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歌词3到底怎么才能进去啊,windows live是个什么狗屁玩意

你为什么信仰基督教?
信仰需要原因吗?在各种宗教中,为什么选择了基督教呢?这个理由,可以说服其他人信仰基督教吗?
按时间排序
因为是真的。附:1Corinthians1:21 "For since, in the wisdom of God, the world did not know God through wisdom, it pleased God through the folly of what we preach to save those who believe."1:21 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 神, 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 神的智慧了。
自然而然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看了点书,一开始觉得卧槽什么狗屁玩意哈哈哈,几年后觉得有点道理,再后来觉得“呜呜我错了~就是这么回事~神我要向你忏悔呜呜呜”~没有任何人强迫安利,非要说的话,自己把自己安利进来了。(现在想是神的指引)
我对基督有好感。小时候和常我外公外婆去教堂,那里的人都很好,有很多小朋友,很多和蔼的大人、老人,中午还有饭吃,每天听他们唱歌,讲故事,讲圣经。
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我从小学懂事以来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乃至写作文都要写这个,开始不是很深入的时候语文老师还会继续让我把自己的作文当范文读,后来几乎全篇都围绕思辨这个问题来写以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感叹什么"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可她怎么会知道,这个愁滋味,愁了我10几年.大多数人信仰基督教无非这么几种情况:1.家庭社会环境影响2.被人传教,感到认同3.现实或心理遭灾受难这是很正常的,"耶稣听见,就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马太福音9:12》我属于第三者,追问人生意义是是我一生中遭遇的最大的苦难,我小时候从栏杆上掉下来摔得满脸是血但是不哭,反而看着父母老师的紧张样子为自己可以几天不上学吃好吃的在家睡觉而高兴.但是当我成绩优异时、恋爱美满时、工作顺利时,我不幸福.快乐是常有的,但是很快就过去,我的生活就在快乐-无聊-悲伤之间变化着.所以我时常想去破坏美好的事物,破坏正常的生活,我觉得无趣,破坏之后反而有些许的刺激.我思考自己的人生,无非就是重复.出生-上学-工作-结婚-让孩子出生-让孩子上学-让孩子工作-让孩子结婚-让孩子的孩子出生,然后在某个阶段死亡,我的孩子继续重复我做过的事情,别人做过的事情,大多数人类做过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呢?每当我思索这些事,就可以简单归纳为一个现实问题:我为什么不自杀?我不觉得自己舍不得哪个人,我觉得个人是究极的孤独,别人接触你的一面却无法产生真正的同情.我觉得吃饭睡觉和绝症病人必须吃药做活动才能维持生命是等同的行为.我觉得改变世界还是青史留名都对必死的我毫无意义,现世的评价我都不在乎,死后的未知我又怎么会在意呢?我不想死,即使在我最痛苦的时候,最想自杀的时候,我也依然想活着,甚至那时候恰恰也是最想活下去的时候.我想永远活着,即使觉得活着没意思也不想死.就像小时候看《龙珠》里的比克大魔王一样,我幻想长大后世界会研究出长生不老的方法.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永生原文作永远)。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道书3:11》我接受基督的最初原因起于《圣经:传道书》第一章1:1 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传道者的言语。1:2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1:3 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甚么益处呢。1:4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1:5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1:6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的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1:7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1:8 万事令人厌烦〔或作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1:9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1:10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那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1:11 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1:12 我传道者在耶路撒冷的作过以色列王。1:13 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 神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1:14 我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1:15 弯曲的不能变直.缺少的不能足数。1:16 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能、和知识的事。1:17 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1:18 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对我而言它直接明确地解答了我苦寻多年的终极答案:凡事都是虚空.既然凡事都是虚空,为什么我还会信仰基督教呢?因为这个"凡事"是指"日光之下"的凡是,是属世的凡事.第二章里作者所罗门享受了人间他可以享受的一切,权利、金钱、美色、智慧.但他仍不满足,他享受了凡事来告诉后人凡事都是虚空.他知道这些对必死的自己毫无意义,自己死后的名无人纪念,自己死后的一切被自己以外的人继承.他教导人,当趁着年轻,敬畏耶和华.在圣经里真正的智慧、知识不是世界上的手段、思维方法,而是认识神,敬畏神,按神的旨意去生活.当我得知这一点之后,唯一剩下的事情就是看自己相信不相信有耶和华这个神的存在了.我选择相信,几乎没有什么挣扎.我心里觉得平和,好像能轻易放下今生的骄傲,而实实在在地讲,我的生命发生了改变,我从一个一直长不大的叛逆桀骜的人,变得谦卑."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个是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提摩太前书 1:15-16》我是真是这么觉得的.
拜上帝会也是基督教啊,你们怎么解释?笼统地说,就是精神控制,或称洗脑。
因为上帝的唯一,耶稣的爱。我是从半个佛教徒转变为基督徒的。信不信教是很私人的事,豆腐脑该甜还是该咸只看个人口味。
我读的中学有圣经课上,前4年都把圣经当神话故事听,左耳听右耳出。然后,在第五年的某个福音周会上,传道人说了一个故事,我听了超级感动,当下就决志信主了。
不是我选择了耶稣,而是耶稣选择了我。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烟--马克思
在开始讲有关我的信仰前,我想讲段故事,有关民国"第一家庭"——蒋介石与宋美龄的。 蒋公的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本信仰儒佛、三民主义的蒋最初为了与宋美龄的婚姻答应宋母研读圣经与基督教义但不保证受洗,难怪傅斯年要说蒋对宋是"英雄难过美人关"。然而后来蒋忠实践守这诺言,并在宋母临终以前,由宋母带领正式归主。身兼重任的他每天仍然坚持查考圣经,想要明白旧约中复杂繁奥的真理,对于一个不在基督教环境中长大的人,这本是一件颇为烦难的事。每天早上六点半蒋便与宋一起祷告、读经,并讨论彼此的心得。每晚就寝前,也在一起祷告。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劫持他的人(张已后悔不已,杨怕死不让步)把他幽禁十日之久,不让他向外通消息。虽然蒋处于可怖的精神痛苦之下,随时有丧生的可能,又因身体在蒙难时跌伤,但他在那段被劫持期间,心灵上却是十分平安。教科书上写的只是通过审核的部分,那时的真相可以说是举世震惊,全国民众普遍要求即刻将他平安地释回。后来,宋不顾凶险终于设法得以搭飞机到西安,伴随在他的身旁。当劫持他的人允许她会见他的时候,蒋见其如鬼魂,惊讶得张开嘴,露出满口雪白的假牙,却半天冒不出一句话。当她用梅干菜盒子装着他爱吃的食物递给他时,他泪如雨下,说:“你为什么要来?”宋美龄说:“我来看你。” 当他镇静下来以后,他给宋看一节当天早晨读到的圣经:“耶和华在地上造了一件新事,就是女子护卫男子。” 故事就讲到这了,你也要知道我想讲的信仰是什么了。 平等互爱、相互扶助……并不是想说基督教信奉的是最好的,但大概在那个内忧外患动乱不安的年代更需要一种适合的信仰,无怪乎他们二人这样笃信不渝 。 没有爱和希望的信仰就不算是信仰。小时候,爷爷奶奶总是告诫我去听福音。每年的大年初一我都必须去听一天冗长繁琐觉得甚是无聊的话。再者,去那听福音的人据我观察认真听的恐怕为数不多。最重要的是,他们当中个别口口声声说信主却做着别说神就连我这个小毛孩子都不耻的事。因此,这样的情况,或多或少让我觉得不喜欢信这个我从未接触过的神——他们口中的神。 母亲是个基督徒。我没问过她为什么会信,就像她从没问过我为什么不信一样,她容忍我的不信,这是让我很感激的。 但母亲是希望我信主的。 她可能看不懂圣经,但她很爱唱赞美诗歌,就是她真的累了,也会闭着眼睛跟着大家哼。因为母亲没读过书,等我识字了的时候,她总会指着诗歌中的这个或那个字问我,有时候她知道而我又不知道的话她总会笑着告诉我然后说我不如她学得好,给我唱完诗歌对我说要信主。母亲每次礼拜回来总会对我说今天她听的内容多好,希望我下次也去,而不懂事的我却也总是不愿理睬。 母亲每天常花好几个钟头来祷告,每当家里遇到难事,她都会替我们祷告。有次生完大病,我刚从医院回家,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到母亲在为我祷告,言之殷殷,情之切切,听着听着我便已热泪盈眶。或许因为有这样一个母亲在我心中和宗教发生了联系,就使我怎样也没法把它舍弃了。我写的其实是远不如你的一次亲生经历来的深刻,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许你会理解的。作为一个对基督教不是了解很深的人,我现在也不敢说我真信。本来我一直坚守我的无神论,捍卫引以为傲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唯恐这会与宗教信仰不两立。 而我现在却并不这么想了。开始我慢慢的感受到,基督徒的真诚,被他们的一些品质震撼,并希望融入这个大家庭中,也许这就是因为如他们所说的——享受主恩。为什么要有信仰?理性的来说,有信仰便是有了信念。碰到苦难和死亡的威胁,个人是无法依赖自己的勇气的。他仅有的力量来源不在他自身,而在于它隶属某个伟大的、光荣的、不可摧毁的集体。这种信仰主要来自认同,通过认同,个人不再是他自己,而成了某种永恒之物的一部分。基督教的整本圣经,基本归纳为两条主题:一、爱神二、爱人爱神,便是要有一颗敬畏神的心。懂得如何敬畏神,如此,你便懂得如何做一个人。之后,方可知道如何爱人。这秩序不可颠倒更不可本末倒置。因为这是安身立命的最基本的问题。就比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因为"人之将死",往往便是因为有了敬畏之心,才"其言也善"。最让我震撼的是纳粹的空军司令戈林。无论是吃还是好色,然后搜集掠夺各种艺术品——欧洲艺术界的大劫难,屠杀犹太人,他这一生几乎找不出干了什么好事。当二战后他被判要绞死,因为不能享受军人的死法——枪毙,最后选择自杀。有意思的是,临死前他写了封遗书,却不是给亲人或纳粹遗志继承者什么的,是给监狱长写的一封公开信,信中详细交代自己如何躲过搜查从而能藏毒自杀,在信的最后他说"监狱长,我的这种藏法,你们的检查人员是检查不出来的,请你不要怪罪他。"在历史上留给我们一个如此不堪的肮脏背影的人物,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暴露出来的居然会是一颗慈悲心肠。人带着敬畏去活和心中不带着敬畏的活,这是两种不同的境界。信仰与不信仰,也将是两种不同境界。
谁会爱罪人的我如此痴情?谁会救我如此永能?从大三开始,莫名其妙的喜欢思考人生,思考这个宇宙(类似于胡思乱想),始终无法明白生命的意义。觉得如果这辈子就这样,上个大学,找份工作,生儿育女,养大孩子,养鸟观日,坐吃等死,然后就到了尽头,并且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那么,你那么努力的去奋斗,即使腰缠万贯,权倾一时,明天出门被车撞死又有什么意义?如果死后是虚无,那么奋不奋斗又有什么区别?善良或者作恶又有什么所谓?杀人放火,抢劫强奸痛快个够然后去死不好吗?什么?你怕死?可是你迟早是要死的啊,如果人生找不到存在的意义,那么多活几十年又有什么意义呢?就这样,在思考中陷入慌乱痛苦中,我开始寻求答案。感谢上帝的引领,无意间看到我叔叔(现在的老板)的一篇信仰见证,让我了解到基督教。然而,骄傲狂妄,自以为是的我怎会相信世上有神这种无稽之谈,更不会相信他创造了宇宙,主宰我们的生命。我只相信我自己,我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上帝只是弱者的借口,只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强者如我,无畏无惧,根本不需要任何寄托。但是,带着几分好奇,我还是去找了几本儿相关的书籍来看,也有从图书馆借圣经,看了一段时间,却怎么也不能认同作者,甚至感觉神经质,神神叨叨的,只是觉得圣经里的一些道理确实精妙,但并不能让我完全信服,更是无法承认神的存在,单纯的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有趣的是,开始研究基督教后,之前的困惑倒暂时搁置了,心理上的煎熬也少了许多,对上帝一说仍心生抵触。我太过理性了,我拒绝任何我没有仔细思考过的观点。后来又彷徨很久,看了科学、哲学、神学的一些书和讨论,内心深处渐渐接受了基督教的很多观点。转折点在来广州后,一次闲聊,老板送了本北大生物科学家里程博士写的《游子吟》。每天有空的时候都拿出来看看,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信仰问题,有理有据,慢慢的使我有一点动摇,但始终跨不过那道心坎。直到第一次去教堂做礼拜,去的那天主讲牧师讲了圣经里浪子回家,父亲没有责怪他,反而拥抱亲吻他,欢迎他回家,把最好的衣服给他披上那个故事,我当时一听眼泪就掉下来了,那一瞬间我忘却了我的所有困惑,内心深信:那一刻上帝在告诉我,他不责怪我这一年来对他的抵触与叛逆,不责怪我这个骄傲自大孩子完全不把他放在心里,只要我回到家了,他就比什么都开心。后来就期待每一次的团契,每周做礼拜,听牧师讲道,每天研读圣经,和教会里教会外的人讨论,一步步走到今天,有了上帝,我可以默默付出而不求回报,承受委屈而不抱怨,主动宽恕而不斤斤计较,因为我知道上帝都在天上纪念。有了爱在心里,一切都真的很不同,不再说谎,不再怀着怨恨苦毒,不再骄傲自大,从内心深处去感激去爱上帝,进而感恩和爱这个世界,心里无比的喜乐与平安。谁会爱罪人的我如此痴情?谁会救我如此永能?亲爱的天父,我从心里承认,您是独一真神,您曾差上帝之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类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救我脱离死亡和罪恶的权势。我相信耶稣基督是救主,是道路、真理、生命,只有借着他,人才可以到天父那里去。我知道我是个罪人需要你的赦免,我愿意脱离罪恶,现在我邀请耶稣进入我心,成为我个人的救主,我愿意借着上帝的恩典来跟随及顺服主基督,一生遵循您的话。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门!
" Be still and know that I am God. "。信靠他,要知道,他是神!在信主的路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证,有的人花了大半辈子,有的人花了一秒中的感动,有的人反反复复在疑问试炼中成长,一路反抗一路质疑一路逃避一路学习一路接受。我曾经蔑视,信基督的人,觉得他们看看圣经,读什么就信什么,不思考不上进。这样的观点随着我接触一些不好的自称为基督徒的中外人士更加升级,他们说一套做一套,敬拜赞美时候的嘴脸让我觉得可笑,真正在生活中没有做到祷告里的那样,可是年复一年,走出自己的圈子进入更大的世界,经历越多,沉淀越多,慢慢承认自己心高气傲,人只有humble下来才能填充自己成长更快,我们不应该对人抱有太大的期待,应该把眼光转向神,你盯着人,人必会让你失望,不依靠神,人会没有定力没有规律,一切都看似容易而一切又都看似绝望,因为自己无法让自己强大,唯有神。一切的一切,只有心存上帝,自然而然得做到越来越多你从未期盼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奇迹,这些奇迹在神里就是简单的顺其自然,而所谓的顺其自然就是We do the possible God will do the impossible. 承认自己的过犯,接受上帝,明白人的不完美不圣洁,谁都不是完美的,不蔑视不歧视不漠视,因为自己期待别人做到自己认为他们该做到的那样,而自己对自己却习惯性放纵和宽容。谦卑宽大的人最蒙福,你否认也好无视也罢,因为幸福的人就是谦卑信实的人。Stay humble stay hungry stay faithful.思想很重要,行动很重要。思想和行动就好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只要你说得过你自己就可以了。
首先我不是基督徒也不是纯正的佛教徒,但是这基督教的教会唱诗我去参与,佛教的打坐或是诵经我也参与。我在美国,认识了一些信仰基督的兄弟姐妹,有的人真的是能够尽量践行上帝和圣经的教导,那些人都是很不错的。我觉得两个教会都好,都是教人往上发展,不断进步。但是作为中国的人的我,也许是因为我们国家文化的影响,也许是来自妈妈信仰观音菩萨的影响,我觉得佛教更能走进我的内心世界。我相信人自己的力量,自己是自己的领导力,改变自己并且让自己向上更有力量的人是自己。这是佛教对我的启发。当你这样想得时候,你会有无穷的力量和清晰的心智来面对这个多变的世界,而不需要外在力量的扶持。不要用二元论的眼光看这个世界,你自己是佛,你自己也是上帝。
我从小生活在教会中,经常接触基督教的信徒,但是之前的二十年我似乎都是懵懵懂懂半信半疑迷迷糊糊的,这次暑假回来,我依旧去参加聚会,有朋友问:你也信主了?我说虽然信,但是很多疑惑,非常非常多,甚至认为各宗教之间在另一个世界是激烈的竞争关系。后来遇到了一个班长,她讲述了她遇到的事情,她给一个文盲老奶奶祷告,教她唱歌读圣经,但是这个奶奶无法开口说神的话语,班长说奉耶稣之名,奶奶无法开口,开口无法说话,良久,奶奶说出一句,奉撒旦之名!班长大吓奉上帝之名封你罪恶之口,我汗毛一立,至此我已相信主的存在和主的力量。在之后的几天陆续有人来帮我解答各种疑惑,我相信是上帝的安排。还有很多的见证更加的使我坚定,在此就不一一例举。感谢神的拣选。愿神与你同在。
最近经历了很多事情,祷告之后没有一点回应;同时看了太多无神论的辩证思维理论,信心非常动摇,怀疑神到底存在不存在。今天早晨起来之后看了那部著名的电影《The man from earth》,我虽然没有像里面那位老太太一样当场崩溃,但是冲击还是有的。于是不愿再想,就翻起来去煮面条。煮面条的时候我就想到以下几件事情:
1.信仰不是一件愚昧的事情,也不是一件高尚的事情,这只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爱因斯坦信不信教和你没关系,因为你不是爱因斯坦,科学家信教也好不信教也罢,这是他的选择,况且“科学家”是科学家的众多角色中的一个,他的很多身份并不能用科学来解决,和老公吵架可以用科学解决吗,真是的。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及别人的想法。一个一开始就认为信教愚昧的人,你和他说再多他也觉得你愚昧;一个认为信教很高尚的人,你做的不是很好他也觉得很高尚。但是这些观点有什么用,何必在意别人怎么看,你自己的生命到底是什么样你自己没有体会,要靠别人评价。你又何必去评头论足?关你什么事,管好你自己。总的来说,别人信教或者不信教和你没有任何关系,请诚实面对自己的心灵。
2,上帝存在不存在。你觉得上帝不存在,那你就觉得上帝不存在,仅此而已。我觉得上帝存在,是因为我看我之前的人生,一步一步的,充满恩典,没有他不可能是这样。为什么我特别反对说什么宗教的精神鸦片,弱者的自慰药,因为如果这些宗教只停留在在精神层面的话,也就是带来我精神层面的升华,但是完全不是这样的。这个世界上教人道理的书多的去了,但是在你快被淹死的时候送你一本自学游泳指南有用吗?在我陷入抑郁症无法自拔的时候拉我一把,带我出黑暗进光明,如果不是的话,今天也许我将不能在这里说话;我一个边境小县城的少数民族女性,一步一步被他领到这一步,我自知很多机会我知道凭我自己的能力根本不可能,所以我很感恩发生的一切。我曾经得到的一些关于我自己未来的启示(已实现),我得到的很多的充实,平安,喜乐,信心,勇敢,还有爱别人的能力...要感恩的东西我可以说很久很久,所以到此停止。不论别人怎么说,怎么黑,我诚实面对这些年我生命中的改变,我知道这些事情的发生不是巧合。
3. 信基督教。我很难分清网络上说的基督徒或是基督教徒,我自己的话,从来没有刻意去信,也不觉得因为“信基督教”失去了很多自由,相反,我得到了很多自由。我一直都觉得,因为我感受到了神的爱,所以我认识神,接受神,开始建立了与神的关系,随着我不断的成长,不断经历,从一开始觉得圣经就是童话故事到有时候我自己经历圣经里面发生的事情,从每一次怀疑,每一次不顺从,每一次恩典,都在增进了我与神的关系。我喜爱去教会,我喜爱读圣经,我喜爱做这些事情,没人逼我,不是为了遵守任何教条教义,就像我爱吃饭一样。
4.传教。我也尝试过向周围的好友传教,不过现在不传了。我当时为什么想传教,是因为我曾经“病”过,幸好当时有人向我传教,我当时已经不管那么多了,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后来自己觉得恢复的很好。所以看到在类似状况里面苦苦挣扎的人,我就实在看不下去想去拉他一把,告诉他我是怎么好的,仅此而已,与我想不想上天堂无关,也与你下不下地狱无关,希望你好,仅此而已。后来为什么不传教了呢?因为很多事情我自己也想不开,我很软弱信心不足(看第一段),圣经也不熟,与其让我去传教,我想我能做的只是活出一个好生命,为神作见证,教世人看见,同时为有需要的人默默祷告。
5.为什么不信别的宗教?为什么要刻意去“信”?
6.一些乱七八糟的话:我很理解很多人对于和自己不一样的人都怀有好奇之心,不过有时候这种行为叫好奇,有时候这种行为叫恶意揣测。比如有些有地域歧视的人,我说天气真热,她说是因为我在高原上住久了。随便做一点不一样的事情就是你们云南人,你们少数民族,你们信基督教的......这个星球上,信基督教的人很多,大家的信原因又都不一样,每个基督徒都各有特点,这个真的不好比较,所以信仰真的是个很私人的事情。如果有人像你传教,你不信你就直接说好了,又不图你的钱财利益,没必要气急败坏,暴跳如雷,搞不好传教的人还要搭上一本圣经,N顿饭,抑或给你很多无私的帮助最后被反咬一口。
相信美好的一种执念
因为在基督教这个宗教形式里面含有一个内核---耶稣基督.而耶稣基督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存在.只不过这种信仰形式常常以宗教化的形式出现.1,基督宗教这种人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福音,但在更大程度上却阻止了大家信仰上帝.2,宗教是死的,信仰是活的.宗教刻意强调圣经中的某些话,当强调的话不一样时就被分为很多派别,当从圣经的句子中解读出一些神学观点后,就衍生出一些宗教仪式或者一些文化现象.比如周日礼拜,黑色星期五.但这些确确实实是人的作为,是人就会出错,是人的想法就有怀疑的余地.突然给大家这么一个结论特别是对不信的人来讲这就是耍流氓,且听小弟慢慢道来.人有需求,肉体需求,精神需求,精神需求里面经常会有人想到生死这个层面上,于是就有了宗教需求.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宗教,所谓正轨的,或者所谓的邪教.这些宗教正好迎合了人的宗教需求.本质讲,这与食色性或对未知领域好奇心等等需求比较,没任何区别,都属于欲望的范畴.当一个人的宗教需求(欲望)被人激发或利用,也就是将人自私的罪性发挥到极致(我这样做神会赐最多的福给我或有多少处女等我),就易干出疯狂或明显违背现代文明的事情.我们先来一个假定,假定真有上帝(我坚信有).上帝是自有永有,是超越时空的无限的全能的存在的一个灵.但是上帝对人类的话确实以语言的形式记录在一本叫圣经的书里面,圣经经过很多人的翻译,因为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有限性加上翻译者的水平问题,经过翻译的圣经会有些细节的出入.举例子:【玛拉基书 3:9】因你们通国的人都夺取我的供物,咒诅就临到你们身上。You are bound for judgment because you are robbing me – this whole nation is guilty.英文版是
judgment 但是中文是
咒诅.这里就有微妙的变化.(最关键的是将judgment翻译成咒诅就只在这里出现)再来一个例子:【提前3:7】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And he must be well thought of by those outside the faith, so that he may not fall into disgrace and be caught by the devil’s trap.
英文是 outside the faith,中文却是 教外.(宗教外)【林前5:12】因为审判教外的人与我何干?教内的人岂不是你们审判的吗?For what do I have to do with judging those outside? Are you not to judge those inside?
judging--审判.
outside--教外.
inside--教内以上翻译,让中国人接触基督信仰的时,易陷入宗教认识中.我们来分析一下关于十一奉献的圣经句子:人岂可夺取神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Can a person rob God? You indeed are robbing me, but you say, ‘How are we robbing you?’ In tithes and contributions!因你们通国的人都夺取我的供物,咒诅就临到你们身上。You are bound for judgment because you are robbing me – this whole nation is guilty.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Bring the entire tithe into the storehouse so that there may be food in my temple. Test me in this matter,” says the Lord who rules over all, “to see if I will not open for you the windows of heaven and pour out for you a blessing until there is no room for it all.【玛拉基书 3:8~10】宗教:十一奉献就是将每个月的全部收入的至少十分之一奉献到教会.宣称:是奉献给上帝,or 诅咒信仰:基督徒应将全部收入的十分之一以爱的形式奉献给上帝的仓库(这里不全是教会或者教堂吧).以此来试试上帝是否赐福给基督徒.当通国都不奉献时,会有审判下来.之前我一直有疑问,上帝为保证人的选择自由,放一颗善恶树在伊甸园.会因为我不把每个月的十分之一放教会里面诅咒我?连亚当夏娃偷食禁果都只是诅咒土地.【创3:17】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But to Adam he said, “Because you obeyed your wife and ate from the tree about which I commanded you, ‘You must not eat from it,’ cursed is the
in painful toil you will eat of it all the days of your life.上帝在关于十一奉献的都是说让人试试他,因为他知道人的软弱和自私.这个"试试"却包含着"爱"1,在基督信仰中,因带有罪性的人的参与,会刻意或者不经意的宗教化,教条化,利益化.当与人类本身的宗教需求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出现带有虚伪色彩的基督教.2,上帝的无限到了人能接受到的文字的时候就已经很有限了.但这里的有限在人面前,却还是那么无限.正是因为圣经话语在人面前的无限,哪怕领会圣经中很少的话语都足够人充充满满的生活,也足够一些基督教派信心满满的立教传教.圣经被研究解读两千多年,怀疑和批判从未停止.我的理解是,相对较好的方法是:回归到整本圣经但是又不要抓有限语言的软肋,祷告,用自己灵魂去理解圣经(圣灵降临).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Jesus replied, “I am the way, and the truth, and the life. No one comes to the Father except through me.【约翰福音 14:6】耶稣没说我是宗教啊,所以请大家不要再说信基督教了.我相信耶稣不是开玩笑的.以上观点含有大量的是否好坏判断,并且有些情绪违背圣经教导,都望按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真诚忏悔.最后送上远志明牧师的一段话:基督信仰开始被扭曲,以及后来基督教这种宗教的形成,始于基督信仰进入罗马帝国之后。话说基督信仰由耶稣的门徒初初传入罗马帝国时,一时引起了统治者的恐慌,导致了大规模的对基督徒的血腥屠杀和镇压。使徒保罗和彼得,先后在尼禄皇帝的手里被酷刑处死、殉道。后来,有大臣向在任的罗马皇帝进言说:与其镇压不如利用起来,巩固好自己的统治。这项意见被当时的罗马皇帝所采纳,基督信仰才渐渐在罗马帝国有了一点点站立之地。然而可悲的是,罗马统治阶级却趁机篡改了基督信仰里的一些原则和道理,使得这个信仰开始被歪曲、被利用,形成了有罗马特色的天主教,并它荒谬的教皇制度和不符合圣经教导的拜偶像行为(这里特指他们跪拜生耶稣的玛利亚的做法,玛利亚无论如何是人、不是 神,是不应该受跪拜的);于公元325年,罗马帝国将天主教立为了国教。后来,又由天主教分裂出了东正教(公元1045年),以及后来的基督新教(公元16世纪),还有很多小教派,等等。老实说,光个“基督教”,就人为地分裂出几个大门派: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等等,还有难以胜数的N多小门派,甚至其中不乏举世公认的邪恶教派,比如:摩门教、东方闪电教派等等。真真是悲剧。实际上,耶稣在圣经新约里非常非常严厉地批判了宗教和门派,以以色列当时的犹太教里、假冒伪善的法利赛教派和撒都该教派的人为例,主耶稣严厉地斥责他们为地狱的下脚料,严正告诉他们:不悔改,都是要灭亡的!设立各种宗教,分裂出各样门派,这些都是主耶稣批判和禁止的行为。只是人类天生罪性使然,明知不对、不好的事情,往往都还是要去做,这就是今日各种宗教和门派繁多的原因。 很可悲。我们有基督信仰,是在生活中效法基督、行出他的爱的基督徒,却不是什么教的教徒。误入宗教和门派,被人为的教条和人造的教导束缚和纠缠,是作茧自缚,悲剧了。愿大家多祷告、多些认真通读整本圣经(新旧约都要通读、并可读多种版本以助更好的理解),并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成为 神的圣殿、在生活细节中遵行主耶稣美善的道,却不要跑去迷信任何宗教和其他人造的理念学说。我们要当基督徒,却不要跑去当基督教徒。信耶稣、跟随耶稣,得永生得荣美天堂;信宗教、追随教条,我们能得什么呢?任何宗教,难免都会有人为的成分,当中添加了不少人类自身的看法、想法、做法;任何宗教,都可能涉及到一小部分真理,但却不能自称为真理。任何宗教都似乎有教人行善,唯有耶稣基督是为了救人--救人的灵魂。没有主耶稣流血牺牲的救恩,人光靠行善是不能救自己的灵魂的。主耶稣基督不是什么教的教主,他只是救主,全人类的救主。基督信仰是来自造物主上帝的信仰,上帝差遣来的耶稣说自己就是真理、生命和道路。耶稣说:你们查考圣经,以为里面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然而你们却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不渴、不瞎、不死、不被丢弃!离了我,你们什么也不能做! (详情查阅:约翰福音6、7、15章)。直接面对耶稣,必须藉着整本圣经、在圣灵里才能够。耶稣这里不是反对人查考圣经,而是要人们正确查考圣经,藉着 神的话,认识那位说话的 神。因为圣经不是 神留下的遗嘱,而是永远存活的教导。
我不是基督徒,但是刚刚在Kansas生活过四个月,回来后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Kansas是一个非常conservative的地方,我周围的人几乎都是基督徒,教堂很多。出于好奇我每周都会去一个教授家读圣经,也时常提尖锐问题挑战他们的信仰。他们是不信宏观进化论的,因为他们相信宇宙是上帝创造的。有一次他们放了一个视频Evolution vs. God (需翻),视频主要内容是作为基督徒的Ray Comfort采访一些无神论者(主要是UCLA生物学教授和学生),也就是相信进化论的人,一开始让他们举出一个例子,证明宏观进化论的真实性(也就是证明如恐龙为什么会变成鸟,人为什么是猴子进化来的),没有人答得出来,包括教授。之后采访人Comfort让被采访的人“无中生有”变出一朵玫瑰。这当然不可能,这里采访人想说明世间万物都是上帝的创造(intelligent design),不是什么Big Bang撞出来的。尽管我不认同Comfort在这个视频里咄咄逼人的采访方式,而且不排除在这样的突击采访下大部分人会被问懵脑子一片空白的可能,这个视频确实让我重新思考,从小到大被灌输的达尔文的进化论究竟经得起多少推敲。去读圣经的教授一家都是基督徒。有一次我问大儿子,为什么信仰耶稣。总结他的答案,就是他怕死。小儿子的答案是,他从小就被父母带到教堂,但是长大后他不想盲目信仰什么东西,于是他开始研究圣经,看各种材料,发现圣经里的故事有一些真的被考古学家证实过。然后他开始相信耶稣,直到有一天的某个moment他被带领”认识“了耶稣,他才正式受洗成为基督徒。我也问过我的host family的女儿,她的答案也是她先想的是质疑甚至推翻这个信仰,但是一直找不到推翻的证据,最后才选择相信。关于那个moment,好像几乎所有基督徒都有经历过。选择了信仰耶稣之后,耶稣会在他们的生活中给他们一个Sign,让他们真正认识(know)他。听上去真的很悬,我个人觉得很难被说服,但是所有基督徒讲到这个moment的时候都一脸认真。当时我身边的基督徒认为不信仰上帝的人,他们不一定就是无神论者,他们可能只是”不想“去有一个信仰,因为这个信仰给了他们诸多约束。他们认为有了这种信仰的约束生活会”不自由“、”不快乐“。去东西海岸玩耍的时候,很多人一得知我在Kansas生活了4个月,都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他们觉得那里什么都没有啊,只有大片大片的玉米地和龙卷风。不能说什么都没有但是...电影院在山上,没有直达公交车;几乎看不到什么有趣的展览;parade什么的就更不用提了。不过除此之外,我觉得堪萨斯人有自己的快乐。他们很友好,能帮到别人的一定帮,不管是大忙(搬家什么的)还是小忙(开车送你去超市之类)。路上散步迎面走来遛狗的跑步的,都会朝你微笑,是笑到看得见鱼尾纹那种笑。一起上政治课的同学是本地人,他说他从堪萨斯飞到芝加哥(大概1个小时),都觉得经历了culture shock。好像扯远了...先写到这=v=
在进化过程中,会有一些人类当时无法改变的灾难,人需要自我安慰,从而度过难关。这种自我安慰的机制就是宗教的基础,从原始的宗教到现代宗教都是这个机制。
这个问题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考虑,当然这里的“你”就不仅仅是我自己了。首先,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信仰某种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父母也同样信仰这种宗教。例如出生时就成为天主教教徒的人,80%以上依然是天主教徒;同一类型的数据比例在新教和犹太教中均高达90%以上(Greeley,1991)。约75%的浸信会新教所生的孩子依然是浸信会教徒,这一比例在路德宗中接近76%,在公理会和圣公会中则接近62%(Spilka,Hood &Gorsuch,1995)。而对于那些长大后改信或接受某种宗教信仰的人来说,他们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为了调整自己以便向他的朋友或家庭成员的宗教行为看齐(Stark & Bainbridge,1985;Robert & Davidson 1984;Richardson & Stewart, 1997;Gaede,1976)。 例如有大量的人因为自己的配偶信仰某种宗教,于是自己也去信仰这种宗教。简单的来说,我们的宗教身份是通过社会习得的:我们认为圣经是神授的,主要是因为别人曾告诉我们这一点。假定某个人以前从未听过圣经或它的内容,发现一本圣经并读起来——这样的一个人从未被教导或耳闻过上帝、摩西、耶稣或福音,也从未听说过或认识某个犹太教徒或基督徒,只是发现一本圣经并读了起来——并无理由认为这个人将会得出结论说,这本书是神圣的、深刻、具有神授性的经典。并且对于无信仰者,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我之所以是无信仰者,是因为我的亲属、大多数朋友也都如此。参考资料:《宗教社会学的邀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散的尘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