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燃战最燃code发行所愿意的请进!五十分一个!!!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461|回复: 7
足球隆中对
主题帖子听众
盐业爱好者, 积分 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盐业爱好者, 积分 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西秦金币0 个
在线时间45 小时
韦迪阁下:
首先祝贺中超新赛季在资金投入、球市等方面的回暖现象!作为一个有十六年球龄、无数次被中国足球伤透心、一度因恨铁不成钢而将视线脱离中国足球的铁杆球迷,我对阁下为中国足球所做的一切致以最深的敬意!
同时,作为一个从2000年上高中就开始思考中国足球问题,并立志于成为足球政治家的年轻人,我又对中国足球的现状感到无比忧虑!
第一节:我对中国足球现状的忧虑
从前年兴起的打黑风暴开始,到现今许家印等资本大鳄的强势介入,这两年来逐渐回暖的球市,让很多的球迷重拾信心,更让中国足球界的管理者认为,中国足球将开始质变,并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然而,并非本人欲泼阁下冷水,以我十年来对足球发达国家的研究,对各国足球发展模式的对比,我认为,目前中国足协的思路及各个俱乐部的思路最多只能带来中国足球短期的繁荣,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而更为严重的是,当取得短暂胜利的时候,人们都会开始认为原来的思路是正确的,因而开始沉迷于小胜利的喜悦中,却懒得去深度思考原本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如此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会让已经病入膏肓的身体更加严重,直到爆发出下一次更大的危机!
我这么说并非毫无根据,2002年,当中国打进世界杯决赛圈时,原本的足球圈已经问题重重,但短暂的喜悦却让人忘掉了曾经的痛苦,很多人都以为中国足球已经开始了所谓的“走向世界”;而当2003年结束甲A并进入中超时代以后,也有部分人认为只要换个名头,中国联赛将迎来质变。然而,事实证明,这两次所谓的“成功”只是中国足球的回光返照,这两次所谓的“成就”不仅未能给中国足球注入活力,反而一定程度上成了中国足球发展的障碍,因为它们让很多人沉迷于现实的泡沫中,忘记了,或者更恰当地说,延缓了原本应该进行的思考。
而从前年打黑运动开始到今年的中超联赛“崛起”不过区区一年多,圈内人士和球迷对中国足球的思考无论是从深度、广度,还是从时间跨度上,都是远远不足的,这势必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埋下隐患!
尽管目前足协在球市、青训等方面已经开了个好头,但初战告捷并不意味着中国足球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即便未来中超俱乐部能够所向无敌,连夺亚冠冠军,国家队能够再次打入世界杯,但若不能根治中国足球的问题,届时的成功也只能是短暂的成功。
如今网络如此发达,球迷选择余地极大,当本国联赛总体境况不景气的时候, 球迷自然会将眼光投往他国联赛,尽管目前恒大的强势介入吸引了绝大多数球迷的眼球,也点燃了沉睡多年的中国球市,同时还引发了一轮稍具规模的金元风暴。然而,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联赛的总体面貌,势必让最强势的俱乐部也失去激情。今年恒大之所以能点燃球市,在于他们给球迷带来了新鲜感,当这种新鲜感为球迷所尝腻以后,欲再次点燃球市,只能不断创造新鲜感!如此下去,即使是最有资金实力,最有创新精神的俱乐部也会有激情退却的一天,届时,中国足球将进入一个更加冰冷的“冰河时期”!
说俱乐部与一国联赛荣辱与共一点都不过分。以欧洲五大联赛为例,90年代初期,意甲联赛号称“小世界杯”,其成功不仅仅是依赖AC米兰队连夺了几次欧冠,关键还有国际米兰、那不勒斯、尤文图斯、桑普多利亚等球队的强势,各支球队的良性竞争在促进整个联赛繁荣的同时,也为各自球队在国内与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关注。而2006年电话门事件之后,尽管联赛中国际米兰一家独大,尽管拿下去年的欧冠冠军,但由于整个联赛并不景气,国际米兰在洲际赛场并未真正获得广泛认可,而在国内的影响力比起电话门以前也并未有显著的提升。其他诸如拜仁慕尼黑之于德甲、里昂之于法甲、贝尔格莱德红星之于前南斯拉夫,以及阿贾克斯之于荷兰,都是这方面的典例!
接下来,我将结合我十年来对世界足球强国足球运动发展历史的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足球的现状,为中国足球提出未来四十年的战略发展思路。并非晚生狂妄自大,认为今日的足球从业者不如我,而是认为足球从业者们平时比较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用于思考与研究,同时,中国的政治体制又让很多从业者在政治上花费过多的精力。而像我这样有很多业余时间的普通球迷,则反而有条件进行这样的思考。您是个实干家,对此必定深有体会!
由于中国足球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故本文篇幅较长,请耐心读完,我相信阁下必有收获!
第二节:论“职业化”
一、我的故事
我从1995年因为电视播放的一部动画片《足球小将》而开始喜欢足球,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或许您这个年龄的人难以理解,但这部动画片确实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在我的同学和伙伴中,绝大多数人因为这部动画片而喜欢上足球。那时候在我们广东潮汕地区,足球的普及率实在让今日的圈内人士羡慕,在我上初一的时候,我们班当时只有70多人,但竟有4支足球队,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出当时足球在我们潮汕地区的发达程度,而这也是全国的缩影,我在网上和人聊天时也有很多全国各地的球迷表达了和我同样的心声。
刚开始踢球的时候,我梦想成为一名职业球员。然而,我的父亲一直反对我踢球,每次我踢球或看球的时候他就一直打压我。他的理由很简单,在中国,踢球没有出路,即使踢得再好,也不会有人到我们那边挖掘人才,然而,父亲的反对不仅丝毫没有影响我对足球的热情,反而让我对足球越发狂热!等到几年后我上了高中,逐渐意识到父亲的话是对的,加之我踢球的天赋平庸,故而,从那时起,我开始立志成为一名职业足球教练。高中时,我不大爱读书,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踢球,踢球之余则每天研究足球的技战术。事实上,我做得还不错,我担任副队长兼战术指导的那支球队两年40几场比赛下来,仅仅输了3场球。由于种种原因,我高考时并未报考体校,而是选择了一个跟足球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然而,那时我的梦想依然是成为足球教练,直到我读到穆里尼奥的故事。
穆里尼奥早年也是个狂热的足球迷,后来因为踢球天赋的问题转变理想,立志当一名教练,并在大学的时候中途辍学,投身足球圈。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一开始很激动,但激动之后,我迅速冷静了下来。
的确,穆里尼奥他不想读书,可以中途辍学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因为欧洲的足球环境已经让他可以有那样的选择,而中国足球的土壤却容不下我的理想。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和我拥有同样理想的人全国可能有很多,但因为环境的问题却导致很多人被埋没,中国并不缺乏成为超级球星潜质的孩子,也不缺少成为优秀教练潜质的人才,中国缺的是能容得下这种人才的平台,缺乏能提供这样平台的足球政治家。因此,从那时起,我开始立志有朝一日改变中国足球的大环境,成为一名足球政治家——既然自己成不了球员,也成不了教练,那我就让更多的人有成为球员和教练的机会!从那时起,我基本放弃了自己的专业,专心研究足球。而08年我大学毕业后,为了生存,只能先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期间也一直寻找机会接触地方足协官员,希望能进入足球圈,为中国足球贡献力量,哪怕是去足协扫厕所也行!但一直受到冷落。
二、我对“职业化”的定义
说了这么多,只为了阐述一个概念——职业化!
中国足球从94年开始职业联赛,中国的足球界及舆论界均认为,中国足球从此进入了职业化时代。然而,在我看来,媒体常常将“商业化”与“职业化”的概念混淆,这种表面的职业化并不是职业化,而只是一种“半职业化”或者说是一种“伪职业化”。近年来,已有人提出这样的概念,但是,对于“职业化”,我认为当前中国足球界对其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我对职业化的定义是这样的:所有想踢球的人有球踢,所有想成为足球教练的人有机会成为教练,所有想成为足球俱乐部职业经理人的人有机会成为职业经理人,所有想成为球员经纪人的人有机会成为球员经纪人,所有像我这样想进入足协工作的人有机会进入足协工作…….
然而,看完我的故事您就会明白,这些条件中国足球圈恰恰都不具备,与足球圈相对应的是娱乐圈,尽管现在很多人在批判娱乐圈的糜烂与各种潜规则,但实际上,娱乐圈却已经实现了真正的职业化。尽管有的人为了出名,不得不出卖肉体与灵魂,但是,毕竟他们有出卖的市场,而在足球圈,却连出卖的机会都基本没有!
三、造成“伪职业化”的根源
1、权力的垄断
中国足球圈实际上是一个很奇怪的圈子,这种奇怪首先在于其权力的高度垄断。在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几年以后,依然用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转,由于权力被高度垄断,导致了足球管理人员很多都是非专业的人士,这也就是舆论界诟病的“外行指导内行”的现状。在普通政界,想入行的人可以通过考公务员跻身其中,而在足球界,却基本没有看到什么大规模的招聘通知,偶有一些小规模的招聘公告,其要求基本也是为某些人量身定制的,这样,就限制了足协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并非含沙射影,如有得罪之处,恳请见谅!
2、机遇的垄断
在中国,想成为足球运动员或职业教练,以前基本只有一条路——体校毕业,然而,每年体校招聘的学生毕竟人数有限,另外,很多人又未必有条件报考这样的体校,而优秀的体校毕业生为了得到机会,有时候甚至还得贿赂当权者。而如今尽管还有俱乐部青年队等渠道,但由于职业球探和经纪人的缺乏,因而没有能形成成熟的选材机制。
然而,这还不是罪魁祸首,真正的罪魁祸首在于踢球机会的剥夺!
在我踢球的小学年代、初中年代和高中年代,我们那个地方实际上没有哪怕一个稍微像样点的足球场,而很多的学校为了让学生多读书,又禁止踢球。孩子们很多时候为了争夺场地,不得不打架斗殴,而打架斗殴发生得越多,越让家长和学校觉得足球应该禁止,于是,想踢球的孩子往往面对来自家长、学校、升学几方面的压力。等到我上了大学,潮汕地区已基本没有多少人踢球,而随着中国足球的名声越来越臭,越来越多的孩子对足球失去了信心,更失去了兴趣,这同样是全国的缩影。中国这些年来倒是产生不少球迷,但这些球迷基本以看球的居多,很少有人能够走上球场,且普遍关注的是欧洲五大联赛和欧冠。
去年中央电视台的“足球之夜”栏目曾有一个中国足球二十年发展回顾的专题,主持人刘建宏说出的一句话让我唏嘘不已。他说,他在前往杭州采访的时候,曾前往参观当地的黄龙体育场,据说这座球场的设施水准的先进程度让他叹为观止,末了他说“中国有这样的足球场却不能搞好足球,真是令人感叹!”——的确是令人感叹,中国需要的不是一两座多么专业的足球场,而是许许多多并不专业,但起码能让很多的孩子能踢得上球的球场,哪怕只是寸草不生的空地!刘建宏作为一个多年解说足球,被奉为“专业人士”者都能有这样的认知错误,实在是让人唏嘘!
此外,机遇的剥夺还在于城镇和农村会踢球的孩子没有出路。目前,足球的发展重心放在城市,在城市里尽管会踢球的孩子成为职业球员的机会也不高,但毕竟有机会,而在农村,这样的机会基本为零。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踢球绝对不比城市的孩子差,很多人的天赋甚至可以说还远远高于城市的孩子。这应该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像贝利这样的天才不就是踢野球踢出来的吗?而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巴西足球界已开始忧虑Ginga足球精神失传的现象。
农村的孩子一来没有自荐的机会,二来没有专业的球探和经纪人走入农村发掘,三来农村没有足够的足球俱乐部,这几个原因导致各种各样的天才均被埋没。我幼年踢球的伙伴中,有人原本有成为梅西、马拉多纳的天赋,但因为没有被发掘,又不会读书,很多人初中毕业后只能当兵,打工,并不是说当兵与打工不好,但这却让国家多了一两个士兵与工人,却少了一些足球巨星。更有甚者,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实在是暴殄天物!
3、从业机会的稀缺
尽管中国拥有13亿人口,但是,真正踢球的人有多少?没有人能够回答!但有一项数据可以让人管中窥豹:2008年,在中国足协注册的职业足球运动员有6万多人,而在德国,这个数量是600万,中国的人口是13亿,而德国则只有8000多万。
造成这种局面,除了上述的两个根源以外,还有第三个根源,就是从业机会的稀缺。泱泱大国,区区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顶级联赛竟然只有十几支球队,如果加上二级联赛和第三阶级联赛,大概也就50支球队左右,更何况,现在的乙级联赛严格意义上已经不是职业联赛了。假设一支球队的运动员取最大容量32人,加上教练组和俱乐部管理层,工作人员大概数量可以算作100人,50乘以100,则从业机会大概只有5000个,如果再加上其他方面如足协、俱乐部青年队、经纪人这些工作机会,以中国的现状来看,真正以足球为生的职位不会超过1万个,比率不足国家人口的万分之一。还是对比德国,其顶级联赛有18支球队,二级联赛也有18支球队,第三阶级联赛更有38支球队,总共就有74支球队,已经超过中国,而某些大俱乐部如拜仁慕尼黑,工作人员已经接近甚至超过500人,加上德国足协和地方足协的工作职位,职业经纪人、职业球探、医护人员、遍布全国的足球学校和小俱乐部的工作者……这就是差距所在!
如果说假球、黑哨是中国足球的两大毒瘤,那么,中国足球无疑就是多病缠身,否则如果免疫力足够强的话,则各种病毒难以侵蚀,哪怕是侵蚀,顶多引起发烧、感冒而已。如果不从病根入手,继续过以往那种“烟酒过度”的生活的话,则铲除两大毒瘤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医治一时,让病体暂时康复,等待中国足球的,只能是下一次更大规模、更加恶性的疾病!
然而,是不是说中国足球已经无药可医了呢?不!绝不是!既然找准了病根,那么,只要医治得当,中国足球不仅有望康复,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还有望成为足以与欧洲大陆遥相呼应的世界第二大足球中心!
第三节:现代足球起源概况
我一向认为,足球从业者应该对世界足球的发展历史多一些研究,因为,历史中间蕴含着规律。下面,是我提炼的现代足球起源史概况,尽管您可能对足球发展史已经非常熟悉,但请花几分钟再看一遍,看完您或许能对今日的足球强国之所起成其为强国的根本原因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乡村,最早可追溯到14世纪,那时候的足球没有任何规则可言,一大群人围着一个圆圆的东西(猪尿泡、布球或其他东西)想踢到哪踢到哪,此时的足球只能称为“古代足球”,一直到工业革命之前,都没有真正的发展。后来圈地运动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英国大量农村人口前往城市谋生,英国也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人始终是人,不是机器,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始终需要释放自己的情绪,由于那个年代的娱乐方式极为匮乏,因此,足球就成了一种娱乐的方式,而且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娱乐方式。然而,由于城市不比农村,并没有那么空旷的场地容许人们按原来的方式踢球,于是,划定区域就成了必然。
这段时期,大概可以称为现代足球起源的第一个萌芽阶段,而现代足球的第二个萌芽阶段应该从古足球开始由劳工阶层传入英国的公学开始,具体年份已无从考证,但应该是发生在18世纪后期。当时尽管工业革命已对整个英国的社会面貌、意识形态等方面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影响,但英国公学依然保持其相对超然的地位,公学实际上是为贵族子弟们服务的私立学校,强调培养学生的绅士风度且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宗教信仰。工业革命使得很多原本穷苦的劳工阶级发达起来,当这些人发达之后,他们就有足够的金钱供其子弟进入这样的贵族学校,这些暴发户的子弟也将自己平时玩的游戏带进了公学校园,另一方面,由于父母本身来自劳工阶级,素质不高,因此,家庭教育一般,这些纨绔子弟也将各种浮夸的风气带进了校园,也让公学的传统难以为继。直到维多利亚女王即位以后,才开始整个社会传统观念的复活,而首当其冲受这种转变的影响的,就是英国的公学。
在当时,有一所在足球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学校,叫做拉格比公学,当时的校长是马修·阿诺德,他治理学校强调权威性、纪律性与团结性,为了改造“丑恶的灵魂”,采用严厉的管理措施,包括艰苦的生活条件甚至是体罚。但是,他也明白学生的性情,为了解决公学学生中泛滥成灾的手淫行为,让青少年释放郁积的能量,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纪律性与团结的品质,他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这种尝试,效果显著,很多公学纷纷仿效。足球也成了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选择。到了这时候,足球运动用条文形式确定下来已经是早晚的事情了!
随后不久的三十年时光里,足球运动的发展又经历了两次质的飞跃,一次是1848年的“剑桥法典”,将古足球分成两大流派,只能用脚踢的分为一种流派并演化成现代足球;可以手脚并用的分为另一种流派,演化成现代橄榄球。另一次则是在日,英国足总成立的同时又制定了基本流传至今的规则,标志则现代足球的诞生。
然而,在英足总成立后将近10年的时间里,足球运动的发展并未有多大的飞跃,因为那时的公学为了强调足球的贵族地位,拒绝将其普及,直到1871年第一届英国足总杯的成功举办,才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劳工阶级认识到了制定规则后的足球运动的魅力,加上很多公学毕业生毕业后投身于工业化浪潮中,将设定规则后的足球运动介绍给劳工阶级,从此时起,足球开始在英国社会广泛普及,并随着大英帝国的殖民化而传向世界各地。
在上面的概况中,我反复提到两个词,一个是公学,另一个则是劳工阶级。除了这两个阶层在足球运动起源与发展中的地位以外,如果您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就能够发掘出更多的东西。
第四节:论“聚众性”及广州难以成为中国曼彻斯特的原因
一、足球的第一基本属性——聚众性
为什么是这两个阶层而不是其他阶层导致了现代足球的起源?答案在于足球运动的第一个基本属性:聚众性。
足球是群体运动,标准的比赛需要至少22个人,即使是最小规模的三对三足球赛,也至少需要6个人,因此,足球不比乒乓球,也不比篮球,他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而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没有哪两个阶层能够比这两个阶层拥有更强的聚众能力,而事实上,世界各大足球强国之所以强大,根源在于足球在这两个群体,尤其是劳工阶级中间的普及,像意大利的三大足球中心米兰、都灵、热那亚都是典型的工业或海港城市;再如英格兰的曼彻斯特;再如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再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那么,同样是拥有大批劳工阶级的城市,为什么广州就不能成为曼彻斯特呢?
二、何以广州难以成为中国的曼彻斯特?
前文在对现代足球发源史进行概括的时候,曾提到两处重点,与这两个重点相对应,中国之所以难以诞生像曼彻斯特那样的足球城市,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娱乐方式多样化,群众选择性多
足球在英国开始兴起的时候,已经是在遥远的两百年前,那时候的娱乐方式远没有今天这么多样化,人们的选择余地不大;而今天,工作之余的娱乐方式还少吗?唱歌、跳舞、听演唱会、打牌、泡酒吧、旅游……与这些娱乐方式相比,足球的聚众性意味着找人踢场球远远不如选择其他娱乐方式来得方便。这是广州难以成为中国的曼彻斯特的第一个原因。
2、空间的限制
空间限制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场地的匮乏。
足球需要远比其他运动更大的场地,而城市的土地寸土寸金,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土地能盖多少房子啊!很多中国人连房子都买不起,用那么大的土地来做足球场,无疑太过奢侈了!
如果对比一下乒乓球、篮球、足球三种运动需要的空间及其在中国的发达程度,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乒乓球场地需求度最小,且聚众性最低,因此,中国的乒乓球水平世界一流;篮球的场地需求度和聚众性超过乒乓球,但小于足球,所以,中国篮球的水平世界二流;而足球场地需求度和聚众性最高,因此,尽管人口基数极大,但中国足球的水平在世界连三流都算不上。
也就是说,球类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程度与场地需求度和聚众性呈反相关关系!羽毛球、排球、橄榄球等项目也符合同样的规律!
现在再来回顾那句“中国13亿人口,竟挑不出11个人上场踢球”,从土地的关系来看,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中国足球搞不好,恰恰不是因为人少,反而是因为人太多了呢?!
第二,空间的间隔。
由于城市规模巨大,交通阻塞,彼此要好的朋友,就是为了简单的相聚,也得搭上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以上的车,而城市居民与邻居的关系基本是老死不相往来,所以彼此熟悉的人很难聚集到一起踢球。
第三,经济成本的高昂。
在城市,场地缺乏,租金昂贵。以广州为例,一个七人场,每小时的租金起码要三四百元,一场球两个小时踢下来,分摊到每个队员身上的场地租金费用差不多要50元,加上来回车费、水费,差不多需要六七十元,这是足球希望所在的学生和劳工阶层无论如何都消费不起的价格。这也就是我前面说中国需要的不是有一两块多么高水平的足球场,而是需要更多廉价或免费的球场甚至是空地的原因!
第五节:三条针对性战略措施
一、“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我前面在论述“聚众性”时已经分析了城市之所以难以开展足球运动的几个方面的原因,与之相反的是,农村则完全具备开展足球运动的条件。首先是农村拥有更多的空地;其次,与城市人老死不相晚来的情况相比,农村人之间的联系无疑要密切得多,邻居的孩子之间,相约踢球要比城市的孩子相约踢球要来得容易;最后,农村的孩子从家里前往球场要远比城市的孩子来得方便,像我以前踢球的时候,从家里走到球场根本不需要5分钟!
因此,中国要搞好足球,需要首先对战略发展重心完成转移,将战略发展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兴建农村球场——像兴建黄龙体育场那样的巨款可以在农村开拓成千上万块训练场,需要让更多的教练常驻农村指导孩子们踢球,需要让更多的球探深入农村进行人才挖掘,需要让更多的电视中播放农村孩子踢球的画面——这一点很重要,农村人一辈子鲜有上电视的机会,这样能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感到自豪。
然而,是不是说,就应该放弃城市?不是,绝不是!尽管城市的土地稀缺,但开展室内足球、三人或五人制足球还是完全有可能的。此外,可在大城市的郊区成立一些足球训练营或融足球与文化教育为一体足球学校,并制定一些相关政策,对有孩子进入这样的训练营或学校的家庭在医疗、购房补助、租房补助等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这样一来,即可满足发展足球的需要,还可缓解中国当前城市化进程过快的压力。
二、“全面放权”战略
以中国疆域之广大,一个高高在上的中国足协对其进行集权式管理无论如何都难以面面俱到,因此,需要果断放权,充分调动地方足协的积极性,同时减轻高层压力。
解决“大跃进”与文革时期的经济问题的成功案例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其次在于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如今,中国足球一旦出了问题,人们骂的都是中国足协的领导,很少听说有谁会去骂广东足协、四川足协的领导,更不会有人去骂广州足协、北京足协的领导。事实上,地方足协的领导应该负起更多的责任,因为中国足球之所以没有人才,是因为各省和各市没有能够提供足球人才的结果。然而,又不能责怪这些地方足协,因为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的,中国足协既然愿意大权独揽,也毫无疑问应该承受骂名!从这个角度来讲,王俊生、谢亚龙、南勇等等这些人,不管有没有贪污,都被球迷骂,完全是罪有应得——没那么大的本事,却非要抓着那么大的权力不放!
然而,全面放权却会带来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地方足协的领导,究竟应该是由地方任命还是应该由足协任命?如果是由地方任命,那么,其发展有可能脱离足协的控制;而如果是单纯由足协任命,则该人员到了地方之后,有可能会受到排挤甚至是被架空,或者因为无法了解某一地区的特定情况而使得执政脱离现实。
解决这个问题,或许能从国际奥委会的“逆向代表制”中获得一些启发,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三、“足球特区”战略
特区战略符合策划学上的“以点带面”效应,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庞大,经济发展不均衡,另外,专业球探、教练、经纪人、裁判员这些人才非常稀少,全面发展难以面面俱到,应该学习当年办经济特区的经验,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用于某一个区域的足球发展,再以这些区域的产出——成果、人才、经验等等,用于其他地区的发展。
当年“经济特区”的最为成功之处在于牢牢抓住了人的本性——自私与嫉妒,当资金、人力、物力集中投入于某个省或某个市。一方面,成为特区的地方多少会引起其他地区的妒忌,此时非特区的居民会骂本省市官员无能,不能为自己的省市争取到这样的名额,非特区省市的官员,不仅不会对特区官员“官官相护”,还会为了减轻群众施加的压力,一方面鼓励人才前往特区发展,另一方面不断给特区官员压力;而特区官员也不敢怠慢——承载全国的希望并受万众瞩目,还敢不用心做事吗?就算你敢腐败,你还敢那么大胆吗?
当年“经济特区”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其宣传的力度,让人民都认同国家的战略,并身体力行地投身于特区建设中。《孙子兵法》开篇谈到战争的五个重要方面的时候,将“道”列在第一位,“道”的精髓 是“使民与上同意”,因此,我们同样需要广为宣传,让球迷都认同足协的特区发展观。
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为了发展青少年足球,一下子拿出了4000万的足球基金,一开始准备用于20个城市的足球建设,但后来由于很多城市都踊跃争取分一杯羹,最后名额增加到40个城市,于是搞了一次平均主义,每个城市分到了100万。100万能干什么?在广州,100万顶多在市郊买一套房子。用这点钱来搞足球,无异于杯水车薪!
我相信总局领导不会不明白这样的道理,问题在于,没有人敢于提出将所有资金给一个市这样的观点,那样会让人以为你用心不公,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中国需要名正言顺地成立“足球特区”,将资源集中,同时,也让中央政府和中国足协在进行这样的资源调配的时候显得理直气壮!
诚然,中国现在如山东、大连、广州等省市已经成为所谓的“足球特区”,然而,这样的“足球特区”无疑显得太小家子底气,与当年的“经济特区”模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基本都是以城市为发展重心。当年的“经济特区”一度成为了中国经济的发动机,而今日的“足球特区”不仅很多球迷不知道,连有些足球从业者都不知道,在百度百科中,甚至连这样的词条都没有!因此,中国不仅应该成立“足球特区”,还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广为宣传,让大家都知道并认同这样的“足球特区”发展模式。
上面的思路来自于我大学时学习 “毛泽东思想理论”、“邓小平理论”这些课程时的一次突发奇想:如果说毛论与邓论是根源于革命前辈们对中国当时现状的理性思考而对症下药提出来的解决中国重大社会问题的有效理论的话,那么作为社会缩影的中国足球,能否从先辈们的治国思路中获得一些启发?
& & 建议您不妨多进行一下这方面的思考,以您的知识水平与人生阅历,一定能比我挖掘出更多的东西!
第六节:为什么欧洲是世界足球的中心——中欧对比
如果说,上述发展战略是为“做什么”定调同时,那么,具体的发展思路“怎么做”就是我后面阐述的内容。在此之前,需要明确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其他地区成为世界足球的中心?
假如是因为经济原因,那么,北美洲的经济水平丝毫不亚于欧洲,但是,美国与加拿大的足球水平在世界顶多属于二流与三流,为什么?且单纯经济原因显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一战二战以后,欧洲足球同样能够蓬勃发展。
假如是因为现代足球起源于欧洲,那么,同样起源于欧洲,为什么乒乓球的顶级强国却是中国?
假如是因为足球的普及率,那么,足球在南美洲的普及率丝毫不逊色于欧洲,为什么南美洲就成不了世界足球的中心?
假如是因为足球理念较为先进,如今随着传媒的发达,先进的足球理念已经能够以很快的速度传向世界各地,那么,在未来,南美洲、北美洲甚至中国是否具备取代欧洲,成为世界足球中心的潜力——就像当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一、“欧洲超级联赛”概念引发的思考
当年,欧洲顶级俱乐部同盟G14曾谋划欧洲超级联赛,一度让欧足联倍感压力。后来随着普拉蒂尼的上任,对这些俱乐部采取安抚,在与欧足联取得和解之后,G14宣布解体。2009年金融海啸肆虐之时,世界足球中心西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上座率、球员转会市场等诸多方面都呈现不景气的状况,一时间,原来的欧洲超级联赛又再次被提上了日程,普拉蒂尼也承认,欧足联曾认真评估欧洲超级联赛的方案,未来欧洲俱乐部联赛有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实行整个欧洲大陆范围内的联赛,除了顶级赛事欧洲超级联赛之外,还有第二与第三级别的赛事,每个级别包含20到22支球队不等,实行升降级制。
这个提议,曾一度引发足球界的广泛讨论,也引发了很多专业人士和球迷的思考,其中就包括我。与媒体单纯讨论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及其对欧洲足球未来发展的影响所不同,我的思考重心更多的放在将欧洲与中国的对比上。
由于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关注土地与人口对足球发展的影响,因此,我开始对比欧洲与中国在这两个方面的区别:
欧洲的土地面积为101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28亿,有45个国家,欧足联下属有53个成员国。
中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4亿,由中国足协掌管。
中国的国土面积已经基本接近欧洲,而人口则将近欧洲的两倍,但如前所述,中国足球与欧洲足球的主要差距在于“足球人口”的差距,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但在我看来,其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面。让我们再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状况?
二、基于人口规模论俱乐部数量对一国足球发展的影响
这种差距的根源在于欧洲拥有45个国家,欧足联有53个成员国,每个成员国都搞国内联赛,这样就有53个顶级职业联赛,这些成员国的顶级联赛下面还有二级、三级、四级的职业联赛甚至是第五级别职业联赛。为方便计算,假设每个成员国有3个级别的职业联赛,再假设每个级别联赛有20支球队,则每个成员国的职业球队数量就有60支(这已经是最最保守的估算了,像意大利,甲级联赛有20支球队,乙级联赛有22支球队,丙级联赛分为丙A和丙B,各有18支球队,加起来接近80支),则整个欧洲的职业球队数量至少达到了惊人的3180支(实际上接近5000支),而中国职业联赛队伍总数量在最多的时候也从未超过50支!
这就是差距的根源所在,领土范围与中国接近,人口仅为中国足球6成左右的欧洲,正是因为有超过中国60倍的球队数量消耗了其庞大的足球人口,才让欧洲足球的足球人口源源不断!因此,欧洲足球的职业化才是真正的职业化,它让踢球的人能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在欧洲,不仅孩子喜欢踢球,父母也愿意鼓励孩子踢球,因为足球能够成为孩子未来谋生的手段,而在中国,就像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一样,大多数父母只会对孩子说“孩子,要努力学习,将来才能出人头地”,我从来没听说过中国的父母这样对孩子说“孩子,你得好好踢球,将来才能光宗耀祖”,事实上,别说要求中国的父母鼓励孩子踢球,就是不反对孩子踢球就已经很不错了!
“让足球成为孩子将来谋生的手段”这一点也足以解释,为什么在各方面条件都不如中国的很多非洲贫困国家,可以产生乔治·维阿这样的超级巨星。原因就在于踢球往往是很多贫苦人家脱离贫困的唯一手段,一个家庭若拥有一个会踢球的孩子是令人羡慕同时让全家充满希望的事,一旦这个孩子能踢出点名堂,混迹于非洲大陆的专业球探就会将其挖走,并很可能因此改变这家人的命运!
现在再对上文提到的一些数据做进一步的对比,对“职业化”的观念在数量关系上还能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德国的人口为8000多万;有600万的注册球员,加上一些没有注册的球员,则德国的足球人口保守估计应该在800万到1000万左右,为方便计算,忽略一部分女子足球人口,同时假设男子足球人口恰好为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则德国的男子足球人口有800万;德国的职业联赛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级别,甲乙两级各18支球队,丙级分为南北两区各19支共38支球队,德国的职业球队总数量为74支,为方便计算,我们同样假设其为80支。此时,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推论:成为世界顶级足球强国的条件是足球人口占据其国民总人口的10%,而达到此条件,需要的职业球队数量与该国人口规模的比值乘以一万不得小于1%.
如果这样的假设成立,以中国的人口为13亿计算,那么,足球在中国的普及率达到德国的水平的条件是足球人口达到1.3亿,需要的职业俱乐部数量则不得少于一万三千个。这并不算夸张,英格兰有4万多家职业与非职业的足球俱乐部,而英格兰的人口不过区区5100万,不足中国的二十分之一。按人口比率来计算,足球在中国要达到英格兰那样的普及率,需要将近100万家足球俱乐部!
目前中国仅有6万多名注册球员,加上一些没有注册的足球爱好者,则中国的足球人口按乐观估计同时也为了计算方便,取130万,则与1.3亿的目标相差100倍,假如我们将中国人口基数对应所需要的球队数量与整个欧洲大陆做对比,而不仅仅和德国做对比,则中国需要的职业球队数量约为5000支,目前中国足球职业球队按50支计算,则与5000支的差距刚好也是100倍!
两个一百倍的差距,这是偶然吗?!
三、关于上述数据的说明
事实上,中国踢球的人还是挺多的,没有注册是前几任足协领导人的错。
另外,上面的那个数据会让很多人感到不满,因为据国际足联2007年出版的《FIFAMAGAZINE》杂志的统计,中国的足球人口为26,166,335,约为全国人口数量的五十分之一,意味着每五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踢球。这是个什么概念?根据2005年国家统计局抽样统计,中国男女比例为51.53%:48.47%,基本持平,而在中国,女性基本不踢球,踢球的那部分因为数据太少也基本可以忽略,这样一来,则意味着每25个男性中,就有一个踢球的。如果我说7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人基本不踢球,相信您不会反对,而0-14岁的人口比例在中国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约为20%,取平均数的话,则0-7岁的人口比例约为10%;至于15岁以上的人口,则约为80%,同样取15岁至75岁之间的平均数,则15岁至30岁之间的人口约为20%,剔除掉那些不踢球的部分,意味着在中国每十个适龄男子就有一个踢球的——这可能吗?事实上,2005年时任中国足协主席的谢亚龙在外出访问时,曾被外国记者问到中国有多少人踢球这个问题,他只能尴尬地答不出来,因为中国足协已经多年没有从事这样的统计工作了。中国足协主席都不知道,不知道国际足联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也许还有人会说,如果按照你这种逻辑去计算,那么是否意味着德国的适龄人口,几乎每个人都踢球?
让我们再来看看几组数据。据1999年出版的意甲专家张慧德先生《意大利足球风云》所述,意大利国内普通球迷占据国民的比例达到了将近70%,基本与巴西、德国、英格兰等持平;另据2008年意大利一家咨询机构调查显示,意大利目前有近6000万的人口, 2008年意大利的纯球迷的数量,达到了总人口数的18%,这个比例比2006年电话门事件后的14%增长了很多。而在意大利,对足球丝毫不感兴趣的人占15%。也就是说,75%左右的意大利人,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足球,意甲联赛时常能成为他们谈论的话题;另据德国一家体育调查公司2007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德国纯球迷数量为1630万人,占国家人口约23%,远高于意大利,且女子球迷在其中的比率同样占到23%。因此,所谓的“适龄人口”,在这些国家来说,涵盖的年龄层应该更广,且覆盖两个性别。在这些国家,不仅7-30岁的人时常踢球,就是30岁以上还踢球的也大有人在,此外,不管男子、女子都踢球。上面的数据或许与真实情况有些出入,但是,德国等国家的足球普及率之高却是不容忽略的事实,因此,我的逻辑并不矛盾!
第七节:归属感的影响(上)——假如欧洲学中国
除了“聚众性”,足球还有另一个基本属性——归属感。归属感不仅是足球运动的基本特性,更是几乎所有竞技体育的共同特点。足球为什么让人如此着迷?原因之一就在于球迷们巨大的情感诉求能在其中获得满足,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情感就是归属感!
一、造成足球难以满足中国人归属感诉求的原因
足球本来应该成为满足中国人归属感诉求的重要方式,但中国的国土面积过大,球队数量的相对稀少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足球在这方面的影响力。
在对欧洲超级联赛的概念进行思考的时候,我曾在多个层面上对欧洲与中国的传统与现实等方面进行比较,现在让我们假设整个欧洲大陆是一个统一的国家,那么,欧足联的角色就相当于今天中国足协的角色,我们姑且称其为“欧洲足协”。假如欧洲足协像中国足协这样采用全国联赛的形式搞欧洲足球,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首先,职业球队的数量无疑会大大减少。四川的面积为48.5万平方公里,德国的国土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所以,德国大概只相当于中国一个省那么大。而当前四川有多少支职业球队呢?中超一支,中甲没有,中乙现在严格意义上已经不能算职业联赛了,而人家的德国就有74支职业球队,这种数量级的差别又意味着什么?
其次,就是降低了足球在归属感方面的影响力。试想一下,如果德国只有拜仁慕尼黑一支职业球队,这支球队代表德国参加欧洲足协举办的“欧洲超级联赛”,那么,对柏林、斯图加特、汉堡、法兰克福和慕尼黑这些城市的市民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显然,柏林、斯图加特、汉堡、法兰克福这些城市的市民基本不会对慕尼黑这座城市拥有归属感,因此,拜仁慕尼黑参加欧洲超级联赛也好,不参加也罢,对这些城市的市民来讲,都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这些城市中会有喜欢拜仁的球迷,但与支持自己城市的球队相比,支持其他城市球队无疑需要更多的精力和金钱。这样一来,就会削弱这些城市球迷的热情,久而久之,这些城市的球迷必然越来越不关注足球,也会越来越不愿意踢球,久而久之,德国的足球人口将大幅下降!
而对慕尼黑的球迷来说,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很自豪,因为自己城市的球队可以代表“德国省”参加“国家联赛”,但是,由于是在整个欧洲进行比赛,这样,强队更多,要想获得成绩更难,降级也更加容易。历史已经证明,一个球队的球迷数量基本和球队的夺冠次数成正比,如皇马之于西甲、拜仁之于德甲、尤文图斯之于意甲。据欧洲权威体育统计机构Sport+Markt去年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表明,欧洲目前最受欢迎的球队排行及球迷数量如下:
从表中您可以一眼看出,球队受欢迎的程度基本与球队强势的程度保持一致!
因此,如果拜仁能一直在“欧洲超级联赛”中保持强队的风采,那么,不仅在德国会有大批拥趸,就是在欧洲都会有大批球迷。但这显然甚难!就是以拜仁的强大,在整个欧冠历史上,也不过区区4次夺冠。而如果球队长期徘徊于联赛中下游或一旦降级,则不仅会失去其他城市的球迷,就是本市的球迷也不会将其视为可以带给自己荣誉的城市名片,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球迷将对自己的球队失去耐心,转而关注别的球队,但是,更多的球迷将不再喜欢足球,而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二、霍芬海姆的故事及其对我们的启发
关于归属感,让我们再来看看德国的另外一个球队霍芬海姆。
霍芬海姆只是德国辛斯海姆市的一个村庄,居民数量仅有3000人,在德国的地图上,别说是霍芬海姆,就连辛斯海姆都很难找到。在上上个赛季,升入德甲以后还一度占据积分榜榜首,因此,尽管居民数量如此少,但每当有比赛,当地的球场却常常爆满。对那里的居民来说,正是因为地方小,还能够参加国家顶级联赛,才觉得是一种重要的荣誉与自豪!足球就是这样满足了他们对归属感与自豪感的追求!但是,假如欧洲是一个国家,则霍芬海姆这样的球队也许永远都难以获得参加顶级联赛的机会,也就不会带给本地居民那么多荣耀与自豪了,当地关注足球的人势必减少!
第八节:归属感的影响(下)——假如中国学欧洲
我们不妨再设想一下,假如我们中国也有某个小城镇的球队,球队的球员有当地土生土长的居民及个别临近乡镇的外地球员组成,如果这样的球队能参加顶级联赛,那么,又会是怎样一种状况?
首先,那些本地球员的亲戚与朋友多多少少会关注足球,甚至一些原本不知道足球为何物的老爷爷老奶奶也可能会到现场观看自己孙子的比赛。
其次,临近乡镇的外地球员的家乡人也愿意到现场看球,或至少愿意观看电视转播——因为这个球队有自己人,这意味着荣耀与自豪!
再次,可以想象,家长们将愿意鼓励孩子踢球,至少也可以做到不反对。因为,本地某一家出了个能上电视转播的球员,不仅是令本地人羡慕和妒忌的事,还可以有大笔的收入,这样父母甚至会鼓励孩子,长大了要像某某家的孩子一样!
最后,对本地的孩子来说,自己的地方就有一个明星,有时候还有机会与其见面、合影甚至一起踢球,同样是一种巨大的鼓励,比远在天边的梅西、C罗们显然更具有鼓励作用!
这大概就是归属感对球迷关注热情的影响!
一、论国家队能多大程度上满足球迷归属感的诉求
更大的归属感无疑来自于国家队,但是,能进入国家队的人毕竟数量极少,比赛机会少,同时也更加难以获得成绩!当球队战绩糟糕的时候,不仅不能让球迷获得归属感的满足,反而会对其造成挫伤。中国国家队过去的成绩就是这个观点的最好注脚!
而有时候,尽管自己的国家队足够强,但与本地球队相比,仍然不足以带给球迷足够的归属感。归属感对于球迷倾向性与认知度的影响如此巨大,但其程度却常常被人低估甚至忽略!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半决赛,罗马奥林匹克体育场,东道主意大利对阵阿根廷,现场除了将近6万的意大利队球迷以外,还有2万名阿根廷队的球迷。令人称奇的是,现场的两万多名阿根廷球迷除部分来自于远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及世界各地以外,绝大多数居然是来自于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的意大利国民,他们的到来只因为一个人——球王马拉多纳!
那个年代意甲号称“小世界杯”,德国三驾马车、荷兰三剑客等等来自世界各地的巨星云集亚平宁,而球王马拉多纳竟然凭借一己之力帮助那不勒斯队这样一支原本的鱼腩球队硬是在强队林立的意甲中拿下了1987年和1990年两次意甲冠军,以及1989年的欧洲联盟杯冠军——那时候的联盟杯水平可丝毫不逊色于冠军杯!对于长期受到北方米兰城和都灵城传统三强压制的南部球队的球迷来说,由于意大利国家队的球员大多来自这三个球队,因此,意大利国家队远不如拥有“自己人”马拉多纳的阿根廷队来得亲切,远不如阿根廷队这样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归属感。
而今天中国足球界的从业人士却常常认为提高中国国家队的成绩就能搞好中国足球,这实在就是对足球第二基本属性“归属感”的无视!以中国的疆域之广大,要让全国球迷仅仅因为国家队取得好成绩就长期关注国内足球,实在是天方夜谭!
二、论国土面积对客场球迷数量的影响
实际上,国土面积不仅影响球迷的归属感,还会影响球市,尤其是一场比赛到现场看球的客队球迷的数量。
08至09夺得欧冠的那个赛季,小组赛第三轮,当巴萨远征顿涅茨克矿工的时候,随队前往顿涅茨克的球迷只有3000余人,这与巴萨每场主场比赛几乎爆满的看台形成鲜明的对比,要知道,诺坎普球场可是欧洲容量最大的球场,可容纳109,815名观众。顿涅茨克地处乌克兰东南部,属于东欧,而巴塞罗那在西班牙的东部,属于西南欧。比较一下中国地图与欧洲地图,会发现巴塞罗那大概相当于在中国的云南一带,而顿涅茨克则相当于在中国的上海一带。同样的是出征东欧,去年当国际米兰队在欧冠八强赛中远征莫斯科的时候,随队前往客场的球迷数量更是降到了可怜的500人。莫斯科在欧洲的地理位置相当于中国东北,米兰则相当于中国的广东。
今年中超开幕式当天,我在现场,身边曾有球迷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怎么现场一个大连的球迷都看不到?我反问他说:“如果是你,恒大出征大连时,你会不会随队前往?”他说不会,我又问他为什么?他说“大连那么远,又要上班,而且路费那么贵!”——这就是答案。
巴萨与国米的球迷不可谓不狂热,这两个队的实力也不可谓不强,球星不可谓不够多,欧冠的比赛不可谓不重要,然而,这四者的叠加依然无法让球队出征客场时拥有足够数量的球迷支持,一切只因为客场太过遥远!
第九节:具体实施方案(上)——大洲思想
前面说到,中国的国土面积仅仅比欧洲略小,而人口还远多于欧洲,那么,应该用治理一个大洲的思想来治理中国足球!因此,中国足协的管理层次及认识层次应提高到一个大洲足联的水平。
& &结合上述对职业化、聚众性、归属感的分析,以三个战略思想为基本方向,我认为,可针对性的采取下面几项措施:
一、中国的“意甲”、“英超”和“冠军杯”、“欧联杯”
1、中国的“英超”、“意甲”:省内联赛
应该把各个省、市、自治区当成“大洲”之内的各个国家,由他们自己搞省内联赛。这样一来,则中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加起来就有34个区域联赛,尽管仍比不上欧洲的53个,但已大大提升了联赛规模。
各省市自治区的联赛由各省足协自己管理,各自拥有自己的升降级制,至于球队数量,由于目前中国足球发展程度不高,最初的联赛球队数量不用要求太高,有十支左右即可,每年或每两年各级别联赛球队数量逐渐增加两只,争取五年或十年之内顶级联赛球队数量达到16支以上、二级联赛球队数量达到20支或22支、第三级别联赛球队数量22支或24支,并确定第一、第二、第三级别联赛的球队为职业队,第四以下级别联赛队为业余队,待规模展开以后,将第四级联赛予以分区,要求整个四级联赛的规模至少达到40支球队。当然,具体的数量应该根据各个省的实际情况由地方足协自行规定。
2、中国的“冠军杯”与“欧联杯”:国家联赛
中国的国家联赛,则应该参照欧冠和欧联杯的模式,创立“中国冠军联赛”和“中国联合会杯”,各省市第一届联赛的冠军直接入围第一年的冠军联赛,由于香港、澳门的特殊情况,第一届中国冠军联赛他们很可能不会派队参加,这样一来,刚好有32个冠军,刚好有32支球队,中国冠军联赛的规模也刚好可以达到欧冠的水平。而每个联赛的亚军和季军共64支球队则参加“中国联合会杯”,同样采用欧联杯的赛制。如果港澳参加也没有关系,总有合理的办法,那已经属于技术层面了。此外,将已有“中国超级杯”继续进行。
再像欧洲一样,创立联赛积分体制,以“中国冠军联赛”和“中国联合会杯”的成绩为依据,逐年计算联赛积分,同样以5年有周期,按积分对各省联赛予以排名,排名靠前的联赛有更多的球队拥有参加以后的“中国冠军联赛”及“中国联合会杯”的资格,而排名靠后的联赛即使是其冠军,也只能通过资格赛来获得参赛名额。
3、这样做的好处
首先,实现真正的职业化。
如此一来中国一个省市自治区的联赛规模已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国家,踢球的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踢球。同时,教练、队医、裁判、球探、经纪人、记者等衍生职位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这些职位的数量级将庞大到让人吃惊。这样一来,既发展了足球运动,又可以解决如今中国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就业!这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减少犯罪率也大有帮助,实在是功德无量的一项措施!
其次,满足更多球迷归属感的诉求。
省级联赛的举办无疑意味着有更多的城市甚至乡镇的球队有机会参加万众瞩目的联赛,会让更多原本没有到球场看球的人走进球场,也会有更多的人成为球迷。可以想象,当自己县城或城市的球队成为省内联赛顶级球队并有机会参与国家顶级联赛的时候,在自己的地区能培养多少球队的拥趸。一切只因为自己的地区的球队让自己拥有归属感的同时,还带来强烈的自豪感。届时,在中国,踢球者不再是没有出路只会挨骂的孬种,而会成为令人羡慕与赞叹的对象,会踢球的青年将拥有更多异性的追求,环境的改变将激发更多孩子踢球的激情并促使他们走上球场,中国足球的人才将源源不断!
再次,调动地方足协的积极性同时减少中国足协的压力。
联赛排名带给地方足协的压力与动力将是巨大的,试想一下,假设广东、辽宁、四川、江苏、河北成为中国的五大联赛,对这几个省的足协领导是怎样的鼓励作用?届时,足球不仅将成为这些地区促进经济收入的手段,甚至还能够成为省和城市的名片,甚至成为官员们赖以吹嘘与晋升的政治资本,会促使官员们更加愿意搞足球。
而对那些排名靠后的省区的足协领导又会是怎样的压力?看着别的省市的足球红红火火而自己的联赛却一塌糊涂,这些地方的球迷难道还会整天只知道骂中国足协吗?届时,这些地方的足协官员将只能用心搞足球,否则一旦承受不住压力,则不仅没有了晋升空间,甚至可能饭碗都不保!而中国足协管理者的日子也将好过很多,届时,中国足协将有更多精力推动体育立法、足球立法。
最后,产生多种技术流派与风格。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发展,球队彼此之间的特点都已经被放在显微镜下研究,各种打法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未来的战术趋势将越来越趋向于融合,足球将变得越来越讲究平衡。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风土人情,人文特征都不一样,将催生多样化的战术风格与流派,届时,中国将无需争论学习巴萨还是巴西,只需将形成的各种风格予以发扬与融合。
何况,巴萨的风格我们暂时是学不来的,形成巴萨风格的,不仅仅是拉玛西亚的战术理念、硬件设施与教练员水平,还有在背后不断为其提供人才的职业经纪人与球探,像巴萨青训营尽管有12个梯队,但却只有200多名球员,而这200多名球员又需要从多少个踢球的孩子中精挑细选啊!这些条件,我们都不具备。
4、随之而来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上述联赛改革方案会让有的人提出这样的顾虑:
首先,这样中国联赛体系就有点像巴西联赛那样,会不会显得“混乱”?
的确,外国人不可能像中国人一样对自己的国家地理那么熟悉,对于中国的省名与城市名,外国人会显得陌生,因此,在外人的眼里,中国的地方联赛会显得“混乱”,就像巴西联赛一样给外国人的印象一样。但是,巴西联赛的所谓“混乱”主要是由于外国人对巴西的行政级别、风土人情等方面缺乏了解所造成的。而中国人显然不会对这些东西存在了解程度不够的情况,因而,在中国国内不会存在上述问题。而且,中国联赛对外推广仍然以国家联赛“中国冠军联赛”、“中国联合会杯”为主,由于是借鉴早已为世人所熟知的欧冠联赛和欧联杯的模式,因此国家联赛对外推广同样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其次,亚冠怎么办?
有两个解决方案,首先,将各省顶级联赛球队最高限制在16支,减少赛程压力;其次,明确规定参加亚冠的几支球队不用参加当年的足协杯,同样减少赛程压力。个人认为,后者更好,因为有限数量的球队不参加足协杯,并不会对整个足协杯的水平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二、中国的“世界杯”:中华杯
既然以治理大洲的观念来治理中国足球,那么,各个省市自治区则相当于一个个的国家,应该有各自的“国家队”。国家队最重要的赛事是世界杯与洲际杯,那么,显然我们也可以搞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世界杯”——中华杯!
与世界杯和欧洲杯一样,我设想的“中华杯”也是四年一度,采用赛会制,由某个省申办成为“主办省”,由各省派代表队参加,日后还应该让香港、澳门、台湾参加,增加其在大中华地区的影响力。
最好是能在2015年开始举办第一届,不能在2012年或2014年这样的年份举行,这样会与奥运会、欧洲杯和世界杯相冲突,分散一部分球迷的目光,同时也让足球从业者们没有更多的精力观看这几项赛事,从而失去了解和学习先进足球技战术的机会;也不能在2013年这样的年份举办,因为那时候正是国家队冲击世界杯的紧要关头,会分散球员们的精力。
世界杯与欧洲杯这样大赛的举办在体育层面上提供运动员们竞技的舞台,在经济层面上则是促进参赛国尤其是主办国的经济发展,而在社会层面上则是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友谊,有利于和平。此外,在竞技层面上,世界杯和欧洲杯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考察参赛国的足球人才储备情况。难以想象,一个没有人才储备的国家能够经常在世界杯和欧洲杯这样的大赛上取得好的成绩,世界杯夺冠球队有史以来只有区区8支球队,而其中除了乌拉圭,其他七个国家都是如今足球人才储备最多的国度,而乌拉圭在历史上也一度是人才储备最为丰富的国家。
足球在中国同样有能力扮演这样的角色,“中华杯”的举办同样有利于提高球员们的竞技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培养人民的爱国热情,维护社会稳定,还能考量各省的人才储备情况,因此,与联赛体制改革相对应,“中华杯”也有其举办的必要性!
3、“亚洲杯”怎么处理?
有人会说,亚洲杯怎么办?这个仅属于技术层面,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有三个:首先是在日程安排上避开亚洲杯;其次是限制国脚参加“中华杯”,区区20几个国脚不参加“中华杯”,不会降低其水平;最后一种解决方法是参考奥运会,暂时禁止23岁以上的球员参加“中华杯”,待日后人才储备丰富起来之后再予以一定的放松。这样更好,中华杯就成为衡量各省份年轻球员储备情况的平台!
三、关于大洲思想的进一步思考
前面谈到巴西联赛赛制的“混乱”,事实上,巴西采取那样的赛制实属无奈,因为巴西同样幅员辽阔,仅仅比欧洲大陆和中国略小。现在让我们再对比一下美国。
很多人认为美国的足球没有那么强大,是因为美国人更喜欢篮球、橄榄球、棒球,甚至有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美国人足球水平不高是因为美国人对“缺乏效率”的足球运动感到厌烦。但在我看来,美国没有能够搞好足球除了确实有上面那些原因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却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美国的幅员同样辽阔,而职业联赛却只有十几支顶级球队,而且还没有升降级制度,同样不利于联赛的职业化规模的提升。而美国国家队的水平之所以依然比中国高,是因为美国尽管幅员仅比中国略小,人口却只有2亿多,加之美国经济水平较高,因而可以提供更多场地供人们踢球。同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如加拿大,其搞不好足球同样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国土面积及人口基数对搞好一个国家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与之相反的是,美国的NBA倒是红红火火,就是得益于他们的分区模式,尽管也没有升降级制,也只有30支球队,但是,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人口规模只有三亿多,加上各地区篮球联赛和高校联赛一直都在蓬勃发展,此外,篮球对场地的需求不如足球,因而,美国的篮球得以成为世界篮球的中心。
我在网上就这个问题与网友聊天时,曾有一个比较专业的球迷驳斥我这个观点,以下是他的原话:
“这里我来普及下美国的小联盟农场系统,以MLB为例子,大联盟作为最高阶层一共是30队,而每队相对应的有AAA、AA、高阶A、A、短期A、新人联盟6个层级的水平从高到低的小联盟,一个非大学毕业的新秀都要从新人联盟打起。在每个春天参加春训然后根据表现分配到各个层级的队伍开始比赛,随着你的水平提高不断往高层级升,最后到达大联盟,而在大联盟的球员如果受伤或者成绩不佳也会下方到小联盟调整,所以说美国的制度不是球队的升降而是具体到了球员的升降,你的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而且顺便再说一下这些小联盟的队伍大部分是分布在所属大联盟队伍周围的中小城市,这也是培养他们成为不但是当地小联盟球迷也成为大联盟球迷的一个策略,而且NBA现在也开始建立自己的次级联盟,你看看火箭的下属球队毒蛇队所在地就是在休斯敦西南不远的地方。我还是觉得中国学美国更有可能性,顶级联赛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周围分散二三级中小城市的联赛队伍。”
但是,欧洲的各俱乐部同样有各个级别的青年队,像如今全世界都在研究的巴萨青训系统共有12支梯队,从U8队到U19队,单纯看数量还是NBA的两倍,显然上面的观点是在偷换概念!
幅员辽阔的国家也有搞足球搞得不错的,那就是前苏联及继承苏联模式的俄罗斯,其措施正是由于能提供更多的场地供国民踢球,并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因而才能搞好足球,关于这方面,马德兴已经说得够多了,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不过,我相信,如果这些国家将来能够认识到国土面积对足球运动的重要性,并想到用治理大洲的思想来治理本国足球,世界足球的格局将发生一次巨大的改变,我相信在未来,除了欧洲以外,南美洲、北美洲、中国将成为另外几个足球中心!
分享& && &分享到新浪Qing(奖)0
阅读(60)┊ 评论 (0)┊ 收藏(0) ┊转载(1) ┊ 顶▼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
前一篇:中国足球隆中对(修改版目录)后一篇:中国足球隆中对(下)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商讯]欧洲杯,有红牛更从容![发评论]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 , , , , , , , ,
主题帖子听众
铜板11402 枚
西秦金币0 个
在线时间2328 小时
未阅,字数太多
宁儿,一生有你就足够。
主题帖子听众
盐场学徒, 积分 9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盐场学徒, 积分 9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铜板570 枚
西秦金币0 个
在线时间286 小时
主题帖子听众
自贡明和足球装备店
制盐初级工, 积分 17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2 积分
制盐初级工, 积分 17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2 积分
铜板516 枚
西秦金币19 个
在线时间1168 小时
鼻子住的帮紧 你
you must be kidding me !
主题帖子听众
制盐初级工, 积分 17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49 积分
制盐初级工, 积分 17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49 积分
铜板902 枚
西秦金币0 个
在线时间685 小时
回复 3楼(黄金跛脚) 的帖子
AC MILAN&& SHEVCHENKO&& 7
主题帖子听众
制卤熟练工, 积分 56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27 积分
制卤熟练工, 积分 56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27 积分
铜板1898 枚
西秦金币0 个
在线时间453 小时
1、足协领导外行指导内行,韦迪本身也是外行。从源头就已经错误了。
& &有权力的人没钱;其实有体育最高权力的人压根不懂足球才是正确的说法,如同某银行行长根本不懂银行业务一样,被来回忽悠
2、大量基层的足球教练带队打比赛,他们要吃饭,待遇提不上去,只能想歪办法。
懂球的人没有权力,也没钱。被外行领导瞎指挥。
3、第一传媒的足球解说不专业,包括黄健翔、刘建宏、张路、段暄,他们应该下课,马德兴该枪毙。
一群不要脸的为了吃饭求生存的诸如马德兴一类的喷粪愚弄老百姓的记者.
4、赞助商不懂足球,赞助足球为了烧钱。目的不详。
有钱的人想玩足球,但是根本不懂足球,为了烧钱.& && && &
以上4股力量合力搅屎,就形成了特色的中国足球局面.
1.离开这个国家.
2.改变我国的ZZ体制
一日大哥 终生大哥
主题帖子听众
西秦金币0 个
在线时间0 小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主题帖子听众
西秦金币0 个
在线时间0 小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团购价:178元
原   价:288元
团购价:98元
原   价:149元
团购价:255元
原   价:300元
团购价:268元
原   价:356元
团购价:0元
原   价:0元
团购价:118元
原   价:148元
团购价:78元
原   价:100元
站长推荐 /1
西秦好购0元抢票活动火热启动中,下载西秦好购“app”,西秦邀您免费回顾经典电影。
Copyright &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B2- |ICPIC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燃code发行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