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钓鱼岛打砸事件件?

“打砸”事件频发 折射白电行业转型压力大|格兰仕|转型|打砸事件_家电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打砸”事件频发 折射白电行业转型压力大
  求解“格兰仕们”的烦恼
  4月14日凌晨,格兰仕中山工厂发生员工聚集事件,因一个宿舍的音响声大,而导致矛盾冲突,近200名员工在南厂区员工宿舍区内聚集起哄。以上只是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劳资关系趋紧的一个缩影。
  最近,家电业内发生多起工厂与员工之间的纷争,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过往靠“大规模生产、低成本”取胜的中国家电行业,正处于向“高附加值、高效率”模式转型的压力过程中。
  劳资关系趋紧
  日,针对网上关于格兰仕中山工厂员工因不满工资低而打砸工厂的传闻,格兰仕进行了澄清。据“情况说明”,4月14日凌晨,格 兰仕中山厂区几名新员工周末晚饭后喝酒,酒后在宿舍起哄,并开大音响影响到其他员工休息,导致近200名员工在中山南厂区员工宿舍区内聚集起哄。
  “说明”还称,闹事员工极少,真正打砸的仅有几名员工。闹事员工仅对厂区内的自动贩卖机、小卖部设施等进行打砸。事件中无任何人员损伤。格兰仕 采取柔性处理办法,通过与员工恳谈对话的方式在凌晨5点左右平息事态。4月14日早上七点半,整个格兰仕中山厂区的生产生活完全恢复正常。
  不只全球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商格兰仕,最近,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调生产商格力,也陷于舆论旋涡,被传克扣部分员工奖金以及向员工摊派销售晶弘冰箱、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当《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求证此事时,一位格力内部人士对此没有给予正面回答。
  另一巨头美的也“沾边”。据《信息时报》报道,上周位于顺德北蛘虻拿赖纳畹缙魇乱挡磕吵⑸600名员工消极怠工事件,疑因工人工资突然缩水上千元而起。美的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此事因部分前员工闹事而起,目前已恢复生产。
  据美的方面通报,此事是部分曾经被处分而辞职的人煽动引起。由于部分员工对工资薪酬存在疑问,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第一时间与员工进行沟通,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目前方案已经获得员工认可,员工情绪稳定,工厂生产正常运转。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90后”的劳工进入工厂,他们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与上一辈的农民工不同,因而更富个性;加上中国的家电业已经进入增长放缓的“瓶颈期”,人工、土地等成本压力陡增,难免出现劳资纷争。
  销售额下降
  最近几年,中国微波炉市场已经出现下滑态势。北京中怡康市场研究公司副总经理彭煜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据中怡康监测的数据,2011年, 国内微波炉销售额同比下降2.8%,销量同比下降10%;2012年,国内微波炉销售额同比下降5.9%,销量同比下降11.7%。
  2013年年初,受节能惠民政策刺激的连带作用影响(微波炉不属节能补贴家电产品),国内微波炉市场回暖。月,国内微波炉销售额同比增长6.1%,销售量同比增长10.7%;2013年全年,国内微波炉销售额同比下跌2.3%,销量同比增长2.3%。
  但是,今年年初市场又出现下滑。月,国内微波炉销售额同比下降14%,销量同比下降13.9%。“今年总体改变不了下降的态势。”彭煜说。
  目前,格兰仕和美的共占国内微波炉市场94%的份额。今年1~2月,格兰仕的份额49.6%,美的的份额44.2%。彭煜分析说,从2011、
2012年销售额降幅低于销量降幅来看,两巨头用了“新玩法”,提升品质和单品价格,不打价格战,但是2013年又有些回到老路上去了。
  面对难以打破的成长“天花板”,格兰仕微波炉国内营销的“舵手”最近几年频繁更换。中国销售公司总经理梁红生离开了,2012年底,其接任者赵静也“休息”了。一位接近格兰仕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去年格兰仕微波炉国内销售负增长,格兰仕创始人、董事长梁庆德今年又把赵静“请回来”。
  去年10月,格兰仕总裁梁昭贤带领团队,深入浙江市场寻找“破题”的答案。前后四天,长途奔袭,从义乌到杭州,从杭州到常熟,从常熟到南通,从南通到盐城,从盐城到,从连云港到扬州,再从扬州到南京。梁昭贤发现,乡镇市场,空间还很巨大。
  在苦寻市场空间的同时,劳工短缺问题一直困扰着这家曾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企业。
  此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去顺德做家电业转型的调查时,在格兰仕顺德微波炉工厂大门口看到,一群群下班的工人走出厂门,一辆辆载着晚班工人的厂车开入灯火通明的厂区,装满货物的大卡车整装待发。厂门旁边竖着招工展板,工人月薪多元不等。
  当晚,一位放工后在大排档吃快餐的格兰仕工人小刘告诉本报记者,他月薪3000元,与2011年差不多。他一个月吃住花销至少要1000元。这里生产两班倒,白班、晚班都要工作约10小时,一个月只休息一天。他计划再干一两年,就回广西老家开车。
  为了稳定工人队伍,格兰仕2013年全力推行“全员技工化”的制度,对工人进行培训、考试,给技术工人评定专业和等级,提高熟练工人的待遇。截至去年9月,首批获得四级、五级技工认证的格兰仕产业工人已超过2万人次。
  尽管如此,上述接近格兰仕的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今年招工难,一年比一年难”。他对记者说:“劳资纷争是普遍现象,炒作格兰仕(中山工厂员工聚集事件)没意义”。
  据这位人士介绍,今年招工难,不少工厂开出高条件。但是,当工人进入车间,由于企业绩效、考核等因素,会出现达不到承诺条件的情况。这种现象在顺德、东莞的工厂都有。
  成本增加 价格走低
  格兰仕最近几年一直在探索转型的路径,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率是必经之路。
  去年11月,梁昭贤带领团队,赴韩国考察,还拜访了东部大宇电子公司总部。随后,格兰仕与大宇结为战略合作伙伴。据格兰仕内部人士介绍,双方合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大宇向格兰仕提供提高生产效率的经验;二是双方在高端的空调、冰箱、洗衣机产品上合作,发挥大宇的技术优势和格兰仕的规模产能优势;三是双方在开拓中国国内市场上进行合作。
  梁昭贤当时还发表了《格兰仕韩国宣言》,以示带领公司变革转型的决心。他说:“韩国企业在规模、产业布局、科学管理、精益生产、技术研发、营运、售后、品牌等各方面都值得大家学习。我们要带着问题找差距,找办法,形成我们的方案。”
  今年3月28日,格兰仕在生活电器年会上透露,已投资30亿元升级生产线。在格兰仕微波炉全新的自动化工厂可实现1秒钟生产1台微波炉,其微波炉总装车间的单线人均效率比传统生产线提升62%。与此同时,中山新厂还拥有微波炉研发中心和微波美食烹饪实验室。
  梁昭贤在年会上说,“今年是格兰仕的转型元年”。格兰仕要从微波炉向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延伸,做全白电的综合供应商;与此同时,格兰仕要从“物美价廉”走向“科技时尚”。
  这种转型的压力,不只格兰仕,格力、美的等白电巨头也面临。“家电下乡”政策退出后,国内家电市场的增长迅速放缓,已经突破千亿规模、正行驶在高速扩张路上的美的集团“紧急刹车”,推行“战略转型”。
  去年,这场以“技术创新、提升效率、国际化”为主轴的战略转型初见成效,美的集团的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而且, 近年,美的也大力推动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提高熟练工人待遇。但从近日美的生活电器北蚬こУ氖录矗褪且桓龀中平墓蹋换嵋货矶汀
  一直是资本市场宠儿的格力也有压力。前年,首次突破千亿规模之后,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力争五年内翻番、做到2000亿元。2013 年,格力电器收入1200亿元,净利润、税收各有100亿。格力电器提出,今年再增200亿。但是,格力在国内家用空调市场的占有率已经高达40%,“天 花板”已经隐现,相关多元化发展势在必行,而新品类、新渠道扩展需要时间。
  长年跟踪空调业的奥维咨询助理总裁张彦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2014年一季度的国内空调市场情况不好,出现下滑。他提醒说:“格力不能在行业平稳期,用成长期的手法来操作,否则很容易出问题。”
  彭煜认为,今年中国家电业还面临向互联网转型的难题。硬件不断智能化,价格随着电商渠道占比提升日益透明化。“产品优化带来成本增加,同时价格却有走低的压力,两者形成矛盾”。企业的应对之道,就是成本控制,上游原材料价格、员工收入也会受到挤压。
  他建议,产品和营收今后会分离,这需要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互联网带来了机会和挑战,今年中国家电业智能化的浪潮如火如荼。适应者获得新生,否则以单纯制造为主的企业将在这波互联网转型中‘倒下一批’。”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格兰仕打砸事件幕后:低成本模式遭遇转型困局|格兰仕|打砸工厂事件|价格屠夫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格兰仕打砸事件幕后:低成本模式遭遇转型困局
  吴文婷
  从杀价到杀薪,“价格屠夫”格兰仕也卷入到劳资纠纷中。4月14日,有现场人士爆料称,当日凌晨格兰仕中山南厂区发生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事件,原因是抗议工资低于公司招工时标准。对此,格兰仕在官方说明中称此次是“200多名员工聚集起哄”,并将原因归结于几名新员工周末晚饭后喝酒,酒后的不当行为。
  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到其中调查,该厂区恢复了正常运作。经历此次事件后,格兰仕公关部员工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现在公司认为,对新员工的技能培训是必要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新员工的法律知识和提升个人素质,而且社会也应该加大普法力度。”
  但来自市场人士的分析,事件背后凸显的是以低价作为最大竞争手段的格兰仕正在遭遇到低成本模式运营带来的转型困局。
  打砸事件
  格兰仕为微波炉的扩产中山厂区2014年投产,所以招了很多新员工,到现在时间也就数月。
  4月16日,记者在格兰仕中山厂区看到该厂区已经恢复正常运作,技术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有秩序地作业,但路经员工饭堂、宿舍的过程中,依然可以看到多处窗户玻璃破碎以及堆积起来的被损坏的桌椅,而厂区内还停放着多辆警车,有警察在待命。
  据格兰仕中山厂区的一名车间员工向记者回忆当时情形,“该事件大约从13日晚上11点多持续到第二天早上5点多。最初是第4栋宿舍的人闹事,随后第2、3栋宿舍的人相继加入,应该差不多有2000人,他们用消防栓、椅子砸门、窗、自动贩卖机等,保安管不住。后来,警察来了,总裁也来了。总裁跟大家谈话的内容大概是,如果不愿意做可以辞职,头一天辞职第二天结算工资,如果愿意留下来就好好做,薪资待遇方面不会亏待大家。”
  而随后4月15日,格兰仕的一份官方说明中称此次是“200多名员工聚集事件”,并将原因归结于几名新员工酒后不当行为。“闹事员工极少,真正打砸的仅有几名员工。闹事员工仅对厂区内的自动贩卖机、小卖部设施等进行打砸。事件中无任何人员损伤。企业围绕‘以人为本’,采取理解、关心、爱护的柔性处理办法,通过与员工恳谈对话的方式在大约凌晨5点平息事态。”
  据格兰仕公关部员工介绍,中山厂区是2014年才投产的,主要是因为微波炉的扩产,所以招了很多新员工,到现在时间也就数月。这次闹事的就是新员工,警察已经介入调查。在此次事件过后的4月15日,有大约200~300人辞职,主要是年轻的女员工,主要原因是遭受了惊吓。
  或涉劳资纠纷
  近年来,在家电圈里由于薪资待遇问题而被“闹事”的企业层出不穷。
  针对此次事件的原因,家电行业观察家刘步尘认为,应该从员工和公司两方面同时来看:“应该是员工对薪资不满,借喝酒的机会爆发出来,喝酒只是这个事件的导火索,如果只是喝酒产生矛盾,其带来的结果应该是员工之间打架而不是砸工厂,而涉及到对公司财物损坏实际上是表达对公司的不满。”
  按照刘步尘的说法,格兰仕是一个非上市公司,其资金全部来自于经营,经营状况关系到员工的薪资待遇。而经营状况又与企业战略分不开,格兰仕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以微波炉为主的小家电、空调和冰洗产品。过去格兰仕是中国微波炉的老大,但目前美的的成长对其构成很大威胁。其次,格兰仕的第二大产品空调处于第三军团,其销量约为格力的1/10到1/12、美的的1/8到1/10,销量小带来的结果是不具备定价权。再次,格兰仕的冰箱、洗衣机也走的是低价路线。目前美的和格力的利润率大约在8%~10%,而格兰仕预计较低。
  近年来,在家电圈里由于薪资待遇问题而被“闹事”的企业层出不穷。
  2012年4月,格力员工爆出,珠海空五分厂和冷凝器珠海空三分厂相继发生停工事件,原因在于工资太低,劳资纠纷难以调解;2013年7月,深圳龙华富士康消费电子产品事业群(CCPBG事业群)集体停工,原因在于给技术工作人员涨了20%的工资而周边部门和生产部门人员工资一分未调,年终奖、绩效奖不发全,压缩员工加班时间;2014年3月,三星代工厂东莞市善募康科技有限公司爆发员工大罢工,参与罢工的员工要求涨薪以及降低被扣除社保金额等。
  广东翰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庞琨认为,这种事情更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当产业转型升级,会出现终止员工聘用,关于劳动者经济补偿、工龄、社保福利等问题就会一下子集中爆发。
  制造业急迫转型
  顶着“价格杀手”帽子的格兰仕,曾经试图在白电等领域复制微波炉的成功,但由于市场环境、对手的追赶等因素,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
  据格兰仕的车间员工向记者透露,目前想要辞职的工人还是挺多的,主要就是在于薪资待遇的问题。签合同的时候上面写着底薪1300元左右,每天补助100元,但这100元需要根据工作态度、工作成果来打分,实际上不一定能拿到。一天工作10个小时中途不能坐下,一周工作六天。进厂时说好上白班的,结果也要上夜班,而且夜班没有加班费,只给了3.5元的夜宵费。
  不过,格兰仕公关部员工则表示,从公司人力资源部了解到,其公司今年3月一线生产员工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比2013年月均增长10%。“每个岗位的待遇都会不同,但公司还是比较重视车间工人。就在中山的新厂区,公司用100多万元修建了一个活动中心,每个星期都会放电影,每个节日都会安排活动。公司设有爱心基金,从2004年成立至今已10年,帮扶困难员工及员工直系家属,到目前为止已帮助了200多户。此外,新的宿舍楼都设有图书馆、KTV、厂医室等。”
  目前,打砸事件已经趋于平静,有业内人士分析,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次事件对格兰仕可能并非坏事。外部事件若能通过某种激进的“形式”促进内部变革,以此提升产品附加值,那便是“低价低成本模式”转型道路上值得庆幸的成效。
  作为全球最大的微波炉供应商,格兰仕把微波炉从磁控管到整机做全产业链,通过一轮一轮的价格战,把市场份额做到近半壁江山。而顶着“价格杀手”帽子的格兰仕,曾经一度试图在白电等领域复制微波炉的成功,但由于市场环境、对手的追赶等因素,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
  今年以来,格兰仕开始积极地谋划转变,在发布多款精品电器,加强了和天猫等电商的合作的同时,格兰仕还提出了“产业电商”的概念,希望借助制造优势在互联网时代实现转型。“在电商上的参与,是希望把产业基础和新的流通平台整合起来,把与消费者沟通的距离缩短,把效率提高,转化成企业新的竞争力。”格兰仕不久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外,格兰仕今年还将与韩国大宇合作,借鉴大宇在自动化生产方面的经验。
  刘步尘认为,格兰仕要变革转型是对的,但更关键在于改善产品战略和营销战略。在产品上,格兰仕不应该继续走过去的低端、低价路线,而是应该往中高端方向转。比如美的也有中低端的微波炉,但是前年宣布500元以下的微波炉不再生产,这就意味着它也在往中高端去转,但是由于转得比较早,效果就出来了。而在营销上,通过打价格战、做广告送产品这种营销思维也是走不通的。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 ? ?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是:&>>&&>>&
县级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差异与情绪激发
――单光鼐、蒋兆勇对话录
作者:单光鼐 蒋兆勇&&&&&&时间:&&&来源:领导者杂志第29期
  单光鼐: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员 蒋兆勇:独立评论员 县级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矛盾对立&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蒋:单老师,您好。中国近几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你能不能先对群体性事件的特点进行一下概括。  单:我们观察中国现阶段的群体性事件,发现它们有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群众没有政治企图,群众并不是用体制外的行动方式去谋求体制内权力的重新分配,不是和执政党在较劲,也不是像一些国家的政治抗争一样,要求执政者下台,或者让出几个议席,或者多当几个部长什么的要求权力再分配。所以,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并不像一些官员所说的那样,群众是“别有用心”。所以,我们主张不要对群体性事件做过度的政治化解读。但是,也不要以为不是“政治行为”,就可以高枕无忧,就可以漠视民意。应该看到,群体性事件不闹则已,一旦闹起来它就有意识形态后果。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两点:其一是,它能够把所有反对政府的人召集拢来。过去的政治风波是这样,现在的群体性事件也是这样。但凡社会抗争针对政府闹起来,就能把其他所有对政府有意见的人都招来。其中包括对政府有意见的人、不满的人、有怨恨的人、心怀仇视的人、图谋搞乱的人等等,其中既有直接利益相关者,也有与事件中的利益无关者;既有向政府公开提出经济、民生利益诉求的,也有对政府怀有隐秘企图的,既有盲目跟从瞎起哄的人,也有唯恐天下不乱的好事者,或者趁火打劫者,等等。各种不同想法的人在闹哄哄的匿名或似匿名状态的情境下,在直接指向政府这个目标下聚集到一起,政府成为集体行动的目标对象,这种“直接指向”,在政府人士看来就是很可怕的,而在聚集的群众看来,或许就是“盛大的节日”。如此众多的人直接指向政府,并向既有秩序挑战,当地政府在其辖区内面临着大量的“不服从”。这意味着,当地执政者对“区域内大比例人群”早有触犯、得罪。过去隐忍的民怨突变为“天怒人怨”。汉源县2004年人口35.2万,水库淹没区涉及14个乡镇,移民10万余,几占全县人口三分之一,如此大比例人群要求增加补偿金竟被置之不理,原县委书记汤福锦还粗暴地威胁群众:“谁跟电站过去,我就跟谁过去”。情绪尖锐对立,民怨积累甚深,其后事情果然闹得很大。  蒋:群体性事件还有一个影响就是会让群众感觉到政府的无能,影响政府的威信。  单:是的!这算是其二。是群体性事件的另一个意识形态后果。事情闹得乱哄哄的,这会让群众感觉到政府的无能。是政府的管理有问题,出现了管治危机;倘若政府没能控制局面,出现了打砸抢烧局面,打得稀里哗啦的,群众更认为应由政府负责;倘若事态进一步持续下去,还会引起社会各界乃至上层精英的不满,政府也会很快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无论是严厉镇压,还是妥协退让,都会招致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据说孟连事件过去好多个月了,到现在还没有真正结束,局面在有的地方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控制,下面仍是暗流涌动,工作组还进不了村,工作组进村都要听律师和村民代表的,没有律师和村民代表的允许,他们都无法进村开展工作。前不久还听说孟连的群众在市政府门口打出横幅,“党啊,亲爱的党,您在哪里?”白布黑字很煽情啊!反反复复地长此下去,无政府状态便在消耗和磨损着政府的权威性、合法性和公信力。公信力丧失,会造成当地政坛震荡,当地主要行政长官也会易人。陇南事发后,有群众直接向甘肃省领导面陈:“××不要再呆在陇南了。再呆下去,既没有干部基础,也没有群众基础”。所以我认为群体性事件的意识形态功效特别明显。  蒋:最近几年,中国接连发生了不少群体性事件。那么根据您的观察,他们在地域分布上有没有一定的特点呢?  单:中国发生的群体事件在地域分布上的确有一定的特点,就是平和、理性、非暴力的形式多发生在大城市,而暴力形式的事件多发生在中西部偏远的小县城,如汉源、大竹、瓮安等,或者小乡镇,像湖南永州的珠山镇,云南孟连的勐马镇。具有这样的区域分布态势,也就提醒我们应该从暴力事件发生的区域,以及暴力事件行动者的身份去寻找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动员机制。2004年11月,汉源事件发生后,我从雅安出发,翻过二郎山,沿着大渡河边逶迤曲折的公路向汉源进发,沿途所见既有红军长征留下的遗迹,还有太平天国石达开残部留下的古迹,心生无限感慨:这里可是边陲化外之地!  蒋:那您这里说的“边陲化外”具体含义是指什么呢?  单:简单地说,就是远离中央政府正统体系管辖之外的地方,也就是政治上中央国家权力所不及,或薄弱的地方。在汉源事件后的一系列事件,如东阳、广安、大竹、瓮安、孟连、陇南等地的状况,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了我的这种思考,这些地方是否也应算作化外之地呢?这些地方我看都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中国历史上数量众多的地方动乱和规模大小不一的农民起义,大多发生在中央权力向下辐射达不到的地方,这些远离国家权力中心的边远地区,游离于正统社会体系之外,往往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诸多方面表现为:乱象从生;另一套,大行其道。也就是现如今有人讲的“底层沦陷”。如盗贼蜂起,走私贩私猖獗,吏治腐败,秘密会社兴盛,官府控制薄弱,市井异端邪说神力鬼怪盛行等等,在朝廷势力强大的时候,这些群体现象还能够被抑制,但是当朝廷式微的时候,这种背景下就容易出现动乱。  二元,还是三元?  蒋:过去我们研究农村出现的群体性事件,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这是农民和政府之间出现的矛盾,是农民和政府的对立。您怎么评价这种分析?  单:你刚才说的观点就是国内一些研究者的观点。他们往往将农民维权抗争简化为农民与政府的对立,这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分析方式。 例如对日四川仁寿县谢安乡农民张德安率众抵制县修公路摊派过重负担事件的分析。考察过汉源事件后,我开始意识到问题并不如二元论者所说的这样简单,看着大渡河星罗棋布的小水电站、小冶炼厂、小加工厂,当地老乡不断有人告诉我们,这些厂、企业里都有县里大大小小的头头脑脑的股份。汉源事发后,又随之揭露出原县委书记汤福锦和商人彭氏兄弟为主体的官商利益集团,他们建立利益同盟,再以公权掠夺社会财富,进而以财谋官,维护不法利益。去年发生的孟连事件,也揭露出普洱市、孟连县的一些领导干部参与橡胶公司入股、分红和买卖、租赁胶林的事实。这些领导干部以自己掌握的权力与资本结合,公然站在私营企业主一边,对胶农的合理诉求长期置之不理,反而以所谓社会治安重点整治为借口,从周边几个县调集数百名警力抓捕所谓犯罪嫌疑人,以致引发警民对抗、冲突,导致流血事件。  蒋:这样的话是不是意味着现在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已经不再是农民和国家的对立,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单:在我看来,现在地方出现的“乱子”就是地方的上层精英制造出来的当地政府与民众的冲突,而不是农民和国家的矛盾。这点在孟连事件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中国的农民从来就搞不清楚什么是国家,过去他们认为中央政府是国家,县政府、乡政府也是国家。所有国家的概念对他们来讲从来就是混沌不清的。1990年代以后,在农村调查就可以发现情况在慢慢地有了变化,从越来越多的农民以及一般的基层干部口中听到了国家、省、市、县、乡的分别,当然他们不一定向你说得清国家是如何如何,但他们动不动就会以这样的方式谈起相互间的不同,如:中央文件是如何说的,什么什么法几条几款是怎么规定的,省上某书记、某省长在什么会上又是怎么讲的,省上哪个文件是怎么说的,县上、镇上又是怎么搞的,农民们逐渐从中发现了差异,他们开始意识到,地方政府搞的、地方当官的说的和中央文件、中央领导人讲的不一样,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不是一回事。逐渐逐渐地、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对国家、对地方的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应该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对国家和当地政府有了不同的认识,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得比较清。喜欢拿地方基层干部和上面的干部做比较,对村、乡、镇和县评价很低或较低,认为他们代表不了国家;老百姓所说的,“上级比下级好,中央比地方好”的认识,也是这样比出来的。由于平时对基层干部缺乏信任,因而当群体性事件发生时,事发地农民对基层干部的话就“不当回事”。  蒋:这样看来,中国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矛盾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简单的农民和政府的对立变成了地方的上层精英制造出来的当地政府与民众的冲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中国产生如此多抗议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单: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塞在1960年代初期提出了“加值理论”,它对我们解释如今中国社会抗议的形成及演变过程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斯梅尔塞认为,各种形式的社会抗议的形成取决于六种因素的影响,即:结构性诱因、结构性怨恨、推衍式信念、偶发事件、动员、社会控制力的下降。每个因素是后一个因素的先决条件,社会抗议是一个接一个因素的叠加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斯梅尔塞重视社会结构因素的方法,引导我们分析近三十年中国社会诸多结构性因素的存在及其变迁。我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称之为“混沌时代”,那是个急速开放的时代,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还比较模糊,当时实际上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体制目标,所以我称之为“混沌”,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对其最恰当的注解。在这种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产生而存在的结构性诱因就是双重体制并存,即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这个时代民众中普遍存在的不满和社会性抑郁,即社会性怨恨,就是民众抱怨双重体制并存背景下的秩序混乱。双重体制并存,体现在价格上就是双轨制,差价悬殊的多重价格为有权、有背景者“寻租”牟利提供了机会,当时倒卖批文、配额、计划指标等大行其道,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因此八十年代民众呼声最高的是反腐败、反官倒。1990年代是中国经济急速转型的时期,我称之为“扩张时期”,即市场经济模式急速扩张,和资本力量疯狂扩张。城镇,为提高国有企业效益,减少亏损与补贴,大面积实施改制与重组,引发“私有化”,许多县政府采用“卖光”的办法将国有企业卖光,造成大面积的职工下岗或失业,最残酷的是“买断工龄”;农村,税制改革后“财权上移,事权下移”,县乡两级政府出现普遍的财政危机,最终转化为各种税、费、摊派,由农民负担。因此,我把1990年代的结构性诱因称之为“激进的非统筹变革”。城镇表现为对下岗失业职工救济不力,农村表现为对农民继续体制性剥夺,这一时期的结构性紧张或怨恨就是“成本与收益的非对称分担”,即改革的成本为工农基本群众承担,而改革的成果与工农无涉。这成为1990年代民众最大的抱怨。下岗、失业工人、征地、拆迁农民、居民成为这一时期群体事件的行动主体。新世纪后,我称为“建设时期”,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在提倡效率的同时,也提倡兼顾公平,对社会发展模式进行重大的战略性调整,随即又提出科学发展观,但是新世纪后,各地GDP大竞赛方兴未艾,权力与资本的结盟渐趋牢固化,权贵资本主义格局下的特殊利益集团开始出现,并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这时的结构性诱因表现为“地方与中央的非一致性”,“部门与中央的非一致性”。民众结构性怨恨表现为弱势群体边缘化状态趋向于凝固。社会结构似已凝固,贫富差异似已凝固。社会流动似已凝固。县级冲突体现了地方和中央的非一致性,尤其是在中西部偏远的地方。在这种状态下,传统社会遗留的那些东西就更加明显了,它们不再简单是农民和政府的冲突,很大程度上实际上是中央政府、地方权势阶层和农民的三元博弈。中央政府本能地固有全国、全局观念,凡事皆以国家、社稷利益计议,谋求长治久安,倡导“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但在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氛围下,地方政府却置若罔闻,自有自己的行为逻辑:不管不顾追逐眼前利益、任内利益。一方面,牺牲生态环境,过度开采、使用当地资源;另一方面,牺牲民众福 祉,借助权力与资本结合,与民争利,收益归于自己;一旦惹出“乱子”多由中央政府督导、上级地方政府主导来收拾“残局”,但政治代价却也由此转嫁给上级政府或中央政府,由此造成的政治认同危机也转由中央政府背负。考察县域环境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我们当然应该持三元分析视角。  群体性事件中的官民矛盾  蒋:你刚才讲的很有意思,但是我有个疑问。现在是一个以资本为纽带的利益集团在控制政府,在管理地方,但是为什么各种报道话语最终都是官民对立,给公众的感觉还是官民对立?  单:看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尤其是暴力性群体性事件后,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官民矛盾日益显化。群体性事件中,民众矛头所向始终针对的是当地政府及其部门。前几年发生的万州、汉源、黄石事件,以及去年发生的瓮安、陇南事件,都是针对当地政府及其机关,民众打砸烧的仅是政府机关,而对周边的商场、店铺秋毫未犯。由此可见官民对立情绪之严重。  蒋:对,您上面也谈过,现在的矛盾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农民和国家的矛盾对立,但是在群体事件中表现最直接的还是这种严重的官民对立情绪。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状况呢?  单:我在考察中发现,社会矛盾是地方性的、分散的、多样性的,社会抗争也是地方性的,而不是全国的。进一步琢磨这些事发地的社会结构和国家权力就会发现,这些地方性的社会抗争却有相同的社会结构原因,那就是:其一,1990年代后,县乡政府与农民形成直接面对面的社会结构;其二,全面推行市场化体制改革后,县乡政府开始追逐自身利益。  其一,就权力关系而言,县乡政府与农民形成直接面对面的结构连接。始于1990年代,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实行以来,财政分级包干,层级财政“分灶吃饭”格局形成,“财权层层上移,事权层层下移”,原来是中央控制社会的权力,逐渐向地方转移,国家权力虽然仍保有从中央、省、市、县、乡镇的连续性、统一性,但国家权力却因事权下移而在地方变得相对弱化,而县乡政府凭籍掌握人口、土地、资源及完备的公共权力,凭籍直接掌管地方具体的大小事务,县乡权力,尤其是县级政府的权力逐渐凸显,中央权力渐渐变成抽象的、遥远的,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县乡权力变成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县乡政府直接掌管地方事务,权力分配、资源分配、福利分配、社会治安、公共服务、规则制定,无一不操控在县乡政府手中,农民倘有不满当然只会找县乡政府算账,社会抗议也就呈现为农民针对县乡政府的官民对立。  其二,自1990年代起,原来代表国家权力的县乡政府开始追逐自身利益。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县乡政府隐身在国家权力之后,本身没有自己的利益。而在财政分级包干、“分灶吃饭”后,“中央财政喜气洋洋,省级财政勉勉强强,县级财政拆东墙补西墙,乡级财政愁眉苦脸”,县乡财政危机凸显,这就刺激县乡政府开始在自己所辖区域内寻找更大的掌控具体事务的权力,开始寻找追逐自身的利益,且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另有一套自己发展的逻辑。追逐本地经济增长,迅速提升GDP,亦因此成为各地政府首选的目标。  蒋:这是不是政府的公共性的丧失,政府成了公司导致的状况?县级政府一致追求GDP,其实就是一个公司化的政府。与公司不同的是,他们既要追求政府利润,又要追求官员个人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社会冲突。  单: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讲,中国经济奇迹得益于“县际竞争”。在过去的10多年,县级地方政府秉持“重商主义”,实施“亲商”政策,千方百计提供优惠条件,吸引投资者,如低价出让土地、减免税额、提供廉价劳动力等等,“铁腕降低交易成本”,政府政策偏向于资本的力量,偏向于企业,不惜牺牲、损害当地民众利益,在征地、拆迁、劳工诸多方面给予企业优惠,一旦企业与民众发生纠纷,政府就站在企业一边,由此企业与民众的纠纷就演变为民众与政府的矛盾冲突;更有甚者,县乡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在地方经济中追逐个人私利,用政治权力谋取经济利益,与资本力量结盟,形成地方权势集团,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地方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一方面加大了当地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摩擦;另一方面又破坏国家权力整合社会、维护公平正义的功能。县级政府公司化,县级政府就是一家家公司。此话生动、形象。“公司化”的县级地方政府由此兼具两面性:既是公司,它就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既是政府,它就拥有并可以使用“强制性权力”。1990年代后县域环境出现的群体性事件,无一不与“公司化”的县级地方政府的上述两面性有关。日的河北定州绳油村事件、日孟连事件,无一不是“公司化”的地方政府滥用“强制性权力的恶果。孟连县的两任县委书记先后与橡胶公司勾结,将国有企业以低价转让给私人,且压制胶农的不满与反抗,随意动用警力,酿成流血冲突,这样的政府及官员当然完全丧失了合法性、公信力,当然会激起民众的激烈反抗与争锋相对的抗争。瓮安有一个构皮滩水电站涉及到很多移民,当地富有磷矿,近几年外地老板前来抢挖抢采,造成山体滑坡,房屋坍塌,自然灾害频发,人畜饮水困难,空气污染,这些全与当地私人老板对磷矿的疯狂开采有关,当地老百姓投诉无门,找谁谁都不理,因而百姓对县乡政府多有怨气。孟连也是一样,当地政府极度漠视民众合理合法的诉求,胶农反映与橡胶公司的产权纠纷已有六年之久,打官司法院不受理,找县政府县政府也不搭理,互相打太极拳,最后他们找到律师,但是政府又把律师抓起来,说成是“少数坏人在操纵”。当地上层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勾结起来以后,疯狂地与民众争夺资源,直接和老百姓发生冲突和对抗,形成官民对立。孟连胶农讲,他们和橡胶公司有矛盾,橡胶公司叫保安出面来堵老百姓的车,和他们打架,政府不抓保安反而抓农民,你说老百姓能不气愤吗?自然而然的最后就把所有的矛盾都归结到政府身上,最终简化为官民对立。政府本应当裁判,制定规则,平衡老百姓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纠纷,依靠法律法规来解决问题,但他们却反而和企业站在一起来整老百姓。  县级冲突的特征及大小城镇差异  县级冲突的特征  蒋:中国目前处于县级冲突多发期,你能不能抽象地归纳一下现在出现的县级冲突的特征?  单:首先,冲突的性质。目前,是中国社会利益关系调整最剧烈的时期,社会矛盾冲突都与利益分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群体性事件最终还是归咎于利益的冲突上,县域环境冲突的性质表现为是官与民的利益之争,是老百姓与企业或地方权势阶层的利益纷争。即使是诉求目标不明确的万州、池州事件也是如此,如万州事件是针对公务员的,反映了三峡库区当时“百业凋敝”,百姓就业不易普遍面临生存危机,而公务员“旱涝保收”工资收入本来就高,且还有人利用职权贪污、腐化,多吃多占,民众对公务员早有不满,当听见公务员打人的传闻后,迅疾就激起了民愤。池州事件是针对外地商人的,也反映了引进外地商人后,拉抬本地物价、房价,排挤本地人就业,造成本地人生计窘迫的困难,由此引发了针对外地商人的事件。利益之争反映在县域环境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上,就是大都是反应性的抗议行为,它们肇始于外源性因素,即,是由于他人损害了行动者的利益而引发,是行动者针对利益损害做出的反应;事件是地方性抗议行动;是行动者针对县域“微观环境”里具体的经济、民生问题,依靠“微观动员”而鼓动起来的。因而,县域环境的群体性事件,往往亦是“工具取向”的,行动者指向一个具体的经济、民生利益目标,通过用集体行动来表达到这个目的。利益受损农民的利益诉求往往是直白的,甚至是赤裸裸的。一些县政府在近些年的处置群体事件实践中,亦学会遵循乡土规矩,如,“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解决”的办法化解冲突;还有,在GDP大竞赛的大背景下,县级冲突反映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在全国相当多的县域环境都存在,只是有程度、大小不同的差异而已。因而概括起来,县级冲突的性质是具有普遍性、外源性、反应性、地方性,是工具取向的利益之争。  其次,冲突的行动主体。大多是遭遇不公正待遇,或身陷困境而又无法自救的弱势群体,也就是自1990年代激进的非统筹变革后下岗、失业、失地的工农基本群众。由于县级冲突大多是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行动主体自然大多也为利益群体。行动者是因为特定的利益关系连接在一起,如汉源事件,淹没区的移民就是冲突事件的行动主体。即使有的事件将众多“非直接利益冲突”的人裹挟进去,但参与进去的这些“非直接利益冲突”的人仍旧是那些具有相同的集体历史记忆、统一的认同感的人,他们的身份相同、相似,与其他群体属性的差异容易辨认、区隔,如“棒棒”、农民、贫苦移民、低收入群体等等,他们因共有“底层、边缘、贫困”等自然属性而成为团结一致的命运共同体。  第三,动员手段和方式。如今的县域环境依旧是个封闭的熟人社会,人际间相互依赖性很高,只有嵌入社会人际关系网络中,依靠相互接济才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因此县域冲突中行动者的动员往往是依靠既有的人际关系网络,尤其是家族、亲属、同乡、同学网络。利用人际间频密的交往、互动,借助手机、短信、因特网等新技术媒体而发动、组织起来。  第四,化解冲突的手段。大致说来,草根阶层经常依从这三种“规矩”,一是国家规矩,这就是法律法规。这是“精英文化”的“大传统”。以法律、法规或政府文件为“准绳”,占住“理”,也就是合“礼”。运用法律、法规认可或基本认可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如,向当事人“讨要说法”;向上级部门及其负责人 “讨要说法”、“反映情况”、求助新闻媒体、联合签名上书、上访或越级上访、司法诉讼,等等。这些都是草根阶层首先考虑使用的手段,但也往往是让其失望、无助的手段。草根阶层,弱势群体,使用国家规矩往往力不从心。如,向上反映,或体制内缺乏资源,或人微言轻,“对方根本没当回事”;司法诉讼,或“打不起官司”,或“不知怎么打官司”。2004年7月始,汉源移民每人按捐二元计算,自筹路费,选出三个代表,带着数万人签名的“紧急报告”到汉源、雅安、成都、北京上访,来回奔波一个多月,走访了二十个部门,除一个部有“不归本部门管辖”的书面答复外,其他部门没有任何回应或结果。两手空空而归,心力交瘁。由此亦可见草根阶层表达诉求渠道阻塞是何等之严重;二是乡土规矩,就是当地的规矩。具有两面性,常常交替使用国家规矩和草根规矩,也就是既讲王法,又讲人情,游走在两者之间;既能做到大致符合国家规矩,又能以当地习惯、习俗或惯例为通则,行得通。在县域环境的熟人社会里,县乡政府和草根阶层双方都寄望于“亲情”、“人情”来化解矛盾、冲突,地方政府也乐于认可和依赖于民间草根的解决办法,藉以将国家规矩确定的原则变通使用。“上顺公法,下顺人情”,“上不违于法意,下不拂于人情”,“情法兼到”。如,近年来,一些以“死人”为诱因的群体性事件中,县乡政府和当事人双方都在寻找中间人斡旋、议价,尝试以“赔付”的方式将事情“摆平”。在大竹、瓮安、孟连等事件中都能见到国家规矩和草根规矩交替使用的乡土规矩。据知情人介绍,大竹事件最后是以莱士德酒店老板、县工会、县妇联等几方共同支付20万元给死者家属了事;三是草根规矩。除了依凭“大传统”的国家规矩将冲突提交政府“官断”是非外,草根阶层往往还依凭“小传统”将冲突摆平。县域社会如费孝通先生所讲,是一个彼此“熟悉”,“没有陌生人”的“礼俗社会”。古时,“民间词讼”有划归州县自理一说,地方官员将诉讼视为民风浇薄的表现,着力推行教化,着力息讼。现时乡间的民情土俗虽有不少变化,但薄物细故,以及“户婚田土债”之类的纷争仍还是依那些生成于民间日常生活中、相沿成习的乡规、乡俗、乡约和俗例行事;总是以常识和人情为依据,以“理”(礼)处断,以是否合乎“情理”的息事为最终的解决目标。乡间民众论及“是非”、“公道”,每每皆以此为准。因而,草根阶层化解冲突常常依凭乡规、俗例等习惯法则展开。这往往是亲情、人情、事理、情理、力量的较量。力量,弱势的、没有社会资源的草根阶层别无他法,除了依靠人多势众取胜外,还有的手段就是:为吸引公众关注,不按“常理出牌”,故意做出一些极端的行动,藉以寻求声张正义的舆论支持和同情。如,抬尸游行(汉源)、停尸抗议(定州、广安、大竹、瓮安、孟连)、跳楼秀(广安)、散发传单、小字报(大竹、陇南)、举横幅游行(瓮安、陇南)等等,以及干脆采用暴力、或私刑。这些往往是在依凭国家规矩或乡土规矩不能获得有效帮助,走投无路下的无奈之举。反映了公民权利救济渠道的匮乏。  群体性事件:大城市与小城镇的差异  蒋:我们观察到,很多群体性事件都是县级冲突,都发生在小县城甚至小城镇。为什么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没有出现这种事件呢?是不是大城市的运动是偏理念的?  单:大城市,规模大,是开放的、复杂性高的社会,由于权力和财富分配不均,大城市社会分化很厉害,尤其是阶层分化更为明显,利益多元化程度较高,同质性差,异质性强。若想将大数量的人群聚集、组织和动员起来干点什么,十分不易。行动者遇事要想赢得多数人的支持同情,亦只有“有话好好说”,只有以悲怆、哀戚的弱者形象示人,占据“道义高地”,以换得他人怜悯,亦只有用理性的态度考虑做这种事情会有多大的风险,整个行动在形式上亦要尽可能显得合理合法。况且,大城市里社会成员平均文化程度也较高,社会资源也较小县城丰富,既容易找到与政府或体制内人员沟通,且表达诉求的渠道,也容易找到或创新集体行动的“表现”形式。2007年6月初的厦门事件事发前,就有政协委员、大学教授、化学专家通过提案等方式向政府转达民众诉求,并频密地与政府人士沟通,事发时又能严密组织行动队伍,确保环保“散步”,平和、非暴力,不与武警冲突,不给人留下暴徒的形象;不在现场留下一张废纸或一个空的矿泉水瓶,不能让人抹黑环保的初衷。行动者也很清楚大城市的社会控制能力很强,如果动粗,政府可以找到借口,可以调用大量的警力,行动者轻易出手动粗,既不能达到效果,反而还容易被人污名化,失去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所以,很多情况下,都是以自己的弱势、受委屈、受欺负、受损失的悲情来取得社会的同情,赢得社会舆论的支持,唤起更多的人参与。因此,在大城市里群体性事件大多表现的理性平和。  蒋:但是在小县城的群体性事件突破了理性平和的界限,可能陷入一种混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单:小县城的社会分化远不如大城市那样分明,农民就是县城里主要的群体,就是数量最大的群体,农民的认同就是当地“区域内大比例人群”的认同,这种心理认同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根深蒂固地留存在他们的心里,所以他们的官民心理分界是很清楚的。在事发地调查经常可以听见他们讲,“我们”,“我们农民”,“我们老百姓”,和“他们”,“他们当官的”,“他们当干部的”,这个心理的边界是很清楚的。他们的利益认同很明显,同质性很强,因此团结能力也很强,四里八乡的人都可以团结起来。万州事件中,一个棒棒被打,就会让很多具有相同认同感的棒棒、移民、农民团结一致起来。池州事件,一个本地人被打,很多本地人就站了拢来,尤其是事发当初,曾被取缔的摩的司机很快就团结起来帮助被打的学生对外地商人的打人行动表示不满,并把派出所围了起来。所以在县域环境里,底层草根群众的集体认同是很强的,我们曾经将瓮安事件中游行队伍的路线重走了一遍,就发现最开始时只有一两百人从河边出发,他们先经过七星村,这里居住的大多是构皮滩水库的移民,队伍走到这里,移民出于对拆迁和建房的不满而加入到队伍里来。队伍继续沿着老环城路前行,经过北东路好几个社区,又把那里因为拆迁、因为矿群纠纷问题而对政府有意见的人整合了进来。再经过瓮安三中,又把三中的很多中学生吸引了进来,因此最后走到县政府的时候,游行队伍的人数已经扩大了十倍,当然其中有不少是看热闹的。此外,在等级序列秩序分明的县域环境里,往往“强者更强势,弱者更弱势”,“赢家通吃”、“权力通吃”,小县城里官民互动中的心理分野很明显,草根阶层心理上对“当官的”除了常怀敬畏、畏惧外,还有隐忍的怨恨和拒斥。小县城里传统文化的氛围很浓厚,“有物相通,疾病相扶,患难相助”的风气远较大城市盛,凡事一出十里八乡的亲戚朋友就会赶过来帮忙。兼之这些年中西部发展相对较慢,就学、就业较难,县城里升学、就业无望,四处游荡的年轻人多,“轻薄恶少年”多,容易无事生非,肆意妄为。瓮安中学生流传有顺口溜反映了青少年学生复杂的心态:“上学苦、上学累,上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有吃有喝有地位”。群体事件中青少年冲打在前,这在前几年的广安、大竹事件中已有显现,在去年的瓮安、陇南事件中,年轻人的暴力行为更为突出。  群体性事件的微观动员及情绪激发  群体性事件的微观动员  蒋:下面我们来谈一下群体性事件的动员。就这个方面而言,目前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单:群体性事件的动员特征,我谈两个,一个是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群体性事件,组织化程度都很低,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有专门的组织化的、科层制很明显的组织、策划起来。和台湾也不一样,前两年台湾的“反腐倒扁”运动是一种社会运动,施明德就是搞运动,特别是街头运动的职业“运动家”。他们有统一的指挥部,且科层制很明显,组织形式也很完善,就是指挥部居中央,有领袖,下面还有很多分支机构,专业化分工很明确,有搞宣传的,有专门管募捐的,要捐钱有专门的账号,每人一百块就能加入红衫军,但是大陆的群体性事件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所以我对整个中国大陆群体性事件的评估就是,组织化程度低。当然,这与我们现行的制度安排有关,我们实行的是审批制,要向民政部门申报,经过他们的批准才能成立某个组织、社团。而西方是报备制,他们向政府告知一下就可以了,不用管是否批准。  蒋:任何群体性事件都有一个从开始到高潮的发展过程,那么这个过程中群众是如何一步一步具体地被动员起来的呢?  单:我刚才提到县级冲突的组织化程度很低,草根阶层要想把人召集动员起来,就需要依靠熟人社会。能否依靠事先存在的人际关系网络,这是草根阶层能否发动自主抗议的关键,处于社会底层、社会位置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没有任何组织资源,但也并不是“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穷人自有自己的自有资源和自有优势,那就是每个人嵌入社会而具有的人际关系网络,谁家没有三亲六戚,谁人没有七大姑八大姨?弱势群体再弱势,透过既有的人际关系网络,势单力薄也就变得人多势众了;再沮丧、再绝望,架不住众人的同情、劝慰、支持、鼓励,个人也可以改变认识,发生“认知解放”,弃除无力感。只要行动是植根于既有的人际关系网络,占有集体认同,搭便车的现象也就不容易发生,因为事起于小团体、小群体,相互之间容易联系、协调,产生共识,组织成本也很低,相互沟通也很便捷,亲戚朋友谁不来都不可能,谁都磨不过情面,谁都不好意思不参与进来。况且,村落里自有奖惩激励的“土办法”。汉源移民每逢集体行动,邻里乡新一传话就都去了。倘有人推口不去,组织者就会安排人帮忙,或照看老人、小孩;或帮忙喂牲口;或帮忙收拾晾晒的粮食、衣物,为其尽其所能。河北定州绳油村村民驻守电厂灰场土地数月,村民中有人不随众人参与,亦就有人敢将不去守地的人家堆放的柴火垛子点燃,还有人敢往不去守地的人家的猪圈投毒,以致全村没人敢不去参与集体行动。由此,克服了搭便车的现象。因此,弱势群体虽然组织资源没有,但是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也就是血缘、地缘、业缘等人际关系把事情闹起来。  蒋:您对很多群体事件的过程有过实地考察,那么能不能用一个具体案例给我们展示一下这个动员的过程?  单:那我以广安事件为例。事发当天祖父把小孩送到医院抢救,没救得过来,小孩死了,老头抱怨医院,认为医院歧视农民,没有尽全力抢救,这相互间都有很多种说法,但没有个结果,老头把小孩尸体抱回家,周围一些亲戚邻居听说了都到家里来看望,那说法就更多了,七嘴八舌地都说小孩怎么可能就这么死了呢?叫老头把小孩重新送回医院抢救,但是当时心跳脉搏都没有了,亲戚和邻居依旧鼓动老头找医院,说这是医院的责任。当时小孩的父母还在云南打工。老头就在众亲友的鼓动支持下,把小孩的尸体放在了医院的大厅,旁边还放了一个写有很大的“冤”字,这样的行为很有号召力,也很有吸引力,引起了众人的围观、同情,有人还马上打电话给小孩的父母,叫他们赶回来,第二天孩子的父母赶回来了,又各自把各自的亲戚叫了过来,孩子的妈把娘家的亲戚不少人也叫来了,第三天、第四天的时候,有人还把小孩年龄很大的曾祖父用滑竿抬到了医院,一大帮人将曾祖父抬到了三楼,要医院赔钱,扬言倘若不赔钱老头就要从三楼上跳下去。可以看到这个曾祖父辈分很高,所涉及到的亲戚也更多,动员的力量就更大,这个事情就这样从死了的孩子的父母、祖父、曾祖父这样一辈一辈地把更多的亲戚网了进去。动作大,“动静”亦大,吸引的人亦越多,围观的人亦越多,人也就这样动员起来了。从广安事件可以看到,微观动员的动员机理,因此我们对面对面的动员不可小视,血缘、地缘、业缘的动员很厉害,业缘就是同学、同事、战友之类的,地缘就是同乡、街坊、邻居,这些都是属于熟人社会,这里面认同感很强,成员间团结一致容易形成,呈“强关系”。这在中国的县域环境里很明显,我在一些事发地县城的街道上行走,一百米左右陪同我的人就会遇见三至五个熟人,忙不迭地与他们打招呼,那真是亲连亲,纽连纽,这在县域环境里随处可见。  蒋:这样看来,群体事件中的微观动员是至关重要的。  单:是的,现在县域的群体性事件是地方性的社区抗议活动,主要靠微观动员形成,微观动员情景很明显:地理空间的局促、接近;天然的、非正式的人际社会关系网络发达;首属群体互动占主导地位;人际间面对面互动频密;贫穷社区人际依靠性很高,只有依靠相互接济才能生存。有了这些,根源于某个地理空间内的群体性事件,在相对传统的社会中就因此而变得更为容易普遍。群体性事件的“集体性”依凭传统的路线,比如村庄、家族组织、亲属、或其他形式的社区网络,沿着人际社会关系的边界不断扩展、蔓延,而得以组织动员起来。广安、大竹、瓮安、孟连、陇南等事件都是依沿这样的形式动员起来的。  群体性事件中的情绪  蒋:我也观察了中国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在微观动员的激发下,我注意到群体性事件中人人情绪高涨,那么这种情绪时如何调动起来的呢?  单:社会抗争是一个情感集体唤醒的过程。所有研究社会运动的人都关注强烈的情绪是怎么样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唤醒的。2005年我在万州事件发现,其中既有“直接受损者”在闹,但更多的是“非直接受损者”也在闹,也就是我们现在很多人说的,有的人没有直接利益冲突也被裹挟到了事件当中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个通常的解释就是情绪宣泄。比如万州事件,当事人就只有三个,一个棒棒和两口子,这个棒棒因为不小心弄脏了那个女人的裙子,他们两口子就不依不饶,在街上争执起来,很快首先站拢的是其他的一些棒棒,这个群体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他们站在被打的棒棒周围,指责两个打人者,引来了众人围观,事情闹得大了起来,后来和警察发生冲突。安徽池州事件中也是这样,一个本地青年被外地老板的车撞了,外地老板把这个本地青年打出了血,这时候首先站出来的是池州的摩的司机,他们不让外地老板和保镖走掉,他们还打电话报警,最后把本地青年、外地老板带到派出所的也是摩的司机。  蒋:在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现象是:事发时当事人仅是少数的、个别的人,而参与者却是多数的、大量的、与事件无关的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状况呢?  单: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实地考察了近几年发生的一些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后,终于体会到强烈的情绪唤醒是社会解释的结果。它不是简单的生物生理的情绪冲动,而是源自文化的,总是被社会文化情境所限制和引导的,一个多重想象共同体共同建构情感的过程。“想象的共同体”,即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历史记忆,能把客观的社会关系转化为主观上体验到的群体利益共同性的,且能利用文化象征要素构筑边界将“己群”与“他群”区别开来的群体。强烈的情绪唤醒就是多重想象共同体边际迁延、扩展的过程。位于中心第一重的,是当事人,直接利益攸关者,在最核心的位置上,事情是因为他们的直接关联而发生。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在现场,但是其后的发展、蔓延,乃至发生暴力,不一定与他们有关系。当事人在事件中的作用是:“由头”、“引子”;第二重是命运共同体,是依靠既有的人际关系网络动员起来的,如当事人的亲属、朋友、同乡、同学,或者是认为跟他们有共同经历、共同身份、共同处境的人,通过亲缘、地缘、业缘关系聚集拢来,他们因为相互之间的这种关系而自认为与当事人有相同的命运,“当事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命运共同体的作用是“帮衬”,将事情延续、扩展开来,为其后事件发生的群体性打下规模基础;第三重是道义共同体,他们和当事人的关系是肤浅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关系,他们是依凭传统文化、习俗而形成的,认为自己站出来就是为了“维护正义”、“主持公道”,比如万州事件的棒棒和池州事件的摩的司机,就是道义共同体的成员。瓮安事件中,打横幅的中学生,他们出于正义感,没有利益诉求和利益想法,正如我们调查者问到那两个打横幅的中学生,他们就说,“我们就是主持正义,心中有正义感,没有其他的想法,我们学校的同学死了,没个说法很不公道”。这个共同体的形成与大众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蒋:这样看来,道义共同体的形成在群体性事件中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么,这个道义共同体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呢?  单:道义共同体的作用,一是“定义”,他们站出来对情境定义,对“不公平”、“不公正”定义,铨释、界定情境,很多人说的认知解放,也就在于此;二是归因,将“不公平”归因于他人;三是,指点出“罪责人”、“罪魁祸首”;四是,制造出某种场景或仪式,呈现出某种强烈刺激的情景。通过文化提供的标签,制造出标识群体身份的图腾,促进群体凝聚、团结;集中人们的注意力,保持情境互动沿着一定的主题和轨迹进行;迫使旁观者道德判断受到冲击,造成道德震撼,激发同情、悲怜、仇恨等情感,引起在场所有人的共鸣,从而唤醒所有人的强烈情感,且参与到集体行动中。道义共同体是事件发生的关键群体,事情往往因为他们的出现或存在而得以暴发成事件。最外面一重是情绪共同体,情绪共同体是因为突发偶然事件的刺激,以及道义共同体的解释、定义不公平而聚集拢来的,他们与事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但为事情原由所吸引,为道义共同体定义、解释出的“意义”所触动,为现场共同的兴奋、愤怒、怜悯、仇恨等集体情绪所感染,为集体亢奋所激动、裹挟。比如说上面所讲的广安事件中将死亡的小孩放在医院大厅,瓮安事件中将死亡的女中学生放在河边长达七天,围观的人很多,这种情绪震撼就非常强烈,在这种场景下,情绪解放就容易被激活。因此,当游行队伍到县公安局以后,围观县公安局的就有三万人左右。他们当中有围观者,有好奇者,有情绪冲动的行动者,当然里面还有一些趁火打劫者。围观者虽然不一定参与,但是他们的情感、情绪和当事人、和命运共同体、和道义共同体是一致的、相同的,他们在现场占了大多数,人多势众的存在,也刺激了命运共同体或者是道义共同体的行动和行为。行动者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引起情绪共同体的强烈喝彩和卷入,情绪共同体的强烈喝彩以及他们的卷入进而也会刺激行动者采取更为激烈的行动,事情就这样闹得更大了。于是,我们就看到这样的现象,就是事情闹到最后当事人大多都不在现场,万州事件被打的棒棒最后到了派出所,池州事件的本地青年被送到了医院,广安的家属不在现场,大竹的家属当时都在殡仪馆,瓮安事件也是这样,当事人的叔叔被警察打伤了住在医院,当事人的父母躲避在外,也不在现场,而最后把事情闹得很大很大的,都是与这些当事人无关的其他成员。  蒋:这样看来,情绪这个因素在群体性事件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事件的规模和发展方向。  单:是这样的,社会抗争是一个情感集体唤醒的过程。民众中存在的怨恨是引发社会抗争的重要媒介,个体的消极情绪状态是事件发生的心理基础。因而,群众的挑战、违抗和不服从往往表现为情绪冲动、宣泄和抒发。这种即时情境中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唤醒是在群众的面对面互动中自然发生的、非抑制的情感表达,往往游离在既有的规则和习惯例之外。群体性事件表现出的“非常态”现象,提醒人们绝对不能忽视“情绪”因素在集体行动中的作用。近些年来,“非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大量参与群体事件中的事实,更是提醒人们关注“情绪”心理因素,着力研究社会文化条件影响行动者情感的机制,尤其是着力研究行动者集体“强烈情感的突然唤醒”过程。&
&&电话:010-&&EMAIL:&&&&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本网站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如作者对本网站发表其作品有不同意见,请立即和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钓鱼岛打砸事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