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H2和H2O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是

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简单离子R核外电子数为10,则不能确定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简单离子R核外电子数为10,则不能确定该粒子含有的中子数B.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分子 C.净化水的方法有多种,如:过滤、蒸馏、吸附、静置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D.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山东省月考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简单离子R核外电子数为10,则不能确定该..”主要考查你对&&化学式的写法和意义,水的净化,原子结构&&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式的写法和意义水的净化原子结构
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如可用O2,H2O,MgO分别表示氧气、水、氧化镁的化学式。 对概念的理解: (1)混合物不能用化学式表示,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 (2)每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但一个化学式有可能用来表示不同的物质。如氧气的化学式是O2,没有别的式子再能表示氧气;P既是红磷的化学式,也是白磷的化学式。(3)纯净物的化学式不能臆造,化学式可通过以下途径确定:①科学家通过进行精确的定量实验,测定纯净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再经计算得出。②已经确定存在的物质可根据化合价写出。书写规则: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按正前负后的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顺序通常是指: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边。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叫做“某化某”,如“CuO”叫氧化铜。当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不止一个时,还要指出一个分子里元素的原子个数,如“P2O5”叫五氧化二磷。有带酸的原子团要读成“某酸某”如“CuSO4”叫硫酸铜,还有的要读“氢氧化某”,如“NaOH”叫氢氧化钠。“氢氧化某”是碱类物质,电离出来的负电荷只有氢氧根离子。化学式的意义:(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以Cu为例) 宏观:表示该物质:铜表示该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铜由铜元素组成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一个铜原子。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关系:(1)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①已知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化合价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确定元素的化合价。标出已知、未知化合价:列出式子求解:(+1)×2+x×1+(-2)×3=0 x=+4②根据化合价原则,判断化学式的正误,如判断化学式KCO3是否正确标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计算正负化合价代数和是否为0:(+1)×1+(-2)×1=-1≠0,所以给出的化学式是错误的,正确的为K2CO3。③根据化合价原则,计算原子团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如计算N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和H2PO4-(磷酸二氢根)中磷元素的化合价。由于NH4+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不是电中性的,因此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多,而是等于+1. 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 x+(+1)×4=+1 x=-3 所以在N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同理H2PO4-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不是电中性的、因此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而是-1. 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y(+1)×2+y+(-2)×4=-1 y=+5 所以在H2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 ④根据化合价原则,确定物质按化合价的排序。如H2S,S,SO2,H2SO4四种物质中均含有硫元素,并且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四种物质中分别为:-2,0, +4,+6,故这四种物质是按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2)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的原则,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推求实际存在物质的化学式,主要方法有两种:①最小公倍数法
确定化学式的几种方法:1. 根据化合价规则确定化学式例1:若A元素的化合价为+m,B元素的化合价为-n,已知m与n都为质数,求A,B两元素化合后的物质的化学式。 解析:由题意知正、负化合价的最小公倍数为m ·n,A的原子个数为(m·n)/m=n,B的原子个数为 (m·n)/n=m 答案:所求化学式为AnBm.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例2:根据反应方程式2XY+Y2==2Z,确定Z 的化学式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反应前有两个X原子,四个Y原子,则两个Z分子含有两个X原子和四个Y原子。 答案:z的化学式为XY2 3. 利用原子结构特征确定化学式例3: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求X、Y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析: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X原子易得1个电子,Y原子易失2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相等可求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2 4.利用元素质量比确定化学式:例4:有一氮的氧化物,氮、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 4,求此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析:设此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根据xN:yO =7:4 得14x:16y=7:4,即x:y=2:1。答案:所求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 5. 利用化学式中所含原子数、电子数确定化学式例5:某氮氧化合物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23个电子,求此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析:设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xOy,则x+y=37x+8y=23解得x=1,y=2答案:所求化学式NO2。利用化学式的变形比较元素的原子个数:例:质量相等的SO2和SO3分子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解析: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二者的最小公倍数是320,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物质的质量相同,转化为分子个数SO2 为320/64=5,SO3为320/80=4,即5SO2与4SO3质量相同,所以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5×2):(4×3)=10:12=5:6。四、利用守恒法进行化学式计算:例:由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解析:在Na2S,Na2SO3,Na2SO4中,钠原子与硫原子的个数比是恒定的,都是2:1,因而混合物中钠、硫元素的质量比(或质量分数比)也是恒定的。设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可建立如下关系式。 Na ——S46  32x   32%46/32=x/32%解得x=46%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46%=22%。利用平均值法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找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平均值(包括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质量、平均质量分数等),再根据数学上的平均值原理,此平均值总是介于组成中对应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由此对混合物的组分进行推理判断。例:某气休可能由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C,O两种元素,其质量比为3:8,则该气体可能是?解析:由题给条件知,该气体只含C,O两种元素,而这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可能是CO2、CO,O2。CO2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8,CO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4,O2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0 (因C的质量为0)。题中给出该气体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8,故符合题意的气体组成为:CO2或 CO,O2或CO,O2,CO2。 利用关系式法解题技巧: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式所包含的各种比例关系,找出已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直接列比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例: 多少克(NH4)2SO4与42.4g尿素CO(NH2)2所含的氮元素质量相等?设与42.4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的(NH4)2SO4的质量为x(NH4)2SO4——2N——CO(NH2)2  132         60   x         42.4g132/x=60/42.4gx=93.28化学式前和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①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原子、分子)数目;②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③化学式石一下角的数字表示该粒子中对应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④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电荷数。定义:清除水中不好的或不需要的杂质,使水达到纯净的程度。四种净化水的方法,原理,作用:
水净化的方法:吸附,沉淀,过滤,蒸馏,杀菌吸附:常用明矾和活性炭,明矾溶于水后形成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活性炭不仅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还可以吸附在水中有异味的物质和色素沉淀:水中悬浮物别吸附后形成密度大的颗粒,从而使杂质沉淀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蒸馏: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杀菌:常用杀毒剂:漂白粉,氯气以及新型消毒剂二氧化氯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较高的是蒸馏。综合运用时,按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的顺序操作净化效果更好 加絮凝剂(明矾)与活性炭净水的比较: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图及步骤1、净化过程图&2、自来水净化步骤①从水库中取水。 ②加絮凝剂(主要是明矾),使悬浮的小颗粒状杂质被吸附凝聚。 ③在反应沉淀池中沉降分离,使水澄清 ④将沉淀池中流出的较澄清的水通入过滤池中,进一步除去不溶性杂质。 ⑤再将水引人活性炭吸附池中,除去水中的臭味和残留的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⑥细菌消毒(常用通入氯气的办法)。它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因为除去病菌的过程.就是把病菌变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⑦杀菌后的水就是洁净、可以饮用的自来水,通过配水泵供给用户,但水中仍然含有可以溶于水的一些杂质,所以还是混合物。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的构成:原子核相对原子来说,体积很小,但质量却很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质子的质量为:1.6726×10-27kg 中子的质量为:1.6749×10-27kg 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对原子构成的正确理解: (1)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绝大多数由质子和中构成 (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含有1个质子,无中子),体积极小,密度极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多少,决定了原了的种类。 (3)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二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 (4)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干中子数,如钠原子中,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5)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就没有中子。 (6)在原子中,由于质子(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且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中虽然存在带电的粒子,但原子在整体上不显电性。核外电子的排布:①电子层核外电子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②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通常用电子层来形象地表示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离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电子层数、离核远近、能量高低的关系如下所示: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离核远近 近→&&&&&&& 远能量高低 低→&&&&&&& 高 ③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了解一些核外电子排布的简单规律对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有很重要的作川,核外电子排布的简单规律主要有: a.每层上的电子数最多不超过2n2(n为电子层数),如第一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可能为1,也可能为2,但最多为2。 b.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第一层,排满第一层后,再排第二层,依次类推。 c.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不超过8;当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不超过2。原子的不可再分与原子的结构: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由一种原子变成另外一种原子,即化学变化中原了的种类不变,其原因是化学变化中原子核没有发生变化。如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硫和氧气中分别含有硫原子和氧原子,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硫中仍然含硫原子和氧原子。原子不是最小粒子,只是在化学变化的范围内为“最小粒子”,它还可再分,如原子弹爆炸时的核裂变,就是原子发生了变化。原子尽管很小,但具有一定的构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简单离子R核外电子数为10,则不能确定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76411130621226801769440423235775氢气.(2)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是由于瓦斯暴炸所致.瓦斯中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一定范围时遇明火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的发生应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有①③(填序号)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③提高通风能力④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去(3)为了提高煤的热效应,同时减少燃烧时的环境污染,常将煤转化为水煤气,这是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的氢气,它是由煤炭和水蒸气反应制得,已知C(石墨)、CO、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1H2(g)+O2(g)═H2O(g),△H2=-241.8kJ?mol-1CO(g)+O2(g)═CO2(g),△H3=-283.0kJ?mol-1H2(g)+O2(g)═H2O(l),△H4=-285.8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上述提供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36g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热量变化是吸收88kJ.②写出C(s,石墨)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s,石墨)+H2O(g)=CO(g)+H2(g)△H=+131.3kJ?mol-1.③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g),△H=-2220.0kJ?mol-1相同物质的量的丙烷和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产生的热量之比为;相同质量的氢气和丙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产生的热量之比为20.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08年山东省枣庄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燃料和能源是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内容.我们要关注矿物能源的合理利用,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1)新能源应该具有原状料易得、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且不会污染环境特点.在煤炭、石油、煤气、氢气中,前途广阔的能源是______.(2)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是由于瓦斯暴炸所致.瓦斯中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一定范围时遇明火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的发生应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有______(填序号)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③提高通风能力④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去(3)为了提高煤的热效应,同时减少燃烧时的环境污染,常将煤转化为水煤气,这是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的氢气,它是由煤炭和水蒸气反应制得,已知C(石墨)、CO、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1H2(g)+O2(g)═H2O(g),△H2=-241.8kJ?mol-1CO(g)+O2(g)═CO2(g),△H3=-283.0kJ?mol-1H2(g)+O2(g)═H2O(l),△H4=-285.8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上述提供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36g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热量变化是______.②写出C(s,石墨)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③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g),△H=-2220.0kJ?mol-1相同物质的量的丙烷和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产生的热量之比为______;相同质量的氢气和丙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产生的热量之比为______.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枣庄一模
题型:问答题
燃料和能源是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内容.我们要关注矿物能源的合理利用,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1)新能源应该具有原状料易得、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且不会污染环境特点.在煤炭、石油、煤气、氢气中,前途广阔的能源是______.(2)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是由于瓦斯暴炸所致.瓦斯中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一定范围时遇明火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的发生应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有______(填序号)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③提高通风能力④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去(3)为了提高煤的热效应,同时减少燃烧时的环境污染,常将煤转化为水煤气,这是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的氢气,它是由煤炭和水蒸气反应制得,已知C(石墨)、CO、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1H2(g)+12O2(g)═H2O(g),△H2=-241.8kJ?mol-1CO(g)+O122(g)═CO2(g),△H3=-283.0kJ?mol-1H2(g)+12O2(g)═H2O(l),△H4=-285.8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上述提供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36g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热量变化是______.②写出C(s,石墨)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③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g),△H=-2220.0kJ?mol-1相同物质的量的丙烷和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产生的热量之比为______;相同质量的氢气和丙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产生的热量之比为______.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为了提高煤的热效应,同时减少燃烧时的环境污染,常将煤转化为水煤气,这是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的氢气,它是由煤炭和水蒸气反应制得,已知C(石墨)、CO、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石墨)+O2(g)&&& CO2(g)△H&1=-393.5kJ?mol-1
H2(g)+O2(g)&&& H2&O(g)△H&2=-241.8kJ?mol-1
CO(g)+O2(g)&&& CO2(g)△H&3=-283.0kJ?mol-1
H2(g)+O2(g)&&& H2O(1)△H&4=-285.8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根据上述提供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36g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热量变
化是&&&&&&&&&&&&&&& 。
②写出C(s,石墨)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③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3H8(g)+5O2(g)&&& 3CO2(g)+4H2O(g)△H&=-2220.0kJ?mol-1
相同物质的量的丙烷和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相同质量的氢气和丙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08枣庄调研)燃料和能源是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内容。我们要关注矿物能源的合理利用,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 (1)新能源应该具有原状料易得、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且不会污染环境特点。在煤炭、石油、煤气、氢气中,前途广阔的能源是&&&&&&&&&&&&&&&&&& 。&& (2)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是由于瓦斯暴炸所致。瓦斯中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明火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的发生应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有&&&&&&&&&&&&&&&&&& (填序号)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 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③提高通风能力&&&&&&&&&&&&&&&&&&&&&&&&&&&&&&& ④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去&& (3)为了提高煤的热效应,同时减少燃烧时的环境污染,常将煤转化为水煤气,这是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的氢气,它是由煤炭和水蒸气反应制得,已知C(石墨)、CO、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石墨)+O2(g)&&& CO2(g)△H&1=-393.5kJ?mol-1H2(g)+O2(g)&&& H2&O(g)△H&2=-241.8kJ?mol-1CO(g)+O2(g)&&& CO2(g)△H&3=-283.0kJ?mol-1H2(g)+O2(g)&&& H2O(1)△H&4=-285.8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上述提供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36g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热量变化是&&&&&&&&&&&&&&&&&& 。②写出C(s,石墨)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③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 3CO2(g)+4H2O(g)△H&=-2220.0kJ?mol-1相同物质的量的丙烷和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产生的热量之比为___,相同质量的氢气和丙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某同学在烧水时,不小心把水洒在炉火上,结果发现炉火更旺了,原因是H2O和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了水煤气(CO和H2),反应方程式如下:C+H2O(g)CO+H2,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B.由煤加工成焦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2)煤的加工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如图是高炉炼铁的示意图.请根据图例回答:①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②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炼铁的原理;③高炉炼铁会产生大量的高炉气体,其主要成分是高浓度的CO和氧化铁尘粒.请你对高炉气体的处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3)化肥厂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是煤、空气、水.生产简要流程如下:煤气发生炉中主要反应:①C+O2=CO2;②C+H2O=CO+H2.两个反应必须进行调控才能保持一定的炉温.判断:反应②(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将合成的氨气部分通入碳化塔,既除去了二氧化碳又得到了化肥NH4HCO3,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 示 请您或[登录]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手机注册免费送10天VIP和20个雨点!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关于下列变化过程:H2→H2O,CO→CO2,C→CO2,CO2→CO;说法正确的是
练习题及答案
关于下列变化过程:H2→H2O,CO→CO2,C→CO2,CO2→CO;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中都有氧化物B.都可以通过置换反应而实现C.反应条件都是点燃D.都是固体和气体间的反应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A、氢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生成物都是氧化物,故A说法正确;B、氢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都是化合反应,故B说法错误;C、前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故C说法错误;D、此三个反应中碳是固体,而氢气、一氧化碳是气体,故D说法错误;故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化学试题“关于下列变化过程:H2→H2O,CO→CO2,C→CO2,CO2→CO;说法正确的是”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氢气的性质、
置换反应、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碳的性质、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化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氢气(Hydrogen)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轻的气体。它的密度非常小,只有空气的1/14,即在标准大气压,0℃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所以氢气可作为飞艇的填充气体(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安全性不高,飞艇现多用氦气填充)。氢气主要用作还原剂。
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是无色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各种气体中,氢气的密度最小。标准状况下,1升氢气的质量是0.0899克,比空气轻得多)。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另外,在101千帕压强下,温度-252.87℃时,氢气可转变成无色的液体;-259.1℃时,变成雪状固体。
氢气的化学性质
氢气在空气里的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里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
用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将管口靠近酒精灯,如果听到轻微的&噗&声,表明氢气是纯净的。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这时需要重新收集和检验。
如用排气法收集,则要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使试管内可能尚未熄灭的火焰熄灭,然后才能再收集氢气(或另取一试管收集)。收集好后,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再移开,看是否有&噗&声,直到试验表明氢气纯净为止。
(2) 氢气爆炸实验
不纯的H2点燃时会发生爆炸。但有一个极限,当空气中所含氢气的体积占混合体积的4.0%-74.2%时,点燃都会产生爆炸,这个体积分数范围叫爆炸极限。
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钻有小孔的纸筒(或塑料筒等),用纸团堵住小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使纸筒内充满氢气。把氢气发生装置移开,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做这个实验时,人要离得远些,注意安全。)
我们可以看到,刚点燃时,氢气安静地燃烧,过一小会儿,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响,爆炸的气浪把纸筒高高炸起。
(3)人造氢气常用方法
1.硫酸与锌粒(生产设备启普发生器) ,用锌与稀硫酸反应
Zn+H2SO4=ZnSO4+H2&
注意:这里不用盐酸是因为盐酸反应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制得的气体含有氯化氢杂质。
2.用铝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取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氢是主要的工业原料,也是最重要的工业气体和特种气体,在石油化工、电子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加工、浮法玻璃、精细有机合成、航空航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氢也是一种理想的二次能源(二次能源是指必须由一种初级能源如太阳能、煤炭等来制取的能源)。在一般情况下,氢极易与氧结合。这种特性使其成为天然的还原剂使用于防止出现氧化的生产中。在玻璃制造的高温加工过程及电子微芯片的制造中,在氮气保护气中加入氢以去除残余的氧。在石化工业中,需加氢通过去硫和氢化裂解来提炼原油。氢的另一个重要的用途是对人造黄油、食用油、洗发精、润滑剂、家庭清洁剂及其它产品中的脂肪氢化。由于氢的高燃料性,航天工业使用液氢作为燃料。
1.资源丰富。以水为原料,电解便可获得。水资源在地球上相对主要燃料石油,煤也较丰富。
2.热值高。氢燃烧的热值高居各种燃料之冠,据测定,每千克氢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4*10^8焦耳,为石油热值的3倍多。因此,它贮存体积小,携带量大,行程远。
3.氢为燃料最洁净。氢的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
1.空气中含量少
2.十分容易扩散到外层空间,储存需要液化
考点名称:
置换反应的概念
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无机 化学反应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可表示为:A+BC=B+AC或AB+C=AC+B。
置换反应的口诀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以H为标准,(K、Ca、Na、Mg、Al 、Zn、Fe、Sn、Pb)是活泼金属,(Cu、Hg、Ag、Pt、Au)是不活泼金属。
置换反应的规律和条件
初中化学常见置换反应总结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考点名称: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碳氧化物之一,是一种无机物,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二氧化碳无毒,但不能供给动物呼吸,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在空气中通常含量为0.03%(体积),若含量达到10%时,就会使人呼吸逐渐停止,最后窒息死亡。
表面张力:约3.0dyn/cm
二氧化碳分子结构很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会与织物发生化学反应。
没有闪点,不燃;无色无味,无毒性。
液体二氧化碳通过减压变成气体很容易和织物分离,完全省去了用传统溶剂带来的复杂后处理过程。
液体CO?和超临界CO?均可作为溶剂,尽管超临界CO?具有比液体CO?更高的溶解性(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高溶解性,并兼备气体的低粘度和高渗透力)。但它对设备的要求比液体CO?高。综合考虑机器成本与作CO?为溶剂,温度控制在15℃左右,压力在5MPa左右。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呼吸;
C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为酸性氧化物,易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
CO2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和水:
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常用于检验CO2的存在:
CO2与碱作用还可能生成酸式碳酸盐:
CO2中碳为+4价,可被某些强还原剂还原,如与赤热的碳作用还原成CO,CO2与活泼金属作用被还原成碳:
CO2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CO2和H2O合成碳水化合物。 二氧化碳可与金属镁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由此可证明二氧化碳也可以帮助金属镁燃烧,这属于特例。
二氧化碳用途:
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又不支持一般燃烧物的燃烧,同时二氧化碳的密度又比空气的密度大, 所以常用二氧化碳来灭火。用二氧化碳来隔绝空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固体的二氧化碳(干冰)在融化时直接变成气体,融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了周围的温度。所以,干冰经常被用来做致冷剂。
用飞机在高空中喷撒干冰,可以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从而形成人工降雨。
在化学工业上,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大量用于生产纯碱、小苏打、尿素、碳颜料铅白等。在轻工业上,用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可用来生产碳酸饮料、啤酒、汽水等。  
用二氧化碳贮藏的食品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本身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防止食品中细菌、霉菌、虫子生长,避免变质和有害健康的过氧化物产生,并能保鲜和维持食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如瑞典一家公司就推出了用充满了100%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包装、容器、贮藏室来贮藏肉类的新方法。全球知名的技术集团ABB宣布在北京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建造两个温室气体化学实验室,他们将转让约150-200万美元的设备,及派出相关的科研人员,以帮助中国提高技术水平以减低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在能源、工业及运输业领域所造成的温室废气排放。
在位于瑞士的ABB研发中心指导下,该课题初期将主要就催化等离子体转化温室气体合成高 品质液体燃料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二氧化碳是困扰地球的主要温室气体,而中国因为燃煤等因素,有可能成为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研究通过某些技术把二氧化碳转化成为高品质的液体燃料,将是既消除污染又增加能源的、有利而无害的好事。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在自然界,二氧化碳保证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海洋中浮游植物呼吸的需要。
考点名称: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嗅、无味的气体。
蒸气压(kPa):309kPa/-180℃
溶解性: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易被氨水吸收。
禁配物:强氧化剂、碱类。
分解产物:400~700℃间分解为碳和二氧化碳。
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空气混物爆炸限12%~75%。
其他物理特性:自燃点608.89℃。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十2,能进一步被氧比成+4价,从而使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够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CO+O2=点燃=2CO2
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燃料。
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如: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金属铜,将氧化锌还原成金属锌:
CO+CuO=Cu+CO2
CO+ZnO=Zn+CO2
在炼铁炉中可发生多步还原反应:
CO+3Fe2O3= 2Fe3O4+CO2
Fe3O4+CO= 3FeO+CO2
FeO+CO=Fe+CO2
在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它能和一些金属单质发生反应,主成分子化合物。如Ni(CO)4(四羰基镍)、Fe(CO)5(五羰基铁)等,这些物质都不稳定,加热时立即分解成相应的金属和一氧化碳,这是提纯金属和制得纯一氧化碳的方法之一。
一氧化碳的用途:
主要用于化学合成,如合成甲醇、光气等,用作精炼金属的还原剂。
一氧化碳可作气体燃料和用来冶炼金属。
大气中的一氧化碳,有阻碍红外线传播的作用。因此,当大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地球向外层空间传播的热量就会减少,气温就会升高,这就是现在人们关心的一氧化碳的温室效应。科学家们探测表明,在金星周围的气体中,一氧化碳是主要成分,那里的气温要比地球高得多。
一氧化碳喷漆,干得快,光泽好,不会产生有毒污染。
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化学式: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 + CO =高温Cu + 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 氧化亚铜 Cu2O&
考点名称:
碳的定义: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点燃或高温的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
2.可燃性:
氧气充足的条件下:C+O2CO2
氧气不充分的条件下:2C+O22CO
3.还原性:
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3Fe+2CO2&
木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C+CO2CO
碳燃烧生成物的判断:
氧气量充足时,碳充分燃烧:C+O2CO2
氧气量不充足时,碳不充分燃烧:2C+O22CO
mg碳与ng氧气反应:
① 时,生成物只有CO,且O2有剩余;
②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
③时,生成物既有CO2,也有CO;
④ 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
⑤时,生成物只有CO,且C有剩余。
碳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1)C+2CuO2Cu+CO2&
(2)C+O2CO2
(3)3C+2Fe2O34Fe+3CO2&
(4)2C+O22CO
(5)CO2 + H2O===H2CO3
(6)H2CO3==CO2 + H2O
(7)2CO + O22CO2
(8)C+CO22CO
(9)3CO + Fe2O32Fe + 3CO2
(10)CO+ 2CuO2Cu + CO2
(11)Ca(OH)2 + CO2====CaCO3&+ H2O
(12)CaCO3+2HCl==CaCl2+CO2&+H2O
(13)CaCO3CaO+CO2
(14)CaO+H2O==Ca(OH)2
(15)C2H5OH+3O22CO2+3H2O
(16)CH4+O2CO2+2H2O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关于下列变化过程:H2→H2O,CO→CO2,C→CO2,CO2→CO;说法正确的是”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