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九大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地中复种指数最高的是哪个?

哎呀,服务正在维护中……
休息一下,马上回来!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0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中国的农业课件.ppt7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和 渔业。在我国,种植 业是农业的主体。
复习2、农业地区类型 集约型农业 (1)大部分地区在中低纬度,热量条件优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2)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多旱涝灾害。 (3)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比重小,土地的后备资源不足。 (4)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广阔。 (5)生物资源品种丰富。 2、影响种植业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便利;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 农业特色 九大商品粮基地: 我国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影响因素 读下面的农作物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读下面的农作物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北方地区出产的水果主要有(
A.苹果、梨
B.柑桔、桃
C.哈蜜瓜、荔枝
D.菠萝、葡萄 2、我国的四大牧区是(
A、宁夏、新疆、青海、四川
B、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C、陕西、西藏、甘肃、宁夏
D、山西、西藏、甘肃、
3、我国最大的油菜产区是 (
A、长江流域
B、珠江三角洲
C、淮河流域
D、东北平原
三大产棉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 麻是夏布的原料。 我国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江汉平原 长江中游滨海、 沿江平原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黄淮平原 南疆 中国油料作物分布 油菜分布范围 南迁北移 黄淮海平原 辽宁 黑龙江 华南地区 长江流域 我国的油菜有冬油菜和秋油菜。 冬油菜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 秋油菜分布在甘肃、内蒙古、新疆一带,东北。 油料作物基地: 花生(最重要油料作物) ――鲁、冀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全国的主要粮食产区和分布_百度知道
全国的主要粮食产区和分布
粮食的种类,产量,和具体分布
提问者采纳
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1.太湖平原2.鄱阳湖平原3.洞庭湖平原4.江汉平原5.珠江三角洲6.江淮地区7.成都平原8.松嫩平原9.三江平原①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以稻谷生产为主,同冬作(小麦、油菜、蚕豆、豌豆、绿肥)进行复种轮作,实行一年两熟或三熟制。②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生产为主,在其偏南的冬麦区主要和夏作(玉米、谷子、大豆、绿肥)轮作,实行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在其偏北的春麦区主要同糜子、谷子、马铃薯、玉米、豌豆等轮作,以一年一熟为主。③东北3省大部分地区以玉米、大豆、高粱、谷子为主和小麦轮作,基本上实行一年一熟。④西部青藏高寒山区以青稞、豌豆、春麦为主,实行轮歇轮作。:①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以稻谷生产为主,同冬作(小麦、油菜、蚕豆、豌豆、绿肥)进行复种轮作,实行一年两熟或三熟制,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195%。 ②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生产为主,在其偏南的冬麦区主要和夏作(玉米、谷子、大豆、绿肥)轮作,实行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 150%,在其偏北的春麦区主要同糜子、谷子、马铃薯、玉米、豌豆等轮作,以一年一熟为主,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115%。③东北3省大部分地区以玉米、大豆、高粱、谷子为主和小麦轮作,基本上实行一年一熟,粮食耕地复种指数低于100%。 ④西部青藏高寒山区以青稞、豌豆、春麦为主,实行轮歇轮作,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95%。199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346.5万公顷,每公顷平均单产3.93吨,属世界中等水平。由于洼涝、盐碱、风沙、干旱、水土流失、土壤贫瘠等原因,全国约有1/3的粮食耕地每公顷仅产1.5吨左右,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平原洼涝地区、 黄土高原、 东北地区山林区、半农半牧区、青藏高寒区及西北内陆干旱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 以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大豆等为主,其中又以稻谷、小麦、玉米分布最广,产量最多,三者合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6%以上。①稻。中国是世界种稻最早、 产稻谷最多的国家。稻谷在各种粮食作物中平均单产最高,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29%、总产量的42.4%。全国90%以上的稻谷集中于淮河、秦岭以南的南方地区。按自然条件和稻谷栽培制度及品种类型又分为:a.华南双季稻籼稻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福建闽江、晋江和九龙江下游河谷盆地,广西浔江、郁江、贺江、桂江流域和柳江下游及台湾西部平原,稻谷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80%以上,多实行双季稻与冬小麦、冬甘薯或油菜、冬绿肥一年三熟轮作。 在海南岛东部万宁、 陵水、崖县和北部儋县是三季连作稻地区。此外,局部地区尚有再生稻、混作稻和旱稻栽培。b.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主要分布在南岭以北,秦岭、 淮河以南的 12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地区,稻谷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 2/3,是中国最大的稻谷集中产区。20世纪50年代前以单季籼稻为主,50年代发展稻麦两熟,60年代发展双季稻,70年代大量发展双季稻三熟制。1980年以后双季稻面积缩减,一季中稻面积回升。c.云贵高原稻谷区。稻谷分布垂直变化明显,由海拨1200米的河谷两季稻到2000多米的一季粳稻均有,为中国重要的糯稻产区。b.四川盆地丘陵稻谷区。以单季中稻为主,面积和产量均占稻谷的70%;分布上限可达米,为全国水稻分布的海拔高度较大地区之一。双季稻面积不大。稻谷在北方地区种植少,且零星分散,近几年有所发展,以东北三省稍多,面积约占北方稻区的40%。②小麦。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的26.7%和23%,广布全国,以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流域最多,可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以冬小麦为主,其面积和产量均占小麦80%以上。全国有14省、市、区种植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占全国春小麦面积的 85%以上。冬小麦可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为北方冬麦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冬小麦的 70%左右,大都和玉米、甘薯、高粱、谷子、大豆等轮作,多实行二年三熟,部分一年一熟或一年二熟。折多山以东、淮河秦岭以南属南方冬麦区,大部地区实行麦稻两熟制或麦稻稻、麦豆稻、稻麦肥等三熟制。但长江以南、湖南以东各省区小麦种植很少,如江西、广东和广西。③玉米。玉米在粮食作物构成中仅次于稻、麦,而居杂粮之首,1990年玉米播种面积2140.1万公顷,产量9681.9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1.69%,主要集中栽培区是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经辽南、冀北、晋东南、陕南、鄂北、豫西、四川盆地四周及黔、桂西部至滇西南,面积占全国玉米面积的80%左右,其中东北多于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以一熟春播玉米为主。黄淮海平原和西南山地为春播、夏播玉米混合区。华北地区二年三熟制多采用春播玉米晚熟种,一年二熟制则用夏播玉米早熟种。云贵川三省从海拔300~2500米均有分布,在1000米以上多为一熟春播晚熟种。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各省区为春播、夏播、秋播玉米混合区。④高粱、谷子、大豆。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辽、吉、黑 3省和华北各省区高粱面积和产量约分别占全国的78%和86%,是洼涝盐碱地区的主要作物。谷子耐旱性强,全国95%的谷子面积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松辽平原和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东北和西北以春谷为主,华北夏谷居多。大豆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的沈阳—哈尔滨—克山铁路两侧平原地带,松花江下游,黄淮海平原的鲁西南、豫东、冀东北及晋西北和苏皖两省淮北地区,大豆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6%和80%。⑤薯类作物。以甘薯为主,约占薯类面积的80%,次为马铃薯和少量木薯。1990年全国薯类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总计的8%和6.1%。甘薯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均有,以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和四川盆地最多。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以夏秋薯为主,华南沿海以秋冬薯为主,内蒙古东部及东北三省以春薯为主。马铃薯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各地。木薯集中分布在南岭以南的两广、滇南。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加拿大平原三省始于草原诸省经济区,包括马尼拖巴,萨斯喀彻温,阿尔伯达三省,面积和人口都占全国的1/5左右,被称为“加拿大的粮仓和燃料库”。这里大部分是平原,北部属地盾,是全国主要粮食产区,集中了全国农田的3/4,90%以上的大麦,小麦,其中3/4供出口。小麦分布在南部高平原和森林草原带;小麦带的东南矮草原是放牧区。落基山东侧蕴藏着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中央诸省,太平洋沿岸和美国。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炼油业也发展起来,爱德蒙顿和卡尔加里是主要中心。全区最大城市是温尼伯,为全国第四大城市,是东南陆路交通要冲和世界最大的谷物运转中心。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