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退翳蚬壳胃散哪里有卖售

荜澄茄子 - 基本信息
荜澄茄-中药材 俗名:澄茄(徐表《南州记》)、(《开宝本草》)、毕澄茄(《纲目》)、毕茄(《本草求真》)、山鸡椒、野胡椒。&   性味:性温,味辛。&   英文名:&FRUCTUS&LITSEAE&   别名:山苍子、山鸡椒、山香椒、山香根、豆豉姜、木姜子[海南]&   来源:本品为樟科木姜子属植物山鸡椒&Litsea&cubeba&(Lour.)&Pers.[L.&citrata&Blume],以果实(荜澄茄)、根及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根、叶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晒干。&   源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全体无毛,有强烈姜香。根圆锥形,灰白色。茎皮灰褐色,小枝细长,幼时被短毛。叶互生,叶柄长达1厘米,长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上面亮绿色,下面灰绿色,幼时被毛,后无毛。春季先叶开淡黄色小花。果球形如黄豆大,香辣,成熟时黑色,基部有6齿状宿存花被。&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网状皱纹。基部偶有宿萼及细果梗。除去外皮可见硬脆的果核,种子1,子叶2,黄棕色,富油性。气芳香,味稍辣而微苦。&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根:用于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叶:外用治痈疖肿痛,乳腺炎,虫蛇咬伤,预防蚊虫叮咬。子:感冒头痛,消化不良,胃痛。
荜澄茄子 - 荜澄茄-采集
①荜澄茄&  在果实充分成长而未成熟仍呈青色时采收,连果枝摘下,晒干。干燥后,摘下果实(每粒须连小柄)。&  && ②山鸡椒&  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枝摘下,除去枝叶,晒干。
荜澄茄子 - 荜澄茄-药材
&①荜澄茄:未成熟的干燥核果,上部近圆球形,直径3~6毫米。表面暗棕色至棕黑色,有网状皱纹,顶端有一小突起的柱头遗迹,不甚明显。基部果皮延长,形成细直的假果柄,长3~7毫米,直径1毫米以下,表面有纵皱纹。外果皮和中果皮稍柔软,内果皮薄而坚脆。内含未成熟种子1粒,黄棕色,富油质,有的皱缩干瘪。气强烈芳香,味苦。&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   ②山鸡椒:又名:山胡椒(《》),味辣子(《》),、。成熟的果实,近圆球形,直径3~6毫米。外皮棕黑色或黑褐色,有微细的网状皱纹。果基部常可见残留的小形宿萼,具6齿,下连细长的果柄,均易脱落。外果皮及中果皮柔软多油,内果皮薄而坚脆。内含种子1粒,子叶2片,黄棕色,富油质,旺根细小,朝向果实的顶端。气强烈芳香,温暖脾肾,健胃消食,属芳香略如老姜
荜澄茄子 - 功效
温暖脾肾,健胃消食,属芳香开胃性调味品。
荜澄茄子 - 宜食
适宜食积气胀,胃寒冷痛,反胃呕吐,不思饮食,肠鸣腹泻之人作为调料食用;也适宜阿米巴痢疾患者食用。有临床报道单用荜研细放入空心胶囊内,每次1克,隔2小时1次,每日4次,连食3-5天。共治60例,仅4例无效。&   《》:“暖脾胃,止呕吐。”《本草述钩元》:“荜澄茄,温益脾胃,令人能食。”《本草撮要》:“荜澄茄得白豆蔻治噎食不纳,得高良姜治寒呃。”
荜澄茄子 - 忌食
&对阴虚火旺之人忌食;干燥综合征,结核病,糖尿病者忌食。&   《》:“阴虚血分有热,发热咳嗽禁用。”
荜澄茄子 -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荜澄茄果实含挥发油、荜澄茄素(Cubebin)、树脂、荜澄茄酸(Cubebic&acid)、脂肪油、淀粉、树胶、色素.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d-香桧烯(d-Sabinene)、d-蒈烯(d-Carene)、1,&4-桉叶素(1,&4-Cineol)、d-松油醇(d-Terpineol)、l-烯(l-Cadinene).尚含荜澄茄内酯(Cubebinolide).陈久品中并含荜澄茄脑(Cubeben&camphor).山鸡椒果实含挥发油、脂肪油.挥发油中主要为柠檬醛(Citral)、(Methylheptenone)以及少量的柠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
药理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实验表明:&山鸡椒挥发油给犬静脉注射,&能显著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动脉压,&不影响冠脉流量、冠脉阻力和中心静脉压.亦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减少离体兔心冠脉流量的作用.挥发油0.3ml/kg/d给兔灌胃,&连续3日,&能降低高位双重结扎左前降支造成的急性心肌缺血ST段抬高,&减少病理性Q波出现数目和心肌梗死百分率,&降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挥发油能降低其ST段总下移数,&防止Q波出现和减少严重心率失常的发生率.有报告认为,&柠檬醛是抗心肌缺血的有效成分,&柠檬醛静脉注射能改善垂体后叶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家兔实验性心肌缺血心电图.显著增加离体兔心冠脉流量,&舒张离体猪冠脉及对抗肾上腺素和高K+&收缩冠脉,&亦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所引起的冠脉依细胞内钙性收缩和依细胞外钙性收缩.&   荜澄茄挥发油给小鼠灌胃,&能显著降低氯仿引起小鼠心室颤动的发生率,&使氯化钡引起大鼠的双向心动过速的心律失常迅速恢复正常窦性心律,&但不能提高哇巴因引起豚鼠及乌头碱引起大鼠的心律失常和致死量.柠檬醛给大鼠灌胃,&能显著缩短氯化钡所致之大鼠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延长乌头碱所致之大鼠心律失常出现的潜伏期,&减少氯化钙引起大鼠室颤率和死亡率,&提高兔对地高辛中毒的致死量,&但不能提高电刺激引起兔室颤的阈值.&   山鸡椒挥发油静脉注射,&能降低犬动脉压;抑制猫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柠檬醛给麻醉猫静脉滴注,&有降压和减慢心率作用.尚能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荜澄茄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给大鼠灌胃,&能显著抑制盐酸引起的胃溃疡;醚提取物给小鼠灌胃,&对水浸应激性溃疡亦有对抗作用.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能对抗番泻叶或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和抑制小鼠墨汁在胃肠内的推进运动.水煎剂对离体肠管活动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碱、毒扁豆碱、烟碱、组胺、氯化钡、酚妥拉明等兴奋离体肠管活动作用.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给大鼠灌胃,&有显著利胆作用,&使胆汁分泌量明显增加.&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山鸡椒挥发油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喘息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豚鼠正常平滑肌及乙酰胆碱或组胺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有明显的松弛作用,&该作用不能被心得安所阻断.有报告认为,&挥发油给小鼠腹腔注射可明显延长初咳潜伏期,&但亦有报告认为无延长作用.挥发油有祛痰作用.柠檬醛吸入可增加兔呼吸道液体排出量.&   4.&其他作用 山鸡椒挥发油(1:3&2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荜澄茄水煎剂能抑制酒石酸锑钾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和延长热痛觉反应时间;醚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水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小鼠对热刺激.&   荜澄茄挥发油可降低蛋清所致豚鼠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和延长惊厥潜伏期;能抑制卵蛋白和天花粉抗血清引起的;抑制蛋清致敏豚鼠离体回肠过敏性收缩和慢反应物质引起的回肠收缩.&   荜澄茄果实对黏膜有局部刺激作用,&并能吸收,&对泌尿道和呼吸道黏膜亦有此种作用.口服其挥发油,&对尿路有某些防腐作用.荜澄茄的作用主要由荜澄茄酸引起.&   山鸡椒流浸膏1g/kg给家兔口服,&可使尿量及氯化物排泄量增加,&而口服煎剂或流浸膏2g/kg则无作用.&   山鸡椒5%的水浸液,&可杀灭淡色库蚊幼虫,&其油剂或酊甘油涂擦于皮肤可避蚊.
荜澄茄子 - 按语
食用、中药荜澄茄实为两个品种,一是胡椒科植物荜澄茄的果实,二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果实。前者主产于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地;后者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荜澄茄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荜澄茄素、树脂、荜澄茄酸、脂肪油、淀粉、树胶、色素、荜澄茄脑、荜澄茄内酯等。山鸡椒则含挥发油、脂肪油,挥发油为柠檬酸、甲基庚烯酮,脂肪油中含不皂化物。
荜澄茄子 - 其它
用法用量:&1.5~3g;子:1~3钱叶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   主要成分:果实含挥发油10~18%、荜澄茄素2.5%、树脂3%、荜澄茄酸1.7%、脂肪油1.5%、淀粉1.8%、树胶8%、色素7%。挥发油主成分为d&-&香桧烯约33%、d一蒈烯及1,4-桉叶素共约12%、d&-&松油醇11%及L&-&杜松油烯等。果实中尚含荜澄茄内酯。
荜澄茄子 - 临床应用
&1、荜澄茄散(《扁鹊心书》)治脾胃虚满,寒气上攻于心,心腹刺痛,两胁作痛,头昏,四肢困倦,吐逆,发热,泄泻,饱闷:荜澄茄、高良姜、肉桂、丁香、厚朴(姜汁炒)、桔梗(去芦)、陈皮、三棱(泡醋炒)、甘草各45g,香附(制)90g。上为细末,每服12g,姜3片,水1盏,煎至七分,和渣服。方中荜澄茄行气止痛,温中散寒,为君药。&   2、荜澄茄丸(《宣明论方》)治中焦痞塞,气逆上攻,心腹痛:荜澄茄15g,良姜60g,神曲(炒)、青皮(去白)、官桂(去皮)各30g,阿魏(醋,面裹煨熟)15g。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20丸,生姜汤下,不计时服。方中荜澄茄行气止痛,温中散寒,为君药。& 3、神效散(《奇效良方》)治一切痹疼,或阴寒作痛,引入背痛:荜澄茄、丁香各12g,补骨质(炒)、玄胡索、白芍药、官桂、香白芷、神曲(炒)、蓬术(煨)、三棱(煨)、枳壳(炒)、陈皮、木香、青皮、甘草(炙)各30g。上药作2贴,每帖用水2盏,生姜3片,红枣1枚,水煎,空心日午临卧各1服。方中荜澄茄行气止痛,温中散寒,为君药。&   4、适宜食积气胀,胃寒冷痛,反胃呕吐,不思饮食,肠鸣腹泻之人作为调料食用;也适宜阿米巴痢疾患者食用。有临床报道单用荜澄茄子研细放入空心胶囊内,每次1克,隔2小时1次,每日4次,连食3-5天。共治60例,仅4例无效。&   5、用于胃寒疼痛,呃逆呕吐等症:本品功能温暖脾胃、散寒止痛,故适用于胃寒疼痛,以及胃寒引起的呃逆、呕吐、脘腹胀闷等症,常与高良姜等配合应用。&   6、用于寒疝疼痛等症:本品有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治疗寒疝腹痛,常与吴茱萸、香附、广木香等药配伍应用。此外,本品又可用于寒症小便不利,以及小儿寒湿郁滞引起的小便浑浊等病症。&   7、脾胃虚弱。用毕澄茄为还想,加姜汁神曲、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姜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8、逆,呃噫日夜不定。和毕澄茄、高良姜各等分,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加水六分,煮开几次后再加醋少许服下。&   9、反胃,吐黑汁。用毕澄茄研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送下。愈后,再服平胃散三百贴。久病者亦可不发。
荜澄茄子 - 常用配方
1、治脾胃虚满,寒气上攻于心,心腹刺痛,两胁作胀,头昏,四肢困倦,吐逆,发热,泄泻,饱闷:荜澄茄、高良姜、肉桂、丁香、厚朴(姜汁炒)、桔梗(去芦)、陈皮、三棱(泡醋炒)、甘草各一两五钱,香附(制)三两。为细末。每服四钱,姜三片,水一盏,煎七分,和渣服。(《扁鹊心书》荜澄茄散)&   2、治脾胃虚弱,胸膈不快,不进饮食:荜澄茄不拘多少。为细末,姜汁打神曲末煮糊为丸,如桐子大。每饭七十丸,食后淡姜汤下。(《济生方》荜澄茄丸)&   3、治中焦痞塞,气逆上攻,心腹疞痛:荜澄茄半两,良姜二两,神曲(炒)、青皮(去白)、官桂(去皮)各一两,阿魏半两(醋、面裹煨熟)。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不计时候。(《宣明论方》荜澄茄丸)&   4、治伤寒呃噫日夜不定者:荜澄茄三分,高良姜三分。二物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六分,煎十余沸,入少许醋搅匀,和滓如茶,热呷。(《本草图经》)&   5、治噎食不纳:荜澄茄、白豆蔻等分。为末。干舐之。(《寿域神方》)&   6、治支气管哮喘:山鸡椒果实、胡颓子叶、地黄根(野生地)各五钱。水煎服。忌食酸、辣。&   7、治中暑:山鸡椒果实一至二钱。水煎服。&   8、治无名肿毒:山鸡椒鲜果实适量。捣烂外敷。(⑥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荜澄茄子 - 文献论述
1、《》&:“暖脾胃,止呕吐哕逆。”&   2、《》:“荜澄茄,温益脾胃,令人能食。”&   3、《》&:“荜澄茄得白豆蔻治噎食不纳,得高良姜治寒呃。”忌食:对阴虚火旺之人忌食;干燥综合征,结核病,糖尿病者忌食。&  4、《》&:“阴虚血分有热,发热咳嗽禁用。”&   5、《本草述钩元》:荜澄茄,疗肾气膀胱冷,少类于蜀椒;治阴逆下气塞,少类于吴萸,以温为补,洵属外伤于寒及内虚为寒之对药。至于温益脾胃,令人能食,其本在暖补肾与膀胱之气也。&   6、《本草撮要》:毕澄前,功专治膀胱冷气,得白豆蔻治噎食不纳,得高良姜治寒呃,得薄荷、荆芥治鼻塞不通,得为末擦牙,治齿浮热痛,若蜈蚣咬伤,毕澄茄研末调敷。&   7、《》:&主心腹卒痛,霍乱吐泻,痰癖冷气。&   8、《》:&治一切气,并肾气膀胱冷。&   9、《》:主下气消食,皮肤风,心腹间气胀,令人能食。&   10、《》:泡酒吃,治面寒疼痛,暖腰膝,壮阳道,治阳痿。&   11、《》:治反胃吐黑绿水。&   12、《》:治淋疾。
荜澄茄子 -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果实上部近圆球形,直径3-6mm。表面暗棕色至黑棕色,有网状皱纹,先端有一不甚明显的小突起柱头残迹;基部果皮延长,形成细直的假果柄,长3-7mm,直径约lmm,表面有纵皱纹。外果皮和中果皮稍柔软,内果皮薄而坚脆,内含未成熟种子1粒,黄棕色,富油质,有的皱缩干瘪。气强烈芳香,味苦以粒大、油性足、香气浓者为佳。
理化鉴定取本品粉末少许,滴加浓硫酸数滴,显黄棕色(或黄绿色),约10分钟后显血红色,再隔片刻转深紫红色。
药物应用鉴别荜澄茄与荜拔均能温中散寒,用治。然不同之处为荜拔辛热,温热力较为突出,散中焦沉寒力强,适用治胃肠虚寒之腹痛,呕吐等证。荜澄茄辛温,辛散之力较为突出,温中下气,暖脾胃而行滞气,又长于散寒止痛,并可温肾与膀胱之气,除用治胃寒呕吐呃逆,气滞胸腹痛外,还可用治寒疝腹痛,以及寒证小便不利,小便浑浊之症。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14:07:37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论坛6年庆典纪念品:《实用中药方药手册(第三版) 》 - 庆典活动 -
中医药论坛 - ZHONGYIYAO.NET
&(,无需注册,安全又方便)
& 论坛6年庆典纪念品:《实用中药方药手册(第三版) 》
积分21501&
作 者:王世民 王永吉
出 版 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本书由中医方药学专家编著,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分方剂和中药两部分。方剂部分共精选经方、验方1000余个,按其功能效用分类,分别介绍其组成与用法、主治和临床应用;中药部分共精选中药550余味,以表格形式阐述,包括性味、能、主治病症和常用剂量等。本书的特点是内容精练,阐述简明,实用性强,既适合中医院校学生学习方药之用,又可作为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临证用药的工具书,还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学习参考。
附件: 您需要【】或【】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
积分21501&
第一部分 方 剂
一、解表剂 麻黄汤
麻杏薏甘汤
桂龙咳喘宁胶囊
射干麻黄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清瘟解毒丸
感冒退热颗粒
葱豉桔梗汤
活人葱豉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连花清瘟胶囊
小儿速热清口服液
双黄连口服液
复方鱼腥草片
柴葛解肌汤
防风苍术汤
竹叶柳蒡汤
升麻葛根汤
麻疹合并喉炎方
加减葳蕤汤
葱白七味饮
玄参甘桔颗粒
小儿四症丸
午时茶颗粒
 二、泻下剂
调胃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
复方大承气汤
肠粘连缓解汤
复方大陷胸汤
甘遂通结汤
己椒苈黄丸
大黄附子汤
三物备急丸
承气养营汤
增液承气汤
麻仁润肠丸
 三、和解剂
柴胡枳桔汤
蒿芩清胆汤
柴胡桂枝汤
功能性子宫出血方
千金止带丸
 十二、理气剂
正气天香散
五膈宽中散
瓜蒌薤白白酒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加味旋覆花汤
半夏厚朴汤
橘皮枳实生姜汤
柴芍六君丸
猴头健胃灵胶囊
天台乌药散
加味乌药汤
九气拈痛丸
十香止痛丸
木香分气丸
滋水清肝饮
海藏柴胡六合汤
乳疾灵颗粒
逍遥蒌贝散
旋覆代赭石汤
橘皮竹茹汤
丁香柿蒂汤
干姜人参半夏丸
降逆止呃汤
苏子降气汤
三子养亲汤
 十三、理血剂
妇女痛经丸
补阳还五汤
通窍活血汤
血府逐瘀汤
膈下逐瘀汤
少腹逐瘀汤
身痛逐瘀汤
活络效灵丹
舒筋活血定痛散
桂枝茯苓丸
加味乌沉汤
元胡止痛片
乌鸡白凤丸
八宝坤顺丸
复元活血汤
复方丹参片
速效救心丸
精制冠心片
舒心口服液
灵宝护心丹
麝香保心丸
地奥心血康胶囊
化瘀通络汤
脑震宁冲剂
柴胡细辛汤
化癥回生片
阿魏化痞膏
生地连栀汤
血康口服液
赤小豆当归散
止血神效丸
 十四、治风剂
独活寄生汤
舒筋活络酒
三两半药酒
伤湿止痛膏
乌药顺气汤
羚羊钩藤汤
天麻钩藤饮
资寿解语汤
局方牛黄清心丸
镇肝熄风汤
阿胶鸡子黄汤
三甲复脉汤
川芎茶调散
复方羊角冲剂
 十五、祛湿剂
太无神术散
小儿香橘丹
藿香正气散
六合定中丸
纯阳正气丸
甘露消毒丹
藿朴夏苓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羌活胜湿汤
除湿蠲痹汤
茱萸木瓜汤
千金鲤鱼汤
治通身水肿方
防己茯苓汤
防己黄芪汤
苓桂术甘汤
萆薢分清饮
治浊固本丸
茵陈承气汤
大黄硝石汤
栀子柏皮汤
茵陈四逆汤
茵陈术附汤
利胆排石片
加味五金汤
复方石淋通片
琥珀消石冲剂
 十六、治燥剂
清燥救肺汤
沙参麦门冬汤
川贝雪梨膏
养阴清肺汤
清喉咽合剂
贝母瓜蒌散
止嗽化痰丸
百合固金丸
补肺阿胶汤
经效阿胶丸
五味沙棘散
洋参保肺丸
紫菀杏仁丸
玉竹麦门冬汤
麦门冬饮子
韭汁牛乳饮
易简方地黄饮子
吴氏玉女煎
活血润燥生津汤
搜风顺气丸
 十七、祛痰剂 止嗽散
解肌宁嗽丸
通宣理肺丸
金水六君煎
半夏白术天麻汤
清气化痰丸
二母宁嗽丸
蛇胆川贝散
蛇胆陈皮散
蛇胆川贝枇杷膏
川贝枇杷糖浆
治咳枇杷露
柴胡陷胸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厚朴麻黄汤
麻杏二三汤
礞石滚痰丸
竹沥达痰丸
 十八、驱虫剂 乌梅丸
理中安蛔汤
连梅安蛔汤
胆道驱蛔汤
 十九、痈疡与外用诸方
仙方活命饮
五味消毒饮
四妙勇安汤
脉络宁注射液
解毒济生汤
季德胜蛇药
托里定痛散
内消瘰疬丸
散肿溃坚汤
阳和解凝膏
大黄牡丹汤
阑尾化瘀汤
阑尾清化汤
阑尾清解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
少腹化瘀汤
防秃生发酊
外障眼药水
珍视明滴眼液
荸荠退翳散
麝香祛痛搽剂
如意金黄散
金疮铁扇散
京万红烫伤药膏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加味太一膏
第二部分 中 药
 一、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柴胡疏肝散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香附红花汤
舒郁清肝饮
治乳房胀痛经验方
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宣透膜原方
截疟七宝丹
 四、表里双解剂
九味羌活丸
复方大柴胡汤
黄连上清丸
牛黄降压丸
厚朴七物汤
前胡枳壳汤
防风通圣丸
葛根黄芩黄连汤
三黄石膏汤
葛根黄芩汤
 五、清热剂
(二)辛凉解表药
 二、泻下药
(一)苦寒泻下药
(二)峻下逐水药
(三)润下药
 三、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二)清肝明目药
(三)清热凉血药
水牛角浓缩粉
(四)清虚热药
(五)清热燥湿药
(六)清热解毒药
(七)清热解暑药
 四、芳香化湿药
 五、利水渗湿药
(一)健脾化湿药
(二)利水消肿药
(三)利尿通淋药
(四)利湿退黄药
 六、祛风湿药
(一)祛风湿散寒药
(二)祛风湿清热药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四)祛风湿活血止痛药
雪上一枝蒿
 七、温里药
 八、芳香开窍药
 九、安神药
(一)重镇安神药
(二)养心安神药
 十、平肝息风药
(一)平抑肝阳药
(二)息风止痉药
 十一、理气药
(一)理气开胃药
(二)理气解郁药
(三)理气止痛药
(四)理气降逆药
 十二、活血药
(一)活血定痛药
(二)活血调经药
(三)活血疗伤药
(四)破血消癥药
 十三、止血药
(一)凉血止血药
(二)化瘀止血药
(三)收敛止血药
(四)温经止血药
 十四、补益药
(一)补气药
(二)补阳药
(三)补血药
(四)补阴药
十大功劳叶
 十五、消导药
 十六、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温化寒痰药
(二)清化热痰药
竹叶石膏汤
犀角地黄汤
清瘟败毒饮
黄连解毒汤
清胃黄连丸
栀子金花丸
牛黄解毒丸
银花甘草汤
银黄口服液
通肠解毒汤
五福化毒丸
普济消毒饮
梅花点舌丸
解毒消炎丸
健民咽喉片
西瓜霜润喉片
复方草珊瑚含片
通窍鼻炎丸
温肺止流丹
清肺抑火丸
葶苈大枣泻肺汤
黄连羊肝丸
龙胆泻肝丸
(三)止咳平喘药
(四)化痰散结药
(五)豁痰、祛风痰药
 十七、收涩药
(一)收涩敛汗药
(二)敛肺涩肠药
(三)固精缩尿止带药
 十八、驱虫药
 十九、涌吐药
 二十、抗肿瘤药
丽江山慈姑
白花蛇舌草
 二十一、痈疡与外用药
一、十八反歌
二、十九畏歌
三、妊娠服药禁忌歌
四、公制与市制计量单位的折算
当归龙荟丸
平肝清晕汤
平肝潜阳方
复方黄连素片
连附六一汤
分清五淋丸
妇科分清丸
清心莲子饮
滑石黄柏散
滋肾通关丸
芍药黄连汤
新加香薷饮
清暑益气汤
青蒿鳖甲汤
秦艽鳖甲散
秦艽扶羸汤
滋阴地黄丸
当归六黄汤
 六、开窍通关剂
万氏牛黄清心丸
安宫牛黄丸
醒脑静注射液
清开灵口服液
局方至宝散
牛黄千金散
冠心苏合丸
 七、温里回阳剂
桂枝人参汤
附子粳米汤
吴萸木瓜汤
丁香半夏丸
厚朴温中汤
仲景胃灵丸
小儿腹泻外敷散
当归四逆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六物附子汤
参附龙牡救逆汤
回阳生脉汤
回阳救急汤
 八、消导化积剂
五疳消积丸
葛花解酲汤
葛花解毒饮
顺气消食化痰丸
开胸顺气丸
小儿化食丸
木香槟榔丸
枳实导滞丸
小儿至宝丸
枳实消痞丸
山楂健脾丸
消疳金蟾丸
 九、补益剂
参苓白术散
香砂养胃丸
补中益气丸
调中益气汤
益气聪明汤
升阳益胃汤
止痛当归汤
当归补血汤
平肝降逆汤
调经促孕丸
艾附暖宫丸
固气填精汤
保产无忧丸
泰山磐石丸
当归养血丸
十全大补丸
人参养荣丸
当归芍药散
六味地黄丸
耳聋佐慈丸
银翘石斛汤
三才封髓丹
河车大造丸
石斛夜光丸
驻景补肾丸
扶桑至宝丹
七宝美髯颗粒
神应养真丹
壮骨关节丸
抗骨增生丸
龙牡壮骨颗粒
复方皂矾丸
复方鸡血藤膏
济生肾气丸
五子衍宗丸
延生护宝丹
脾肾两助丸
龟鹿二仙胶
人参鹿茸丸
人参胡桃汤
人参蛤蚧散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十、安神剂
朱砂安神丸
孔圣枕中丹
天王补心丸
安神补心丸
柴胡枣仁汤
柏子养心丸
五味子合剂
甘麦大枣汤
 十一、固涩剂
真人养脏汤
金锁固精丸
锁阳固精丸
水陆二仙丹
治前列腺炎方
积分14683&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积分21501&
积分16883&
引用 4# | 李龙 发表于
昨天已收到:《实用中药方药手册(第三版) 》 [修改]&&,感谢论坛,感谢李先生。
积分21501&
回复 5# 杨金峰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蓖麻子方 - 处方
蓖麻子(炒黄,风中吹干)。&
蓖麻子方 - 功能主治
项下结核渐成瘤病。&  
蓖麻子方 - 用法用量
每服温汤送下1枚,不拘时候,日服3-5枚;服之5日后,捣玄参为散,食后温米饮调下1钱匕,与蓖麻相间服;3日后,只服蓖麻5日,与玄参同服3日,周而复始。&   
蓖麻子方 -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08:51:25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蚬壳胃散哪里有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