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玩的电视游戏,好像是卡车在跑道上赛跑,俯视图,可以吃武器,比如导弹什么是俯视图的。跟几个电脑车比赛

欧洲航空工业虽然还达不到美国人的水准,但是,他们依然造就了令人瞩目的辉煌!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欧洲人的谨慎与认真,是对精良这句溢美之词的最佳诠释。那么,假如欧盟真的对华解除武器禁运,我们会去购买昔日里想都不敢想的西方战鹰吗?雄鹰巴图鲁会说:不!绝不!!这究竟是为什麽呢?是他们的武器不好?不是,他们的武器无论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要超过我们现有的!是他们没有诚意?不是的,欧洲人对来自中国的钱从不抵触。克虏伯公司卖给我们世界最好的大炮!我们曾经拥有世界上最为坚固的德制战列舰,我们也使用过锉去准星的毛瑟手枪,连我们的汉阳造都是毛瑟98K!我们有德国技术武装的潜艇,我们中国人一直都对德国制造充满敬意!我们也曾引进法国产的海豚2和超黄蜂直升机!我们和意大利联合升级过对地攻击机,我们的海监船上有法国生产的直升机助降装置!我们热爱波尔多红酒!我们喜欢英格兰威士忌!我们也喜欢吃馅放在表面的烤饼。。。。。。 这一切,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人对欧洲的好感。可是,如果我们装备欧洲战斗机到一线部队的话,终有一天,我们会后悔的!曾几何时,中国人也在法国飞过幻影2000,中国人也曾要求达索公司将强5改为舰载机。而且,法国人也曾考虑将航母出售给中国。最终,所有的希望都以传言的形式终结了。人们会说,一定是美国佬儿从中作梗!真的是美国佬儿在起作用吗?当然有一些,但不是全部。我们也有我们的选择!我们的选择是从中国的最终利益出发的。我们不冲动,我们要务实,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去判断威胁来自于哪里,怎样去规避它,用有限的国力,以最廉价的方式去抗衡它!避免以太阿倒置的方式将主动权拱手让人!我们驾驭智慧的力量,成就永不言败的中华!!欧盟的军用飞机,用来进攻美国人,同样有效。毫无疑问,幻影击落战隼绝对不是梦!但是,长期以来,欧盟成员国的主要力量都属于北约的中坚分子。他们对于美国人的奴性思维,打从二战结束以后就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欧洲的航空科技,有美国的影子。同样,欧洲人的飞机,主要也用于协助美国作战!美国人对于这些欧式飞机的性能和优缺点非常的熟悉,在历次的对抗演习中,已经完全掌握了它们的性能。中国目前和将来所要面对的一切敌人和潜在的敌对势力,他们空军所装备的,主要是欧美飞机!试想,一支中国幻影中队面对F18超级大黄蜂,有几成胜算?如果真的将其击落,是不是会令儿在愤怒之余向达索公司索要幻影的一切核心资料!幻影的载机雷达频率,机载导弹的变频规律,飞机主要承重梁的位置,油箱最为薄弱的部位,还有电传飞控的干扰切入点。。。。。。甚至,法国出口中国的歼击飞机上也许还安装了某种遥控关闭装置,美国人就像调电视台那样就可以随心所欲令我们卸甲了!多可怕啊!购买欧洲人的作战飞机,实在是一个危险的举动,因为他们和美国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东西虽好,用起来太不让人安心了。 如此说来欧盟对华解除武器禁运,对我们来说毫无现实意义了?话也不能这末讲!首先,常规中低技术兵器,就像舰炮,新式弹药装药技术,新式反应装甲,军用高性能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各种海陆空天用高性能,军用遮蔽技术,消振消磁技术,新式航海航空航天理论,军民两用人机交互技术,军用机器人技术等等,都是我们急需的。即使是高技术领域,包括引进高性能机载雷达(我们仿制后修改其工作参数),新式相控阵磁偏转技术,新式舰载防空系统(仿制改频),引进新型空战格斗导弹(修改参数),引进固体运载火箭技术(我们现在也在自研中)等等,只要是引进技术,加以修改,同样可以规避风险,洋为中用! 多年以前,苏俄的潜艇都会被欧美所侦测!那一年,日本川崎株式会社的社长平野太郎访问苏联,看上了一位漂亮的宾馆服务员,结果这位索菲娅姑娘用身体换来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精密机床,从此以后,直到今天,美国人也不敢藐视俄国的消音螺旋桨!各位知道我们中国的精密机床是什莫级别吗?跟你讲,还达不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加工一个狙击枪管来复线都困难,而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采用渐速膛线作为狙击步枪的线膛标准!这种膛线的缠度是不断增加的,由于子弹的惯性,使得其在内弹道中就已经加速旋转了,常规等距膛线会在靠近枪口的身管里过度磨损,渐速膛线却有效利用子弹的旋转惯性提高火药利用率,同时保护远端线膛,但是加工起来非常的困难(雄鹰巴图鲁不是在这里耸言听闻,要知道沈阳可是重工业城市),我们中国现在根本无法进行这种加工!国际航展上,欧美的激光制导滑翔炸弹,其导引嗅探头精致美观,我们的却毛糙的多。欧美的枪支寿命动辄上万发,我们的八一杠五千发的规定寿命有时还不能完成!出口的中国产枪械内部留有粗糙的刀痕,德国六十多年前造的鲁格就非常的精美了。是我们中国人笨?当然不!中国的核武器,其原型竟源于毛主席参加苏共大会时吹捧赫鲁晓夫时换来的原子弹教学模型!人还刻意的修改了临界体积,而且有意扔下了一堆难以接管的烂摊子给我们,结果中国人还是成为了核大国!中国人的智慧是全世界公认的!造成了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落后,其原因,就是欧美对华的精密机床禁运!这就是我一大堆废话所要表达的唯一目的。精密机床就这莫难以制造吗?是的,因为它本身就是由其它精密机床生产出来的。一旦欧盟解禁,我们就有可能得到这玩意儿。只要获得就能够生产出千千万万个相同精度或者精度略低的工作母机,我们的机加工行业就会有质的飞跃!到时候再也不需要吹军造势,因为那时我们已经拥有“势”这种力量了!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都要面临弱势装备对抗强敌的局面。闭门造车自吹自擂是难以强国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吸收外来技术,强化我们自己。苏俄从二战中学到的最重要知识,就是用弱势力量,打败现代化敌人!伊尔2强击机是那样的伟大,不仅创造了一个新机种,一种新战法,也创造了一个生产记录!拉沃契金 拉7飞机打得德国战机望风而逃,但是却被欧美人讥笑为用斧子砍出来的!其粗糙程度可想而知。最有趣的,是这些飞机都是由苏俄拖拉机厂生产的。它们都非常的廉价,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的不耐用,几乎是一命货!但是它们把装备精良的敌人打得满地找牙,痛苦不堪。无疑,它们是有效的,致命的武器。它们的成功不是偶然,是数量优势超越质量优势的活典范。是苏联红军取胜的关键!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米格25的出现,打从他在土希诺航展上霸气的临空开始,就是欧美难以忽略的梦魇!西奈上空3.2马赫的狂奔,令美国佬儿也尝到了绝望的滋味!要不是别连科中尉叛逃日本函馆机场,美国人会被吓死也说不定!F15就是美国人向米高扬致敬的标志,因为它就是仿制的米格25!在米格25出现以前,世界上的飞机都采用三角翼布局,因为三角翼是后掠翼达到极限的产物。米格25的出现令美国人非常的惊讶,他的机翼怎么看也不像是高速飞机应该拥有的,特别是略微外倾的双垂尾,米格25是原创!很多美分不承认F15仿制米格25 ,,那惊世骇俗的双侧凿口型进气道就是证据!要不是越南战争中米格19不止一次打下来鬼怪,证明高空高速在空战中没啥大用的话,F15将成为美版米格25!战斗机黑手党的坚持使得F15成为了一个空中典范,就像M9刺刀剽窃刺刀的切线功能而一跃成为名刀一样。很多人痛斥我雄鹰巴图鲁是美狗!按照本篇的章法,我也有成为俄狗的嫌疑。无论怎样,我总是会对创造航空史经典形象的设计精英们投去我无比敬佩的目光,这是超国界的,不会因为是敌人或者是其他什莫原因而有所不同! 现在再说说米格25,的设计师们当时还不具备先进的技术,有的只是激情!但是他们不仅创造了超时代的杰作,还赋予他强大的电子侦测能力,这是俄国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特别建树的弱项,却被时下就已落后的电子管所突破!巨大的功率赋予米格25远望的力量!可是发动机一直在困扰着设计者们,直径巨大的尾喷口,还有又长又粗的后燃器都无法达到设计标准,最后想出一个神奇的法子:喷水加力!不论在高空,还是在寒区机库里,普通的水都会结冰,因此米格25所用的是酒精水溶液,俄国佬儿爱酒如命,连掺了工业酒精的“第三种水儿”也敢喝进肚子,胆子真的大得难以形容!俄国战机,寿命普遍都较短(当然米格21是个例外),发动机就更短了,米格25早期型的发动机寿命仅有几百小时,极速时更短,西奈上空潇洒的雷奔,代价是四架飞机列装的八台发动机集体报废!就是苏霍伊去世后,由西蒙诺夫接手完成的一代名机苏27,也是一架短寿命的飞机。苏俄的飞机,从受人讥笑的苏17小鸡翅膀般的可变后掠翼,到米格29蟾蜍似的外突铆钉,诠释了苏联制造的粗陋,但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可靠和有效的武器,他们的丑陋对飞行品质不仅没有任何明显的影响,反而非常有效的降低了造价,在同样预算下装备了更多的飞机,当然短寿特别是发动机的短寿也增加了使用维护的成本,可是毕竟成军快,更早的形成了战斗力!这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的!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有着当年苏俄所面临的技术封锁,还有相似的军事威胁,两国都有巨大的国土需要守卫,两国都面临四面合围的窘境。我们所不具备的,正是苏联人力意进取,面对,用现有技术整合出划时代典范的勇气!还有谦逊专研的态度,力争上游的决心!用落后的设备,建立起对抗欧美的庞大超级国家!虽然苏俄最后毁灭了,但是他成长的经历,他面对挑战勇于反击的态度,那用简陋设备完成的工业奇迹米格25,绝地涅槃重生的苏27,还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和平号空间站。。。这一切的辉煌,都源于欧美技术壁垒下的顽强抗争。我相信,我的祖国即使得不到西方精良的制造设备,依然有屹立于科技颠峰的机会!土希诺航展上每一架飞机,都是千百次试飞后的成熟产品,没有尚未成功就开始的吹嘘!没有幼稚可笑的对成熟外机技术对比!有的只是成功后的喜悦以及自豪,还有面对外宾那惊讶面孔报以礼貌回敬的微笑!所以说,实力!从来都不是靠吹嘘获得的。声明:本文涉及航空轶事以及部分专业知识均取自正版书籍,绝非我雄鹰巴图鲁臆造!本文参考书籍:[苏俄发展史] [二战中的苏联航空工业] [世界航空经典战史选]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总体上,我同意楼主的国家实力论,但是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买不买,也不是外国人卖不卖,而是我们军队是否需要,比如这次买苏35,技术上的差距我们完全能够在5到10年内超越他们,那么买来还有什么意思那,这是由我们的国防战略安全环境决定的,我们的歼20还未服役,面临的是美国F22的直接现实威胁,所以应急的同样,当时,假设美国人不做更,那么我们的中美蜜月将是真正的和平典范!如果当时我们惧怕美国,那里还有和平典范那同样,现在的话,欧洲开放军售,我们买不买那,首先是说我们的战略对手是美国,所以我敢肯定,我们买。,而且一定买,但是不会大规模的购买,只会是类似买苏35一样,实验或者说钻研技术更多的目的少量的买一些,毕竟就现在来说,外国军火还是有一定技术优势的,这对我们的国防工业可是一个难得的拿来时代啊我们不会大规模装备是因为我们与外军的差距正在缩小,比如歼10歼11歼15歼20等等,差距并不明显,没必要装备外国货,只需要少量的买来研究技术,改进到我们自己的飞机上就行了,总之,也是楼主的主题,国家实力才是王道
认清差距,就会有动力,才会有追赶。我觉得有一点,不能唯武器制胜论。战争是一个整个国家实力的比拼。如果我们现在如印度一般,万国牌武器。真的打起来会怎么样?局部战争,你有的武器,别人未必会没有,优缺点对方一目了然。全面战争呢,更可怕,没一个少一个,甚至损坏了可能都修不好。我们需要的是时间,是追赶。不远的将来除了美系、欧系武器,一定会有华系武器的。一定会的。(新兵一个,纯粹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我们能造出质量优良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以及大量的军需物资,也能造出质量优良的生活用品,但是对于复杂一些的,更“奢侈”一些的民用品就无能为力了。纠其原因,还是需求决定生产!现在,我国民用产品需求如此旺盛,不正是工业领域迎头赶上的时候吗?以前造个万吨巨轮就感觉有点奢侈浪费,因为对外贸易还不活跃,现在动辄需要十万二十万吨的巨型油轮来满足我们对原油的胃口。以前建个年产百万自行车的厂子就不得了了,现在汽车每年自产自销一千多万。原来许多工厂还不需要太精密的加工设备,因为也就造个自行车或者电风扇。现在高精度数控机床遍地都是,许多工厂有实力给飞机生产零部件。这一切进步的诱因都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能力和需求,而内在因素就是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合理的规划引导。至于LZ说的什么身体换精密机床,我看还是当个笑话吧。如果毛熊没有经济基础,没有硬性的军事工业需求,要精密机床做什么?如果两个诱因都具备了,那么就算日本不给技术,毛熊自己也能开发出可用的同类技术,或者让克格勃加把劲,顶多迟个两三年。另外,欧盟的某些东西,我们是想要的,但是他们不会做个实惠价把技术卖给中国(中国只会要数量刚够的成品和全套技术,不会像欧美人想象的那样**批量采购),而我们的工厂也不会让欧美鲸吞自己的市场份额。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欧美逐步放开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各种限制,然后我们把他们的厂子带专利直接买下来。所以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是警告欧美政客不要歧视中国资本,对中国资本开放更多的行业,我们根本就不用关心对华技术封锁解禁的事情,因为如果在90年代欧美没有解禁,那么现在解禁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坊间传说东施是西施的老公搞的人工授精,东施说自己和老公生的头一个孩子就是这个模样的,只不过怀孕初期向西施学习了一些保胎要领而已,完全是自己家的纯正血统。其实F-15和米格-25很像的, 幻影III和F-102页很相似,怎么没人说他们之间有血统关系?
总体上,我同意楼主的国家实力论,但是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买不买,也不是外国人卖不卖,而是我们军队是否需要,比如这次买苏35,技术上的差距我们完全能够在5到10年内超越他们,那么买来还有什么意思那,这是由我们的国防战略安全环境决定的,我们的歼20还未服役,面临的是美国F22的直接现实威胁,所以应急的同样,当时,假设美国人不做更,那么我们的中美蜜月将是真正的和平典范!如果当时我们惧怕美国,那里还有和平典范那同样,现在的话,欧洲开放军售,我们买不买那,首先是说我们的战略对手是美国,所以我敢肯定,我们买。,而且一定买,但是不会大规模的购买,只会是类似买苏35一样,实验或者说钻研技术更多的目的少量的买一些,毕竟就现在来说,外国军火还是有一定技术优势的,这对我们的国防工业可是一个难得的拿来时代啊我们不会大规模装备是因为我们与外军的差距正在缩小,比如歼10歼11歼15歼20等等,差距并不明显,没必要装备外国货,只需要少量的买来研究技术,改进到我们自己的飞机上就行了,总之,也是楼主的主题,国家实力才是王道
至于观点不同,有意义的要辩一辩,至于谩骂讽刺,只能无视了。
至于观点不同,有意义的要辩一辩,至于谩骂讽刺,只能无视了。
非常高兴能和阁下愉快的讨论!您也知道,我过激的语言给我带来大量舌战的机会。几乎我每次被置顶的帖子(涉及非军事的除外)都无一例外沦为战场,以至于发帖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准备反驳的资料了!哈哈,让您见笑了!不知为什末这次发的帖子怎麽这麽平和啊!连五毛兄都温和得不像他了!搞得我有些不知所措了,或许大战还在后面呢吧?真心有些期待呢!
嗯,关于英国的地位,我赞同阁下的观点,那完全就是个搅屎棍,岛国的地理位置导致英国非常不希望欧洲国家结盟,这会让英国彻底孤立,因此约翰牛认了新爸爸,我去皇家海军的辉煌算是彻底让他们丢干净了... ...第二,关于mig21的问题,mig21对f4形成优势,我们可以看成它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机载雷达和空空导弹技术还不是很先进,机炮依然占据极大成分,我很好奇在现代三代机格斗过程中,飞行员真的有机会瞄准对方机翼翼梁,机身承重梁和油箱等结构开火吗?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直接对着驾驶舱开火岂不更简单? 而中距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和红外格斗导弹,真的有那样高的分辨率确定油箱和承重梁位置然后引爆? 个人感觉不大可能。第三,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首先说明我一点也不哈苏,甚至有点讨厌毛熊,偏向德国,不过我的确认为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数量战争质量’是有一定的外在原因的,在卫国战争中苏联工业区已经陷入战火,仅仅依靠战前迁向后方的工业体系根本无法生产出数目惊人的t34,il2以及其他军械,我一直认为苏联的数量优势有依靠美国援助的嫌疑,如果说一个国家因为突袭失去了自己的工业区,那麽像苏联一样依靠后方工业输血,这种可能性不大,二战苏联胜利是不可复制的,苏联在冷战中依旧沿用二战期间的战争策略,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应该反省的,同时也是不适合中国的。另一个对数目论的限制就是人员问题。就是即便有了这些武器,也必须有相应的人才,一般来说战争发展越极致,对战斗人员要求越高,二次大战后期的日本本土明明有月产上千架各式飞机的能力,却苦于没有足够的飞行员,无法组织反击。所以我认为苏联式的数目战争,已经落后了,或者说,一开始,它便是错误的。第四,关于mig25雷达功率问题,我表示怀疑,不是说怀疑其功率值,而是怀疑阁下所说对电路板的杀伤能力,如果真能在80公里烧毁电路板,那么它的能量聚焦,它对目标的锁定,它的汇聚焦点的改变,它的烧灼时间,如果说就像放大镜烧蚂蚁,那还是不要了吧。不过电子管在功率方面表现真的很杰出,因此以后的航电系统不仅仅应该搞数模混合,还应该留下电子管工作的舞台,发挥它特有的优势。第五,关于mig25格斗能力。这个我必须要承认,陷入死角了,把它当战斗机了,事实上仅仅只是截击机,但是高速截击机随着高空高速导弹出现而被打入冷宫? 不知道有没有这个问题。另外至于所谓的六代机,超音速,高超音速只不过是为了战略机动部署罢了,数倍音速之后的战斗机基本上就是直线飞机了,没有机动性可言,人体太脆弱,无法承受大过载机动。第六,关于未来的局部冲突,我认为一两件先进武器毕竟还是小道,整体工业实力的提高才是王道,这不是‘势’,是一览众山小的高度,说到底,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凭借先进武器取得的优势仅仅只是暂时的,充满偶然性的,而依靠国家整体科技水平获得的优势才是整体的,可控的,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而核武器这顶保护伞,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悄然消散,当有一天核武器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可以消除掉的时候,世界烽烟又会重新飘起,而到那个时候,工业水平,科技水平,经济水平才是国家强大与否的关键。最后,感谢阁下的跟帖,小弟收益无限,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多看看关于脉冲多普勒雷达,相控阵雷达的资料,不至于看到阁下列出的事实而手足无措无以反驳,哈哈....
!因此阁下的第二指控也不成立。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佬儿对美国的奴性最为强烈!每次山姆大叔准备打人,她都夫唱妇随的鞍前马后!进入21世纪,美国想要甩掉她同德国结金兰之好,唬的英国人赶紧用热脸暖山姆大叔的冷屁股!法国打利比亚没啥建树,吃不住劲了也去抱山姆大叔的大腿,欧洲人的奴性还浅吗?历次联合国军出去杀人放火,都是美机打头阵,英法飞机警戒掩护,还不算协助美国作战吗?别太迷信三代半,幻影战果显赫,军中的现役机也在不断升级!幻影2000和F16是竞争在军贸上,不是在战场上OK?所以,这第三项指控也不值一驳!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搞到一架米格21,还没研究几天,就被美国人强行要去了!中美交好时,我们也卖他几架!因为廉价的米格21把作战半径和载弹量远超他的F4鬼怪打得满地找牙!所以美国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弄回来深入研究!以色列发现米格21的机翼承重梁在翼根处最为薄弱,后来的战争中打下不少阿拉伯人的米格21,最有意思的是,以色列后来借助流产的‘狮’式战斗机技术生产出米格--21---2000升级套件,罗马尼亚就用该套材升级了一批米格21比斯!要是中国装备了欧洲战斗机,欧洲人出于惧怕美国,一定会削弱飞机的主要战技能力,不然美国也不会允许其对华出口!要是因此击落美机,美国人肯定会暴跳如雷的向欧洲人问罪的!这不是泄密问题那样简单,这是资敌懂吗?美欧多次联合军演,对欧洲飞机非常熟悉,您不忍心看什么?我说的事实吗?告诉阁下,飞机不仅有承重梁,还分纵向承重梁和斜横方向的翼梁(是盒状结构,又被称为翼盒)。欧美产的机载雷达他们最熟悉,所以我在拙文中提出要变频,这可不是阁下家里的变频冰箱,而是相控阵磁偏转电扫雷达的变频反侦测工作状态,是一种先进抗侦测技术!现有的空中格斗导弹能够迎头攻击,也可以调整攻击大致位置,在需要的角度引爆!抛却这些不说,机炮没有被战机淘汰,就存在近距炮击格斗的可能,承重梁和油箱都属于半硬壳结构战斗飞机的致命死穴,再说了解敌机结构和性能也就清楚该机的最小转弯半径以及滚转速率一类的信息,这对空中导弹对射状态下的格斗谓为重要不是吗?有一种技术叫定向能武器,包括激光,质子束什么的,也包括微波定向辐射!当你了解对方电路的工作频率,无论它是开放还是闭合的,都可以用特定频率的微波射束加以干扰破坏,对方电器最薄弱原件的最小破坏阀值,就叫切入点,如果是用于破坏的,就叫破坏切入点!美国军用卫星就曾遭苏俄微波武器破坏,这也是事实,真的不是科幻臆想!至于遥控关闭,文中的意思很明显,那是个比喻!对越作战时,越南人就是因为惧怕这个,硬是没有出动空军(越南战机多是中国的军援,越南人担心中国人太熟悉米格19了,有越军将领就曾提出这个假设,所以我的比喻真心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说,我不是拿4000多字来开玩笑。好像我的嘴也太毒了点!20多年的航空爱好史还有自由飞滑翔机的制作历程给了我获取多方面知识的机会,但对于航空知识方面我依然是个粗陋的一知半解者!中间这段我们有共同点,就不评论了!数量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对质量来讲就有一定的优势!美国的援助给了苏联喘息和反击的机会,但是,没有这些钢铁和机床生产出来的数量优势,精工细造半年多出来的几架高性能战斗机,对损耗巨大的战局能有帮助吗?就是因为拥有战略纵深,才支撑了众多后方企业大造结构简单,工艺粗糙的飞机坦克打退了严寒中踟蹰不前的德国佬儿,没有数量优势,能赢得战争吗?我们的国情和俄国相近,但是数量优势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的不富裕国家来讲,也是玩不起的。我是表达了可以借鉴的意思,不是照单全收!一个刚刚满足国民温饱的发展中国家,有能力对抗超级大国搞新时代冷战吗?最后要说的,米格25不是怪物!作为截击机,米格25完全胜任!他不是战斗机,不是用来做空中格斗的!跟阁下讲,我雄鹰巴图鲁太熟悉米格25了,米格25是在我出生以前就叱咤天下的速度之王!我小时候就是在79年[航空知识]杂志上看到米格25的专文才爱上飞机和飞行的。米格25的翼梁非常的脆弱,以至于因此开发出差动平尾来充当高速飞行时的副翼用于提供横向操作!米格25的雷达天线直径高达90厘米,重500公斤,功率600千瓦!设计指标是在80公里距离上烧穿一切不论是开放还是闭合电路的一切已知电子干扰,当时只有电子管才具备这种力量!此雷达是由闪电设计局完成的,代号“旋风”,该局是由马图斯。比斯诺主持的。由于考虑到高速时方向稳定性不足。同时出于配平的原因,米格25采用创新的双垂尾以及巨大双腹鳍,结果太过稳定了,所以机翼增加了下反角,腹鳍也减小了面积。为了对抗热障,米格25蒙皮部分大量采用不锈钢制造,和B--70用的一个路子。图曼斯基R-15涡喷发动机功率难以令飞机达到3马赫的极速,图曼斯基的设计局集思广益,发明了喷水加力技术,终于令米格25傲视群伦。但是限于技术瓶颈,米格25只能在2.8马赫下执行常规飞行任务,就是在3.2马赫极速下,也要战战兢兢飞直线,否则就有空中解体的危险!米格25一出生就不是用来搞空战的,他有两个型号:米格25P截击机和米格25R侦察型!很多人不知道,米格25极速时座舱温度高达近七十度,但是飞行员表示可以接受,可见苏联飞行员还是相当敬业的。真奇怪阁下为什么和大多数普通军迷一样非要诟病米格25的近距格斗能力呢?他根本不是战斗机!但是中距离发射导弹对付F4可以说那是他的看家本领,不就是截击作战嘛!有啥了不起。米格25的缺点在他的后继机上基本都被克服了,米格31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截击机,虽然不能上3倍音速,可是2.8马赫也不是盖的!阁下在篇尾,和我拙文不谋而合,我也不反对进口欧洲武器是吧!我只是反对进口欧洲战斗机装备一线作战部队!还有我每次发文,都有铁友提醒我别把精力都用于战斗机上,一两种新式战斗机不能左右战争。那当然,我也不否认这种说法,但是,这是空军论坛!我没兴趣探讨根本不存在的坦克承重梁,坦克又不是房间,需要什么承重梁,坦克靠的是底盘支撑炮塔!!我在空军论坛不探讨飞机干嘛来了?别以为人多,战略纵深大就无忧了!赫鲁晓夫回答毛主席时曾说过:现在是弹道导弹核武器称雄的年代了,你人多,炮灰也多!毛主席也说过:打赢战争不是靠一两件新式武器,左右战争的是人而不是物!他老人家还说过:核武器是用来吓唬人的,但是,你没有,人家就说你不行!以上这些我都懂!!因此,铁友们要想加入互喷大军,麻烦用些新鲜点的东西。我敢说自从中国拥有核武器以来,就再也不会遭到大规模的入侵了!未来,只会面临局部战争和短暂冲突性战争,这玩意儿,真的要靠一两件新式武器来长脸了!否则,海疆遭遇战里,人家沉你两艘,你才击伤人家一艘,还他妈的轻伤!等你调人报复,娘的冲突结束了!你再打人家,就不是冲突那么简单了,已经变成挑起战争的行为了!偌大的一个国家,让人家沉两舰,或是被打掉的飞机超过人家的,不卡脸吗?希望有能够具备足够耐性的铁友看完我这漫长的回帖,读懂我的意思,再来弯弓射我这从大海东方飞来的苍色的鹰,只要有理有据,我会愉快的闭上我那永不屈服的眼,道一声:I服了YOU.上文部分资料涉及技术方面的参考书目:[不为人知的幽灵杀手米格31] [米格飞机的传奇] [冷战秘闻汇总] [苏俄航空工业发展史]
认清差距,就会有动力,才会有追赶。我觉得有一点,不能唯武器制胜论。战争是一个整个国家实力的比拼。如果我们现在如印度一般,万国牌武器。真的打起来会怎么样?局部战争,你有的武器,别人未必会没有,优缺点对方一目了然。全面战争呢,更可怕,没一个少一个,甚至损坏了可能都修不好。我们需要的是时间,是追赶。不远的将来除了美系、欧系武器,一定会有华系武器的。一定会的。(新兵一个,纯粹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至于所谓的用于协助美国作战... 亲,你真的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 不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您不是穿越过来的吧? 再说幻影中队对阵超级大黄蜂... 还不如让j10上场呢,除非死掉的幻影4000能重新活过来,否则幻影2000拿什么去和美帝的三代半超级大黄蜂比?要知道幻影的竞争对手是f16...再说lz说的向法国所要一切核心资料... 臆想症吧,亲... 真要这么干了,索达公司可就彻底黄了,除非美国人能拉着法国一起跟中国开战,否则无故泄露军机资料... 中国可不是阿根廷,被人阴了还无话可说,再说lz说的核心资料内容,我都不忍心看了... 机载雷达频率,嗯,这个比较靠谱,那么多次联合军演这东西相当容易记录,战时可以用于辨别我军军机型号,不过问题是美国电子监听设备到处乱飞的今天你认为中国飞机雷达工作频率躲得过侦查吗? ... 再说承重梁位置... 亲,你在玩坦克世界么? 开火之前还能瞄准我要打承重梁? 你没开玩笑吧... 各种中距弹格斗弹乱飞的今天即便空战使用机炮也是一瞬而逝,谁有机会去寻找承重梁和油箱... 还有电传飞控干扰切入点... 恕我愚昧实在是想不通明明是闭路系统的电传操作系统怎么进行无限干扰? 难不成闭路系统还对某个频率电磁波非常敏感? ... 飞控就更不要说了,用来调整飞行姿态辅助驾驶的飞行软件也能被电磁波干扰... 最最无语的就是那个... 遥控关闭了... 真是... 兄台高见小弟无话可说,只能说小弟对大哥的憧憬如滔滔江水... 难不成您认为幻影2000是遥控飞机? 说关就关? 还是中国西飞成飞昌飞上飞沈飞的大神们啥都不管,飞机拿回来塞进去驾驶员挂上蛋蛋就去打美国佬? ? ?...额,上边好像嘴太毒了,嘿嘿,不好意思,以前看过lz写的另一篇文章,不敢苟同结果脾气就带到这里来了...再说后边的,常规中低技术兵器。关于弹药方向上,中国现在并不落后,反应装甲也不需要,99早就已经开始披挂自产的反应装甲模块,倒是复合装甲类似乔巴姆2 很有参考价值,不过英国人压根就不会给,另外就是发动机技术,确切是高温合金技术和高精度多轴机床,这个比较看好,不过这也不能算中低技术装备啊,机床什么的,已经属于极度敏感的工业设备了,另外就是像lz所说,大型超远程雷达,消振消磁等等等等...往后看,lz说中国工业品精度问题,的确这是个硬伤,毕竟大规模生产得到的产品其粗糙与否完全取决于工业设备加工精度,精度不够自然会粗糙,这是个死循环,如何能跳出这个怪圈? 只能等中国全面提高工业设备精度水平。再往后,lz就开始鼓吹苏联的数量制胜论了... 额,没办法最近看这个有点多,看腻了...数量制胜论上场,第一局就是各种苏系货,什么t34什么il2等等等等... 什么用数目淹没德国人... 你难道不知道贯穿整个苏德战争的,除了波波沙和t34,还有英美的疯狂援助吗? 没有美国人援助的数万台工业机床,大量的原材料,各种需要长工时的复杂原件,就凭苏联战前迁到后方的那点儿工厂,只能是坦克越造越差,数目越来越少,最后被德国人绞死,没有一个像美国一样一直站在身后为你加血的超级奶妈,就别想学毛熊一直站在德国人面前当盾,否则只能是被人家活活虐出翔,就苏联冷战期间的战争思想,一旦战争陷入僵持,最后最先顶不住的,一定是苏联,因为训练有素的部队最先变成数字,后来的补充兵员有没有足够的时间接触实战,只能是像二战期间倭国一样最后流尽最后一滴血死掉... 要知道德国和倭国最后并不是因为产能不足,而是有经验的战斗员太少,部队拉上去就是被各种反复虐的结局,因此我们要看到苏联的大纵深防守反击,数量制胜论也是有局限性的,一味强调数量,最后就是被别人用高层次武器(空军之于陆军)低伤亡全部歼灭。最后呢,就是mig25这个怪物了...我不是说mig25,毕竟也曾经击落过各种飞机,海湾战争中甚至打下过f18,但问题出现了... mig25... 就那副机翼,已经断掉了它的低速性能了,同时因为速度高,回转半径太大,外号直线飞机,同时毛熊生产的1200架mig25中有60%做了侦察机(速度快),而且,很不幸因为机动性太差mig25只能做进场动作,像跟f15格斗还是会被虐出翔...至于侦测能力... 亲你是说那种烤熟兔子的雷达麽... 好吧,从度娘那里找到的,那种雷达叫蓝宝石25,嗯,评价是电子管堆砌而成... 的确这种雷达工作距离非常远,可以探测远距离目标,不过这种雷达的中距弹引导能力差,也就是说如果mig25碰上f4鬼怪,远距离发射导弹它吃亏,近距离格斗还是吃亏... 只能做拦截高速目标的截击机和高速突防的侦察机/轰炸机,战斗机是跟它无缘了...所以说毛熊的装备一向很极端,比方说基洛夫导弹巡洋舰,比方说台风潜艇,比方说他们的载机巡洋舰... 我们不能只看到二战胜利的苏联红军,冷战和霉菌相互抗衡的苏军,也应该看到毛熊搞数量优势之后被彻底拖垮的国民经济,看到因为追求数量优势完全畸形的国家工业体系,尤为引人深思。我并不是反对引入欧洲武器,对华禁运的解除毕竟还是好的,我们可以有更多机会获得我们没有的高新技术,减少走的弯路,当然我们现在已经有完整健全的航空工业体系,不需要欧洲军机弥补不过弄来一两架幻影2000搞拆解还是很好的,关键是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早就形成了姑且称只为 华系 的军工体系,我们引入各种武器装备,是问了扩充这个体系,而不是让我们的军工体系陪着装备念书,故而对华禁运的解除更有利于中国引入更加优秀的非武器类和半成品装备,而不是各国的飞机火炮军舰潜艇统统打包回家...
点击加载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俯视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