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有一只飞升后的49王宝宝,64级的赤焰金龟兔、 那我作为49的我可以带吗?

我要各种神话中的神兽名称_百度知道
我要各种神话中的神兽名称
如题,只要名字就可可以好的话可以追加积分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四大凶兽:饕餮、混沌、穷奇、梼杌四大神兽: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其他:
头像鸡,颔像燕,颈像蛇,胸象鸿,尾像鱼。五德之鸟。
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 《山海经·图赞》说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是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命。人的世界有十二个国家,分别由十二个王来统治。王不是以出身或功绩来评选,而是由天命来决定。麒麟就是传达天命,为自己的国家选出王者的神兽。
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厌恶的恶人,根据《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这个不可教训的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兽,《神异经·西荒经》记“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已然是一派怪异扭曲的形象,与其说是魔兽不如说是生化实验失败核泄漏的产物。
古代神裁制度下产生的著名神兽,又被称为“法兽”。根据《论衡》和《淮南子·修务篇》的说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样貌大致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有一只独角,据传角断者即死,有被见到长有双翼,但多数没有翅膀。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后世常将普通羊饲养在神庙,用来代替獬豸
黄帝巡游至东海,遇之,此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
《轩辕本纪》 、 《抱朴子(极言)》 、 《瑞应图》有载。
别名九头鸟。色赤,似鸭,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爱入人家烁人魂气。亦有说法称九首曾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此疑为个例)
《三国典略》 、 《岭表录异》 、 《正字通》 、 《古风》有载。
人形兽,齿长三尺,其状如凿,下彻颔下,而持戈盾(应有一定智能)。曾为羿于寿华之野射杀。
《山海经(海外南经)(大荒南经)》 、 《淮南子(本经训)》有载。
【横公鱼】
生于石湖,此湖恒冰。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
《神异经(北方荒经)》有载。
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
《偃曝馀谈》有载。
【重明鸟】
在《拾遗记》中说,尧在位七十年,有积支之国,献明鸟,一名双晴言在目。状如鸡,鸣似凤。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飞。能抟逐兽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或一年来数次,或数年都不来。国人都全洒扫门户,以留重明。如重明鸟未到的时候,国人或刻木,或造铜像,
为此鸟的形象,放在明户之间,则魑魅之类,自然退伏。所以到了现在,都刻木像、造铜像或画图像,故现在画鸡于门上。
在《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就是叫做毕方。《海外南经》:「毕方鸟在东方,青水西,只有一只脚。」而《淮南子.汜论训》中说,木生毕方。因而有说毕方是木精所变的,而形状是鸟、一足、不食五谷。《在文选.张衡〔东京赋〕》中说:「华方...老父神,如鸟,两足一翼,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也。」而《韩非子.十过》中说:「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秦山之上,驾象车而蛟龙,毕方并害。袁珂说华方是凤,凤为太阳鸟,故「见则其吧有讹火」。《骈雅》:「毕方,兆火鸟也。」凤即为神,也是灾难的象征。《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大风为害,尧乃使羿...缴风于青邱之泽。」大风即大凤。《淮南子》「木生毕方」是受五行思想的影响所玫,意即木生火。因毕方为火鸟故用毕方代火,非指毕方生于木。
【远飞鸡】
又名翻明鸡、目羽鸡。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还。(鸽子的异种)
《洞冥记》有载。
有点象狸,白色的尾巴。养之可以解忧愁。(高级宠物)
《山海经(中山经)》有载。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长尾,能发巨声。行走时衔着尾巴,休息时盘着尾巴。
《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应声虫】
居于人腹。宿主每发声,腹中便有小声效之,且会越来越大。以雷丸可治。(腹语?)
《续墨客挥犀》 、 《隋唐嘉话》有载。
又名要离。泽精,人形,大概十几公分高。黄衣黄帽,称黄色小车,日驰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报信(亦有捉鱼之说)。历史上也有人名(吴王僚子,猛将)、塔名为此。
也称龟趺。形状像乌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又叫宪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狱讼之事,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虎是威猛之兽,可见狴犴的用处在于增强监狱的威严,让罪犯们望而生畏。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 天庭。 古时候人们也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现在很多中国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汉书“西域传”上有一段记载:“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尿牛”。孟康注曰:“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但经过朝代的转变,貔貅的形态比较统一,如有短翼、双角、卷尾、鬃须常与前胸或背脊连在一起,突眼,长獠牙。到现在常见到的貔貅多是独角、长尾巴。
也叫鸱吻、鸱尾、好望,等。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好音乐。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传说形如狮,喜烟好坐,佛主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夔】(kui)
《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传说中国东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体和头象牛,但是没有角,而且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据说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夔,用它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里,使黄帝军士气大振、蚩尤军大骇。
夔与天地同生 世上只有三只 以上是第一只 第二只乃秦始皇所杀 但秦始皇没有黄帝的功业 所以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没那么神奇了。
“禺疆”为传说中的海神、风神和瘟神,也作“禺强”、“禺京”,是黄帝之孙。海神禺疆统治北海,身体象鱼,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双头龙;风神禺疆据说字“玄冥”,是颛顼的大臣,形象为人面鸟身、两耳各悬一条青蛇,脚踏两条青蛇,支配北方。据说禺疆的风能够传播瘟疫,如果遇上它刮起的西北风,将会受伤,所以西北风也被古人称为“厉风”。
【猰貐】(yayu)
又称为“窫窳”(yayu)。传说猰貐曾是天神,被名为“危”的神杀死,后来被复活,但是变成了食人的怪兽。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人面龙身、大小和狸一样,也有的说是人面牛身马腿,或者说龙头虎身的巨兽(如图)。据说由于猰貐喜食人类,所以尧帝命令后羿将它杀死。
“祸斗”原本是指传说中居住在中国南部的少数民族,但是它被形容为外形象犬的妖兽,吞吃犬粪、并且喷出火焰。祸斗所到之处皆发生火灾,所以古人将它看作火灾之兆和极端不祥的象征。也有说法称祸斗吞食火,并且排出带火的粪便。祸斗应该是在神话中被妖魔化的中国南方部落的象征。
虚耗是给人招来祸害的恶鬼。传说虚耗身穿红色的袍服、长有牛鼻子,一只脚穿鞋着地、另一只脚挂在腰间,腰里还插有一把铁扇子。据说唐玄宗曾经在梦中见到一个小鬼偷盗了自己地玉笛和杨贵妃的香袋,玄宗叫住小鬼,鬼自称叫“虚耗”、喜欢偷盗他人的财物,也能偷去他人的欢乐、使他变得忧郁。玄宗大怒,立即唤人,于是有一个大鬼出现将虚耗撕成两半吃掉了。大鬼指的是钟馗。
【五通神】
中国传说中的五个淫魔,据说在南方作祟,曾经有“北狐南五通”的说法,五通神经常到人家中找寻美貌女子。其实,五通神也被称为五显神,是泰山之神的五个儿子。《聊斋志异》中有一些关于五通神的记述,称一名姓万的书生斩杀了其中三通,并且重伤了另一通,最后一通被金龙大王之女的丫鬟XX,最后X尽人亡。
【三足乌】
中国古代的太阳精灵、也被看作太阳运行的使者。中国古代传说太阳中居住着三足乌,人们敬仰太阳,三足乌也被作为祥瑞的象征来崇拜。据说由于三足乌一共有十只,不停地在天空中运转,导致地上遭受旱灾和灼热的煎熬。尧帝命令后羿将所有三足乌射杀,结果后羿射落九只、留下一只,从此太阳只有一个并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说法称三足乌是服侍西王母的精灵。
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人面马身,有虎纹,生鸟翼,声音如榴。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其实就是巨蜂,腹大如壶,蜇人,有毒,能杀人。《楚辞(招魂)》有载。
出名主要是作为老子的坐骑。但真正的原形是千年木精(土精成形是玉羊)。《嵩高记》、《录异传》有载。
形状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铁为食。排泄物利如刚,可作兵器。《神异经(中荒经)》有载。
山神,人脸猴身,一足,能说人话,而且会变化,特别喜欢吃虾蟹。 《神异经(西荒经)》 、 《国语(鲁语下)》 、 《诉异记》有载。
又名火光兽。生活在火山中(非现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烧的森林),重百斤(体形应甚大),毛长接近一米,细如丝,见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制成“火烷布”(如果脏了用火一烧就可变干净)。《神异经(南荒经)》、《十洲记》有载。
一足鸟,招大雨。 《说苑(辨物)》有载。
别名诞。人面兔身,能说人言。喜欢骗人,言多不真。其肉鲜美,但吃了后也无法说真话了。《神异经(西南荒经)》有载。
【民鸟】(此为一字)
嘴为赤色,身为翠色。可御火。《山海经(西山经)》有载。
鸟,形状象蜂,和鸳鸯差不多大(可能就是一种巨蜂)。蜇兽兽死,蜇树树枯。《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山海经》:“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蛰鸟兽则死,蛰木则枯。”
蛇,身长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时于水中用尾巴钩岸上动物食之。《水经注(若水)》有载。
类猪,黑色,前后皆有头。述荡则是左右有头。《山海经(海外西经)(大荒西经)》、《周书(王会)》有载。:
象白鹿,但有四角。招大水。 《山海经(中次三经)》有载。
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可以预见丰年。 《山海经(东次四经)》有载。
【山蜘蛛】
巨蛛,大如车轮,其丝可止血。 《南部新书》有载。
大体如蛇,但有四翼,发磐磐之音。见则大旱。 《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南海蝴蝶】
巨型蝴蝶。有人曾捕之,去掉其翅膀和须足,仍有八十斤,极其鲜美。 《岭南异物志》有载。
【幽安鸟】
类似有条纹的小猴子,经常发笑,看见人则躺倒,因叫声得名。 《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猪状兽,脚后有突起,声音就像狗叫。应该是有操土之能。 《山海经(南次二经)》有载。
《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类马,白身黑尾,头有一角,利齿,四足为爪,发音如鼓声。以虎豹为食。一说可御兵。《山海经(海外北经)(西次四经)》、《管子(小问)》、《周书(王会)》有载。
马身鸟翼,人面蛇尾(与英招类似)。喜欢载人。《山海经(西次四经)》有载。
似羊非羊,似猪非猪。在地下食死人脑,能人言。用柏枝插其头方可杀之。 《搜神记》 、 《晋太康地志》有载。
身长数丈,类牛,青眼光耀明亮,四脚于土中,虽在动却不移开。唯灌酒能消。因为其为忧伤之气所聚,酒能忘忧,所以可消。《搜神记》有载。
水火之怪,为羿所杀。 《淮南子(本经训)》有载。
鹿身,头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说其为风伯。但我觉得应该是操纵风力大气的神兽更合理。 《楚辞(离骚)》有载。
巨鼠,居于冰下,重千斤,肉可食。皮毛可以制衣被,为御寒上品。用其皮蒙鼓,其声可以传千里,它的毛发可以召集鼠类。《神异经》有载。
类人,穿着破烂衣服,手为利爪。袭击单身旅人,喜食人脑。舌头暴长,有时伸出盘在地上休息,用烧烫的大石掷之,可杀。 《神异经(西荒经)》有载。
传说中神兽名。可禁凶害。其说始见于秦。
《山海经·西山经》 :“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禁凶。”
【三角兽】
传说中瑞祥之兽名。头生三角,王者法度修明则此物至。帝王仪卫有绘其像之旗。
《元史·舆服志二》 :“三角兽旗,赤质,赤火焰脚,绘兽,其首类白泽,绿发,三角,青质,白腹,跋尾绿色。”
【九尾狐】
省称“九尾”,亦称“九尾禽”。传说中的异兽。居青丘之山,食人。其说始见于先秦,至汉传为瑞祥之兽,象征王者兴。又,天下太平则现,象征王者子孙繁息。
《南山经》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耳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白虎通》 :“德至鸟兽则九尾狐见。”
传说中怪兽名。能喷水吐火,尧时出,作害人间,被羿射杀于北狄凶水之中。其说始见于汉。
《淮南子·本径训》高诱注:“九婴,水火之怪,为人害……北狄之地有凶水。”
【山犭军】
亦称“hui子”。传说中怪兽名。状如犬而人面,见人则笑,其行如风。其现为大风灾之兆。其说始见于先秦。
《山海经·北山经》 :“狱法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山hui,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传说中祥瑞之兽名。形似鹿而鼻生一角,可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其说始见于汉。
《宋书·符瑞志下》 :“角端者,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明君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书而至。”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又名烛阴,也写作逴龙。人面龙身,口中衔烛,在西北无日之处照明于幽阴。传说他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今文化史家认为,烛龙为北方龙图腾族的神话,其本来面目应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蜕变而来。其产生晚于女阴崇拜时代。
《山海经.大荒经》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又《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参阅龚维英《原始崇拜纲要》。
《楚辞.天问》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又《大招》 :“北有寒山,逴龙赦只。”
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 《淮南子·地形训》 )
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郭璞注《大荒北经》烛龙引《诗含神雾》①)
《万形经》曰:太阳顺四方之气。古圣曰:烛龙行东时肃清,行西时 ,行南时大 ,行北时严杀。(《易纬乾坤凿度·卷上》)
《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诸说大同小异,显系本自《海外经》和《大荒经》 。
字面意思常被误认为一种虫子,其实它是一种凶兽,形状似山羊,四角,能吃人。
《山海经》 :“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
相传为金地藏菩萨坐骑,又称“独角兽”,“地听”,“善听”,乃九华山镇山之宝。金地藏卓锡九华,立志修行,因有谛听昼夜相随,处处逢凶化吉,终成佛法。佛教尊称谛听为神犬,后人缘其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
谛听集群兽之瑞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形态别致,想象丰富。世人珍之为“镇宅之宝”、“庙堂之尊”、“天地精灵”和“万兽征物”,广泛纳为收藏。
谛听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唐开元末年,古新罗(今韩国)王子24岁的金乔觉,看破红尘,携白犬一只浮海来华,削发为僧。白犬伴金乔觉一路颠簸,卓锡九华。在共同苦修的75载中,白犬与金乔觉昼夜相随,处处使其逢凶化吉。贞元十年(794)农历七月三十日金乔觉坐化,白犬亦随之傍息。
神犬谛听的出现,九华山下的柯、吴、刘、罗四大家族就以犬为宠物、爱物、宝物饲养,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人寿长乐。从造型看谛听,它的独角其一是象征着能接受宇宙之信息,似为“天线”之用;(其二能起到护身保险之用,它的犬耳是听宇宙之音频、传递给信者分辨是非,它的龙身示为吉祥如意,它的虎头表示智勇,有困难勇往直前,决不退让,它的狮尾表示有耐性、有雄心,办任何事坚持就是胜利,它的麒麟足视为四平八稳,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为善为宝。
谛听貌似龙非龙、似虎非虎、似狮非狮、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是人们想象中的征物,社会上又缘称“九不象”。民间广泛认为此物沾有“九气”,即“灵气、神气、福气、财气、锐气、运气、朝气、力气和骨气”。能起到“辟邪”、“消灾”、“降福”、“护身”等作用。一些虔诚的佛门信众更是相信沾上谛听的“灵气”即能使家运昌隆,基业常青;孩子带上它则屈壮成长,长大能成为诚者、贤者、智者、悟者、觉者、寿者。成年人带着它就心想事成、大吉大利的!
《山海经》与《蛮荒记》怪物、神兽名称、简介一览
南山经卷一:1。 狌々:兽,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食之善走2。 鹿蜀:兽,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佩之宜子孙3。 旋龟:兽,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4。 鲑:鱼,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5。 类:兽,其状如狸而有髦,自为牝牡,食者不妒6。 犭尃訑:兽,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佩之不畏7。 尚付:鸟,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食之无8。 九尾狐:兽,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比较熟悉的怪物)9。 灌灌:鸟,其状如鸠,其音若呵,佩之不惑。10。赤鱬:鱼,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11。狸力:兽,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见则其县多土功12。鴸鸟:鸟,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土13。长右:兽,其状如禺而四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比较熟悉的怪物)'14。猾囗:兽,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15。彘:兽,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是食人16。?患:兽,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17。蛊雕:兽,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比较熟悉的怪物)18。瞿如:鸟,其状如?而白首,三足、人面,其鸣自号也(比较熟悉的怪物)19。虎蛟:鱼,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i20。凤凰:鸟,其状如鸡,五采而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比较熟悉的怪物)21。鲭鱼: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22。颙:鸟,其状职枭,人而四目而有耳,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西山经卷二1。[左羊右咸]羊:兽,其状如羊而马尾,其脂可以已腊2。 虫渠:鸟,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已暴3。 肥囗:蛇,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4。 赤鷩:鸟,可以御火5。 葱聋:兽,其状如羊而赤鬣(比较熟悉的怪物)6。 鴖:鸟,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7。 鳢鱼:鱼,其状如鳖,其音如羊8。 肥遗:鸟,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食之已疠9。 豪彘:兽,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10。嚣:兽,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11。橐[上非下巴]:鸟,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12。溪边:兽,其状如狗,席其皮者不蛊13。栎:鸟,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食之已瘿14。犭婴如:兽,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足人手而四角15。数斯:鸟,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16。[上敏下牛]:兽,其状如牛,而苍黑大目17。鹦鹉:鸟,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比较熟悉的怪物)18。鸓:鸟,其状如鹊,赤黑而两四足,可以御火19。鸾鸟:鸟,其状如翟而五采文,见则天下安宁20。朱厌:兽,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见则大兵21。白豪: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兽22。多罗罗:鸟,是食人(比较熟悉的怪物)23。蛮蛮:兽,其状鼠身而鳖首,其音如吠犬,其状如凫,而一翼一日,相得乃飞,见则天下大水(比较熟悉的怪物24。钦丕:鸟,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墨文曰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25。鼓:神,兽后变鸟,其状如人面而龙身,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26。文鳐鱼:鱼,状如鲤里,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27。招司:神,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28。天神一:神,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29。陆吾:神,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比较熟悉的怪物)30。土蝼:兽,其状如羊而四角,是食人31。钦原:鸟,其状如蜂,大如鸳鸯,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32。鹑鸟:鸟,是司帝之百服33。[左鱼右骨]鱼:鱼,其状如蛇而四足,是食鱼34。天神二:其神状如人而豹尾35。西王母:神,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比较熟悉的)36。狡:兽,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37。胜遇:鸟,其状如翟而赤,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38。白帝少昊:神(比较熟悉的)39。狰:兽,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比较熟悉的怪物)40。毕文:鸟,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譌火(比较熟悉的怪物)]41。天狗:兽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比较熟悉的怪物)42。彳敖彳因:兽,其状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是食有43。鸱:鸟,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44。耆童:神,其音常如钟磬45。帝江:神,基状如黄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浑敦无而目,是识歌舞46。红光:神47。讠雚:兽,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其音如{大集}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48。鵸余:鸟,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三首六尾而善笑,服之使人不厌,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又可以御凶49。当扈:鸟,其状如雉,以其髯飞,食之不眴目(比较熟悉的怪物)50。白狼、白虎、白鹿:兽51。白雉、白翟、鸮:鸟52。光鬼:神,其状人面兽身,一足一手,其音如钦53。冉遗之鱼: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观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54。交:兽,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55。穷奇:兽,其状如牛,猬毛,音如獆狗,是食人(比较熟悉的怪物)56。嬴鱼: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比较熟悉的怪物)57。鳋鱼:鱼,其状如囗鱼,动则其邑有大兵58。[上如下鱼]魮之鱼:鱼,其状如覆铫,鸟首而鱼翼,音如磬石之声,是生珠玉59。孰湖:兽,其状马身而鸟翼,入面蛇尾,是好举人60。囗:鸟,其状如鸮而人面,蜼身犬尾,其名自号也,见则其邑大旱 北山经卷三 1。 滑鱼:鱼,其状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 2。 水马:兽,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3。 雚疏:兽,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可以辟火 4。 囗鱼: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5。 何罗之鱼: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6。 孟槐:兽,其状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7。 习々之鱼: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 8。 [左鹿右霝]羊:兽 9。 蕃:鸟 10。橐驼:兽 11。窝:鸟,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12。耳鼠:兽,其状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飞,食之不采,又可以御百毒 13。孟极:兽,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是善伏,其鸣自呼 14。幽鴳:兽,其状如禺而文身,善笑,见人则卧,其鸣自呼 15。足訾:兽,其状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马?虒,见人则呼,其鸣自呼 16。?:鸟,群居而朋飞,其毛如雌雉,其鸣自呼,食之已风 17。诸犍:兽,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善吒,行则衔其尾18。白鵺:鸟,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19。那父:兽,其状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詨 20。竦斯:鸟,其状如雌雉而人面,见人则跃,其鸣自呼也 21。旄牛:兽,基状如牛,而四节生毛 22。长蛇: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比较熟悉的怪物) 23。柝鸠、尸鸠:鸟 24.赤鲑:鱼 25。窥窳:兽,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26。市々之鱼:鱼,食之杀人 27。巢鱼:鱼,其状如鲤而鸡足,食之已疣 28。山魈:兽,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比较熟悉的怪物) 29。诸怀:兽,其状如牛,而四角、人、耳、彘耳,基音如鸣雁,是食人30。鮨鱼:鱼,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婴儿,食之已狂 31。肥遗:与某种鸟同名,这次是蛇,一首两身,见则其国大旱 32。狕:兽,其状如豹而文首, 33。闾麋:兽 34。鮆鱼:鱼,其状如囗而赤麟,其音如叱,食之不骄 35。孛马:兽,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好象独角兽) 36。狍鸮:兽,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37。独囗:兽,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鬣 38。[左冒右鸟]:鸟,其状如乌,人面,宵飞而昼伏,食之已曷 39。居暨:兽,其状如囗而赤毛,其音如豚 40。嚣:与某种兽同名,这次是鸟,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41。[左马右军]:兽,其状如囗羊而四角,马尾而有距,善还,其名自詨: 42。囗:鸟,其状台鹊,白身、赤尾、六足,是善惊,其鸣自詨 43。人鱼:鱼,其状如[左鱼右帝]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比较熟悉的怪物) 44。天马:兽,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鸣自詨(比较熟悉的怪物) 45。鶌鶋: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其名自詨,食之不饥,可以已寓 46。飞鼠:兽,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比较熟悉的怪物) 47。领胡:兽,其状如牛而尾,其颈囗,其状如句瞿,其鸣自詨,食之已狂 48。象蛇:鸟,其状如赤雉,而五采以文,是自为牝牡,其名自詨(比较熟悉的怪物) 49。臽父之鱼:鱼,其状如鲋鱼,鱼首而彘身,食之已呕 50。酸与:鸟,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六足,其鸣自詨,见则其邑有恐 51。鸪[左上羽左下白右鸟]:鸟,其状如乌而白文,食之不灂 52。黄鸟:鸟,其状如枭白首,其鸣自詨,食之不妒 53。精卫:鸟,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比较熟悉的怪物) 54。?东々:兽,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鸣自詨 55。橐囗:兽 56。鹠:鸟 57。师鱼:鱼,食之杀人 58。獂:兽,其状如牛而三足,其鸣自詨 59。罴:兽,其状如麋,其川在尾上 60。蒲夷之鱼:鱼 61。朋蛇: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东山经卷四 1。 鳙鳙之鱼:鱼,其状如梨牛,其音如彘鸣 2。 从从:兽,其状如犬,六足,其鸣自詨 3。 (此虫)鼠:其状如鸡而鼠毛,见则其邑大旱 4。 箴鱼:鱼,其状如囗,其喙如箴,食之无疫疾 5。 鳡鱼:鱼 6。 &予予&之鱼:鱼 7。 无名兽:兽,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 8。 [左虫右庸]:鱼,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 9。 狪々:兽,其状如豚而有珠,其鸣自詨 10。軨々:兽,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其鸣自詨,见则天下大水 11。珠鳖鱼:鱼,其状如囗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 12。犰狳:兽,其状如菟而鸟类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其鸣自詨,见则螽蝗为败(汗!到南美洲了) 13。朱獳:兽,其状如狐而鱼翼,其鸣自詨,见则其国有恐 14。囗鹕:鸟,其状如鸳鸯而人足,其鸣自詨,见则其国多土功 15。獙々:兽,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见则天下大旱(飞狐?!昏) 16。蠪侄:兽,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其音如婴儿,是食人17。峳々:兽,其状如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獆狗,见则其国多狡客 18。絜钅句:鸟,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见则其国多疫 19。囗胡:兽,其状如麋而鱼目,其鸣自詨 20。寐鱼:鱼 21。囗鲔:鱼 22。鮯々之鱼:鱼,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其名自詨 23。精精:兽,其状如牛而马尾,其鸣自詨 24。猲狙: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是食人 25。鬿誉:鸟,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亦食人 26。鱃鱼:鱼,其状如鲤而大首,食者不疣 27。茈鱼:鱼,其状如鲋,一首而十身,其臭如蘪芜食之不费 28。薄鱼:鱼,其状如鳣鱼而一目,其音如欧,见则天下大旱 29。当康:兽,其状如豚而有牙,其鸣自詨,见则天下大穰(这不就是野猪或者非洲的疣猪吗?) 30。[左鱼右骨]鱼:鱼,其状如鱼而鸟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鸳鸯,见则天下大旱(已经在西山出现过了) 31。合囗:兽,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音如婴儿,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32。蜚:兽,其状如牜而白首,一目而蛇尾,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比较熟悉的怪物)
海内南经卷十 1。 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没有详细介绍,汗!) 2。 枭阳(国):人,在北朐之西,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手操管 3。 兕:兽,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比较熟悉的,应该就是犀牛的一种) 4。 兕兕知人名:兽,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汗!好奇怪的名字,一开始我以为就是“兕兕”) 5。 犀牛:兽,其状如牛而黑 6。 窫窳:兽,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 7。 氐人(国):人,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干脆叫“人鱼国”吧)
8。 巴蛇: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蛇能吃象, 那有多大~) 9。 旄马:兽,其状如马,四节有毛。在巴蛇西北,高山南 10。匈奴之国、开题之国。列人之国并在西北
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 凤凰 麒麟 白泽 凿齿 毕方 饕餮 混沌 赑屃(霸下) 鬼车(九头鸟) 貔貅 椒图 囚牛 蒲牢 狻猊 夔牛 英招 相柳 九婴 烛龙 九尾狐 应龙 青牛 山蜘蛛 南海蝴蝶 马交 幽安鸟 狸力 鸣蛇 夫诸
凤凰,麒麟,貔貅,青龙,白虎
神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赤焰金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