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qme 测试真的有那么灵么?

世界上真的有鬼么?它们什么样?它们真的怕糯米、桃木剑、还有所谓的灵符么?_百度知道
世界上真的有鬼么?它们什么样?它们真的怕糯米、桃木剑、还有所谓的灵符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世界上有很多的事物以目前的科学还无法给出确定的答复,但是总的来说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是不会有问题的,鬼怪之说纯属心理因素,至少我个人不信有这些东西的存在。
等你见到以后,试一试
其他类似问题
桃木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7:59 | Tags 标签:,
如果要说出一种具有神奇疗效的草药,很多人都会想到灵芝。麻姑用它酿酒为西王母献寿,白素贞偷了它来让许仙起死回生,更不用说大批武侠和神怪小说都用它为主角"提升若干年的修行"。今天固然没有人相信复活和成仙这回事了,但仍然有人宣称灵芝能抗癌、调节血糖、防止中风、抗衰老、抗过敏、治疗艾滋病……包百病之余还能美容。灵芝身上有如此之多的神奇光环,但其中经得起推敲的又有多少呢?几乎没有。
灵芝的传说
关于灵芝的记载,有一种说法是最早见于《山海经》,为炎帝的女儿死后所化,名为"瑶草"。但《山海经·中山经》里的描述是"其叶胥茂,其华黄,其实如菟丘(也就是菟丝子,果实是圆球形)",这显然描写的是一种被子植物。李时珍认为,"芝本作之,篆文象草生地上之形",后来之字成了一个结构助词,就加了个草字头以示区别。《尔雅》里说,"苬,芝也",后人注解是一种一年开三次花的瑞草。这些记载表明,芝这个名称起初和我们今天所知的"灵芝"这种大型真菌并没有关系。
"灵芝"作为一个特有的名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浸石菌于重涯,濯灵芝以朱柯。"三国东吴人薛综注:"朱柯,芝草茎赤色也。"这就符合我们今天了解的灵芝形象了:前文的史军石菌其实跟后文的灵芝是一个东西,说明当时的人已经认为灵芝是一种菌类;具有红色"茎干"(其实是菌柄),可以经过水洗而变得颜色更加鲜亮,说明这种菌类有光滑的表面。《西京赋》是描写长安的奢华无度,灵芝出现在这里是作为观赏植物营造"海外仙山"的景观,其他方面的用途没有提及。灵芝的菌盖形状有点像云朵,这可能是人们把它和仙境联想在一起的原因。这种联想还衍生出了"如意"这种工艺品。
【汉锦上的云纹,与云纹形态相似的灵芝也因此沾上了仙气。】
东汉末年,随着道教的兴起,炼制和服食丹药成为了一种时尚。作为"仙药"中的上品,灵芝开始大量地出现在各种道家典籍之中。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里说:"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有菌芝,各有百许种也。"他用大量篇幅描述了各种芝草的形态和功效,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道家甚至发展出了一整套采集和服食灵芝的方法,比如成书于隋唐年间的《太上灵宝芝草品》,这本书收录进了道教典籍总集《道藏》中。从这些典籍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道家所说的灵芝仍然是一大类形状各异的仙草的总称,并非特指某一种菌类或植物。这些仙草主要分布在蓬莱、昆仑这样的仙山,在凡间出现时则意味着祥瑞。显然,这数百种仙草里,绝大多数按图索骥都是肯定找不到的,除了某种红色的菌类。于是关于仙草的想象就慢慢集中到了这种菌类身上,也让它独占了"灵芝"这个原本是统称的名字。
因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灵芝不仅受到方士的青睐,也成为帝王御用的药物,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在民间大规模搜罗灵芝进贡的事例。例如宋王安石在《芝阁赋》中记述了朝廷诏令民众寻找灵芝的情景,当时一年进贡的灵芝高达数十万株之多。不过灵芝的功效究竟如何,哪怕是最痴迷于炼丹术的皇帝也应该心知肚明:他们吃了如此之多的灵芝,别说成仙了,活到60岁的都不多(中国皇帝的平均年龄是39岁)。
相比道家的虚无缥缈,中国医家对灵芝的态度则务实一些。成书于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说灵芝:"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这还看得出一点仙草的痕迹。到了《本草纲目》,李时珍直截了当地质疑道:"芝乃腐朽余气所生,正如人生瘤赘,而古今皆以为瑞草,又云服食可仙,诚为迂谬。"他还把灵芝分为青赤黄白黑紫六种,并记录了各自的产地和生境,这样的朴素分类方法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是有一定价值的。
灵芝的分类和养殖
在今天的生物分类系统中,灵芝位于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纲多孔菌目灵芝科灵芝属。芬兰真菌学家卡斯滕(Petter Adolf Karsten)于1881年根据产自英国的标本发表了这个属,它的学名Ganoderma由希腊文ganos/γανο?(闪亮)和derma/δερμα (表皮)构成,形容这类真菌具有光亮的外观。广义的灵芝包含了整个灵芝科,这个科最重要的特征是担孢子(basidiospora,真菌界担子菌门的有性孢子。由担子经核配、减数分裂形成的单倍体细胞)具有两层孢壁,但这个特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野外辨认灵芝科的真菌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特征:细密多孔的子实层(朝下的那一面)、菌盖成熟后光滑坚硬的表面、以及由于菌盖生长速度变化而形成的类似年轮的"云纹",如果是正在生长中的个体,还能看到菌盖边缘柔嫩的白色组织。
【紫芝的子实体】
中国传统医学对灵芝的分类非常粗糙,这个话语体系中的"灵芝"实际上混淆了灵芝科的若干个有柄而具有光滑菌盖的物种,包括但不限于喜热灵芝G. calidophilum、黄褐灵芝G. fulvellum、热带灵芝G. tropicum、松杉灵芝G.tsugae、硬孔灵芝G. duropora等种类。甚至连广泛栽培的特定物种都身份成疑:之前大家一直以为种的是灵芝科科长G. lucidum,但近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它实际上是另外一个物种四川灵芝G. sichuanense[1]。因为形态上的相似性,灵芝在中国各地有很多地方性的代用种类,按传统方法单凭颜色是无法将这些种类区分开的。中医典籍中提到的灵芝类真菌的名字也有沿用在现代的分类系统中的,比如紫芝G. sinense,这个种的成分常用来和灵芝对比,算是"颜色分类法"的歪打正着;又如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它根本就不是灵芝科的。
【看上去更像"云纹"的云芝非常常见,但它其实都不是灵芝科的。】
上述的混淆只是囿于知识水平的无心之过,但关于灵芝也有为牟利而故意制造的骗局。灵芝属有一个无柄的种名叫树舌G. applanatum,一两年时间就可以长得非常大。树舌的菌盖直径能超过一米,于是经常被伪称"千年灵芝"出售,价格动辄数万。这种骗局与"模子里种出来的人形何首乌"类似,都是利用一些人对"上了年纪的神奇生物"的迷信心理,而购买者花了大价钱捧回去的相当于一堆烂木头,没有任何价值。
【这是只是一枚树舌的子实体,不是什么千年灵芝】
灵芝是一种木材分解菌,不需要和植物共生,这意味着它很容易人工养殖。实际上灵芝的人工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操作上跟平菇、香菇等常见食用菌的养殖完全一样,由锯木屑、棉子壳和各类秸杆提供碳元素,由麸皮、豆粕等提供氮元素,再适量添加钙、硫、磷、钾等矿物质和少量微量元素。灵芝培养基的主要成分都是农业生产的下脚料,成本很低。但灵芝的产量很高,100千克干料可以产出干灵芝8-12千克,生长周期只有30天。所以市面上的人工养殖灵芝相当便宜,干品也就五六十块钱一千克,还不如一些较高档的食用菌。然而卖家往往以"野生灵芝"为招徕,鼓吹有效成分的差异,卖出几十倍的高价,这是不合理的。和持续生长的动植物不同,灵芝的子实体成熟、释放孢子之后就不再生长了。在这之后是以"死物"的形式存在,等待腐烂,也就不会再积累次生代谢产物。从"有效"成分上来说,野生灵芝和养殖灵芝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但是,野生灵芝的生长环境不可控,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大背景下,野生灵芝的重金属含量往往超标(主要是汞超标),长期服用会带来健康风险[2]。此外,养殖灵芝因为长得快,菇体会比较疏松,购买时可以通过这一性状防止被骗。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买所谓野生灵芝。
【灵芝的人工培养跟其他蘑菇没有什么区别】
灵芝的成分、效果和潜在危害
中国传统医学对灵芝的药性药理有一些描述,但基本上都是由"仙草"的传说衍生而来,诸如"增智慧、强志意"这样的效果根本没法验证。现代的灵芝产业更是把灵芝吹嘘成了包治百病的万能药,所谓"所治病种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及运动等各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这种话(来自度娘百科某灵芝产品词条),中医老祖宗都没敢说出口。声称如此神奇的疗效,却没有坚实的证据支撑,已然可以判断为无稽之谈,没有必要理会。我们来看看灵芝呼声最高的几种有效成分的功能究竟如何。
灵芝多糖(ganodermic polysaccharide)是灵芝成分中受到最多关注的部分,目前分离到的已经有200多种,多数为α-葡聚糖,少数为β-葡聚糖,除了葡萄糖外还含有其他一些单糖。有一些非常初步的研究称灵芝多糖有抗肿瘤活性,并且可以减轻放、化疗后的机体损伤[3]。这些研究大多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做的,而肿瘤细胞在培养皿里非常脆弱,培养液成分的微小扰动都可能导致其死亡。比如说,往培养皿里吐口水也能杀死肿瘤细胞,但显然不能说口水具有抗癌效果。此外,多糖类化合物是构成真菌的主要物质之一,与灵芝多糖类似的多糖在常吃的食用菌比如香菇里也能找到,所以它至少没那么稀罕。
灵芝酸(ganodermic acid)是一类三萜化合物,目前已发现100多种。它是灵芝药用成分中的后起之秀,据说在抗肿瘤方面的效果比灵芝多糖还要好。灵芝酸可以通过在G1期阻断细胞分裂周期达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果,具体机制还不清楚[4]。但相关研究仍然是非常初步的,体外培养实验就不说了,在人工接种肿瘤的小鼠模型里的实验结果表明,灵芝酸导致肿瘤缩小的效果还不到现有化疗药物的1/10[5]。此外,阻断细胞分裂的效果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效果都是一样的,尽管有人声称灵芝可以靶向性地消灭肿瘤并减轻放疗化疗的副作用,但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种说法,至少从已经公布的研究结果无法推出这样的结论。
灵芝的其他所谓有效成分包括多种氨基酸、核苷等等,这些东西所有生物体内都有,也就是说所有食物里都能吃到,完全不值得拿来说事。
关于灵芝成分的药用价值研究还在继续着,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个细节:第一,这些研究最多也就进行到动物模型的阶段,离临床研究尚且差得很远,更不要说得出对人类疾病有疗效的结果了。其次,灵芝产业在东亚形成了数十亿美元的巨大市场,但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乏人关注;灵芝研究的学术论文也集中于东亚,或由欧美的亚裔人士发表。如果灵芝及其产品真有如此神奇的疗效,为何从未得到国际制药巨头的垂青?只能说,这效果就算是真的,价值也非常有限。从学术上来讲也同样如此,我们在浏览灵芝研究的论文时发现,很大一部分文章都有实验设计或数据处理的问题,甚至涉及数据造假。
在诸多的灵芝制品中,灵芝孢子粉被称作"凝聚了灵芝的精华",不仅依然包治百病,而且效果更好。实际上,孢子不同于植物的种子,后者有用于储存营养物质的子叶或胚乳,而孢子只是包了一层(灵芝是两层)壳的单个细胞而已。真菌的繁殖方式决定了孢子的结构是越简单越好,因此灵芝孢子里甚至连灵芝酸之类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都不太多。孢子的外壳是人体无法消化的几丁质,直接服用孢子完全没用,于是商家开发出了破壁灵芝孢子产品,声称这样就能保证孢子内有效成分的吸收。这种做法本身是没错的,但是灵芝孢子里并没有什么有别于灵芝子实体乃至其他任何细胞的特殊有效成分,所以消化吸收了也没什么用。至于商家宣称的种种神奇疗效,都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支持。鉴于世面上破壁灵芝孢子粉产品的售价通常都相当昂贵,应该提醒相关疾病患者不要迷信广告,拒绝购买,把钱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还有一种叫做灵芝孢子油的产品,是提取自灵芝孢子的脂溶物。与态度暧昧地不否认其他灵芝制品的效果不同,国家食品和卫生监管部门明确表示其所谓"抗癌效果"是虚假宣传。
说了这么多,其实要抹去灵芝身上的光环非常简单:现在几乎所有的灵芝产品注册的都是保健食品而非药品,这意味着声称它们对疾病有疗效是不合法的。固然,没有证据表明食用灵芝对人体有害,它充其量就是一种难吃的蘑菇而已,但是对于重病的患者来说,盲目相信子虚乌有的疗效而花大钱购买灵芝制品有可能干扰正规的治疗,进而耽误病情。这可能是灵芝最大的潜在危害吧。
Wang X-C, Xi R-J, Li Y, Wang D-M, Yao Y-J (2012) The Species Identity of the Widely Cultivated Ganoderma, 'G. lucidum' (Ling-zhi), in China. PLoS ONE 7(7): e40857. doi:10.1371/journal.pone.0040857.
王远征,朱永官,黄益宗. 灵芝中重金属的检测及其健康风险初步评价. 生态毒理学报, ): 316-322.
李晓冰,赵宏艳,郭栋. 灵芝多糖药理学研究进展. 中成药, ): 332-335.
Jun-Wei Xu, Wei Zhao, Jian-Jiang Zhong. Biotechnological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anoderic acids.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0, Volume 87, Number 2, Page 457.
周昌艳, 唐庆九, 杨焱, 郭倩, 白韵琴, 潘迎捷. 灵芝中有效成分灵芝酸的抑制肿瘤作用研究. 菌物学报, ):275-279.
本网站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C) &&Designed By &&&基于人们真的有灵魂么?真的会穿越么?_百度知道
人们真的有灵魂么?真的会穿越么?
对于灵魂,穿越,我觉得十分好奇吖~
提问者采纳
你没有灵魂吗?——神体是不灭的有些人领略了一点科学知识,就认为科学统帅一切,科学触及不到的,就是不存在的。他们认为在理化王国里,无非是物质。在解剖人体时,无论在心脏里,在大脑中或无论什么部位,都解剖不出个灵魂来,由此可见——他们说——灵魂是没有的。但是说看不见,就没有,这是一种“唯直观论”。心理学上说:人的感官所感知的(这还不是认识)不过是事物的现象;只有理智对已感知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许多看不见的东西由实践和推理证明,他们是绝对存在的。无论什么样的无神论者,口说不信神、不信灵魂,但总承认人是有精神生活的。我们要问:这种精神生活是从哪里来的呢?比如:人会说话、会思维、会欣赏艺术、会创造文明、会计划未来、认识真、善、美,有善恶道德观念……这种能力不但在无生物里找不到,就是在人以外其他任何高等动物身上也找不到。这种力量与物质本身所固有的物理化学力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这不就很清楚地看出来,在人身上除物质之处,还有某种别的东西吗?我们听见他们争论说: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或意识)是第二性的。又说,精神来自物质。这里我们分析一下,既然说有二性存在,也就等于说:物质与精神属于两个范畴,也就是说,物质以外,另有精神存在,精神不是物质。同时也应当说:物质生成的东西仍然是物质,而不是什么别的。氢和氧相遇,生成的是水,水也是物质。人造卫星,虽然进入了太空,但那也是运用了物理本身的性能。电子计算机纵然一秒计算几亿次,那也只是核子能。如果你说物质产生非物质的东西(精神),那不仅是违反科学的,而且自身也是矛盾的,可笑的。精神来自物质的说法显然是谬误的。人和其它动物也有根本性的差别。一般人认为猴子是最聪明的,进化论者认为人和动物只有程度的差别,没有根本的差别。有人甚至说:“黑猩猩的智力大致和三岁和四岁的幼儿相等。”(见一本介绍北京动物园的小册子)说这话的人,大概忘记了普通常识,他们只是见到了猩猩灵敏的动作,如穿衣戴帽、拿壶斟茶等等(这些都是在模仿人的动作),而忘记了他家中的小孩能有的那些什么黑猩猩、白猩猩也做不来的行为。在《农村医生手册》里有一份儿童智力发育表,这里摘录几点,以资对照:——新生儿两个月:“能微笑”。——四个月:“能放声大笑”。——九个月:“能了解成人的语言”,能有意识叫妈妈、爸爸,能复述成人的简单音节。——一岁:“能用简单的词来表达意见”。如说:“再见。”——一岁至一岁半:“有自己的主意,会用四五个字表达自己的意见”。——一岁半至两岁,“能约束大小便”。——二至三岁:“能拆叠纸张……认识画上的东西”,“能唱短歌,能和人交谈”。——三至四岁:“能剪纸,能画简单的图形。”初步思考问题,能把字组成词,语言较有意义,好发问。请聪明的先生们拿来和黑猩猩对比一下,上边列举幼儿的行为,有哪一样是黑猩猩能做到的呢?它们不但没有画过图、发过问、思考过问题,就是连二三个月婴儿的发笑它们也不曾有过。不到一岁的幼儿就已经喜欢穿花衣、爱美、喜欢别人夸奖,讨厌别人的斥责。他会装哭,会引逗人。十一个月,会拿他的玩具假装送给你,当你去拿时,他又把小手缩回来戏弄你,又报以得意的讪笑。你见过猩猩有这样的动作吗?哪里能说猩猩和三四岁的儿童相等?它们也并非缺乏相应的器官,它们本来有手可以写字画画,却从来也没有做过,他们有耳能听,有口能发音,但却没有真正的语言。而聋哑人可以用手势说话,没手的人可以用脚写字。这是什么问题呢?与动物之间的根本不同在哪里呢?心理学家分析,归纳人和动物行动的性质不同,在于动物的行为是本能的,是无意识的,而人的行为(不是单纯的行动!)则是有意识的、自发的、自主的,他能控制物质、改造物质。很明显,这种能力是超物质的,那就是来自精神实体的,这个精神实体有个别称,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灵魂”。当你否认人有灵魂时,这也正表现你是有灵魂的,因为无论是牛马或猿猴,既不会否认什么,也不会承认什么,因为“否认”或“承认”,都是理性行为,只有人才有这种理性行为。你曾注意过你的“想象力”吗?我们的脑袋只有一个哈密瓜那么大,但是当我们合上眼睛默想的时候,那就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大千世界”,那里真正是海阔天空,任你驰骋,无半点阻碍。你可以想身边的东西,也可以一下子跑到万里之外的南极去巡礼;你可以想象微观世界的原子核电子,也可以想象宏观世界的银河星系,连整个宇宙都被囊括在我们小小的头颅中,我们通常说的“脑海”,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雨果在《悲惨世界》里说:“世界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内心的活动。”我们的头脑还能设想出来不存在的东西,可以构思计划未来的东西,可以将已知的东西离解后重新组合成新的东西……这就是那些发明家、建筑家、画家、小说家发明创造的源泉,是人类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秩序的原动力。但是改造的对象是物质世界,那么能改造世界的原动力自然就是非物质高于物质的人。谁能说我们的想像力这样伟大力量是物理化学的力呢?人有灵魂最明显的证据表现在人的理智和意志上,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总起来说,就在于人是有理智的,而禽兽是无理智的;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而禽兽只是本能地为冲动所驱使。这里要插入一句:动物的生命活动,也不是单纯物理化学的力,而是较高的能力,我们称之为“觉魂”,但和灵魂有着本质的差别。人是有理智的,动物就没有,人能由已知推未知,能计划未来的事,动物就不能。特别是人具有抽象的能力,哲学上叫“抽绎作用”。说个简单的比方,人们说的“圆”和“方”就是抽象的概念,我们见到圆的方的东西,都是具体的物品,铜的、木的、泥的……但能把它们抽出一个共同点来,而去掉所有具体的材料,成为一个单纯的概念,这种概念只存在于人的悟性中,这种由具体而变成抽象的作用是纯粹的精神作用。这种精神作用,只能来自精神实体,那就是“灵魂”。你可以想一想,我们时常说到的什么智慧、能力、爱情、道德、罪恶……这一类的东西你看得见摸得着吗?这些就是抽象概念。如果理性证明人有灵魂,你还觉不清楚的话,那么人的自由意志证明人是有灵魂的,则是十分清楚、完全确定的了。对于人的自由意志你可能在理论上说不明白,但是在实际上完全能掌握运用。我们前面说的一岁多幼儿能约束大小便,就是他在运用自由意志了,这就是自由意志的表现方式。再比如你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饭,什么时候睡觉,选择什么色的衣服,想到什么地方去,等等,你都任意选择,不像动物那样被动,完全受环境所驱使。圣奥斯定说:“决定做与决定不做,是同一个我。”自由意志表现的最清楚的,莫过于人能相反自己本性的倾向而行事。绝食的人,虽然有强烈的食欲牵引和饥饿之苦,而对摆在面前的食物,仍然毫不为动。(你见过牛、羊绝食吗?)高尚的道德志士,能战胜各种私欲诱惑,而洁身自好。连《淮南子》书中还提到:“节欲之本,在于反性”。更有那为真理正义而牺牲自己最宝贵生命的无数英烈都表现了坚强的意志,那种反乎本性的能力,超物质的力量,和事物的本性能力,(更不用说物理上的力学!)是完全不相称的,是绝对相反的,只有承认有灵魂,才会有合理的解释。人有灵魂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就是每个人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哲学上称为“神我”。如果你感到这些名词不好理解,那就请你自己问问自己,你时时不断的说;我吃饭、我睡觉、我看、我听、我爱、我思想……究竟这个“我”在那儿?你解剖你的任何一部分,都解剖不出个“我”来。可是这个“我”却是全身的主人,“我”支配整个人的行为。生理学家说主管思想的是大脑,但是大脑也不能说是“我”,因为人的大脑是由一百多亿细胞组成的,它们之中并没有一个“领袖细胞”来指挥和协调大脑的行动。大脑至多可以说是身体的司令部,但那个“司令”在哪里呢?而这个“司令”(也就是那个“我”)看来他本身没有轻重大小,也没颜色形态,也没有驻扎某个定居点,因此哲学家称它为“神我”。人的一生经过婴儿期、儿童期、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有的细胞,经过新陈代谢,不知更换了多少次,但是“我”始终不变。这个无形的“神我”控制着有形的各个器官。也控制着心灵活动,正像一个人驾驶着一部汽车一样。如果不承认人有个无形的而具体的,单纯的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灵魂,则这些现象就无从解释了。只要你以真理为依归,只要你有勇气,你必然会追认这一古老的真理——人有灵魂。我国古代庄子就曾指出:“百骸、九窍、六脏、赅而存焉。”但是指挥它们的是谁呢?他得出结论说:“其有真君存焉。”“真君”就是灵魂。因为人具有理智的灵魂,才能掌握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灿烂的文化,他用巧妙方法来种植庄稼,来捕获野兽,他建起了精确复杂的摩天高楼,几十万吨的大海轮,制造了精密仪器、汽车、飞机、电子计算机、宇宙火箭、人造卫星,因为人有理智,人类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意见,聋哑人有手语,瞎子有盲文;人类对过去有回忆的历史,对未来有预计的蓝图(这些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这只是几个例子,别的你自己观察好了。除此以外,还有许多证据,证明人有灵魂。·人的道德观念和良心证明人是有灵魂的。谁都知道。人是有道德和良心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知道善当做,恶当戒。无论什么民族,无论什么时代,都讲良心和道德,就是无神论者不是也讲剥削穷人、欺负孤儿寡妇是罪恶吗?这种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你能说它是来自人身体的细胞吗?它和分子运动或血液循环,或人脑皮质的活动毫无关系。它是来自灵魂处的警钟,与物理无缘。我们钦佩一个人的伟大,钦佩他的高尚人格,绝不是尊敬佩服他那一百斤肉,而是敬佩他的高尚伟大的灵魂,你说不是吗?·人有永福的愿望证明人有灵魂。人都有追求幸福的希望,而且人所要求的幸福越大越好,一直到圆满无缺。人也都想活得长久,到什么时候呢?——长生不死,万寿无疆。但这二者在现世是找不到的,俗话说:“欲壑难填”,你的幸福越提高,你的欲望也越大,人生的苦恼也有增无减,只有来世的永远幸福才是圆满的。这便是不死不灭的灵魂所享的天福。这种希求是合理的,出自人本性的。如果说人追求永远的幸福是虚妄,就整个否定了人性,人生就是漆黑一团,陷入混沌之中,什么也谈不上了。(千万别自暴自弃!)·人类对灵魂的信念,证明了人有灵魂。古今中外普遍地坚信人有灵魂,《礼:郊特牲》上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所以要祭祖。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黄宗羲曾纠正旧医家的说法,“肾藏精与志,非也……神与意与志,皆魂之所为也……”昭昭灵灵者是魂;运动作为者,是魄……死而不亡。”(破邪论)。中国人的烧纸、送寒衣,是承认人的灵魂不死。古埃及人的木乃伊,更说明他们相信不死的灵魂将来和肉体复活起来。不但所有宗教教徒信有灵魂,就是自称不信神的人也隐隐约约地承认人有个灵魂,如他们说:“脏污的灵魂,触及人的灵魂”……又说心灵,灵明,建设人心,精神不死等等,那是指什么?难道是指人的骨骼和肌肉吗?人的这种灵魂不死的信念是不可能虚构的,如果在这上边错了,那人什么真理也不能认识了。·许多大科学家都相信人有灵魂,更可以使你放心大胆地去信从。前面提到了许多有宗教信仰的科学家都相信有灵魂,近代著名的生理学家,英国的谢灵顿、德国的缪勒和费留格等,只承认动物的非随意动作是反射,而随意运动则是由灵魂主宰的。现代的脑神经生理解剖学的专家中,像澳大利亚的艾克尔司(J.Eccles)、英国的哲学家波普尔(K.Popper)都宣扬二元论,认为精神还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和物质不一样,认为精神或意识不能用物质来解释。前苏联的一个心理学家抱怨说:英美的心理学家越来越后退了,因为他们说,人的许多心理活动,没有灵魂便无法解释。·善恶报应须要有个灵魂,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欧阳修也说:“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泷冈阡表》)。立功受赏,犯罪受罚,不但理所当然,也是制裁人行为的有效方法。你说国家法律给了人制裁,用不着死后再用赏罚了。请看以下事实:历史上有无数冤死的好人,又有许多作恶多端而寿终正寝,他们在哪里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俗话说:“好人不常寿,坏人活千年”。《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借小春之口说:“世上每每有许多好人倒得不到善终,那些坏人倒得好结果。”(第九十回)。而且世上的事如此颠倒,常使人抱怨上天不公,比如有人说:“清廉的命穷,贪图的运通,方正的行不动”(见薛论道《朝天子;不平》)。这可以说是普遍现象。又有人说:“越是高尚,就越不幸福”(契诃夫)。古语也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也许说:他们已名留千古,这就是赏报。可是那没留下名的又如何呢?所以吴渔山作诗说:“若非死后权衡在(赏罚),取义成仁枉圣贤”(冤枉了行善的)。比如像岳飞、文天祥等,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最后落了个酷刑冤死,公理正义在那里去找呢?再有世间的赏罚,多有不称其功过,杀了一个人被判死刑,杀了一百个人的,也是一死了之。因此必须有赏罚公平合理的地方才能服人之心。而且为矫正人心,安定社会,讲来世的赏罚也是必要的。
否定人有灵魂,不但荒谬悖理,而且降低了人的身份与地位,毁灭了人的前途、理想和希望,丧失了道德标准,根除了社会秩序的基础,减弱了人类进步的动力,便人感到前途茫然,漆黑一团,失去了社会指南和奋斗目标。人既和猪狗一样,活个几十年,一死百了,那就吃点喝点,“今朝有酒今朝醉”,还干什么自找苦吃,去发展文化呢?现代社会的紊乱,不能不说是自私自立,损人利已的“享乐主义”造成的,而享乐主义又是否认或漠视灵魂存在的结果。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于物质,高于物质不死不灭的灵魂。因此每个人都有着无限远大的理想和希望,纵使到人被人遗弃的地步,到了年老体衰或绝症不治的地步,还是有所作为,还是有奋斗目标,还是有光明前途等待着我们。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而且每个行为都有它永久的价值!最后我们引证一位对“北京猿人”颇有研究的古生物学专家、天主教神父德日进对世界进化的最终目标的言论。他说:“一种在完全的死亡上断然停止的进化,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完全的死亡并不存在。进化要求精灵不死。人类的前进,只能通过爱情而终止于天主。”(见他著的《地质学概论》)附录:关于范缜的“神灭论”范缜是南北朝梁武帝时的一位思想家,他写过一篇否认灵魂的文章,题目是《神灭论》,被后来的唯物论者捡了起来,如获至宝,大加渲染称扬,胡适就一再称道介绍过,后继者颇不乏人。究其实,他那个被津津乐道的理论,一经剖析,就显得牵强附会,站不住脚了。他的“著名的”论据是:在人身上,形体是刀子,而“神”(灵魂)是刀刃(快度),如果刀子不存在了,刀刃也就随之而消灭了。有些人以为这个比喻说得恰当,便叫好起来。从这个比喻中,我们看出范缜还是承认人是有灵魂的,不过认为魂依附躯体而存在,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但比喻究竟归比喻,并不是证据本身,也不能代替证据,它只能起辅助作用,用的适当,能增加证据的力量,用得不恰当,反而减弱了力量。范缜用刀刃和刀的关系来比喻灵魂和肉体的关系就是不恰当的,他把灵魂看成肉体的依附品,依附品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某些“特性”,如物体的色、硬、冷、热等,刃就是刀子的依附件。灵魂虽然是无形的,但绝不是肉体的一个特性或附件,而是高于躯体和掌管控制身体的实体,怎能说成是躯体的依附品呢?如果要取比喻的话,那更好用人骑自行车的比喻,躯体是车子;而灵魂是骑车的人,二者相辅而行。如果车子坏了,人可以活得好好的,你不能说人同车子共存亡,遇难则同归于尽。如果说有什么关系,像刃和刀的关系相似的话,那可以说理智和灵魂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依附关系,或者肉体的大小轻重,也是这种关系。按照前面说的,灵魂具有的特性与性质,它是独立存在于肉体的,那么躯体归于尘土,它便可以脱壳而独立,并且没有东西将它消灭。至于说我们不能完全了解其性质,那就如同我们不了解电磁的性质或人的特异袱单摧吠诋杜搓森掸缉功能一样,人不能了解的东西还多着呢。人的灵魂不死不灭,不是正合了人的长生不死的愿望吗?在范缜的神灭论出笼后,当时就有许多人出来反驳。名士沈约写了一篇《难神灭论》,郑道子写了一篇《神不灭论》,这篇文章说:形神“名有所本,相因为用”,不存在衍生与被生的问题。又说:“神为生本,其源至妙,岂得与七尺同枯,户牖俱尽者哉!”郑道子很有科学头脑、哲学思想。神为生之本,即灵魂是人生命的根本,灵魂使人生活,灵魂一去生命便结束了。所以灵魂是身体的主使者,哪能说是刀子的刃呢!
提问者评价
哇,好长吖~!吥过,谢啦!~呵呵,这个问题好像有点白痴~!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8条回答
看看这个:灵魂的不变性,灵魂的永恒性,那是可能的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死后没有固定的灵魂,纵然活着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也都是活在刹那不停地变了又变而变变不已之中。照这样说,佛教既不相信灵魂,那末,佛教所说六道轮回与超凡入圣的本体,究竟又是甚么呢?这就是佛教特殊优胜的地方,既不看重自我的永久价值,却又更加地肯定了自性的升拔价值。佛教主张“因缘生法”“自性本空”,佛教看物质界是因缘生法,看精神界也是因缘生法。因缘聚合即生,因缘分散即灭,大至一个星球一个天体乃至整个的宇宙,小至一茎小草一粒微尘一个原子,无一不是假藉了内因与外缘的聚集而存在,除去了因与缘的要素,一物也不可能存在,所以,从根本上看,是空无一物的。这在研究物理化学的科学家们,可以给我们正确而正面的答案。至于精神界呢?佛教虽不承认灵魂的观念,但决不是唯物论者。佛教的精神界,是用一个“识”字作为命名,小乘佛教只讲六个识,是以第六识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大乘佛教增加两识,共有八识,是以第八识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我们把小乘的放在一边,单介绍大乘的八识。大乘佛教的八个识,前六识同小乘的名称一样,只是将小乘第六识的功用更加详实的分析,而分出了第七识与第八识。实际上,八个识的主体只有一个,由于功用的划分而给了它们八个名字,因为前七识的为善为恶,都会把账目记在第八识的名下;第八识是一切业种业因的仓库,这个仓库的总管是第七识,搬进搬出是第六识,制造作业是前五识。这样说来,第八识的功能,是在储藏,但不等于只进不出的守财奴。不断地由外面藏进去,也不断地从里面搬出来,藏进去的是行为影响心理而印入心田,称为业因或种子,搬出来的是心理促成行为而感受行为,称为业果或现行。就这样进而出,出而进,种子而现行,现行而种子,在一期生命之中是如此,转生到二期三期乃至无数期的生命中去也是如此,由现世今生的因果对流,到无数过去和未来世的因果回还袱单摧吠诋杜搓森掸缉,都不出于这一种子而现行与现行而种子的律则,因此而构成了生命的连贯与生死的相续。正因为种子与现行的经常乃至刹那不息地进进出出,所以第八识的本质,也在经常乃至刹那不息地变动不已,不要说这一生的第八识的质量与前后生是不同的,即使前一念到后一念也就不同了,正由于念念生灭念念不同,我们才会有浮沉生死而至越超生死的可能。所以,第八识的存在,便是存在于这一刹那变动的业因与业果的连续之间,除了业因与业果的变动连续,也就没有第八识的本质可求;正像水的潮流,是由于水的连续而有,离了相续不断的水性,也就没有潮流可求了。佛教教人修持解脱道的目的,就是在于截断这一因果相续的生死之流,等到第八识的作用完全消失,既不藏进去什么,也不拿出来什么,那就成了空性,那在佛教称为“转(烦恼)识成(清净)智”,不受生死的支配,而能自由于生死之中。可见佛教的第八识,并不等于永恒的灵魂,如果迷信有个永恒的灵魂,那么超凡入圣的解脱生死,也就成为不可能了。佛教在观念上否认有灵魂,在目的上也在否定第八识,唯有否定了由烦恼无明接连而假现的第八识之后,才是彻底的解脱。不过,第八识被否定之后,并非等于没有,乃是非空非有的智体的显照,而不是无明烦恼的缠绕不清。圣严法师的开示
你的灵魂已够穿越的了 这么多灵魂在回答你的问题 哪怕是千千万万里之外 或宇宙之外 这就是超越的灵魂 你说我是男的还是女的 马上回答 嘿 对了 不错 很好
科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消失,在其消失后应该会转化为别的形式的能量继续存活在宇宙中,那么按理说人死后的灵魂也不可能就此无故消失,至于是不是转化成你所说的灵魂穿越就不得而知,最大的可能就是变成了石头,有空看看走进科学吧!不要问SO白痴的问题!
有 在三界六道之中 阿弥陀佛 印度 美国都有真实的例子 可以自己找找
谁知道,我又没亲身感受,就算我亲身感受了又不能通知你
很科学的~一团原子要穿越分子应该不难吧!
灵魂 是有的 穿越我就不清楚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esqme 测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