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个有佛山无影脚的红眼,江西一区的……最好是兴国人,

我有无影我不怕他,贫民红眼单刷魂牛。 - 地下城与勇士视频 - 爱拍原创今天我想把号里的红眼删了,你们有什么想对我说的 - 地下城与勇士 - 游戏问答频道_单机游戏下载网
今天我想把号里的红眼删了,你们有什么想对我说的
鱼你删帖删红眼了、、、、 论坛等级:
个 楼主 俺写的帖子皇城是披着羊皮的涩狼那个帖子
怎么全部给删掉了。。。。那不如你意。。删掉那地方就好了。。为什么全盘给否定了。。。。俺认为主铁没有毛病。。。如果要保护骗子人渣,你删好了
by 馊档谝[vcccc2]
11:46 FROM:123.188.*.* 论坛等级:
积分/魅力:18/0 1楼 Re:鱼你删帖删红眼了、、、、
加工5盾牌的都知道 以前5盾牌有机会恢复生命的 现在的5盾牌在没有恢复生命 昨天本人实验24小时没出1次 打架2小时 出现1次 证明他们又修改数据 现在的盾牌对怪无效果 只有打架才有效果 那么下次估计火中 宝和体 对怪都没作用 大家记忆的+20速度的标致 实际有什么 就1标致 没效果 还有本人加工的能量转化2及 系统说7秒 实际用只有1 俩秒 系统就知道把玩家花钱买的东西改变
by 小女人[10-08-18 12:06 FROM:218.107.*.* 论坛等级:
积分/魅力: 2楼 Re:鱼你删帖删红眼了、、、、
您好: 违反规定的帖子是要进行删除的。论坛是大家互相交流,谈心的地方,建议大家尽量使用文明语言,谢谢! 1楼的反映问题, 经测试,5盾的被动技能结界复苏是玩家受到其他玩家的能量炮、火箭、导弹攻击后,有一定几率触发才能触发的;当技能效果被触发时,角色战车出现一个圣光照耀的动画;这个是百分之10的几率。(这个被动技能,只有玩家打玩家才有一定几率触发。对怪无效,之前的设置也是这样,一直没有变)。加20速度是感恩的赐福。感恩的赐福使用后在人物栏中显示使用后图标,不在其他地方显示属性。能量转化(2级)技能卡工作人员也对其进行了测试,在使用后效果是持续7秒。工作人员建议您提供一下您所在的星球,昵称,工作人员对您的账号进行测试,谢谢!
此贴最后由 ew ace_staff03 在
17:48:57 编辑过
by 跳水鱼[new ace_staff03]
13:04 FROM:219.144.*.* 论坛等级:
积分/魅力:楼 Re:鱼你删帖删红眼了、、、、
请看抓图,皇城用龙2的号和抢俺房子后,用恶毒语言骂我的皇城公主的小号,披着羊皮的涩狼在一起的抓图
那个小号在撒玛是给皇城破撒玛修血用的,俺正好打怪路过看见的。。。
by 馊档谝[vcccc2]
13:37 FROM:123.188.*.* 论坛等级:
积分/魅力:楼 Re:鱼你删帖删红眼了、、、、
by 馊档谝[vcccc2]
13:40 FROM:123.188.*.* 论坛等级:
积分/魅力: 5楼 Re:鱼你删帖删红眼了、、、、
您好: 感谢您提供的信息,工作人员会进行核查处理的。如果是私聊骂人的话,我们是无法查看到的。您可以对私聊骂人的玩家做屏蔽。具体方法如下:屏蔽消息:在聊天框输入+(空格)对方昵称然后发送消息;解除屏蔽:在聊天框输入C(空格)对方昵称然后发送消息.留言方式骂人的话,也只能建议您不看他给您发的消息。直接删除。谢谢!
by 跳水鱼[new ace_staff03]
14:07 FROM:219.144.*.* ‘新星际家园’是人生驿站中最值得谱写的记忆篇章,祝玩家们在新星际家园游戏愉快! ――星际家园客服团队
留言信箱不接受问题处理,请玩家们在游戏中使用问题反馈与GM联系,谢谢!
积分/魅力:212/10 6楼 Re:鱼你删帖删红眼了、、、、
鱼你说的真有意思,他神仙呀不看就知道骂他
by william[dingding523]
14:41 FROM:112.225.*.* 论坛等级:
积分/魅力:楼 Re:鱼你删帖删红眼了、、、、
这是抢房子那天的抓图。。。。最近皇城公主急于翻案
在铁证如山的面前它还有啥话说呢
一看抓图就明白咋回事了。。。大家还是对垃圾小心防范为好
by 馊档谝[vcccc2]
16:02 FROM:123.188.*.* 论坛等级:
积分/魅力:54/0 8楼 Re:鱼你删帖删红眼了、、、、
这是一篇刺中GM要害的揭黑贴,本人每发一次,
痴呆鱼就迅速删掉一次,就这样发了删,删了发,
发了又删,删了又发,如此较量已近百次。为了让大家
了解黑幕,我会不懈的发,但GM也会不懈的删的,
所以请大家随时查,迟了就第二天看,总会有的。
这就叫“贴子删不尽,鼠标点又生”。哈哈。 揭开星际黑洞面莎
本人算是个老玩家了,在星际至今已有四年多。但是自帝王装出现我就开始拒绝充值和打架,现在看来算走对了。 星际家园这款游戏走过了从家园→帝国→黑洞的历程,如今已是名符其实的星际黑洞。 大家知道吗?宇宙中有一种东西叫黑洞,它贪婪地吞噬着靠近他的一切。这款游戏从帝王套开始就设下了一个一个的连环陷井,吞噬着玩家,其手段可谓近乎卑鄙。 为了警醒后来人,特招开此次研讨会,望和老玩家们一道来揭露其中的黑。 欲知黑洞内幕,请关注本贴中的回复连载。 第一黑:无透明度,暗厢操作,骗玩家入套。 如游戏中的充值活动所得装备,通常是故意只进行表面说明,而一些涉及费用多少的内容却秘而不宣,让你误认为一充到位,等你充到手了才知上当,进退不得。 如一件装备的成功锻造要多少个芯片等......。此类太多,基本上涉及所有加工物件。 还有如商城物品,故意不说明物品属性,叫你买后一用才知上当,这时GM会告诉你:你已使用,不能退还。....... 欲知黑洞内幕,请关注本贴中的回复连载。 Re:黑洞研讨会 第二黑:GM为了套钱,推出一个接一个的什么充值排行帝王装备之类,在套钱的同时又故意导致游戏失去平衡,然后又以出新装备的方式逼迫玩家出钱为游戏找回平衡,不断下套骗取玩家买单(至今仍不平衡,每个玩家不丢进黑洞2至3万元是买不回平衡的)。这是玩家应承担的吗? 也因这一原因,绝大多数明眼人愤而离去,留下的也多数不打架不充值了,游戏也从帝王装开始结束了它的黄金时代,星际由家园变为帝国,再变成了今天的黑洞,开始走上死亡的不归路 第三黑:以数据丢失的方式窃取玩家物品,使玩家只好再购。这也是捞钱的又一有效手段,双份进帐哦。 提醒大家:慎用永久包。
第四黑:发行新的附属装备时,故意不将需多少人民币才能得到、还需花多少人民币才能使装备属性提高多少、以及装备是否还需什么特殊条件才能使用等一系列需消费人民币的情况祥细告知玩家,使你在误解中走进圈套,在骂声中将钱一次一次的丢进无底洞。
如星际护卫、星际精英称号卡等。
by ぴ泉Δ[yxg8-08-18 22:37 FROM:58.42.*.* 论坛等级:
积分/魅力:楼 Re:鱼你删帖删红眼了、、、、
这个装处滴老破鞋子滴老鞋拔子脸。。应该累变型了
by 馊档谝[vcccc2]
11:02 FROM:123.188.*.* 1 如果您想发表帖子,请先★ 文存草屋 (顶端附置顶外的19位作者文集)
  昨半夜看电视,正置央视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专题片的红军于70年前11月1日在兴国突破封锁线的一集。浮想联翩,夜不能眠……
  1993年开始的京九线动工,我们单位370人和数台大型机械设备浩浩荡荡开向江西兴国县南段,因为该工程处系我分管,在进军之初和三年间我去了三次,合计在红土地生活二月,一晃10年之余―― 老 营 盘
  1993年3月,当大队人马动身没几天,我乘单位小车和工地主要负责人经九江、南昌的路线驶向兴国。离开国道后左拐,是一条碎石路面,5、6米宽,一路几乎没见到别的车。
  很快进入山地。有的大山很高,山上长有稀疏的小株野生树木和荒草。山路崎岖。
  走了很长时间,到最高处的隘口后几十米远,见路边山脚有一座不大的非正规形状的青石碑,正面刻满碑文,像是几十年前立的。我们停车休息――这是我有生以来对革命先烈战场的第一次震撼!
  碑文大意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蒋军重兵把7个师的红军包围在兴国这个山窝,为了突围,这里是两面大山的隘口,双方在这里展开了多日的残酷战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双方共死亡……人。尤为动人的是,我们的一个师长被炸的腿脚不全,被敌人生俘,就在这个位置自残牺牲!
  碑上的地名是:老营盘。
  一眼向下望去,山路45度以上,很陡。一名“老l”背只竹筐非常吃力地向我们“爬山”走来。而我们已经走过的山路基本是起伏不大的。这里全是大山,很深的山旮旯下影影绰绰见到豆大的两间小房。我当时想,这两家离大路不远,要买包盐是何等的困难,更不说远的了。
  一眼郁郁葱葱,尽收眼底。我想,我要是有挺机关枪在这里把守,别说你枪林弹雨,空身走上来就累得不轻了。
  虽然不见当年弹洞,我眼里仍然浮现当年红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烈景象!感觉成万红军的英灵在满山遍野魂绕。
??而和我一道同行的是我们的老局长,他的父亲在他怀抱时跟随和毛泽东同期的共产党人解慕唐()参加革命,亦是一位开国将军。为了兴国这块红土地,他不顾60多岁的年纪,坚决要来参加兴国的铁路施工,因为,他的父亲正是当年从这里突围的红军!
  离开碑后,小车在满足气闸的三个“点”的情况下,许多地段放了空挡,没了连续几日行程的马达声,非常安静地向下滑行,不多会就到了兴国县城的中心路口。
  路口立着一座六七米高的石碑,碑上刻着当时是我们部门的顶上司钱正英书写的几个大字及其署名。
  因为小车连续几天的奔跑和几小时山路的影响,毛病出了好几个,司机忙于找商店买配件和修车。见路左侧是个六七米高、陡起的高岗,上面青松葱葱,一座高高的纪念碑耸立其中。闲着也是闲着,我们几个顺着旁边不远的踏步就上了去。
  噢唷!原来是烈士陵园。迎着门的是这座烈士纪念碑。上刻: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二十余米,后不远是纪念馆,一派素穆庄重。馆内陈列着当年红军用过的土枪土炮,以及草鞋、斗笠、标枪、大刀片等等。通过版块介绍,我记录如下:
  兴国,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部分在兴国工作和战斗过,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毛泽东同志在兴国做过《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办过“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陈毅元帅曾兼任过中共兴国中心县委书记;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聂荣臻等也都曾先后在兴国从事过革命活动,在兴国先后创办了中央兵工厂、中央造币厂、中央红军总医院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参加长征的12个主力师有7个师是从这里出发的,其中“少共国际师”、“工人师”、“模范师”三个师均是兴国子弟。苏区时期,全县23万人,参军参战的就达8万多人,占青壮年的80%,为国捐躯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23179名,居全国各县烈士之首,占全国烈士总数的六十分之一,全省烈士的十分之一,赣南烈士的五分之一。其中仅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烈士就达12038名,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将士倒下。苏区时期,兴国被誉为“模范县”,毛泽东同志称兴国人民创造了“第一等工作”。兴国又是全国知名的将军县,全县共有长征老干部500余人,省军级以上干部106人,地师级干部147人,开国将军54名,是全国第二大将军县。
  其他版块还有肖华等54位开国将军的一一介绍,以及肖华写的《长征组歌》等等,甚至我还发现了有我们新疆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政委,即我于20天前写的《比起老军人,烧包的官儿们你假了》里面描写的清瘦、1.55米高、抱着大扫帚在总医院内扫地的龙少先老人。此时,我的心情只是激动,然而随后是震动,浑身毛耸!
  纪念馆后面的是一个大院子,进去一看是环形碑廊,碑墙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烈士的名字,目不暇接。听当地人介绍,这只是后来人费了很大劲才落实下来、只限于有名有姓的;而有多少断门绝后,几十年后想不起人名的红军烈士没在其中;还有潘冬子他妈那样的不是红军,被还乡团满门抄斩的,有的村子没剩一人,这又有多少?――谁也无法统计!1993年兴国全县,几乎家家都是烈属!蒋军杀入兴国后,已是死的死,逃的逃,满眼血泊、焦房、尸首……惨象万千,活人几乎不见。
  我仿佛23179名烈士把这个大院子挤得满满的,甚至人压人,并把我挤得无立锥之地,还有在院子外面无数的红军无名烈士和潘冬子他妈。我喘不过气来,像似窒息。
  那几千名牺牲的“少共国际师”十三四岁的小红军(龙少先是极幸运之人),小小的年纪,肌瘦面黄,浑身挂花,像是一个个在我身边――老的老,少的少,前赴后继,在我二小时前的“老营盘”处扑拉拉地倒下了多少?还有在湘江血战死的、大渡河死的、过草地死的……。
  我到过全国无数的烈士陵园,全部是满目坟茔,唯独这里没见一座坟墓。
  ――23179名烈士和无数的无名烈士啊,你们在哪里?!小小山窝里的兴国啊,你在960万平方公里里无以再微,你为共和国作出的奉献,共和国应该怎样报答你!?
  我流泪了;而历来健谈的老局长从一踏进兴国地盘就没说话,此时他更是紧闭着嘴,满目血红!
  当旁边的“老l”得知我们是来修京九铁路的,难以表达对我们的感谢之情,一个劲地夸李鹏总理,说京九线怎么也不能走这里呀?为了我们特意叫拐了一个大弯;这里不是平原,全是大山,开山洞架桥梁,要多花多少票子哦……
图1:兴国烈士陵园的纪念碑
图中人是我老局长,老铁道兵,军龄30年,是我该工程处处长的父亲。支持儿子事业,实际成为三年工地的第一负责人,非常能干,一身铁骨。
平江,从兴国流过。潘冬子在这里生活,“小小竹排江中游”,就是这里;“送君送到大路边”,彭德怀从这里上岸。
兴国处于盆地,周围大山,山上林木比外围要茂密得多。很闭塞,当时是赣州地区最差的县。图中是我工程处长在自己曾经死里逃生建的大桥上留影。1995年在施工时高空坠落,严重骨折。
  年在京九线施工
  我对兴国印象极深,沿平江从兴国到于都大桥的大山沟一带,那里的土地贫瘠却极为宝贵。山脚下的大点,有1分地,顺山沟而上,梯田愈来愈小,桌面大的比比皆是,有的石头窝里只栽一撮稻。栽稻时瘦小的十多岁的小女孩挑着满当当的稻秧咬牙蹬爬;收割时背只大木盆,朝山上一块地一块地的举着稻把在木盆里摔打稻粒。我曾感叹,我们那儿是大平原、土地肥沃,有那么多的撂荒地要是老l们看到,能疼死!
  那里的民风非常朴实,我们的总部设在毗邻兴国的樟溪乡街里,门前就是闹区,我们有一辆专门给各工地送材料的小工具车,晚上敞车里伸手可取的的铁丝、机油、配件等等从来用不着往房子里拾,一次也没有丢失过。那里的人穷,志不穷。可我们这里,驾驶员晚上连反光镜都得狞下来,不然准丢!
中华爱国精英在
10:3:22 发表的:
楼主好样的,作为兴国的真的非常感动。不过要更正一下,不是平江是潋江。.我家就住在潋江镇,有时间来找我玩。
  难得在网上见到兴国人,向您问好!
  你说的是当地老名称,我们修铁路的全部叫平江;地图上、施工图纸上均是“平江”。
  另外,出口的河流交汇处的大桥,我写成“于都桥”不知对不对?时间长了,记得可能不准确。
  此文是日写的,本来想把老营盘的碑文写实,我特意到你们兴国的论坛请网友给我帮助,可惜论坛人特稀,有几个回复的说没去过,不知道。所以我只能凭记忆蒙蒙糊糊的写。今年5月份“我的长征”,我特意了解了参与队员,可他们没去过那。
  写此文的原名是《在江西的红土地上》,计划是写一个长篇的系列专题,详细介绍我们在施工时对当地的所见所闻,和民工们对我们的支持。当地人的吃苦耐劳和朴实民风令我赞叹,从来没见过那么好的老百姓。我有许多的故事,只是一直没抽出手来,仅仅写了个头!也是考虑我来日方长,以后一定会完成的。
  第一次去兴国时,我们当晚住在在中学体育场旁边那个最好的宾馆,全空调、一个房间三个席梦思,一个铺位70元,等于我们这里一名青工的一月工资,是退休老局长首次来到他父亲战斗过的地方的兴奋和对我们所谓上面人的关爱。可我睡惯了木板床,在弹簧上怎么睡怎么不舒服,也只有我一人揭下席子在地板上睡了一夜。那个宾馆的名字有文学味,我记不得了。
  后来我去是两次是坐火车到鹰潭,从鹰潭乘大客沿着唯一的、还是蒋介石剿共“步步为营”专修的碎石路。路况很糟糕,车况也不好,那一次从鹰潭到于都河大桥的江口下车竟走了18小时!
  对兴国、赣县印象深的是红土、见缝插秧的稻田、米酒、抱竹、粗大的樟树,以及零星散落各处挂有蜜橘的果树。山沟的水偏酸,我们许多人不适应,长期下水不少人皮肤溃烂;市场的萝卜、茄子等比我们这里的小几倍,生活环境很差。我在《平凡胡杨》中有段我和胡杨的对话,我说,烈士的后代们没有抛弃这块土地就是对国家的奉献,叫那些“能人”“精英”到那里“腾飞”试试?!
  我们在的时候,江西省委书记是吴官正,报纸上常看到他的名字。
  最后,衷心的祝愿兴国的老百姓生活越过越好。
:该称谓源于朱元璋在赣遇难获救,报答恩情之说。即: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在平定江西时曾在康山负伤后被百姓救护,为感激江西百姓的搭救之恩,朱元璋许诺若得天下,江西人遇事可以“老l”名义直接找他。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有一年,江西大旱,便选出代表去南京以“老l”名义进见皇帝,要求减免赋税,朱元璋为笼络天下,果然下令减免了税收。从此,江西人乐于自称、亦被别人称作“江西老l”。
  长征故地寻访:长征烈士第一县――兴国
  作者:梅世雄 徐壮志 胡锦武 时间: 24:02:00 来源:新华网/红色旅游网
  兴国,中国烈士第一县。一眼望不到头的名单,让我们心底突然涌上一股莫名的震颤――
  23179名烈士,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有着怎样一个惨烈的故事? “光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兴国籍烈士就有12038名。”兴国县社联主席胡玉春说,相当于每一公里的长征路上,都有一名兴国儿女化作的生命路标。 “我们长冈乡就有300多人参加了长征,活着回来的却没有几个。”老红军钟发镇说,自己在长征路上也是九死一生,后来在西路军蒙难后被俘,千方百计逃了出来,沿途乞讨回了家。 “那时候,当红军光荣啊!”居住在兴国县高兴镇老墟村的老红军廖国兴,至今还能唱起当年的红军歌曲: “哎呀嘞――送郎当红军,妹妹在家里,家中事情我郎莫挂心,哎呀我的郎呀,我的郎。送郎当红军,一路要小心,保家卫国,我郎最光荣……” 73年前,正是在这样一首动人的《送郎当红军》歌声中,14岁的廖国兴参加了红军。 “我们人人争着当红军嘞。”忆当年,87岁的老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当时仅有23万人口的兴国,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当年红军有一个师就叫“兴国模范师”。在共和国第一代将军中,仅来自兴国的就有2位上将、5位中将和47位少将。 毛主席曾赞扬“兴国的同志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他亲笔题写的“模范兴国”巨匾,在兴国县城的四个城门上,一直高悬到长征前夕。 “兴国是江西开展革命较早的地方,毛主席曾7次来到兴国。”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收集党史资料的胡玉春说,在这里,毛主席留下了《兴国县土地法》《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等不朽篇章。 周恩来则用“中国外国不如兴国,南京北京不如瑞金”来表达他对兴国和瑞金的赞誉。不久,苏区百姓便把这句话演绎为“美国英国比不上兴国,南京北京比不上瑞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瑞金曾一度改名瑞京)”。 “小鬼,好好干!”17岁那年毛主席的这句话,激励了长冈乡塘石村黄玉荣一生。“那时候真年轻呀,我们县苏维埃的姐妹们,每天都是乐呵呵的。” “节省每一个钢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当时,从中央政府主席到像黄玉荣这样的普通苏区干部,没有什么薪饷。“我们每天只吃两餐,节约一餐支援前线。” “本地干部不仅不要伙食费,还从家中带米去办公。”黄玉荣至今记得那首苏区百姓中流传的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 正是从这样的干部身上看到希望,兴国人民纷纷参加红军,为着“苏维埃”而奋斗。 “可惜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90岁的黄玉荣至今也不明白,是什么导致红军离开了这片红色土地。 苏区越来越小,红军不得不实施战略转移。 “红军集中7个主力师在兴国县城以北组织兴国保卫战,为主力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胡玉春说,陈毅在老营盘战斗中负了重伤,是当地老表用简易的青竹担架将他送往红军后方医院。 事后,陈毅感慨地说:“我这条命,是兴国人民用青竹杠子救回来的!” 胡玉春说,在中央苏区5年零9个月的时间里,中央红军在兴国先后组织军规模战斗11场,投入兵力20多万人次,歼敌4万余人。“兴国县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革命烈士血染的土地;兴国县的每一座山头,都曾是埋葬敌人的英勇战场。” 为支援红军突围转移,兴国在当时80%的青壮年都已参军的前提下,又一次性扩红5000余人;苏区人民节衣缩食,捐出大量钱粮和衣物。 “当时觉得他们用不了多久就会打回来。”黄玉荣说。 在兴国山歌的凄婉旋律中,15岁的钟发镇告别了故土乡亲,踏上漫漫远征路。 谁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二万五千里。 和平的阳光下,当年的兴国伢子早已成了垂暮老人。每当听起这些熟悉而富有激情的红军歌曲,老人仍会激动地站起身来。 廖国兴和钟发镇是幸运的,毕竟,经过千难万险之后,他们活着回来了。一大批与他们同时远征的年轻生命却永远长眠在了长征路上。 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军侵占中央苏区,红色根据地顿时陷入白色恐怖之中。96岁高龄的老红军凌联佐,至今珍藏着一个小本,它记载着老人对自己红军生涯的宝贵记忆。老人说,红军走后,敌人肆意屠杀苏区人民,全县革命干部和群众被杀害2142人,被捕6994人,3410人不得不逃亡。 “真苦啊!”这位早在1929年便参加了红军、长征前负伤被迫留在苏区的老人说,敌人来后,自己也成了逃亡群众中的一员,直到1938年才回到家乡。 岁月悠悠。今天,70多万兴国儿女正如昔日火热的苏区时期一样,努力建设着兴国。走进这个昔日“模范县”的县委办公楼,记者发现,这个使用了近20年的办公楼中,很少能看见空调,连墙壁,也只经过了简单粉刷。 “我们正在兴起一场运动,发扬苏区作风,建设全新兴国。”县委党史办主任刘建明说。
本帖最后由 文存 于
10:00 编辑
毛泽东时代,我温馨的回忆
  我是共和国同龄人。解放后,广大的贫下中农翻了身,但都没有文化是个现实。在我入学以前,我实际已经认了不少字。母亲就是我的老师,她在夜校学几个字回来就教我几个字。那时到处是扫盲班,白天劳动,晚上母亲他们一人一个小石板和很细的石笔到地方大点的邻居家学识字,有时也带我去。那时凡是有文化的几乎都成了各扫盲班的教师,在煤油灯下十来个人在一间屋子里的学习情景非常温馨。那时人们没有时间闲着和无聊,劳动、上夜课,再就是天天夜里各家轮流在多个点上站哨。我记得那时“红毛”闹得很厉害,即闹鬼。后来就是通过站哨慢慢全部抓获的,全是妄图变天的四类分子干的。
  不久我们这里来了一位南方来的女青年茅老师,她为了解决我们这些白天家人无法照料的孩子,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办起了幼儿园。她挨门动员,我是第一批学生,桌凳及玩具是各家带去的。三个月后添了一个压压板,我们有了第一件室外的大型玩具,听说是一个老人捐献的寿材做的,接着滑梯也有了。半年后我们一人又发了一件漂亮的天蓝色带花边的大围兜。要知道以上全部是免费入学的。这时大跃进开始,我们演出队的孩子天天晚上站在汽车的车板上到各工地和工厂演出,我是扮演“拔萝卜”中的萝卜。头上的立着的小辫到小学二年级才去掉。该幼儿园几十年来是我市的第一幼儿园,1974年第一次探家时我还专门去看了我的第一位老师茅老师,她还记得我的小名,叙了很长时间。我所说的这个乡就是现在我们邳州市政府的所在地――运河镇。
  只一年,有了第一所小学,也是老师挨门动员,我又成为第一批学生。几十年来这所小学一直是我市的第一小学,可当时只是3间芦苇临时扎起来的教室。开始还是繁体字,简体字和拼音是后来改过来的。那时都穷,夏天我们男同学全是光膀子,赤脚,只一件短裤,晚上一个组的在一个同学家里围着小油灯写作业。老师几乎天天晚上家访。学费差不多都免费一半。我小学期间一共交学费10来元。那时父母亲是几辈子没文化,经常教育我们要珍惜,我们也是努力学习,生怕留级。冬天衣服很单薄,学校到处漏风,但谁也没叫过苦,因为在家里也是这样的。学校的活动比现在是丰富多彩,歌咏、普通话比赛,部队校外辅导员组织活动,劳动、植树,到农村抗旱、收割、捡麦穗。整天和大人一样没有闲空,最大的奢华就是看一场电影和“六一”节集会时一人发两块小糖。与现在的孩子没法比,可就是觉得无比幸福。我父母亲经常提出,共产党就是好,解放前的多少年整天跑反要饭,没个家,解放后一次没有!那时所有人生活的很充实,劲头蹦蹦叫,有意义,无忧无虑过得很幸福!
  三年自然灾害时,我们这里连续三年发大水,大运河水暴满。那时运河大堤比现在小得多,茫茫大水漫到18里远南边的巨山脚下,大木船在其间飘荡,一个个的村子成了一个个的独岛。泥桨一样的洪水流速特别快,暴雨连下8、9天,见不到太阳。一放学我们就关切地到大堤上看水势,一些大堤的地段漫水,情况非常危急,保护县城和运河以北是重中之重。那时党员、干群白夜抢险,同心合力,我现在的水利局当年的老局长就是牺牲在抢险工地的。搁在现在不知能否那样,情况同《焦裕禄》电影一样,党员、干部总是冲在最前面,群众一个个不甘落后。其实不管县委书记还是老百姓都是饿着肚子。因为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儿女和我是一个班级,他们也是好样的,其中县委书记的儿子很出色,德智体样样第一,还是我们班长呢。我那时是学习委员,我们的关系一直很好。那时都不顾一切地拼命抢险,也没人号召督促,可谁也没有什么加班费或奖金啊。
  那时苏联变卦逼债,毛主席有骨气坚决还,虽然都穷的没饭吃,可也得照吹亩产万斤,气老修, 这叫志气!老百姓也都明白, 就得这么说。我们农村话说, 无事胆小,有事胆大, 不象现在谁会吹谁当官, 没这事, 说说而已。邳县壁画就是那个时候起来的,受到周总理的夸奖并给了“壁画县”的荣誉。那时到处墙上画满了大肥猪大玉米,城乡全是一样。这些年光说那时放卫星、浮夸风,可它的危害后果谁能找出具体事例吗?可以说吆喝了20多年,一个事例、哪怕是假的,我也没见到、听到!
  当然并不是说偌大中国没人要饭、没人饿死。凭现在要饭的还那么多,街头巷尾哪不是随处可见?饿死不饿死的也无须绝对。比如我家1989年住的宿舍楼,至今被要饭的偷走自行车达9辆;一幢楼各家门口的鞋子一清早几十双全部不见,比起当年挨饿要饭的聪明到了天上。就是再过50年,要饭的也不会没有!部队上有个特点,东西南北的人都有,我听许多战友说,当时四川、新疆……是大丰收,生活好着呢!可一些人老是把他地方的事说成全国都和他一样。
  尤其值得说明的是,再穷没有造反或抢劫的社会治安混乱现象。社会很平静,无须提心吊胆,外出无须锁门。我入伍前由于都没有电扇,夏天男女老少都是拉条席子在路边或运河大堤上睡觉,谁家也没锁过门,谁家也没被盗过!那时也没有现在近2000部的法律和条例,可是呢?“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坏人坏事不敢抬头。偶尔在街里的个别时候也有小偷叫被偷者当场抓住的现象,那这个小偷倒大霉了,立即上来许多人把他能打得遍体鳞伤。其实那时我们的派出所只有一个民警。那时不管谁欺负了你,或你的冤屈很大,根本不要花钱请律师、经法院,单位、生产队、街道,最多派出所就给你完全解决了,哪的上访啊?我老家在台儿庄北临的峄城吴林,父亲是鬼子打台儿庄、我爷爷死后要饭流落到邳州的,多少年来父亲多次夸过,毛主席领导的就是好,解放前整天跑反要饭,根本没个家,解放后一次没有跑反过,从来没人欺压,日子过得非常安稳。(跑反:因战乱逃离)
  王杰是在我们这儿牺牲的,日我在去学校的路上经过县医院的南门,见从运河大堤上下来不少人用板车、担架送伤员。其中还有武装部的,是我们班同学的父亲,也受了伤。
  暑假过后不长,我们就在学校报栏看到了《一心为革命――两报一刊社论》及王杰事迹的长篇报道。那些天下课时围在栏下看的同学很多。
  当《王杰日记》正在印制时,出版社到我校照顾预购,1毛9一册,当时全校师生一人一册全部交钱。书到我们手中半月后新华书店才有卖。
  很快我们学校全部参与宣传,每天在街上都有两支宣传队演出,一个班一支,只有音乐老师的一个手风琴伴奏,再无其他。我记得表演唱“背起背包过山河,过呀过山河”,还有王杰教埋雷“前一锨后一锨,左一锨右一锨,中间土往外翻”的节目。
  再还有焦裕禄的宣传。我的口琴和笛子就是那时候学的。
  在宣传王杰的同时,王杰的战友到我们学校作报告,在学校礼堂整整一上午,几个小时没休息。那时我对军人的气质感受深刻:王杰的战友一直戴着帽子,军容正规,坐姿端正,没有念稿,一气讲了几小时,大家非常安静。
  我们还全校沿运河大堤9里路步行去王杰墓,那时仅是土坟,无碑,扑地雷的炸坑用不到10块砖围着。当时由王杰民兵地雷班班长李彦青讲解。该班后来誉满全国,每年7月14日都有大规模的各种地雷实战表演,多次去北京。1975年左右,李彦青一次为掩护别人被炸瞎双眼,但同保尔一样继续奉献,成为知名的农民作家。那次回校后的作文是《瞻仰王杰墓》,我的作文还被校广播室采用。
  还记得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出版,当时学习的气氛也很浓厚。一位先看的教师在学校礼堂整整讲了一上午。
  我的学校,虽然是全县的第一中学,当时百万人口大县的完中也不过3、2个,学校很是简单。18个班,每个班一学期在学校砖厂劳动一周,砖厂田间直线5里路,砖全部是我们同学抱回学校的,院墙和下水道等建筑物除几个技工跟着,全是我们自己干的。我在校2年,学校的大围墙、地下道,新添的房子、绿化等等全是用我们的一双手干起来的。
  那时我每月助学金2.5元,还有补助细粮14斤,学费用不了,不仅满足了每学期8-10元学费(主要是书本费,学杂费极少),还有节余买白馍馍和白菜顿肉给家里改善伙食。因为农村只有粗粮。记得一角八买三个很大的白馍馍,菜特别便宜。因为是成本价,学校一点利润没有,还得另外给员工发工资。住校5角钱一学期,开水不计,从家里带去米或红薯在食堂大笼里蒸,一分钱一次。我邻居我干姐姐后来考上大学在南京,家里是一分钱没供过,甚至衣服也没管过,整个被国家包了。要不“春苗”电影说那时大学生是国家用金子培起来的么?我非常怀念中学生活。
  至文革大串联,仅出去10多天,由于是农村,为减轻家庭负担我就下田劳动了。冬天大修水利,我均参加了,光脚在冰碴里捞大泥,身体刚算长成就在港口当了搬运工。扛200斤大包爬大堰装列车、用大锹把小木船的煤炭向高高的大铁驳上扔、板车拉煤炭、转木材,一天到晚像黑人一样。回家饭没做好,累的躺在床上就睡着了,但不管怎么累,早上一起来事事没有。不像现在,累厉害了,两天歇不过来。那时我的同学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孩子也一样。没学上,年龄尚小,我们可以种地,他(她)们主要是在建筑工地干小工。再小的就是卖冰糕,县长女儿就是。至年革委会成立后,城市户口的同学全部下了乡,我记得是杨树大开花的时候,我在车站送的他们。到年底,我就参军到新疆了。
日 注:此文于04年纪念主席诞辰日发出,精品,3个月达60000点击,670余跟帖,轰动许久。
本帖最后由 文存 于
09:12 编辑
  1976年元旦的早7时,乌鲁木齐只是5时,天尚黑,又是个部队节假的一天,我正在睡觉,队长“嘭嘭”地砸了我的门,说有重要的事。
  起来后我忙到对门队长的宿舍,队长说他6时听的广播,毛主席新发表二首词“重上井冈山”和“鸟儿问答”,他用笔记录下来的,要我立即用大版报书写出去。
  因为我本来就是个毛主席诗词迷,他老人家的诗词我基本都会背,一接触记录稿的喜悦自不用说,我立即行动。
  其实头一天绘有两只大灯笼和小孩子点鞭炮的欢度元旦的喜庆版报才出过,我也不等它度不度元旦了,甚至用水洗去原来的粉笔迹,抹干后用各色广告水全部用美术字、隶书、魏书的形式写出。
  8―9时以后,许多战友起床,立即拿起各自的小本子蹲在下面跟着抄写,同时还引来了其他队的战友。直到12时我才全部结束。报纸是第二天见到的,在看到报纸刊载的诗词时,可以说我们有许多人已经会背了。
  1、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年秋]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日上午,我们正在训练,冒不丁地部队的大喇叭进行了广播,一听全都傻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去世了。悲哀流露在每个人的脸上,训练立即停止,大家都回到了各自的房间。
??讣告和哀乐是轮换着一遍又一遍。想起林彪垮台后的1972年,纪录片里周总理陪同西哈奴克和宾努亲王到各地访问的情景,总理穿着白色半截袖非常活跃,胳膊和身体都很粗壮,仅3年时间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呢?不少人都流了泪。
??很快部队通知,做花圈、带黑纱和胸佩白花。而在这以前我们都不会,好在巧人也不少。部队里的测旗竿竹竿多得是,皱纹纸、彩光纸等等我们军人商店都有。那是没有一个人闲着的,各班、中队、队,大队各扎各的,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复杂,五光十色;个人的胸前白花自然不在话下。
??下午,部队灵堂布置好,我们抬着花圈进入部队礼堂。花圈真多,把台上台下堆得满满的。内业队地图摄影放大机赶印的3米高的总理遗像相纸还是湿漉着,放在舞台中央。会场肃穆隆重,非常安静。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把小小的黑白照高清晰地放那么大,全疆只有我们部队能够做到。那天我的同村老同学、制图摄影组的李曙晓,任务接连不断。
??经过部队首长的简短讲话后,哀乐声沉重响起,我们按顺序排着单人队缓缓走上舞台,大家眼睛和脸色红红的,流着泪,向总理一个一个地鞠三个躬。我们部队女军人比较多,内业队的,那两个队是哭得特别厉害,不少是相互依靠着哭。其中我队的在新华网我的回忆录《战昆仑》里跟帖的“昆仑之鹰”(徐州规划局在职副局),身高1.85米,很魁梧、个儿最高,他是红军后代,哭得呜呜的,鼻涕眼泪一把一把的,到总理遗像前跪在地上规规矩矩地给总理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就瘫趴在了地上,是后面战友把他拉起来的。可以说哭声不次哀乐声……
??整整一个多星期,一天到晚是哀乐声绕在耳边,直到15日邓小平致悼词的第二天才恢复往常。
??不久,那些年极难见到的高清晰彩色纪录影片《十里长街送总理》以从来没有的制作速度在我部队礼堂播映,1月11日,周总理的遗体火化,首都数十万自发赶来送总理的群众黑压压地挤满在十里长街两侧。冰雪敷满的长安街白洁冰冷,一辆中客车前挂一朵硕大的白扎花,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人们开始呼喊、哭叫;在车前100米时尤为感人,男女老少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手扑着“总理呀,总理,你可要走好啊!”,个个泪水满面,有的人昏晕过去,不少前排的跪在雪地。车里,夫人邓颖超深情地低望着抱在怀里的骨灰盒,后来报载那是用破废办公桌的抽屉板做成,只是抹了一道清漆!车子从人们的身边过去,横挂在车后的白布条被寒风吹飘着,人们的头伸着、身斜着,遗憾着,呼号声更是凄厉。礼堂里,我们浑身激凌,哭声和电影里的哭声连成一片。十里长街,一步镜头没有落下,时间持续着、持续着,很长,很长,我们每个人胸前的军衣湿了一大片……刻骨铭心的感人情景永远难忘!
??作为上层,我印象很深的是两件事:
??1、在电视上收看北京追悼会时,国家领导人一个个和邓颖超握手,独一个张春桥是和邓颖超拥抱。后来才知道,是他和邓颖超握手,邓颖超不理他,他狡猾地用拥抱作了掩盖。
??2、参考消息刊登:周恩来逝世的当天,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
??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周总理没有一个自己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瓦尔德海姆机敏而锋利的谈吐,不仅表现了他机智无比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品格是举世无双!
  1976这一年,老百姓说:“天塌地崩,走了三位伟人,抓住四条害人虫。”意思是说,吉林陨石雨,唐山大地震,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逝世,最后胜利粉碎了王张江姚“四人帮”。
  “四五”天安门事件发生前,上叙要我写“词二首”的队长探家返回来就说,经过北京转车时看天安门广场上,群众怀念周总理,到天安门广场英雄纪念碑前进行献花圈、张贴诗歌等活动,人山人海,估计要出事,没敢停留立即回乌。果然如此,载入史册的天安门事件终于爆发。7月,是德高望重的朱老总逝世。在这个7月里,又发生了伤亡数十万人的唐山大地震。没多久,伟大领袖毛主席又在9月里溘然长逝。神州大地承受着空前的震动。
  9月9日下午4点多,是万分悲痛的时刻。同周总理逝世一样,当从大喇叭里听到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时,大家心里难过得像刀割一样,许多人痛哭起来,泪水止不往地流出。我的心是沉甸甸的,同样当之无愧的周总理,生前把“伟大”两个字都是用给毛主席的,如今毛主席和他的亲密的左膀右臂都不在了,中国将向何处去?每个人的心里含着最大的忧虑。
  这一天的天气是阴沉的,周围被浓雾笼罩着,哀乐和讣告又同周总理逝世时一样更加轮番交替地广播着;这一天,悲伤在中国大地上空回旋,一向欢乐的人们再也不说笑了。人们知道,最疼他们的人去了,最无私无畏的英雄去了,最被世人爱戴和推崇的人永远地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但他的英名会永垂青史!
  然后,我们部队和元月份一样,人们的胸口都戴着白花、臂带黑纱,扎花圈、赴灵堂。大家神情肃穆哀伤,沉入在前所未有的低沉之中。
  开追悼会那天,我们驻乌鲁木齐的部队全部集中到军区大院的北门广场,先是全国统一时间的车辆拉笛达3―5分钟,接着是听北京追悼会的现场实况广播。
  王洪文“向毛主席三鞠躬”后拖的时间太长,结果我们鞠躬二次后他“一鞠躬”才开始。我们算是鞠躬5次。完后是华国锋致悼词,结束后是军区司令员杨勇致的悼词,杨勇当时可能很激动,长长的悼词有几处念的嗑嗑巴巴,当时我还感觉到底是中央的华国锋有水平,念的过程没有一处卡壳,而杨勇就有距离了。
  我当时是站在第一排,从一进入会场就立正、头低着,大家非常规矩。当时在台上主席大幅遗像的两侧是各4名全副武装的军区仪仗队持枪站立,纹丝不动,半小时一换。我们,尤其是站在前面的站了几个小时,大家的手全部空成紫色、发肿。等到结束朝后面一看,后面有许多是坐在地上或躺在地上,其中还有救护车正在装人。一种是时间太长身体受不了的,一种是悲痛欲绝的,多数是女军人。
  主席逝世后社会还是安静的,只是上层处于极激烈状态,至10月6日天安门广场召开百万群众庆祝集会,华国锋宣布了“四人帮”垮台。中国的毛泽东时代从此结束。
本帖最后由 文存 于
13:19 编辑
平常心与宽容赢得社会和谐
  平常心的表现在于能够宽容,它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在这个人口越来越密集,人们的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小小地球上,人与人之间难免不发生磕磕碰碰,甚至无意间冒犯伤害,除非敌我矛盾,就需要用平常心来对待,用宽容来调节和维系,一句轻轻的“对不起”“没关系”往往就是最美的表达语言,能顷刻化干戈为玉帛。曾国藩说“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真正的英勇果敢,决不等于用拳头向别人发言。
  平常心,也是公心,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无欲则刚”。否则,就容易使人变态!私欲心太重的人,不易宽容,因为他总想机关算尽损人牙眼;嫉妒心太强的人也难以宽容,因为他容不得别人胜过自己,最容易患“红眼病”;心胸狭窄的人不易宽容,因为他锱铢必较而不愿与人善罢干休;缺乏教养的人也难以宽容,因为他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只会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尤其可悲的是,有的人甚至带着敌意的眼光和阴暗的心理看待善良的人们,在制造矛盾谎言伤害别人的同时更伤害自己,因为孔子早就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平常心与宽容是人的大度之美。它是高度的涵养、宽阔的胸襟、高远的志向、深睿的智慧、善良的本性的集中表现,更是具有“仁爱之心”的“真正的人”的特征。比如清代宰相、安徽桐城人张英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大度美的人,当他接到族人来信要他帮忙与邻人争地筑墙后,就回信规劝道:“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的家人和相争邻人听到劝说后,都各自退后三尺。不仅化解了邻里矛盾,而且留下了“三尺巷”的佳话。又如日本的白隐禅师更是忍辱善待邻人的典范。他居住的禅院附近有一户人家的女孩怀孕后说怀的是白隐的孩子。孩子生下后,女孩的母亲到寺院打闹叫白隐抚养孩子。白隐不作任何解释,仅说一句“就这样吗?”便小心接过婴儿,安排人悉心喂养。多年后,女孩受不住良心的折磨亲自到白隐跟前赎罪,白隐仍然淡淡地说一句“就这样吗?”便宽容了女孩。谁说白隐禅师对邻居的忍让宽恕善待不是大慈大悲大德大善大智大勇?不包含常人难及的威严与坚硬?
  面对世上太多的内耗纠纷与刺耳杂音,每一个珍重生命价值,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无不期待用平常心与宽容去共创一片和谐的天空。这就需要从我做起首先学会宽容别人,因为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是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以平常心与宽容的博大胸怀去拥抱世界,创造和谐,愈合创伤,连接友谊,赢得尊重,取得成功。在宽恕面前强办会化为乌有,在宽恕面前软弱会化为乌有。没有宽恕不能做到的事情。
  平常事用平常心对待,定有后福!我的座右铭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如同公用楼道,几分钟就把沙土、垃圾扫了,小菜一碟。看似在学雷锋处处为别人方便,其实是为了自己方便。不然绊脚脖子,铮亮的地坪带进沙土脚印子多讨厌?几分钟的扫地,我历来认为我是吃小亏占了大便宜!
  凡事与人为善,别人的好处永远不忘,别人对自己的不是过后就忘。有人说,这人能忍,错也。心情快乐第一,什么屁事都往心里装,累不累?乱哄哄的,你还能有什么精力去工作、做事?人托生在世不容易,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的活在世上,是自己折腾自己,你白活了!许多人的所谓矛盾、苦恼、想不开,其实根本不算什么。我历来嫌弃那种“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嗲气。
  我小学时看的清代宰相的《三尺墙》故事,印象深刻,受益一生。平时我遇事或劝人时,都把故事里的诗句当口头禅。
  作为我们日常的为人处世,毕竟不是淮海战役的敌我双方,能有多大的原则性?报喜不报忧的说好话是对的!人要善于化解矛盾,哪怕是很不好的环境也能看到美景。然而,就像论坛上的一些有文化人的行为,他看什么都是黑的,还自以为是自己的洞察力强、有水平,你那是福蛰的!这些人你不如没有文化!
  当然,人的心境宽阔不是天生的,经过艰苦磨练的人,才会把那些有文化人的所谓烦恼看得一钱不值: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些小坎坎根本不看在眼里。同样,多看看伟人的“传记”和“苦不苦,比比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也是战胜一切险阻的力量。
本帖最后由 文存 于
14:09 编辑
祁爱群的生命随孔繁森和藏北高原同在
  孔繁森走了;她,走了。新时代的中华好儿女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化在藏北茫茫雪山高原,他[她]们像昆仑山一样永恒!
  日《劳动报》刊载了美丽的上海女儿、藏北那曲班戈县组织部长祁爱群献身藏北的事迹,我深为打动。她和孔繁森一样是在极艰苦地区工作的楷模。
  祁爱群1984年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到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那曲地区工作,成为那曲中等专业学校授课任务最繁重的教师之一。1991年3月,祁爱群被组织任命为畜牧局政工科副科长,积极投身巴青县抗灾救灾工作,在零下40多度的雪原上走了好几个小时,寻找困在大雪中的牧民。2000年到海拔4700米、条件更为艰苦的后,不顾艰难困苦、路途遥远和高山反应,坚持深入基层去全面了解干部,对待班戈的干部群众就像自己亲人一样,抓基层组织建设、公务员录用考核等工作都取得了突出成效。她关心爱护干部,心系群众,严于律己,克勤克俭,得到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衷心爱戴。她带领全县组织人事干部认真开展“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取得很好成效。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于日突发大面积脑溢血,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1岁。她把自己的最后归宿留给了静无人烟的班戈旷野。
  祁爱群是上海的女儿,但她更愿意属于西藏。在该回上海的时候她把自己留在了藏北“生命禁区”,本该常回家看看爸妈和孩子的时候她却一头扎进了藏民的家,当最需要回来看病的时候她又一次次挺住了虚弱的脊背。
  葬礼上,祁爱群扶贫联系点的藏族老阿妈白玛拉姆跪在她的遗像前,失声痛哭“祁部长,您不能丢下我这个孤老太婆不管呀!圈里的牛羊又该出栏了,您还没有喝我给您打的酥油茶,还没有帮我讨好出卖牛羊的价格呀!”……
  由于过度劳累,自从到了班戈后,祁爱群每天早上都流鼻血,洗脸时,盆里的水被染得红红的。西藏的同事在料理祁爱群的后事时,看到了几件令人心碎的遗物:一是她卧室书桌内满满的一柜子降血压的药和一个电子降压仪;一是她未写完的2003年县委组织部工作情况报告。“写信时,我们叫她当心身体,她老说只不过有点高原反应,不碍事的,”祁妈妈回忆着。
  有一年,祁爱群回上海时告诉爸爸妈妈,藏区有好几个同事都得了心血管病,班戈是那曲的风口,气候环境更为恶劣,当年已经“走”了二十多个人。“我当时一听这话心里就一紧,都是在那里呆过的,怎么会不知道呢。”祁妈妈闭着眼睛摇着头回想,“我们叫她在上海好好查一查,可她就是不肯。”祁妈妈后来琢磨着女儿的心思,爱群可能是怕查出什么问题就回不了藏北了,“她真的太爱那边了,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投入了。”祁爸爸接口说,“她在那里一个人做三个人的工作,什么事经她一抓就不一样,她这个人太有事业心,”记者注意到,说这话时祁爸爸的眼中有几许骄傲,一种发自内心的纯朴的骄傲。
  ――我眼睛湿润了。藏北只有阿里和那曲两个地区,孔繁森在阿里,祁爱群在那曲。那里系高寒荒漠,人烟罕至,条件极为恶劣,是我国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最少的地区。我也几次去过藏北执行测绘任务,没去过的不知在那里的滋味,我对那里的环境有深刻的体会,可我那才多点时间?他(她)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自己献身于那块土地。因为那是祖国的土地,他[她]们爱那块土地。他(她)把生命融于藏北高原,永远与藏北高原同在,共和国永远铭记他(她)们的英名!我们的共和国需要千万个孔繁森和祁爱群!
本帖最后由 文存 于
13:26 编辑
生活底线人艰难的爱心壮举
  这二日的午后我连续看了CCTV的两个大型专题片,时间均1-2小时,唏嘘不已。
  前天介绍的是一位以捡破烂为生的七八十岁老人收养48名孤儿的事情。老人家住兰州附近的定西市,破房子破家什,满院子破烂。他的前三名孤儿是自己在垃圾堆捡的,含辛茹苦,出生不久的婴儿一把把地拉扯大。市民政局知道后,只要有孤儿就送给他,迄今送了45名。民政局说他们平均月工资1200元,上级拨的抚孤资金很少,没办法,老人又喜欢收养就只好送给老人了。还好,民政局给一名孩子一年补助76元。
  记者问,你没有能力承担,为何要收养那么多。老人说,这些孩子一出生就扔了,太可怜,我不捡来就更残了;经济差就吃差的,有口饭就行。如今许多的孩子也入了学,老人也有顾虑,他们的成绩不很好。
  老人每天靠的是捡破烂维持一大家子的需求,他白发苍苍的老伴日日夜夜照看孩子们的吃睡拉撒,每天洗不完的衣服。孩子们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在家时一起动手帮着爷爷分拣垃圾。慈眉善目的一对老人只能希望孩子们长大以后能吃上饭就行;孩子们的决心都很大,不离开爷爷奶奶,好好孝顺一把屎一把尿把他们拉扯大的爷爷奶奶。他们没有奢望。
  老人乐于承负本应属于社会慈善部门的事情,48名孩子的抚养竟干脆地落在了这样老人的肩上。老人说自己年纪大了,一天天不行了,但只要有一口饭,就不能叫孩子们饿着。老人是伟大的老人。他们是中国最热闹的家庭。不知此重负能待何时!
  昨天播的是28年前救下85名乘客身落残疾不得回报反成骗子的事情。那年他还是个壮小伙子,在哈尔滨一带坐木匠活,乘坐哈尔滨的大客途中突然发生大火,一车人惊慌失措。他掏出斧子砸碎了所有玻璃,旅客们纷纷以各种各样的姿态翻出,离开这个死亡车厢。在他帮着把所有的乘客托出车窗外,自己也翻下车后,大火已燃烧很大,并已经燃到了后轮上的大油箱,可他听到车内还有婴儿的哭声又爬了进去。不顾一切地夹着婴儿栽出车外后,大客发生了爆炸。连他共计86名乘客全部获救,他的双腿也摔成了残疾。
  客运公司的领导非常感谢他,随送他一件非常好的皮大衣,说“你先回河北老家,三日以后我们去你家给你慰问和重谢。到家后,父母和邻居们见他浑身烧伤,头发眉毛全无,他讲起了事发经过及哈尔滨近日就来人感谢的喜讯。消息迅速传开,全乡为他们地方出个英雄而高兴,乡领导和县电视台纷纷来看望他,作好了迎接报喜的准备。
  他处于极兴奋之中,时时巴望着哈尔滨的人来到。一天、两天、一星期,一个月过去了,长长的28年,无影无踪,没人不骂他是骗子。老父亲临死前最后的话刺痛着他“我们不能当骗子!”他说那时青年都想要求进步,我只是想有这件事后我能够入团,也能得到政治上的任务。人家没来他没法说清,后悔当时连是哪个客运公司、领导叫什么名字都没问,去个信询问连地址也没有。腿残疾了木工活也不能外出做了,无脸见人,常常在深夜拄双拐围着村庄转几圈,口袋里装着毒药多次想吞下不活,度日如年,承受了28年的屈辱。
  今年初在朋友“借用媒体”的提醒下,他托便车把一封“我是英雄,不是骗子,寻求当年的证人”和照片的信交到了哈尔滨电视台,迅即成为当地诸报纸电台的报道热点。他受到多次采访并被哈尔滨日报的记者接到哈尔滨,在电视上露面。那个客运公司也找到,说28年前他们单位有这个事故,但不好证明你是救人的人。二个月后,收到一封内蒙的来信:“恩人:我碰巧来哈尔滨看到你寻证人的报纸,想起我的母亲和岳母常常说28年前被救的事,回家给她们一看,说救人的人就是照片上的你。多年来我们无法找到和感谢报答你,现在我们不知如何报答你的救命之恩,随附200元表示谢意。”有关报纸把这个消息报道并传给那个客运公司后,近日他收到了客运公司现任书记的信。信中说:我们感谢你,但无法证明你。
  我无言。我相信CCTV主持人的话“我们会跟踪报道下去!”
  (注,专题片的文字没找到,凭记忆叙述)
本帖最后由 文存 于
22:09 编辑
  我钦佩老红军和老八路,历经枪林弹雨,战功赫赫,解放后辛勤工作,居高官如同平民百姓,心中始终念着百姓。有幸活到现在的还低于老百姓。
  甘祖昌,原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离休后回江西老家个穷地方当了农民村支书。那个老头子永远穿的是无领章帽徽的绿军装,走路的快,老觉得事情很多很多,在等他去做。是土的没法再土的了。因为他不几年回新疆看看,我在新疆多年均能在大街上或电视上见到他。每次去,各部队排着队等他作报告。
  龙少先,新疆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政委,老头子一米五五,瘦却结实,总没一点闲空。周末我们去总医院看病时,经常见他一个人抱个大扫帚满院子扫地。我们总劝他“年纪大了,别累着。”他都回答“闲着难受。”
  武平德,我们部队老政委,原延安游击队队长。常常满院子转,这看看自来水管坏吗,那看看下水道有问题吗,发现就动手。我在政治处时,部队大礼堂的扫地冲洗是我们的一项事务,他却经常一个人拿个抹布或条帚搞卫生,我们一见此景很难为情,午觉也免了,跟他一起打扫卫生。说那个话,领导这样,谁又能没有干劲呢?新疆军区测绘大队的威名是怎么起来的?看到不断的大媒体报道,我们怎能不感到是一种安慰?
  附文中的两位老人更令人感动,一位是一个中央委员、副省级老干部,这多年来摆摊卖起了大碗茶!咱小老百姓也不干那事?太不那个了;还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退休后回乡务农(见附文)。
  其实相当多的老一代革命家都如此,一生勤奋、无奢,视金钱为粪土,心态非常平和。
  不知我们现在的大小官儿们能否如此?恐怕许多人正借手中的权力巧取豪夺或买官卖官,与这些令人尊重的革命老人比起来实在是汗颜!其实,许许多多的你那个官儿,比人家还算个官吗?为什么现在这样的干部会那么少了的呢?
  我指的这些官儿们会说“我精力用在运筹帷幄上了,我用脑力的去干那事?他能抵10个人好吧,我思谋他扫地的那一会,能创造多少价值?他顾小丢大是不划算的!”还有的说文革时,时间都浪费在开会上了。――巧辩!
  至于说“他们那是第五病院的人。”那我一点话说也没有----你肯定是个贪官!
  现在老百姓那许许多多的该做的事你不办,而那时该做的事没有没办完的。从老百姓对当官的有没有意见就证明了,而现在何止只是意见?那时当官的是连白加夜干工作,你一个月工作只合人家一天,人家还不带有后遗症的。开会多?会促生产,一天除去工作不睡几小时觉,开会时间的比例比你少的多!那个会还有作用,你这个会是没有作用!还有那些理论“精英”,教授、博士们,净出馊主意,写字楼一年坐到头,力不出钱不薄,架子不比官儿们差。不知你们都有没有人家资格老,人家都不占国家的便宜,你凭啥占咧?
  原因?你最清楚,你心里没有人民!只会烧包!
  1、副省级老干部街头卖凉茶
  【本文新闻人物背景】刘春樵,日出生于湖南常德蔡家岗乡一个贫苦的农家。1949年,他参军入伍。1953年,刘春樵转业回地方后,先后担任过蔡家岗乡党委书记、常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常德地委副书记等职务。随后,他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79年,刘春樵当选为湖南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3年3月,刘春樵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干部年轻化的号召,主动从副省级职位上离休,回到了老家常德。
  日,在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电视直播中,细心的观众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中,有一位老同志竟是不久前还在常德街头摆摊卖凉茶的老人!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近日,本刊特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原来,这位刚刚出席省人大盛会的特殊代表,竟是昔日中央委员、如今的副省级离休干部刘春樵同志。并且,他离休后除了当街卖茶,还做过贩冰棒和擦皮鞋等与“身份不符”的事情。
  您想了解这位传奇老人的故事吗?请看下文。
  一、不做“包袱”:昔日中央委员要当街头小贩
  (原文太长达万字,略)
  2、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退休后回乡务农
  《许昌晨报》11月30日
  我们的汽车从长沙一路北行,此行是要去拜访一位“隐居”于西冲村的老人。我们要拜访的这位老人。他便是毛致用,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今年已77岁高龄。 “乡下有三好,空气好、水好、蔬菜好” 曾有不少人好奇地问毛致用:“为什么要回乡下养老?”他的回答是:“乡下有‘三好’―――空气好、水好、蔬菜好。”不少问者半信半疑,他也不多解释。一个七旬老人执意要回家,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2003年3月中旬,卸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毛致用,待全国“两会”一结束,就直奔西冲村。此前,他自己花钱在老家盖了三间瓦房,虽然简陋,但住得舒坦踏实;虽然不如城里方便,但内心安宁;更何况还有“三好”,还能落叶归根! 不过,毛致用身边的人当时有些担心。毕竟乡下清苦,生活寂寞,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反差太大。他的老伴易银秋告诉我们:“刚回乡那阵子,他们时不时地找个由头来西冲转一转,名为看望,实为暗察,看看老头子是否真的铁了心。” 毛致用明白亲朋好友的心思。他没说多余的话,而是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自己钟爱的事:每天早上6点起床后,先到鸡舍喂鸡,再到菜地里劳动,之后洗个热水澡,然后吃早餐;上午看看文件、书报,中午打个盹,下午再下地干活,顺手扯几把青草喂鱼;晚上7点看新闻联播,之后用热水泡脚,上床睡觉。 这就是毛致用的“日程表”。3年多来,除非天有雨雪,他的日子都是这么过的。起初,村里的年轻人看他干农活有些吃力,都争着要帮忙。但他谢绝了:“回家来就是务农的,要自己动手。”“我还要做个新农村的示范户呢!”如今,他的菜园、鱼塘、猪栏、鸡舍,都像模像样。我们在实地转悠了一圈,感觉虽不一定够得上“示范”水平,但一点儿也不比邻居家的差。 “我种的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我养的鸡和鱼,不用任何添加饲料;我家的井水,也比城里的自来水好喝。”老头儿说的全是大实话。 借用“老面子”扶贫助困 毛致用回到故里后,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沼气是个宝,再穷也得搞。” 当年,西冲村发展沼气缓慢,老人非常着急,竟派人来督办,硬是让有条件的村民都建起了沼气池。 过去,毛致用是只动嘴,而回到故里后,他圆了多年的梦想,自己掏钱动手盖了一间大猪栏,挖了一口沼气池。老人说:“有了沼气,农民就不砍树了,连茅草都不割了,生态也就好了。”果不其然。记者放眼望去,西冲一带如今青山绿水,平缓起伏的山丘蜿蜒交错,层叠有序的梯田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腰。 毛致用订阅《人民日报》,上面常刊登各地建设生态文明村的事儿。他也动了这方面的心思,便与村干部们商议:“生态好了,文明也得跟进。建生态文明村,咱们有这个条件和基础。”西冲村底子本来就好,村民人均年收入早就过了4000元。这些年,村集体收入也很可观。他建议村里每年拿出一点钱,给村里的小学老师生活补助;对考上大学的农民子弟,奖一两千块;考上名牌大学的,重奖一两万。村民们一合计,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现在,毛致用自己每年也拿出一两万元,资助村里的老人。但他说:“这只是表示个心意,农民养老这个大问题,关键要靠政府投入。”七老八十的人,大都喜欢看戏。这事好办,花钱不多。他自费请湖南省花鼓戏团、岳阳花鼓戏团来村里演了几场,不仅老人们高兴,年轻人也喜欢。
本帖最后由 文存 于
22:13 编辑
为寻找烈士遗属倾尽所有的王艾甫老人
  刚刚在央视军事频道看了一个节目,记述一位67岁的老人倾尽所有坚持10年已寻找到24名烈士遗属的消息,很是感动。向王艾甫老人致敬、感谢!
  今年67岁的王艾甫也是军人出身,1996年的一天,他在一个旧书摊发现4本发黄的《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记载了866名解放军阵亡将士的基本情况,里面还夹带着84份“阵亡通知书”,籍贯涉及湖北、山西、河北等10个省区。看得出,这是我军发送通知的同志也在战场牺牲了,以致遗落民间。可以想象,类似的事情还会有许多,在将近60年的时间里,勿说遗属们享受不到烈属的待遇,他们的心里还有不解谜团的沉痛疙瘩。不知还有多少这样不为人知的烈士和历经了近60年苦痛的遗属。我们的人民是多好的人民!
  太原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至1949年4月,歼敌12万人,我军牺牲1.8万人,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长达38年的统治。
  王艾甫找到山西省军区党史研究室主任高荣贵仔细对照有关史料后确认:登记册上记录的确实是当年解放太原战役时一些阵亡将士的名单;曾参加过太原战役的原十四军副军长王立岗说,这本册子上的名单与当时十九兵团和二十兵团的情况是一致的,印章也确是当时的印章!
  几十年了,阵亡通知书还没有发出去,他们的亲人在哪里?他们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看着一张张发黄的“阵亡通知书”,王艾甫萌生了为烈士“寻亲”的想法。他在记事本扉页上写道:我不敢想象,当年他们在弹雨纷飞的战场上倒下的情景;我也不敢想象,一位位烈士的亲人遥望远方、悲痛欲绝的情景。为烈士‘寻亲’,只是一种纪念的形式,但这种形式的实质是:我们应该为先烈招魂!
  王艾甫决定完成一项特殊使命:把阵亡通知书发给烈士的亲人,不管他们在哪里。10年来,他走遍太原市5个烈士陵园,查阅了数千位烈士资料,终于找到了这84位烈士的安葬地点。然后,他按阵亡通知书上的地址逐一给烈士亲属写信,给当地民政、公安部门打电话,经常到外省实地寻找。
  可是,由于烈士登记册和阵亡通知书上的大部分地址写得过于简单,加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很多地方的地名都发生了变化。
  05年底年,王艾甫卖掉了收藏的300块银元,凑足了1万元路 费寻找“湖北云县双郝村”郝戴虎烈士的家属。经了解才知道,“云县”原是云梦县之误,解放前的“双郝村”已更名为钟垸村。听说失踪50多年的郝戴虎有了消息,而且还是革命烈士,小小的钟垸村沸腾了。几十位老人聚集在村委会,燃起鞭炮迎接王艾甫……
  清明节,在太原烈士陵园,不远千里赶来祭奠的遗属们终于看到了自己亲人的坟墓,并说“陵园和亲人的坟墓修的这么好,我们深深感谢当地。”
  10年来的坚持,王艾甫为此支出的路费、接待烈士家属来太原祭奠等花了几万元。去年,他还把一家三代仅有的70平方米房屋抵押贷款7万元。在艰难付出和历经了千辛万苦曲折中,他终于找到了24名!还没能找到的60名成了他很大的负担。一名曾经的老军人、老干部,把他人的事情作为自己不容推卸的使命,找回全部的烈士遗属他才会得到安慰。一名受感动的人支持他500元钱,可他硬是没要。
  专题片最后,作现场报道的一名老记者说:10年来王艾甫为此善事倾尽所有,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对于以后的寻找,我们将给以关注。
  ――节目结束了,我的心平添了难言的凉气!网上搜索发现近期许多媒体有此报道,其中凤凰卫视公告:近日邀请到他到“冷暖人生”栏目和电视观众见面。
  按说当地的军队和民政部门该会知道此事,不会没有反映,可在央视片上和诸多的报道上并没见到他们!他们是否太忙了啊?本身的职责工作你为什么视而不见,却任一名退休的老人这样的付出、折腾?是否认为这是个劳命伤财的事,会影响你们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甚至会说“王艾甫愿意当雷锋式的傻子,没人拉着他,那是他个人的事”。哀哉,坐享烈士头颅换来的江山的官员们,你们难道是国民党吗?你们的良心何在!
  值得尊重的王艾甫老人,向王艾甫老人学习,向王艾甫老人问候!
本帖最后由 文存 于
22:16 编辑
毛泽东时代的军队和老百姓
??军民鱼水情!图片上那亲切是多么的真挚,那笑容是多么的朴实。少像兄弟姐妹、老像慈母。这才是人民的军队。有这样的军队和老百姓,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呢!
??“练为战”、“这样训练好”――毛主席时代的军队每年冬季都要进行长达一个月的野外长途拉练。部队每到村庄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老房东查铺”(歌名 马玉涛唱)和图片上的内容,是那时的真实写照。
??如今也有拥军,我们邳州就有早已出名的全国拥军模范庄印芳。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拥军只是某个有钱人对军队捐献钱物的事,不是全民普遍行动的如同图片上的那样拥军。我非常想念那个时代的军爱民、民拥军的大氛围,我以前的文章几次提到过我的经历:
??……1971年的9-11月我们在克拉玛依测图三个整月,队部在市招待所。去的时候休整几天、外业完成后集中整理内业20天,70余人都住那里,两排平房占了一排。招待所的大姐们待我们非常好,隔几天就把我们的衣服、床单、被子搜去,集中在一起手洗。我们那时都很年轻,衣服洗不好,也懒,不少白床单和衬衣脏的入骨。她们特意买来增白粉增白。水房里还有一个土制的电动脱水机,一只大扁捅下面连着一个电动机,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的脱水机。
  那时克拉玛依只有一条200多米长的街,我们住在那时,三天两头去那座最阔气的礼堂看演出或电影,而一般市民都是在旁边不远的能容1300多人的会堂。那是给我们的特殊待遇……
??作业区在市周围几十公里以内的是,如“马儿呀,你慢些走'唱的一样:“这里没有水、也没有草,鸟儿也不飞”的茫茫大荒地,钻井架就像现在城市建设的塔吊一样,以及更多的正出油的井,散落的到处都是。一次我和一个战友在那地区搞航片调绘,他只顾埋头判图标注,在一个油井旁被表皮晒干的脖子深的泥桨池陷入。拉出后,只有眼球和牙齿有白色,一身稠泥。一旁的小井房有个上海知青住在那里上班,发现后赶紧用装60斤水的大白铁捅烧水给洗澡用。打开油气后,呜呜的响声很大,只5分钟就烧开了。我非常吃惊。那时起就知道了油气是个好东西。现在我也联想,这位穿着一身工作服却白净标致的女知青独自一人在这里看井输油,周围8、9里见不到人,胆子怎么那么大?而现在凭在济济一堂的学校寝室里,坏人都能明目张胆地作坏事,若放在现在――。记得当时我问她,你一个姑娘家在这空荡荡的荒野居住,你不害怕吗?她说,那怕什么,再说这地方连狼也没有。《走进新疆》
??……巧的是,民丰县“八一八引尼灌渠”工地的总部就设在这里,我们也就作为大本营和他们成了紧壁邻居。那些维族民工待我们非常好,衣服争着给我们洗,用水争着下到300多米深的崖下河底给我们背。一次我们在上游过河时,因水流太急,河底的大卵石把乘着的毛驴别倒,使航测相片落入水中。那是个反修备战的吃紧年代,为了帮助我们找回航片,民工们自发在十几里长的河道支起道道铁筛,整个黑夜河床里灯火遍布。沸腾的黄汤拖带着玻璃碴子一样的冰块,冲撞而下,险象环生。那个冰水的凉呦,皮肤一浸就麻,身体下水多深,皮肤立即红到哪里……终于8张航片全部找回!当年末,我的第一篇稿件民拥军的《尼雅河上的战斗》被军区《战胜报》采用(紧接着另篇军爱民的《冰山下的新房》被插图采用),不久被调到政治处当了专职写作员。那些日子非常快活,每天晚上,民工们把我们的两个大帐篷围的里外都是。我们收起铺盖,几盏马灯一点,冬不拉悠扬响起,欢快的维吾尔舞蹈把我们邀在其中。《军旗飘飘战昆仑》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逝世后,军队舒服了,年年的拉练取消了,甚至到1978年时把几十年都是个人保管的枪支全部由连里统一放入仓库,用时取出,结束就放回。那时在部队中获得骂声一片。解释是为了避免政治事故。我记得宣布这项规定时,在我们部队大礼堂的舞台上,我们的老团长非常气愤,抗美援朝时他是朝鲜战场的营长,他说:这支枪跟随我几十年了,现在要统统交出统一保管。军人没有枪,那是什么军人?
本帖最后由 文存 于
09:46 编辑
  《好爹好娘》主题歌:穿的是千家衣,吃的是百家粮,老百姓是咱亲爹娘,敢不做个好儿郎。
  《好爹好娘》电视连续剧在中央台法制频道重播,几天前我全部看完。几年前的老片子现在看一点不过时,甚至国企改制的黑交易、工人的反抗,描绘的和现在一模一样。作者很有预见性。主题歌悲壮沉重,较长,我只记一点。全剧展示了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之间的对抗、较量,热情讴歌了以孙浩、田茂林(县、乡书记)等一大批党的干部亲民、爱民、为民的公仆形象,有力鞭挞了县长苗刚及其后台老板(地委书记)等打着改革旗号,借口为民谋利,大搞以权谋私、损人坑民、贪赃枉法的不齿行径,对其黑暗的官场揭露地非常实际。透露出一名好官要为民做事多难?被黑官整的多惨?好官和好老百姓过的那个日子!
  其中有两个剧情我深刻铭记。下台乡书记田茂林被问及为何身背冤案,仍无怨无悔地乐在深山拼命奉献时,他说:“老百姓养头牛可以耕田耙地,养头猪可以积粪肥田,养只鸡可以生蛋换油盐,共产党员不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就不如动物,连只鸡都不如!”田茂林冤暗8年为完成在职时对穷山沟老百姓的承诺,自带干粮远离自家打井,使农民吃上白馍,农民没钱报答,用山沟的石头顶住黑官压力刻了“吃馍不忘田茂林”的几十块功碑,黑官想砸,老百姓跟拼命……
  民心是杆秤。民心不可侮。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是古训,又是现实,也是《好爹好娘》让我们体味到的。虽然是第二次看,我的心情依然一拨一拨地震动――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视剧!
  愿党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能忙里偷闲看看《好爹好娘》,这对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和实质,更好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有帮助的。
本帖最后由 文存 于
22:24 编辑
吾家族与小日本的深仇大恨
  当年台儿庄大战,我老家在台儿庄北邻的吴林,我爷爷是武林高手,带领我未成年的父亲和村子的人踊跃支前当担架队打鬼子。失陷后全村及周围全部跑反要饭流浪,我爷爷是个要强的山东大汉怎能要饭?不久饿死。
  那时候的民众为什么支持国民党?《台儿庄大战》电影大家知道,国军在滕县抵抗日军的战场是多么惨烈,国民党军数千将士全部献身。
  日军血洗滕县,我父亲每提时异常刺痛。滕县是我祖根,洪武二年胞弟4人迁滕,600年人丁兴旺,是滕县的名望家族,其中我的13世是清朝功高的御封“振威将军”(我是18世)。那场血洗,我的家族死亡多人,是600年来的最大劫难。我族人与小日本有着深仇大恨!
  再有当时李宗仁部队均是广西兵及陕西兵,并非本地人,然而异常英勇,光膀子、大刀片无不惊叹。我父亲从我一小到后来,经常和我讲起李宗仁部队在战场上英勇和敢死的惨烈故事,甚至在文革时也不避讳。那场战争对他的印象太刻骨铭心了。父亲说,人家那么远的地方,为了我们的家前赴后继,这是我们的家啊?我们再不支持,天地不容!因而打台儿庄时,老百姓自发的对国民党部队的全力支持,是源于对日本人的仇恨特别大和李宗仁的部队确实能拚。
  我父亲以前还特别提过,他当时在战场上没有鞋子穿,脚底被扎破流血,一位国民党师长的太太送给他一双胶底鞋,他非常感激。那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穿“洋鞋”!
  同样,假如李宗仁部队像国军后来的欺民怕死腐败样子,肯定无人支持,反而骂他。淮海战役1948年打响,我们鲁南、苏北几乎家家支前,可没有支持国民党的,都是支持共产党的,为什么――因为老百姓的眼睛是亮的:蒋介石的国民党是欺压人民的!
本帖最后由 文存 于
22:45 编辑
  这几日20时播出的《红旗谱》连续剧,我天晚看,不由地就和当前社会对照。那是万恶的旧社会,地主、衙门、官僚的欺压,民不得不反。
  我每是不住地流泪。那是对不屈不挠反抗黑暗的广大穷人,和为穷人不怕掉头的共产党人的感动眼泪!
  我想,今天的一些腐败衙门和跟他们富贵与共的“能人”不会流泪。剧中的那些衙门和老财,不是活生生地再现吗?他恼、他怒,他对这部电视剧恨之入骨。
  八七年《焦裕禄》上映,我也是不住地流泪,那是对为群众利益而死而后已的共产党人的感动眼泪!
  七○年入伍新疆前线离家时,老父亲又给我讲起了往事,我是第一次流泪,我发誓,我一定要成为共产党员!
  我还清楚记得,头几年和八二年有大媒体这样说:《白毛女》喜儿父女欠帐不还,如同违反现在的《合同法》,黄世仁要帐是维权行动。雷锋并不节俭,享受高级尼龙裤、英纳格手表及在驻地和女青年谈对象……总之,还有《红旗谱》,天下的劳苦大众的反抗是错误的!
  联想近日论坛对“有无阶级斗争”的讨论较多,许多青年认知空白,我实为学校政治课教育悲哀。难怪台湾连战的中老人力量不足及青年台独猖狂,我们年纪稍大的还大有人在,一些青年竟到如此无知地步,若干年历史见证人不在了,那难以想相象是个什么样?――忘本就是背叛,社会将会更乱!
  《红旗谱》我一集没拉看完,恐怕很多青年人不会理睬,他热衷的是新潮男女、模特大赛啊?其实不知觉地就糜烂了灵魂,国家就白养了无用和祸害之人。何时振兴?指靠他们?宣传阵地历来是无、资必争之地,尽管媒体也有不少好的,可二斤白面有指头大的鸡屎,这个饭还能吃么?白面再多他不兴趣,他偏爱鸡屎啊?更有一些闲游阶级在中间充当庸医打马虎眼,实是别有用心。
  毛主席说“一首歌曲、一部电影,实际上就是一场政治课。”作为宣传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必然去占领!”往年年国家大上革命现代戏,摒弃所有腐朽的文艺宣传,也正是毛泽东时代社会正气盎然无腐败和腐朽意识的原因之一。
  近期的红色经典不断出现,是好事。尤其对青年人,看看是个教育。而多年来帝王将相、痞子剧成为垄断,谁提倡正确的世界观,反倒成了“第五病院”!叹的是,《红旗谱》、《林海雪原》、《小兵张嘎》等只我们年纪大的看,青年人反而取笑――我心里流泪!
本帖最后由 文存 于
22:47 编辑
  这是俄罗斯的获奖摄影作品,在彼得堡,远处为冬宫。
  画面上,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英雄,他的下肢显然已经被留在了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了。而这位失去了下肢的老人,就像是一位正在检阅着一支百万大军的将军。他那无比自信的面庞上,流露出的是充满豪情的微笑。这是胜利者的微笑!这是对死亡毫无畏惧的微笑!更是对生命饱含激情的微笑!
  画面左边站立着四位年轻的海军官兵,显然是在此地与这位老英雄不期而遇.当看到这位充满自信的老人时,他们情不自禁地抬起了右臂――向老人致以庄重的敬礼!
  这是一幅令所有观者不可能不深受震撼的照片,它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整个画面被一层薄薄的朝雾所弥漫着,虚实结合恰当,光线柔和,给观者感受到一种与战争截然不同的亲和力。
  久久凝视着整幅照片,我们不禁联想到和平生活的可贵和战争环境的险恶,进而从心底里发出和平的呐喊。
  敬重英雄,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同时也是对我们后代最好的教育!只有这样一个民族才能浩气长存!
  敬重英雄,向敢于面对邪恶敢于为正义战争的英雄学习,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勇于战斗!
  敬重英雄,对为国家流血献身作出个人巨大贡献的英雄,我们应该很好地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倘若他们在生活上流血又流泪,全家过着非人的日子,那将是国家的耻辱!
  ――他,是老山战斗英雄余泽忠;他……?(见《英雄的本色――余泽忠》)
本帖最后由 文存 于
08:56 编辑
文 存   混沌世界,朗当乾坤。小人,骨子里总是小人;英雄,骨子里本是英雄!
  《英雄的葬礼》,以前见过标题,没能去看。今天是偶然进入,勾肠挂肚、为之震动。
  我们的英雄,曾经付出很多,但他们向国家索取甚少。很多的英雄已经不在了,更多的英雄还在这个世界上辛苦的活着。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脊梁!奉献,是一种追求,它是不需要任何回报的。奉献是一种精神,它给后人的是泪水和敬仰。英雄们永远也不会为了自己而索取什么!本色在此,他们是伟大的!国家发展到现在,好多的已经忘了本,只有我们军人,只有我们这些曾经在部队流血拼命的人,才能理解到我们军人的宝贵之处。为了我们的英雄,为了我们这些战友,为了我们所有为国家贡献过的军人――敬礼,向英雄敬礼!
  社会太现实!朴实的人就是这样,喜欢付出根本就不要收获,总是无怨无悔。所谓没有经济头脑,“脊梁”就是这样!战斗,需要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义无反顾;可为什么和平时期却要沦为“下岗多年、家里拮据的余泽忠在朋友的介绍下到昆明打工?他先后打过水泥工、洗碗工、水果贩等短工和为治病债台高筑。”这样的待遇?并总要默默无闻地死去?领导们经常讲,干出成绩是你们的,出了问题是我的。我看是,有了困难你们“脊梁”上,有了待遇我们有身份的争。历史对于我们来说是空白的,就像一张被重新擦干净的图画,历史常会记下那些有权有钱的“大人”;当“脊梁”们的岁月过完时,就成了被擦掉的那些了。“付出”与“应该得到”的不平衡,让我们的英雄落到了如此地步。军人转业,退伍后的生活谁来保障(主指是在部队中负伤残疾的功臣)?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当地政府及社会要不要进行反思?
  伤心中,只能向英雄说:“安息吧,你是最可爱的人!”“给您敬礼,祝您一路走好!”我们也只能在这样说。忠心地祝福英雄的儿女能够一路走好,但愿他的儿女能有个稳定、幸福的生活。这样,也许我们死去的“脊梁”和仍在的“脊梁”能够得到些许安慰。
  在缅怀余泽忠的时候,我们还要顺便缅怀一下像牛玉儒那样的为党为民的好公仆。好公仆多了,“脊梁”会更多!
  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历沧桑。
  比骡子累,比蚂蚁忙。偶感优越,袋里紧张。
  常怀正义,为人伸张。偶尔糊涂,被人当枪。
  成就难有,铺路为常。得得失失,苦了孩娘。
  战友命弃,骨遗边疆,怎我有生,还有妻郎?
  扪心自问,比民工强。因此自励,逆风飞扬。
  饿不着,吃不胖。人一走,茶就凉。苦习常,
  不歪想。浪淘沙,金子亮。
  天苍苍,野茫茫。驮重地,靠脊梁。中华悲,
  精神壮,军人啊,无冕之王!
  余泽忠,重庆市长寿区人,1981年,18岁的余泽忠应招入伍,进入了兰州军区“红军师”。   
  日,余泽忠所在的二排从友邻部队那里接管了最突前、最危险的、号称“死亡阵地”的负17阵地。
  余泽忠在前线一呆就是1年又8个月,他在老山战场英勇杀敌参加大小战斗100余次,舍身救战友达几十次,3次身受重伤,其中有两次是因为掩护战友而受伤,并造成左手明显短于右手。荣立两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
  1988年1月,刚回到地方上的余泽忠和战友程志光一道去长寿县武装部办事,路上,一车人正昏昏欲睡的时候,三个小偷开始疯狂地行窃。其中,一个小偷把手伸进了一位老人的裤子口袋里,可老人却丝毫没有发觉。眼看小偷就要得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余泽忠和战友挺身而出,两双大手紧紧地抓住了小偷的手,“你在干啥子?”一声巨吼,把全车人从睡意中惊醒,大家震惊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却无一人上前对他们施以援手。看到余泽忠和战友孤立无援,其他两个小偷分别从腰间掏出了锋利的跳刀,一左一右扑向了站在前面的余泽忠。只见余泽忠左右开弓,施展出在部队里学到的擒拿功夫,两三下便把两个小偷制服……看着失而复得的血汗钱,老人的眼泪禁不住往下流,这可是他积蓄了半生、准备到集市上为老伴抓药治病的救命钱呀!看着可怜的老人,余泽忠从身上摸出仅有的100元钱,塞到老人的手里,默默地转身离去。
  1997年春,带着女儿在江边玩耍的余泽忠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呼救声,循着声音发出的方向,余泽忠看到两个影子在江水中挣扎,“不好,有人掉水里了。”来不及脱衣袜,余泽忠“扑通”一声跳进了冰冷的江水中。由于江水太急,余泽忠几次靠近两人都没有成功,这时的他已经感到精疲力竭,如果强行去帮助那两人,自己的生命也可能有危险。但余泽忠并没有放弃,依然全力地向两人游去,经过近1个小时的努力,余泽忠终于把两人推到了可以立足的岸边,而他却因为乏力被江水冲到了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等回到家的时候已是晚上。
  事后,余泽忠才知道,被救的两人是父女俩,因为家庭贫困无钱让孩子出去春游,父亲才带着女儿到河边玩,谁知不小心父女俩都掉到了河里。为了感谢余泽忠的救命之恩,被救的女儿认了余泽忠为干爸爸,余泽忠还时常用不多的工资救济父女俩。
  据当地老百姓讲,短短的几年时间,余泽忠就曾6次下河救人,三次挺身而出制服扒手。平常生活中,余泽忠见义勇为举不胜举,常常拿出微薄的收入救济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孩子。但谁又知道,他一个月工资才300元左右,一家老小全靠他一人来养活。
  2001年2月,下岗多年、家里拮据的余泽忠在朋友的介绍下到昆明打工。他先后打过水泥工、洗碗工、水果贩等短工。
  2002年5月的一天,余泽忠觉得肝脏疼痛难忍,但上过老山前线、什么艰险都经历过的他认为这点痛根本不算什么,咬咬牙就过去了。然而疼痛把这位坚强汉子折磨得满头大汗。看着丈夫被痛苦折腾得几近扭曲的脸,心疼他的妻子硬是把他扶到了医院。余泽忠被查出患了肝硬化,这一结果犹如晴天霹雳,望着被病魔折磨得一天天消瘦的丈夫,妻子平生第一次瞒着丈夫向亲戚朋友东拼西凑了5万元钱,用来给丈夫治病。可是这些钱对于生病的余泽忠却是杯水车薪,钱像流水一般很快就花光了。断了一切经济来源,妻子终日以泪洗面,抱着丈夫的头痛哭流涕;为治病债台高筑,上初一的女儿也辍学在家。
  6月上旬,再也无力支撑昂贵医药费的余泽忠毅然决定放弃治疗回到老家,他不想让已经债台高筑的家再背上沉重的外债了。
  回到长寿,从未向政府、单位伸过手的余泽忠不让家人把他得病的事情告诉任何人,可这个消息还是不胫而走。昔日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得知这一消息后,你50我100的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一位战友甚至把单位给他买断工龄的7000元,分文未留的全部捐献出来。在老山前线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从没掉过一滴眼泪的余泽忠,此时却被这坚不可摧的战友情所感动,两行热泪顺着脸颊止不住地流下。
  在家徒四壁
本站部分内容系根据指令自动收集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成该内容或立场
Copyright & 2011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87 second(s), 4 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影无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