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百家讲坛春秋五霸17》有那些成就

哎呀,服务正在维护中……
休息一下,马上回来![转载]百家讲坛之《春秋五霸》(李山主讲)笔记(下部)
敬告:欢迎转载,但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春秋五霸(十七)任贤图治·2011年8月27日
(楚庄王继位的时候,楚国的大权由若敖氏家族掌握,楚庄王只是名义上的君主,手中没有权力,他说的话没人听。但楚庄王善于隐忍,而且在隐忍中等待时机。最后他终于抓住了机会,将掌握楚国大权的若敖氏家族彻底铲除。这样,楚庄王完成了从徒有虚名到大权在握的转变。
当楚庄王真正掌权后,他就开始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使楚国的面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那么,楚庄王在治国上,还采用了什么样的做法呢?)
楚庄王大展宏图,开始治国的作为,史载,“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左传·宣公十二年》)每天不忘提醒臣民民生不易,活着就得奋斗;祸至之无日,享受时不要忘了有祸患将发生;时刻提醒要戒惧,捍卫国家。另外经常提醒战士们,“胜之不可保,纣之百胜而卒无后”。谁都不能永保胜利,像纣王常胜却最终一败涂地。像若敖他们筚路蓝缕,当年开发山林,臣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是从精神上鼓励百姓向上。这是一代楚王带来的崭新面貌。
具体治国上,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尊贤尚功,让贤人帮助自己建功。要想成事,就得这样。楚庄王怎么做的呢?有相面先生,楚庄王找来他,问他相面根据的是什么,一般人看五官,这人说不是这样,我看的是这个人的交往,在为百姓时与谁交往,为官后与谁交往。所以由此判断这人的吉凶。楚庄王一听,笑了,这是重实践。楚庄王说,得了,别在江湖上混了,到我楚国去找贤才。还有一次,楚庄王商量完朝政,面有忧伤,有申公巫臣,觉得不对呀,应该今天顺呀,怎么君主忧伤呢?就问楚庄王,楚庄王说,“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群臣莫之若者亡”(译文: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申公巫臣一听,知道是要找贤臣。如果君主一言堂,表明人才少,这是求贤。楚庄王时,大量贤人出现,其中有孙叔敖。
孙叔敖这个人,从小在楚国有好名声。史载,“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回家对母亲哭,说自己要死了,母亲问他为什么哭,他说,一个人见两头蛇,这个人要死,所以我哭。母亲问他怎么了,他说,我怕别人也见到,我就杀了它埋了,免得别人看到。母亲说,你死不了,你这种行为是仁义的,有好报。在若敖家族时,这种人被排斥了。衡量政权好坏的标准就看是否能吸纳人才来到政权中心。现在孙叔敖让人看到了希望,贤人有出路了。
(楚庄王和很多有作为的君主一样,在真正掌握权力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访贤人来治理国家,其中楚庄王任用贤人孙叔敖,就是他任用贤才的一个亮点。那么,受到楚庄王重用的孙叔敖,他在治国的过程中,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呢?)
孙叔敖开始帮助打理国政,这是出色的政治家。有些文献记载他的风范,《左传》记过,他准备修一座城市,限期完成。孙叔敖找到封人,拿出方案,交给司徒,于是开始找民众,备材料,施工,孙叔敖做得头头是道。小事也能看出才华。宰相是群臣之首,把各人的积极性发动起来,像做汤的人,各种调料要你来搭配,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的手段。他还有政治远见,像谈论定国是,孙叔敖执掌大政方向,协调民心,怎么定国是呢?孙叔敖说,有了国是未必是好事,确实了方向,会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有人会怀恨在心。怎么办呢?孙叔敖说,得依靠大家的心态。如果国君面对臣、士,如果抱着没有我你们哪能获得富贵的心态,就不能确定大政方针。从臣的一面说,如果士大夫们跟君主相同地有傲慢心态,认为没有我,你国君就是光杆司令,国是也不能确定。所以要凝聚共识,这给了楚庄王定国是的极好的建议。楚庄王从此更赏识他,这有政治高见与远见。
孙叔敖还公正。虞丘子推荐了他,后来虞丘子的儿子犯了错误,但是仍依法办事,办了他。之后,虞丘子没有埋怨,反而来到楚庄王面前,恭喜,孙叔敖办事不讲私情。真是宰相之才,公正。这种事情虽是传说,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人群领袖是向上的,领袖是开诚的,人人都愿意展现好的一面。遇到昏君,人人都不守法。这是文化问题,是世道人心的问题。与领导者的风范有密切关系。任用孙叔敖,正是树立了正风。(个人操守上,表现怎么样呢?)
孙叔敖家里穷,他说,我听说,穿漂亮衣服,坐好马车,得有好德行,有好德行才能德乘其服。反之会损伤德行,我觉得德行还不够,不敢这样。这是谨慎的。《荀子》里讲,一个人来问孙叔敖,按惯例,作宰相久了,百姓百官都恨,可是你在楚当了令尹多年,君主不反感,士大夫也亲近,你怎么做到的呢?他说,得谦虚,我在努力做。越久,钱得分给别人,人都任用到合适的位置,才能保留这样的局面,这表达了儒家对人怎么做官,怎么处富贵的看法。楚庄王尊贤尚功,在战国中有诸多美好的传说。其实表达的是中国人对理想政治的期待。是好愿望。
(楚庄王任用像孙叔敖这样的贤人治国,给楚国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在政治上清廉,百姓也安居乐业。但胸怀大志的楚庄王,他要的是国家强盛,为楚国将来称霸奠定基础,所以,任用贤人只是他治国的一个方面。作为楚国的一把手,除了任贤,他还有其他做法,那么,这些做法是什么呢?)
楚庄王还能虚心纳谏。一次马死了,他爱宝马,他觉得悲伤,想给它陪葬。楚庄王想仿一个大夫的规格来埋葬。大臣们反对,楚庄王觉得不就是钱吗?不听。这时,优人(游走逗人笑的人)来了,这人叫优孟,进了宫殿后,大哭。楚庄王看到有人吊孝,高兴。优孟说,最好用玉棺材,用好木,要把诸侯们请过来观礼,挖坑,让诸侯明白我们楚国重马轻人。这是优人,说说就走向荒唐了。道理就讲出来了,楚庄王明白了,能纳谏。这是典型的例子。他这样能听得进意见的事应该不少。
另外,楚庄王也不忘故旧,也与优孟有关。孙叔敖老了,要退位了。做出几十年宰相,两袖清风,家里贫困,就跟儿子说,将来如果混不下去了,就去找优孟。孙叔敖果然去世了,儿子给人砍柴,找到优孟,优孟就想办法,一天去朝堂,打扮成孙叔敖的样子。一见楚庄王,就仿孙叔敖的样子,活脱脱是孙叔敖,细看才知道是优孟。楚庄王就让他演孙叔敖,他就说别跟我学,能捞就捞,别像我一样,死后,儿子得砍柴。于是给了孙叔敖的儿子寝丘之地四百户,让他们世代奉祀。这也是一个传说,是否真实,不得而知。
(楚庄王还有更高明的做法,那么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楚庄王对别人不求全责备,能宽容。有《摘缨会》的戏,传说,他带着爱妾与大臣们吃饭喝酒,天黑了,点蜡完了,爱妾报告有家伙伸了我一把,吃了豆腐。一般人不能容忍。但是楚庄王忍了,说这种事情就是男人的那点德行,容易动心,干嘛因为这点事把男人的脸面伤了呢?不追究了。爱妾也就罢了。楚庄王说,今日喝酒,喝个痛快,要最后检查,谁缨子还在帽子上,谁就没喝好,结果帽子都没有了缨子,因为那个吃豆腐的缨子被爱妾摘走了。他知道男人的那点德行。结果隔了一段时间,楚晋发生战争,一个大臣,在楚庄陷于危险的境地时最卖力,战后问他是谁呀,他就回答说,咱们三年前喝酒,伸手摸了不该摸的,是我,你成全了我的面子,我得拼死报答你。这也是一个传说。说明楚庄王内心敞亮,能办大事。
总之,他尊贤尚功,纳谏,不忘故旧,能笼络人,到了十几年后,整个楚国局势蒸蒸日上,一片向上的情形。这时,一个毛病犯了,好打猎,整天驾着战车去打猎。大臣们劝不了,最后,楚庄王说了,你们以为我还像当年装傻吗?不是,我们打猎在猎物面前谁能干得好,车马驾得好,是可以发现武将的。楚庄王开始向北进攻了。因为城濮之战后,楚国在北方处处小心,看晋国人眼色,现在楚庄王准备北进了。那么究竟情况怎么样?下次再谈。
春秋五霸(十八)夏姬之乱·2011年8月28日
(在中国历史的春秋时期,有一个美丽绝伦的女人,她的名字叫夏姬,她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但是见到夏姬的男人,几乎都被她的容颜所折服。因为她,一个国家覆灭了,连英雄盖世的一代霸主楚庄王,也差点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她的存在,甚至影响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进程。那么,夏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她真的拥有能够影响历史进程的魔力吗?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讲述《春秋五霸》之《夏姬之乱》。)
夏姬,应该是姬姓女子,来自郑国。先是嫁给了陈国的一位先生,叫御叔,生了儿子,叫夏征舒。结果呢,御叔老早死了,因为夏姬很漂亮,御叔反正就是娶漂亮女子的一个代价,就是少活几年。
那么这个夏姬漂亮到什么程度呢?汉代有些人写书,就说她有“内挟技术”,她生命中她自己掌握着一门独门功夫,就是方技之术,就是返老还童。汉代的史料说什么?说她三次返老还童。我们一般女孩子青春期十八九、二十、二十几,一次青春期,人家两次十八九、三次十八九,所以这个技术失传了,很遗憾。所以今天要是有谁把它发掘出来,那是要发大财的。另外说她是三为王后、七为夫人。说的什么意思?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嫁的人多,三次嫁给王,死了三个,七次嫁给大夫,死了七个,这就是一个杀手,她那种勾魂摄魄的力量,对男人进行屠杀。汉代人这就是有点意淫的那个意思,就是想像有点过分。
不过,《左传》记载,围绕她死过不少人。寡妇门前是非多。国君陈灵公、仪行父与孔宁也看上了她。她照单全收。三人没日没夜地往她家跑。白天在朝中,两个公卿一个国君手中都有她私赠的内衣。这让人联想,这个女人高大,三个人拿着礼物显摆。这是公卿宣淫。哪有这样的事?有大夫说,这像什么话?组团似的宣淫,让百姓怎么看待?陈灵公一听,心里的是非还是有的,只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欲。赶紧接受,改。转脸,把泄冶这事告诉了孔宁与仪行父。二人就开始谋划并杀了这人。孔子说“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泄冶之谓乎?”这事说的是泄冶,没有骂三人,三人不耻了。说泄冶如果沉默是好事。现在让他们杀了不值。泄冶被杀了,三人就整天变本加厉地往她家跑。明着说找夏征舒,讨论事情,但是,百姓的眼睛雪亮,就写诗来嘲讽,诗叫《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莫匪适株林,从夏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去找夏南,就是夏征舒,不是去株林,的确是去找夏征舒,这是不打自招,这是民风,讽刺你。揭发你的小聪明。然后说驾起马车,到株林那儿去歇会,吃饭。吃与男女之事有关。用吃饭来说男女之事,食色性也。这是影射。这是《诗》中少有的确有本事的诗。陈灵公三人荒废了国政,这时,周王室单公大臣去宋国出差,完后去楚国,要借道于陈,从陈国走,回来跟周王说这事,说“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不好好改,一定会亡国。这事,单公下了谶语,要亡国。
陈灵公一次跟仪行父、孔宁来夏家喝酒,人话不说了,说些鬼话了。陈灵公说,夏征舒像你,他们也反说像你。这惹恼了夏征舒。结果喝酒让夏征舒这个十六七了的男孩上火,开始有所行动了,宴会结束后,三人往外走,走到马厩时,一箭射到关键部位,陈灵公死了。(楚国有反应了,楚庄王派人进陈国,灭了陈国,但是不久,重新立了陈国,一灭一立间发生了什么呢?)
陈国的百姓对夏征舒当君主不满意。楚庄王发布命令,讨少西氏,指的就是夏征舒家。人人得而诛之。陈国人不动,所以灭了陈国,之后准备消灭这个政权,当时,楚王身边祝贺这事。列国也赶紧祝贺。但是,一个人不吱声,这是楚国大贤人申叔时。申叔时从齐国回来,正赶上灭了陈国。申叔时只是把情形交待一下,转身就走。这是有威望的大臣,楚庄王纳闷,你怎么不像别人一样祝贺?申叔时停住了,这事,还容许我说话吗?当然了,可以摆摆嘛。申叔时说,“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申叔时说这事“无乃太重乎”?楚庄王倒是没想到,现在讨伐,诸侯跟着,你本来讨的是淫与过分,是德行的行为,现在变成了贪,与夺人牛一样,让诸侯怎么看?要点出来了,列国体制下,要诸侯跟着,做事就不能出格。灭了小国,其他诸侯就会想有一天就是我了。这就会离心离德,称什么霸?这也是春秋史与战国史不一样处,得讲道理。没有纯认暴力的时代。楚庄王聪明,一听,马上明白,我没想到。怎么办?申叔时说,从怀里取出来,交到他手中。“取诸于怀而还诸于手,为愈乎不还也”。恢复陈国政权就完了。于是,就开始立新君主,让国家恢复原样。孔子读后,说楚庄王不简单,“重一言而轻一国”。这人是遵道明大理的人。实际孔子也有为陈国捏了一把汗。这表现出的是楚庄王的明智。楚庄王人陈国每个乡里迁一个人来他楚国组成夏州,是平夏姬之乱组建的一个州,表示纪念。(楚庄王灭了陈又建了陈,楚庄王对夏姬也有好奇心,见面后会发生什么呢?)
楚庄王灭了陈又复了陈,夏姬呢?陈之乱是从她而起,楚庄王心里也瞧不起陈灵公。来到了陈,见见夏姬,哪怕是好奇也得瞧瞧,一瞧不得了,这个女人也攫住了他的心。他就像过了电一样麻了。心想,没想到,陈灵公死得值呀。这女人真是好,提出来要娶她,准备纳为妾,如果真是这样,恐怕比夺陈国更丢人。大臣申公巫臣站了出来,说君主,讨伐陈国堂堂正正,最后娶了她,让列国怎么说你?楚庄王真听了,不简单。楚庄王答应了,不容易,比弃陈国还不容易。是理战胜了情,斩断情欲之根,是汉子。楚庄王听了,另一个大臣子反(司马)站了出来,说君主不娶,我娶,也看上了。这是美味美色大家感觉是一样。申公巫臣又阻止。这次不是从道义上说,说这女人不吉利,搞死了多少人?一讲,可以想象申公巫臣抓住的是子反怕死的心理。后来夏姬被赏给了连尹襄老,再后来他被射死,儿子黑幺跟这个后妈不清楚了。后来夏姬退出了历史舞台了。(夏姬让身边男人都死掉了,偏偏有人知道她的所有故事,仍然坚持娶她为妻,这是谁呢?)
申公巫臣要娶她了,这匪夷所思呀。我觉得他开始劝说楚庄王与子反时思考的是什么,值得考虑。他说服了别人却没有说服自己。这大概就是爱情了。豁出命去爱一个人,是值得佩服的。有一《诗》:“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之如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形容他非常恰当。这时,夏姬的丈夫连尹襄老,在战场上被射死了,申公巫臣向她送信,要她回郑国找丈夫的尸体,她答应了。接着,申公巫臣从郑国送信给夏姬,说丈夫尸体找到了。夏姬提出为连尹襄老安葬。夏姬从楚来到郑国。走前跟楚国说,找不到就不回来了,待在了郑国。申公巫臣提出要娶她了。郑国乐得,于是“空中”结婚了。申公巫臣来不了,就等着。十年后,又要打仗,一次有机会来了,跟齐国要拉关系,申公巫臣被派去齐国。一离开楚国,先去齐国出使,再回来时,就来到郑国,把国事交给副使让他回国,自己不走了,若干年后夏姬就正式嫁给了申公巫臣。申公巫臣终于满足了自己的要求。这时夏姬五十多了,真返还青春没有?不知道。而且申公巫臣,把自己的家室都还走了,在郑国结婚的消息传到楚国,这时楚共王还小,子反还活着,做相,提出联合子重,两人合拍,合起来杀申公巫臣的家族,私分人家财产。这都是夏姬的余毒未了。仍有血案出现。子重与子反二人在楚国大开杀戒,申公巫臣正在晋国,想往齐国去,最后落在晋国。申公巫臣写信给他们,你们做事过分了,我要叫你们从此不得安宁。于是向晋君出主意,楚国向我们挑战,是因为没敌人,我们要培植他的敌对实力,得联合吴国,晋国与吴国两下一拍即合,迅速上升,不断骚扰楚国。这是夏姬力量的一种表现,改变当时列国的局势,引起历史中心向南推进,引起了吴越争霸。尤其是吴国,一个女人改变了整个历史的态势,今天反思,可能出于史官的巧妙的手段对历史的解释。至于夏姬是不是有这么大力量?今天只能看《左传》,吴越争霸出现,要一个解释,史学家就把它做了文学化解释。这个题材是好的表现。我们再回来讲楚庄王,还在世呢。
春秋五霸(十九)战和不定·2011年8月29日
(楚庄王要建立霸业,要称霸诸侯,他就不断地对外用兵,在征服了陈国后,楚庄王又亲自率领军队攻打郑国,这场战争一直打了三个多月,按照过去的惯例,当楚国的军队在中原横冲直撞的时候,另一个大国晋国就会出来干涉,但这一次,晋国内部因为矛盾重重,一直拖延着没有出兵,等到终于派出军队的时候,楚军已经打完了郑国,养足了精神,那么,这时候晋国军队还有没有必要和楚军再打一仗?晋军的主帅究竟是怎样考虑的呢?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精彩讲述《春秋五霸》之《战和不定》。)
楚庄王可以连续作战,几年不回家。背后有强大国力在支撑。现在兵锋所指指向了郑国,郑国抵抗。围了郑国一共是17天,郑国不投降。但是围,战争整个把城市围起来以后,郑顶不住了。郑国占卜。一,占卜,我们求和,叫“行成”。就是跟楚国咱们开始谈判,不吉。占卜的时候,第一个结果占出来了,不吉利,不行。接着又占,干什么?叫“卜临于大宫,且巷出车,吉”。什么意思?到太庙里面,全民大哭一场,然后每一个家庭把自己的战车排到街巷里边,占卜,吉,吉利,就是要决一死战,到太庙里面彻底哭一场,然后家家把战车推出来,国家到了这个份儿上以后,全民皆兵,吉。
郑国内部悲愤之极,“守陴者皆哭”,守城墙的都在哭。楚庄王看到这个情形以后,说坏了,怎么这个郑国的墙头上战士们在哭?探子就说,说他们有一个结果,说要跟我们决一死战,他们要到太庙彻底哭一场,国家就不要了。楚庄王一看这个情形,赶紧撤退。史书记载时含着道理,人一哭,哀兵必胜,古代出国打仗时,大家穿着丧服,就是这个道理。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感到恐惧,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意识,突发事件会让人死亡,知道自己会死,突然爆发声音,本能的死亡意识提醒你恐惧。人也有庄严的一面,直面死亡时,看到战友死亡时,连懦弱的人也会坚强。哭就会让人由懦弱就得紧张,每个人都会变成强者。楚庄王看到这一点,仗打不得,于是后退。他把握好分寸,让你的悲壮情绪过去再说。另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感化他们。
他一撤退,郑国人修城墙,楚庄王又围了上来。古代战争就怕围城,“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打了三个月,楚也不一定必胜,攻难,损失也惨重。郑国有叛徒,石制,是郑国的奸人,透露消息,才打下城池。楚军进入郑都,奔君主宫廷去了,从宫廷中出来一群人,中间是郑君,光着膀子,一手牵羊,一手反绑,跪下来了。楚庄王没明白,人说,当年微子臣服,是这样,来投降。楚庄王听他怎么说,“孤不天”,使您怀着怒气来到我们国家,“其俘江南,以实海滨,亦唯命;其翦以赐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不泯其社稷,使改事君,夷于九县,君之惠也,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西周宣王的弟弟被封到郑国,如果念到四代君王的好上,放过我们。周厉王周宣王郑桓公郑武公,这些人死了,鬼也不小,他们也不干。这是说话技巧,念在他们的好上,让我们改变态度来侍奉你们。楚国实际县制,让我们为县,是你最大的恩惠。软中有硬,说得堂而皇之。楚庄王听完后,赶紧请起。大臣们不干,“得国无赦,不可许也”,不答应。楚庄王说,他们身份放得低,如果不放,道义上失败了。这事后患无穷。所以,能下人,还是得放吧。不能灭国,于是征服了郑国。(楚庄王攻打郑国,这次晋国没反映,晋国在战争胜利后才来军了,他们会怎么办呢?)
整个晋国内赵氏家族与其他家族矛盾重重,拿不出主意,现在打服了郑国,晋国没办法才组织部队来,很是迟缓。“战和不定,故迟延”。晋军来到黄河北,主帅是荀林父,“无及于郑而剿民,焉用之?楚归而动,不后。”不打了,晚了,就让楚国人撤完,再收拾郑国。这是主帅态度,这是主和。接着随武子(老谋的政治家贤人)发言,要点是打仗得“观衅而动”,得看对方有没有可乘之机。随武子的观点有:一是德刑不易,人家做到了极致,没什么可改的了,郑国服了,人家放了,这是刑跟德并用,没错;二是政事不易,两年打仗,商农工贾照样发展,军中将士们卒乘和睦,军中法度井井有条,上下团结,这是“事不奸矣”;三是典礼不易,典是孙叔敖的功劳,他研究出分军为五支的办法,主帅在右,左边部队先动,后劲,后边的强劲,前后左右,前边茅草高挑,告诉后边信息,相当于后来打旗语,这是新战法,这是孙叔敖的发明,这是典。礼上,楚庄王选人,都是亲戚与故人,这在当时不会落埋怨,旧人老友忠心耿耿,不是亲就是故,不破坏当时的习俗,赏罚时也是赏罚分明,这样使得整个军中礼法没有悖逆的现象。(随武子是贤者,把楚国情况分析得透彻。这时,晋内部意见不一,反对者是谁呢?)
有人反对随武子,是先糓(先轸的后代)。当年先轸出谋划策,用了许多计谋。先轸脾气也大,崤之战后,先轸在君主面前骂,一个妇人就让你放了战俘,并且吐他。后来打仗都不穿铠甲,个性鲜明。先糓脾气也大,继承他祖先的脾气,站出来了,“晋所以霸,师武臣力也。今失诸侯,不可谓力。有敌而不从,不可谓武。”先把个人得失放在战争之外,看得出这个人不行,匹夫之勇了。非理性。所以出了这个主意,带着自己的军队渡河了,这个缺德。荀林父节制不了部下,军中的大夫荀首一看,说这场仗凶多吉少,“师出以律,否臧凶”。逆着好的来就是凶。现在先糓的做法还有更违逆的吗?不论对与不对,中军司令得听,现在出这样的局面。荀首说,先糓不打死,回去也逃不了下场。果然,战争失败后,几年后,先糓觉得自己犯罪了,招北方赤狄来了,家族都灭了。到这儿先氏没了。起码活动不那么频繁了。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什么时候也不允许的。先糓的部队过了黄河,荀林父没办法了。这时,韩厥出主意,现在的问题,先糓擅自过了黄河,你的罪过最大,因为你是司令官,部下不听。怎么办?既然你一个人顶罪不如全过黄河。六大卿都带过去,胜了没问题;万一败了,领罪,六人同之,不胜过一人顶罪吗?这也不是为国家考虑。荀林父遇事则迷,就真过了黄河。形成了与楚军的对峙,邲之战就爆发了。(荀林父这次渡河后,与楚军战略对峙了,楚庄王反应是什么呢?)
楚国打算,郑国不服,讨伐服了,现在准备北上,到黄河边。郑国离黄河近。饮马黄河,准备班师还朝,表明楚国今天到了黄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意思完就回去了。现在荀林父他们渡过了黄河,怎么办?一开始,这仗没准备打,该做的做了。但是大臣伍参(伍子胥的先人)说不能走,他看出好来了。楚庄王还没拿主意时,孙叔敖反对,“昔岁入陈,今兹入郑,不无事矣,战而不捷,参之肉足食乎?”见好就收吧。孙叔敖知道国力的消耗,以文臣为本位的人。他不是将军,提出去年打陈今年打郑,国家消耗大,百姓疲惫了,我们还是走吧。伍参坚持。伍参说令尹,“若事之捷,孙叔为无谋矣。不捷,参之肉将在晋军,可得食乎?”胜了表明你无谋,败了,晋国人就把我吃了。哪有你的份?令尹就准备回去。伍参赶紧跟楚庄王分析,荀林父刚上台,政令没人听,下手先糓刚愎。广大军士不知道怎么办。一打,准胜。另外,您是君主,他一渡河,你就回国,怎么对百姓与社稷?楚庄王听到这两条,就打吧。因为争霸战争,打完陈打完郑,还得跟强敌晋国打,打败他,才是真正的霸业。他心里清楚。楚庄王下令,撤回来,打。令尹接受了,撤回来了,楚王驻扎在管,今天的郑州北,等着楚国其他部队。楚国下了决心与晋国战争一场。要在战争中一试锋芒。楚庄王决断打。这是两军对垒形成了。这进入了邲之战的开始了,战争会是怎么样的呢?
春秋五霸(二十)三军勇士·2011年8月30日
(在楚庄王率兵征讨郑国的过程中,晋国方面为救不救郑国争论不休,在战和不定的情况下,晋军在主帅荀林父的率领下,犹犹豫豫地出兵了,但此时楚庄王已经征服了郑国。雄才大略的楚庄王于是决定要和晋军一决高下。这样,晋楚两军又一次在战场上正面对峙。)
那么这个时候呢,晋国的部队驻扎在哪儿呢?驻扎在黄河南岸的敖和鄗两座山丘之间。这个选得没错。这时郑国的使者来了,要两面讨好。与晋的三军主帅说,我们没有二心,“社稷之故也”,真心朝向你们的。接着说,楚国从陈开始打,现在是“骤胜而骄,师老矣”。一骄傲一疲惫就不能防备,现在晋军要是打,我们帮忙,准打败他。郑国使者鼓动晋国打,这是阴谋。这点伎俩晋军里栾书看透了。栾书听到这三点,说什么叫老,舅犯说过,师直为壮,曲为老。打仗在道义,站在道义高处,有不竭的战斗力。而不占理,非道义战争,军队容易懈怠。这样看,我们不占理,在找楚军麻烦,人家楚军征服了,你现在找楚国人,理不在我们这边。楚军不老,楚军真没设防吗?楚庄王把手正反面战车分成两广,三十辆战车分两组,左广从凌晨到中午守卫,中午右广值班到晚上,晚上是内官值班,轮渡守夜。防备如此严,怎么说没有防备呢?这是军事情报做得周详。这些特务工作做得不错。栾书的话表明楚国的战斗状况,可信。这是楚的敌人说的是可信的。第三点,现在楚国当人质的人是郑国的贤人吧?郑国使者说,一个公子在楚国为人质,现在盟会的潘尫也是楚亲贵,你们两国间拿亲贵结盟,我怎么看不出你们间的不好呢。你说非有二心,社稷之故,我不信这话。三点,栾书一分析,看到了问题的实质。栾书说,“来劝我战,我克则来,不克遂往,以我卜也,郑不可从”,你们这是拿我们来占卜,我们赢你们跟,不赢你们背叛,看穿了对方心思。郑国人也是不得不这样做,南北各有一霸,两霸皆强,郑国的立场最好是两个霸主打一仗,只伺候一个。这从郑国利益出发,也无可厚非。栾书这个话说了,明白人知道,郑国没好心眼。有两个人反对,一个是赵括,一个是赵同。两个讲的是打仗不能后退,郑国不服,敌人不败,说的是浑话,说完,赵朔也是军中的一个主帅,说“善哉栾伯之言也,实其言,实长晋国”,照他的话做对我们有益。赵朔也是赵氏家族的人,地位比二人高,就是赵家人想法也不一样。晋国失败由此可见。知季评价说,赵括、赵同是“咎之徒也”,说他们是不懂事的人。(楚庄王接下来会做些什么呢?)
楚庄王也派使者来了,求和来了。这也是理,面上的礼。下了决心战争也不能闷着头打,要让手下接受,就得先派使者去求和,对方不干,就好向手下交待了。把不对推向了对方。这是一点文章,是一点心理上的要求。要增加自己的士气就得这么做。楚庄王派的一个少宰,跟晋将说,我们到这儿是因为过去二先王曾经行于此间。楚穆王、楚成王曾来到过这儿,我们来训教郑国。这话说得好,希望二三子不要在这儿停留久,求和。上军主帅随武子站出来,马上答应,你们来这儿是训教郑国,是遵循先君的榜样,我们来是周平王曾下过诏书,让郑与晋“毋废王命,夹辅周室,今郑不率,寡君使九臣问诸郑,岂敢辱候人?”接着说谢谢你们来谈。这是就坡下驴。不打了,撤军。中军次帅先榖不干,派人追楚国使者。要改辞,要改“迁大国之迹于郑”
。意思是轰你们走,“无辟敌”,这就是要战。先榖违背主帅荀林父的意思与随武子的意思。楚庄王接着求和,这次晋国接受了,而且约定了日子来会盟。
好,约定盟会的日期,已经约定了,但是楚庄王开始干什么?耍两面派手段。比如说某某日,我们会盟,谈判。就在这个时候,晋国,我们看《左传》在这个方面记得不是很详细,但是我们看,好像晋国这次荀林父、随武子他们终于拿定主意我们就是要和,但是没想到,楚庄王要打这一仗,楚庄王就有楚庄王要打这一仗的办法,干嘛?一边准备讲和,一边派出来三位勇士,致师。所以战争就进入到正式开打的这个前夕了。(楚庄王又派出三位勇士,驾驶战车,全副武装冲向晋军大营,这三位勇士要去向晋军致师。那么,致师是什么呢?三位勇士致师,能让晋楚两军,最终在战场上打起来吗?)
楚庄王派三位勇士致师,致师不是挑战,是向你显示肌肉。派出的主要是乐伯。驾车的是摄叔。三位来了,三人闲聊。摄叔驾车,说听说致师要驾车驾到旗子往后倒,另外还听说要擦着敌人营垒的墙壁走。乐伯是准备射箭的,听说致师要百发百中,整理马时要执辔,要拍拍马,我来执缰绳,车右说冲向敌营,驾车的人整理马匹时,要冲入敌营杀一个割首级。三人各自说自己应该做什么。车驾得飞快,果然,晋国一看,这样生猛之人,就追,角逐,包抄,显示军中的君子乐伯的技能,战车上回头射人射马,让晋军追不上,一边撤。最后只一支箭了,战车前出现一只鹿,鹿在前边跑,乐伯就搭弓射向它,穿过鹿,打到地上,地上有一只龟爬呢,刚好射向了它。让摄叔把它献给后边的晋国将士。摄叔就拿着鹿与龟,给他们,献鲜给你们。这是勇士的做法。晋国一看,这样三人,是三君子,不追。放了三个人。这就是礼尚往来。这个后来人难理解。这是当时文化决定的,礼。凡事大不过礼。不是蛮干。这是西周文明内化的准则了。大家也要做到有礼。楚国三勇士顺利致师,晋国人蒙了,到底是想干什么呀?这时晋军有些犹豫了。是和是战?(晋军也派人了,去讲和,又是怎样讲和的呢?)
这时,晋军出了两人,一是魏锜,没得意时,就想打仗时败坏晋国,这时站出来,跟主帅说我去致师,主帅说我们要讲和呀,魏锜说,我就去当使者通好,这人在国内有怨气,存心要败坏军队,荀林父答应了,让他去,二是赵旃,他想当公卿,没批准,也有气,向荀林父请战,去还礼,他也被派去请和,荀林父这人不是坏人,不是没功劳,却在这次战争中当不起主帅的职责,太和稀泥了,战场上,人人都想出力气,他心里明镜一样,像这两人居然派去请和,不是明显和稀泥吗?想尽量掩盖矛盾,主帅的糊涂没想到关系到多少人的生命,二人去了,军中有将军说,“二憾往矣,弗备必败”,两个怀着怨气的人去了,不防备就会失败。随武子一听,是得防备。先榖反对。随武子说,还是防着好。如果二人到楚国激怒了楚,我们有防备,如果执行了并表达了和平之意,我们盟会呗。先榖说,用不着,这里他表现实在不佳。
魏锜到了,就变成挑战了。他回来时,楚国人就追,追到一个地段后,又是鹿,魏锜也是射一只鹿,给潘党,这就改了中军主帅的命令。赵旃也去了,派人冲向楚营,大摇大摆地在阵营前坐着,表明不怕你们。楚庄王看见了,本来他用不着出战,看到这一幕,带着战车追,只是战车跑得比赵旃的更快,赵旃跑到树林里去了。驾车的屈荡一看,下车也追,追上了。屈荡与他肉搏。摔跤中,屈荡夺下了赵旃的半截铠甲。但是,楚庄王脱离了自己的本营,楚军紧张呀,万一出事怎么办?荀林父在二位出发后派车来接这两人,战车一走,弄起了烟尘,潘党发出信号,此时,楚庄王不在阵营中,千钧一发之际,到底怎么了呢?
春秋五霸(二十一)人性插曲·2011年8月31日
(老一句老话说过,春秋无义战,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很多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开战,而这一次晋国和楚国对峙,依然是春秋时期大国利益的角逐。但在战场胜负之外,我们却能从一些战场的细节和轶事中,看到人情和人性,那么,在这一次晋楚之战中,我们能看到怎样的战场细节呢?它又包含了怎样的人情和人性呢?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精彩讲述《春秋五霸》之《人性插曲》。)
赵旃和魏锜致师导致的是楚军的高度紧张,结果他们误把晋军方面来接这两位挑战的、就是魏锜和赵旃这两个人的战车,误解为晋军开始进攻的战车。而这个时候,楚庄王又不在自己的营垒之中,非常危险。有一个人站出来了,孙叔敖。孙叔敖一看对方尘土飞扬,于是他就向三军发布命令,前进、出击。“宁我薄人,无使人薄我”。然后他就引《诗经》,“元戎十乘,以先启行”。然后就说,“《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我们来打他们,进攻,他命令一下以后,楚国的三军就黑压压扑上来了。扑过来以后,晋军是没有战斗准备的,实际上那个尘土是一个误会。这个时候晋军的三军主帅荀林父,
“不知所为”(《左传·宣公十二年》),要了命了,对方黑压压掩过来以后,非常凶猛地扑杀过来以后,你三军主帅不知所为,下了一道命令,“先渡河者有赏”,一下子中军下军争舟,乱了套了。过河得用船,有人准备跑,后边人扒着不让走,上边就剁,“舟中之指可掬也”。败了。楚军进到邲。这史称邲之战。楚军驻扎下来,到傍晚,楚军听到晋国部队过河,一晚上,嘈杂至极,但是随武子的上军没乱。随武子派手下在敖山埋伏了七支部队,整个军队溃败时,他的部队没败,楚军潘党过来了,随武子手下问策,随武子说,楚国势力壮,全围上来,会一个不剩,撤吧。还考虑,可以“生民”,让许多人活下来;“分谤”大家一起败了,将来分担指责。这是人生智慧。他一个人殿军,有序地过了黄河。这是整个战争过程。真正打只是刹那间的事。
(晋军主帅荀林父下令糟糕,兵败如山倒,我们能看到许多让人感慨的事,哪些地方展示了人情与人性呢?)
但是,史家记载有许多轶事:一是楚庄王忘了自己是一国之君,带着左广人马追,引起战争瞬间爆发,战争停了后,楚王应该坐在右广,结果他胜利后,看到右广就想恢复到那个位置,屈荡阻止了他。你别再换了。这场战争您坐的是左广,以后我们以左为上了。楚庄王说好。有点不负责任。整个楚军上下一心,多了点浪漫气息。二是赵旃的事,他去挑战,结果是在树林中逃,剩下半截铠甲,败了。他是匹夫之勇,但是孝悌还是有的,哥哥与叔叔都在军中,他把两匹好马拉他们过河了,自己的是差马,脱不了身了,他接着钻树林。正在这时,战场上来了仨,逢大夫,带着两儿子,在战车上回奔。他在前驾车,后边是儿子,看到赵旃说,不许往后看,假装没看到。这两个儿子没明白,越想后望。结果,一看,树林里有赵旃,跟父亲说,赵叟在这儿。父亲盛怒,滚下去,两个儿子真听话,下去了。老爸说,你们要死,在那死,好找你。二人把绥给了赵旃,赵旃跑了。第二天来找,二人尸体真在这儿。三是晋军逃跑,楚国军队追。结果晋国军队跑,战车陷进了泥里,他们瞅着。弄不出车来,楚国人看出门道来,把横木拆了不就快了吗?于是拆下来,真跑了。楚军接着追。累呀,走不动了。楚军追上了,说笨蛋呀,横木不能扔吗?真是,又拆了,逃。晋国人说,我们真是没经验,不如你们善于逃跑。晋军过河时,楚军也是不动弹。楚庄王下令,打仗我们是为了取胜,是政治的延续,不在多杀人,“百姓何罪”?下令,跑了就算了,不要使劲杀伐,显示的是贤明与理性,懂得战争。四是军中大夫荀首,儿子生死不明,荀首不走,回来找,下军将士一看,感动,一部跟着回到战场,驾车的是魏锜。到处是敌人呀,荀首的箭,一抽是好质量的箭,就不射出去,放到魏锜的背袋里,魏锜的箭袋越来越觉得重,说,这么扣门,原来是董泽产的,难道是怕使完了。荀首说,我是找儿子,得人家的儿子换呀,射箭得慎重,好箭得留着。碰到了连尹襄老,官大,好箭射去,抢到尸体,拿他来换。又射了一个公子,找不到儿子。这段故事也感人,父亲对儿子,疯中找还不乏理智。好箭也得留着,这段对话中也有人情味。人是复杂的,基本面却是人情味,逢大夫却被坑了,死了两个儿子。历史的流血中,人情却是耐人寻味的。
(楚国终于展示了强国形象,面对战场却有着感慨,是什么感慨呢?)
接着楚军从邲撤走,又回来了。回来收尸。邲是平原地带,到处是尸首。楚庄王到战场上看,有楚军有晋军,都一起掩埋。潘党跟他说,君主,您为什么不在这儿把晋国埋起来做一个京观,“示之子孙”。楚庄王说,“非尔所知也”。你不懂。武,这个字是止戈,战争的意义在于制止战争,这上升到哲学层次。周武王打完仗,写过《周颂》,“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打完仗要收起弓箭,未来要求美德,把和平颁布到华夏去,不要再打了。这段理解在春秋时期是高明的。然后他说,《大武》乐章,一共六段音乐,三首诗,是歌舞剧,这时楚庄王把这些诗说说,然后对大武乐章,评价为武有七德。真正的武有七种德行: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我检讨一下,我们有几种德行,死了这么多人,没禁暴;也不会因此消灭战争;保大了吗?保证我们是天下主人,没有;定功了吗?把楚国霸主地位定住,没有;安民?百姓死了那么多,百姓都不愿意;丰财、合众,没有呀。“武有七德,我无一焉”。过去封京观是明王讨伐大奸大滑,抓住他们杀死他们,“以惩淫慝”。现在这些尸首都是忠臣,这话透亮。百姓都是效忠于国家,逃兵都死不了,这些死的都是忠臣,我们能做的是给先王修个宫,祭祀一下,而已。最终,楚庄王祭了黄河,祭了祖先,告成,班师。这场战争就这样结束了。最后是感伤的结局。
(荀林父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战争后续呢?楚庄王回国时召郑君,当年能打郑国克城,你们国内是奸细,是石制,这是贤明的作法,出叛徒这种现象不能提倡。告诉了郑国。第二件事是荀林父的下场,回到国内,荀林父自囚,交给君王请死,这也是明智的。失败是他的责任,晋君同意,可是这时,晋国人士庄子站出来,(与随武子是同一家族的人),说不能这样做,战争的失败荀林父有责任,但是这场战争打的时候内部矛盾重重,杀了他,当然对死者是交待,可是,在帮楚国人的忙。荀林父表现窝囊,但是“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是忠臣,还是留着吧。让他恢复到主持政务的位置上。后来荀林父在与赤狄交战时功劳不小。赏他时,没忘当年说情的人,也赏他。这就是积德的好报。战争结束后,这场战争实际上楚国从一开始称王也是假的,后来碰上了晋文公,落花流水,终于在楚庄王手中登上了霸业的顶峰。休兵了吗?没有,楚庄王马上转向东,指向了宋国。
春秋五霸(二十二)情义浪花·日
(楚庄王在邲之战胜利后,把楚国的霸业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楚国从一个雄踞一方的诸侯,一下升到一头独大的顶峰。但楚庄王并没有因为邲之战的胜利,就停止了争霸的脚步。就在这接连的战争中,在战场上的敌对双方,有一些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友情和道义的光芒。那么,这是一些什么人,他们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究竟做了什么呢?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精彩讲述《春秋五霸》之《情义浪花》。)
楚庄王基本上就马不停蹄,接着在打完邲之战以后,就把他的兵力给压向了东侧。那么他指向了谁呢?实际上指向了宋国。但是一开始并没有打宋,打的是谁呢?打的是宋国下边有一个附庸国叫萧。所以楚庄王围萧,围了萧以后,结果打仗打打打,萧国一下抓了楚国两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当俘虏,楚庄王一看,出师有点不利,先是两个重要人物给抓过去了,然后就说,你们不要杀死他们,我撤兵。结果这个萧国人没听,就把两个人杀死了,杀了以后,把这个楚庄王惹恼了,下决心从此让这个萧国不再作为一个独立政权存在心。这发生在冬天,南方士兵到萧来打仗,冷哪。申公巫臣说,士兵冷,让楚庄王慰问一下。楚庄王“拊而勉之”。楚庄王与士兵一一握手,史书说“三军之士,皆如挟纩”,将士们心里暖和,这是精神的力量。当年吴起爱将士,士兵长脓,吴起帮他嘬脓,士兵父亲听说后就说,儿子再也回不来,不拼死才怪呢。最终萧国还是打不过楚庄王,但是有意思的是,两方面在城上城下,萧国大夫还无社跟楚国的司马卯是好友,还无社与司马卯对话,想让申叔展一起来聊。三人就隔着城墙聊。申叔展问还无社有没有麦曲?还无社没思想准备,说没有。有山鞠穷吗?(也是中药。两味药都是治潮湿的)也说没有。不懂他,接着又问,“河鱼腹疾奈何?”鱼拉肚子怎么办?还无社明白了,这次战争非得灭了萧国不行,暗示他打败了往沼泽跑。终于听懂了,就回答说,“目于眢井而拯之”。在枯井里找我。申叔展就说,“若为茅绖,哭井则已”。两人通过战争对好暗号了。第二天城破,还无社真躲了,申叔展真这样救了他。在战争中这样的小事看出了中医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医知识看来都懂,在当时普遍。还有战争中的人情,两军阵前,各为其主,却不忍心朋友们被杀,这种情义珍贵。
(楚军疲惫,楚庄王休整,用计重新点燃战火,是什么计呢?)
楚庄王有高招,派使者入齐,派的是申舟,他与宋国人有麻烦。申舟与宋交往时打过宋君主的仆人,与宋国人结了梁子。楚庄王派申舟,从楚到齐得经过宋。当时得有礼节,借道。要有人知会一下。这次楚庄王要求不借道于宋,申舟知道是要自己的命,楚庄王说“杀汝,吾伐之”。这对申舟说,没用。申舟苦,把儿子申犀引荐给楚庄王。给儿子一个机会。死了,得给儿子机会。另外,楚庄王报仇,让儿子攀着。申舟出发了。他心里凄凉,到了宋,果真抓了起来。历史记载不同,反正是抓了,是华元抓的。他说,“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把宋当成一个边境了,不尊重我们,我们得“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都是亡国,不如杀了使者。华元这样说,活脱脱一个宋襄公,瞧不起,跟实际亡国差十万八千里,华元心理背景是面子比什么都重要,好面子到了愚蠢的地步。宋襄公也是这样因此差点亡国的。宋国文化没什么进步,都是好面子。申舟被杀了,宋国人等于成全了楚庄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楚庄王有这样剧烈的反应。
于是迅速组织军队,九月围了宋国。这场战争围了宋九个月。宋国人有长处,为城市而战,凝聚的战斗力,向晋国求救,消息到了晋国,敢不敢与楚再碰?没底。伯宗站出来,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君主是得有山川之量,能“含垢”,得容得下,君主内心得忍,怎么办?晋国人传假消息,说军队统统出发了,马上来救。让解扬去。当然解扬未必知道是假的。就说晋国人调动起来了。解扬出发往宋国去,交通也是问题,到了郑国境内,郑国人心眼多了,关注着呢,解扬来了,被抓了。交给了楚庄王。楚庄王说,好,利用他。贿赂他,让他替自己传消息。用楼车在宋国城下,让解扬站在上边喊话,楚庄王满心以为他为自己传话,没想到,解扬说的是坚持住,晋国人马上到了,楚庄王弄他下来,不高兴了。花多少钱,你说的是这样的话,要杀头。解扬说,什么叫信叫义?愿意杀就杀吧。我死在执行命令上,善终了。楚庄王一听,放了。
(宋楚战争中,有人把道义放到了相互不欺上,这是谁呢?)
宋国人坚持到了九个月,攻防战快一年了,楚庄王想撤军,这时申舟的儿子听到消息找到楚庄王,说父亲当时守了臣子的本分,现在呢?楚庄王难为情,军中驾车的申叔时是个贤人,出主意,筑室反耕,让一部分人回家种地。楚国人真这样了,宋国人没办法了。派人爬了城,来到楚营地找司马子反,他是主要人物。跟子反讲,实在坚持不住了,“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打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如果还这样攻,还不会投降。“城下之盟,有以国毙”。还是面子,是整个宋人的面子。退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想也只能这样了。要这点面子,给吧,就说服了楚庄王退了三十里。然后签约:“我无尔诈,尔无我虞”。照顾面子的情况下结了城下之盟。这是一个版本,另一个是,记载当时这九个月后,楚国没粮食了,只几天粮了,还不胜,就只能撤,让人爬城墙,看宋国情形,宋国君主也派人看呢。两人见面了,互相问情况,子反问华元,华元说顶不住了。没粮食了。这样讲实情,子反反而纳闷了。奇怪,打仗打到这种情况,“柑马而食之,使肥者应客”,让肥的去见客人,应客,一看,还是这样胖。华元说,君子见到人家生活艰难,就哀怜之,小人却怀着侥幸心理,你是君子,我就告诉你。子反想,也告诉他,我们也只七天粮食了。我们就休战吧。子反说,我说的不算,得找楚庄王做主。跟楚庄王讲这个,撤军吧。告诉他们我们也只七天粮食。楚庄王生气,子反说,宋国都有不欺之臣,我们楚国难道就不能有?所以我建议撤兵。楚庄王不想撤,子反说,我回去,你打什么呀?还是求道义吧。这是《公羊传》的说法。这段故事有儒家的理想在。强调道义,道义在武力之上,赞扬两人在战争中能互相不欺。不过,《左传》对在,好面子引来战争也因之而坚持九个月,国民因此有战斗力。城下之盟结束,宋国人接受现实,投降。宋只得屈服,这是楚庄王最后一场战争。不久,楚庄王死了,楚国霸业没有衰,儿子楚共王也有为,但是这场战争打下了宋国,引起了变化,像齐国在争霸上本没有作为,这场战争后,齐国就投到了楚国这一面。齐国开始向楚国靠近。齐国的转变引起了晋国的转变,列国局势新的变动。晋国开始动脑筋,要把握机遇,否则,不好过了。打完宋后,引发的是晋国开始对齐国用手段,一使,齐国不买账,引发了鞍之战。
春秋五霸(二十三)一笑而战·日
(晋国想维持它在北方的霸主地位,于是就开始拉拢齐国,但萧同叔子却因为看到了好笑的一幕,而笑出声音来,郤克却因为听到了幕后传来的女人的笑声,从而愤然回国。那么,这个女人笑了什么?郤克为什么要生气,这最终又导致了一场怎样的战争呢?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精彩讲述《春秋五霸》之《一笑而战》。)
晋国想搞一个盟会,准备在断道搞一个断道之盟,约北方的诸侯来。于是就派使者去齐国聘问,谈这个事情。派的是郤克。郤克这个人有个特点,是个跛子,就是瘸,走路一点一点的。两国使臣聘问,总要搭高台子、上台阶,进行交换礼节等等,来到齐国以后,齐顷公他的母亲叫萧同叔子。这个人好奇,挺活泼的,儿子当了君主了,自己稳当点,不,想看热闹。就想看两国使臣怎么在一块儿会盟,怎么做礼节,她想看一看,这个大概也是儿子当了国君以后,才有资格提这样的条件,不然的话像这种典礼场合女性要离的远远的。
于是搭了帷幕,让母亲站在里面看。郤克上台较劲,腿有毛病嘛。结果萧同叔子就笑了,郤克有点残疾,心理上就当回事,听到笑声,气得火冒三丈,典礼没完成就走了。过了黄河后,说“此所不报,无能涉河”,齐国是失礼,但不至于如此,回去就要军队雪耻。国家不给,就私人养兵去打仗。不准,郤克更气了,霸业要衰落,正是因为这样的大臣们把个人面子看得比国家还重要。郤克正是逞血气之勇的人。齐国失了礼,但是还想这个盟约,只得另派四个使者来。齐顷公不敢亲自来,知道晋国脾气大,就派四个大臣来,一个是高固,一个是晏弱,这两个重要,高固害怕就跑了。另三个人来,晋国人拒绝会盟。耍脾气。还抓了他们。当时晋国有使臣黄贲皇看到这个情形,回国后,跟晋国君主说,这办的是什么事?抓了人家的大臣,过去称霸时,人家唯恐不及,现在人家怕我们大臣飞扬跋扈,这是郤克干的。人家怕,还得来人。这四位大臣是犯难而来的,是为了国家的关系而来,现在抓了,在帮忙,帮反对联盟者的忙了。找郤克,要求放人。结果,“缓之”。让看他们的人放松警惕,让他们自己溜了。不清不楚地放了。三人逃跑了。
(晋国想找机会报复齐国,恰好战争来了,郤克抓住机会,向齐国用兵,终于打了起来,郤克能打赢吗?)
晋国君主给了郤克七百辆战车,上前线,不行,这是晋文公定霸业打城濮之战时的数量,怎么行呢?再加,加到八百辆。还有卫国等友军,开向齐国,齐国正撤,晋军追上,齐顷公没打,撤到靡笄山,今天济南那儿,再撤,齐顷公撤到了济南偏西的鞍,华不注的地方。两军摆阵,打了起来。晋国主帅是郤克。战车有鼓,敲着说,我病了,坚持不住了。收兵回营吧,这就是郤克。闹气,血气,见血就放了。打仗只为了出气,放气了,疼战胜了他,驾车的解张说,你病了,战争开始就有箭射到我手上,我折断了,还在坚持。车右说,你病了,当年想打仗的不是你吗?言下之意是抢白他。解张说,我们这车是军中耳目,我们打仗穿上铠甲,就得准备死亡,有君主的使命,不能因伤而忘了使命。都抢白他。解张就自己夺过鼓槌,敲,“马逸不能止”,精神来了,扑向了齐军,齐军败了,“逐之,三周华不注”,马在围着华不注跑了三圈。《左传》重点写对话,很有意思。战争中,英雄气概要表现,但不是血气之勇,个人之勇一见血就完。倒是解张、车右有责任感。郤克的行为激怒了这二人。
齐国部队跑,晋军追,晋军大臣韩厥追齐顷公。但是头天晚上梦见父亲叫他要站在车中间,驾车的位置。韩厥就跟驾车的换位置。追着齐顷公,给齐顷公驾车的邴夏告诉射手射中间的那个。这是君子。邴夏看出来了,齐顷公说这不吉利,说是君子还射他,不能射,这是尊重君子。所以,当时有这样的观念。好吧,射左边的,一射射到掉下车,右边的倒进车中,这个箭手不简单。两箭之后就剩下韩厥了。另一个人看到韩厥一个人,就想搭车,韩厥不让他站在左或右,他只好站在后边。韩厥低头把车右扔下,这工夫,齐顷公的车右逢丑父与齐顷公换了位置,韩厥没看到,马跑,跑到华泉时,齐顷公的车马被树挂住了,但是,逢丑父想拉起战车,但是逢丑父曾在战车上睡,一条蛇攻击他,他的胳膊肘儿弄伤了,作为大力士要想拉战车拉不动了,结果,韩厥追了上来,一看是齐顷公,韩厥就拿着酒杯献给君主。我们是为鲁与卫讨公道,我不幸得参加战斗,意思是没办法得抓你。话说得客气。逢丑父发现韩厥不认得君主,逢丑父看出他不认识君主,老把眼睛盯着自己,就以君主的身份对齐顷公说,去取水去,让齐顷公离开了。《公羊传》说齐顷公真去取水了,逢丑父一看,回来了,再让他去清水,齐顷公这才明白,逃跑了。战争中,一个小插曲。后来齐顷公三入敌营,去找逢丑父,卫国人免之。进狄国敌营,也是护着他,让他去找。这些让人感慨,在生与死时珍惜某种东西,看得比生死还重要。逢丑父被带到郤克面前,知道不是齐顷公。所以想杀他,逢丑父说,这个时代都没有人愿意为君主担当,郤克想还是留着不杀,杀了这样的人不吉利,就把他放了。有的说法也说是杀了。齐顷公撤军,进齐国,见到防城的说,我们败了。前走时,前面得除道,有一个女的问,君主死了吗?没有。锐司徒死了吗?没有。她说,行了,君主与司徒都没有死,这是辟司徒的妻子。后来觉得她懂礼数,送给她一些田地。
战争结束了,晋国不能就此罢休,追到了齐国城下,齐顷公派了宾媚人来代表齐顷公谈判。晋国郤克提出了两条,一是要让萧同叔子来做人质,二是种地得东西垄。国君的母亲为人质,你们也同样派母亲来为人质。不孝。名义上你们打了王命,这是堂而皇之的,你们胜了,拿母亲为人质把王命置于何地?耕地要垄朝东朝西,无所谓。《诗经》上说,“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或南或东来,你要我们朝东,你们好齐着垄走,晋国霸主为自己的私利,把土地弄成东西垄,列国看你们不好看,不符合王道。如果非要这样,我们与国君通报后并再打一仗再说。鲁与卫国受不了了,赶紧劝郤克。得罪太紧了,他收拾我们不好办。不看僧面看佛面,为我们着想,放了吧。晋国才答应。没有要求这两条了。当然,齐国要归还土地给鲁与卫。两三年后,齐国没办法,只得承认晋国的霸主地位。齐顷公只好来,两君相见,得交换玉器,这是隆重的典礼,交换时,郤克来了,就说,你知道吗?这次来结盟是当年笑声的作用,气还没完呢。齐顷公笑笑。典礼完后,喝酒,韩厥觉得齐顷公老看着自己,问他,认识自己吗?是,就是衣服换了。韩厥说,当年死命卖力,就是为君主的和好。战争整个以晋的胜利结束,但是,晋国捞回一些面子,内部矛盾就要爆发了。表现为什么呢?有著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
春秋五霸(二十四)赵氏孤儿·日
(在晋国有一个赵氏家族,这个家族一门忠义,但最后被奸臣所害,整个家族剩下了一个孤儿,很多仁人志士为了救这个孤儿,不惜牺牲生命,这是一个关于忠臣和奸臣斗争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究竟如何?它和历史上晋国的权势之家——赵氏家族,又有什么关系呢?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讲述《春秋五霸》之《赵氏孤儿》。)
春秋到了中后期以后,列国普遍地出现了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所谓权臣的崛起。原因很简单,西周实行封建制,那么,在列国,在周王朝,这个封建制它有二次封建。什么叫二次封建呢?比如说周王,把这块土地封给你晋国,那么你晋国君主也有大臣,你对这些大臣也要封建。所以这些大臣们要封建他土地。那么根据什么封建土地呢?一般说,根据你的身份,你是公子,你是王孙贵族,要给你一块土地。还有,就是你立功,你给邦国做出贡献。没事功臣少,春秋是战争年代,战争多,就出现问题,越是强国,打胜仗的国家,封建就多。越封越多,这样,就会出现国中之国。诸侯国内部就像长瘤子。像晋国,就有好多家,都异化出来,矛盾就显现。像鞍之战后,就要封,赵家人得势,有两三位成了公卿,就出现了赵氏孤儿的故事。
《史记》写,晋文公时赵衰有儿子叫赵盾,是大忠臣,辅佐晋灵公,晋灵公昏,发生了冲突,晋灵公被赵穿杀。赵盾是执政,没有管,到晋景公时代,出了奸臣,屠岸贾,为了谋反,就要收拾忠臣,收拾赵家赵盾。这时,赵盾去世过了,赵盾的儿子赵朔还在台上,联合武将报告,说当年君主被杀,赵盾有责任。现在,国家要强,这样的人后代还在台上,如何是好?一说,晋景公就同意了。这个阴谋被人知道了,韩厥找到赵朔,让他逃。赵朔说不走,托付韩厥保护儿子。赵朔的媳妇是庄姬公主,有了遗腹子,生出来后藏着,屠岸贾搜。默祷,别哭,真没哭,保存了下来。公孙杵臼见到程婴,跟他说你们家人都死掉了,你怎么逃了?程婴说不是,我在等,庄姬怀孕了,我要等她生,要是生男,我就不死了,如果是女孩,我就晚死几天,如果是男孩,我要养大。公孙杵臼与他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程婴不是把自己的孩子交出来,而是找别人的孩子。带到深山里藏起来了。事前商量,两人谁去养,谁去报案出手,杵臼问抚养与死哪个更难,当然抚养更难,于是选择死,就去了深山,程婴找诸将,说给我钱,我就告诉你们赵氏孤儿在哪,带着去了深山,找到假的孤儿。带走真的,去了深山养着,这事后来,晋景公梦见闹鬼,医生看病,说是老鬼上身,有亡灵出祟,是赵氏祖先,因为你杀了他们的后代。于是晋景公找韩厥,韩厥说,赵家是冤枉的。这时,把孤儿没死的事告诉了晋景公。程婴与韩厥间应该有来往,再把孤儿带到宫中,把屠岸贾杀了。
还原到历史的本来面目就得看《左传》。赵家没有那么光辉明亮,是权臣,家族覆灭了,这是生活的真实。《史记》为什么那么记载?把赵家作为无辜的受害者。这实际是后来赵家人伪造的。春秋中后期,赵家遭受到灭门之灾,赵家的儿子留下来,后来掌握政治,把晋国一分为三。这一段历史历史是真实的。后来,当然得尽量美化,赵家是无辜的。这样的情况一出现,传说的核心就是美化的。这不会出自民间。所以赵氏孤儿的主题由《左传》到《史记》就有历史的兴衰在。《史记》记公孙杵臼他们怎么偷梁换柱,保住这个孤儿。戏剧里,变成了程婴的儿子刚好与他同月。这是舍生取义了。舍亲生子救忠烈的后代。这背后表达的是中国人的一般伦理——人人爱忠臣。《史记》在说程婴时强调的是担当。戏剧更向前推一步。这时忠与奸的斗争出现,在戏剧中强调这些。戏剧说医生参与,扩展到世道人心,向着忠臣恨奸臣。才有不相干的人来牺牲自己,来把孤儿养大,忠臣人人爱。戏剧弘扬这个。可实际情况,在《史记》没有把忠奸斗争升华到这一点。但是,《史记》有了这个倾向。现实是这样吗?这种冲突与矛盾没那么简单。生活是复杂的。《史记》实际是虚无的。这不是真实的历史。
赵家重要人物,就是赵盾,当年晋文公出亡时,有赵衰善言辞,这是赵盾的父亲,跟着跑到北狄。两个姑奶奶嫁给了他们,生下的儿子就是赵盾,从此赵家开始发迹。还有子犯是晋文公的舅舅,起了关键作用。晋文公打完城濮之战,逐渐发展,到了襄公晚年,老臣们基本凋零了。这时,晋国面临选择,选拔新的执政官。有一个礼仪,把所有有资格上战场的人编队有组织地狩猎。最直接的目的是练兵,这时,国家像样的男性都来了,公布法度,选拔执政官,也可能处罚犯罪,有原始的民主精神在里面。参加典礼的人都有身份,当着他们,谁来执政,看他的表现。晋国襄公晚年,老臣凋谢,子犯的儿子被推举为中军主帅,是狐射姑。子犯流亡与城濮之战表现好,父亲的基础好,他本身也有才,大家都选拔他是未来的一把手。这本是顺人心的,不想,结果被推翻了。阳处父是襄公的老师。他有这个权威,他是皇帝的老师。他要扶赵盾,向君主提出这种选举不行,再举行。于是选上了赵盾,这是破坏制度,根子不正。阳处父怎么看好赵盾,他是赵衰之党,当年阳处父准备做官,想结交晋文公,先结的是子犯,没引荐,后来找赵衰,“三日二达”,三天就办好了。这样,就有私交了。阳处父是不是贤才?今天叫华而不实,这个成语就出自他,他去卫国访问,表面好,“粉丝”宁嬴追着他跑,跑到山西温这儿,宁嬴觉得偶像有问题,就回去了,老婆问他,他说,我发现这人华而不实。
他这次把私人关系扶上了赵盾。这等于把狐射姑降了,子犯与赵家势不两立了,制造了一个严重的矛盾,从此开始了。赵盾上台了,做事不差,但是性格上,赵衰是冬天的太阳,可爱,而赵盾是夏天的太阳,可畏。
襄公在位时间不长,死后留下了太子,就是后来的灵公。赵盾想立个大点的。他想立晋国在秦国寄居的雍,这个比较大,也可以与秦搞好关系。这时狐射姑提出立陈国的公子,乐。赵盾不同意,派人去秦请雍,狐射姑也去请乐。赵盾派人在路上杀了乐。立吧,麻烦事出来了,晋襄公的正夫人不干了,抱着小太子在朝堂上哭。正茬太子在,你们到处找,这像话吗?这也有道理。她来到赵盾家,磕头。说当年先君活着怎么嘱咐的?这个孩子靠你了,感谢你。先王走了,言犹在耳,我不理解。赵盾害怕了。赵盾改主意了,就立了晋灵公,去秦国接了雍,怎么办?带军队打阻击战,不让回来了。人家往晋国走,挨了顿揍。在立君主这事上,主意考虑不周。真正的大事上表现出优柔寡断。晋国霸业此时与楚国不能相比,赵盾主政,耽误了不少事。
春秋五霸(二十五)水火不容·日
(晋国的老君主死后,权势人物赵盾一手遮天,连晋国的国君晋灵公都是他一手扶立的,但随着晋灵公逐渐长大,这一对君臣的关系开始出现问题,最终,晋灵公被赵氏家族中的一个人所杀,而赵盾和赵氏家族安然无恙,但在赵盾死后,赵氏家族因为内讧,结果也导致了一次灭门之祸,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中,赵家被灭门的史实基础,那么,在晋国的权力中心,围绕着权臣弑君、家族灭门的前前后后,究竟包含了哪些不为人所知的历史真相呢?)
赵盾在无奈之下立了晋灵公,十几年过去了,晋灵公长大了,长大了以后变成了一个顽童,非常顽劣的一个小君主。这里边,我想跟赵盾的那个夏天的太阳,夏日之日的性格有关系。前面我们说过,有人评价赵盾的性格,夏天的太阳。我们从太子的母亲当年那段谈话,太子母亲当年谈话是什么?说先君曾经嘱咐过你,你要教导我这个孩子,辅佐我这个孩子,孩子好,我感激你,孩子不好我恨你。实际上,赵盾身兼了一个职责,教育太子的职责。但是,赵盾这种性格,夏天的太阳,他很毒辣,他很有权威,他很猛。这种性格教育孩子,往往出两种结果,一是百依百顺,二是顽劣。结果他是顽童,说起来赵盾可有责任。“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到处敛财来在墙上做图案。有才气,容易变偏,性格顽劣。喜欢拿弹弓打人,他喜欢看人躲避的动作,这是喜欢“舞蹈”了。还有一个,一次宰夫厨子给他煮熊掌没煮熟,他就杀了宰夫。这过分,怕人知道,然后把尸体放在簸箕里,盖上布。让女孩子抬到外边去扔掉,手没盖好,伸了出来,赵盾等人看到了,赵盾说这混到杀人,随武子说你别去说他,跟他闹翻了,没回旋余地。随武子想劝一下灵公,“三进,及溜”,进门了,看见了灵公,灵公不接待他,随武子硬着头皮进到滴水处,晋灵公才假装看到他。随武子说,这样做不对。还没说完呢,他马上说我错了,改正。这事就过去了。
赵盾不能完,数次批评君主,于是晋灵公就想办法,收拾他。派刺客杀赵盾,向严重方向发展。晚上就去了。真正刺杀在早晨,他到赵盾家时,发现赵盾家门打开了,赵盾在穿朝服准备上朝。周代人强调为政勤奋,得起早。赵盾起来穿好朝服,发现还早,就假装睡,等仆人来再走,刺客一看,是闲人,气象好,怎么能杀呢?不杀,可是受君主的命来的。最后撞到槐树上死了,这是史书写的。历史皆小说,这段事在《公羊传》也有,说刺客来杀赵盾,看到吃饭,剩下鱼,还在,那么节俭,不能杀,自杀了。《公羊传》是齐国人写的,在齐国鱼太便宜了,剩下就扔了。可是山西鱼贵,不可能。刺客也有道。这是有趣的历史细节。反正赵盾知道是谁派的,关系恶化了。
晋灵公请赵盾吃饭,也设下埋伏。这个故事比鸿门宴更早。要杀赵盾,被车右提弥明知道了。知道后,赵盾喝酒到第三杯时,车右夺了杯,说,喝过三杯了,就不礼了。晋灵公放出狗,提弥明杀死了狗。这时,光提弥明,赵盾还是出不去。关了门还放了狗,发现晋灵公埋伏的人中有倒戈的,这是灵辄。当年,赵盾去打猎,看到身材壮实的人,赵盾他们去问候,这人说,三天没吃饭了。赵盾就赶紧给饭吃,剩下一半饭,他说家里还有娘,要拿回去给母亲。赵盾给了他一些东西让他回去。结交了这个人,灵辄度过这一关,参加到晋灵公的卫队中了。这次看到赵盾,关键时反戈一击,救了赵盾。“自惜袖短,内手知寒。惭无灵辄,以报赵宣”,讲的就是这段故事。
逃了一难后,赵盾的侄子赵穿派人杀死了晋灵公,这事背后是谁指使?侄子去的,赵盾不知道吗?史官董狐写“赵盾弑君”,赵盾出亡,没出境,又回来了。史官说是赵盾弑君,赵盾当然不干,我不知道。史官们说,跑没有离开国境,回来了也不讨贼,赵穿后来善终,你第一执政,怎么不讨贼?“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也。”《左传》也说董狐,是良史。也说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惩,惜也。”这段写法公平吗?未必。杀君主的不是赵盾,但是他主使的,董狐没错。但是,《左传》成书于战国时,是赵家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拉进孔子,这是给赵盾遮掩。但是毕竟,《左传》成书早,尾巴还能看出来。赵盾是晋灵公要杀他的情况下不得已杀了晋灵公。史家也或许是为了保护自己,但留了点痕迹,让人去看。赵家没事,这就是春秋中后期了,大臣杀了君主,没事。赵盾死了。
赵氏家族内部出现了问题,赵朔死了,赵庄姬不是成公的姐姐就是女儿,这是家族的权势在。没想到丈夫死了。她闲不住,跟赵婴齐出了乱子。这是赵盾的同父异母兄弟。赵氏孤儿的事件出现,是得掩饰一下。这乱伦,叔叔与侄媳妇的关系,事情出了,赵括是大家族长,要管,与赵同关系好,就准备把赵婴齐流放。流放前,赵婴齐对两个亲兄弟说,我管不住自己,我无能,但是赵氏家族要存在,你们的智商不如我。这地方我能。你们为什么不放我一马?流放了,赵家要出问题。赵婴齐说过,赵括还是流放了他。一开始也没问题,但是,得罪了庄姬。她日夜烦闷,告发赵括,说他们要谋反。这毒辣。赵庄姬这种做法是为了所谓爱情吗?赵盾的后代应该没地位。庶支没机会,赵盾当时掌握大政,到孙子能不能保证地位,有人怀疑,赵庄姬告发有夺嫡的考虑,这是家族内耗,这时晋景公时期,晋景公就开始找人,栾氏家族出面,赵家的确要谋反,赵括赵同这两个主要家族被灭了。赵家的确衰落了。灭了重要的支系。
晋景公十九年,晋景公到了晚年,梦见黑色的鬼,一边走,一边拍打着胸部,一边踊(双足齐跳),指责他不义杀了子孙。刚杀了赵家子孙,这是杀人后的内心不平静。晋景公是自己半吓死,有大臣要为赵家说话。这是韩厥,《史记》没错。韩厥说,“成季之勋,宣孟(赵盾)之忠,无后,为善者无惧乎?”赵括赵同被杀了,这不是鼓励忠臣的行为。晋景公知道孤儿赵武还在,就把赵括赵同的土地交还给越武。《左传》记录得按照的是本来面目。韩厥为什么要说话呢?年轻时,韩厥在赵家寄养。是赵家养大的。韩厥也是赵盾保举为司法官的。太强的容易倒塌,倒是弱的容易长流。这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福什么是祸吗?春秋五霸要结束时,我们能看到什么现象。倒是霸主们自身出现问题,消解争霸势力的情况出现,春秋就走向了中晚期,向战国转化了。当内部矛盾逐渐平衡时,就想着外边了,又要打仗了。那么未来发展历史会是什么样子呢?春秋五霸会向哪里发展呢?
春秋五霸(二十八)霸主弭兵·日
(在两百五十多年的春秋历史中,春秋争霸的历史就占据了一百多年,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主之位,打来打去,其中持续时间最长,势力最为强盛的,就是晋国和楚国,晋国和楚国先后出现了英雄有为的君主,各自建立了霸业。但晋楚两国争霸争到最后,有人提出来要召开弭兵大会,那么,在晋楚两国互有胜负,还在势均力敌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弭兵大会的提议?弭兵大会的召开,会让晋楚两个大国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吗?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精彩讲述《春秋五霸》之《霸主弭兵》。)
春秋争霸争来争去,争到了中晚期之交,就出现了两次弭兵活动。两次弭兵时间隔了30多年,第一次弭兵就像公鸡打架,俩人虽然都躺到地上了,但是还能伸起脖子来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所以第一次弭兵,没有多久,破局了。接着打仗,就打了鄢陵之战,再打一次,这就像公鸡到了最后了,脖子也抬不起来了,两只公鸡都累到了脖子不能抬起来的地步,这次要弭兵。弭兵之后,春秋的历史就由中期转入后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弭兵这个活动的发生呢?
这要从内政与外交两方面来看。首先是内政出了问题。从晋国说起,晋国的内政还是沿袭大族间勾心斗角的局面,矛盾愈演愈烈。赵家过了庄姬之乱后,还在复活阶段。韩、魏氏势力也不太强,范氏与栾氏家族并列着,前边有家族间的斗争,赵家差点被灭,然后是,轮到栾氏了。栾书的孙子叫栾盈,发生了范氏家族收拾栾氏家族的事。栾氏为了跟范氏搞好关系(两个家族互相瞧不起,由来已久),娶了范宣子的女儿,正是栾盈的母亲栾祁。丈夫死了,她耐不住,就跟家里的家臣州宾私通了。栾盈要与妈妈发生冲突。栾祁跟爸爸说,栾盈要造反。结果告她儿子,编了一套理由。
栾盈被迫逃到了齐国,齐庄公手下执政是晏子,晏子说,栾盈跑后,晋国两次会议,盟誓,禁锢栾氏,谁都不能接受他,当时齐国也参加了,没过几天就接收栾盈,这不对。齐庄公说,这个盟会可以不在乎,就养起了栾盈。不久机会来了,当时晋国与吴国通婚,当时实行媵嫁制度,要送陪送女叫媵女,一娶九女,带上妹妹侄女,三个国家,两个国家陪送,一共得送九个人,只有同姓国才能陪嫁,到了春秋中后期,齐国姓姜,本与吴国不同姓,不守礼法,也送陪嫁女到晋国,车上就有栾盈,把他放到了曲沃。栾氏在这儿根深蒂固。这次栾盈进了晋国曲沃。回来后,找到胥午,是过去的老友,让他帮忙组织军队干掉范氏。胥午说这局势没你的事了,难死灰复燃。栾盈说,你要帮忙,我无憾。胥午只得答应了,召了一些士,喝酒。问大家,今天我要见到栾孺子多好呀。栾盈当时不小了,可是这样叫是亲切。百姓还有点怀念他。有人感慨,栾氏人多好呀,有人甚至掉泪。于是互相敬酒时,又说了一遍。有人就说要来了真跟他干,胥午就变戏法般叫来了栾盈,大家一看,真是他。
栾盈曾给魏绛做过车右,跟其儿子魏献子关系不错,联合了魏献子,开始准备。这时,范氏家族知道了这个消息。当时范宣子发现栾盈回来了,把曲沃百姓也鼓动起来了。范宣子恐惧。身边的人乐王鲋出主意,不用担心。首先,现在君主在你手上,陪着君主进固宫,手中有权力可以调动百姓,他属于侵入国家,你怕什么?我们可以强征。范宣子准备找君主进固宫,这时,君主有姻丧,也要穿孝,范宣子也穿上黑孝,跟两个女士进了君主身边,带到了固宫,派儿子去找魏献子。儿子士鞅一看魏献子这儿都准备好了,士鞅说,栾氏是贼人,现在我父亲与大臣陪君主到了安全处,请你去陪伴君主,一边薅了魏献子上车,去找君主。一下子就走了。栾氏家族看,坏了,追,来到宫殿,范氏家族就战斗,范宣子跟士鞅说,有一箭打到宫墙上,都要打你。士鞅不要命了,追上栾乐,在前边跑,搭弓要射,他威胁。士鞅没被射中,马车正跑,他在射箭,马车撞上了槐树的根上,车翻了。栾乐就掉下了车。范氏家族就拿戟勾他,勾断了胳膊。斐豹是个官奴,有丹书,要打栾氏时,斐豹提出,督戎人家都怕,我不怕,如果烧了丹书,我就去杀死他。于是斐豹勇敢地朝着督戎去,斐豹跑到曲沃来了。围了曲沃,不久,把栾盈的势力杀了,斩草除根了。栾氏得势于一时,总有一天得彻底干掉,最后只剩下三家,就出现了韩赵魏,历史就进入了战国。这告诉我们晋国为什么不能打仗了,因为内政乱。外交上也孤立了。范宣子执政,当时大国,楚晋齐秦,范宣子主政,一次跟齐国借仪仗,范宣子借来不还了。这点事,表现出这人没德行。齐国就有二心了。
楚国方面,也是内忧外患。内忧上,“虽楚有才,晋实用之”,楚国人即使有才,也是为晋所用,贤臣都跑掉。外患是吴国。申公巫臣事件出现后,来到晋国,出主意让晋去扶植吴国,打得他不得安宁。后来楚庄王对儿子子囊说,要把都城修坚固,早晚吴会打到城下。弭兵发自赵文子,就是赵氏孤儿。名字叫赵武,死后叫赵文子。他一讲,宋国人向戌听到了。韩氏家族韩宣子就说,兵这种东西哪个国家没有?现在要弭兵,有点违背体制,可是兵是民之害。是小国之大灾,有人提出,不答应百姓不高兴。其他小国也不满意。但是,我们还得答应宋的提议吧。于是答应了。向戌找楚国,也提出弭兵,都答应。只有齐国不想弭兵,劝过后也答应,就决定会盟。会盟在公元前546年,鲁襄公27年五月份,郑国人来了,晋国同盟先后来了,可是楚国人令尹子木却不到,派黑肱去,自己在陈国待下来了。楚国黑肱谈条件,然后到陈国跟子木商量。子木提出条件,我们两国搞和平,要完成一事,让各自盟国交好,这个账楚国算得精。楚国盟国少,大多跟着晋国走,这个提出后,赵文子犯难,我们晋楚秦齐四个大国,支使不了齐……消息传到楚,楚王说秦齐的问题不谈了。当时十三个国家来参加了会盟,规模大。
这次盟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子木来到晋国来,会盟时,楚国人内穿铠甲,当时伯州梨太宰跟子木说,你们还穿铠甲呀?子木说,我们两国间不讲信用多年了。伯州梨说,不讲信用,逞刚强长不了,不以三年,子木真死了。晋国人也得到消息,楚国人穿铠甲,要动手。晋国大臣赵向出来,他们怕失信,我们怕什么,当着这么多诸侯的面,敢吗?于是会盟。楚国提出歃血得我们在前边,结果楚国在先,这个礼仪中,赵文子处处忍让。这是靠实力的,会盟在不信任中举行了。这次会盟有这么几个结果:
第一个结果是晋国吃了亏,明显地吃了亏。晋国的盟国多,楚国的盟国相对少,但是两国交好,这一下,弭兵之会以后,这些诸侯们俩婆婆了,过去只挑一个婆婆,现在俩婆婆。像鲁国,上楚国去献礼,去出差,去送东西,然后送完以后到晋国来送,这样楚国就多了盟国。所以这是第一个结果,就是明显地我们看出来,晋国吃了亏。
第二个结果比较积极,什么结果呢?就是带来了40多年的和平。的确,这次弭兵之后,因为两个大国打不动了,打不动了以后,所以呢,就不打了,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再到下一次有人撕毁这个和约以后再打仗已经是40年以后了,有些国家时间还要长一点。
第三个结果是,先前没表现的内患现在起了,大臣篡权了,像鲁国,政治军事一分为三,君主成了空的了。一个国家分了三个了。弑君多了。这三大结果让春秋正式转入后期了,更乱了。
春秋五霸(二十九)风流时代·2011年9月8日
(这是一个离我们久远的年代,我们对它既熟悉又陌生,这就是中国历史的春秋时期,对于这个时期,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乱世。在这个乱世中,出现了春秋五霸这样的乱世之主,而在这几个霸主的兴衰跌宕中,就为我们再现了春秋时期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那么,通过这些当年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所经历的林林总总的事件,我们能看到怎样的一幅春秋画卷呢?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讲述《春秋五霸》之《风流时代》。)
那么我们现在要做一个历史的回眸,要看一看这段历史,在整个我们的文明史当中它的地位。第一点,这是一个权力下移、历史倾斜的时代。我们历史经过夏、商、西周,西周建立了礼乐文明,但是这个体制到了春秋时期,大厦倾倒,所以这是一个倾斜的时代。在这个倾斜的时代,有人挺身出来,有人就没落了,这是一个方死方生,新的因素在长,旧的因素在消这样一个时代。那么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什么?是权力的下移,这就像在高山顶上放一块石头,石头能在高山顶上存在,是因为它维持着一种平衡,结果这个平衡打破以后,这个石头向下滚落,那就是越滚越快,加速度,不滚到地下不算完。那么这个历史大势,孔子给这个时代做过评价,今天看非常准确。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天下有道时,文武大权在周天子手中,无道就转移到了诸侯手中。诸侯崛起,这是开始,权力丢给了大夫,大夫崛起了。早期人物搞会盟打仗都是君主带兵,大夫专权超过五代就完蛋了,这时,家臣就会夺权了。非要到新平衡出现才行,战国,再打破,才能九九归一。这一点是非常准确的。
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段历史上权力下移,是一代不如一代,这是坠落的过程。这过程中出现许多人物,首先是五霸,个性分明,人人不同。齐桓公跟好人学好,跟坏人学坏。鲍叔能让他对管仲尽释前嫌,可是管仲死了,就不行了。让人感慨。宋襄公许多行为不是出于德行,是照猫画虎,别人怎么做他就学。不管国家安危,不管你小民,得讲面子。说透了是面子作怪。历史上他的霸业是笑柄。晋文公磨难多,长心眼。整个过程中,一副明君姿态,善听意见。流亡太多,有心理阴影了。心眼就多了。忧虑多。孔子说过,这种人不知道应该怎么对他,“好谋而惧”,才能细心思考问题。他心思薄,爱记仇,没良心。《左传》记事时,不脸谱化,像他就是寡恩。这是史家刻画人物按本来面目来刻画。秦穆公善担责任,大臣犯错误,他都能担起来。像对孟明,他不责备,自己认错。用人不疑,是大德行。这方面他做得好,死前也是做了坏事,拉人殉葬。这是秦风俗不好。楚庄王这人,静如处子,能忍,也能伸,在斗权臣上有智。事儿上见。先占一个理,有智慧在。历史由各种力量与势力组成。你收拾若敖家族,楚庄王事儿上见,再收拾你,这是特点。还有,霸主,思想要看谁高,楚庄王应该更高,他面对尸首,楚庄王认为一个诸侯,现在是靠力量与异国打,也没胜,武这种德行来看,没一件德,死在战场上的人都是忠君为国。这是内战,搞什么纪念碑?这显示出他对战争的理解之深刻。显出超越性的悲剧性的东西。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值得我们学习与避免。
先轸,脾气大,却有智慧。他脾气大,崤之战后,他大骂君主,这是不礼貌的。最后自己只能战死,这是有格的表现。这时期的人物,像南宫长万,一次跟鲁庄公打仗,抓了他,他回到宋国后,宋君说不尊敬你了,你成了俘虏了。一次他与君主打猎与下棋,南宫长万说,天下君主,最美的没有美过,这是棋德不好。君主说,你什么,不过是俘虏,他抄起棋局砸君主。杀了君主,出门,仇牧看见他杀了君主,他一剑就杀了仇牧,仇牧的牙齿被打得飞出射到门上。南宫长万惹了祸,他在宋国呆不下去了,逃,把母亲放在车上一晚上跑了260多里,跑到陈国。这是春秋早期。各国都不容他。陈国也怕他,知道他好色,于是陈国人,找些女孩与他喝酒,用犀牛皮包起他来捆着,从陈国拉到宋国,结果手打出来了,脚踢出来了。奇特偏执。武姜,也是,儿子难产就恨他。春秋好多这样的怪人。
当然还有一方面,这个时代重礼乐重文雅,这是文采风流的时代,不是写诗,是展现风采,这是礼乐文明的熏陶。今天有许多规矩,来自古代。像到人家去,看到门口两双鞋,要扬声,告诉人家我来了,不要让对方再谈不想让人听的东西。古代席地而坐,腿得收起,喝汤不能瞎搅和。再如,客人来了,不能提供住处,就不要谈。没有就不问。这是防止无聊。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像韩厥,在车上站着别人一眼能看得出来他是君子。这是好习惯。今天自由了,但是有些场合还得讲究,像光膀子,周礼要求不能光,生活中,这种现象多。像赋诗言志,有时不能直说,不文雅,得赋诗言志,《诗》在当时贵族中流行,得会赋,得会听。伍子胥灭了楚国,申包胥是好友,两人是好友,闲聊时,伍子胥说要灭楚,申包胥说你能灭,我能兴。后来果然亡了楚国。申包胥来到秦国,哭秦廷,请秦发兵救楚。他扶着宫墙哭了七天,秦派人来念诗,《无衣》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听懂要发兵了,不哭了。这是文雅。这时期重文雅重礼仪,延续西周礼乐文明发展。有魅力呀,出了许多人物,他们欣赏作派。
(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混乱的时代,它是周王室衰落,周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的力量平衡被打破所出现的一个结果。所以在这个时代,交织着新与旧,激荡着血与火,它是产生英雄的时代,也是展现人性黑暗的时代,它有奇人与奇事,奇情与奇志,它也产生义士与勇士,英雄和懦夫,那么,在诸侯争霸的背景下,我们该怎样看待春秋这个时代呢?)
一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尊王)攘夷了吗?没有。这是规律,一种文明建立起来时,大家会奔着你来。战争过后,这些人会居住并接受华夏文明。这是文化融合的大时代。融合的第二阶段是魏晋南北朝,到元朝时到了高峰。民族融合是中国文化的功能,无论是谁,只要接近就被同化,感染。这说起来是中国文化诞生后的历史责任。这个时期,鄋瞒有三个首领,高大,侵害鲁国,鲁国只得派叔孙得臣去打侨和,射瞎了眼睛,另一个扎了他的喉咙,他倒下后,据说身长九尺,大概相当于两三米。叔孙得臣后来给儿子取名为叔孙侨如。这是文明的规则,在不断融合中成长。春秋史上有“魏绛和戎”,无终来请和,晋悼公当政,认为不要和,魏绛说还是和吧。我们和戎后,保存力量就可以对付别人的争霸,晋悼公听了。跟边地民族搞和谐,这是重要的民族经验。八年后,九合诸侯,他感谢魏绛,赏赐半部音乐。魏氏家族从此有金石音乐。还有戎子驹支,在晋国生活,范宣子在位时,抓他,他不愿意,念诗,《青蝇》,“无信谗言”,有德行的明智君子不听谗言。这是《诗经》中的一章。可以看到文化融合的深切。
二华夏文明影响的范围扩大。中国两字有人认为来自秦音,吴越崛起,来自晋国培植。楚国也培植越国,文明就在这样的纠缠中成长。春秋后期历史的活跃点就在东南,文化在扩大。
三是春秋后期出现三大思想,孔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也应该在这时期,孙子兵法也是这时产生。春秋后期是争霸的积极结果。后来才有百家争鸣,因此春秋是充满魅力的大时代。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家讲坛春秋五霸1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