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山逍遥谷好玩吗下雨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2237|回复: 0
号,惠州逍遥谷溯溪、泡潭子活动召集
本帖最后由 尘埃 于
11:11 编辑
【惠州逍遥谷简介】(参加活动人员赠饮红牛一罐)
& &&&逍遥谷,在惠阳的新芋附近,溪谷的水清澈见底。越到后面,风景越漂亮。我们带上锅碗瓢盆的,来到天然的溪谷里,听着哗啦啦的水声,呼吸清新的空气,吃着美味的火锅,乐在其中。溪谷处处是风景,有大瀑布,有奇形怪异的石头,有碧绿幽深的潭子,有各种美丽的植物。徒步进入逍遥谷之前,我们会经过一片果园,主要是荔枝、龙眼,还有美丽的乡村风景和漂亮的水库,让你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气息
部分以往活动照片:(点击标题进入)
【活动主题】溯溪、游泳、打水仗
【活动难度系数】标准
【活动要求】
& &一:必备装备:多带一套换的衣服!!!也可带泳衣、游泳圈;双肩背包、军胶鞋、溯溪鞋(运动鞋)!,请大家多准备一双鞋,严禁带拖鞋,备注 :专业溯溪鞋,军胶,运动鞋均可。有防水袋最好,可以把所有的东西都做好防水。
& &&&二:选择性装备类:游泳衣,游泳裤,护膝、高音求生哨子、防晒油、指南针、手机(带好备用电池)、防水袋、瑞士军 刀( 或小刀,可选)、头盔、头灯
【溯溪活动行程安排】
<font color="#ff 深大北门对面天桥附近的科技中二路口出发
8:30 体育馆南门出发
10:40 到达目的,前面段是爬山路段,
11:30 到达溪口 开始溯溪,现在水小,可以不下水湿身。
12:30 来到我们打火锅的地方,开始架起锅来,洗菜的洗菜,煮饭的煮饭,泡茶泡咖啡
15:30 来到大瀑布前面,照完集体照就开始返回了。
17:00 前往农家菜馆FB(自愿) 费用现场AA 约30元左右 酒水自购
18:30 上车返回深圳
20:30 到达体育馆活动结束
【活动费用】 100元/人 包含来回包车及路桥费、户外保险、公共装备
【报名方式】报名提供以下资料:网名 GG/MM(在论坛注册的ID、没有网名用真名)、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买保险用的)、参加人数、联系方式、紧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哪里上车(体育馆和深大北门选一)
1、电话报名:尘埃
2、短信报名:尘埃
3、跟帖报名
【关于报名参加和退出】由于我们的活动是诚信报名,上车交钱,不需要先交钱再报名,这样的报名方式是方便大家参加活动,但是有部分驴友不守诚信,报名之后不来参加,导致想参加的驴友没有位置。如果您报名了本次活动,请准时参加,如果确实有急事无法参加,请您在活动前一天电话通知我们您无法参加,我们会帮您取消,如果在活动当天,领队打电话给您才说无法参加,当作放鸽子处理。
【新人参加活动指引】详细查看活动贴,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体力选择是否参加活动,发信息(QQ、手机、跟帖)报名,在活动的前一天,南北户外会再次发短信确认领队和车票号码等信息,活动当天准时到集合点签到。活动费用车上交。
【活动注意事项】
<font color="#、是亲近大自然的带有探险性质的活动,请大家注意安全
2、参加活动的前一天晚上不能通宵,请早点休息。
3、身体不舒服请不要参加户外活动
4、请带足够的干粮和水,中途没有补给
5、出来参加活动就是一个团队,希望大家以团队利益为第一,户外帮助,户外体谅,互相包容。
6、参加活动的有体力好的,有体力一般的,希望体力好的不要一个人拼了命的往前冲,队伍来长了,出了事故很难互相照应
7、参加户外活动请大家注意环保!不要把垃圾丢在山上。
8、 户外活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凡报名参加南北户外的驴友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南北户外此次活动会为驴友门购买户外保险,报名时请提供真实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如拒绝提供,后果自负。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应立即通知保险公司协调相关事宜,领队不承担赔偿责任,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领队声明依法解决。  
【参加户外溯溪活动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提示】
1、山洪(下雨天气),如有下雨,活动取消
2、遇到蛇、马蜂等
3、扭伤、摔伤
4、遇到落石
站长推荐 /1
【广西海洋乡银杏】-遇见最美银杏林,11月21日晚开始连续三周出发,欢迎大家参加。您现在的位置:& -&
-& 本期视点
伟人故里 山水中山 ――中山,一座美丽、恬静的城市
Great Mens HoMetown Landscape Beauty
古今中外,每一个生机盎然的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和个性。如英国伦敦是著名的博物馆之城、时装之都和设计之都,法国巴黎是浪漫之都和艺术之都;中山,给人最深的印象便是它美丽宜人的自然风景以及历史底蕴颇深的风土文化。这一期,我们将带领你走进中山,去了解中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中山市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中山人杰地灵,风光古朴而自然。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中山跻身广东“四小虎”之一的经济地位。广东省中山市,是全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地级城市。 中山,古称香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1152年设立香山县。日,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生在今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1925年,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以纪念孙中山先生。日,撤销中山县,设立中山市(县级),以中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中山市的行政区域。日,县级中山市升格为地级中山市,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
革命的城市
&&&&这是一座古典与历史交融的城市,它没有大城市的浮华,它的美沉静而自然。中山原名香山,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诞生地。为了纪念孙中山,民国14年4月15日,香山县改名中山县,经过几番变革,最后定为中山市。
&&&&说起中山的历史,应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个时代的中、晚期,已有土著古越人在香山岛上渔猎和居住。当时香山在汉代属番禺县地,晋以后变为东官郡地。后来唐代又设置香山镇,属东莞县。香山镇的名称,是由于境内诸山之首的五桂山上奇花异卉繁茂,四野飘香而得名。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由于香山镇的发展,上升为香山县,隶属于广州府。在清嘉庆年间,由于生产大发展,遂与南海、番禺、顺德、东莞等同列大县。最后,到了民国14年4月15日,香山县改名中山县。
中山的著名城区―石岐
&&&&石岐,是一个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穿行在街头巷尾,西山寺、古城墙、老榕树、旧牌坊&#8943;&#8943;在不经意间,总能与历史撞个满怀。香山诞生最初的胎记,在这里仿佛触手可及。
&&& “石岐”的得名比“铁城”早得多,早在唐代以前,就有“石岐”这个地名,而“铁城”却是在公元1152年香山立县并选建县城之后,才慢慢叫响的。关于石岐的得名,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防止水患,曾主持修建香山县城的陈天觉指挥众人在石岐海边兴建南北两道石堤,这就是上基和下基。“岐”是从“歧”衍变来的。然而,石岐的得名显然在陈天觉生活的年代以前,所以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另一种说法是,古代石岐海东岸为乱石,故名“歧”。然而,要是水浅石多,船只无法靠近,又怎么能成为渔港呢?所以这种说法也不能成立。
&&& 其实,经过考证,石岐是因山水形态得名的。先说山。据史料记载,石岐山原是石山,宋代以后,历代采石作建筑材料,才逐渐把山剥成了现在的土山。而石岐山就是烟墩山,又名阜峰,是古代的海防前哨之一,上有烽火台,每当发现海盗来袭,即焚烟示警,故名烟墩。公元1608年,香山知县蔡继善接受乡绅们的提议,决定在烟墩山上兴修风水塔,使之总高度与长洲的马山相齐,这就是烟墩文塔的来历。烟墩文塔在民间又称“花塔”,是一座七层八角形楼阁式砖结构塔,每层均有飞檐,塔顶用铸铁制成,整个造型就像一支在蓝天上书写诗文的巨笔,所以又称为“文笔”。自从烟墩塔落成后,“香山八景”中的“阜峰文笔”,就由原指山形似文笔的烟墩山,改造成形似文笔的烟墩山塔了。
&&& 关于水,在郑愚的《泛石岐海》诗中,就有“岐海正分流”的句子,这“分流”两字,便证明了“岐”的本义的确是“歧”。不过,它指的不是石堤的“岐”,而是江水的“歧”。至于为什么要把“歧”改为“岐?这是由于石岐位于阜峰以西,古代香山人由此联想到兴周800年的周室发祥地西岐,为求祥瑞,因而改“歧”为“岐”。后来这一带的凤鸣路、山凤街等街道的取名也是继续沿着这一思路。山多石,水分歧,就是“石岐”得名的来由!
&&&&&&在中山市城区石岐铁城西门外有条老街,名为孙文西路。这条路西连津渡(石岐河)南绕烟墩山,东达仁山(即现在孙中山纪念堂),构成“山、水、城”的格局,也成为石岐商业、文化、交通中心。孙西步行街东起悦来路口中山百货大楼处,西至中山商业大厦,全长约529米、路宽15米,共有商铺137家。
&&&&& 关于石岐老街的历史,相传孙文西路古称迎恩街,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为孙文路。从隋唐时期开始到1925年间逐渐拓展,形成今天的格局,与铁城形成中山市800年的历史。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孙文路。孙文西路一带凝聚了中山市60多万海外侨胞的乡情,他们祖祖辈辈回家乡建了不少住宅、食肆、酒店等楼宇,使孙文西路日益繁华。期间先后建成的有“十八间”、“天妃庙”、“泰东戏院”、“思豪大酒店”、“先施公司”、“汇丰公司”、“福寿堂药房”等历史遗迹以及众多的茶楼、食肆,这些建筑物大部分建于清代至解放前年间,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
&&&&& 孙西步行街两侧的低层建筑风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式殖民地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的混和,建筑学上称为“南洋风格建筑”,是欧亚混杂的“南洋”文化的重要表现。“南洋骑楼”极具历史文化欣赏价值,又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无论刮风、下雨、日晒,游人顾客均不受天气的影响。骑楼建筑往往几座或十余座毗连在一起,形成参差错落的连续界面效果,外观统一。建筑均以2―3层为主,少量4层(如中国银行钟楼、思豪大酒店等),从地面至女儿墙平均高度在16米左右,街道宽度为12米,与建筑的平均度成3:4的空间比例关系,在正常视角内,形成了舒适宜人的外部空间尺度和步行街形象。
&&&&& 孙文西路的马路两旁是经历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建筑物体。至今仍然保留着古建筑艺术色彩。从民国时期开始接受西方建筑造型,又融合了西方古典建筑造型,至今还保存着精湛木雕、灰塑等中西合璧的建筑物体,弯曲自然的商业街。舒适怡人的外部空间尺度,南洋风格的骑楼,整个街区外部空间与功能有机结合,这一切记载着石岐城区的形成和各个发展阶段,更凝聚着中山市60多万海外侨胞的乡情,既颇具历史文化欣赏价值,又有纪念和爱国教育意义。为了保护这一历史建筑群同重塑孙文西路悠久繁华的容貌,中山市政府结合旧城改造,于日开始分两期对孙文西路进行施工改造,至日全面竣工,历时一年多时间,将孙文西路更名为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
&&&&& 修缮后的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再现迷人的风韵和焕发着蓬勃生机。街道上花团锦簇,昔日灰色的建筑物披上了粉红色、米黄色的盛装,街道两旁增加了长椅供游人休憩。昔日档次不高的商铺也焕然一新,带给人们一个亮丽的视点。新旧文化在这里完善地对接,传统和现代有机地揉合一体,这相容不悖的融汇,令百年老街飘逸着一片迷人的文化气息,成为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为外来游人提供一个风格独特的旅游景象,也为本地市民提供了一个集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好去处,给人们一派繁华兴旺之景。
&&&&& 在步行街入口右边墙壁上镶立着一个大型浮雕《小城故事》,浮雕作者陈宅中先生以孙文西路蕴含的丰富多彩的商业文化为背景,把当年人流频繁、商贾云集的商业文化精髓融入这6.6×2.45平方米的艺术空间里。眼前,街上商号一间紧挨一间,广告招牌满目皆是,路上行人摩肩接踵。各个阶层、各式人种应有尽有,包罗万象,卖点心的、炒风栗的,巡捕的、跑商的,向你展示了一幅社会百态图。
&&&&& 步行街文化广场位于大庙下路段,总建筑面积为503平方米,广场内修建了市内首个平地式喷水池,骑楼下的墙身是著名画家陈宅中的大型壁画,壁画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孙文西路的缩影,画中人物栩栩如生,形态逼真,与步行街建筑风貌融为一体。广场正前方设置了一个40平方米的舞台,为辖区商户、市民及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表演。
中山市的名人胜迹、五桂山脉和珠江三角洲南部的水乡特色,形成多姿多彩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市内主要旅游景点有:翠亨孙中山故居、中山影视城、孙中山纪念馆、中山纪念中学、孙文纪念公园、孙中山纪念堂、五桂山逍遥谷、翠竹园漂流乐园及革命历史根据地、紫马岭公园、中山温泉、长江水库旅游区、孙文西路步行街、横门海上庄园、三乡泉林旅游山庄、坦洲的度假怡乐园、坦洲的快活谷、民众岭南水乡、丰本农业科技园、大涌卓旗山公园及烟墩山古塔、西山禅寺、南山古香林、宋帝遗迹、罗三妹山、桥头小琅环等
&&&&& 福寿堂是孙文西路的百年老店 ―始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地址在今石岐孙文西路154号,创设者为石岐南下(三仙庙)李某。第三代负责人为李瑞文,1923年曾任中山县商会“路工董事会”会长,领导修筑马路。第四代负责人李鸿标曾任县商会常委,有石岐“商界才子”美誉,上世纪30年代兼任石岐商团大队长,1946年至1950年期间任中山纪念图书馆长。上世纪50年代经理为李鸿标庶祖母刘月清,后赴港定居。该店规模较大,曾有员工30人。自制膏丹丸散和加工鲜明熟药,在邑境四方皆有名气。1956年参加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仍沿用福寿堂老字号,知名度颇高,已有130年历史。
&&&&& 这里不但有百年老店,还有昔日孙文西路的旅店。古时,传递各级政府文书的快马(包括人和马)中途休息之所,称“驿”。快马到驿后,凭官府牌子验明,人粮马草由驿供给(但京城招待外国来宾或不同畛域之官员住所,档次较高,称为“驿馆”)。而民间商业性质、代客存放货物和留住客商之所,称为“栈”。辛亥革命后,我国企业界人士仿效西方逐步开设旅店、酒店、饭店、宾馆、别墅、山庄、寓所等。中山毗邻港澳,经营此业者,由前清沿袭至民国时期,均称为旅店。 年期间,孙文西路规模较大的旅店石岐镇总商会东侧的思豪旅店和大庙下8号的金城旅店。解放前的旅店,设备简陋,仅设有六床大房、双床中房、独床单房、雅洁厢房(内配置大床、麻将台各一张,几椅若干)四类房。所有家具是木器,客商入住先到账房登记。入到房中,首先看到“携来杂物贵客自理”字样。这时,服务员(茶房)见客人来到,立即泡上一壶茶,并向客人说明卫生间、浴室在何处,并介绍饮食饭店,车船交通班次时间。
&&&&& 小榄自南宋1152年开村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市镇早期菊展的发源地之一。小榄人最初与菊花结缘,可追溯自宋末金元时期,中原战乱,士大夫避难南迁,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甲戌),从南雄珠玑巷南来小榄的先民,时值金秋,为小榄遍野黄菊所吸引,便在此垦荒定居,以后又将野菊移植于园圃中。同时又陆续将中原文化尤其是菊花文化带到小榄,逐渐形成了既具有中原风韵又具岭南特色的,别具一格与内涵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 ―小榄菊花文化。小榄菊花会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关于菊城小榄,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相传在750多年前,南宋度宗时,一位姓苏的贵妃(一说姓胡)因为受不了皇家的种种束缚,私逃出宫,后来与一位姓黄的商人成了亲,藏匿在广州府的南雄珠玑巷。官军奉旨搜捕,沿途滥杀无辜。当查清苏妃藏匿在南雄时,扬言要在珠玑巷屠城灭口。咸淳十年(1274年),一批避祸的百姓,从南雄珠玑巷启程,辗转到了香山县小榄。时值深秋,百姓为遍野的菊花所吸引,便在飞驼岭、凤山、圆榄山、半边榄山一带垦荒定居,他们就是小榄的开村之祖。他们谨记着是菊花把他们引领到这片福地的,决定把野菊移植园圃中,嘱咐自己的子孙世世代代都要爱菊、种菊。到了清初,小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喜爱菊花的小榄人就办起了“菊社”和“黄华(花)会”,赏菊吟诗,以贺升平。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年),考虑到祖先是在甲戌年从珠玑巷迁来的,决定从该年起每隔60年,即每逢农历的甲戌年举办一次盛大的菊花会,这就是蜚声海内外的小榄菊花会的来由。
&&&&& 这个传说大体上是可信的。不仅珠玑巷有史迹可查,而且珠江三角洲不少姓氏的族谱,都不约而同地标明他们的开村祖先来自珠玑巷,足以证明此次大迁徙的牵连面确实很广。他们所带来的中原文化尤其是菊文化,在小榄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把他们说成是小榄的开村祖先,则恐怕未必。
&&&& &现在我们都已知道,小榄是1152年香山设县时从南海县划入的,划给香山县内新设的宁安乡。这时的小榄刚成陆不久,主要是沙洲和泥滩,围垦刚刚开始,更多的还是流动的渔民在此过着半定居的生活。人烟是有了,但还不能称之为村落。到了嘉定六年(1213年),有位名叫杜奇芬的福建福清县人,来到宁安乡定居,他才是小榄大榄的开村之祖。关于杜奇芬的生平,清光绪三年重修的《杜国公墓碑》有明确记载。他曾以军功授宁远卫指挥使,因1208年的戊辰监祸,于1213年带着母亲万氏从福建迁居香山,10年后,因平定海盗有功,授平寇将军、粤国公、统领东南节度兼水师提督。昔日大榄文昌庙内供奉的杜、曾、罗、毛、曹五姓先祖,就以杜姓排头,说明杜奇芬确是公认最早在这里定居的中原人士。 ―请留意,杜奇芬到达小榄,足比珠玑巷的那批人早了63年!
&&&&& 珠玑巷集体迁徙事件,暴露了南宋宫廷悲剧的冰山一角。其实,到了咸淳初年,已是蒙古从北方崛起,攻城掠地,于1234年灭金后的30多年。兵强马壮的蒙古铁骑,蠢蠢欲动,随时准备向南大举进发,偏安的南宋小朝廷已明显感到危机的迫近了。据珠玑巷史载,那位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苏妃,为了不连累旁人,最后投井自杀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咸淳十年是个什么样的时期呢?恰恰是在这一年,蒙古铁骑大举入侵南宋,重镇襄阳失守,天险长江已被突破,把那位过惯养尊处优生活的宋度宗活生生的吓死了。苏妃的出走,据说是受奸相贾似道的诬害,不得不走,但肯定与宋度宗之死有关。或者是平日得宠,度宗一死,失去了靠山,因此不见容于皇后;或者是因长期受冷落,度宗一死,宫中乱哄哄的,她便趁机出逃。朝廷要出到屠城灭口这一招,可见宫中对此的讳莫如深。官家修撰的史书当然要把其中所有的细节删除,时至今日,就只能以民间故事的形式流传了。
明代小榄多文人
&&&&& 大榄都(今小榄)位于香山北部,虽然开发时间比县城铁城迟了将近一个世纪,但是由于走的是种桑、养蚕、缫丝的路子,产品的经济价值比较高。加上南宋末年,这里吸纳了大量来自中原的南宋遗民,一般来说,这些人比起土著,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生产技术水平。因此,到明初,这里已成为富裕的鱼米之乡和香山县内又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
与县城相比,小榄文人群体的出现稍迟,但层面更宽。到了晚明,更有后来居上之势。
&&&&& 早期小榄的文人群体可以“香山三何”为代表。“三何”指的是何述忠(字惺宇)、何述铉(字调元)、何述瓒(字赞元)三兄弟,其中,述忠和述瓒在嘉靖四十三年(1563年)同时在甲子科中举。述忠被选派到温州当府判,不久升任同知(相当于州府的副职);述瓒年少时立下大志,据说,他曾向塾师发问: “‘圣贤’是怎么模样的,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 ”所以他中举后并未出仕,而是选择了终生研究学问的道路。至于述铉,在哥哥和弟弟同科中举后,他把压力化为动力,读书更用功了。可惜不久他父亲去世,在服丧3年后,他干脆从此绝意科举。“三何”之后,则有:李孙宸,字伯襄,万历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兼署礼部、户部尚书事,崇祯时升任翰林院察典、经筵讲官等要职。有《建霞楼集》等诗文集传世。
&&&& &中山的旅游景点有很多,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致,不妨把脚步放慢,随我们一同去探寻中山悠久的历史,以及说不尽的文化风情。
中山院落里的大宅门――詹园
&&&&& 詹园位于中山市南区北台村,105国道旁,占地百亩,分为詹园祝寿、歧江廊桥、詹府种福三个区域。园中建筑以苏杭园林为基调,综合中国古典园林之精髓,强调岭南水乡的布局脉络,结构简洁而凝重,风格古朴而洒脱。
&&&&& 詹园占地百亩,是由詹园主人黄远新亲自设计(黄先生是中山人,在澳门做生意),并从苏杭征调数百名园林能工巧匠历时5年共同建成的。詹园主人的初衷,出于为母亲建造一处淡雅精致、颐养天年的静心居所。因此最早的詹园,即现在的詹家后院,是詹家上下尤其是詹老太的饮食起居之地;詹老太搬离之后,里面的生活器具仍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成为詹家家史的真实见证。
&&&&& 中国的古典造园艺术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史载的私家园林是东晋(公元四世纪)的辟疆园。相对于集中在北京一带恢弘博大、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而言,传统私家园林则以淡雅精致、自由写意的风格见长。不仅如此,私家园林更以其浓厚的、古典的诗画底蕴和强烈的民间文化教育气息,阐释着建筑艺术与人文色彩融合的高尚审美理想,成为可居、可游、可赏、宅院合一的珍贵艺术景观。
&&&&& 汇聚古今中外杂耍技艺,营造民间浓浓亲情。游客始到,乐鼓齐鸣、欢声喧天,司仪带领大家载歌载舞;各路圣贤举礼进寿,同贺寿典、喜满詹园;众多丫鬟同绣寿字,飞针走线,曲不离口,喜上加喜;取来百花精华,蒸于一炉,香气缭绕,同袭游人;詹老太蒸浴完毕,红光满面,喜上眉梢,向游客派发寿糖,并和大家一起欣赏詹园大戏。詹园内外环水,桥边廊亭民俗,与桥下的威水樵夫对歌,热闹非凡;岐江内每天上演灯船巡游、花尾渡巡游,游客即可以乘坐游船欣赏歧江风光和詹园风貌;也可荡起双桨,划行在内河,融入詹园美景之中。
&&&&& 碧波荡漾的北溪河畔,绿排树结构的小屋,迎风招展的彩旗,给这个古朴雅致的场所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氛围。詹园百米食街寨选材考究,做工精妙,就说家乡啥彀桑饫锏亩焓且欢ㄒ娇铰砀谌パ暗模抢锏亩烊庵氏改郏兜老拭溃偌由铣Ω叱某眨傅墓ひ眨唤媚憧诔萘飨悖匚队瞥ぁ
&&&&& 很多时候我们去到詹园,都可以看见扛着“长枪短炮”、拖着大小箱的摄影队伍和一对对穿着婚纱的新人们。很多新人热衷于到詹园来拍他们一生一次的结婚照,喜欢詹园古朴典雅的美丽风光和建筑外,詹园处处流露出他们。在纱照里,不可或缺的场景。相依亭是园主感念于与妻子相扶相持,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辛劳与幸福而建。据说很多热恋的情侣和新婚夫妇都慕名专程到这里来走上几圈,就是为了沾沾园主夫妇恩爱、富贵的喜气,希望以后能像他们一样相互扶持、相依相偎,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 对于我们来说,詹园就像一个传统文化的大讲堂,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播着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这里处处有养眼之境,引人遐思。于天光云影间映衬出青砖灰瓦、粉墙绿树、斗拱飞檐、迥廊曲径、色调明朗、朴茂隽秀,构成一种通透典雅、轻盈畅朗的岭南格调。取材多为民间古旧材料,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凝聚着历史的痕迹,阐释着园林艺术与人文景观融合的高尚审美理想。并使湖洲山、北溪河等自然风光与詹园建筑构成一体,形成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
充满无穷魅力的小镇―三乡
&&&&&&三乡镇北靠五桂山,南倚竹篙岭,环山叠翠,钟灵毓秀。大自然似乎特别眷顾三乡,把地下的温泉、小琅环山的奇石、白水林的瀑布、妩媚的罗三妹山都赐给了这块不足100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没有高大的楼堂馆所;没有大型的百货商店;没有豪华的娱乐场所,没有嘈杂喧嚣的商业街,在公共场所听不见侃侃而谈的声音,甚至看不到身材魁梧的人影&#8943;&#8943;别看她如此“安静”,人们却生活得很富足。
&&&&& 这里虽不是都市,却焕发着都市的繁华与气度;不是山村,却能享受到山村特有的恬静与清雅。如果你想在紧张工作之余放松身心,或者想暂时脱离都市烦嚣,度过一个休闲的假日,那么,到三乡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约上三五好友或合家出行,游玩了这里山山水水之后,或小住,或小酌,或购物,别有一番情趣。
&&&&&&三乡的泉眼温泉非常著名,来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泉眼温泉。在中山温泉一带,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传说。据说,从前三乡一带有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靠放牛为生,人们都叫他“牛仔王”(大环版本的主人公是个小和尚)。一天,当他饿得发慌时,偶然在山洞里发现了一个洞眼正在不停地流出酒和米。从此,他每逢饿了,就到洞里找吃的。渐渐地,他觉得不满足了,每天流出的数量,刚够吃饱喝足,怎么能够发财?于是,贪心的“牛仔王”动手把洞眼挖大,结果,洞眼从此就不出酒和米了。他这一挖,还把阴阳二气泄漏了。阴阳二气先是直冲天宇,接着又重新钻入地下,入地之处后来就分别形成了冷热池,这就是泉眼村的温泉(即三乡温泉)和茅湾村冷泉的来由。
&&&&& 这个传说巧妙地解释了温泉和冷泉的来由,但其实,我们如果不拘泥于传说本身,就可以从中知道得更多:阴阳二气是道家学说的旨要,元明以后又受到了理学家们的钟爱,并由他们的讲学而广泛传扬。这实际透露了酒米洞传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水上人家―岭南水乡
&&&&& “水乡的路水云铺,出村入乡一把橹”。这是水乡人生活方式的写照。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村与村之间没有桥,只靠在河道中垒起石块才可以互相往来。而这些村与外界的交通就只能靠水路了。于是,民众水乡里家家户户有船、有码头。
&&&&& 我们一路上顺着水上人家悠然地漂着,在这里,要看哪家有钱,不看房子,要看船和码头,住钢筋水泥的城市人有钱了要买房子,靠水吃水的水乡人有钱了肯定是置船、造码头。因此也有了旧时姑娘嫁得好夫婿,便是“泊得一个好码头 ”一说。
&&&&& 船之于他们远远超出了谋生工具的意义。在更早以前,水乡人都是住在船上,就算已上岸多时的今天,水乡人家还有个不成文的约定:船坏掉了,不能烧也不能毁,只能让它搁置在河里终老,直到自然腐烂消失。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在河道里搁着一艘艘弃置不用的船。
&&&&& 相对于对船和码头的深情,从前水乡人对房子的要求是简单的。岸边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便是他们的栖居地,水乡人家傍水而居,这些吊脚楼都是树皮做成的,当地人称作“寮”。寮虽简陋却冬暖夏凉,两三年需要更换一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大部分人在岸上盖了钢筋水泥的房子,但家家户户依然保留着至少有一个树皮的吊脚楼,一般用作厨房。也许是为了凉快,也许是为了水乡人骨子里的念旧。
&&&&& 在岭南水乡,你完全没必要担心景点的人工化,虽然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但当地原汁原味的生活依旧保留至今。岭南水乡虽然外表平淡无奇,但是在浮华的包装下呈现出的却是一个全然未经修饰的水乡,一个最真实的水乡。
&&&&& 中山的美食品种多样,材质精良,做工精细,可谓是色、香、味俱全。下面就请跟随我们,一同体验下中山美食的魅力吧!
&&&&& 石岐乳鸽:脆、鲜、嫩,用生长21―28天的乳鸽腌渍之后,经烤箱烘烤而成。鸽子外脆内嫩,中间有一泡汤汁。此汤汁鲜纯,却不油,感觉清爽而鲜美。鸽子性味比较平和,体质热、寒的人都可以吃。鸽子补肝、肾,益精气,处于发育期的大男孩吃更好。 这石岐鸽子是手撕了吃的。咬一口皮后,吸干里面的汤汁,再慢慢品尝它的肉。皮是脆的,汤汁是鲜的,肉是嫩的。
小榄菊花肉
&&&&& 小榄地区盛产菊花。充分利用菊花作食品便应运而生,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菊花肉。菊花肉是选用猪的背部肥肉,切成透明状薄片用糖腌制,外面拌一层半鲜半干的糖渍菊花瓣而成。这种菊花肉看着虽肥,但吃起来爽脆不腻、清香可口,特别是菊瓣液香凝喉,芬芳扑鼻,是中山的传统送礼佳品。小榄镇当地一种小黄菊,俗名地菊花,形状如金钱大小,将其花瓣晒干,撒在煮好的肥猪肉上,然后浇上糖浆,即成菊花肉。
&&&&& 在“菊城” ―小榄镇,自古至今,人们十分喜爱种植菊花,菊花随处可见,60年一度的菊花盛会更是蜚声中外。因此,小榄镇传统的特产也是多以菊花为特色。菊花露酒:首先将小黄菊和米曲酿成酒母,然后加入适量的糖和酒便成了。
白莲蓉月饼
&&&&& 创始于1930年前后。此饼选用纯正脱衣白肉湘莲配制而成,品种有莲蓉素月、莲蓉蛋黄、双黄莲蓉等,饼色油润,馅白带黄,气味香郁,嫩滑可口,是“广式”月饼中之佼佼者。
&&&&& 在中山的土特产中,以咀香园杏仁饼最为有名,入口杏仁香味浓郁、酥化甘香,深受食客欢迎。杏仁饼本为“易味庐”饼家创制于本世纪初,两三年后,又有咀香园饼家异军突起。所制之杏仁饼与易味庐齐名,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为鼎盛期,产品远销至美洲和东南亚各国。1931年易味庐杏仁饼创始人去世,易味庐饼家因后继无人而停业,咀香园杏仁饼成为独领风骚的中山食品。1935年在美国檀香山国际食品展览会上夺得金鸡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l949年,制饼工艺经过改革,杏仁饼不但保持了传统的香纯浓郁、入口酥甘溶化特色,而且饼质更加细腻,装璜更符合现代化要求,因而更负盛名,荣获省优质产品和部优产品称号。1988年在香港国际博览会上,咀香园杏仁饼参与了世界食品群雄的角逐,再获金奖殊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山逍遥谷好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