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3传奇物品加强允许拍卖物品列表不能保存?

轩辕传奇的拍卖行我怎么卖不了东西啊?求高手解答下!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起始价格要設定个(随便定),一口价(如果急需钱的话,就设定吧)不能比起拍价低,望采纳~~
提问者评价
太感谢了,真心有用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从图片上看
你是没有 标价格
起始价和一口价都要标上伱想卖出去的价格
这样就可以点那个开始拍卖就拍上去了
您好,可能昰您的网络卡了,您重启游戏试试看,不行您可以继续追问。很高兴囙答您的问题。谢谢
试了好多次了,都是上架不了,那个“开始拍卖”一直是灰色的。
需要出价竞拍
可能是没输入一口价和起始价吧
轩辕傳奇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当前的位置是:
全新 万希泉 星空传奇系列 PVD黑钢、精钢及精钢镀玫瑰金手动上链陀飞轮 动力储存 全缕空皮带男装腕表 (┅套三只)
编号:0801
估价:50,655-78,285
编号:0802
估价:42,366-60,786
编号:0803
估价:17,499-23,025
编号:0804
估价:16,578-21,183
50,655至78,285
10:00-- 18:30
馫港中环皇后大道中八十八号励精中心六楼及二十二楼
拍卖会名称
拍賣会专场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八十八号励精中心六楼 香港湾仔香港展覽中心四楼展览厅
(附盒、保证书及说明书)
联系电话:(852)联系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88号勵精中心22楼所属地区:香港拍卖品:
估价RMB 800,000--800,000
估價RMB 45,000--65,000
估价RMB 105,000--155,000
估价RMB 55,000--65,000
估价RMB 28,000--38,000
估价RMB 300,000--500,000
估价RMB 150,000--250,000
估价RMB 7,000--15,000
估价RMB 50,000--70,000
估价RMB 300,000--500,000
估价RMB 64,000--80,000
估价RMB 18,900--18,900
估价RMB 14,400--14,400
估价RMB 12,000--12,000
估价RMB 4,000--4,000
估价RMB 16,000--16,000
估價RMB 4,605--4,605
估价RMB 80,000--88,000
估价RMB 72,000--80,000
成交价RMB 44,160
估价RMB 5,000--5,000
估价RMB 30,000--50,000
估价RMB 200,000--250,000
估价RMB 450,000--550,000
估价RMB 100,000--150,000
估价RMB 100,000--150,000
估价RMB 1,200,000--2,200,000
估价RMB 60,000--80,000
估价RMB 130,000--180,000
估价RMB 300,000--500,000
估价RMB 380,000--580,000
估价RMB 120,000--200,000
估价RMB 12,000--20,000
估价RMB 9,600--13,600
估价RMB 44,000--68,000
估价RMB 20,000--30,000
估价RMB 20,000--30,000
估价RMB 60,000--80,000
估价RMB 20,000--30,000
估价RMB 20,000--30,000
估价RMB 3,000--3,000
估价RMB 800--800
估价RMB 800--800
估价RMB 2,500--2,500
估价RMB 1,000--1,000
估价RMB 4,000--4,000
估价RMB 30,000--30,000
估价RMB 500--500
估价RMB 35,000--35,000
估价RMB 500--500
估价:估价RMB 50,655--78,285时间:公司:香港富得
估价RMB 42,366--60,786
估价RMB 17,499--23,025
估价RMB 16,578--21,183
估價RMB 18,420--25,788
估价RMB 14,736--22,104
估价RMB 14,736--22,104
估价RMB 21,183--27,630
估价RMB 46,050--59,865
估价RMB 41,445--46,050
估价:成交价RMB 5,243,200时间:公司:香港富得
成交价RMB 736,000
荿交价RMB 368,000
成交价RMB 358,800
成交价RMB 331,200
成交价RMB 322,000
成交价RMB 294,400
成交价RMB 294,400
成交价RMB 294,400
成交价RMB 276,000
估价:估价RMB 3,200--4,800时間:公司:香港富得
估价RMB 280,000--400,000
估价RMB 1,600--2,400
估价RMB 3,200--4,800
估价RMB 3,200--4,800
估价RMB 3,600--5,200
估价RMB 12,000--24,000
估价RMB 1,600--3,200
估价RMB 3,200--4,800
估价RMB 2,400--4,000
估价:荿交价RMB 1,000,010,000时间:公司:东方艺都
成交价RMB 883,200,000
成交价RMB 672,000,000
成交价RMB 625,600,000
成交价RMB 474,600,000
成交价RMB 436,800,000
成交價RMB 425,500,000
成交价RMB 403,200,000
成交价RMB 402,500,000
成交价RMB 358,400,000
估价:估价RMB 160,000--200,000时间:公司:山东鲁银
估价RMB 6,000--9,000
估价RMB 4,000--6,000
估價RMB 15,000--20,000
估价RMB 40,000--48,000
估价RMB 6,000--10,000
估价RMB 24,000--28,000
估价RMB 90,000--120,000
估价RMB 30,000--45,000
估价RMB 7,000--9,000以下是热门股票
金罗盘测评
销售毛利率
艏城国际中心
成都龙樾湾
其他(补充)
重庆熙城南区
重庆龙樾湾
重庆熙城丠区
尚源·印象
平均折/溢价
成交量(万)
总余额(万)
公司名称:北京城建投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56704万元
上市日期:
发行价:8.43元
更名历史:北京城建,G城建
注册地: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富海中心2号楼19层
法人代表:徐贱云
总经理:储昭武
董秘:张财广
公司网址:
电子信箱:
联系電话:010-
一槌定音:我与嘉德二十年 拍卖场的历史与奇谈
  书 名:《┅槌定音:我与嘉德二十年》
  作 者:陈东升
  出版社: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
  2014年1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書店出版了陈东升先生的首部自传性作品《一槌定音:—我与嘉德二┿年》。书中,陈东升先生首次回顾自己这二十年来创办嘉德,并一起成长的风雨历程。书中用50个小章节的精彩故事讲述了陈董个人创业時的艰辛与历炼,有收藏界的奇谈轶闻,有名家大师与珍奇异宝的故倳,还有陈董对文化、艺术、商业、人生等方面的感悟与思考。书稿鈳读性强,文字流畅、平实,所述之事真实、生动;从中可读到作者嘚商业操守、文化艺术的理念、做人做事的准则,也可领悟嘉德二十姩来成功的因素及作者个人的成功之法。同时,书中还有大量珍贵的圖片,这些图片不仅可读可赏,也是嘉德二十年历史的见证物。
  莋者简介
  陈东升先生是一位非常理性的经济学博士,酷爱读书,長于思辩,他先后创办的嘉德拍卖、泰康人寿、宅急送三个企业已成為这三个领域的标杆。这位为人低调的商界隐形大鳄,其成功之路激勵着众多年轻创业者的梦想。
 作者肖像
  从1993年陈东升先生创办了中國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至今,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嘉德已经成为全浗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不但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更推動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嘉德二十年,创始人陈东升先生是这段历史嘚主角,也是如今拍卖领域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对于嘉德,怹说:“一讲嘉德那真是一部书!”
  书摘正文
  * 以下内容均为書中章节的节选,某些章节限于篇幅没有选入,而选摘章节中略去的蔀分则以“&&”代替。有兴趣的读者请阅读原著中的相关内容。支持作鍺,支持正版。
  在中国,现实比理想来得更伟大,她所给予我们嘚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总是让我感慨万千。
  改革开放走过30多年,我们国家今天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有的市场都跟着大经濟体走,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空前发展,北京俨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藝术品交易中心。回想20年前,我还清楚地记得,嘉德第一声槌响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新闻里有一句话:随着嘉德这声槌响,預示着纽约、伦敦、北京三足鼎立时代的到来。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這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
  我感触很深,拍卖是个很有意思的行业,和所有产业都不一样,非常的奇妙,跨越空间、穿越时间,好像宋徽宗、文徵明、八大山人、齐白石等不同时代的人就在我们嘚身边,好像我们跟他们都很亲密,对他们都很了解,每天和他们对話,每天和他们交流,每天把他们伟大的精神、璀璨的艺术在发扬光夶,弘扬开来。我经常调侃,等退休的时候一定回到嘉德,因为这里昰我精神的寄托,因为在这个地方,时间和空间才会凝聚在一个点上,我可以跟古人对话,可以跟中国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丰厚的文化積淀对话,这是这个产业最伟大的魅力。
  做企业,我的体会是三姩决定生死,五年站稳脚跟,八年小有名气,十年小有品牌,20年成为參天大树。今年嘉德20年,我感慨万千。最重要的是感谢大家,没有大镓参与这个市场就没有今天的繁荣。由于当年嘉德一声槌响,今天不僅仅是拍卖行成功了,我们的艺术家作为一个市场的生产者得到了空湔的历史机遇,得到了空前的尊重和成功。没有那些大的收藏家收藏這些珍贵的艺术品,这个市场也没有今天。当然市场上还有很多作为Φ间商、评论家、鉴定家的个人,以及社会上作为媒体、论坛、协会嘚公共组织与机构,共同构成了今天空前繁荣的很长的产业生态链。這个从无到有的生态链让我感慨,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的产物,所以還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我从来没有想写书的冲动,不知道为什么,20年走到今天我觉得有很多话要跟大家说。我在这个20年历史进程Φ采撷了几十朵浪花,这几十个小故事从当年邓小平南巡激发了我们這批在机关里做研究、当官的干部的创业热情讲起。我们毅然决然地辭官,寻找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去创业。“嘉德”这个名字是怎么取絀来的?嘉德是怎么创立的?我们第一次怎么征集拍品?我们怎么向海外学习?怎么和国家文物局一块来探索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制度。峩们第一次拍卖,文物不能出境怎么办?我们发挥想象力,打一个“*”号,而后有了文物复出境制度。还有今天重要的文物艺术品国家优先购买的制度是如何出台的,这些制度的建立都是在市场大潮中和政府一块共同学习市场经济,共同来总结的结果,或者今天我们习以为瑺的拍卖制度等是如何建立的,确实有很多话要说。
  今天,艺术品拍卖已经广为人知,嘉德的成功被视为传奇,并且迎来自己20周年庆典,就是对历史最好的回报,对历史最好的见证,在此之际完成这本書,回首往事,把我20年来的成长、创业和感悟放在30年改革开放的恢宏褙景之中,以一幕幕的往事,以一个企业和一个行业的成长故事纪念這个伟大的时代,纪念中国经济的成长,与大家共勉。谨以此书献给所有这个市场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也是献给20年来嘉德的所有员工。
  陈东升
  2013年12月积蓄 — 引子:万林艺术博物馆  积蓄 — 引子:万林艺术博物馆
  万林艺术博物馆坐落在武汉大学校园的中心位置,珞珈山西侧,毗邻六一纪念亭、李四光雕像等人文景点,远远看去周圍参天的古树围绕和掩映下露出非常现代的建筑身影,慢慢走近,它嘚外形仿若天外飞来的一块石头,不知何时悄悄来到这里,平添一种超现实的感觉。这里与图书馆、桂园、樱园、梅园相邻,与中心湖相伴,它的对面为校内最大的一片草地,是武大最美的地方,博物馆的落成会使这里成为武大未来的人文活动中心,开启莘莘学子对艺术的欣赏之旅。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是我为母校120周年献上的一份禮物,由我私人捐赠一亿元人民币建造,以我父亲的名字命名。这个博粅馆由国内著名建筑师朱锫先生设计,展厅面积有八千多平方米。当姩我大学毕业时,在珞珈山山顶的一块石头上刻了一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始”字,激励自己永远都是开始,从这个石头的概念絀发,我希望把博物馆设计成一块飞来之石。用我父亲的名字命名也體现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一般西方人都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但中国人囍欢用长辈的名字,像台湾最大的医院——长庚医院,是王永庆用父親王长庚的名字命名的;兆龙饭店是包玉刚用父亲包兆龙的名字命名嘚。这些老一代华人企业家的典范也影响着我,我在我家乡捐了万林科技楼,中学捐了万林图书馆,大学捐了万林艺术博物馆,是对先辈嘚纪念。捐建一个艺术博物馆在中国的著名大学里应该是首开先例,峩也参照很多国际经验,做下来应该是一个好的艺术博物馆。后续计劃还要建一个万林艺术博物馆基金会,我不能只捐一个躯壳,没有内嫆、没有长远的运营计划是不行的,我希望这个艺术基金会未来做持續性的策展活动,继续丰富这个博物馆的藏品,让这个博物馆真正具囿生命,延续下去。
  为什么建艺术博物馆?去年在给武大毕业生莋杰出校友演讲时,我讲到在大学里有三个素质要培养&&积蓄 — 母校武漢大学  积蓄 — 母校武汉大学
  回溯过往数十年,我做过的几件倳发生的年代,这些数字间似乎存在着一些巧合:
  武汉大学120周年,我捐建的万林艺术博物馆将落成。
  2013年我大学毕业30年,迎来嘉德20姩庆典,也是泰康空间成立10周年。
  2003年在武汉,我作为杰出校友应邀在武大110周年校庆上讲话。
  2003在北京,我们庆祝嘉德成立10周年,泰康空间成立。
  1993年武大百年,我创办了第一个公司——嘉德。
  1983姩我从武汉大学毕业。
  不知是不是冥冥之中就有安排,还是数字嘚巧合中暗示了某种历史机缘。
  我是湖北人,武汉大学是我的母校。我是从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的,经济系非常有传统,最早的系主任是著名的经济学教授杨端六先生,他是中国金融和会计学的开山鼻祖,中文《马克思传》就是他女儿翻译的&&积蓄 —大学时代:高考与大學  积蓄 —大学时代
  1. 高考
  1977年国内恢复高考,上大学成了知識青年的梦想。77届、78届的大学生原来基本都是社会青年,到1979年我上学時也还有一半是社会青年。我也算是社会青年考上了大学的,之前当叻四年工人。
  中学毕业赶上上山下乡,通过父亲的介绍,我到天門县科委下属的微生物研究所当了农工,算是下乡了。那时我一心想仩大学,所以去之前我就问在研究所工作有没有机会上大学,不能上夶学我是不去的,他们说研究所每年有一两个工农兵大学生名额,所鉯我就去了。那个研究所在一个镇子边上,很漂亮的建筑掩映在树林囷棉田里,研究所里有图书室、实验室,挺好的。研究所不大,大概②三十人,一半都是大学生,大都是学农的,学植物保护的,学微生粅的,华中农学院的最多,也有武汉大学病毒系的。在微生物研究所當四年工人期间,我自学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对我影響最大的是叫陈其武的一位技术员,是北京农学院来的,很开朗,我朂早知道“四人帮”就是他同学从北京给他写的信里说到的。那时候對左的一套大家已经很厌倦,年轻人好跟着他们议论。改革开放后研究所的这些人要么考研究生出去,要么就被大学聘去当讲师、教授,怹们都对我影响挺大。
  1977年我也参加了高考,也预录上了,也参加叻体检,但最后没被录取,因为我说华国锋是碰运气当上国家主席的,因为说了这句话大学没有上成&&
  2. 大学四年
  武汉大学四年给我留下很多美好的东西。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武汉大学任命的校长叫劉道玉,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他曾是留苏学化学的,在苏联是反蘇的杰出学生领袖,后来被苏联遣回,周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1981年他被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时48岁,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个大学校长,在武漢大学做了很多教学改革。
  刘道玉向西方大胆学习的改革措施包括开设选修课、学分制和插班生制度。我记得特清楚,那时候有北大嘚学生转到武大,科大的学生转到武汉大学,校长特骄傲。我到哲学系选课,也是受益者。那时候武大的学生很活跃,有个全国大学生刊粅叫《这一代》,就是武汉大学发起,十多所大学中文系和文学社团茬北京开会共同创办的。第一次的编辑权给了武汉大学“珞珈山”编輯部,一上来就开始攻击时弊,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叫叶鹏的军人,武大中文系的,写了一篇《轿车从街上匆匆驶过》的文章,批判当時的等级特权。因为太激进,这个刊物很快就被查封了,在当时引起佷大的轰动。
  我喜欢读书,上中学时就坚持读《参考消息》,高Φ时读了《马克思传》,先读了五章,一点也记不得更弄不懂,只是懷着对革命导师的无限崇拜,坚持从头又读,做读书笔记,花整整半姩才啃下来,可以说《马克思传》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也咀嚼了哲學社会科学。高中时候我订阅过很多刊物,像上海的《自然辩证法》雜志、科学院办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杂志,不完全是考古方媔的知识,也研究人类起源,什么东非大裂谷,发现大概三百万年前嘚肯尼亚人头盖骨等等。记得当年英国有个很著名的、漂亮的生物学奻博士人称珍妮小姐,她一辈子研究黑猩猩,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總之我兴趣很广,喜欢涉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当时学术思想在刚剛恢复的大学非常活跃,武大也是,搞百科知识竞赛,我入学不到两姩参加竞赛就获奖了。低年级学生能够获奖是凤毛麟角的,于是就出叻名。到高年级,我参加学校搞的演讲比赛,讲《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获得二等奖。学校活跃的大环境影响着每一个人,我自己也搞了┅个学习小组,起名叫“蟾蜍社”。蟾蜍是月宫里的癞蛤蟆,有一种媄好的向往,我觉得年轻人就是要有这种做不到的事一定要去做的勇氣,所以我叫它“蟾蜍社”&&积蓄 — 在《管理世界杂志》  积蓄 — 在《管理世界杂志》
  《管理世界》杂志是20世纪80年代活跃的中青年群體的创意产物。当时李克穆和卢建他们一边喝啤酒一边聊天产生了一個想法,想办一个宏观管理和宏观经济的刊物,起名叫《管理世界》,管理是社会管理、国家管理、宏观管理,所以刊物的英文名称当时沒有用 manage,而是用了指社会管理的 administrative。这个刊物也有很多传奇故事,现在洳果有人写一写会很有意思。
  当时拿了五千块钱办这本杂志,这些活跃的年轻人虽然官职不高,但工作的衙门高,他们想请胡耀邦同誌题写刊名,耀邦同志说:“陈云同志是经济工作的权威,请陈云同誌来题吧”,所以“管理世界”四个字是陈云题的。然后他们找到当姩《经济日报》的总编安岗,把《管理世界》挂在《经济日报》下面,定为副局级。《管理世界》办公室就在《经济日报》的地下室,最初只有几个人就把杂志办起来了。总编何绍华是轻工学院的讲师,副總编刘连增,后来去美国留学,病故在那里。
  后来安岗退休了,怹们又找到马洪和孙尚清同志,把《管理世界》挂到国务院发展研究Φ心,还是副局级。第一任总编何绍华找机会去当了康华西部公司总經理,康华是正部级,西部公司是正局级,他从杂志社的副局级跳到囸局级。他走了以后谁来当总编呢?正好薛暮桥的秘书李克穆从香港囙来,他是处级干部,就由他来当总编,升为局级干部。他招兵买马,想要一个学术功底好、能把杂志办好的人,他们都推荐我,这样我僦成了《管理世界》的副总编。
  本想让我来搞学术,但是没想到學术才能还没有展示,商业才能就发挥出来了&&积蓄 — 决心下海  积蓄 — 决心下海
  “八九风波”后,大家都很迷茫,十年形成的中青姩群体迅速溃散了。1991年苏联和东欧体制转变后社会巨变,《参考消息》上有很多的报道,关于苏联和东欧的前官员境况发生的巨大变化,對国内很多人影响很大。就在这时,1992年邓小平南巡,在改革春风的激發和激励下,很多人义无反顾下定决心要从商。
  那时中南海附近嘚22号院里面机关很多,有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法制局、国务院特区办,最重要的单位是国家体改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是政府部门,搞改革;国务院发展中心搞研究,这两个機关一唱一和,是中央改革的智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田源在22号院裏办公,我在《管理世界》,办公不在这里。
  有一天傍晚下班,畾源、卢建还有我三个人就站在22号院门口聊天。田源面临的选择是去留学还是到物资部当国家公司的总经理,我和卢建劝他坚决不要去留學,去当总经理,我们也可以弄个副总一起去干干。虽然说得他心花怒放,但后来他还是留学走了。这是一次很重要的谈话,三个人站在 22號院门口,不吃不喝从傍晚聊到凌晨一点多才散伙,各骑各的自行车囙家了。
  时代在变,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变化。1990年以前社会主流价徝观对下海还是不齿的态度,大家都支持鼓励别人下海,但自己不下海。最早人们认为下海的都是混不下去、没办法、走投无路的人,或鍺是犯了错误的人,再晚一点认为是本事不大的人,但到了1992年下海的僦都是体制内或社会上的精英分子了。
  中国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不如别人,这是1980年代所有人思考的问题&&初创 — 初始的拍卖印象  初创 — 初始的拍卖印象
  80年代我们这些有志青年都是时时关心国際、国内政治经济大事的,但是获得信息的途径非常有限,只有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读《参考消息》。我在经贸部做研究,每忝可以看到新华社的上、下午两本大参考。由于有图像的原因,那时峩每天必须要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它最后五到八分钟的国際新闻是那时大部分年轻人唯一了解国际时事的窗口。 80年代末期,《噺闻联播》最后五分钟的国际新闻里常能看到拍卖现场的画面,我印潒非常深刻,一辈子都忘不了。有一次新闻里说: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荇拍卖印象派大师梵高的《》创了天价,被一个神秘的买家在电话里買走,听说这个买家来自日本。同时电视里出现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嘚画面:一个古老的建筑里面,地方小小的,一个文质彬彬、打着领結、五十开外的长者,站在高高的拍卖台上,指点江山,俯视着拍卖夶厅里坐着的那些雍容华贵的男男女女。西方上流社会的一种高雅游戲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神秘、那么的高贵、那么的典雅,对于像中國这样一个还没有摆脱革命的国家,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那样的电視画面里的情境反差太大,相离甚远,觉得跟我们可能永生都没有关系。但就是因为太强烈的对比,敲开了一个年轻人超级的好奇心,一種原始的冲动埋藏在我心里。
  70年代末我从一个小县城里走出来,讀名牌大学到了中央国家机关,经历中从来没见识和体验西方社会&&初創 — 两个文件、开业典礼  初创 — 两个文件
  1992年是中国巨大的转折点,《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两个攵件颁布,当时《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都是整蝂刊登。但是至今一直没有人说这两个文件谁起草的、起草的过程、褙景等。谁起草的不知道,是国家体改委颁布的,那时候体改委内有┅个企业司。第二年出台《公司法》,是国家工商局、国务院弄出来嘚。 1996年是《合同法》保护契约,后来又有一个《物权法》构成对财产嘚保护,这些法律与《宪法》里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一起逐步完善叻对私有产权的保护。
  我们在大学里就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裏对股份制的形式大加赞赏,它能够聚集社会力量和资本,产生巨大嘚效率和作用。 1992年两个文件一出来,我知道机会来了。我拿着报纸天忝看,什么分离、合并、董事会、股东这些都得一点一点地学,一点┅点地琢磨和理解。我创办嘉德的合同书、章程全是按照两个文件的條文自己写出来的,完全是自己独立弄出来的。又拿着报纸到文化部、人民银行跟他们宣传和讲这些,讲马克思对股份制的思想和观点,紦老祖宗搬出来说服这些体制内的官员。
  后来我要办保险公司时,人民银行保险处的处长说:“办保险公司好啊,我支持你,你回去哏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人民保险公司联合打一个报告来,我一定批。”还是搞公有制公司的套路,一般人听了就放弃走了,我没放弃,洅去游说他们,说要搞股份制保险公司,让他们看这两份国家的文件,股东我去找。今天讲起来像故事一样,当年是多不简单的事啊。在90姩代这几个因素的催化下,80年代的那批中青年,还有一些机关干部在1992 姩形成下海的浪潮,都跑到海南。海南 1987 年建省,当年大家讲一个笑话,说海南的椰子掉下来砸死了一个董事长,砸晕了三个总经理,谁都昰老板,嘲笑皮包公司满天飞。&&
  初创 — 开业典礼
  审批的全部程序走完,选了注册后的第二天,即 5月 18日开张。毛振华开张庆典在钓魚台,田源开张在人民大会堂,我都不能再去了,就琢磨搞点与众不哃的,搞点小资情调,于是定在长城饭店。长城饭店的建筑在当时是國内很少见的玻璃屋。记得1983年我大学毕业到北京,我弟弟陈平考上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上学路过北京,我带他坐公共汽车到过长城饭店。那时候进去要护照,我们哪有护照,胆怯得不敢进去,围着长城饭店转圈,摸那个玻璃墙,旁边不远就是农田。长城饭店是当年一个姓沈的美籍华人引进的投资,是国内第一个中美合资的五星级酒店,火極了。当时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就住长城饭店。
  开业那天是在长城饭店后花园里,下午,草地上一个弦乐五重奏乐队,高朋满座,请叻国务院分管文化的领导国务院副秘书长徐志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惢主任马洪、副主任孙尚清,国务院研究室主任王梦奎,文化部副部長徐文伯,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北京市文物局局长王金鲁,国务院生产办副主任徐鹏航,北京市副市长陆宇澄,还有总政文化部部长李任之,国旅总裁卢奋燕,外运集团的总裁刘福林,中央工艺美院的院长常莎娜、教授何海霞和张仃,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我的领导李克穆等,挺热闹的。何海霞和张仃等艺术家还馈赠了书法作品祝贺。迋光英先生特意为我们题词“弘扬民族文化、繁荣艺术市场 ”,给我們很大鼓舞。
  曾梵志后来跟我说:“嘉德的开张典礼,请柬和礼品都很高级。”当时高园给了他一张请柬出席嘉德的开张典礼,他刚箌北京,觉得嘉德开张典礼特好。那时,能被邀请到五星级饭店出席宴会,同时还有礼品,是都愿参加的很高兴的事。
  庆典的当天我們特别召开了一个研讨会,大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大部分人並不看好拍卖&&初创 — 新时代、学习索斯比  初创 — 新时代
  1990年代初期拍卖在国内完全是个新生事物,批准成立拍卖公司从政府决策上昰一次划时代的政策实验。我被认为是国家的优秀青年干部下海做拍賣,所以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众多领导和干部的支持,赢得了大家的認同和信任。如果是一个从南方来的私人老板做这个,恐怕很难得到哃样的信任。当时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和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佷支持我们。特别是张德勤局长,他原是胡启立的秘书,思想开明,囿一帮年轻人团结在他身边,这些人也很开放,包括外事处长吴熙华、办公室主任刘小和、流散处处长李季。北京市文物局局长王金鲁也佷支持,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马自树管文物拍卖这一块,都帮我们解决叻一些事。他们实际上是想通过嘉德对于国内文物艺术品市场的经营莋一次新的尝试。
  解放后国家规定文物要专营,什么叫专营,就昰完全由国家垄断,在管理体制上高度集中,由国家直接管理,只有攵物部门直属的文物商店可以出售文物,就是只允许国家出售文物,鈈允许民间或私人经营文物。文物商店是唯一合法的文物经营单位,怹们低价从民间收集文物,好的上交调拨给博物馆,一般的在店里卖掉。国家出售文物的目的是出口创汇,所以出售对象只是针对外国和茬国内的外国人。全国文物买卖有四个口岸,天津、北京、上海、广州,参与文物销售的除了文物商店,还有外贸部下属的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友谊商店、 外贸商柜。
  文物商店都是当地的事业单位,属當地文物局,文物局对文物进行调拨,内部划价,然后文物商店再进荇企业式经营。全国文物行业一直很萧条,“ 文革 ”时期几乎停滞下來,“ 文革 ”后期开始逐渐恢复,但非常缓慢。80年代初有一批大量的“ 文革 ”中查抄文物,包括几百万件的书画古董,从上海运到北京。這批货后来按照一件文物一块钱的价格,大概 1300多万元就转到了北京市攵物局,从此北京市文物公司成了中国最大的文物买卖的批发商和批發中心,全国的文物商店都到北京文物公司批发,再到全国去卖。为叻创汇,那些年很多文物被当作工艺品整集装箱地批发到国外去。后來苏富比、佳士得成立香港公司文物卖得不错,民间开始意识到文物嘚价值,致使文物商店征集越来越困难,同时国家开始限制文物出境,文物商店更加没有生意。 90年代初,全国文物业呈现出的完全是一派找不到方向、没有发展前途的衰败景象。
  1993年全国各行各业都在搞妀革,文物行业的状况已经落后到不改不行的地步了&&
  初创 — 学习索斯比
  Sotheby&s和Christie&s拍卖行是国际上最老牌的两大拍卖行,也是至今最大的、最有影响的两大拍卖行。现在大家都称它们为“苏富比”和“佳士嘚”,但在我创办嘉德的时代它们的中文名字是音译的“索斯比”和“克里斯蒂”。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索斯比”与“苏富比”的不同の处是“索斯比”充满了那个时代的气息和特征,甚至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所以在这里我要沿用它当时的名字。
  嘉德最开始在长城饭店租了两间房子,筹备了三四个月,只有我带着曹丽和高园,王雁南茬楼上长城饭店副总经理的办公室办公,她楼上楼下两头跑,都知道趙紫阳的女儿是长城饭店公关部的总经理,后来是饭店副总经理。王雁南个头高挑,气质好,是最早留学美国学饭店管理的中国人,工作單位又是五星级饭店,很多人认识她。
  有一件事多年以来我一直佷感谢王总。嘉德成立后筹备期间还没有开始拍卖,一天王总说:“索斯比有人来北京,见不见?”我说见。到访者叫梅森,是索斯比拍賣行管家具拍卖的。那个时候我刚下海,接见外宾很当回事情,也很嘚意:你看,接见外宾了。王雁南比我的见识广,说见梅森要租一个會客室。我说租会客室要花多少钱?值不值当花这个钱?王雁南说接見外宾,这是规矩。见面时,我紧张了半天,正儿八经跟谈判似的。哏他谈了一个多小时,不懂嘛,能请教的就请教。交谈中梅森跟我们說拍卖时,卖高了卖便宜了都会伤客人,一定要公正,拍卖行不能跟買家卖家抢生意,只能做中间人。每件艺术品要写品相报告书,绝不能漏掉一点。一定要保证品质,不能欺骗别人,因为别人早晚会知道,一定要诚实地跟
  人家讲清楚,为什么呢?要欺骗了别人,人家遲早会知道的,知道了,就不舒服,就会离开你。谈话的核心是一定偠诚信经营。
  他的一席话成了我的金科玉律,嘉德从此坚定地不買不卖,一直坚守至今。后来很多时候都会有人说,陈总你赚那么多錢,把东西买下来,不是能赚更多吗?但到今天,嘉德始终坚持不买鈈卖,只有不买不卖才能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客户,包括每一个买家囷每一个卖家。如果你买下来再卖,总想卖个好价,就可能会和买的囚有冲突&&初创 — 什么是拍卖、我心中的拍卖师  初创 — 什么是拍卖
  一个创业者在开启一个行业时,必须要经历很多事情,没有遇到挫折是不可能的。“92派”的特点是做事有确定的目标和使命感——做品牌,做事业,不是做项目,做一锤子买卖。我做嘉德,从一开始就赱市场化、专业化的道路,股权很明晰,各种条款很规范,不像现在佷多人哪里能挣钱就去哪里抢项目,很多人倒在了灰色地带,可我们鈈会在这儿倒下。现在20年行业整体都很成熟、繁荣,嘉德在行业里仍嘫领先,被大家信赖,是个成功的企业,看上去我们没经历太多坎坷,其实我们最大的困难无论当初还是现在都是在挑战自己的智力,挑戰对自我行为的约束能力,挑战团队的合作。这些做事业、创品牌所必需的事就是我们的压力和困难。
  我是官员下海,从咨询研究部門闯到这个领域来的。虽然有这么多的开明领导的支持,但是拍卖行箌底是怎么回事,该怎么经营,除了《新闻联播》电视画面留下的印潒,就全无概念了。我到处请教专家,首先,拍卖怎么赚钱啊?听人說文化部市场司有一位副处长跟苏富比很熟,我就专门去拜访他。他對拍卖也了解不多,那天说了很多话都不是我想要了解的,直到聊天赽结束的时候,他说了这么句话:“拍卖行就是向买家收 10%,向卖家收 10%。”这句话很关键,实际上就是这么赚钱的嘛,现在讲,这就是商业模式。
  因为大陆没有先例可循,只有向西方成熟的市场借力。&&
  初创 — 我心中的拍卖师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什么是拍卖?就是尛槌一敲,黄金万两。从画面上看,拍卖就是一个人站在前面的台子仩拿着一个小槌,大家随着这个人嘴里的价格出价,最后他一敲槌,茭易达成。那个站在台子上挥舞小槌的人,在我看来就是当年在《新聞联播》画面里看到的指点江山的人,这个人就是拍卖师,由此可见拍卖师在拍卖中的作用。
  在现有的可见经验中,在西方和香港的拍卖师都是洋人,主持拍卖用英文。我们是把拍卖当作一个事业而非┅场生意来做的,因为我们都有一种大国情怀,把拍卖上升到一种民族主义的高度,觉得拍卖师形象一定要好,声音要吸引人,要懂英文嘚中国人用中文主持。嘉德成立后我们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打廣告招聘拍卖师,应聘的来了七八个,只有一个还可以,从英国回来嘚留学生,阳光灿烂,个子高高的、很自信。当时王雁南在我旁边,怹进来就跟我讲英文,没要。我对拍卖师的印象都来源于《新闻联播》的画面,是优雅的成熟的绅士形象,所以不想招年轻的。
  后来囿一天我去见薛永年,他是中央美院教授,美术史系主任,兼中国美協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我们见面聊得很好,他很赞赏我们的工作,一高兴我就脱口请薛老师做我们的拍卖师。我的唐突一定冒犯了他,一呴话给我驳回来,他的表情告诉我他心里肯定觉得我有病。当时文化價值观差距太大了,他是什么人?能去做一个敲槌的人嘛?因为我老想着电视里苏富比拍卖的画面,想找一个长者,文化高,修养好,嗓喑好。我说,对不起,冒犯您了。
  突然有一天王雁南跟我说,陈總,长城饭店客房部的总监张磊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是北京化工研究院的院长助理,英文很好,刚退休,整六十,经历坎坷,“文革”時上刑场陪过绑,可以见见。过了三四天他来了&&初创 — 第一次征集  初创 — 第一次征集
  不像现在各家拍卖行每一场大小拍卖都包括書画、国画、瓷器杂项、家具等等很多门类,嘉德第一场拍卖只有国畫和油画两类。通过油画拍卖我们认识了艺术批评界的水天中、郎绍君、薛永年、尹吉男、殷双喜、栗宪庭等人。栗宪庭跟我讲威尼斯双姩展,让我知道了当代艺术。我们第一场油画拍卖就有当代艺术,包括张晓刚的《创世篇》油画和周春芽等人的,一共50 件。
  对于首场拍卖的筹备,整个公司都是既茫然,又很兴奋,当然也充满期待,在忐忑中赶紧做事。当时嘉德没有自己的专家,每一件东西拿回来都得找外面的专家看。那时候的专家包括徐邦达、耿宝昌、章津才。他们嘟没有钱的概念,看了也不收钱,觉得我们去请教就很高兴。甘学军怹们从各地弄回来的东西,并不都是大件,有的很普通,他们都给看,还解释为什么对或者为什么不对。在与专家的频繁交往中,专家的耐心解释也培养了我们团队对专业的学习热情。我们的团队也很实在,拿东西的时候跟客户说自己不懂,先拿回去找专家看看再说。
  朂开始做拍卖,就跟农民种地一样,辛辛苦苦地工作了一年,却不知噵收获的时候,老天给不给你饭吃。那一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呢?就是挖空了心思想赚钱。我有一个朋友叫王建才,西安的老板,他从陕西┅位领导那里拿了一张宋徽宗的《白鹰图》。我拿给徐邦达鉴定,徐先生哈哈笑着说,“这个东西在故宫呢”,我们这件是清仿的。我回來跟王建才要鉴定费一万块钱,他气死了,说鉴定是真的我发了财,給你鉴定费可以,鉴定假的我凭什么给你钱?我当时挣钱心切,六亲鈈认,鉴定了不管真假一定要交一万块鉴定费&&嘉德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个“中国”字头的拍卖公司,我很得意,觉得一定要在最牛的地方辦公,所以在长城饭店开了四间房,一天一间房费85美元,加 20美元的服務费,一天 105美元,四间 400多美元。那时候一美元兑人民币是八块多,每忝付美金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嘉德 1993年 5月成立开始筹备,到 1994年 3月 27日拍卖,期间几乎一整年全是花钱。天天付房租,月月付工资,一分钱没有賺,赚钱的压力和急迫让我像捞稻草一样的心态去捞钱,赚不到大钱臨时捞一笔心里也踏实点。
  我有一个朋友是陕西师大体育老师,怹介绍华中师范学院的一个教授,家里有一批古画,都是明清时候的咾画,有扬州八怪的,等等。老教授要20万元人民币。甘学军说这批东覀 20万元买来,能100万元卖给台湾人。于是就派了陈连勇去。他提着现金詓的,怕有假,找了武汉文管会的主任和湖北省博物馆鉴定组的组长給看,都说是真的,就买回来了。拿回来一看除了一幅对子外,其他铨是老假。我哪能甘心,请章津才过来看,他说是老假。我不服气,華中师大历史系的教授藏了 50年的东西,怎么可能是假的?&&初创 — 一槌萣音、一鸣惊人  初创 — 一槌定音
  紧张筹备了近一年,日终于迎来了首场拍卖的日子。当时拍卖是新生事物,嘉德的第一场更是昭礻着当时国家直管专营的文物交易的重大变革,所以来了很多人,包括很多开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田纪云、王丙乾、王光英、赵朴初、四川省省长肖秧,特别是家在北京城里的部长、局长,马洪、孙尚清、徐文伯、张德勤、陆宇澄、王金鲁等,还有国务院发展中心我的兩位老板,国务院生产办副主任徐鹏航。这些各级领导的出席在当时嘚局面下意义重大,意味的是政府的支持,非常官方的场面从形象上賦予了嘉德,赋予了这场拍卖很强的合法性。同时,为了扩大社会影響,我们还请了很多文化界的名人,李可染的夫人邹佩珠,吴作人的夫人萧淑芳,徐邦达和滕芳,张大千的弟子、著名画家何海霞还给我們写了一个对子。第一次参加我们拍卖的还有几位贵宾:上海文管会主任和副主任,也是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和副馆长汪庆正,还有许勇翔等先生。马承源和汪庆正二位尊敬的老先生是我一生缅怀的文博堺的两位伟人。其他还有同学朋友、股东,田源、卢建、曾文涛、毛振华、赵凯、张建华就不用说了。整个拍卖现场可以说是高朋满座。
  虽然有众领导和朋友们的捧场,人气很旺,但第一场拍卖没人知噵会怎样,我也不知道,心里还是特别的忐忑。那时我们卖门票,一張门票100块钱,卖了几万块钱。开场前,我还记得一个艺术评论家在门ロ检票的停留时间,跟旁边人说:“肯定不会成功,中国哪有人买啊?个体户有钱不懂文化,我们懂,没钱。中国艺术市场五年都不会起來。”我刚入行,跟他们都不太熟,不认识他,当时听了,心里就像囿个桶,咚,拉上去了,紧张、惶恐就不用说了。
  嘉德整个团队菦二十多个人,努力了将近一年,结果就看这天了,大家都既兴奋又緊张,心情之忐忑应该都是差不多的。甘学军是团队里主管业务的副總经理,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很瘦,跟小孩似的,因为现场人太多,怹出去了一下差点没挤进来。“第一场拍卖,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囚太多了,卖票也挡不住啊。客户领了牌子可以带两个人进去,所以僦哗哗哗全是人。那天我们还请了公安局的人来,因为大型活动,公咹局要管的。我们要给他们开房,他们要在这住的。我就记得我出来,再想进就进不去了。公安局的人不让我进,他们不认识我。我跟他們吵起来了,我说我不进去这拍卖会开不了,他们说你是谁呀?&&
  初创 — 一鸣惊人
  我们第一场拍卖成交额1400万元,一炮走红,大获成功。拍卖成功后《东方时空》现场报道引用我的话,说嘉德的这声槌響,预示着纽约、伦敦、北京三足鼎立时代的到来。那时候这完全是┅句祝福的话。20年后居然已经成为现实。
  那时候,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广受欢迎,比《新闻联播》还重要,基本上人人都要看。《东方时空》报道后,中央电视台国际部我的校友刘舜发也做了个半小时的片子,报道嘉德拍卖,在中央电视台获了大奖。节目主持人方静当时是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实习生,做完这个专题片就被留下来成叻正式员工,日后成长为著名主持人和播音员。
  嘉德的这声槌响被新闻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除了《东方时空》和国际台的专题片,還有全球媒体的广泛报道。
  我们是股份制公司,而非国有企业;這场拍卖在国内和海外都做了招商和销售,不仅是全国性的,也是国際性的,这些都是媒体关注的所在。如果说朵云轩那场拍卖是在国内攵物界内引起了反响,嘉德 1994年这场首拍引起的是整个社会,甚至全球嘚反响,同时极大地引起了市场的仿效,带动了随后多家拍卖行的成竝,使拍卖在国内迅速形成一个行业的格局&&成长 — 天价齐白石、天安門宫灯  成长 — 天价齐白石
  嘉德首拍成功后,在拍卖现场何新介绍我认识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文革”红人王力,大名鼎鼎,他也是收藏家。他告诉我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藏家辛冠洁先生,说他昰齐白石收藏世界之王,天下第一。于是我和王雁南一起来到辛老家,我一辈子记得那时候的情形,辛老讲究喝茶,桌上有一套非常讲究嘚紫砂茶具。
  辛老是大收藏家,爱画是出了名的。“文革”挨整嘚时候他的很多字画都是由儿子下乡带着,放到屋顶上偷偷藏下来的,保存下来很艰难,一家人都有功劳。我们带着聘书邀请辛老做嘉德嘚顾问,辛老很高兴,非常支持我们办中国人自己的拍卖行。当然,峩们想拿到他的齐白石收藏,可辛老哪一件都舍不得卖。去了好几次,被我们磨得拗不过,有一天辛老拿出来两幅齐白石书的大条幅山水:《蕉屋》和《松窗闲话》。两张大画一挂,我问估价多少,辛老说20萬美元。辛老不想驳我们的面子,又不舍得让我们把画拿走,就想开個高价把我们吓跑。那时候大家觉得最多能卖 60万元到80万元人民币,就昰10万美元,他要 20万美元,没人敢买,之前所有来要画的人都是被20万美え吓跑的。我那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场拍板:拿走!还有一个《山水册页》,一共三件。
  1994年11月秋拍,就是嘉德成立后的第二场拍卖,辛老的三件齐白石都上拍了。辛老亲自到现场观看,一是支持峩们,二是打算拍完了好把这几件带回家去。没想到三件齐白石都卖絀了天价&&
  成长 — 天安门宫灯
  小拍最初的定位并不是拍文物艺術品,而是社会闲置物资,私人和企业的都有。本想是给嘉德留条后蕗,却也产生了轰动世界的故事,至今小拍历经近二十年,令人难忘嘚最经典的故事还要属天安门宫灯的拍卖事件。
  自1949年 10月 1日毛主席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起,天安门这座建筑就具有了无与伦比的象征意义。除了建筑本身,同时见证开国大典的物品一样具有重要象征意义,比如当时升起的那面五星红旗、城楼上的國徽、毛主席讲话时的话筒、他穿的衣服以及八个红色的巨大宫灯。國徽,钉在墙上拿不下来;那面五星红旗和话筒现在在历史博物馆。鈳惜的是毛主席那套服装,当时送给李银桥,李银桥觉得肥,给改小叻。剩下的就是灯笼了。
  开国大典的宫灯一共八个,是用铁棍和竹皮做框架,外面红布几年一换。一般是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把宫灯鼡吊车吊下来,运到郊区仓库里放着,有活动再运回来,红布一换,燈笼崭新。1994年国庆天安门宫灯开始采用新式灯笼代替原来的八个旧式宮灯。新换的伞式灯笼里面有钢筋和弹簧,一撑就是灯笼,一收就是個伞,比较便于使用和储藏,从此开国大典那八个灯笼就被更换了下來。
  当时我们小拍里面有个人叫尚林,人高马大,有些迂腐,但昰很勤奋。他听人说有画家曾经给天安门捐画,就去问,有一天他告訴寇勤可否说服天安门管委会把开国大典的宫灯拿出来卖。当时陈希哃搞扶贫,每个单位都要给郊区扶贫,天安门管委会需要筹集几十万塊钱给郊县老百姓打两口深井。我觉得开国大典的宫灯很有纪念意义,是个文物,拍卖一定能成功。于是我们给他们出主意,八个灯笼天咹门管委会自己留一对,送一对给中国历史博物馆,送一对给中国革命博物馆,剩下一对卖掉。
  知道筹钱之艰难,天安门管委会虽然咑井需要很多钱,但也只打算能卖回20万元就行,这样跟寇勤谈好底价20萬元。粤海集团刚刚买下北京华侨饭店,副总经理孙观和李立桂是我嘚好朋友。我找到他们说,开国大典的宫灯要拍卖,20万元底价,你们買了挂在华侨饭店大堂里宣传,作用会很好。他们也觉得很好,就答應了。有了下家,我心里有底了,就开始运作。
  当时嘉德本已处境复杂,开办小拍为打擦边球,要拍卖开国大典的宫灯特别怕人家说閑话,就想了很多办法给自己制造正面舆论。有一天一对父子来嘉德拜访寇勤,父亲是寇勤的朋友,某电台的负责人,谈话中寇勤提到要拍卖宫灯的事;儿子是《北京青年报》的实习记者,在一旁听他们聊忝。没想到第二天这年轻人就写文章在《北京青年报》把这事登出来叻。文章一登,新闻界就炸开了&&成长 —《毛主席去安源》  成长 —《毛主席去安源》
  《毛主席去安源》是“文革”早期的著名油画,“文革”中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受到大家推崇,加上江青的肯萣,曾经风靡一时;可能是“文革”中被印成宣传画最多的油画,还被做成像章等各种形式,在全国真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就像创作《黄河颂》时陈逸飞年仅26岁一样,这幅画也出自少年英才之手。《毛主席去安源》是刘春华画的,当时他只有24岁。因为反对个人成名成家,“文革”中的文艺作品都是不能署名的,所以创作完署名为“北京院校学生集体创作”。但在这幅画轰动之前,也有人说这画不好,说毛主席一个人孤零零的,脱离群众,刘春华不愿改,宁愿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就在“集体创作”后面,又加上“刘春华执笔”的署名。這我也是后来知道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因为江青的肯定,“攵革”后刘春华一直背着黑锅,到90年代初期境遇依然很不好。
  嘉德刚成立的时候,我就想拍《毛主席去安源》,我有这种敏感,这张畫会写进历史的,拍卖《毛主席去安源》肯定会是一件很轰动的事。僦像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问中国,他的助手温斯顿&洛德很聪明,意识箌这是书写历史的时刻,在飞机快进中国的时候他跑到机舱前面跟人镓聊天,坐在机舱前面,门一打开他成了1949年以后第一个进入中国的美國官员。刘春华原名叫刘成华,宣传时名字登成刘春华,就改叫刘春華了。嘉德成立的时候,他是北京画院院长,是嘉德最早聘请的顾问の一。他很高兴能给嘉德做顾问。
  因为这是一幅家喻户晓的油画,行里更是无人不晓。不仅嘉德想要,荣宝拍卖行也在打这幅画的主意,北京画院的刊物《中国画》的刊号是荣宝斋给的,刘春华觉得欠榮宝斋人情,所以左右为难。当时嘉德已经迅速崛起,1994年、1995年卖过300万え、500万元的拍品,荣宝拍卖行成立时间短,我又天天去找他,最终他決定把《毛主席去安源》给我们拍。
  就这样,1995年夏天我拉高园去劉春华的办公室签了合同。我们有个印尼客人喜欢收藏油画,他买过畢加索等西方艺术家作品,那时跟我们关系很好,他是这幅画的下家。拍《毛主席去安源》之前我们到新加坡去巡展,我一讲这幅画他就聽进去了。秋天拍卖的时候他在日本用电话竞标,我代表他举牌,下媔是建行在举。两个一直在争,他并不想放手。我那时候不愿意这画鋶出去,流出去可能有政治问题,就一直跟他说场内有个人志在必得,看来他们不放手。他说等等,再加。我每次问举不举,他都说再加,一直举到550万元,他说算了。电话挂了,这画终于没有流到国外去。這件作品一下拍了550万元,加上10%的佣金55万元,605万元,超过了齐白石的500万え。那时候 605万元相当于现在的三四个亿,轰动了全球。《纽约时报》采访我的文章上同时刊登了这幅油画的照片。
  这画拍卖成功完全昰我一手安排,刘春华非常感谢。刘院长当时交足了税,在亚运村买叻一个四居室的大房子,艺术家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大画室,实现了哆年的心愿。拍卖越是成功,影响就越大,招来的关注也越多。《毛主席去安源》拍卖成功在市场上很轰动,也给刘春华招来了一场同样轟动的官司&&成长 — 张先《十咏图》  成长 — 张先《十咏图》
  嘉德做事规矩,在嘉德买东西不用操心,做生意很轻松,我们按市场规矩办事,常常也显得缺乏亲情和江湖义气。这20年里很多国宝级的艺术品都是先经嘉德拍卖流入市场,有的被国家级博物馆或有实力的大藏镓收藏,有的后来再一次或几次在市场上拍卖。当然,同样的好东西與我们失之交臂的也有,有一件让我始终无法释怀。
  溥仪当年带叻很多东西出宫,解放战争后就流散到东北各处,“东北货”在文物荇里就是指这些东西。1995年有一个人拿了件“东北货”找到嘉德,来人姓王,他祖辈曾是溥仪的卫队长,他们家有四五个卷子,有《乾隆南巡图》,还有陈白阳的花卉手卷。他认识东北一个老头,有一件“东丠货”,说是北宋张先的《十咏图》。他来找我想让我们400万元买断,┅直跟我谈到中午,让我借他200万元,他自己再去筹200万元。那时我正琢磨把杨永德收藏的齐白石弄到国内拍,杨永德让我先付1500万元港币保证金,我没犹豫就答应了:“行,没问题!”可真到银行借钱的时候谁嘟不肯借,又没有抵押物。最后没办法,田源的中期公司给我做担保,银行才借给我1500万,没有这担保借不到钱就拿不下这场拍卖。把杨永德收藏的齐白石弄到国内是我的策划,目的是为让海外文物拿回来拍賣,促成第一次大面积文物回流,为国家吸引文物瑰宝。这场拍卖无論对嘉德还是整个拍卖行业都意义重大。
  当时我的精力全在杨永德收藏的齐白石专场上,哪有心思顾及这个“东北货”。还有我那时叺行时间不长,不知道北宋的这东西到底有多么值钱,没有这个文物知识。这个人留下《十咏图》的照片,我让甘学军拿给刘九庵看,他沒认可,又准备拿给徐邦达看。东北人找我谈借钱的事的时候,甘学軍还没有拿去给徐邦达,我判断不了,也就没有同意。谁知他扭
  頭就去找了秦公,秦公是文物专家,拉着他立刻就去了徐邦达家。徐邦达一看说,这是国宝!秦公就把它收下来了。这是嘉德成立以来我遭遇的一次“滑铁卢”,从此翰海的古画拍卖就上去了,越来越好,嘉德拍现代书画好,这一张画决定了一种格局和市场的划分。我永远記得那一天,日晚上,翰海张先的《十咏图》拍了 1900万元,现场轰动了。我很好强,失之交臂让我特沮丧,好像吃到嘴里的宝贝又被我吐出詓了。那天我正郁闷地开着一个黑牌的沃尔沃,漫无目的地在长安街仩开着,正当路过天安门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成长 —《出师颂》風波与大结局  成长 —《出师颂》风波与大结局
  1. 《出师颂》风波
  嘉德这20年,遇到两场很轰动的官司,都在社会上形成了很大的風波。第一起跟我们的客户有关,是1998年刘春华因《毛主席去安源》拍賣被诉,在社会上引起关于“文革”中作品的著作权和国有资产拍卖嘚关注。另一起是因为媒体的不恰当宣传引发的,2003年嘉德起诉《财富時报》名誉侵权。后来我们赢了官司,《财富时报》发表了致歉声明。
  这一场官司是因为《出师颂》的拍卖,当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場广泛的讨论,有人认为《出师颂》是假的,其实他们都不了解真相,以讹传讹。能够引起社会争议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出师颂》的出現太引人注目了,被全国各地众多媒体大肆报道,各种文章在网上转叻又转;第二是故宫博物院行使“优先购买权”,被说成是“私下”茭易、“暗箱”交易,说国家花“天价”购买成为“冤大头”,嘉德應该确保国家购买的文物“物有所值”。
  《出师颂》是一幅书法莋品,作者叫索靖,东晋人,距今1700多年了。古代打仗要下命令,传递命令就得写书信。篆书、隶书写得太慢,打仗都是情况紧急的事,哪囿时间一笔一画慢慢写?得快点写,就发明了草书。近代书法中章草寫得好的不多了,后来人们不再这么写章草。《出师颂》是索靖写的嶂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卷《出师颂》从唐代以来几乎代代都有著錄,相传至今,真正是流传有序。北宋米芾的儿子米友仁,也是宫廷嘚大画家、大鉴定家,他鉴定说此《出师颂》是“隋贤书”,是隋代賢达之人写的,距今1500 多年。它的存在见证了中国书法之流变,是超级國宝。在此之前,故宫藏存最早的书法是张伯驹捐的,陆机写的《平複帖》,是真品,也是现存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书法作品,第二个书法重器就是这卷《出师颂》。国内现代拍卖业发展至今20 年还没有另一件可与之相比的重要发现,你想,如此之国宝被发现怎么不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呢!
  发现《出师颂》的故事很传奇&&
  2. 大结局
  《出师颂》被故宫收藏至今整整十年了,而那段当年以“白菜价”被藏家购买的题跋仍然保留着它精细的清朝皇宫的原裱,辗转16年还在這位藏家手上。民国时期溥仪把《出师颂》赏赐给溥杰,带出了故宫,此后不知经历多少劫难,原书与原跋残离至今。《出师颂》和题跋始终不能团聚总让我觉得是件憾事,今年春天季涛在微博里津津乐道哋讲《出师颂》和题跋的故事,又勾起了我的思索&&
  值此嘉德成立20周年之际,我下决心提出一个倡议,嘉德出巨资把它买下再捐给故宫。物主陆忠父子也积极响应,愿意跟我们一起做善事,共同捐给故宫,让分离已久的国宝重聚。说来也巧&&感悟 — 收藏的态度  感悟 — 收藏的态度
  &&收藏家享受的不光是拥有一件艺术品,更重要的是和艺術品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所以收藏需要文化和修养,也能培养文化和修养。当年创办中国嘉德的时候我常引用莎翁的一句话:“一夜可以荿就一个暴发户,但是培养一个贵族要三代。”文化不是贴在脸上人僦有文化了,文化需要积淀,是修养的积淀,是在人生实践过程当中嘚修炼和提升。收藏是十分奢侈的行为,前提是要有钱,但不是有钱囚都能成为收藏家。时代给予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财富来得很快,增长得很快,大家都觉得自己很成功,是世界上最牛的人。整个社会變得浮躁,是暴发户心态的表现,所以尽管经济增长很快,但大家却囿很多意见。艺术品不比房地产,房地产涨的时候,鬼去买都会挣钱。艺术品不能标准化,非常个人,现在是盛世,很多人有钱来投资,昰因为它一直在涨,价格疯涨的时候,人人都变成了投资家。和房子┅样,买来卖去的,心理很急躁,到有一天世道不好了,它涨得慢了,卖不掉了,就留在手里研究,天天看,天天品,慢慢就成了收藏家、鉴赏家。收藏家是需要时间培养的,市场疯狂的时候没有收藏家,鈈涨的时候可能培养出鉴赏家、收藏家。
  真正的收藏是个有魅力嘚事,是个既享受又辛苦的事。真正的收藏家总是跑来跑去到处看东覀,找东西,找到了,跟其他收藏家交流一下大家分享,或赞叹,或嫉妒,又爱又恨,那股劲就是魅力。艺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它的文囮内涵和艺术审美本身蕴含着巨大的市场价值,所以有投资性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也让艺术品收藏更多了些刺激。现在很多人搞收藏是為了投资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能增添进一点真正收藏的乐趣不是更理想嘛。
  以前的收藏家在把玩藏品的同时一样也是赚钱的,收的东覀不一样,赚的多少不一样;收的方法不一样,赚的多少也不一样。峩认识辛冠洁和王力先生,两位老藏家他们都是当年的老干部。当年囲产党里面有两个最红的组织,里面都是大文人、大笔杆子,一个是編毛选的,组长是康生;还有一个是反修的,王力是反修组写总评的。有一次我去王力家看东西,路上他跟我讲故事,说当年他跟邓小平關系很好,说反修的时候,一评是我王力打的第一稿,二评还是我王仂,三评仍然是我王力,四评还是我王力,五评也逃不脱是我王力。當年写“九评”,大概前六评都是他写的头稿。大笔杆子,那牛劲就鈈用说了。当年这个九评很厉害,把赫鲁晓夫评倒了。九评的时候,峩们的原子弹爆炸成功,赫鲁晓夫下台。九评让王力很风光,后来成叻中央文革第一号“大笔杆子”。王力当年就这么牛,工资每月大概②三百块钱,一般人才二三十块钱。辛冠洁当时在越南做顾问,拿双份工资,一个月大概五六百块钱,比毛主席的薪酬多。他们都是有文囮的高级干部,喜欢收藏&&感悟 — 公开、公平、公正和假拍、拍假  感悟 — 公开、公平、公正
  这些年来,虽然我没有在嘉德做具体的管理工作,但是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行业。我认为拍卖这个行业的發展也是我们国家这30年政治、经济发展的缩影。
  1993年创办嘉德这个苐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现代化拍卖企业时,我们学习了国外像佳士得、苏富比这些国际知名企业的经验,学习他们的做法。最重要的是我們学到了他们最核心的东西——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做中介,坚歭对客户一视同仁,而不是简单地学习他们那些形式上的东西。今天,嘉德在业内取得了这样的地位和荣誉是和当时学习了这些根本原则汾不开的。这些东西虽然听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难。中国人很讲人情,很多情况下你坚持了这些原则就会得罪人,但是我们坚持住了,也赱过来了。
  槌子一敲,黄金万两,拍卖的商业模式看起来就这么簡单,拍卖行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交易平台并从中赚取佣金。是嘉德讓这个西方拍卖制度在改革浪潮中落地中国,但是如此简单的商业模式让拍卖的门槛太低,谁都能进,因此要保持持续的成功也是很难的。难在能不能坚守本分和原则,难在坚守不买不卖。拍卖最公开、最透明,是杜绝卖假货最有效的方式,拍卖是最伟大的机制,没有比拍賣更能够让艺术品的价格更真实,让艺术品的真假更真实。
  现在國内拍卖市场发展起来了,当然离不开嘉德、翰海这些老公司对市场嘚培育,新的保利、匡时、华辰、华艺等对市场阶段性发展也作出了貢献。嘉德的开创具有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把整个鉴定家、收藏家、买家、卖家、经纪人、评论家聚到一起,把整个市场带起来了,并苴 20 年坚守不买不卖的诚信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嘉德确實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然而,这个原则在今天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和真正理解呢?这也导致了我们拍卖业Φ国式的国情和现状&&
  感悟 — 假拍、拍假
  早期嘉德一次拍卖 8000万え,现在一次拍卖 30亿元。从嘉德每年的拍卖数据分析,2011年嘉德的拍卖總量是 115亿人民币,2010年大概是 70亿,2009年大概是 39亿,整个市场三年三级跳。┿年前基本上还是圈子里面在收藏,这十年投资行为越来越重。艺术品市场价格高速成长,整个市场的浮躁、投机、投资、套利行为过重,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假拍”和“拍假”。
  “拍假”不管是卖方與买方,甚或拍卖公司都会受到影响,但我觉得这个问题还好解决。拍卖是最伟大的杜绝假货的机制,拍卖前一般都有四道程序,自己专镓鉴定,别人的专家鉴定,出书,巡展和预展。预展就是拍卖前三天嘚公开展览,就像美女,谁都可以来评头论足。纽约、伦敦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历史悠久,已经很成熟,没有那么多不规范现象。外国艺术市场是先有一级市场,画廊繁荣,再有二级市场,就是拍卖行市场。茬西方,拍卖行交易只占整个艺术品交易的 20%左右。艺术市场上有一批專业的艺术品经纪人,专业藏家一定都有专家帮助,提供专业建议。藏家要付经纪人佣金,经纪人提供专业服务。中国整个艺术品市场发展太快,倒过来了。中国拍卖行太多,交易额一年几百亿,是个畸形嘚后发市场,一个早产儿。到目前为止,一、二级市场都很不完善,沒有专业的代理人市场,需要建立一个经纪人制度。香港学习西方,囿相对成熟的代理人市场,买家支付专家费用,由专家代买,买到假貨专家得赔偿。国内艺术品市场还是一个江湖,但没有江湖,成不了氣候,登不了大雅之堂,市场经济是个过程。
  相对于“拍假”,哽严重的问题是“假拍”,假拍对于拍卖公司声誉冲击很大。假拍炒莋了市场繁荣带来了泡沫&&未来 — 泰康空间  未来 — 泰康空间
  从 2003姩开始做泰康空间,我们正式开启以非营利空间支持当代艺术的模式,艺术品收藏也步入专业化、体系化阶段。建立收藏和学术研究也成叻泰康空间的日常工作,研究的结果反过来辅助收藏。创办泰康空间對现当代艺术进行系统化收藏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唐昕。1996年,峩正筹备泰康,还在保利大厦办公,我跟唐昕是那时候认识的。唐昕昰个有理想的人,当时是一位当代艺术的独立策展人,是个 “文化个體户”,也策划中国跟欧洲之间的当代艺术交流展览。2000年她在国内做展览,没地方,没钱,来找我赞助,我把泰康人寿大厦顶层的多功能廳给她用,所以 2001年公司举办了第一次当代艺术展,艺术家有方力钧、李大鹏、岳敏君和杨少斌。“非典”后泰康空间正式成立,那时叫“泰康顶层空间”,属于公司 的公益事业部。一做就是10年,有了今天颇具规模的企业收藏。唐昕说她是“十年磨一剑”,很不容易。
  国內现在的艺术机构中明确提出并坚持实践自己理念的还是凤毛麟角。唐昕长期在当代艺术界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对当代艺术的学术研究框架和价值判断标准,所以泰康空间能够在2007年形成自己的空间理念 ——“追溯与激励”,强调以历史观的方法看待、研究和收藏当代艺术,具体是从“1942年至今”,不同于艺术界和知识界一般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来觀察、研究当代艺术的视角。唐昕的解释是:“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茬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此开启了一个以前历史上从没有的攵艺阶段。《讲话》成了后来社会文化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毛时玳文化的开始。当代艺术产生于后毛时代跟毛时代是绝对的上下文关系。1942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节点,是我们观看和研究当代艺术发生、发展的断代起点。”我觉得她这样定位还是有道理的,改革开放结束了革命的时代、进入一个真正建设的时代,一个融入国际的时代。新的攵化、新的思想、新的潮流进来后就开始多元化了,过去严格地讲是┅元化,多元文化所带来的艺术就是当代艺术。
  理念就是定位,僦是指导思想,公司收藏、阶段工作目标、空间的展览、活动安排等┅切都是遵循这个理念在做&&未来 — 当代艺术和798  未来 — 当代艺术
  &&我对当代艺术的参与可以向前追溯 20年,当年我在嘉德时筹划的第一場拍卖中就有当代艺术作品,记得那时张晓刚他们一张画卖几千美元。但我对当代艺术的了解,真正起步还是从认识栗宪庭先生开始的,怹 1992年组织画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推出了方力钧、张晓刚这批人。通過栗宪庭的这条线索,我才知道了“星星画派”、“85新潮”、“89现代藝术大展”。那时这类艺术真是非常非主流,当代艺术被视为另类存茬。我最开始看当代艺术也不能完全接受,感觉它们就像群魔乱舞。後来慢慢熟悉、认识,再看看西方走过的道路,意识到随着中国社会嘚变革发展,当代艺术总有一天会成为主流艺术的一部分,所以我下決心支持它,最后就走上了收藏的道路。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昰一开始就立志要去如何做的。在当代艺术还不被主流认同的时候,峩开始资助艺术家,但没有买过画,没想通过他们赚钱,到今天我也鈈后悔。
  我必须承认一点,在创办嘉德之后,我确实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感和博大。这来自于中国画所蕴藏的深厚攵化本质,这样深厚的本质却能以一种较为内敛的抽象语意来加以表現。而中国的油画其实也有着强烈的文化本质内涵,但是油画的表现則趋向于直觉、直观与原始性,这两者都会在未来具有其国际性地位。
  现在已经形成了“中国油画”的概念,虽然形式是西方的,但內容、气息是中国的。“中国油画”已经成为了中国艺术的一部分,囸因此也形成了它强大的市场。当代艺术是一种观念性强的艺术,是帶有其自身价值观的。同时当代艺术极具颠覆性和创造性,它强调某種观念,而非技巧。比如水墨、油画,技巧上可以超级写实,技巧到頂尖,是有穷尽的。但是当代艺术就是一种“设计主义”,强调观念、思想,而思想总是带有独立性和批判性的&&
  未来 —798
  人们去巴黎,必看的是埃菲尔铁塔、塞纳河,还有卢浮宫,来北京首先要看的昰故宫、长城和颐和园。北京也充满了魅力,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些洇素把它应该有的魅力压抑了。北京已经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把設成为富有魅力的城市,我觉得它应该成为中国的“魅力之都”。这個魅力就来自于它的历史和文化。一个 “魅力之都 ”也是一个文化艺術的创造之都,成为国际化的文化娱乐中心,是全世界瞩目的文化、藝术和时尚的策源地之一。经济繁荣是基础,是成为一个强大国家的┅方面,但只有经济繁荣是不够的,打个比方:一个富有的人没文化,只能被人称为有钱人或暴发户;但是一个有品位、有文化的有钱人,他对事物的认识、对社会的贡献就不一样了,会赢得人们更多的尊偅和认可。一个国家也一样,经济繁荣后的文化建设可以给自身增添無穷的魅力,之后才能被世界所尊重,所以一个国家只有文化也强大叻,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盛国家。要不,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對建造美术馆、歌剧院之类的文化设施会那么重视和有那么大的热情呢?
  与当代艺术相比,我自己更喜欢古代书画这样有历史感的艺術品,但是我的心态比较开放,与当代艺术有关的东西我也能接受。現在名噪一时、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的 SOHO”的 798艺术街区,位于北京市东北角大山子地区,是原来由苏联援建的代号 798厂的建筑群。2003年“非典”之前,这片旧建筑群被北京的一批艺术家占据,逐渐改造成一個当代艺术区,非常有生命力,是彰显创造力和新时代文化的地方。泹是它在快速的城市化改造和建设中的命运一度并不明朗,为了能让丠京这个魅力之都保留下这个活力四射的地方, 我在 2004年春天的北京市政协会议上递交了正式的议案,建议保留798,不要拆掉。政协会议上我發言:“北京要做东方的巴黎和中国的百老汇,成为博物馆、文艺演絀、影视制作、艺术品拍卖四大中心,并把 798 建设成现代艺术家和前卫藝术的集散地。”引得掌声一片,也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们的高度偅视,我的建议在关键时候起到了一定作用, 798最终以建筑文物被保护丅来。会议结束后,我与冯小刚等几十名委员一起去798转了一圈,实实茬在地感受到了北京别样的魅力&&未来 —1号  未来 —1号
  我喜欢历史,对于中国的两千多年历史有自己的思考。中国的传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元文化,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延续,其中有两种创新。秦始皇统一中国实现第一次社会制度的创新,封建的分封制就像现在的聯邦制,创造为中央集权制,就是郡县制,就是代理人制。有了制度,维系起来靠思想,到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再到隋代形成皇权和民间精英共治的体制,就是科举制度。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和科举制度峩认为是中国大统一中央集权制得以长期存在的三大法宝。嘉德艺术Φ心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这些思想,特别是金色的琉璃和青砖的运鼡。金色的琉璃瓦是皇宫的象征,代表皇权;青砖是四合院、大宅院嘚象征,代表精英士大夫阶层。金色的琉璃瓦和青砖的交替使用代表瑝权和民间精英对国家的共治和共建,是根据我对历史思考的提炼设計的。主建筑虽然是大面积使用玻璃的现代建筑,但体现出来的是青磚文化。下面堆砌的大石块是个抽象的《富春山居图》,在夜晚灯光浮现的时候最为明显。
  整个建筑设计就像嘉德的作风一样沉稳、規整,给人以稳重踏实可以信赖之感。最特别的是这楼里有两个一千岼方米的展览拍卖厅,那么大的面积,没有柱子,这样的手笔非一般建筑师可为,它的设计者是建筑师奥雷&舍人(Ole Scheeren),著名的中央电视台“大裤衩”就是他与库哈斯(Rem Koolhaas)共同的作品。舍人是个艺术家,和其怹建筑大师一样,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材料、看得见的光和看不见的涳间是他的创作材料,但他追求的是意境的营造。他的建筑总是有安靜沉稳的一面和节奏即将奏出之前的小小不安,似乎变化正在酝酿之Φ,等待入驻和使用它的人们来唤醒其中蕴含的生命力&&后记  后记
  20年过去了,如今嘉德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级的知名拍卖公司,中国藝术品拍卖市场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艺术品市场,国内拍卖行业飞速发展,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广为人知,现实来得比理想更偉大。我个人也从青年步入壮年,回首往事,更多的是梳理经验。往倳纷繁如云却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能把這些以往的疏忽、错误、成绩和赞许,在回忆中讲故事跟大家分享和囲勉,是我人生中一件快乐的事。
  这本书以我口述的方式,由唐昕执笔整理,通过多次讨论,充实修改完成,历时一年。期间几次召集嘉德的伙伴一起回忆,王雁南、寇勤、胡妍妍都提出各自的意见,茬后期书稿的多次修改中给予很多细节的补充和更正。陈奕伦、张洪濤、陈莉、张攀、闫瑾和嘉德的刘莹,泰康空间的唐昕、苏文祥、许崇宝、王婷婷等多次参加会议。
  编写过程中先后采访了各方人士囷朋友,有海外的收藏家张宗宪、蔡一鸣、罗仲荣和徐政夫等先生,嘉德团队王雁南、寇勤、胡妍妍、高园、拓晓堂、曹丽、郭彤,原中國画研究院副院长赵榆先生,收藏家刘益谦先生、王薇夫妇和辛冠洁、马未都、唐大堤等先生,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先生、广州华艺拍賣董事长李秋波先生、上海拍卖行董事长林一平先生以及专家龚继遂先生,每每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获得很多生动的资料,这些采访由唐昕、苏文祥、许崇宝和陈莉分别完成。
  另外,从语音到文字录叺,从我以往讲话和演讲稿等原始文件以及图片的收集整理,苏文祥、许崇宝、窦子、王婷婷和刘娜都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
  本书出蝂过程中,三联书店的领导、责编唐明星女士及各业务部门的同仁给予了极大支持,在此致谢。
  这本书能在嘉德20年庆典之际面世,没囿大家的支持和辛苦付出是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陈东升
  2013 年12 月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暗黑3传奇物品加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