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拉法器获得第二个法器?

【傲剑弓箭】
| 【傲剑暗器】
| 【傲剑丹田】
| 【热门关键词】
小游戏推荐NDS牧场精灵驿站怎么得到诅咒和祝福道具和贤者之石
NDS牧场精灵驿站怎么得到诅咒和祝福道具和贤者之石
具体的过程?!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贤者之石入手方法and祝福道具入手方法and诅咒道具
中级:255层
上级:999层
挖完后会有称号
完成初级:初级挖掘师
完成中级:中级挖掘师
完成上级:上级挖掘师
把矿洞全种类生物K掉会得到称号:挖掘勇者
估计还有更高级的洞
大家一起发掘吧
诅咒饰物发现
在上级矿洞(999层)的第418层可以挖到诅咒饰物!
据本人以S/L大法测试,诅咒饰物共有10种(可能有更多)
1. 女神之耳饰 跟体力值有关
2. XXX之耳饰 跟疲劳值有关
3. 魔女之耳饰 跟体力和疲劳值有关
4. 时之指轮 令时间过得更快, 在室内都有效
5. 靴 令移动速度增加
6. 女神之帽子 功用和在行商人卖的一样(减体力消耗),但效果大 
7. 像魔法帽的帽子 功用和在行商人卖的一样(减疲劳消耗),但效果大
8. 女神之胸饰 提升体力最大值(效果大)
9. XXX之胸饰 提升疲劳最大值(效果大)
NDS版 贤者之石及迷之石版资料
贤者之石入手方法:先获得所有祝福道具(水壶,锄头,锤,鎌刀,鱼竿,斧头)之后到上级矿洞(第三个/999层) 的第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 以锤破坏石头取得 
迷之石版:上级之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 以锄头挖地取得 共9块 全取得之后过一天带着9块石版去找考古学家(就是帮你打开三个矿洞的老头勒)会打开第四个矿洞 65535层 内里的都是高级卖钱用矿石(我只挖到242xx层...洞内怪物爆多..建议带传说之剑打怪)(&o&&人家不要屠杀可爱的牛羊勒..不要逼我.....斩)
补助资料:祝福道具入手方法
先将锄头斧头等道具升级到米斯里级(已证实必需)之后到第三个矿洞之71/142(只有这两层)用锄头挖 会得到诅咒道具(随机..但必为已升值至米斯里级之道具之中的一件不会重复入手)之后在 土/日 耀日之外的12:30pm-4:00pm打电话到教会 点第二个选项(要先装备诅咒道具).....祝福道具入手
希望这些能对楼主有帮助!
最后还是望采纳,别忘了给分,谢谢~~!
矿场里提供了除了贤者之石以外的所有升级农具用的矿石,用锤子砸石头得到,有铜矿石、银矿石、金矿石、秘银矿石、贤者之石,还有没用的废矿石
铜、银、金、秘银矿石的分布:基本所有的矿场都有
贤者之石:在高级矿场里,5的倍数层
其次是诅咒的农具和诅咒的首饰:推荐把高速鞋、时间指轮、女神耳饰(效果大)、河童耳饰(效果大)拿到,还有就是各诅咒农具,一共六件
以下是诅咒农具和诅咒装饰品出现层数列表
诅咒农具出现层数为:24,35,48,52,68,71,,87,99,106,118,124,135,142,153,162,178,185,197
诅咒装饰品出现层数为:324 335 348 352 368 371 387 399 406 418 424 435 442 453 462 478 485 497 724 735 748 752 768 771 787 799 806 818 824 835 842 853 862 878 885 897
祝福道具的话则是拿挖到的诅咒道具去教会花100000G去教会解除诅咒后自然会成为祝福。。。。。
诅咒农具出现层数为:
24,35,48,52,68,71,87,99,106,118,124,135,142,153,162,178,185,197
祝福道具:
拿挖到的诅咒道具去教会花100000G去教会解除诅咒
六件农具诅咒全部解除之后还可以在此处敲得最上乘的矿石——贤者之石
贤者之石主要分布地点如下:
1~255层间的末尾为0的层数,
255~999层间末尾为5的层数,
以及255和999层。
用处当然是改造最高级的农具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只能取得一块,用完或出货之后才可敲得第二块……
诅咒农具(诅咒鱼杆、诅咒喷水壶、诅咒锄头、诅咒锤子、诅咒斧头、诅咒镰刀)分布在特定层内:
24、 35、 48、 52、 68、 71、 87、 99、106、118、124、135、142、153、162、178、185、197
·诅咒装饰品(河童的耳饰、魔女的耳饰、友好的胸饰、女神的胸饰、河童的胸饰、女神的帽子、河童的帽子、时之指轮、速度靴)分布特定层中:
324、335、348、352、368、371、387、399、406、418、424、435、442、453、462、478、485、497、
724、735、748、752、768、771、787、799、806、818、824、835、842、853、862、878、885、897。
获得诅咒工具(包括农具和装饰品)的条件是:
1、背包里有空位
2、剩下的就是运气问题。推荐使用Save/Load大法,在发掘的上一层与发掘层各存一档,以防止落空
只要在特定层数就有几率挖到道具(所谓特定层数并不是每一层都一定会出现诅咒道具,而是说只在这几层有可能),比如说这次在24层挖到了,下次再来24层还可以挖。不过一次下矿洞在同一层是挖不到两个道具的
像24层这样的容易到达、地图小的矿洞专门用来反复挖诅咒,能大大减小工作量
诅咒工具只能挖一套,所以第六件死活挖不到的例子数不胜数。请耐心S/L
诅咒装饰品与诅咒工具的区别在于,装饰品可以会获得多次,诅咒农具只有一套。
诅咒农具可以在教堂花100000元换成祝福道具哦
贤者之石是当您得到全套祝福工具后(6件),在高级矿场(第三个洞口)的5的倍数层可以敲得,不过每次一块,用完或出货、送人后才会敲到下一块
这两个都要去矿洞挖的
金手指好用些
我也不讲啥了,但是假如你买的正版卡带的话,你会玩下去的,假如是烧人卡的话,这真的很难做到啊。。。
这里有教
而且最好挖到一个诅咒就转换成一个祝福 这样子基本上每下一次矿洞都可以挖到一个(不知道这歪理行不行得通 反正我挖了7次6个农具齐全了 多出来的是我自己掉下去的)
全祝福以后在整百层就可以挖到贤者石了(貌似)
等待您来回答
NDS领域专家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问:有的说佛法修学不分大小,唯在法的完整,法器相印,则是大法。请问此法有一个完整的修法仪轨吗?答:这个问题,是你对于“法器相印”理解的有所偏差,给你说一说“法器相应”的真实含义;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一切諸法皆不可得。如來亦尔(如来也不可得),实不可得,所說“法体”亦复如是。时中不可得、非时中不可得、时非时中亦不可得。如來复非在說時中、不說時中,可得显現。所以者何?舍利弗,如來一切言語道斷,無為、無作、無所安置。」--《佛说文殊经》
& &舍利弗问文殊:大士,依照您所说的,那么什么样的修行人可以被称作法器呢?(原文:文殊尸利!如仁者所說,誰於此處堪為法器?)--- 注意了,法器的含义甚深广大,不是愚痴凡夫认为的什么仪轨,什么祭祀,拜佛的形式。
&文殊回答舍利弗说:舍利弗,如果有这样的修行人,能够在了知缘起性空的俗谛世谛上继续增进,了知一切法唯心所现,实证第一义涅槃真谛,而且了知涅槃本空,这样的人堪称为“法器”啊!-- 原文:舍利弗,若有人能破世諦,亦復不当入於涅槃,彼人於此堪為法器。
& 文殊说:如果有这样的修行人,能够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如来的诸法,无所证取,无所言说,无所得,无所着,这样的大乘行者堪称“法器”啊--原文:若復能於過去諸法不證、不說,未來諸法不證、不說,现在諸法不證、不說,彼人於此堪為法器。
& 文殊说:如果有这样的大乘行者,灭尽一切烦恼习气,清净涅槃,既不着烦恼见,也不着清净涅槃见,无有为,无无为,这样的修行者堪称法器啊------ 原文:無煩惱見及清淨見,無有有為、無為見者,彼於此說堪為法器。 文殊说:如果有这样的修行者,如果无“有我”,亦无“无我”,与一切所做中不取,不舍,对无相寂灭法能得能受,但是却不着法相,不取之为决定了义的言说章句,这样的人堪称法器。------- 原文:若無有我、亦無無我,於作行中不取、不捨,彼於此說,堪為法器。如是人者,雖能聽受,亦不於是所說法中,取為決定了義說也。」
法器中所相应的是诸佛如来无相甚深的法。密宗中有一句话,意义深远,是“你要学佛,先要使自己变成法器”。什么意思呀,是让自己变成木鱼和金刚杵吗?不是的,法器是个比喻,要让自己的身心不再随着四大和合习气妄念流转,而与圆觉妙心相应相合,所以法器一词,内涵广大,精进,虔诚,正知见,正信,离相,无所得,是为“法器”!一个行者能使自己变成法器,法器相应无相佛法,则必能圆证菩提!若法器有法可得,此非法器,是情器,是妄想器。
问:为什么听老师讲法时,就只剩声音没有思维了?答:因为思维是“业障”,因为你的思维,“它”是习气,妄想,构成阿赖耶识微观下的念头业力,聚合着“感受”欲望波动的体现。在听法的时候,根性好的人,真性比较清醒的人,心原本是无欲无求的人,内心对自我、对欲望、对各种“相”执着非常少的人,在听到真理的时候,通过心灵的纯净空白,折射出来“真性”原始,无形无相的空性境界,可以和所讲之法语言文字背后的“真性”相应。相应的时候,心灵所体会到的,是清凉的、通泰的、究竟的、圆满的、非常清澈的一种感受。但是,这种清凉的感受,不是你的思维能“理解”的,因为当你的“思维”一理解,就陷入构成“思维”的业力妄想、幻想体会而成的“境界”当中去了,真性就会被你累世积累的习气、因果业障给蒙蔽住,你心灵“听”到的,就是人世间的道理,而不是真性的共鸣了,无论虚空中“云彩”聚合流转而成何种景象,无法触及带动“虚空”,“空性”与“空性”原本“相应”问:为什么修行中的觉受境界,都是瞬间的、短暂的?答:修行中的觉受境界,它是不实际的境界,因为真正实际的东西,它是不变的。而修行中的任何觉受境界都是五阴妄想体现,因“心”而起,是感与“所感”的分别妄想,体现出来诸法妄境;因觉而生,因感而化,受续感,因缘而起,万有诸相皆是“依他起”,因缘和合,本无实性,皆为妄想,诸法性空,实无可得; 任何“境界”,都是众生累世的习气、妄想、业障、因果的聚合产物,没有实性存在,都是幻灭流转,性空无存,皆为妄想相续,因果轮转的体现,是人“心”妄想习气的投射。所以,在修行过程当中,任何“境界”都不要去执着它,无论是“空”境,或者是“觉悟”所证的“佛境”;任何境界的缘起,一定是心灵妄想的“波动”,将需求细微“妄想”断灭掉,一切“境界”就会消退掉。所以说任何境界都是虚妄的,一切心皆不可得,一切境皆是虚妄。问:记得老师说过真性妙体彰显着寂灭,那么本觉呢?是寂灭的功能吗?答:寂灭无相,若“寂灭”有“相”,实非寂灭;这个寂灭,实际上没有办法用语言,境界,思维去形容,触及。告诉你们一句话:“舟行岸移”。现在呢,你们都是在船上,随着这个河流在走,你们看到的岸上的一切景物,都是在流动幻灭着的。所以你们“想”通过“运动”的景物,去寻求“不动”的静止,是永远寻求不到的。你们现在在运动着的“思维”和心灵情感“波动”,被业障蒙蔽着本性,想要去寻找本性的原始面目,是永远没有可能的。众生有“想”,即为因果轮回妄想相续,何谈寂灭?当众生思维断灭,在思维不生,在每一个妄想“意”的“深入”,如如不动的“清净圆觉”在你破除妄想瞬间,清净解脱的瞬间,就会体现出众生的“自性”。而自性,无形无相,无体无性,无生无灭,不染诸法诸相,不住一切境界,那个地方称为涅槃,脱离涅槃,不住寂灭,是为“寂灭”。本觉啊,本觉是“真性妙体”的另外一个名词。真性妙体是寂灭妄动的产物,真性妙体分解掉了,就是不住涅槃了,那就是寂灭实地了。所以说,本觉就是真性妙体,真性妙体就是本觉。当时我记得,我那个《元真九问》里面,最后一个是“本觉寂灭”,指的就是真性妙体在祂妄动的前期,在祂没有妄动前的无生无灭,离无生无灭,不住涅槃的无漏圆满。问:老师好,您所讲的,感觉都能听懂了,开始就像是理论明白了,但实践中就难做到。如何做到不用思想修行?答:这个修行的次第,前天我大概写了一个“14个修行次第”,第一,是分别“情感中的善恶”,第二,是“分辨心灵中的取舍”,第三,是“意识思维中理性分析”,第四,是“明辨心灵动机,正信割舍贪求”,第五,是“修正意识动机思维的方向,正思维指导生活,利他无我”,第六,是“入禅定,观心灵动机生灭”,第七,是“观思维波动,性空无实”,第八,是“分解心灵习气欲望,断需求动机生灭”,第九,是“离相,离境,空如一性,断思维生灭”,第十,是“断思维空相,断心灵触灭空境,离空”,第十一,是“断空觉一体,断万法万有空相”,第十二,是“断法我皆空,入无生涅槃”,第十三,是“断了知涅槃,离涅槃境地”,第十四,“寂灭无住,远离寂灭,包藏虚空,遍及万有,随顺万法,圆觉遍照,刹那顷刻,无觉无漏,万法性实,诸法如来”。。。。修行第一步,就是用我们的“情感”去修行,让心中充满对于众生,真理感恩的愿望;“心灵”波动体现情感,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事事处处,彰显意识和道德标准,所以在修行的初期,一定要把“分别二见”形成的道德标准,修得淋漓尽致。如果你一上来就修“分别二见”,就是虚妄的;一开始修行,就想把“分别二见”断灭,那么,这个动机,这个着手点,就是修行“入魔”的开始。好像一个小学生——不要说小学生了,就好像你是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子,一上来就想弄懂“相对论”,那是绝无可能的事情。所以,修行的初期,刚开始的时候,就是修人的“情感”。就是让情感中的“善”,变得更加善,至善,善到无我;脱离一切恶,将一切“恶”念灭尽;将人心道德标准提升到最高;将一切自我、索取减少到最少。这种修行,全部都是在你的“情感”心灵之中完成的,要以情感去“热爱”真理,要以情感去“执着”真理,要以情感去“依赖”真理,要让情感去“遵循”真理所指导出来的,一切的修行的标准,就是“利他无我,奉献牺牲,苦中无我,唯有真理慈悲”。
在修行起步,到整个修行的中上层境界,全部都是人的“心灵”在修,而心灵的表现就是情感欲望,需求感受,所以,一定要将“分别二见”中的善的一面、纯净的一面、利他的一面、无我的一面彰显到极致,成为你“生命”的主体。然后,修到你变成一个完全利他无我、无私无我、纯净善良的一个好人的时候,“你”彻底无我了,你就“体会”不到善了,这时候,恶也就自然消散了,建立在“善”与“恶”情感需求之上的“人格自我”,就随着“善恶”消失同时分解消散了。这时候,无我的境界,就会体现出来自性“清净涅槃”,无受无生,不被世间诸相所带动,在内在清净“自性不动”的彰显对照,才可以去修你深层意识的动机,“观”动机的灭,“观”动机生住坏灭的整个过程,你会发现一切“动机”里面依旧有一个“自我”的存在,这个“自我”就是心灵中,“需求”的体现;再将心灵“需求”将它灭尽掉。连需求“动机”都不产生的时候,建立在心灵需求之上的“自我”就会灭尽,“意”就会“空”,在利我的动机“空灭”的时候,就不会产生善,也不会有恶的彰显。“自我”也就不存在了。观“心灵”动机生灭,把它灭尽之后,就会发现,修行到这一步的时候,实在是无法可修,空性无碍,不动无存,不被任何环境所触及带动,全天侯内在都是“禅定”境界。这时候,就可以进入到观幻的修行次第。什么是“幻”呢,观诸法万有,观人世间生死轮回,观人世间一切喜怒哀乐,观宇宙成住坏灭,观“自我”空性境界,皆为幻想,皆为不实。然后,再下一步,你会发现,针对这个幻灭流转、因果相续、刹那生灭相续聚合的成住坏灭空,因缘和合而成的世界宇宙,有一个相对于幻灭流转,诸法性空的空性“不动”存在,有一个“观幻”“观照”存在,再将这个观幻的“照”寂灭,将这个观幻的“不动无我”,把它从心灵本质,从生命本源“感”的这个源头,把“感”妄想“存在”断灭掉,会发现法我皆空,没有一个观幻的“我”存在,所“观”的“幻”,这个因果聚合的世界,性质,本质也是“空”的,没有幻也没有我,万法皆空。这时候,就会体现出来“空性”不“依他起”的无体无性,无生无灭,但是这个无生无灭却可以“照”出万法万有来,此“照”为“觉”。再将这个“照”出“万法性空”的这个“空”,所“映照”出的万法万有,宇宙苍穹,诸法世界、种种因为“觉悟”而产生的智慧景象,将它断绝掉,灭尽这个“空”,当下虚空分解,大地平沉;就是真性寂灭,无漏无生。所以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你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做一个好人,从心灵从你的情感,做到利他无我做到奉献牺牲,逐渐的升华到念念利他,念念无我,逐渐升华到念念不生,逐渐的升华到无念可生,逐渐升华到念我皆空,无念无我,无法无空;直至随顺诸法,念念生,念念性空,念念离空,瞬间超脱智慧觉性束缚,见证真性圆满无漏,遍及遍觉,充满苍穹,无体无性,遍及一切,如如不动,你就是“觉悟者”。问:按照老师的讲法,一切的存在,一切的境界,一切的法界,一切的光明,一切的众生,一切的法,一切的一切,都是不究竟的,都在某种程度的幻想中。这样理解对么?答:对。这个不是我的讲法,这个是真正的一切等正觉证到诸法实地之后的统一认识。这是《楞严经》所讲,是所有大乘心地法门都讲的,是诸法实相,——宇宙因空而立,因为空而立世界,这个空,就是“觉”, “空”是想中生的另一种“境界”,实为“幻灭”,不想,连“空”都不存在,就是寂灭。因空立世界,“真空”生万有。空,原本是不存在的,是妄想而成,因妄想而成的世界,原本就是虚妄的,因为虚妄的世界当中派生出来的一些景象和众生,众生的觉受、境界、内涵,一切的认识皆是虚妄当中的妄想“折射”,所以整个宇宙的一切,皆是众生的妄想成就,而众生自性,原始无自性的真性,无生无灭,不依赖任何缘起彰显,随万法缘起因果彰显“体现”,又不驻“空有”一切境界当中,来去自如,不着痕迹,那就是自性涅槃,是如如空性。问:我最近事情很多,看书和背书的时间很少,也没有开始那种完全忘我投入的学习精神了,睡觉也出现了担心自己利益受损的梦,像我现在的情况,是不是道心退转了?我很担心自己再迷于红尘。答:这是修行过程当中,过去世的业力、习气、因果在阻碍着你。你要知道,修行啊,一定要在红尘当中修行,才可能真正解脱。过去历史上有很多大菩萨,他们为了一世成就,为了在人世间普度更多的众生,以智慧随机引导众生,见证自性清净不动的真理,为了让自己的心,真正地达到“离相、无我、解脱”的程度,他们在人世间修行,在人世间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有富豪,有大生意人,还有甚至当妓女的人都有。他们的心在人世间,在种种境界,在种种欲望,在种种利益面前,能够割舍生命,恪守“真理”无相、无形、无我,清净圆满的标准;而真性原始,纯净利他、完全不着任何自我境界的“无染无住”圆满,就会在因果业障聚合而成的“诸相”束缚当中,彰显出来大菩萨、法王子,甚至于如来的“寂灭”圆觉。他们可以在矛盾面前,以诸法诸相,展现出真理无形,无相,无体,无性、圆满无漏的无生实性,破除一切妄想的当下,就解脱了累世“因果”的束缚。这些因果业障,阻碍你修行境界的事情,恰恰成为真性复苏,成就圆满的台阶。你现在担心自己再迷于红尘,是因为你对于真理的修行的方向,认识可能有所偏差,你认为“真理”在外界了,真理不在外面,真理在于你内心的动机;第二个,你对于渴求解脱的心,没有“大过”你在人世间想要去生活维护自己利益的心。我讲法这么多年,说了这么多的道理,无非就在讲两个词:第一个虔诚,第二个忏悔。虔诚啊,对法的恭敬心,这是一个修行者根本根本的根本,核心核心的核心,如果对正法不虔诚,如果你对真理所讲的这一切的道理,不发自内心的认同,如果你升不起用生命的全部去供奉真理,愿意以生命的一切去付出承受,那怕牺牲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的虔诚愿望,去执著真理的标准,就无法修行,你修行多少生,依旧是凡夫俗子。因为你是在用“妄心”在执着人性“妄想”,渴望通过修行获得能量,神通,智慧,长生,成就威德,成就何种“佛果”,贪图未来天国福报,这需求的“动机”,就决定了你未来一无所获,因地不纯,果地必“魔”;真正的真理正法,一定是“无所得,有所灭”,一定是“解脱”妄想,而非“获得”满足。所以说,真心一念,抵得上黄金万两。修行中的人,如果你的心,如果你生命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着“真理”而存在,如果你生命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遵循“真理”的标准,逐渐的解脱因果、业障、幻想,逐渐的解脱自我的执著、欲望和妄想形成的种种境界。以解脱生死轮回为目的,将真理视为自己解脱生死轮回唯一的道路,任何需求都不能“大过”这个道路的时候,你的心,在面对一切境界诱惑,就能够不为所动;你的心,在面对一切境界的时候,就知道如何去善解这一切境界;无论是善缘还是恶缘,都能够最大程度地割舍“自己”的需求,彰显出“真性”无存、无相、无我,清净圆觉;从而体现利他,奉献,牺牲,种种表现,这种无畏,大雄勇猛是因为对真理无上虔诚而达到的。如果你对真理不正信,不虔诚,任何“修行”都谈不上,因为修行就是“割舍”自我需求;而不是利用真理获得“欲望”满足;如果对真理“正道”不虔诚、不受持、不坚定,不能用你的“正信”去供奉祂,是为了“获得满足”而修行真理,就算舍尽你的身家性命,就算舍去你的万贯家财,是为了与“真理”交换利益,无论你牺牲多少,付出多少,你未来所获得的仅仅是“三界六道”中,未来的一点点福报而已,毫无功德可言,心灵动机,决定“行为”性质,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皆为“心起”。什么叫供奉?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建立了四百八十多座寺院,他问达摩:我建了这么多寺院,供养了这么多僧人,我的功德有多大呢?达摩说:实无半点功德可言。梁武帝很生气,把达摩赶走了。这个就是凡人啊,人就是希望通过利益去交换利益,人就是渴望通过外在的,建立在虚妄、欲望、需求之上的种种的幻境,渴望获得“真性”永恒不变的光明。一个修行者,穷得已经只剩下了最后半个馒头,他连命都保不住,但是愿意以生命最后一念,最后的呼吸,用尽生命当中所有的身、口、意去供奉真理,他这一“念”,抵得过如恒河沙数般的财宝,充满虚空去供养佛陀的功德。前一个“国王”倾尽帝王家的财富供养佛陀的功德,不如后一个“乞丐”向佛陀施舍半个馒头,因为那“半个馒头”连带着他身家性命。他愿意割舍身家性命,放弃生命的一切,放弃唯一生存的机会,赖以生存的资粮去供养真理的“心”,是要远远超过任何皇帝,倾尽国之财力去供养真理的所谓“福德”,那是没法比的,那是灰烬与虚空的对比;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对我印象特别深刻,是前苏联发生的真实的事情。前苏联,有一个渔民,家里面非常贫困,穷的已经揭不开锅了。这个渔民,和老婆住在靠海的一个小破屋子里面,他们两人膝下没有子女,但是这个老太太和这个老大爷一生心地很善良,他们收留了七,八个孤儿,全靠这个老大爷每天在海上去捕鱼,有的时候能捕得到,全家有面包吃,有的时候捕不到,老太太就只能热一些昨天的剩饭填饱这些孩子的肚皮。有一天,老大爷出去捕鱼,第二天风雪交加,老大爷回来了,没有带回来食物,却带回来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那个老大妈就问他,她说:老公,你今天带食物回来了吗?老大爷说:没有。那你手里抱着什么东西呀?老大爷说,我捡到一个婴儿,被人遗弃的婴儿。那个大妈当时就很忧愁,她说:老公你知道吗?家里面已经没有盐了,如果这个婴儿来到咱家之后,咱们连盐都吃不上了,那个老大爷沉默了一会说,那我就不吃盐了。这个故事,大概是我十八岁看到的,感动了我二十年,每每想起,都会热泪盈眶;历史上一切大修行者,心地能够赶得上这位大爷这一“念”、这一颗“心”的人廖廖无几啊!你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你们知道什么是虔诚?你们知道什么是供奉?你们知道什么是修行?你们知道什么是圣人吗?就在那个老大爷说出他那句话的当下,他就是真理!他就是圣人!他可以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婴儿的生命,可以无视自己的生存,甚至连盐都吃不上,依旧去把他抱回来,这一个“念头”背后彰显的就是一个神灵的觉悟,这个心态里面彰显着无私无我,蕴含慈悲、包容、牺牲、付出,而他自己却“不自知”,他不知道什么是“圣人”,他不知道什么是“慈悲”,他没有文化,没有言语高尚的“觉悟”,仅仅是珍惜一个弱小的生命,愿意割舍自己的生存权利,老人这一颗“平实,普通,无求”的心,比历史上很多修行有成就的大德都要高尚无数无数倍,因为他没有“自我”。你们以为修行是在宗教“经典”的这些章法里面吗?你们以为修行就是在供奉、布施里面吗?你们以为修行就是在参禅、打坐、磕头、膜拜里面吗?不是的!修行,就在最关键的时候,在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是否能够最大程度的放弃自己,利益别人!这个就是真理,真理所指的方向,这个就是真理所彰显的标准! 问:寂灭法是不是一种独立大法?修行者难以听懂,那么此法的信众是不是有局限性?答:寂灭法,仅仅是我给祂起的个名字而已,祂也可以不叫寂灭法,祂也可以叫“无体无相法”,祂也可以叫“大圆满法”, 祂也可以叫“觉悟法”。祂之所以成为法,是因为祂“无形无相,无体无性,无生无灭”,可以借助世间万法诸相,去彰显他空性无漏的真性遍及,所以他可以借助众生的索求,贪婪,欲望,幻想,诸种境界,借众生妄想执着,思维感受,去破开众生累世妄想形成的迷障,当下彰显众生自性原本清净圆觉的真性面目;诸法无形,法无定法,因缘而生,以幻破幻,真性无住,真法无生,寂灭万法,所以祂可以称为“法”。祂与历史上一切证得究竟真理的大德,这些圣贤们所讲的真理性质统一,内涵统一,境界统一,甚至用词都很接近,因为佛佛不二。当你看到天空的时候、当你证到天空的时候,你和另外一个证到天空的人所描述的天空一定是“一致”的,因为天空是不二的,不会有第二个“天空”存在;虚空性质是一致的,无论你看到杯子的虚空、房子的虚空、礼堂里的虚空还是宇宙苍穹当中的虚空,虚空的本质、虚空的形态、虚空的内涵、虚空的境界一定是统一的,只是用的语言、用的名词不同而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法的修行,要求人两点,第一个,要求人累世的根性非常的好;第二个要求人绝对的虔诚。就这两点,可以使人迅速地在极短的时间之内破开累世的业障,破开累世的习气,破开自我的幻觉,破开因果缘起的束缚,让人证得“自性”,证得解脱,证得觉悟。累世的根性呢,第一点是不能选择的,所以说,根性普通的人看到这个法,他可能很难生起相应。修行,一定要有相应的,没有相应,你听到的法,是你的妄念、思想、情感和习气听到的“体验”而已,听到的和感到的,都是累世妄念业力幻化出来的境界而已。所以说,这个法,就像是梁武帝时期,达摩来传顿悟禅宗法门的时候,他说:“此法并不是一般人能学的,此法是讲给大菩萨听的,讲给大根利器的上上修行者听的,是可以当下了脱觉悟的法,并不适合于大众修行”。只是后期“禅宗”被现在的修行者把他误读为一种哲学体系,误读为一种修行境界——成为一种非常时髦的文化内涵了,把成佛的无上妙法,人性化,世俗化,精致美观化了,变成了幼儿园儿童的玩具了。这就是现在的“禅宗”。实际上,“禅宗”是可以当下觉悟佛果、解脱生死妄想的心地法门,是可以当下了断生死妄念、解脱无量阿僧祗劫妄想业障的,真正的大乘心地法门,现在却变成了世间文人骚客们附庸风雅的文字游戏了,这等附庸风雅的人,以“参禅论道”来彰显自己的“文化修养”,谈及“禅那”,必说“他就在当下,他就在那里,他不生不灭,他原本如此”,可是,建立在人性欲望情感,心灵妄想中的“感受”,真的是“无住生灭,遍及一切,离生离灭”的自性圆照吗?众生若解“自性”,则诸佛皆隐,虚空分解,诸法清净,诸相无染,这是修行“爱好者”能真实达到的境界吗?你们不觉得“真性禅那”落入人性的“思维感受”,用于“卖弄风雅”,这是件很可悲很可怜很可笑很无奈的事情吗?奢摩他、三摩地、禅那,这是“成佛”的三大法门,这是成佛的三个境界,但这三个法门中任何一种次第,都可以独立拿出来成为见性成佛的法门,奢摩他:观止;三摩地:观幻;禅那:观空,真性圆觉,当下了脱妄念幻觉,清净涅槃,无生、无灭、无住,遍及遍觉,这是多么伟大的觉者所讲之真法实性,“达摩”绝对证到了无住大般涅槃、证到如来境界的大觉悟者,给“大菩萨”讲当下觉悟、当下成佛的、当下顿悟诸法实相的不二真法,当下“明心见性”的真理正见,却被后世人当做语言文字“游戏”落入人性的体会、妄想、情感、执迷当中,成为了彰显学术和内在道德修养的“时髦”,成为了安慰心灵,让情感、妄想活的更加自在的“工具”,这是一件很荒唐的事,荒谬至极。同样的,这个寂灭法,我把祂说出来,初期的时候,仅仅是针对上根的人,就是真正渴望生死解脱的人,真正以法为生命的人,真正只为了法什么都不要的人,渴望今生见证自性,不落生死轮回、不堕死亡黑暗的人。这样的人,生命当中唯有法,唯有真理;这样的人,为了法可以捐躯,可以象释伽牟尼佛一样为了一句真理去自毁生命;这样的人,才可能达到寂灭法对于修行者心地的要求和标准。第二个就是虔诚。根性啊,根性是怎么产生的?根性是一个人的累世轮回,一个生命在累世阿僧祗劫的无始劫的时间以来,在不同世界轮回的时候,对于“自我”执着“割舍”的程度,决定了原始“真性”透过感受绽放的性光纯度,成为了人的“根性”。在累世累劫轮回中,“意识”对于妄想和需求执着的越少,业力和习气蒙蔽真性越少的人,性根越是透亮的,真性越是清醒的,这样的人视为上根人。上根之人,在人世间不一定是大富大贵,不一定是多么聪明,不一定是多么的智慧,不一定学富五车。上根的人是众生寻找真理的人,上根人“见闻”真理,人世间一切的“获得”,对于他来说都可以不存在,都可以没有,都可以消失,包括“生命”,这样的人属于上根的人。这个标准说出来,并不是给你们说一说玩的。人世间是有这样的修行者的,只求真理,只求“解脱”妄想,世间荣华富贵,生死离别,所有欲望需求,情感执着,人生体会到的一切“境界”,无论是顺境和逆境,都是不执、不受、不避、不动的,在一切的境界当中都是心无存不动,随顺诸相,不落妄境;无论是死亡当头还是美色当前,无论给他多大的荣华富贵,还是身患绝症,他的心地“不触、不受”一切境,不为一切境所动摇、所牵挂,因为他心地里“只有”真理,唯有真理,这样的生命,他心地里真理的“程度”,已经大过于生命“存在”的本身,成为生命“存在”全部的时候,这就是为上上根之人。这种人要是碰到真理还不能成就,这个宇宙中就没有可以成就的人了。对于根性没有这么好的人,在累世轮回中,被妄念习气演化出来的境界蒙蔽了真性,并且执着于这种境界不能解脱,导致了下一个梦境的产生,又执着另外一个梦境不能解脱,一直轮回到今天这一步的人,将人性的欲望、需求、贪婪、自私这种妄想当成了“自己”,以妄想和习气,以虚妄境界和需求去“认识”真理,就会被这妄想、需求、妄念、业力、习气所蒙蔽住。他虽然知道真理好,却很难“放得下”自己。但是,学了无相法,能够在他的阿赖耶识,在他累世累劫轮回当中形成的这个虚假自我,最深层原始的“意识”上,种下正法的种子,可以保证他在未来的轮回当中还能够得遇正法,成就解脱。释迦牟尼讲人世间有两样东西非常珍贵,第一个,如来住世;第二个,大菩萨宣法。并不期许你这一世就能修成,你知道吗?有很多人累世的因果习气,他无法分辨,无法去除,他也无法升起真正的精进和虔诚心,他很难一世成就解脱。没有关系的,只要他得到无体无相法,他相信这个法,他虔诚这个法,他受持这个法,在临终的时候,寂灭法的真性,会真正种在他阿赖耶识的深处,对于真理正法性质的认识,寂灭无生正法的特质,会伴随他的“意”,引导他的生命,在未来的岁月当中会再一次遇到真理。就像曾经看到过光明的人,无知中堕入了黑暗,当他再一次见到“光明”的时候,会瞬间认出来的。只要能够看到光明,阿赖耶识认清楚光明,就有奔向光明解脱黑暗的可能性。所以说,这个法将来可能看到的人会很多,但是真理,对众生没有要求。你可以骂祂,你可以嘲笑祂,你可以诽谤祂,你可以侮辱祂,你可以认识祂,你可以虔诚祂,你可以用你的生命去供奉祂,一切表现都是众生累世因果聚合的彰显,这一世遇到真理时,因缘聚合,因果体现众生的选择,生命造就未来归属的夙愿。真理诞生了,就好像黑暗当中太阳升起了,众生都可以看到太阳,众生在太阳之下都会被普照。但是众生是否能够认识太阳,是否能够追随光明,这个全部都是众生自己的事情了。上根之人一世得度,一世解脱,一世成就。中根的人呢,就是这种若有若无吧:我也觉得你好,我也放不下人世间的生活,我也愿意去执着生死虚妄,在短暂岁月中享受欲望情感的满足;但是我也认同你。那么,会在阿赖耶识种下对于光明的认识,未来呢,轮回多少世之后,有可能再一次碰到觉者讲法,有可能再一次有机会获得光明,解脱成就。下根的人呢,嫉恨,诽谤,仇恨,恐惧,极尽一切罪恶侮辱正法和正法的修行者,但是真修者是“不受”一切的。真正的正法修行者不受众生的膜拜,同时也不受众生的侮辱,当众生去辱骂去诽谤的时候,犹如烈火烧虚空,将粪泼虚空,虚空无染,因为无心可受;众生因缘所致诸种心态,体现妄想境界,习气业障刹那相续,延续着生命未来的归属。问:请老师开示,凡人用观念代替观念,俗话说“想开了”,这和一个修行者用真理标准去除人性观念,身体内的觉受有何区别?答:观念代替观念,就是业力、习气在内心形成“相”的体现不同。和真正修行者用“真理标准”去除人性“观念”,本质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呢?修行的人,生命中唯有真理。用真理的标准去去除自我需求的时候,需求去掉的当下,真性会透过心灵本质,“感和受”折射出来,是空性的境界,是脱离思维、脱离情感波动的“空如”,是无生无灭,无体无相的,那个境界身心皆为挂碍,无存,不动,无体,无性,却圆满无漏,而凡人用一个观念代替一个观念,是“我”用这个观念代替了那个观念,一定有“我”。就像你穿上了不同的衣服而已,我今天穿这个衣服不舒服了,那么我“用”另外一件衣服换了这件衣服,“我”就舒服了。用观念去代替观念的时候,只是由业力、习气、欲望、情感构成的“自我”,对于虚妄“境界”的体验不同,景象不同,但是境界的实质都是一样,都是执着,都是自我,都是幻想,都是情和欲。但是,修行者破除的欲望,破除一个“观念”的当下,是分解了一个执着于这个观念的“自我”,人类的“自我”是建立在对于某一种“相”,某种境界执着的“心”聚合而成的“虚妄”幻觉,所以,“观念”去除的当下,就等同于去除了一个建立在观念境界之上的“自我意识”。那个人心去掉的当下,是以什么标准去掉的?你是以真理中,利他无我、无私奉献的“空性”标准去掉的。去掉的当下,原始的自性就会透过心灵“空性”代替过去“观念”存在的地方。举个例子,我非常喜欢喝可乐,一天不喝就上瘾,“心里“觉得很难受,这就是“执着”。可是一个修行者,首先要做到是不被一切欲望、一切境像所动,对吧?要从内心深处把一切的执着和一切的内在境界把它去除掉。当“我”“想”喝“可乐”,这种因缘相续,体现因果业力的时刻,执着心再一次泛起来之后,要“返观内视”,找到这颗心,找到这个欲望背后的需求,把这个需求连根拔起,把这个欲望彻底断掉割舍掉的瞬间,欲望不再升起的时候,这时候“想”喝“可乐”的这个“我”,连带去除喝可乐的“心”,一起被消散消失;我是以对于真理的“虔诚”而割舍了我想喝可乐的这个“愿望”,那么“我想喝可乐”的过去的“欲望”,这一刻就变成了对于真理虔诚而产生的“信心”。过去欲望升起的“心念”的地方,就会变成对于真理的虔诚,而产生的“坚定”,这个坚定背后,是不驻欲望、幻想、业力、习气聚合生灭的“空性”境界。断绝了一个想喝可乐的执着,这个欲望断绝了,同时断绝了“想”喝可乐的一个“你”,一个念头断绝了一个因果相续,同时又升起来一念对于真理正法无上的虔诚信心,这个虔诚信心的背后,一定是离相无我的,一定是“解脱”妄想的,一定是清净涅槃的,体现出来一定是空性不动的标准,这个就是“成就”。 问:对于凡人的认识来讲,这次亘古未有的真理的圆满,是寂灭的圆满还是本觉智慧的圆满呢?答:寂灭谈不上圆满,因为祂原本就不存在,宇宙一切的存在,诸相诸法,皆为众生自心而化,对于清净自性都是掩盖、彰显、扭曲。将众生妄想停止,分解,消散,众生自性原始的面目,就是根本的、最真实的、亘古未曾改变的、无生无灭、包含一切的圆满真理。问:如果说众生证得清净无生的真性,就是相当于回溯到了寂灭的第一层梦境,即“真性妙体”,那么以前曾经说过,众生最终还是只能回归到他最初产生梦境的那一个梦境层次,这个怎么理解?答:以前我曾经说过的,众生最终只是能回归到他最初产生梦境那一个梦境层次,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我今天特地更正一下。因为,当时我是在万有和万法的这个境界之内,我没有证到寂灭实地来,所以,我认为众生都有他生命的一个源泉。但当我证到寂灭实性,证到了等正觉的境地,空觉不二的时候,就知道,一切境界层次,一切的宇宙结构,一切的法性光明,一切的空性境界皆是虚妄,众生自性皆为如来,众生宇宙世界皆为妄想。所以我现在更正一下,过去我曾经说过的“只能回归到他最初产生梦境的那个梦境层次”,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问:本质上,众生之间是什麽关系?我和别人,和众生的区别在哪里?大家本质上什麽关系?我的意思,不是当下的现象的众生,而是根本上各自承担累世因果的各自ID的核心,是不是众生本质上彼此所区分的标准的本质虚妄?答:对,没错!众生的本质,本性啊,皆是如来寂灭海,皆是不动如来寂灭实地。众生的区别就在于妄想的程度和妄想形成的因果表现不同。问:在众生当中一人觉悟成佛解脱寂灭,对其他众生有何影响?答:一个人觉悟成佛,证得寂灭实地,他,在人世间宣法,可以将真理传递给与他同世的人,包括未来世能够听到他法的人。这些人,不仅仅是人类,还有三界六道无量的天主众神。我给你们讲一下,觉悟者,宣法时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就像一口钟,咱们在寺院里面看到的那个大钟啊,几万斤的那个大钟,在山顶上,在三界六道的人间敲响,但是钟声却可以在空间当中无限地播广、传递、震动,而震动范围不仅是人类,而是三界六道,法界诸如来世界,无量苍穹中,无量无际,微尘般充满虚空,无尽华藏世界中的无量众生,无尽众生皆可听到,无量根性上好的天人众生,听到如来法语,清净涅槃圣意,当下解脱!这就是圆觉经所说如“器中隍”。
& & &你看他“肉体”在人世间,这仅仅是四大和合的一个化身而已,但是能够“讲法”的一定不是这个化身,而是清净“本性”,寂灭无生的涅槃清净地,那就是无相“法身”。是觉者真性,寂灭真法,透过万有万法之内众生幻想而成的宇宙,苍穹世界,直到人世间来。通过因果合成的肉身在宣法的时候,就像“钟声”敲响了一样,语言文字背后携带的真性境界,清净涅槃、无生法忍、瞬间破除无量众生妄想,展现众生真性清净诸法实相,在三界六道当中像声波穿透虚空,遍及一切万有,无碍无漏,无所不包,无所不融,没有任何世界听不到,没有任何众生不被容纳包涵,这就是无所不包,无所遗漏,一切尽在清净涅槃诸法实地境界,刹那清净圆满。这就是如来宣法,十万亿佛国世界众生都在听法的原因。问:在本源处区分众生彼此的标准是如何产生的?答:你说站在寂灭海区分众生彼此的标准吗?众生没有标准,在除寂灭实地以外,宇宙无量众生没有区别,只是妄想的程度不同而已。问:在修行的次第中如何处理这种区别?答:以众生心地“清净涅槃”的程度不同来区别,以自心需求妄想,自我欲望放下的程度不同来区别众生的境界高低。问:当各级众生(包括所谓的高等神佛,平等人生,低等畜生等等)都是虚妄,还是有什麽律法标准?答:一切众生,无论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无论是人生,无论是六道轮回的因缘和合的各种生命,皆是由众生累世的习气妄想,结合因果缘起的体现不同,本质都是虚妄,本性皆是如来。所谓的律法标准,就是众生的“想”,因为有“想”,才会有“空”,有“空”才会有法性展现,才会有律法形态,才会有律法制约,无“想”,就无“空”,就无“觉”无法,就没有虚空,连“虚空”也没有。因“空”立世界,这个空就是想,无空,连空都没有;问:老师好,请您简洁开示下律法、法性、空性、空性尽绝、真如、真性妙体、寂灭海的关系结构。答:寂灭,寂灭是无生的,寂灭没有办法用语言境界,种种内涵体验去触及,去形容。寂灭是“远离”觉性的,寂灭是远离“空性”的,寂灭是远离一切相、一切因缘的,寂灭是远离一切“远离”,寂灭连“涅槃”都要远离的,连远离涅槃的这个“远离”都要远离,离无可离,寂灭当下,无寂灭可“离”,视为寂灭。所以,寂灭没有办法去形容祂。寂灭的妄动形成了真性妙体,在真性妙体的这个境界,这个时候,诸法是无生的,这个地方是成为所谓的涅槃的一个境界。真性妙体,众生回归到了这里,就是涅槃境了,就无生无灭了,无生无灭,无觉悟,也没有任何的法性,清净涅槃。在真性妙体开始有所表现的时候,祂称为空觉不二;空性开始体现真性妙体的种性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觉性,觉性对于空性有了认识,就是法性彰显,没有认识,就是无生法灭;而空性因“觉性”,妄想派生“法性”光明粒子中,蕴含着真性妙体的生命特质---空性;空性里面又派生着七大种性——地、水、火、风、见、识、空,就构成了法性形态;法性形态一旦形成,就已经形成了律法制约。就是这么个关系。众生的识性和觉性构成了宇宙、宇宙境界、华藏世界、六道众生的种种形态、生存的环境、生命的表现,不同境界生命的高低对比,全部都是律法形态的展现,都是律法形态的制约完成,都体现着律法形态的无形制约。但是这个律法的最根本最本源,却是因众生“想”而成就,是“妄想”成空性,“真性”透过空性折射,形成了法性“幻想”,幻想体现出最基本原始的“光明粒子”,实质是细微“念头”;“念头”聚合业力因果,形成更大的“幻想境界”,念头聚合相续体现出“律法”形态,构成宇宙无限无量结构;法性体现“真性”透过空性境界中,因空性“纯度”不同,形成律法形态的不同,从根本上来说,律法,宇宙,觉性,空性,都是众生蒙蔽真性后,形成的妄想幻境,幻境“纯度”折射真性的光明,形成了“律法”不同形态。问:分别二见派生的时候,意是不是同时产生的?答:分别二见没有派生之前,“意”就已经存在。“感”就蕴含意,所以说,分别二见是“意”的具体体现。但是“意”在分别二见之前,在“感”那个地方就已经形成了意的根本,因为有感,“感”可以照到宇宙万事万有,被众生“所感”带动的瞬间,意就已经开始有了具体存在的彰显,但是意在具体“彰显”之前,意的本质、实质内涵和境界,就已经存在了。问:本人修行多年,基本上啥也看不到,但深切感受到真理的力量,全凭悟性修行,请问这样的修行如何印证?答:看你心底里面的虔诚。修行的人,一定跟真理是有相应的。真正修行的人,跟真理必定有相应,不可能没有相应,绝无可能的。你虔诚的程度,你虔诚的深度,用灵魂和生命去虔诚真理,恰恰是你在虔诚生命原始“真性”。当你敞开心扉,用最纯洁、最清静、最纯净、最柔软的心,去面对世界的时候,以你的灵魂,以你心灵全部的虔诚,去供奉真理的时候,原始自性,祂就会透过你心灵的“空性”纯净,绽放出了祂原有的“面目”来。真性透过你的感和受,折射出来的空性境界,那种纯净的境界,必定与“真理”是相应的,所谓心心相印就是这么来的。你不需要看到任何的东西,不需要有任何体验和改变,但是却“知道”真性在复苏,因为“心”一天比一天更加的理性,“心”一天比一天更加的清醒,“心”一天比一天更加知道这个现实的“自我”,是妄念、习气、执着、欲望、幻想和观念构成的“虚妄”。当你再去“分别”它们、剖析它们、脱离它们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一个不被“它们”所带动的,空性不动的“你”存在,而那个“你”,就是众生真正的、原始的真性,在感和受中折射出来的面目,祂是不入生死的,祂是不入轮回的,祂是脱离妄想的。这个就是最大的相应了。这样的人,他必定能够体会到真理的力量,为什么呢?因为真理的实质,是人的思维,人的感情所“体会”不到的,必定是“真性”透过纯净心灵,“折射”出来的性光,心灵“空性”的境界才能够与真理相应,那就是真正的力量,无形无相却可以破开人世间一切欲望、妄想和需求,祂不被任何景象,不被任何感受,不被任何境界所带动,所迷惑。这就是解脱生死。问:老师,我禅修过程中,暗示自己对外界不应不受,效果很好,但“观念头”时间长了,或跟着跑,或昏沉,一会才发觉,这种情况如何对治?答:这个禅修啊,实际上我不是很赞同修行者一上来就禅修的。修行者上来应该去修的是自己的“情感”,将情感,将现有的这些欲望、思维,内在境界和感受,让它们形成的境界“分化”开来,好的变得更好,坏的把它们去除掉,这个就是修行的基础。连“基础”都没有,你去禅修,就是在妄想构成的境界,在虚妄当中去虚妄“禅修”的境界,根本谈不上任何的提高,任何的实质境界的。禅修的目的是为了净化,可是连净化的基础都没有,你如何净化?不知道善和恶,不知道对与错,不知道什么是静止的,什么是动的,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真正不动的实质的“真”,还执着由虚妄、妄想、习气、欲望构成的“你”,你怎么去分离它们?如果不能“分离”它们,在“习气妄想”的构成幻想和境界状态当中去禅修,有何意义呢?不可能有任何实质性提高的。所以说修行初期的人,我不太赞同去禅修的。如果真想禅修,想要尽早地进入到“禅定”的修行的形式当中来,也可以,但是不建议你们闭眼睛,建议你们睁开眼睛,眼望虚空。心,你的心啊,你的“意识”驻在“眼睛”上面,眼睛驻在“虚空”上面。无论“看到”什么,无论你看到墙,你看到房间,你看到树,你看到云彩,就当什么都“没有”看到,“看到的”就是虚空。你的“心”,心内在境界和体会,在“看到的虚空”的境界对照下,反映出来“内在境界”思想、习气、欲望,心灵的执着境界、需求引起来的种种幻想,在虚空的对照下开始翻滚,开始体现出来;当下你可以把内心思想当中的这种业力翻滚形成的习气景象,将它们分解,一个需求一个需求的清除掉,直到心空,与外在的“虚空”合为一体。 没有任何念头可生,没有任何境界波动的时候,心,内在的境界和外在的“虚空”合为一体了之后,只有虚空的存在。然后,再继续将“虚空”,将虚空的“实质”空性,从虚空的“景象”当中分离出来,让虚空“景象”也消散掉,只有“空性”存在,最后再将这个空性,就是“意”的体现,将意断灭掉,无空无觉,就进入禅那,就可以闭眼睛。就可以真正进入禅定修行了,因为你的内在、外在都是清净无染的,“真性”就通过清净无染的“感”反映出来。那才是真空,才不是断灭空,才不是死空,不是顽空,也不是幻想,而是不动念,无心,无我,无法,无境界,无意识,却如如不动,遍照无际。 问:老师好,愣神有本质的区别吗?愣神这种状态的扩展和延伸是在见证真性吗?答:愣神有本质的区别。有两种愣神,第一种愣神是当你升起来一个念头,一个思维,然后在相续下一个思维的时候,下一个思维想不起来了,忽然忘记了在“想”什么,这时会出现短暂的愣神,“哎,我刚才想说什么来着,怎么想不起来了”?在“想”的念头过去,下一个“念头”没有“想”起来之前,这个是“愣神”。但是这种愣神基础是建立在“心灵”需求之上的,这时候心灵的“需求”还在,只是心灵投射的“意识”相续断掉了,这时候的愣神它不是真正的愣神。而人在打禅的时候,在入禅定的时候,“思维”是不生的,是没有思维的,因为“心”很干净,心里面无“我”,心里面没有情感的波动,没有欲望需求的体现。你们记住了,当你们真正地心里面没有需求,需求减到最少,情感不生波澜的时候,那个时候你的思维是清净的,是“不生”思维,没有妄想,没有妄念,甚至于连“思想业力”这种过去“记忆”和习气都返不上来的,因为你的心是“空”的,记忆习气就象是“虚空”中出现云彩一样,它升起来,又会灭掉,是不留痕迹的,这个时候才是真正地进入“禅定”了,才是真正地在禅定中进行修行了。所以,一切修行都不能够离开人的“心”去修,而修行的目的,是为了破除人的“需求”,你是清净离欲的人,才能够离一切“相”,离一切境界,没有我执,才能够不被一切境界,不被一切感受,不被一切体验,不被一切妄想所带动、制约和蒙蔽,那个时候,真性才可能透过感和受,折射出来清净圆满的涅槃不动来,那个境界就是“禅定”。问:老师,我们修行的第一步都是先见到性光吗?答:不是的,修行的第一步是“正知见”,一定要树立对“真理”、对“修行”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知道修行的方向,知道修行的次第,知道修行的标准,知道修行的原理,知道修行最终成就,和最终圆满的目标是什么。正知见,修行的基础是“正知见”。修行的第二步就是通过正知见的“标准”去修人的情感,将情感从“自我”的维护上面解脱出来,“成就”利他无我的善良宽容,无私和奉献,这个就是修行的次第。问:老师,人的真正的真性是不是渴望真理的?答:必定的。因为如果人世间没有如来驻世,没有大菩萨宣法,没有真理的诞生,灵魂就会不断地被累世业力习气妄想构成的境界带入生死轮回,永无解脱之日,苦海无边,永无终尽,而真性就被灵魂中携带的习气妄想,幻想出来的种种境界带入生死无边的绝望当中。所以,人的“真性”听到真理的时候,会痛哭流涕,因为这就是灵魂等待了无量阿僧祇劫的光明。问: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割舍自我需求的同时,也在同时彰显着他对真理的虔诚,也就是说一个人真性的复苏,对真理的虔诚程度是对应的,是吗?答:是的,没错。虔诚真理到最后一步,修行者对真理虔诚最高的标准,就是为了达到真理的标准,去割舍自我一切的存在,包括生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为了四句话,可以将自己的身体割舍奉献给罗刹。有个罗刹鬼说了四句法:“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就为了听闻这四句话,释迦牟尼佛可以把自己的肉体让它吃掉。还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听到了几句话,“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他可以爬到树上去,从树上跳下来摔死,用生命交换真理。这是真正大雄勇猛、以身殉法的圣者,这样的心,才是真正对真理虔诚的心,这样的人没有不成就的可能性,这样的人没有不解脱的可能性。为了真理可以割舍自己生命一切的时候,真理的标准就是他生命当中唯一的标准,而那个标准,恰恰是可以破开阿赖耶识累世的无尽妄想,彰显出真性原始无自性,无自觉,遍及一切,如如不动的清净涅槃。问:可以用上师观想的方法来修行吗?答:可以的,这是一个比较快的方法,用来增强一个人对真理的信心,加深一个人心底里面对真理的觉受,可以去除灵魂对于人世间其它欲望的执着幻想,可以加深灵魂对于真理的相印与虔诚。问:有位大修行者说过,如果今生要了脱生死,必须头顶要开到一、二指宽,识神能自由进出,否则了脱生死只是空谈。请问老师是怎么看的?答:这个理论是外道、外见,这个理论,如果人去执着它,就是邪魔。灵魂不在我们这个空间,你知道吗?很多高僧大德是坐化而走的,他的头顶并没开窍。慧能大师肉身历经千年不腐,谁也没有看到他的头顶裂开了两指宽的缝隙,九华山肉身菩萨,他们都是坐化而走,谁也没有看到他的头顶裂开了。是凡讲“外相”的,通过“外相”来判定一个人是否成就圆满的,全部都是外道邪魔。执着并且宣扬这种理论的,都是在佛法内部破坏佛法的人。真法只有“心地”二字,如果众多修行者,人世间的宗教都以“外相”,以头顶开了二指,以“虹化”,以是否出了“舍利子”来恒定一个人是否成就,这个宗教已经是邪教了,已经变成魔教了,你们知道吗?万宗经典,无非写着“心地”二字,万宗经典,无非都是在“破一切相”,让众生离开一切欲望幻想,脱离一切妄念“觉受”和习气因果的束缚,见证真性的无自性、无自觉,遍布一切、如如不动的清净当下。而这些人却把众生修行的目光引导到这些外相执著当中来,他们不是破坏正信的“魔”吗?为什么人们会相信他,因为众生太渴望“实证”,你知道吗?众生太渴望通过“神迹”的彰显来鼓励自己修行的信心,是因为众生的根性在逐渐堕落,是因为众生累世累劫形成的,阿赖耶识里面储存的业力妄想,已经蒙蔽了真性,让真性执迷在种种“境界”和幻想当中,才会因为见证到这些所谓的“神迹”,从而鼓励起人们修行的信心,这全部都已经堕落到魔道里面去了。释迦牟尼涅槃的时候,烧出八万四千颗舍利子来,这是真实存在的,可是为什么他不给后世人留下法语,说“一切众生皆以舍利子成佛”?相反,却说,“离一切相是为佛相”,释迦牟尼涅槃的时候,脑门开了没有啊?如果开了的话,佛经应该有所记载啊!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这么多年,那么多大成就者圆满,哪一个人记载说:记住了啊,后世的这些修行者,恒定一个人是否圆满,一定要看他的脑门是不是开了两指,他的天灵盖是不是裂开了,如果没裂开,这个人就没有成就。为什么经典上没有记载呢?现在的人什么都敢说,听这个话的人什么都敢信,就是因为众生内心里面的欲望和贪婪已经蒙蔽了真性,已经不知道真理是什么了,众生已经习惯于通过外界的种种景象来麻痹、满足自己欲望的贪婪,因为众生都不敢、都不想、都不愿意从内心深处去割舍这个“自我”的存在;宁可通过这些“妄想”、幻想来满足人性情感欲望的附着,也不愿意去真正地割舍自己的一点点需求,为了真理去付出一点点的努力,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去解脱生死?不要说你头顶开了两指,你把整个天灵盖掀开了依旧是六道当中轮回的鬼!《金刚经》曾经说过:“离一切相,即为佛相”、“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离一切相,即见佛相”。一个修行的人,如果不知道真理就蕴含在我们生命的深处,如果不知道通往真理的道路就是我们心灵波动觉受背后,那个不动静止,离我离相的空如,如果脱离了向内心“真性”去求法,反而去执着于一切求法过程当中的表现,就是人入邪道。无论执着的修行的形式多么的华丽,多么的庞杂,多么的繁琐,多么的庄严,都如盲人行夜路一般,不着方向,不辨道路,随时有可能跌到陷井里去不能自拔。因为你所“执着”的这一切修行仪轨,全部是你内心情感妄想的寄托。你“割舍”不了的并不是对于真理的崇拜,你割舍不了的是你的情感寄托,是情感背后的需求,对于“自我”成就的幻想。你渴望通过任何方式和方法、渴望通过法器、渴望通过咒语、渴望通过种种的行为获得解脱,如水中捞月,永远不可能有任何实际性的收获,空废一生。相反,修行者了然“心地”法门是求得解脱的唯一道路,修行者知道了生命的“本性”是唯一的真理,修行者本着人的心灵,脱离妄想,脱离一切需求,脱离一切“自我”而彰显出来如如不动真性,去割舍自我一切需求,去放弃自我一切妄想执着,去在事事处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一个正法修行者利他无我,念念无我,念念利他的真性境界标准的时候,在任何地方都是法相庄严,不用遵从任何仪轨,无形中体现出的,必定是正法庄严、圆满无漏的殊胜美妙,因为那就是清静自性的涅槃。 问:1、分辨情感之中的善恶;2、心灵之中的取舍;3、意识之中的理性分析;4、心地需求的割舍;5、意识动机方向,是利他,还是利我。以上这五步是否可以同时进行?答:可以,这五步可以同时进行,因为这五步都是建立在心灵需求、情感波动上的体现,可以同时进行。问:“心内求法”的15个步骤可以从其中开始吗?比如从第8步“断念头生灭”开始?“为法忘躯”可以达到虔诚吗?答:这个可以,与真理相应的人就可以,“灵魂”认识到真理实质,灵魂真正知道真理是累世劫以来等待的唯一的光明,你的心灵和思想意识记忆中,唯有真理正法的存在,为了修行为了真理可以割舍自己身家性命的时候,你可以从“断念头生灭”开始,但你那个会很难,你知道吗?心灵深处要有“相应”,才可以分别出来生命因素中,那些是不属于“真性”的念头和妄想。什么是“相应”,生命内在不动的、清净涅槃,无生无灭的“境界”,这个境界不在“大脑”里面,也不在你的“心灵”之中,祂遍及生命,随着你的心灵思维,一切妄念彰显。妄念断灭的当下,就可以彰显出“祂”清净涅槃,如如不动。“空性”不在内也不在外,祂就在此刻就在当下,遍及一切,无漏圆满,在妄念断灭,在心灵消散的当下彰显。修行啊,修行的人,这一生是最明智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可以永断轮回,这一世吃的苦,这一世付出,这一世真的为了正法忘躯,为了真理把自己的命割舍掉了,真性无漏圆觉,不堕迷障执着,你永远不会再进入轮回妄想当中,所以说修行者这一生无论吃多少苦,付出多少,承受多少,在我眼中看都是最“幸福”的人。问:人类内心的波动被情感带动对人自身造成严重伤害,相反不也可以同样对人产生同等的利益吗?答:对的,没错,是的。所以说,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从人的内心波动被情感带动中,去执着“善”的一面,去执着“利他”的一面,去执着“奉献”牺牲的一面,在情感波动当中去执着宽恕、理解、奉献、付出,去“执着”善良纯净。去执着“情感”中向上,积极、阳光的一面,这种“执着”会对人的修行产生巨大的、莫大的利益,会为这个人的修行境界铺开一条坦荡光明的正道。人的“情感”在修行初期是极其关键极其重要的,利用好了,它就是修行者最大的助力。去用生命所有的“妄想”去“爱真理”,去用生命的一切的需求和渴望去“渴望”真理,去用生命最深的执着、虔诚去“观想”真理,把真理视为生命的全部的唯一,你就是一个“大雄勇猛”的修行者!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抱歉,博主已关闭评论!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耗尽生命追寻真理,希望以自己修行的证悟点亮有缘人的心灵,珍惜生命的可贵,用心灵的坚韧给生命赋予高尚的意义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拉法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