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性格的闪光艾菲亚刷什么水晶鸭刷什么

赛尔号实干性格杰西卡刷什么?_百度知道
赛尔号实干性格杰西卡刷什么?
提问者采纳
攻击和体力,
提问者评价
谢谢,那说明我之前没有刷错,呵呵
其他类似问题
赛尔号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攻击和体力
或者攻击和速度,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zhuan:性格习惯大解析4:如何与全国各地人打交道
第37节:精细务实的江苏人(1)
  1 . 江苏人性情
  江苏的美名如雷贯耳,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令人憧憬不已。江苏人多小巧玲珑,尤以女子为最。江苏出美女,尤以银铃般的声音、玉质的皮肤动人心魄。手巧而赋有美感的江苏女子,以苏绣的盛名闯荡九州。而江苏的男子多为女性之相,说话温柔,行为矜持,但也不乏名人出世,如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南宋英雄陆秀夫,以及风流文人唐伯虎,还有极具个性的"扬州八怪"。
  理性务实、外柔内刚可以说是江苏人的性格,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东林党人,都体现了江苏人典型的性格特征。
  江苏人的性格是温柔敦厚的。江苏的风是软的,水是软的,杂花生树也是软的。有人说,全中国的人以江苏人最为温和,江苏人又以苏州人最为温顺,故《韩非子》里说"吴人弱"。民风温和是江苏的一个特点。但好脾气不是懦弱,不是没有正义感,只是不愿为一些小事作无谓的争论,宁可息事宁人。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江苏人是决不后退的。项羽带着八千子弟横扫中国,灭了暴秦。抗击清人,扬州十日,嘉定(当时属江苏)三屠,无不显示出江苏人的大义凛然。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更是如此。审判日本,江苏人倪征挺身而出。男扮女相的名伶梅兰芳,在日伪时期蓄发拒演,表现出了铮铮硬汉的气节。扬威国际体坛,征战美国篮坛,时下当数刘翔和姚明。这两人虽是上海人,但他们的父辈,都是江苏人。和平中称雄,友谊中峥嵘,正是江苏人的特点。
  除了传承吴文化外,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使江苏人更具开放包容的心态。横跨长江的经济区位,聚集了南北各地人才。正是处于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江苏人的性格中既承继江南的温柔婉约又融合了北方的豪迈性情,他们对外来事物有更强的适应性。江苏人的性格特征使之从一开始就对外资的进入抱有欢迎的态度,苏南更成了外商集聚的热土。
  江苏号为鱼米之乡,也为水泊之乡。水稻渔业自古就比较发达,所以,江苏人爱吃大米和小鱼。江苏人有时不免会让人感到有点儿小气,所以就有了"瘦西湖"。江苏人大气,所以又有了三大湖。苏州园林闻名遐迩,但不管怎么看,也只是玲珑剔小而已。虽然精致,但属于鬼斧神工的人为雕刻,所以,江苏人历来做事谨慎,思想缜密,为人难以察透,不过这也正符合江苏人的聪明伶俐、乖巧而"奸猾"、复杂而多变的个性。
  但另一方面,中国其他省份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而江苏人却没有。江苏人脾气刚烈不如湖南人,湖南是中国的大"药桶",侠义之气不如山东人,山东有着水泊梁山式的江湖侠义;灵气和闯劲不如浙江人,浙江人有经商才能和才气,动手能力很强;豪爽不如东北人,东北人总体来说文的不行,但武的还行;爱钱不如广东人,广东人喜欢钱的程度好像甚于中国其他地区的人。所以江苏人中庸,生于鱼米之乡和平原的人,从地理环境上看似乎缺少大山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江苏人安稳,鱼米之乡的人生活安康,不像山沟里的浙江人敢闯;江苏人善忍,苏南人喜吃甜食,性情温和,苏北人也没有湖南人和山东人的火暴脾气。
  江苏人兼具中国南北方人的性格,在和平时期,江苏人做高官的很多,因为他们做事比较稳妥,不冒险,不激进。但是如果在乱世,江苏人就得靠边站,还是得用强硬的湖南人来做老大较好,安稳聪明的江苏人还是做智囊比较好,而浙江人可能像蒋介石一样和外国人做权钱交易,广东人才不管什么战争,没钱赚,下南洋经商去了;东北人有力气,给军阀充军去了;山东人揭竿而起,打仗做将军去了。
  2 . 江苏的风俗习惯
  江苏饮食选料讲究,四季有别。南京厨师素有"天厨"之称,南京板鸭又称"官礼板鸭",与"贡鸭"、桂花盐水鸭一起饮誉中外。扬州菜是我国四大风味菜之一,以清蒸鲥鱼、"三套鸭"、清炖蟹粉狮子头为代表。小吃多达140多种,并根据季节变化制作多种时令小吃。如初一吃糕团,新春吃春卷,元宵节吃元宵、青团,立夏吃五香茶叶蛋,夏天吃绿豆糕,中秋吃月饼、南瓜烧糯米饭,九月蟹黄包,十月烘年糕,腊月是腊八粥、鸡丝粥。
第38节:精细务实的江苏人(2)
  各地区还有很多茶馆,这些茶馆不仅是解渴之处,还是重要的社交场合。颇有名气的是扬州富春茶社。此外还有戏茶厅,观众可以一边听戏,一边饮茶、嗑瓜子,茶房还给观众倒茶、点烟,此间还有卖小吃的商贩来回穿梭。
  民间文艺方面有特点的是昆山的昆曲、苏州的评弹、扬州的扬剧、无锡的锡剧、南京的白局。江南丝竹开始产生于明朝的苏州一带。"丝"指丝弦乐器,如胡琴、月琴、琵琶、三弦、秦琴、扬琴等。"竹"指管乐器,如笛、箫、笙、唢呐等,演奏的乐曲来自婚丧喜庆和调会活动中的风俗音乐。
  农历四月,江南人称之为"蚕月",因为正逢蚕儿上簇作茧。南京郊县的养蚕人家,为免除蚕儿疾病,立夏期间家家闭户,禁忌往来,有"蚕家忌客门门闭"的风俗。
  3 . 什么造就了江苏人
  江苏,自古是中国鱼米之乡、重中之重之地。这里有八朝古都的金陵,见证了数不清的风流和无数次的"钟山风雨起苍黄";这里有抗金英雄韩世忠和他的"女中须眉"梁红玉,有太湖和陆云、陆机两兄弟,还有范成大、秦少游和富可敌国的沈万三,更有开国总理周恩来和现代两院院士三分天下居其一。这里是孙中山先生灵柩的安放地,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这里有徐福和连云港,更有李煜和他醉生梦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温柔乡。
  江苏文化底蕴深厚。江苏的金陵文化、吴文化与楚、汉文化等一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如果说珠三角文化练就了珠三角人冒险、开拓的精神,那么江苏的文化造就了江苏人勤劳、本分、温和的性格。
  在地域概念上,吴文化是以苏州为中心的,其覆盖范围大致相当于现今吴语流行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和江苏省苏、锡、常三市;在时代概念上,吴文化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吴文化与吴越文化重合,即吴文化与越文化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第二阶段,自晋代至清代,是为吴文化相对独立发展时期;第三阶段,即近代以来,是吴文化与其他各地文化相互交融时期。第一阶段为吴文化发展前期;第二、第三阶段为吴文化发展后期。
  从晋代开始,吴人逐渐由尚武向崇文转变。自此以后,吴文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朴文美"。"人朴"是指吴人为人老实,这主要体现在吴人从行为到思维一向都循规蹈矩。"文美"是指吴人做事精巧,这主要体现在吴人非凡的艺术追求和艺术成就上。作为吴文化精华的苏州艺术,包括苏绣、桃花坞木刻年画、虎丘泥塑等等的工艺美术。如今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文化遗产的昆曲艺术以及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艺术,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精巧"。"精"反映了苏州人思维的精细;"巧"反映了苏州人行为的灵敏。而苏州艺术"精巧"的特点,则集中表现了苏州人性格的细腻。这种细腻的性格既是优点,又是缺点。其优点是处事精明周到,待人体贴入微。处事精明周到,则给人以可靠之感;待人体贴入微,则给人以温暖之感。缺点是心胸窄,器局小。心胸窄,则难以容人,故六朝以来吴人少有政治大家;器局小,则难办大事,故近代以来吴人少有实业大家。因其如此,吴人不太适宜于做通观全局的领导者,而最适宜于在他人领导之下做主管一方的副手或办事人员。
第39节:精细务实的江苏人(3)
  夫子庙前、秦淮河畔、姑苏城外、扬州市里每寸土地都泛着文化的底蕴和厚重的历史,每寸土地都是一抹重彩,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清新的淡然。小桥流水"走"出的是诗意,园林城墙铭"刻"的是辉煌。这里是朱自清笔下的"春",这里是唐伯虎画下的"桃花坞"和文徵明的诗词地,这里走出了推翻暴秦的刘邦、项羽和韩信,这里也是让刘备"含恨而去"的少年英豪陆逊的桑梓乡。
  苏北风起,苏南水落。天下之水尽归苏--长江、黄河(后来改道)、淮河、京杭运河、太湖、巢湖、微山湖、黄海、东海。水是温柔、美丽、灵秀的,但水却独独缺少那一份属于自己的刚强。其实江苏文化的神韵在于表面上彬彬有礼,但骨子里有股清气傲气,有一种责任感,比如清末实践"实业救国"的就是江苏人,江苏实业家抗衡洋货,用实业反击洋货的入侵。面对时局维艰,提出"父实业,母教育"并实践之的也是江苏人,当时很多大学堂都是江苏士绅出资创办兴建的。因为江苏人明白,空喊口号谁都会,关键是要实践。所以江苏人如水,内在韧毅,虽水随形变,但自有原则。江苏的刚强不在于匹夫之勇,而在于最深处的坚持。
  苏州人世代居住在深深的小巷,长此以往,养成了与小巷一样极有弹性、藏拙内敛的习性。苏州人心眼多,苏州的水土也似乎特别养人,人文荟萃,才子便多。每有才子,必涉风流,什么唐伯虎点秋香,什么钱秀才错占凤凰铸,鸳鸯蝴蝶,哥哥妹妹,才子们闲来无事,稍使手段,便是一段风流韵事,于是在世人的印象里,仿佛苏州人都是些温柔乡里的多情种子,他们最大的本事就是琴棋书画,呤风弄月,捎带着制造一些带色的新闻。但这类行止,精妙固然精妙,却都是那些深谙圣人教诲,寄情家国的士大夫们所不屑的营生。
  说苏州人不大喜欢政治,显然不无道理,尽管苏州人中似也不乏血性男儿。孩子们做错了事,苏州人高高地扬起巴掌,气势汹汹地喝问"要不要吃生活",打人还要征得被打者的同意,这就是苏州人的文化性格。苏州人多宽容,因而好相处,苏州人中口角龌龊是有的,但暴力极少。苏州人风流倜傥,身上颇多艺术细胞,又有志于实践,韧性地坚持着,便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花团妖娆一般。苏州人性格温和、清雅,铸造了甲天下的苏州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作为七大盛产美女之地的苏州,引发了多少文人骚客的赞美和情思,使得多少文人雅士流连忘返。苏州女子的标准形象就是:吴侬软语,性情温柔,肤若凝脂,娇媚而清秀,一如水城里的水。
  苏北,沟沟渠渠多得数不清,但由于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这里的水少了江南的婉约含蓄,多了一分朴实简单。于是,苏北的女子也就像苏北的水一样朴实得不着一丝色彩:一件衣服可以穿好几年都舍不得扔,一种发式可以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一种生活可以一成不变地过一辈子……如果说江南女子是经过精心修饰的柔美,那么苏北女子的美丽则是不加任何修饰、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那种温柔,柔得就像春风轻轻吻过你的唇。
第40节:精细务实的江苏人(4)
  她们有着令人羡慕的称谓:"小家碧玉。"用玉来代表她们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玉不像黄金,它没有那么雍容华贵,也不像钻石,没有那么璀璨夺目,它有的是你不经意间偶尔触摸时与你胸膛同样的温度,这就是玉的特质,平凡而又感人。
  有人说,苏北女人是男人的温柔港湾,因为苏北女人都爱下厨,而且能做一手好汤。一碗好汤,能扫一天的疲惫,但这种汤绝不是广东人爱喝的那种掺入了各种药材和补品、煲上几个钟头的浓汤。苏北女人做汤,往往只放一种原料,起锅时再加入少许调味的佐料,简简单单,可是喝汤的人都说好喝,因为原汁原味。
  正是由于这种简单,才让苏北女人乐于做汤。很多苏北女孩子开始走进厨房做的第一道菜就是一碗汤。一碗菜汤,又是最用心去做的,于是汤的味道就不能仅用简单二字来形容了。
  4 . 如何与江苏人打交道
  南京人热情好客、豁达、包容。扎根生活在这里的有山东、辽宁、安徽、江西、福建、新疆等等很多省份的人,甚至韩国人、美国人、印度人都有在南京定居的。南京人很爱吃,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特色菜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都能找到。
  南京人虽然不算精明,但非常开明;南京人少有豪言壮语,但言而有信。跟南京人相处你会有安全感。有位在南京定居、经商的温州人说起为什么来南京时用一句话概括:"南京的治安特别好,走在路上心里踏实,觉得特别稳。"她说自己22岁就出来"闯江湖",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很多地方做过小买卖。"当时在南方做小生意,没多少安全感,后来到了南京,心里就很踏实。有一次去银行取钱,出来我就稳稳地走在街上,一点也不怕。"就是这种稳稳的感觉让她在这里买房安家,亲戚中也有好几户在南京买了房子。"这座城市让我们有安全感,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南京人了。"南京人热情好客,一点也不排外,很容易相处。现在,她自己店里雇的员工来自大江南北,有温州的,也有苏北的,还有南京本地人,大家处得很愉快。
  出身鱼米之乡、富庶之地的无锡人颇会打理自己的生活、经营人脉,所有的事都弄得滴水不漏。无锡一带的江苏人是上海人的中坚。在上海的无锡人以五金、棉纺业起家,即使没成为大富大贵,也多爬上了城市的小康阶层,至少过起了很实惠的上海日子。
  无锡人善于表现自己好的一面,懂得玲珑,从来不让自己露出缺点。其实无锡人是有点智能的,不尖锐,方式婉转。不管是当徒工学生意还是读书,都比别人更机灵,至于人事上,无锡人有本事把三教九流、各条道上的朋友摆平,这样的手腕几乎是无锡人与生俱来的。
  无锡人样样事情都很通情练达,就算生活在家长里短的石库门房子里,跟无锡人交往也没负担。无锡人既不想别人来打扰他们,更不会开口有求于人。
  湖泊星罗棋布的地形、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秀美的江南风光,使无锡人易于知足、小富即安,相对保守排外,而缺少上海人那种开放兼容、勇于冒险的海派气质。所以,无锡人有着精于算计、保守排他、爱面子、讲排场、爱凑热闹(用无锡话讲就是爱"一蓬风")的性格。反映在城市建设上,无锡一直在试图接纳一切可以接纳的新东西,结果就是永远没有自己、没有传统。
  而苏北人心胸开阔,直率包容,大事不含糊,小事不计较,与各地人都能相处融通得来,是以能仕能商。
第40节:精细务实的江苏人(4)
  她们有着令人羡慕的称谓:"小家碧玉。"用玉来代表她们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玉不像黄金,它没有那么雍容华贵,也不像钻石,没有那么璀璨夺目,它有的是你不经意间偶尔触摸时与你胸膛同样的温度,这就是玉的特质,平凡而又感人。
  有人说,苏北女人是男人的温柔港湾,因为苏北女人都爱下厨,而且能做一手好汤。一碗好汤,能扫一天的疲惫,但这种汤绝不是广东人爱喝的那种掺入了各种药材和补品、煲上几个钟头的浓汤。苏北女人做汤,往往只放一种原料,起锅时再加入少许调味的佐料,简简单单,可是喝汤的人都说好喝,因为原汁原味。
  正是由于这种简单,才让苏北女人乐于做汤。很多苏北女孩子开始走进厨房做的第一道菜就是一碗汤。一碗菜汤,又是最用心去做的,于是汤的味道就不能仅用简单二字来形容了。
  4 . 如何与江苏人打交道
  南京人热情好客、豁达、包容。扎根生活在这里的有山东、辽宁、安徽、江西、福建、新疆等等很多省份的人,甚至韩国人、美国人、印度人都有在南京定居的。南京人很爱吃,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特色菜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都能找到。
  南京人虽然不算精明,但非常开明;南京人少有豪言壮语,但言而有信。跟南京人相处你会有安全感。有位在南京定居、经商的温州人说起为什么来南京时用一句话概括:"南京的治安特别好,走在路上心里踏实,觉得特别稳。"她说自己22岁就出来"闯江湖",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很多地方做过小买卖。"当时在南方做小生意,没多少安全感,后来到了南京,心里就很踏实。有一次去银行取钱,出来我就稳稳地走在街上,一点也不怕。"就是这种稳稳的感觉让她在这里买房安家,亲戚中也有好几户在南京买了房子。"这座城市让我们有安全感,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南京人了。"南京人热情好客,一点也不排外,很容易相处。现在,她自己店里雇的员工来自大江南北,有温州的,也有苏北的,还有南京本地人,大家处得很愉快。
  出身鱼米之乡、富庶之地的无锡人颇会打理自己的生活、经营人脉,所有的事都弄得滴水不漏。无锡一带的江苏人是上海人的中坚。在上海的无锡人以五金、棉纺业起家,即使没成为大富大贵,也多爬上了城市的小康阶层,至少过起了很实惠的上海日子。
  无锡人善于表现自己好的一面,懂得玲珑,从来不让自己露出缺点。其实无锡人是有点智能的,不尖锐,方式婉转。不管是当徒工学生意还是读书,都比别人更机灵,至于人事上,无锡人有本事把三教九流、各条道上的朋友摆平,这样的手腕几乎是无锡人与生俱来的。
  无锡人样样事情都很通情练达,就算生活在家长里短的石库门房子里,跟无锡人交往也没负担。无锡人既不想别人来打扰他们,更不会开口有求于人。
  湖泊星罗棋布的地形、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秀美的江南风光,使无锡人易于知足、小富即安,相对保守排外,而缺少上海人那种开放兼容、勇于冒险的海派气质。所以,无锡人有着精于算计、保守排他、爱面子、讲排场、爱凑热闹(用无锡话讲就是爱"一蓬风")的性格。反映在城市建设上,无锡一直在试图接纳一切可以接纳的新东西,结果就是永远没有自己、没有传统。
  而苏北人心胸开阔,直率包容,大事不含糊,小事不计较,与各地人都能相处融通得来,是以能仕能商。
第41节:生活在天堂里的浙江人(1)
  1 . 浙江人的性格
  与沿海其他省份的人相比,浙江人能吃苦;与内地人相比,浙江人很灵活。浙江人的创新能力和吃苦精神是外地人都十分佩服的。不仅如此,浙江人还胆子大,敢闯敢干,只要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他们都敢去做,这种观念就是勇于创业。
  在很多浙江人口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使一位北方的大学生很受启发,而对于浙江人来说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故事:
  1983年,西北大学中文系的一位学生让校门口一位18岁的浙江姑娘补鞋子。大学生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中学毕业干这个,不怕人家看不起吗?"姑娘也以同样的口吻反唇相讥:"你穿双破鞋就被人瞧得起吗?"大学生又问:"你补鞋补到什么时候?"姑娘回答:"补到人打赤脚的时候。"大学生又问:"那你将来打算干什么?"姑娘一本正经地答道:"想开一家小店,自己当老板。"大学生感到不可思议:"好大的口气,你有资金吗?"姑娘似乎对这个书呆子有些不耐烦:"你没看见,我这不是正在攒钱吗?"
  浙江人的个性在这个补鞋姑娘的身上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在总结浙江人的精神时,总是说他们"特别能创业"。这是一种务实的睿智,浙江人的聪明在于当某些人还在顾及自己的面子犹豫不决时,他们已从这些人的口袋里赚取了大把的钱。浙江人的性格糅合了南方人的细腻和北方人的豪爽,他们的品质最适宜经商。
  浙江人有着强烈的脱贫致富的愿望,只要能过上好日子,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干。他们讲求实效,不尚空谈,踏实苦干,只做不说。面对指责,不屑于争论;面对成绩,也不愿炫耀。自强,是很多浙江人在艰苦情况下仍然奋斗不息的精神写照;务实,则在不少大老板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创业之初,他们可以擦皮鞋、卖快餐,做许多人不屑于做的小事。
  浙江人的群体性格呈现出一个有趣而鲜明的对比:女子多以大刺刺的野性活泼见长,男子则以文绉绉的风雅内敛闻名,正应合了"阴阳互补"的天意。从美学的角度讲,女子多些豪爽之气,会更添几分妩媚,男士多些玲珑精致,则会变得更加俊美。这个特点在浙江人的群体性格中表现得相当明显,显出别样的文化张力。
第42节:生活在天堂里的浙江人(2)
  不管你愿不愿意,浙江的女子总是显得更有名气、更能折腾些。她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讲规矩",而最不讲规矩的首推那位白蛇娘子。当年,她与那个青蛇妹妹在深山老林里隐忍千年,好不容易修炼成人身,这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然而,这两个小妮子,却无视什么"妖道仙规",非要到人间转转,体验一下"感情生活"。正是她的所作所为,使从桃红柳绿里走出的越女,在妩媚婉约之外,又多了一份火辣辣的豪爽之气。
  许多年以后,一个同样性格的女人曾经用头撞击雷峰塔,为白娘子叫屈,为自己鸣不平,她就是鉴湖女侠秋瑾。她是一个更不讲规矩的女子。不但不恪守"妇道"、相夫教子,而且以国事、天下事为己任,还跟着一大帮热血男子跑到日本留学。这还不算,她还着男装,佩短剑,与革命党人称兄道弟,把酒阔论时事。后来,她加入同盟会,回国创办大通学堂,并秘密筹备起义,不料事泄被捕,英勇就义。虽然她最终与白娘子一样,被镇压了,但她并不后悔。当她低吟"秋风秋雨愁煞人"时,也许想起了计较茴字有几种写法的孔乙己,想起被孙子痛打的阿Q,想起假洋鬼子,想起那些兴奋围观"女革命党人"的麻木看客,她也肯定想到了那个要用鲜血来惊醒世人的谭嗣同。现在,她要做同样的事,怕是不怕的,恨也没用,愁的只是这些看客到底需要多少鲜血才能被惊醒。她只是坚信她的血是必须流的,于是她走得那么平静、从容。
  白娘子为"小家"而反抗,秋瑾为"大家"而流血,在她们单薄的香肩上,自愿承担的却是"家、国"两副沉甸甸的重担。她们敢与男人比肩,敢与英雄竞争,却从不失女子纯真本色。她们不张扬,不邀功,只是利用自己的力量,完成必须担负的使命,至于是非成败,则留给后人评说。白娘子如是,秋瑾如是,小凤仙也如是。
  小凤仙在近代很有名气,源于她与蔡锷将军间的一段"知音"传奇。这位姑娘是钱塘人氏,因父亲被不义朋友拖累,倾家荡产,无奈做了妓女。然而,虽身在青楼,却洁身自好,极不守"规矩"。她对那些有钱有权的老爷们,常常是冷眼相待,率性而为,懒得求媚取宠。直至她碰到蔡锷,凭着天生慧眼,一下子便认定这是一个非常人物。一曲高山流水,一番慷慨陈词,使得将军不得不刮目相看,而后相识相知相爱,自在情理之中。她美丽、痴情,而且大义、大气。她知道爱人外似欢娱,却是内怀郁结,他的志趣不应该,也不可能消磨在花天酒地。于是她忍辱负重,巧演"苦肉计",妙施"障眼法",先智救家眷回粤,后亲护将军离京,使英雄终于摆脱困顿,再度雄起。然而"天不助英雄",将军过度操劳,不幸早逝。小凤仙悲伤欲绝,亲书挽联: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又书: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第43节:生活在天堂里的浙江人(3)
  浙江文人是最纯粹、最有传统气质的文人,风雅、风流与飘逸,如谢灵运、王羲之、王献之等。也许正是这些曾在会稽游山玩水、植竹养鹅、谈诗论道的高士名流初步奠定了浙江人的精神气质与文化性格。这种潇洒,以写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绝妙诗句的林和靖最为有名。他的"梅妻鹤子",把文士的风流诗化出"飘飘欲仙"的感觉来。
  提起诗名,不能不提苏小小。她的名气之大,大得墓前要建"慕才亭",以供往来不绝的名士才子凭吊。她的名气之重,重得千百年后,竟有同乡诗人以与她攀亲为荣。诗人袁枚就曾镌一小章:"钱塘苏小小是乡亲。"按道理,浙江历代不缺名士高人,若是攀亲,不难找出更有重量级的人物来。而这位诗人却执拗得可爱,独以她为荣,这实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众所周知,她只是一名妓女,而且也没有留下多少诗稿,但是历来文人却独独偏爱她,有关她的诗篇也是举不胜举。如"苏小门前花满枝,苏公堤上女当垆",或"苏家弱柳犹含媚,岳墓乔松亦抱忠",或"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等等。
  当年的苏小小,很漂亮,很纯情。她曾写过一首很有名的《同心歌》:"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把年轻人初次相会的情节描述得清新而又美妙。据说她还很慷慨,很大方,曾在西湖岸边偶遇一个落魂书生,即赠银百两,助他上京赶考。她也很超然,很潇脱,因为重病,二十岁出头就香消玉殒了,但据说她对死看得很淡,并庆幸在最灿烂的季节随风而逝,风骨里的超然飘逸构成她独立而唯美的人格,这是她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吸引人之处。
  江南文化的发达,无不与南宋迁都临安(杭州)有关。随着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必然刺激了当地文化的整合与发达。南人本就才思细密,敏感多情,再加上君王的个人偏好,一时间,纤巧冶艳的软语艳词以"流行文化"的态势铺天盖地、汹涌而来。当文化的风向标已经彻底倒向婉约一边,诗曲艳丽,重视格律,也就成了地域文化的最大特色。如乌程人张先的"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永康人陈亮的"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会稽人王沂孙的"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音律优美,格调清新,无不纤巧得可爱,艳丽得动人。
  与越女的慷慨激昂、文士的风流俊逸相比,浙江男子在性情上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敏思、隐忍和练达。他们往往思考得更深远,行动起来更讲实效。如鲁迅先生一辈子都在战斗,用牙用笔。先生骨子里也是激烈的,但他的表达却是坚韧而圆通的。先生不喜欢,也不赞成做无谓的牺牲。他"逃"来"躲"去,不是害怕,而是为了更有效地、更长久地战斗下去。当年,先生的同乡秋瑾女士从容面对死亡,需要莫大的勇气,而面对惨淡的人生、黑暗的现实,孤独地与荒唐、愚昧、邪恶打斗较量,则需要更大的勇气、耐心与智慧。
第44节:生活在天堂里的浙江人(4)
  众所周知,绍兴的师爷有名,俗有刀笔吏之称。所以当先生骂到别人痛处时,就有些人讽刺先生"极尖酸刻薄之能事"。诚然,先生的笔是尖锐了些,有时也过于敏感地骂了一些人,但他绝不是针对个人的,他骂的是国民的劣根性,在骂的人里头,自然也包括他自己。
  绍兴城还走出一位近代文化界里最有影响的人物,这就是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是实干家,他知道,中国文化界的事,争论固然是有益的,但他更愿意在自由、开放、民主的前提下,让大家有话好好说。于是,在他的努力下,一个中国最好的大学诞生了,一个先进的思想库建立了,一块自由的先锋文化阵地开辟了。当年的北京大学里,既有长袍马褂的遗老教授,也有西装革履的留洋博士,长衫、辫子、洋装、手杖构成一道绝妙的人文风景。
  2 . 杭州人的性格
  杭州"世风温和",是文明之邦。杭州人文雅,鄙视粗野,杭州人无法忍受别人指着脊梁骨骂人,他们总是心平气和。如果有问题,尽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绝不会"小人动手"。因此,在善于经商的浙江人里面,杭州人没法起代表作用,尽管杭州是"浙江首都",但是,从某种意义讲,杭州人却不像善商的浙江人。
  杭州人不愿外出,凡在外地谋生的杭州人,被"正宗"的杭州人所蔑视。因为在杭州人眼里,没有比杭州更好的地方了。事实上,杭州人是宁愿当清洁工,也不愿背井离乡的。和上海人的"恋沪癖"相似,杭州人有很深的"恋杭癖"。上海人自视甚高,但是杭州人的自豪感甚至超过上海人,杭州人从来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哪个地方最好?"因为答案对他们是不言自明的:第一,西湖风景,举世闻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第二,杭州曾作为南宋首都,广阔的江南没有一个城市有此殊荣。杭州人脑子里总还隐留着皇城中天子脚下的自负感。
  长此以往,杭州人由于盘踞于祖先的荣耀和历史遗产上,被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封闭并围困,年复一年地陶醉于一潭死水之中,逐渐趋向保守、封闭、夜郎自大。杭州人和敢于开拓冒险的宁波人、温州人相比,简直不像一个地域上的人。
  因为太爱面子,不少杭州商人凡有碍面子的事不去做。他们做生意多是些体面的行当,开厂办公司会干,如果去摆个地摊之类,就是打死也不会去。因为面子心太强,所以杭州商人做生意,绝不会赤裸裸地大谈金钱,尽管其心里多么渴望钱财。他们总会给"挣钱"披上一层动人的外衣,好像并不需要钱,仅仅是为了做某件光彩的事。
  在杭州人眼里,做官很风光,因此杭州生意人也多和做官的联系起来。在做生意时,商人们以结识官员为荣,爱走上层路线,爱打权力牌,在赚了大钱之后往往思考的不是如何在商界发展,而是一门心思往政界挤。
第45节:生活在天堂里的浙江人(5)
  历史上胡雪岩的成功就是杭州人官商结合的典范。晚清时期,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正是深谙商政关系精髓,才成为商界财神。胡雪岩虽祖籍安徽绩溪,但他从小就在杭州当学徒,深受浙江文化和生意场上浙江人意志品质的影响,杭州是其生意的摇篮和发迹地。他才智过人,极其精明能干。在商界活动,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脑筋快、手腕活、腿脚勤,常常脸挂微笑,非常招人喜欢。由于胡雪岩早年曾生活在社会底层,熟知各种营私舞弊、拍马钻营的套路,他从商后设法使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得到好处,以便牢牢地抓住人心,听其指挥,因此口碑很好,人缘极佳。
  胡雪岩深知中国封建社会"官"对于商业的重要意义,胸怀大志的他不惜以自己失业为代价,冒险挪用钱庄500两银子资助一位穷困潦倒的庸吏王有龄升了官,由此与之成为莫逆之交。后来王有龄官运亨通,权势日隆,胡雪岩便利用王的权势,开设私营的"阜康钱庄",从此以金融业为中心,周旋于官府、帮会和洋商买办之间,极尽投靠、勾结、拉拢、网络和收买之能事,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并利用这个关系网大肆进行各种合法的、非法的经济活动。短短10年,家财暴增至亿万,富可敌国。发达后,胡雪岩捐官至二品,顶戴花翎,人称"红顶商人"。
  胡雪岩的经商之道是机智的人际关系之道,他八面玲珑,投其所好,处世之术使其在理性淡薄的旧中国官场上大行其道。而今胡雪岩不在了,但从今天的杭州商人身上仍可看到擅长交际的传统。
  3 . 温州人的性格--东方犹太人
  温州地处东海之滨,三面环山,东临大海,自古温州人便以外出经商为荣,而且他们外出绝无漂泊之感。他们走南闯北,绝不是迫于生计或为挣钱娶妻生子,而是创业。相反,若是哪个小伙子长年厮守家庭,便会被视为窝囊、没出息,这一点与宁波人非常相似。
  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里,温州商人更是遍布中国乃至世界,而且越来越由行商推销变为坐商,由游击方式转向坐庄赚钱,形成了"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有温州人的地方就能开拓市场"的概念。甚至有人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温州人"。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
  如今,中国的角角落落都活跃着一群群浪迹天涯、不辞劳苦、精明肯干的温州人。最初他们十分不起眼,人们只是从修鞋、小发廊、小商贩中得知和认识他们的。温州人除了江南人那般瘦小、灵秀外,就是默默地干活,做生意,他们与其他地方的民工、小商贩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慢慢地,温州发廊、温州服装店、温州电子城、温州产品越来越多,各种温州产品、包装、标牌、证书、徽章也越来越多,一时间,温州货充斥全国。渐渐地,人们对温州人由漠视不屑到兴趣十足、惊奇钦羡,再到仔细探究:"温州人咋的啦?这么多,这么会赚钱。"
第46节:生活在天堂里的浙江人(6)
  温州人是天生的生意人,头脑特别灵光。在温州人眼里,到处都是钱,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发现与赚取。温州人很善于从旁人漫不经心的事儿中挖掘出赚钱的契机。在温州人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否赚钱才是最主要的。正因为如此,温州人才四处闯荡,占据了外地人所不屑一顾的那些领域,不声不响地富了起来。温州人追求自主、自立,人人都想当老板,且敢冒当老板的风险。他们不论干什么,生活中总充满乐趣,而且敢于生活,善于生活,洒脱,顽强,从不失望。
  温州人做生意,注重从小处着手。温州人务实苦干,只要有一分钱赚,温州人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干,从不好高骛远,从不好大喜功。从零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不像有些地方的人,大钱赚不来,小钱不愿赚,只好两手空空,不是探究失败原因,而只是一味抱怨天不助我。
  纽扣、标签、标牌、商标、小饰品、小玩具,这些外地人看不上、懒得做的"小玩意儿",温州人都做,他们不怕赚钱少,就怕赚不来,温州的小商品遍布全国。温州人走的是小商品、大市场的路,他们办起企业来,也不像北京人、广东人追求大气派、大产品,同样是从小处着手,逐渐地去填补全国小商品市场的空白点。
  温州人是有眼光的,当他们积蓄了资本后,就会把产品由小做大,最后从纽扣到服装、鞋子,从电子元件到成套电子设备,从日常用的小物品到高科技产业,并且涉入房地产、金融业,于是温州人越做越大,越做越牛。
  温州人最善于推销,温州人"脸皮厚",他们不怕碰壁,也不怕别人不给好脸色看,他们只有一个念头:不管你怎么看我待我,我就是要赚你的钱。他们用笑脸,用磨破的嘴皮,用磨掉的鞋跟,把他们的产品送到全国各地,也把全国各地的人吸引到温州来。
  温州人还大胆地杀向了海外。美国、巴西、日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国都有温州商人。在巴黎的13区和14区住的都是温州人,听到的都是温州方言,甚至警察也得说温州话。
  因此,正是温州人"四处出击,八面埋伏"的方式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精神,活跃了各地的市场,使之成为"东方起动点"。
  4 . 宁波人的性格
  宁波人没有杭州人那么多的家园意识。"航海梯山,视若户庭",宁波人是以四海为家的,冒险犯难,天生就是干大事的料,有着坚毅的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他们耻于安守家业,宁愿背井离乡到外面的世界拼搏创业,也不愿守着狭小舒适的家园而碌碌无为。宁波人也没有北方人那种守成享福思想,他们有了钱便立即投入到更大的事业,披荆斩棘,奋力开拓,硬是在陌生的异国他乡开拓出一片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其中不少人成为当地工商界或金融界的巨子。
  香港是海外宁波商人的活动基地。香港的两位"世界船王"是宁波人:已故"世界船王"董浩云,是董氏航运集团的创办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另一位"世界船王"包玉刚,则创办了香港十大财团之一。东南亚各国也是海外宁波商人的活动区域。分布于海外各地的宁波人始终保持经商传统。老一辈宁波商人的后代又成为新一代的商人,在海外商界形成"宁波风"。
  除了四海为家、冒险犯难外,宁波商人的商业资本出路也充分体现了其开拓冒险的精神。他们有了一定资本后,不是买田置地或存放到银行以求保险,而是把商业资本利润投资于产业,把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起来,能够把握高风险与高收益的机会。他们之中也有败走麦城的,但成功者却是多数。宁波人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
  宁波人经商的习俗形成了今天宁波商人头脑灵活、长于思考、善于经营、富于机变的性格,这是宁波商人在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及时调整经营方针,善于捕捉商机,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优秀的现代商人品质。
  20世纪80年代初,正当"世界船王"包玉刚的航运业如日中天、红红火火之时,他却做出惊人的决定:卖掉所有船只。因为他预感到两伊战争对石油产量的影响必将殃及油船运输,因此,他及时抽出资金,投资香港地下铁路和隧道,出任隧道公司主席。而后,又投资由英国人控制的香港最大的国泰航空公司,出任董事长。居安思危,在兴盛中看到潜伏的危机,随机应变,"世界船王"终于又胜利了。
  宁波商人正是凭着这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审时度势、灵活善变的本领,才成为商界的"常青树"。宁波商人的这种品质,完全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优秀商人相媲美。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闪光艾菲亚刷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