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言书十大预言书是指哪些?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别名:江志颖(随母姓),为人善良正直,爱好文史,天文地理,古典音乐和戏曲。
LOFTER精选
阅读(817)|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id:'fks_086070',
blogTitle:'中国古代十大预言奇书之一',
blogAbstract:'\r\n一、乾坤万年歌\r\n&& 《乾坤万年歌》,又称《万年乾坤歌》或《万年歌》为中国民间流传的著名预言之一,相传为周朝姜太公所作,每七字一句共一百零六句,文末有“行仁行义立乾坤”“我今只算万年终”两句,故称《乾坤万年歌》。\r\n&&&《乾坤万年歌》伪托周朝姜太公所作,实为清代人所编。歌中预言从周朝开始,直至未来大同世界。开头为“太极未判昏已过。风后女娲石上生。三皇五帝已相承。宗派源流应不错。而今天下一统周。礼乐文章八百秋。”从中国古代的创世传说讲起,并说明将从周朝开始预言。文末以“我今只算万年终。再复循环理无穷。知音君子详此数。今古存亡一贯通。”四句作为预言的结束。全文如下:\r\n',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5,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1,
mainCommentCount:1,
recommendCount:4,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true,
hostIntro:'别名:江志颖(随母姓),为人善良正直,爱好文史,天文地理,古典音乐和戏曲。',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一、蜀汉丞相诸葛亮著名预言《马前课》详解(1-8)  《马前课》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几部预言之一,传说是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所留下的。这部预言非常简洁明了,只有十四课,每一课预言一个历史时代,而且每一课都按顺序排列。每一个历史时代过去后,人们回头一看就会发现诸葛亮的预言惊人地准确。《马前课》的前十课已经发生。现在我从第一课起为大家详细解析这部预言。   第一课    无力回天 鞠躬尽瘁  阴居阳拂 八千女鬼  这一课是诸葛亮对他自己的预言,诸葛亮早已知道汉朝气数已尽,一切努力都是"无力回天”,但他还是要尽己之力辅佐蜀汉,不负刘备三顾之情,托孤之义,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诸葛亮于公元227、228、229、231、234年共五次北伐曹魏,力图恢复中原,再兴大汉江山。结果在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病逝于陕西渭水南岸五丈原。就如他在《出师表》中写的那样,为了再兴汉室耗尽心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诸葛亮逝世后,大奸臣宦官黄皓在后主刘禅身边掌握大权,国事日乱,小人当道,可谓"阴居阳拂”。大将姜维也只能维持残局。   公元263年,曹魏大将钟会大举南征,姜维据守剑门关(四川剑阁北),战事胶着。曹魏的另一位大将邓艾却从阴平郡(甘肃文县),深入万山,直取蜀汉重镇江油(四川江油),进入成都平原。后主刘禅听说敌军已距成都不远,根本没有想到抵抗,也没有想到姜维大军仍完整的屯在前方,就迫不及待地投降曹魏,蜀汉至此终结。"八千女鬼”和起来就是一个"魏”字。   第二课    火上有火 光烛中土  称名不正 江东有虎  这一课是预言晋朝。司马家族在曹魏掌握大权,宰相司马昭已成为实质上的统治者。公元265年宰相司马昭逝世,他的儿子司马炎立即下令让曹魏最后一任皇帝魏元帝曹奂禅让。司马炎建立晋朝,首都设在洛阳。"火上有火”就是"炎”字,指司马炎。   公元280年,晋朝军队攻陷建业(江苏南京),把东吴最后一任皇帝孙皓活捉。晋朝一统天下,可谓"光烛中土”。因为司马炎的晋朝实质上是篡夺曹魏而建立的,因此"称名不正”。   公元291年,八王之乱开始,中原被少数民族占据。公元317年镇守建康(江苏南京)的亲王司马睿,宣布继位称帝,建都建康(江苏南京),史称"东晋”。建康地处江东,故曰"江东有虎”   第三课    扰扰中原 山河无主  二三其位 羊终马始  这一课是预言八王之乱和五胡十九国及南北朝时代的。时间跨度达298年(公元291年到公元589年)。   公元290年,司马炎逝世,司马炎的嫡子司马衷继位。司马衷,是一个白痴,听说有人饿死,他大惊说:"为什么不吃肉?”司马衷继位的第二年,爆发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八个司马家族的亲王为了权力和皇位而互相残杀,中原从此大乱。从公元291年第一个亲王司马亮被杀,到公元311年第八个亲王司马越死去,历时21年,结束了晋王朝刚刚建立起来的统一局面。  公元304年,八王之乱正高潮时,五胡十九国(又称五胡乱华)时代来临。"胡”是古代汉人对汉民族以外,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五胡,当时指的是: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羯是匈奴的一支,氐是羌的一支,实质上也可以说只有三胡。五胡乱华期间,除东晋外,各政权按建立时间排列如下(灭亡时间标于括号中):   公元304年,氐族人李雄在成都宣布建立成汉(亡于347年);公元304年,匈奴族人刘渊建立汉赵定都平阳(山西临汾)(亡于329年)。   公元319年,羯族人石勒建立后赵(亡于351年)。   公元320年,汉人张茂在凉州(甘肃武威)称王建立前凉(亡于376年)。   公元337年,鲜卑族人慕容就在棘城(辽宁义县)建立前燕(亡于370年)。   公元350年,汉人冉闵建立冉魏(亡于352年)。   公元351年,氐族人苻健建立前秦,定都长安(亡于394年)。   公元384年,鲜卑族人慕容垂建立后燕(亡于407年);公元384年,鲜卑族人慕容泓建立西燕(亡于394年);公元384年,羌族人姚苌建立后秦(亡于417年)。   公元385年,鲜卑族人乞伏国仁在勇士堡(甘肃榆中),建立西秦(亡于400年)。   公元386年,氐族人吕光建立后凉(亡于403年);公元386年,鲜卑族人拓拔珪建立北魏,定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亡于534年)。   公元397年,鲜卑族建立南凉(亡于414年);公元397年,匈奴族建立北凉(亡于439年)。   公元398年,鲜卑族人慕容德在滑台(河南滑县)建立南燕(亡于410年)。   公元400年,西凉建立(亡于421年),定都敦煌(甘肃敦煌)。     公元405年,东晋的益州(四川)兵变,谯纵建立西蜀王国(亡于413年)。   公元407年,匈奴族人赫连勃勃在朔方地区(河套)建立胡夏(亡于431年);公元407年,高句丽人高云建立北燕(亡于436年)。   公元409年,西秦复国(亡于431年)。   南北朝时代各朝按南北顺序排列如下: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把皇帝司马德文罢黜。刘裕当了皇帝,建立刘宋。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中国,南北朝时代拉开序幕。   在南中国,公元479年,萧道成篡夺刘宋建立南齐;公元502年,萧衍命篡夺南齐建立南梁;公元557年,南梁大将陈霸先篡夺南梁建立南陈。     在北中国,北魏在公元534年分为东魏和西魏两朝。公元550年,东魏被高洋篡夺,建立北齐。公元557年,西魏被宇文觉篡夺,建立北周。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公元581年,北周被国舅杨坚篡夺,改称隋。公元589年,隋灭南陈。南北朝时代结束。      从以上排列可以看出在这298年中,无论五胡十九国还是南北朝,各朝、各国国运都很短,长的几十年,短的才几年("二三其位”)。只有北魏国运稍长一点,也就只有148年。真是"扰扰中原 山河无主 二三其位”。"马始”指天下大乱起于司马家族的晋朝,"羊终”指大乱结束于杨坚建立的隋朝。   第四课   十八男儿 起于太原  动则得解 日月丽天  这一课是预言隋朝末年,李唐起于太原。公元604年杨广弑父继位,称为隋炀帝。杨广残暴无德,公元611年起,天下始乱。反王一十八,烟尘三十六,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见天下大乱,隋朝国运将终,决意起兵平定天下。"十八男儿”就是李字(十八合起来是木字,男儿就是子,木子合起来是李字)。"起于太原”指李渊是太原留守,起兵平天下也是始于太原。   李渊因为和杨广是表亲,所以不愿起兵。当时有谣言说姓"李”的将代替姓"杨”的君临天下,杨广对他很忌讳,太原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李渊当时如不起兵则很有可能被李密、杜伏威等反王消灭,起兵则生,不起兵则死,李渊当时面对的形势真可谓"动则得解”。所以李渊不得不冒险起兵,死中求生。   李渊次子李世民是一代英雄,先后击败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反王,打下了大唐江山。公元626年,李渊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退居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后,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贤臣,政治廉洁,风调雨顺,农业上每年都是大丰收,公元630年,一斗米只值三四个钱,社会安定而繁荣。公元632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共390人,年终,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第二年秋天再回来受死(古时秋天行刑)。公元633年9月,390人全部回狱,无一人逃亡。社会秩序安定,夜不闭户。天下大治,可谓"日月丽天”,这段历史被称为"贞观之治”。   不过"日月丽天”也可理解为武则天当政。因为武则天为自己造了一个新字作为自己的名。该字上半截是明字,即日月,下半截是空字,即天,含义为日月当空。  第五课    五十年中 其数有八  小人道长 生灵荼毒  这一课是预言大唐末年藩镇割据演变来的五代大乱。   公元907年,军阀朱温篡夺皇位,建立后梁,为中国带来黄金时代的大唐王朝,终于走下了历史的舞台。从朱温篡唐到赵匡胤于公元960年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之间约有五十年的时间,故曰"五十年中”。   在这"五十年中”,中原地区先后有朱温建立的后梁(907年-923年);李存勖建立的后唐(923年-936年);石敬瑭建立的后晋(936年-946年);刘知远建立的后汉(946年-979年)(后汉950年以后只局限在太原一带);郭威建立的后周(951年-960年)这5个短命王朝,故曰"五代”。   "五代”共有8个姓氏(家族)的人当上了皇帝:后梁皇帝姓朱;后唐就复杂了,李存勖是唐朝大将李克用的儿子,李克用还有一个干儿子李嗣源,李存勖死于兵变,全族被屠,李嗣源就当上了皇帝。李嗣源死后由他的儿子李从厚继承皇位。不久,李从厚的义兄李从珂起兵杀掉了李从厚,自己当上了皇帝。这样一来,李存勖、李嗣源、李从珂虽然都姓李,可实质上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算下来后唐就有三个李姓家族的人当皇帝;后晋皇帝姓石;后汉皇帝姓刘;后周也复杂,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全家都被后汉皇帝所杀,郭威只得将柴荣收为养子,改姓为郭,后周实质上就是郭、柴二姓。这就恰好应了"其数有八”这句话。   五代都是短命王朝,5个朝代加一起才53年(公元907到公元960年),很多大臣都是今日保这个皇上、明天保那位皇上,古时那种大臣忠心无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忠义都不再被人推崇了。比如后唐有个大臣叫冯道,可算后唐开国元老。石敬塘灭了后唐,冯道毫不畏惧,打了个包就投奔了后晋。不久契丹大军压境而来,攻入开封,擒了后晋皇帝,冯道又去归附契丹。刘知远建立后汉,冯道又归附了后汉,后来又归附后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五代的皇帝几乎全是昏君,所以国运都不长。特别是石敬瑭为称帝向契丹国(辽国)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土地作为报酬,还称契丹皇帝为"父”,自称为"儿” ,人称"儿皇帝”;后汉的皇帝也要依靠契丹,称"侄皇帝”。故曰"小人道长”。   五代大乱,兵连祸结,其结果自然是"生灵荼毒”。   第六课    惟天生水 顺天应人  刚中柔外 土乃生金  这一课是预言宋朝。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黄袍加身,结束五代,创立大宋,赵光义于公元979年一统天下。公元961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根绝了兵变之源。大宋创立以来对前代各朝各国的皇帝、大臣均未大加杀戮,对平民百姓也能实行仁政,修生养息,怀柔以安天下。平民百姓渴望的天下太平得以实现。古人云"上天有好生之德”,"水性至柔”,故而本课首句为 "惟天生水 顺天应人”。天心民心皆大快。   但到了北宋末年时,对平民的赋税日益加重,皇帝昏庸,早已不复宋朝初年太平景象。宋徽宗常常微服出宫,夜宿娼门,还在宫中设小市场,宫女们扮成商贩卖酒卖茶,徽宗扮成乞丐挨门行乞,大家取乐,昏君心中早已不存大宋二百年家国,数千里锦绣河山。徽宗时大兴花石纲、生辰纲等这纲,那纲(纲就是民间向皇上进贡的财物)弄得民不聊生,反抗四起,例如那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替天行道。民间出现了因为百姓们无法忍受花石纲的搜刮劫掠而导致的方腊大起义,徽宗命军队残酷镇压了这次起义,而不是使用怀柔政策。可谓对内用刚(纲)。   在军事上,宋朝从创立以来一直就力量薄弱。文职人员担任军队统帅,负责实际作战的将领则是临时委派,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公元1004年辽国南征,辽宋达成"澶渊之盟”,宋朝居然要向辽国每年进贡十万两白银,二十四万匹绸缎。公元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建立西夏。宋朝与西夏几乎每战必败,只好每年向西夏缴纳绸缎十三万匹,白银五万两,茶叶二万斤。可谓对外用柔。宋朝内外政策可用"刚中柔外”来形容。   本课首句为"惟天生水”指代宋朝,按五行学说土克水,那么土所生的金朝就是宋朝的克星,故曰"土乃生金”。   公元1120年,金、宋达成对辽国的夹击密约。在金、宋的夹击下辽灭亡。公元1125年,金灭辽后对宋发动总攻,公元1126年,北宋灭亡,金军把宋徽宗、宋钦宗逮捕,废为平民,赵姓全体皇族三千余人被劫往金朝。这就是靖康之耻,在历史上被视为汉民族的奇耻大辱。唯一漏网的皇族康王赵构逃往临安(浙江杭州)建立南宋。   第七课    一元复始 以刚处中  五五相传 尔西我东  这一课是预言元朝。"一元复始”暗指元朝的国号。   蒙古人对汉人的统治是很严厉的。蒙古人把汉人列为三等和四等的国民(一等的国民是蒙古人,二等的国民是色目人即中亚人)。元朝规定每二十家编为一"甲”,首长称"甲主”,由蒙古人充当。严厉规定:禁止汉人打猎,禁止汉人学习武术,禁止汉人持有兵器,禁止汉人集会拜神,禁止汉人赶集赶场作买卖,禁止汉人夜间走路。故曰"以刚处中”。   "五五相传”是指元朝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到元顺帝脱欢帖木儿为止,共有十位皇帝,五五相加即为十。   蒙古人从成吉思汗开始东征西讨,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面积有三千万平方公里、空前巨大的蒙古帝国,由于太巨大了,只好分成各个汗国,由蒙古大汗总辖。蒙古大汗忽必烈把蒙古帝国总部迁到中国,并起国号为"元”,兼任中国皇帝。元朝灭亡,各个汗国也分崩离析,不久各自消亡。故曰"尔西我东”。   第八课   日月丽天 其色若赤  绵绵延延 凡十六叶  这一课是预言明朝。   "日月丽天”是指明朝国号,日月合起来就是"明”字。"其色若赤”暗指明朝皇帝的姓氏为"朱”,"赤”就是红色,"朱”也有红色的意思。   明朝从太祖朱元璋到思宗朱由检共有16位皇帝,排列如下:   1.明太祖(1328年-1398年)  2.惠帝(1399年-1402年)  3.成祖(1403年-1424年)  4.仁宗(1425年)  5.宣宗(1426年-1435年)  6.英宗(1436年-1449年,1457年-1464年)  7.景帝(1450年-1456年)  8.宪宗(1465年-1487年)  9.孝宗(1488年-1505年)  10.武宗(1506年-1521年)  11.世宗(1522年-1566年)  12.穆宗(1567年-1572年)  13.神宗(1573年-1620年)  14.光宗(1620年)  15.熹宗(1621年-1627年)  16.思宗(1628年-1644年)   明朝在李自成攻克北京,思宗朱由检自杀后,残余力量南逃江南,一连串出了三个皇帝,但都不计算在内,因为此时下一个正统王朝清朝已经开始。   大明王朝16位皇帝,正好应了"绵绵延延 凡十六叶”这句话  蜀汉丞相诸葛亮著名预言马前课详解(9-10)  作者:太平  第九课    水月有主 古月为君  十传绝统 相敬若宾  这一课是预言清朝。"水月有主”就好像是一个字谜,谜底为"清”字,清朝的国号。"水”为"清”字的水字傍(三点水);"月”为"清”字右半边的"青”字的下半截;"主”字形就如"清”字右半边的"青”字的上半截。   "古月”合起来就是一个"胡”字,"胡”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统称。"古月为君”是指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清朝也确是东北的满族建立的。   清朝入关以来共有十位皇帝,按其年号依次排列如下: 顺治(1644年-1661年)、康熙(1662年-1722年)、雍正(1723年-1735年)、乾隆(1736年-1796年)、嘉庆(1797年-1820年)、道光(1821年-1850年)、咸丰(1851年-1861年)、同治(1862年-1874年)、光绪(1875年-1908年)、宣统(1909年-1911年)。"十传”就是指这十位皇帝,"绝统”指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年号是"宣统”。   日宣统正式颁布退位诏书,大清王朝正式落下了历史的帷幕。新的国民政府宣布优待清朝王室成员,允许退位的清帝依然住在皇宫里面,给其访华的外国元首待遇,而且全国上下对满族人民也没有歧视,宣布中华民国是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故曰"相敬若宾”。   第十课    豕后牛前 千人一口  五二倒置 朋来无咎  这一课是预言中华民国。   日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声势越来越浩大,波及全国:10月29日山西太原新军起义,阎锡山被推举为军政府都督;10月30日,昆明新军起义,成立了以蔡锷为总督的军政府;10月31日,南昌新军起义,也成立了军政府;其它各地也纷纷通电独立。大清王朝四面楚歌,摇摇欲坠。日清帝正式退位,大清王朝结束。"豕后牛前”就是指这件事:1911年是辛亥年,是猪年,"豕”即猪也,1913年是牛年,那么,1912年清帝退位之年就是"豕后牛前”之年。   "千人一口”是个字谜,"千、人、口”三字合起来就是共和的"和”字。中华民国是共和国,推行民主制度。   "五二倒置”是形容共和国的国体和制度,在共和国里一切权力是属于人民的,共和国的国家元首叫总统,总统是民选的,人民不满意了还可以弹劾他,这一切和君主制的国家是倒过来的。君主在过去被形容为"九五之尊”,故诸葛亮用"五二倒置”来描绘这一切。   "朋来无咎”是指中华民国在统治大陆期间,因积贫积弱,民国草创,故而在国际上受欺负,受到了日本等国的侵略。"朋”,外邦也。   未完待续
楼主发言:8次 发图:0张
  《推背图》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因此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开始一直到未来世界大同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  《推背图》中所有的图像、谶语和颂诗都是根据易经八卦演绎出来的,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依据。而周易本身就是一本“卜筮”之书,千年前的古人借它预测未来,因为古人认为未来是可知的。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推背图》作了批注。  金圣叹序  谓数可知乎,可知而不可知也。谓数不可知乎,不可知而可知也。可知者数,不可知者亦数也。可知其所不可知者数,不可知其所可知者亦数也。  吾尝仰观于天,日月星辰犹是也;俯察于地,山川草木犹是也。我所亲见之天地,非犹我所未亲见之天地耶。然不得谓我所未亲见之天地,即为我所亲见之天地。天地自天地,而我异矣。我自我,两天地异矣。我生以前之天地可知也,可知者数也。我生以后之天地不可知也,不可知者亦数也。有生我以前之天地,然后有我生以后之天地,此可知其所不可知者数也。我生以后之天地,岂不同于我生以前之天地,此不可知其所可知者亦数也。数之时义大矣哉。  唐臣袁天罡、李淳风著有推背图,父老相传,迄未寓目。壬戌之夏,得一抄本,展而读之,其经过之事若合符节,其数耶,其数之可知者耶,其数之可知而不可知而可知者耶。  第一象 甲子 乾下乾上 乾  谶曰: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  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颂曰:  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  悟得循环真谛在,试于唐后论元机。  金圣叹曰:此象主古今治乱相因,如日月往来,阴阳递嬗,即孔子百世可知之意。红者为日,白者为月,有日月而后昼夜成;有昼夜而后寒暑判;有寒暑而后历数定;有历数而后统系分;有统系而后兴亡见矣。  第二象 乙丑 巽下乾上 姤  谶曰:  累累硕果,莫明其数。  一果一仁,即新即故。  颂曰:  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  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  金圣叹曰:一盘果子即李实也,其数二十一,自唐高祖至昭宣凡二十一主。二九者指唐祚二百八十九年。阴盛者指武曌当国,淫昏乱政,几危唐代。厥後开元之治虽是媲美贞观,而贵妃召祸,乘舆播迁,女宠代兴,夏娣继之,亦未始非阴盛之象。  时间:公元618年,唐高宗李渊立国;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唐亡。共历274年(包括武周是289年)。  第三象 丙寅 艮下乾上 遁  谶曰: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扑朔迷离,不文亦武。  颂曰:  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  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金圣叹曰:此象主武曌当国,废中宗于房州,杀唐宗室殆尽。先武氏削发为尼,故有参遍空王之句。高宗废后王氏而立之,故有喔喔晨鸡孰是雄之兆。  时间:公元683年-690年,以皇太后名,临朝称制;公元690年-705年,称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前后计23年。  第四象 丁卯 坤下乾上 否  谶曰:  飞者不飞,走者不走。  振羽高岗,乃克有后。  颂曰:  威行青女实权奇,极目萧条十八枝。  赖有猴儿齐着力,已倾大树仗扶持。  金圣叹曰:此象主狄仁杰荐张柬之等五人反周为唐。武后尝梦鹦鹉两翼俱折,狄仁杰曰:武者陆下之姓也,起二子则两翼折矣。五猴指张柬之等五人。  时间: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武则天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第五象 戊辰 坤下巽上 观  谶曰:  杨花飞, 蜀道难。  截断竹萧方见日, 更无一史乃乎安。  颂曰:  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  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葬金环。  金圣叹曰:一马鞍指安禄山,一史书指史思明。一妇人死卧地上,乃贵妃死于马嵬坡。截断竹萧者肃宗即位,而安史之乱平。  时间:公元755年,安禄山反,史思明从之;公元756年,唐玄宗逃离长安,遭遇马嵬兵变,逃往四川;同年,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唐肃宗;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从此,唐朝由盛转衰。  第六象 己巳 坤下艮上 剥  谶曰:  非都是都,非皇是皇。  阴霾既去,日月复光。  颂曰:  大帜巍巍树两京,楚舆今日又东行。  乾坤再造人民乐,一二年来见太平。  金圣叹曰:此象主明皇还西京,至德二载九月,广平王叔郭子仪收复西京,十月收复东京,安史之乱尽弭,十二月迎上皇还西京,故云再造。  时间: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  第七象 庚午 震下乾上 无妄  谶曰:  旌节满我目,山川跼我足。  破关客乍来,陡令中原哭。  颂曰:  蝼蚁从来足溃堤,六宫深锁梦全非。  重门金鼓含兵气,小草滋生土口啼。  金圣叹曰:此象主藩镇跋扈及吐蕃入寇中原。  时间:1:安史之乱后,藩镇割剧;  2:松赞干布以后,吐蕃与唐朝进行了激烈的角逐。670年,吐蕃灭吐谷浑,又侵入西域,675年唐控制西域,687年-689年吐蕃再占西域,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收西域,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驻唐兵3万,唐朝长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安史之乱朱泚之乱藩镇之祸牛李党争甘露之变,唐不断内斗严重削弱自己,吐蕃趁机扩张,790年以后,唐朝失去安西北庭。851年左右,唐朝张议潮重占陇右河西北庭。  第八象 辛未 坤下离上 晋  谶曰:  搀枪血中土,破贼还为贼。  朵朵李花飞,帝曰迁大吉。  颂曰:  天子蒙尘马首东,居然三杰踞关中。  孤军一注安社稷,内外能收手臂功。  金圣叹曰:此象主建中之乱。三人者,李希烈、朱次泚、李怀光也。李怀光以破朱泚功,为卢杞所忌,遂反,故曰破贼还为贼。三人先後犯关,德宗乘舆播迁,赖李晟以孤军收复京城,而社稷重安矣。  时间:公元783年-784年,朱泚之乱。  第九象 壬申 乾下离上 大有  谶曰:  非白非黑 ,草头人出。  借得一枝 ,满天飞血。  颂曰:  万人头上起英雄,血染河川日色红。  一树李花都惨淡,可怜巢覆亦成空。  金圣叹曰:此象主黄巢作乱,唐祚至昭宗。朱温弑之以自立,改国号梁温,为黄巢旧党,故曰覆巢亦成空。  公元874年,黄巢起义反唐。  第十象 癸酉 坎下坎上 坎  谶曰:  荡荡中原 ,莫御八牛。  泅水不涤, 有血无头。  颂曰:  一后二主尽升遐,四海茫茫总一家。  不但我生还杀我,回头还有李儿花。  金圣叹曰:此象主朱温弑何皇后、昭宣、昭宗而自立,所谓一后二主也。未几为次子友所弑,是颂中第三句意。李克用之子存代父复仇,百战灭梁,改称后唐,是颂中第四句意。  时间:公元907年,朱温正式称帝,改名朱晃,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公元912年,朱温亡。
  第十一象 甲戌 兑下坎上 节  谶曰:  五人同卜,非禄非福。  兼而言之,喜怒哀乐。  颂曰:  龙蛇相斗三十年,一日同光直上天。  上得天堂好游戏,东兵百万入秦川。  金圣叹曰:此象主伶人郭从谦作乱,唐主为流矢所中。  时间:公元926年,郭从谦发动兵变,唐庄宗李存勖中流矢亡。  第十二象 乙亥 震下坎上 屯  谶曰:  块然一石,谓他人父。  统二八州,已非唐土。  颂曰:  反兆先多口,出入皆无主。  系铃自解铃,父亡子亦死。  金圣叹曰:此象主石敬塘求救于契丹。唐主遣张敬达讨石敬塘,敬塘不得已,求救于契丹,事之以父礼,贿以幽蓟十六州。晋帝之立国契丹功也,然卒以契丹亡,故有系铃解铃之兆。  时间:公元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兵围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随后,石敬瑭灭后唐,定都汴梁,国号“晋”。  第十三象 丙子 离下坎上 既济  谶曰:  汉水竭, 雀高飞。  飞来飞去何所止,高山不及城郭低。  颂曰:  百个雀儿水上飞,九十九个过山西。  惟有一个踏破足,高栖独自理毛衣。  金圣叹曰:此象主周主郭威夺汉自立。郭威少贱,世称之曰郭雀儿。  时间:公元951年,郭威灭后汉,即位建元,国号周,史称后周。  第十四象 丁丑 离下兑上 革  谶曰:  石榴漫放花,李树得根芽。  枯木逢春只一瞬,让他天水自荣华。  颂曰:  金木水火土已终,十三童子五王公。  英明重见太平日,五十三参运不通。  金圣叹曰:此象主周世宗承郭威受命为五代之终,世宗姓柴名荣,英明武断,勤於为治,惜功业未竟而殂。五代共五十三年,凡八姓十三主,颂意显然。  时间:公元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继位为帝。五代十国的时间为907年-960年。  第十五象 戊寅 离下震上 丰  谶曰:  天有日月,地有山川。  海内纷纷,父後子前。  颂曰:  战事中原迄未休,几人高枕卧金戈。  寰中自有真天子,扫尽群妖见日头。  金圣叹曰:此象主五代末造,割据者星罗棋布,惟吴越钱氏稍图治安,南唐李氏略知文物,馀悉淫乱昏虐。大祖崛起,拯民水火。太祖小名香孩儿,手执帚着,扫除群雄也。  第十六象 己卯 离下坤上 明夷  谶曰:  天一生水,姿禀圣武。  顺天应人,无今无古。  颂曰:  纳土姓钱并姓李,其馀相次朝天子。  天将一统付真人,不杀人民更全嗣。  金圣叹曰:此象主宋太祖受禅汴都,天下大定,钱李二氏相率归化,此一治也。  第十七象 庚辰 坎下坤上 师  谶曰:  声赫赫,干戈息。  扫边氛,奠邦邑。  颂曰:  天子亲征乍渡河,欢声百里起讴歌。  运筹幸有完全女,奏得奇功在议和。  金圣叹曰:此象主宋真宗澶渊之役。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入寇,寇准劝帝亲征,乃幸澶渊。既渡河,远近望见卸盖皆踊跃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契丹夺气,遂议和。  第十八象 辛巳 艮下艮上 艮  谶曰:  天下之母,金刀伏兔。  三八之年,治安巩固。  颂曰:  水旱频仍不是灾,力扶幼主坐灵台。  朝中又见钗光照,宇内承平氖象开。  金圣叹曰:此象主仁宗嗣立,刘太后垂帘听政。旁有一犬,其惟狄青乎。  第十九象 壬午 离下艮上 贲  谶曰:  众人嚚嚚 ,尽入其室。  百万雄狮 ,头上一石。  颂曰:  朝用奇谋夕丧师,人民西北尽流离。  韶华虽好春光老,悔不深居坐殿墀。  金圣叹曰:此象主神宗误用安石,引用群邪,致启边,用兵西北,丧帅百万。熙宁初,王韶上平戎三策,安石惊为奇谋,力荐于神宗,致肇此祸。  第二十象 癸未 离下乾上 同人  谶曰:  朝无光,日月盲。  莫与京,终旁皇。  颂曰:  父子同心并同道 ,中天日月手中物。  奇云翻过北海头 ,凤阙龙廷生怛恻。  金圣叹曰:此象主司马光卒,蔡京父子弄权,群小朋兴,贤良受锢,有日月晦盲之象。
  第二十一象 甲申 兑下艮上 损  谶曰:  空厥宫中 ,雪深三尺。  吁嗟元(该字为“首”+“首”组合成的一个繁体字) ,南辕北辙。  颂曰:  妖氛未靖不康宁 ,北扫烽烟望帝京。  异姓立朝终国位 ,卜世三六又南行。  金圣叹曰:此象主金兵南下,徽宗禅位。靖康元年十一月,京师陷,明年四月,金以二帝及宗室妃嫔北去,立张邦昌为帝。卜世三六者,宋自太祖至徽钦,凡九世,然则南渡以后又一世矣。  第二十二象 乙酉 兑下离上 睽  谶曰:  天马当空 ,否极见泰。  凤凤淼淼 ,木冓大赖。  颂曰:  神京王气满东南,祸水汪洋把策干。  一木会支二八月,临行马色半平安。  金圣叹曰:此象乃康王南渡。建都临安,秦桧专权,遂成偏安之局。当时之史实鉴之。木冓,康王名构。一木会支二八月者汉奸也,木会即合为桧,春之一半,秋之一半,可合成秦字,妙之王也。  第二十三象 丙戌 兑下乾上 履  谶曰:  似道非道 ,乾沉坤黯。  祥光宇内 ,一江断楫。  颂曰:  胡儿大张挞伐威 ,两柱擎天力不支。  如何兵火连天夜 ,犹自张灯作水嬉。  金圣叹曰:此象主贾似道当权,汪立信文天祥辈不能以独力支持宋室。襄樊围急,西子湖边似道犹张灯夜宴,宋室之亡其宜也。  第二十四象 丁亥 兑下巽上 中孚  谶曰:  山崖海边,不帝亦仙。  叁九四八,於万斯午。  颂曰:  十一卜人小月终 ,回天无力道俱穷。  干戈四起疑无路 ,指点洪涛巨浪中。  金圣叹曰:此象主帝迁山,元令张弘范来攻,宋将张世杰兵溃,陆秀夫负帝赴海,宋室以亡。  第二十五象 戊子 艮下巽上 渐  谶曰:  北帝南臣 ,一兀自立。  离离河水 ,燕巢补麦戈。  颂曰:  鼎足争雄事本奇,一狼二鼠判须臾。  北关锁钥虽牢固,子子孙孙五五宜。  金圣叹曰:此象主元太祖称帝离河,太祖名铁木真,元代凡十主。斧铁也,柄木也,斧柄十段即隐十主之意。  第二十六象 己丑 震下震上 震  谶曰:  时无夜,年无米。  花不花,贼四起。  颂曰:  鼎沸中原木木来,四方警报起边垓。  房中自有长生术,莫怪都城彻夜开。  金圣叹曰:此象主顺帝惑西僧房中运气之术,溺於娱乐,以致刘福通、徐寿辉、方国珍、明玉珍、张士诚,陈友谅等狼顾鸱张,乘机而起。宦官朴不花、壅不上闻,至徐达、常遇春直入京师,都城夜开,毫无警备。有元一代,竟丧於淫僧之手,不亦哀哉。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故曰木木来。  第二十七象 庚寅 坤下震上 豫  谶曰:  惟且与月,下民之极。  应运而兴,其色曰赤。  颂曰:  枝枝叶叶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东岸上光明起,谈空说偈有真王。  金圣叹曰:此象主明太祖登极。太祖曾为皇觉寺僧,洪武一代海内熙洽,治臻大平。  第二十八象 辛卯 坎下震上 解  谶曰:  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颂曰:  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  金圣叹曰: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宫中大火,建文祝发出亡。  第二十九象 壬辰 巽下震上 恒  谶曰:  枝发厥荣 ,为国之栋。  皞皞熙熙 ,康乐利众。  颂曰:  一枝向北一枝束 ,又有南枝种亦同。  宇内同歌贤母德 ,真有三代之遗风。  金圣叹曰:此象主宣宗时张太后用杨士奇、杨溥、杨荣三人,能使天下又安,遗风三代,此一治也。时人稍士奇为西杨,溥为南杨,荣为东杨。  第三十象 癸巳 巽下坤上 升  谶曰:  半圭半林 ,合则生变。  石亦有灵 ,生荣死贱。  颂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六龙亲御到胡边。  天心复见人心顺,相克相生马不前。  金圣叹曰:此象主张太后崩权归王振,致有也先之患。其后上皇复辟,石亨自诩首功,率以恣横伏诛,此一乱也。
  第三十一象 甲午 离下巽上 家人  谶曰:  当涂遗孽 ,秽乱宫阙。  一男一女 ,断送人国。  颂曰:  忠臣贤士尽沉沦,天启其衷乱更纷。  纵有胸怀能坦白,乾坤不属旧明君。  金圣叹曰:此象主天启七年间,妖气漫天,元气受伤。一男一女指魏阉与客氏而言。魏杀客氏,客氏熹宗乳母,称奉圣夫人。  第三十二象 乙未 巽下坎上 井  谶曰:  马跳北阙 ,犬嗷西方。  八九数尽 ,日月无光。  颂曰:  杨花落尽李花残,五色旗分自北来。  太息金陵王气尽,一枝春色占长安。  金圣叹曰:此象主李闯、张献忠扰乱中原,崇祯投环梅山,福王偏安不久明祀遂亡。颂末句似指胡后,大有深意。  第三十三象 丙申 巽下兑上 大过  谶曰:  黄河水清,气顺则治。  主客不分,地支无子。  颂曰:  天长白瀑来,胡人气不衮。  藩离多撤去,稚子半可哀。  金圣叹曰:此象乃满清入关之徵。反客为主殆亦气数使然,非人力所能挽回欤。辽金而后胡人两主中原,璜璜汉族对之得毋有愧。  第三十四象 丁酉 巽下巽上 巽  谶曰:  头有发,衣怕白。  太平时,王杀王。  颂曰:  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里外衣。  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  金圣叹曰:证已往之事易,推未来之事难,然既证已往,似不得不推及将来。吾但愿自此以后,吾所谓平治者皆幸而中,吾所谓不平治者幸而不中,而吾或可告无罪矣。此象疑遭水灾或兵戎与天灾共见,此一乱也。  时间: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  第三十五象 戊戌 震下兑上 随  谶曰: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  帝出不还,三台扶倾。  颂曰:  黑云黯黯自西来,帝子临河筑金台。  南有兵戎北有火,中兴曾见有奇才。  金圣叹曰:此象疑有出狩事,亦乱兆也。  时间: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56年-57年炮轰广州;60年火烧圆明园,咸丰逃往热河,次年病死热河。  第三十六象 己亥 乾下巽上 小畜  谶曰:  纤纤女子,赤手御敌。  不分祸福,灯光蔽日。  颂曰:  双拳旋转乾坤,海内无端不靖。  母子不分先后,西望长安入觐。  金圣叹曰:此象疑一女子能定中原,建都长安。  时间:1861年-1908年,慈禧为清朝的实际统治者。  第三十七象 庚子 震下巽上 益  谶曰:  汉水茫茫,不统继统。  南北不分,和衷与共。  颂曰:  水清终有竭,倒戈逢八月。  海内竟无王,半凶还半吉。  金圣叹曰:此象虽有元首出现,而一时未易平治,亦一乱也。  时间:1912年-1949年,民国分裂混战全象。不统继统,指取代满清宣统的中华民国,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  第三十八象 辛丑 震下离上 噬嗑  谶曰:  门外一鹿,群雄争逐。  劫及鸢鱼,水深火热。  颂曰:  火运开时祸蔓延,万人后死万人生。  海波能使江河浊,境外何殊在目前。  金圣叹曰:此象兵祸起于门外有延及门内之兆。  时间: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北洋政府作为协约国参战获胜。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五四爱国运动。  第三十九象 壬寅 巽下兑上 颐  谶曰:  鸟无足,山有月。  旭初升,人都哭。  颂曰:  十二月中气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罗。  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  金圣叹曰:此象疑一外夷扰乱中原,必至酉年始得平定也。  时间:1931年-1945年,日本侵华。南山有雀,指武汉伪国民政府汪精卫;北山罗,指东北三省,伪满溥仪。  第四十象 癸卯 巽下艮上 蛊  谶曰:  一二三四,无土有主。  小小天罡,垂拱而治。  颂曰:  一口东来气太骄,脚下无履首无毛。  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  金圣叹曰:此象有一李姓,能服东夷,而不能图长治久安之策,卒至旋治旋乱,有兽活禽死之意也。
  第四十一象 甲辰 离下离上 离  谶曰:  天地晦盲,草木蕃殖。  阴阳反背,上土下日。  颂曰:  帽儿须戴血无头,手弄乾坤何日休。  九十九年成大错,称王只合在秦州。  金圣叹曰:此象一武士握兵权,致肇地覆天翻之祸,或一白姓者平之。  第四十二象 乙巳 艮下离上 旅  谶曰:  美人自西来,朝中日渐安。  长弓在地,危而不危。  颂曰:  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裳色更鲜。  此时浑迹居朝市,闹乱君臣百万般。  金圣叹曰:此象疑一女子当国,服色尚白,大权独揽,几危社稷,发现或在卯年,此始乱之兆也。  第四十三象 丙午 巽下离上 鼎  谶曰:  君非君,臣非臣。  始艰危,终克定。  颂曰:  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  惟有外边根树上,三十年中子孙结。  金圣叹曰:此象疑前象女子乱国未终,君臣出狩,有一杰出之人为之底定,然必在三十年后。  第四十四象 丁未 坎下离上 未济  谶曰:  日月丽天,群阴慑服。  百灵来朝,双羽四足。  颂曰:  而今中国有圣人,虽非豪杰也周成。  四夷重译称天子,否极泰来九国春。  金圣叹曰:此象乃圣人复生,四夷来朝之兆,一大治也。  第四十五象 戊申 坎下艮上 蒙  谶曰:  有客西来,至东而止。  木火金水,洗此大耻。  颂曰:  炎运宏开世界同,金乌隐匿白洋中。  从此不敢称雄长,兵气全消运已终。  金圣叹曰:此象于太平之世复见兵戎,当在海洋之上,自此之后,更臻盛世矣。  第四十六象 己酉 坎下巽上 涣  谶曰:  黯黯阴霾,杀不用刀。  万人不死,一人难逃。  颂曰:  有一军人身带弓,只言我是白头翁。  东边门里伏金剑,勇士後门入帝宫。  金圣叹曰:此象疑君王昏瞆,一勇士仗义兴兵为民请命,故曰万人不死一人难逃。  第四十七象 庚戌 坎下乾上 讼  谶曰:  偃武修文,紫薇星明。  匹夫有责,一言为君。  颂曰:  无王无帝定乾坤,来自田间第一人。  好把旧书多读到,义言一出见英明。  金圣叹曰:此象有贤君下士,豪杰来归之兆,盖辅助得人,而帝不居德,王不居功,蒸蒸然有无为而治之盛,此一治也。  第四十八象 辛亥 离下乾上 同人  谶曰:  卯午之间,厥象维离。  八牛牵动,雍雍熙熙。  颂曰:  水火既济人民吉,手执金戈不杀贼。  五十年中一将臣,青青草自田间出。  金圣叹曰:此象疑一朱姓与一苗姓争朝纲,而朱姓有以德服人之化,龙蛇相斗,想在辰巳之年,其建都或在南方。  第四十九象 壬子 坤下坤上 坤  谶曰:  山谷少人口,欲剿失其巢。  帝王称弟兄,纷纷是英豪。  颂曰:  一个或人口内啼,分南分北分东西。  六爻占尽文明见,棋布星罗日月齐。  金圣叹曰: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理数然也,然有文明之象,当不如割据者之纷扰也。  第五十象 癸丑 震下坤上 复  谶曰:  水火相战,时穷则变。  贞下起元,兽贵人贱。  颂曰:  虎头人遇虎头年,白米盈仓不值钱。  豺狼结队街中走,拨尽风云始见天。  金圣叹曰:此象遇寅年遭大乱,君昏臣暴,下民无生息之日,又一乱也。
  第五十一象 甲寅 兑下坤上 临  谶曰:  阴阳和, 化以正。  坤顺而感,后见尧舜。  颂曰:  谁云女子尚刚强,坤德居然感四方。  重见中天新气象,卜年一六寿而康。  金圣叹曰:此象乃明君得贤后之助,化行国内,重见升平,又一治也。卜年一六,或在位七十年。  第五十二象 乙卯 乾下坤上 泰  谶曰:  彗星乍见,不利东北。  踽踽何之,瞻彼乐国。  颂曰:  欃枪一点现东方,吴楚依然有帝王。  门外客来终不久,乾坤再造在角亢。  金圣叹曰:此象主东北被夷人所扰,有迁都南方之兆。角亢南极也。其后有明君出,驱逐外人,再度升平。  第五十三象 丙辰 乾下震上 大壮  谶曰:  关中天子,礼贤下士。  顺天休命,半老有子。  颂曰:  一个孝子自西来,手握乾纲天下安。  域中两见旌旗美,前人不及后人才。  金圣叹曰:此象有一秦姓名孝者,登极关中,控制南北,或以秦为国号,此一治也。  第五十四象 丁巳 乾下兑上 夬  谶曰:  磊磊落落,残棋一局。  啄息苟安,虽笑亦哭。  颂曰:  不分牛鼠与牛羊,去毛存鞟尚称强。  寰中自有真龙出,九曲黄河水不黄。  金圣叹曰:此象有实去名存之兆,或为周末时,号令不行,尚颁止朔,亦久合必分之征也 。  第五十五象 戊午 乾下坎上 需  谶曰:  惧则生威 ,无远勿届。  水边有女 ,对日自拜。  颂曰:  觊觎神器终无用,系翼小心有臣众。  转危为安见节义,未必河山是我送。  金圣叹曰:此象有一石姓或刘姓统一中原,有一姓汝者谋篡夺之,幸有大臣尽忠王室,戒警惕励,一切外辱不灭自灭,虽乱而易治也。  第五十六象 己未 坤下坎上 比  谶曰:  飞者非鸟 ,潜者非鱼。  战不在兵 ,造化游戏。  颂曰:  海疆万里尽云烟,上迄云霄下及泉。  金母木公工幻弄,干戈未济祸连天。  金圣叹曰:此象军用火,即乱不在兵之意。颂云,海疆万里,则战争之烈,不仅在于中国也。  第五十七象 庚申 兑下兑上 兑  谶曰:  物极必反,以毒制毒。  三尺童子,四夷詟服。  颂曰:  坎离相克见天倪,天使斯人弭杀机。  不信奇才产吴越,重洋从此戢兵师。  金圣叹曰:此象言吴越之间有一童子,能出奇制胜,将燎原之火扑灭净尽,而厄运自此终矣,又一治也。  第五十八象 辛酉 坎下兑上 困  谶曰:  大乱平,四夷服。  称弟兄,六七国。  颂曰:  烽烟净尽海无波,统王统帝又统和。  犹有煞星隐西北,未能遍唱太平歌。  金圣叹曰:此象有四夷来归,海不扬波之兆。惜乎西北一隅尚未平靖,犹有遗憾,又一治也。  第五十九象 壬戌 艮下兑上 咸  谶曰:  无城无府 ,无尔无我。  天下一家 ,治臻大化。  颂曰:  一人为大世界福 ,手执签筒拔去竹。  红黄黑白不分明 ,东南西北尽和睦。  金圣叹曰:此乃大同之象,人生其际,饮和食德,当不知若何愉快也。惜乎其数已终,其或反本归原,还于混噩欤。  第六十象 癸亥 坤下兑上 萃  推背图  推背图[1]  谶曰:  一阴一阳,无始无终。  终者自终,始者自始。  颂曰:  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  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  金圣叹曰:一人在前,一人在后,有往无来,无独有偶,以此殿图,其寓意至深远焉。无象之象胜于有象,我以不解解之,著者有知当亦许可。
  后人生拉硬套罢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预言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