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银行转账上限是对家人上限一万,还是对所有人。

银行集体限制快捷支付转账额度,会给余额宝、理财通带来什么影响?如何应对?
在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宝宝军团的冲击下,不少银行为保住存款曾采取上调理财收益的措施。近期,银行又调低了从银行卡转账到余额宝额度限制,部分银行单日不超过5000元。 via
按时间排序
银行已死,没事烧纸~~~
我不懂金融,更不懂啥叫货币基金,就知道互联网的马云是个大忽悠,喜欢搞成功的那一套,忽悠屌丝,绑架用户,让用户帮忙背书,所以,这个人我不放心,不相信一个经常上谈理想、谈感恩,嘴上经常挂着伟光正的人,是真心实意帮我这屌丝赚钱的。钱交给银行我放心,因为背后是整个国家;钱交给余额宝我不放心,因为它背后是贪婪的投资者。
余额宝和各大银行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啊!!
总感觉这是政府在和企业争夺利润,太无耻
他们说是为了资金安全需要政府监管可我总觉得我的钱还是我自己监管安全些====================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如果政府真的为了安全,那它应该做的是,抓黑客,抓支付宝违约,抓诈骗盗窃。而不是把所有人关起来。
我的理解是如果直接通过网银购买余额宝应该是合规的,如果通过支付宝购买余额宝就属于支付超额了吧。
很简单,你看看银行是不是暴利就知道了。说分蛋糕分不了多少的可以仔细想想,至少从转账费里面可以省却多少,我现在跨行跨省转账都是余额宝转,方便快捷不说还不要钱,每年几大银行从这上面能吸多少钱就不用我说了,而且这种转账付费是否合理还存在疑问
所有的投资都有风险,避免这个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谨慎并且遵守投资铁纪,不可以盲目投资。
我只想说,想在淘宝上面买一个超过5000元的东西怎么办?比如一台刚出来的Iphone想要给自己家里装修,一个月花费超过上面规定的一万元怎么办?网银的操作有多繁琐,大家都懂得,而且最蛋疼的是不支持chrome。我只是个小平民,不懂什么余额宝,货币基金之类的!我不需要什么银行利息之类的,我只想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挣的,不丢失就够了。我不想它的,也就很少有啥风险了吧?但是,我最关心的是,如何才能够让我的支付更方便,更快捷?对支付限额额度无比蛋疼
转载个来自网易的答案,也许这才是央行的用意所在
大多是长篇大论的答案,想写个简单的答案。银行限制快捷支付,不会对余额宝有很大影响。对那些自己没有支付牌照、支付平台的类余额宝们影响会稍大一些。作为客户,没什么特别需要应对的,也就是找到别的购买途径吧。货币基金的问题主要是无法一直维持比银行高很多的收益。一旦收益降低到一定水平无法再提高,那么钱自然就走了。挤兑有可能,但是从国外的货币基金历史上看,没有发生过严重的挤兑。让类余额宝们自生自灭吧,他们只是互联网金融的一幕,这一幕有多长就不知道了。二年、五年?
余额宝不像银行经营风险获得收益,借银行套利而将少数利润分给储户,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大家欢天喜地的为五六的收益欢呼是你把压力直接转嫁给了需要贷款的亲们,完毕不多说。
建议题主改一下问题题干,尼玛 看完了标题我还以为银行限制资金流入余额宝呢,想着银行先斩杀虚拟信用卡,又斩杀我们小户每天一两块钱的毛利钱呢。看完了才明白,妈蛋是限制快捷支付哇,这跟【银行又调低了从银行卡转账到余额宝额度限制】有毛关系啊,答案看了半天也都是讨论余额宝会不会挤兑的,我是上过学读过书的,你们不要这么忽悠我!
都是美国玩剩下的,不监管下场一样一样的
越打压,越发展。
不知道支付宝和腾讯利用银行牌照能用二维码支付不……
短期影响不大,风险主要取决民众对情况的判断。这是银行对自身利益的保护,政府对经济的调整措施。从土地双向调控,央行回购,人民币利率浮动,美国QE退出的猜想,方方面面都表达了政府维持经济稳定,调整结构的意向。目前处于关键时期,政府肯定不期望会有太多变数存在,希望控制在一定的度以内。
的答案。尽管
的答案的确有些地方并没有说的很清楚,却不是什么气门和软肋。我只想说两个问题:1、余额宝的收益真的不会比同类的低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使加上限定条件,在同样的流动性下,这使得概率变得很低,但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至于什么10000块钱一天差几分钱收益,我只贴图不说话:当然你可以说要看长期,看年平均,但事实上一万块钱只差几分钱,也是不可能的。当然你可以说要看长期,看年平均,但事实上一万块钱只差几分钱,也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一前提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同样流动性下,而事实上以现在余额宝的收益下降的速度,用不了多久就能跌破三年期定存和七天通知存款,我只要牺牲一点点流动性就可以获得超过余额宝的收益,为什么要死抱着余额宝?事实上现在很多人购买余额宝对流动性的要求并不高,仅仅只是因为余额宝的收益比定存还高所以才购买余额宝的,如果余额宝的收益低于定存了,他们又没有流动性的需求,为什么不会转到定存?所谓流动性需求,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是以偏概全,错谬之一。2、余额宝真的不会产生挤兑吗?只需要稍微了解一下余额宝的流动性是如何保证的,就能明白这货当然可能被挤兑。事实上流动性和收益本来就是难以两全,开放式货币基金是在一级市场,赎回操作最快也要几天,这是原理所限制的。你发起一个赎回指令,基金要对相应的存款和投资进行套现,变成现金再回到你的账户。银行定存都不能随时赎回,凭什么认为货币基金可以随时给你变钱出来?!事实上事情的真相是,余额宝是用自己的头寸来实现这一点的。说的通俗点就是,把别人正好要买余额宝还没入账的钱给你赎回。如果真的出现恐慌性抛售,卖的大大的超过买的,凭什么认为延迟赎回,限额赎回不会出现呢?你以为阿里巴巴会自己垫钱给你赎回么?所谓挤兑,从来都不是说钱不够,而是说流动性出了问题。银行出现挤兑会是因为银行的资产不足以偿还储户的存款么?这种可能是很小的,更常见的情况是银行短期内没有办法把贷款收回,资产变现来应对储户集中爆发的提现操作。加上上面所说的,其实很多人是因为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而没有流动性的需求,在余额宝的收益低于定存的时候,产生大量的抛售行为是可以预见的。而这一抛售必然导致余额宝的赎回受到冲击,余额宝完全有可能回归到一个比较正常的赎回周期,或者进行限额。这样一来流动性优势又会马上被其他货币基金比下去,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风点火什么的。余额宝的资产缩水也会影响到和银行的议价能力,从而造成恶性循环。简单说就是,收益率下跌,在乎收益率不在乎流动性的人先跑了。这些人一跑余额宝就会遇到挤兑,从而流动性打折扣,这下子在乎流动性不在乎收益率的人也要跑了。就酱。最后说一句,事实上这个事情可能完全没那么复杂,就是阿里的钱太多又没有做金融的经验,银行认为这个外行的家伙现在风险太高了调低信用评价,表现上就是快捷支付限额调低而已。再说最近支付宝的确出了点儿事情,你说是栽赃嫁祸也好,说是银行守旧过于谨慎也好。银行从来不会阻止你购买任何东西,你的钱银行还能不让你花么?想买余额宝的照样能买,只是麻烦点儿。但是趁机会多学点金融常识,了解一下风险并没有什么不好。以上。
我也不说什么,我就说我那天走路上想吃饭发现兜里只剩几块钱,想着手机支付宝这么方便,干脆用手机买点肯德基什么吃好了。结果发现肯德基麦当劳都不支持手机支付宝,我只好饿着肚子回到了宿舍。老实说,这真是令人遗憾(暴漫脸)。我的支付账户一般也就存个几百块钱,丢了手机不比丢了钱包危险,但是却更方便,更快捷,也更易用,也多一重准备。另外一方面,这个草稿的限制是很不合理的,例如很多人网购额早就超过了网购的所谓消费上限(10000元或5000元),我猜测这是银行太明显地表露自己的意图了。而且肯尼亚这种非洲国家连智能手机都没有普及,就已经通过短信实现了手机钱包功能,可以转账,当面付,远程付,只要有便利店的地方就可以用,全国65%的成年男性都有手机钱包。你跟我说监管?说中老年人?说安全?老实说,这个草稿一点也不三个代表,不代表先进生产力(O2O,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求,不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想方便地买东西,出门不要带那么多钱,可以用余额宝的钱)。我不知道常委们是怎么想的,中国发展需要创新,要是缺乏创新和改革,中国会成为有日本病的墨西哥。我真心希望当面付能做好,在人口密集的中国,我希望有一天,我吃饭,买水,购物,用售货机,看电影(这个能用团购做到实际上的当面付效果,为啥别的就不行?),给同学找零,AA一餐饭,都能用手机操作几下,相互碰一碰,就能实现。科技给了我们实现这种生活的双翼(这在十年前果断是科幻小说的理想:货币电子化),却有些人替我们考虑安全问题,似乎走路,就不会遇上危险一般。这些人的大脑,不知道是怎么长的。
我觉得这个影响并不止停留在一个小的理财产品方面。我想,每一个有过海外经历特别是海外工作经历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愿望,那就是有一天,能让西方人给中国人打工,中国能成为世界智慧成果的集中地,所谓中国人在西方的职业天花板不复存在,因为老板都是中国人。而这样一个愿望的实现,现在看来多半要依靠互联网企业。互联网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中国与外国的差距非常小。即使说中国在抄袭,那么抄袭的速度也明显加快了。我还记得我妈过去上班的一个工业企业,使用的是西方80年代的技术,坚持到2000年左右还能够持续盈利,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在工业界跟西方是有多大的差距:人家领先了那么多年,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而互联网,即使QQ抄ICQ,人人抄FB,其技术力量也没有明显的代际差异。所以说,我们国家的企业,好不容易有了同西方企业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的机会,考虑到中国人数众多以及中国人的努力程度,可以想象将来的某一天会有一家真正的中国的民营企业成为真正的世界级的企业,在全世界都有自己的影响力。而互联网企业获得巨大的影响力,进入金融行业是一条捷径。进入金融行业的互联网企业,能够快速扩充自己的力量。如果有一天,阿里的力量强大到了可以与华尔街的金融企业抗衡,那难道不是全国人民应该欢欣鼓舞的事么?虽然看阿里在金融方面还是很弱小,可是哪家金融企业一开始不弱小呢?阿里的行为,标志着中国的金融改革不一定非要依靠政府,社会的力量本身就足以推动金融改革了。可是这个时候,既得利益者就坐不住了,要出来限制余额宝。首先说这种行为就是很明显的利用行业垄断优势造成不公平竞争。第二,国营企业,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都没有一个能真正达到同行业技术领军水平的。在这种情况下,国有银行还要出来限制阿里,对中国来说,是自杀性政策。从另一个角度,作为三巨头之一的掌门人,全国人大代表,马云都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公权力的践踏,我们又如何对现今政府保护人民利益有很高的期待呢?一个成熟的、有着服务型政府的国家一定拥有强大的社会力量。央行出面限制余额宝,明摆着不肯让利于民,那么所谓服务型政府只是一句口号么?一个无法容忍民间金融力量的政府,他的合法性又从何而来?所以说银行限制快捷支付转账,不仅仅是银行-余额宝-用户之间的关系。他真正造成的影响,是让中国再次丧失一次机会,再次关起门来,再次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转账上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