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进展是EI吗

水科学进展 - 期刊杂志 - 中国学术期刊论文投稿平台
水科学进展
《水科学进展》是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学会主办,以水为论述主题的学术期刊,主要反映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重要进展、当代水平和发展趋势,报道关于水圈研究的新事实、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交流新的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科技动态,是全方位和深度了解中国水科学进展的重要窗口。本刊是以水为论述主题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关于水圈研究的新事实、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反映国内外在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中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重要进展、当代水平和发展趋势。交流新的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科技动态。涉及与水有关的所有学科,包括水文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质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水利科学和水力学、冰川学、水化学、生态学、水生生物学以及法学、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中与水有关的内容。
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Ei》和《CA》收录,、2005年连续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多次获江苏省优秀期刊奖,并入选江苏省期刊方阵。2009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本,136个版面,单月出版,每期定价30.00元,全年定价180.00元。国际标准刊号:ISSN l001-6791,国内统一刊号:CN 32-1309/P,国内发行代号:28-146,国际发行代号:BM 1147,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代理发行。
&&&&& 《水科学进展》是以水为论述主题的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国内外在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中的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重要进展、当代水平和发展趋势,报道关于水圈研究的新事实、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交流新的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科技动态。她涉及与水有关的所有学科,包括水文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质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水利科学和水力学、冰川学、水生态学以及法学、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中与水有关的内容。尤其欢迎以下方面的稿件:
题材较重大,能为国家对与水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稿件;反映水科学各分支学科重要研究成果尤其是前沿课题的稿件;探讨水圈与地球其他圈层相互关系及水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等宏观科学问题的稿件;报道对推动水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新事实、新概念及新途径的稿件;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探讨水科学基础理论(尤其是跨学科的生长点)与实际问题的稿件;介绍有推广价值,思路新颖的技术方法和经验的稿件。
一、来稿要求
1.来稿(包括正文、图、表、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分类号及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4面(8000字),通栏排版。
2.摘要:中文摘要一般在300字左右,写出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大要素,语言简练。英文摘要(Abstract)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为便于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务请认真撰写。
3.主题词(或关键词):每篇论文一般提取主题词(或关键词)3~8个,所提取的主题词(或关键词)应是能够准确表达论文的主要内容的专业名词。
4.图表应设计合理,位置应尽量靠近正文叙述处,先文后图,先文后表。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每个图表在正文中都应明确提及, 中英文表名表上居中, 中英文图名图下居中。图中所有变量符号均为斜体。变量与单位之间用&/&分隔,如:X/mm,速度/(m3qs-1)等。提供插图源文件,并于文稿后另附一份插图。
5.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
6.参考文献不分文种,均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正文引用处标注。参考文献的主要责任者之间用逗号分隔,若作者超过三位时,写出前三位姓名,以后用&等&。参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GB/T )。举例如下:
7.基金项目、攻关课题的论文,请在首页下方写出其项目名称和编号。
8.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
二、注意事项
1.本刊只受理网上采编系统投稿,文责自负,不得一稿多投,请自留底稿。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稿件。论文出版后,即按本刊规定酌付稿酬,并赠当期期刊两份。
2.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上网,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可另投他刊。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
3.编辑部地址:南京市广州路225号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水科学进展》编辑部,邮政编码:210029,电话:(025) ,E-mail:,本刊网上投稿系统网址:。
4.请注明作者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和E-mail。
[1]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有机肥料养分志[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 (Nati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ding Service Centre. China organic fertilizer records [M].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 韩其为.水量百分数的概念及在非均匀悬移质输沙中的应用[J].水科学进展,):633-640. (HAN Qi-wei. Percentage of flow discharg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on-equilibrium transportation of nonuniform suspended-load [J].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 633-640 (in Chinese))
[3] 高永霞,孙小静,张战平,等. 风浪扰动引起湖泊磷形态变化的模拟试验研究[J].水科学进展,):668-673. (GAO Yong-xia, SUN Xiao-jing, ZHANG Zhan-ping, et al. Simulated study on concentration change of different form phosphorus in shallow lakes caused by wind-wave disturbance [J].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 668-673 (in Chinese))
[4] Sellers P J, Mintz Y, Sud Y C, et al. A simple biosphere model (SiB) for use withi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J].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 5-331.
[5] Han Qi-wei, He Ming-min. A discussion on distinction between wash load and bed material Load [C]//Proc of the 4th Inter Symp on River Sedi-mentation.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 3.
[6]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in Ireland[EB/OL]. .
水科学进展 相关文章
刊名: 水科学进展
&&&&&&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主办单位: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能源局 中国水利学会
编辑单位: 《水科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主  编: 张建云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CN:&& 32-1309/P
邮发代号: 28-146
定  价: 30元/期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水科学进展
创刊时间:1990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
EI 工程索引(美)(2012)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地  址: 南京市广州路225号
邮政编码: 210029
电  话: 025-28537
传  真: 025-
电子邮件:
目前状态:公开发行
投稿方式:网上投稿
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2)
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
复合影响因子:2.218
综合影响因子:1.644
被引次数:6156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阅读(956)|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id:'fks_',
blogTitle:'GIS、RS相关SCI、EI检索期刊',
blogAbstract:'\r\n\r\n\r\n\r\n\r\n\r\n\r\n\r\n\r\n\r\n',
blogTag:'sci,ei,gis,rs',
blogUrl:'blog/static/4',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8,
publishTime:4,
permalink:'blog/static/4',
commentCount:3,
mainCommentCount:2,
recommendCount:1,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近年发表的研究论文_豆搜网
近年发表的研究论文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33
近年发表的研究论文
2005年发表的研究论文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的产业集中及机制分析 牛艳华,许学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 核心
24 2005年第4期
2. 佛山行政区划调整与整合发展研究 佘丽敏,许学强,袁媛 热带地理 核心CN 44-1209/N 25 05年第1期
3.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透视 祁新华,陈烈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核心CN 13-1330/P 21 05年第1期
4. 国外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起源,进展与比较 税伟,陈烈等 世界地理研究核心 CN31-1626/P 14 05年第1期
5. 城市经营理念的价值取向思考 李松志,陈烈,蔡克光 现代城市研究 CN 32-1612/TU 05年第5期
6. 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陈烈,赵波 经济地理 核心 25 05年第4期
7. 基于旅游调控规划的湖泊旅游环境评价研究 李松志,李源,陈烈,肖佑兴 人文地理 核心 20 05年第4期
8. 昆明市流动人口特征,效应及管理研究 赵波,陈烈,骆华松,武友德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CN53-1097/P 17 05年第5期
9.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县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中的应用 税伟,陈烈,蔡克光 规划师21 05年第9期
10. 山区生态县城镇化的工业驱动力演变与调控研究 税伟,陈烈等 热带地理 核心 25 05年第4期
11. 广州市房地产业发育程度实证研究 李庄容,陈烈 经济地理 核心
25 05年第6期
12. 工业化与山区生态县城镇化发展道路探析 税伟,陈烈,王华,王山河 小城镇建设CN11-4418/TU 05年第6期
13. 中国循环工业布局若干问题探讨 慈福义,陈烈 经济前沿 05年第10期
14. 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分析 陈烈,李瑞霞,王峰玉 生态环境 05年第4期
15.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能使整合分析研究方法 陆宏芳,蓝盛芳,俞新华,陈烈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05年第4期
16. 中西规划与建筑文化在广东五邑侨乡的交融 许桂灵,司徒尚纪 热带地理 核心 CN44-1209/N 25 2005年第1期
17. 泛珠三角经济区政区建置沿革的空间关系演变透视 许桂灵,司徒尚纪 热带地理 核心25 2005年第2期
18. 服务业地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吕拉昌,阎小培 经济地理 核心25 05年第1期
19. 广州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格局演化研究 毛蒋兴,阎小培,李响 热带地理 核心 CN44-1209/N 25 2005年第1期
20. 高密度开发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作用研究 毛蒋兴,阎小培 经济地理 核心 25 05年第2期
21.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影响 毛蒋兴,阎小培 城市规划核心05年第5期
2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 毛蒋兴,阎小培王爱民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核心 21 05年第2期
23. 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 钟韵,阎小培 人文地理 核心 20 05年第3期
24. 基于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交通模式互动机制的大城市可持续交通模式选择毛蒋兴,阎小培 人文地理 核心
20 05年第3期
25. 广州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协调研究 毛蒋兴,阎小培 规划师 21 05年8期
26. "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 魏立华,阎小培 城市规划 核心 05年第7期
27.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非正式移民聚居区-"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 魏立华,阎小培 管理世界 核心 CN11-2275/F
28. ABLE URBAN- N -han,YAN
IENCE 核心
15 2005 NO.3
29. 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业绩与潜力的时空差异 林彰平,闫小培 地理研究 核心24 05年4期
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述评 魏立华,阎小培 城市规划学刊 核心 2005年第5期
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向功能特征研究 阎小培,钟韵 地理科学 核心 25 2005年第5期
32. pacts e On Urban
veloped City g,Yan Xiaopei,Zhou Suhong
53-1197/F 1 05, No.4 ISSN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的相关文档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沈珍瑶老师简介-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网_北京师范大学考研_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_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_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卷__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笔记
&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沈珍瑶老师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沈珍瑶老师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 Easy考研网&&
& &&&&&&&&&&
长期从事水环境与水资源、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水文地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40余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核工业科学基金项目、中日合作项目等。目前主持1项973课题(长江流域水沙产输对水质变化影响)(),参加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参编专著和教材5部,研究成果中有5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出生年月:
1月 学位: 博士 职称: 教授 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 100875 电话: 86-10- Email: z.y.,zyshen@ 教育经历:
8.07 中国地质大学水文系,大学本科
1.06 中国地质大学水文系,硕士研究生
8.12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3.10 核工业总公司所属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实习研究员
6.07 核工业总公司所属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9.12 核工业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副研究员
1.1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研究人员
2.06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副教授
3.06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教授
3.10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教授,副所长
2003.10-目前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 副院长
研究领域:
水环境与水资源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水文地质
社会任职: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 副理事长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副院长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 会员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 主任
获奖情况:
2005年 “水资源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列第4
2004年 “环境科学跨层次教育与研究型教学体系建设”,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列第5
2004年 “环境科学跨层次教育与研究型教学体系建设”,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列第5
1997年 “放射性污染土壤ARCL估算方法研究”,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列第7
1996年 “山西省扶贫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列第3
1994年 “京九铁路五指山隧道建设工程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列第4
参与研究: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 长江流域水沙传输及其与环境的耦合效应第4课题 长江流域水沙产输对水质变化影响 课题负责人
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 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 G 第5课题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理论与评价G
课题技术负责人
3.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 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研究 2001DIA1005 子项 水资源环境评价技术研究 子项目第二负责人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流域生态需水规律及时空配置研究(03) 主要参加人员 负责有关水资源(包括地下水)评价方面的研究
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长江上游非点源污染变化规律
项目负责人
6.济南水利局合作课题 小清河流域济南段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项目负责人
7.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课题 北京市通州区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专题负责人 负责水环境评价方面的研究
8.横向课题 内蒙古阿荣旗至北海省际通道支线赤峰-撒力巴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2005 项目负责人
9.横向课题 中科院、广东省、广州市三方共建华南植物园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负责人
10.横向课题 深圳系列环境影响评价项目
项目负责人
11.横向课题 宁波白溪水库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及水资源开发性保护研究 2003 项目负责人之一
论文专著:
1.杨晓华, 沈珍瑶著. 智能算法及其在资源环境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7 (ISBN: 7-303-.257)
2.张征主编, 沈珍瑶等副主编(第一副主编), 北京市精品教材“环境评价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7(ISBN:7-04-0144727)
3.参与编写由李国鼎编著 “环境工程手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卷”.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2 (ISBN:7-04-013540-X)
4.参与编写由聂永丰主编“九五国家重点图书”“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物卷”.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2(ISBN:7-/X?26)
5.Yang Zhifeng, Liu Luliu, Shen Zhenyao, et al. A Macro-scale Semi-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and Application to the Datong River Valley.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er. B 2005, 17 (in print)
6.Yang Xiaohua, Yang Zhifeng, Shen Zhenyao, et al. Node-Ordinal-Ecoded Genetic Algorithm For Water Resources Optimizing Distribution.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448-452
7.Shen Zhenyao, Ding Xiaowen, Yang Zhifeng. Construction of Pla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i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 ):75-82
8.Shen Zhenyao, Li Guoding, Li Shushen. THM Coupled Modeling in Near Field of An Assumed HLW Deep Geological Disposal Repository.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388-394
9.Yang Xiaohua, Yang Zhifeng, Shen Zhenyao, et al. A Multi-Objective Decision-Ideal Interval Method With Weights For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n Water Resource Renewable Ability.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2004, 47(supp I): 42-50
10.Chen He, Shen Zhenyao, Yang Zhifeng. GIS-aided inland watershed modeling, Shiyang River Basi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ydrology, 2004, 12, paper 3
11.Shen Zhenyao, Ding Xiaowen, Yang Zhifeng. Social renewability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main citie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 resources and urban environment, 9-10 November 2003, Wuhan, P. R.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8
12.Liu Luliu, Yang Zhifeng, Shen Zhenyao. Estimation of water renewal times for the middle and lower sect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Hydrological Processes (SCI), 41-1950
13.Shen Zhenyao, Yang Zhifeng, Liu Luliu, et al. Methods to Describe Water Resources Renewable Ability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Yellow River Basi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ulner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Beijing, China, ~9-20
14.Shen Zhenyao, Yang Zhifeng, Li Weijuan, et al. Estimation of the radionuclide distribution in sediment in coast are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398-400
15.Shen Zhenyao. Preliminary simulation of thermo-hydro-mechanical coupled processes in the near field of a HLW disposal repository. Second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 scienc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Guilin, China, ~27
16.Guo Zede, Shen Zhenyao. LILW Disposal in China, IAEA workshop (RAS/4/016). Mumbai, India, ~25
17.丁晓雯, 沈珍瑶, 杨志峰. 黄河流域主要城市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71-75
18.衷平, 沈珍瑶, 杨志峰等.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风险敏感因子的确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81-86
19.贾超, 沈珍瑶.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理论探讨.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A): 186-193
20.夏星辉, 杨志峰, 沈珍瑶. 从水质水量相结合的角度再论黄河的水资源. 环境科学学报, ): 595-600
21.沈珍瑶, 贾超. 汉江流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 宜昌,中国,~26. 收录论文集第二册138-143
22.谢彤芳, 沈珍瑶. 涉及生态环境需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水利水电技术, 2004, (9): 17-19
23.杨晓华,杨志峰,沈珍瑶等. 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综合评价的多目标决策加权理想区间法.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4, 34(supp I): 34-41
24.陈贺, 沈珍瑶,杨志峰,基于GIS技术的HSPF模型及其在流域模拟中的应用.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A): 19-22
25.沈珍瑶, 李国鼎, 李书绅. 高放废物处置库近场热湿力耦合初步模拟. 见: 王驹, 范显华, 徐国庆等主编. 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十年进展.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0-378
26.沈珍瑶, 李国鼎, 李书绅等. 高压实膨润土热湿力耦合宏观效应实验室模拟. 见: 王驹, 范显华, 徐国庆等主编. 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十年进展.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369
27.沈珍瑶,杨志峰, 曹瑜. 环境脆弱性研究述评. 地质科技情报, ): 91-94
28.衷平, 沈珍瑶, 杨志峰. 石羊河流域生态风险敏感性因子的确定. 干旱区研究, ): 180-186
29.夏星辉, 沈珍瑶,杨志峰. 水质恢复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地理学报, ): 458-463
30.刘绿柳,杨志峰, 沈珍瑶. 水体交换与传输的时间维特征. 自然资源学报, ): 87-93
31.沈珍瑶. 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 第三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国, ~11-7
32.贾超, 沈珍瑶.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第三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国, ~11-7
33.程金茹, 沈珍瑶, 李满喜. 滤纸吸力率定曲线的研究. 岩土力学, ): 800-802
34.沈珍瑶,杨志峰. 灰关联分析方法用于指标体系的筛选.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728-73
35.沈珍瑶, 程金茹. 高放射性核废物深地质处置的环境问题. 地质通报, ):163-165
36.沈珍瑶,杨志峰. 水资源的可再生性与持续利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77-78
37.杨志峰, 沈珍瑶,夏星辉等. 水资源可再生性基本理论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中国基础科学,2002, (5): 4-7
38.沈珍瑶,杨志峰,刘昌明. 水资源的天然可再生能力及其与更新速率之间的关系. 地理科学, ): 162-165
39.沈珍瑶,杨志峰.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自然资源学报, ): 188-197
40.沈珍瑶,杨志峰, 韩新生等. 芯吸效应与非饱和土柱试验. 水科学进展(EI), ): 74-77
41.沈珍瑶,杨志峰. 基于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第二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国, ~11-9
42.沈珍瑶, 程金茹, 马炳辉. 盐溶液法测定非饱和膨润土的水分特征曲线.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6-8
43.沈珍瑶, 程金茹. 滤纸吸力率定的初步研究. 工程勘察, 2001, (4): 9-10,14
44.沈珍瑶,杨志峰, 李伟娟等. 估算放射性核素在近海底泥中沉积量的近似方法. 环境科学学报, ): 282—285
45.沈珍瑶. 水资源可再生性初探. 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 上海,中国,~10-15
46.沈珍瑶, 李伟娟,杨志峰等.利用紊动装置研究悬浮物与沉积物对核素的吸附作用. 第四届全国环境水力学学术会议. 成都,中国,~9-25
47.沈珍瑶,杨志峰, 李国鼎等. 高放废物处置场近场剂量场-温度场-水势场-应力场耦合计算. 地球科学(EI), ): 514-517
48.沈珍瑶, 李国鼎, 李书绅. 处置库近场剂量场与温度场的耦合计算. 辐射防护, ):153-158
49.沈珍瑶, 谢彤芳, 张征. 环境影响预测中基准值问题的探讨. 干旱环境监测, ): 204-206
50.沈珍瑶, 张征, 谢彤芳. 集对分析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的探讨. 环境保护, 1999, (10): 20-21
51.沈珍瑶, 李国鼎, 李安安等. 高压实膨润土热湿耦合效应实验室模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1-13
&&&& &&&& &&&& &&&& &&&&
相关文章信息
&¥55&¥45.8&¥49.8&¥35.5&¥22.2&¥44.8&¥43.7&¥20.7&¥18&¥9.5&¥22.9&¥22.1 &¥48.2&¥30.7&¥31.1&¥14.7&¥22.1&¥67.9&¥76&¥11.00&¥21.00&¥13.00&¥39.34 &¥20.7&¥42&¥23.7&¥14.7&¥35.5&¥32&¥21.5&¥41.3&¥13.9&¥11.1&¥10&¥28.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