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采矿岩石力学爆破属几级爆破

煤矿爆破属于几级_百度知道
煤矿爆破属于几级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也是按不同的爆破量进行分基地,你要是做露天的,现在爆破公司做露天煤矿剥离开采的挺多的,可以参考一般岩土就可以了,煤矿大部分都是自己做的爆破,煤矿爆破好像不在爆破分级设置中,
其他类似问题
煤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的位置: &
地下采矿大直径深孔爆破研究
摘 要:大直径深孔采矿法因为其高效率、低成本、安全性好在矿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我国地下采矿大直径深孔爆破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剖析了主要问题及其危害。而后以铜绿山铜铁矿大直径深孔采矿方案为例,从凿岩工艺、装药结构与爆破参数三个方面,简述了其解决方案与主要优点。大冶铁矿地下开采爆破震动效应研究--《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大冶铁矿地下开采爆破震动效应研究
【摘要】:
矿产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家发展步伐的加快,大大加强对矿产资源的使用需求。矿山生产中主要采用爆破开采技术,爆破工艺产生的震动效应极有可能造成矿山回采巷道产生冒顶及失稳破坏,从而影响到矿石的回采质量及矿工的生命安全,尤其是不间断的累积回采爆破产生的影响更大。因此,研究地下采矿回采爆破震动效应对采矿工程围岩体的影响,尤其是爆破震动累积效应,进而提出降低爆破震动效应强度的控制技术措施,对保证地下回采巷道围岩体的稳定,确保矿山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大冶铁矿东采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利用中深孔爆破技术进行落矿,这种爆破技术有着炮孔密集、装药量大等特点,其产生的爆破震动效应对大冶铁矿回采巷道围岩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破坏,尤其是不间断的爆破震动累积效应影响更大,现场个别巷道围岩边墙出现裂缝、拱顶出现危石。若能充分了解爆破对回采巷道的作用机理,尤其是爆破的累积作用,就可以提出控制爆破震动效应的措施,从而保证矿产资源的充分回收,矿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基于上述目的,本论文基于大冶铁矿东采现场爆破震动测试及回采巷道围岩声波测试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回归分析、BP神经网络技术、FLAC3D数值模拟技术系统的分析了中深孔爆破震动效应对回采巷道的作用机理,尤其是尝试着研究巷道围岩在爆破作用下损伤的累积增长规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控制中深孔爆破震动效应的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爆破震动衰减规律研究。论文首先对大冶铁矿东采的实际生产爆破参数、工艺应用情况及中深孔回采爆破震动效应对回采巷道现场影响情况进行调查总结,设计为了研究以监测中深孔回采爆破对回采巷道围岩体的爆破震动效应强度为目的的爆破振动监测方案,并现场进行七次爆破震动测试,得到测试点爆破振动速度峰值、振动作用时间、爆破振动主震频率等与爆破震动效应有关的重要参数。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爆破振动主振频率的频度统计分析及分别利用监测软件自带分析模块、回归分析和BP神经网络数学方法进行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分析,并分别采用以上几种方法进行爆破振动速度峰值预测。
通过频度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大冶铁矿东采中深孔爆破振动主振频率集中在45-75Hz低频段,大冶铁矿东采地下采场产生的爆破震动效应容易引起回采巷道围岩体的动态响应;爆破地震波的衰减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大冶铁矿东采地下采场产生的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和爆破地震波在中硬岩中传播规律一致,通过上述三种方法对大冶铁矿爆破振动速度峰值进行预测,三种预测方法结果较为接近,回归分析更适合现场工作人员应用。
2、基于围岩体声波速度变化累积损伤研究。论文基于调查的现场资料,为了通过回采巷道围岩声波速度的变化研究爆破震动的累积效应,设计出声波测试方案,并现场进行测试,针对现场布置的每个测点进行五次测试,得到地下采场回采爆破后巷道围岩波速,并以这些数据为基础进行爆破震动累积效应的研究。
随着爆破次数的增加,测试点声波速度逐渐降低,说明随着爆破次数的增加,巷道围岩受爆破影响程度不断加剧,围岩内部损伤增加,岩体完整程度逐渐降低。最后一次声波速度较前一次相比降低非常大,这与最后两次间隔最多的大爆破次数的事实相稳合,但是波速降低的数值并不是前面几次波速降低值的简单叠加,而是与爆破次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关系,围岩体局部位置的基于声波速度的损伤值已经超出了Dsw(岩体损伤阀值),最大达到0.32,说明多次爆破振动已经对岩体造成明显的损伤。
3、基于动态应力比分析爆破震动效应研究。在详细介绍动态应力比理论的基础上,对大冶铁矿东采-84m水平23#、26#及29#回采巷道围岩进行动态应力比分析,除1#测点第三次和第四次测试和3#测点第一次和第四次测试所得动态应力比垂直方向大于水平方向,其它全部都是动态应力比水平方向大于垂直方向,这一规律可以说明大冶铁矿地下采场中深孔爆破振动远区水平方向的振动要比垂直方向的振动对围岩的影响大。
4、爆破震动累积损伤数值模拟。选择-84m分段26#回采巷道声波测点,以现场监测的质点爆破振动速度为输入荷载,根据围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建立计算模型,用Flac3D软件模拟经过连续六次爆破后回采巷道围岩体的主应力、剪切应力及塑性区分布情况。
模拟结果表明,连续动载施加后,回采巷道围岩体的主应力及剪切应力的空间分布状态变化不是很大,但是它们的量值全都呈现非线性递增的趋势,通过对塑性区的分析得到,连续动载作用下,回采巷道的剪切屈服塑性区呈现一个连续递增过程,说明爆破振动对回采巷道的损伤是一个累积过程,从第二次到第三次爆破动载输入后,剪切屈服塑性区体积有了一个突变,说明第三次动载的输入对回采巷道的围岩的影响最大,而第三次爆破振动监测时是六次测试中现场采用装药量最大的一次,爆破振动速度峰值也是最大的,与现场测试一致;塑性区首先是从围岩的表面产生,然后在向围岩体内部发展,及爆破地震波首先影响的是既有开挖影响的范围,这说明:现状条件下,爆破震动效应对采矿工程围岩体的损伤并不是某一次爆破造成的,而是在矿山爆破规模大、频次多的情况下,围岩在爆破振动作用产生的累积损伤。
将基于声波速度参量、动态应力比和数值模拟三种方法的爆破震动累积损伤结果进行对比,提出降低爆破震动效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P633.2【目录】:
作者简介5-6
ABSTRACT8-13
第一章 绪论13-21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3-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9
1.2.1 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研究现状14-15
1.2.2 爆破震动效应的研究现状15-18
1.2.3 爆破振动测试及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18-19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9-21
第二章 爆破振动测试与分析21-37
2.1 大冶铁矿东采地下开采概况21-22
2.1.1 采场地质条件21
2.1.2 采场生产爆破现状21-22
2.2 爆破振动测试方案22-26
2.2.1 测试指标23
2.2.2 现场测试系统23-24
2.2.3 现场测点布置24-26
2.3 爆破震动测试结果分析26-36
2.3.1 爆破震动测试结果26-29
2.3.2 测试结果分析29-36
2.4 本章小节36-37
第三章 基于岩体声波速度变化的围岩累积损伤研究37-53
3.1 岩体爆破损伤基本理论37-40
3.1.1 围岩累积损伤理论37-38
3.1.2 波动方程及岩体损伤对声波传播影响38-39
3.1.3 岩体损伤判定标准39-40
3.2 现场声波测试40-42
3.2.1 现场测试仪器的选择40
3.2.2 现场测点布置40-42
3.3 现场声波测试数据整理与分析42-45
3.4 爆破震动累积效应分析45-52
3.4.1 声波速度随爆破次数的变化分析45-49
3.4.2 基于声波变化爆破损伤累积增长规律研究49-51
3.4.3 不同围岩深度爆破震动累积效应分析51-52
3.5 本章小节52-53
第四章 基于动态应力比爆破震动效应研究53-59
4.1 围岩爆破动态应力比损伤基本理论53-54
4.2 岩体地质力学(RMR)围岩评价54-55
4.2.1 RMR法基本原理54-55
4.2.2 大冶铁矿东采回采巷道围岩分级55
4.3 爆破震动动态应力比分析55-57
4.4 动态应力比预测模型57-58
4.5 本章小节58-59
第五章 爆破震动累积效应数值模拟研究59-77
5.1 FLAC数值模拟软件基本原理59-64
5.1.1 FLAC算法原理59-62
5.1.2 FLAC动力分析原理62-64
5.2 模型的建立64-65
5.3 爆破震动数值模拟分析65-76
5.3.1 回采巷道静力平衡结果分析65-66
5.3.2 围岩累积损伤结果分析66-76
5.4 本章小节76-77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77-79
参考文献80-8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同兴;闵厚禄;杨振;;[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1年03期
何理;钟冬望;;[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湖北抗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刘玉成;;[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刘玉成;杨艺华;王永基;;[A];湖北省地质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宗琦;傅菊根;徐颖;汪海波;;[A];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第十届全国煤炭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王域;;[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石教波;谢玉玲;徐九华;虞珏;卢铁山;;[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刘军;刘汉龙;;[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牟会宠;;[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凌同华;李夕兵;;[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黄宣传 通讯员
滕建华;[N];湖北日报;2008年
费国进 李靓华;[N];中国矿业报;2003年
黎晓艳 通讯员
刘力峰;[N];黄石日报;2010年
左聪 通讯员
刘力峰;[N];黄石日报;2010年
左聪 通讯员
陆波;[N];黄石日报;2010年
方国俊;[N];中国冶金报;2011年
田力 李靓华;[N];黄石日报;2011年
费国进 周杰;[N];中国矿业报;2004年
左聪 通讯员
刘力峰;[N];黄石日报;2009年
石勇;[N];黄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大能;[D];中南大学;2006年
曹孝君;[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凌同华;[D];中南大学;2004年
李海涛;[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晓硕;[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褚夫蛟;[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陈昕;[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龚国华;[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刘泉;[D];四川大学;2006年
曾凯波;[D];武汉工程大学;2010年
吴卫国;[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乔宪队;[D];中南大学;2007年
翟渊博;[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李付胜;[D];重庆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下采矿岩石力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