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毒娃娃恶魔系列、诅咒系列是不是只能害别人一次?是不是只能害经常梦到同一个人人?

您所在的位置:
巫毒娃娃网络热销 情敌上司同事屡成诅咒对象 11:33:53 &&
7月,娄底新化风水大师网上卖“灵符”月入100万的消息让网友感慨不已。长沙网上,一网友回帖更是激起千层浪,“灵符不算什么,这几年淘宝一直热销的巫毒娃娃更加恐怖。”
淘宝销量最好的诅咒型巫毒娃娃和中国传统的“扎小人”类似。诅咒、扎小人等成本最低的“复仇”方式,有着人性深处黑暗的一面。中国历史上从不少见,但皇家历来禁止。令人深思的是,为何身受现代文明洗礼的都市人群,会选择这种极端、封闭
甚至恶毒的方式宣泄对“内在我”的不满、对“内在他”的愤懑?它怎样借助现代网络的隐蔽性和商业模式催生出一个行业?
近日,三湘都市报记者通过购买巫毒娃娃、采访买卖双方等方式,追寻背后的答案。看似荒诞与怪异的行为背后,折射的是现代都市人群心理亚健康的巨大危机。如不及时疏通,长期采取这类残暴的、阴暗的方式进行心理宣泄,难免想毒害他人最终却毒化了自己,毒化了社会。
壹 网络热销下赤裸裸的情感宣泄
原始的“ 巫毒娃娃”是非洲南部巫毒教施法时的一种媒介,后来被泰国民间用来作为护身符或诅咒仇人之用。由于被商家刻意赋予某种“神力”色彩,很快流传开来。
极强的网络怂恿和卖家煽动,使巫毒娃娃的销售在网络上经久不衰,而都市人群隐藏的心理苦闷、内心压抑与黑暗通过网络赤裸裸地得以呈现。
单店单款巫毒娃娃淘宝热销上千件
7月29日,三湘都市报记者在淘宝网搜索“巫毒娃娃”,共发现宝贝3946件,其中一店铺某款售价15-58元不等的巫毒娃娃30天就售出1091件。
该店的巫毒娃娃分成五大系列:专门惩恶扬善的天使恶魔系列、对付恶人的巫毒诅咒系列、治疗心理创伤的治愈祝福系列、期盼和守护爱情的爱恋系列以及看护你和家人安全的守护系列。
本报记者花费43元购买了守护型、诅咒型两款巫毒娃娃,两天后,保密包装的娃娃送到了。
两款巫毒娃娃均由麻线制成,守护型巫毒娃娃略萌,娃娃的衣服为蓝色麻线制成,且有一对红色的翅膀,手上还插着一颗星星。
淘宝店主给各类巫毒娃娃都附上了一个“传奇”的故事,记者手中这款看上去像手机挂饰的守护型娃娃,淘宝店家这样介绍:“有个男孩买了巫毒娃娃(守护系列),在他出车祸那天,车子被撞得稀巴烂,人却安然无恙,结果可爱的巫毒娃娃——安全男孩不见了,大概是替男孩受伤,回去养伤了吧。”
再看淘宝销量最高的诅咒型巫毒娃娃,一股寒意袭来。娃娃全身没有过多装饰,均由黄色麻线编成,卖家还会送几颗针,意思是要一针一针插在娃娃身上。巫毒娃娃诅咒系列的介绍很具有煽动性:“以德报怨是一种过时的观念,以牙还牙是这个世界运作的正常方法。想要重重惩罚找你麻烦的人吗?推荐巫毒娃娃诅咒系列,能让你一吐心中怨气!”
购买巫毒娃娃,淘宝店主送来了附带的秘籍:最好把对方的各种信息资料写在小纸上,贴到娃娃的头部,诅咒九天,一天一次。也可以同时用9个诅咒娃娃,用来提高效率!店主又再一次表示“最好准备一张对方的头部照片,扎在巫毒娃娃的头部,如果能搞到对方的头发,那么将大大提高诅咒的成功率。”
热销巫毒娃娃10款有9款是诅咒型
8月1日,记者与网店店主进行了如下沟通。
“老板,这个是迷信不?”
“不是的,亲。这个是诅咒专用,是泰国的。”
“一定有效吗?”
“是的,一定有效的,但需要有一定的时间。”
“这个算是违禁品不?”
“不算。”
“你自己用过不,有效果吗?怎么说呢?”
“我也用啊。我觉得这些不应该我来说,应该让客户讲。”
“你刚才说的要等一段时间是什么意思?
“就是1-3个月左右会有效果的,不是即买即有效的,凡事都是有定律。”
“再问一下,这个诅咒系列和扎小人有什么区别吗?”
“这个就是扎小人。”
淘宝店主表示,巫毒娃娃中的诅咒系列和中国传统的扎小人就是一码事。而在记者问及是否有效果时,淘宝店主立马传来3张与买家聊天的截图。
“我想说的是,有效果。在我诅咒的那几天,她基本上白忙。只是,有一天晚上我忘了扎针,结果,第二天,她也就是我的竞争对手生意马上变好……”
值得一提的是,淘宝巫毒娃娃销量前10款有9款为诅咒型。
买家多为女性,针对的对象大多为情敌、上司、同事
购买诅咒型巫毒娃娃的人似乎都有一个不太美好的故事,他们多以自言自语的方式述说着自身的苦闷以及对周遭的不满。
“我买了巫毒娃娃,没日没夜地扎,上面写的是我的名字,多想把过去的自己扎死,离开这个世界,以纯白之姿态,重生一回。”
“我现在只想把那个甩掉我的臭男人先奸后杀,再奸再杀,然后再用巫毒娃娃诅咒他以后再也找不到如我一样完美的女人。”
“很好的巫毒娃娃,我相信他很有灵性,希望我能把仇人刘××扎死,让他不得好死。天灵灵地灵灵,巫毒娃娃快显灵。”
巫毒娃娃在实体店也有销售,而网络的隐蔽性更是为这种不可告人的秘密行为提供了通道。记者通过与淘宝卖家的交谈得知,除了学生因为猎奇心、心智不成熟购买外,更多的买家是都市白领,他们购买巫毒娃娃针对的对象无外乎情敌、上司、同事等,买家多为女性。
今年4月,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发生之后,武昌某高校大三学生青兵就在网上发帖自我反省,曾网购巫毒娃娃诅咒室友。
也有的买家在购买前后心理变化强烈,并开始检讨应该回归人性之善:“买来后突然就心理平衡了,没有用,却也没有先前那么生气和郁闷了,突然明白,或许这真的只是一种心理暗示,足矣……与人为善吧。”
随着电视剧中“扎小人”情节的增多,网络“口碑效应”的积累,巫毒娃娃的影响日益渐长,有人甚至把自身生活的不如意与其联系起来:“你们谁在淘宝上买了巫毒娃娃扎我就明说嘛,不管你要钱还是要人都好商量呀,干嘛那么毒呢,昨天劈脸今天又来划大腿呀,你这玩的是凌迟的脚步呀,用得着这样狠嘛,好好讲嘛,到底我哪里对不起你了。”
更多的关于巫毒娃娃的故事,好笑又无奈。“在路上看见个巫毒娃娃就伸脚去踢,后来意识到做错时,就很惊慌地停下来拜一拜……”
(原标题:巫毒娃娃网络热销 情敌上司同事屡成诅咒对象) 来源:&&&&作者:记者 王铭俊&&&&编辑:易晔&&&&责任编辑:方志华&&&&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号-1(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 马宏利巫毒娃娃网络热销 情敌上司同事屡成诅咒对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7月,娄底新化风水大师网上卖“灵符”月入100万的消息让网友感慨不已。长沙网上,一网友回帖更是激起千层浪,“灵符不算什么,这几年淘宝一直热销的巫毒娃娃更加恐怖。”
淘宝销量最好的诅咒型巫毒娃娃和中国传统的“扎小人”类似。诅咒、扎小人等成本最低的“复仇”方式,有着人性深处黑暗的一面。中国历史上从不少见,但皇家历来禁止。令人深思的是,为何身受现代文明洗礼的都市人群,会选择这种极端、封闭甚至恶毒的方式宣泄对“内在我”的不满、对“内在他”的愤懑?它怎样借助现代网络的隐蔽性和商业模式催生出一个行业?
近日,三湘都市报记者通过购买巫毒娃娃、采访买卖双方等方式,追寻背后的答案。看似荒诞与怪异的行为背后,折射的是现代都市人群心理亚健康的巨大危机。如不及时疏通,长期采取这类残暴的、阴暗的方式进行心理宣泄,难免想毒害他人最终却毒化了自己,毒化了社会。
壹 网络热销下赤裸裸的情感宣泄
原始的“ 巫毒娃娃”是非洲南部巫毒教施法时的一种媒介,后来被泰国民间用来作为护身符或诅咒仇人之用。由于被商家刻意赋予某种“神力”色彩,很快流传开来。
极强的网络怂恿和卖家煽动,使巫毒娃娃的销售在网络上经久不衰,而都市人群隐藏的心理苦闷、内心压抑与黑暗通过网络赤裸裸地得以呈现。
单店单款巫毒娃娃淘宝热销上千件
7月29日,三湘都市报记者在淘宝网搜索“巫毒娃娃”,共发现宝贝3946件,其中一店铺某款售价15-58元不等的巫毒娃娃30天就售出1091件。
该店的巫毒娃娃分成五大系列:专门惩恶扬善的天使恶魔系列、对付恶人的巫毒诅咒系列、治疗心理创伤的治愈祝福系列、期盼和守护爱情的爱恋系列以及看护你和家人安全的守护系列。
本报记者花费43元购买了守护型、诅咒型两款巫毒娃娃,两天后,保密包装的娃娃送到了。
两款巫毒娃娃均由麻线制成,守护型巫毒娃娃略萌,娃娃的衣服为蓝色麻线制成,且有一对红色的翅膀,手上还插着一颗星星。
淘宝店主给各类巫毒娃娃都附上了一个“传奇”的故事,记者手中这款看上去像手机挂饰的守护型娃娃,淘宝店家这样介绍:“有个男孩买了巫毒娃娃(守护系列),在他出车祸那天,车子被撞得稀巴烂,人却安然无恙,结果可爱的巫毒娃娃安全男孩不见了,大概是替男孩受伤,回去养伤了吧。”
再看淘宝销量最高的诅咒型巫毒娃娃,一股寒意袭来。娃娃全身没有过多装饰,均由黄色麻线编成,卖家还会送几颗针,意思是要一针一针插在娃娃身上。巫毒娃娃诅咒系列的介绍很具有煽动性:“以德报怨是一种过时的观念,以牙还牙是这个世界运作的正常方法。想要重重惩罚找你麻烦的人吗?推荐巫毒娃娃诅咒系列,能让你一吐心中怨气!”
购买巫毒娃娃,淘宝店主送来了附带的秘籍:最好把对方的各种信息资料写在小纸上,贴到娃娃的头部,诅咒九天,一天一次。也可以同时用9个诅咒娃娃,用来提高效率!店主又再一次表示“最好准备一张对方的头部照片,扎在巫毒娃娃的头部,如果能搞到对方的头发,那么将大大提高诅咒的成功率。”
热销巫毒娃娃10款有9款是诅咒型
8月1日,记者与网店店主进行了如下沟通。
“老板,这个是迷信不?”
“不是的,亲。这个是诅咒专用,是泰国的。”
“一定有效吗?”
“是的,一定有效的,但需要有一定的时间。”
“这个算是违禁品不?”
“不算。”
“你自己用过不,有效果吗?怎么说呢?”
“我也用啊。我觉得这些不应该我来说,应该让客户讲。”
“你刚才说的要等一段时间是什么意思?
“就是1-3个月左右会有效果的,不是即买即有效的,凡事都是有定律。”
“再问一下,这个诅咒系列和扎小人有什么区别吗?”
“这个就是扎小人。”
淘宝店主表示,巫毒娃娃中的诅咒系列和中国传统的扎小人就是一码事。而在记者问及是否有效果时,淘宝店主立马传来3张与买家聊天的截图。
“我想说的是,有效果。在我诅咒的那几天,她基本上白忙。只是,有一天晚上我忘了扎针,结果,第二天,她也就是我的竞争对手生意马上变好……”
值得一提的是,淘宝巫毒娃娃销量前10款有9款为诅咒型。
买家多为女性,针对的对象大多为情敌、上司、同事
购买诅咒型巫毒娃娃的人似乎都有一个不太美好的故事,他们多以自言自语的方式述说着自身的苦闷以及对周遭的不满。
“我买了巫毒娃娃,没日没夜地扎,上面写的是我的名字,多想把过去的自己扎死,离开这个世界,以纯白之姿态,重生一回。”
“我现在只想把那个甩掉我的臭男人先奸后杀,再奸再杀,然后再用巫毒娃娃诅咒他以后再也找不到如我一样完美的女人。”
“很好的巫毒娃娃,我相信他很有灵性,希望我能把仇人刘××扎死,让他不得好死。天灵灵地灵灵,巫毒娃娃快显灵。”
巫毒娃娃在实体店也有销售,而网络的隐蔽性更是为这种不可告人的秘密行为提供了通道。记者通过与淘宝卖家的交谈得知,除了学生因为猎奇心、心智不成熟购买外,更多的买家是都市白领,他们购买巫毒娃娃针对的对象无外乎情敌、上司、同事等,买家多为女性。
今年4月,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发生之后,武昌某高校大三学生青兵就在网上发帖自我反省,曾网购巫毒娃娃诅咒室友。
也有的买家在购买前后心理变化强烈,并开始检讨应该回归人性之善:“买来后突然就心理平衡了,没有用,却也没有先前那么生气和郁闷了,突然明白,或许这真的只是一种心理暗示,足矣……与人为善吧。”
随着电视剧中“扎小人”情节的增多,网络“口碑效应”的积累,巫毒娃娃的影响日益渐长,有人甚至把自身生活的不如意与其联系起来:“你们谁在淘宝上买了巫毒娃娃扎我就明说嘛,不管你要钱还是要人都好商量呀,干嘛那么毒呢,昨天劈脸今天又来划大腿呀,你这玩的是凌迟的脚步呀,用得着这样狠嘛,好好讲嘛,到底我哪里对不起你了。”
更多的关于巫毒娃娃的故事,好笑又无奈。“在路上看见个巫毒娃娃就伸脚去踢,后来意识到做错时,就很惊慌地停下来拜一拜……”
贰 “人们没有认识到错误根源何在”
“扎小人”等行为在都市人群中隐秘流行,不仅源于它是低成本的复仇行为,也源于人们一直以同样的偏执思维思考问题,不能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是错误的根源。
疯狂、残暴的行为值得深思,虽然在本报记者与心理咨询师的交流中,他们认为这种权利不能被剥夺,但长此以往,很有可能扎针的行为会从隐蔽走向现实行动,害人害己,危害社会。
监管缺失,购买源于“复仇”成本低
就像淘宝店家所说,在淘宝售卖巫毒娃娃似乎并不违法。记者在淘宝20类禁止销售的物品中,没有发现迷信、诅咒类商品。
去年10月,张华发现女儿在淘宝上购买巫毒娃娃,怀疑其会给女儿心灵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便举报了一销售巫毒娃娃的电商,但淘宝判定张华败诉,且没有给出败诉的理由。事实上,商人“以牙还牙是这个世界运作的正常方法”、“恨他你就扎他”等赤裸宣传,无疑是违反社会道德的。
经济评论员岑嵘认为巫毒娃娃的热销主要是因其用较小的成本实现了“复仇”的心理。“无论在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人们都有一些无法采取行动实施报复的仇恨。比如一个弱小的部落被一个强大的部落掠夺, 如果实施报复就会导致这个部落的灭亡。假如复仇这件事情是个自由市场, 那么那些报复成本巨大的行为,实施起来效率低下, 便会被市场淘汰。而扎小人只是用了非常小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实现了较大的收益(想象着仇敌被祖咒而死的快感),因此作为经济人的选择就是扎小人。”
从迷失已久的兽道鬼道中步入“人道”
《红楼梦》中薛蟠的媳妇金桂在枕头下发现一个插了五根针的纸人,认为是宝蟾下的镇魇法;《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颂莲的丫环妒忌主人,扎了一个布人,上面写着颂莲的名字,胸口上插满银针下毒咒。惊蛰日一大早,香港鹅颈桥下,20多名拜神婆化身“专业打手”,手操旧鞋烂鞋,打残打烂放在砖头上的纸公仔,代客痛打“小人”……
从古代到现在,从文学到生活,扎小人、打小人在中国从不少见。
在古代,巫术曾长期被当作非常严肃正经的国家大事,或者是部落、团体、家庭中的头等大事。但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巫师往往失败,但为什么数千年来人们还会笃信巫术呢? 我国电视英语教学的先锋廖康在阐述宗教与巫术名作《金枝》的书评中写道,这不仅因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相同,没有认识到错误根源何在,也有偶胜因素在作怪。就像现代人出于好奇或游戏的心理去算卦一样,九次算错了,他们都不在意,甚至会完全忘记,但一次算对了,他们就会牢记一生,坚信算卦多么灵验。当然,有时巫术产生的心理作用也可能增进战胜疾病的信心或加强求生的意志力。但扎小人行为成为恶毒、黑暗的心理宣泄,一直是被历代官府禁止的。
周作人曾深刻地论述道,对中国人而言,大多数底层民众从宗教中吸取的恰恰不是佛法的思辨、理性、平等、慈悲、智慧等内容,而是硬把它降低到与自己的根基、民族性相适应的原始巫术的水平。他为此非常伤感,所以格外注重启蒙民众的理性、普及教育、推广科学,以追求使人们从迷失自我的兽道、鬼道步入“人道”。
不能强制剥夺人们的这个权利
长沙市心理咨询协会秘书长刘正华给记者说了一个他看过的经典案例。一名在洗浴城工作的女士,因为受到男性的生理骚扰处于心理崩溃的边缘,在朋友的介绍下,她去了有布娃娃的“宣泄屋”。当她看到“宣泄屋”的布娃娃时,马上拿起旁边的银针一根一根往娃娃上插,每插一下,便发出一声低沉的呜咽声。
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虽然这故事的最终结果不得而知,但刘正华认为,使用“扎小人”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使人们存在的对“内在我”的不满、“内在他”的愤懑得到了宣泄。
Wake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师孔维也认同“扎小人”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达到宣泄内心压抑的目的,但仅限于宣泄心理压抑。
“不管你是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做‘扎小人’这个事情,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通过这种方式真的伤害到其他人之前,这只能算是一种供人们选择的宣泄方式,应该是属于一种个人的权利,与言论自由一样,其他人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可以选择批判也可以选择声援,但不能强制性剥夺人们的这个权利。”孔维说。
长期插针泄愤,容易将行为转移到现实生活
在记者和心理咨询师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普遍认为:正确的宣泄方式应找准对象,找对时机,否则“借酒消愁愁更愁”,不良情绪一旦引发,迅速蔓延而不能自控的话,恐怕会带来更大的烦恼(尤其是在这么热的三伏天)。
“长期以这种方式发泄私愤,容易导致心理扭曲,极有可能会把这种行为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可能产生悲剧,这是很可怕的。”刘正华说。
对于宣泄方式的选择,孔维和刘正华均建议,最好是“以静制怒”,或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湖南的大专院校几乎都成立了心理咨询室。部分初高中设立的心理宣泄室更是成效显著。长沙市一中的心理宣泄室就设有沙盘活动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沙盘绘画了解其情绪走向;而在放松训练室,学生可以边听音乐,边看动画使心灵放松;而特制的大型“不倒翁”这种不涉及他者的设施更有助于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正确的宣泄。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人力、物力等原因,心理问题颇多的职员所在的企事业单位,心理咨询室、宣泄室建设却明显滞后。在某银行做柜员的周瑾就对记者说,每天的压力特别大,遇到难缠客户非常多,虽然银行设立了委屈奖,但她更希望银行能开辟心理问题疏通渠道。
文/三湘都市报记者 王铭俊
如果阳光足够灿烂 黑暗将无处可遁
说起与湖南有关的巫术,很多人会想起沈从文和他的湘西,这片苗族人集聚的闭塞大地自古巫风畅行。
当人类的发展由混沌走向清明,由愚昧走向科学,先辈们靠自我感官建立起来的自然哲学、神学一步步倒塌,之前的庄重变成了滑稽,之前的壮美变成了笑话,曾经巫术风行的大地已然开化。
但值得关注的是,在现代文明中昌达的都市却成为古老巫术复兴的土壤。巫毒娃娃、扎小人的背后,隐藏着都市人心理亚健康的巨大危机。虽然守护型等巫毒娃娃也逃不了迷信宿命的责问,可相比迁怒于人的诅咒型巫毒娃娃,后者更让人可怕与厌恶。这种缺乏沟通、全凭自我感觉、存在误解和偏执的心理宣泄方式,无疑是一种阴暗、自闭、残忍的表达,如果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极有可能毒人最后毒己。而运动、交流,哪怕是击打不针对他者的“不倒翁”,都更加阳光。
最近沸沸扬扬的王林事件,更表明“不问苍生问巫术”的现代人心理疾病,已成为一些所谓大师的谋财之道,提供了充足的市场需求。这是值得整个社会警惕与反思的。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正在快速推进,但中国人心理的现代化却任重道远,科学、有效的社会心理康复系统尚未建立,心理健康的意识仍然稀薄。
人性的黑暗面难以根除,但如果阳光足够灿烂,黑暗将无处可遁。
你怎么看待巫毒娃娃?
有没有想过要买一个?
长沙的动漫Sky和潮流前线以前就有买啊。用巫毒娃娃不是有没有作用的问题,而是信不信的问题。虽然它邪乎邪乎的,但有些人确实很无语,实在想发泄一下。
我就想诅咒一个女的。她自己长得实在太丑了,找不到男朋友,知道我有男朋友后,就千方百计在我男朋友面前说我的坏话,想拆散我们。更可气的是,她只要看见身边的女的有男的追,就要去拆散。这种人不遭报应,真是天理不容。
海莉 生鲜超市营业员
巫毒娃娃的名字听起来就不讨喜,应该属于邪术。我是绝对不会去购买的。
它的热卖和流行与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的诸多问题有关系,问题很复杂,大家却只想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掉,迷信邪门歪道就成了一条捷径。这和宗教是不同的,我宁愿相信宗教以向善的力量来净化人心,提升磁场与力量。
赵磊 湖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
觉得很无聊,但不发表反对意见。本人绝不会购买这样的产品,遇到让自己很无语的人,会选择以后不打交道,而不是争论不休甚至气得吐血。既然讨厌那个人,何必还要为这种不值得的人生气呢?
熊美霞 星级酒店人力资源专员
相关热词搜索:
威海新闻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威海市委宣传部主办
威海报业集团承办
内容联系/业务洽谈: /
技术支持与保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是梦见同一个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