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问题,我在网上看<三国志里的诸葛亮诸葛亮>传发现诸葛亮南征居然一笔带过,其实战争问题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受

我个人认为诸葛亮还是相当有野心的,他的野心并不是利而是名,是说千古人物有几人能逃过利与名的诱惑    请听我如下分析    从历史上就可以看出诸葛亮是高智商,军事,政治,皆是精通,而且上通天文,古通历史  像他这样的人应该是知道,历史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他为何还要助刘备,如果他不助刘备,那么晋朝一通天下至少可以提前个几十年,天下百姓也不用受年年战乱之苦  大家无论是看演义还是正史,都该知道诸葛亮生平打了多少战,一个真正要为天下苍生谋福址的人,就以诸葛亮的行为来看,根本扯不上边,他所主导的战事,不知道让多少平民送命,他这样尽力维护一个衰败的蜀根本就是逆天而行    大家还记得&英雄&里,残剑为无名写的两字吗,天下,这两字最终没有让无名杀掉秦王,他想的就是天下苍生,如果没有统一的秦,天下连连征战,惨的只是众生平民    三国也一样,如果诸葛亮没有助刘备,那么晋的统一至少也要提前几十年,那平民也不用饱受战乱之苦,那诸葛亮明知历史进程的不可逆转,亦然逆天而行的动机是什么?    就是名,维护一个弱小的王国,扶助一个接近智障的刘后主,他可以留得千古名,要知道蜀这样的一个弱势群体是很容易极发大家的同情心,让大家极为关注它    当然在这中间,诸葛亮也可以为利,就是自己登上帝位,但蜀与如日中天的魏相比,却已是日落西山,所以就算登上也没什么意义,迟早要玩完,这样的利显然不如留一个身后名来的更好,况且,从实质上说,诸葛亮已经是蜀的实际掌权者了    在想了很久以后,我觉得诸葛亮也只是一个为名所困的人,一个为名所困而将天下多致于战火数十年,让无数人背井离乡战死沙场的刽子手而已  如果诸葛亮和郭嘉一样助扶助魏主,我相信,三国战乱的历史至少可以提前一百年结束,天下苍生可以少受战乱之祸.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好象偏激了一点啊  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为了名利是无可厚非的,强烈的野心也是成为政治家的前提。诸葛亮最多说是选错了路。  “三国战乱的历史至少可以提前一百年结束,天下苍生可以少受战乱之祸”,我想诸葛亮还不至于背上这么大的业障吧  
  以LZ的境界,可以去拍&英雄&了..........
  品朱老师的大作,淘三国浪沙,观风流人物,谈笑风声,寻找真实足迹,积淀一世豪迈,古亦今。    朱老师的书已在认真拜读,富有内涵和底蕴,受益非浅,谢谢朱老师!加油,绝对支持你!!    外国语学院
  说实话,我更本就看不下去!  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如何如何贬低诸葛亮!而是这书纯粹是一种为了出名,为了炒作而出版之物!乘着三国热,也来热一把!  什么新的学术问题,完全就是瞎吹捧罢了!  稍稍翻看了点,就发现了一个作为作学问的人而不因有的问题!  当朱先生提出诸葛亮的政治野心,他为何选择刘备时,列举了许多当时比初期诸葛亮更位高权重之人,更说出了刘备一开始有诸葛亮并不是待他犹如鱼之有水的!我也真以为在刘备死前,诸葛亮一直没有进入刘备的圈子中!  但是,当在下一段论证诸葛亮要排除关羽时,指出了关羽不满刘备对于诸葛亮时,你有引证刘备劝导关羽,说出了备得诸葛亮犹如鱼之有水!  当我看到这里让我相当的失望啊!作为一名研究者,怎能出现如此肤浅的错误!仅仅为了证明自己的一个观点就只利用对于自己有力的证据?!难道你殊不知史书往往就会存在着许多自身的问题吗?  你本身就是为了寻找历史的真相,却在这个商业的时代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我作为一名上海大学的学生,说实话希望您能向那些认真的学者一样,不要因为什么易中天就随意鼓吹三国,更别为了出名而反丢了上海大学的名!!!
  先声明,我也是朱老师的学生。  
这是我的新ID,旧的ID被我用来发吹捧文章。(就在楼上)。被人骂成书托,我不感到冤枉。本来想就这样吧。但看到这么多人议论,我也想发表一些自己的true观点,所以新注册了ID来发表评论。虽然有同学在网上发表反对观点,且注明学号(我很佩服),但我办不到,原因大家自己猜。  
首先,就朱老师对诸葛亮的观点。我大多同意。除了说诸葛亮意图篡位(别说是诸葛亮这个古人,就是今人的想法也不能妄自猜测),其余的观点其实也不是毫无根据的。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这些观点并不是朱老师率先提出的,他仅仅是引用前人的观点。  
我非常不欣赏他的人品,在课上他自我鼓吹,“易中天这么火,是因为他没遇到讲三国的对手,就是我”“我的这些观点是几千年来第一个的(事实上早有人提出)”  
以上这些话,所有去听课的同学都可以作证。而我希望大家不要骂我们这群学生。摘自朱老师原话“大家只要在天涯上给我发帖,这门课肯定过,没发过的......”  
我郁闷啊,上大原先允许学生第一周退课(就是老师滥可以T),那我还能躲。现在取消了这制度,那我,唉,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算是我的一个经历吧。
  这SB还没死心。在煮酒用了N个马甲自吹自擂,被人拍到不拍沉下去了隔段时间又出来了,恶心啊
  退课制度取消了么  悲哀  当然更为学校出了这垃圾老师感到悲哀
  楼主脑袋让马桶卡过啦?    照你这么说当年中国为了不死那么多人就应该投降日本啦        
  近日拜读了朱老师的新书《走下圣坛的诸葛亮》,感觉收获颇丰。  
个人对三国这段历史颇感兴趣,但说来惭愧,本人对三国的认识更的是来自于《三国演义》而非正统的历史书籍。对于《三国志》也只是粗略的通读一遍,远算不上了解。  
朱老师在书中为我们详细评述了诸葛亮,魏延,吕布等三国时期著名人物的功过是非,又向读者阐述了两重君主观,九锡禅让制等观念与制度,使人收益非浅。  
朱老师在书中为蜀汉名将魏延的平反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地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历史上真正的魏延。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对魏延的评价一直不太高,觉得他不过是个反复无常,略有勇力的武将而已,是个三国后期版的吕布。后来看了《三国志》的记载才发现他的确算的上是一个名将。陈寿说他“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曾经“大破淮等,迁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能击溃魏国著名将领郭淮足见魏延有多么出色的军事才能了。  
尤其是在被刘备破格提拔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时他所说的那句“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何其壮哉!这样的话是个反复无常,只有蛮力的匹夫所能讲出来的吗?  
诚如朱老师所说的,魏延和韩信一样,都是军事天才。但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都因缺乏政治远见而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最后,希望朱老师的新书能大卖,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这个贴子以及部分回帖让我想起了逍遥派的丁春秋和他的那些马屁弟子们  你们就可劲儿施展马屁功吧,当天涯人都是智障啊?  lz就你这思想境界和文字组织能力还敢来发贴拍马屁!我要是朱老师早就含羞自尽了!
  朱老师 我看过了你的大作
  你们这些人在这里吹捧,是不是选修课、必修课的分数会高一些?
  用吹捧这个词貌似有点不太恰当,一本书既然出版了就有它的存在价值;既然有人看了,没有人就有权利说出自己的不同观点。  朱子彦老师的书我也去看了,和易中天的有很大不同。其中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虽然现在易中天的观点使得大多数人接受,但《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许多评价也是朱子彦潜心研究的结果,值得去看一下。
  朱老师,只想对你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加油,祝朱老师的书能大卖....
  朱老师卖自己的皮,让别人说去吧
  楼主这不是在说我党的不是
  我也是朱子彦老师的学生,但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这一关系而随意地对学生发表意见进行贬低,我也只是作为一位确实听过朱老师课的人客观地谈谈个人的感受。  朱子彦老师的书之所以在学界引起如此大的风波,除了由于近来因易中天先生的风趣幽默的品三国所带来的三国以外,主要是因为朱老师在他的作品里提出了“诸葛亮有篡位的野心”这一大违传统意识的大胆猜测。虽然在这一特殊的时间提出如此特殊的观点不免让人觉得有炒做之嫌,但相信时间会让真正有学术价值的东西沉积下来,希望大家从历史的角度拭目以待。  诸葛亮是否有野心在我看来实在是个模棱两可的问题,野心不过是一种想法,没有付之于实际的野心并不该被历史地对待,真实发生的事情才真正的影响了历史。野心作为一种想法而非特定的历史事实来探讨其留给大家发挥的空间是极大的,某种程度上这是人性而非历史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撇开对于诸葛亮作为的争论,可以肯定的是朱老师作为历史学家确实为我们打开了认识诸葛亮其人的另一个窗口,无论结论如何,光是这点有其独特的价值.  诸葛亮一介布衣到成为蜀汉政权中的第一把手其心态一定是有变化的,年轻时他曾以孙权“不能尽亮”而回绝其邀请,可见他本是一个期待遇见伯乐然后得到一个能施展其才能的平台,而从隆中对中也可看出他是个有清晰政治报复的政治家,这两点我认为对其野心的解释极为重要,因为在刘备死后刘禅显然没有驾御诸葛亮的能力。没有一个政治家是没有野心的,刘禅只是使所谓“野心“更为明显而已.在诸葛亮追求其政治理想的道路上刘禅只能是一个碍手碍脚的包袱而已。所以我认为更贴切的说法不是诸葛亮在刘禅时期有了“野心”,而是刘禅的低能太突出了诸葛亮的功高压主,换个说法就是野心了。  以上是我对诸葛亮问题的大致看法,希望大家维护我继续发表言论的权利.  朱子彦总的还是让我觉得有些学者的气质,他对魏延和司马家族的评价确实新鲜而不失偏激,特别是从打破了儒家思想从唯物的历史观来评判司马家族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以功过和历史影响为准线显的非常开明,众位不妨看看其书。  
  看了以上的一些意见,也许喜欢的人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人有点偏激,我希望我们不要因为商业或者名利的原因随意臆断,要真正评论一本书的好坏要真正从历史的角度读完此书,并且客观的评论,虽然我们能看到的历史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历史.
  利用五一节,我认真阅读了朱老师的《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之前对于三国的历史,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基础上。当初选择这门课的原因便是希望可以了解更多,解除心里的一些疑虑。  而今,不敢说对三国更加了解,却是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有了重新的认识,众人口中神一样的诸葛亮,其实也并非如此,在朱老师的书中,根据很多史诗研究,发现诸葛亮也有他的野心,他要寻找一个可以充分信任,重用他的君主,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确实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利用五一看了朱子彦老师的《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觉得一下子对三国人物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古往今来人们对诸葛亮都予以高度的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淡泊明智,宁静志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历史上的种种评价都让我觉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杰出人才。但自从看了朱老师的三国史新论以后,我才发现,我们只是停留在历史的表面在看问题,而没有深入的去探讨和研究,诸葛亮明可以侍魏,但却选择了跟随刘备,难道只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那么简单吗?不,孔子说过:人非圣贤。诸葛亮也是人,他难道就没有一点点私心吗?他难道就不想名垂千古吗?因此,经过仔细的研读和分析,我认为朱老师的观点是有理可依的,是值得信服的。               文学院 王芷宜
  利用五一看了朱子彦老师的《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觉得一下子对三国人物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古往今来人们对诸葛亮都予以高度的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淡泊明智,宁静志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历史上的种种评价都让我觉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杰出人才。但自从看了朱老师的三国史新论以后,我才发现,我们只是停留在历史的表面在看问题,而没有深入的去探讨和研究,诸葛亮明可以侍魏,但却选择了跟随刘备,难道只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那么简单吗?不,孔子说过:人非圣贤。诸葛亮也是人,他难道就没有一点点私心吗?他难道就不想名垂千古吗?因此,经过仔细的研读和分析,我认为朱老师的观点是有理可依的,是值得信服的。               文学院 王芷宜
  利用五一看了朱子彦老师的《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觉得一下子对三国人物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古往今来人们对诸葛亮都予以高度的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淡泊明智,宁静志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历史上的种种评价都让我觉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杰出人才。但自从看了朱老师的三国史新论以后,我才发现,我们只是停留在历史的表面在看问题,而没有深入的去探讨和研究,诸葛亮明可以侍魏,但却选择了跟随刘备,难道只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那么简单吗?不,孔子说过:人非圣贤。诸葛亮也是人,他难道就没有一点点私心吗?他难道就不想名垂千古吗?因此,经过仔细的研读和分析,我认为朱老师的观点是有理可依的,是值得信服的。               文学院 王芷宜
  利用五一看了朱子彦老师的《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觉得一下子对三国人物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古往今来人们对诸葛亮都予以高度的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淡泊明智,宁静志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历史上的种种评价都让我觉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杰出人才。但自从看了朱老师的三国史新论以后,我才发现,我们只是停留在历史的表面在看问题,而没有深入的去探讨和研究,诸葛亮明可以侍魏,但却选择了跟随刘备,难道只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那么简单吗?不,孔子说过:人非圣贤。诸葛亮也是人,他难道就没有一点点私心吗?他难道就不想名垂千古吗?因此,经过仔细的研读和分析,我认为朱老师的观点是有理可依的,是值得信服的。               文学院 王芷宜
  利用五一看了朱子彦老师的《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觉得一下子对三国人物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古往今来人们对诸葛亮都予以高度的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淡泊明智,宁静志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历史上的种种评价都让我觉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杰出人才。但自从看了朱老师的三国史新论以后,我才发现,我们只是停留在历史的表面在看问题,而没有深入的去探讨和研究,诸葛亮明可以侍魏,但却选择了跟随刘备,难道只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那么简单吗?不,孔子说过:人非圣贤。诸葛亮也是人,他难道就没有一点点私心吗?他难道就不想名垂千古吗?因此,经过仔细的研读和分析,我认为朱老师的观点是有理可依的,是值得信服的。               文学院 王芷宜
  利用五一看了朱子彦老师的《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觉得一下子对三国人物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古往今来人们对诸葛亮都予以高度的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淡泊明智,宁静志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历史上的种种评价都让我觉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杰出人才。但自从看了朱老师的三国史新论以后,我才发现,我们只是停留在历史的表面在看问题,而没有深入的去探讨和研究,诸葛亮明可以侍魏,但却选择了跟随刘备,难道只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那么简单吗?不,孔子说过:人非圣贤。诸葛亮也是人,他难道就没有一点点私心吗?他难道就不想名垂千古吗?因此,经过仔细的研读和分析,我认为朱老师的观点是有理可依的,是值得信服的。               文学院 王芷宜
  楼主啊 ,你 的 想法 这么我和初中差不多,结果被老师教育了感觉很郁闷。  过了几年我就明白了 ,那全是被书给忽悠的。  诸葛孔明要是这么神能看破天机呼风唤雨,没事在上战场一个雷电召唤术谁他妈能不挂啊 还分啥子三国,直接通关到底成立诸葛帝国。    记住他不是神!!!!当时也不是秦国的天下一统的局面,什么破鸡巴例子
  作者:王芷宜 回复日期: 16:29:03   脑袋被门挤了啊 ,朱子彦没叫你来刷屏给他做广告把,文学院怎么会有你这样的SB。
  王芷宜同学 我是猪老师 看你顶得挺辛苦得 我和学校说说 直接把学位证发你了 其它同学要学习王芷宜同学 多多顶贴 谁要顶到分页就直接保我的研究生 来了就拿硕士学位证
  楼上的有诸葛学四级证,发个给我把
  没看这帖子,如果在书店,看到这书有可能翻翻.  看了这帖子,估计连翻的兴趣都没有.  类似的帖子,我以前也看到过,也是吹捧这位老师的.  这些帖子的作用,类似电视导购,就算放再多,名誉也坏了.  
  其实该作者出发点还算可以,不过也和很多其他学者一样,过于受演义思想左右,缺乏侧底从客观实际出发的精神,但少数方面(如评曹操过于偏激单纯,角度单一,评诸葛对史料了解不足,把关羽之死和诸葛的关系看得太重,个人觉得在当时诸葛还没有这个能力与权力来左右关羽的生死,我想关于本身的为人做官上的缺陷才是关键)的不足不能掩饰全书的优秀性
  看了朱子彦老师的《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觉得一下子对三国人物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古往今来人们对诸葛亮都予以高度的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淡泊明智,宁静志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历史上的种种评价都让我觉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杰出人才。但自从看了朱老师的三国史新论以后,我才发现,我们只是停留在历史的表面在看问题,而没有深入的去探讨和研究,诸葛亮明可以侍魏,但却选择了跟随刘备,难道只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那么简单吗?不,孔子说过:人非圣贤。诸葛亮也是人,他难道就没有一点点私心吗?他难道就不想名垂千古吗?
  LZ凭心而论,如果你也是一个像诸葛亮这样胸中饱富才学的天下奇才,你能做到无所求,在田园山庄度过自己的平淡的一生嘛?    多少才学之士只恨自己未能生在乱士而留名青史。有些人还能写点东西以传后世,而更多的则是郁郁寡欢地度过自己平淡的一生。良驹最悲哀的是碰不到识马的伯乐;英雄最怆然的莫过于无用武之地。    所以即使诸葛亮有野心,有抱负又有什么可奇怪的?人之常情,LZ何必过于计较?
   三国也一样,如果诸葛亮没有助刘备,那么晋的统一至少也要提前几十年,那平民也不用饱受战乱之苦,那诸葛亮明知历史进程的不可逆转,亦然逆天而行的动机是什么?  ----------------------------------------------------------    笑死了,历史岂能假设?没有那样的历史,就不会有当前的状态;不同的历史轨迹造就不同的现状,而在不同的现状下做出了选择又造就不同的未来。要是诸葛亮没有助刘备,会有晋这个国家出现吗?要是没有晋这个国家以后的唐宋明清又怎会必然出现的呢?甚至连楼主也不会出现在这个星球上,更别说出现楼主的贴了!因此说若是要追溯根源,楼主能存在当今世上形成这样的思想与观念,还得感谢诸葛亮助刘备呢。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野心无可厚非,诸葛亮有才华,有能力,为何不能“自取”,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被喻为中国历史上最盛名的帝王之一,但其帝位何尝不是经玄武门之变从父兄手中取之,赵匡胤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却成就了一代唐宗宋祖,有能者居之,顺应历史潮流,既是一件利国利民之事,何罪之有?
我花了一周时间看了下朱子彦老师的&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这和我以往对三国的概念有很大的出入.一开始不是非常认同朱老师的观点,但是反复研读此书后,发现朱老师的见解都是有理可依的,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是值得我们这些热爱三国历史的人去研究下的.总体上来讲,我还是比较认同朱老师的观点的,但是还有个别问题上的观点上存在分歧.  
  我也是朱老师的学生,在这里我想提出我个人在读过《三国志》之后的看法,我感觉虽然和朱老师引用的史料差不多,但我得出来的观点还是与老师的有所不同:  老师书中曾提到诸葛亮弃曹而投刘的最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中原地区人才济济怕不能脱颖而出,因此《魏略》提到诸葛亮在荆州时曾对孟公威说:“中原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而拒绝仕吴的理由则是“孙将军能贤亮而不能尽亮,是以不留。”所以诸葛亮选择了当时穷途末路但能为自己提供广大发展空间的刘备。  我个人认为诸葛亮选择刘备军团是因为有巨大发展空间这个观点言之在理,我十分赞同,但对于老师认为诸葛亮舍孙弃曹的原因还不能完全信服,因为《三国志》的裴注里也有关于这两点作出过评价,这里引用一下:  魏略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臣松之以为魏略此言,谓诸葛亮为公威计者可也,若谓兼为己言,可谓未达其心矣。老氏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凡在贤达之流,固必兼而有焉。以诸葛亮之鉴识,岂不能自审其分乎?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於其始矣。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沈翳哉!委质魏氏,展其器能,诚非陈长文、司马仲达所能颉颃,而况於馀哉!苟不患功业不就,道之不行,虽志恢宇宙而终不北向者,盖以权御已移,汉祚将倾,方将翊赞宗杰,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故也。岂其区区利在边鄙而已乎!此相如所谓“鹍鹏已翔於辽廓,而罗者犹视於薮泽”者矣。  袁子曰:张子布荐亮於孙权,亮不肯留。人问其故,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臣松之以为袁孝尼著文立论,甚重诸葛之为人,至如此言则失之殊远。观亮君臣相遇,可谓希世一时,终始以分,谁能间之?宁有中违断金,甫怀择主,设使权尽其量,便当翻然去就乎?葛生行己,岂其然哉!关羽为曹公所获,遇之甚厚,可谓能尽其用矣,犹义不背本,曾谓孔明之不若云长乎!  裴松之认为以诸葛亮亮之才即使在人才济济的曹魏依然能脱颖而出,而诸葛亮不去就曹魏的原因在于“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故也”。对于孙权,则即使是孙权能尽亮之才,也必然不会翻然去就,此所谓“义不忘本”。  我比较赞同裴松之的这个观点,但我认为朱老师与裴注的见解虽异,但根据相同史实推断出来的各自观点都没有不妥之出,都可以自圆其说,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这个帖里的吹捧真让人做呕                
  弱智,小说当历史........
  前段时间,央视播出易中天的“品三国”,掀起了全国性的三国热,这也激起了作为理科出身的我对三国历史及其人物的兴趣。我也曾多次在网上了解到:在中国,能与易中天“PK”的专家学者并不多,其中有一人就在上大任教,而且他这学期上“三国人才与谋略”这门课程。天时,地利,人和三维一体。于是我推开了三国历史的大门,走进了朱子彦老师的课堂。  以下是我拜读《走下圣坛的诸葛亮》及《三国志》一部分内容后的一些关于曹操的愚见,如有不妥之处,请朱老师赐教。  曹操,战争与政治熏陶下的一个优秀人物;  曹操,乱世时期一颗星光灿烂的明珠;  曹操,大智大勇与奸诈无比的矛盾化身。  (一)用人策略——用人不疑,惟才是举  ??人才是古今统治者最为重视的成败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战乱年代,“人谋”往往胜于天谋,曹操重视人才,善用人才,善于笼络人才,方能克成洪业,成就自己霸主之姿。正如他自己所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恒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此令说得相当明白,只要有才,便可以进入曹操谋士文武团。不要求一定十全十美的完人,金无足赤,瑕不掩瑜。管仲的品质并不怎么好,齐恒公用之而霸天下;陈平有盗嫂受金之嫌,刘邦用之而王天下,兴汉四百年。在这里,曹操把才提升到了德的上面,并不是说否定德行的存在,而是在相当时期内,才比德显得更为重要。中国人的思维观和道德标准一向把德和才分开来看,与西方人不一样。因为这是为了更好的为统治阶级服务。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室垂危,汉献帝名存实亡,各割据势力便纷纷围绕政权这块大肥肉展开争夺。但是,百足大虫,死而不僵,虽然汉朝已经走到了尽头,汉朝的统治影响却并没有马上消失。春秋    战国时期,周朝可以说是没有地位可言了,齐桓公听从管仲的建议,尊王攘夷,终于称霸天下。曹操——三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当然看到了这一点,再加上他的谋臣智囊们大加劝说,所以曹操有了西迎献帝的想法。公元195年(建安元年),曹操冲破层层险阻,将颠沛流离的汉献帝迎到了许昌,从此以后,曹操便一心一意地实行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逐渐成为了解一方的霸主。袁绍对此很不服气,其实袁绍与曹操的目的都一样,建自己政权,打自己江山,为后代铺路搭桥,一统天下。但过程有异。曹操讲究顺时以动,善于抓住时机,善天用“义”字作先锋;袁绍争功冒进,恨一步登天,早早暴露了自己窃取天下的私心,所以袁绍不得不败。  曹操的文治武功,经略四方,让他成为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故陈寿如此评价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袁术虎示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娇情任性,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毛泽东写词中也赞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曹操不是至圣之人,在他身上依然保留着统治者的残暴性。他嗜杀成性,攻陶谦下徐州,屠城池,尸横遍野;战官渡,追袁绍,掠人妻女;诛孔融,杀杨修,文人胆寒;诛边、章,杀崔琰,士子寒心。“持法峻刻,诸将有计划胜出已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假梦中杀姬,借库官之头安众......凡此类事甚多。  ??纵观曹操一生,其历史功绩大于他所犯下的错误,其优秀的政治人格辅助推动了他的历史功绩的发展。有过错但瑕不掩瑜,其人仍是大放异彩的历史之星。    
外国语学院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通过听课和私底下自己看书,对于三国有了很多的了解。从朱老师的书里,我们不但可以看到诸葛亮的另外一面,也同时对其他三国时期的事实和人物有不同侧面地认识。  书的涵盖面很广,其中不但包括诸葛亮的为人、野心,也提到三国的军事战略、三国的政治文化,可以对三国有一个更加全面地认识。  在书中有一个章节特别提到了“吕布”这个人物,对于吕布杀害丁原一事,别后人所批判,但是书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吕布此作为有其必然性。  杀死定员,对于吕布有很大的好处,首先,那时的董卓还不是不可救药的,相反初进京城的时候还是蛮得人心得。如果之后不是董卓倒行逆施,像曹操一样好好利用手中的兵权和天子,吕布说不定还成了良臣择主而侍的典型呢。其次,丁原是并州刺史,董卓是当朝太师,从名分上说,董卓要定丁原一个叛逆的罪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董卓毕竟代表的是中央,只要百姓心中还有汉朝的存在,中央比起诸侯有不可取代的号召力。   所以说,当时情况吕布要投靠董卓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明智的。  然后再看吕布反董卓。初看上去是吕布和董卓的小妾私通(也不知道是不是貂禅),事情败露。但这只是诱因,本质的问题有两点:一.董卓完全失去了民心,天怒人怨,跟着他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二.吕布的并州系军人受到董卓手下凉州系军人的排挤。吕布再受董卓重用,逼近还是外来人,所谓疏不间亲,关键时刻董卓多半会偏向他的凉州嫡系,更何况还出了私通小妾的事情。   而这是吕布一旦反了,首先可以摆脱凉州派排挤,并且掌握朝廷大权,其次在天下也有个好名声。事实上吕布后来是掌了权,后来诸侯征伐中许多人还是提起吕布当年除董卓的功劳。虽然由于能力问题,吕布最终没有成大事,但此番谋略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后来吕布投袁术、投袁绍,去留之间也是见机的不错。最后投张扬,更是很深谋远虑的。上党属于并州,那里是他和部下的老家。在家乡万事都方便,守家时候士兵也会尽全力。同时张扬的实力也不像2袁一样强,不会随便轻视他甚至想卸磨杀驴。再者上党的地方离关东、关中、河北都比较近,这些地方是当时局势的要点。如果有什么变故,吕布都可立刻发动。设想一下吕布要是跑远一点,后来也就没取衮州的机会了。另外,李郭二人假托朝廷的名义,通缉吕布,让张扬很为难的时候,吕布非常机智的用计让他和张扬都能脱身。   由上可见,比起许多人,吕布还是非常有政治眼光的。   所以书中,笔者为吕布翻案,从另外的眼光看待历史,历史会呈现出不同的一面,或许更加的理性,更加的具有说服力。  
  一代将领——于禁    中国是个讲究气节的国家,同样中国也有句话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于为将者,战与降的权衡是很难作出抉择的,马革裹尸自然壮烈,但是对于大局,恐怕对于不同人,面对不同的境遇,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今天就来谈谈曹操手下一位大将---------于禁于文则。  于禁,魏国五良将之一。他最早随鲍信起兵,后来又一起归附曹操,被任为官军司马。从此跟随曹操四处征战。在《三国志》是这样介绍于禁:“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也。黄巾起,鲍信招合徒众,禁附从焉。及太祖领兖州,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属将军王朗。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太祖召见与语,拜军司马。”  于禁在黄巾之乱之时被鲍信招为下属。到了曹操做兖州牧的时候,于禁和手下的正式归属了曹操势力,编在将军王朗的帐下,很快,于禁卓越的军事天赋便脱颖而出,被当时重视军事培植的曹操任命为军部司马。于禁真正开始了为曹操效力的征程。  实际上在历史上,于禁的战绩是与张合张辽等并列而毫不逊色的。于禁在跟随曹操东征西战的日子里,其战绩是显赫的,跻身良将之列,不但不能说有愧,甚至还算过之,尤其在曹操军事前期,于禁之功算得上居首。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够被成为“五子良将之一”。   当于禁随曹操围攻莒县,张绣望风而降。但由于“邹氏事件”的发生,张绣不堪受辱,突击曹操阵营,张绣的突然叛变令曹军应付不及,发生了非常混乱的大溃退。独是于禁约束部下,且战且退。 还没有退回曹军大本营,于禁路上发现十多个衣衫不整的伤兵,一问之下,原来是原本的青州兵在打家劫舍。青州兵原是黄巾贼,後来投降了曹操,仍称青州兵,曹操对他们很宽容,因此经常放肆,乘机抢劫。于禁一听,便追讨这些也是自己人的青州兵。有些青州兵不敌,逃回曹营打小报告,诬告于禁也作反。有人劝于禁首先向曹操处立案,但于禁说:“现在敌人在後面追来,我首先抗敌,至於曹公,他是明智的人,正是谣言止於智者,怕什麼? ”于禁筑好了濠沟以防敌人进攻,然後才令人通知曹操及向他解释。因为曹操听了,认为于禁的做法很对,当众说:“当时敌人来攻,相当混乱,于禁能在混乱中整顿军队,责讨抢掠的恶行,安营筑寨地坚守,真是好将领的榜样。 ”    
  临危不乱是为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面对兵败如山倒的大局,于禁的军队不但作到了不乱,更难得的是,还要独立撑起稳定军心的大旗,且战且退,这对于为将者的军事魅力要求是极高,即统帅才能和威信度的结合。当然这样的将才还要遇见像曹操一样名理的主子,曹操在慌乱中听说于禁斩杀青州军,没有立即整兵攻打于禁,而是等于禁回归,作到了兼听则明,也是难能可贵的。  昌豨的将领作反,于禁和他是好朋友,曹操命他去征剿。昌豨不敌投降,于禁说:“曹公军令如山,被围困後而投降的,一律不赦,我作可以因你是我朋友而失节。”说完便亲自往刑场,来个挥泪斩昌豨。曹操知道後,说:“昌豨投降,为何不找我,真是命中注定他要死吗?”  对于旧友,于禁的划分很清晰,国是国,亲是亲.中国有句话叫“避嫌”,这话其实很重要,对于哪个时代氛围,处世的准则和“避嫌”很有机的结合,于禁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是要择重而弃轻的,在斩杀昌豨的事件上,于禁虽然有作秀的成分,但是这个“秀”其实谁都有可能去做,做了比不做更好,那何妨不做?于禁在处理事情上体现出了一种自然的睿智和技巧。  关于军事能力,于禁确实有很多可以称道的地方,作为“将”,他确实无愧,那么,于禁的一世英明真的就毁于所谓的“水淹七军”么?我认为从这个事件中,看出于禁是无所谓的功名的人,他看中的是实实在在的人命  樊城战役,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城,随后又派遣于禁协助曹仁。由于当时是秋天,突降的大雨使汉水暴涨,平地的水就陡升了数丈,于禁所率领的七军由于不及防备,全部被淹没。无奈之下,于禁率领诸将登高望水,根本没有地方可以逃走,关羽此时利用大水的便利乘大船攻于禁等诸将,于禁只好投降。  这就是《演义》中“水淹七军”的真相,没有关羽那神乎其神的智慧,反而多了一分于禁在绝境中无奈的慨然,作为强弩之末的于禁,像很多在绝境中的将领一样选择了投降,但是去遭到了各种各样的叱骂。 一代名将于禁就这样做了俘虏,然而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在也没有了往日那种果敢和坚毅,而是任由一切讥讽和侮辱在身边萦绕,于禁麻木了,也许他想用这样的方式惩罚自己罢。  在同一年,于禁死了。文帝曹丕拜于禁为安远将军。曹丕欲遣使至吴,便命他去拜见曹操的陵墓,但是于禁来到了陵中,看见粉强上画着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的图画。于禁看见此化,大受刺激,惭愧病发而死。  对于于禁,我们应该多一分敬佩,因为他是统兵作战的奇才,才曹操统兵作战的前期,他的功劳不比张辽、徐晃任何一名将领差半点。于禁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将军,重爱士卒,也许他的投降是为了自己的部下不会白白送死。如果历史上的于禁真的是因为识时务而选择主动投降,我只想说,于禁是一个很普通的将军,在像平常人一样选择宿命的同时,作出了很多不平常的事绩。    三国人才交流与谋略课程
  鉴于自春秋战国后华夏“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又一次文化更新世风,徐徐而至。国内诸多读书人,都可以坦荡荡地亮出自己的研究观点,即使是遭到一片叫骂也在所不辞。朱老师的诸多观点,如诸葛亮的野心、诸葛亮借刀杀关羽等,皆与传统的“三国观”有所背离,激起一片辩驳之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于我来说,其实在此之前对三国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对于各种说法,觉得都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我们看到的历史未必就是真实,除了一些无法抹煞的事件,诸如各国枭雄间的明争暗斗,诸位谋臣武将忠诚与否、野心与否,都只是可以探讨,却难定论的。不过也许是多少受了朱老师这本《走下圣坛的诸葛亮》的影响,我也觉得诸葛亮并非传统文学作品中如此完美,毕竟人无完人,何况是那样的乱世,没有一定的野心和手段,怎么可能到达高位,而前进中的牺牲品,更是必然的存在了,老师指出了魏延,那么,我便来说说马谡吧。    马谡,生于公元一九〇年,死于公元二二九年,马良之弟,蜀国将领。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人。    挥泪斩马谡被传为千古美谈,认为这是诸葛亮执法无私、忍痛割爱的结果,堪为后世执政者楷模。街亭失陷与其说是马谡咎由自取,倒不如说是诸葛亮战略失误的必然。马谡的悲剧,一定程度地掩盖了诸葛亮战略失误的悲剧,使一代悲剧的制造者成为一个完人。    出师西南平定少数民族叛乱时,诸葛亮给了马谡以殊荣,他置大臣们送行队伍于不顾,将马谡单独召上自己的车辆,密谈了三十多里。马谡在车上建言:“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这个策略后来被诸葛亮采用,因之留下了七擒七纵的佳话。    按说,马谡的意见不过是军事常识,略读过《孙子兵法》的人都能知道。奇怪的是,大兵已经出发了,诸葛亮才招部下商讨用兵方略,这同一生谨慎的作风极不一致,粗疏得令人不可思议。平心而论,马谡的军事方略虽是常识,然而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却十分精当,他说:“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曹魏),彼知官势(西蜀)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由是观之,马谡虽存在言过其实的致命弱点,也还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因此陈寿说其传主曰:“才气过人。”  
  建兴六年第一次出兵北伐时,置有实践经验的诸多将领不肯使用,置派遣魏延或吴懿的众将意见不肯采纳,将偏才当成全才,将参谋当成将帅,而“违众拔谡 ”,当魏将张合赶往天水时,又派马谡率兵阻击。马谡到街亭之后,不顾王平连连规谏,竟指挥大军弃要道不守而“舍水上山”,还发出“举措烦扰”的军令。当曹魏军队抢夺街亭时,马谡守军陷于混乱,街亭轻而易举地被敌占领。箕谷一线的赵云、邓芝部,不仅遭到魏军主力的攻击,更由于防范疏忽而遭遇洪水,也被魏军打败了。列柳城高翔部虽然不曾犯有主观错误,然寡不敌众,终为郭淮所击溃。诸葛亮率领主力虽然在敌防守空虚的陇西稍有攻拔,但因街亭已失,“进无所据”而退回汉中。  
  (接上)    这时候,诸葛亮闭口不提“不效,则治臣之罪”的军令状,而是提出《春秋》责帅的原则,在这里,诸葛亮言行发生了尖锐矛盾,既然“责帅”,失败的全部责任,至少是主要责任就应由自己承担,马谡仅是次要者,又何以发生处分的主次颠倒?既然杀马谡,那么,失败的责任就不应“臣职是当”。显然,他推卸了任人失察的具体责任,而担起了空泛的不负责任的“领导责任”。    更何况,箕谷失败的重要原因是赵云的疏于防范,从而导致大军被洪水袭掠。街亭失败是马谡认识的僵化。两相比较,后者更有宽宥的理由,但却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轻重再一次倒置了。后来,蒋琬同诸葛亮谈及马谡被杀时,举了春秋时期的例子说:楚成王杀了败将楚得臣,敌国晋文公的高兴程度可以想见。进而引申道:“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诸葛亮流泪回答说:“孙武所以能制胜天下者,用法明也……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邪?”此说受到后人的诸多赞评,其实这是有疑点的。    古今中外历史上,不究败将责任的事例多不胜数,赤壁之战,曹操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回去后没有处分一个人,只是后来找了个机会,用痛哭郭嘉的方式对部下提出委婉的批评:“郭奉孝(郭嘉字)在,不使孤至此。”夷陵之战,西蜀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刘备没有追究一个部下,即令对投降曹魏的将军黄权,当有司将其妻小家属抓捕下狱时,他却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于禁很典型,他本是曹魏宿将,协助曹仁守樊城时,因关羽“水淹七军”而丧地辱师,被擒后又失节投降。即令如此,曹操也没有罪其妻小。后来由孙权送回魏国,曹丕还封他为安远将军。所有这些,都同军法条文相背悖,都是主帅意志修改军法的结果。目的无非有两个:一是饶一人可以结众将之心;二是对人才的存恤保护。     诸葛亮长期处于行伍之中,如此浅显的道理能不明白?不!遁词而已。说穿了,不过是掩盖自己用人失察的错误,将失败责任诿之于马谡罢了。至于奏章中的“明不知人,恤事多暗”,自然变成了一种姿态,严于律己的姿态。这个目的达到了,后世不是都这样看吗?    街亭惨败后,逃亡中的马谡被重新搜捕回来,并且株连了一大批将领。以中国人的道德衡量,他不仅是导致北伐失败的直接责任人,还是一个不能担负责任的怕死之徒,更是一个出卖朋友的小人;在军人眼中,这种人最被蔑视。然而,马谡临刑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即是说,全军将士都为之哀悼惋惜。十万之众的态度是一架天平,天平准确地评判了是非曲直,只是因为严刑峻法和个人崇拜,全军不敢公开表示不满罢了。至于“诸葛亮亲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等姿态,除了作秀外,当然有缓解怨叹、安稳军心的成分。    后世人谈及斩马谡一节,常常搬出马谡临刑前给诸葛亮的那封信,借以说明马谡的心悦诚服,更证明诸葛亮形象的高大光辉。然而,马谡至死都没有明白,他不过是呈上祭坛的牺牲品,是代诸葛亮承担了失败责任的屈死鬼。  
  看了《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这本书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有种从来也没有过的感觉。三国演义,中央电视台的三国演义连续剧,还有老人们的故事中,对诸葛亮的评价都几乎达到了一个神话的阶段,诸葛亮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代表人物。而看了朱老师的这本作品,让我从几方面觉得新奇并确实让我有了一些想法和感觉有必要从新理解和认识一下历史。  首先朱老师说道诸葛亮真的是那么的神奇百战百胜吗?看了书后发现并不是。如果真的是百战百胜的话,我想以后也就没有了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了。史书上确实有说过诸葛亮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军事家但是他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和管理家。不然他五出祁连山又怎么会次次都无功而反呢?再有就是朱老师对诸葛亮的臣子之心发出了疑问 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对诸葛亮的这方面发出疑问。也许有人会说连刘备临死的时候都说:“若不才则可自取之”这句话。如果诸葛亮真的不是个好臣子他可能这么说吗?朱老师的理解是这正是刘备老练狡猾的地方。而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们不妨在更大胆的设想一下,刘备连对一个是否真实都不知道的皇叔的称号都如此的重视和在乎,当时打着大汉皇叔的名号号令诸侯。怎么可能真心的想如果自己的儿子不行就把皇位和国家自取呢?所以当时极有可能在刘备的帐下还埋伏了刀斧手,如若诸葛亮的回答让临死的刘备有任何的不爽我想。。卡擦。。
也就没了后面的《出师表》了。也正因为诸葛亮表现出了他的忠心耿耿 ,所以刘备给了他扶持幼主的机会。而他真正做到了吗?从表面上看他把一个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但是百姓们都只记住了有一个诸葛亮而忘了有后主刘禅这么一回事情  从古到今,哪一个优秀的臣子敢于会去和皇帝去争强功劳的呢?那只能说明这个臣子确实有着极大的野心,诸葛亮做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玩着他的政治手腕不断的摆平他政治上的对手和不满者,但是当他全部做完取而代之的工作后,要完成左右的一步的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军功。在诸侯纷争的年代里最需要的还是要有赫赫的战功,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诸葛亮如此的疲惫还是要五出祁连山的真正原因了吧!也许也就是因为他五次都失败了无功而反才保住了他以后的千古第一忠臣的美名了吧。  另外朱老师还谈到了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刘备作为主子的原因我觉得分析的不但很有道理而且很实际。最明显的说法就是因为,第一当时的曹操已经相当成功身边出色的谋士也已经相当的多了,不说诸葛亮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他到了曹操的身边有没有机会使用?如果连表现的机会都没有那么怎么能大展宏图呢?而当时的孙权远在江东而自己的哥哥又已经在江东了。并且也并没有得到重用,所以诸葛亮当然也就不能去步这个后尘。而刘备就不一样了。当时的刘备身边可没有什么象样的谋士,当时加入刘备集团就想大学生突然加入了和小学生们在一起的比赛中,那怎么有不赢的可能性呢?虽然说当时的刘备很穷没兵没钱,但他有个不知真假的皇叔身份啊!这个在当时可是很吃香的啊!在当时的曹操已经被世人看做成奸臣狗官了,而孙权也只是缩在江东的山寨大王,只有刘备,人家可以有皇家血统的啊!所以跟着他不管怎么样也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呀。果然诸葛亮在这个刘备集团中慢慢的取得了重视和认同,但是他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层次还差的很远。所以朱老师的书中也提到了新的课题和问题。  
    关羽死了,为什么?真的完全都是他的失误吗?又真的完全都是刘备的疏忽吗?我看了朱老师的书我觉得朱老师分析的很有道理。关羽是收到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这样一个指令的,我们先不说关羽为什么会失败,失败后为什么刘备集团不派一兵一卒呢?有人说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我觉得不是。因为刘备为什么会死?还不是因为要为关羽报那一仇而大军杀向江东,而最后大败而回?所一刘备是在乎和重视关羽的那为什么当时没有派兵呢?我想作为当时宰相的诸葛亮应该早就会料道关羽的那个性格会出问题那又为什么会把关羽放在荆洲这样一个军事重地呢?如果结合后面书中所写所说的,在用坏一点点的想法去假设一下的话,诸葛亮这是一步妙棋。关羽放在荆洲肯定会出事,刘备肯定会报仇,肯定会失败,肯定会托孤儿,然后就大权在手。 这虽然是一个可怕的设想,但是如果诸葛亮真的是有大的野心的话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诸葛亮后面所做的一些越权的事情和后主对诸葛亮的不满都可以表现出其实这对君臣的关系有多么的微妙。  以上我只是对朱老师书上的部分内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历史,其实我们知道的真的太少了,孰是孰非,真真假假,千年以后也难辨真伪了,但有一种不断去探究,不断冲破传统束缚的精神是好的。毕竟,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不要走前人走过的错路,那有了对历史的新解,也就给了我们新的启迪,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一开始并不是非常认同朱老师的观点,但之后发现朱老师的见解都是有理可依的,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是值得我们这些热爱三国历史的人去研究下的.总体上来讲,我还是比较认同朱老师的观点的,他把那些分歧解说得有理有据。  
朱老师曾举了诸葛亮回信给李严关于“授九锡”的问题,认为诸葛亮回信中“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这句话有不臣之心,我个人意见与朱老师有所差别,因为这封信里同样也有这样提到:“吾本东方下士,误用於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我觉得这里诸葛亮亮体现出的对刘备的感恩戴德之心还是依旧未变的,并且后来也说要“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两点我想不是一个包藏祸心的臣子能说出口的。同时,我认为诸葛亮信中后来说“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这话,很可能是为了敷衍李严而写的,因为同样作为托孤大臣,李严写这封信的本意要真是劝诸葛亮称王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在这个时候诸葛亮亮要是义正词严地加以斥责的话很可能会使托孤大臣李严畏罪而投向曹魏以求自保。这样的话对本来就弱小的蜀汉政权无疑会是巨大打击。所以诸葛亮选择了这样模棱两可的答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老师认为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许多不臣之言,特别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等,像训子之语。而我个人认为在《蜀书-先主传第二》中,刘备临终前确实说过:“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我想既然是刘备有命在先,刘禅兄弟自然对诸葛亮格外尊重,而诸葛亮的语气略有父辈之感也是情有可原的。再说,陈寿在《蜀书-后主传第三》评价后主:  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后主惑于阉宦,而诸葛亮作为一个希望蜀汉复兴的脱孤大臣,向后主提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请求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老师曾拿东晋桓稳“欲立功河朔,还受九锡”与诸葛亮亮所云“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作对比,认为其言行相似。但是我还是觉得诸葛亮亮与桓温有很大不同:桓温是在第三次北伐大败后率军从广陵返回姑孰,在今安徽当涂西驻扎,自己带兵入朝,逼迫褚太后废海西公帝位,改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自次之后更加专权于朝廷。于此相对应的,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的言行:  郭冲四事曰:亮出祁山,陇西、南安二郡应时降,围天水,拔冀城,虏姜维,驱略士女数千人还蜀。人皆贺亮,亮颜色愀然有戚容,谢曰:“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於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贺,能不为愧。”  汉晋春秋曰: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於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已后,诸有忠虑於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蹻足而待矣。”於是考微劳,甄烈壮,引咎责躬,布所失於天下,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  以上,我个人还是觉得诸葛亮还是值得后人称颂的一代明相。与老师的看法有异,惶恐不能自安。但虽然如此,我看完老师的书后,觉得老师的观点也有充足的论据和论证,也是基于史实的研究并非哗众取宠之论,根据老师的思路确实能推出诸葛亮“自取”的观点,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希望老师不要在乎外面人的偏见和不理解,还原史学家眼中历史的真实。  
我是朱老师的学生,也并不是我是他的学生我就吹捧自己的老师.我拜读过朱教授的新著《三国史新论—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一书,觉得朱教授提出的许多新观点,特别是对于诸葛亮这一在国人心中印有圣人光辉形象并已代表国人智慧的化身人物,提出了质疑,并且也从学术角度举出了大量的事例来证明其观点,我个人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我想要了解的就是历史上每个人物的本来面目,并不希望加入个人的主观偏见。我也希望每位读者在通读了之后,再对其加以评价。
我是朱老师的学生,也并不是我是他的学生我就吹捧自己的老师.我拜读过朱教授的新著《三国史新论—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一书,觉得朱教授提出的许多新观点,特别是对于诸葛亮这一在国人心中印有圣人光辉形象并已代表国人智慧的化身人物,提出了质疑,并且也从学术角度举出了大量的事例来证明其观点,我个人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我想要了解的就是历史上每个人物的本来面目,并不希望加入个人的主观偏见。我也希望每位读者在通读了之后,再对其加以评价。  05124795     鲁明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里的诸葛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