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平台 充值注册 uop

中国科学报:PX,一道待解的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曹湘洪透露,近几年,为了满足国内PX需求,我国计划建设或准备建设一批大型PX项目,仅2015年前拟建成的就有10家,此外还规划了一批“十三五”项目,其中既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项目,也包括一些民营企业的项目。“然而,&PX恐惧症&已成为我国PX产业发展的最大挑战。”
在专业人士眼中,PX与其他化学产品一样,在日常生活中起着多种多样的作用,同样也具有化学品特性和毒理及安全指标。
■本报记者陆琦 见习记者王珊
从2007年的,到2011年的、2012年的宁波,再到2013年的彭州、,PX这一普通的化工专业名词衍生出&一式多份&的问题,不断承载着公众的环境焦虑,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环保压力。在一系列公众事件之后,PX陷入舆论抨击的漩涡,成为产业发展的&掣肘之患&。
我国PX产业发展遭遇民众抵制,却为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周边国家发展带来了机遇,这些国家的大型PX项目正抓紧建设,而目标市场恰恰是中国。
&消除国内民众对PX项目的误解,促进PX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有科学的监管来保证。&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
恐惧&&阻碍产业发展
截至2012年底,我国PX总生产能力为883.8万吨,同比增长10%;当年PX产量775万吨,同比增长6.5%。新增产能包括福佳大化扩建70万吨和镇海炼化从52万吨扩容至65万吨,而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80万吨PX工程和中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65万吨PX项目未能如期投产。
&受近几年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发生的一些重大责任事故的影响,加上一些非PX专业的其他领域的专家缺乏科学依据的议论,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社会上流行着PX有毒、致癌等错误概念,&PX恐惧症&使规划建设的大型PX项目屡屡受阻。&在4月1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PX发展论坛上,曹湘洪直言。
近年来,由于下游快速发展,国内供应缺口迅速扩大。国内PX自给率随着进口迅速增长而快速滑落,从2000年的88%降至目前的56%左右。根据目前国内在建、拟建计划,预计2015年中国PTA(精对苯二甲酸,一种石油下端产品)产能将超过4400万吨,届时对PX的需求量将达到2200万吨左右。
业内专家预测,如果国内拟建的PX装置不能如期建设,则2015年PX进口量将超过1200万吨,成为国内进口量最大的石化产品。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PX的表观消费量为1382.4万吨,进口依存度达44.1%,主要进口自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泰国、科威特、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阿曼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日本和韩国的PX占总进口量的58.5%。
曹湘洪透露,近几年,为了满足国内PX需求,我国计划建设或准备建设一批大型PX项目,仅2015年前拟建成的就有10家,此外还规划了一批&十三五&项目,其中既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项目,也包括一些民营企业的项目。&然而,&PX恐惧症&已成为我国PX产业发展的最大挑战。&
互信&&赢得公众支持
自2011年以来,在PTA和聚酯行业需求的拉动下,PX需求继续快速增长,但新增PX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消费增长明显高于产量增长,PX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因此,消除国内民众对PX项目的误解,促进PX行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保证产业链上下游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
对于PX及同类炼油石化生产装置的安全环境风险问题,多年来曹湘洪持相同的观点,即这些风险都是可控的。
他解释说,现代技术手段能为有效控制炼油石化装置的安全环境风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员工长期的经验积累对辨识炼油石化装置的安全环境风险,防范事故发生提供了实践基础,使炼油石化装置工程设计、设备材质采购、建设和维修施工、日常运行维护的规范、标准和操作方法更为严格、合理和具有可操作性。
对于企业而言,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牟善军则建议,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项目从选址时即落实环境评价及安全评价,主动公开项目信息,畅通企业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强化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成企业与社区的和谐发展,借助媒体宣传提高民众对PX项目的参与度和了解度。
&企业只有保持良好的安全环保记录才能得到认可。&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总经理覃伟中有着切身体会,&目前要开门办企业,允许公众进行参观,而不是以危险为由将公众拒在门外。&
曹湘洪还指出,要大力发展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针对性监管,由第三方机构写出详细的报告,交给政府部门来执行。
其实,在认知误区之外,对PX项目的&抵制&,更是公众多年来对工业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环境、健康危害的不满,反映出包括化工行业在内的我国工业发展深层次的重重问题,值得政府、企业及社会各个层面深刻反思。
在当天举行的中国PX发展论坛上,专家们一致认为,PX产业发展过程中,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必须严把&环保关&,拧紧&安全阀&,同时做好舆论引导和公众沟通,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进而推动中国PX产业的健康发展。
监管&&安全重于泰山
据权威机构预测,至2016年末,全世界将会有总计1854万吨的PX项目建成投产,而其中在中国建设的项目仅为280万吨,仅占15.1%。韩国SK、GS和三星等大企业共有520万吨的PX新产能将在2016年之前投产,比我国的280万吨多出近一倍。
&但是韩国企业没有遇到民间激烈的反对。&牟善军分析其原因时指出,首先,韩国的PX生产企业都严格遵循政府对石化产业的规划和管理;其次,韩国企业在进行PX等石化项目的环境评价时都严格遵循操作流程,有明确公开的程序,接受民众的监督和参与;最后,在政府部门之外,韩国还有非常多的民间团体发挥着日常监督的职能。
日本千叶石化区位于东京湾东岸,紧挨着市原市的市区,距离千叶市仅8公里,且位于地震多发地带。这片工业区的中心位置是年产26万吨PX的炼油厂。对于像日本这种地震多发国家,在地震发生时,必须以最快速度停止石油加工装置的运转,让处理中的石油冷却、稳定,否则极易引发爆炸等安全事故。然而该厂自1963年建成至今从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除了PX,这家工厂还大规模生产多种石化产品,厂内的各类储油罐多达458个。
&监管一定要到位,我们目前还和国外有差距。&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元一说。
曹湘洪则表示,我国石化企业的安全环保管理和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基本上还处于经验管理阶段,虽然目前部分企业也开始学习国外的科学管理,但整体依然是经验管理。
&PX之所以造成恐惧,在于炼油石化企业没有把环保、安全工作做好,爆炸、污染、扰民事件频繁发生,老百姓的恐惧感才会增加。安全环保检查往往也是运动式的,监管不可能到位。&曹湘洪认为,我国石化企业要尽快向科学管理转变,这样事故发生率才会大大下降,公众对PX的恐惧也才会下降。
亚洲各国&情有所依&为PX扩能
过去几年,全球PX产能逐步向消费集中地转移,亚洲成为PX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紧随其后的是中东地区。由于资源及市场均不占优势,北美及西欧能力增长十分有限,中南美及中东欧也基本没有发展。到2012年,全球PX产能达3848万吨、消费量3410万吨,中国分别占全球的比重为23%和41%。
近年来,随着中国精对苯二甲酸(PTA)产能的大量增加,PX缺口增加,因此中国周边国家对PX的生产及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日本作为全球最早生产PX的国家之一,在2010年前基本完成了产能建设及布局,但由于下游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缺乏,其80%以上的PX产品用于出口,特别是中国,约占其出口量60%以上。
韩国PX工业是伴随其炼油工业及PTA工业成长起来的,产能从1990年的仅26万吨至目前的525万吨,其中下游需求稳定在400万吨左右,出口占全部产量的40%左右,并且未来韩国还在不断扩充其PX产能。
新加坡作为一个岛国,非常注重环保安全。1992年该国有了第一套PX装置,到2000年扩能至85万吨,之后长达12年产能一直没有明显变化。
对于我国而言,由于PX是大型炼油项目的配套项目,对原料、物流要求较高,因此主要分布在沿海大型石化企业,其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74.3%。因环渤海和华东地区相关产业聚集,市场需求旺盛,这些地区也是PX项目较具发展优势的地区。近年来,由于下游快速发展,国内供应缺口迅速扩大。2012年我国PX能力883万吨,产量775万吨,开工率提升至87.9%,但由于下游需求增长更快,缺口进一步扩大,净进口量达610万吨,全年PX消费量达1385万吨,较上年增长22.3%。
国内PX自给率随着进口迅速增长而快速滑落,从2000年的88%降至目前的56%左右。根据目前国内在、拟建计划,预计2015年中国PTA产能将超过4400万吨,届时PX需求量将达2200万吨左右。如果目前国内拟建的PX装置不能如期建设,则2015年PX进口量将超过1200万吨,成为国内进口量最大的石化产品。(陆琦、王珊整理)
国内13家&美丽化工&为PX正名
PX中文名为对二甲苯。作为一种芳烃产品,其多为炼油及乙烯装置配套,是石油化工生产中非常普通的化学品之一。PX来自石油制品,可以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相对低廉,因此可以保证人们能够享受到物美价廉的涤纶纺织品及服装及其他生活用品。
在现代生活中,PX用途很广,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P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下游主要用于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及聚酯(PET,或称涤纶、的确良),并最终用于生产人们穿的衣服、饮料瓶、食用油瓶等,其中PET饮料瓶最早是由可口可乐及百事可乐推向市场。工业应用中,PX主要用作生产聚酯纤维和树脂、涂料、燃料及农药的原料,在生产香料、医药、杀虫剂、油墨、黏合剂和染料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PX主要来自石油炼制过程的中间产品石脑油,经过催化重整或乙烯裂解之后获得重整汽油、裂解汽油,再经过芳烃抽提工艺得到混合二甲苯,然后经吸附分离制取。目前国际上典型的PX生产工艺主要有美国UOP公司与法国IFP开发的生产工艺,国内中国石化在2011年也攻克了PX的全流程工艺难关,成了主要的PX技术专利商之一。
这些工艺都已攻克了安全生产和环保关,能够保证PX在安全的环境中生产。运用这些先进技术,人类在PX的生产历史上,至今为止没有发生过一件对环境、居民造成严重危害的重特大污染事故。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引进PX生产技术以来,生产PX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直到目前,国内13家PX企业没发生过任何重大生产事故及严重的污染事件。(陆琦、王珊整理)
毒性与致癌性
急性毒性:PX没有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和《高毒物品目录》。其急性毒性主要是对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的麻醉和刺激作用。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和我国的《急性毒性试验》(GB3),PX属于低毒物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华职业医学》对此表述为&高浓度二甲苯引起急性中毒很少见&。
致癌性:PX未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2008年公布的权威数据中的组1(确定的人类致癌物)和组2(可能是人类致癌物);欧盟《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CLP)也未将PX分类为致癌性物质。现有数据不能证明PX具有人类致癌性。
环境危害性:PX比水轻,不溶于水;其环境污染行为主要体现在水体和大气中,残留和蓄积不严重,在环境中可被生物和化学降解,挥发到大气中的PX可被光降解。
防火间距:《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规定,PX装置与居住区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00米。美国规范《易燃和可燃液体规范》(NFPA30)规定,对处理各种易燃和可燃液体装置的设施最大防火间距为90米。
卫生防护距离:《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规定,PX装置与居住区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50米,当小于150米时应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结论确定。
环境影响距离:《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PX装置的环境影响距离要求没有定值,需要根据每个项目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强度,根据推荐的计算模式单独计算。
事故隔离与疏散
当发生PX泄漏时,应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汽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运输部联合发布的《2008应急响应指南》(《2008 Emergency Response Guidebook》)建议:当发生泄漏时,周围至少隔离50米;如果发生大量泄漏(大于200升),下风向至少疏散300米;如果发生火灾且火场内有储罐,周围隔离800米。(陆琦、王珊整理)
《中国科学报》 ( 第4版 深度)
[责任编辑:杜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11/14 08:42
11/14 08:42
11/14 08:43
11/14 08:43
11/14 08:42
11/13 09:08
11/14 08:35
11/14 08:56
11/14 08:56
11/13 07:4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6416060
播放数:6298157
播放数:5849250
播放数:3146240
48小时点击排行霍尼韦尔 UOP 煤制烯烃技术提升中国石化产能_美通社资讯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霍尼韦尔 UOP 煤制烯烃技术提升中国石化产能
  美国伊利诺伊州蒂斯普兰日电 /美通社/ --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HON)UOP 今日宣布,惠生(南京)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惠生能源”)旗下南京工厂采用 UOP 突破性甲醇制烯烃工艺 (MTO) 技术,实现成功开车并累计生产超过13.4万多吨的轻质烯烃产品。
  惠生能源南京工厂采用 UOP 突破性甲醇制烯烃工艺 (MTO) 技术,实现成功开车并累计生产超过13.4万多吨轻质烯烃产品
  该工厂是首座实现商业化量产的 UOP/海德鲁甲醇制烯烃生产基地,于2013年9月投产,其各项运营指标以及轻烃质量和产量均表现优异,符合预期目标。
  “MTO 技术能够帮助那些富煤多气的国家和地区更加经济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生产高价值石化产品,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需求,” 霍尼韦尔 UOP 流程工艺和装备业务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裴彼得 (Pete Piotrowski) 表示,“我们技术帮助业主实现最低的运营成本,快速高效的项目启动,以及后续可靠的运营。惠生是 UOP 授权 MTO 技术的四家石化产品制造商中的首家业主。该技术在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得到业界的持续关注并显现极大兴趣。”
  惠生项目所采用的 UOP 先进的甲醇制烯烃工艺结合了 UOP/海德鲁甲醇制烯烃技术和/UOP 烯烃裂解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和进料的使用效率。该工艺将从煤或天然气等低成本原料中提取的甲醇转化成乙烯和丙烯。结合 UOP 专利的催化剂技术,UOP 甲醇制烯烃工艺能够灵活调节丙烯和乙烯的生产比例,帮助业主更好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惠生南京工厂由中国最大的民营化学工程总承包商惠生工程负责设计,年产乙烯和丙烯30万吨。UOP 为该项目提供工艺授权、基础设计、催化剂、吸附剂、特殊设备和技术服务。
  “这座新的生产设施对于 UOP 甲醇制烯烃技术、惠生和中国来说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道路的又一建树,”惠生工程高级副总裁兼执行董事刘海军表示,“惠生工程和 UOP 在这一技术前沿上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了甲醇制烯烃工艺的进步,以及现代化煤化工行业的升级。”
  UOP/海德鲁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已在 Ineos 公司(原为 Norsk-Hydro)的半商业化生产装置中得到了成功实施。道达尔/UOP 的烯烃裂解工艺 ( OCP) 工艺技术由 UOP 和道达尔石化共同研发,并在道达尔位于比利时费鲁 (Feluy) 运营的一座集成化的 MTO-OCP 半商业化规模生产装置中成功应用。
  自2011年以来,UOP 在中国宣布了四套甲醇制烯烃工艺授权项目。其中山东阳煤恒通年产29.5万吨乙烯丙烯生产项目预计将在今年内投产,另外久泰能源(准格尔)的60万吨乙烯丙烯项目也将于2015年投入运营。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将建全球最大的单车甲醇制烯烃生产装置,年产乙烯、丙烯能力达83.3万吨。
  2014年是 UOP 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 UOP 致力于为全球领先的石油天然气企业提供先进工艺技术和商业解决方案。1939年 UOP 在中国授权建造首座 Dubbs 热裂解装置,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后,UOP 向中国授权首套芳烃联合生产装置。在这之后,UOP 先后向中国引入多套先进的工艺技术,包括首套甲醇制烯烃装置以及多套 Oleflex? 催化脱氢装置。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凤凰平台 充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