中划出一处比喻句,用横线划出。
文中是把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比喻成两股风&。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B&&&)
A、表示转折&&&&B、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递进&&&D、表示声音的延长
3、文中说“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其中,“这种爱的力量”是指的什么?
&&&&答:“这种爱的力量”指的是母亲的鼓励。
4、文中说:“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谈一谈。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表扬、肯定,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
5、母亲对“我”的爱是慈祥的,鼓励的爱。父亲对我的爱是严厉的,严格要求的爱。
6、请给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7、&“歧”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Q,用部首查字法应查止部。
8、母亲和父亲的评价虽然相差太远,但还是有一个相同点,这个相同点就是爱。
9、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当母亲说“精彩极了”时,她可能在想:儿子的作品虽然不是很好,但我更应该鼓励他,让他进步。当父亲说“糟糕透了”时,他可能在想:儿子的作品虽然不差,但为了让他有更大的进步,应给与否定。
10、成年后,作者越来越体会到当初是“多么幸运”,当他取得成就后,他可能会对母亲说:“妈妈,感谢您对我一如既往的鼓励,没有你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也可能会对父亲说:“爸爸,感谢您对我一贯的批评,有了您的批评我才会这样出色”。
十二、阅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115页第3-4段,回答问题。
1、我能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剔”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T&,再查音节&tī&,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立刀旁&部,再查&8&画。
2、第4段第一句是&过渡句&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3、我能把下列词组补充完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这两段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我能仿写其中一种写一个句子。
&&&&排比:下课了,操场热闹起来,有的同学在打篮球,有的同学在跳绳,有的同学在踢足球,还有的同学在打羽毛球。
&&&&比喻:树上的柿子成熟了,像一个个红灯笼。
5、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胜(&&B&&):A、超过&&&&&&&&B、优美的地方&&&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C&&):A、用鼻子嗅&&&&B、知道&&&&&&&&&C、有名望
(3)武陵春色(&&A&&):A、情景,景象&&B、颜色&&&&&&&&&C、脸上表现的神情&&&&&&&&&&&&&&&&&&&&&&&&&&&&&&
6、第4自然段的段落方式(结构、关系)是什么?
&&&答:是总——分——总。&&&&&&&&&&
十三、阅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119页第4段,回答问题。
1、给下面带点的字注音。
坠(&&zhu&&)落山涧(&ji&n&)&&&&&&拧(&nǐng&)开盖子
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山涧”的意思是:山间流水的沟。
3、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顶峰歼敌&。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动作和语言,表现了壮士们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5、按要求完成句子。
(1)“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缩句)
&&&&&山坡上传来叫声。
(2)山路上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改变句序,句意不变)
&&&&&许多具敌人的尸体留在了山路上。
十四、阅读《开国大典》4-7自然段(书本P139),回答问题。
1、这段话写的是开国大典前群众进场和典礼开始的场面,作者按时间顺序,略写毛主席进场的情况,详写群众进场和典礼开始的情况。
2、文中“这庄严的宣告”指的是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3、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表现出人们急切、激动的心情。)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表达了大家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4、“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是比喻句,用海上的波浪比喻广场上的人群,把广场上的人群比作海上的波浪。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海阔凭鱼跃—江渝小语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质量检测试卷
上传: 江渝 &&&&更新时间: 20:27:38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质量检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32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 wū&& y&n&&&&& hu&n& r&o&&&&& qī& l&ng&&&&& h&& l&n& tūn& zǎo
& (&&&&&&& )&&&& (&&&&&&& )&&&& (&&&&&&& )&&&& (&&&&&&&&&&&&&&& )
(2). 选字组词,在正确的字下划横线。(6分)
低头(折&&& 拆)节&&&&&& 葬身(异&&& 导)国&&&&&&& 泊船瓜(洲&&&& 州)&&&&&
清(澈&&& 撤)见底&&&&& 日出而(作&&& 做)&&&&& 微波(粼 嶙)(粼 嶙)
2. 查字典,填空。(4分)
&颇&字,音序应查 (&&&&&&& ),部首是 (&&&&&& ) ,除部首外还有(&&&&& )画。&颇负盛名&中的&颇&应选 (&&&&&&& )(a.偏。& b.很,相当地。)
3.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这梅花图和手绢就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花盛开的时候非常香。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长长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件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真是让人赞不绝口。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坚持锻炼身体。小明长得很结实。
用关联词连接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词填空。(5分)
鼓励& & 激励& && &继续& &&连续&& &&陆续&&&
1、爸爸(& &&&)我努力学习,长大了为国争光。
2、他的英勇事迹永远(& &&&)着我们前进。
3、同学们(& && &)来到操场上,等待文艺晚会的开始。
4、站累了,我就换条腿(& && &)读书。
5、这段时间的天气真糟,已(&&&& )下了三天雨了。
二、积累运用(14分)
课文回放(6分)
(1)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窃读的滋味。
(3)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年相见在他乡。
2、按要求填空。(4分)
(1)中秋节当天,大街小巷都聚满了人,你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来形容人多。
(2)老师要求你布置一个充满书香气的教室,你会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贴在教室墙壁上。
仿写句子: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4分)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口语交际(4分)
金钱是不是万能的?请就这个话题发表你的看法,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天地(20分)
一、课内阅读(6分)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摆弄(&&&&&& )&& 训斥(&&&&&&& )&&&& 玷污(&&&&&&& )&&& 稀罕(&&&&&&&& )
2、&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为什么外祖父如此在意这墨梅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4分)
游龙华公园
星期天,我们游览了桃花盛开,曾经洒过烈士鲜血的地方--龙华公园。
进了公园,我们先走向&桃园&。不多会儿,满园桃花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的桃花品种繁多,有&樱桃&、&白桃&、&垂桃&、&日月桃&等。桃花的颜色也各不相同,红的像一团火,白的像一片云,还有黄的、紫的、真是五彩缤纷!微风吹过,送来了缕缕清香。
&你们看,那儿有许多蝴蝶!&一个同学指着前边说,我们望去,一些枝头果然有许多蝴蝶在随风摆动。可是走近一看,它们不是蝴蝶而是花。这种花的形状、颜色和蝴蝶完全相同,所以人们称它为&蝴蝶花&。
饱览了桃花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两旁松柏耸立,四周铺满嫩草,外面围上一圈整齐的冬青。纪念碑上刻着:&龙华千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股鲜艳一股红。&读着碑文,我仿佛看到了烈士们正横眉冷对带血的屠刀,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龙华的桃花&&‖
离开了纪念碑,鲜明的路标把我们引向画廊。画廊里展出了许多烈士的照片,照片下面是烈士的生平简介。这里还陈列着烈士的手稿。这些手稿记载着先烈们的战斗历程。
这时,我不禁低语:&烈士们,安息吧!我们一定要沿着革命的路走下去,走到底!&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正确答案上画&&&。(2分)
饱览 ( a.满足了食量& b.饱满&& c.足足地,充分)
龙华千载仰高风 ( a.年&& b.记载、记录)
读短文,完成练习。(8分)
(1)作者按顺序看了龙华公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
第2自然段中,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桃花的。
(2)文中有两个句子,既交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又有连接上下文的作用,它们是: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主要讲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大舞台(30分)
题目:我最__________的人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补上&难忘&、&敬佩&、&信任&等,再认真构思,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注意把字写工整。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仿写 ,急急急急急_百度知道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仿写 ,急急急急急
提问者采纳
那暗自飘香、令人沉醉的昙花,总让我想起稍纵即逝、流光溢彩的流星雨。
提问者评价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来自:作业帮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可以的话我就采纳
可我不会复制啊
我不爱打字
我不想打 抱歉啊!
~(&_&)~呜呜
你看下别人的回答吧
虽然我知道
跟我一个年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不到外祖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