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74994442哦哦哦哦+————qq三国修罗宝宝宝宝有病毒!!谁能给我个没毒的...

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o__-----噢
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o__-----噢!!!!喔------爽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未来大事件
公司公告研究报告
意见反馈回到顶部  幽州安次侯荆州刺史王睿自杀后,我们把重点放在其封地幽州广阳郡安次县及周围。另晚上从建安九年开始王祥大事年表。王祥时年25岁。  
  @wzheguilai楼
13:02:51  荆州刺史王叡二三事(非正文)  关于荆州刺史、安次侯王叡,裴松之注《三国志?刘二牧传》引《续汉书》:“是时用刘虞为幽州,刘焉为益州,刘表为荆州,贾琮为冀州。虞等皆海内清名之士,或从列卿尚书以选为牧伯,各以本秩居任。……臣松之按:灵帝崩后,义军起,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叡,然后刘表为荆州,不与焉同时也。”  另前文分析封侯的籍贯和地点,王叡的原籍可能为幽州。王叡所将兵似与幽州乌桓有关。  《后汉纪?灵帝纪》载:“初,发幽州乌桓以讨叙州。故中山相张纯请将之,不听,使涿令公孙瓒。纯忿不得将,因说故太山太守张举曰:‘乌桓数被征发,死亡略尽,今不堪命,皆愿作乱。国家作事如此,汉祚衰亡之征,天下反复,率监子故。若英雄起,则莫能御。吾今欲率乌桓奉子为君,何如?’”  汉时无叙州。“叙”应为“数”字之讹。  寻绎史料,灵帝时有两次发乌桓兵镇压起义。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卢植,拜比中郎将,持节,以护乌桓中郎将宗员副,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中平二年(185年),令张温为车骑将军,发幽州乌桓三千骑至关内镇压凉州义军;  疑王叡平叛荆州义军及西南蛮为第三次。  王叡被迫自尽,其所将将、兵及荆州刺史僚属应遭到孙坚清洗,一部分跟随孙坚征战。韩当似即其中一人。  《三国志?韩当传》:“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也。以便弓马,有膂力,幸於孙坚,从征伐周旋,数犯危难,陷敌擒虏,为别部司马。”  -----------------------------  更正:叙州应为凉州而非数州。我在其他书中还见过一回,也是凉州写成了数州。  另外补充一下,梁东一战,孙坚被徐荣杀得大溃不成军,身边仅剩下几十骑,赖近将祖茂才逃脱性命。“坚常著赤罽帻,乃脱帻令亲近将祖茂著之。卓骑争逐茂,故坚从间道得免。茂困迫,下马,以帻冠冢闲烧柱,因伏草中。’  祖姓是幽州姓氏。疑祖茂曾经是王睿的旧部。除韩当、祖茂外,程普极可能也是王睿的旧部。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也。初为州郡吏,有容貌计略,善於应对。从孙坚征伐,讨黄巾於宛、邓,破董卓於阳人。  程普曾经在郡中和州中任职,明显是右北平大姓,且很可能是幽州右北平郡的部从事。而孙坚的部曲多是家乡兵和淮泗兵。程普作为幽州大姓,率部曲加入孙坚讨伐黄巾军的部队的可能性极低。  待有识者详考。
  “坚常著赤罽帻,乃脱帻令亲近将祖茂著之。”呵呵,这句话肯定是陈寿的手笔。经典至极。“令”字真是点睛之笔。注意不是部下主动要求穿上救自己,而是自己脱下命令部下穿,自己好逃命。真是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孙坚狼狈的轻狡嘴脸。
  阳人之战  孙坚传“坚复相收兵,合战於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叶)雄等。”中华书局标点本的《三国志》明显把裴注《英雄记》标错了地方。宋朝前,裴注和三国志是分开的,后来才合为一处。  关于阳人之战,英雄记曰:“初坚讨董卓,到梁县之阳人。卓亦遣兵步骑五千迎之,陈郡太守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其馀步骑将校都督者甚众。轸字文才,性急,预宣言曰:"今此行也,要当斩一青绶,乃整齐耳。"诸将闻而恶之。军到广成,去阳人城数十里。日暮,士马疲极,当止宿,又本受卓节度宿广成,秣马饮食,以夜进兵,投晓攻城。诸将恶惮轸,欲贼败其事,布等宣言"阳人城中贼已走,当追寻之;不然失之矣",便夜进军。城中守备甚设,不可掩袭。於是吏士饥渴,人马甚疲,且夜至,又无堑垒。释甲休息,而布又宣言相惊,云‘城中贼出来’。军众扰乱奔走,皆弃甲,失鞍马。行十馀里,定无贼,会天明,便还,拾取兵器,欲进攻城。城守已固,穿堑已深,轸等不能攻而还。”  若按《英雄记》,阳人之战的双方并未交锋,都未损伤一兵一卒。  吕思勉先生云:“《三国志》上所说的兵谋,大都是靠不住的。”可谓真知灼见。  另吴志总共有四名孙坚旧部的传记,其中居然两名是幽州籍,岂不怪哉?  孙吴官修史书《吴书》载程普之死:“普杀叛者数百人,皆使投火,即日病疠,百馀日卒。”而 《三国志程普传》:“权分荆州与刘备,普复还领江夏,迁荡寇将军,卒。”  孰优孰劣,可谓一目了然。
  《魏书》的作者魏收说:“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王睿算是让陈寿给结结实实地按到地下了。
  @不是英雄的无赖 3205楼
17:16:44  《魏书》的作者魏收说:“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王睿算是让陈寿给结结实实地按到地下了。  -----------------------------  王睿是被东晋的权臣给按到地下了。目前版本的《三国志》应该是删改本。
  建安九年(204)王祥25岁  八月,曹操攻克邺城。九月,自任冀州牧。涿郡刘放劝渔阳王松归附曹操。曹操讨伐南皮的袁尚,以书招王松。王松举雍奴、泉州、安次以附之。
  时间不早了。明天再细致分析。晚安!朋友们!  
  建安九年(204)王祥25岁  (一)刘放的发迹  涿郡方城县的刘放,可谓衔着金钥匙出生。他根正苗红,是汉广阳顺王的儿子西乡侯刘宏的后代。刘放曾在郡中担任纲纪官员,后被举为孝廉。  纲纪是何官职呢?   纲纪是郡的主要属吏。《晋书•徐邈传》载邈《与范宁书》云:“足下选纲纪必得国士,足以摄诸曹。”;(《资治通鉴•晋明帝太宁二年》胡三省注:“纲纪,综理府事者也)。可见,纲纪似相当于涿郡市委办公室主任一职。  时值汉末大乱,渔阳王松割据本土,刘放前去依附。  建安九年(204),刘放劝王松说:“往者董卓作逆,英、雄并起,阻兵擅命,人自封殖,惟曹公能拔拯危乱,翼戴天子,奉辞伐罪,所向必克。以二袁之强,守则淮南冰消,战则官渡大败;乘胜席卷,将清河朔,威刑既合,大势以见。速至者渐福,后服者先亡,此乃不俟终日驰骛之时也。昔黥布弃南面之尊,仗剑归汉,诚识废兴之理,审去就之分也。将军宜投身委命,厚自结纳。”  王松认为刘放言之有理。  此时正赶上曹操在南皮征讨袁谭,以书信招王松来降,于是王松以雍奴、泉州、安次等地来依附曹操。   建安十年(205):刘放和王松一起到达曹操处,曹操十分高兴,将此事比作“班彪依附窦融而劝河西归汉”,任命刘放参司空军事,历任主簿、记室。  建安十八年(213)魏国既建,刘放与太原孙资俱为秘书郎。  延康元年(220)二月,曹丕继位,刘放、孙资转任秘书左右丞。几个月后,刘放转任秘书令。后魏国改秘书为中书,刘放任中书监,加给事中,赐爵关内侯,同中书令孙资一同掌握机密。  刘放的发迹与割据幽州本土的王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王松是个人物,算是个狠角色。  刘放根正苗红,广阳王之后。投靠王松之前的身份是涿郡市委办公室主任。后来长期担任魏国的中书监,掌管机密。刘放这等人才都倾心归附王松,且《三国志》刘放本传都以此为荣。看来王松绝非盗贼、草寇出身,而是根正苗红,且在幽州有相当的实力和人气。  王松究竟何人?
  (二)渔阳王松  东汉时,雍奴(故城在今通州南、天津市武清区西北)、泉州(故城距天津市60里)属于渔阳。安次(河北廊坊安次)属于广阳郡。三地为一铁三角。   王松的势力范围已地跨渔阳、广阳二郡。《资治通鉴》:先是渔阳王松据涿郡,郡人刘放说松以地归操,操辟放参司空军事。  《资治通鉴》的记载若准确,王松控制着北京的大部,向南一直延伸至天津入海口,中间是廊坊、涿州等辽阔的华北平原,物产丰富(泉州富产铁矿,冶铁业发达,又为产盐之地。  王松地跨三郡之地,境内有鱼、盐、冶铁之利,上述物产的的背后是手工业、商业、捕鱼业、矿业、军工(相信经过秦汉都已颇具规模);王松还控制着出海口,这种天然的优势似还决定了颇具规模的造船业。北方的造船业不可小视。裴注引《英雄记》曰:“绍在朝歌清水口,浮等从后来,船数百艘,众万余人,整兵骇鼓,过绍营,绍甚恶之。”  雄厚的经济实力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来护航。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咿呀学语的娃娃,抱着黄金珠玉,整天在盗贼出没的大街上走来走去的下场。  我们可以列举对王松垂涎三尺的名单:黑山军、三郡乌丸、鲜卑、袁绍、辽东公孙度。  王松能割据本土,日后长期掌管魏国机密大权的涿郡办公室主任刘放等人才都倾心依附。其势力范围地跨幽州三郡,人口众多(凿渠需要人力),手工业、商业、农业、冶铁业、矿业、捕鱼业、造船业发达。因此河北北部的涿州、保定、廊坊一带、天津大部、北京一部辽阔的疆域出现了“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北征乌丸粮草的来源之一)”、“兵马精强(不强不足以自保)”的盛况。这和王松“习武修文,保境安民”密不可分。
  整理得有些乱。关于王松的详细草稿内容在第10页。从8月10日开始。有兴趣的朋友可去翻阅。  (二)渔阳王松  曹操将刘放劝王松来归顺比作“班彪依附窦融而劝河西归汉”。  窦融因率河西五郡太守归附刘秀而被封为安丰侯,食安丰、阳泉、寥、安风四县。封其弟窦友为显亲侯。麾下武锋将军竺曾为助义侯,武威太守梁统为成义侯,张掖太守史苞为褒义侯,金城太守库钧为辅义侯,酒泉太守辛肜为扶义侯。窦融在世时,窦氏一门贵显,有“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与并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  归顺曹操的割据军阀中,就其势力范围来说,只有雄踞巴汉、控制汉中的张鲁才能勉强与王松抗衡。至于割据宛的军阀张绣,还在其次。  张鲁被封为万户侯,五子皆封侯。曹操为儿子曹宇(字彭祖,后为燕王)娶张鲁之女;张鲁手下的谋士功曹(组织部长)阎圃被封为平乐乡侯。  张绣被封为定侯,食邑二千户,而此时曹操麾下诸将未有封千户者。曹操为儿子曹均娶其女。  《魏武帝纪》:东平吕旷、吕翔叛尚,屯阳平,率其众降,封为列侯”。  吕旷兄弟尚被封为列侯,曹操心目中的“窦融”王松会不会被封侯?寻绎史迹,《晋书?地理志》范阳国有安次侯相、泉州侯相。关于安次侯、泉州侯,晋书讳莫如深。晋承曹魏,第一位获封安次侯的极可能是水经注记载的荆州刺史王敏(睿),而第一位获封泉州侯的神秘人物极可能即是向曹操献出雍奴、泉州、安次的王松。待有识者详考。
  接上文:  曹操把刘放劝王松来降比作“班彪依附窦融而劝河西归汉”。而,目前版本的《三国志》在其它章节又彻底将“班彪依附窦融而劝河西归汉”的情节彻底推翻。  五子良将之乐进传:袁谭败,乐进别攻雍奴,破之。  五子良将之《张郃传》:又从击袁谭於渤海,别将军围雍奴,大破之。  呵呵,同样出自一人之笔,在前刘放传(刘放传居列传十四,五子良将居列传十七)则称王松以雍奴、安次、泉州主动归附挟天子令诸侯的曹操,如此说来,刘放功劳善莫大焉。  在后(五子良将居列传十七)则称雍奴是乐进、张郃等将领围后大破的,如此说来,曹军经过一场血战,才攻下雍奴。刘放何功之有?  有“良史之材”长于叙事的陈寿此举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对于雍奴城的问题,我极为尊崇的史学家裴松之选择了沉默。  沉默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裴松之在五子良将之《于禁传》不动声色地注道:“臣松之以为围而后降,法虽不赦;囚而送之,未为违命。禁曾不为旧交希冀万一,而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所以卒为降虏,死加恶谥,宜哉。  呵呵,“围而后降,法无赦。”如此说来,雍奴究竟是兵不血刃而得还是经过血战?这绝对关系到城中军民的性命。若兵不血刃,雍奴城军民会毫发无损,雍奴城则则会成为世外桃源;若经血战,城中军民会遭血腥屠杀,雍奴城则会变成人间地狱。  若为后者,王松的实力便会一落千丈,说不定曹操一怒之下还会将王松,斩首示众。  若王松主动归附,就他在幽州的势力范围及影响力来说,封侯根本不在话下。
  安次侯、荆州刺史王睿虽在江陵自杀,可在幽州广阳郡安次县或周围的宗族势力犹在。宗族势力背后则是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仔细阅读,王睿是灵帝中平年间幽州第一位县侯。且幽州仅有两位县侯(除王睿外,另一位则是在王睿之后被封为蓟侯的辽西公孙瓒)。  王睿的部曲被迫跟随孙坚方作战。梁东一战,孙坚被辽东徐荣杀得溃不成军。从“坚常著赤罽帻,乃脱帻令亲近将祖茂著之”句可知孙坚并不体恤部下,不知和部下同甘共苦,且部下乏死士。故王睿的部曲则多数不会继续随从孙坚作战。因故土和亲人皆在幽州,一部分人会辗转回到王睿的故乡,继续聚集在王睿儿子或家族身边。  兄终弟及。王松极可能是王睿的哥哥或弟弟。(晚上再更新)
  太狗血了。我还正纳闷为啥王祥到庐江隐居,原来王祥一直在北京、河北廊坊、天津一带活动。此贴解了很多疑惑,强顶。
  @老虎神仙狗 3214楼
16:20:52  太狗血了。我还正纳闷为啥王祥到庐江隐居,原来王祥一直在北京、河北廊坊、天津一带活动。此贴解了很多疑惑,强顶。  -----------------------------
  @老虎神仙狗 3214楼
16:20:52  太狗血了。我还正纳闷为啥王祥到庐江隐居,原来王祥一直在北京、河北廊坊、天津一带活动。此贴解了很多疑惑,强顶。  -----------------------------  更狗血的还在后面。我自己也惊呆了。
  先发明一个耸人听闻的观点,再抄写一点不知道有没有关联的史料,后面缀上一长串呓语般的猜想,配合开篇对陈寿等史家的鄙视。一个伟大的历史发明家脱颖而出。  
  建安十年(205)王祥26岁
  正月,曹操围南皮。渔阳王松、涿郡刘放见曹操。曹操大悦,谓放曰:“昔班彪依窦融而有河西之功,今一何相似也!”乃以放参司空军事(封王松为泉州侯)。  虎豹骑斩袁谭。  春,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辟用青、冀、幽、并四州名士为掾属。  袁熙为其将焦触、张南所攻,与袁尚俱奔辽西乌桓。四月,黑山贼帅张燕率其众十馀万降,封安国亭侯。  故安赵犊、霍奴等杀幽州刺史及涿郡太守,三郡(辽西、辽东属国、右北平)乌桓攻鲜于辅于犷平。  八月,曹操击破赵犊等后,渡潞河(今北京通县以下的北运河)援救犷平,乌桓逃奔出塞。
  建安十年(205)王祥26岁   正月,曹操围南皮。渔阳王松、涿郡刘放见曹操。曹操大悦,谓放曰:“昔班彪依窦融而有河西之功,今一何相似也!”乃以放参司空军事(疑封王松为泉州侯)。  虎豹骑斩袁谭。  春,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辟用青、冀、幽、并四州名士为掾属(疑王祥被辟为司空掾属。王祥正式出山)。  袁熙为其将焦触、张南所攻,与袁尚俱奔辽西乌桓。四月,黑山贼帅张燕率其众十馀万降,封安国亭侯。  故安赵犊、霍奴等杀幽州刺史及涿郡太守,三郡(辽西、辽东属国、右北平)乌桓攻鲜于辅于犷平。  八月,曹操击破赵犊等后,渡潞河(今北京通县以下的北运河)援救犷平,乌桓逃奔出塞。
  @hyt_yc 3217楼
20:00:34  先发明一个耸人听闻的观点,再抄写一点不知道有没有关联的史料,后面缀上一长串呓语般的猜想,配合开篇对陈寿等史家的鄙视。一个伟大的
发明家脱颖而出。  -----------------------------  我曾多次声明,我是在为陈寿正名。目前的《三国志》存在删改的现象。开篇即说,只要有一人相信,足矣。我没想到“这个呓语般的猜想”被加为红脸,且多次被推荐到天涯聚焦。我很欣慰和自豪。
  楼主慧心,在下不明觉厉矣。虽然,愿为楼主鼓掌焉。
  @戏外书生 3221楼
21:34:51  楼主慧心,在下不明觉厉矣。虽然,愿为楼主鼓掌焉。  -----------------------------  多谢。
  你见,或者不见  英雄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  英雄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信,或者不信  英雄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  他的心就在我心里   不舍不弃
  需要认真研读三国第一英雄王祥所生活的雍奴、泉州、安次及周边的人文历史地理环境。故稍停再更。
  李家囖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了啊墨迹  
  @结构设计累 3225楼
08:09:12  李家囖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了啊墨迹  -----------------------------  欢迎。
  @老虎神仙狗
16:20:52  太狗血了。我还正纳闷为啥王祥到庐江隐居,原来王祥一直在北京、河北廊坊、天津一带活动。此贴解了很多疑惑,强顶。  -----------------------------  @wzheguilai楼
19:00:10  更狗血的还在后面。我自己也惊呆了。  -----------------------------  坐等更新。
  @wzheguilai楼
23:41:33  你见,或者不见  英雄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  英雄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信,或者不信  英雄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  他的心就在我心里  不舍不弃  -----------------------------  楼主好幽默。你见,或者不见  英雄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还能悲喜么?
  关于雍奴、泉州、安次的人文历史地理环境,先来大段《水经注·易水》,再详细分析。  《水经注?易水》:“易水又东,迳易京南。汉末,公孙瓒害刘虞於蓟下。时童谣云:燕南垂,赵北际,惟有此中可避世。瓒以易地当之,故自蓟徙临易水,谓之易京。城,在易城西四五里。赵建武四年,石虎有辽西南达易京,以京鄣至固,令二万人废坏之。今者城壁夷平,基上有井,世名易京楼,即瓒所堡也。与子书云:袁氏之攻,状若鬼神,冲梯舞于楼上,鼓角鸣于地中。即此楼也。  易水又东,迳易县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阚骃称: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与宾客知谋者祖道,皆素衣冠,送之于易水之上。荆轲起为寿,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击筑,宋如意和之。为壮声,士发皆冲冠。为哀声,士皆流涕。疑于此也。  又东过安次县南。  易水迳县南,鄚县故城北,东至文安县,与虖池合。《史记》苏秦曰,燕长城以北,易水以南,正谓此水也。是以班固、阚骃之徒,咸以斯水谓之南易。  △又东过泉州县南,东入于海。
  王松的地盘——幽州童谣的避世之地  燕国,春秋时建都于蓟(今北京城西南),为战国七雄之一。战国时在武阳(今河北易县南)营建下都。  为抵御赵、齐国的进攻,燕国在南界建长城。南界长城大致沿易水而建,利用易水堤防作基础,与筑墙相结合,故称“易水长城”。这也正是燕赵的边界。  据今人考,燕南界长城的大致位置在冀中平原保定以北,西起今河北省易县西南的太行山下,沿着易水南支流北岸而行,又折向东南经定兴、徐水、安新、任丘等市县,从东北入文安县至东南,即滱水入易水、易水入滹沱河一带之地,全长约250公里。   公孙瓒从幽州蓟地而迁至冀州河间国的易京,想必也是基于长城考虑。  公孙瓒没遇到明白人。其实,童谣中的避世之地不正是王松的势力范围吗?  泉州县位于雍奴县南,且邻于燕国长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收录传世战国时期燕国兵器“燕王职戈”,其背面有铭文“泉州都口”。《读史方舆纪要?顺天府?武清县》:泉州城。志云:“县西南三十里有长城故址,延袤数百里,相传战国时燕所筑。”  安次,战国燕系复姓私玺有“安即生晨”。据施谢捷先生考证,“安即”即“安次”。与泉州大致东西平行,位于易水北的安次亦邻燕国长城。  而《后汉书》和《英雄记》载童谣为“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中可避世。”“中央不合大如砺”。也与王松的地盘吻合。  “中央不合”意为避世之地的中间部分不通。安次县、泉州县、雍奴县为平原,而三县之间为雍奴之地,即不是陆路相合之地。 “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水经?鲍丘水注》:“自是之南,南极滹沱,西至泉州、雍奴,东极于海。”后名三角淀。明时周围仍二百余里,在今河北霸县、永清、大城、文安等县和天津、静海间。清时渐淤废,后遂堙为平陆。  “大”通“太”。“太”有“又”字之意。砺,磨刀石也,状平滑,微凹,且磨刀要用水。  此童谣正为王松的势力范围精心量身打造。  此时谶纬盛行。童谣一传十,十传百,想必不仅幽州,青、徐、冀三州州的诸多百姓都会择此地而居。人多则兵多将广。无怪乎王松能割据本土,成为坐拥万里之土的地方豪强。
  改上文  公孙瓒从幽州蓟地而迁至易京,想必也是基于长城考虑。
  @wzheguilai0416
23:41:33  你见,或者不见  英雄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  英雄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信,或者不信  英雄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  他的心就在我心里  不舍不弃  -----------------------------  @戏外书生 3228楼
22:27:42  楼主好幽默。你见,或者不见  英雄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还能悲喜么?  -----------------------------  呵呵,英雄虽逝,精魄长存。
  @wzheguilai楼
06:56:36  需要认真研读三国第一英雄王祥所生活的雍奴、泉州、安次及周边的人文历史
地理环境。故稍停再更。  -----------------------------  抱歉,先跳过去,以后再分析。  建安十一年(206)
王祥27岁  曹操定并州(王祥以司空掾属的身份参加)  曹操开凿平虏、泉州二渠以通水运,欲伐三郡乌丸。  八月,曹操东讨海贼管承,至淳于,遣将乐进、李典击破之,承走入海岛。
  建安十一年(206) 王祥27岁  正月,曹操定并州(疑王祥以司空掾属的身份率强大的部曲——幽州突骑部队参加)  曹操开凿平虏、泉州二渠以通水运,欲伐三郡乌丸。  八月,曹操东讨海贼管承,至淳于,遣将乐进、李典击破之,承走入海岛。
  疑王祥家族所属的强大部曲——幽州突骑第一次加入曹军是南皮之战。王松不仅献安次城、泉州城、雍奴城,为表示诚意,还派出一支重装骑兵参战。此役,由幽州突骑为班底的虎豹骑发挥巨大威力,一战而斩袁谭。
  稍稍放慢更新大事年表的速度。晚上继续。  
  @wzheguilai楼
07:17:41  王松的地盘——幽州童谣的避世之地  燕国,春秋时建都于蓟(今北京城西南),为战国七雄之一。战国时在武阳(今河北易县南)营建下都。  为抵御赵、齐国的进攻,燕国在南界建长城。南界长城大致沿易水而建,利用易水堤防作基础,与筑墙相结合,故称“易水长城”。这也正是燕赵的边界。  据今人考,燕南界长城的大致位置在冀中平原保定以北,西起今河北省易县西南的太行山下,沿着易水南支流北岸而行,又折向东......  -----------------------------  汉献帝元年初,长安有童谣说,“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实为“董”,“十日卜”为“卓”,这首童谣是讲董卓的。而无论是“千里草”还是“十日卜”都是自下而上解字,而不同于通常的自上而下解的,暗示董卓将自下摩上,以臣凌君。“青青”指爆发,暗指董卓暴盛当权,却又迅速败亡,落个“不得生”的结局。  幽州的童谣说不准就是王祥家族干的。他们见天下大乱,怕更多人跟随起义军上山。历史,真是说不清。楼主的解释不错。长见识了。
  童谣肯定是骗人的。太邪乎了。
  @wzheguilai0416
07:17:41  王松的地盘——幽州童谣的避世之地  燕国,春秋时建都于蓟(今北京城西南),为战国七雄之一。战国时在武阳(今河北易县南)营建下都。  为抵御赵、齐国的进攻,燕国在南界建长城。南界长城大致沿易水而建,利用易水堤防作基础,与筑墙相结合,故称“易水长城”。这也正是燕赵的边界。  据今人考,燕南界长城的大致位置在冀中平原保定以北,西起今河北省易县西南的太行山下,沿着易水南支流北岸而行,又折向东......  -----------------------------  @花开花落楼
16:38:19  汉献帝元年初,长安有童谣说,“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实为“董”,“十日卜”为“卓”,这首童谣是讲董卓的。而无论是“千里草”还是“十日卜”都是自下而上解字,而不同于通常的自上而下解的,暗示董卓将自下摩上,以臣凌君。“青青”指爆发,暗指董卓暴盛当权,却又迅速败亡,落个“不得生”的结局。  幽州的童谣说不准就是王祥家族干的。他们见天下大乱,怕更多人跟随起义军上山。历史,真是说不清。楼主的解释不错。长见识了。  -----------------------------  有这个可能。
  中平五年(188),宗正刘虞任幽州牧。刘虞从开放上谷的市场与外族交易及开采渔阳的盐铁矿取得收入,令百余万青、徐州人流亡至幽州。大部分应在幽州最南端、靠近冀州的渔阳、广阳郡,也即王松的势力范围。  许多流民应沦为不占户口的客、部曲。
  楼主辛苦。
  123  
  欢迎新朋友们,谢谢老朋友们。  幽州童谣的避世之地——王松的地盘续(王祥的家乡)  经济:泉州县、雍奴县都有盐官。  泉州有铁官,铸造兵器、农具。刘虞“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谷石三十”。  水系极为发达。肥田沃土,且有鱼盐枣栗之饶。  军事:幽州突骑为国家精兵胆核(蔡邕语);渔阳铁骑名扬天下。  气质:慷慨悲歌、勇敢、任侠。《隋书?地理志》云: “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燕”。  地理:易水
八丈沟水 氵寇水
漯水 沽水等 长城
  周边:燕都蓟
督亢陂(燕国膏腴之地,与安次接界的方城县) 军都关(居庸关) 燕北长城  王祥家族:极其神秘;伯父为灵帝末年广阳郡安次侯王睿(为孙坚所迫自尽)。
  王松地盘的人物:曹魏  刘放:涿郡方城人,刘放中书监,方城侯(王松的心腹)。  孙礼:涿郡容城人,司隶校尉、司空,大利亭侯  徐邈:广阳蓟人,司隶校尉、司空(辞不就)  卢毓:涿郡涿人,司空,容城侯(曾长期典选举)。  韩观:广阳人
豫州刺史  李立:涿郡人
荆州刺史(平刘表后任刺史,疑为王松最得力的部下之一)  王祥曾任涿郡太守,长期担任幽州刺史护乌丸校尉,且屡次立下旷世奇勋。王祥为幽州不折不扣的霸主。其他人等必都与王祥同气连枝。
  汝颍多奇士,燕代多猛士。正所谓:汝颍之士利如锥,燕代之士钝如槌。信言不虚也。  蜀汉  刘备: 涿郡涿人 皇帝  张飞:涿郡涿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西乡侯  孙吴  前文提到,疑孙坚的近将祖茂为幽州涿郡人。涿郡后改为范阳郡。东晋有范阳祖纳(平北将军幽州都督王乂取为中郎)、祖逖(击楫中流)、祖约。
  @wzheguilai楼
17:21:11  欢迎新朋友们,谢谢老朋友们。  幽州童谣的避世之地——王松的地盘续(王祥的家乡)  经济:泉州县、雍奴县都有盐官。  泉州有铁官,铸造兵器、农具。刘虞“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谷石三十”。  水系极为发达。肥田沃土,且有鱼盐枣栗之饶。  军事:幽州突骑为国家精兵胆核(蔡邕语);渔阳铁骑名扬天下。  气质:慷慨悲歌、勇敢、任侠。《隋书?地理志》云: “自古言勇敢者,......  -----------------------------  从王祥的伯父安次侯王睿入手,循汉末封侯的规律,把王祥和幽州童谣的避世之地王松的地盘的经济、军事、地理、人物等等联系起来,很有新意。支持一下。
  另外补充两位非王松地盘的幽州籍将领。二人都早于王松而归顺携天子而令诸侯的曹操。  幽州突骑与曹操联合而不是对抗,故国家精兵胆核——幽州突骑未伤元气。这为日后幽州刺史兼护乌丸校尉王祥令鲜卑臣服、肃慎纳贡及灭辽东公孙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阎柔:广阳人。官渡之战时归曹操,拜护乌丸校尉。曹丕即位后,拜其为度辽将军。《公卿将军奏上尊号》中有“渡辽将军都亭侯臣柔”。  鲜于辅:渔阳人。初为刘虞从事,公孙瓒破虞,辅以燕国阎柔素有恩信,推为乌桓司马。柔招诱胡汉数万人,与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北,斩丹等四千余级。文帝践阼,拜辅虎牙将军,进封县侯。  鲜于辅似为鲜于璜之后或同族。  鲜于璜(44—125) 字伯谦。东汉渔阳郡雍奴县人。曾治《小戴礼记》。察孝廉,任郎中。升度辽右部司马,参加窦宪北击匈奴之役。迁赣榆县(今江苏赣榆县青北口)令。父丧离职。服丧后任太尉府西曹尉。汉殇帝延平元年(106)迁安边节使,主管幽州、冀州事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又迁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西北)太守。在官以德政教化人民,不施刑治,声誉颇高,因病辞官。延光四年(125)六月卒,葬于武清兰城村。延熹八年(165)十一月八日璜孙于舫立《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1973年5月出土。  〈碑阳〉  君讳璜,字伯谦,其先祖出於殷箕子之苗裔,汉胶东相之醇曜,而谒者君之曾,孝廉君之孙,从事君之元嗣也,君天姿明达,彻?有芳,在母不瘽,在师不烦,岐龀谣是,合好?常,治礼小戴,闺族孝友,温故知机,辉光笃实,升而上闻,上郡王府君察孝,除郎中,迁度辽右部司马,慰绥朔狄,边宇艾安,迁赣榆令,经国帅下,政以礼成,民诵其惠,吏怀其威,丧父去官,服终礼阕,复应三公之招,辟太尉府,除西曹属,葴谟屡献,使事日言,王人嘉德,台司侧席,蠢尔荤育,万邦作寇,冀土荒馑,道殣相望,帝咨君谋,以延平中拜安边节使,衔命二州,受荚秉宪,弹贬贪枉,清风流射,有邵伯述职之称,圣上珍操,玺符追假,永初元年,拜雁门大守,折节清行,恭俭束修,政崇无为,声教禁化,猷风之草,时依郡乌桓,狂狡畔戾,君执以威权,征其后伏,永初之际,有勋力於汉室,令德高誉,遗爱日新,内和九亲,外睦远邻,免浣息隶,为成其门,周无振匮,亦古晏臧之次矣,当遂功祚,穷爵永年,意乎不造,早世而终,以延光四年六月壬戍,卒於家,盖铭勒之云,所以彰洪烈,纂乃祖,继旧先,悲夫盛德,恶可已哉,於是君之孙鲂仓九等,乃相与刊山取石,表諡定号,垂之亿载,以示昆苗,其颂曰:  於铄我祖,膺是懿德,永惟孝思,亦世弘业,昭哉孝嗣,光流万国,秩秩其威,娥娥厥额,此宜蹈鼎,善世令王,如何夙陨,丁此咎凶,国无人兮王庭空,土罔宗兮微言丧,王机怅兮嘉谋荒,旌洪德兮表元功,阐君灵兮示后萌,神有识兮营坛场 延熹八年十一月十八日己酉造  碑阴〉  唯君行操,体坤则乾,至孝通洞,克勤和颜,烝烝栗栗,可移於官,郡□察上,宿?报关,出典边戎,民用永安,遂迁宰国,五教在仁,啬民用彰,家用平康,父君不(),弃官奉丧,辟踊哭泣,见星而行,子无随殁,圣人折中,五五之月,令丞解丧,州辟典部,入领治中,万里同风,艾用照明,大尉聘取,上辅机衡,遂登汉室,出司边方,单於怖畏,四夷稽颡,皇上颂德,群黎慕涎,荚书追下,银龟史符,到官视事,七年有余,民殷和睦,朝无愿忧,勋绩著闻,百辽咏虞,以病去官,廿有余,年逾九九,永归幽庐,皇上憀栗,痛惜欷歔,生民之本,孰不遭诸,呜呼哀哉,奈何悲夫。  君三子,大子讳宽,字颜公,举有道,辟大尉府掾,中子讳黼,字景公,郡五官掾,功曹,守令,幽州别驾,小子讳晏,字鲁公,举孝廉,谒者,雁门长史,九原令 胶东君讳弘,字元誉,中子讳操,字仲经,郡孝,灌谒者,子讳琦,字璋公,举孝廉,子讳式,字子仪,故督邮,早卒,督邮子讳雄,字文山,州从事,子即君是也。  期待王松碑或王睿碑能早日出土。
  @wzheguilai0416
17:21:11  欢迎新朋友们,谢谢老朋友们。  幽州童谣的避世之地——王松的地盘续(王祥的家乡)  经济:泉州县、雍奴县都有盐官。  泉州有铁官,铸造兵器、农具。刘虞“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谷石三十”。  水系极为发达。肥田沃土,且有鱼盐枣栗之饶。  军事:幽州突骑为国家精兵胆核(蔡邕语);渔阳铁骑名扬天下。  气质:慷慨悲歌、勇敢、任侠。《隋书?地理志》云: “自古言勇敢者,......  -----------------------------  @花开花落楼
21:25:26  从王祥的伯父安次侯王睿入手,循汉末封侯的规律,把王祥和幽州童谣的避世之地王松的地盘的经济、军事、地理、人物等等联系起来,很有新意。支持一下。  -----------------------------  谢谢支持。
  平虏渠(节选青县政协文史委王庆安先生的文章,有删减,在此表示感谢)  《海河史话》:“东汉建安十年(206年)后,曹操为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北攻乌桓,先后开凿平虏渠(基本上是今南运河青县到静海一段)、泉州渠(北汇鲍丘水今蓟运河,南接潞河今海河)和新河(西起泉州渠北,东至濡水今滦河),形成贯穿天津地区的河流干线。是渤海湾西岸最早的一条南北水道。  《青县志》中记载:“县境内的南运河历史悠久,开凿于三国时期。据《魏志.武帝记》记载,由曹魏所开,时称平虏渠,为青县至静海段的南运河。”  平虏渠与泉州渠相继开凿,在古青县有没有平虏城呢?《水经注》载:“清、漳自章武县故城西,故濊(hu)邑也。枝渎出焉,谓之濊水,东北迳参户亭,分为二渎,应劭(shao)曰:平舒县西南五十里,有参户亭,故县也,世谓之平虏城。”  《河北通志稿》:“参户故城即平虏城,亦即木门城(今青县木门店乡)。”  《畿辅通志.古迹.城址》记载:“青县参户故城在县南。汉元朔三年,封河间献王子免为侯国,属渤海郡。后汉省。《水经注》“濊水东北迳参户亭”。应劭曰“平舒县西南五十里,参户亭故县也,世谓之平虏城”。  《海河志》:“平虏渠渠首在参户县,故参户县城亦称平虏城”。  另一说平虏城在今河北黄骅市齐家务乡乾符村。待考。
  泉州渠  《水经注》:“(泉州渠)北经泉州县东,又北经雍奴县东,西去雍奴故城百二十里,自滹沱北历其下,泃历水泽百八十里入鲍丘河,谓之泉州口。  水经注为判断泉州渠提供了两条极为重要的线索。一.泉州渠南口与北口的距离即渠身的长度为180里。二.渠身西去雍奴故城120里。泉州渠南、北两口的距离直线来说不过百里左右,《水经注》说它长达180里,是由于它“历水泽”而水道迂曲所致。
  今黄骅县西南境、沧县北境起,北经青县静海、唐官屯,西转大城北侧,任丘东界,文安西界,再北至霸县南境而东折信安、策城、王庆坨、韩家墅,又北折杨村、大良镇及宝坻西界、北界,复东经玉田县大安镇、鸭鸿桥与丰润县唐河甸、大漫港,以抵丰南县北界,是一条海拔5米的等高线……这一边长屈曲千里的巨大洼地,便是雍奴薮的范围。(以上摘自《中国运河史》  二渠都位于王松的势力范围。开凿渠道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单单泉州渠就长达180里,如此浩大的工程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曹操眼中的“窦融”王松保境安民,善莫大焉。  然王松至今默默无闻,岂不怪哉!
  以后再补充王睿王松的家世。晚上继续更新王祥大事年表。  
  @wzheguilai0416 23楼
20:57:52  《陆逊传》是否还可以提前呢?  我们可以参考《蜀志》。  关羽、张飞跟随刘备的时间远在诸葛亮之前,可他们二人和马超赵云合传排在了诸葛亮的后面。关羽、张飞都早早丧命,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蜀汉的军事、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诸葛亮展开,加之蒋琬、费祎、姜维都是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因此诸葛亮是陈寿笔下不折不扣的蜀汉的大哥级人物(皇帝也不例外)。  显而易见,刘繇(死于建安二年197)、太史慈(死于建安......  -----------------------------  楼主现眼了,陆逊传 的排列方式是因为 比 鲁肃张昭等人晚一个辈分  刘繇和太史慈之所以排在前面是因为,这两人和孙坚、孙策一样享受主公级的待遇,你离看懂《三国志》还有相当的差距。
  @wzheguilai0416
20:57:52  《陆逊传》是否还可以提前呢?  我们可以参考《蜀志》。  关羽、张飞跟随刘备的时间远在诸葛亮之前,可他们二人和马超赵云合传排在了诸葛亮的后面。关羽、张飞都早早丧命,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蜀汉的军事、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诸葛亮展开,加之蒋琬、费祎、姜维都是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因此诸葛亮是陈寿笔下不折不扣的蜀汉的大哥级人物(皇帝也不例外)。  显而易见,刘繇(死于建安二年197)、太史慈(死于建安......  -----------------------------  @雷神在云端 3253楼
13:34:30  楼主现眼了,陆逊传 的排列方式是因为 比 鲁肃张昭等人晚一个辈分  刘繇和太史慈之所以排在前面是因为,这两人和孙坚、孙策一样享受主公级的待遇,你离看懂《三国志》还有相当的差距。  -----------------------------  是谁没看懂三国志的目录顺序?真是笑话。
  楼主:雷神在云端 时间: 18:04:37  加封刘繇为扬州刺史!太神奇了,一个也就是县令级别的宗室人员,给了个侍御史都不干的人,突然摇身一变成为扬州刺史,具体什么时间  ————————————  又看了一点。呵呵,兄弟多虑了。县令升刺史(六百石,职监察)应为惯例。贾琮、陶谦等都是。王允从侍御史出任豫州刺史。中平五年后,刺史由监察官改为地方官。  -----------------------------  我勒个去。居然连县令升刺史为惯例都不懂,还好意思说我现眼。
  兵进及楼下,叡见坚,惊曰:“兵自求赏,孙府君何以在其中?”坚曰:“被使者檄诛君。”叡曰:“我何罪?”坚曰:“坐无所知。”叡穷迫,刮金饮之而死。  直接说 王睿自杀不妥。
  @wzheguilai0416
20:57:52  《陆逊传》是否还可以提前呢?  我们可以参考《蜀志》。  关羽、张飞跟随刘备的时间远在诸葛亮之前,可他们二人和马超赵云合传排在了诸葛亮的后面。关羽、张飞都早早丧命,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蜀汉的军事、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诸葛亮展开,加之蒋琬、费祎、姜维都是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因此诸葛亮是陈寿笔下不折不扣的蜀汉的大哥级人物(皇帝也不例外)。  显而易见,刘繇(死于建安二年197)、太史慈(死于建安......  -----------------------------  @雷神在云端 3253楼
13:34:30  楼主现眼了,陆逊传 的排列方式是因为 比 鲁肃张昭等人晚一个辈分  刘繇和太史慈之所以排在前面是因为,这两人和孙坚、孙策一样享受主公级的待遇,你离看懂《三国志》还有相当的差距。  -----------------------------  我承认我离看懂《三国志》还有相当的距离。向高人雷神在云端请教请教:刘繇和太史慈排在妃嫔传前合情合理?你见过大臣传排在皇后前面?刘繇和太史慈凭什么享受主公级的待遇?陆逊传是否应该在陆瑁传之前?如果把陆逊的从祖父陆康也写进陆逊传呢?
  县令虽然和刺史在级别上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整个东汉恐怕没有县令直接转刺史的,刺史是中央监察系统下派的官员,县令是地方基层行政官员,如果一个县令要转任刺史,必须先到中央朝廷工作,如刘繇就是朝廷调他去任侍御史,他根本就没有去中央上任。中央再任刘繇为扬州刺史是在默认刘繇为侍御史的基础上,  东汉也从来没有县令直接升刺史的惯例。因为不是一个行政序列。  哈哈,大家切磋,有讽刺挖苦,但绝没有刻意贬低你的意思。易中天也有分析不清的地方。
  呵呵,我很希望以文会友,大家一起切磋切磋。兄弟,东汉有很多县令升刺史的。贾琮从京兆令升交趾刺史;陶谦从卢令升幽州刺史;杨震从襄城令升荆州刺史;
  王松身上确实很有料。以前根本没怎么注意这个人物。
  围观。
  呵呵,很难切磋。你说“但整个东汉恐怕没有县令直接转刺史的”、“东汉也从来没有县令直接升刺史的惯例。因为不是一个行政序列”。  我举了五个例子。贾琮从京兆令升交趾刺史;陶谦从卢令升幽州刺史;杨震从襄城令升荆州刺史;朱俊从兰陵令升交趾刺史;王涣从温令迁兖州刺史。  你马上又改口“ 这应该是王朝末年,天下大乱,正规的升迁程序没有人遵守了,比如:大量的杂号将军出来后,连中郎将这个军衔都成了狗屎,校尉更是不堪。   毕竟王朝正常运行时,监察系统的官员是中央垂直管理的,侍御史监督中央官员,十三州刺史部的官员是不会直接从县令转的,这个做法首先不符合任职程序。也就是说一个县令没有中央监察部门的工作经验是不适合外派监督地方官员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如果觉得哪个县令比较正直、清廉,就近方便,直接转刺史才成为可能。首批外放州牧也是按照官员的威望和清廉程度来选拔的,后面发展到刺史转州牧就属于天下都大乱了,顾不上讲什么程序了。”  王涣你可能不熟悉,你不会连杨震都不知道吧。杨震(?—124)是王朝末年的人物?《汉故太尉杨公神道碑铭》“大将军辟举茂材,除襄城令,迁荆州刺史、东莱、涿郡太守”  王涣,字稚子,东汉广汉郡郪县人;永元十年(98)左右,从温令升兖州刺史。
  楼主:雷神在云端 时间: 18:04:37  加封刘繇为扬州刺史!太神奇了,一个也就是县令级别的宗室人员,给了个侍御史都不干的人,突然摇身一变成为扬州刺史,具体什么时间  ————————————  呵呵,你觉得太神奇了,我觉得很正常呀。我故意把王允从侍御史出任豫州刺史附在后面。你后来的解释“刘繇就是朝廷调他去任侍御史,他根本就没有去中央上任。中央再任刘繇为扬州刺史是在默认刘繇为侍御史的基础上”。这就上路了。刘繇虽没去,可这也是他的履历之一;东汉时侍御史升刺史者更多了。侍御史、县令转刺史都为惯例。
  我是来围观掐架的。
  去去去,楼上的英雄。什么掐架,我们在切磋好不好。  
  @wzheguilai楼
12:44:06  以后再补充王睿王松的家世。晚上继续更新王祥大事年表。  -----------------------------  我已经猜到几分了。最好别补充了。多些神秘感也好。
  @wzheguilai0416
12:44:06  以后再补充王睿王松的家世。晚上继续更新王祥大事年表。  -----------------------------  @老虎神仙狗 3266楼
18:29:31  我已经猜到几分了。最好别补充了。多些神秘感也好。  -----------------------------  谢谢你的建议。就姑且把王松王睿家族视为神秘家族吧。以后有机会再单独开一帖。
  建安十年(205)春,曹操听从谋士郭嘉的建议,辟用青、冀、幽、并四州名士为掾属。  幽州的掾属名单:涿郡刘放:参司空军事;涿郡孙礼:司空军谋掾属。除二人外,26岁的王祥凭借家世和能力(胆智技能文武之资)似也被辟为曹操的参司空军事或军谋掾。而前者的可能性最大。  另值得一提的人物是田豫。  前文已分析:田豫本传说他与刘备的关系如何如何亲密,而实际极可能是同传的牵招。有牵招碑为证:“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俄而委质于太祖,备遂鼎足于蜀汉,所交非常,为时所忌,每自酌损,在乎季孟之间。迁雁门太守……。”而牵招传只字未提。  时群雄并起,渔阳代太守鲜于辅不知何所依从。长史田豫对鲜于辅说:“最终能够安定天下的,一定是曹操。应该赶紧投奔他,不要等着以后遭祸。”鲜于辅听从田豫的建议,因而受到曹操的重用和封官、尊宠。曹操召田豫为丞相府军谋掾。  为何田豫担任丞相军谋掾而非司空军谋掾呢?以鲜于辅在幽州的影响力及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其长史应在建安十年(205)春即为曹操所辟为司空军谋掾(对比孙礼)才对。须知三年后即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才任丞相。  疑孙资别传中曹操的司空掾田豫即为此田豫。  “(孙)资在邦邑,名出同类之右。乡人司空掾田豫、梁相宗艳皆妒害之,而杨丰党附豫等,专为资构造谤端,怨隙甚重。”后来孙资为儿子孙宏娶田豫的女儿。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自勉!
  楼主辛苦。支持一下。
  谢谢支持。  建安十二年(207)王祥
28岁  曹操讨伐三郡乌丸。  辽东太守公孙康杀袁尚、袁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役,幽州童谣避世之地的割据豪强王松向汉军提供船只,经王松地盘的平虏渠、泉州渠向辽西郡运粮船只。  王祥应率其家族部曲——强大的幽州突骑(渔阳铁骑)参战。另疑蹋顿之死实拜王祥的幽州突骑所赐。
  改: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役,幽州童谣避世之地的割据豪强王松向汉军提供船只,经王松地盘的平虏渠、泉州渠向辽西郡运粮。  王祥应率其家族部曲——强大的幽州突骑(渔阳铁骑)参战。另疑蹋顿之死实拜王祥的幽州突骑所赐。  具体分析,有时间再发。
  @不是英雄的无赖 3264楼
12:18:48  我是来围观掐架的。  -----------------------------  嘻嘻,都有这种看热闹的心理。
  @wzheguilai楼
22:45:26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自勉!  -----------------------------
  刚刚用百度搜索了一下下“幽州突骑”。刘秀能复国成功,依靠的就是幽州骑兵。强!
  @清晨的日光123 3121楼
11:57:28  没有一件事比接受福音对人类更为重要。不接受福音,人的对错就没有绝对的标准,只会自私自利,无法胜过罪恶,也没有天家的盼望,这个世界的苦难就不会减少。不管我们的职业是什么,都要为神国的福音作见证,献上祷告,多拯救灵魂。  脱下王袍冠冕,你赤身来到人间,取卑微不为人知,为赎堕落人类,受尽试探屈辱,你尝尽人世忧苦;受鞭伤赐我医治,受刑罚赐我平安。何等深情,无限怜悯,令我敬畏震惊,哦,让我更深的为你......  -----------------------------  提前祝大家圣诞夜、圣诞节快乐。
  @清晨的日光123
11:57:28  没有一件事比接受福音对人类更为重要。不接受福音,人的对错就没有绝对的标准,只会自私自利,无法胜过罪恶,也没有天家的盼望,这个世界的苦难就不会减少。不管我们的职业是什么,都要为神国的福音作见证,献上祷告,多拯救灵魂。  脱下王袍冠冕,你赤身来到人间,取卑微不为人知,为赎堕落人类,受尽试探屈辱,你尝尽人世忧苦;受鞭伤赐我医治,受刑罚赐我平安。何等深情,无限怜悯,令我敬畏震惊,哦,让我更深的为你......  -----------------------------  @wzheguilai0416
15:12:21  提前祝大家圣诞夜、圣诞节快乐。  -----------------------------  @清晨的日光123 3278楼
15:40:08  谢谢楼主,普天同庆耶稣降生,为救人类,这是最大的公益,同喜同贺,祝楼主圣诞快乐    -----------------------------  圣诞快乐!
  圣诞快乐
  晕,没更新。
  雍奴、泉州军民费尽千辛万苦所凿之渠是否有用呢?  如果没用,曹军讨平三郡乌丸费时两月之久,粮草何来?  如果缺粮草,一批将士想继续征讨逃到辽东的袁氏兄弟,斩草除根,征辽东粮草何来?  如果不缺粮草,曹操北征乌丸返回的途中会缺粮草和水吗?  征乌丸前,曹已将纵贯南北的漕运打通。中原的军需可以经过水路运抵三郡乌丸的前线。具体细节大家可以参考谭其骧先生的论文:《海河水系的形成和发展》。  http://lw./wxwh/874_1.html   裴松之注引《曹瞒传》:时天寒且旱,二百里无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方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裴松之此举只是嘲笑曹军缺粮的谬论罢了。  关于蹋顿之死,《乌丸传》:“太祖登高望虏陈,(柳)〔抑〕军未进,观其小动,乃击破其众,临陈斩蹋顿首,死者被野。”  《武帝纪》:“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曹纯传》:“及北征三郡,(曹)纯部骑获单于蹋顿。  梳理一下线索:曹操命令张辽为先锋;张辽指挥曹纯;曹纯的虎豹骑获蹋顿。最终蹋顿之死还是和虎豹骑有关。  前文分析,虎豹骑出现于南皮之战。极可能以王松家族的幽州突骑(渔阳铁骑)为班底。接下来花大气力分析分析天下精兵、国家胆核——幽州突骑的来龙去脉。
  说句楼主不爱听的话。更新忒慢了。着急。
  呵呵,没办法。凑合看吧。这位朋友可以一周来一次。  
  @梅阿查红猪 33楼
16:58:21  王祥也能算英雄?
只不过是个赚取孝顺名声的虚伪小人罢了  -----------------------------  至少在当今社会还是值得提倡的
  @老虎神仙狗 3283楼
11:39:52  说句楼主不爱听的话。更新忒慢了。着急。  -----------------------------  更新速度还行。
  @老虎神仙狗
11:39:52  说句楼主不爱听的话。更新忒慢了。着急。  -----------------------------  @不是英雄的无赖 3286楼
17:12:59  更新速度还行。  -----------------------  稍稍缓一缓。有几本书还没收到。需要充充电。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幽州童谣的避世之地——王松的地盘写得很精彩。王松的地盘面积广阔,经济富庶,有盐铁枣栗之饶,拥有渔阳铁骑也就是幽州突骑这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只是把王睿和王松联系到一起,仅仅三言两语有些牵强。建议再补充补充。另外也可点出王松的家世,不必藏着掖着。一点浅见,供楼主参考。
  谢谢猫猫的建议。王松和王睿的关系的确需要挖掘挖掘,我自己也感觉证据很薄弱。把虎豹骑与王松家族的幽州突骑结合也是如此。  
  支持一下。慢工出细活。
  @wzheguilai楼
13:34:50  呵呵,没办法。凑合看吧。这位朋友可以一周来一次。  -----------------------------  周末再来拜读。
  记号  
  你太牛逼了 在当前天涯这种喷子的世界里 能出现你这种三国达人 真是太牛逼了!  
  看看  
  @门门门门门 3293楼
15:28:34  记号  -----------------------------  欢迎新朋友。
  @小冰片儿 3294楼
16:57:16  你太牛逼了 在当前天涯这种喷子的世界里 能出现你这种三国达人 真是太牛逼了!  -----------------------------  谢谢这位朋友的鼓励。我对三国也是一知半解。希望多提宝贵建议。
  @没戏王子 3295楼
17:26:35  看看  -----------------------------  欢迎新朋友。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点击量超过1500。看了看没上天涯聚焦首页,正纳闷怎么会有人帮我刷点击量。原来上了手机天涯首页。谢谢煮酒,谢谢手机天涯。  
  @wzheguilai楼
18:19:23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点击量超过1500。看了看没上天涯聚焦首页,正纳闷怎么会有人帮我刷点击量。原来上了手机天涯首页。谢谢煮酒,谢谢手机天涯。  -----------------------------  恭喜楼主。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三国宝宝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