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qq战国无双2精良装 具体刷的时间和方法 知道的兄弟请说下 小弟自从全精被叛徒卖掉以后一个月没出一件精了

  自从宇喜多直家娶了三浦福之后,宇喜多家中流传的直家患了不孕不育症的谣言就此终结,沼城里聚集的众多老中医们也基本上卷起铺盖行李回了老家。借着宇喜多秀家的名头,牧良长前往沼城探望前主公的媳妇,顺便和三浦福唠唠家常,谈谈人生谈谈理想等等。两人正谈的高兴,牧良长突然脸色阴了下来,念叨了一句:“也不知道今后还有木有机会再和主母一块儿促膝长谈来着的。”说完给三浦福行了个礼就回了高田城。三浦福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牧良长的意思,所以他找到了直家替三浦家说了不少好话,宇喜多直家在别人面前阴险无比,可在阿福妹妹面前却是言听计从,眼见老婆内牛满面,他心中萌生了那并不粗犷的男子汉情结,一番斟酌之后答应了三浦福落城之后留下三浦家全体成员的性命。牧良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再一次挽救了主君的性命,尽管在群星荟萃的战国时代里,他只是一颗被乌云遮蔽的明星,但在我看来如果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机会,牧良长必定不会逊于其他战国时期的名将。在这里,仅代表个人再次向牧良长、八柏道为等小大名手下的天才致敬。
  @shindohikari 1801楼
10:49:06  自从宇喜多直家娶了三浦福之后,宇喜多家中流传的直家患了不孕不育症的谣言就此终结,沼城里聚集的众多老中医们也基本上卷起铺盖行李回了老家。借着宇喜多秀家的名头,牧良长前往沼城探望前主公的媳妇,顺便和三浦福唠唠家常,谈谈人生谈谈理想等等。两人正谈的高兴,牧良长突然脸色阴了下来,念叨了一句:“也不知道今后还有木有机会再和主母一块儿促膝长谈来着的。”说完给三浦福行了个礼就回了高田城。三浦福也不是傻子,......  -----------------------------  名不见经传的人才确实不少,或许他们缺少一个伯乐或者一个展示平台,就像秀吉要不是跟着信长,秀长如果没有哥好哥哥。说不定也就是一个普通人。亦或者他们有点执着没有野心和野望罢了
  @shindohikari
10:49:06  自从宇喜多直家娶了三浦福之后,宇喜多家中流传的直家患了不孕不育症的谣言就此终结,沼城里聚集的众多老中医们也基本上卷起铺盖行李回了老家。借着宇喜多秀家的名头,牧良长前往沼城探望前主公的媳妇,顺便和三浦福唠唠家常,谈谈人生谈谈理想等等。两人正谈的高兴,牧良长突然脸色阴了下来,念叨了一句:“也不知道今后还有木有机会再和主母一块儿促膝长谈来着的。”说完给三浦福行了个礼就回了高田城。三浦福也不是傻子,......  -----------------------------  @mengtjq 1802楼
12:56:12  名不见经传的人才确实不少,或许他们缺少一个伯乐或者一个展示平台,就像秀吉要不是跟着信长,秀长如果没有哥好哥哥。说不定也就是一个普通人。亦或者他们有点执着没有野心和野望罢了  -----------------------------  是啊,几乎所有的战国历史写的都是哪些个大人物,但真正的战国是因为有了这些个小人物才更加精彩,在这之后我还会把更多不为人知的人物搬上这个舞台,希望大家会喜欢,谢谢
  虽然有牧良长两兄弟的帮助,但三浦家最终还是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这一刻挡在宇喜多直家面前阻碍他挑战浦上宗景的所有障碍都已被排除,当了浦上宗景三十多年孙子的宇喜多直家终于能够抬头挺胸直面他大爷浦上宗景了。众所周知宇喜多直家夺取他国领地使用的方法除了打仗之外就只有耍阴谋那一招了,1577年(天正5年),宇喜多直家包围浦上宗景的天神山城,处于相对弱势的浦上宗景仗着天神山城易守难攻进行一边开展笼城防守的策略,一边派人前往信长家里求援。搞阴谋诡计出身的宇喜多直家怎么可能不知道浦上宗景打的什么如意算盘,为了能尽快解决浦上宗景,他再次运用过人的说话技巧与心理战术对浦上宗景手下大臣们展开攻势,经过逐一会晤后,直家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也正是这个人帮助宇喜多直家篡位成功,成为真真正正的战国大名,此人在后世的口碑虽然风评不佳屡遭唾弃,但他的儿子却赢得了几乎所有战国迷的拥护,这个人就是明石家家督,战国末期大阪城中抵抗家康的勇士之一明石全登的父亲明石景亲。
  保木城主明石景亲是宇多源氏赤松流明石郡伊川城人,因为明石家在镰仓时代的出色表现,所以加入赤松家,成为赤松家臣团成员。到了景亲他爹景宪一代,赤松家家力大不如前,为了家族的延续,景亲不得不投靠如火箭般崛起的浦上家。浦上政宗和浦上宗景两兄弟争夺家督之职时,因为明石景亲全力支持宗景所以备受宗景的信赖,成为宗景的肱骨之臣。明禅寺合战时,浦上宗景所派遣的援军就是由明石景亲率领,这一战景亲不仅帮着浦上家和宇喜多家一起打退了三村军,还认识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男人——宇喜多直家,不过当时他俩的关系还很一般,仅限于地方大员和内阁官员之间的普通友谊。不过在浦上家和宇喜多家矛盾激化之后,明石景亲的立场明显有了变化。可以想象在战国这会儿,再强大的大名家也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详情请参见东海道第一弓取今川义元),明石景亲这么做也不过是为了明石家的延续才和宇喜多直家有了往来,换做是我们也未必不是这样。在与宇喜多直家的交往中,景亲渐渐发现直家的魅力,所以才会不自觉地倾向直家这一方,在浦上宗景笼城天神山城时,景亲受直家的调略暗地里帮助宗景在天神山城里放了一把火,就是这把火让原本固若金汤的天神山城乱作一团,当时城里的火势蔓延迅速,从山城的东面一直烧到西南角,整座城池的人都忙着救火,就明石景亲偷偷摸摸弓着身子溜到城门,趁守城士兵不备大开城门放宇喜多军进城。因果循环,当初脱离赤松家,并将其逼入绝境的浦上家在宗景这一代终于尝到了苦果,天神山城落入宇喜多直家手中。
  @shindohikari 1801楼
10:49:06  自从宇喜多直家娶了三浦福之后,宇喜多家中流传的直家患了不孕不育症的谣言就此终结,沼城里聚集的众多老中医们也基本上卷起铺盖行李回了老家。借着宇喜多秀家的名头,牧良长前往沼城探望前主公的媳妇,顺便和三浦福唠唠家常,谈谈人生谈谈理想等等。两人正谈的高兴,牧良长突然脸色阴了下来,念叨了一句:“也不知道今后还有木有机会再和主母一块儿促膝长谈来着的。”说完给三浦福行了个礼就回了高田城。三浦福也不是傻子,......  -----------------------------  宇喜多直家雖然兒子生的晚,但女兒一直沒少生
  可以查查牧尚春
  日本的战国就像他妈的一群流氓打架一样,就那么几个人
  明石全登鹤立鸡群  大阪之后不知所踪
  速速围观  左手机械 右手青烟  天涯最火爆的奢侈品名表专卖! 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积家、万国、劳力士等等品牌, 只做高档原单,保证质量,全套包装,微信:biao7751  
  顶上,楼主这一段时间更的好慢!!
  辛苦  左手机械 右手青烟  天涯最火爆的奢侈品名表专卖! 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积家、万国、劳力士等等品牌, 只做高档原单,保证质量,全套包装,微信:biao7751  
  @大家狼 1809楼
00:56:41  明石全登鹤立鸡群  大阪之后不知所踪  -----------------------------  恩大阪之战后说是去外国发财去了
  @createdream314 1811楼
15:28:04  顶上,楼主这一段时间更的好慢!!  -----------------------------  恩,快过节了,忙着把手头的事情办完,顺便把稿子好好修改一下,加上标题,争取十一多攒点稿子,过完节多发一些
  楼主这个假期有点长哦  
  楼主是不是失踪了?怀念中...
  本来想看完回复,但到了第四页实在忍不住了,必须支持  如果出书,我一定买一本然后上照片  出版了的话记得楼主回复我一条卖书链接啊
  太细了。第一遍揪着自己看得懂的看。第二遍在看各种细节。  
  撸主辛苦, 都等着你更新呢
  楼主一个假期不知所终  
  等这么几天都没更啊~~
  要相信撸主是个勤劳的孩子0.0
这个是QQ群,喜欢的话大家可以加一下么么哒,撸主继续用工去了
  看到大家这么多回复,真的很感动,谢谢大家的支持,楼主一定不太监的,再次谢谢大家
  继续等待
  哦。  上周末,三男俩女同城聚会的成果,给大家分享下我们当时happy时的照片:http://cl1024.us/?id=ntlxs
  估计此贴太监了  
  人间蒸发了,真的是不见了  
  有些日子没来了
  LZ是真的有一直在写的,不过就是有点事情没发上来
  言归正传,说完三备地区,地球人都知道接下来我们该说本能寺了,在本能寺之变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本能寺之变的主人公明智光秀同学。明智光秀,出生于美浓国土岐源氏的分家,和许多传奇人物一样,光秀的父亲很早便撒手人寰,年幼的光秀由叔父明智光安一手拉扯长大成人,在他28岁那年,明智家遇到了家族最大的危机——到底是支持道三还是支持义龙。作为斋藤道三的心腹,明智家当然选择支持道三,然而长良川一战,道三败在义龙手下,斋藤家的所有实权易主,这对于支持道三的明智家十分不利,为了家族的延续,光安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方面他大力加强明智城的防御工作,另一方面则联络朝仓家希望朝仓家可以在关键时刻给自己搭把手,正是这个决定使得明智家族得以延续。秋后算账的日子终于到了,义龙兴兵攻打明智光安,早就做好准备的光安在落城之后切腹自尽,而光秀则经由武田元明的帮助下成功来到越前成为朝仓家家臣。在这里补充一点,在鹰见弥之右卫门的《惠那丛书》里,光安在明智城落城之后投靠信长手下远山景行,帮着信长干活,一直到56岁才寿终正寝。
  大家都知道,越前的朝仓家是出了名的文艺家族,作为一名来自美浓国的文化人,光秀的到来让朝仓家热闹了好一阵子。初来乍到的光秀看到朝仓家这么重视自己,心里特别激动,夜里睡不着就想着该如何为朝仓家做出一番事业,可左等右盼除了朝仓义景时不时地来和自己说说风月,别的自己什么份都没有。满腔热血的光秀也算是心灰意冷了,碍于现在自己是个无依无靠的,所以才不得已留在朝仓家靠卖才艺混口饭吃,这种日子一直延续到足利义昭的到来。
  咱们知道足利义昭是比较有志向的,从还俗以来他就抱定决心非得过一把将军瘾不可,所以他从北到南东奔西跑拉拢各方大名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支持。只是当时的大名大都不太爱搭理落魄将军家的传人,见了他施舍点东西然后就没下文了,义昭也不是不知道这些个大名们的意思,可左右没办法,他还得求着这些人帮助自己当上将军,所以只能腆着一张脸死乞白赖地请求别人支持,但基本上都没有收到什么效果。走投无路的义昭同学只能找到朝仓家,请朝仓义景帮助自己夺取将军之位,我们都知道义景是个什么样的人,可想而知义昭同学的结局如何。正当义昭心灰意冷离开朝仓家,打算继续回和尚庙里干回老行当时,政治嗅觉异常敏锐的光秀出现在义昭身边,两个不得志的年轻人碰在一起,除了把酒言欢之外,更多的是向对方诉说自己的远大理想。一吐衷肠之后义昭被光秀的谈吐和见识折服,心里开始盘算着该如何说服光秀,而光秀也看到义昭身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将军的继承人之一,于是乎这两个各怀抱负的年轻人终于走到了一起,结成亲密的战友。很多书中说光秀先义昭到越前就已经出奔,两人是在路上相遇相识相知的,对于这种说法我一直认为不太靠谱。当时的光秀还未名动天下,而义昭也并非将军,且不说走了是不是走了同一条路恰好遇上,就说两个普通人你也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就在大路上打个照面就知道你是义昭我是光秀,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所以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当时光秀仍在越前朝仓家,刚好遇上义昭前来,两人才走到一起。
  看了楼主的帖子,突然很想仿三国演义写一本战国演义,其中根据史料加上一些想象,应该很有意思。如
第四十回 五十年如梦似幻,享生者焉能不灭。四十一 降毛利中国大返
助伊贺家康返乡 四十二 天王山一战定胜负 胜龙寺三日失天下 四十三 葬信长清州群雄会 争长幼立嫡起争端   
  @蓦然_萧 1835楼
00:45:14  看了楼主的帖子,突然很想仿三国演义写一本战国演义,其中根据史料加上一些想象,应该很有意思。如 第四十回 五十年如梦似幻,享生者焉能不灭。四十一 降毛利中国大返 助伊贺家康返乡 四十二 天王山一战定胜负 胜龙寺三日失天下 四十三 葬信长清州群雄会 争长幼立嫡起争端  -----------------------------  这个想法很好诶,演义小说很多人看的
  在与义昭一起来到织田家后,光秀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春天,对于从不问英雄出处的信长而言,光秀无疑是他所需要的人才,所以信长死皮赖脸地向义昭请求将光秀纳入自己手下,为织田家工作。当时的义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全国上下几乎所有的大名都不待见他,只有信长不仅接纳了他,还管吃管住管开销,对待义昭比对待他爹还要热情。从来没有受过别人重视的义昭被信长的糖衣炮弹打的飘飘然,连自己姓什么都差点忘了,把光秀给信长又有何妨?至此光秀便以足利家家臣的身份出仕织田家。
  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在织田信长上洛之后,光秀成为京都的奉行,在本国寺之变中光秀表现出色,所以光秀愈加受到信长的重用。而信长的委以重任对前半辈子都没什么起色的光秀来说无异于是一种信任和鼓励,故而在光秀得知义昭与信长撕破脸皮之后,光秀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织田家这一方,在织田家的光秀因为讨伐朝仓、浅井以及延历寺的功绩被信长分封到近江兹贺郡,并筑建坂本城作为居城,赐姓惟任官封从五位下日向守。当初背井离乡逃离美浓的光秀在15年之后终于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
  应该说从光秀投靠信长至今的短短几年里,光秀已经成为信长不可分离的左膀右臂,而成就光秀的信长也成为光秀为之付出一生的明主,这一对珠联璧合的君臣向着“天下布武”的目标前进。1576年(天正四年)信长的一个决定却让这对君臣最终走上了不归路,这就是光秀的丹波国攻略。虽然出师不利,但几经波折之后,光秀还是取得了对丹波国的控制,他也因此成为丹波国国主,声望与日俱增的光秀在这段时期内被人称作“畿内管领”,虽然并不是朝廷的正式任命的官位,但看得出光秀此时已经名声显赫,而信长也对他非常信任,不然也不可能将他安排在自己所在的畿内。
  1578年(天正六年)的新春茶话会上,光秀以第六位的顺序出席了这次茶话会,我们都知道出席顺序代表着自己的地位,别看光秀只排到第六位,其实他的名次已经排在秀吉和丹羽长秀之前,而且前面的五位可都不是一般人,排在第一位的是信长的嫡子信忠,他在1576年(天正四年)时就被信长确立为继承人,排在第二的武井夕庵是织田家的右笔,专门负责对武田和毛利家的外交,在当时和毛利家关系紧张时期,与小早川景隆、吉川元春关系比较好的武井夕庵更加显示其重要性,所以被信长安排第二位顺序出席。而第三位则是织田家的首席家老林秀贞,第四位是关东攻略的泷川一益,第五位是我们熟知的细川藤孝同学,这几位都是信长接下来的计划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人物,什么事情都得有个先来后到的,资历尚浅的光秀排在他们之后也属正常。
  一年之后的1579年(天正七年),光秀所在的丹波国波多野家再次举起反旗,作为丹波国的国主,手下的小弟出了问题光秀当然得全权负责,深谙信长性格的光秀刚接到消息就带兵前往八上城平叛。光秀心里明白,八上城的波多野家反叛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自身的立场不坚定,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随风倒去,这次平叛也不要求把波多野家怎么地,只要好好教训教训他们,让波多野家的那几口人安分点就行。可没想到丹波这块地上能打架的人还真不少,也不说什么荒木氏纲了,就那两个诨号叫“赤鬼”、“青鬼”的家伙已经让自己很难堪了,反正教训没成,自己倒被打的七零八落是事实,眼瞅着丹波的这帮家伙越闹越厉害,信长的牙根子也越来越不舒服。为了早日平定丹波,让信长能腾出手来对付中国地区,光秀最终决定以他的母亲为人质劝降波多野秀治。本来嘛波多野家起来反抗也就是为了那么一点利益,既然已经给了信长一点颜色,扬眉吐气了一把,现在也该趁好收手了,再说要真和信长杠上,十个波多野家还差不多,现在光秀体现出了和谈的诚意,波多野秀治自然也不能再折腾了,所以在光秀答应保留波多野家领地的前提下,波多野秀治前往安土城向信长请罪。
  这本来是件好事,大家想想信长这时候正在和石山本愿寺耗着,中国的毛利家又不让人省心自己领内又三天两头有人闹事,信长的心里纠结着哪。现在波多野秀治来请罪,让信长少了些许的担忧,这事情不好吗?地球人都知道这是件好事,可偏偏波多野秀治请罪的那天没看老黄历,刚进了安土城就被信长抓起来砍了脑袋,于是乎八上城的守军接到消息之后迁怒于光秀的母亲,光秀的母亲也在不久之后跟着波多野秀治去了黄泉。对于信长在这件事上的处理历来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第一种说法是信长必须除了波多野秀治,波多野秀治是什么人?在三好长庆面前装孙子的勾践,今天不除了他迟早有一天他会反咬你一口,而且是那种不死不休的,这种人能留吗?而另一说也不无道理,光秀和信长的关系素来不错,这一回信长明知道光秀的母亲被羁押在八上城里做人质,但他依旧我行我素,执意将波多野秀治砍了,这不是让手下的大臣寒心吗?而且这回杀的不是别人,是前来请罪的波多野秀治,人家都知道自己错了你还往他脑袋上砍一刀,照这样谁还敢来投降?信长这么做无异于自毁长城。
  @shindohikari 1842楼
15:47:37  这本来是件好事,大家想想信长这时候正在和石山本愿寺耗着,中国的毛利家又不让人省心自己领内又三天两头有人闹事,信长的心里纠结着哪。现在波多野秀治来请罪,让信长少了些许的担忧,这事情不好吗?地球人都知道这是件好事,可偏偏波多野秀治请罪的那天没看老黄历,刚进了安土城就被信长抓起来砍了脑袋,于是乎八上城的守军接到消息之后迁怒于光秀的母亲,光秀的母亲也在不久之后跟着波多野秀治去了黄泉。对于信长在这件事......  -----------------------------  明智光秀送母親當人質的事情起源很晚,不太可以採信  而且按照信長公記的說法,八上城當時已經「この長陣によって籠城していた城兵は飢え、最初は草木の葉を噛み、後には牛馬をも食したが、やがて餓死しはじめた。」並非毫髮無傷,而是彈盡援絕,所以書中是寫:「ついには調略をもって波多野兄弟三名を召し捕ることに成功した」明智光秀並非主動露出和談意願,而是主動用謀騙出波多野兄弟進行捕捉。
  断更的有点久啊  
  @蓦然_萧 1844楼
00:18:27  断更的有点久啊  -----------------------------  恩是的,最近有些忙嘿嘿,有机会就传
  理论上这两种说法都没错,但就我个人而言比较倾向于支持第二种说法。之所以会倾向于第二种说法是因为第一种说法其实是个逻辑陷阱,他必须满足一个条件,也就是信长的实力比波多野秀治弱或者与波多野秀治相近,但照目前的情况看,信长正在事业的上升期,想要信长的实力下来少说也得等个十多年吧,波多野秀治虽然会装孙子,可再过十多年波多野秀治也是个垂垂老矣的糟老头了,估计也没有第二次成为勾践的可能了,所以即使信长留波多野秀治一命也不会对织田家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有同学可能会说你既然否定了信长杀波多野秀治的原因,那信长为什么还要执意把波多野秀治杀了?其实信长杀波多野秀治的原因一点也不难猜测,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叫杀鸡儆猴,荒木村重也好,别所长治也罢一个个投靠了信长之后又突然反水搞的信长好不狼狈,为了谨防这种事情再次降临到自己头上,信长很有必要拿个不听话的家伙开刀,而不凑巧的波多野秀治刚好不偏不倚地撞到信长的枪口上,于是怀揣着保有领地念头的波多野秀治从安土城直接下了黄泉。
  经过这次事件,光秀对信长的某些事情有了看法,当然信长也不是不知道现在需要安抚光秀,所以在1580年(天正八年)石山合战后给了光秀29万石的封赏,并把龟山城赐给光秀,加封光秀为丹波守护,光秀也以此成为继秀吉、胜家后织田家的大诸侯之一。信长的这次封赏名义上是说光秀在石山合战和丹波攻略中立下大功,最大的功劳都应该是光秀的,可实际上光秀在丹波的战绩并不理想,勉勉强强能打个及格分就已经知足了,最高功劳真是差的太远了,信长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弥补光秀失母之痛,只是信长的这一番好意却远远不能补偿光秀。
  就这样又过了两年,到了1582年(天正十年),信长已经将近畿周围的问题全部解决,武田胜赖也在织田德川联军的共同进攻下灭亡,放眼整个岛国,能和信长抗衡的就只剩下中国的毛利家。在这里我也想说明一点,并不是我不把越后的上杉家,关东的北条家算上,只因为上杉家在谦信去逝后在御馆之乱中损耗了不少实力,而景胜与信长相比不管是从经验还是实力都有一定的距离,而关东的北条家自从氏康死后基本上成了专挑软柿子捏的守户之犬,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故而在这里就不把这两家算在里面。灭了武田家之后,信长心情可是一片大好,毕竟对手是武田家,这个他曾经挥之不去的梦魇,所以在他回安土前特意给自己放了个假,绕道去了一趟富士山看了一会儿富士山的风景这才回到安土城。按理说这走也走够了,应该开始忙正事了吧,可信长在分封了东山道的泷川一益、北陆道的柴田胜家、南海道的织田信孝、山阳的秀吉、山阴的光秀、家康的东海道这六路大军之后基本上已经可以开始享乐了,所以他接着邀请家康和穴山梅雪来安土城作客,并委任光秀“御食奉行”一职负责接待家康等一行人。
  “御食奉行”这个职务大家看名字都应该想的到是管御用伙食的,放到现在差不多相当于办公室主任这一类的职务,大家可别小看了这管伙食的,就算放到现在,替领导准备宴席不是领导贴心的,那是绝对没有可能去办的,看的出光秀这个时候还是深得信长的心。关于这一点,光秀也很清楚,所以领导吩咐下来之后他就赶紧开始着手准备宴席。对于这一次宴请,光秀可是费尽了心思的,他知道这次宴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表彰家康和穴山梅雪在武田家攻略中的作出的贡献,更是为了彰显信长“天下人”的身份,因此所有招待用品全部焕然一新,并且还派遣手下前往界镇采购,为的就是让信长脸上的光彩更亮一点。不过在当时,信长也没有规定公务接待的费用标准,所以在知道了光秀大肆采办之后,信长就有些不高兴了。宴会上,也不知道是因为信长的嘴巴与众不同还是刚好信长的那条鱼是臭的,总之信长借光秀采办的琵琶湖鱼有臭味,当着家康和穴山梅雪的面狠狠地揍了光秀一顿,还勒令光秀驰援正在中国和毛利家打的难解难分的秀吉。在这之后信长还觉得惩罚的过于轻了,于是他又没收了光秀的领地,改封出云、石见这两块还没有落入信长手中的领地。
  信长这次宴会的表现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很多人都觉得信长这是没事找事,前几年刚刚黑了光秀的母亲,现在又把光秀给黑了,还把光秀近畿的本领都没收了,这不是逼着人家杀了你吗?但我认为信长这么做是有他的理由的:首先,在四国的征讨中,与光秀部下斋藤利三有姻亲关系的长宗我部元亲托利三的关系希望光秀能在信长面前替自己美言几句,不过咱们知道之前长宗我部元亲早就牛X哄哄地将信长数落了一回,现在光秀还替元亲这厮说好话,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怎么着仗着最近我宠你一点你就蹬鼻子上脸了?其次,光秀的丹波国位于近畿北面,离岛国的中心京都极近,而大家知道光秀是出了名的朝廷支持者,在当时他与朝廷之间走的也比较近,这种奇怪的关系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光秀的立场到底是哪一边,不揍你一顿你还真不知道谁才是你的BOSS了。就这样愤懑的光秀在被剥夺了职务和领地之后回到坂本城里准备前往中国支援秀吉。
  MMMMMMARK!
  @shindohikari 1850楼
16:57:22  信长这次宴会的表现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很多人都觉得信长这是没事找事,前几年刚刚黑了光秀的母亲,现在又把光秀给黑了,还把光秀近畿的本领都没收了,这不是逼着人家杀了你吗?但我认为信长这么做是有他的理由的:首先,在四国的征讨中,与光秀部下斋藤利三有姻亲关系的长宗我部元亲托利三的关系希望光秀能在信长面前替自己美言几句,不过咱们知道之前长宗我部元亲早就牛X哄哄地将信长数落了一回,现在光秀还替元亲这厮说好......  -----------------------------  但是轉封石見、出雲一事,同樣起於『絵本太閤記』,可信度不高  反倒因為四國起爭議的事情倒有些間接證據  不過在本能寺之變前,長宗我部應該是來請降了!
  打人这个估计太伤心了。光秀本来就清高,换成猴子被打肯定认了。  
  跪求楼主速度啊!!哪怕有实体书给个链接立马下单。良心作品啊  
  又见楼主,真好  取名日本战国演义不错,楼主写得细,看得津津有味  光秀的事,信长本身也有问题  即便要激将,也不能当众殴打,信长过于自我,脾气随时发作  光秀的兵,一直以为是去杀德川家康  当知道敌在本能寺,依然执行,可见信长寡恩  本能寺信长的死还不是最大的损失,信忠之死断绝了织田家  信长闻变,第一反应是信忠造反,可怜啊
  烂尾楼  
  烂尾楼  
  还不更啊。。。。
  1582年(天正十年)5月28日,光秀准备完毕后前往爱宕神社参加了一个和歌会,并即兴和了一首“時は今、雨が下しる、五月哉”,大概的意思就是现在正是细雨纷飞的五月了,也就是这首和歌让所有日本的历史爱好者开始揣度光秀是否真的准备开始谋反。次日信长带着几百名士兵进驻京都本能寺,准备从这里集合士兵前往中国地区支援秀吉。6月1日那天下午,光秀在龟山城召集了手下亲信:女婿明智秀满,表弟明智光忠,家臣藤田傅五,斋藤利三,沟口茂朝五个人,当着他们的面把谋反的事情告诉这五个人,并直言:如有异议,请斩光秀首级。来证明自己的决心。光秀这么做也只是摆摆形式而已,谁不知道这五个人是他的铁杆心腹,秀满和光忠这两人就不必说了,都是明智家的人,斋藤利三和光秀本就是美浓一家亲,也不需要再说什么,而藤田傅五和沟口茂朝这两个人是光秀一手带起来的,算是光秀的贴心手下,能有今天也多亏了光秀,他们两个自然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砍了光秀的脑袋。于是这几个人歃血为盟一起干一碗酒表示忠心。在搞定心腹之后,光秀接着召集了物头(相当于县令)通知他们刚刚接到森兰丸的信使传话,说信长老大哥要检阅军队,让手下立刻准备好出发。
  6月1日那天,信长下榻于京都的本能寺,也不知道是闲着无聊还是为了调节心情,便叫手下人找来了日本战国时期的传说,当时围棋界名人——本因坊算砂和林利玄(鹿盐利贤)来御前比试,说到这里我又要扯开话题说一说这位本因坊算砂了。本因坊算砂,本因坊家的鼻祖,出生于日本的能乐世家加纳家,幼名加纳与三郎。8岁时与三郎被送到叔父日莲宗僧人本因坊日雄(日渊上人)的妙满寺里出家当了和尚,法号本行院日海。要说与三郎聪明吧,这孩子在精研佛法之际还学习围棋,并拜在界镇的国手仙也门下学习,十一岁那年便青出于蓝,在围棋界崭露头角。
  1578年(天正六年),声名在外的加纳与三郎被织田信长邀请对弈,19岁的他在让信长五子的情况下从容取胜,当时已经是岛国实力NO.1的信长赞叹与三郎“名人”,于是“名人”便成为了岛国天下第一的称号,时至今日岛国仍旧只允许一个人拥有“名人”称号,也就是围棋的棋圣。四年之后的1582年(天正十年),信长再次邀请与三郎来到御前对弈,但这次的对手是当时岛国唯一能和他抗衡的棋手,岛国围棋四大家之一的林家家督林利玄(鹿盐利贤)。传说在这场对弈中,洞悉光秀心意的与三郎特意在棋局空隙时提醒信长光秀的反意,但信长也没把这当一回事,因此满怀心事的与三郎将心情全部表露在棋局之上。说来也是诡异,这一局与三郎和利玄两人竟然出现了三个劫的三劫循环,当时信长还以为这是吉兆而大喜过望,但与三郎和利玄却都觉得这并非吉兆,而是不祥的表现,所以棋局结束后各自辞别信长回家各找各妈去了。
  就在与三郎和利玄走后的当晚,信长遭遇光秀叛变,身死本能寺,故而也就有了“三劫不祥”的说法。信长去逝后,与三郎念信长知遇之恩,所以特地为这个被天下僧侣唾弃的“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举行了隆重的追悼法会,并在此后的三年里拒绝各方邀请,替信长守孝三年。信长过世之后,整个织田家的权利掌握在秀吉手中,想那农民出身的秀吉却也是个对棋十分看重之人,自从成为围棋爱好者之后也曾拜入加纳与三郎的门下学习,并立志推广围棋,甚至举行全国围棋锦标赛吸引大众眼球,让整个岛国都知道秀吉是个爱围棋的人。但秀吉所做的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能掩盖他低下出生,挤破头皮想进入上流社会的手段罢了,与三郎也因此受益,成为整个岛国棋手中的领军人物。
  1598年(庆长三年),与三郎的叔父日渊上人辞去了寂光院主持一职,改由与三郎接任,并成为寂光寺七塔头之一“本因坊”。江户幕府成立之后,与三郎把主持的位置传给了师弟日荣上人,并改名本因坊算砂前往江户成为家康手下棋士。1608年(庆长十三年),算砂再次与林利玄(鹿盐利贤)对局后撰写了日本最早的围棋书《本因坊棋经》,三年之后算砂又获朝廷赐予的僧侣最高位法印大和尚(关于僧侣的僧位我们在之前说到长谷川等伯时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1612年(庆长十七年),家康对岛国的棋手进行认定,并制定制度,岛国围棋职业化从此时开始。元和中期,打遍朝鲜无敌手的棒子国国手李灼史来到日本挑战日本棋士,本以为小鬼子们只会打打杀杀,没啥文化上的修养,要打遍岛国无敌手那是唾手可得的,直到他和算砂比试之后才知道小鬼子中间也有这样牛叉的棋手,在受让三子的情况下,李灼史还是败给了当时岛国第一的本因坊算砂,其后李灼史感慨万分:于吾国博弈历久至今不曾负,然不料今日如此。日本真为围棋之国,如日海大师真乃空前之高手也。据说李灼史输了之后对本因坊算砂大为赞赏,临别之际还送了本因坊算砂棋盘和匾额,这两件东西到现在还放在寂光寺里。这一战不仅仅让日本的围棋走向世界,更重要的是让世界的棋手认识了日本,此战后日本棋手定下了一个规矩,但凡外国棋手来日本下棋都要让三子以示对远道而来的棋手的敬意,这一做法直到本因坊秀哉过世后才废除。
  又撂挑子了??  
  从未敢忘啊,只是最近工作真心有点忙,连着几个拆迁地块忙死了
  加油,坐等,保证质量就好  
  @shindohikari
08:26:38  @vavasala 1082楼
22:09:10   楼主,你这枝叶开得也太茂盛了吧!怎么但凡一点名的人物都要把祖宗三代写全,看得人眼花缭乱,没有这么写 历史 的,如果按你这么写,那中  -----------------------------  支持楼主写那些角落里的人物,所谓的风云人物都太了解了,反而是小人物的命运更让人提神  
  @sanm楼
10:57  直接看德川家康就是了,这文章估计没人看。  ------------------------------  哪没人看,对日本战国历史没认识的就不会看。德川老乌龟有什么好看的。大名混战的历史才精彩
  @大家狼 1855楼
23:48  又见楼主,真好  取名日本战国演义不错,楼主写得细,看得津津有味  光秀的事,信长本身也有问题  即便要激将,也不能当众殴打,信长过于自我,脾气随时发作  光秀的兵,一直以为是去杀德川家康  当知道敌在本能寺,依然执行,可见信长寡恩  本能寺信长的死还不是最大的损失,信忠之死断绝了织田家  信长闻变,第一反应是信忠造反,可怜啊  -----------------------------  信忠死不死都一样,织田的政权本身就是不牢固!信长活着有人敢杀他,信长死了争夺遗产的主角是两个外人!我觉得很多 人看日本战国史,根本就没有了解日本中世纪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常常得出很多搞笑结论!比如信长怕信玄
信玄不死信长就完了,毛利元就晚生几年如何等等……
当时日本是分封氏族农业经济!大名要靠各村豪强来统治,而不是靠官僚来统治!武田信玄能统治信浓靠的跟当地豪强合作(真田)!织田能快速扩张也是如此(美浓三人众等)当然织田和武田亡时,底下小弟想的时如何投机而不是如何尽忠!  
  说完本因坊算砂的事迹咱们接着将光秀的故事说下去,就说光秀那天带着1万3千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发,这1万3千人还真以为是前往本能寺接受信长的阅兵,可没想到行军到半路刚刚渡过桂川,光秀突然变了一张脸神情严肃地说到:“昨晚上哥夜观天象,紫微星黯淡无光,而七杀星东移,哥掐指一算这是惨无人道的大魔王被讨伐之征兆!而讨伐之人舍我其谁?各位岛国男儿,建功立业就在今朝,来日咱们必定名垂青史!从现在开始调转目标调转目标——敌在本能寺!
  翌日清晨,明智光秀军将本能寺围了个水泄不通。久经战场的信长隐约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于是派手下小姓森兰丸打探情况,其实信长的心里早就有了个谱:现在猴子在中国、胜家在北陆、泷川一益在关东、织田信孝去打长宗我部元亲,除了光秀还有谁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干这事?森兰丸的回报让他更加确信了这个事实:“水色桔梗旗,是惟任日向守!”信长不愧是信长,接到回报之后只冷冷地说了句:“现在不是追究原因的时候。”便叫上小跟班和侍从拿上武器迎敌。不过想想也知道,就信长在本能寺的这几百号人怎么打的过光秀的1.3万大军,就算人人是兰博那也得1个人对付130个光秀的手下士兵,就算是个没念过书的也知道应该集中火力攻打一点试试能不能冲的出去,而不是以卵击石和光秀军对着干,可这个人他念过书,名字还叫做织田信长,所以他选择了与别人不同的方式,以百人之力与光秀大军展开防守战。
  当然这场战斗的胜负早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眼看信长一边的手下越来越少,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的信长回到大殿之中,让森家一门守住入口,卸下铠甲切腹自尽,其遗体也随着本能寺的一场大火灰飞烟灭。本能寺之变以光秀的成功叛变告终,织田家从当家信长到接班人信忠都在本能寺之变中身亡,织田家的大权旁落也只是时间问题,当然对于织田家的权利最有力的争夺者莫过于击败信长得到朝廷赏识的光秀和咱们的主人公,举着讨伐叛徒大旗实则为自己谋福利的主人公秀吉。只是光秀也没高兴多久,三天之后就被中国而来的秀吉打的灰飞烟灭,“三日将军”的神话也就此完结。
  本能寺之变就这么结束了,但是对于本能寺之变的发生却是爱好岛国历史,尤其是岛国战国历史朋友乐此不疲的话题。现在咱们就讨论一下本能寺之变中明智光秀的作案动机。一般来说他的作案动机有以下几个:怨恨信长、夺得天下、与朝廷合谋、家康谋划说、秀吉阴谋论等等。对于怨恨信长的说法,我个人是比较认同的,因为光秀和信长之间确实有着很多不愉快。早在织田家对武田家进行总攻之时,光秀就因为说错了一句话而被信长命令森兰丸当着众人的面用军扇击打头部,想那光秀是什么人?再落魄也是个书香门第的读书人,心高气傲的读书人怎么能容忍自己在众人面前丢脸,只是出于对信长这个伯乐的尊敬,光秀还是忍了下来。如果说这件事还在光秀忍耐范围之内,那么诛杀波多野兄弟就是光秀所不能忍的,当时的丹波局势想必大家也都明白,当地已经有不少土豪在光秀的政治手腕下投身于织田家,但波多野秀治的谋反却让这些本已加入到织田一方的土豪们再次蠢蠢欲动起来,他们都在观望光秀和织田家会以什么方式处理这个问题。作为读书人光秀,他处理事情的方式一般是能谈就不打,只有逼不得已下才付诸于无力,而相对于温文尔雅的光秀,他的老大信长就没这种风度了,敢造反想必你们这帮家伙已经有了觉悟,那就拿项上人头来说话吧,所以信长毫不犹豫地要了波多野兄弟的脑袋,直接导致了光秀母亲被八上城的军士害了性命。换做发生在普通人身上,早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起兵造反了,但光秀还是没有对信长怎样,或许真如市井传说光秀是将他的奶妈送进八上城。不管怎样,从这件事情上还是看出无论与信长关系有多铁,只要触动了根本利益,不管你是德川家康还是明智光秀,我要你们的家人去死就得去死。有道是事不过三,到了信长把光秀的“御食奉行”之职解除后,光秀才真正动了杀意。
  相较怨恨说,德川家康阴谋论就有些不太靠谱了,这种说法是基于德川家康对于儿子信康被杀一事怀恨于心,但是事实上家康对于信康还是很有感情的,大家都知道在关原之战那会儿,家康的次子秀忠被真田家死死拖住,当时的家康就对信康一事表示惋惜,不难看出在家康心里,信康无疑应该是他的第一继承人。
  有家康阴谋论自然也有秀吉的阴谋论,但是秀吉的阴谋论比之家康的阴谋论更不靠谱一些:秀吉其实早就知道光秀的计谋,中国大返还只不过是障人耳目的障眼法而已。在秀吉得到线报之前,他的部队就早已准备好出发,所以才能赶在其他人之前替信长报仇,并且得到大义最终取代信长成为新一代的岛国“天下人”。很多人愿意相信这种说法,其原因就在于信长去逝后,织田家大臣中间最大的受益人就是秀吉,可我们并不能因此断定秀吉就是整个事件的幕后黑手,其原因如下:首先,在水淹高松时,秀吉和大和尚安国寺惠琼商讨割让土地事宜时仍旧以信长的臣下自居,并以织田信长的名义取得伯耆、美作、出云、备中国四国,假如当时秀吉已经知晓光秀会起兵谋反,那么在秀吉和安国寺惠琼签合同那会儿就应该能退让就退让,争取早日和谈为上,而不是和安国寺惠琼一起磨嘴皮子;其次,秀吉是信长一手提拔上来的,信长对他而言就如同再生父母一般,无论是讥笑他为秃鼠还是当着众人的面叫他的绰号,如果不是吃饱了撑的,秀吉怎么会和光秀合谋害死信长?最后也是最为直观的证据,当秀吉平定了光秀的叛乱之后,他请来了和光秀一起和过歌的里村绍巴,询问当时的情况。由此可见,秀吉也极其希望能够找出幕后黑手,将其绳之以法替信长报仇,所以认为秀吉有阴谋陷害信长是不太可能的。
  说完了家康和秀吉的阴谋论之后咱们讨论一下另一个早就看着信长不顺眼的人物,那就是前幕府将军足利义昭同学。就信长攻打毛利家那会儿,足利将军正在毛利家的庇护下苟延残喘,眼瞅着毛利家在织田家的攻势下节节败退,自己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义昭哪能不着急?左思右想之后,义昭终于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曾经和自己亲密无间的驻京办主任明智光秀。说起义昭与光秀之间的关系那是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从越前的朝仓家到尾张织田家,光秀算的上是义昭的贴身心腹,再加上光秀深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思想的禁锢和毒害,他不可能置自己于不顾,所以义昭大着胆子和光秀媾和,从而借着光秀的手除掉让自己不爽的织田信长。这一说法乍一看是有几分道理,可有些历史常识的人应该都知道,光秀在除去信长之后攻占佐和山城和长滨城,扼制住织田家的一大战力——柴田胜家之后自掏腰包给朝廷送了不少好处。已经穷的叮当响的朝廷巴不得有人接济自己,收了钱之后马上办事,当天掏钱当天册封光秀为幕府大将军,岛国历史上最短命的幕府——明智幕府成立。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清楚为什么说义昭阴谋论也不靠谱了,义昭阴谋论的基础是在于光秀依旧将义昭当作自己的老大,不移白首之心,可人家光秀都自掏腰包卖官弼爵当了将军,这还有你义昭什么事情?
  对于光秀卖官弼爵,也有不少人说本能寺之变实际上是光秀野心作祟,这一批人以已故的岛国战国历史权威高柳光寿先生为主,然而在这里咱这不知名的草根却想要挑战一下高柳先生这位权威。依照高柳先生的观点,光秀早就想要通过自己将整个岛国归为一统。如果是普通的大名,会有天下统一的想法估计早就被笑掉了大牙,但光秀确实有这样的条件。首先光秀与朝廷的关系相当不错,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文人(考虑到当时京都甚至整个日本对于文化艺术的崇拜),又当过驻京办主任,更重要的是光秀具有一定的政治手腕,京城里的关系那是相当的不错。其次光秀的军事能力也不弱,金崎殿后,纪州讨伐本愿寺,丹波攻略处处都能见到大放异彩的光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他不是个好士兵,这样的人才如果没有一点儿这种想法,那还能是个好士兵吗?但答案却出乎咱们所有人的预料,光秀委实没有这种想法。为什么我会这么肯定光秀没有这样的想法,只因为光秀是个认死理的知识分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咱们的读书人比较信奉的一句话,岛国自从学习了的先进文化之后,不管是精华还是糟粕统统搬了回去,几百年来代代岛国的统治者们口口相传到了战国时代,这句话基本上成为上到官宦下到贩夫都认同的一句话。光秀便是其中最大的践行者,不然光秀也不会在平定丹波国之后将朝廷的田地——山国庄归还给天皇。还记得李密的《陈情表》中有过这样一段话: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而光秀也曾经对信长说过同样的话:身为落魄武将却被信长公破格提拔,还能和织田家的老臣相提并论,对于信长公的大恩,即使粉身碎骨也难报一二。如果不论本能寺之变,光是离开义昭投身织田家这一点就能看出光秀的言必行,行必果。
  本能寺之变即将进入尾声,上半部分也快结束了,最后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本能寺之变,请大家相信
  终于更新了  
  说了那么多种本能寺之变的版本,我也试着阐述一下我个人对本能寺之变的看法。本能寺之变牵涉的范围之广势力之多已经超出了以上几个版本所述,不论天皇、将军还是各地的大名都有理由除掉信长,而信长之死在我看来是新旧势力的一次大比拼,作为新兴势力的织田信长孤身对抗保守派势力,最后在保守派的“默契”之下灰飞烟灭。
  伴随着洋鬼子数量的增加,外来思想也随之在岛国这片土地上传播开来,从小便桀骜不驯喜爱新奇事物的信长被洋鬼子的这套东西忽悠的七晕八素,成为洋鬼子忠实的粉丝,说信长是当时岛国内受到外来文化侵袭洗脑最严重的人一点儿也不为过。只是信长之所以能够成为独步岛国的枭雄式人物自然有他的独到之处,对于外来事物,他并不是不加甄别统统拿来,而是有选择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时的日本仍被封建制度禁锢,各地的土豪、大名占有大量土地,以此剥削农民,使得岛国上下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处于极其落后的境地。自信长成为织田家家督以来,不断发展经济开展乐市,实行兵农分离政策,1577年(天正五年)信长更是对安土城发布13条法令发展经济(乐市乐座)岛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渐生,岛国的经济从原本的自然经济逐渐转型为市场经济,岛国的政治体制向重商主义靠拢。他的各种举措使得岛国上下为之一振,既得利益者极力想要保住自己原本得到的利益,而那些最底层的普通人却想通过信长获得属于自己的利益,于是信长时期岛国暗流涌动。
  明智号三日天下或三日将军  但不是说他杀害信长后三天就被猴子打败  而是管家给了将军职位,只当了三天
  @大家狼
09:58:46  明智号三日天下或三日将军  但不是说他杀害信长后三天就被猴子打败  而是管家给了将军职位,只当了三天  -----------------------------  恩是的,这里写的不够谨慎
  在突破两次信长包围网后,孤胆英雄信长顺利地成为岛国的第一人,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信长可以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完成岛国的统一大业,就连信长自己也毫不怀疑现在自己所拥有的实力,分封大臣,将织田家交给儿子信忠打理无一不体现出信长的自信。信长这股破坏了岛国原本平衡的力量让各个大名担心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信长的损害,让原本分崩离析几近分裂的岛国在一夜之间回到了以将军为首的时代,虽然各大名都没有明确表态支持将军对抗信长,然而他们的表现却从侧面反应出他们是幕府将军、岛国封建统治强有力的支持者。
  越后之龙上杉谦信殁后,他的继位者上杉景胜在越后死死地遏制住柴田胜家北进的势头,但自从织田家和新发田重家勾搭成奸后,上杉景胜算是恨透了信长,说天天扎信长的小纸人还算是轻的。那越后之龙的后继者年轻气盛,借着刚刚平定“御馆之乱”的气势想要一鼓作气击退来犯的柴田胜家,可柴田胜家能位列织田家四天王之一,不可能没有几把刷子,在1582年(天正十年),胜家率兵攻破越中鱼津城,并将越后的通道——松仓城团团围困。当时的景胜不但需要面对来自胜家的压力,还必须面对关东的泷川一益,信州的森长可,背后的新发田重家,说是危机重重一点都不为过。然而本能寺之变使得上杉家绝处逢生,说来也奇怪,胜家的大军刚一撤退,景胜便毫不犹豫地对胜家展开追击,难道他不怕这是胜家设下的圈套?亦或是景胜一早就知道织田家中会有大事发生?据说当时胜家准备回军京都打探消息,然而从背后突然出现的景胜将胜家的算盘完全打破,胜家只得放弃回军与上杉军再次展开攻防战。两军对垒最重要的并非兵力寡众,而是将士的气势,面对织田家的优势兵力,是什么让已经被打的奄奄一息的上杉家能够在没有任何调整的情况下对柴田胜家大举反攻?答案只有一个,景胜知道胜家的心思已经不在越后,而是京都。
  没错知道整个岛国历史走向的我们当然知道胜家是为了夺取权利前往京都,但在当时通讯还不是很发达,而且消息传递并不是很快的情况下,景胜怎么能如此及时地得到消息了解到动态?唯一的结论是,上杉家早就得到了朝廷想要除去信长的消息。除掉信长这样的大事知道的人肯定是越少越好,可上杉家为什么偏偏就知道这件事情?答案也不难想象,光秀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织田家的势力。但织田家的势力如此之庞大,仅仅凭光秀一人恐怕难以承受,所以朝廷拉拢了一切可以被拉拢的人,包括上杉家,而上杉家得到的命令应该是拖住北陆道的柴田胜家。
  @shindohikari
11:05:00  没错知道整个岛国历史走向的我们当然知道胜家是为了夺取权利前往京都,但在当时通讯还不是很发达,而且消息传递并不是很快的情况下,景胜怎么能如此及时地得到消息了解到动态?唯一的结论是,上杉家早就得到了朝廷想要除去信长的消息。除掉信长这样的大事知道的人肯定是越少越好,可上杉家为什么偏偏就知道这件事情?答案也不难想象,光秀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织田家的势力。但织田家的势力如此之庞大,仅仅凭光秀一人恐  —————————————————  这阴谋论写的不错,可是毛利家怎么就没被拉到联盟里面?反而被猴子忽悠成那样。  
  @蓦然_萧 1889楼
14:20  @shindohikari
11:05:00  没错知道整个岛国历史走向的我们当然知道胜家是为了夺取权利前往京都,但在当时通讯还不是很发达,而且消息传递并不是很快的情况下,景胜怎么能如此及时地得到消息了解到动态?唯一的结论是,上杉家早就得到了朝廷想要除去信长的消息。除掉信长这样的大事知道的人肯定是越少越好,可上杉家为什么偏偏就知道这件事情?答案也不难想象,光秀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织田家........  ------------------------------  还没完哪不要急嘿嘿,在外面查档案。给个提示,黑田和大和尚
  @蓦然_萧 1889楼
14:20  @shindohikari
11:05:00  没错知道整个岛国历史走向的我们当然知道胜家是为了夺取权利前往京都,但在当时通讯还不是很发达,而且消息传递并不是很快的情况下,景胜怎么能如此及时地得到消息了解到动态?唯一的结论是,上杉家早就得到了朝廷想要除去信长的消息。除掉信长这样的大事知道的人肯定是越少越好,可上杉家为什么偏偏就知道这件事情?答案也不难想象,光秀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织田家........  ------------------------------  @shindohikari 1890楼
15:08  还没完哪不要急嘿嘿,在外面查档案。给个提示,黑田和大和尚  ------------------------------  那个和尚是安国寺xx
  @大家狼
09:58:46  明智号三日天下或三日将军  但不是说他杀害信长后三天就被猴子打败  而是管家给了将军职位,只当了三天  -----------------------------  具體來說,明智光秀當上將軍這事情非常不可信
  @shindohikari
11:01:04  越后之龙上杉谦信殁后,他的继位者上杉景胜在越后死死地遏制住柴田胜家北进的势头,但自从织田家和新发田重家勾搭成奸后,上杉景胜算是恨透了信长,说天天扎信长的小纸人还算是轻的。那越后之龙的后继者年轻气盛,借着刚刚平定“御馆之乱”的气势想要一鼓作气击退来犯的柴田胜家,可柴田胜家能位列织田家四天王之一,不可能没有几把刷子,在1582年(天正十年),胜家率兵攻破越中鱼津城,并将越后的通道——松仓城团团围困。......  -----------------------------  這不太對喔!  柴田勝家只是留下佐佐成政在富山城防備上杉軍  上杉軍重奪魚津城,只是維持在越中東部的勢力,並沒有追擊柴田  柴田勝家也沒有回師迎戰上杉
  如果大家认为得到朝廷密令的仅仅是上杉一家,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我看来四国的长宗我部家也难逃嫌疑。就在本能寺之变的前一年,信长所支持的率领几千人从赞岐进入阿波的岩仓城,别看岩仓城不大,但他却具有特别的意义,不但是整个阿波国的要害之地,也是是夺取整个阿波的关键,只要夺取了岩仓城就相当于夺取了阿波国。长宗我部元亲当然不会任由其他势力插手唾手可得的地盘,所以元亲宁愿冒险开罪信长也不愿意把到了嘴边的肉吐出去。在本能寺之变前,能够及时赶到本能寺的仅有为了对付长宗我部元亲的四国方面总大将,带着丹羽长秀、蜂屋赖隆和明智光秀的女婿津田信澄从界出发前往四国的织田家三男织田信孝。然而织田信孝的部队才刚从界镇集结,士兵就开始听到谣言陆陆续续地脱离部队,其战力已经不足与光秀军一战,四国的威胁也荡然无存,要说这是意外恐怕没有人会相信。想那长宗我部元亲的媳妇是光秀手下心腹大臣斋藤利三的妹妹,而信孝的阵营中又有光秀的女婿津田信澄,都说到这份上了大家还会认为这是偶然的意外吗?
  一直隐忍不发的老乌龟德川家康亦有可能是得到朝廷密令的其中一人,而家康欣然接受密令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自己的爱子死在信长手中,要不是因为织田家势大,或许家康早就和织田家翻脸了。那么家康得到的密令是什么?他又在本能寺之变中起了什么作用?在说这明白这件事情之前,我们就必须了解其中的关键人物——茶屋清延。对于茶屋清延,想必大多数人都听过他的名号,京都的大商人,德川家康的救命恩人,但对于其履历能说出来的恐怕不多,在历史上介绍的也并不多,因为此人是德川家康安放在京都的卧底,而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武士。1584年(天正十二年)小牧长久手之战中,一名德川家的武士骑着家康的战马讨杀一员敌将,在这名武士回到阵中卸下厚重的盔甲和铠甲后,众人惊奇的发现,此人竟然是京都的大商人,一向慈眉善目的茶屋四郎次郎,他原本是运送德川家的军需品过来,但是按捺不住所以才有此一幕。
  茶屋清延很早就成为家康的御用商人,负责打探情报、军用物资调配,在家康受信长邀请来近畿游玩之时,茶屋清延全程陪同家康,并请家康住在位于京都新町,之后又与家康一起来到界镇“参观”,直到本能寺之变发动的前一天才离开家康孤身前往京都。为什么茶屋清延会在这个时候前往京都?而且还是在本能寺之变的前一天,如果这是巧合,那未免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在收到本能寺之变的消息之后,清延马不停蹄地赶回界镇通知家康,一行人在如此慌乱的情况下依旧保持冷静,找到一条既安全又快捷的路线回到三河。在穿越伊贺途中服部半藏叫来的忍者几乎没有什么工作,一路上依靠茶屋清延不吝惜手中的金钱上下打点,毫发无损地回到三河。 家康的逃亡计划从表面上看可以说天衣无缝,但仔细的朋友也已经发现了其中的蹊跷。本能寺之变发生之后,不仅仅是京都一地,整个近畿都为之震动,作为信长亲密战友的家康如何能不成为众矢之的?而这位战友却能在慌乱之中不经比对就制定出一条既安全又快捷的逃亡路线,而且一路上还真没有遇到什么险阻,这不是早就安排好的是什么?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国无双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