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怪森林》伴随安娜 古恩探索鬼怪森林的有什么

[转载]如何区别故事的不同年龄段(二)
【三、儿童文学的创作】&
创作原理:
&这里的儿童文学是指窄义的,也即适合小学阶段、有一定自主阅读能力的孩子阅读的作品。这一时期的孩子,单纯,可塑性强,但分辨力弱。他们和社会的接触其实是在这个时期就开始的,他们对“世态炎凉”的体验往往是通过对老师同学这些复杂人际关系的观察得来的。学校里的环境就仿佛一个浓缩的小社会,而家长对其的关注度无论怎样也不能再做到对幼儿那样的亲密无间、无微不至,因此,小学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孩子从一个“自然人”过渡到一个“社会人”的阶段。而由于其心灵的稚嫩,往往就会在这个过渡中,因为一些外界的不良行为(诸如老师对某些学生的偏袒,同学间一些恶意的排斥)而产生心理阴影,为善为恶,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因此,儿童文学中必须具备的一个要素就是有一定高度的道德伦理观念,无论是幻想,还是写实,作品中的善恶是非都不能一片混乱。&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成年人对儿童文学中的结局大都是正义战胜了邪恶感到不满,认为太“恶俗”,认为现实里有那么多邪恶占上风、善无善报的情节,为何不能写进儿童文学?并认为,成年人能欣赏的文学作品同样适合儿童欣赏,不应低估儿童的理解能力。但是,他们只看到部分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成人相近这一表层现象,却忽视了儿童和成人之间最大的差异,那就是道德伦理感的差距。道德伦理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天生就知道追求好吃好玩的东西,可并不是每个孩子天生就懂得,抢别人手里的东西是一种暴力,看到什么顺手拿走就是一种偷窃。善恶是非,这些概念大都来自后天灌输,文学作品对成年人或许只是起一面镜子的作用,让他们通过另一个视角去看世界,而对缺少生活阅历的孩子来说,书中人物的行为起到的却常常是一种榜样的作用。如果,一个孩子在尚未建立成熟的道德观时,就看着好人都被坏蛋害死了或自杀了(、《安娜·卡列琳娜》)、主角个个自私冷漠(、《麦克白》)、所有的流氓都得了好报(、《鹿鼎记》)、有奶就是娘(、《蜗居》)这样的书籍长大,并且认同了欺凌弱小、自私自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物质享受高于一切都是正常的、正确的,那么,一旦他在长大后有机会以大欺小、贪污腐败、偷盗奸-淫,就没有任何道德感能约束他不走邪路。此外,值得国内作者注意的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仍然十分活泼好动,但课堂阅读的枯燥却使得一部分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这时,一些“颠覆现实”的故事往往会成为他们课外阅读的首选。比如《捉住鱼儿》中孩子们用自己的智慧戏弄了校长、抓住了坏蛋这样的描写。这种作品虽然谈不上很高的文学价值,却起到了帮助孩子宣泄情绪的疏导作用,所以很受欢迎,但也造成一些商业作品为了迎合这种心理去不顾后果地去恶搞,有时还会让书中的情绪宣泄升级到恶意的“为了捉弄而捉弄”。而真正有责任感的儿童文学作者是绝不会只顾迎合而放弃基本道德观念的,如林格伦在中,始终告诉读者“恶作剧”并非主人公有心为之,埃米尔一切捣蛋行为的出发点是要帮助弱者,并且最终也成功地救助了濒临死亡的朋友。又如,在描写小豆豆这样一个有多动症倾向的特殊儿童怎么获得幸福的同时,将“巴学园”这样一个注重人性化教育的地方也带进了读者的心里,这种高于社会普遍水准的道德理念,正是这些作品可以成为经典的根源。)
& 儿童文学作者需要的气质: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爱恨分明,善恶观念明确,本能地厌恶混淆是非者;
同情弱小,有仁爱之心,能够从比自己更弱的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批判现实的精神和对未来必然会更好的信念;
善于发现现实的荒诞,并善于将其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比喻,或是带幽默感的嘲讽;
善于用文字表达富于真、善、美的情感;
兴趣爱好广泛,热爱学习新事物,思想往往超前而非滞后;
具有和孩子们“混”在一起,打成一片的能力,熟悉身边儿童的语言、生活。
& 有代表性的作者:&
8-10岁的阅读状态:
&已经逐渐适应了自己读书,但仍然喜欢图文并茂的阅读;对书中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但并不喜欢长篇大论;仍然对情节很看重,但也懂得欣赏一些优美的语言,如,不太复杂的诗句;渴望想象力的驰骋,因而对冒险、奇幻、魔法这一类和日常生活有较大差异的故事更加感兴趣;对某一角色喜欢上往往就会“追星”到底。
& 文字作者需注意:
这一年龄段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联想力都在趋向成熟,因此已经能够欣赏一些文字中的细节,如,对人物的刻画(如中极有个性的反派人物),对细节的描绘(如中对河边景物的描写)等等。而所谓文学的美,也正是这些细节组成的。所以,窄义的儿童文学将自己的读者定义在9-12岁,也正是因为“文学欣赏”的能力是从这一年龄开始的。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仍力求贴近儿童的单纯心理,避免过于隐晦的思维方式,但是,不能再像幼儿创作那样,只求简单浅显,却不管语言上传神达意的描绘。
单刀直入的“从前,有一个小老鼠”的叙述已经不再能满足这个年龄段的猎奇心理,而“从前有一片大海,海上有个小岛,岛上有座宫殿,宫殿里有个……”的小铺垫()和“谁偷了圣诞老人的东西?”的小悬念(),往往更能吸引他们对一个故事的关注。
他们喜欢高出生活一段距离的、有新鲜感的语言,如中的风筝人、冷眼等有丰富联想空间的名词,中的猫角街、梨香海落等有特点的地名。&
& 他们最喜欢的往往是篇幅不长,但有一定曲折情节的系列故事。如,、、等等。
&完美无缺的主角不一定能讨好这些孩子,被夸张放大的性格缺点却往往能赢得他们的喜爱,而因为角色的缺点会令他们感觉很“真实”,也能通过这些有缺点的主人公找到自信的感觉(如里喜欢不懂装懂、大惊小怪的全不知,里不爱学习、玩儿不够的唐小西)。&
&超越现实的想象和日常生活的结合,机器猫口袋一样会跳出各种创意的“现代派神话”,永远是他们的最爱(如中各种给主人公带来了神奇经历的宝物);&
& 与科普结合的科学童话、动物故事,比喻生动而富有知识性的散文、小品文作品,如、、《儿童百科全书》等,也是这一正在迅速吸取知识的年龄段很需要的读物(可优秀之作并不多见,主要原因是文学作者大都缺乏扎实的理科基础);&
&他们不喜欢的是,看了半天仍不知会发生什么的铺垫过长的故事();过于写实或语调沉重的故事();含蓄内敛,或是没写出“结果”不了了之的故事();离自己生活太远的话题,或是平淡如水、缺乏起伏的散文式叙述()。
& 10-12岁的阅读状态:
&语言理解能力已经接近成人,自主思考的能力正在增强阶段,但在思维和情感模式方面仍然具有儿童的单纯性,他们站在长大的边界线上,对即将进入的世界感觉好奇、渴望,而又不安,对大人的复杂世界似懂非懂;这一时期的孩子需要的是能带领他们进入更加开阔视野的读物,或是能够让他们更深入地去了解一种人、一种事物的书,如一些生活涵盖面广的中长篇作品,或是一些知识点众多的作品;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能阅读成人文学作品,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关心的仍然只是“故事”本身,而不是这些成人文学中深层的思想内涵和历史背景,所以比较经典的文学名著未必能让他们感到精彩,而武侠小说等通俗读物倒很可能令他们沉迷。
文字作者需注意: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识字多,阅读速度较快,需要更细致的描写和更长的篇幅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如,中对孩子心理微妙变化的刻画,中对个性各异的月球小矮子的塑造,儿童文学在文学手法上的“丰满”、“多变”正是在这一年龄段的读物中体现出来。
&他们对“平行世界”、“未来世界”中发生的“可能实现”的故事更感兴趣,而如果告诉他们故事中发生的一切“只是主角做了个梦”,他们就会非常地失望。&
他们喜欢的角色是既有普通人的一些缺点,如贪吃、胆小、爱说谎,又有超乎常人的一些优秀品质,如,高智商、超能力、能解决大人也难以解决的问题(如、、)。
他们对多样化的、有一定个性特征的语言风格,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如马克吐温在中略带嘲讽的写作风格,内斯比特在故事叙述中一本正经的插科打诨,舒比格意象丰富的无厘头语言)。
他们的阅读兴趣更加广阔,并且有了个人偏爱,但冒险故事,对异域的探索,在危机中展现自我价值的英雄主义,永远是他们的最爱(如、、、、)。&
&基于较高的理解力和仍然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旅行中的游记()、侦探小说()、科幻小说()、探秘类百科书(《世界49大谜》)、某些悬念感强的历史小说(),也抱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只是这对于知识面的要求更高,因而专为他们创作的这类文学作品更加少得可怜,常常出现的总是一些成人文学改编本,如《福尔摩斯探案集》就被一再改编为少儿读本)。
& &而太过沉重的主题或结局很压抑的悲剧(如);过于松散、跳跃和冗长的叙述方式(如);偏于直白,或没有起伏情节只有说理味道的故事(如《伊索寓言》),都往往不会被他们欣赏和喜欢上。
& 儿童文学作者适读的部分参考书:
【四、少年文学的创作】
创作原理:
&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不安分也最多愁善感的时期,从生理和心理上说,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不是孩子,已经具备了所有成年人应具备的智力水平,只是生活阅历还远远不足,体能上也与成人有差距。这个时候,那些个头长得快或经历比同龄人多的少男少女,往往会成为这个群体中备受瞩目的中心,而那些先天不足的孩子则会感到自卑,这其实是一个由“社会人”过渡到“不同人群”的分化过程,很多敏感的少年会在这个时期备感孤独和不安,他们往往会把自己封锁起来,或者走极端地“解放自我”,做出一些叛逆的行为。性的萌动,也是这一时期对少年影响颇大的变化,如这时遇上来自外界的压抑,往往会形成隐患无穷的心理障碍。因此,描写青春期心理变化的作品成为少年文学的主流,绝非偶然,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种疏导和修复的作用,帮助少年用第三人视角看待自己的烦恼并走出迷茫期。即使不是直接涉及生活的成长小说,而是幻想作品,也常常会将青涩的爱恋、家庭的矛盾、朋友的误解、亲人的故去等现实中少年经常要遇到的问题,作为一根隐线加入故事。
&(为少年创作的幻想故事,由于其富有梦幻色彩的创作形式,往往容易被误会为给较低幼孩子阅读的童话故事,不过区分它们的方式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首先,看其反映的主题和角色的心理——如,讲述了一只老鼠为了对公主朦胧的爱恋,而排除来自家庭、社会规则、种族矛盾的层层障碍,成长为一个有勇气有决心的“骑士”,这个故事假借老鼠“渺小的”视角,反映出一个人渴望超越自己身处的现实,去追求更崇高的爱情与梦想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正是少年期最常见的。又如常新港的,这个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中国的乡村,用魔幻的形式讲述了一种现代化的生活是如何破坏了原生态的环境,并且令纯朴的心灵一去不返的过程,而其描写的重点还在于主人公面对这一切变化的不适应和不安感,最后的结局则是悲剧性的,加强了其对社会的批判视角,也迎合了部分少年喜欢做“悲剧英雄”的心理。以上作品中的主角虽然一个为老鼠,一个为小学生,但从如何面对人生巨大变化的主题思想,到寻找和完成自我的心理刻画,都是贴近少年的。其次,写给少年的幻想作品多以非常写实的笔法去表现,也就是能给人“身临其境”感觉的细节会比较多,这也是由于这一时期的读者比儿童和幼儿具有更持久的专注力和更多的文字联想力,他们已经能凭着过往的各种体验在脑海中想象出“风萧萧兮易水寒”这类并不属于他们生活的特定场景,并欣赏这些特定场景带给他们的或悲凉或热烈的文学氛围了。也正因如此,少年类作品往往能够在广义儿童文学(也即不区分阅读年龄)的评比中获奖,因为它们细腻的描写、深刻的主题,都是很贴近成人文学的审美标准的,而低幼文学和儿童文学,因为其简洁的语言难以展现什么“文学功力”,又因为其对温暖乐观的写作主题的坚守难以展现多少深邃的“哲学思想”,因此,很难博得一群成人评委们的青睐,从安徒生和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中大多数作品都属于少年小说,我们就可以明白,少年文学,在过去乃至现在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是在代替真正的儿童文学,占据了受儿童文学研究者们青睐的主流地位。)
少年文学作者需要的气质:
内心世界丰富,感觉比常人敏锐;
喜欢大自然,喜欢了解人类社会之外的事物,或古老而神秘的事物;
对自己少年时的渴望、孤独、不安等感觉,记忆深刻;
烦恼时喜欢读书,尤其爱读诗歌散文或是文学名著;
喜欢默默观察身边的人,即使不和他们交谈也能琢磨出他们的个性特点;
有主见,喜欢自己思考问题,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答案;
擅长心理描写或是细腻、感性的语言;
擅长编织曲折的情节和刻画性格复杂的角色;
具有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抽象概念的能力。
有代表性的作者
12-14岁的阅读状态: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是否喜欢阅读,基本已经定性,喜欢的往往会一生喜欢,不喜欢的也很难再强求;他们最需要的是能带给他们强烈真实感的作品(即使是幻想作品也要能身临其境);同时,他们也格外喜欢能反映自身现实的校园小说,并对不同国度和不同年代的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也很关注。
文字作者需注意:
这一年龄段作品的文学性已经非常接近成人文学,但是,作品中的内容和基调常常更趋向于浪漫主义,即使主人公饱受磨难,最后的结局仍会留下希望(如、)。
富于现实感的角色,是他们喜欢的,但如果作品中出现几个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他们会更加欢喜(如中又帅又和气的老师,中极有主见、什么都能胜任的狗)。
对生死离别等人生重要话题,他们是感兴趣的,但是比起成人作品的直面描写,他们更喜欢富有幻想色彩的讲述方式(如、,)。
他们大都喜欢细腻的描写,但带着通俗气息的简单文字如果个性鲜明,也同样可以为他们欣赏(如《捣蛋鬼日记》)。
他们的性意识刚刚起步,渴望情感体验,而又往往有迷茫和困惑,在这一时期如果能够读到有正确引导作用的文学作品(如、、、》),往往会一生受益,而反之,如果这时期没有获得任何指引,一直茫然,那么在今后一旦接触成人文学作品中经常混乱不清的爱情观,就可能铸成一生的错误。
这个年龄不喜欢被当作小孩来哄,所以,他们不喜欢性格单一、非好即孬的人物角色(如);不喜欢情节过于简单化的故事(如);不喜欢缺乏心理铺垫的人物行为(如中大林迅速地变坏,中半道上冒出个知道内幕且勇于助人的司机);不喜欢平淡无奇的儿童生活故事(如);他们有时会主动去读“真实感”更强烈的成人文学,但总的来说,他们稚气尚未脱尽,部分人心理仍贴近小学生,所以并不喜欢过于悲观压抑的情景描写(如)。
14-16岁的阅读状态:
阅读理解能力已经与大人无差距,生活阅历的不足和对迅速成熟的渴望,令他们对自己“不明白”的事物抱有一种比较盲目的敬慕之心,并去追捧一些带玄幻和神秘主义色彩的作品,他们对社会和身边不同人群更强烈的关注,也使得更多历史、人物和科普作品进入他们感兴趣的范畴。
文字作者需注意:
&这一年龄段的创作,在手法运用上基本与成人文学无差异,只是内容、主题会有其年龄特色或特征,无论什么表达方式这个年龄段的读者都能理解,能否打动他们,则主要取决于作品的选题是否在他们感兴趣的范畴,以及文采够不够好。由于生活阅历浅,从众心理强,又向往尽早进入“成人世界”,这些少年读者也最易受到言情、武侠等“大众元素”的迷惑。迎合他们是比较容易的,但引导他们却是很难的,单纯的阳光灿烂已经很难让他们建立共鸣,而过分的黑暗绝望又会把他们引入歧途,一个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就在这迎合与引导的分寸把握上。
讲述“社会残酷性”的内容已经进入这个年龄感兴趣的范畴,一些作品能通过逆境的描写带给他们激励(如、、、、),但这时期他们敏感的内心最容易被黑暗、悲观的情绪所包围,所以内容太灰色的作品实际上是把双刃剑,既能吸引他们去阅读,也易对他们产生消极厌世的负面影响(如)。
&带点浪漫、忧伤色彩的情感描写,带有失落感的悲剧作品,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打动他们的心灵,但优秀的少年文学应该做到的是让主题哀而不伤(如、、)。
&对童年的留恋,常常深藏在一些少年的心里,他们并不好意思表现出来,怕被同龄人嘲笑,于是回忆童年的文字就成为了宣泄这种怀旧情绪的出口(如、、)。
&有关个人奋斗的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励志类故事,是一些成人作者专为这个年龄段创造的作品,但引导意图十分明显的作品往往会遭遇这一年龄段逆反心理的抵触,只有那些写得清新流畅,视角切入独特,富有真实人性的故事,才是能真正打动他们心扉的佳作(如、、、、)。
&由于日渐深入这个社会而又缺少更多样化体验的机遇,他们也很喜欢涉及历史、人文、社科、心理等交叉学科的既有情节又有深度的作品(如、),但这种类型的作品同样,少得可怜,不仅鲜有专为少年创作的,就连同类的成人普及型作品也很少见。
&他们渴望自由,讨厌受到约束,所以循规蹈矩的叙述方式是不招他们爱的(如大部分的民间故事);性格保守、缺少独立自主精神的角色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夸张的脸谱化人物也很难得到青睐(如中脸谱化的坏狐狸);过于天马行空、或是过于纯粹的想象游戏不再能轻易赢得他们的喜爱,有时他们还会对无厘头的情节产生质疑(如中老太太没来由地变大又变小);他们仍然对动物很感兴趣,但是拟人化的小猫远不如现实化的一只小野猫更能打动他们(如就不如更能让他们有反复去读的冲动);他们喜欢真实感和生活气息,但他们并不喜欢无限贴近生活的絮絮叨叨,而宁可去感知比现实“略高一点”的文学视野(如,同是观察型笔记,就比更容易为他们欣赏);有恶搞味道的幽默感虽然仍能令他们发笑,但是单纯的恶搞只会让他们觉得无趣,他们更喜欢的往往是在笑过后还能有所思的情节描写(如》中纯为了有趣而有趣的滑稽歌词,就不如中带有人生思考的荒谬语言更能令他们心动)。
适合少年文学作者阅读的参考书:
【五、青少年文学的创作】
创作原理:
青少年是一个和成年人最为接近的微妙群体,他们也是最渴望证明自己“不是小孩”的一群人。这个时期“童话”往往已经成为他们羞于谈论的话题,而爱情、事业、人生意义等等,能显得他们更为“成人化”的主题才是他们热衷去探讨的。但他们有时却又会以“儿童”的角度去反抗自己对成人权威的不满,并以“幼齿化”的方式来宣泄他们平时做“大人”时不能宣泄的情绪。所以,在高中生和大学生中,既有阅读成人作品的,也有反其道行之,回头去读图画书的。但这种“幼稚的阅读”,是不能和其儿童期的阅读行为等同看待的,因为它只是“看似幼稚”,而实际上,不论是读成人文学还是读图画书,青少年都在追寻一种更能提高其人生价值、增强其存在感的方式。他们更爱做哲学式的形而上的思考,以显示自己有主见的一面,而不再是儿时单纯地追求有趣和开心一笑,“成人童话”和“成人绘本”的出现,正是由于这两种年龄阅读倾向的不同,必须有所区分(其实如按其受众划分,应该称之为“青话”和“青少年绘本”)。给青少年创作和给儿童创作的最大差异往往并不在于篇幅的长短或是形式的新旧,而恰恰就在这种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上,因此优秀的青少年读物往往也能和成人文学经典一样,成为跨越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两大群体的畅销读物。
(一些为青少年创作的图画书也很容易和同样形式简单的低幼读物发生混淆,很多人觉得难以区分它们,因为确实有一部分这类图画书由于其情节的趣味性,也能在某方面被幼儿欣赏。如,这是从一个自杀前的成人视角回忆童年梦想的故事,整体氛围充满了失落、无奈、宿命等成人化情绪,但是抛开故事的两头,中间一截有关孩子和月亮做朋友的情节,却和《》这样的幼儿童话很贴近,因此也能引起部分幼儿对故事中这一情节的共鸣。但比较《月亮忘记了》和《月亮,你好吗》这个故事,我们会发现,前者描写的友情只是为了衬托后来的孤独,并且其涉及的末日危机感——月亮失踪了之后全世界的恐慌——也是只有一个社会人才能体会和产生共鸣的;而后者就更像孩子玩的游戏,单纯地讲述了两个彼此不认识的小家伙,月亮和男孩,是如何由相遇到相伴,最后快乐在一起的,整个故事除了展现友情的欢快,并不涉及其他复杂的背景。因此,要区分这其中的不同,我们还是应该抛开形式,去看作品要表现的都是些什么,以及这些内容是在幼儿能理解的范围,还是在青年能理解的范围?
同样的道理,一些借童话故事或者寓言形式表现的失恋、压抑、受虐、不得志、批判社会等成人化的情绪和思想,都是让我们区分这些作品属于什么年龄的标志物。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现代青少年文学往往喜欢以“孩子”作为主人公的形象,如《月亮忘记了》中自杀者在跳楼过程中想起的是自己儿时“无忧无虑”奔跑过原野的样子,《》中用一个女孩子来作为“不被世俗同化”的真理代言人,《》则用一个男孩来作为寻求人生本真意义的探索者,这,一部分是源于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受到加压而产生的一种特别的“怀旧情结”,一部分也是因为青少年文学作者大都是对成人世界感觉失望和厌倦的,所以他们宁可相信打开真理之门的钥匙是掌握在一个天真的小小孩手里,而这种作品和小孩子的读物的最显著区别,其实仍是在主题思想的不同。如,比较《》和《毛毛》,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两部作品都是在讲述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女孩,但前者关注的是一个特别的女孩与他人的交往中产生的戏剧化冲突,以及她如何在这些冲突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和乐观的心态;而后者关注的是一个单纯女孩所象征的纯朴、真诚的人类心灵,是否能够战胜社会快节奏发展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前者更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后者更关注的是人性的改变,两者有关联,而后者在思考上更具深度和广度,这正是青少年读物的一个特质,也是我们开头所说的青少年读物的创作原理。
这里特别值得中国作者注意的是,由于教育上的脱节,高等学府往往并不认为阅读理解和英文六级一样是一种基础能力,于是除了文学专科,其他学科的学生往往就此不用再读课本之外的东西,这导致一些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反比自己中学时代更弱(与英文不说就会忘一样,阅读能力也是会用进废退的),又由于日渐加快的学习、生活节奏,使部分青少年更热衷短平快式阅读和轻阅读,所以,一部分迎合这种人群的“弱智化”青少年读物也频频出现在我们的市场上,它们披着通俗言情、玄幻魔幻的外衣,而其中的思想内涵却虚弱空洞得不堪一击,这种读物属于一个浮躁时代的悲剧性产物,而不是青少年读物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它们无论现在怎么畅销,也不会成为能够打动无数代青少年读者的经典。)
青少年文学作者需要的气质:
喜欢思考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等深刻的问题;
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强,能同时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知识面广博,或爱好广泛,对自然人文各类学科均有兴趣;
善于运用隐喻、联想等表达方式;
善于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角色;
喜欢读复杂而不是简单的作品;
对有难度的挑战富于激情;
能包容不同意见和声音。
有代表性的作者:
艾登·钱伯斯
16-18岁的阅读状态:
有些人的阅读能力会因学习、生活压力造成的倦怠感而“抽抽回去”,反而更喜欢短文和图画类的轻松读物,但他们已经成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模式决定了他们仍然会被作品表现出的“思想性”吸引。他们完全懂得现实中有多少缺憾,但这并非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奇迹,恰好相反,这个多梦的年龄段无时无刻不在期待“出乎意料”的事件发生,不论是一句简单得出乎他们意料的哲理警句,还是一个新颖得出乎他们意料的写作手法,都可以令这群渴望新奇事物的年轻人精神振奋。
文字作者需注意:
他们喜欢那些可以反复阅读的深刻、生动、能引发他们暇思的格言短句(如《》、《》、《》)。
他们往往会沉醉于那些唯美、纯洁的抒情文字(如《》、《》)。
他们也很喜欢“窥探”别人的生活轨迹,因而对写实类的自传体,还有成系列的、从孩提时代一直写到青春期乃至结婚以后的成长小说都很有兴趣(如《》、《》系列、《》系列、《》系列,这些作品成功的关键是被“窥探”的人物塑造得极其生动丰满)。
他们对“爱情”的关注,要超过任何一个时期,但这时他们关注的爱,与其说是男女之间的本能吸引,倒不如说是来自“知心人”的一种肯定,或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他们更加能确定自己生命的意义,所以,塑造出“理想爱人”的文学作品最能博得他们的好感,即使并非爱情小说,具有这类情节的作品也会吸引他们读下去(如《》、《》中都出现了一个改变主人公命运的女性)。
他们渴求新知,因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渊博知识,庞大而又极具逻辑感的、造世主般的想象能力,总能令他们折服(如《》、《》,都以令人目不暇接的方式向他们展现出一个全新的大世界)。
他们面对生存的残酷斗争往往感到迷茫,因此那些传授给他们人生经验的励志类作品,不论是故事体、对话体、书信体,只要态度足够和蔼、平等,都会令他们喜欢(如《》、《》、《》,虽然这些散文里面的内容非常个人化,不足为所有人借鉴,但是真诚交流的语气仍然能抚慰年轻不安的心)。
绘本对他们来说,始终只是一种可爱的形式,他们会因为喜欢某个画风而追捧一本没什么内容的书,但过段时间后也许就懒得再看,像集邮家一样把自己的收藏束之高阁了,如果想成为真正打动他们的读物,还是要在绘本的主题中加入他们感兴趣的元素(如《》抓住了一些青少年的怀旧心理,《》用幻想手法演绎了一段在相爱中成长、独立起来的青春故事,《》中男子远离故土的不安心境和重建信心的过程会令他们感觉似曾相识,《》以悬而未决的结尾吸引爱思考的读者去细细琢磨,《》的励志作用不亚于一部洋洋洒洒的散文集)。
18-20岁的阅读状态
这一时期的阅读是最为个人化的,这个年龄在法律上已经完全属于成年,大部分青年迫切地想要向社会证明自己的能力,却又往往发现自己缺乏很多方面的能力;他们迫切地想要展现自己的个性,却又往往发现自己没什么特别之处。也正因如此,有的人会选择读知识读物或励志散文给自己充电,有的人会逃避在文学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会选择深奥难懂的读物来突出自己的另类和卓尔不群,可总的说来,他们还是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还是相信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而不像30、40岁人群大都已经开始被宿命感围绕,失去了追寻新知的热度,而仅仅把读小说当一种娱乐消遣看待。但,所有试图取悦这个年轻热情的阅读群体的创作都会是徒劳的,真正能打动他们的唯有真诚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这个世界又恰好在他们希望了解的范畴。
文字作者需注意:
他们喜欢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文学作品,也即那些很“自我”的散文或小说(如《》、《》、《》)。
他们喜欢关注伟大人物的平凡小事,倒不一定是出于对“名人”的好奇,而是这些人的平凡一面会给他们更多走向卓越的信心(《》)。
他们喜欢涉及某种专业学科知识,显得很有“知识性”,而本质上仍是在解答人生疑问的散文作品(生物学《》、物理学《》、游记加各国风俗学《》、心理学《》)。
他们喜欢关注社会中最边缘的话题,少数派永远比大众的安危更能引发他们的兴趣(《》、《》)。
他们喜欢生活在别处,原始的和未来的人类的生活方式,远比当下的更能吸引他们(《》、《》)。
参考书目就不列了,因为青少年文学就其创作技法而言,和成人文学基本无二。
世界上没有不变的真理,换句话说,只有变化才是永恒的真理。在同时阅读解放后由第一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者编写的儿童文学概论和现在刚刚出的几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杂志时,我就能清楚地感觉到两者笔下的“儿童生活”存在着多少差异,而“贴近儿童”这个创作原理随着时代发展又有了多少内容上的不同。同样的一部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被解读出不同的含义,就如《格林童话》被解读出性暴力的内涵,《小王子》被解读为一部爱情教科书。书者无意,读者有心,文学的走向,说到底,不是由某个作者改变,而是由大众整体的文化水平的改变而改变。而我今天做的年龄段划分,虽然力求贴近人类的生理心理的自然发展规律,但是,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是由那个时代的社会造就,所以,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也肯定会有某位有思想、有主见的儿童文学研究者看着这个划分,就像我看到那些老一辈人写的儿童文学教材一样,感叹它的很多地方,已经对现代的儿童文学家们失去了借鉴的价值。事实上,最近我看到一些教育学家把心理上的道德水准作为新的衡量阶段,用于给孩子推荐书籍,不禁也想到,除了结合年龄去研究,儿童文学中还有很多可能性是我们还未曾去触碰的。如果不久以后,真有这样一些智慧的人,找出了更好的分类方法,让读者能以最快速度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让作者能以最快速度找到自己的读者群,我不会感到有什么遗憾,但是,我希望,一部跨越了年龄限制、做到了适合0-99岁的儿童文学,不是像我所担心的,因为人类的不断早熟化而达到的这个目标。
当然,也有人担心,儿童文学作者会因为学习划分年龄段,而给自己的写作带来局限,但是,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尽信书,不若无书。作家应当是个杂家,任何一门学科都懂一些,这样他在创作时,才可能做到视野和胸襟更为开阔,而学一点划分年龄段的知识,就和学一点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知识,并无本质的不同。如果,一个人本身是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的,他就不可能因为学习了更多知识,了解到更多领域的事情,反而变得呆傻,不如原来有想象力和文采了。所以,我也希望,诸位看官不要把我这篇文字错误划入某种法律条款的类别,它仅仅是想传递一些你本人过去可能不知道不了解或是没有留心没有注意的事情或者信息,而一切课程,一切知识的本质,也不过就是供你分析和取舍的信息而已。
写给小读者:
你可以说,这个故事写得“很好看”,也可以说,我“看不懂”这个故事是在说什么。但你不用觉得,看不懂的就一定是很棒的故事(当然也不用认定它很烂)。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不用急着去读那些“大人才懂”的书。要相信,有一天你会理解所有的事情,但那个时候的到来,就像一份圣诞节的大礼,等待得越久,收到礼物的感觉才越发快乐。
写给作者:
永远别以为自己的作品能做到0-99岁的大小通吃。也许有一些作者确实是全才,既能写低幼故事,也玩得转青少年文学,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作者所有的作品都既适合低幼又适合青少年,恰好相反,这种类型的作者往往比别人更具年龄段意识,只有业余爱好者们,才会因为对儿童的不了解而提出适合0-99岁这种无知而盲目的创作目标。也永远不要试图扭曲自己的个性去迎合你的读者或者编辑,因为虚伪和做作是不论哪个年龄段的读者都不会喜欢的,自欺欺人的创作只会让你鸡飞蛋打,既丢失了自我,也失去了读者。
写给故事妈妈:
选择一个合适的作品给孩子,并让他们喜欢,有很大一部分责任是你的,而不是作者的。没有任何作者可能创作出一个受到所有人喜爱的作品。别人喜欢,并不代表你的孩子就一定喜欢,所以对童书的选择一定要建立在你对孩子的了解上,而不是随大流地去跟风。如果你读了一个故事,觉得它写得很差,你可以得出“这个故事很差”的结论;但是不要仅仅因为孩子看不懂就认定书很差,或者认为孩子很笨,把“看不懂”和“很差”、“很笨”划等号是很狭窄的阅读观,因为每个人都是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事实上,很多书放一段时间后,孩子忽然就“看懂了”的情况也是常有的。
写给出版人:
给童书划分年龄段是你义不容辞的职责,就像出售食品的厂商,必须给其产品标注保质期,但你提供的仅仅是你作为一个有良心的出版人,给商品附加的参考数据,就像我曾说过的,阅读年龄段只是一个大概念,是根据大多数孩子的理解能力来定的。这个数据不是你说多久即是多久,而是要有一定的依据。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新书适合0-99岁阅读,那就先请拿着这本书对0-99岁的不同读者做个细致调查,哪怕每个年龄的读者你只抽调一次,也需能出示100次调查结果,你才真正有资格说这种话。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娜 古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