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剑三恢复体力的药本命的药啊

魔兽世界联盟法师哪里可以买到立刻恢复生命和法力的药水?
魔兽世界联盟法师哪里可以买到立刻恢复生命和法力的药水?
就是一喝下去马上恢复几百点生命值或法力值?!谢谢!
拍卖行一般都会有的找个价格低的买,或者自己学个采药炼金,可以自己做红做蓝。一般打怪也能掉,有的炼金药店也有卖低级的药水的但数量有限。你可以去问主城的卫兵哪有药店,如问专业训练师的地方一般都有的吧
其他回答 (8)
AH可以买到
杂货店.药草店随机出的..限量的..没有固定地点..或者AH买 打怪 开箱子可以弄到
商店都有买的把
排卖行可以购买到!盘牙那还可以用盘牙武器兑换到蓝跟红!
一般都是打怪出的,商店的话一向都是随即刷一些,很少的。你可以去找人帮你做点。学炼金的人
学个炼金,弄个采药,天天坐那制作大蓝和大红,8信8够用!!!
也有卖~~~~
炼金可以做
等待您来回答
魔兽世界领域专家汽车人的本命年
塞尔吉奥&马尔乔内 带六部黑莓的ceo文:林淑华中国古代皇帝的身体被称为"龙体",龙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动物,威严而神秘,象征着权力和地位。龙是十二生肖中的领导者,天生拥有受人敬仰的霸气。虽然不是中国人,但在龙年出生的塞尔吉奥&马尔乔内身上,也有着典型的龙性。菲亚特的劫数许多粉丝熟悉最新款法拉利的每一个技术细节,还经常在论坛上津津乐道地谈论刚刚在街头看到的一辆玛萨拉蒂,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超级豪车都归属于一个叫"菲亚特"的意大利汽车集团。这家在中国留下许多不好回忆的汽车集团,旗下囊括了法拉利、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蓝旗亚四家大名鼎鼎的豪华车品牌的综合工业企业集团。目前,它几乎是意大利工业的惟一代表。然而,这家意大利汽车巨头自2000年以来陷入了停顿,2000年到2004年,菲亚特几乎连年亏损。除此之外,这家带有家族色彩的老企业隶属的阿涅利家族,接连不断地爆出弹眼落睛的丑闻。无论是乔瓦尼&阿涅利二世的女儿与她的亲生儿子争夺遗产,还是2001年继位集团副总裁时年24岁的阿涅利二世外孙拉普,2005年,他被发现与变性人厮混时因吸毒差点丧命,都加剧了公众对菲亚特的恶劣印象。阿涅利家族内部的明争暗斗以及糜烂的私生活,使商业上极度萎缩的菲亚特,在企业形象上也一落千丈。成立于1899年,历经1个多世纪的意大利巨人菲亚特彼时四面楚歌,拉起了尖锐的红色警报。背负66亿欧元的债务;三大主要信贷银行的贷款已经达到极限,无法贷到款;供投资者参考的著名信誉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声称要把菲亚特的债券评级降为"垃圾"等级。不甘心的阿涅利家族病急乱投医,2003年之前,短短几年内换了四位ceo。在任仅6个月的短命ceo康特里拉离职时,坊间对菲亚特顽疾的揣测有三点,一是菲亚特面临严重财政困难;二是管理层混乱;三是集团内部劳资双方矛盾尖锐。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家当时称,"重新启动菲亚特是如今世界上最难的工作之一。"彼时的菲亚特是一颗烫手的山芋,庭院深深,濒临灭亡。就在这时,马尔乔内出现了,他就像是一道光照在了这头快要瘦死的骆驼上。扭亏为盈的巫师马尔乔内于1952年出生在意大利基耶蒂。1966年,他随父母举家移民加拿大,在多伦多开始了移民生活。小马尔乔内才能出众,他是briscola(一种意大利传统纸牌游戏)高手;他天生记忆力超群,学习讲究方法,尽管从不在功课上花很多时间,却总能得到好成绩。他先后在加拿大温莎大学获得商学学士学位,在多伦多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又在约克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还在温莎获得了商业管理硕士学位。"乍一看,马尔乔内很像某所小人文学院的文科教师,蓬乱的黑发梳向一边,一套从不更换的蓝格子衬衣配黑色毛衣,钟爱的香烟从不离身(美国的万宝路或意大利的murattis)。"一位见过马尔乔内的国外媒体这样描述道。马尔乔内喜欢研究生讨论班式的谈话方式,引经据典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马尔乔内提及了卡尔&马克思、艾伯特&爱因斯坦、弗里德里希&尼采和罗纳德&里根。他喜欢收藏制作精良的瑞士手表,拥有几辆法拉利跑车。学哲学出身的马尔乔内虽然内心可能忠于学术,但他的思维模式绝对是商业化的。他将推销员的魅力与精算师的分析能力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而且并不羞于向别人展示对于自己能力的信心。在工作方面,他有一张非常完美的履历表。1983年到1985年,马尔乔内在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德勤以特许会计师的身份工作,专管税务。之后3年,他为多伦多包装公司law sonmardon集团工作,从主管会计师一直做到集团企业发展部门主管。1989年到1990年,辗转数家公司,最后在瑞士alusuisse公司登上了ceo一职。2002年1月,马尔乔内又跳槽为瑞士通用公证行(sgs)ceo。期间,他一举裁减了该公司850个办事处的大部分员工以及一半以上的管理层,大刀阔斧,惊心动魄。神奇的地方在于,他上任一年后公司就恢复了赢利,这一点,让深陷泥潭的阿涅利家族一见倾心。在2003年的一个夏天,阿涅利二世的弟弟翁贝托约见了马尔乔内,两人刚一坐下来,翁贝尔托就知道:菲亚特的未来在眼前这个人身上。2003年,时年52岁的马尔乔内加入了菲亚特董事会,负责监管公司的改革事宜;次年6月,他成为菲亚特ceo。在马尔乔内2004年接手菲亚特时,这个企业一天就要亏损240万美元,而在他的带领下,2005年就实现了盈利;2006年成立菲亚特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自那时起,到了2007年,菲亚特全球销售汽车223.4万辆,利润达到了21亿欧元。而在受到金融风暴影响的2008年,菲亚特利润仍达17亿欧元,成为少数几家仍可实现年初目标和赢利的汽车厂商之一。清醒的工作狂"工作让我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无时无刻不在处理事情。"当员工们给马尔乔内打电话,或者发邮件后,他总能在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做出决断。马尔乔内式的管理方式决不允许折中出现。他的下属们说,他总是在工作。"我现在的生活方式确实是在透支身体,肯定会对将来产生影响。"这位ceo希望他不分昼夜的工作热情能够影响到整个公司。在旅行途中,马尔乔内总是用他的六部黑莓手机随时与外界保持联系。"黑莓真是个神奇的工具",他说。目前,他的妻子已经离开意大利,和两个儿子居住在瑞士的家中。但他并非麻木的工作机器,他没有停止过对工作和人性的哲思,他说:"工作能够与自己的性格相互匹配,是非常困难的。一些人变得神经错乱,自我完全不复存在,就像一个邪恶的幽灵游荡在办公室中。"在这么疯狂的工作背后,是马尔乔内对自己职业的期望,进入菲亚特之初,马尔乔内就曾经发誓,如果到了2007年还是无法赢利,公司就应该炒他鱿鱼。除了努力工作,他还露了几手惊世骇俗的"手腕"。在马尔乔内刚接手菲亚特的时候,菲亚特正和通用维持着一段貌合神离的婚姻。2000年3月,通用汽车以24亿美元收购了菲亚特20%的股权,同时菲亚特也获得通用汽车5.1%的股份。由于北美业务的亏损,通用汽车自顾不暇,后续条约无法兑现。2005年,马尔乔内硬生生从"底特律斗士"通用汽车ceo瓦格纳手里为菲亚特争取到了约19.9亿美元的"分手费"。这笔费用对濒临破产的菲亚特来说简直性命攸关。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马尔乔内迅速着手菲亚特的内部改造,从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到汽车生产线,重新打造了菲亚特锈迹斑斑的庞大机构。之后,马尔乔内立马开始向外寻找合作者。第一个合作者是福特,两家合作生产了新型菲亚特500和福特ka。接下来,他又跟印度汽车制造商tata合作,巩固了菲亚特在印度和东南亚的地位。2009年的另一个"手腕"便是收购克莱斯勒,这是一桩让人目瞪口呆的跨国收购,甚至让退休在家的戴姆勒前任总裁施伦普惊讶地打听马尔乔内的身世&&要知道,12年之前,施伦普发起的这桩收购不仅让戴姆勒失去豪华车领袖地位,一度险些甚至让这家豪华巨头深陷亏损泥潭。菲亚特联合克莱斯勒之后,马尔乔内毫不犹豫地废除了克莱斯勒保守的企业组织模式和行政管理系统,用单层管理方式取而代之,让自己处于管理的顶层。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差点破产的克莱斯勒集团,在2011年第一季度中,净利润为1.16亿美元,预计2011财年全年的净利润将为2亿美元到5亿美元。自2009年6月菲-克联盟成立至今,克莱斯勒扭亏为盈也不过花了两年半时间。这一次,他依然毫不谦虚:"我总是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数字,肯定能完成克莱斯勒的五年盈利计划。""这就像是在走钢丝,下面则没有铺设安全网。他既没在菲亚特,也没在克莱斯勒公开指定二号人物。而且,也不会有很多人选择效仿他的模式。"欧洲媒体评价道。无论有没有人看懂他,报表上的数字总不忘提醒人们,他是一个"掉落凡间"的天才。文:杨丽婧"我们犯过很多错误,但是,还好没有致命的。"采访结束之后,魏建军把本刊记者送到电梯门口,他按下下行的按键,然后安静地站在一边,对记者说。旁边的员工人来送往,并没有因为董事长在而避开或者放慢脚步。在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魏建军不断重复"简单"二字,"我们业务非常简单、体制简单、产品简单。"魏建军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们的战略就是这样,力求简单,管理也力求简单,总之,我们这里很简单。"本刊记者笑着说,"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很简单、没欲望、专心做一件事的人最可怕。"魏建军在大家的笑声中,满脸委屈地解释道:"我怎么没欲望,我的欲望很强烈,就是做好汽车。"简单,让魏建军和他的长城汽车执着;欲望,让魏建军和长城汽车无法停止专注。简单的长城汽车,如今成为国内发展最健康、前景最被看好的本土品牌。电梯的故事早就听说过长城汽车的办公楼内电梯的故事,这次终于亲眼目睹。12月5日上午十点,渤海经济圈笼罩在浓雾中,入冬的保定,迎来第一场飘雪。本刊记者一行,路过镶嵌着数米高的长城汽车"精神指南"&&"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厂房,穿过装修简洁的、只开了几盏顶灯略显昏暗的行政楼大堂。三台电梯,果然只在8、13、16层停靠,员工们自觉在离自己最近的楼层下来,然后走楼梯到自己的办公室。几乎没有等待,打着领带、身穿长城汽车工作服、这个汽车圈内最低调的掌门人魏建军走进狭窄的会议室。多年来,长城汽车从皮卡起步,然后开始推出suv,再进入轿车市场,在细分市场上稳扎稳打"默默"前进。从1990年这位开着拉达的26岁青年承包濒临破产的长城汽车工业公司开始,21年来,可以说这家偏安一隅的民营整车汽车企业一直行事低调。引发媒体最大关注的情况有两次,一次是2003年12月长城汽车香港上市,魏建军从默默无闻突然变成中国汽车行业首富,家产超过30亿。另一次是从去年起,在国内车市进入调整期、增势大幅回落的情况下,长城汽车逆势而上,一枝独秀。2010年,长城汽车累计实现销量39.73万辆,同比增长77%,大大超过全行业平均增长水平,成为增量最高、增速最快的自主品牌车企。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累计销售23.8万台,同比增长39.9%,大大超过同行业增长水平。"一些企业在一个阶段没显露出多大劣势,是因为市场增长太快,只有进入负增长或缓慢增长,才能看出谁真正运作得比较好。"魏建军认为自己的企业之所以能在大势薄弱的情况下高速增长,是因为"长城做得比较精"。这一点和本田、宝马坚持的精品路线十分相似。魏建军非常欣赏西方的定位理论。这个理论由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提出,指聚焦于自己独特的优势,而不是模仿或跟随竞争对手;也指不贪大求全,在企业经营方面做减法,使品牌业绩成倍增长。魏建军表示,面对中国汽车正在从高速发展向平稳发展过渡的趋势,长城未来会更加聚焦,将精力、资源聚焦在皮卡、suv、a级轿车三大品类上。"我们的战略就是这样,力求简单。&通过打造品类优势提升品牌&,这是我们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实际上,"聚焦"、"做精",是长城从各种失败中总结出来的、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经验。未来5年,长城在前进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和阻止?当本刊记者好奇地把这个问题抛给魏建军后,他停顿良久,叹了口气说:"我们的理念是不是能坚持下去,或者说是能不能在坚持的同时去创新这个理念。"面对汽车市场中的各种诱惑,坚持聚焦、精品化路线,不为其他企业庞大的销量数字所动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有风险就是,一定要把欲望控制在专业上,不去做那些负债很大、快速扩张、资源不到位的事情。""我们上哪去?"从今年开始,中国车市突然降温,再加上汽车购置税优惠取消、节能车补贴调整、北京实施限购令&&一年之内,自主品牌变得"举步维艰",市场份额一举跌回两年前。魏建军反思说:"其实不光是汽车,中国的制造业实际上很多都没有基础。"他认为,我们国家缺少了让制造业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创新精神和健康环境。除此之外,供应链的不稳定,零部件行业技术薄弱也是汽车行业内自主品牌发展萎靡的另一个原因。"宝马有什么独有技术呀,也没有什么独有的,也都是国际上一些大的零部件公司提供的,但中国并没有大的零部件公司呀,我们没培养起来,这是和国外差距更大的地方。"关于零部件的重要性,早在2000年,魏建军就意识到了。2000年5月,魏建军成立了合资的长城内燃机公司,魏建军占51%股份&&他坚持对关键零部件控股&&另外两个合作伙伴占49%。之后,长城陆续与更多零部件厂商合作,建立起了一条完整的汽车生产链。"我认为质量是做车的第一步,质量是最基础的。节油、环保、安全都还是在基础上。"之前所说的"聚焦"、"精品化"都是在为了完成这些。而魏建军在生产链上的投入,是为了提升品牌价值,最终提高品牌溢价能力。一直以来,魏建军一心想带领长城脱离自主品牌的低价区。"外资品牌进入中国,他们不断的在下延,我们上哪去?他们产品下移一步我就退一步,早晚有底线,我们退不了的。所以我们现在都是反着来,我们一定要将我们产品定价能力提高,定价能力提高也是在帮助做精。"魏建军拿腾翼c30与雪佛兰新赛欧相比,这两款车报价相近,2010年腾翼c30的销量为12.5万辆,与小型车中销量排名第一的新赛欧只差了不到4万辆。"现在是六七万的车,下一个我们十万块钱的车能不能比他卖得更好,以后12万的车呢?要逐步的把定价能力提升,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做的,当然前提是要保证数量。"不久前,坊间质疑长城汽车过于聚焦在保定这个工业基础和环境并不发达的地级市是劣势,魏建军有自己的看法,"保定有保定的优势,上海北京有它们的优势。"魏建军否认长城扎根在保定是劣势,"现代汽车也是乡下人呀,相反,城里人的大宇和起亚不都被收购和控制了么?"魏建军分析说,要做概念,前沿的这个东西放到国际上去做,相反,做基础的制造和工程,本地化反而是优势。"宝马不是在沈阳吗,沈阳和保定有什么区别呀,只不过城市大一点。从国际上来说,丰田所在的名古屋也不大嘛?保定到北京可比名古屋到东京要近多了吧。"魏建军用一连串的事例反驳外界的质疑。不过,他承认保定在前沿研究方面的不足,"我们会考虑把一些研究和设计放到德国,放到东京去。""长城很简单"魏建军父亲魏德义是转业军人,1983年下海经商并创办了保定太行集团,家底深厚。所以,魏建军完全可以踏实地做一个世袭家业的富二代,但是他出乎预料地选择了自主创业。长城汽车和魏建军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想有一天我们能在国际上和外资品牌有的一拼。"这也是为什么长城汽车一直能够抵御国内车市高速发展期间的重重诱惑,坚持做熟悉的产品和领域,踏实打基础,不冒进。"我们不像有些汽车公司,到处设基地,长城汽车坚持不圈钱、不圈地。"魏建军认为那是一次性收入,"汽车呢,你要是做不好的话,一次性就没了。"所以,从成立至今,长城汽车基本上都围绕保定来建设自己的基地,去年开始在天津组建新的工厂,"那也是因为天津有出海口,方便长城汽车的海外业务。"魏建军补充说。采访即将结束时,本刊记者来到魏建军的办公室为其拍照,那是一间宽敞而简洁的房间,除了办公桌和一张圆形会议桌外,唯一的装饰品是办公桌后两张醒目的地图&&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拍摄时,摄影师希望魏建军站在办公桌前,他却说什么也不肯。站在一旁的新闻总监商玉贵解释道,"魏董最怕别人把他当成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的老板,平时他喜欢整个厂区到处走。"这就是魏建军,专心实业,简单而纯粹的一个人。 "我们业务非常简单、体质简单、产品简单","力求简单,管理也力求简单","我很简单,我企业简单,所有的都简单"。整个采访中,魏建军多次提到简单一词。正是这个词让无数人给他贴上了"保守"的标签,也同样是因为这个词,长城汽车成为车市寒流中的一道红。今年7月22日,由科技部和河北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北戴河全国科技成果巡回展"在秦皇岛开幕。新能源汽车是本次展览的一项重要内容,长城、奇瑞、长安、上汽、吉利等多家企业展出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经过挑选,长城"腾翼c20ev"成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唯一试驾的一款车型,并受到了赞许。说起新能源汽车的话题,魏建军显得特别委屈,"新能源的事很多人都问我,你说我说做得不错吧,人家会问&你们怎么还不上市呀&。你说我不说吧,他们又觉得你没作为。"此话一出,孩子般的直率尽显无疑,这是一般人无法看到的另一面。但很快,他恢复了一贯的从容淡定:"车,我认为我们做得还是不错的,不过做得不错也上不了市。"一旁的品牌宣传部经理赵楠立刻提醒他说,"资质已经通过了"。魏建军转过头,满脸认真地分析道:"不是资质的问题,那跟消费者的需求有关系!"当被问到对于下一个本命年的预想时,魏建军孩子般的惊呼:"你怎么看这么远呐,我只看后天、大后天的事,哪会考虑到那么远呀!"不过,停顿了一会儿,他说,"我们是依靠国内市场发展长城汽车,但我们更看重国外市场,早晚有一天我们要到国外去。"之后又煞有介事地调侃道,"你说我们到海外最不发达的第五线市场去吧?"他大笑起来,自嘲说:"到第五线干什么去呀!"文:赵威在他42岁之前,徐留平这个名字并不为汽车界所熟知。2006年,在中国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里,徐留平带着经济管理学博士学位空降重庆,在一间临街的小办公室里,开始了自己的长安之旅。翻看徐留平的履历,1988年24岁的他参加工作进入中国兵装集团,此后的岁月都在兵装集团机关中度过,一路升迁直至中国兵装集团副总经理和汽车部主任。参加工作18年后,入主长安汽车,至此徐留平的事业才算真正开篇。思考者2007年1月,在长安汽车发布的2006年业绩预计报告中,公司200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0%以上。但其中的大部分贡献都来自于长安福特马自达以及长安铃木两家合资公司,长安赖以立足的微车版块,利润贡献十分有限,并且长安的微车销量在2006年被竞争对手上汽通用五菱所超越。在这样的背景下,徐留平第一年的成绩似乎并不被看好。利润和销量数据的背后,是在徐留平的主导下,长安的首款自主品牌轿车长安奔奔成功上市。2006年,徐留平在熟悉环境和摸底调查之后,确立了"以微为本,以轿为主"的发展方针。日,长安汽车自主品牌轿车奔奔上市,徐留平表示:"长安自主开发的轿车必须把它做起来,这是市场需要,也是长安的使命。轿车是一个汽车企业的皇冠,你不做,你作为汽车企业不可能强大。长安要上台阶,必须靠轿车的自主品牌来发展。在这一领域,我们要进行更多工作,绝不放弃。"对自己在长安第一年的成绩,徐留平的评价是:"这一年的挑战,我只能算是及格。长安不加倍地努力,不发奋地努力,不可能说有很好的未来。"2010年,将长安汽车运作得风生水起的徐留平提出了令业界一片哗然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从来都没有纯粹的经济学,只有政治经济学。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认为政治学决定了经济学。"在他之前,中国车企的诸多老总,在公开场合所发出的声音,基本都是针对企业本身来展开,鲜有如徐这般去阐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徐留平经常提及的一个论据是:"资本有着很强的民族性,同时,资本的盈利性决定着如果出现像金融危机这样的大问题时,海外资本就有可能撤走。如沿海地区的表现就是案例,所以资本总是被烙上了民族的印记。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在强调,什么叫做自主品牌?一定得是中国资本自己所掌控的品牌。"2008年金融危机的风波波及国内汽车产业,造成汽车产销量连续6个月下滑,行业形势一片阴霾。彼时徐留平提出了汽车下乡、消费税与购置税减免、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发展的4点建议,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随后的2009年,在诸多因素的促进下,中国车市狠狠的爆发了一回,长安集团在井喷的市场中,悄然晋级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稳中求胜2010年,重组哈飞、昌河和牵手法国psa集团,是长安汽车当年的绝对亮点。这两件事情也是徐留平为长安汽车的未来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做企业无非就是两条:把收入多做一点,把成本再降低一点。"这是徐留平的企业经营之道。2010年初,徐留平对哈飞、昌河最大的手术就是整合长安汽车、哈飞、昌河流成、零部件配套、经销商等资源,充分发挥资源集聚效应,使得成本竞争力大大增强。在解决了长安"以微为本"的发展之"本"之后,轿车的发展成为长安的着力点,与psa集团合资,就是徐留平为长安汽车的轿车发展创造的有力基础。2010年徐留平治下的长安汽车大肆扩张,先后在黑龙江、景德镇、南京、合肥以及北京房山放下棋子。"长安航母"雏形初现。徐留平解释了自己迅速扩张的思考:在黑龙江、景德镇和合肥落子,是为了让收编后的哈飞和昌河汽车在当地政府的保护下,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在与三地地方政府的签约协议中,都有几乎一致的内容:长安集团将给予哈飞、昌河汽车全方位的支持,而当地政府则在公务用车、出租车采购、更新方面优先考虑哈飞、昌河汽车,为长安集团在土地使用、产品销售和税收上给予优惠。东北和华中正好是哈飞和昌河最主要的市场。而落子北京和南京,对于长安汽车本身则是一种版图扩张的必然。在与北京市房山区政府签约当天,徐留平曾激动地表示:"在北京组建汽车研发制造基地是长安集团的一个夙愿。"徐留平认为,毕竟与偏居西南的重庆相比,地处华北平原的北京更有利于长安汽车挥师北上,贯穿南北。与南京的合作则是为马自达单飞打下基础。在徐留平的计划中,到2020年时,长安汽车要达到年销量500万辆的目标。在长安集团的规划中,500万辆的目标分将在两个"五年计划"中逐步完成:从2010年到2015年,用5年时间完成300万辆销量,然后再用5年时间达到最终的500万辆。而徐留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500万辆虽然现在看起来是个大数字,但是我们必须要跟上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也只有达到这个数字,长安集团才能在原有位置上有所前进。"按照徐留平的规划,如果各大基地项目进展顺利,到2019年,北京基地的产能为50万辆,昌河汽车在景德镇、合肥两个基地的产销规模为100万辆,重庆基地长安汽车与长安福特新工厂落成后的总产能将贡献120万辆,再加上南京工厂20万辆的产能,届时长安集团的各项整车产能将达到290万辆,这一数字即使再加上规划中的哈飞基地100万辆产能,离"500万辆"还有一段距离。显然,今年年底在广东开张的长安psa将在未来9年中肩负起这最后110万辆的销量目标。可以肯定的是,一旦长安汽车能按徐留平计划的那样完成500万辆的目标,那么长安集团在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集团中的排名必然会向上攀升,500万辆的成绩,足以让长安汽车在世界车企中拥有一个很具诱惑力的排名。文:洪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么陶醉在巨人的背影里,要么就成为下一个巨人。这是上海通用总经理叶永明需要面对的问题。2011年春节刚过没多久,上海通用帅位上迎来了任上的第四个上海男人&&叶永明。无论是4月份上海车展中的出场,还是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的露面,叶永明标志性的形象一如既往,一身黑西装,发型打理得一丝不乱。与喜欢即兴演说的丁磊不同,叶永明演讲时目光接近一半的时间都盯着讲稿,一板一眼。作为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的继任者,注定要身背巨大的压力。细数前三任总经理,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是上海通用的缔造者;上汽股份总裁陈虹任上,上海通用一举奠定了行业领头羊地位;第三任丁磊在上任之初,也曾被前任巨大的光环压得一度喘不过气来,但在六年的时间里,他摆脱上海通用2005年以来低迷,从2008年年底开始强势反攻,带领上海通用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叶永明的"高位接盘",自然而来惹来业界的好奇甚至担忧:叶永明将如何驾驭这家最为耀眼的中国合资车企?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高度,他又如何引领上海通用攀得更高?沉默的力量"叶总还在酝酿和熟悉中,现阶段还不方便对外说什么。"上海通用公关部婉拒了本刊记者的专访邀约,这可能正好印证了外界对叶永明处事低调的判断。不过由此也让我们想起此前叶永明在上海大众期间曾经流传甚广的"沉默说"&&"沉默并不是一件坏事,举重沉默的时候就是举起来的时候,但是这不是永远的沉默,一刹那的沉默是为了能最后举起来。"举重者也好,登山者也好,这正是叶永明与上海通用目前所扮演的形象,举起更重的杠铃,登上更高的山峰,过程中的确都需要有一个短暂的酝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么陶醉在巨人的背影里,要么就成为下一个巨人。这是叶永明需要面对的问题。上海通用的发展高度,无疑会为叶永明带来更多攀高的冲动与勇气。"我们不仅仅要做得好,还要做得更好,挑战就是我们要继续保持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领先地位,目标就是挑战200万辆,5年里面我们希望实现这个目标。"5年,200万辆,这意味着每年接近15%的增长速度。这是叶永明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中首次面对媒体时,为自己和上海通用制定的战略目标。定出目标,立刻付诸行动,叶永明正在践行。前不久,上海通用邀请了全国数家主流汽车媒体来到泛亚设计中心进行沟通会。叶永明一改往日的低调,亲自为现场媒体进行主题演讲,向大家介绍雪佛兰百年历史,勾勒出上海通用未来5年200万辆的宏伟蓝图。由此可以看出,接任近一年的叶永明,正在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对上海通用的拾遗补缺上,叶永明也充分体现了上海男人细腻的一面。一方面坚定执行上海通用的"绿动未来"战略,这一战略的终极目标是制造"零油耗、零排放"车型,为消费者打造未来和谐绿色交通生活。在叶永明的计划中,上海通用在年将陆续推出12款高性能发动机,三大品牌旗下将广泛应用更低排量的先进动力总成技术,目标是到2015年整体油耗和碳排放在现有基础上再降低15%,而动力性能(升功率)再提升14%。而在上海通用一直薄弱的suv领域,叶永明也正在着手进行调整。"目前我们已在下一代全球平台产品上有了周密的部署,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上海通用就suv产品整体计划会有一个更好的答案给到媒体。"在此问题上,叶永明卖了一个关子,不过业内在猜测,上海通用计划推出的suv车型,应该正是在11月份广州车展中亮相的别克suv概念车。辉煌的履历"敢说敢做","风格犀利","作风低调","汽车营销能手",这是了解叶永明的人对其普遍的形容方式。从2007年开始,叶永明升任上汽集团副总裁后便逐渐淡出整车领域,主要负责二手车业务及服务贸易,之后极少在媒体面前露面。但业内对其行事风格和履历其实早已耳熟能详。叶永明是上汽集团的"老兵",从1981年开始,在近30年的职业生涯里,他曾历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计划部副经理,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执行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副总裁兼服务贸易事业部总经理、上海汽车副总裁。叶永明在业内之所以建立起"营销能手"的江湖地位,缘于他在2004年担任上海大众销售总经理兼上海大众执行副总经理时,亮出的一系列出彩的营销招数。当时的上海大众遭遇了成立后最大的尴尬,20年来首度跌落销售冠军宝座,被上海通用和广州本田挤至第三名。如此棘手的接任,叶永明迅速地找出了上海大众的症结所在,老产品竞争力下降、新产品消费观念定位不准。之后叶永明及时用"基于细分市场、基于消费者和关注的竞争对手"、"营销体系8大转变"等有效策略,帮助上海大众最终摆脱颓势,且在2006年利润超过25亿元,迅速摆脱低谷。"上海大众就像大象,它转身需要时间,但一旦找到方向,力量也是非常大的。"叶永明这一"大象比喻"与前文中的"沉默说"随着当时上海大众的强势回归,也迅速广为流传,让业内人士谈及这一段故事时,更觉回味无穷。不过现在的上海通用终究不同于当年的上海大众,今天的汽车市场发展环境更迥异于2004年。叶永明为上海通用的未来定下了一个更激进的发展目标,这对于他的领导智慧无疑是一大考验。"压力不是一件坏事,我想,站在高位可以看到更多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身居高位的叶永明是否能够交出令市场也令自己满意的答卷?或许答案不会遥远。文:杨丽婧日,空缺长达9个月之久的一汽集团总经理人选终于敲定,上一个本命年还在化油器厂担任副经理的许宪平出人意料地拿下了这一职位。如今在一汽集团官网上,原来在集团领导成员栏"第九位"、除了年龄最小看不出更多优势的许宪平,排名已升至"第二位",紧随集团董事长徐建一。轨迹"狂热,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是大张旗鼓,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做这期封面故事之前,我们一度对属龙的人有一个定向思维,相信也是大多数人对这个十二生肖中唯一代表古代帝王权势的图腾的惯性理解。但和多位采访对象接触下来,发现自己一直被"龙"看似凶悍的外表蒙蔽了,在这个虚拟神物所守护的年份里出生的人,似乎大多都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他们心中对人生有着明确的规划,甚至有些梦想家的倾向,所以当他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时,是热烈的,热烈到无暇顾及其他的事,这也使他们相比其他属相的人更加性情淡泊、不拘泥于世俗之见。许宪平就是这样一个人。9月6日下午,当一汽集团党委组织部遵照中组部和国资委的意见,将提名许宪平为集团新任总经理人选的"公示"张贴到一汽集团大厦a座的墙上时,许宪平正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班进修学习。与另外两位竞争者&&搞财务出身的滕铁骑和曾执掌一汽-大众的秦焕明相比,在自主品牌上有着成功操盘经验和逆势而上的经营能力是许宪平制胜的关键。而整合和自主正是当下一汽集团最现实的压力。广州车展前夜,一汽集团举办了全新品牌oley(欧朗)发布会,刚刚履新的许宪平在主持人的介绍下完成了任职后的首次亮相。之后便在激情的音乐、炫目的表演、闪烁的灯光为背景的大气氛下,极其低调地在环形沙发的一侧坐了一整晚。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位天津一汽高管对许宪平的评价,"为人低调,待人亲和,既有魄力又有实干精神"。其实早在许宪平上任之前,一汽集团总经理这一职务上就积压了许多任务。这很有可能也是此次选拔不同于东风汽车总经理选拔方式的原因,相比全球招聘的模式,直接在一汽集团内部进行选拔考试会方便、快捷得多。2010年,时任一汽集团总经理的徐建一曾提出"要不顾一切干自主"的口号。一汽集团"十二五"规划显示,其2015年产能目标为5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据200万辆。面对徐建一已经为一汽集团描绘好的蓝图,许宪平需要尽快适应新角色,通过总经理一职必备的使命感和执行力将蓝图转变为现实。但是,这对于一汽集团和许宪平来说都绝非易事。因为以目前情况来看,合资品牌和国内竞争对手愈发强势,曾经是自主品牌轿车代表的红旗车型产销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有微车王子之称的夏利车型也疲态尽显,仅靠b50和b70两款车打拼市场?难度不言而喻。所幸的是,一汽全新自主轿车品牌欧朗首款轿车计划明年3月上市,希望它能为一汽自主发展注入全新活力。2003年天津一汽扭亏为盈,当年许宪平以"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作为新年讲话的结束语,面对他人生即将来临的第四个本命年,这句话同样适用。一汽大自主压力一汽集团,共和国汽车长子,截至目前,已是三大汽车集团中唯一未实现整体上市的公司。并且上汽、东风自整体上市后,汽车销量增速均远超一汽。今年1-9月,一汽集团以190.35万辆的业绩位居中国车企第三,与处在首位的上汽的差距拉大到104万辆,而且从去年开始,就被长期排名第三的东风公司超越,这种失落,恐怕每一个一汽人都难以释怀。不仅如此,拥有十余年合资发展经验的一汽集团始终在自主品牌汽车领域无法拥有与自身地位相匹配的成绩。今年上半年,一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量为23万辆,远远落后于奇瑞的31万辆,其中一汽轿车的产销量仅为14万辆,仅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43.73%。临危受命的新掌门许宪平能否改变一汽目前面临的诸多尴尬?这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追溯许宪平的职业生涯,要从他的第二个本命年之后开始说起。1989年,25岁的许宪平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毕业。那年夏天,许宪平第一次走进了一汽大门,成为一汽化油器厂的一名技术员。此后的几年里,许宪平从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车间主任、厂长助理,一直到1997年,他当上了化油器厂副总经理。日,天津汽车股份公司第一大股东天津汽车工业集团与中国一汽集团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这一次的重组协议使得一汽集团绝对控股天汽股份。在这一协议签署之后,许宪平作为一汽工作组成员入驻天津一汽,同年8月,被任命为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一年后,一汽夏利从连续两年高亏的泥潭中拔腿而出,企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2005年,一汽夏利创下销售20万辆和单一品牌销量冠军的业绩。2006年,带着天津一汽实现近利润近2亿元的优秀成绩,许宪平转战一汽解放,担任一汽解放总经理一职。任职期间,他很快实现了解放体系产品结构的调整目标,一汽解放的净利润也在他离任后两年从不足3个亿猛增到超过20个亿。这两笔浓墨重彩的战绩决定了许宪平的飞跃。2008年12月,44岁的许宪平以副总经理之职出现在了一汽官网公布的领导群体中。从这份丰富的简历来看,47岁的许宪平拥有合资企业和自主品牌双项管理经验,既是技术人员出身,又懂企业发展战略,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为一汽集团在自主品牌领域立下过汗马功劳。解决一汽集团目前的自主愁绪,许宪平或许可以试试。文:赵威"如果你手里有一双王,两个二,再打不好牌,没有任何道理。"11月20日,广州车展,陈斌波没有正面回答他如何看待自己明年的本命年,他用当地最风靡的"斗地主"游戏形象地比喻2012年即将迎来产品投放爆发期的东风本田,没错,他是湖北人。1964年出生的陈斌波即将迎来第四个本命年,自从2010年年初接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以来,这家极具特色的合资企业正面临2003年公司组建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2012年,东风本田将接连上市包括全新一代cr-v、elysion、insight和自主车型思铭四款全新的车型,这对陈斌波本人和素以产品线短小精悍见长的东风本田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东风情缘"大家都以为我是东风本田的新人,其实我是来得最早的!"陈斌波曾说过这样一句话。2002年有着重组经验的陈斌波参与了东风本田汽车前身武汉万通项目的重组。当时的万通是一家生产轻客的企业,其股东有台资企业、韩国现代、武汉市政府和东风四方,陈斌波在重组项目中的工作是"重组这些股份,再将这些股份的50%卖给本田。"在完成东风本田项目的初期工作之后,陈斌波回到了此前任职的东风日产,6年后,陈斌波又到了东风本田,任职舵手。而陈斌波与东风的缘分远不止在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之间交替的任职。1985年从华中科技大学船舶内燃机专业本科毕业,随即进入本校的管理工程研究生班,1987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东风汽车公司。湖北人陈斌波在武汉求学6年后,开始了自己与东风的不解情缘。1989年刚刚过完自己第二个本命年的陈斌波进入东风公司轿车项目筹备办公室,开始参与东风轿车项目的筹备与建设。很快,陈斌波就进入了东风集团当时最大的合资公司神龙汽车,此后的8年,陈斌波一直在神龙汽车中任职,按部就班地工作。在自己第三个本命年到来的2000年,他曾短暂离开过汽车,离开过东风。陈斌波曾经回忆:那时给自己下了命令,必须离开现有的环境,不然就没有机会了。离开东风的陈斌波去了北京,在一家公司担任物流部长。但陈斌波心中似乎并没有放下东风。就在离开东风的同年,陈斌波借去深圳出差的机会,拜访了东风南方事业部的负责人周文杰。周文杰只是给陈斌波看了一张风神二号的车型照片,陈斌波就动心了:"毕竟在这行业干了好多年,一看我就知道这车一定会火。"他当场就向周文杰表达了想参与其中的愿望,但现场却没有得到周文杰的答复。在回机场的路上,陈斌波等到了周文杰的电话,陈斌波坚定地用"我当然是要来!"打消了周文杰全部的疑虑。日,陈斌波重返东风,到深圳东风置业有限公司上班,职位是投资部部长,陈斌波与东风开始更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回到东风后不久,陈斌波经历了他东风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东风日产的前身,风神汽车重组京安云豹。陈斌波对这起重组的评价是:"如果云豹没有重组成功,可能就没有后来的东风日产,甚至也可能就不会有东风本田。我非常幸运参与了这个项目。"当时云豹负债23亿元,严重资不抵债,而且债权人构成复杂,最终,东风用6亿元通过破产重组的方式盘活了这块资产。这次重组也被誉为利用存量资产的行业重组典范。而全程参与其中的陈斌波也积累下了重组的宝贵经验。完成重组之后,陈斌波说:"如果搞砸了的话,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跑,就是有1000个脑袋也不够砍啊!"这次不成功就要砍头的重组,成为陈斌波最为重要的经历。有了这次的成功,才有了接下来与日产合资的谈判成功和与本田合资谈判的成功。老将出马陈斌波自己说过,营销是他最喜欢的工作,"营销有挑战,能全力以赴"。2004年回到东风日产的陈斌波开始了自己的营销生涯。从2004年到2010年,在陈斌波掌管东风日产销售的这段时间里,"技术日产"的俗语几乎被他优秀的营销成绩改变成"营销日产"。在东风日产期间优异的营销成绩,也让他成为业界的"营销元老"。2011年元旦前夜,陈斌波接到东风总部通知,他被调往东风本田,升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本田和日产是两个不太一样的公司,在经营哲学上有很多的不同,本田更稳健。两家企业产品方面有很大不同,东风日产的产品线很长,可以说什么车都有,而东风本田车型少,但是每款车型都是有性格的,特点比较明显。"这是陈斌波对自己任职的新旧两个公司的认识。2010年,东风本田销售汽车260600辆,其中cr-v销售14万辆,占国内suv市场份额高达10.5%,思域销售10.1万辆,占同级别市场份额3.2%,思铂睿销售1.94万辆,占同级别市场份额1.5%。今年上半年,suv产销70.57万辆和71.16万辆,同比增长18.49%和20.58%,远远超过轿车产销7.03%和8.02%的增速,毫无疑问现在是suv最好的时代。来到东风本田之后,陈斌波却提出一个问题:"假如cr-v哪天不好卖了怎么办?"他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强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销售网络推广以及缩短商务政策周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陈斌波介绍说:"我们已经确定,将把原本共平台的思域和cr-v开发成两个平台,充分利用两个车型的平台资源。"在新平台战略的框架下,东风本田将分两步发展。一是加快产能建设,东风本田第二工厂将在2012年正式投产,未来总产能有望达到48万辆。二是为新产品投放提速。未来东风本田将在思域和cr-v两大平台上衍生出6-7款车型,其中包括一款mpv和一款自主品牌车型。基于思域车型开发的东风本田的自主品牌"思铭"已经在年底的广州车展前曝光,而在车展上,本田发布的高端mpv elysion也已经确认会在明年由东风本田引进国产。再加上已经在北美亮相,确定明年上半年引进国内的换代cr-v,和今年10月刚刚上市的第九代新思域,2012年对于陈斌波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本命年。文:洪华从一汽,到北汽,到大众中国,再到奇瑞,分别代表了国企、合资、外企、自主,郭谦的履历遍布其中,把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各种模式尝了个遍。最近他名片上又多了一个新的title&&观致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11月28日晚,一个汽车品牌发布会在浦西世博园一场馆内华丽开演。现场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老外,紫色的氛围灯光着力营造着高贵的氛围,整个发布会过程充满了浓厚的国际化味道,恍如一场世界级大品牌的秀。不过没有人会质疑当天谁才是真正的主角:一个是由中方主导的全新合资品牌&&观致汽车;另一个则是奇瑞汽车常务副总经理,观致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出生在1964年龙年的中年人郭谦。面对聚光灯和媒体包围的郭谦,人如其名,始终保持着一贯的谦恭。对于摄像记者配合机位的各种要求,郭谦也都一一应允。只有一件事比较令媒体头疼,现场回答提问时,郭谦的声音很小,很多时候,即便是在他周围的媒体人也只能极力伸长脖子贴近郭谦,场面显得无端亲密。不过一说到当天展示出的"观致"汽车的造型,郭谦又会一改其理性,陶醉得像个大男孩:"我不止一次看到这个造型,每一次都被它的形态,曲面,线条所吸引,感受它整体的和谐和韵味。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无数次精细的雕琢"。说到观致品牌,它在业界眼中是一个"另类"。身为股东的奇瑞和量子,无论哪一方都只是进行资本投入,观致将会是一个合资之下的全新自主品牌,未来进行独立生产和销售。另外,观致还募集了一套堪称顶级的国际人才班底,目前的16名核心管理人员中,有13人来自大众、通用、宝马、捷豹、萨博、沃尔沃、菲亚特等国际公司重要岗位的顶尖技术人物,其中包括原mini造型总监hildebrand和原大众北美执行副总裁volker steinwascher。他们就像是一个个音符,至于能否组成美妙的乐曲,就要仰赖郭谦的指挥才能了。长袖善舞的经理人郭谦的确具备这种才能。"他大局观强,胸怀整个汽车业。"了解郭谦的人对他毫不吝惜赞美之词。翻看郭谦的整个履历表,郭谦的"胸怀整个汽车业",一直带有某种"书生意气"的浪漫情怀。一个值得玩味的规律是,郭谦总是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出现,而在最顺遂的时候选择急流勇退。一句话,"一颗英雄心,怀揣江湖梦",仗义得有些像堂吉诃德。1989年,以学生会主席身份走出水木清华园的郭谦,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他却出人意表地选择了当时残旧又寒冷的长春一汽,书生意气至极。在他的号召之下,随后几年内,清华大学汽车系陆续有三四十位同学来到一汽,这些名校生无不怀揣"汽车梦",把长春当成水泊梁山一样聚义于此,准备大干一番。他们来了,郭谦却走了。2001年,一汽一切步入正轨,远在北京的学长&&北汽集团董事长安庆衡向他发出热情邀请。彼时的北京汽车工业一片残像,然而学长勾勒出的北京汽车工业未来发展蓝图却打动了郭谦,又是一次拯救企业于水火之中的挑战。郭谦选择了拥抱困境之中的北汽。这里有同为清华汽车系的安庆衡和董扬,三个人造就了当时北汽系的三驾马车,郭谦的满腹才情得以施展,这里成了郭谦职业生涯中最风光的舞台。2004年,北京现代发展如日中天之时,郭谦再一次毫无征兆地跳槽,这一次去了大众中国。那一年大众全球净利润下跌30%。在中国,大众的市场占有率已从近50%下跌到27.5%。郭谦或许满以为可以大展拳脚,最终却只得到了一个生产优化技术部总监的职位。他空有满腔抱负却无机会施展,只能蛰伏在德国人的阴影里,所以最后的离开便顺理成章。郭谦的整个学生时代几乎与辉煌相伴,进入汽车圈之后也一直是长袖善舞的经理人,他总是能迅速展示自己的才能,哪怕是从最普通的工人干起,也能最终触摸到接近权力的核心。然而,正是这"接近"二字,抖露了最悲情的内幕。在一汽时,40岁不到的郭谦一度被视为接替耿昭杰成为一汽掌门人的不二人选,最后却让"空降"的竺延风顺势上了位;在北现时,郭谦是名副其实的中方大管家,是继董事长徐和谊之下的中方二号实权人物,当业界正在为"现代速度"欢呼时,韩方人士却冷漠地否定了"现代速度"的存在,这无疑是在给郭谦的成绩打折扣;而在大众中国时,郭谦更是痛失原本属于他的大众中国副总裁一职,这让曾经叱咤多年的汽车界人物郭谦,不得不开始隐遁江湖,消失于媒体的视线中。"超级合同"2007年,郭谦悄然加盟奇瑞,这一消息传出后,汽车圈内人士简直是奔走相告。从中国汽车市场实力最强的大众汽车转投自主品牌奇瑞,这的确满足了不少人的爱国情怀。而事实上,郭谦与奇瑞掌门人尹同跃就前者加入奇瑞一事,心理上应该早已"私相授受"。尹同跃看重的是郭谦长期在合资企业供职,善于权衡中资与外资间利益得失的能力。两人曾经同在一汽这个战壕里打拼过,沟通起来不存在障碍。而郭谦在大众中国应该也是空怀抱负不得志,奇瑞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快速增长对他来说,无疑是个施展才华的巨大空间,为了证明他是中国汽车行业内最长袖善舞的职业经理人,他需要得到这个自己职业生涯中最大也是最具挑战的"超级合同"。郭谦入职之后,主要工作几乎都在围绕奇瑞的海外战略展开。事实上,这几年奇瑞对外联姻屡遭挫折,克莱斯勒项目最终流产,菲亚特无疾而终,斯巴鲁合资受阻,捷豹路虎合作好事难成,想要借合资来转型高端,似乎已经成了尹同跃和奇瑞汽车的一块心病。奇瑞只好将筹码更多地押在了与以色列量子公司的合作项目上。好在,郭谦的到来,复活了沉寂4年之久的量子项目。11月28日,奇瑞与以色列集团旗下美国量子公司按照50%:50%股比投资成立的独立合资汽车企业在上海正式发布全新品牌&&观致汽车,英文名称为qoros。在29日常熟工厂的奠基仪式上,若不是鲜少露面的尹同跃拨冗出席,人们几乎忘了观致是奇瑞腹下的一个品牌。当天的尹同跃神采奕奕,气色很不错,围桌敬酒时,总不忘捏着拳头信誓旦旦说两句,虽然不知道说了什么。观致汽车在塑造品牌初期将会与奇瑞互相保持独立运营,以中国和欧洲市场为目标,努力走高端化之路。问题是,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观致如何将这种高端化的感觉带给消费者?一群以外国人为主的世界汽车顶尖人才团队,在观致平台上又将如何统一与磨合在一起?答案或许正是郭谦,以其驰骋汽车行业多年所培养出的纵横捭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用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再合适不过。11月份,有消息称郭谦即将接任奇瑞汽车总经理一职,分担一肩挑的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的责任,面对这些传闻,郭谦一笑了之。可能是为了明晰观致汽车的定位,在递给记者的名片上,郭谦的头衔上刻意隐去了奇瑞的头衔,只留下了观致汽车的相关职位,但郭谦现在是奇瑞和观致两头跑。他如何在两种身份中自如切换?"不需要切换,就好比你骑车就蹬踏板,开车就手扶着方向盘,很自然的事情。"能够于匆忙中享受惬意,看来郭谦已然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新坐标。文:洪华在美国密歇根州的福特总部一直奋斗到身居要职,家庭有了,车子有了,大别墅有了,狗也有了。马春野一度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此写定了,只是没想到2008年他会离开福特,从生活了20年的美国回到中国,在psa集团亚洲研发中心整车项目部部长这个位置上重新上路,开始他人生的另一段事业线。三个奋斗目标去采访马春野之前闹了个小乌龙,我们一直以为他是纯正的美国人,结果到了标致雪铁龙研发中心才知道,马春野是东北人,在中国一直待到大学毕业才去了美国,普通话比我们还标准。技术出身的人通常都思维缜密但却拙于表达。马春野的性格属于慢热型,于是在我们的对话开始前,标致雪铁龙公关部还专门派人去做了一个简单的暖场,煞是认真。1990年,刚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的马春野,幸运地被美国密歇根大学制造系统工程专业录取,从那年开始,马春野阔别故土,远赴美国求学和生活。如愿取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对于马春野来说,是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奋斗目标:读一个好学校,拿一个博士学位。在马春野学习和生活的密歇根州,当地的人们谈论最多的便是福特,因为福特汽车的总部就在密歇根州的迪尔伯恩市,这里流传着有关亨利?福特先生的各种小故事,包括他创立了当时最高的日薪5美元,以及生产了改变世界的t型车。在密歇根州,许多年轻人从小的梦想就是进入福特工作。学习机械工程的马春野自然也将之视为在美国的奋斗目标。1996年,顶着无数人羡慕的目光,马春野如愿进入了福特,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二个奋斗目标。马春野简单用"幸运"两个字来总结这段经历,但其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博士毕业之后到进入福特前的这段时间里,马春野内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煎熬,美国,中国,是走还是留?人生的十字路口,充满着无限可能,但这一步至关重要。福特是一家百年汽车企业,其辉煌的历史在全世界都为人津津乐道。一个中国小伙子能进入这样一家大企业,彼时的马春野内心的确时常充满自豪感。但他在福特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他内心一直有一个追求,就是栖身福特的管理层。这是一个外人看来不太可能实现的梦,因为福特管理层人数本来就少,而作为中国人想要进入这个层级,难度更是堪比登天,马春野需要付出的,是比福特本土员工多好几倍的努力。马春野最终做到了福特汽车产品开发部动力传动系统工程部门主管的职位,企及之处,已经近于福特集团金字塔的塔尖。2005年,他被派驻中国南京为福特汽车建立研发中心。无论是否存在某种必然的关联性,这次马春野原本短暂回国的经历,或许正是促成他日后回到国内汽车圈发展的原因。从密歇根到上海"我只想到了人生轨迹的前半部分,却没有想到后半部分。"2008年,马春野离开福特,回到了中国。如果放在十几年前,马春野可能连想都不敢想,在他人生中居然还会有退出福特的那一天。在朋友甚至家人看来,这绝对是个有点疯狂的选择。有朋友问马春野:"90年代的时候大家都兴出国,你选择出国。现在大家都兴回国发展,你那么好的公司也辞了回国。你是不是在赶潮啊?"马春野笑着说,"我真不是在赶潮,只是被浪潮推着走而已。"或许是命运的安排,或许是老天的眷顾,马春野回到国内的这两年,恰好赶上了中国汽车发展的空前井喷阶段。像马春野这样有着深厚海外经历的汽车研发人才,正像"香饽饽"一样受汽车企业欢迎,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主。2010年4月,马春野拒绝了各方邀请,进入标致雪铁龙集团亚洲研发中心担任整车项目部部长一职。从福特到标致雪铁龙,两者都曾是家族汽车企业,又都是百年以上的汽车老店,马春野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这绝不会是一个轻松的差事。由于此前标致雪铁龙在中国错过了太多的发展良机,以至于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缺乏完整的品牌认知。现在标致雪铁龙正在努力革新。标致雪铁龙在上海新设立的亚洲总部于日正式开始运营,由psa集团除总裁以外最具势力的四大高管之一的奥利维担任总指挥。奥利维的使命就是要扭转标致雪铁龙在中国的颓势,亚洲部自上而下所执行的一切,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重视中国市场。马春野负责的整车项目部关系到车型的本土化,地位举足轻重,整个psa对马春野所在的这个职位要求相当苛刻,马春野自然不容许自己有丝毫怠慢。这群法国人正在改变他们在中国的行事风格。在标致雪铁龙研发中心,可能很难再看到印象里的法式慢生活,从奥利维开始,一种加速度正在自上而下地被贯彻。马春野上任后当即就拿到了包罗预算、规划等方面的项目抉择计划权,标致雪铁龙迫切想要跟上中国速度,马春野意识到,自己要加满油,将油门踩到底。每天从早上7点多到晚上8、9点,两点一线,这是马春野在标致雪铁龙集团的日常作息表,一般的人很容易会感到枯燥、疲惫,马春野洒然一笑,"已经是十几年的习惯了,一闲下来反而会生病。好在这是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不然的确会觉得累。"文:yuzu邵宾不愿意多谈自己,他说,我只是企业的一分子,我希望公众更多地看到宝马的品牌,而不是我个人。其实他大可多谈一谈,因为也许没有什么比像他这样的年轻有为者更能彰显宝马品牌的内涵了。"有没有这个颜色的?"8月21日,慕尼黑机场内,一位皮肤微黑的年轻人用熟谙的英语询问店员,这位高挑的姑娘遗憾地说了声"sorry",她并不知道眼前这位中国客人是华晨宝马的市场部总监邵宾,他和他的伙伴们,正在极力把巴伐利亚的掌上明珠&&宝马汽车&&的驾驶乐趣带给更多的中国人。在转机的空隙,邵宾抽空准备给夫人带一份礼物,"以前给她买过一个,她特别喜欢,我再买一个,凑成一对,她肯定很喜欢。"没有挑到夫人心仪的礼物,邵宾稍稍有些失望,但是他并不想把这些情绪带给周围的朋友,很快,他开始招呼本刊记者去隔壁小店品尝慕尼黑的美食。"你一定要试试这地道的德国味道。"邵宾轻轻地刮掉面包圈上的盐颗粒,抿了一口当地的慕尼黑啤酒。从十年之前毕业加盟北京燕宝到如今成为华晨宝马市场部门掌舵人,邵宾记不清多少次往返于北京和慕尼黑之间,但他每一次穿梭,见证着宝马汽车在中国10年来飞速发展的历史。被部门更年轻的同事们亲切称为"老邵"的邵宾其实非常年轻,在华晨宝马,还有一大批年轻人被提升到重要的岗位,这是华晨宝马和宝马中国的一大特色,这和竞争对手严格恪守的晋升模式相映成趣,"无论什么难题,他总能找到一个接近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的同事这样评价年轻的"老邵"。11月26日下午,北京初冬的天空灰灰暗暗,与之相隔一块大玻璃的房间却温暖明亮。在约好的时间里,本刊记者赶到邵宾的这间位于大厦23层华晨宝马开放式办公空间的一角,里面非常整洁,边桌上摆设着的几列炫亮的车模很能吸引目光,他身后的柜顶上还倨立着几架精致的飞机模型。与邵宾的对话,理性而高效,这似乎符合他理性而坚定的个性。他的周身都散发着专业的气息,他避而不谈个人的经历,使得我们的对答几乎全部围绕宝马和汽车展开。这样也好,从这种程度的专注中,可以感受得到他冷静的外表下对宝马品牌深沉的热爱和激情。是的,从当初的经销商市场部职员到执掌华晨宝马市场部总监,从2005年入职开始,邵宾和他的伙伴们做出许多令人瞩目的大事件,推动着华晨宝马和宝马汽车的中国加速度,几年下来,这个此前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开始俯下身段,亲近国人,也把宝马汽车引以为傲的驾驶乐趣带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这其中,当属从2009年推出的"宝马之悦"的全新中国感悟,最璀璨耀眼。所以,当他侃侃而谈时记者插入一个问题"您是开宝马吗",得到的是不假思索的回答:"当然。"是的,邵宾从内而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宝马人。q&a汽车公社:对即将到来的本命年有感觉吗?邵宾:有,当然有。时间过得飞快,平日里不会去想,但真的到了自己的本命年,还是会感觉,脱掉这身西装,已经三十多岁的人了,真不小了。上次24岁的本命年不大记得怎么过了,但明年我妈肯定会给我准备红腰带、红背心,和大家一样吧。汽车公社:当初怎么会选择汽车行业?什么时候加入华晨宝马的?邵宾:我从小就喜欢汽车。从学校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燕宝公司做市场助理,当时燕宝是宝马在中国的五家代理商之一,后来华晨宝马成立后也是宝马经销商之一。华晨宝马是2003年开始创立,我是在2005年加入的公司。汽车公社:你如何看待宝马汽车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邵宾:很年轻,很有活力,和我们的品牌一样。精神面貌上就很有朝气,行动力很强,大家对于自己的职能和工作目标非常清楚,也都成熟得很快。这可能要归功于宝马和华晨宝马强有力的高管,他们对宝马文化有着独到的理解,而且非常注重企业文化,无论是本土化还是宝马汽车独特的个性,都能寻求到共性,保留个性。所以,在我们公司,工作效率很高,风格既简单又开放。汽车公社:你觉得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哪里?邵宾:对我而言,最有挑战性的是在这个岗位上有时候必须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比如说,我不善于演讲,但是工作性质有的时候需要将自己的产品知识和理念传达给别人,有时需要说服别人,因此演讲成为一种基本素质要求,所以我要将自己不擅长的课要补上。还有个挑战就是在一个工作强度很大的环境中如何保持自己充沛的工作精力和良好的状态。 自己觉得一个重要的心得就是保持自己对工作的新鲜感和对工作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永远不能满足,也不能停留在什么地方,否则很容易懈怠。工作是一种体验,酸甜苦辣都有,顺利的时候会是一种非常饱满的经历,不顺利的时候也是一种体验,我喜欢工作中多些体验,全方位的,各种各样的。 我也喜欢跟人沟通,这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从中能够唔到很多。当然也会有很多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要冷静一下再去讨论,一定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汽车公社:进入行业这十年来,有没有非常难忘的经历?邵宾:有两次。第一次是2004年,那一年市场特别困难,是突然的冷却,至今我都难以理解为什么异常火爆的市场会突然冷却。虽然大半年这个阶段就过去了,但由此我深刻地体会到,企业自身必须具备在恶劣环境下的竞争力,有了这种能力,才算是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第二次是去年,我会永远记住。我们为推出宝马5系成立了一个项目团队,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大家全心贯注下的努力下,现在终于把目标变成了现实。5系上市后非常受欢迎,销售状况良好,至今每月有6000台左右的销量。当时工作的点点滴滴,至今记忆犹新,每一次项目会议大家充满激情的讨论,上市仪式、广告策划,包括那句广告语:"与坚持梦想者同行。"这些都是我们非常难忘的一次经历。汽车公社:对今年和明年的汽车市场怎么看?邵宾:首先,今年大背景不太好,金融政策紧缩、信心指数下降,汽车业发展要面对基础设施、环保、可持续等种种困难,还有大城市难以解决的交通问题。但无论如何,这些问题都要面对和解决,这样才能确保未来的竞争优势。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未来,不能靠牺牲一代人来换取。目前,国内汽车行业还不够强大,还需要很多的积累。其中人才和时间是关键。尤其专业人才,缺乏综合素养,这一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我相信未来很多年,汽车都会是一个很好的行业。因为汽车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它承载着很多东西,包括自由,和对自我的肯定。文:赵威"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就挺好的,一家人和和睦睦,家人都健健康康。"黄海涛在电话里说着说着就开心地笑了,但随即话锋一转,"工作上,现在压力最大,完成今年的销量任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我现在想的都是明年的销售计划了。"1976年出生的黄海涛,早在1998年毕业之时就加盟吉利汽车,"我毕业就进入吉利工作了。一开始是做技术,后来做采购再后来就是做销售。"话不多的黄海涛用这一句话就完成了对自己职业经历的描述。在谈到自己时,黄海涛的话语都不多,但一说到帝豪品牌,他滔滔不绝。作为吉利汽车销售团队几位少壮派代表,全球鹰事业部总经理南圣良和帝豪事业部总经理黄海涛都稳健、务实,低调又谦虚,和掌舵人刘金良的风格一脉相承。黄海涛很少感叹销售业务的繁忙,不过随着帝豪销售版块日渐扩大,很多时候,他很难像过去那样至少两周回一趟上海家里陪陪小孩和夫人。"小有实力,大有潜力""小有实力,大有潜力"是黄海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是黄海涛给帝豪标准用户的一个定位,他坚持认为,帝豪车主除了进取精神之外,内心非常喜欢和热爱支持自主品牌,认可自主品牌。全程参与帝豪品牌创建的黄海涛,三年来体会了这个年轻品牌成长过程的一切酸甜苦辣。"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一家一家约见。"回忆起当时启动帝豪品牌的经销商渠道,黄海涛记忆犹新。"当时刘总(刘金良)的原则是不能影响吉利汽车旗下渠道的经营和销售。"2009年,吉利汽车在当年上海车展宣布创立帝豪品牌,随后8月份,第一款车型ec718上市,作为吉利汽车转型的旗舰产品和品牌,帝豪目标直指中高端市场,其定位略高于吉利以及吉利旗下另外两个子品牌全球鹰和英伦。不过,帝豪的定位开始在发展中适当调整,帝豪现在不再强调自身的品牌定位高于全球鹰和英伦,而是突出三个品牌之间的差异化。黄海涛强调,对帝豪品牌定位的调整,是经过"综合考量"的结果。一旦帝豪定位明显高于两个兄弟品牌,就很可能在吉利集团内部形成内耗:帝豪可能会压缩两个兄弟品牌的发展空间,这显然不是吉利愿意看到的。不过,在黄海涛和他的团队的精心经营两年之后,帝豪品牌的知名度以及美誉度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尤其是今年11月份,帝豪ec7获得苛刻的欧洲安全评价标准e-nacp四星碰撞标准,帝豪的产品实力得到国际公认。关于帝豪品牌,还有以下一个有趣的故事。"国产车在进步,不过有的品牌标志太难看。可以像比亚迪的帝豪一样,换车标和名字。""晕,是东风帝豪吧。""不是长城帝豪么?""我们都错了,是吉利的帝豪。看看国人对国产车都无视到什么地步了。"&&以上这段对话,是某网站的车型图片下的网友评论。有好事者将情景截图并发微博提问"这算帝豪的成功还是失败呢?"当黄海涛面对这个问题时,他给出的答案是:"这是好现象。"在一般人看来,这里凸显出帝豪的一个问题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帝豪到底是哪家汽车企业旗下的品牌。帝豪品牌和母公司吉利的品牌给人的联想度很低,这或许正是帝豪品牌期望看到的情况。良师刘金良吉利集团1997年开始涉足整车制造,黄海涛在1998年毕业并加入吉利。2000年,黄海涛24岁,那时他还在吉利汽车任采购科科长,负责零部件采购方面的工作。"艰苦"是黄海涛对那时工作环境的评价。"2000年的时候,宁波工厂正在筹建,当年的5月17号美日汽车下线。在筹建的时候条件艰苦,办公环境也很差,我们采购的办公室在一幢老大楼的四楼。"黄海涛回忆道。2003年黄海涛进入销售部门,从基层区域销售经理做起,一直到现在的帝豪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黄海涛在吉利的13年中,从事销售工作的经历是最长的,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在从事销售工作的7年中,黄海涛遇到了对他的事业影响最大的人,经历了从业也来最难忘的事情。从初出茅庐到勇担重任,黄海涛坦言,对他影响最深的人是吉利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刘金良,黄海涛更愿意叫刘金良为"师傅":"师傅在工作上给了我很多指导,在生活上也一样。负责帝豪品牌营销的这两年,是我学习最多,成长最快的两年。"2009年,参与创建帝豪品牌,则是黄海涛在职业生涯中最为难忘的事件,他的工作是负责组建帝豪的销售部门。"帝豪创建的第一年是最为艰苦的,几乎每个晚上都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回忆起那段时光时,黄海涛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些感慨的味道,但是到底有多艰苦,他也没有再详细介绍。现在的帝豪,已经成为拥有企划部、综合管理部、渠道部、销售部四大部门160多人的完整事业部。黄海涛和他组建起来的销售部已经为帝豪在全国建立起超过250家经销商的销售网络。帝豪的销量也在稳步提升中。2011年,帝豪前10个月的累积销量已经超过9万辆,完成今年10万辆的销量目标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面对这样的成绩,黄海涛想到的却是明年的目标要如何完成:"我们今年的销售目标肯定能够达成了,明年的目标12万辆。如何让现销量提升20%,是我现在关心的问题。"明年是黄海涛的第三个本命年,他表示明年将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明年整体市场的行情并不会转好,而我们的新产品要到年底才会上市。要将销量再提升20%,对我来说,挑战不小。"虽然挑战不小,但黄海涛也给出了自己的应对办法:"首先是要从销售渠道下手,夯实基础。其次是要提升客户满意度,到今年年底,我们的客户就将达到18万人,提升客户满意度十分重要。第三就是在市场推广上要更下功夫,工作要做得更为细致,在提升品牌知名度上要做得更好。"文:林淑华不像普通从回答问题开始的采访,身为北京《经济观察报》汽车版主编的张耀东,他的采访从向记者了解《汽车公社》本期封面故事的选题策划开始,"是写人物,还是做一个本命年的调查?"对这位同行来讲,这只是一种职业惯性。学汽车"好玩,好东西。"是张耀东说起年轻时候汽车情结时一直在重复的词语。每每到大城市,他都会专门跑到大酒店门口看好车,"各种名车啊,各种图标啊、车型啊,那会儿都如数家珍。"车对当时的他来说充满新鲜感,"还是因为没有,没有才会特别好奇。"大学选专业时,张耀东选了冷门的汽车专业,彼时金融、贸易、外语等专业才是热门和有出路的专业。他说在学汽车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汽车是个什么东西,因此特别想知道,"觉得很深奥,充满奥秘。"但是趟过之后,他对汽车所有浪漫的想法一度破灭,以致上学时就开始琢磨不干这一行,"学的都是机械的东西,材料啊,发动机的热工学啊,燃烧啊这些。"张耀东难掩一脸的失望。当时中国的汽车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我1998年毕业的时候,中国汽车是很悲惨的。"没有任何好的工作可以选。好的企业只有两个大众,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而且一汽大众的日子也不好过,接下去就剩下一些卡车企业了。"上海通用1991年奠基,广本也差不多这个时候。因此年我们上学时,还没有这些企业。"那时北方除了一汽没有任何好的汽车企业。"当时的汽车环境,对学汽车来讲是很悲哀的事情。"再者,汽车业是资本密集结合劳动密集型,真正去汽车制造企业里工作,十分枯燥。因为企业里真正重要的是生产、技术,"整个都是很沉闷的,而且个人价值特别低,就像《摩登世界》里演的那样。"并且收入还不高。尽管如此,张耀东的第一份工作还是汽车技术相关行业,"我是阴差阳错,正好北京有一个工作机会。"也是出于所有北漂一族对北京的幻想,"北京这个城市的吸引力是很强的。"到北京之后举目无亲的孤独,"两眼一抹黑就来了。"加上没有电话,又处于新老朋友的断裂期,刚出校门的张耀东一度很讨厌北京这座"冷漠"的城市。"你根本就不是这个城市的人。"直到联系上了老同学又有了新的朋友,他才消解了对这座城市的隔膜。"总体来讲北京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包容性很强,生活的压力感不强。"当时老国企的领导对外来员工的照顾,是他记忆里特别温暖的事,"周末叫到家里吃饭啊,这是北方城市的特点。"干媒体"后来我看了一本杂志,叫《汽车与驾驶维修》,无意之中发现杂志里面有一个招聘的页面。""不务正业"一年多以后,从这次"无意"中开始,张耀东进了《汽车与驾驶维修》,至此,他的职业生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张耀东说自己进《汽车与驾驶维修》之前很忐忑,对于这个职业具体做什么并不清楚,只知道这个职业"有机会开到各种车",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进了。大半年后,张耀东做到了编辑部副主编的职位,然后《北京青年报》就来挖角了。要不要被挖呢,这件事着实让他纠结了一番。"毕竟还有个小职位。"另外,过去的国企还会分房子,"即使我不升职,也至少能分到一百七八十平米。"他足足拖了一个多月才过去。"(过了试用期)转正的时候,我才知道进北青有多难。"2001年的中国新闻界,北有北青南有南周,北青当时就十几个名额举行社会招考时,吸引了起码几千人报考,"我是算专业人才引进了。"他在北青一待就是6年半,直到去了《经济观察报》。"我觉得我的选择是对的。没有看重眼前的利益,更多是长远的。"到北青后张耀东的职业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在去北青前,我一直以为我是汽车圈里的人,只有到北青后我才意识到我是做报纸的,是一个媒体人。北青是一个真正的媒体平台,一本专业杂志和一个媒体平台是两个概念,到大众化的媒体平台那天起,才真正变成了一个记者。"从杂志到北青对张耀东来说是从产品记者到产业记者的升华。"在杂志社更多是试车,做市场。"产业记者做的是深入汽车行业的报道。这两者从深度、分量和影响力的角度来说是有本质区别的。慢慢地他的职业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可能因为岁数大了,想的东西就不一样了。"做记者之初,发了一篇消息类的独家新闻,他就特别兴奋,很有成就感。现在他已经不再满足于信息的传递了,"现在希望把有些想法有些观点传递出来。越来越觉得某一件事情确实是有不同纬度去考量的。你报道了一件很爆炸性的事,可能只是对于当时的企业,当时的一两个人有意义,但是对于公众来讲,它只是一个商业绯闻。"他现在"更关注一些可持续、长远性、概念性的东西"。比如预测企业的下一步策略,或仅仅是某次小的营销,当猜中时,或者当某一想法与业内资深专业人士的观点相近时,他才会感到欣慰和有成就感。四脚生物中国这十年的城市化进程让生活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汽车是当之无愧的重头戏。汽车行业虽然经历了的波折,但总体来讲这几年都处在爆发式的增长中,在张耀东看来,汽车业是一个"没有构思好的行业","最近几年对企业来讲就是拼了命地扩产,拼车型。"当中,自主品牌的发展越来越被关注,吉利收购沃尔沃,长城也异军突起,"这是毫无疑问的事,(自主品牌)肯定会起来的,只是哪家起来,什么时间起来的问题。"张耀东从2001年开始开奥拓,如今他开的是凯美瑞混合动力版。"我对混动的技术比较感兴趣,比较省油。""我是一个买个菜走几步都恨不得要开车的人。"他承认自己是一个"四脚生物"。"我当时有个很明确的理念就是先买车再买房。"现在,到天津、河南、石家庄他都会开车去。"其实我也很喜欢开车,去一个城市坐高铁只要四五十分钟,开车要两三个小时,我觉得我还是挺乐意开车去的。"前几年他还自己开车回老家,这两年即使飞回去,他也会在当地借车来开。汽车像移动的家一样,给他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我是典型的车越开越慢。"当时北京没如今那么多探头,但他还是经常会因为超速而收到罚单,现在这几年都没有收到任何罚单,"啊呀,岁数大了嘛,心态平和了。"他现在10次有9次都不会着急,"没必要的,抢来抢去。"回归本命年的话题,张耀东对传统意义上的本命年、星座、血型、属相只有粗浅的了解。不过涉及到自己或家里的属相他都会去了解一下,"作为一种乐趣"。恋爱初期的张耀东特地了解了一下他与属羊的夫人配不配,"我们是比较配的,即使发现两人不配,也不至于会影响到选择。"金牛座的他称自己的星座特点是经济适用型的,比较沉闷,条理性比较强,比较适合做工科。现在看来,做汽车媒体也很适合他。汽车媒体,是张耀东爱汽车的精神归宿;当然,有房有车,北京也是他的归宿。文:杨丽婧"我妈常说,七月龙非常好。"农历七月出生的王玉莲称自己为"七月龙"。11月30日,第一次见到王玉莲,她坐在上海交通大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身穿浅紫色羽绒服,戴着银边眼镜,头发整齐地向后扎着。和确定采访时间时电话那头镇定自若的声音截然不同,在摄影师的闪光灯前,王玉莲紧张得满脸通红。下午两点采访开始,三点之前必须结束,王玉莲解释道,之后她要和学长一同为一家企业制订检测项目的具体内容。对时间进行有条不紊的规划,便是她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但是,就此认为眼前这个1988年出生的女孩是个刻板、不懂变通的人,那就错了。更多的时候,王玉莲都像一条爱好自由、害怕束缚的龙,活泼、有拼劲。用她的话来说,"我觉得自己不是很安分的人,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就希望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据生肖解析:"在中国,龙代表着权利。在龙年出生的人据说都带着命运之角,在一生之中很早就树立了理想。属龙的孩子喜欢捡重担挑,喜欢承担重要责任,即使这个孩子在家里最小也是如此。"王玉莲正是这样的女孩,她从小有父母以及大她7岁的哥哥的宠爱,却依然对人生有着不受他人所左右的理想。"大企业人才太多了,不好出头。毕业后第一年我想去学习一下。之后我会去小企业,那里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我希望自己能作出一番事业。"缜密的分析能力,加上懂得变通,相比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在读研究生,对于未来,王玉莲有着明确的规划。当本刊记者说她目标明确而坚定,她笑着回答:"我室友也这么说。"但随即又评价自己,"我现在是想的比较多,做的比较少。"如今,面对人生第二个本命年,王玉莲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一年她将步入研二,迎接毕业论文和找工作的双重压力。"我们读两年半,顺利的话,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参加工作了。"以静制动王玉莲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里,父亲是村里的医生,母亲是小学教师。家里鼓励式、放羊式的教育方式,让她和哥哥度过了自由、快乐的童年。回忆第一个本命年,王玉莲表示,那时最大的乐趣就是玩,和一帮泥娃儿到处撒野,跳皮筋、踢毽子,各种大运动量的游戏她都十分热衷。当时,她曾梦想长大后做一名建筑师,"唯一能让我静下来的玩具,就是积木。"她笑着描述这个梦想时,脸上散发出别样的光芒,似乎那些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木块富有生命力。2007年王玉莲考入山东理工大学,深思熟虑后,认为自己"欠缺设计方面的灵性",放弃了建筑师的梦想,转而选择了车辆工程。并且,最终爱上了这门专业。2011年,她顺利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选修了车辆工程专业中车身的质量控制方向。这是一门非常细致的学科,王玉莲解释道:"比如车身,你冲压、焊接成型之后,可能会有一两厘米的偏差,如果偏差太大的话,门就会关不上,或者灯的位置不对,我们现在研究的就是怎么把偏差控制在最小。"也许是这门精细的学科影响了王玉莲,如今的她多了一份细腻和恬静。现在,听歌是她最大的爱好,心情好的时候会去"嚎上两嗓子"。"最近我在学吉他,找了我们学校的师哥教我。天气好的话,就在湖边弹一曲。"王玉莲透过窗外的绵绵细雨,似乎看到了不久后的万里晴空。不懂品牌的汽车人谈到读书期间最精彩的一年,王玉莲终于忽略了一直在旁拍照的摄影师,滔滔不绝起来:"到了大三下半年,快放寒假的时候,有一个月的实践。我们会观察一些,比如汽车的动力性能、加速性能,包括它的燃油经济性能之类的。再后来我们会观察车子的基本结构,拆装底盘、变速箱、发动机。"但当我问到是什么牌子的汽车时,她笑着说:"我忘了。"之后,我们又聊到喜欢什么样的车子,王玉莲一直在强调舒适性、节油、动力等汽车的性能,至于品牌,她坦言自己平时并不关注,也不了解。采访之前,我本以为学习车辆工程专业的她会对汽车行业有比较深刻的了解,结果她似乎只专注于车辆本身,对于各大汽车品牌、车型,几乎没有概念。但我转念一想,也许只有这样的汽车人,才能不被品牌概念、厂家宣传、媒体评论所左右,关注最本质、最核心的汽车。近年来,美系、日系、欧系正集中火力拼抢中国市场。进入2011年,中国车市涨势放缓,相比"技术流"的欧系、美系,和以性价比著称的日系,由低端市场起步、靠低价占领三四线市场的自主品牌显得格外艰难。王玉莲认为除了设计上的匮乏,质量上的欠缺也是自主品牌存在的问题之一。"现在我们国内汽车行业的整体水平尚有差距。我是学质量控制的,知道车身之间一两毫米的偏差会给车子带来多大的问题。而且,问题的起源在于我们的基础设备、制造过程以及基础工艺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其实,早在几年前,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就意识到了王玉莲所说的问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曾坦言:"只有把核心技术攥在手中,才能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只是,由"价格战略"向"技术流派"转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不过,王玉莲坚信,孕育于中国市场的自主品牌有着巨大潜力,"当然也需要我们这些汽车人的共同努力。"她腼腆地笑着。到今年为止,王玉莲已经与"汽车人"这个身份结缘4年。在人生下一个本命年,不知道她会以何种身份、态度来畅谈这个行业,也许,她"作出一番事业"的内心誓言,在下一个十年就会实现。文:林淑华徐家昊和叶见一,都是2000年出生的"小龙人",前者对车有明显的偏爱,说几百万时像说几十块,口气颇大;后者会欣赏流线的车体,还对治堵问题交出了"提案"。不是跑车都不喜欢徐家昊属龙,小名小龙,是一个可爱的小胖子,人称胖美男。今年读小学六年级的他语气铿锵,像个小大人。在汽车喜好这件事情上,他坚定异常,毫不含糊。他只爱兰博基尼。"妈妈,你怎么还不买车?""我打算2011年买。""你要买什么车?""大概就十几万的车吧?""太垃圾了!至少也要买保时捷吧?"&&"妈妈,以后长大了我给你买兰博基尼!"这是小龙妈妈复述的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对话。黄色的兰博基尼长着高傲的面孔,气势凌人而又独一无二,是他心里的dream car。"(兰博基尼)后面和车壳(好看)。"在他看来,兰博基尼是一辆无法超越的车,以至于出现在他身边的所有车都黯然失色,"(马路上的车)都难看!"当然,爸爸开的瑞风商务车和姑姑的马六也都"不好看"。孩子总是毫不掩饰,他否定得那么干脆,仿佛在向心中的dream car表忠诚,煞是稚气。我的眼里只有他,爱得执拗,孩子气有时候也很可爱啊。你以为他买了兰博基尼后就完事了,那你就错了,人家要贴车贴,还要"喷漆喷起来"。而他喜欢兰博基尼的原因,颇让人哭笑不得:"开得快,钞票贵。"采访15分钟左右的时候,他在电话那头发出了细细碎碎吃零食的声音,答话的声音也是嘴里含着食物的吱吱呜呜。"大黄蜂是那个&雪弗瑞&。""跑车都喜欢,不是跑车都不喜欢。"如果不是跑车,至少也得是越野车。保时捷、路虎不错,宝马奔驰只有"奔驰还好"。这个喜欢兰博基尼的小粉丝打算将来"自己买"顶级豪华跑车,目前最想买的是iphone 4。把马路弄大一点叶见一,小名小逗逗,原来是"小逗号",叫着叫着就变成小逗逗了。取"见一"这个名字,是因为"有个性"。爸爸是老师,妈妈是医生,"继承优秀dna"的叶见一爱闹爱笑,还会看大人的脸色。小逗逗最喜欢赛车,"喜欢f1,方程式"。因为赛车"很帅",谁敢说飙起来狂野,动不动就玩飘移的赛车不帅呢?因此,这位小赛车迷喜欢的车一定要满足"酷"的条件。他喜欢小区里那辆黑色的宝马z4,至于喜欢哪里,他飚出了"车体的流线形"六个字, 相比小龙喜欢"车壳",小逗逗的回答简直达到了专业水准。不仅如此,他还一口气报出了"大众,别克,红旗,法拉利,宝马,劳斯莱斯,奥迪,奔驰,丰田,本田"诸多汽车品牌,"书上看的呗!"他脱口而出,对记者的大惊小怪不屑一顾。并且,对于将来要买的车,他的回答是:"跑得快的,性能好的。"甚是不嫩。尽管对电话采访的记者感到陌生,采访中遇到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时,他还是会用调皮的音调说:"伐晓得。"生性活泼的小家伙最喜欢的车颜色却是黑色,"白色不能太白。""以前在路口钻得过去,现在都钻不过去了。""限有几辆。""把车价提高,就买不起车了。""把马路弄大一点。""小议员"煞有介事地"提案",希望将来能够在十字路口"钻过去"。他还没有仔细畅想过自己将来的车,这对他来说还真是有点遥远呢。
请发布您的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个汉字
合作伙伴提供补充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剑三恢复体力的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