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起凡群雄逐鹿推推棒 没公会 是新手 RMB 女女 网通 群雄 的加 无敌灬炎 YY67722427

速度速度,在线等一上午,2012年中旬psp价格!
诺基亚E72和诺基亚E63和诺基亚N8和诺基亚E72i哪个好【点评对比】-ZOL中关村在线
& 产品点评对比
诺基亚E72和诺基亚E63和诺基亚N8和诺基亚E72i点评对比材料工业简报2012年第2期
材料工业简报2012年第2期
【发布时间:日】
【来源:原材料工业司】
需求前景不明&全球钢铁业快速减产
全球钢铁生产商现正开始急踩刹车,以因应短期需求黯淡的前景。根据国际钢铁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11月全球年化粗钢产量大减至14.05亿吨,为2011年最低水准。11月全球粗钢产量较上年同期仅增1.1%,增幅远低于10月的6.2%;产能利用率降至两年最低点73.4%。
产量疲弱的趋势在非洲和大洋洲已有段时间相当明显,反映了北非的政治动荡及澳大利亚生产商Bluescope业务的大规模重组。非洲方面,1-11月产量累计减少15%;同期大洋洲产量则下降9%。但在整个钢铁业界,非洲和大洋洲不过是微不足道。中国经济放缓,而欧洲经济似无可避免会再陷衰退,这两个因素综合在一起正左右着全球趋势。
中国仍在放缓
11月中国粗钢产量实际上较上年同期下滑。尽管只微跌了0.2%,但仍是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而就在9月份粗钢产量增速还保持在两位数。
此外,这种减速状况似乎仍在持续,从发布频率更高的中钢协数据上就可看出。中钢协数据显示,12月上旬中国粗钢产量折算为年度产量为6.11亿吨,低于11月下旬产量所折算出的6.15亿吨。
当然其中也有季节性因素,由于冬季来临,且2011年农历新年假期落在1月,中国钢厂降低了生产步伐。但粗钢产量下降主要还是中国经济总体放缓的体现,尤其是信贷状况紧张,且政府试图挤压城市中的投机性房地产泡沫。
中国房地产开发增速已从月的33.6%放缓至1-11月的29.9%。房价涨幅正在回落,11月新建住房均价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回落。虽然这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好消息,但却对短期钢铁行业前景不利,因该行业与建筑业的表现休戚相关。
政府推动建设更多保障性住房的努力,也许会对长材生产商带来些许宽慰,但仍不足以抵消住房建设活动整体放缓趋势的不利影响。由于政府誓言不会放松调控力度,中国钢铁生产短期内不会得到很大提振,尤其是在建筑业疲弱的同时,制造业亦在放缓,且出口前景趋于黯淡。
欧洲疲弱状况蔓延
再来说说日渐黯淡的前景。欧盟国家11月粗钢产量较上年同期减少2%,为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因越来越多的欧洲厂商减产。当然,地区内也不乏亮点。其中,意大利的表现就十分突出,其产量增幅仍为两位数,11月同比增长12%。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本地区钢铁生产大国——德国产量出现下降,11月同比下降10%,月期间累计同比增幅仅为1.5%。
11月,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和英国粗钢产量亦出现下降。欧洲钢铁产业的疲弱状况似乎还波及到临近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地,其11月产量亦较上年同期下降。
与中国一样,短期内回暖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市场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强烈的共识:欧盟即便没有陷入衰退,也正在走向衰退。现在只是衰退程度会有多深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要看欧洲领导人能否阻止欧元区信贷危机的扩散。而答案似乎是明摆着的。
虽然钢铁产量现在开始反映全球两个主要制造业地区——中国及欧洲的景气疲软问题,但在一片低迷气氛中,有一些亮点值得一提。其中最重要的是北美地区。
北美地区11月产量增幅仍有12%的强劲表现,主要反映美国持稳表现,美国产量增长速度仍在扩大,1-11月累计增长7%。这与美国经济整体持稳紧密相关。美国复苏情况或许显得走走停停,但至少美国仍然有增长。
其他重要的亮点则是土耳其及韩国,两国都是重要钢铁生产国,1-11月累计成长率都达到两位数,逼近20%。问题是,在欧洲引发全球走软之下,这些亮眼表现能够持续多久。别忘了,钢铁生产是一项落后指标。
没有任何钢铁生产商,特别是使用高炉技术的厂商,会因一时兴起而关闭产能。在欧洲尤其如此,随着经济信心挫跌,欧洲厂商正被迫对订单缩水作出回应。
由于欧洲财政问题没有任何迅速解决的灵丹妙药,欧洲钢铁生产商或许尚未见到目前这波景气周期的谷底。再加上,中国政府抑制楼市的动作短期内没有反转迹象,2012年前几个月全球钢铁业的景气可能还会进一步恶化。
日本预计两年粗钢产量将连续下降
日本铁钢联盟日发表的统计表明,预计日本2011财年粗钢产量约为1.05亿吨-1.06亿吨,同比下降5%,日元升值及亚洲钢铁市场需求恶化是主要原因。
日本铁钢联盟预测2012财年日本粗钢生产量将继续下降,全年产量将在1亿吨左右。从内需方面来看,在灾后重建有序开展的利好下,建筑行业钢材需求将好于预期,但是由于制造业的持续低迷,严重拖累国内钢铁需求,因此预测2012财年日本国内钢铁生产量将继续减少。从出口方面来看,虽然受欧美国家经济减速的影响,但是随着亚洲新兴国家的钢铁市场需求恢复,2012财年全年钢材出口量将保持2011财年的4000万吨水平。
日本钢铁业界普遍认为,全球经济减速、欧债危机等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将导致全球钢铁产业持续低迷。
2015年印度钢铁消费有望达1.22亿吨
印度工商联合会(Assocham)近日公布,2011年印度钢铁消费7000万吨,至2015年可能达到1.22亿吨。
推动钢铁消费增长的主要用钢行业为农业、耐用消费品、机械设备、油气和自来水工业等。农业用钢具有巨大潜力,但目前该行业钢铁和能源利用率较低,因此应加快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农业和钢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除传统用钢行业和高科技机械工业外,石油化工和发电行业钢铁消费亦将进一步增长。发电业产能的大规模扩大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将带动冷轧取向硅钢和非取向硅钢需求的大幅增加。
随着经济的增长,2012年印度钢铁产量可能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对炼钢原料、基础设施(包括运输)、研究、矿山的开发和恢复及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配套要求将随之提高。
鉴于印度铁矿石产量能满足本国钢铁业发展需求,国内钢铁生产厂家需加大技术开发力度,更好地利用铁矿粉和热能煤炼钢,并寻求在澳大利亚和莫桑比克等国的合作发展机会,以弥补国内炼焦煤储量的不足。
由于钢铁业盈利能力受国际市场炼焦煤价格影响,因此印度工商联合会建议印度钢铁部组织学者、行业代表和设备设计人员成立核心小组,研究如何加强当地高灰炼焦煤和铁矿粉的利用。
中金:明后年铁矿石价格下行
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对2012年至2013年铁矿石供需情况进行了展望分析,认为在这两年铁矿石价格将下行。
中金公司主要从铁矿石供求两方面分析,预计随着铁矿石项目在2012年及以后的5-10年内陆续投产,铁矿石供应将有较大幅度提高,考虑成本因素后仍可实现3.3%的年均增长。
在需求方面,中金预计全球生铁产量将在中国拉动下实现小幅增长,考虑欧洲形势和各国减产情况,预计未来2年生铁增速年均3%,铁矿石需求年均增长2.8%。
中金认为,随着中国需求进一步放缓,欧洲、美国、日本开工率低位徘徊,&年全球铁矿供应盈余将逐渐扩大,价格承压。2012&年,预计铁矿波动区间130-170&美元,年均145-150美元,2013&年140&美元,同比分别下跌10-15%&和5%。
2012年全球钢铁和原料市场展望
o预计年,澳大利亚发货的铁矿石(品位)平均协议价为美元吨,同比下降。与此同时,优质炼焦煤平均协议价为美元吨,同比下降。降价反映了国际市场铁矿石和炼焦煤供应增长。
o年全球钢铁和钢铁原料(铁矿石和炼焦煤)需求预计还将增长,但由于国际经济增长趋缓,钢铁和钢铁原料需求增长速度也相应减慢。
o/财年澳大利亚冶金煤出口量预计同比增长,达到亿吨;铁矿石出口量同比增长,达到亿吨。钢铁原料出口量增长足以抵消价格的下滑,使得澳大利亚冶金煤出口收益增长,铁矿石出口收益增长。
由于预期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中国进口需求减弱,自2011年10月开始铁矿石现货价显著下跌。然而,6-9月强劲的现货价支撑2011年全年铁矿石(品位62%)平均协议价达到153美元/吨,同比增长36%。
展望2012年,澳大利亚最近完成的矿山新扩建项目将增加海运铁矿石市场供应量,再加上亚洲和欧洲钢铁企业铁矿石需求减弱,都将给铁矿石价格造成下行压力。基于此,预计2012年铁矿石平均协议价将降至139美元/吨,同比下降9%。
2011年优质炼焦煤平均协议价为289美元/吨,同比增长52%。价格大幅上涨反映了2010年底至2011年初洪水泛滥导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炼焦煤开采和供应中断,以及中国和日本(3月份地震海啸爆发之前)粗钢产量显著增长。2012年炼焦煤平均协议价将下跌22%,降至226美元/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预期进口需求增长缓慢,以及昆士兰州恢复正常生产。此外,世界其他地区众多冶金煤开采项目投产也将推升冶金煤供应量,打压冶金煤市场价格。
2011年全球粗钢消费量估计将同比增长4%,达到14.5亿吨。全球三大粗钢消费经济体——中国、欧盟和美国粗钢消费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增长幅度较为温和,反映了与上半年相比,2011年下半年全球经济活动明显减弱。预计2012年全球粗钢消费量同比将增长5%,达到15亿吨。中国和日本推动全球粗钢消费增长,但美国和欧盟经济陷入停滞,粗钢消费下降。
2012年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粗钢生产国和消费国
2011年中国粗钢消费量估计同比增长4%,达到6.24亿吨,相当于全球总计消费量的43%。中国消费增长反映了基建工程及其他建筑工程开工活跃,特别是上半年。中国新建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也有助于支撑钢材消费。2012年中国粗钢消费量有望增长6%,增长至6.62亿吨。基建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开工继续支撑中国钢材消费增长。
表1&2012年世界粗钢消费和生产展望&百万吨
粗钢消费量
注:f&BREE&预测;s&BREE&估计
资料来源:BREE;国际钢铁协会
2011年经合组织(OECD)国家粗钢产量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低于2010年。2011年,美国和欧盟粗钢消费量同比增长4%。2011年日本粗钢消费量同比增长只有1%,达到6900万吨。3月份的地震海啸灾害导致上半年日本粗钢消费下降,下半年灾区重建工程开始,带动粗钢消费增长。
2012年,欧洲国家和美国削减支出和投资,抑制OECD国家粗钢消费量增长。预计美国和欧盟粗钢消费量分别增长3%,达到9700万吨和1.71亿吨。2012年日本粗钢消费量将增长10%,达到7600万吨,主要仍是受灾后重建工程用钢需求的带动。
2011年上半年粗钢消费量强劲增长,推动全年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长6%,达到15亿吨。预计2012年仍将进一步增长6%,达到16亿吨。2011年中国粗钢产量估计将增长9%,增至6.83亿吨。中国粗钢产量增加5600万吨,占全球总计粗钢增量的三分之二。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粗钢需求增长,带动产量也相应大幅增长;进入四季度后,随着需求萎缩,钢材价格下跌,导致粗钢产量下降。2012年,中国粗钢产量预计将增长7%,达到7.34亿吨。尽管需求增长低于2011年,但2012年中国粗钢产量增长仍反映了消费增长。
2011年,美国粗钢产量增长6%,欧盟增长2%,均低于2010年的增长水平。尽管下半年产量增长,但2011年全年日本粗钢产量仍下降2%,主要是由于地震海啸灾害影响钢厂的正常生产。2012年随着经济增长减弱,OECD国家粗钢产量仅能实现微幅上升,美国和欧盟粗钢产量将分别增长5%和2%。2012年日本粗钢产量有望增长13%,达到1.22亿吨。日本钢厂增加产量,以满足灾后重建用钢需求的增长。
二、铁矿石
2011年上半年,粗钢产量增长,带动铁矿石进口需求上升,尤其是中国。然而,随着下半年中国粗钢增产减速,铁矿石进口需求下降。2011年全年,世界铁矿石贸易量增长4%,达到11亿吨。2012年在中国和日本粗钢产量增长的带动下,铁矿石进口量将进一步增长。预计届时全球铁矿石贸易量有望接近12亿吨,与2010年相比增长7%。
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
2011年中国估计进口铁矿石6.45亿吨,同比增长4%。中国国产铁矿石产量增长9%,但仍不足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中国铁矿石的高成本和低品质将抑制产量提升空间。2012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预计将增长7%,达到6.92亿吨。进口增长幅度放大反映出国产铁矿石产量(折算后)下降。随着预期铁矿石价格下跌,中国高成本铁矿将被迫减产或关闭,减少的供应量将依靠低成本进口矿。
发达国家铁矿石进口小幅增长
2011年OECD国家铁矿石进口量增长3%,达到3.32亿吨,得益于欧盟铁矿石进口增长。2011年欧盟进口铁矿石1.42亿吨,同比增长7%;日本进口铁矿石1.32亿吨,同比下降1%。地震海啸灾害影响日本钢厂正常生产,是造成铁矿石进口减少的关键因素。2012年OECD国家铁矿石进口量预计增长7%,达到3.56亿吨;日本粗钢产量增长,带动铁矿石进口增至1.47亿吨,同比增长11%;欧盟粗钢产量增长陷入停滞,铁矿石进口仅增长5%。
澳大利亚和巴西仍主导国际铁矿石海运市场
2011年全球主要铁矿石生产国出口增长,但印度卡纳塔克邦禁止铁矿石开采,以及年初澳大利亚洪水灾害造成供应中断,都影响铁矿石出口量的进一步增长。2012年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出口量还将继续增长。
表2&2012年世界铁矿石贸易&百万吨
铁矿石进口
铁矿石出口
资料来源:BREE;联合国贸发会议
2011年上半年澳大利亚洪水灾害抑制出口,全年铁矿石出口量增长7%,达到4.31亿吨。尽管如此,众多铁矿石新扩建项目投产,支撑出口增长。2012年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预计增长12%,达到4.81亿吨。2011年和2012年投产的新扩建项目推动澳大利亚铁矿石产量增长,进而带动出口增长。新投产项目包括:吉布森铁矿公司的Extension&Hill项目;力拓集团哈默斯利铁矿Brockman&4号项目(二期);必和必拓公司快速增长5期项目;FMG公司Chichester&Hub项目。
2011年巴西铁矿石出口量为3.30亿吨,同比增长6%。随着1000万吨产能扩建项目在2010年完工,淡水河谷公司卡拉雅斯铁矿产量创历史纪录。2012年巴西铁矿石出口量将继续增长9%,达到3.61亿吨,包括巴西东南、南方和北方等铁矿石矿区都将实现满负荷生产。
2010年7月,印度卡纳塔克邦政府尝试杜绝铁矿石非法开采,因此实施开采禁令,该邦铁矿石产量占印度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虽然一些地区禁采令在2011年8月取消,但严重影响上半年铁矿石产量,抑制铁矿石出口。因此,估计2011年印度铁矿石出口量下降11%,降至8500万吨。考虑到印度铁矿立法重新修订的不确定性和减产,2012年印度铁矿石出口将进一步下降11%,降至7600万吨。
澳大利亚出口
2011/12财年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量同比增长13%,达到4.60亿吨,得益于西澳州皮尔巴拉地区铁矿石产量增长。2011/12财年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收益同比增长12%,达到604亿美元。2011年下半年出口量增长和出口协议价处于高位,而预计2012年上半年铁矿石出口协议价将出现下降。
三、冶金煤
印度和中国依靠冶金煤进口
2011年全球冶金煤贸易量同比下降近1%,降至2.72亿吨。冶金煤国际贸易量下降主要是由于年初昆士兰州洪水导致供应减少,日本地震海啸灾害影响进口需求,价格上涨提升中国国产冶金煤的竞争力。随着日本和印度冶金煤进口需求增长,2012年全球冶金煤贸易量将同比增长8%,增长至2.95亿吨。
2011年上半年日本粗钢减产,造成全年冶金煤进口量同比下降5%,降至5500万吨;2012年随着粗钢增产,日本冶金煤进口量将同比增长11%,增至6100万吨。
表3&2012年世界冶金煤贸易&百万吨
冶金煤进口
冶金煤出口量
资料来源:BREE;IEA
2011年印度粗钢增产,冶金煤进口量同比增长7%,达到3200万吨;2012年印度冶金煤进口量将增长19%,达到3800万吨,主要由于印度国内产能扩张,以及本国优质冶金煤资源不足。
2011年和2012年,相对于国产冶金煤,中国对进口冶金煤的依赖程度加深。进口量依赖于国内煤炭供应商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向钢铁企业供货的能力。基础设施瓶颈,其他物流约束,以及钢厂对优质冶金煤的需求增长,将推动中国增加冶金煤进口量。随着粗钢增产,2011年中国冶金煤进口量同比增长6%,达到5100万吨。2012年中国冶金煤进口量将进一步增长4%,达到5300万吨。
尽管极端恶劣的天气因素导致2011年上半年冶金煤出口减少,但澳大利亚仍是全球最大的冶金煤出口国,出口量占全球总计出口量的一半。基于正常的气候状况,以及计划中的新增产能项目投产,推动2012年澳大利亚冶金煤出口同比增长19%,达到1.6亿吨。新项目包括:韦斯法玛斯公司Curragh煤矿和斯特拉塔公司Newland&Northern地下煤矿。
2011年加拿大冶金煤出口量3000万吨,同比增长7%。需求强劲和价格上涨,促使加拿大煤炭企业尽可能地提高产量。2012年加拿大冶金煤出口量预计将增长10%,达到3300万吨。Teck公司提升旗下Elkview煤矿的开采产能,并且尽量降低检修期间的产量损失。
澳大利亚冶金煤出口
2011/12财年,澳大利亚冶金煤出口量同比增长7%,达到1.5亿吨,反映出昆士兰州冶金煤增产。较高的出口量和协议价将抵消澳元升值的冲击,澳大利亚冶金煤出口盈利同比增长13%,达到340亿美元。
表4&2012年澳大利亚粗钢、铁矿石和冶金煤展望
协议价(澳大利亚离岸价)
钢材出口量
钢材出口额
铁矿石出口量
铁矿石出口额
冶金煤出口量
冶金煤出口额
资料来源:BREE;ABARES;国际钢铁协会;联合国贸发会议
1年铜行情回顾与分析
年国际市场动荡不安,继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再次面临严峻的考验。欧债危机不断恶化,三大评级机构屡屡调降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评级;美国经济反复无常,期望中的复苏迟迟未到,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市场不尽如人意;日本遭遇强震海啸,经济复苏无望;中国、印度、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在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胀压力不减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在恶劣的宏观环境下,铜价先扬后抑,走出一波过山车式的行情。年末至年初,受到美国推出的影响,全球流动性充裕,经济复苏预期乐观,带动铜价走强,伦铜一举冲上美元的高位,在月中旬更是达到美元,刷新了历史高位。但随着的结束,欧债危机开始蔓延,全球流动性日趋紧张,铜价急转直下。年末伦铜价格回撤至美元吨水平,而沪铜回撤至元吨的水平。
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一、全球经济前景暗淡,债务危机短期难以解决
、解决欧债危机仍任重道远
毫无疑问,欧债危机仍是年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此次危机究其根本,是欧元区国家经济结构失衡导致的入不敷出引起的,虽然欧元区各国正在竭力解决问题,但是这种结构性失衡的现状不改变,危机很难真正过去。月底欧盟峰会达成包括希腊债务、扩容以及银行业资本重组在内的一揽子欧债危机应对方案,但就欧元区统一财政契约、欧洲稳定机制规模等关键因素并未达成一致,所以市场对欧盟峰会成果充满失望,欧债危机由欧元区边缘国向核心国蔓延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多个国家的国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
而部分欧元区国家年到期债务远远高于年,政府还债压力仍然很大,而经济增长却不见好转,根据月会议上的预测,欧元区年增速仅为,欧债危机从根本上来看仍前途渺茫。此外三大评级机构不断推波助澜,陆续调低欧元区国家主权评级,更是加重了深陷债务泥潭的欧元区国家融资与还款难度。
若在明年月大量债务到期前,欧盟仍未就扩容方案细节等重要问题进行敲定,并且也未能提出更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欧元区国家可能陷入困境。个别国家出现债务有序违约,部分银行倒闭,甚至部分重债国(如希腊)有可能会被暂时踢出欧元区而建立起防火墙进行隔离。
不过目前来看,大规模债务违约、欧元区解体的极端情况还是难以发生。一旦欧元区陷入流动性困境,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的货币政策放宽的力度会加码,毕竟欧元区国家的债务敞口涉及到法国、德国以及美国。类似于金融危机那种断崖式衰退的局面不大可能会出现。
综上所述,明年欧元区陷入温和衰退的可能性较大,且会出现欧洲央行多次降息的可能,由于债务到期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欧元区的经济衰退的步伐可能会企稳,其经济有可能会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恢复以及美国的温和复苏步调下有所好转。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
美国一直没有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经济在复苏与持续衰退之间起起伏伏,增长不尽人意,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政府压力巨大。
不过在欧债危机深化的背景下,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却出现相对好转的迹象,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出现松动,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复苏迹象,制造业也持续稳固在的荣枯分水岭上方。
目前,美国经济当中的两大顽症之一劳动力市场略有好转,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有望持续向好,失业率高位状况明年也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另一大顽症房地产市场也有望逐步恢复。目前新建住房销售已有企稳回升迹象,在占目前美国房地产市场大头成屋销量也有所好转。而全美二十大中城市房屋价格指数也出现了企稳的迹象。房地产市场的逐步恢复将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
当前,消费支出仍是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其占到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2011年第三季度美国环比折年率反弹至,主要就来自个人消费增速的强劲反弹。
综上所述,美国经济随着劳动力市场及房地产市场的好转,明显有望呈现温和复苏的态势。根据月预测,美国增速在年及年分别为和。不过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美国经济复苏也难言稳固。年美国的目标仍是延续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通胀拐点后的政策拐点及经济拐点
在此次危机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状况虽然与美欧比起来要好的多,但是依然步履维艰。年底至年上半年,为应对通胀压力,中国政府于年月份开始密集调控货币政策,经过连续次提准及次加息后,中国通胀拐点已经开始显现,但此时中国经济增速也已经开始出现放缓的迹象。据月预测中国年增速将回落至,年恢复增长至。
二、宽松货币政策预期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美国继续保持宽松环境
面临着增长复苏缓慢与欧债危机可能带来的流动性冲击,美联储屡次重申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除将低利率水平维持至年外,美国月宣布推出新一轮非常规举措以提振经济,即不推出而是进行扭转操作,通过出售本已持有的剩余期限在年及以下的亿美元中短期国债,并用该部分资金来购买剩余期限为年至年的中长期国债。而如果美国经济受欧洲债务危机拖累再度出现负增长的情况,美联储也没有完全排除的可能性。
、欧元区被迫维持低利率
欧洲利率自金融危机之后一直低位徘徊,2011年月欧洲央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宣布加息,由于欧洲经济表现极为疲软,新行长德拉基走马上任之后,已连续两次宣布降息以促进经济增长,预期未来一年内会陆续降息以应对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
、中国货币政策从紧到定向宽松
如前文所述,随着中国通胀拐点及经济拐点的出现,央行月日宣布月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个百分点,国内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但是基于维持通胀调控的成果和针对目前仍处于高位的通胀水平,在不出现较大的经济下滑风险的情况下不大可能全面放松信贷和货币政策,但是针对经济放缓的趋势和外围环境的风险,将停止持续的紧缩策略,并将适度放松对特定如中小企业的流动性支持。当同比增速下降到以下的时候,货币政策放松的动力才真正到来。
综合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来看,年为应对流动性紧缩的困境,宽松货币政策将成为主流。而通过分析年至今铜价走势,可以看出美联储的、对铜价有着重要的作用。量化宽松对全球金融市场和欧美的消费有很大的刺激作用,流动性的宽松通过金融市场提升有色金属价格,而消费的上升带动了有色金属的需求。
尽管年随着美国经济缓慢的复苏,美联储不一定会推出市场期盼的。但随着欧债危机的蔓延及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一旦美国经济下行趋势再度出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哪怕只是预期升温也将能显著支撑金属价格。此外,欧洲央行为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宽松甚至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在市场预期之中。而中国伴随着经济的减速,近两年来紧缩的货币政策一旦出现松动,这个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所引发的铜需求增长预期也值得期待。一旦三大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实质性的宽松,铜价将出现反弹。
三、铜供需面分析
1、铜供应从缺口转向略有过剩
世界金属月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年至月期间,全球铜市供应过剩万吨,而年全球铜市供应过剩万吨。而据年月日公布的预测数据来看,年全球精炼铜供需缺口约万吨,年供需缺口约为万吨,年全球铜市供需将接近平衡。不过据公布的数据显示,年第四季度全球铜市场预计缺口万吨,全年铜供需缺口在万吨,而年全球铜市供应过剩万吨。各个机构预测数据各不相同,但由于全球经济放缓,铜需求下滑造成供需由紧缺转向平衡乃至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全球铜供应可能出现过剩,但罢工及劳资纠纷导致了全球铜原料供应风险较大。年,因原料供应问题导致减产万吨,因罢工和天气原因导致的生产中断减产万吨,年因生产中断导致的减产将达到万吨。年下半年持续不断的罢工因素预示着供应风险增加。月初自由港迈克墨伦铜金矿公司旗下印尼铜矿工人罢工、智利因天气影响造成生产中断。月中旬,智利国营公司工人进行了为期小时的罢工,随后工人重返工作岗位。月日消息,工会领导人称,智利铜矿的工会工人开始进行小时罢工,要求加薪。自由港旗下的矿山自月份以来罢工持续近个月,仅有月的产能处于运营状态,该公司试图长期关闭矿山。同时,自由港旗下秘鲁矿商从月底也进行了罢工,产能开工率仅有。在赞比亚,个中国拥有的铜矿也出现了罢工。仅有旗下的加拿大矿山在劳工合约变更过程中没有发生罢工事件。月,印尼矿山也出现为期天的罢工,印尼和秘鲁罢工仍在继续。
此外,全球最大的产铜国智利出现产量减少的现象。根据智利发布的最新铜生产的数据显示,世界上以上的铜矿2011年的供应量要明显低于过去两年的水平。从月智利累计铜矿产量低于年同期的。智利已经有多年没有持续的增长,目前智利的铜矿产量已经降到了个月的平均产量之下。
综上所述,尽管全球经济衰退引发铜过剩的担忧,但这种担忧对铜价影响十分有限,且近两年来,铜价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多过自身供需基本面。
2、中国需求仍值得期待
由于中国铜消费占全球消费量的之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忧虑一度引发市场对铜需求前景的悲观看法。但结合国内用铜行业的发展局势来看,中国需求仍值得期待。
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精炼铜进口量的大幅攀升,直接带动中国精炼铜表观消费量屡创历史新的记录,月份中国精炼铜表观消费量创出万吨的历史记录,月份中国精炼铜表观消费量为万吨,同比增加。不过,考虑到中国政府持续调控的影响,中国铜实际需求量很可能低于这个数据,月份持续回升的精炼铜进口量很大程度上是融资铜所致。
铜的下游是电线电缆、建筑、交通运输、家电等领域,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建筑、家电等需求疲软,未来几年内铜的需求增长点主要着眼于线缆行业的发展。电线电缆行业是国内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产业,对铜的需求主要是电力电缆和变压器,即电网环节,近年来对铜的消费占国内铜消费总量的,行业的发展情况将直接影响精铜需求。
根据电线电缆行业的内容,由于智能电网建设、城镇化趋势以及铁路和地铁项目的带动,未来十年,线缆行业的增速达到及以上。其中,在智能电网方面,期间将投资万亿元,即每年平均投资亿元,输电网和配电网各占,新建智能变电站座,智能化改造座,使得到年覆盖我国国土面积的国家电网能够支撑万千瓦风电和万千瓦太阳能发电的接入和消纳,保障万辆电动汽车的应用。受此影响,尽管全球铜供给已出现过剩,但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将对铜需求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3、库存与基金持仓
年以来,全球三大交易所库存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伦敦金属交易所()铜库存年初至月底一直呈缓慢增加的态势,而在此期间,铜价一直在历史高位区间内运行。当月铜价暴跌之后,伦铜库存反而出现持续性下降的态势,截止月日,伦铜库存为吨,较年初下降吨。库存与伦铜库存变化趋势大同小异,截止月日上期所库存为吨,较年初下降吨,降至近几年来的历史低位。
仅从交易所库存与铜价变化趋势来看,当铜价快速走低后,库存消耗速度也随之加快,特别月份以后,交易所库存下滑明显加快,表明了市场对铜价长期走势仍就保持乐观。
从基金在铜期货上的持仓情况来看,随着欧债危机恶化,全球流动性趋紧,基金在铜期货上的净头寸也从净多转为了净空。不过对比年的大规模净空头寸,目前的净空头寸规模较小。一旦金融市场流动性好转,基金再度增加对铜的配置,必将再度推高铜价。
年铜现货市场较期货市场表现较为坚挺,全年大部分时间特别是月份铜价大跌之后,长江现货铜保持自升水状态,不过升水幅度也有限(元以下),也侧面反映出铜大致供需紧平衡的情况。
“十二五”我国将淘汰落后电解铝万吨
经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审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下达了“十二五”期间工业领域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同时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考核实施方案》有关规定,尽快将目标任务分解形成年度计划,落实到具体企业,并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监督考核,确保落后设备生产线彻底拆除,不得向中西部地区和周边国家转移,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具体目标任务分别为:淘汰炼铁落后产能万吨,炼钢万吨,焦炭万吨,电石万吨,铁合金万吨,电解铝万吨,铜冶炼万吨,铅含再生铅冶炼万吨,锌含再生锌冶炼万吨,水泥含熟料及磨机亿吨,平板玻璃万重量箱,造纸万吨,酒精万吨,味精万吨,柠檬酸万吨,制革万标张,印染亿米,化纤万吨,铅蓄电池万千伏安时。
与“十一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确定的个重点工业行业目标任务相比,“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增加了铜冶炼、铅含再生铅冶炼、锌含再生锌冶炼、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等个行业,电解铝、铁合金、电石、水泥、平板玻璃、造纸等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有所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
年铝市场回顾与年铝市展望
年铝市波澜不息,欧债危机反复,国内货币政策紧张,均令铝市承压。国际铝价持续低位震荡,国内铝价冲高回落,不过受成本支撑,国内铝价较国外铝价抗跌性较强。
国际方面,年铝市持续笼罩在欧美经济数据不佳、库存不断攀升、及中国货币政策收紧的阴影下;美数据利好、中东局势动荡导致国际油价高企、及核泄漏危机等多空因素交织,推升伦铝价格于月日最高上涨至年内最高点美元吨;但欧债危机反复加重、美国信用等级下调等利空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投资者纷纷逃离商品市场寻求黄金避险。铝价重归跌势,大步下移,于月日伦铝下探至年内低点美元,目前伦铝弱势难改,价格于美元吨一线震荡。
国内方面,全年呈现出逆走势。上半年因电力供应短缺,电价上调的影响下,电解铝成本上升,为铝市带来较强支撑,国内铝价探底反弹,时至月,国内去库存化阶段几近结束,对未来供应不足的预期,大幅推升铝价,现铝价格于月日上升至全年至今的最高位元吨,较年初的元吨,上涨元,涨幅;随后宏观经济面的大幅利空,及铝下游消费疲软,铝价跳水回落至成本线上方震荡整理,于月日创出年内至今新低位元吨,较年内高位下挫元,跌幅。
、伦铝库存高位震荡
年铝库存一直处于高位振荡。自年初以来,月份库存出现激增,月份回升至去年初的库存水平,月中下旬增至万吨的历史高位,较年初万吨增加万吨,增幅。这部分库存主要集中在底特律和新加坡。然而逾万吨的铝库存中,预计有约被融资协议锁定。随后铝库存高位震荡。月初铝库存因下游需求不振,伦铝库存又一波激增,刷新年内高位记录,截至月日铝库存为万吨,较上半年高位万吨的高位增加万吨,但较年初增加万吨。预计年底伦铝库存不会出现锐减的情况,铝库存仍将维持在万吨高位左右,年或仍将居于高位。
、上期所铝库存触底反弹
年国内上期所铝库存在急速下跌后小幅反弹,但仍处于低位。月份,上期所铝库存呈现下跌态势。至月份上期所铝库存下降的速度并不快,这与下游消费未完全启动分不开,因时值春节前后,市场的低迷令下游备货不积极。自月至今,上期所铝库存出现急速下跌,月日铝库存降至吨。这是年月日以来,上期所铝库存首次跌破万吨。于月日库存降至年内低点万吨,较年初万吨的高库存回落万吨,跌幅为。从库存下滑的情况似乎看到了需求的好转,然而就当时的价格水平而言,下游加工企业仍维持按需采购,且各地电荒现象加剧,下游企业开工受限不会主动备货,我们更倾向于出库量增加导致库存下滑,货物大多仍在市场上流通而并非真正的进入加工企业。
直到月底上期所的铝库存个月来首次出现反弹,因铝的现货价格持续回落,这些都显示随着下游需求的萎缩。截至月日,上期所铝库存总量为万吨,较年内最低点增加万吨,反弹幅度高达。若下游需求依旧如此疲软,预计上期所铝内库存仍将延续增势。
总体来说,伦铝因为大部分库存被融资锁定,实际应可应用库存相对较少。加之美国及欧洲经济衰退,债务危机持续阴霾,市场对金属需求量相对缩减,导致库存长期居高;而国内方面,年初开始持续去库存化,及年我国原铝进口量进一步缩减,导致国内库存量大幅下滑。近月来上期所库存呈现反弹,虽趋势不强,但仍令投资者对未来担忧。
、全球供应过剩格局好转
世界金属表示,年前个月,全球铝市供应过剩万吨。年同期,全球铝市供应过剩万吨。年前个月全球原铝需求量为万吨,较年同期增加万吨。前个月,全球原铝产量增加万吨,年全年增加万吨。
根据的数据显示,年铝需求和价格走弱的时候,生产商在当年上半年减少了大约的供应量。此后个月中,铝价格上涨。目前铝价从年高点每吨美元下滑意味着的生产商无法实现盈利。若按照以往经验来看,年上半年铝产量将会下降,因为全球产能的都可能被闲置,除非铝价从当前水平回升。
、国内原铝产量及增速先升后降
2011年以来,我国原铝产量及增速均呈先升后降局面。上半年,国内原铝产量连创新高,说明前期的电力供应紧张还没有影响到电解铝的生产,且去年年底由于节能减排停产的铝厂已经重新开工。然而自月产量创下万吨的新高后便连续下滑。我们认为电解铝产量下滑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两点:第一原铝价格自月份元吨跌至目前元吨附近导致企业盈利大幅下滑目前价格我们预计国内主流铝冶炼企业也无法覆盖完全成本。盈利下滑导致企业停产检修增多甚至部分关停。第二南方电力紧张导致广西、贵州等地区原铝开工率不足产量下降。
2011年前个月电解铝产量为万吨,同比增长,增速较去年同期的明显放缓。若电力供应紧张延续、铝锭价格持续疲软、下游铝加工企业开工率低迷等状况未得到改善,那么电解铝产量仍将会受到影响。
需求入冬是目前拖累铝价上行的关键因素,而供给扩张缺乏显著瓶颈,也对铝市构成长期的利空压制。西部地区在2011年年底以及明年上半年至少有万吨的新增产能投放市场,新疆等地的电解铝产能新建目前保持着较快进度。尽管今冬明春,电荒危机将使西南地区近万吨的电解铝产能受限,并且铝价走低也令河南等地多个铝冶炼厂因亏本而关停部分产能,但与西部新增产能投产数量相比,这些利好已被覆盖。
期间我国电解铝产量为万吨,年均增速为。与此同时,铝业将在十二五期间新淘汰落后产能万吨,这一规模与十一五大致持平。
在成本的压力下,当前我国的电解铝企业基本不盈利。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铝业布局将产生重大调整,布局将向成本较低的区域调整。同时,由于铜价不断攀高,铝代铜将在未来五年有实质性进展,并实现规模化生产。
、汽车业惨淡
月,汽车产销万辆和万辆,环比增长和,同比下降和月,汽车产销万辆和万辆,同比增长和。
2011年前月中国汽车的销量增长率只有。中汽协有关负责人透露,中国车市在经历了金九未现,银十退色的尴尬局面后,十一月却出现了小幅回暖迹象。2011年月,中国国内汽车产销环比增长和,汽车产销总量均超过万辆,处于年内较高水平。
车市遇冷之下,业界对于年的汽车市场走势也在一直谨慎下调,估计其增长幅度大约只在之间。
、房地产行业
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其中月当月同比增长。住宅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其中月当月下降。住宅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亿元,同比增长,其中月当月下降。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亿元,同比增长。
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比月降低个百分点,再创新低。国房景气指数以为临界值,指数值高于为景气空间,低于则为不景气空间。目前国房景气指数尚未完成筑底,在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的形势下,未来国房景气指数仍将继续处于下行通道。
目前国房景气指数尚未完成筑底,在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的形势下,未来国房景气指数仍将继续处于下行通道,四季度将跌至以下的不景气区间,预计明年二季度前后可能会探明底部。
、铝材产量增长,但面临下滑威胁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月铝材产量为万吨,环比增长。月铝材产量万吨,同比增长。
月我国铝板带企业开工率为,较月的增长;月我国铝型材企业开工率为,环比上涨。板带方面,江浙等地铝板带企业靠近消费市场、产品技术含量高、销售队伍能力较强等优势明显,企业订单有所增加,有效弥补河南等地订单的流失。型材方面,高铁等工业型材领域消费表现不佳,但民用铝材消费良好,型材开工率不降反升。综合下来,我国月铝加工企业开工率较月小幅增长,月产量环比也小幅增长。
实体经济和主要下游行业房地产、汽车下滑趋势预计将保持到明年季度,受到需求端的抑制,未来铝材产量增速不太可能出现明显反弹。预计月我国铝加工企业开工率与月基本持平,企业赶在过年前抓紧生产,产量料也基本持稳。
、氧化铝价格走低
年国内氧化铝价格历经高位后探底,电解铝价格低迷及库存压力一度成为氧化铝企业的主要忧虑。
年初氧化铝市场因供需基本平衡,价格基本持稳;春节假期后,氧化铝市场气氛明显活跃,随着电解铝厂年前备货的消耗、电解铝价格的走高,为氧化铝市场带来支撑,月份非中铝系氧化铝价格推涨到元吨的高位,中铝氧化铝价格持稳于元吨。
月,部分企业因资金、库存压力也出现氧化铝报价走低的现象,但长单与现货出现小幅倒挂,长单执行更为顺利。氧化铝企业在现货成交不理想的情况下,出厂价格开始出现承压下滑的趋势,中铝氧化铝也于月日下调元至元吨后持稳。截止目前非中铝系氧化铝价格回落至元吨左右,与年初元吨的价格相比下滑元吨,随着氧化铝价格下降,电解铝成本较年初已下滑元,对电解铝价格的支撑力度减弱。短期内氧化铝现货价格仍将处于弱势盘整的局面。
、电价上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月日宣布,自月日起,个省市工商业、农业用电价格平均每千瓦时上调分钱,但居民用电价不变。此次上调销售电价的省市包括山西、青海、甘肃、江西、海南、陕西、山东、湖南、重庆、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河北、贵州。其中,山西省销售电价上涨金额最多,每千瓦时上涨分;四川省上涨金额最小,每千瓦时上涨分。电解铝行业作为高耗能行业,吨铝耗电量达度,电力成本占电解铝生产成本的,电价每上调分钱,对电解铝生产成本的影响在元吨。
从本次电价上调的幅度来看,所涉及的个省份不具备自备电厂的电解铝生产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上升元吨。调整幅度最大的山西省不具备自备电厂的电解铝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元吨。山西省电解铝产量占全国电解铝总产量的。从调整的个省份来看,其中河南、山东、青海、甘肃、贵州、山西等个省份的电解铝产量排名在全国前名,占全国电解铝总产量的比例达。本次工、农业用电价格的上调,有助于全国电解铝生产成本区间的上移,进而对国内电解铝价格形成提振作用。
推进电价改革,完善电价机制再次被写进十二五规划预计十二五期间电价改革将继续向前推进。煤价、电价的关系将进一步理顺,电价上调将成为必然。
月初,据媒体报道相关部门近期已上报电价调整方案,考虑到通胀回落、电荒和火电的盈利,调价方案获批概率较高。按照往年电价调整经验,结合2011年以来的国家经济情况,预计明年的月份是电价可能调整的时间窗口。
进出口分析
、铝材出口量冲高回落
年前个月铝材进口量为吨,同比下降;前个月铝材出口量万吨,同比增长。
月铝材出口一度因为出口退税消息的刺激,铝材企业加紧出口,导致铝材出口猛增。但这种情况在月份开始转变。月我国铝材共计出口万吨,较月减万吨,环比下降,月铝材出口共计万吨,较月减少万吨,环比下降。、两个月铝材的出口量与月持平。
受欧美经济滑坡难以收拾、国际需求放缓和国内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约,在中国铝消费占有一席的铝材出口市场必将受到极大的打击。铝材出口形势面临严峻考验,2011年四季度和至少明年一季度的进出口形势会相当严峻。从铝材的进出口数据表现来看也显示了出口放缓的迹象。
、氧化铝进口量下滑
年我国氧化铝因自给率提升及价格优势,导致进口量总量大幅回落。据统计,年月,中国氧化铝进口量为吨,同比减少;出口量为吨,同比增长。
2011年月氧化铝进口量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其原因为,我国氧化铝自给率大幅提升,对进口氧化铝的依存明显降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月氧化铝产量为万吨,同比增长。另一方面,和进口氧化铝相比,国产氧化铝更具有价格优势,当时国产非中铝系氧化铝价格普遍在元吨,而进口氧化铝的价格持稳于元吨左右,国内外氧化铝价格大约有元吨的价差。
自月起氧化铝开始出现反弹。月氧化铝的进口量为万吨,同比下降,相比月万吨的氧化铝进口量,月氧化铝进口比月进口增加了一倍多,持续个月的下滑态势被逆转。其原因为国内铝价高企,与伦敦交易所金属的价格差距缩小,而部分地区氧化铝需求依然较大,导致进口量大增。截至目前,氧化铝价格仍维持下滑之势,价格优势逐步显现,月进口量随之回落,预计月份进口量仍将回落。
、对外依存度高铝矾土进口量攀升
年我国铝矾土进口量大幅增高,因我国铝矾土资源相对紧缺,且氧化铝产量攀升。据海关数据显示:月份我国铝矾土进口总量为万吨,较去年同期进口总量增长。
随着国内氧化铝厂新增产能的投产,2011年月份我国铝矾土进口量大幅度增长,月份进口量高达万吨,较四月份增加万吨,环比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月份后虽有较大回落,但仍处近年高位。月份进口量创出万吨新高。
从氧化铝产量方面来看,前个月我国氧化铝累计产量为万吨,同比上涨。氧化铝的产量增加拉动了原料铝矾土的需求,加之国内铝矾土资源贫瘠,导致我国铝土矿进口量持续增大,价格亦随之走高。
宏观经济方面
、欧美债务危机反复经济前景堪忧
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扰动因素,短期仍将采取救助措施避免发生债务重组,以维护欧盟的统一及欧元的稳定。但长期来看,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在经济无法复苏,单纯依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方法难以持续,并且欧元区相关国家所接受的援助均夹带了关于财政紧缩的要求,财政紧缩措施的实行,将损及相关国家的经济增长。
在市场风险情绪不断升温的大环境下,原本作为避险工具的美元却未能放出光芒,美债务谈判持续陷入僵持。美国债务谈判迟迟未能有新的进展,欧洲债务危机又再现波澜。标普月日下调希腊主权信贷评级,虽然其对市场的影响不及美债谈判,但投资者仍忧虑重重。而月日,穆迪再次将西班牙列入负面观察名单。美国时间月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降至,评级展望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信用评级,美元指数大幅走低。美国评级遭下调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恐慌性抛售导致当周全球股市、期市遭遇了悬崖式的暴跌。
总体而言,欧美债务问题齐上阵,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压力,欧美债务危机的阴霾以及内地政策面的紧缩预期带来的压力,外围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多,股市、期货上的观望情绪也逐步成为主流。明年商品市场可能延续疲弱的走势。
、通胀压力降低货币政策或将放缓
进入年以后,国内月持续上涨,货币政策紧缩的步伐更加加快,的紧缩政策一波接着一波吗,国内市场承压。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综合作用下,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自月起连续回落,月份跌至。央行认为,月份以来环比增速显现放缓迹象,目前看同比涨幅有继续回落的可能。若国内外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物价涨幅回落还可能加快。不过央行仍然认为未来物价走势仍有不确定性,物价稳定的基础还不牢固。通胀的回落,为政府在通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寻找平衡提供了空间。近期央行也频频释放微调信号,开始逐步微调货币政策。央票利率连续三期下降,月份信贷投放环比大幅上涨,资金面紧张局面得以缓解。
宏观经济方面:目前欧债危机反复、美国经济疲软令市场担忧经济前景的疲软抑制对金属的需求;国内通胀压力降低,货币政策或将放缓。
成本方面:氧化铝价格走低,对电解铝成本的支撑减弱;2011年月上调电价推升电解铝生产成本,考虑到通胀回落、电荒和火电的盈利问题,按照往年电价调整经验并结合2011年以来的国家经济情况,预计明年的月份是电价可能调整的时间窗口。
库存方面:伦铝库存高位震荡;国内下游需求的疲软令现货市场库存以及上期所库存回升,来自库存方面的压力将令铝价承压。
供给方面:全球供应过剩格局好转;国内受铝价下跌、电力供应紧张以及下游铝加工企业开工率低迷影响,电解铝产量逐步下滑,若此状况未得到改善,那么电解铝产量仍将受到影响。2011年第四季度及明年上半年,电解铝新曾产能的释放将令铝价承压。
需求方面:受国际经济形势和企业资金影响,传统制造业依旧旺季不旺,铝行业下游需求持续低迷。汽车行业受节能补贴新政和各地限购影响将持续低迷,预计明年这一状况仍将继续;房地产行业,在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的形势下,未来国房景气指数仍将继续处于下行通道,四季度将跌至以下的不景气区间,预计明年二季度前后可能会探明底部。
综合来看:年铝市供给将会继续增长但增幅放缓,预计需求将继续放缓,产能过剩问题依然抑制价格涨幅,但成本上升会继续成为铝价上涨的重要支撑;且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年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基于此,我们预计年全年电解铝价格将保持宽幅震荡的局面。
工业金属2012年最少上涨预计锌涨幅居首
据彭博社对国际投资机构的调查,由于新兴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带动了商品需求,预计年大宗商品价格将普遍上涨。各品类中,预计贵将上涨以上,工业金属最少上涨贵金属中,黄格有望再创新高;工业金属中,预计锌涨幅居首。
年前个月,包含种大宗商品的标普高盛商品指数上涨,但之后的个月内由于欧债危机升级和中国经济减速,又下跌,全年累计下跌,为三年来首次下跌。即便如此,大宗商品市场表现仍好过股市。全年,世界指数下跌,全球股市市值蒸发万亿美元。另据部分投资机构预计,金属产品中铜、锡和钯将供不应求,铝、锌、银、铂供过于求状况有所缓解。
全球2011年钨市综述及2012年市场展望
有关媒体1月12日消息:去年上半年钨价持续2010年的上行趋势,而2012年将不会出现上涨势头。目前市场较为平静而且价格疲软。尽管目前钨价仍高于2011年1月价格,生产商、消费者及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全球经济状况的发展。2011年年初仲钨酸铵(APT)价格约为335美元/吨度,而6月价格达到500美元/吨度。8月钨价开始复苏,达465~470美元/吨度,之后于9月中旬又开始下降。2012年初,受需求疲软影响,钨均价将为415~420美元/吨度。其他诸如钨精矿和氧化钨等产品的价格也将处于疲软态势。
尽管数据显示2011年前11个月,中国APT均价同比增长80%,但数据同样显示该产品出口量下降6%以上。考虑到年供应将很可能出现短缺,这些数据非常值得注意。2011年人们担忧中国廉价钨涌入市场,但是结果显示这种威胁正在变弱,也许最大的威胁是供应与需求。人们普遍认为钨是稀有、关键和战略性的金属,该行业的参与者认可钨价目前大多受这些基本面的影响。此外,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以及中国严格的管制正破坏着钨价。然而,中国对钨的统治地位越来越成为其他政府以及消费者的担忧,原因之一就是潜在的供应威胁。例如,英国已将钨列入其2011年供应危险名单中接近榜首的位置。该文件称最大的风险是人为因素,例如有核国家和无核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风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资源之间的竞争开始加剧,这引出了另一个议题。除了国家之间展开的供应竞争,其必须与中国不断增长的钨的内部需求展开竞争。此外,考虑到大多数其他国家没有国内资源,其继续被迫处理中国越来越严格的出口配额。去年,中国宣布其将2012年钨出口配额从2011年的1.57万吨削减至1.54万吨。最近,该国宣布了2012年上半年出口配额,四种钨产品出口配额总共为1.138万吨。
据悉,国外对中国掌握钨市场的担忧、对获得多种资源的渴望以及积极的长期钨前景持续刺激扩建和开发项目。例如,WoulfeMining正推进其Sangdong钨矿2012年投产计划。其他矿业公司也准备投产或已投产。钨的长期基本面比较强劲。尽管正在开发新的应用,该金属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稀缺。但是经济状况的下行风险不应该被忽视,过去钨受到了糟糕的经济状况的拖累。因此全球经济状况将成为2012年影响钨价的一个因素。此外,中国的一些钨生产商已暂时停止了业务,而其他生产商报道其销售量很少或几乎没有。中国农历新年到来之前,钨价和需求预计都不会复苏。市场有一些猜测,买家已经买足了货物,但还有一些报道称,卖家预计钨市不会立即复苏。鉴于此,2012年整个1季度或大半个季度钨市将较为疲软。
全球2012年稀土市场展望
有关媒体1月9日消息:稀土市场在2011年呈现出“过山车式”的行情后,投资者正谨慎观望该领域2012年的动态。去年上半年多数稀土价格出现暴涨,但在国际消费者失去对其的兴趣后,下半年价格突然出现下跌。
2012年初稀土需求较为疲弱。中国商务部12月27日公布了分配给九个公司的第一批出口配额(1.0546万吨)。这些分配到稀土出口配额的公司已达到政府污染控制的标准。另外二十家公司也得到了1.4538万吨的第一批出口配额,但这些公司是否允许出口还有待于政府的批准。第一批出口配额涵盖了2012年所有稀土出口配额的80%。正如前几年一样,商务部将在夏季分配剩余20%的配额。据彭博社计算,如果所有的临时分配得到批准,今年稀土出口配额将达3.13万吨,较去年的3.0184万吨略有提高。去年前十一个月,中国共出口1.475万吨稀土。中国稀土行业最大的两家公司为中国五矿和包钢集团,这两家公司旗下所有公司得到的出口配额占第一批出口配额的27%。包钢集团,包括内蒙古包钢稀土高科技公司只获得了临时配额,因此其在出口稀土(3450吨)前需获得政府批准。
今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最重要的变化是轻稀土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的区别。尽管去年中国稀土供应充足,生产商更青睐于价格更高的重稀土元素的出口,这使得轻金属元素供应从紧,价格也随之上涨。但当其需求下降时,价格也出现下跌。为稳定稀土市场,商务部目前已分配了轻稀土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的特定数量。所有已确定的和临时的公司重稀土元素的出口配额占其2012年所有出口配额的10%~15%。预计今年重稀土元素的出口总配额达4575吨。
WaterCapital主席ArnettWaters解释称,稀土领域对投资者来说仍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领域,因该行业许多方面与黄金和铜相比仍未透明。稀土价格并不像重金属和基金属那样公布出来,因此普通群众很难对其进行投资。这是该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因该市场正走向成熟,未来将需要建立一个集中信息源。新际集团(NewedgeGroup)金属业务负责人MikeFrawley同意以上观点,其补充道,就产量和消费量而言,稀土与金铜铝相比是个比较小的市场,就这些市场的价格透明度而言,还需在这方面多做努力
全球矿产品和金属成为制造业的担忧
有关媒体1月11日消息: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全球制造业对稀有矿产品和金属的稀缺表达了担忧,这些产品在所有的制造业都有应用,从手机、喷气式飞机到小汽车和卡车。商业咨询公司普华永道周三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77%的制造商认为,原材料供应从紧对其供应商构成了压力。普华永道还称,涉及最多的工业包括基础设施、高科技硬件以及汽车领域。该研究报告还指出镝和钛因需求增长而承受压力。这两种特殊金属最近几年价格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这份报告提到了许多金属,从铍到钴,铍是用作军事设备以及航空工业一种轻质零件。其被用于高速航空器、导弹、太空交通工具以及通信卫星领域。钴则用作制造特殊钢。其他供应短缺材料包括用于建筑、水泥、玻璃和钢铁铸件的萤石以及用来制造风力涡轮机和混合动力车锂离子电池的锂。中国政府已经减少了一些稀土金属的出口配额,以提高价格及应对需求疲软。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的97%。
据悉,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同样拥有稀土,但是上世纪90年代由于中国廉价的稀土矿石涌入市场,这些国家停止了稀土的开采。如今激增的稀土需求促使加拿大、美国、印度、马来西亚、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开发稀土矿山,其中一些预计将于2015年开始生产。目前正在开发项目的加拿大公司包括弗兰提尔稀土公司(FrontierRareEarthsLtd)和加拿大工业公司(CanasiaIndustriesCorp),该公司集中精力于魁北克的矿藏。此外,金属的短缺同样促使公司寻找新的保证供应的方法。普华永道的这次调查涉及到69位来自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亚太地区和欧洲七个不同制造业的资深高管。
巴基斯坦2011年下半年水泥出口同比降近5%
据巴基斯坦水泥行业消息人士日前称,巴基斯坦水泥出口在本财年年月至年月上半年同比下滑近?
消息人士称,水泥出口在本财年上半年达到万吨,低于上财年同期的万吨?然而,年月巴基斯坦水泥出口的数据显示,当月水泥出口有所回升,达到万吨,比月份增长,但同比下滑?
巴分析人士称,造成水泥出口下滑的原因是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不佳,导致建设项目减少,因而对水泥的需求有所下降?但分析人士称,巴基斯坦对阿富汗和印度的水泥出口在本财年上半年大幅增加?目前,阿富汗和印度是巴基斯坦水泥出口的主要市场?
此外,本财年上半年,巴基斯坦突破了熟料零出口的局面?
分析人士预计,本财年巴基斯坦水泥出口将呈上升趋势?由于水泥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价格在国际市场呈下降趋势,因此将有助于巴基斯坦水泥出口?
德研究机构在玻璃复合材料开发上取得进展
德国的研究机构在开发将塑料与玻璃注塑在一起的工艺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Lüdenscheid塑料研究所的KuGlas(Kunststoff-Glas)项目正在取得进展,这一项目最初是在该研究所2010年9月召开的创新表面材料大会上被提出的。
该研究所认为该技术在生产高档车的仪表板显示屏上蕴藏着很大的潜力。
该研究所曾在2011年8月宣布,KuGlas项目已经对40余种增粘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增粘剂能在玻璃和经测试的各种塑料—包括:ABS,尼龙,聚碳酸酯,PC/ABS和丙烯酸—之间形成高强度粘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通过泡沫二次成型可将玻璃的破损机率降至零。
在之前举行的2011德国国际塑料加工技术展(Fakuma2011)上,KIMW总经理StefanSchmidt向《欧洲塑料新闻》展示了二次成型和一体成型的KuGlas样品,当时还透露说,接下来他们将对整个玻璃表面进行背面成型。
现在这一目标已经实现了,该研究所在2011欧洲国际模具及机床技术展览会(Euromold2011)上展示了这项新工艺,并已申请了专利。
总部位于德国Dresden的Pentacon公司在Fakuma2011上曾宣布新推出一种用于玻璃二次成型的专利工艺。该工艺可解决玻璃注塑上存在的难点,包括玻璃的脆性和2mm厚窗玻璃存在的±0.2mm的公差。而因玻璃厚度公差而形成的闪光只有添加特殊弹性体元素才能予以消除。
沙特和美国讨论全球石油市场稳定
据希腊能源新闻网1月11日利雅得报道,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阿里·纳伊米今天在利雅得会见了来访的美国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埃里克·康托尔,双方讨论了产油国和消费国之间在稳定全球原油市场一事上的合作。
纳伊米说,此次访问——来自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的高级政府官员对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进行的最新访问——还讨论了双方在石油和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事宜。
沙特石油部门官员拒绝说明康托尔是否要求沙特阿拉伯在目前加强对伊朗制裁的时候向美国供应更多的原油。
沙特阿拉伯政府官员10日重申,沙特阿拉伯将不会参与其他国家内部的有关是否禁止伊朗原油的政治决定。
今年亚洲PTA市场将面临大幅扩能压力
市场人士表示,受新的一年大量新增产能投产的影响,亚洲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商将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据ICIS数据显示,2012年亚洲PTA产能将增长26%,2011年增速为13%。2012年亚洲新增PTA产能全部集中在中国,将新增1150万吨/年PTA产能,包括六套新建装置以及一套装置的脱瓶颈改造,当前亚洲现有PTA产能为4370万吨/年。
市场人士表示,2012年亚洲PTA下游涤纶新增产能将滞后于PTA新增产能。据ICIS数据称,1150万吨/年的新增PTA产能可以支持约990万吨/年的新增涤纶产能,但事实上,2012年亚洲地区新增涤纶产能仅为850万吨/年,总产能达到6300万吨/年,增幅为15%。在这850万吨/年新增涤纶产能中,有逾600万吨/年来自于中国,170万吨/年来自于印度,剩余产能来自于韩国和东南亚地区。
受赢利出现亏损的影响,亚洲地区的PTA生产商自2011年11月起开始掀起了一轮削减产量的运动,或是降低装置开工率,或关停装置,以减少亏损。ICIS数据显示,2011年亚洲PTA装置的平均开工率水平从2010年时的90%下降至约86%。亚洲地区一位主要的贸易商称,受新增产能大量投产的影响,2012年亚洲地区PTA装置的开工率水平将进一步下降至75%。
2011年国际石油十大科技进展
1.储层物性纳米级实验分析技术投入应用
与常规油气储层相比,致密砂岩和泥岩等非常规储层孔喉属于微-纳米级别,孔喉连通复杂,渗流机理特殊,常规分析测试手段无法准确测量和表征。
一项数字岩石物理技术基于高分辨率纳米CT扫描系统与FIB扫描电镜的一种纳米级实验方法,具有超高分辨率和三维可视化展示等特点。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可以对致密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进行无损伤立体重构、确定孔隙分布特征与储层参数和揭示明确流体渗流机理与油气成藏过程。它通过多尺度岩心扫描确定孔隙度、渗透率、孔喉连通指数与储层力学性质的相关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晶格玻尔兹曼原理模拟油气渗流机理,建立基于真实三维孔隙模型的非常规油气成藏动态模型。
作为非常规油气储层微-纳米级孔喉结构研究的关键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的储层孔喉结构表征方法,建立了非常规储层性质有效评价体系,大大拓展了全球油气勘探领域。
2.致密油开发关键技术突破实现工业化生产应用
致密油泛指渗透率极低,需要借助压裂等技术手段才能实现经济开采的原油,包括从页岩、致密砂岩和致密碳酸盐岩等岩层中开采的原油。美国致密油开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巴肯致密油日产量从2003年的1万桶提高到2010年的45.8万桶。
北美致密油开发技术和管理创新包括:严格的陆上致密油作业准则为降低作业风险和减少环境危害提供了保障;&
HiWAY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通过间歇性注入高浓度凝胶压裂液和高强度支撑剂,在充填层中产生高导流能力的通道网,可以大幅提高致密油产量,降低单井用水量和支撑剂使用量;双分支长水平井技术可扩大有效泄油面积,提高可采储量;微震监测技术可优化压裂层位、封隔器放置和射孔位置,成功描述裂缝方位角等参数。
致密油开发技术的突破将引领和带动全球致密油勘探开发进程。目前,致密油资源有认识、有技术、有储量,开发条件逐渐趋于成熟,有望成未来重大石油接替资源。
3.近3000米超深水油气藏开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当前全球重大勘探发现有一半来自海上,特别是在深水和超深水。墨西哥湾帕迪多项目应用一系列深水油气藏开发技术,创造了2934米水深开采的世界纪录。
这些技术突破包括:创新海底油气分离和泵送系统,一套生产系统可以同时开采3个海底油田;创新圆柱形海上钻探平台和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技术,减小了平台的尺寸和成本,提高了平台抵御灾害的能力,可以收集、加工和输出半径48公里范围内开采的原油;首次采用钢管液压和多路大功率脐带缆技术,可以在海底提供高达1500马力的动力;首次在塔状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上应用懒波引导立管技术,防止由于不断摇晃导致材料疲劳;首次使用聚酯系泊系统延长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
帕迪多项目离岸距离是其他平台的几倍,一套生产系统可同时从22个平台井口和13个通过海底设施回接的海底井口进行生产。项目成功实施将为超深水开发技术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发挥重要示范与引领作用。
4.综合地球物理方案提高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效益
地球物理技术在解决裂缝分析和应力估算等一系列非常规油气勘探问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1年,国外多家公司在方法研究和小规模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实现了非常规油气藏地球物理综合解决方案的工业化应用。
这套综合的地球物理方案包括:采用针对勘探目标制定的专门勘探评价、设计与数据采集方案;通过AVO分析、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和岩石属性参数计算等技术进行详细的油藏描述;通过建立精确的地质力学模型进行钻井“甜点”识别,优化钻井方案,避免钻井危害,降低钻探风险。此外,这套综合流程中将微震监测与油藏模型相结合,在优化压裂方面取得显著效果。目前采用微震监测技术优化压裂已在美国的多个页岩勘探项目中规模化应用。
非常规油气藏综合地球物理方案已在北美多个页岩气项目中应用,效果显著:减少勘探成本,大大提高钻井成功率;优化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提高单井产能,提高投资利润率。
5.水平井钻井技术创新推动页岩气大规模开发
北美页岩气大开发中,钻井技术的发展,有效降低了钻井周期和成本,实现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
这些进展包括:工厂化钻井模式,可以优化井场布置,提高建井速度;新型井底振动工具、可控泥浆马达和井底水力参数记录器等技术,实现钻直井机械钻速翻番,钻斜井机械钻速提高40%;新型液压绞车钻机减少非生产时间、占地面积和运移及安装成本,提高水平井钻井效率50%;新型旋转导向装置实现每100英尺17度造斜率,在裸眼井段进行大角度造斜和侧钻,并完成复杂三维井眼轨迹钻进;新型钢体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快速有效钻弯曲和长水平段,减少水力耗能,切削深度更深,狗腿控制更容易;新型页岩水基钻井液,用于页岩和敏感环境钻井,在含有可溶性钙、盐和酸气的地层中保持井眼稳定;创新的页岩气钻井质量管理方法,大大降低非钻井时间和作业成本,平均月钻速提高30.8%。
据统计,美国水平井钻井数量从2000年的1144口上升到2010年的12224口,占天然气钻井数量的77%。钻井技术创新推动北美页岩气水平井大规模开发。
6.介电测井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改善储层评价效果
新一代介电测井仪器——介电扫描仪器克服了介电测井技术原有局限,大大改善了地层评价效果。
该仪器采用多间距阵列天线,可在20兆赫到1000兆赫之间的4个不同频率上进行测量。为降低各向异性的影响,采用了纵向和横向极化两种测量模式,天线安装在全铰接式连接的短极板上,通过液压推靠器使天线紧贴井壁。同原有介电测井仪相比,新仪器测量精度高,井眼补偿效果好。介电扫描测井与传统的测井方法相结合,可为储层评价和油藏描述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新型介电扫描仪在委内瑞拉砂泥岩薄互层中累计识别出150英尺的油层;在克恩河油田的低矿化度地层中精确估算出重油饱和度;在中东一个高孔隙度碳酸盐岩油藏中,由于岩石结构多变和泥浆滤液侵入影响严重,常规测井的地层评价效果不佳,而用介电扫描测井资料证实其剩余油饱和度为95%。
7.管道激光视觉自动焊机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
一种应用激光视觉技术的管道激光视觉自动焊机研发成功,首次实现了油气管道施工的自适应焊接。
该技术通过向坡口内发射一束激光条纹,非常详尽地读出焊缝区的特征,指导双焊炬焊机根据对口情况在运动中进行自适应控制,实现高速实时跟踪、实时闭环控制、实时调整速度和摆动宽度,从而实现管道全位置焊接的自适应控制,优化焊道厚度,确保稳定的填充量。其全数字监控系统可以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通过PDA交互界面对焊接参数进行编程并下载到现场应用的焊机中,可在焊接过程中改变焊接参数;上传性能数据,进行QC分析并验证每一道焊缝是否符合规范;对坡口和根焊道的焊前和焊后在线检测,实现缺陷的立即返修,将停工时间缩至最短,确保高质量的焊缝,降低焊接总成本,并由计算机输出所有焊缝检测报告,用于永久记录。
这实现管道自动焊接的自适应控制,提高了焊接效率和质量,缩短了焊接时间。
8.微通道技术成功用于天然气制合成油
一种应用微通道技术的小型天然气制油(GTL)装置由美国一家公司研发成功。该装置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和超高活性费托(F-T)合成催化剂,在规模超过每天3万桶的GTL工厂具有良好的经济可行性,在生物质制油(BTL)和煤制油(CTL)过程中同样具有商业应用价值。
这种微通道技术可将GTL过程中甲烷水蒸气转化(SNM)和F-T反应的速度提高1000倍。该微通道反应器由一组光化学反应技术加工的薄片零件通过扩散连接技术制成,在气体处理量为每小时591立方米或煤、生物质处理量为每天500吨时就具有经济可行性。
目前,在奥地利Gussing采用这种微通道反应技术已经成功完成处理量为每天1桶的BTL装置示范工程,共使用了900个微通道反应器,相对于传统技术产量提高了4倍到8倍。在位于巴西的Fortaleza,采用微通道反应技术处理量为每天6桶的GTL装置也将投入运转。
9.石脑油催化裂解万吨级示范装置建成投产
石脑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工艺(ACO)示范装置在韩国蔚山投产。结果显示,与蒸汽裂解工艺相比,ACO可获得更高的烯烃产率,以更低成本获得更高烯烃产量,烯烃年产量达到1万吨,是替代传统石脑油蒸汽裂解装置的替代方案。
ACO工艺融合了同轴并流FCC技术与高选择性专利催化剂,可以使石脑油大量转化为丙烯和乙烯。ACO反应器系统包括同轴并流构造和双提升管等。这项工艺的关键是催化剂,专门用于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转化石脑油,生产丙烯和乙烯,提高转化率。最新的ACO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水热稳定性以及对低碳烯烃的高选择性。
示范装置的总烯烃收率有所提高,乙烯和丙烯收率比传统的蒸汽裂解高出15%~20%,且丙烯与乙烯比接近1.0,提高的收率中大部分是丙烯,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在较低成本下进行烯烃生产,并具较低的排放足迹。
ACO示范装置的成功投产标志着石脑油催化裂解技术在工艺设计等方面获得了工业化验证。
10.新型车用碳纤维增强塑料取得重大突破
一款用于汽车框架模塑快速成型的新型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由日本一家企业研发成功,其汽车框架模塑成型时间由原来的5分钟缩短到不足1分钟,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标志着使用碳纤维塑料规模化生产汽车车体和其他产品的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新技术开发出的由热塑性树脂制造的中间材料,用于替代传统的热固性树脂;CFRP部件的焊接技术可将几种不同的材料粘接在一起,减少制造过程中金属的使用量;将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浸渍,产生三种中间材料:单向中级,在某些方向上拥有超高的强度;各向同性中间体,拥有形状的灵活性和多向强度的最佳平衡;长纤维热塑性塑料颗粒,高强度颗粒由碳纤维制成,适用于复杂零部件的注射成型。使用这些新的中间材料,可在短短1分钟内完成CFRP成型。
目前,一款车体全部采用CFRP材料制造的4人座电动概念车已开发出来,重量仅有47千克,车速可达每小时60千米,续航能力为100千米。这项材料新技术有望在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机械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推广应用。
今年全球烃加工业投资将超2220亿美元
据美国《烃加工》杂志日前表示,2012年全球烃加工业的投资将超过2220亿美元,比2011年的预期投资额增长1.1%。其中2012年美国烃加工业的投资将达到570亿美元,同比增长2.4%。
按资金用途分,2012年全球烃加工业中资本开支将达到563亿美元,维修费用将达到660亿美元,而运营费用将超过999亿美元。按业务分类,石化/化工业投资将达到1070亿美元,炼油业投资将接近于870亿美元,天然气加工业投资将超过230亿美元,合成燃料业投资将达到40亿美元。
即便《烃加工》杂志对2012年全球烃加工业的投资预期良好,但业内参与者们对作出重大项目和投资决定的成本意识和担忧更加明显。每年,全球烃加工行业的公司领导都会根据《烃加工》杂志发行的《烃加工市场数据手册》提供的信息来完善各自的市场战略,识别新兴趋势和发现新的投资机会以及增长领域。
2011年,烃加工业占据主导的预测趋势是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这将极大地影响未来数年能源使用的类型。此外,据《烃加工》杂志预测,发展中国家(如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能源需求将占到2012年全球新增能源需求的93%。
《烃加工》杂志编辑斯蒂芬妮.罗曼诺表示:“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已经消除,全球烃加工业将继续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烃加工业将受益于下一个燃料、石化产品和电力需求的上升周期。我们将继续看到产能的扩张以及业界对可持续性和安全性能的更加重视。”
今年俄罗斯化工业仍将保持强劲态势
据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欧元区债务危机将令2012年俄罗斯的GDP增速从先前预测的4.1%放慢至3.5%。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在2011年10月份时将2012年俄罗斯GDP增速预测从7月份时预测的4.7%下调至4.1%。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表示,总体而言,2012年俄罗斯经济增长将保持相对强劲,尤其是这一年将引来总统选举。
美国化学委员会(ACC)预测,2012年俄罗斯GDP将增长4%,工业产值将增长4.3%,而化学品产量将增长4.5%,比%的增速有所下降。穆迪信用评级公司表示,尽管欧洲其它地区的需求正在下降,但俄罗斯化工业的前景仍然看好。
俄罗斯最大的石化生产商Sibur公司总裁Dmitry&
Konov表示,因为俄罗斯正加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所以俄罗斯石化产品需求的增速将高于经济增速。他同时预测,2015年前俄罗斯石化产品需求将以年均5%—8%的速度增长。同时2014年冬季奥运会将在俄罗斯举办,这也将刺激石化产品的需求。
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化肥生产商,同时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国,但是石化业务的规模相对较小。该国是全球领先的原油生产商和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但是受到乙烷抽提成本较高以及伴生天然气中乙烷含量较低的影响,天然气作为石化原料的经济并不可行。然而,俄罗斯政府近来已出台了石化行业的激励措施,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六个石化生产中心,这应该将降低石化生产的平均成本。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 号 地址: 中国北京西长安街13号 邮编: 100804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1196 second(s), 3 db_queries,
0 rpc_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起凡群雄逐鹿张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