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请教一个PSVps3和psv3双版本MGS HD云存档问题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PSV游戏技术分析为什么PSV能接近PS3
作者:melfes&作者:lookgb来源:PSV吧
  上周DF评测了老黄的Shield掌机,Shield掌机本身算是一件感人的科技艺术品,可惜里面装了一大堆硬件利用率不行的软件。反观PSV,虽然硬件上已经被手机平板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但是游戏缺变得越来越好。Sony正视图将PS体验的精髓移植到PSV上,使它成为一个更完美的平台,既有传统移动游戏,又有着来自sony全球最棒的第一方工作室3A大作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创游戏 。
  下个月玩家们就将在PSV上体验到杀戮地带佣兵,那就我们目前玩到的内容,佣兵的确算是大作,可以说是一部能让PSV从广大移动设备中脱颖而出的FPS游戏:一个在移动设备上的完整PS3级别体验。接下来呢,我们会来讨论下sony是怎么将PS3的精髓成功移植到掌机平台式的,同时也会比较很**SV/PS3跨平台游戏。一个移动设备是否真的能够带来本时代主机的体验?
  尽管在对比PS3的时候,PSV有着很多的硬件限制,但是PSV却成功地以PS3冰山一角的功率实现了诸多同等级的特效。PSV游戏平均的功耗只有3.5-4W,而最新的PS3在同情况下的功耗缺要到70-80W。这都得归功于PSV的4核A9 CPU和PVR SGX543MP4+ GPU,他们使得PSV只需要PS3的6%的功耗就能表现出相当接近的画面,而这6%还要算上OLED屏幕的功耗。就游戏表现的能耗比而言,可能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设备能达到如此水准。
  虽然就原生处理能力而言,PSV和PS3压根不在一个级别,不过PSV的确有着一些有助于缩短两者之间差距的小优势。比如SGX543MP4的统一渲染构架(在PS3上的RSX图形芯片则是PS/VS分离渲染构架)给了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极大的弹性,TBDR架构可以让GPU的宽带和渲染能力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同样的技术在手机/平板上也有应用,不过PSV专注游戏的出发点以及高效的开发工具让前后者拉开了明显的差距。第一个分析的对象佣兵就是这个特点的完美阐释者。
  佣兵游戏表现分析:游戏的帧数不是全部达到了30fps,存档点有着明显的掉帧,但是整体表现对于这种科技题材的游戏而言很棒。“杀戮地带佣兵”与“神秘海域黄金深渊”的精华 不论是佣兵还是黄金深渊都凸显了PSV那以游戏为主的富有战略性的硬件设计,以及基于设备的不断发展进化的游戏开发技术。尤其是一些从PS3上移植而来的一些技术,这些技术创造了一个在iOS和Android平台上所无法体验的主机向游戏体验。比如在黄金深渊上用到的延迟渲染技术(佣兵并没有用到),使得不需要太大的资源消耗就能在屏幕上得到大规模的光效表现。在佣兵上,光影的使用配合上延迟处理效果图层创造了一个杀戮地带2式美学的沙尘视觉效果。同时,黄金深渊的全局光影给游戏环境、古迹带来了与PS3平台的神秘海域同等甚至更好的氛围。
  从某些角度而言,佣兵相比黄金深渊在两者之中表现的更好,佣兵对硬件的理解更加到位,代码的优化也更好,在主机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更多优势。举个例子,佣兵的延迟处理效果比PSV上其他游戏都明显更好,大量的半透明效果,比如容积烟火,看起来更加动态化,而且还有着真实的深度表现。当然,也不能忽视这是在一个更低的分辨率上的表现。 也有证据表明佣兵有动
  态帧缓存:当游戏载入的时候,偶尔会出现渲染分辨率低于960*544的情况。对比iOS/android游戏,大部分游戏都可以让玩家自定义分辨率,就像PC游戏一样,这就导致了一个对画面质量的不可逆牺牲,而PSV上的只要等画面渲染稳定后这种临时的分辨率降级就消失了。除非是我们的眼镜在欺骗我们,佣兵貌似只有在镜头移动的过程中才会出现分辨率下降,静止时就能保持原生分辨率。这个小把戏算是玩的很不错,毕竟掉帧在动态过程比静态中更加明显。
  黄金深渊里一大部分是打枪场景,但是面对大量敌人的时候帧数真心低到没法玩...还好这种场景并没多到足以糟蹋整个游戏体验。黄金深渊仍然算是PSV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游戏作品,有着极佳的实时光影(延迟渲染的结果)和具有丰富细节的环境。这也是靠着大量的特效而得到的产物,比如场景深度、角色表面阴影,这些都是我们在其他同类移动游戏上见不到的元素。结果就是分辨率妥协到了(喜闻乐见的)720*480,而且不带AA(编码里有试过FXAA,可惜达不到这个程度)。单不论如何,画面降级在PSV上并不如在电脑屏幕上那么明显。
  真正惊艳的在于,如此多的PS3游戏元素在移植到PSV平台时缺不需要重新设计游戏的玩法。虽然黄金深渊在PSV没有PS3那么大的场景,游戏本身仍保持了一贯的诸如建筑崩塌事件和荡气回肠的场景。一切游戏的基本元素(比如格斗和冒险)都被打造得尽量和PS3版本保持一致,尽管整体来看在过场中会有些倒退。同样佣兵也提供了一个在细节上尽量和PS3版保证一致的极为相似的体验,而与其他大部分移动平台的FPS游戏中的NPC的AI比起来,佣兵的打枪部分显然保持了以往的刺激感。
  PSV平台的缺点在于总体上PSV的表现没有PS3版本来的稳定。细节复杂程度、高要求场景的特效以及PSV本身不如PS3强大的硬件都严重影响了游戏的帧率。在黄金深渊上这些特点尤其明显,一旦屏幕上敌人多了起来或者遇到了大量的植物或者特效,帧率就会跌到20fps以下。客观地说,在这些场景里,由于游戏反应相对于玩家操作操作的延迟,使得瞄准和移动都显得像是灌了铅一样,打枪几乎是不可能,游戏也变得几乎玩不下去了,不过好在种情况是偶尔的。
  小小大星球算是PSV上的无名英雄,完全针对PSV硬件特性设计的操作方式。画面的表现也完全凸出了OLED屏幕的宽广色域。 在其他方面呢,打枪对于游戏表现的影响会小一些,帧数不会低于20fps,但是对于游戏操作的影响则更小,瞄准和打斗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当然是没有PS3上水准啦。很显然我们玩到的佣兵的优化工作更加到位,整个游戏的帧数表现几乎都是30fps,而且就算开始打枪了,整个游戏的帧数也没有黄金深渊掉那么夸张。除此以外,两个游戏在非打斗部分都很流畅。不过就算会偶尔掉帧,两个游戏对于PS3版本都算是旗鼓相当。
  其他的游戏表现分析 佣兵和黄金深渊都是以PSV为唯一平台所打造的,在经历了对系统限制的特点的探索磨合后,都在画面和帧数上找到了不错的平衡点。但是,当游戏没有对PSV做出太多优化的时候,PSV在多平台范围内又能如何表现呢?结果自然每个游戏都不同,不过对于很多游戏竟然都能达到PS3平台的表现,还是很让人吃惊的。
  PSV/PS3上VT网球4的比较。考虑到为了操作的精确程度两边都做到了60fps,游戏移植工作堪称惊艳。由于PSV的多边形输出、内存容量和宽带都要低不少,这也意味着游戏必须要缩水部分场景和特效才能流畅,即使这样,大部分情况下有限考虑的仍然是保证游戏的核心体验和原汁原味的操作方式。小尺寸的屏幕也减轻了特效缩水的效果。实际上呢,就算是小范围内的的PS3/PSV游戏的横向比较,也足够揭示出不少从PS3“不缩水”移到游戏到PSV所用到的技术了。通过那些常见的横向对比表格我就们可以看到诸如同一个角色建模多边形的削减,场景的简化,以及贴图分辨率相应降低等手段。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在PSV那128M VRAM上运行,比较PS3有着PSV两倍的512M VRAM。(作者是不是搞错了呢)就VT4而言,作为最成功的移植案列之一,我们在两者的对比中还是不可避免地看到诸如高光、倒影的移除和缩减。甚至最关键的效果之一的“出汗”也在PSV版的VT4上消失不见了,同样的情况也发身在了SFXF那颇具风格的平面阴影上。除此以外,各向异性过滤在很多游戏里也被删减了,导致贴图变得模糊。同样,小尺寸屏幕在这时候又起到了一个视觉缓冲的作用。
  列出的跨平台游戏而言,VT4和PS全明星无疑是最接近PS3画面表现的游戏,两者都达到了主机平台60fps的黄金标准。两者都是960*544的点对点显示,有着连PSV主打游戏都没有的清晰度。VT4有着2XMSAA,因此有着非常锐利的画面,而PS全明星则没有AA,不过因为PSV的5寸OLED屏幕的像素密度还是非常不错的(220ppi左右),所以有无AA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PS3/PSV的PS全明星对比。就算多边形、特效和材质都得到了缩水,但是在PSV的5寸OLED屏幕上区别还是很小。令人惊讶的是两者的细节程度都非常接近PS3版本,VT4上尤其显著。场景的物体只是被简化了模型而不是直接移除,这对于在小屏幕达到PS3级别的画面来说非常有效,而其他元素,比如一些特效的移除,在仔细地重构了主要场景要素后就基本不会察觉了。
  PS全明星也得益于这种缩放效应,不过对比VT4而言,PS全明星的缩放显得更加明显。然而更重要的是两者都没有在游戏过程上妥协,最好的例子就是帧数:两者在都达到60fps之外甚至还略有余裕。
  PS全明星的帧率在比较复杂的场景下浮动会更大,而VT4相较之下会更好,除了重播或者比赛结果,这些时候PSV想要和PS3比的确有些勉强,基本全程都能满帧运行。更吃惊的是,PSV在某些场景下比老大哥PS3的帧数可能还更好,当然这对于游戏过程是没什么裨益:PSV赛前入场最高可达40fps,而PS3只有30fps。与此同时,PS全明星上手的时候在不同阶段的帧率没有那么大的变化,视频同步也很到位。而PS3上的视频同步有时候则不是很好,结果就是偶尔的画面撕裂,不过总体而言对于这么高的帧率而言并无大碍。
  SFXT的PS3/PSV对比。PS3版有着额外的表面阴影,同时也有更多的细节和更高分辨率的画面特效。不过PSV版还是保持了游戏关键的背景设置。
  SFXT的移植则没有太好地把握住
  这种画面和帧数之间的平衡,出于降低整体渲染难度的目的,一些环境细节很明显地是被被移除了。进一步而言,整个游戏并非是原生分辨率渲染,好在通过强力的AA算是尽量避免了狗牙的出现。最后的结果呢,就是虽然看起来画面没那么锐利和感觉,不过总算是做到了60fps,当然在动作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还是不可避免会有些丢帧。纵使有着种种不足,SFXT的PSV版本还是足够NC粉在路上好好搓上两局了,当然在想要好好游戏的时候,还是PS360更合适啦。
  至于其他的游戏,这种平衡在PSV版上就更
  难以保持了。狡狐大冒险虽然是原生544p无AA,基本保持了PS3版的细节,但是例如树叶、天花板在角色身上的投影之类的效果还是被去除了。比较可惜的是不同于PS3版的60fps流畅表现,PSV版本的游戏画面基本在30fps左右,OSWHD也是同样的情况。除此以外,游戏引擎也没有做到足够的优化,长达半秒的延迟和进场出现的掉帧让整个游戏操作在PS3版的对比下显得更是沉重和拖沓。比较奇葩的是游戏里的任务前场景是基本和PS3一样的细节程度,结果就是帧率变更低,屏幕显示的拖影更加严重――这也算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让我们看到了直接将主机级别的渲染负载移植到掌机上的后果。
  狡狐大冒险PS3/PSV对比。主要的区别就是角色阴影失和一些特效反射的缺失。
  同样的变通方法在MGS HD合集上也得到了使用,虽然只是PS2级别的游戏,但是移植工作中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优化。MGS2/MGS3的PSV版画面和PS3版基本一致,除了更低的材质和调整后的特效。 除此外的主要缩水主要还是在于分辨率和帧率。两个游戏都是720*488无AA,也就意味着不可能有VT4和PS全明星这样的“视网膜级别”的表现了。对,虽然写着是高清合集,但是我们却丝毫找不到任何形式的“高清”:所谓的视觉提升不过是来自于倍频后的逐行扫描以及那块漂亮的OLED屏幕。
  帧率上,由于复杂的场景里有着太多的浪费宽带的因素,MGS3勉强算超过了30fps,而原本MGS2 MG3可都是跑60fps的。除此以外,PSV版的帧率浮动也比PS3更大,在一些吃宽带的场景里,比如飓风环境下的**装甲板外,很容易就掉到更低的帧率。就目前帧率来看,PSV显然更接近PS2原作的级别。
  PSV/PS3在移植PS2游戏系列上的表现来说应该是相当接近的。可是我们看到的是却是一个低分辨率材质,低分辨率特效外带非原生分辨率的掌机版。虽然某种程度上我们在上述游戏的移植中都能见到一些缩水,但不得不说PSV上的游戏体验还是得到与主机版一致:核心的玩法,等级划分以及画面风格无疑都非常接近,当然,都针对小屏幕缩小了一点。唯一的通病就是上述游戏的帧率浮动都更加明显,这对于需要快速反应和精确控制摇杆的游戏而言自然是相当困扰啦。毫无疑问PSV这种招架本时代硬派大作的能力使其在核心玩家面前变得非常有吸引力,但是PSV缓慢的销量却也同时表明光做到这一点并不足以让PSV成为玩家必入的设备,在加上最近一些大作必入BioShock的取消,很明显就可以看出:开发商并不认为PSV游戏的销售额能够弥补回开发成本。此外也有人认为随着PSV版游戏成本越来越接近PS3版,一个单独的移动版游戏无论对于开发商还是已经拥有
  本时代主机的消费者而言,都显得毫无经济性可言。 虽然PSV/PS3的跨平台游戏对比非常有意思,另一方面PSV的独占作品比如失足、SS、FS还有EP似乎更能构成为购入这个主机的理由,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充满了了创意和趣味的独立游戏在扩充PSV的游戏阵容。某些游戏的Cross-Buy和PSN游戏也铸就了PSV的吸引力,一次购入,两份游戏。新作包含了Retro City Rampage, Thomas Was Alone,Guacamelee! and the upcoming Proteus,所以说,PSV也不全是在吃冷饭。
  在下周的Gamescom上,幸运的话我们会看到sony对于PSV的未来计划。我的猜测是跨平台移植作在掌上游戏上会得到减少,并且会有着更多的sony看家作登陆PSV。(黄金深渊续作,yes, plz!)此外,群众喜闻乐见的PS4手柄功能也会得到进一步揭晓。来自sony的线人告诉我们PSV和PS4的开发其实是同步的,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会非常多。Remote-Play是否刚刚揭晓了设备互动操作的冰山角?再等个个八天就知道了.
(编辑: paddyjin )
您可以使用“← | →”键快速翻页,或者进入模式!
事件进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本周本月&&(51385)&&(38647)&&(31033)&&(29180)&&(27872)&&(26316)&&(18099)&&(17926)&&(11772)&&(9621)&&(111715)&&(90503)&&(51385)&&(42259)&&(38647)&&(37247)&&(33855)&&(31033)&&(29544)&&(29180)骑士, 积分 17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3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707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存档不继承我可以重玩,只有DLC一定要继承啊
公民, 积分 1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8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42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不是已经确定了继承存档了么?
我只想晓得确定的U中文版能不能继承港日大蛇2的存档
FF+MGS+传说+如龙
悟道者, 积分 36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146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3685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23:27 编辑
就无双而言,中日文存档没有通用的先例
佣兵, 积分 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1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489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蛇2终极版到底有没有中文啊
[url=http://w
↑看这纯真的笑容,20年最高杰作你信不信
精华2帖子威望13 点积分30099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能继承太好了,不枉费我辛苦把猴子和全女性角色的好感刷满!!!
绝对绝望少女神作啊!
TOZ在1月22日。。。目测还没放假,压力大啊。。
我要跟王异生娃!我要跟元姬生娃!我要跟好多人生娃!
流放者(禁止发言),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2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蓝枫 发表于
Z52E先于Z52M出的……所以武器嘛……如果不改,那自然就……
可笑 三国志演义尽管在日本有极高的知名度,但在游戏上来说其知名度还是极低
351是一匹远胜于预期的黑马,在352出来的时候 还一大堆玩家对吕布这一角色不大认识,自然更不理解他为何是游戏设定最强人物
大概等于Z51的时候为什么一堆国内玩家对于前田庆次的陌生感觉
无双不能说扩大了三国文化在日本的认知度,但起码扩大了三国在大部分日本玩家的认知
352的大卖,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因为无双制定了一骑当千的角色扮演玩法这种模式并成为了先驱者,但起码也历经两代才成功,在之后也有幼儿化计划失败的例子 战斗封神这游戏想必早期的PS2 GC玩家还记得
大范围效果技在356再量产,敌兵也可以通过你的硬直把你打得找不着北,本传更有全屏箭兵盾兵 骑兵 老虎配合在处处克制玩家
355在07年来说,连舞软弱无力 被打后要不配上DS3甚至还没感觉,地图尽管有新意但关卡太少,只有17个剧情人物 删除最强武器 马取得设定变成刷刷刷,甚至出现了调节主机时间来刷森神马这样的BUG,在今天说不上记忆犹深也是很有印象,且不说形象的颠覆在当时很难令过去的玩家接受
顺便,不用拿资历说事,无双这KOEI才刚过10年的系列也没啥资历可言,至少在认识的贡堡骑士蓝枫这类KOEI青面前,玩无双也不过是LU玩家罢了
<p id="rate_56"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复制粘贴吵架&积分 -4 点
" class="mtn mbn">
小林林是乖宝宝
精华11帖子威望44 点积分23157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yy狂人 发表于
能继承太好了,不枉费我辛苦把猴子和全女性角色的好感刷满!!!
存档那就应该可以先ps3版继承 然后再cross到psv上吧?
seiya kou``````the most shining star in this universe!Feel this,can u feel this?
小林林是乖宝宝
精华11帖子威望44 点积分23157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异种爱玩 发表于
可笑 三国志演义尽管在日本有极高的知名度,但在游戏上来说其知名度还是极低
351是一匹远胜于预期的黑马 ...
你这个批评和他在这里的回复的关系是 ?是不是回错帖了
seiya kou``````the most shining star in this universe!Feel this,can u feel this?
佣兵, 积分 6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7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643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z52e那两个复合人无限喜感,胜家强到一塌糊涂,不改更欢乐。。
圣骑士, 积分 43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6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430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sailorstar 发表于
08:15&&存档那就应该可以先ps3版继承 然后再cross到psv上吧?
我也想这么干,如果不能cross-save的话铃木就赶紧滚蛋去!
Powered bySony PlayStation Vita 评测
从 1994 年,Sony 第一代家用游戏机 PlayStation 开始,歴经 PS2、再到十年后 PSP 的推出造成哄动,令机迷为之一快,继以形成热潮,令大家浸醉在游戏之中。紧接的 PS3 虽然吸引,但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仍然无法重拾当年寂寞的地位。来到今天,PS Vita 的出现再次让大家对 PlayStatoin Portable 迎来憧憬,只是它外表看来就是那么的相似,5 吋的 OLED 触控屏幕,加上前、后置镜头与触控版,予人一种超高阶手机的感觉。
当然,它还是一部挂上 PlayStation 之名的掌上游戏机,代表着 Sony 对手提游戏机的憧憬,到底它是否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手提游戏感受,现时的游戏又是否能够尽用其硬件上的优势?电池又是否耐用?双游戏杆又是否更好? 背面的触控版又是否实际?有关的它的一切,大家跳转来看看吧!
PlayStation Vita 的 5 吋 OLED 屏幕采用光面设计,拿在手上感觉明显较过去的 PSP 更光亮、色泽更鲜艳及更高的对比度, 960 x 544 的分辨率让游戏的细致度更高,屏幕的寛度刚好就在两手之间,配合两旁按键的黒色涂层,让眼睛专注于屏幕上。电容式的屏幕与两旁并没有高低之分,手指在按键与屏幕之间滑动很顺畅,并不会有突出的地方,而且反应也很好,加上支持多点触控,不管在游戏中或使用地图功能也很方便。
最常见的主接口仅可以使用触控屏幕选择,并不能通过按键来选择应用,在使用概念上与 PSP 或 PS3 不同,甫开始使用需要一些时间习惯。触控接口虽好,但其跨度有点大,两只拇指在屏幕中选择并不舒服,而且在选择反应上也没有按键的快,如果未来能够支持传统的按键选择,双管齐下将会更好。PS Vita 正面还在箭头键、四个控制键、双游戏杆、PS 键与 START 及 SELECT 键。Vita 的配置基本上继承了 PSP ,在使用习惯上不会有太大的分别;不过比较明显的是它不仅增加了一个右游戏杆,更把音量键与閞关键放在机顶的位置 -- 因为跨度更大的关系,导致游戏要加大音量的时候并没有以往的方便。
细心留意这样的配置方式,它跟 PS3 的 DualShock 3 变得更像,按键的分布变得更相似,四箭头键、控制键、左右各一的游戏杆,及手机顶部的 L1 R1 键,配合 5 吋的 OLED 屏幕,显示出 PlayStation 试图把 PS3 的玩乐感转移至手提游戏机身上,可惜的是 PS Vita 在加入双游戏杆外,并没有加入 L2 及 R2,让 PS3 的游戏玩法无法完全转移,这种感受在玩一些同时具备 PS3 与 PS Vita 版本的游戏上最明显,因为少了 L2 及 R2 两个按键而出现的玩法不同,让使用者在玩游戏的时候要有一点点改变,无法完全一样,这是很可惜的。
从配置上来看,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前置镜头的位置在四个控制键的上方,这样的设置让我们在使用时候有机会遮到前置镜头,只是这情况鲜有发生,所以也不致产生太大的影响。提到 PS Move,我们也可以聊一聊后置的镜头:这个镜头的位置位于机背的下上方,一般玩的时候并不会碰到它。它的位置刚好在正中,我们打开镜头,进行拍摄时并不会因为角度有点变更而不习惯,看来就像直接看穿了屏幕一样(虽然有点放大了)。此设计的出现让我们可以想象未来能通过其玩到像 PS Move 一些使用 AR 的游戏,例如把背景拍下来加进游戏内,让它玩到更多互动游戏,可以好好利用实景的情况。
硬件上 PS Vita 已不再采用采用 UMD,而改用外型像一般的 SD Card 的专用游戏卡,在读取时,游戏卡插口旁的灯会闪起来,让我们知道其正在读取数据,以避免在这个时候不小心把游戏卡弹出来而导致记忆卡受损。至于记忆卡则改放在机身的下方,明显是预期使用者较少拿出来更换,而它实际上也不会太常更换,因为记忆卡内不仅储存游戏数据,也会储存音乐、影片等各种档 案,如果不时更换,的确会比较麻烦。不管手上的是 3G 还是 Wi-Fi 版本的 PS Vita,其重量是 279g,与第一次 SONY 手提游戏机仍然较重,与 3000 系列比较,则多重 190g。
同样需要插在机器内的另一种东西则是 SIM 卡,它采用一个类似 iPhone 托盘的方式。我们把 SIM 卡放在托盘上,然后再插进机身内。这个做法让我们使用的即使是 Micro-SIM,还是可以通过 Mini-SIM 卡托来转换,使用上更方便一点。不过,我们在 PS Vita 上采用此方法使用后,却出现 SIM 卡被死锁在机身内,无法取出的尴尬情况。我们把游戏机拿到 Sony 外判的维修部门检查后得知,他们已经在官方网站表示说明使用 Micro-SIM 卡有可能导致死锁的问题,而有关的维修费为港币 300 元(约新台币 1,100 元起)。为什么是「起」而非固定的金额呢?有关人员指出 SIM 卡被死锁的问题不一定能轻易解决,若无法简易取出,需要整台 PS Vita 更换,所以维修金额便会有所不同。由于我们无法完全打开内部零件以了解有关被死锁的原因,所以这是否属设计上的缺陷,我们并不可以随意下定论;但既然有此情况,大家还是不要使用 Micro-SIM 卡了!
PS Vita 在电力消秏上基本上是维持在三到四个小时左右,视乎采用的联机方式到底是 3G 还是 Wi-Fi,而同时使用多少应用也是会影响到电力消秏。如果你一直在玩游戏的话,使用时间大概是三小时,而它与 PSP Go 相同,也并不支持更换电池,这代表你无法通过加大电池或期待 Sony 未来推出特大电池来提高续航力,只有期待 Sony 推出一颗电力较强的外置电池。当然,我们是可以第三方的外置 USB 电池来充电,但速度要视乎它的输出电流了 -- 如果是正常的充电,一个半小时大概便可以把它充满。另外,Vita 没有配置 micro-USB 插口,所以你一定要随身携带它的专用 USB 线来充电。
PlayStation Vita 评测
Vita 的接口很直接,就像一般的智能型手机一样,让大部份人可以迅速上手,明白一切的使用方法,而且整个接口的流畅度也不错,我们可以很轻易的找到想要的东西,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只要随意滑动便可以找到想要东西,而无需不断重复的寻找。PS Vita 采用的是上下页转动,不同的游戏及功能也是放在这个接口上,每页可以放十个程序,而这些程序是没有分类的,包括系统程序、游戏与从 PS Store 下载的程序也放在这个位置上。与我们平常使用的 iOS 或 Android OS 相同,我们可以通过按紧图标而进入移动模式。在这里,我们可以移动不同的图标,也可以把图标拉进另一个页面,以增加页面数量。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随时在页面之间加入一个空白的页面,使用上更方便一点。当你每插入一款新游戏卡,主页便会新增一个游戏图示,唯这并不代表游戏已储存在 PS Vita 内,仅表示一个快捷方式而已 -- 若需要玩该游戏,仍然需要插入游戏卡。
在这个接口上,我们可以通过左右滑动的方式来选择不同的应用,只是当我们每按下一个功能,它便会进入简介页面,然后再多按一次启动,方能正式开启该功能,这样便导致我们需要双重点击。虽然我们明白 Sony 是为了加入定时更新的推广数据而采用这简介页面的模式,不过像设定和音乐等等的应用还是要多按一次方能启动,好像是多余的吧。
其实整体而言,Vita 的接口有几个很贴心的地方,其中右上角是一个通知列的位置,我们可以利用此通知列观察包括系统、小区与社交网络在内的多种讯息,而当你点进程序后, 旁边便会出现一个翻页的功能。点入一个程序简介页后,若想返回首页,也可以通过此翻页的功能,关闭有关的程序;而且位置刚好是右手拇指可以覆盖的位置,挺舒适的,可算是弥补了在 5 吋屏幕上使用翻控屏幕导致跨度太大的缺点。接口上的顶部可以显示几种功能,一是电讯商的公司名称、讯号强弱、然后是 Wi-Fi 讯号、蓝牙讯号、时钟及电量。
整个接口的速度其实很快,特别是它在各程序内转换的情况下也很顺畅。尽管你在游戏进行中,你还是可以通过 PS 键跳到主页上,选用其它功能,然后再回到游戏里,让你在游戏与程序之间切换。除了这翻页接口外,你可以通过多按一次 PS 键而转换至一个多页式的接口,一眼可以看到多个不同的应用,例如主页、设定、游玩中的游戏、PS Store 等等。
PS Vita 除了是一台游戏机外,我们也可以在这里听到音乐,看到影片,其中音乐方面提供「演唱者」、「专辑」、「乐曲」、「类型」、「随机播放」及几个「播放列表」 供选择,接口基本上有取材自以往的 PSP 及 Sony MP3 的接口,十分简单而用,而伴随推出的 Twitter 应用也可以在 PS Store 找到。与平常一样,我们可以在这里发新的讯息,检查 Timeline、观看回复及查看 Direct Message。由于其支持触控屏幕,所以我们在这里打字也是十分方便的,十分直觉,配合后置镜头,我们也可以在这里使用拍照上传的功能。比较特别是其键盘语言转换方式采用左右 Swipe 的方式,令输入文字更有特色及方便。
随着后来推出不同的更新,Vita 也支持地图导航功能,我们可以在地图上定位,查看卫星地图,也能够利用步行、驾驶的方向导航等等,使用上很直接,与我们平常在智能型手机上使用的基本上是一样的, 速度也尚算不错,我们可以在此多番的转换使用。至于最重要的浏览器部份,其同时支持多点触控屏幕功能,但速度有点慢,加载一个页面的速度仍然有待加强,即使是在 Wi-Fi 的环境下,其在处理多图像的网站上,仍然需要加点努力,在下拉式的时候,其有点迟缓,而且即使用我们再次向上滑动,观看一些已经看过的网站时,仍然会予人一种需要再次加载的感觉,这点是令人比较无奈的。
在社交应用上 Sony 最近加入了 Facebook 及 Foursquare 以供下载,不过选择还是不多。到底 Vita 未来可否发展成一个像 iOS、Android 等有很多不同第三方应用的生态圈呢?这仍有待努力,特别是其在销量上若不能持续成长,如以往 PSP 般形成一个独特的用户群,将很难吸引其他软件公司推出为其度身订造的应用。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由于其并没有配备足够的内置储存来存放音乐等数据,这意味着你的记忆卡一定要有足够的空间(多亏 Sony,Vita 记忆卡是很大的投资呀,呜呜...),否则在多个游戏的纪録及多媒体数据共存的情况下,储存不足将会令人很懊恼。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正是在下载应用时,我们需要保持 Vita 开启,若其处于睡眠模式,有关的下载也会被暂停,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时刻观察 Vita 以便下载完功,如果遇上一些容量大的下载或连接速度较慢时,这做法实在令人懊恼,为 Vita 不能够让用户选择是否使用睡眠模式下载以解决此问题呢?
由于 Vita 本身已是很吸引的游戏机,所以在云端的使用上,未来很可能需要加强,特别是游戏如何能与家里 PS3 连接,让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器材上玩到相同的游戏,把 PS3 移植至 Vita 上是一种很吸引的事情。游戏当然是这里的其中一个重点,而我们在玩 Uncharted: Golden Abyss 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新触控屏幕优点。由于增加了触控屏幕并支持六轴传感器,配合原有的实体按键等等,更多不同的操控方式,让我们可以感受到 Vita 的可能,但 Uncharted: Golden Abyss 的玩法较复杂,算是一种示范各种硬件功能的游戏多于一款杀手级游戏,因为在游戏中不少位置只是为了配合新功能而做,例如攀墙的部份就是这样,即使没有触控功能,其实还是可以玩到。回到传统、基本的打斗游戏 Ultimate Marvel vs Capcom 3,其 2D 视觉打斗方法与 PSP 基本上是一致的,玩的时候无需特别的适应,5 吋 OLED 屏幕亮度与细致度让我们可以感受到 Vita 硬件上的进步,却也可以看出游戏开发者还没有想到如何在传统游戏中使用新的硬件配备。反而 Gravity Rush 和 Reality Fighters 这两款新游戏真真正正的集合了 Vita 的各种强项来做出独特的体验,我们很快就上瘾了,也非常期待更多能够带出 Vita 特色的出品(最好也可以便宜一点吧,呵呵)。
PlayStation Vita 相机照片
PS Vita 是一台很强的手提游戏,它的推出就像当年 Sony 推出 PS3 一样,让人惊叹游戏机可以这么强,能够有这么好的效果,而且它也把一切可能性加进它的硬件内,就像双触控屏、前后置镜头、双游戏杆、3G 连接等等,采用 OLED 屏幕的它实在很美,而且细致度也好,双眼看过去挺舒服的。硬件的设计让人很熟悉,一手持便令人上手容易,即使它新增配备一支模拟游戏杆,也让人觉得很舒服。硬件上的优良毕竟是一件令人吸引的东西,但他到底如何才可以吸引到新用户呢?这特别是在软件及游戏上的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 前者 Sony 需要排除接口上的各种小毛病,而后者很大程度上需要游戏开发商把其硬件优势展现出来。这点并不容易实现,因为我们在 PS3 上面已经看到 Sony 曾经失败过,纵使 PS3 本来就以家庭娱乐中心为目标,唯最终仍然无法抢占用户电视的主导权,仍然很大程度的被视为家庭游戏机,无法做到本来想做的事。
随着 Sony Mobile 再次回归市场,我们可以预期将有更多的整合,而且在 iOS 及 Android 的强大吸力下,Vita 的软件生态圈并不容易形成,这意味着 Sony 需要持续投下的资源肯定要比以往更大,否则用户便不能透过使用不同的软件来感受其强大的性能。正如我们在文中多次提到「未来」、「预期」一样,Vita 在硬件上已万事俱备,现在就等东风而至,充份发挥硬件的优势,特别是双游戏杆、触控屏幕、前后置镜头等等,以带来不一样的创意。PS Vita 最终能否吸引到大量用户转用仍然是一个迷,但杀手级游戏的推出始终是利器之一,到底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像 Monster Hunter、Kingdom Hearts 般有疯狂传播能力的游戏推出呢?
可怜的UMD...当年卡到psp能查光盘的时候,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结果这东西真的很鸡肋~ 相比我更喜欢3ds 身为任豚深表同情。。。被索索们嘘爆了= =(不过想想这里索索多也是必然的) 虽然我很希望被破解 但是又觉得良心过不去 “接口”是什么意思?是“界面”的意思吗? Interface 买都买了两星期了你才上评测
- - 等薄型窄边框版。。。 我过年时候买的机子,游戏也买了6个,感觉机能还是很强的,不过暂时没有发挥好。系统很简洁,开机10秒以内,关机1秒搞定。希望PSV能够专注搞好游戏,不要像手机一样涉及太多领域,PSS开发的什么办公软件真的不需要。。。 PSV从发售到现在 冷清的不能再冷清了
周销量始终不了万~卖的少~游戏也少~反观3DS那边,一天比一天热闹~~ 3DS 都卖一年多了,刚开始也不温不火 这评测有的太迟了吧,不过还是看完了。 等8月初音新作发售后考虑入手PSV...现在没啥喜欢的游戏,买来吃灰. 没有独占大作啊,来个patapen也好啊 psv买回来到现在 唯一在玩的游戏就是psn上买的patapon3.。。。。 已经在吃灰。 买来吃灰的+1 说不上吃灰,不过现在游戏确实没什么特别亮眼的,就一个UNCHARTED和失足少女能进白金, 不过比较感兴趣大家都想玩哪些游戏呀? 我在等初音NEXT, 抵抗, 最终幻想10复刻(只有日文的话就PASS了), 小小大星球,COD,
各位呢? MGS HD
希望能有GT vita GTA V ~!~!!!有杂志说GTA V 会登陆PSV~!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v mgs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