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头上面有天然石头种类行成的像刀刻的痕迹,这种叫什么石

【评论】石头记――读李约热小说-他山之石-天峨县人民政府网
【评论】石头记――读李约热小说
&&& & 刘景婧,广西崇左宁明县人,1987年3月生。2005年10月加入南楼丹霞文学社,2009年6月毕业于广西河池学院中文系。现供职于广西宁明县宁明中学。有多篇散文、读书评论、电影评论发表在《芳草》、《广西文学》、《广西文艺界》、《左江文艺》、《南楼丹霞》等报纸刊物上,并有文章收录于《水边的文字&&河池学院学生散文选评》、《红水河的回声&&河池学院学生评广西作家作品文选》(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版)。
这是一些刻在鹅卵石上的字。你见过躺在小溪底部的鹅卵石吗?这些原本平淡无奇的石头,一旦被放置于水中,就会变得晶莹圆润。我常常想像它的形成。在它落入水中的最初,也许在几万年前吧,它可能是粗糙的、布满伤痕的,水包容了它,于是它躺在水底看着水上的蓝天,一看就是几万年。在这几万年中,石头的内心深处慢慢渗出的一些透明物质,沿着那些伤痕的纹路缓缓流淌,抚平了粗糙,于是一些特殊的形状开始显现。我们可以看见一些类似文字的形体开始形成。这些透明的水的精魂继续漫开,直到把这粗糙的石头包裹得圆润无比。最后,伤痕被水的精魂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了,常年在溪水中流亡。
这仅仅是我的想像。实际上这种文字并不存在,最多只是石头上的奇异纹路而已。但我固执地相信这种想像,特别是看过李约热的小说之后。
李约热是都安人。都安,我说过这个地方。&都安在广西之天然区域,是间于岭南山地,西北高而东南低,山川风候,则地幻炎凉,倚山为城,堙谷为垒,平畴绝少,水运亦穷。全县地形,近县治中部低陷,东西两部均层峦叠嶂,高耸入云,迤东北与迤西北,均趁山脉如登;迤东南与西南,均趁山脉如赴,此地势之大略也。&(摘自《都安县志稿(民国)》,都安瑶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整理,2002年5月)这是书上写的。一个来自都安的小师妹也曾用无比天真稚嫩的口吻跟我说过她的家乡。我在他们的描述中看到它:一座石城。高耸陡峭如铁桶似的群山脚下,贫困佝偻的人们常常用一种奇异的坚定眼神看着连绵的石山上空蔚蓝无际的天。都安对我来说,只是文字上的都安,嘴巴上的都安,最多只是想像中的都安,而对于李约热来说,那是现实得可以用手去抚摸的都安。
他从这个&石城&中走出,文字也带着一种石头般的质地。鹅卵石,圆润、跳跃、有内在的坚硬。他的作品则像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小河,开始总炫出一眼的梦幻,越往下,一个真实的世界才逐渐显现,犹如穿透落在水里的阳光后终于触摸到了水底的鹅卵石一样,微凉,湿润。而鹅卵石上被水沿着纹路流淌过的文字也有很长的历史了。中国的文字,从甲骨文开始,骨肉日渐丰满,成形后被无数人打磨、移动,现在它们被水凝固在石头上后被一个人拣起,那些晶莹的物质淌在它们上面就像一条小河流淌在古老的河床上。
&我喜欢在水底看太阳。
憋一口长长的气,然后扎下去,抱住水底的岩石,抬头看天。
天像一块蓝绸,柔软地在我眼前飘动,而那个太阳,她全部的光辉已被河水吸干,很舒服地亮着,像梦里的一盏灯。我想在这盏灯的光亮中睡去,但是根本不能,因为我很快憋不住了,那口气很快就耗完了,我在胸腔就要爆炸的时候蹿出水面,像一条小鱼,被追赶着来到另一个世界,然后,被这个世界的光亮扎得眼睛生疼。&(《青牛》)
这是一个很漂亮的开头&&李约热的很多小说开头都很特别。紧接着,在他的作品中,一个个有着书生意气的年轻人开始出现,他们当中有刚参加工作的计划生育工作者(《青牛》)、当导演的韦虎(《涂满油漆的村庄》)、好不容易当上警察的韦忠祥(《巡逻记》)&&他们怀抱梦想与美好愿望要走出贫穷与愚昧,然而出发时的义无返顾和回归时的格格不入却撞击出了一大片难言的隔膜、伤痛和无奈。
&很久之后的某个晚上,我梦见四只牛蹄。
当时我沉在水里,那四只牛蹄出现在我眼前,它们保持牛的姿势滑过水面朝我的梦境奔来。很快我就憋不住了,没等它们靠近,我就逃命似的钻出水面。
我不是一个好人。&(《青牛》)
&我们加广村的孩子应该喜欢泥巴!&&但韦虎,这个头上长满伤疤的孩子,偏偏不喜欢泥巴,他喜欢电影,他忘了自己是加广村的孩子。&&
韦虎像狼一样嚎起来,他的声音传出很远。这声长嚎后来一直刻在我的脑子里,每当我为韦虎感到担心的时候它总是在我的脑子里响起来,这时候我就在心里对自己说,别担心,能发出这种声音的人到了北京,就什么都不害怕了。
&&这个时候,我突然觉得我的双膝跳了两下,好像里面有两颗心脏那样跳了两下,我知道我已经准备好了。我的脑海里响起一阵狼嚎般的声音,那是韦虎十年前的叫声,现在,他已经忘记了这个声音,可我依然记得,这样的声音经常在我脑海里响起,有这样的声音在,我什么都不怕。&(《涂满油漆的村庄》)
我们可以在一幅幅极具质感的画面中看到在这片疼痛中挣扎的人们。他们永远无法彼此妥协,无法向对方的生活妥协,因为一旦妥协,一些关于光荣和梦想的事情就会变得不值一文;但不妥协又让他们的良心痛苦地抽搐。而当年那些出走时的光荣和梦想实际上似乎并不存在。乡村依然贫穷,人们依然愚昧,人和人之间依然无法沟通。从大山走出去的孩子不是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就是已被城市异化成了那里的人,在返回的途中,他再也无法把自己当成山里的孩子。而被贫穷压在脊背上一辈子的父辈和乡亲们看着归来的孩子,就像看着一个城里人,看着自己从一贫如洗的生活中榨取的心血付诸流水,一去不复返&&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作品给我们的思考与震撼是安静而有力量的。安静对这个时代来说已经变得跟藏羚羊一样濒危,却又不能引起像对藏羚羊的保护那样的重视。这是一个喧闹的时代。太吵太吵。人们忙着赚钱,忙着出名,忙着在&光荣与梦想&的口号声中哗众取宠。许多作家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来路。他们甚至在算计文学。他们在算计曾经寄放过他们的光荣与梦想的文学&&只为了维持一种貌似饱满的&作家&状态,好像一个泛着珍珠光润色彩的气泡,外表光亮无比,而内壳已经空了。他们的东西已不再让人思考和感动。他们把故事写得那么粗糙:有的故事内核那么好,却因为赶时间而写得满纸不耐烦;有的故事像一个没有经过青年而直接跨入中年的美女&&本应美好的身材却一下子变得臃肿难看、四肢不均。我们看见的是满纸的技巧、满纸的讨好、满纸的恐慌,恐慌是因为怕别人说你怎么江郎才尽了?讨好是因为怕已成为他的职业的写作再也不能给他带来声望荣誉和金钱。
奈保尔说:&要成为一个作家不是一种状态&&能力或成就的状态,名声或满足的状态,&&一个人达到它并且待在那里。总有一种特殊的焦虑依附于这个生涯:无论写作有怎样的艰辛,也无论它有着怎样的创作上的挑战与满足,时间总是把我从它那里带走。&奈保尔是真正的作家。他以他真诚的努力做到了不为&作家&所累,竭尽全力地实践着他写作的理想&&以一个写作者真正的良知为底线的对真理的探寻。就算寂寞,就算无人应和,他也能因为这本质的写作而感到幸福。
作家不能不用寂寞来滋养。寂寞是一种心态,一种健康、平和、清正质朴的心态。没了这种心态,所谓的&作家&只能是走下坡路。
李约热是一个不算高产的作家。他从容写作。他可以用一年的时间慢慢打磨一个中篇。在这个缺乏时光沉淀的快餐时代,这是一种难得的品质,石头的品质&&坚定、顽强、不可动摇。奈保尔说:&植物的天性就是不断前进,而石头不可动摇。&真正的大家永远向大自然学习。凡高在田野中向麦子学习生长的耐心和虔诚坚韧,李约热则在写作原则的坚持上让我们看到一种可贵的沉静。于是他慎重地拿出的作品都像一颗颗安静美丽的鹅卵石。他渴望他凝练的短篇或中篇作品中能有长篇小说的厚重。我们能在它们身上触摸到时光的轮廓和痕迹,就算它不够成熟,也值得我们敬重。
我是在一个秋日的傍晚看完他的作品的。暮色浓稠的傍晚,一串串暗色的花穗在秋风中如刻在空中的老旧版画,深刻而真实。龙江像一张老旧的油布,舒展地铺开,轻轻荡着柴米油盐。我知道龙江的怀里藏着无数的鹅卵石,不管外界如何变化,鹅卵石仍以石头的姿态仰望天空。桂西北的天空滋养了无数有梦想的人,希望这些梦想都能在石头上,刻印出斑驳美丽的色彩。
--摘自《天峨文艺》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今日: 0|昨日: 0|帖子: 14|会员: 3895|欢迎新会员:
- 135 人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35 位游客
- 最高记录是 2196 于 .
管理员 & & &
超级版主 & & &
版主 & & &
会员 & & &
当前只有游客或隐身会员在线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刻章石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