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世界2礼包领取龙羽礼包,怎么领取啊???

花木传奇/肥西人物卷[正月梅花]_龙羽生的后花园_天涯博客
原创!原创!原创!
今日访问:
总访问量: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第8292位
(247)(7)(214)(14)(2)(9)
(3)(7)(8)(18)(9)(1)(1)(1)(2)(1)(1)(2)(1)(3)(1)(1)(2)(4)(1)(1)(3)(3)(3)(2)(6)(8)(6)(20)(41)(34)(13)(10)(11)(12)(1)(2)(4)
  花木传奇/肥西人物卷[正月梅花]  段祺瑞与私塾先生  驿站相送,折梅寄情。所谓“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见南朝宋人陆凯的《赠范晔》)。正是岁寒早春,雪花与梅花两厢辉映,离人与别绪交替袭来。但是,对于年仅十七岁的段祺瑞来说,他的离乡出走,却别有一番黯然消魂的滋味。有一点可以肯定,此时的段祺瑞既没有驿站送别的铺排,也没有折梅寄春的闲情。他是悄悄的,一个人,逃离家乡。  段祺瑞十七岁那一年,正月的冰雪天里,他的父亲在大蜀山下,不知被什么人杀害。人们发现,一具尸体,头和身躯,分了家。这件灾难或许有其偶然性,但是,灾难的诞生,促使年少的段祺瑞,决定逃离合肥。  关于段祺瑞(1865~1936)籍贯一栏,史书上大都写着,安徽合肥人。但准确地说,现在的合肥市肥西县小庙镇马场村豌豆洼才是段祺瑞的故乡。时至今日,肥西县还流传着段祺瑞的传奇故事。  人们至今仍不清楚,从大蜀山脚下,一直徒步,段祺瑞是如何披星戴月,餐风露宿,走完一千七百多里路程的。一个瘦小的青年,徒步穿过茫茫的平原,跨过滔滔的黄河,辗转来到山东威海军营,投靠远房叔叔,一个营务官;从小兵当起,一直到后来,做了民国的总理。  查相关资料,段祺瑞十七岁前往投靠叔叔,初为“补营哨书”,从站岗放哨做起。二十岁的时候,李鸿章创办天津武备学堂(陆军学校),他去投考,一举考中,而且名列前茅,遂进入炮科学习。二十四岁的时候,李鸿章为培养高级军事人才,决定选派优秀军校学生出洋留学。段祺瑞抓住了这一千载良机,考了个第一名,遂来到德国柏林,进入军校仍旧学炮科,见习时进入克虏伯兵工厂实习炮工。从德国回来以后,从此受到重用……(据《合肥段公年谱稿》)。段祺瑞以治军有方名世,曾协助袁世凯在天津小站创办新建陆军,编练过北洋军,担任过清朝练兵处军令司正使等,与王士珍、冯国璋并称“北洋三杰”。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段祺瑞任陆军总长,次年代理国务总理。  段祺瑞是公认的皖系军阀首领。从上述资料也可看出,他与李鸿章、袁世凯的渊源。他与李鸿章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咸丰年间打太平天国的时候,段祺瑞的祖父段韫山就跟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周盛传等人一起拉队伍,办团练。到李鸿章办淮军的时候,段韫山又与刘铭传等隶属于李鸿章麾下,“以军功累得提督衔,记名总兵,励勇巴图鲁(满语,勇猛志士的意思)称号,授荣禄大夫,振威将军,于光绪五年(1879)卒于宿迁军次”(《合肥段公年谱稿》)。祖父荣耀,父辈衰落。史载,“父亲段从文是粗识字的农民”(《肥西县志》),到了段祺瑞年幼的时候,段家家境已相当清寒。  相传,段祺瑞幼时在距豌豆村不远的侯大卫庄读私塾,付不起学费,还欠下了私塾侯先生的膳费。为此,私塾先生扣下了段祺瑞的端砚和书桌。段祺瑞在私塾先生家搭伙,侯先生每月安排三次加餐。每逢“打牙祭”,学生除青菜豆腐外,饭头上多加两块大渣肉。有趣的是,每次“打牙祭”,段祺瑞碗底都会多两块大渣肉。有一次,侯先生的女儿问段祺瑞:“你每次碗底多两块肉是谁给的?”段答:“是师母给的吧。”师姐红着脸说:“是我给你的!”  段祺瑞发迹后,曾把私塾先生接到京城,据说,这位侯老先生赴北京时,啥也不带,但有一方端砚,就是段祺瑞幼时用过的,却揣在怀里,算是“完璧归赵”。三个月后,私塾先生回家才发现,有一幢远近出名的新居,是民国大总理送给他的。  私塾先生回乡时,段祺瑞设家宴为侯先生饯行;另送“旅费数百元和几套冬衣”。其间,段祺瑞有没有问过师姐近况如何?人们不得而知。但段祺瑞肯定记得,为了侯先生扣押他的端砚和书桌,师姐还和先生大吵一次,责备父亲做得太过分了。“影斜清浅处,香度黄昏时”,段祺瑞还记得私塾先生教给他的咏梅诗。甚至,趁着酒兴,还和侯先生谈起老人家当年给他说过的梅花传奇。  梅花的花神相传是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某年,正月初七,寿阳公主到宫里梅花林赏梅,一时困倦,就在殿檐下小睡,正巧有朵梅花轻轻飘落在她的额上,留下五瓣淡淡痕迹,寿阳公主醒后,宫女都觉得原本妩媚动人的她,又因梅花红色的花瓣而更添几分娇美,于是纷纷效仿,以梅花印在额头上,称为“梅花妆”。寿阳公主因此也被称为梅花的花神。段祺瑞的师姐有没有画过“梅花妆”,人们不得而知。往事已矣。“你醉了!你醉了!”民国总理与乡间的私塾先生,在谈及往事时,都借酒掩饰各自的一番脸红。  话说私塾先生回家后,乡亲们都来给侯老先生道喜。“段琪瑞是一个清廉的总理,”侯先生说,“他送给我的房子,我住着放心;还有,他送我的银子,不是赂金,是他个人的薪俸。” 段祺瑞虽然早已出人头地,名动海内,但侯老先生却说:“我并没有特别欣赏他。瞧他还是那副德行,一生气,鼻跟都歪了。怎么说,也不过是一个段歪鼻子。十七岁那一年,他逃命时,连给我招呼一声,也不敢!嘿嘿,一头闷驴哦……”  段祺瑞与蒋介石也有一段师生之谊。蒋介石在保定讲武堂就读时,段是校长。1934年日本在华北策动五省自治的阴谋时,段祺瑞在天津的租界里赋闲当寓公,希冀能够安度晚年。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日本人想拉他出山主持局面,但他不愿跟日本人纠缠。蒋介石深知段祺瑞的为人气节,就精心安排他南下,到上海租界里去当寓公。据说,段祺瑞是一个较为清廉的人,“尚节俭,财产不多”,“未在家乡置田产”(见《肥西县志》),晚年生活困难,幸得蒋介石的接济,“月致敬仪一万元”。做了寓公的段祺瑞,仍不忘他的私塾先生和师姐,在其一万元开销的分配表上,还写有侯先生多少元,师姐多少元的明细单。  “花中气节最高坚”,梅花以其冰清玉洁,一身傲骨尤为世人珍爱。相传,段祺瑞用过的端砚,刻有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段祺瑞“一生酷爱围棋”,观其治国治军,如布棋谋局,有方略,且不失大节。胡适、毛泽东对段祺瑞均抱有好感。思前贤流风余韵,奇闻逸事,不禁令人沉吟低回,悠然神往。(文/佘林颖)分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奇世界2礼包领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