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什么意思基布兹的特色及其奇迹成因是什么

国际先驱社区与农庄-4&以色列集体农庄基布兹
以色列集体农庄基布兹
在以色列农业经济中,集体农庄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基布兹(KIBBOUTZ)和莫沙夫(MOSHAV),两者在产权制度上基本一致,只是莫沙夫内部经营管理制度更为松散一些,这里我们只讨论影响最大的“基布兹”模式。
基布兹是以色列特有的一种社会经济组织,产生于20世纪初,在希伯来语中的意思是“集体定居点”。基布兹可以看作是犹太复国主义的产物,因为参与者大部分是一些受到过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犹太移民根据民主、平等和公平等原则建立起来的,所以它的实际运作过程也包含了一些带有明显社会主义色彩的主张和尝试,因为其发展的成果为世人瞩目,所以也被称作“成功的乌托邦”。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之中,尤其是在得到当时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等国支持的情况下,能以“建立一个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人人劳动、民主平等的理想社会”为目标来构建一种全新的集体生活体系,这种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而且后来一直坚持下来,办的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也足见这种模式的吸引力所在。最早的基布兹农庄诞生于1910年,在当时犹太复国主义者纷纷涌至巴勒斯坦地区之时,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他们从当时的阿拉伯人手中购买大量的荒地,在恶劣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下,创造出了今天看来简直可以称为奇迹的“基布兹”,这充分显示了犹太民族高超的智慧和坚韧的品质,同时这一模式之下的特定的制度结构也是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其鲜明的特性与良好的社会凝聚力,以及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功,为1948年以色列建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并为建国初期经济发展乃至日后以色列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以色列曾经的女总理梅厄夫人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基布兹,很难想象以色列会是什么样子。”基布兹被以色列国内称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强大支柱”,可以说没有基布兹,就不会有今天的以色列,基布兹是以色列民族复兴的基石。
以色列的乌托邦式的基布兹农庄,因为其最初建立者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原因,同样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性,也正是这样的特征得以使得它能够在建立之初那种难以想象的复杂环境中生存并发展起来。基布兹的特点大致也体现在所有制、分配制度和民主管理等方面。首先,基布兹也是实行了高度的公有制作为自己的所有制形式。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在最初就是利用了“犹太民族基金”购买的,属于全体犹太移民共同所有,后来建国后政府收归国有,但是基布兹仍然可以集体租用,而基布兹中其他的生产资料和不动产,仍然是属于基布兹的集体财产。严格来讲,个人基本上是不允许拥有私有财产,这一点和南街村的“共产主义小区”奋斗目标基本一致。但其内部成员个人也可以部分拥有从基布兹得到的或自行购置的少量生活资料和动产,他在离开基布兹时只能带走这些个人财产及一笔以社龄计算的津贴。在分配制度上,与南街村的工资加供给的分配方式有所不同,基布兹基本是贯彻了马克思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分配制度的设想,实行特定条件许可范围内“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或者称作平均主义的供给制。基布兹内部成员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所需所求都是由机构统一供给、调配。在基布兹内部不实行工资制,只领取有上限的生活津贴,同时为了方便对外联系,每个成员定期发给少量的零用钱,除此之外的额外收益也要充公,交给集体统一分配。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平等原则下的民主管理体制。基布兹成员有比较大的权利。全体成员大会是其最高权力机构,一般每月召开数次,一切有关农庄的重大行动方案都要在得到全体成员大会的批准后才可实施,其中大会下设管理委员会,是基布兹的核心领导和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农庄日常的政治、经济、文教、治安等社会工作。同时还设立众多的专门委员会来负责某些特定领域的具体事务管理。在基布兹内部,人人平等,表现在劳动上就是劳动虽然没有成为第一需要,但是却是人人都自觉遵守的社会准则,而且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整个农庄的管理体制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原则
&--------------------------
基布兹”是希伯莱语,意即群体。基布兹内部基本采用供给制,按需分配。组织统一建房,同一标准,大家待遇一样。在基布兹内部,成员共同劳动,按需分配,实现内部民主和平等。外部人员加入基布兹,必须充公其财产(就像老曲说的,财产都交给他保管,放在大保险柜里。)基布兹食堂就餐是免费的,各取所需。基布兹成员十分热爱基布兹,享受基布兹给他们带来的和平与安宁,并努力为基布兹创造财富。但现在,在时代大潮的涌动下,现代“伊甸园”的基布兹走到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基布兹成员<font COLOR="#岁的科恩太太无限感慨说:“我们创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曾认为这种方式将永久持续下去……但现在发生了什么?在挑战面前,以色列社会也在反思。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等,譬如,我一家是六七口人,但我的邻居是一个寡妇,我们在吃穿用、劳动量上怎么可能平等。需要变了,环境变了,基布兹必须改变。但基本的理念不会改变。”
------------------------------
基布兹,希伯来语意为“集体定居点”,也有称为人民公社、集体农庄。基布兹在以色列人民的历史和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一个农庄成立于1909年,其创业先辈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移民,在加利利湖地区建立了一个由工人成员拥有的独立农场。大多数的基布兹成立于以色列1948年建国前后,这些二战期间遭法西斯大屠杀的逃生者、流浪者逃难来到了以色列,怀着重生的信念,创建了大大小小的基布兹,在这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一切财产和生产资料为全体成员所共有,俨然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基布兹大力发展农业,在动荡年代,养活了以色列大多数的人口;如今,这里生产的农产品依然垄断国内超市,并且在欧美市场上以“最优等”的价格出售。近年来,基布兹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建立了许多旅游景点,吸引着无数的观光者。&&
家家户户都是一栋栋形态相似的小洋房,因为基布兹采用供给制,公社统一建房,采用同一标准
每个小楼周围都种满树木和花草,环境怡人
Ein-Gedi很安静,整个农庄里人特别少,萨博说大家都在工作
以前,基布兹成员家里一般没有厨房,大家都在集体食堂就餐,食堂里除专职炊事员外,全体成员都要轮流到食堂帮工。不过随着改革,从一日三餐在食堂就餐制改为只做午餐,早晚自己在家里吃。看资料说,义工或者留宿者,基布兹都会提供免费的一日三餐,而且非常丰盛。鸡牛蔬果随便吃,饮料甜点水果管够。而且都是自己种植生产加工,绝对健康又美味。可惜时间太短,没有机会尝尝这里的饭菜。
不仅是吃饭的方式发生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基布兹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进行着变革。越多越多在基布兹出生长大的年轻人不再满足这里传统、单调的生活方式,前往特拉维夫等城市或者国外寻找一种丰富多彩生活,不过,很多年轻的外国青年却来到这里,利用假期或者业余时间在基布兹做义工,成为这里新面孔。抛开其他因素不说,单是这里的自然环境也足以吸引你在这里停留。
短短的几个小时,还完全无法领会基布兹这种以色列集体农庄特有的生活方式和运作模式,只能从外在自然环境感受这里安逸舒适的生活氛围,不管怎么说能生活在出门就是大树和花卉的地方是件幸福的事情,即便面临变革,也希望这份环境带来的幸福能保持下去。&
从以色列"基布兹"的变迁谈起
&&&&&#9632;黑龙江 曲伟&
  以色列的“基布兹”闻名世界,在《犹太人百科全书》中给它的基本定义是:“一个自愿组合的集体社区,主要务农,在那里没有私人财产,它对它的成员及其家庭的一切需要负责。”在以色列全国各地,从北部的戈兰高地到南边的红海,大约有12万人生活在269个“基布兹”中。以色列的“基布兹”目前拥有农场的比重约占全国农场的80%;有377家工厂建立在“基布兹”中。“基布兹”人口虽然仅占以色列人口2%,而它的农业产值约占全国38%,工业产值占全国8.4%,旅游、娱乐和商业服务也成为“基布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布兹”历史比较悠久,有着顽强的生命力。1909年是“基布兹”初创时期,当时一批年轻的拓荒者在加利利海边的哈代拉附近沼泽地竭泽而居,就是“基布兹”的雏形。1920年到1990年“基布兹”的数目由12个增加到270个,平均每年增加约4个;人口也由805增加到12.5万,平均每年增加1800人。近10年间,“基布兹”处于稳中略有下降的状态。今天,“基布兹”逐步向第二、三产业发展。原来只有15%的成员从事农业。越来越多的“基布兹”经营商业服务事业,诸如洗衣店、餐馆、幼儿设施和游泳池等。他们已经成为商业性旅游、周末购物和娱乐的中心。
  为了适应时代变迁,“基布兹”及时调整生存理念。初期的“基布兹”为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目标已经奋斗数十年;而现在作为一项绝对权力,分配上完全平等政策几乎已经失效。“基布兹”普遍努力缩小向成员提供诸如食品、保健和教育等方面社区服务;
  过去“基布兹”成员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根据家庭规模每个月获得津贴,对津贴做出的分配要完全用于特定项目如衣服、报纸和节假日等,现在日益增多的“基布兹”开始对从事重大工作任务的人支付较高的报酬,或对“基布兹”以外的工作给予高额薪金。成员们的预算已经扩大,允许更多的消费选择;
  过去在工作场所,要求自己动手,禁止雇用工人,在一种轮流制度下,部门经理被选出来在规定的任期任职,然后被替换。唯一得到允许的“基布兹”以外的工作是为“基布兹”运动工作。现在就“基布兹”内部的工作场所而言,成员们具有某种拒绝权。他们可以在“基布兹”外面工作,对于雇工甚至输入劳工也没有限制。目前成员们只占“基布兹”工业部门劳动力的40%;
  过去在“基布兹”社区内部实行共同负责的互相帮助,满足个人的全部基本需求,包括就业、住房、食品、衣服、运输、保健、教育。现在这些原则多数原封未动,仅仅是范围大大缩减。“基布兹”对食品、能源、衣服、运输、房屋维修、课外教育和某些基本医疗费用的账单包销都有明确规定,成员们需要支付那些超出规定的部分;
  过去“基布兹”实行自我管理,集中体现在成员大会上。决定重大问题,直接选出多个委员会和公务负责人。现在许多“基布兹”仍然举行大会,但是直接参与民主的做法已被代议制机构和投票选举所替代;
  过去全部资产共同所有和生产资料共同控制,由全体成员均可参加的大会做出关于各个部门的重要决定。现在全部“基布兹”资产仍归社区所有,但是成员们对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已大大缩减。非“基布兹”成员被任命为工厂厂长与经理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过去作为社区教育思想的一部分,“基布兹”儿童在幼儿园中长大,那里有卧室、游戏室和学习室,父母只能在工作之余同子女共度时光。现在“基布兹”生活已经变成“以家庭为中心”,所有儿童都由他们的父母抚养并且住在家里;
  过去“基布兹”规模比较小,社交与文化生活的特点是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家庭。随着有线和卫星电视、录像机、个人电脑的出现,这种集合在一起的感情逐渐淡薄。
  现在“基布兹”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贫穷的和富裕的“基布兹”之间、“基布兹”内部富裕的和贫穷的成员之间差异越来越大;力图坚持旧的原则的“基布兹”和不坚持旧的原则的“基布兹”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一些不盈利的“基布兹”不得不做出重大调整以便生存下去。他们面临的机遇主要是每年有数以千计的来自国外的年轻人作为志愿者到以色列各地的“基布兹”去工作,他们不要报酬,只要获得一笔象征性的酬金、全部膳宿供应和对“基布兹”设施的使用,包括游泳池和迪斯科歌舞厅。这个志愿者计划,可以使“基布兹”得到季节性工人和经济储蓄;也可以使志愿者得到感受与众不同生活方式的独特机会。所以,“基布兹”有时像一个旅游品牌。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农村仍然存在的极少数例如华西村、南街村,乃至黑龙江省的兴十四村等办得很好的村,往往也有与以色列的“基布兹”相似的组织管理形式。同时,以色列的“基布兹”面临进入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中国的国营农场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华西村、南街村、兴十四村等公有制为基础的村同样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关注以色列的“基布兹”现象,“基布兹”的某些成功做法,也许值得我们的国营农场和公有制经济村借鉴。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以色列的瑰宝——神秘国度的人间奇迹:“基布兹”短篇小说选 【馆藏,稀缺版本】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以色列的瑰宝——神秘国度的人间奇迹:“基布兹”短篇小说选 【馆藏,稀缺版本】(图1)
店主昵称:
电&&&&&&话:7
售&&&&&&价:40.00元
全部图片(1张)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疑难解析
&&&&&&摘自高放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疑难解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如何认识以色列的基布兹社会主义?
&&&&一、以色列基布兹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基布兹”(Kibbutz)是希伯来语“集聚”、“团结”、“集体定居点”的音译,它指的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农业公社或集体农庄,它既是一种农业经济实体,也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自治组织。基布兹是以色列的一大特色景观。
&&&&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一批主张把犹太复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原则融合为一体的俄国和波兰的青年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他们认定自己既属于工人阶级,但同时又是犹太人。(参见[
美]劳伦斯?迈耶:《今日以色列》,16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他们提出了“劳动复国”、“劳动征服一切”的口号,满怀着重建国家的理想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参见高放:
《社会主义在世界和中国》(增订本),290页。)19世纪末,少数犹太移民在巴勒斯坦所从事的农业试验大多数都失败了。土地的贫瘠、经验的匮乏、疾病的困扰以及阿拉伯人的仇视,使得个体犹太农民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后继者显然吸收了先驱者的经验,他们组织起来,试图依靠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1909年底至1910年初,第一个基布兹――德加尼亚基布兹在约旦河谷南端金纳雷特(Kinneret)湖畔的德加尼亚(Degania)地区建立起来。这个基布兹最初只有7名成员,他们集体劳动、集体生活、集体拥有并且保卫自己的财产和安全。第一个基布兹的成功显然给了纷至沓来的犹太移民以启示和鼓舞。随后,基布兹借助于集体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基布兹的数目也不断增多。1920年,在初期基布兹运动的基础上成立了犹太工人总工会,其目的就在于使自己成为巴基斯坦托管地内的犹太工人家园和未来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雏形。(参见王志刚:《评介〈犹太人和国家〉》,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4)。)犹太工人总工会的建立和活动反过来又推动了基布兹运动。到1947年以色列建国前夕,基布兹的数量已增至145个。以色列建国后,基布兹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20世纪末,以色列的基布兹总数约300多个。几十年来,基布兹的规模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小的基布兹约200人左右,大的则有2000人,大多数基布兹的规模则在400人至600人之间。据统计,全以色列在基布兹生活的人口大约有10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左右,占全国农业人口的大约一半。基布兹成了以色列的一大特色。它被一些人誉为以色列的“社会主义小岛”、“社会主义奇迹”或“共产主义村社”。
&&&&二、基布兹的生产、管理与社会生活
&&&&基布兹运动兴起时就确定了其奋斗目标,即“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没有剥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经济平等、政治平等的最先进制度”(参见:吴晋生、吴红红:《以色列的共产主义村社――“基布兹”》,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4(1)。)。在其发展过程中
,基布兹逐渐确立起了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1)所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和个人收入均归集体所有。除分配给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外,基布兹成员不拥有任何私人财产。(2)实行个人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制。在基布兹内,没有商品,也没有货币。基布兹成员所需要的一切,从住房、卫生、教育和食物,都由基布兹负担。他们在公共食堂就餐。他们的子女由公共托儿所与学校抚养和教育,直至成年后成为基布兹成员。(3)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基布兹成员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权利一律平等,人人在生活用品的享用、选举、教育、娱乐、休假等方面都享有同等资格。(4)各尽所能,禁止剥削。在基布兹,凡是有劳动能力的成员都必须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无劳动能力者则由基布兹提供生活保障。基布兹既没有雇佣劳动,也不允许其成员受雇于人。虽然外部几度风云变幻,基布兹的这些基本原则自确立之后却始终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成为基布兹几十年来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柱。
&&&&在上述原则指导下,基布兹人的劳动生产、政治管理与社会生活都有自己的特色:
基布兹人把生产劳动视为创造财富、保持集体凝聚的巨大力量,所有有劳动能力的男女成员都积极而热情地参加集体劳动。劳动光荣是人们的基本理念。即便是国家议员和政府要员,
只要他是基布兹成员,每年必须回来参加劳动一段时间。基布兹成员一年中大体上只干半年活
,其余时间则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娱乐或外出旅游。基布兹对各种工作实行轮换制度,因为这既可以克服劳苦不均现象,又可以避免枯燥感。轮换期有长有短,一般是一年轮换一次。但从事较高技术含量工作的人则相对稳定一些,他们往往只是象征性地轮换一段其他工作后又重新回到自己的专业岗位。
&&&&早期基布兹惟一的经济支柱是农业。这时,农业生产劳动本身就是基布兹人的目的,而产量本身并不重要。随着农业技术的极大提高,基布兹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农产品不久自
给有余,而且还远销他国。农业有了大发展之后,绝大多数基布兹又先后发展起了工业。现在几乎每个基布兹都有自己的工厂,从时装、食品、家具到电子设备、农业机械和灌溉设备以及计算机、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都有生产。其中相当一部分还用于出口。为了增强工业品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一些地区的基布兹走上了联合的道路,建立起了较大规模的区域性联合企业
。农业的机械化和高科技化使得基布兹的农业人口日益减少,越来越多的基布兹人转入了工业生产。不少基布兹的工业人口已超过农业人口。旅游业也是基布兹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总体上看,今天的基布兹早已不再是原来的那种纯粹的农业组织,而是变成了农工商综合体了。
&&&&基布兹实行全体成员民主管理制度。凡年满18岁并服满两年以上兵役者可申请加入基布兹
。申请者要经过一年的考察后方能成为正式成员。凡表现不好、屡教不改的基布兹成员,全体成员大会可以决定将其开除出去。每个基布兹的最高行政领导是秘书长。秘书长下设几个专门委员会,如教育委员会、生产计划委员会、财务委员会、住房委员会、卫生委员会等。各委员会主任与秘书长一起组成基布兹的执行机构――秘书处,负责处理基布兹的日常事务。秘书长和各委员会主任都由基布兹全体成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2年至3年,专职专任。各委员会的委员则由不脱离生产劳动的基布兹成员轮流兼职担任。有关基布兹的各种重大问题均由全体成员大会讨论决定。基布兹每周六召开全体成员大会,讨论并通过基布兹的预算和生产计划,批准接纳新成员,对管理者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等等。
&&&&基布兹的集体生活方式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早期基布兹特别强调平等的集体生活。每个基布兹成员都过着一样的生活,穿一样的衣服,在一起吃饭,每个家庭的生活用品也完全
一样。虽然随着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但集体生活方式却奇迹般地保持了下来。基布兹建造了各种必要的生活设施,尽量满足每个成员的要求。公共食堂是基布兹的中心。每个基布兹成员都在公共食堂就餐。吃饭采取自助餐的形式,多种主副食由每个人自己挑选。虽然后来许多基布兹给每个家庭发了存放水果、饮料的电冰箱和制作糕点的烤箱等,但人们的一日三餐仍习惯于去公共食堂。基布兹成员的住宅大多为花园式的二层别墅,未婚者也都有单间住所。房间内的一切全部从基布兹领取。住宅周围种满花草树木,环境优美。附近有游泳池、运动场、俱乐部、文化室、洗衣房、育婴室、托儿所、幼儿园、少年之家、老年之家等。基布兹的生活消费品统一采购,定期登记领取。基布兹成员外出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时所需交通工具也由基布兹提供。但每个家庭的生活也并非千篇一律,因为在花费差不多的前提下,各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自己选择物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基布兹人的子女从小就过集体生活。婴儿出生后交育婴园,一年后转入托儿所。孩子在4―5岁时进入幼儿园,7岁上小学,13岁之后进入少年之家,18岁中学毕业后服完两年兵役,方可申请加入基布兹。这样,基布兹人由于长期过集体生活,集体观念、平等意识极强,而血缘观念、家庭观念则较为淡漠。
基布兹对以色列社会的影响及其面临的挑战
&&&&虽然基布兹人口在以色列总人口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相比较而言,基布兹对以色列社会的影响却要大得多。在政治方面,1930年在巴勒斯坦成立了以色列工党。该党以基布兹和犹太工人总工会为社会基础,主张犹太复国主义和犹太社会主义。党的创建人和领袖本―古里安、艾希科尔、梅厄夫人等都在基布兹劳动过多年。以色列建国之初就宣布以犹太复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平等主义作为立国三原则。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到1977年的工党执政期间,8个政府总理中的4个以及1/3的政府部长来自基布兹。1948年成立的以色列统一工人党也以基布兹为依托
。至今工党和统一工人党仍然掌握着基布兹,其中工党掌握着约2/3,统一工人党掌握着约1/3
。在经济方面,占全国人口的3%的基布兹(全国只有6%的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着全国35%的土地。它所生产的农产品占全国农产品的60%和全国出口农产品的40%,全国棉花产量的80%以上。在文化方面,起源于基布兹的民间歌舞、艺术、节日已经成为以色列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基布兹的乐队、合唱团、艺术团、博物馆等都非常出色。基布兹舞剧团还是以色列舞剧团三大舞团之一。在军事方面,每个基布兹都是一个准军事组织,基布兹成员都有武器,他们平时生产,战时打仗。以色列建国后,相当数量高素质的基布兹民兵直接转变成了国防军
。同时,由于基布兹青年长期过着集体生活,他们也成了国防建设的优秀后备军。在1967年的“六五战争”中,以色列30%的空军和近1/4的陆军军官是基布兹成员。
&&&&基布兹对以色列社会的发展起过独特的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基布兹在其自身发展中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首先,基布兹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是早期犹太移民为了生存与安全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准军事组织,它所建立起来的一些基本原则也都与此相关,尽管在思想渊源上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原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随着安全环境的改善,一些带有深厚军事色彩的组织原则与组织机构不可避免地会走向衰落。其次,基布兹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与私有化观念的侵蚀。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在商品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基布兹不要商品、市场、货币的供给制和平均分配制遇到了强大的挑战20世纪末叶以来,各基布兹已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私有化现象。私有化主要出现在消费资料领域,但继续发展下去会不会触及生产资料未可知。再次,新一代基布兹人观念的改变动摇着基布兹的思想根基。基布兹已经走过了三代人的历程。第一代早期的创业者都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们对变化了的世界感到迷茫,对新一代的思想和行为感到忧虑甚至失望,认为“背叛”了他们当年开创的事业。但这一代人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凋零。第二代出生在基布兹,成长在动荡的岁月
。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才有了基布兹的兴旺和繁荣。他们构成了基布兹的中坚力量。他们不反对改革,但对新的观念持比较谨慎的态度。第三代基布兹人生长在相对富足和繁荣的环境里
。他们并不满足于基布兹的现状,渴望变革,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兴趣。第三代基布兹人与继之而起的更新的一代――第四代基布兹人,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基布兹的未来。最后,基布兹还面临着来自莫沙夫的挑战。莫沙夫(Moshav),希伯来语原意为“建立在合作组织基础上的农业定居点”。莫沙夫与基布兹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一种农业合作组织,它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房屋等归农民自己所有,田间劳动所得主要部分归集体所有,由集体掌握,实行按劳分配,同时还在集体购销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实行合作。莫沙夫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第一个莫沙夫建立在杰兹里勒河谷(Jezreel Valley)的纳哈里亚(Nahariya)。莫沙夫主要是为适应新的大规模的犹太移民的需要而出现的。因为加入基布兹的条件非常严格,同时基布兹的集体生活也使不少人望而却步。以色列建国之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犹太幸存者以及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如潮水般地涌向巴勒斯坦,其总数达60余万。当时国家非常希望基布兹能够敞开大门接纳移民,为国分忧。然而,一方面,只有45万成员的基布兹无力接纳如此大量的移民,另一方面,基布兹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原则和标准。于是莫沙夫便在国家的扶持下迅速发展起来
,消化了大量移民。基布兹对移民的态度不仅客观上招致了不满,同时,莫沙夫的迅速发展也对它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到20世纪末,莫沙夫占全国农业人口的一半左右,控制着全国1/3的耕地,几乎与基布兹平分秋色。在同莫沙夫的竞争中能否经受住冲击,这也是基布兹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蒲国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色列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