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3 天坑机关所唐门那个天坑沐浴换新颜的任务在哪接啊,我在唐怀智那里没有啊,但技能还没学会,也没领啊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剑网3全剧情,剧情党的福音!!!(已更新9.4完)
帖子威望金豆
LV.3, 积分 2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1 积分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女皇陛下刚下令建造纯阳宫,第二年就发生了“神龙**”。张柬之等一批大臣**了,逼女皇退位,扶立中宗。
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知道,当时皇室乌烟瘴气,关系乱成一锅粥,唐中宗李显也是个没出息的主。他一上台就和很多没出息的帝王一样追求起了艺术事业。
这时他听说,民间出现了一位奇女子,剑舞名动天下。人们称呼她为“公孙大娘”。于是中宗一年内连下七道圣谕招大娘入宫,只为一观公孙剑舞。
& & 【以下为野史】
聂隐娘是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著名女侠。不过呢,在前人作品中,她是唐朝中后期的人物了。
不过这没关系,吕洞宾也不是唐朝初年的人,不也被策略拉来了?编剧一声令下,聂隐娘就穿越了。
大约在师子光来中原之前,聂隐娘收了一对双胞胎孤女为徒,教她们武艺。
聂隐娘传授的,是春秋时期教导越女阿七剑法的猿公创造的剑舞,也就是传说中的越女剑了。
另外这对公孙姐妹还有一个师父,教给了她们冰心诀。姐姐公孙幽练成江海凝波剑,妹妹公孙盈练成山河流云剑。这位师父名叫白潮声。
所有人看到这个资料都会问,这个白潮声是谁啊?哪儿冒出来的跟聂隐娘什么关系?
可惜,关于白潮声找不到任何资料,连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楼主曾经看到一个有趣的猜测:白潮声是个化名,其实就是何潮音。
白荷、声音,确实看起来很微妙。
而且民间传说中何仙姑的形象,是很像七秀的,但是这个猜测不靠谱,因为洛道有白潮声的墓。除非她装死。
& & 公孙姐妹人美舞美剑法又高超,很快在江湖上闯下极大的名号。
姐妹俩性格完全不同:公孙幽温柔婉约,自小凡事从不与公孙盈相争,任何新奇玩意,有趣物事,尽让与公孙盈先择,大小事宜,若是盈有意,她也从不违拗;公孙盈跳脱喜动,武功大成之后,更是耐不住性子,越女剑术本是极凌厉的剑术,公孙盈桀骜自高,她的性子正与剑意相合。
只是,因为姐妹俩长相一般无二,在江湖上行走又从不用自己名字,世人皆以为公孙大娘是一个人。(谁也想不到,这会成为将来悲剧的原因)
而在同时,北方也崛起一位少年英杰。那就是霸刀山庄五公子柳风骨。柳风骨少年意气,掌中一把吞吴刀遍试中原,几无败绩。(注意,是几无败绩,不是唐简的未尝一败)
公元697年,南公孙、北柳五,并称江湖。
这一年,霸刀山庄举行了第七届扬刀大会,也是最后一届。
各路江湖豪杰齐聚北国,然而如今人们对那次大会上的其他人全无印象,只记得那次传奇中的相遇。
& &公孙幽性子安静,不喜欢走动,这种热闹她是不去凑的,但是公孙盈就不一样了。她好动,对和自己齐名的那个男子不爽,她要去找点茬玩。
剑网3的世界中,要强的女子不少,唐老太太之后,又出了一个公孙二娘。
柳五和二娘两个人性格比较像,都是狂傲目中无人。现在江湖中人随便就说谁谁谁和他/她齐名,他们心里怎么会爽快?
于是这次扬刀大会,两人打上了。
两人意料不到的是,对方竟然真的和自己平分秋色!而且越切磋越发现,对方所学超俗,而且就连性格也和自己如出一辙。
于是打着打着,两个人好上了。(扬刀大会变成相亲大会了吗?)
他们俩太像了,所思所想,往往都是一拍即合,很快就相交莫逆,此后更曾数度携手,同游江湖。
公孙盈很开心,她要带着这个好朋友,去见自己的姐姐。
& &当看到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绝代佳人站在面前,柳风骨想必有些恍惚。(果然是个色鬼{:9_375:})
然而这对姐妹的性格又是如此的天差地别。也许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心里都会不自觉地暗问一声:我更喜欢哪一种?
三人很快就熟了,渐渐以兄妹相称。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光很开心。
公孙盈的心早已属于这个出类拔萃的青年,可是像公孙盈这样要强的女子,要让她厚着脸皮向心上人表白,却往往跟要她的命一样。所以,她一直没说。而且最关键的是……她一直以为对方也一样。
事实上,姐姐公孙幽对柳风骨也动了心。这一年柳五爷吸引女性的主角光环全开。
但是公孙幽知道妹妹爱着这个男子,她即便有爱意,也只有藏在心里不说。
于是三个人面上笑呵呵,心里都闷着。
但是总会有个结果的。很快一年过去了,柳五决定向心爱的人提亲。
帖子威望金豆
公元698年,柳五按照礼仪,下聘书备聘礼,派媒人上公孙家求亲,自己在家等好消息。
那时候,公孙家可不在扬州,而是在今天的洛道。
那时候的洛道,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有李渡城,没有红衣教。
霸刀山庄上门隆重求亲,非常能满足少女的虚荣心,虽然她不计较这个。
公孙盈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她开心死了。事实证明,她之前的料想都是对的。
如果她的名字叫公孙幽的话。
一听一看,公孙盈傻掉了!聘书上写的不是公孙盈是公孙幽!
这一定是弄错了!我和姐姐的名字很像,柳五这笨蛋竟然写错了!
可是没有错。当人家说:“你就是庄主夫人的妹妹吧?”的时候,公孙盈如同被浇了一桶冰水,从头凉到脚……
世人所爱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和自己相似的,一种是和自己互补的。
因为相似,所以亲近;因为互补,所以难以分开。
所有人都概莫能外。至于那些见着漂亮的就想要的,那绝对是互补型。柳风骨虽觉与盈投契,却并未涉及情爱之念,只作红颜知己相待,反是公孙幽柔婉之态,深得其心。
二娘豪爽英气,和他谈得来,跟二娘在一起固然很开心,但是两个闹腾的人,玩久了会累的。
柳五对她的感情不是爱。这个梗就叫做:
“对不起,我只是把你当做妹妹。”
相反当柳五疲惫寂寞的时候,大娘的温柔却可以慰藉他的心灵。心灵柔弱之处,是无法抵挡这种温柔的。
柳五不缺豪迈,他缺少脆弱时温柔的支持。所以他选择了大娘。
所以少女们啊,不管你的性格多热烈刚强,在男人脆弱的时候稍稍给他一些温柔,他肯定感动得死心塌地。
& & 二娘可不这么想,她气疯了。
她觉得自己不如姐姐,她却像傻子一样以为人家喜欢的是自己。这都是她不能接受的。
而姐姐从小让着自己,却竟然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横刀夺爱!
二娘悲愤得有些失去理智,她大骂姐姐无耻,然后离家出走。
公孙幽很无辜,她根本就没想到会这样,震惊不会比妹妹少。虽然她心里也有柳五,可是现在这个样子,她又能说些什么呢?
她回绝了这门本该是良缘的亲事。
从小,她就让着妹妹,这次也不例外。但问题是,这事涉及到另外一个人,不是她想让就让得了的。
& &二娘是轰轰烈烈的女子,离家出走也是轰轰烈烈。
她提着两把剑就砸上了霸刀山庄。
柳五这时也意识到了问题严重。他追求真爱没有错,但是他忽视了另一个追求真爱的人。
而且这个人是非常不好惹的。
公孙盈正在火头上,把霸刀山庄闹个天翻地覆,要柳五出来说清楚。
柳风骨无法面对二娘,他只有躲起来不见,仍由她去闹。
最后二娘也没见到柳五,伤心而去。
二娘到底闹成什么样,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2年后老庄主柳十员因病传位给了柳风骨。
而霸刀,从此再也没兴盛过。
世间少了个狂傲不羁的柳风骨,多了个沉稳安静的九天。
& & 二娘一直都没回家,大娘着急了。
大娘从来都足不出户,但是如今为了妹妹,她背上了双剑,结束了宅女生涯。
二娘当初创出的名号主要都是在武林中,但是大娘的影响却超出了武林。
因为大娘的剑法更像舞蹈。流浪江湖之时,大娘表演剑舞筹措盘缠,倾倒众生。
大娘心肠又软,一路接济孤女,公孙剑舞之名由是愈加响亮。
因为以前二娘闯荡江湖,不用真名,大娘二娘长相又一模一样,于是人们都以为她们是同一个人,以前二娘的事迹名声,都被加到大娘头上了。
于是世间只知“公孙大娘”。
大娘的善良造成一个谁也没料到的结果:当初都让着二娘的东西,正在无意中一件件拿回。
二娘这时正在隐居。她初时胸中充满激愤,只觉上天待己大是不公,视若知己的柳五和最亲的姐姐都是欺骗自己之人。但是四年就这么过去了,她心情渐渐平缓下来。
公元702年,就在唐简大侠退隐前一年,大娘终于找到了隐居中的二娘。
二娘虽然对当年之事仍然介怀,不过她们毕竟是双胞胎姐妹,这么多年不见,都是不胜唏嘘。
于是,二娘跟着大娘回家了。
然而,这次美好的和解,不过是一段小插曲而已
& &二娘结束隐居,发现外面有些东西变化很大,有些东西没什么变化。
同样的是,变化和没变化的,都是让人沮丧的事情。
当年自己闯下的名号,已尽归姐姐所有,公孙盈之名,却是再无人得知。
但是家中桌椅茶碗、庭前屋后,尽是柳五留下的踪迹。于是二娘不胜心烦,与姐姐少有话说。
(都过了四年了家里怎么还会全是柳五的踪迹?编剧你这是想闹哪样啊?)
如此郁闷了三年,终于说到了之前的唐中宗李显。中宗一年内七次下诏,请公孙大娘入宫献舞。
公孙幽对皇宫繁华本就没什么兴趣,加上妹妹心情一直不好,她也没心情进宫跳什么舞。
不过公孙盈倒觉得该出去走走了。她已经七年没有踏足外面的世界。
而且,这样可以避开烦恼散散心,二来也可以再次扬名,闯出自己的新天地。
于是二娘自请代姐入宫。
二娘一舞,果然震动皇宫。中宗热情地留下二娘,让她在宫中多住些时日。
有传说,杜甫诗云:“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燿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就是说的二娘的凌厉剑法。
二娘在宫中一住就是四年。期间,她对中宗之女安乐公主极其喜爱,特收为弟子,教习剑舞之术。
这个安乐公主名叫李裹儿,在历史上是比较有名的真实人物,甚至有传言是“唐朝第一美人”
& &公孙和柳五的故事,就到这里。此后他们不再涉足江湖,他们的后人将继续新的传奇。
对了,柳五失去了公孙姐妹之后,不久就娶了妻子,第二年就剩下了长子柳惊涛……
从公元705年到710年,上到宫廷下到武林,都发生了一系列大事,情况之复杂,参与人物之繁多,需要很长一段篇幅才能说清。
而偏偏金山官方的剧情,在这里出现了第一个重大的BUG,使得情况更加扑朔迷离。
好吧,请大家整理一下思路,且听我慢慢道来。
让我们进入第三章·剧变与新星
帖子威望金豆
别急,中午还有更新
帖子威望金豆
第三章·剧变与新星
公元705年,同时发生了好几件影响未来天下大势的事情。公孙二娘入宫不过是其中一件而已。
至于叶英的出生、十大恶人中第一位肖药儿进入恶人谷,不过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
(什么?庄花出生也是小事?一大群小黄鸡蹦起来了)
很多的剧情线,让楼主头晕了好一阵子。思考再三之后,决定就从藏剑山庄说起。
现在我们游戏中看到的叶老爷子,是个慈祥的白胡子老人,整天忙着哄小孙女叶琦菲。
但是从剧情历史来看,叶老爷子绝对是个脾气大、心肠硬、手段狠的猛人。
叶孟秋生于公元678年。到公元701年,他24岁的时候,还只是个遵循父命,心下忐忑的书生,一心参加科举考试。(吕祖笑了)
跟吕洞宾一样,叶孟秋虽然才华过人,但就是考不上。
开始他还以为是考官不识才,后来才听说了内幕:考官是收贿赂的。
叶孟秋闻言,大笑返程,归家之后便弃了叶家三代以来求取功名的心思,将早已荒废的叶家剑法、冶剑之术重头拾起。
他多年心结一去,进境之速一日千里。(老爷子终于找对了人生方向)
公元703年,叶孟秋离家闯荡江湖,短短两载,他以掌中佩剑硬生生闯下“江南大侠”的名头来。
大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叶孟秋在杭州西子湖畔叶家旧庄边上大兴土木,建造起藏剑山庄。(叶老爷子几年前还是个书生,哪儿来这么多钱财?真是神奇)
同年,叶孟秋的长子出世了,取名叶英。
& & 【以下为野史】
叶孟秋进境如此之快,可不只是他的天赋。事实上,传闻劝叶孟秋回头练武铸剑的,正是霸刀山庄之主柳五爷。而且,柳五爷还指点叶孟秋武功,并把霸刀的铸铁技术传授给他。
在高人指点之下,叶孟秋几乎一夜成名。
不过这些只不过是小名而已,真正让藏剑山庄开始名动天下的,是四年后的名剑大会。
【以下为正史】
公元709年二月初二,又到了收到霸刀山庄扬刀大会邀请帖的时候,江湖中的名人们无不翘首以待。
然而令所有人出乎意料,这一年霸刀山庄悄无声息,扬刀大会竟无疾而终,人们收到的,是藏剑山庄送来的名剑大会邀请帖!
在本该举办扬刀大会的日子,叶孟秋发下藏剑邀剑贴,以精心炼制宝剑为酬,举办首次名剑大会。第一届的奖品彩头,是叶孟秋亲手操刀,经多道繁杂工艺,历时五年精炼而成,甫一出世便被隐元会鉴定为天下一品,名列该年十大名器之一的宝剑——“ 御神”。
神兵利器引来大批武林人士围观,藏剑山庄名声大噪,而霸刀山庄一下变得无人问津。
这引起一个人的大大不满。
公孙二娘再出江湖。
虽然她对霸刀和柳五怀恨在心。但是这种恨,根源其实是爱。她依然牵挂着那个男子,虽然他儿子都已经十岁了。
所以,二娘对藏剑山庄很不满,于是她决定去夺了“御神”宝剑,杀杀藏剑的锐气。(二娘还是这么天真。她不知道这样只会让藏剑的名头更响吗?)
不过,也许她心里也怀着对当年大闹霸刀山庄的愧疚?
&&参加第一届名剑大会品剑的嘉宾(品剑,说得多文雅,其实就是比武么),一共5人:
第一位,公孙盈 (郁闷的是人家都叫她公孙大娘)
第二位,谢云流 (请帖是发给吕洞宾的,但是吕祖没兴趣派来的小谢。小谢今年18岁。)
第三位,李君延 (少林俗家大弟子。请帖是发给达摩堂首座灵善大师的,但是少林寺对这个也没兴趣)
(很多人要问了,这两个人谁啊?不要急我们之后慢慢讲)
第四位,唐怀仁 (唐门门主)
(很多人又要问了,这人又是谁啊?唐怀仁和唐怀义、礼、智、信四兄弟是什么关系啊?不要急我们慢慢讲,楼主已经冒汗了……)
第五位,拓跋思南! (剑圣出道!这年他12岁)
其实还有第六个被邀请的,那就是明教教主陆危楼!但是他把请帖拿去卖钱了,八千两黄金……(陆教主你是拿金子搞装修去了吧!)买帖子的人又是唐怀仁,一个人两张帖子。
上面几个角色,每个都有一堆情节要说!
怎么样,各位?脑子大乱了吧?
冷静,让我们先扔掉名剑大会,一点点梳理剧情。
首先,公孙二娘的事迹前面说过了,先放一边。
咱们先把视线投向刚刚建成的纯阳宫,看看那里的情况
帖子威望金豆
前面说过,吕祖时间掐得非常准,正好在公元704年同时搞定了李隆基和武则天,赚到了一座纯阳宫。第二年武女皇就被迫引退,结束了她传奇壮丽的政治生涯。
想一想,说不定编剧创造梁翠玉的角色,就是向武则天致敬的呢?
当纯阳宫建成之时,女皇陛下已然不在,不过这一个新兴的门派未受影响,迅速壮大。
纯阳初创之时,只有吕祖一个年过半百的老道,还有谢云流、李忘生两个十多岁的少年,另外还有一个两岁的小娃娃。
这个娃娃叫做上官博玉,别看现在他胖乎乎好像傻傻的样子,他的来历很不简单。
事实上他不姓上官,应该姓武。
上官博玉,是有“巾帼宰相”之称的才女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的私生子!
上官婉儿当年曾经深深迷恋武则天之侄武三思,后来更与他私通并怀上了上官博玉。上官婉儿自知无缘与武三思共结连理,但又不忍堕去他的骨肉,最后还是将上官博玉生了下来。中宗复位时,上官婉儿被中宗纳为妃子。上官婉儿十分无奈,只能将上官博玉托付给在宫中认识的吕祖,偷偷寄养在纯阳宫。那时候,上官博玉才只有两岁。
所以上官博玉应该是叫武博玉,他的出生就是个悲剧。
不过他得以从小在纯阳宫长大,却是大幸了。
(公孙大娘专收孤女,吕祖专收孤儿,真是相映成趣)
为了不让纯阳宫看上去太像幼儿园,吕祖请来他当年修道时的三位同修,云台三圣。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何潮音奶奶也跑来串门,住在后山密林别院。
所以别看当时纯阳宫人少儿童多,实力绝对不差!就算没有皇家罩着,武林中也没人惹得起。
吕祖在武林中名声甚高,而且虽然他不踏足武林,却是初唐四杰中唯一一个没有退隐的。所以他收到了第一届名剑大会邀请帖。
去跟一群小辈争一把剑?想必吕祖是会觉得好笑的吧。于是他把帖子给了大弟子谢云流。
小谢已经18岁(也可能是19岁)了,天资甚高,武功修为已经不低,人又傲气,说不定这时在江湖上已经惹了不少人。
而且由于师父在皇宫里的地位,小谢常常往皇宫跑,结识了一个好朋友,皇子李重茂。
这个好朋友,也将改变他的一生。
& &然后我们来说说少林。
师子光事件已经过去15年,渡字辈的大师们渐渐将位置让给玄字辈。当时的少林方丈,官方剧情没有说到。
剑网3少林寺辈分,是渡、玄、澄、慧、道、清……。
那么,这位达摩堂首座灵善,是什么来历?
为什么名剑大会邀请帖,不发给少林方丈,发给达摩堂首座?而且不只是第一届大会,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大会还是发给这位灵善大师。
要知道,这期间少林方丈都换了几拨了,从渡如、渡难到玄正,这个灵善大师却始终像个佛像一样立在达摩堂。
我们知道,现在的达摩堂首座,是澄正大师。
那么,当时的达摩堂首座就是澄正吗?显然不是。澄正今年57岁,709年时候还是21岁的年轻小伙。
那么上一任达摩堂首座是谁呢?经过多方查证,在玄正方丈的简历中,我们发现了线索:
少林方丈玄正,乃上一代达摩堂首座,又于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通过上代方丈渡难考验,继承少林方丈大位。
公元709年,玄正40岁。
于是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剧情中说到的灵善,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少林方丈玄正。
但是把灵善换成玄正,还是没解决问题。因为公元739年第四次名剑大会,邀请的还是灵善,但那时达摩堂首座已经换成了澄正。
这是官方剧情中的一个BUG。
我们大胆猜测,写名剑大会的是另外一个编剧,时间非常早。后来剧情人物几经变动,但是这部分却没有改过来。至于俗家大弟子李君延,根本就被后来的编剧们忘掉了。
不过这还只能算是一个小BUG,后面有更大的嘿嘿。
& &下面要说唐门了。
和少林一样,唐门也出现了一个别处找不到的人物:唐怀仁。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现在我们在游戏中看到,唐怀义、唐怀礼、唐怀智、唐怀信都有,是为唐门四长老,但是没有唐怀仁。
这是个很不合理的事情,唐门前辈给兄弟几人起名字,为什么不从“仁”开始?唐怀仁这个本该是五人老大的人物,到底有没有存在过?
在唐门中,和四老同辈的确实有一个,而且年纪比他们大,那就是唐简。
于是有了两种观点:
第一种,唐简就是唐怀仁。
剧情中说到上任门主唐怀仁。但是唐简失踪后,是唐老太太辅助15岁的唐傲天管理唐门,直到唐傲天成人,中间没有其他门主。所以,这个唐怀仁只能是唐简。
第二种,唐简不是唐怀仁,另外还有一个唐怀仁。
公元703年唐简退隐失踪,直到最近才重新出现,他怎么可能去参加名剑大会?
好吧,我们前面说过了,这段剧情变动很大,很乱。
我们只能理解为,唐门来了个人,这个人谁都不是……
这是个**UG。
所谓小BUG,就是改个名字,换个说法就能解决的,比如陆教主的火腿**。
而剧情**UG,那就麻烦了,改了这边那边错,改了那边这边错。
所以至今唐门的人物设定仍然语焉不详,难以自圆其说。
&&最后,就是12岁的拓跋思南。
这让人很奇怪,叶孟秋怎么会把邀请发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孩?
这也只能靠猜。从后来的剧情来看,楼主猜测这可能是叶孟秋背后的柳风骨的主意。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代传奇剑圣,开始踏上自己的舞台。
这次名剑大会的主角是谁?是主办人叶孟秋吗?不是。是冠军公孙二娘吗?也不是。
真正的主角,就是12岁的剑圣!
第一次名剑大会,前后共十天。
第一场,年少气盛的谢云流先上场,击败少林俗家大弟子李君延。
李君延武功如何不好说,总之不会差。但是谢云流少年天才,更胜一筹。这是谢云流在名剑大会获得的第一场胜利。
而他的第二场胜利,要等到30年后……
第二场,一个更天才的少年登场了,剑圣击败谢云流。
事实上这一战并不能体现两人真正的水平,因为他们武功都还没大成。两人的差距有多少也很难说,以谢云流的高傲性格,他不太会对一个12岁的孩子动真格的,后来和剑思打了这么久也有这个因素。总之,两人相差应该不大。
第三场,剑圣又击败了唐怀仁。
(这位唐门高人除了花大价钱买帖子,简直就是来打酱油的)
第四场,也是最终一场,公孙二娘登场。
或许她开始也不想和这些小孩子比试的,但是到最后就剩下她了。
而且作为剑术名家,她肯定发现了剑圣的剑法不俗。
这一战,二娘赢得了宝剑“御神”,而剑圣赢得了名声。拓跋思南仅以半招之差输给顶尖高手公孙二娘,轰动了武林。
帖子威望金豆
小小的拓跋思南到底什么来历?
其实,剑圣原本不姓拓跋,而是姓杨,父亲杨延真为江湖名侠,母亲徐华湘是起兵**的徐敬业的侄女。
当年拓跋思南祖上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最终事败身陨,其父母亦为此事累及,终遭劫难。可幸拓跋思南幼年便已远离父母,于塞外随“剑魔”萧武宗习剑,故得避此难。
这是未来的剑魔谢云流之前的另一位剑魔。
后来萧武宗担心拓跋思南的身份会为他招致杀身之祸,便让其改姓拓跋,名思南,以表不忘故土之意。
叶孟秋竟然能找到这个小孩让他来参加名剑大会,是件挺神奇的事情。
12岁的拓跋思南能学过几年武功呢?但是他就是达到了公孙大娘的级别,虽败犹荣。
而且,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败北。
帖子威望金豆
从704年到710年,武林中出现了一大批新门派,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当710年一过,我们就发现这个江湖变得和现在很像了。
公元704年,纯阳教创立。
公元705年,藏剑山庄建立。
公元707年,明教、红衣教创立。
公元709年,公孙大娘建忆盈楼,也就是未来的七秀坊。
武林十大门派,只剩一个万花谷还没出现。
纯阳、七秀,创立时比较低调,藏剑虽然因为名剑大会比较高调,但也不算嚣张。
气势最足,扩张最凶猛的,当属陆危楼的明教。
下来我们就来说说陆危楼的明教和阿萨辛的红衣教。&&
&&【科普时间】
在古代波斯,有个古老的宗教,我国一般称为祆教或者拜火教。
拜火教起源时间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佛教一样古老,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更早。
他们崇拜主神阿胡拉,阿胡拉创造了火,代表“无限的光明”。所以,崇拜火是他们的教义。
拜火教对后来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深远的影响。罗马皇帝奥古斯丁,就是拜火教的信徒。释迦牟尼招收的佛教徒中,也有原拜火教徒。至今,在伊朗到印度一带,仍有少数信奉拜火教的人存在。
拜火教在哲学上持善恶二元论,在光明的善神阿胡拉(Ahura)的对立面,还有一个黑暗的恶神阿里曼(Ahriman),他们的斗争创造了世界。
到中国唐代时,拜火教盛行于中亚,公元6到8世纪,拜火教传入中国。
在他们背后,伊斯兰教正在兴起。
剑网3中,拜火教原有三大长老:
“暗星长老”伊玛目
“寒日长老”霍桑·阿萨辛
“影月长老”穆萨·哈贾尼(陆危楼)
他们三人,陆危楼年纪最大,阿萨辛比陆危楼小1岁,伊玛目比陆危楼小4岁。
霍桑·阿萨辛精通绘画、技击、宗教、医学、幻术、天文、数术诸多才能,居寒日长老之位。
穆萨·哈贾尼(陆危楼)精通中华、波斯、日本等多国语言,自幼学富五车,且因家世之故,具有非凡的商业才能,因而他虽是东来的汉人血统,却凭借过人的才华在教中被选为影月长老。
他们两人年纪轻轻,在波斯却已是举国闻名。相比之下,暗星长老伊玛目虽然和二人同列教内三大长老,但在邻国传教,常年居于波斯国外,声名不显。
虽然阿萨辛和哈贾尼这对好朋友前程远大,但是事情却悄然起了变化……
帖子威望金豆
本来,拜火教出了阿萨辛和陆危楼这两个绝世才子,应该是一大幸事。可是事实证明,越有才的人想得越多,想得越多越容易出事。
这对投缘的兄弟(或者说兄妹其实也不算错),研究教义越深,越来越产生怀疑。
尤其是阿萨辛。
阿萨辛精通绘画、技击、宗教、医学、幻术、天文、数术诸多才能,旁人专精一门已是极难,阿萨辛心无旁骛,钻研数年后,博古通今,竟能件件冠盖波斯,他年未及三旬,已被波斯人誉为“波斯之宝”。但是他并不满足,又到中华、埃及诸国游学。
因为他的内心,有一种深深的疑惑从小困扰着他。学的东西越多,他越觉得困惑。
原来,阿萨辛是个异类,人类基因遗传史上产生的一个BUG。
没有人知道,他/她是雌雄同体。
雌雄同体不是人妖,所以有些玩家说阿教主是人妖是错误的。人妖是有确定的性别的,只是他们的样子和他们的性别相反。
但是阿萨辛不是,他/她既是男人,又是女人。医学上这种人称为双性人,我们古代称之为“阴阳人”。
阿萨辛自幼容貌俊美,才学超人,学算见识,无不远超他人,后来声名日上,更是冠盖古国,无人能及,但私下里对自身烦恼却极为困惑,更无可向人言之。
拜火教的最大教义,就是二元论。世间万物非黑即白,非善即恶,非男即女,非此即彼,没有中性。他们信仰阿胡拉,与阿里曼殊死对抗。
问题来了,如果二元论是正确的,那阿萨辛怎么用这个思想来解释自己?
在拜火教,他/她得不到答案,他/她对教义产生了怀疑并最终出走。
& & 令阿萨辛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出走并不是孤身一人,他还有个伴。
那当然就是和阿萨辛投缘的陆危楼了。(一对好基友啊!)
陆危楼对教义也怀疑。因为他是来自中土,受中华文化熏陶很深,这与波斯人是不一样的。
陆危楼祖上乃是丝绸之路上的大商贾,为了躲避南北朝的战乱,避难定居在波斯,陆危楼也正是在这么一个中西文化碰撞的家庭长大的。
初时,陆危楼对拜火教的教义比较信奉,觉得这和中原的阴阳学说有相通之处。但是后来他发现两者大有不同。
阴阳五行学说,在阴阳之上,还有一个让两者统一的东西,那就是道,或者说太极。阴阳既对立又互生,最终达于平衡和谐。但是在拜火教义中,没有这个,只有二元对立。
陆危楼觉得,还是中华文化更有道理。
于是,他和阿萨辛一拍即合。(虽然他们俩的思想并不相同)
于是这两人也不打辞职报告,携手私奔了。
两大长老同时失踪!别说拜火教震动,全国都震动了。
教主急忙把最后一个长老伊玛目叫了回来,问他怎么办?
伊玛目一拍胸脯,简单,我去把那两个家伙找回来。
于是,最后一位长老也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帖子威望金豆
706年,26岁的陆危楼和25岁的阿萨辛一起来到中原。
第二年,陆危楼创立明教,阿萨辛创立红衣教。
按说,这两人孤零零来到中原,应当共同创业才是。可是最终他们还是分道扬镳,各自打天下去了。
其实这也正常,两人理念本来就不同,加上都是心高气傲的家伙,谁也不服谁,干脆单干。
【以下为野史】
另外还可能有一个原因。陆危楼觉得阿萨辛有时候不像个男人(阿萨辛教主本就长相极其俊美,装女人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他看自己的眼神不太对劲(请参考后来阿萨辛看陆瑶峰的眼神)。
陆危楼跟他在一起觉得有些紧张,干脆跟阿萨辛说拜拜。
&&阿萨辛建红衣教,虽然形式上和拜火教很像,但是教义大为不同了。
他/她认定自己乃是拯救世间之圣者,主张阴阳相融,不分男女。而且,要合并阴阳,就要突破鬼魔的淫猥,以**为祭。
一开始他以为大唐是个开放的社会,人们肯定能接受他的观念,结果当然是撞了墙。
大唐再开放,那也是讲究男女大防的封建社会,阿萨辛的红衣教在人们尤其是男人看来,那完全就是**。
阿萨辛在民间传教,骂声四起,寸步难行。只有少数经受过苦难和折磨的悲惨女子,才对他的教理举手赞同。
这些肮脏虚伪又愚蠢的男人们啊!愤怒的阿教主于是思想开始越来越偏激,渐渐走上了反社会的道路。红衣教也基本只收女子,男人基本都是抓来当奴隶的。(阿萨辛大人,贵教还收人吗?)
& & 陆危楼教主就不一样,他对国人比阿萨辛了解得多。
所以他一开始并不像阿萨辛那样跑到民间底层去宣教,而是到处走访高官显贵,打点好关系。
而且明教的教义讲究阴阳平衡,和中原文化比较相近,容易被接受。
更重要的是,陆教主并非孤身一人,他有强大的后援。
那就是当今“九天”之一的“朱天君”卢延鹤。
卢延鹤掌管天下钱庄,和商会联盟会长周墨两人,一个管金融,一个管贸易,是九天的两大财政支柱。
卢延鹤和陆危楼家是世交。当年他们家都是丝绸之路上的大商。陆危楼年少时曾随父亲来中原拜访卢家,与卢延鹤相交莫逆。
陆危楼回到中原创业,得到卢延鹤财力支持,资金方面便不成问题。
& &但是,卢延鹤支持陆危楼,真的只是出于友情吗?
并非如此。现在的卢延鹤,已经身为九天,花的钱就是九天的钱,当然不能凭感情做事。
事实上,九天正想扶植一个教派来遏制中原武林正派势力。
在九天看来,中原正道发展太快了。
唐门在唐简、唐老太太主持下威震一方,少林寺击败师子光之后声势鼎盛,丐帮人数庞大,势力蒸蒸日上。而且,后面纯阳、藏剑、忆盈楼等势力正在一个个崛起。
这造成了武林势力失衡,对九天的计划不利。
好,这个事情先说到这里,因为这里又涉及一个重大的剧情BUG!现在要是扯出来,那就完全跑题了,大家先记着这么回事,我们先说明教。
总之,九天需要一个势力来压制中原武林正道。他们选中了陆危楼。
不过,卢延鹤对好友的感情是货真价实的。他不但给了陆危楼计划中的资金,还额外拿出大量金银送给他。
卢延鹤这时并不知道,他此举将给他自己和九天带来灭顶之灾。
九天,因理想而生,因感情而灭。他们终究未能突破人类的弱点。
&&获得了大量创业资金的陆危楼,大举扩充网络,救济贫困,传播教义,招揽人才。明教如同爆发的超新星,迅速照亮整个武林。
当中原几大门派刚刚诞生,欣欣向荣之际,明教如西北的烈风,一路呼啸而来!
当时,明教有没有四法王,没有记载。但是当时已经有了左右**。
左**张戈,右**铁翼,都是厉害的高手。
公元708年,明教建立的第二年,左**张戈灭龙门教。公元709年,右**铁翼灭天蜈派。
如果说这两个还是小门派的话,接下来,陆危楼的目标就对准了当时武林黑道第一大派——雪谷。
不过面对这一黑道巨头,新生的明教还不敢硬碰硬。陆危楼冷静地等待着机会。
机会不久就出现了。
公元712年,雪谷谷主骆独逸出门(有传闻说是下山去治疗旧伤),结果这个消息立即被虎视眈眈的陆危楼得知。
明教立即高手尽出,在路上设下埋伏。经过一场大战,骆独逸被击杀。
明教随即对雪谷展开全面进攻。短短一年多之后,曾经的黑道第一大派雪谷就被明教所灭,消失在剑网3的历史中。
从此,明教成为中原武林最大的门派之一。
(既然九天扶助明教是为了压制中原正派,那明教吞灭这些黑道势力,其实都是为了涨经验升级用的,雪谷真是悲哀)
此时的陆危楼踌躇满志,他想让明教成为中华国教!在此之前,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一统中原武林。
(陆教主毕竟还是受西方的政治影响很深啊,想以宗教治国)
好,明教的发迹史先说到这里。我会按照时间顺序,以后继续说明教的扩张史。
让我们先回到第一次名剑大会。
帖子威望金豆
为什么没人回贴呢?难道大秀坊木有剧情党吗{:12_518:}
& && && &宫变·大乱
第一次名剑大会摘得桂冠,夺得宝剑“御神”,公孙二娘并没有觉得开心。因为她的本意是来捣乱的,结果却适得其反,帮藏剑山庄和小剑圣作了宣传。
二娘回到皇宫,觉得意兴阑珊,皇宫也不想再待下去了,于是向皇上告辞。
至于赢得的御神宝剑,她也用不着,转手就送给了宝贝徒弟安乐公主。
中宗自然是十分不舍。不过二娘去意已绝,中宗于是特地赐了一座扬州的舞坊给二娘。不过二娘没有去接收房产,这座楼还是交到了大娘手中。
第二年的公元710年,大娘在扬州开宗立派,因为久久不见妹妹,她把这座楼起名为“忆盈楼”,就是思念公孙盈的意思。
大娘将一路捡的孤女都收入楼中,教习武艺和舞蹈。
事实上七秀坊从这时已经创立了,只是名字还没改而已。
这个时候,皇宫里出大事了!这件事改变了大唐,也牵扯到了武林中很多人。
本来这个事情就很复杂,偏偏官方的剧情在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重**UG。
楼主尽量说得不让大家头晕,大家请做好心理准备。
& &公元710年,皇宫再次发生**。
这年,唐中宗突然暴卒。历史上一般认为,是皇后韦氏与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皇帝,想要效法武则天当女皇。
韦后临朝摄政,立儿子李重茂为帝,又任用韦氏外戚控制军队。
这时,李氏皇族见势不对,立即发动**,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与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联合,发动禁军攻入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韦氏宗族,逼李重茂下台,拥立了中宗他弟弟睿宗为帝。**结束。
在剑网3中,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中宗被韦后害死,他有个女儿,宜城公主李裳秋,被侍女长孙凌救出,两人流落民间,被公孙大娘收留,并授与武艺。三年之后艺成,正好李隆基发动**,李裳秋帮助李隆基攻入皇宫,取得成功。
BUG就这样出现了!
这就是说,710年李裳秋逃出皇宫,被公孙大娘收留,练武三年,然后在710年回宫报仇去了。
我们不禁要问,这三年是哪儿来的???
& &是编剧们晕了。因为这段时间**确实很多,搞混也不是不可能。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几年发生了哪几次**。
【科普时间】
公元705年 张柬之等重臣发动**,杀张易之、张昌宗,逼武则天退位,迎立中宗。
公元707年 太子李重俊发动**,诛杀武三思、武崇训及其党羽,又欲杀韦后。最后**失败被杀。
公元710年 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杀韦后、安乐公主等,立睿宗。睿宗第三子李隆基被立为太子。
公元713年 李隆基等人发动**,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
如果按照逃出皇宫三年的说法,那么最合理的说法应该是,李裳秋在李重俊**时逃出了皇宫。不过当时她有什么原因要逃出去呢?
不管了,总之,就是李裳秋跟随公孙大娘学武,终于回宫报仇。
她的对手就是自己的姐妹,也是师姐安乐公主李裹儿。
本来李裹儿的武功,在宫中无人可挡,可是她却发现来了一个和自己武功很像的李裳秋!
李裳秋也不知道李裹儿是她师姐,两人开打。李裳秋得大娘传授,武功不比师姐低,加上这边有大军协助,李裹儿势单力孤,受了重伤,被李裳秋切了一指,又断了半截耳朵。李裹儿拼死逃出,在仙居殿后的一口井边杀死一个宫女,换了衣服,投入井中,并把自己的“御神”宝剑扔下。
当人们把尸体打捞上来,已经浮肿不可辨认了,加上有李裹儿的佩剑在,于是认为她真的死了。
Powered by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剑网3 天坑机关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