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Y460N打魔兽世界 提高帧数帧数只有20的样子独立显卡为什么不自动切换???

秒杀热门游戏 新独显本联想Y460评测 - CNET科技资讯网
中关村,被称为中国的硅谷,这里除了熙攘的电子卖场,...
剥皮寮是这此次「推荐Google街景三轮车拍摄景点」票选...
话说,某日,祝英台与梁山伯去逛街……
6月22日上午,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
大部分公司在走向死亡。本文分析了微软之所以处于危险...
苹果发布的最新产品似乎并没有给苹果联合创始人之一的...
秒杀热门游戏 新独显本联想Y460评测
作者: 涂鹏程
(IT世界网)我来说两句()
  归结下来,一款笔记本产品如果想要受欢迎,至少要满足三项基本标准:其一是外观精美,设计别出心裁,其二是要有出类拔萃的硬件搭配,其三则是价格不能太高,因为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性价比方为王道。  很明显,本次我们拿到的这款全新的联想Y460N-IFI是完全满足这三个标准的,不仅仅在外观上延续性采用了由城市风尚中衍生的独特纹理外观,尽享Handbag魅力,在硬件配置上也是再次升级,除了处理器采用了I5-560M处理器之外,显示模块更采用了全新的NVIDIA GT425M高性能独显。此外,该本目前售价仅在5300元左右,与同类产品相比,性价比优势也是十分明显。  作为今年9月才刚刚推出的全新一代中低端移动显卡,这款NVIDIA GeForce GT425M与前代产品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对DirectX 11的支持。此外,这款显存高达1GB的GT 425M独显也同样的延续性继承了NVIDIA Optimus/PhysX/CUDA这三项技术,从而在整体性能上相比同级别的其他品牌显卡要更有优势。  此前关于对联想Y460的赞美性评测文章在网上已经是一搜一大片,大多数网友都评论说这款联想Y460是一款十分好用的笔记本,那么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联想小y的具体表现又是怎样的呢?在接下来,笔者将通过进一步的评测,从外观设计、配置性能、多功能技术应用、易用性、舒适度等多角度出发,将这款联想Y460N-IFI更加全面的展现在大家面前,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好好关注一下。文章导航  第一页:综述:配GT425M独显是整机亮点  第二页:外观:Handbag设计,经典延续  第三页:内饰:灰色键面更耐脏,手感舒适  第四页:端口:配置丰富,布局合理  第五页:硬件:I5芯配+GT425M独显  第六页:显卡智能化应用:Optimus技术解析  第七页:CUDA架构:MediaCoder NT实例测试  第八页:PhysX物理加速技术:Batman测试  第九页:游戏实战1:《魔兽世界》  第十页:游戏实战2:《星际争霸Ⅱ》  第十一页:DX11游戏实战1:《失落的星球2》  第十二页:DX11游戏实战2:《鹰击长空2》  第十三页:小结:续航、散热及编辑观点  外观:Handbag设计,经典延续  提及这款联想Y460外观摸具的设计理念,就不得不提及当年的联想 Y450 NBA纪念版。该本将ideapad Y系列产品的全新模具推向了顶峰,NBA人物底纹饰印于磨砂面之上,以一种独特而个性的新外观迅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现在全新的Y460的盖面设计灵感是来自于Y450 NBA纪念版,因为两者最显著的改变仅仅只是Y460盖面的“城市烙印”底纹代替了Y450的NBA明星底纹,而这一改变却可以让Y460的用户人群更加广泛,而不仅仅只局限于NBA球迷。  当然,相比之前Y450简陋的菱形纹理以及NBA纪念版的人物图影,全新的Y460的盖面底纹经过了诸多的风格化处理,首先是不对称的城市风尚纹理设计代替了满盖面的底纹覆盖,这种一反常态的做法在视觉上能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感染,其次就是底纹的亮面设计,这让整个本本拥有烤漆本一般的华丽效果,又拥有磨砂面固有的稳重特色,在光线照射下,不对称底纹还拥有渐变效果,甚至给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秘感染,再加上“橙色腰线”设计,传统与时尚相结合,方显外观上的与众不同。  此外,转轴处设计也是联想Y460在外观上的特色之一。大家在初次见到一款笔记本时,大多会查看转轴处设计,因为屏幕与底座衔接于此,显得至关重要,而“做工是否扎实”判断的第一印象也源于此处。这款Y460很明显在转轴处颇下功夫,采用了两粒明晃晃的金属面支架转轴,呈棱形,冰冷感强烈且硬度很高,一方面让人感觉这款Y460拥有扎实的做工,一方面也在外观方面也让整个本本显得十分别致,给人一种做工精致的感觉。  橙色的盖面边框纹路让原本为暗色调的联想Y460拥有了一丝活泼的时尚元素,配合上盖面若影若现的亮面底纹,艺术感染力很强。在机身尺寸参数方面,这款联想Y460的长宽厚度分别是340*235*20-32.8mm,相比联想Y450要小一点,也薄了一点。但实际体重方面,2.25kg带带点重量对于一款14寸笔记本而言,显得很中庸。带上适配器的旅行重量也达到了2.7kg,实际便携能力很一般,并不像某些媒体所说的那样“轻薄”。文章导航  第一页:综述:配GT425M独显是整机亮点  第二页:外观:Handbag设计,经典延续  第三页:内饰:灰色键面更耐脏,手感舒适  第四页:端口:配置丰富,布局合理  第五页:硬件:I5芯配+GT425M独显  第六页:显卡智能化应用:Optimus技术解析  第七页:CUDA架构:MediaCoder NT实例测试  第八页:PhysX物理加速技术:Batman测试  第九页:游戏实战1:《魔兽世界》  第十页:游戏实战2:《星际争霸Ⅱ》  第十一页:DX11游戏实战1:《失落的星球2》  第十二页:DX11游戏实战2:《鹰击长空2》  第十三页:小结:续航、散热及编辑观点  内饰:灰色键面更耐脏,手感舒适  这款联想Y460所配备的是一快14英寸LED晶锐屏。所谓LED晶锐屏,其实就是LED高亮背光屏的一种,只是相比老一代LED背光屏,这种屏幕的色彩浓郁度和还原都控制的比较,完全不存在颗粒感、条纹感。同时,屏幕也不存在死点、暗点等缺陷,在传统屏幕偏色等缺陷方面,也控制的更好一些。简言之,这就是一类高端的LED屏幕,当然,成本也会高很多。  摄像头设计在屏幕中间区域,并通过软件支持,可以进行各类视屏操作,对于娱乐笔记本而言,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摄像头两侧还设计有一对麦克风,这样一来,音源输入更方便,传递音讯更清晰。  键盘上方的操作区依旧保持简洁风格,仅仅拥有两粒实体按键和几个触摸式快捷键。在快捷键中Slide Bar(屏幕拉锁)设计是一个创新设计,但在笔者看来,除了十分拉风之外,就没有其他实际用途了。此外,JBL认证音箱的应用与这款联想Y460所配备的LED晶锐屏一起,大大增强了该本的影音娱乐感染力。  键盘方面,这款ideapad Y460以分型号的不同而配备不同颜色的两款键盘,分别为白黑两色,而我们拿到这款联想Y460N-IFI则是黑色键盘版本,该键盘比白色键面更加耐赃,更不会有白色键面那种时间长了会发黄的缺点。而在操作方面,无论是手感弹性,还是噪音控制都表现的十分不错,很容易上手。由于设计矩阵浮点设计,这款联想Y460的触摸板手感十分不错,两粒鼠标按键也弹性十足,不显生硬,整体操作感受十分舒适。文章导航  第一页:综述:配GT425M独显是整机亮点  第二页:外观:Handbag设计,经典延续  第三页:内饰:灰色键面更耐脏,手感舒适  第四页:端口:配置丰富,布局合理  第五页:硬件:I5芯配+GT425M独显  第六页:显卡智能化应用:Optimus技术解析  第七页:CUDA架构:MediaCoder NT实例测试  第八页:PhysX物理加速技术:Batman测试  第九页:游戏实战1:《魔兽世界》  第十页:游戏实战2:《星际争霸Ⅱ》  第十一页:DX11游戏实战1:《失落的星球2》  第十二页:DX11游戏实战2:《鹰击长空2》  第十三页:小结:续航、散热及编辑观点  端口:配置丰富,布局合理  毫无疑问,联想Y460是一款配置主流的全功能应用娱乐本。而作为一款14寸机型,在端口配置上自然不能含糊,不能同CULV轻薄本那样简洁,也不能如上网本那样潦草。整体而言,这款联想Y460在端口配置上还是较为丰富的,时下流行的HDMI、eSATA都有配备,只是由于成本制约,全新的USB3.0没有配备,显得有些遗憾。  尽管前侧显得很薄,但还是配备有一个SD卡槽、显卡切换按键和一个无线开关。这三个按键可以说是日常使用过程中最常用的功能键,设计在前侧操作更方面,显得十分合理。  机身左侧配备有一个VGA端子、一个HDMI端口、一个网线插槽、两个USB2.0以及一组音频接口。其余区域则是CPU出风口。值得一提的是CUP出风口的设计也显得艺术气息浓郁,与盖面设计相得益彰。  机身右侧则配备一个USB2.0、eSATA、Expresscard插槽,一个DC电源接口和一个安全锁插槽。其余区域则是光驱出仓位。文章导航  第一页:综述:配GT425M独显是整机亮点  第二页:外观:Handbag设计,经典延续  第三页:内饰:灰色键面更耐脏,手感舒适  第四页:端口:配置丰富,布局合理  第五页:硬件:I5芯配+GT425M独显  第六页:显卡智能化应用:Optimus技术解析  第七页:CUDA架构:MediaCoder NT实例测试  第八页:PhysX物理加速技术:Batman测试  第九页:游戏实战1:《魔兽世界》  第十页:游戏实战2:《星际争霸Ⅱ》  第十一页:DX11游戏实战1:《失落的星球2》  第十二页:DX11游戏实战2:《鹰击长空2》  第十三页:小结:续航、散热及编辑观点  硬件:I5芯配GT425M独显,满足日常操作  这款联想Y460N-IFI在配置上显得十分主流,处理器方面采用的是全新的32纳米英特尔酷睿i5-460M处理器,主频2.53GHz,1066MHz前端总线,3mb二级缓存并支持支持Intel睿频加速技术,动态主频最高等达到2.9GHz。相比之前联想Y460所配备的酷睿i5-430处理器,在主频上足足提高了一个层次。显卡方面,该本配备了一块NVIDIA GeForce GT425M独立显卡,在游戏娱乐性能方面显得十分强势。此外,该本还配备2GB DDR3内存和500G SATA 硬盘,足以满足一切日常操作。CPU-Z检测  为了配合酷睿i5-460M处理器,联想Y460N-IFI在芯片组方面采用的是英特尔HM55,该芯片组开发代号也是Ibex Peak-M,采用了单芯片架构,内存控制单元(IMC)被集成于处理器内,所以也没有俗称北桥芯片的MCH(Memory Controller Hub),只有一个平台控制单元PCH(Platform Controller Hub)单芯片负担以往的PCI Express控制器与俗称南桥芯片的ICH(Input/Output controller hub)所提供的功能,与双芯片架构相比,单芯片在功耗和发热量方面更加具有优势,无论是帮助笔记本电脑更好的散热还是提升续航能力,都是一个良好的前提。而同时少了一个芯片之后,厂商可以将主板设计的更加小巧,而对笔记本的轻薄化、轻量化带来帮助。HM55芯片组也可以支持最多六个SATA 3Gbps接口(含eSATA)、八个PCI-E 2.0 x1接口、14个USB 2.0接口、Hanksville GbE MAC千兆以太网控制器、Matrix Storage矩阵存储技术、High Definition Audio高保真音频、Management Engine Ignition Firmware技术等等。GPU-Z检测  而作为NVIDIA公司2010年9月最新发布的支持DirectX 11技术中低端移动显卡,Fermi系列第二款产品,这款NVIDIA GeForce GT425M采用拥有96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为1120 MHz,标配1GB DDR3显存,显存位宽为128bit。此外,该显卡还支持NVIDIA Optimus T技术、件视频解码加速、NVIDIA PhysX技术、NVIDIA CUDA技术等等。3DMark Vantage测试PCMark Vantage测试  相比同类型14寸i5笔记本,这款Y460N-IFI在配置上是十分主流的。尤其是在显卡方面,GeForce GT425M完全可称得上家庭用户的主流显卡。而售价方面,这款Y460N-IFI的市场报价为5300元左右,对于一款i5笔记本而言,这个价格已经是相当实惠,因为对于其他一线品牌的同类产品而言,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具体的配置  详细配置产品型号联想Y460N-IFI(灰)处理器英特尔 酷睿i5-460M 2.53GHz(可睿频加速至 2.8GHz)芯片组英特尔 HM55高速芯片组 内存2GB DDR3 硬盘500G SATA 光驱超级DVD刻录光驱 独立显卡NVIDIA GeForce GT 425M独立显卡 显示屏14.0" LED背光屏,16:9()外接端口USB 2.0 x 3 & VGA端口 HDMI端口 网卡接口 Esata Combo 读卡器(SD/MMC xD MS MS pro SD Pro)音频输入输出接口交流适配器连接器 电池高性能6芯锂离子电池 重量2.24Kg(含电池)  文章导航  第一页:综述:配GT425M独显是整机亮点  第二页:外观:Handbag设计,经典延续  第三页:内饰:灰色键面更耐脏,手感舒适  第四页:端口:配置丰富,布局合理  第五页:硬件:I5芯配+GT425M独显  第六页:显卡智能化应用:Optimus技术解析  第七页:CUDA架构:MediaCoder NT实例测试  第八页:PhysX物理加速技术:Batman测试  第九页:游戏实战1:《魔兽世界》  第十页:游戏实战2:《星际争霸Ⅱ》  第十一页:DX11游戏实战1:《失落的星球2》  第十二页:DX11游戏实战2:《鹰击长空2》  第十三页:小结:续航、散热及编辑观点  显卡智能化应用:Optimus技术解析  相关文章:开创显卡智能时代 NV optimus技术解析  作为全新的一项显卡技术,NVIDIA是这样描绘Optimus技术的:Optimus技术可自动优化计算体验以保持无限延长的工作时间,原理如同混合动力汽车自动将对车体对汽油能源的消耗无缝衔接转化至对电力能源的消耗。它能够智能地优化用户的笔记本PC,提供用户所需要的出色图形性能,其无需手动调节设置即可享受超长电池续航时间和华丽的视觉体验;无论是欣赏高清影片、网络冲浪或是激战于3D游戏中,这项技术都可智能地提供超持久电池续航时间或出色的性能。NVIDIA Optimus技术  相比仍需手动切换的“热切换”,采用Optimus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可实现双显卡的智能化切换,也就是自动切换毋须人工干预。其原理和英特尔的多核处理器类似,从其拓扑结构分析,Optimus技术将集成显卡当作了一个“显示器控制器”和“路由器(显示器驱动插入器)”,在包含轻负载的任何状况下,集显这个“显示控制器”或附加在其上的“路由器”都是开启着的,这让整个系统能够实现没有黑屏的无缝转换。NVIDIA Optimus拓扑结构  在进行Office、Web等任务时,独立显卡的GPU将完全关闭,集成显卡负责处理一切事物,并输出到显示器上。当系统开始运行大型3D游戏、高清视频、Flash视频、支持GPU加速和CUDA的软件时,Optimus驱动会查询自己的软件档案列表,一旦发现是高要求应用程序,Optimus的智能路由功能便会立刻启用NVIDIA独显,让其负责需求较高的图形渲染工作,并可将渲染工作内容通过异步拷贝引擎(异步拷贝引擎可将显存中的数据复制到内存中,由于其所占带宽较小,不会影响3D引擎的渲染过程而造成暂时的性能下降)回馈给集显,由集显继续完成需担当的常规显示任务。在独显运行游戏、播放高清以及GPU计算应用程序时,集显并不会关闭,分工协作只负责2D显示。并且,通过NVIDIA会提供的NVGPU State Viewer软件,用户可在屏幕上直观的看到目前究竟是独显还是集显在运行。使用Optimus技术的笔记本电脑,电池续航时间可比原本的独立显卡本提升一倍。这样NVIDIA Optimus技术就能够智能地优化用户的笔记本电脑,提供用户所需要的出色图形性能。由于该功能只在运行大型3D程序或全高清影音程序时启用,使得运用该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可获得较长的电池续航时间。NVIDIA Optimus拓扑结构  那么,怎样才能确保Optimus智能切换时不会误开启独立GPU,而造成功耗剧增续航时间缩短呢?正常情况下,通过智能识别指定的类,Optimus的路由层可以帮助确定何时使用独立显卡来提高渲染性能。其默认使用开启独立GPU的程序包含三个功能:  其一、DX Calls(DX调用),任何的3D游戏引擎或DirectX的应用程序都将触发该功能。其二、DXVA Calls,当在播放支持DXVA功能的视频时,Optimus会自动启动独立显卡。这是因为MPEG2格式视频需要很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来将其数据流解码成原始的、未压缩的视频流。即使是现在的最快的CPU在解码全尺寸的HDTV时也会出现能力不足,而微软公司提供了一系列的MPEG2解码所使用的规范DXVA(DirectX Video Acceleation,包含DXVA 1.0和DXVA 2.0版本,DXVA 1.0规范里定义了MPEG2和WMV硬件解码能力,DXVA 2.0里增加了H.264和VC-1硬件解码能力)给显卡芯片得制造商,以更好的让显卡进行视频数据的解码运算,及各种后期处理运算,比如图像缩放、色彩空间转换、反交错等的处理。对于CPU及集成GPU较弱的笔记本系统来说,让独立显卡来完成解码是最佳选择,而Optimus正可适应这种趋势。并且,根据优先权限理解,DXVA这种规范及相关解码器在集成显卡能完整支持该格式的高清信号播放时,会选择能胜任这种解码的集成显卡完成任务。而当认为集显性能不具备这个能力时(如支持不够稳定或者性能低下、容易导致系统崩溃或错误),Optimus会自动启用独显完成任务。其三、CUDA Calls,当系统采用CUDA应用程序时将自动触发该功能。CUDA是一种由NVIDIA推出的通用并行计算架构,该架构使GPU能够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它包含了CUDA指令集架构(ISA)以及GPU内部的并行计算引擎。开发人员现在可以使用C语言来为CUDA架构编写程序,所编写出的程序于是就可以在支持CUDA的平台上以超高性能运行。并且,从NVIDIA的专家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NVIDIA开放的态度:“NVIDIA将积极支持Direct Compute、Open CL等行业标准。同时,我们也支持那些允许NVIDIA像推出CUDA C和PhysX一样及时创新的标准。我们希望卓越的功能能够尽快进入到游戏和计算中。无论是Direct Compute、OpenCL、Bullet,还是PhysX,无所谓,我们都很高兴,我们不倾向于任何一种。当然,在无标准可循时,我们可以使用PhysX和CUDA。”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使用方便性。NVIDIA Optimus文本引擎  除此而外,值得关注的是,Optimus也支持Adobe Flash 10.1(特别是高清和高品质的内容),全新的Mercury播放引擎已成为Adobe播放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页内含这种添加了附加效果及多层或超高清内容。在流畅并实时的剪辑体验程序时,Optimus将自动识别Adobe Flash 10.1内容,并使用独立显卡,以获得对应的播放效果,而不再把时间浪费在等待解码和输出进度条缓慢蠕动上。NVIDIA Optimus软件实施  至于使用Optimus技术的硬件条件方面,据NVIDIA介绍,处理器方面,Intel最新的酷睿i处理器(酷睿i3/i5/i7)和Atom N4XX系列均可支持,老款Penryn核心GM45/GS45/PM45芯片组的酷睿2处理器也可以使用,而Merom核心的处理器则不可以使用。NVIDIA显卡方面,GeForce 300M、GeForce 200M以及全新一代的GeForce 400M皆支持Optimus技术,由于涉及到硬件,因此其它显卡无法通过软件升级实现Optimus自动切换技术。NVIDIA Optimus硬件实施  软件方面,用户笔记本电脑需预装Windows 7或Vista操作系统,并正确安装NVIDIA独立显卡驱动与Intel集显驱动。最关键的一点是,Optimus之所以能自动识别系统负载,在于其内置了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记录了大量的常用软件及游戏资料,当其中某个软件启动时,Optimus无需侦测负载即可知道该用哪个显卡。而当用户连接到互联网时,这个数据库还可在后台自动更新。NVIDIA Optimus支持平台  文章导航  第一页:综述:配GT425M独显是整机亮点  第二页:外观:Handbag设计,经典延续  第三页:内饰:灰色键面更耐脏,手感舒适  第四页:端口:配置丰富,布局合理  第五页:硬件:I5芯配+GT425M独显  第六页:显卡智能化应用:Optimus技术解析  第七页:CUDA架构:MediaCoder NT实例测试  第八页:PhysX物理加速技术:Batman测试  第九页:游戏实战1:《魔兽世界》  第十页:游戏实战2:《星际争霸Ⅱ》  第十一页:DX11游戏实战1:《失落的星球2》  第十二页:DX11游戏实战2:《鹰击长空2》  第十三页:小结:续航、散热及编辑观点  CUDA架构:MediaCoder NT实例测试  作为NVIDIA推出的一个运算平台,CUDA是一种由NVIDIA推出的通用并行计算架构,该架构使GPU能够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 它包含了CUDA指令集架构(ISA)以及GPU内部的并行计算引擎。 开发人员现在可以使用C语言来为CUDA架构编写程序,C语言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高级编程语言。所编写出的程序于是就可以在支持CUDA的处理器上以超高性能运行。NVIDIA CUDA  CUDA是用于GPU计算的开发环境,它是一个全新的软硬件架构,可以将GPU视为一个并行数据计算的设备,对所进行的计算进行分配和管理。在CUDA的架构中,这些计算不再像过去所谓的GPGPU架构那样必须将计算映射到图形API(OpenGL和Direct 3D)中,因此对于开发者来说,CUDA的开发门槛大大降低了。CUDA的GPU编程语言基于标准的C语言,因此任何有C语言基础的用户都很容易地开发CUDA的应用程序。 MediaCoder NT实例测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会转化高清视频来满足不同的播放环境,比如制作MiniBD高清。而目前最常见的免费转码工具,当属MediaCoder。MediaCoder是一个强大的音频/视频批量转码工具,它将众多来自开源社区优秀的音频视频软件整合于一个友好的图形界面。在视频方面,它使用MEncoder作为后端,充分发挥了MEncoder所提供的丰富特性;在音频方面,它使用MPlayer和Winamp的输入插件和作为解码器,结合各种不同的编码器,能够在不同的音频格式间进行转换,并自动添加标签(tagging),此外还能够将视频文件的音轨转换成独立的音频文件(如VOB->MP3),并可以使用各种音频过滤器(如resample、normalize等)。配备GT420M独显的联想Y460转换时间-104秒  MediaCoder还可开启CUDA加速功能,可以加速视频转换速度。另外,在右则的选项中还可以设置CUDA加速相对应的规格、级别、B帧数等细项。我们分别使用联想Y460和一款不支持CUDA的笔记本产品进行了转码测试,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联想Y460转化一部《天朝王国》在开启CUDA Encoder编码的情况下转化片段的时间为104秒,相比后者要快了将近30%。配备HD5650独显的某品牌笔记本转换时间-154秒  文章导航  第一页:综述:配GT425M独显是整机亮点  第二页:外观:Handbag设计,经典延续  第三页:内饰:灰色键面更耐脏,手感舒适  第四页:端口:配置丰富,布局合理  第五页:硬件:I5芯配+GT425M独显  第六页:显卡智能化应用:Optimus技术解析  第七页:CUDA架构:MediaCoder NT实例测试  第八页:PhysX物理加速技术:Batman测试  第九页:游戏实战1:《魔兽世界》  第十页:游戏实战2:《星际争霸Ⅱ》  第十一页:DX11游戏实战1:《失落的星球2》  第十二页:DX11游戏实战2:《鹰击长空2》  第十三页:小结:续航、散热及编辑观点  PhysX物理加速技术:Batman测试对比  PhysX物理加速技术,就是令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运动符合真实世界的物理定律,以使游戏更加富有真实感。物理模拟计算需要非常强大的整数和浮点计算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物理处理具有高度的并行性,需要多线程计算,演算非常复杂,需要消耗很多资源。  PhysX可以由CPU计算,但其程序本身在设计上还可以调用独立的浮点处理器(例如GPU和PPU)来计算,也正因为如此,它可以轻松完成像流体力学模拟那样的大计算量的物理模拟计算。PhysX技术  PhysX技术原本属于一家叫做AGEIA的小公司,是自3D加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PC之后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以往3D渲染世界中由CPU管理、GPU渲染的动态物体和材料将得到来自PPU的加速,电脑游戏也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该项技术从开发之初就专著于物理处理,可以处理更大量、更复杂的动态运算,同时也能让CPU专心于任务管理、让GPU专心于帧渲染的本职任务。《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  随着NV将AGEIA收购,其技术将不仅用于游戏物理运算方面,并将其移植加入NVIDIA的CUDA显卡通用计算架构中,为各种需要大运算量的通用计算应用提供支持,事实上所有的GeForce 8系列以后的显卡都支持CUDA,而这些显卡将都有能力运行PhysX物理加速。在09年6月份NV发布了首款支持物理加速的PhysX物理驱动,凡是支持NVIDIA CUDA架构的显卡均可使用PhysX物理驱动。这些用户不再需要单独的PhysX物理卡就能获得物理模拟加速能力,能在任何支持物理技术的游戏或者程序中看到效果,比如3DMark Vantage等等。《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试玩-开启physX《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试玩  借助于NVIDIA强大的市场推广能力,PhysX物理技术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的支持。但凡支持PhysX物理加速的游戏,用N卡运行在开启PhysX的情况下,无论在画面帧数,还是在渲染的真实度方面,比如一辆汽车行驶在大雨弥漫的高速公路上的场景就必须表现出烟尘、水汽、雨滴等微粒与固体的交互作用,玩家对敌军士兵使用火焰喷射器时,流动的火焰在开放空间中会受到房屋建筑等物体的何种影响等等,玩家会感到更加的身临其近,甚至给人一种“这真的是游戏吗?”之类的感慨。  《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帧数表现  游戏性能测-《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 高画质 开启physX)产品名称最低帧数平均帧数最高帧数画面质量联想Y460N-IFI21 fps56 fps76 fps流畅  文章导航  第一页:综述:配GT425M独显是整机亮点  第二页:外观:Handbag设计,经典延续  第三页:内饰:灰色键面更耐脏,手感舒适  第四页:端口:配置丰富,布局合理  第五页:硬件:I5芯配+GT425M独显  第六页:显卡智能化应用:Optimus技术解析  第七页:CUDA架构:MediaCoder NT实例测试  第八页:PhysX物理加速技术:Batman测试  第九页:游戏实战1:《魔兽世界》  第十页:游戏实战2:《星际争霸Ⅱ》  第十一页:DX11游戏实战1:《失落的星球2》  第十二页:DX11游戏实战2:《鹰击长空2》  第十三页:小结:续航、散热及编辑观点  游戏实战1:《魔兽世界》  作为一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魔兽世界》以其巨大而完善的故事背景和庞大的历史架构、堪称史诗的主线故事,以及环环相扣的游戏发展历程受到了全世界3000万游戏玩家的亲睐,堪称当代最火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  《魔兽世界》中拥有上百个场景,豪华的大场面制作,写实风格的地形地貌,贯穿整个大陆板块。在森林、沙漠、雪山和其他奇山异水中探索广阔的世界。完美的豪华音乐背景,成全玩家完美的视听享受。魔兽世界-视频设置-全特效最高画质魔兽世界试玩  全新的资料片《巫妖王之怒》在中国大陆推出后,新地图、新副本的解封也带来了游戏画面的更新,在带来更加优质而细腻的场景画面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硬件的要求,甚至让一些独显台式电脑都无力应对。为此,我们特意采用这款联想Y460N-IFI进行了游戏试玩。魔兽世界试玩  在满分辨率最高画质全特效的视频模式下,联想Y460N-IFI的在游戏过程中的画面帧数始终在30fps以上,最高时可大60fps,如果将视频模式调至系统默认的中等画质的话,那么在游戏过程中的画面帧数将不会低于60fps。因此我们可以确定,这款联想Y460N-IFI是可以完美运行最高画质的《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的。游戏性能测-《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 最高画质 全特效)产品名称最低帧数平均帧数最高帧数画面质量联想Y460N-IFI29 fps50 fps74 fps流畅  文章导航  第一页:综述:配GT425M独显是整机亮点  第二页:外观:Handbag设计,经典延续  第三页:内饰:灰色键面更耐脏,手感舒适  第四页:端口:配置丰富,布局合理  第五页:硬件:I5芯配+GT425M独显  第六页:显卡智能化应用:Optimus技术解析  第七页:CUDA架构:MediaCoder NT实例测试  第八页:PhysX物理加速技术:Batman测试  第九页:游戏实战1:《魔兽世界》  第十页:游戏实战2:《星际争霸Ⅱ》  第十一页:DX11游戏实战1:《失落的星球2》  第十二页:DX11游戏实战2:《鹰击长空2》  第十三页:小结:续航、散热及编辑观点  游戏实战2:《星际争霸Ⅱ》  与魔兽世界在网游界的的地位一样,星际争霸系列游戏也属于RTS即时战略类游戏中的佼佼者,而这两个经典的游戏均来自于同样一个游戏开放商,即美国暴雪。所以在广大游戏玩家中盛传这么一句话“暴雪出品,必为精品”。《星际争霸Ⅱ:自由之翼》  《星际争霸Ⅱ》延续了《星际争霸》人族、星灵和异虫三足鼎立的传奇史诗,三大截然不同又各赋异秉的种族再次面临冲突与对抗。相比《星际争霸Ⅰ》,星际2除了带来新兵种,新技能,全新的故事背景之外,在画面效果上也经过了最大程度上的提高,引擎由原始2D转化为3D,加强了各方面画质特效的渲染,尤其是在溅射性效果方面,就连建筑物爆炸的每一个细小碎片所弹出的弹道方向都各不相同。在大规模对战中,场面极其火爆而华丽,对电脑硬件配置的要求也十分严格。星际争霸Ⅱ视频设置星际争霸Ⅱ试玩  在游戏测试过程中,我们采用全屏模式,将分辨率调至,并将材质品质调最高,像图形设定的各子模块也调试至最高。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完美视觉效果,尤其是在烟雾尘埃离子效果,水滴效果、火焰效果、破碎玻璃等等方面,总而言之就是让画面更加真实,仿佛身临其境。星际争霸Ⅱ试玩  这款配备NVIDIA GeForce GT425M的联想Y460N-IFI帧数效果分别为31FPS、55FPS、43FPS(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在实际体验过程中,联想Y460N-IFI运行最高画质版的《星际争霸Ⅱ》游戏时,丝毫没有负担,显得十分流畅。星际争霸Ⅱ试玩  游戏性能测-《星际争霸Ⅱ》( 高画质)产品名称最低帧数平均帧数最高帧数画面质量联想Y460N-IFI38 fps49 fps60 fps流畅  文章导航  第一页:综述:配GT425M独显是整机亮点  第二页:外观:Handbag设计,经典延续  第三页:内饰:灰色键面更耐脏,手感舒适  第四页:端口:配置丰富,布局合理  第五页:硬件:I5芯配+GT425M独显  第六页:显卡智能化应用:Optimus技术解析  第七页:CUDA架构:MediaCoder NT实例测试  第八页:PhysX物理加速技术:Batman测试  第九页:游戏实战1:《魔兽世界》  第十页:游戏实战2:《星际争霸Ⅱ》  第十一页:DX11游戏实战1:《失落的星球2》  第十二页:DX11游戏实战2:《鹰击长空2》  第十三页:小结:续航、散热及编辑观点  游戏实战3:《失落的星球Ⅱ》  《失落的星球Ⅱ》是一款基于DX11的大型3D游戏,由于该游戏拥有极为华丽的特效,色彩缤纷的3D场景而广受玩家喜爱。但同时,该游戏又是有名的硬件杀手,许多高端配置的台式电脑在运行该游戏时也是无法游刃有余。《失落的星球Ⅱ》  为了检测这款NVIDIA GeForce GT425M在DX游戏上的实际性能强度,我们在这款联想Y460N-IFI上运行了《失落的星球Ⅱ》的Benchmark程序,该程序拥有两个测试场景,其中TestA比较接近于真实游戏画面及场景设计,而TestB则更为复杂,是游戏公司专门为测试游戏复杂画面所衍生的一个测试模式,更大程度的测试出显卡性能。失落星球Ⅱ测试失落星球Ⅱ测试  我们在视频设置上调试为满分辨率,并开启4xMSAA抗锯齿,画质选项选至最高,进行TestA测试。最终测试Rank为C,平均帧数为20.5fps,最小帧数为16.9fps,最大帧数为24.9fps。对于一款笔记本电脑而言,这个成绩很明显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失落星球Ⅱbenchmark测试成绩  游戏性能测-《失落的星球Ⅱ》 ( 高画质 4xMSAA抗锯齿)产品名称最低帧数平均帧数最高帧数画面质量联想Y460N-IFI16.9 fps20.5 fps24.9 fps基本流畅  文章导航  第一页:综述:配GT425M独显是整机亮点  第二页:外观:Handbag设计,经典延续  第三页:内饰:灰色键面更耐脏,手感舒适  第四页:端口:配置丰富,布局合理  第五页:硬件:I5芯配+GT425M独显  第六页:显卡智能化应用:Optimus技术解析  第七页:CUDA架构:MediaCoder NT实例测试  第八页:PhysX物理加速技术:Batman测试  第九页:游戏实战1:《魔兽世界》  第十页:游戏实战2:《星际争霸Ⅱ》  第十一页:DX11游戏实战1:《失落的星球2》  第十二页:DX11游戏实战2:《鹰击长空2》  第十三页:小结:续航、散热及编辑观点  游戏实战4:《鹰击长空Ⅱ》  《鹰击长空Ⅱ》也同样是一款最新的DX11游戏,该游戏结合了拟真的空战要素进行模拟飞行,为玩家提供多种高性能战机进行操作与驾驶,让玩家在高空中进行巡逻、护航、轰炸等任务。值得一提的是,游戏中的地面场景乃参考GeoEye卫星空照图所构建而成,甚至与现实生活的科技结合,让玩家仿佛置身于战机的驾驶舱内,逼真的地表风貌一览无遗。《鹰击长空Ⅱ》鹰击长空Ⅱ测试  我们也采用了该游戏所提供的Benchmark程序对这款联想Y460N-IFI进行了测试。在视频设置中,我们将画面分辨率调至最高,即,采用高画质设置兵开启4倍抗锯齿,最终测试结果为,最高帧数为83fps,平均帧数为55fps,这一成绩即表明,这款联想Y460N-IFI足矣完美运行这款基于DX11的《鹰击长空Ⅱ》。鹰击长空Ⅱ测试鹰击长空Ⅱ测试成绩  游戏性能测-《鹰击长空Ⅱ》 ( 高画质 4xMSAA抗锯齿)产品名称最低帧数平均帧数最高帧数画面质量联想Y460N-IFI27 fps55 fps83 fps流畅  文章导航  第一页:综述:配GT425M独显是整机亮点  第二页:外观:Handbag设计,经典延续  第三页:内饰:灰色键面更耐脏,手感舒适  第四页:端口:配置丰富,布局合理  第五页:硬件:I5芯配+GT425M独显  第六页:显卡智能化应用:Optimus技术解析  第七页:CUDA架构:MediaCoder NT实例测试  第八页:PhysX物理加速技术:Batman测试  第九页:游戏实战1:《魔兽世界》  第十页:游戏实战2:《星际争霸Ⅱ》  第十一页:DX11游戏实战1:《失落的星球2》  第十二页:DX11游戏实战2:《鹰击长空2》  第十三页:小结:续航、散热及编辑观点  小结:续航、散热及编辑观点  很多朋友认为: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性能强悍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会为本本带来“发热量大”“功耗高、续航短”的诟病。那么这款游戏性能强劲的联想Y460N-IFI在散热与续航方面又当如何呢?  散热表现方面,我们对这款这款联想Y460N-IFI进行了温度测量,在常规运行模式下,我们使用EVEREST软件的System Stability Test并勾选所有项目,50分钟后争对键盘表面的六个区域采用红外线测温仪进行三点测量并取其平均值,键面温度表现如下:  从上图的温度表现中,我们即可看出这款这款联想Y460N-IFI在热感体验上还是不错的,整个键面没有过烫区域,仅仅只有靠近散热出风口的左侧区域的平均温度达到了37.3°,与人体常温相仿而热感略微明显,其他各区域基本没有太过强烈的热感体验,温度表现良好。  电池方面,这款联想Y460N-IFI配备的是一块11.1V 57Wh锂电池,在实际续航方面,我们采用了Battery Mark进行了相关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将电池模式调制高性能状态,屏幕亮度为50%,最终续航时长为3小时18分钟。3个多小时的续航时长对于一款14寸笔记本而言还算不错。如果我们采用低功耗模式,调低屏幕亮度并关闭应用设备,相信续航成绩会更加赏心悦目。windows 7系统续航时长估测BatteryMark Life Test续航测试  编辑观点:  通过进一步的评测,我们不难发现,这款联想Y460除了在外型方面拥有独特而新颖的模具、严谨扎实的做工之外,在配置性能方面的表现也是格外优秀,全新的32nm酷睿i5-460M处理器处理器,支持DX11的GT425M独显,DDR3内存和高速硬盘所搭建的硬件体系是那样的赏心悦目,在性能上尤其是游戏性能上也是足矣给用户带来一种全新的操控体验。不得不说,这款联想Y460是一款十分优秀的14寸旗舰笔记本,对于预算在6000元以内的朋友而言,这款联想Y460N-IFI将是最好的选择之一。文章导航  第一页:综述:配GT425M独显是整机亮点  第二页:外观:Handbag设计,经典延续  第三页:内饰:灰色键面更耐脏,手感舒适  第四页:端口:配置丰富,布局合理  第五页:硬件:I5芯配+GT425M独显  第六页:显卡智能化应用:Optimus技术解析  第七页:CUDA架构:MediaCoder NT实例测试  第八页:PhysX物理加速技术:Batman测试  第九页:游戏实战1:《魔兽世界》  第十页:游戏实战2:《星际争霸Ⅱ》  第十一页:DX11游戏实战1:《失落的星球2》  第十二页:DX11游戏实战2:《鹰击长空2》  第十三页:小结:续航、散热及编辑观点
独家 | 原创
12/27/2011
09/26/2011
09/02/2011
07/21/2011
07/20/2011
07/04/2011
07/01/2011
07/01/2011
09/12/2012
09/04/2012
08/02/2012
07/24/2012
07/17/2012
07/04/2012
05/25/2012
05/09/20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兽世界 提高帧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