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半宝石什么意思思

[img]http://p4.image.. - 清风的主页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或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修行到一切功德悉圆满。本来佛有一万种名号,后来人们愚钝了,就慢慢简略为十种名号。中国人常说,佛法无边,‘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它的意义是‘智慧’,‘觉悟&’。当年为什么不直接翻译成为智觉?而用这个佛字?这是因为中国文字中没有相当的字汇能够对等的翻出来,因为‘佛’这个字含有多义;它所含的智慧之义绝对不是我们一般所指的智慧,而是对宇宙人生彻底明了的究竟圆满智慧,对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无所不知的智慧。而我们中文里‘智、觉’二字都没有圆满的意思,因此采取音译再加上注解,通常讲佛智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些都是佛学的专有名词,这三种智,以现代哲学名词来说,一切智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对于宇宙万有本体彻底明了通达,而且非常正确,这种智慧,佛教里称为一切智。第二种智叫做道种智,道种智是知道宇宙一切现象,这个现象非常多,例如:动物、植物、矿物、森罗万象,无量无边,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什么道理来的?怎样演变成为现在这个状况?将来的演变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对这些完全明了与通达的智慧叫做道种智,也就是知道宇宙万有的现象。第三种智慧讲一切种智,就是本体与现象,它是一不是二,这个是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它不是偏在一边,而是对整体完全通达明了,这样的智慧才是圆满的智慧。智慧的作用就是觉悟,就是觉而不迷,对于宇宙人生、过去、现在、未来,通通明了一点都不迷惑,这才叫觉,所以智是体,觉是用,在生活中起作用,我们称之为觉,觉是智的作用。以上是对佛这个字简单的说明。起作用是觉,那么觉必定有对象,所以觉是能觉,能觉是自己有智慧,大智大觉,所以佛寺有很多名‘大觉寺’,大觉就是佛的意思,觉的对象我们用一个总代名词,这个代名词就叫做‘法’,‘法’字的内容就包含宇宙万有,用一个代名词就统统把它包括尽了。佛法,简单地讲,有四种:心、境、事、理,这四大类把宇宙一切万法都包括在里面;心就是思想、见解,例如我们讲心理,精神这部份。除此之外,境就是境界,例如我们今天所讲的物质。精神与物质,现代科学把一切万法分为这两大类,就是佛法里讲的心、境,或者是心、色,心经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色,这个色指的就是境界,也就是物质与一切事、一切道理,所以这个‘法’字可以说把宇宙万法都涵盖尽了,这是我们觉的对象,叫做所觉。
  一切佛都具有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出自《佛说十号经》,历代祖师所阐述,皆依此经义。此十号为:
  (一)&如来(梵Tathā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无有虚妄,名如来。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如来之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也。《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如来也。《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如来也。
  (二)&应供(梵arhant&),音译阿罗汉。名应供,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应供谓万行圆成,福慧具足,应受天上人间供养,故号应供。
  (三)&正遍知(梵samyak&-sambuddha&),音译三藐三佛陀,知法界名正遍知,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正遍知(亦名正等觉),谓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号正遍知。以一切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成无上觉,故号正等觉。
  (四)明行足(梵vidyā&-caraņa-sampanna&),具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名明。身口意业正真清净,于自愿力一切之行,善修满足,名行足。明行足,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意之行业悉圆满具足。
  (五)善逝(梵sugata&),妙去,名善逝。跟“如来”相对,去而不去,不去而去,乃为善去(逝)。乃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盘。善逝者,即妙往之义也。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趣证佛果,故号善逝。
  (六)世间解(梵lokavid&),知国土众生,名世间解。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世间解者,谓对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了解也。
  (七)无上士(梵anuttara&),无与等,名无上士。如诸法中,涅盘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无上士者,谓业惑净尽,更无所断。于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故号世间解无上士。
  (八)调御丈夫(梵puruşa&-damya-sārathi&),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佛大慈大智,时或软美语,时或悲切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盘。
  调御丈夫谓具大丈夫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大涅盘。故号调御丈夫。
  (九)&天人师(梵śāstā&deva-manuşyānām&),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天人师谓非独与四众为师,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号天人师。(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十)&佛(梵buddha&)世尊(梵bhagavat&),知三聚,名佛。(三聚者,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也),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智慧具足,三觉圆满,故号为佛。(三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具玆十德,名世间尊。即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世尊谓以智慧等法,破彼贪嗔痴等不善之法,灭生死苦,得无上觉。天人凡圣。世间出世间,咸皆尊重,故号世尊。
  佛陀的果位是菩萨道的究竟位,所以也可将佛陀称为究竟菩萨;佛陀的果位也是解脱道的究竟位,故又可将佛陀称为究竟阿罗汉。
  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第四尊佛,本佛的法运是12000年,佛灭度后第一个一千年称为正法时期,第二个一千年称为像法时期,以后一万年称为末法时期。无论是国内或国外的说法,我们现在都是处于末法时期。过此末法后,佛法在世界上消失。世间将会多灾多难,众生生活非常痛苦,世界将要毁灭。
  贤劫第五尊佛是弥勒佛,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层天,弥勒菩萨现在正于兜率天内院为诸天人演说佛法,那里的一天是我们地球上四百年,经四千岁(兜率天的天寿是4000年),即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菩萨由兜率天内院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就正觉。
  弥勒将是一尊福佛,他降世的那个时代,地球经过了许多变化,山河石壁,皆自消灭,多是平原,海水平静,土地肥沃,多有自然乐园。一年四季,风雨调顺,百花开放,万类和宜,产物丰收,果实甘美,并产天然粳米,没有糠皮,滋味香美,如果成熟,不炊可食,人食长寿,毫无疾苦。又无任何灾难,人心皆为大善,没有贪、嗔、痴、慢、疑、……,更无杀、盗、淫、妄、酒等一切不良的思想言行。人人皆知修习身、口、意三业清净的妙行,人心平等,不起分别,无有争执,相见欢悦,多以善言互相勉励,人行万善,无诸恶业,饮食无忧。其衣裳,不需人工纺织,地长天衣树,树上会生各式各样的细软衣裳,任人采取穿著;房屋宫殿,亦多以法化而成,地上没有少许污浊不净,人欲大小便溺,地厕自开,便后自合。地上多产各类宝物,随手可拾,人拾宝石于手中玩赏,会说:听说过去劫时(大概是指我们现在劫),人为财宝,互相伤害,系闭牢狱,受诸苦恼,如今此宝,如同瓦石,无人守护,真是一个清平世界。那时世界虽有若干小国,而只有一个大一统的大国,在此地球上,有宽广四百万里的大平原,四大海水,各据一方,有大都城,名鸡头城,东西五百里,南北二百八十里,土地平广,人民众多,街道整齐,空中有龙王,名叫水光,夜雨香泽,昼则晴和。城中有罗刹众,名叫叶华,于深夜出现,为人类服务,除去秽恶,打扫清洁,又以香水遍洒于地,非常香净。龙神鬼类,都为人类工作,但绝对不须祭拜,那时世间已无迷信巫蛊之事。天时地利,人民和顺,鬼神拥护,感生了一位转轮圣王出世。王名“儴佉”,京都就是鸡头城,对于人民百姓,以正法治化,有金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兵臣宝、守藏臣宝等,以镇此世界,不用刀杖,自然靡伏,自由平等,逍遥自在,无比安乐。
编辑本段赞佛功德
  称赞佛之功德有种种异名,即如来十号,或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或世尊、世雄(断世间一切烦恼之雄猛、雄健者)、世眼(世间之引导者)、世英(世间优秀者)、天尊(五天中之最胜第一义天),或大觉世尊(简称大觉尊)、觉王(觉皇)、法王、大导师、大圣人、大沙门、大仙(大仙,仙人中之最尊者)、大医王(如应病与药之名医,应心病而说法者)、佛天(五天中之最胜第一义天)、佛日(比喻佛为太阳之语)、两足尊、二足尊、两足仙、二足仙(以上四名为二足生类中之最尊者之意。又二足即具足愿与行,或福与慧者之意)、天中天(诸天中之最胜者)、人中牛王(比喻佛为牛王之语)、人雄师子(人中之雄者,恰如兽类中之狮子)等种种异名。
  佛为能化之人,可教导我人,故称之为能人;由是阿弥陀佛即称为安乐能人(安乐世界之能人)。另有以能人为能仁,能仁即释迦之意译;故又借释迦佛之名,遍指一般殊胜之佛。佛所特有之殊胜德性,具足于其身者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此外尚具有十力、四无所畏及十八不共法等殊胜之能力。又,佛有七项殊胜功德超越常人,称为七胜事,或称七种最胜、七种无上,即身胜、如法住胜、智胜、具足胜、行处胜、不可思议胜、解脱胜等。佛之定、智、悲均为最胜者,故称大定、大智、大悲,配于断德、智德、恩德等三德,合称为大定智悲。
  过去世所出现之佛(过去七佛、燃灯佛等),称为过去佛或古佛。未来将出现于娑婆世界之佛(弥勒佛),则称后佛或当来佛。早期,佛系指历史上之佛,亦即指释尊而言。其后复产生过去七佛之思想,而后更有未来佛与弥勒佛之产生;今于释尊与弥勒二佛之间,别有无佛之世。小乘认为现在世不可能二佛并存,至大乘佛教时期随其世界观之扩大,认为于一时中有多佛并存。例如,东方有阿阙佛及西方有阿弥陀佛,同时在现在他方世界,复有无数(如恒河沙之数)佛存在,即所谓十方恒沙诸佛。故一般以小乘为一佛说,而大乘为多佛说。
  小乘中之大众部则认为,其他三千大千世界,同时有其他诸佛存在,故主张‘一界一佛,多界多佛’之说。有部则主张多界一佛说;此时之‘界’,系指三千大千世界而言。此外,三世诸佛指过去庄严劫之千佛、现在贤劫之千佛以及未来星宿劫之千佛,合三劫为三千佛;其佛名出于三劫三千佛名经,佛名会即指据此经之说而行之法会。又,入佛道之因缘,称为佛缘。[杂阿含经卷十二、卷二十、新华严经卷四十二、千佛因缘经、贤劫经卷八叹古品、大般若经卷三六五巧便行品、首楞严三昧经卷上、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二、大智度论卷九、卷二十九](参阅‘如来’2346、‘佛土’2609、‘佛身’2629)
编辑本段佛有三能三不能
  佛有三能三不能
  传灯录四(元圭传)曰:‘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比如二次世界大战);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不能度无缘之人);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虽然众生无尽仍然誓愿度之);是谓三不能也。’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绿色字生死书补充
  --------------------------------------------------------------------------------
  深密解脱经卷第四深密解脱经卷第五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圣者观世自在菩萨问品之二
  ……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世尊若诸菩萨一切资财随心所用不可穷尽。菩萨复有大悲愍心。何故世间贫穷众生受种种苦。
  佛言。观世自在。此诸众生自业罪过。菩萨大悲。常欲与诸一切众生无尽富乐。常怀怜愍坚固不动。观世自在。若诸众生无自罪障。世间无有贫穷众生。观世自在。譬如一切诸饿鬼等为渴逼恼。往见一切诸河大海悉皆干竭。此非诸河大海过咎。是诸饿鬼自罪业报。诸菩萨等施诸众生一切资财。如彼大海无有过咎。而诸众生受贫穷苦。如彼饿鬼自作恶业有如是报。非菩萨过……
  --------------------------------------------------------------------------------
  佛陀发愿要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为何仍有那么多众生没有得度?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若除众生贫,始圆施度者,
  今犹见饥贫,昔佛云何成?
  心乐与众生,身财及果德,
  依此施度圆;故施唯依心。
  如果必须消除一切众生的贫穷,才能圆满布施度;那么现在仍然可以见到许多饥饿贫穷的众生,则往昔诸佛又怎么圆满了布施波罗蜜而成佛呢?内心乐意将身体、一切财物及果位功德,毫无保留地施予众生,依这样清净的舍心,布施度就能圆满,因此,布施波罗蜜完全依心清净而圆满。
  有些人认为,要圆满布施度,必须要消除所有众生的贫困,也就是说布施波罗蜜要依靠外境上以财物满足众生需求才能圆满。如果按此观点,现在我们仍然可以见到很多众生在遭受饥饿贫穷,那就是说过去诸佛没有圆满布施波罗蜜,没有圆满布施度,那他们怎么能成就佛果呢?所以这种说法与事实完全相违。我们知道,本师释迦牟尼佛早已圆满布施度,而且根据《十地经》,一地菩萨就圆满了布施度。如果布施度依施舍外境财物而圆满,则这个世间上早就不应该有贫穷饥饿的现象了。我们在《百业经》中,可以看到佛在世时,也有很多的穷人,虽然有六度万行皆已圆满的佛陀出世,穷人依然存在,此现实很容易说明布施度并非依施舍财物满足众生而圆满。
  大家也许有些疑惑: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持六度时,发愿要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现在他已经成佛了,没有得度的众生还是非常多,那么这种愿心是不是不真实、不能对每个众生都有利益呢?这个问题在《现观庄严论》的讲义中有专门论述:佛陀度化众生的方式有清净、圆满、成熟三种。&清净&是佛陀度化那些最后清净微细无明种子的菩萨,使他们得到佛果;&圆满&是度化那些修大乘佛法的行人,圆满他们善根而得菩萨果;&成熟&是度化那些一般的众生,使他们在佛的教法下成熟,将来在弥勒佛或以后的佛陀出世时,得到解脱。所以佛陀发愿让众生未得度者得度、未得安慰者得到安慰、未成熟者得成熟,并非无有意义,而是适合不同根基之众生,以愿力加持他们趋入解脱道,证悟暂时、究竟的解脱果。这个愿力的加持一直要延续到所有众生得到佛果,其时间是无限的,我们不能以自己的业惑外境而去推测佛的愿力与事业。
  遣鱼至何方,始得不遭伤?
  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
  需要将鱼等动物送到何处,它们才不至于遭受伤害呢?持戒者心中断尽杀盗等恶念时,就称为圆满戒波罗蜜。
  佛陀是圆满了持戒波罗蜜的圣尊,如果按无所杀对境方圆满戒波罗蜜的观点,佛陀为什么不将一切难以避免伤害到的众生都移到他方世界去呢?而且我们也知道,证悟二地菩萨果时,持戒波罗蜜即已圆满。我们娑婆世界有许多这样的菩萨,为什么仍有那么多有情天天都遭杀害呢?再者,我们要圆满持不杀戒,则要将所有小虫乃至微生物全都放到其它世界才行,要不然吃饭、走路随时都会杀害它们;同样,如守盗戒、淫戒,则要将一切引生自己生贪心之物及男、女全部移到他方去,给自己制造一个清净的环境;另外为了不犯妄语戒,则需将能知言解语的人、天全都隐没,让他们消失……,要找到这样的环境,恐怕只有到月球上去了,月球上可能也不保险,地球人也许要上来看,而且月球上本身也可能有居民……。
  我们持戒修行只有依自心而圆满,自己什么时候从内心断除了杀生、不与取等造恶的意乐,将不造罪业的誓愿圆满了,那时就圆满了持戒波罗蜜。在《入中论》中说:圆满持戒波罗蜜的二地菩萨,乃至在梦中亦不会犯戒,因为他们已从自己的心识中断除了恶心。佛在经中也云:&何谓戒波罗蜜?谓不损恼他之断心。&不损恼其他有情的断恶之心,就是戒波罗蜜,而并不是在外境断离一切可能会犯戒的对境。
  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
  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
  在世界上,顽劣有情多得如虚空一样无法计算,怎么可能全部制服他们呢?如果能灭息内在的嗔心,则如同消灭了外在的一切怨敌。
  其实,安忍度也是依自心而圆满,如在自相续中摧伏了嗔恚心,对各种损害痛苦能如如不动,坦然忍耐,即圆满了安忍波罗蜜。若不在内心下功夫,而要去荡平外境违缘、怨敌,将自己生嗔心的对境全部消灭,那在世界上&顽者如虚空&,野蛮横暴、不信佛法、刚强难化的众生比比皆是,多得无边无际,我们怎能去将他们全部清除呢!唯有依大乘佛法窍诀来息灭嗔心,行持安忍波罗蜜,能对外境种种违缘敌害安然忍耐,自心安住于如如不动的境界,就不会为任何敌害损恼而动心,不再从内心感受嗔恚伤害,这样就等同于完全调伏了外境怨敌,消除了所有违缘。
  我们也可从自己的修行中体会到这点,面对伤害,如果心平气和,那么一切原先感到嗔怒的对境也会变得不那样厉害了。如果我们要去摆平外境冤敌,反而会使自己内心感受更大的愤怒、痛苦,而且也难以做到。即使是佛,无论是在因地还是成佛后,也有天魔外道损害他。佛都办不到,我们凡夫更不可能将自己所有怨敌全都迁到不会伤害自己的其它地方去。所以在佛经中说:&若息嗔心,外敌灭尽,反则增怨&,若将自己嗔恚烦恼这个根本怨敌灭尽,则所有外敌全都灭尽;反之,不灭除内在嗔恨心,而去灭外面的怨敌,只会不断地增加外敌。世间上很多人遇到仇敌时,常会去想:&我如果不消灭仇敌,他们肯定会伤害我,以及我的眷属朋友,所以我们应该彻底地消灭这些敌人。&因此去与仇敌拼杀,造成了许许多多悲剧。这些人没有去想,自己的敌人即使能除去,他还会有兄弟、朋友,还会有子孙后代,本地同党,他们同仇敌忾,与你为敌。你的外敌将会如同藤蔓一样,越来越多,根本不可能穷尽。
  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
  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
  如是吾不克,尽制诸外敌,
  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
  为了避免足被刺伤,何必需要足量的皮革去遍覆大地呢?只需用一小片靴底那么大的皮革垫在靴底,不就等于盖住了所有地面吗?同样,我们不可能将外界所有仇敌全部制服,而只要调伏自心嗔恨,就可以避免受一切外敌的伤害,何必费力去制服其它外在敌害呢?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如果不能认识佛法的殊胜精要--心的奥秘,那纵然努力追求快乐,避免痛苦,仍免不了无义地于三界中漂泊。
  本师释迦牟尼佛开示的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这一切法的目标都是为了证悟心的本性,因为心性本来面目,凡夫众生无法了知,故说为奥秘。不要说一般的凡夫,就是博学多闻的学佛者也很难了知其中奥秘,但是这种&奥秘法中尊&,每一个想解脱者必须要通达。如果我们不能通达自心的奥秘而想避苦趋乐,脱离三界轮回得到究竟圆满大安乐,这是无丝毫可能性的事。莲师说过:&你若看不透自己的心性即是如来,涅磐便变得遥不可及,&若不识(心性),一切德行或恶业,终将积累为业报,在善恶界中轮回流转。&无论你表面的修行如何,如果没有证知自心,那亦只是在三界中毫无意义地挣扎而已。如同不会游泳的人,在水中无论如何挣扎,最终也只有为激流海浪淹没;不懂心性的人,无论如何苦行,也没有究竟意义,得不到解脱果。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龙之逆袭》6星宝龙石,1万攻击力、5000血、6万防。元芳,怎么看?有童鞋说了,四倍队破防。有想过没有连续2个6星,是不是会太辛苦了呢?
有种方法还是可行的。带机械人加各色防龙,破75%防后剩1.5防,防龙2万的技能一下秒,但是这种打法也不是最完美的。6星毒神再带3个毒妹子为首选。一并将BOSS和前4局的怪在一回合中毒死,如果没有毒神,5星毒妹子毒个10回合,这样在时间上很是节约。
以上打法称之为四毒,第一关以攒毒技能为主。之后几关以毒作战。当遇到了独立的6星不妨试试毒妹子,将之毒个10回合,最后一关用毒神的CD。凡是也没个绝对,看情况而定。防御的主要的威胁是6星宝石龙,2回合1万攻。
还有可以使用光减半加大奶队,减半后5000,求抱大腿,没有太阳神一回合1、2千也应该会有,再加上自己的转珠也回得上。有太阳神更不用说了,那可是相当的。尽管悠闲地等boss被毒死,直接挂个太阳神就绰绰有余了。
如此推荐不知对于勇闯龙潭的你有否帮助呢?期待超级宝石龙的逆袭。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评论。《极品地主》 【004章】 宝石身份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壮乡小仨 书名:
&&&&ps:&&ps:欠乡亲们两章,尽快补上!拜求订阅!&&&&萧风刚走到坝子附近,大花就带着白云黑土从院子里冲了出来,围着萧风跳跃,一个二个想往萧风身上扑。.&&&&萧风连忙把手上的两个篮子放在地上,蹲下来抱住三个活泼的家伙,要不然宝石和小金雕非得给它们撞翻不可。&&&&“黑土,你没有刷牙,臭死了!”萧风把正在往自己脸上舔的黑土脑袋抓住,没好气地说道。&&&&另外两边,大花和白云也是不遑多让,热情的模样简直让萧风以为自己已经离开家里一年半载了。&&&&“老板,你回来啦!”姗姗来迟的小红扑闪着翅膀,在萧风头顶落下。&&&&有这样欢迎老板的员工吗?&&&&和几个家伙玩闹了一会,它们总算从激动中恢复过来,开始注意到萧风带回来的两个篮子。&&&&“老板,你怎么出去一趟带回一只小猫和一只鸟呀!”小红站在篮子把手上,老气横秋地说道。&&&&大花三个不会说话,不过它们把篮子围得严严实实的,硕大的脑袋凑上前,在认真打量两个新来的家伙。&&&&或许是感受到大花几个身上浓郁的空间气息,宝石倒是没有什么惊慌失措的表情,倒是睁大萌呆的眼睛,‘喵喵’地叫了两声。至于小金雕,看到三个硕大的脑袋凑到自己跟前,吓得缩成一团。&&&&“差不多得了!”萧风一把拨开三个大脑袋,把小红一把抓住扔掉。说道:“这是宝石和小金雕,可不许欺负它们!”&&&&“看着两个呆货,我才懒得理它们呢!”小红有些傲娇,有些不忿萧风刚才对他的粗暴,丢下一句话飞回了老宅。&&&&远远的,萧风还听到它扯着嗓子喊道:“老太爷、老太太,老板回来了!”&&&&大花三个都会撒娇卖萌,不过论起受宠程度,嘴巴特甜的小红深受老太太和老太爷的欢心,给它准备的吃食都是最好的。&&&&大花三个闻了闻宝石和小金雕身上的味道。也撒腿跑掉了。&&&&“爷爷。奶奶,我回来了!”萧风走到院子门口,就看到两位老人正站在香樟树下呢。&&&&“怎么提了两个篮子回来?”老太太看到萧风拎着两个篮子,有些好奇。&&&&“里面有一只病猫和一只傻鸟!”小红的嘴巴快得很。一下子就帮萧风说了出来。&&&&“就你能!”老太太笑眯眯地点了点站在自己肩膀上的小红。乐了。&&&&“集市上看到有人在卖。觉得挺好玩的!”萧风把篮子递过去给两个老人看了看,放在石桌上。&&&&“这是小金雕?!”老太爷见多识广,一下子就认出了小鸟的身份。&&&&“嗯。采药人在山崖上掏的,我想应该能够养活!”萧风点点头,胡诌道:“要是能把它养熟了,也挺威风的!”&&&&萧风丝毫不惊讶老太爷一眼就能够把小金雕认出来,毕竟在过去村子里也有人掏过金雕巢穴,甚至几十年前萧家还有人养了一只金雕呢。&&&&“嗯,出壳时间不长不短,还挺不错的!”老太爷脸上闪过一丝激动的情绪,不顾小金雕的反抗,抓起来反复检查了一番,说道:“太小了不好养活,太大了难驯!”&&&&作为男人,很少有人会抗拒饲养金雕这种猛禽,即便已经年过八旬的老太爷也不例外。他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四十年前萧家的一位族叔饲养过一只金雕,几乎每天都能够给他带回各种猎物,威风异常。&&&&只不过金雕的巢穴往往都在极为险峻的悬崖峭壁,再加上驯服金雕并不容易,整个银杏村近百年来也就有过一只金雕而已。&&&&“我也不太懂怎么喂养,以后爷爷你多艹心点!”萧风一看老太爷眼睛放光的样子,立刻把小金雕给出卖了。&&&&对于萧风来说,只要自己拥有空间灵泉,谁饲养金雕都不会影响它和自己的关系,既然老太爷喜欢,就让他用来打发时间。&&&&“那行,爷爷肯定帮你把它养好!”一听萧风这么说,老太爷喜形于色,犹如得到了新玩具的小孩子!&&&&老小孩,老小孩,越来越像小孩子,说的就是老太爷这种情况。&&&&“老东西!”老太太看着丈夫的表现,忍不住轻轻拍了他的肩膀。&&&&萧风看到两位老人相濡以沫的感情,忍不住在心里一阵艳羡。&&&&“怎么又往家里带一只小猫呀?”把小金雕放在篮子里,老太爷指着宝石说道。&&&&老宅就有一只老猫带着两只小猫,平时抓抓老鼠什么的倒也是挺能干,只不过喵星人极为傲娇、神秘,极少出现在人前,萧风回来这么多天,见过它们的次数屈指可数。&&&&“小家伙似乎被遗弃了,路上捡到的时候几乎都站不稳了,喂了几次,就黏上来了!”萧风也不知道宝石究竟是什么原因才被自己碰到,不过既然弄回来了,就得好好照顾它。&&&&不过,以萧风单纯的自觉,宝石可比家里那两只小猫机灵多了,眼睛很有神。&&&&看到萧风出一趟门带回来两个小家伙,两位老人也不知道说什么了,不过这也挺符合萧风一向的风格,小时候他看到各种小动物都要往家里扒拉。&&&&老太爷和老太太相对一看,立刻想起了萧风小时候的事情,记忆中许多鲜活的画面顿时翻了出来。&&&&“没事,你事情忙,奶奶帮你照顾它!”老太太脸上笑呵呵,皱纹都熨平了。&&&&自从萧风回到银杏村之后,偌大的老宅就不是两个老人孤零零的住着,银杏村、萧家近期的巨变让老人很欣慰。或许是心情好的缘故,老太太觉得自己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饭量增加、睡眠更好,她巴不得孙子天天在家里,帮他喂喂小猫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咦,这只小猫有古怪!”就在老太太准备把装着宝石的篮子提走的时候,老太爷的视线终于从小金雕的身上转移过来了。&&&&“老头子,有什么古怪,不就是一只小野猫吗?”老太太有些困惑,不解地问道。&&&&不仅是老太太奇怪,萧风也是一辆疑惑地看着老爷子,这只小猫明明很普通嘛,哪来的古怪?再说了,这几天和宝石的相处,萧风就发现它就是一只会撒娇卖萌的喵星人,贪吃、爱睡,还喜欢玩闹。&&&&“老太太,你看看它眼眶的这条线!”老太爷把宝石抓在手上,指着它眼眶内上角镶黑边的白纹。&&&&宝石被老爷子的手抓得有些不舒服,小爪子四下乱抓,嘴里发出‘喵喵’的抗议声,只不过它的反抗过于软弱无力了。&&&&“你是说?!”老太太也凑上来看了看,有些不确定地问道。&&&&“除了它,还有什么动物会有这样的脸谱!”老太爷转过头对萧风说道:“小风,这可不是普通的野猫!”&&&&“我看着没有区别呀!”老太太和老太爷的表现让萧风一头雾水,说道:“爷爷你就不要和我打哑谜了!”&&&&萧风隐约察觉到,自己随手捡回来的宝石,似乎有不一般的身份!&&&&“这是一只金猫幼崽!”老太爷指着宝石的脸庞,说道:“它标志姓的这两条白纹,是任何猫科动物都不会有的!”&&&&接下来,老太爷开始把宝石当做示范教材,把金猫的各种体态特征都指出来,条条款款非常清晰。&&&&“这就是被老人们称为‘黄虎’的金猫?”听完老太爷的话,萧风一脸的不可置信,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宝石会有这样的身份,还以为它只是普通的小野猫呢。&&&&金猫,也称亚洲金猫,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在滇西北地区的栖息地可以达到海拔3000米以上。&&&&金猫善于爬树,听觉很好,是猫类中外耳活动最为灵活的一种,可以收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微小声音,仿佛是‘活雷达’。金猫姓情凶野、勇猛,故有‘黄虎’之称,在滇西北民间,有“黄虎”能够跳上虎背,将虎的脖颈咬断的传说。&&&&在银杏村的故老传说中,金猫也是碧罗雪山深处一种凶猛的肉食动物,甚至还有过金猫猎杀羊羔的记录。因此,金猫在周围村寨,也是拥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应该没错了!”老太爷点点头,说道:“看来它的母亲应该是遭遇了意外,你才会捡到它!”&&&&“爷爷,我们饲养它应该没问题?”萧风有些忐忑,担心老爷子不同意继续喂养宝石。&&&&毕竟,这可不是普通的野兽,而是颇有凶名的黄虎。&&&&“没事的,从小喂养,很容易眼熟的!”老太爷摆摆手,说道:“以后它就交给你了,现在先喂点牛奶、肉糜之类的,以后再改喂鲜肉!”&&&&老太爷倒是不太担心,把宝石塞到萧风的怀里,自顾自地提着小金雕的篮子进了偏房,开始找东西给小家伙做窝了。&&&&在老太爷的心里,小金雕可是比金猫要重要得多!&&&&“宝石,没想到你还挺有来历的嘛!”萧风把宝地抱起来,用脑门顶住它,摇晃道:“以后你可要乖一点哦!”&&&&原本萧风以为宝石也就是一只普通的小野猫,准备带回家用一些残羹冷炙养活它,现在它身份不同,萧风自然会另眼看待了。&&&&老太太看着这对爷孙,也是无奈地摇摇头,还真的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对这些猛禽猛兽情有独钟。&&&&就这样,宝石和小金雕算是正式成为了老宅的常住居民!。)
您的到来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喜欢就多多介绍朋友来吧!
如果您喜欢,请,方便以后阅读极品地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极品地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发表。更多热门小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宝石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