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谁最厉害什么人最厉害?

三国谁最厉害?_百度知道
三国谁最厉害?
提问者采纳
三国第一英雄 曹操 三国第一丞相 诸葛亮 三国第一谋士 贾诩 三国第一护卫 典韦 三国第一将才 张辽 三国第一帅才 周瑜 三国第一学者 郑玄 三国第一方士 左慈 三国第一神医 华佗 三国第一工匠 马钧 三国第一狂士 祢衡 三国第一美髯 关羽 三国第一美人 貂禅 三国第一隐士 王烈 三国第一画家 曹不兴 三国第一国手 王九真 三国第一富豪 糜竺 三国第一烈士 臧洪 三国第一才子 曹植] 三国第一豪强地主 审配 三国第一旅行家 许靖 三国第一孝子 王祥 三国第一刺客 郭修 三国第一宝马 赤兔 三国第一才女 蔡文姬 三国第一神卜 管辂 三国第一相士 朱建平 三国第一解梦师 周宣 三国第一航海家 卫温 三国第一神童 曹冲 三国第一反复人 孟达 三国第一谄媚人 刘安 三国第一苦命 刘协(汉献帝) 三国第一记忆力 张松 三国第一丑人 庞统 三国第一烈女 夏侯令女
提问者评价
我看你最厉害~呵呵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8条回答
武功:吕布政治:诸葛亮军事:司马懿识人:刘备忠义:关羽综合:曹操
政治计谋诸葛亮最厉害.武功吕布最厉害.最会哭的是刘备.最聪明的是贾羽.最忠甘义胆的是关羽.最见利忘义的是吕布.终上所述其实曹操才是三国最厉害的人.
很难答啊,政治军事就诸葛亮第1,周俞第2.打架就
关羽张飞吕布不分上下.
计谋贾诩第一政治诸葛第一武力吕布第一军事司马第一
罗贯中最厉害
游戏中玩家最厉害,现实中曹魏较强.
三国学研究发现的秘密---三国中隐藏的第一高手 如果问三国中哪个人武力最高,一般大家的回答是吕布,但是我的回答是一个无名小将。
让我们看看书中第15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引用策曰:“神人佑我,吾何惧焉?”遂披挂绰枪上马,引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共十三骑,出寨上岭,到庙焚香。…………太史慈踊跃曰:“此时不捉孙策,更待何时?”遂不候刘繇将令,竟自披挂上马,绰枪出营,大叫曰:“有胆气者,都跟我来!”诸将不动。惟有一小将曰:“太史慈真猛将也,吾可助之!”拍马同行。
此时,孙策领着另外12人,这12人看名单,几乎是孙策军中的精华。而太史慈仅两人,就是太史慈和另外这个无名小将。当然书中是为了突出太史慈之勇气和胆量,那个无名小将仅仅是陪衬,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出这个无名小将之勇气和胆量不下于太史慈。
然后就是太史慈和孙策两人单打,程普等12人和小将在旁边掠阵。然后呢?
引用慈见孙策枪法无半点儿差漏,乃佯输诈败,引孙策赶来。慈却不由旧路上岭,竟转过山背后。策赶到,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汉!”慈心中自忖:“这厮有十二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吃众人夺去。再引一程,教这厮没寻处,方好下手。”于是且战且走。策那里肯舍,一直赶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枪搠去,慈闪过,挟住枪;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两个弃了枪,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把兜鍪遮架。忽然喊声后起,乃刘繇接应军到来,约有千余。策正慌急,程普等十二骑亦冲到,策与慈方才放手。
显然太史慈还是有点心眼的,知道自己即使取胜,也无法保持战果,毕竟对方有13人。所以将孙策引开,这是正确的战略战术。对于程普他们而言,发现两人跑远了,主公跑丢了,当然应该过去找。
可是他们直到孙策、太史慈又打了50合后才到。那么50个回合有多长时间呢?我们可以对比张飞、马超之战来研究研究:
引用次日天明,关下鼓声大震,马超兵到。…………看看午后,玄德望见马超阵上人马皆倦,…………两马齐出,二枪并举。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负。…………两将各回。张飞回到阵中,略歇马片时,不用头盔,只裹包巾上马,又出阵前搦马超厮杀。…………看张飞与马超又斗百余合,两个精神倍加,玄德教鸣金收军。二将分开,各回本阵。是日天色已晚。
算起来,太史慈和孙策战斗至少小时后程普等人才赶到。这里,我们如果计算上其它一些时间,首先在路程上孙策和太史慈是“且战且走”,而程普等人是“冲到”。这里显然两边所耗的时间不同。其次,孙策、太史慈在马上战斗了几个小时后还继续“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粉碎”。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算出,程普等人是在孙策、太史慈跑开后多久多久才动身来找到孙策。
这就不合理了,主公跑丢了,你们难道还先睡个午觉才来找吗?就算刚开始没反应过来,过了那么一会儿也应该回味过来,去找主公吧。好了,以程普等人的智力,我们可以合理地估计过了半分钟,他们就会反应过来,决定去找孙策。那么为什么耽误了这么这么如此如此N久时间呢??
看来只有一个解释,就是上文说到的那员小将理解了太史慈的目的,独自阻击程普等12人长达几个小时以上
我们把这个战斗力和吕布进行对比。在濮阳城下:
引用操曰:“吕布非一人可胜。”便差典韦助战。两将夹攻,左边夏侯敦、夏侯渊,右边李典、乐进齐到,六员将共攻吕布。布遮拦不住。拨马回城。
这里没有讲战斗了多少回合,但是看来吕布仅仅是遮挡而已。估计也就跑了两个来回就遛了。
而不带偏见地讲,孙策这12个人的综合战力绝对只在曹操那6人之上。
后来程普等十二人赶到,但是那个无名小将却不见了,显然只有两个可能,一是战败跑了,二是被杀。如果程普等人杀了那个小将,必然会对孙策说:“臣等杀了那厮,救驾来迟,望主公恕罪。”不管怎样,这也是功劳一桩。
但是这12个人却象得了集体失忆症,对那个小将提都不提。看来只有一个可能,就是12个人拼命杀了好久才冲破那个小将的狙击,而且还让那个小将全身而退,那脸实在是丢大了,丑大了。所以就集体封口。
看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一个冷战,这个无名小将多么可怕的战斗力啊
可惜,三国以后就没有提到他了,估计…………退出军队,云游四方去了。由此看来武力最高者非 无名小将 不可
三国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真三国无双4哪个人物最好用?
真三国无双4哪个人物最好用? 10
江贼头子--甘兴霸,野人--魏延,小明--诸葛亮,武士--周幼平
左慈,吕布吧...这俩个人太BT建议新手打基础..
^_^游戏愉快
提问者 的感言:谢谢哦.
其他回答 (1)
吕布,左慈。
吕布的c3厉害(2下普通攻击1次蓄力攻击),左慈的无双厉害
马超
马超在马上厉害(建议最好骑马打),用绝影马(骑绝影不会被打下马)。
另外赵云也不错,还有司马懿。
等待您来回答
三国系列游戏领域专家三国最厉害的人是谁??(文武双全)_百度知道
三国最厉害的人是谁??(文武双全)
姜维虽然不错,但是,我觉得不是最厉害的!!大家觉得周瑜怎么样??虽然文不如诸葛亮。武不如关羽之流!!综合素质方面应该无出其右了,再说了,他还能弹琴吟诗~~~~~~~用意的请举个手吧!!!!
提问者采纳
一点点个人看法:曹操、周瑜、鲁肃、陆逊、邓艾、姜维、徐庶、吕蒙、李严、魏延等都是文武双全的人物。1 曹操:雄才伟略,自不用说。史书记载,他曾刺杀张让,失败后舞枪而走,想来武艺也是不差的。2 周瑜:说到东吴智谋之士,首推周瑜,赤壁之战的主角实际上就是他。而周瑜每战必领兵冲锋在前,不似诸葛乘个车子躲在后面,也可见他不是单纯的智谋人物。3 鲁肃:东吴的整体战略构想,实出此人,以致孙权多年以后称帝后还慨叹:“子敬在多年以前就想到今天了啊!”而鲁肃的武多被忽略。其实,《三国志》中有记载,鲁肃曾组建义勇军对抗贼寇,逃跑时让其他人先走,他留下断后,他的箭居然射穿了敌人使用的木盾。膂力自不必说,弓术也很纯熟的了。4 陆逊:东吴中后期最杰出的军事领袖、政治领袖之一。一时,在吴中把他与当年的周郎相提并论。5 邓艾:出身不好,口才又不好,却深谙军法要略,而且武艺纯熟,与姜维不相上下。6 姜维:把他排在邓艾之后,是以成败论英雄。把他排得这么前,却是受《三国演义》影响颇多。其实,在《三国志》中,陈寿对他的评价实在不高。7 徐庶: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的首席军师。而且,史书记载,徐庶少年任侠,擅长剑术,后来弃武从文。因为杀了人,才背井离乡,远避荆州,与诸葛亮、庞统等交好。8 吕蒙:早年不治学业,专好武勇斗狠,后来发奋图强,终成就“一代名将”之名。“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就是他。9 李严:诸葛亮对他评价极高,认为他可比东吴陆逊,而且他也当得起诸葛亮的评价。至于他的勇武,我没找到相关史书证据,不过演义中有提高他与黄忠单挑,六十回合不败,想来应该是不差的。10 魏延:这是个很让人质疑的人物。他的勇猛自不必说,直追五虎。他也擅长兵法,喜欢出险计。根据我对《三国志》的了解,其实刘备是很信任魏延的,而诸葛亮却对他且用且疑。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8条回答
周瑜确实是当人不让~赤壁之战历史上全是周瑜和东吴猛将的功劳。和他诸葛亮完全没啥关系。在说了。那句话说的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楼主的那句~文不如诸葛。。。其实周哥在那里上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你不相信可以去网上找。武不如关羽之流~~我汗。。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是被夸大的。你不相信去网上看。
还可以 成就赤壁神话姜维 也不错 可惜生不逢时 早20年就非常好了 第二个孔明
周瑜同意邓艾来说他官场学问太差,没能保住自己姜维...不好说,估计没我们想的那么猛其实应该是曹操
其实楼上诸位忽视了一点文物全才呀!!一个人当仁不让,但上面提到的是多人里面没提出过。应该为
(魏)张辽张文远不信的可以翻看一下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另外邓艾,姜维,赵云,陈到,甘宁,吕蒙,张任都是文物全才。可能很多人不赞同,我是指全才,按游戏里说就是智力武力都得在85甚至90以上。我的结论不是仅仅参照游戏,还有很多个人见解。
呵呵,看多了某些说周瑜小气的白痴,看到这帖子里那么多对正史颇有研究的高人,让我十分欣慰啊..........文武双全嘛,周瑜不用说是一个,另一个我觉得是曹操.
文武全才的 人物众多,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但是要说到谁最厉害!影响最大,我想曹操和诸葛亮称三国双绝 没有人否定吧&???
能文能武算曹操
曹操,司马懿,鲁肃
举手~~周瑜
能文能武算张飞
周瑜虽然文不如诸葛亮。武不如关羽之流!!综合素质方面应该无出其右了,再说了,他还能弹琴吟诗~~~~~~~
按历史来说,周瑜是当人不让啦!不能看三国演义,那不是史书。还是看三国志
我觉得是曹操。因为他多谋善断,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觉得是钟会,那么年轻,野性不错,只是......
文武双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三国什么人最厉害?
三国什么人最厉害?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武者吕布,勇者张飞,义者关羽,识者赵云,智者孔明,仁者刘备,贤者孙权,倔者黄忠,奸者曹操,谋者郭嘉,静者张辽,蠢者袁绍,锦者马超,忠者武候,胆者姜维
指什么方面的?
死了还能吓人
RMB玩家最厉害。
谋略:郭嘉;识人:贾诩;统领:曹操;政治(治军):诸葛亮;文学:曹丕;狡诈:刘备;勇猛:张飞;综合:曹昂
1.吕布 吕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内蒙古)。 先为丁原义子,后拜董卓为父。儿子当烦了就把他们了了。跟刘备不错吧,可抢了大耳朵的徐州;与曹操杀得找不找北,被俘后却还想着投降。喜欢刺激,没事儿就叛个变什么的;直肠子,遇上不顺心就闹腾。按理说貂蝉再漂亮也不过是个女人嘛,当时那种复杂的政治环境,怎么能为这点事儿冒如此大的风险。 《三国演义》里把他写成了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其实从历史的角度看,当时时局动荡,群雄并举,谁不想号令天下?退一步讲,即使没那么大野心,只要不是废物点心,就一定会依附某个军事集团。这需要相当准确的判断力。吕布开始替别人干,后来觉得给谁打工也不如自己当老板过瘾,本无可厚非。可惜他太单纯了,不会给自己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就说丁原吧,进屋就把头砍下来了。丁原死的莫名其妙,你哪怕编个理由说他谋反也行啊。正是这件事给小强(吕布)定了性`````` 抛开创业能力,小强动起手来可真不含糊! 虎牢关首战不到五个回合斩方悦,大败王匡军;又斩穆顺,伤武安国。刘、关、张三人才将将令其败退; 董卓迁都,吕布殿后,与曹操战,败夏侯惇,大破曹操军; 董卓死后,牛辅起兵复仇,被吕布一战而败;李傕未及列阵,被吕布冲杀,不能抵挡,退走五十余里; 吕布与袁绍共破张燕于常山,后奔张邈,袭破兖州; 曹操回师与吕布大战,败退三四十里;夜间引军救西寨,败于禁、乐进;天明时又引兵追赶曹操,与夏侯惇大战,下雨而止(此一战从昨夜黄昏直到今夜黄昏时分); 吕布纳陈宫计,火烧濮阳,遇曹操而不识,只将画戟击打曹操头盔; 曹操复得兖州,进兵濮阳,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六将大战吕布,吕布不能抵挡,又被田氏献城,败走定陶。 据《演义》记载,小强被武将对阵击败只有两次:哪吒三兄弟和光猪六壮士。别的不说,关羽、典韦、张飞、许褚可都是“9人”里的啊!小强要不是老遇上这种打群架的混子就非常完美了。 2.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河北)。 后汉群雄并起时,他由郡人推举,带一小队地方武装,投入公孙瓒麾下。在瓒处遇见刘备,两人一见如故,从此结下深交。公孙瓒是个不能共图大事的人,赵云借口兄长去世,还乡去了。后来袁绍消灭公孙瓒,刘备又投入袁绍幕下,子龙遂追随刘备,成为刘备的主骑。初战成名于公孙瓒与袁绍的战役,当时大将文丑追杀公孙瓒,赵云单人独骑杀败文丑,枪挑鞠义,保护公孙并助其反败为胜。此后赵云除了在新野枪挑曹洪的头盔,便没有再杀敌的机会,直到长坂坡当阳道,赵云在曹操百万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才真正一战威震天下。由于长寿,蜀后期的大仗他也没少掺和。 作为将领,赵云的统军能力往往被忽视了。赵云一生谨慎行事,不争名利不好勇斗狠,思谋细密,实是刘备手下最全面的一员大将。糜夫人跳井时,子龙推倒土墙以防盗尸;战桂阳时,早料定陈、鲍诈降,又将计就计扮作二人之兵赚取了桂阳城。事后,孔明曾问赵云为何不接受赵范的好意。云曰:“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刘备收川后欲将成都有名的田宅分赐诸官,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民心方服;不宜夺之为私赏也。”玄德大喜,从其言;街亭失守,赵云兵出箕谷,以分身之计退敌。战后查点,众将损失惨重,惟子龙一队毫发无伤(要不是诸葛亮小看了赵云的智谋没让他镇守街亭,这天下大势还真不好说)。 英勇战绩: 少年时便可战平当时的名将文丑。 飞骑冲阵,枪挑“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 三十余合击败张合。 刘备兵困许都,若非赵云奋力杀敌玄德必不得脱。 徐庶新野初用兵,子龙十数合杀败曹军大将李典。 长坂坡的变态事迹就不多提了,曹操50多员上将被其斩杀,堪称杀人王`````` 零陵一战,敌大将刑道荣可与张飞斗个数合,却被赵云一枪刺死。 汉水一战以少胜多,击退张合、徐晃,秒杀慕容烈、焦炳。 平定南夷之时,枪挑三大洞主之一的金环三结,生擒获之弟孟优。 武侯初伐中原,赵云以70高龄力斩西凉韩德及其子韩瑛、韩瑶、韩琼、韩琪,五员上将。 3.典韦 典韦,字令明,陈留己吾人(河南)。 曹操在衮州时招入。他死的早,出场率很低。那为什么能排到9人中的第三呢?这就得好好探究一下。 演义中述其勇力过人,能“逐虎过涧”,一对80斤重的铁戟运使如飞。一日,帐下大旗被风吹得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典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操曰:“此古之恶来也!”PS:恶来是商纣名臣,以勇力著称。 大战许褚,二人从早上斗到黄昏,未分胜负。 曹操大战吕布。操望西而走。忽又喊声大震,一彪军至: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将拦住去路。众将死战,操当先冲阵。梆子响处,箭如骤雨射将来。操不能前进,无计可脱,大叫:“谁人救我!”马军队里,一将踊出,乃典韦也,手挺双铁戟,大叫:“主公勿忧!”飞身下马,插住双戟,取短戟十数枝,挟在手中,顾从人曰:“贼来十步乃呼我!”遂放开脚步,冒箭前行。布军数十骑追至。从人大叫曰:“十步矣!”韦曰:“五步乃呼我!”从人又曰:“五步矣!”韦乃飞戟刺之,一戟一人坠马,并无虚发,立杀十数人。众皆奔走。韦复飞身上马,挺一双大铁戟,冲杀入去。郝、曹、成、宋四将不能抵挡,各自逃去。典韦杀散敌军,救出曹操。前有箭矢后有追兵,典韦奋勇当先替曹操开道,待五步之内才开始向追兵攻击且从容镇定每发必中,此是何等胆色! 城门开处,两员将引军出战:前军侯成,后军高顺。操即使典韦出马,直取侯成。侯成抵敌不过,回马望城中走。韦赶到吊桥边,高顺亦拦挡不住,都退入城中去了。高顺能与夏侯惇战四五十合,是吕布手下军衔最高的大将(在张辽之上)。曹操进得城来方知中计,炮声一响伏兵四起,张辽、臧霸、郝萌、成性,一齐杀出。操急走南门,高顺、侯成拦住。典韦怒目咬牙,冲杀出去。高顺、侯成倒走出城。典韦杀到吊桥,回头不见了曹操,翻身复杀入城来,门下撞着李典。典韦问:“主公何在?”典曰:“吾亦寻不见。”韦曰:“汝在城外催救军,我入寻主公。”李典去了。典韦杀入城中,寻觅不见;再杀出城壕边,撞着乐进。进曰:“主公何在?”韦曰:“我往复两遭;寻觅不见。”进曰:“同杀入去救主!”两人到门边,城上火炮滚下,乐进马不能入。典韦冒烟突火,又杀入去,寻觅多处终在东门找到了曹操。典韦拥护曹操,杀条血路,到城门边,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韦用戟拨开,飞马冒烟突火先出,操随后亦出。 曹操出去找乐子,首先想到让典韦保护。张绣乃赵云师兄枪法非常好,可畏于典韦也不敢直接下手,派胡车儿盗取双戟。典韦失了兵器,战斗力大减。然其竟以人作兵,死守门寨。身中无数箭更兼枪伤,乃大叫数声而亡,血流满地。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入。 曹操设祭祭典韦。操亲自哭而奠之,顾谓诸将曰:“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众皆感叹。回至许都,曹操思慕典韦,立祀祭之;封其子典满为中郎将,收养在府。 曹操行军至襄城,忽于马上放声大哭。众惊问其故,操曰:“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因即下令屯住军马,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亡魂。操拈香哭拜,三军无不感叹。祭典韦毕,方祭其子其侄。 典韦的描写多为侧面,单挑战役不多。然对其描写十分细致,人皆叹服其勇,而《三国》的武力排名又以民间喜好为基础;还有一点,正是因为他英年早逝,人们对他有许多惋惜与期许。故役少而名高也。 4.关羽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山西)。 “面若重枣,髯长二尺,卧蚕眉,单凤眼。”一说大家就知道是关二哥。自从告别了卖绿豆的日子,关二哥频频上镜屡颂传奇。文韬武略兼而有之,更加赤胆忠心义薄云天,遂被后世尊为武圣。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第一生产力);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很多人轻视了此二人,请往后看,二人榜上有名);当阳会斩蔡阳。关羽最嚣张的地方就是秒杀,别人半天搞不定的事儿他上去就给办了。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又为他的勇武添了不少印象分。 不过,关公在《演义》里有一处表现很让人纳闷儿。 纪灵事件:纪灵跟关羽打了三十几个回合未分胜负,而张飞与纪灵斗不到十合就大吼一声刺其于马下。??? 首先说说马。武将一般都骑精壮的战马,关羽斗纪灵时骑的是匹热毛子,“贱驱颇重,马不能载,因此常瘦。”驮都驮不动别说打仗了。曹操遂赠其赤兔(估计丫儿肠子都悔青了)。有好马的话回合交错时移动就灵活,出手机会自然好许多。关羽立斩颜良文丑实是占了马快的便宜。吕布也一样!还有一个可能,张飞嗓门儿大,这大家也知道。说不定那一吼把人家给吓着了,然后他扎一下,完了。 再看看文韬。赚徐州,斩车胄;汉津设伏;水淹七军;巧拒子瑜索荆州。单刀赴会虽表其勇,却也从侧面描写了关公的应变能力。 可叹,关羽居功自傲,惹怒了孙权,终落得个走麦城的下场。荆州的丢失正是蜀国衰落的转折点。 5.马超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陕西)。 根正苗红,三国9虎将里出身最好的。先祖马援为汉伏波将军,父马腾为征西将军驻守西凉。操欲借马腾之手灭东吴,召其入京。马腾打算乘机杀曹操“为天下除害”,不料败露,命丧操手。马超为报父仇,兴兵雪恨。潼关一战,大败曹洪、于禁、张合,枪挑李通,杀得曹操弃袍断须,威震天下。一次,孟起明明中计在先却凭勇力硬是占到了便宜,逼得曹操连寨都扎不好。降蜀后镇守蜀国西部。蜀汉立国以来东南北三个方面不断爆发战争西部却一直保持和平而友好的氛围,这全是马超的功劳。要知道那些青藏草原上的半开化部落从来不是友善和爱好和平的而且他们对于富庶的西川坝子正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没有马超这位"神威天将军"和他死后军团的余威,蜀汉在西部安得如此从容? 马超的威望一方面是家族的传统另一方面西方的少数民族在川西丘陵地带和马超交战也毫无取胜的希望。 有人问为什么刘备出征东吴不带上魏延马超?是不是不信任? 后方空虚,这二位一个防备西陲一个拱卫汉中(诸葛亮则是蜀汉的后勤部长,赵云是战略预备队)谁也动不得把家都交给你们了这是最大的信任。 从战略上说,蜀汉为马超设计的未来是凉州。诸葛亮出师北伐前去哭马孟起并非多事,此时北伐主要目的就是夺取雍凉以凉州益州两州的实力为后盾来图谋进取中原(荆州失去后对隆中对的修正)。没有了这位身经百战又熟悉西部情况的名将,孔明大概有痛失一臂的感觉。 世人常道马超有勇无谋,此种说法有失公允。马超作为刘备手下著名的大将,有一定的方略。例如曹操召马腾入京,超曾劝其不可轻入静观其变,马腾不听;曹操渡河时他曾识破曹操欲断本军后方的计策;攻汉中时稳健的行事作风;有人想为孟达报信,使者被马超所获,于酒宴上探得虚实,报与玄德。大家这样讲无非是因他对曹操和诸葛亮的两次失败。可细想来这二位是何等人物,就算关羽赵云也未必躲得过。一计韩遂行事不当且他若不害马超此计日久自破;二计主要是张鲁中计与马超并无太大干系。 6.张飞 张飞,字翼德,涿郡涿县人(河北)。 张飞是一个非常搞笑的人物。说他傻吧,还有点小心眼儿;说他聪明吧,耍起性子那叫一个小胡同赶猪。关羽一路过关斩将,得知张飞下落,特来寻他。结果一见面张飞就要往死捅,也就是关羽武艺好反应快,要不被秒了岂不冤死。赵云长坂坡寻嫂,张飞却以为他投降曹操去了,扬言见着“一枪刺死”。关羽跟他那么多年兄弟他还不信呢,别说赵云了。刘备三顾茅庐来请伏龙,诸葛亮高卧不起。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何是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刘备和吕布的关系很复杂,主客互易。张飞总想找吕布点麻烦。吕布称玄德为贤弟,张飞听了,嗔目大叱曰:“我哥哥是金枝玉叶,你是何等人,敢称我哥哥为贤弟!你来,我和你斗三百合!”布默然无语。吃完了饭,吕布送刘备出门,张飞跃马横枪而来,大叫:“吕布,我你并三百合!”好说歹说劝住了。曹操设计让刘吕相并。吕布为玄德贺喜,张飞扯剑上厅要杀吕布。玄德慌忙阻住。布大惊曰:“翼德何故只要杀我。”把吕布搞得这么郁闷,老罗给足了张飞面子。张飞打了吕布丈人,引得布一怒夺了徐州;这厮不说反省自己贪杯误事,却又诈称山贼偷了吕布的马,弄得刘备连小沛都呆不下去了。吕布来问罪他却道:“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徐州便不说了!”着实令人捧腹。 《三国演义》中,只有张飞一人和吕布不分胜败。两人大战一百多合,这样看张飞的武力应该还可以往上排。大战马超于葭萌关,打了一天一夜,鏖战千合,酣畅淋漓!长坂桥上,张飞断后,凭着一股无往不胜的霸气,硬生生摄得文聘、曹仁、乐进、张合、夏侯兄弟等名将不敢进军。张飞见半晌无人应战,大喝:“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声若惊雷,吓得夏侯杰肝胆皆碎,曹操慌忙领诸溃逃。要不是许褚、张辽拦住,还真让张飞糊弄过去了。据言,张飞此吼与一般断喝不同,乃是自创的一种奇门功夫,后被一农夫习得流传于世,曰“狮吼功”。 张飞除了勇武,计谋上也相当不错。当阳疑兵,分身巴郡,智取瓦口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人言此只是神来之笔,偶尔为之。其实,哪有那么多偶然,孔明就曾说过张飞并非一介勇夫。这一次次的偶然恰恰说明张飞已从匪气深重的莽夫成长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将领。 张飞死得令人扼腕。大丈夫应马革裹尸还,他却出师未捷身先死``````要说这带兵打仗切不可感情用事。张飞、刘备皆因关羽之死失去理智,不但丢了性命,也为历史留下了诸多遗憾`````` 7.许褚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县人(安徽)。 典韦死后曹操的王牌。力大无比,能掣二牛尾倒行百步,勇猛好战,人称“虎痴大将军”。 曹操手下大将要比刘备多多了,可单论武力,能与“五虎上将”相屿的唯仲康一人。比起张辽、徐晃等人,许褚几乎没有以出色指挥闻名的战役,但细心者可以发现,许褚对敌从未正面失败过,有一次败于张飞却是喝多了。看看许褚骄人的战绩吧:与吕布斗了二十余合不分胜败;力战赵云,三十合不分胜败;与典韦大战三日;渭口斗马超,大战二百合有余。马超也不得不叹服:“吾见恶战者莫如许褚,真‘虎痴’也!”;华容道,骑无鞍马来战张飞。操进军洛阳时,李催派其侄李暹、李别出战。未及开言,许褚飞马过去,一刀先斩李暹;李别吃了一惊,倒撞下马,褚亦斩之,双挽人头回阵,曹抚许褚背曰:“子真吾之樊哙也!”许褚就爱打硬仗,对手越强他就越起劲儿;相反对手要是差点,他打起来就没那么猛了。这大概就是许褚面对颜良的手下败将徐晃却拖拖拉拉打了50多个回合的原因吧。 许褚很可爱。煮酒论英雄后,曹操让他把刘备叫回来。刘备不回,他想反正曹操没叫厮杀,刘备人也不错,便自作主张放了刘备回来复命;许攸是官渡之战的大功臣和曹操私交又不错,就因为把许褚及众将士的拼杀看作匹夫之勇被杀了。换作别人肯定不会也不敢这样对待曹操手下的贤士;曹操呢,一看事已至此,骂了许褚两句就完事儿了。唉,没办法,谁让许褚是曹操最喜欢的“保镖”呢!许褚战张飞之时,明知道军情紧急,赶上高兴劲儿还是喝了个大醉。曹操命众将比试射术,胜者以锦袍奖之。徐晃虽技压群臣但没按曹操的规矩办。单个许褚不服,硬是要夺徐晃已经穿到身上的袍子,最后扯烂了;许褚体胖,斗马超时竟舍去衣甲赤膊上阵,也不怕丢了防护危急性命。仲康这股为胜利不惜性命的狠劲儿由得令人拍手称快。 许褚忠心,无论形势多么危急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来,救了曹操无数次。渭水河抵孟起;葫芦口战张飞;濡须坞曹操中计,许褚力敌甘宁周泰两员上将使操得脱;取汉中孟德冒进,杨昂、杨任引伏兵杀出。操大惊,又是许褚提刀纵马向前截杀,保其无恙。一日操酒醉,褚仗剑立于堂门之内。曹仁奉命星夜来见,被许褚挡住。曹仁大怒曰:“吾乃曹氏宗族,汝何敢阻当耶?”许褚曰:“将军虽亲,乃外藩镇守之官;许褚虽疏,现充内侍,主公醉卧堂上,不敢放入。”仁乃不敢入。曹操闻之,叹曰:“许褚真忠臣也!” 8.黄忠 黄忠,字汉升,荆州南阳人(河南)。 老年人的偶像,上岁数的三国迷无不对黄忠喜爱有嘉。 忠早年为刘表帐下中郎将,后随刘表之子刘琮降曹,镇守长沙。 幸好刘备收降了老黄忠,不然《三国演义》就少了好多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年愈六十尚能与关公大战百合,并逼得关羽使必杀——拖刀计,黄忠的实力大家应该有个底了。战场之上,射术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有人看不起射术,认为暗箭伤人非君子所为。从战争的角度看,取胜才是关键。多一分能力就一多一分胜利的本钱。好比考试时的附加题,会做成绩就高。吕布、典韦、徐晃、太史慈、夏侯渊、祝融等名将射术都不错(典韦飞戟,祝融飞刀),但最知名的就属黄忠了。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战长沙时他本可以射杀关羽,何奈二人都是义士,英雄惜英雄怎生下得了手。 不知道年轻时侯干什么去了,攻取汉中那段日子是黄忠一生最辉煌的时光。 大将张合兵犯葭萌关,黄忠请战,亮仔言其老以激之。忠白发倒竖曰:“某虽老,两臂尚开三石之弓,浑身还有千斤之力(请战嘛,吹得悬乎点应该的):岂不足敌张合匹夫耶!”趋步下堂,取架上大刀,轮动如飞;壁上硬弓,连拽折两张。孔明问谁为副将,黄忠说严颜就成(我怀疑他故意搞笑)。然而,就是在这一片哂笑声中,黄忠定计夹攻张合,合大败退军八九十里;又使骄兵计破了夏侯尚、韩浩;不顾疲乏紧握战机,连夜进军与早埋伏好的严颜兵合一处夺了屯粮重地天荡山!汉升斩了韩浩,严颜杀了夏侯德。捷报飞传成都,蜀军一片欢腾。 黄忠马不停蹄又赶到夏侯渊驻守的定军山。夏侯渊打曹操起家的时就跟随左右,武艺精妙刚猛非常,曾屯长安拒马孟起。黄忠先与法正商定“步步为营”之计,诱渊搦战;而后引军占了要地对山,令妙才无法稳住阵脚;最后借疲兵之术急攻曹军。老将军飞马下山,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赶到麾盖之下,大喝一声,犹如雷吼。渊未及相迎,黄忠宝刀已落,连头带肩,砍为两段! 曹操起兵为渊报仇。黄忠又请命去攻屯粮草辎重的北山。这一战与赵云合力杀败张合、徐晃,占了北山;徐晃渡过汉水来攻蜀营,黄忠谓赵云曰:“徐晃令弓弩射者,其军必将退也:可乘时击之。”言未已,魏军后队果然退动,蜀军乘势杀出,曹兵大败。接着阳平关、汉中等役汉升又屡建奇功。 由此看来,老将军以70高龄位列“五虎上将”,实至名归。 9.姜维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甘肃)。 三国猛将中最有智谋的一位。 姜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奉母至孝,郡人敬之;后为中郎将,就参天水郡军事。 诸葛亮算无遗策,唯一一次被识破就是姜伯约。姜维与赵云大战于天水城下。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正战时,姜维伏兵杀出,赵云奋力脱困,引败军来见孔明。孔明惊问:“此是何人,识吾玄机?”有南安人备言姜维之能,赵云又姜维枪法精妙。孔明心内甚爱之,遂定计收了姜维,将平生之能尽授。 与姜维交过手名将有赵云、魏延、关兴、张苞、邓艾、邓忠。名单比前几位差了点,主要三国后期基本没什么大将了。不过没关系,既然能得到赵云的肯定实力绝对没问题。 武侯传人的谋略: 诸葛亮欲取天水,姜维识破孔明诱敌的计策,将计就计与假装出城的太守马遵夹攻赵云,蜀兵大败; 姜维降后与孔明定计,献密书与尹赏、梁绪,使天水内乱不攻自破; 孔明久攻陈仓不下,姜维出计献诈降书于曹休,魏军中计元气大伤;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姜维兵出阳平关伐魏。维与夏侯霸商议,遣使赍金珠蜀锦入羌,结好羌王,请其出兵攻打南安。魏左将军郭淮闻报,飞奏洛阳。司马师遣辅国将军徐质前去迎敌。那徐质手使开山大斧,身手甚是了得,连败蜀中勇将寥化、张翼。姜维见魏兵累次断本军粮道,遂生一计。一面吩咐廖化、张翼如此这般;一面令军士于路撒下铁蒺藜,寨外多排鹿角,示以久计。 徐质连日求战不得。哨报司马昭说:“蜀兵在铁笼山后,用木牛流马搬运粮草,以为久计,只待羌兵策应。”昭便命徐质断粮。初更时分,徐质引兵望铁笼山来,果见蜀兵二百余人,驱百余头木牛流马,装载粮草而行。见了魏兵便弃粮而走。质分兵一半,压粮回寨;自引兵一半追来。追不到十里,前面车仗横截去路。质令军士下马拆开车仗,只见两边忽然火起。质急勒马回走,后面山僻窄狭处,亦有车仗截路,火光迸起。质等冒烟突火,纵马而出。一声炮响,两路军杀来:左有寥化,右有张翼,大杀一阵,魏兵大败。徐质奋死只身而走,人困马乏。 正奔走间,前面一枝兵杀到,正是姜伯约!质大惊无措,被姜维一枪刺倒坐下马,徐质跌下马来,被众军乱刀砍死。质所分一半押粮兵,亦被夏侯霸所擒,尽降其众。 蜀军将魏兵衣服穿了,打着魏军旗号,从小路径奔回魏寨来。魏军见本部兵回,开门放入,蜀兵就寨中杀起。司马昭大惊,慌忙上马走时,前面廖化杀来。昭不能进,急退时,姜维引兵从小路杀到。昭四下无路,只得勒兵上铁笼山据守。此山只有一条路,姜维断绝其路口。若非上仓赐甘泉于司马氏,伯约定能擒昭; 洮水一战,姜维背水排阵,诱敌入得阵中,三路齐出。魏兵大乱,自相践踏,被逼入洮水者无数; 姜维与邓艾斗阵,以阵败艾;又算得艾欲袭军后,设伏兵破敌; 识破王瓘诈降,因改约书日期骗得邓艾进兵,大破魏军; 二士入川,维假降钟会,定计于宴杀之,不久邓艾亦受此牵身死。 维有帅才,几次出师打出了好局面,却被后主召回;蜀国当时最弱,文无奇谋、武无猛将,姜维几乎凭着一己之力支撑了多年;最后猝死于心脏类疾病,可谓鞠躬尽瘁。 此9人民间有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
等待您来回答
QQ三国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中谁最厉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