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几个防止改装备的人侵入一个自己的房间间!

再给自己一年。这期间总结一下33年的经验教训感悟(从穿衣到恋爱到事业) - 直播贴,发现你身边的故事
偷偷告诉你!! 我们开了一个八卦的新栏目叫做:!不知道深八是什么自己百度!
原帖地址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亿分之一的运气,能活到今天更是堪比奇迹。这句话支撑着我,无论是处于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能早晨从床上起来。所以把这句话放在开头,作为这么多年来最重要的总结。 个人情况:   我愿意分享的就是一条——33岁未婚女人。   三十多还未婚其实并不容易,社会总体来说对女人是有一些偏见的,比如‘剩女’这个概念,尽管我自己不在意,但是老被周围人说,还是会烦。我有一个小我四岁,孩子已经两岁的妹妹,和她对比之下,我在我父母眼中就是失败(所以我现在及其厌烦家庭聚会)。我觉得很多人不能理解的事是,有一些所谓的剩女,之所以成为剩女是因为自己不想嫁,不是嫁不出去。亲身体会,被别人凭着他们的观念评判审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所以各位对于周围没有结婚的女人,不要太多批判嘲笑,更不要同情,我个人金觉得同情比嘲笑更让人难受。   我个人来说,现在不是很想结婚,还想再玩一年,等到三十四的时候再开始‘目标结婚’,三十五的时候真的结婚(万一我想要孩子,太晚了不好)。我之前是有过两三次机会结婚的,可是当时我总是觉得不对,开始是觉得自己没玩够(我现在还有这种感觉),后来觉得对方想结婚的理由不对,最后就是觉得人不对感觉不对(内心深处我是相信爱情的,不管心理学家怎么分析,别人怎么泼冷水,我都相信)。   现在生活中有一个男朋友,我17岁的时候在大学认识他,然后就开始长达16年的分分和和(分手时间从四个月到三年不等,谈恋爱时间从两个月到五年不等),听起来很pathetic吧,不过其实还好,充分满足了我内心对于戏剧化的渴望。我是认定和他最后不可能结婚的(要结婚的话,我们之前有16年的机会可以结婚,就算扣除大学那么几年,也还有12年),不过和他谈恋爱,或者说‘玩’是很有意思,所以一年之后再说吧。   好了,废话结束。   我成长在一个有三个孩子的家庭,我排行第二,家庭关系正常,和大哥比较亲近,和父母妹妹关系一般。我从小就是一个离经叛道,unconventional的人,是那种没有麻烦就会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的人,从小犯了很多错误,‘脱轨’到了悬崖边。17岁出国留学,学校不错(我觉得我运气很好,脑子也还算聪明,所以从小成绩还可以),从那时候起好了一些,至少会开始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比如学习),但是行为上简单说还是,trouble,trouble,trouble。我觉得有兄弟姐妹的好处就是,我从来不是我父母眼中他们希望有的孩子,但是他们有另外两个perfect的孩子,所以我的压力减轻不少。   我觉得最让我获益的事是,我在该长大的时候长大了。我认为人需要犯错才能成长,上天给了每个人从青春期开始到young adult期结束(13-23)十年的时间来成长,这一段时间就是用来犯错的。在年轻的时候犯错,社会更容易原谅和接受,自己也更容易从痛苦中缓过来,而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一个错误就可能是致命的,比如在工作中一个错误可能就会被开除。当然听父母长辈他人的话,可能真的可以少走弯路,但是人早晚都要犯错。我不否认这世界上可能真的有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就真的能成长的人,但是主体的人都是需要自己撞南墙,自己体会才行的,毕竟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至少我是自己撞南墙撞的头破血流才长大的。但是好事是,我走入社会的时候已经算是一个成年人了(请原谅我的自恋,我从来没有学会谦虚)。有的人,顺风顺水的到了二十多岁,内心还是一半孩子,结果社会逼着他/她迅速成长,所以他通常会犯一个大错误,让自己一下子付出他人十年来积累付出的血泪,比起这些人,我认为我是幸运的。   所以第一个真正的总结:要不要总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当然要,但是如果自己还是犯了错,要学会原谅自己,犯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早点比晚点好。最后做成事的人不是不犯错的人,而是犯了错之后能从泥沼中爬出来,擦干眼泪,包扎好伤口,调整了方向后,仰起下巴,依然骄傲的大步前行的人。我是一个自私的人,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I love you but I love me more。我最爱自己,因为在我33年人生中,唯一一个在任何时候,无论艰辛快乐,无论是发烧晕倒,还是升职恋爱,每一个深夜清晨,每一个分分秒秒都陪伴着我的人,是我。所以我能亏待为了别人亏待自己。我认为一个人一生会有的所有关系中,和自己的关系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最爱自己。不过要想和自己以外的人建立一个好关系的话,是一定需要做出牺牲让步的,但是我觉得要有原则。要记住自己可以牺牲到什么地步。比如我,我决不会为了除我以外的人去改变我的性格,不会为任何人牺牲我的健康,无论是心里健康(整天疑神疑鬼,整日满心悲苦是心里不健康的象征)还是身体健康(尽管我为了自己牺牲了不少身体健康),不会为了他人去牺牲我的事业,因为我的事业对我来说很重要不可少,不会为了任何人去做我自己很反感的事(杀人,贪污,3P之类的),等等等等。很多人说,爱一个人就可以为了他改变。我同意一半,对我来说,戒烟可以,戒酒可以,不工作不可能。改一些细枝末节可以,但是如果为了一个人改的连我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那一个人就算爱上我,他爱的也不是我。    爱自己还有一点,就是接受自己。我是个有很多缺点的人,这不用别人指出我就知道,比如我固执,有一点自负,不谦虚,做不到满足,有点贪心有点自私,我抽烟喝酒说脏话,去过strip bars。但是我蛮喜欢我自己的,我喜欢我的优点,接受我的缺点,我会为了自己,去improve我的方方面面,但是我同时也接受我永远也不可能完美,不会称谓三好公民,三好儿女,三好恋人,接受我有的缺点永远也改不掉。我觉得尽管有各种问题,我还是一个不错的人,所以无论有的人怎么批判我,我都能一笑而过,我对我自己来说最重要,如果我都认同我自己,那别人怎么说又如何呢。太过在乎他人意见会很累。    总结二:I love you but I love me more。  
楼主共有 107 次发言
00:37:37 说
暂时木有了
00:36:31 说
 @xuejieyu
10:57:55  那楼主能讲一下如何才能hold住playboy嘛?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playboys也要分成几种:二十多岁未婚,三十多岁离过婚,四十岁多岁未婚,四十岁以上离过婚,三十多岁未婚。如果是以结婚为目标的话,前面三种就不要抱太大希望了,不是不可能,只是很难。  因为从年龄上来说,既然是playboy,那么二十多岁不可能想结婚,遇到好女孩也会觉得以后多的是,不会担心,他们就是想玩的。三十多岁就不一样了,这个年龄段不算老也不小,这个阶段绝大多数人其实都会多多少少的思考一下结婚这件事,不一定会真的想结婚,但是会考虑。四十多岁如果没有结过婚,那他们真的很可能不会结婚。  结婚的事则是,离过婚除非是在第一段婚姻真的很好,否则八成不会那么想很快再次进入婚姻(不过总有怪人,我有个同龄的朋友,正在他的第三段婚姻里晃荡。他是那种playboy本质,但是特别想结婚的人)。所以离过婚的男人,要减十岁,然后再按照上面的年龄标准来看。  我觉得其实playboys们都是在享受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I can get any girl I want(这个get指的不是sex而是。但事实上,他们肯定有得不到女人,二十多岁的时候会想要挑战不可能的事物,但是三十岁过后,就渐渐明白人肯定都是有极限的,试一试不行,那就算了,没有必要死活不放弃。所以很多女孩觉得装出一种距离感,对男人冷淡什么的会有用。但是实际上没有多少喜欢自虐的男人。但是如果让对方觉得这场游戏他赢得太容易,那也不好。所有激起对方的胜负欲是最好的。你其实可以想一下你自己是什么时候最有胜负欲,一般都是双方旗鼓相当,感觉快赢了但是还没有赢的时候。
00:35:12 说
 @c100c100
15:20:48  能说说对付工作中的大男子主义和自负的好办法么?和楼主一样在金融行业,male dominated,比如一起讨论问题,就会被当成执行者/working bee这种角色,稍微强硬一些又被当另类。平常闲谈,男人之间的话题一旦涉及政治/极限运动/赌场,我好像自然而然被隔绝圈子之外  衣着chic,被男人lable成没能力,衣着保守,被一帮秘书老妈子lable成nerd...  -----------------------------  首先把衣着的那部分解决掉,金融业工作的话,妆容干净,conservative suits就可以了。你不是秘书老妈子,她们对于你的事业也没有什么影响力,所以为什么要在乎她们。而且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虽然金融业女性做为少群体,女性之间并没有惺惺相惜的感觉,同行业之间女性相处的并不好。  其次男人之间的话题那个问题。要想被邀请进入一个谈话,那首先你要给别人一种很了解那个话题的感觉。你对政治关心吗,参与极限运动吗,去赌场吗。如果你真的对这些话题感兴趣,而且很有见解,那么其实很好办。你就主动开始这方面的话题,比如大家一起下班去喝一杯,然后聊天过程中,你可以主动说,最近某个政客说了一个什么什么什么,然后很自然的加入几句你的评论什么的。如果你真的给人感觉很有见解,那别人会注意到,而且会吃惊。这样的多重复几次,那很自然的你会慢慢被纳入圈子。但是你真的是要有见解,做为女性,我们的话语权真的是要挣的,所以每次有说话机会的时候,一定要make it count。  最后,关于你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我觉得要平衡。不能太强势,也决不能弱势。金融业有不少女性在高位,那些女性被很多人评价为,比男性金融家还糟。因为她们非常强势,结果就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和她们一起工作。所以不要表现的像铁人加周扒皮一样。至于那个平衡在哪里,这要看个人和工作环境。有的人天生很有气场,那可以稍微温和一点,相反就可以强势一点。而且很多时候work performance决定地位,在男性为主的行业,你真的要比其他人优秀两倍,才会受到男人们的尊重,如果不想做working bee,又没有那个气场和charisma可以pull it off,那就只能努力工作,拿实力说话。  我个人的方法是be chill,面对大男子主义,我一般就是笑过去,然别人觉得挑衅我和压迫我非常没意思。他们大男子主义的时候就不要理他们,我觉得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如果一个人跟我说女人比较起男人就是inferior,我一般就是shrug,然后说think what you like,然后在发bonus的时候打击他一下。还有就是刚工作的时候我喜欢利用校友关系,相似背景之类的来拉拉关系,让一两个人先接受和喜欢我,然后慢慢的跟他们hang out变成和他们及他们的朋友hang out,最后到被广泛接受。  其实我觉得进入金融业的人,无论男女,都是那种有一个big ego的人。总体来说,我们都有一点自负和强势过头,这两个品质对于我们的工作其实是有帮助的。过去我会觉得有些同事有点自负,可是认真想一想,我也差不多了,所以如果我想对付一个很自负的人,我就会回想我最好的朋友,或者恋人,或者家人是怎么对付我的,然后向她们学习。  希望对你有帮助。可能很多东西说的不是很清楚,因为对我来说很多就是本能反应,我的性格就是那样,要形成理论很难。
00:34:44 说
 @kyokyomissing
16:55:51  喜欢LZ这样聪明的女生,请问LZ了不了解在美国商学院的博士就业情况大概是怎样呢?LZ愿不愿意分享下为什么你会选念MBA而不是博士呢?如果三十岁女生才开始在商学院念博士,会不会和同期毕业的人比,在学业和事业上处于劣势呢?之前听过一种说法,PhD在美国更像是一种荣誉,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  -----------------------------  博士不能说是荣誉,名誉博士是荣誉,但是正经的博士还是有的。我对于博士不能说特别了解,但是从我知道的来说,我认为研究生是工作培训,博士是学术研究,所以商学院的PhD是为了那些准备往学术领域发展或者希望未来在商学院教书的人而准备的。的确PhD一般的入学年龄要比MBA小,但是国际学生来说三十岁左才开始,所以也没有必要为此担心。至于事业方面,我觉得其实会占优势而不是劣势,因为比起很多学生没什么工作经验就进入研究领域来说,你有更充足的经验而且对于商业世界有更深入的一手体验,对你做研究是有帮助的。  我的话,选择MBA是因为我并不想做研究,我希望能够真的进入商业领域工作,所以对我来说一个MBA更合理,PhD更辛苦,耗时更长,而且跟我对未来的规划不符。
00:33:42 说
 @velvetdv
21:08:45  有几个问题想听听楼主更详细的见解,你前面说“我既然说34岁开始认真考虑结婚的事,那就是说我自信在34岁的时候可以找到条件相当的,不错的男人结婚,我不做盲目的决定。事业成功是一种魅力,无论男女都一样。有的人喜欢年轻苯一点那种魅力,so be it。”  我想问一下,  第一个问题: 楼主对结婚对象的考虑的几个最主要的条件和因素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我也相信你能在34岁的时候能找到条件相当,不错的男人...........  -----------------------------  回答第一个问题:  1.对我来说,最主要的还是两个人在一起开心,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感情。因为我相信其实真正促使两个人能够携手度过困难关头,真正维持一段婚姻的是感情,不是责任,婚姻需要耐心,如果没有感情,那我真的耐心不起来。责任其实只能达到一个leash的作用,狗跑到一定距离,leash会提醒它不能再走远了,责任也是一样,提醒人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我不相信婚姻最重要的是责任和亲情,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丈夫和哥哥父亲之类的有什么区别,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就搬去跟我哥住,或者跟父母住就好了。两个人如果要在一起过个几十年,那么在一起开心,彼此之间有感情很重要。  2.其次就是彼此能接受对方的缺点。  3.有一些共同话题,一起生活总要说说话。  4.要in my league  5.大体道德观,世界观是相符的。我觉得正常人在这两点上的观点都不会差太多。  6.念过大学。的确很多人说大学教育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觉得还是有用的。  7.对我的要求不要包含搬家和辞职,其他的都可以讨论。  8.不要太大男子主义了。因为工作原因,自负和大男子主义是我还挺擅长处理的两种毛病,所以我不是很介意,但是如果过头了,我就觉得烦了。  第二个问题:  1.我对自己的把握是因为,虽然我不是特别有桃花源的女人,但是有那么一类的男人很喜欢我这种女人。而这一类概括的来说就是playboy,casanova式的男人。这种男人感情上说白了就是孩子,小孩比大人容易死心塌地,只是不能把对付成年人的方法用在他们身上罢了。  2.至于commitment issues and intimacy issues,我也有这个毛病,所以久病成医嘛。有这个问题的人,大多分成两种。  一种是害怕做承诺,因为害怕做不到,害怕亲密是因为害怕让对方失望。这一种会有issues不是因为不想要承诺和亲密感,而是把承诺看得很重,把婚姻也看的很神圣,所以我只要还心存不确定,我就不给承诺。  另外一种是真的放不下自由,这一种大多时候会有固定女友,也不是花心,跟每个女朋友都很认真的谈一段时间(几个月到一年不等),然后到了所有人都觉得他们要结婚的时候,分手了。  我是后者,所以知道前者比后者好。前者是兔子,只是害怕,后者是飞鸟,除非变成倦鸟或者死鸟才会归林。我不期望找一个relationship oriented的男人,遇到更好,没遇到也无所谓,只要是兔子型而不是飞鸟型的就好。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过关:)
00:33:20 说
我听过一句话,骗人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也骗到了。穿衣服其实有一部分的意义是为了骗人,偏别人自己其实很淑女,或者很强势,所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先相信。你要非得说,我不淑女,不就是假小子,那你穿裙子肯定别扭。自己先相信自己就是淑女,然后再刻意的行动上温柔一些,动作慢一点。  至于妆容,我不太相信妆容能够提升气势,而且工作场合,我不是很欣赏烟熏装。不过如果你的脸是柔弱型的,那你穿裙子应该没有问题才是,慢慢穿习惯了就好。在工作过程在,我见过的很有气势的女性,大多是妆很利落的。气势主要还是跟气场有关系,妆容其实影响不大。而且其实我觉得工作中,其实没有必要太有气势,平时装病猫反而更好,到了关键时候再老虎一下。
00:32:51 说
 @iceteagol86
10:39:58  今天终于看到楼主的回复了,谢谢楼主,我想向楼主请教的问题是,怎样在不太明显的性格特征中和优缺点中找出自己的优势,希望楼主能给个思路,让我有点启发,一直觉得自己性格比较中庸,从小除了学习,也没有其他优于别人的长处,这点在简历和面试中让我觉得很难应付,两次面试遇到这个问题,缺点倒是能说出很多,优点真的反而说不出什么。  -----------------------------  我听过一个面试的例子。那个学生讲了一件关于他的事,他说他从dc到boston走的很匆忙,结果到了酒店的时候才发现他没有带dress shirt,但是还有两个小时就要面试了,于是他就拿了他的一件衣服出去barter了他面试时穿的那件dress shirt,面试官一看他当时穿的那件衬衫非常干净漂亮,就觉得这个孩子有社交能力,遇事能够很快的想出解决办法,并且很有执行力。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适合你学习,因为是通过一件小事来找优点的。  在你这个年龄,发生在你身上大部分的事都是小事,你要做的就是把小事夸大。学习好说明什么,你是一个很有自制力的人,你是一个聪明的人,你是一个有目标就能做到的人。如果周围人都喜欢找你帮忙,这说明你很受欢迎,说明你擅长社交,同时也能表现在你周围人眼中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有能力。不过注意,在面试的时候,你说出来的优点,都要和行业有关。  此外你千万别在面试的时候在'你的缺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上使劲发挥,又不是自我批评大会。过去我参加面试的时候,被问'what is your biggest weakness'的时候(我一直觉得这个问题很蠢),我从来都会笑着直视对方的眼睛,向前倾,然后说,my biggest weakness is chocolate。如果这时候对方笑然后同样往前倾的话,我就知道这个工作八九不离十了。如果对方非要揪住我不放,再进一步逼问的话,我才会说一个优点式的缺点。我觉得面试的时候在说你过去做过什么事的时候,一定要真诚可信,相反叙述能力的时候宁可arrogant一点,也不要因为太谦虚被他人认为没有自信。个人来说,我是相信great talent永远和一个big ego联系在一起。当然如果你能走在自负和自卑之间,那当然更好。  自信一点,每个人都有优点。
00:31:57 说
lz还在不?我有问题要问!  我是2011年7月毕业的,然后那时候计划2012年秋季去美国读phd、但是我现在所申的三所学校全部都被拒绝了。也就是说2012走不了。要去读的话只有2013了。  我自己知道这次失败的原因源于自己懒惰所以gre很低、所以我想再考一次。  但是我父母现在还不知道我走不成、但是迟迟未到的offer也让他们开始疑心、开始怂恿我要我考公务员,说女生耽误不起时间。  我自己是不想当公务员,觉得我还年轻、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怎么样,最主要我是想以后能在大学执教、做课题的。  我的问题是  1 我现在如何向我父母表达我的想法?我怕他们会气得生病。最近他们情绪已经很不好了。  2 请lz姐姐帮我分析下我到底应该选择哪条路?  因为我全家都是公务员、但不是大官的那种、如果要考的话也有后门、但是我自己性格不适合、我不想做一辈子无所事事的公务员。虽然我父亲现在看周围我的同龄人都开始恋爱、结婚、有些也当上公务员,所以他开始着急、希望我找个对象当个公务员他就安心了。但是我知道每个人的眼界都有限、我爸的看法不一定是正确的、虽然安稳。  我感觉自己说话现在很乱。  最后lz姐姐,我很害怕/执着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首先我决不同意公务员=无所事事,按理说公务员做得好的,那真的是做大事的人。如果不是无所事事的人,那做什么都不会无所事事,如果个人就是那样,那么去大学做研究更容易无所事事。当然如果你性格上就不是特别会搞关系,不会来事的人,那做公务员也是太折磨你,跟父母好好说说道理,说做不了这一行就行了。  其次,我建议你想一想你吃不吃得了在国外念博士那个苦,做研究,搞学术(生活在象牙塔里),教书到底是不是你想要的,还是只想跟父母对着干,想逃离做公务员而已。我觉得你应该好好做一下规划,而且要做两种规划,理想和现实,朝着理想方向努力,但是万一不行也还是有一个后路。比如你可以一边复习gre,一边考公务员(考公务员很难吗,我不是很了解这个行业)。  至于怎么跟父母说,那要看你父母的性格,跟你的关系好坏,以及他们对你的信任程度。像我父母特别信任我哥,所以他做什么决定我父母都觉得妥当,那就很随意的提前通知他们一声好了,像我的话就要提前打好稿,理由一二三要列好。
00:28:27 说
 @追求FDLL
11:53:16  1、我觉得初中左右出去的孩子很容易出现的就是identity crisis,像我出国的时候已经非常清楚自己不是ABC,我就是留学生。而初中出来的孩子长大一点相对来说会困惑,一方面他们不是留学生,一方面他们也不是ABC。所以他们很多时候不但和众多黄皮肤一样,和白人相处困难,成不了好友,和ABC们以及留学生们也很难打成一片(可能和留学生们稍微还好一点)。因为他们似乎面对西方人有一种自卑感,因为这是一直.....  -----------------------------  I have lines and you guys are crossing them,打错了。  在补充一点,就是不要做会让人看不起的事,不要给别人可以挑剔的点。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是不一定要把缺点拿出来展示。
00:28:01 说
06:21:36  LZ那么小出来,中文还那么好,很不容易。  想问LZ几个问题:  1. 小学初中左右出国的朋友自己也有过几个,曾经一任ex也是(留下阴影无数)。这样一个群体,是不是生长环境容易比较挣扎,从而心理或者脾气性格方面会有一些共性?(我知道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本性,家庭环境,父母教育,和周围环境对人也同时有影响)。希望LZ随便分享一些故事或者想法。  2. LZ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融入的问题有什么见解?......  -----------------------------  1、我觉得初中左右出去的孩子很容易出现的就是identity crisis,像我出国的时候已经非常清楚自己不是ABC,我就是留学生。而初中出来的孩子长大一点相对来说会困惑,一方面他们不是留学生,一方面他们也不是ABC。所以他们很多时候不但和众多黄皮肤一样,和白人相处困难,成不了好友,和ABC们以及留学生们也很难打成一片(可能和留学生们稍微还好一点)。因为他们似乎面对西方人有一种自卑感,因为这是一直reject他们的一个群体,人们对于拒绝自己的人很容易有一种愤恨加上嫉妒的复杂感觉(我个人认为很不健康的一种情感),所以对于和西方人更像的ABC他们同样有自卑感,对于留学生,他们则会有一种优越感(所以这两个群体更容易相处一点)  再有一点就是刚到国外的时候,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会有那么一个时段的‘被拒绝’,而且我们也必须承认,有些外国人确实就是不待见中国人,那段时期不好受。如果还是个孩子的话,那就更不好受,如果每能调整过来,那么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不但困难而且对心理健康肯定不好。如果要总结共同点的话,我觉得就是容易有点孤僻(如果是在一个每多少中国人的地区长大),还有敏感自尊心脆弱(当然肯定也有很多很好的)。  2、中西方文化差异,这是一个好困难的命题,基本上每个到西方的中国人都研究过这个东西。我个人的心得是两点,一是承认它存在,我和西方人不一样,也没办法一样,但是不一样的人同样可以相处。二是相信自己的文化不比对方的差,尽管他们的有可能是主流,但是不代表我的就不好。我觉得融入西方社会不是讨好西方社会(什么都按人家的来,完全没有自己的判断,我觉得这就是讨好了),如果开始以讨好他们为原则进行决策和行动,那么一方面自己会痛苦,一方面不会有成效(没有人真正从心底里喜欢讨好自己的人)。  至于融入,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经验,首先我占便宜的两点是,我是一个极端athletic的人,去得一所极端athletic的学校,第二点是我的语言很好,虽然有很多文化障碍但是语言障碍几乎没有(我真的觉得语言很重要,不能沟通就不要谈融入)。但是刚到美国会有一段很孤独很痛苦的时间(曾经有一次,全冰球队的人出去一起庆功,就没有叫我)。而且会有一段被欺负的时间,我觉得这段时间反击很重要,中国人相信忍耐,相信和为贵,相信退让,但是到了一定的地步,就要站起来说I have lines and you guys are crossing it。很多时候,有脾气别人才会把你当成人。再之后就是分类攻克,虽说有racist的嫌疑,但是真的按种族攻克会容易一些,ABC,然后印度人,然后中东,然后african american,然后非美国的白人,最后白人。有了一定的popularity之后,交朋友就变的更容易了。最后当然就是,兴趣广泛更容易交朋友,因为求同存异中的‘求同’那一步会容易一些,尤其是如果兴趣比较大众化。  3、我平衡生活的方式不是很好,而且因为我没有成家所以参考性不强。我基本上把工作和社交(交朋友,维持友谊什么的)看的最重,自己的兴趣和恋爱其次,最好同时能做两个,比如带男朋友去看棒球。
00:27:10 说
 楼主姐姐,我今年25岁,在当中学老师,是学英语专业。我一直打算去国外读研究生,而且想读比较好的女校,结识优秀的校友,最好顺便解决对象的问题(想找名校的优秀男孩,不追求大富大贵,只求小康水平)。  说了一堆,主要有几个问题想请楼主解惑:  1,像smith那种名校,大概需要准备多少钱?  2,托福,gre,或者sat考试是不是需要分数很高?  3,从比较好的名校硕士毕业,是不是留在美国工作的几率会高一些?  4,楼主以及你的家人是觉得国内的生活好,还是国外的生活更幸福?(我曾经在旧金山呆过半年,觉得吃不到国内的好吃的:火锅啊,糖葫芦啊,没有国内好玩的:唱k啊,逛街啊{衣服号偏大,像我这样的穷留学生买换算成美元的衣服觉得性价比不高} 等等等等   混乱的提问,请楼主谅解 再有,说说读了姐姐帖子的感受。  第一,从你的描述中,可以知道你是一个直率,勇敢,认真,人际关系很好,人生目标清晰,有理想有见地的女孩。  我支持你对婚姻的看法,但是不认同你的做法。你好像无意识地暗示你自己有itimacy and commitment issues,其实我觉得你没有。 你在这方面应该要像你妹妹一样自信,肯定你自己是可爱的,可以驾驭一段成功的,良好的,终身的婚姻关系的。  虽然我比你小,但是我觉得还是最好还是早要孩子。你看看你爸爸妈妈多么幸福,有你哥哥,你,还有你妹妹。三个孩子都不同,都很成功,都很让人羡慕。  要是你也有这样三个孩子,你的生活肯定可爱翻了,你就真的实现了人生的另一种完满。  第二,我很佩服你和男孩打成一团的能力。从你说你进strip bar,和一圈纯爷们喝了一夜酒,就为了打入他们的圈子,我想再过十年我也未必能做到。  我是那种很不擅长和男孩打交道的人。长得丑的,打扮的搓的,也许说话还能凑合,还能正常表现我自己。要是稍稍好看点的,打扮得潮点的,我就彻底不会表达我自己了。  我很想向你请教这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提高呢。  第三,我并不觉得你的妹妹在爱情方面比你高明多少。  你曾经拒绝过三次求婚。而你妹妹是通过相亲认识的对象。  在国内,通过相亲认识对象的,大多数是社交不太好的女孩。  一般家境不错,教育背景不错的女孩,通过相亲进入婚姻是很平稳也很没有挑战性,也不能体现个人魅力的方式。  反正我觉得相比你妹妹的生活,我更喜欢你的生活。你的生活更有趣,相信你本人也会比你妹妹更加吸引我。-----------------------------  一起回答你两个帖子的问题。  首先smith什么的,在研究生领域算不上什么名校。而且那几个女校的研究生program是男女同校的,所以如果是想体验女校的感觉,那你要失望了。一般来说在好的文理学院毕业的人,研究生会去Ivy之类的,而不是留校。不过如果是想解决婚姻问题,我推荐wellesley,离哈佛很近所以很方便。我周围有好多同事都H+W的组合(有三对都是丈夫比妻子大一岁,女方大学一毕业,两人就结婚了)。  其次学费方面,不同专业不一样,商、法、医贵一点,一般来说都要八万多。其他的,一般来说七万多就差不多了。当然如果不住在校园上要便宜一些。  关于招生标准,我现在也不清楚具体的分数了。而且因为我是十几年前考的,现在这些考试很多都有所改革。不过研究生是不看SAT的。而且我只有拿GMAT申请的经验,所以GRE我不是很清楚,建议你去各个学校的网站上看一看。不过网站上的那些分一般来说是一个median score,也就是说有一半的人都比那个分低。所以一个800分的考试,如果你比学校的median score低60分左右,那就是一个不会影响到你申请的分数了,如果再低那就会起到减分作用了。但是GPA要求应该还是3。6以上才比较有吸引力(当然3。6以下也能上,只是需要其他方面很强)。  留下来的问题。HBS去年的数据,83%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已经找到工作了,93%在毕业三个月内找到工作。能找到工作就能留下来,所以的确一个好学校可能会增加你的chance,但是现在的就业市场也不好说。我刚工作那段时间,只要做的不开心,辞职很容易就能找到工作,现在很少有人还敢这么说。所以有帮助,但是不能保证。  我个人来说觉得两个国家的生活都挺好的,我父母来说,他们不愿意跟我和我哥一起住,觉得纽约和芝加哥环境不好,但是我在boca有一套环境很好的房子,他们也不喜欢,觉得太寂寞。所以可能对于老年人来说,还是国内住习惯了,有朋友在附近,感觉比较幸福至于吃喝玩乐,这么说吧,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中国的中国菜好吃(不过很多大城市都有不错的中国菜馆,中国城里也能找到唱歌的地方)。可是出来念书又不是出来吃饭,所以我觉得也没什么。我上大学的地方,小镇主街道上有一家咖啡馆,一家衣服店,一家农贸市场,一家杂货铺,几个餐馆,然后就没了,但是我觉得大学四年依然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念书就念书嘛,追求玩乐那留在国内就好了。  你适合的专业,就凭着你告诉我的几点你的个性特点年来说,我很难提建议,太笼统了,无论什么专业都能用上那些特质。所以建议你告诉别的一些特点。还有就是,你想学什么?  我没有想回国过,就是有那么一段时间所有人都希望我回国来着。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00:24:16 说
 @tydid_321
13:12:45  3. 很想知道,LZ对观察人有什么心得吗?  -----------------------------  我一般是看细节,一个人的年龄,有没有结婚,穿着是什么样,喝什么样的酒,跟周围人互动,都能看出很多关于这个人的性格。  比如我认识一个交易员,虽然大部分交易员虽然领带是松的,衬衫也都是乱七八糟的,但是这个人更过分,我从来没见过他打领带,衬衫从来不掖到裤子里。但是他的衬衫质量很好,而且是我见过的交易员里面衬衫最干净的,他的衬衫从来没有直接有扣子的,从来都用袖扣,而且他隔三差五会别一枚哈佛的小徽章。这一系列说明,他从小家教很好,估计出身不错(袖扣和衬衫质量),以毕业于哈佛为荣,他很反叛(从来不带领带,衬衫不掖,因为他不是不在意的人,所以这些行为应该是故意的。故意和规矩对着来。),他有点自负(故意对着规矩的人大多都是觉得自己可以get away with it,所以可以嘲笑规矩的人)。简单总结下来这个人是个内心看不上时刻要嘲笑反叛他所出身的阶级和文化,可是同时又受那种文化影响深重并受益不少。  再比如一个处于一个男性占主导的行业里的女人,打扮永远非常中性,待人冷淡,但是长相其实挺漂亮的,那这个女人很有可能是希望通过中性的穿着和冷淡的态度让周围男性忘了她是女性,从而take her seriously,但是很有可能这个女人能力不错,可是工作却不是那么顺,虽然她努力了,但是人们只是远离她,并没有真的重视她。  再比如一个男人穿着花花绿绿的卡通袜子,那他很有可能有孩子。一个女人深夜在酒吧,没成家。一个特别开朗,开口恨不得把自己祖宗八代都交代了的人,八成不是人缘特别特别好的(会有一帮好朋友,但是不是那种最popular的人),肯定有那么一群人不是特别喜欢他。一个男人如果在party上滴酒不沾,八成是有故事的(在我的经验里,这是个很好的搭讪话题,而且常常能聊的多。当然也有的时候原因会很简单,酒精过敏)。喜欢在门口附近转悠,喜欢在角落待着,很少单独出现,这都能说明一个人的一些特点。  我观察人一般都是从小事,几点小事加在一起,就能说明不少东西了。了解一个人之后才能根据这些特点去plan接近对方的计划。
00:23:48 说
今天遇到了一个曾经很不对头的人,我们俩曾经喝多了在酒吧门口大庭广众之下吵过架,是那种认识的那一刻就互相想掐死对方那种,从来没有看对眼过。我们是同一年进公司的,都是相似的工作内容,桌子离的也特别近,所以完全就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讨厌变成更讨厌。  年轻的时候会觉得,如果我诚心对待别人,然后再做好自己的事,以能力服人,以德服人什么的。后来发现有的人就是敌人,再怎么样也关系好不了。(我充分尊重中国文化,但是事实证明,老祖宗有的话真的是活在乌托邦里面才适用)。这个人就是典型的上个世纪在投行工作的人,WASP,出身纽约的一个富裕金融家庭,从小上很好的私立学校长大,SAT1590考上哈佛(他的SAT分是他亲自告诉我的,至于怎么说到SAT的,那个对话实在太幼稚了,就不分享了),在校期间连着四年上了the dean's list,人长得也不错。他是那种完全不理解世界上怎么会有非富豪家庭出身,非Ivy毕业,非白人男性的人在投行工作(我每一条都占了)。我对他的描述就是a elitist,facist,snobbish,think-he's-so-smart bastard。  我跟这个人是不对头,再怎么样也还是互相不能容忍(我们一起共事了八年),敌对到有一次公司的head of global markets专门在一次交易员聚会上把我们俩弄到一块,让我们forge camaraderie。八年之后,他自己去开了一家proprietary trading firm,我们的斗争暂时告落了(距离远了)。  今天在酒吧见到这个人(好久没有见到了),按照言情小说的套路我们应该冰释前嫌,并意识到我们互相吸引,可是现实生活中,we still hate each other。  虽然人最好还是不要结仇(但是我们俩还好,他不是play dirty的人,所以没有互相害过),但是偶尔真的有那种就是相处不了的人,那也没必要对自己太过苛责.
00:22:41 说
上面的帖子里青蔓藤说,是不是人一辈子总要叛逆一回,对我来说是人一辈子总要听话一回,就是跟这位上面提到的那个男朋友(以后叫他Z好了)在一起。  我从小就让我父母发愁。成绩方面,我在高中初中的时候成绩从来就不是顶尖,前十五到前十的水平,而我哥和我妹妹成绩特别好(不对比还好,有对比就是麻烦)。而且我很叛逆,离家出走,逃课,打架什么都做的出来,作为一个女孩,我打架打到过派出所。  后来我出国留学,我父母特别担心我学坏,每次打电话都要嘱咐一遍,不要吸毒不要酗酒,要好好学习云云。Z就完全是我父母放心的类型,用我爸的话来说就是踏实,稳重,实在的人,是我的反义词。所以我父母特希望我跟他在一起,我父母一直觉得如果我一个人待在纽约肯定要出事。我父母当时的原话我记不住了,但是大意就是让我就听他们这一回(我父母很长一段时间都把Z看作准女婿)。个人来说,我还是挺喜欢Z的,只是没有那种激情的感觉,更像家人朋友之类温和的喜欢。所以种种原因加在一起,我就决定好好跟Z相处,尽量为这段恋爱努力。  租房问题过去了之后,我和Z很久没有什么大矛盾,但是有一些小问题。我们俩有一些性格区别,他是不喜欢交际的人,我是热爱社交的人,或者说我比他爱玩。我年轻时代的兴趣除了工作,就是体育和party了。他不是特别喜欢体育(偶尔看篮球),不是特别喜欢玩(但是我觉得他只是不喜欢在美国party,在国内据说还是挺喜欢呼朋唤友去唱歌什么的),所以约会项目有的时候挺难选的,不过双方调节之下,一半按他的想法进行(出去吃饭,看个电影什么的),一半按我的。可是我那时候工作很忙,再加上一些社交,一般来说每周也就能见一次面,最多不超过三次。他是希望最好每天都都在一起,最好不见面的日子每周一天最多不超过三天。此外他对于我跟同事老出去玩有一点意见。  他特别喜欢‘交流’,而除非很兴奋,否则我不是特别爱说话,我喜欢听别人说话,只有听别人说才能抓住要点,然后说出有用的话(我一直觉得成年人不是孩子,可以吵闹着要求别人听自己说话,成年人在好不容易得到说话机会时,要好好把握,说有用的话,这样以后才能继续获得机会),即使是很热衷的话题,我也是别人说十句我说三句。因此有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我故意冷淡他,而我有时候会觉得他太爱说话了,而且说的都是没什么意义的话,偶尔就会因此拌嘴。(很多时候我也觉得是我的问题,我一直觉得只要话都说道点子上了,就不会显得话少,可是恋爱里还是要多分享多说话吧)。  当时我和Z最大的两点问题就在于上面了。  有问题,当然也有优点。Z最好的地方在于让我还是很有安全感,我看过一句话说,安全感是感觉对方很想和你在一起,他确实给我这种感觉。而且他也真的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想什么说什么,情绪全写在脸上,非常好懂的一个人,有一些小毛病(比如爱多想以及说话不过脑子),但是他人品很好,为他人着想,很踏实,全是我没有的品质,所以我父母的确想得很对,他应该很合适我。(所以听父母的话有道理),有的时候我会想,如果我们最后结婚了,那会是什么样的。
00:22:16 说
 @Blossomlice
18:45:11  穿西装裙,一般来说要穿长筒袜的,我见过女同事穿黑丝袜  ------------------------------  作为学生党我凌乱了,长筒袜(黑色)和黑丝袜不是一个东西吗?  -----------------------------  是一个东西啊,我这里想表达的长筒袜是肉色的那种。
00:21:20 说
 我的初恋就不谈了,基本上就是一个没有智商的年代,所有能犯的错误都犯了。从23岁开始讲。  23岁的时候,快毕业的时候有一次在咖啡馆遇到了附近一个学校的留学生,比我大两岁,也是研究生快毕业。我坐着喝我的咖啡,就听到附近有人说了几句中文,在国外待过的人都知道,在异乡听到中文是一定会想看看是谁说的,我很自然就抬头看了,他坐在我附近的一个桌子。看到我抬头,他就说,“我就想试试你是不是中国人。”然后就特别自然的拿了东西做到我对面了。  最后聊了两句发现我们家乡离的很近。可以说几句家乡话,所以就感觉特别亲近,我当时已经四年多没有回国过了(没钱买机票,或者就是实习什么的),挺想家的,而且周围的同学关系最好,也没有办法跟我聊我家门口拐角卖冰棍的李大爷之类的事。当时就觉得可算找到组织了,所以那天就在咖啡馆聊了很久(四五个小时那种)。  第一次见面,他对我真的没什么attraction,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男性罢了,最强烈的感觉就是亲切,或者说有一种家人的感觉。不过认识之后会偶尔互相发邮件,msn上聊天,周末约着去玩什么的。大概一两个月之后,他问我愿不愿意和他交往。  我当时其实特别不确定,因为对他并没有那种心动的感觉,那种小鹿乱撞的感觉,但是他表现的特别真诚,我那时候还属于不敢说伤害人的话的年龄,还专门给我父母打电话问怎么办。我父母当时觉得感情是可以培养的,而且他事中国人,又是学理工科的(我父母觉得理工科毕业属于有个技术的人,比我这种学经济学MBA的人靠谱),所以他们觉得很让人放心,所以我本来是想让我父母告诉我怎么拒绝人,结果被我父母劝的答应了(我父母在电话上轮流劝,我父亲事后专门给我寄了一点钱,来补贴浪费的电话费,要知道我18岁以后穷的三天吃不上饭,我父亲也没有给我过钱)。  就开始谈一城不咸不淡的恋爱,但是问题特别快就出现了,而且是现实问题还是不是什么性格问题。我当时已经找到工作了,就等着毕业,而他还没有(我也不知道各大公司到学校招人的时候他为什么没有找到工作,理论上他有一年工作经验,成绩也不错,学校也还可以)。我毕业后就要去纽约,他当时是想留在我们上学的城市。后来我说实在不行就分手吧,因为他的学费是父母出的,可是我要还贷款的,而我找到的那份工作,公司是我喜欢的,城市是我喜欢的,工作职位是我喜欢的,收入也会不错,我没有理由放弃。当时交往时间也不长,也没有什么太深的情感。后来他决定跟我去纽约了。  在纽约他想合租房子,我是真的吓到了,因为我觉得同居是结婚的前一步,而我根本没有想那么远。我前面说了我是有itimacy issue的人,当时我认识他也不过半年,在一起可能有四个月吧。他觉得合租可以省钱,但是我觉得我无所谓,因为我的闺密也在纽约,我和她可以合租。他说我自私(这我承认),没有考虑到他,他也是穷学生,我可以跟别人他怎么办,最后反正就是吵得挺凶的,以他说我“又不是处女,装什么装”(当时我们还没有过sex,但是互相坦白过情史,我上一段感情是谈了三年,互相都觉得毕业后就结婚之后才have sex的,所以我当时不接受几个月之后就做的行为,他原来就觉得我是故意不跟他)告终。我成年后没有太多被别人说哭的经历,这是其中一次(脆弱的年轻岁月啊)。但是我有一个习惯,我不在惹我哭的人的面前哭,越是这种时候我越是强势,所以就告诉他滚。  大概冷战了一段时间,他就给我天天发短信道歉啊什么的,反正又是特别诚恳,检讨自己表示悔过什么的。于是我就原谅他了,但是还是不同意合租,但是表示可以给他出一半的房租,水电费什么的他自己负责,因为他当时还没有工作,但是我有。(所以其实相当于我每个月交两个半份房租,跟自己租一个房子没什么区别)大概这样过了三个月,他找到工作了,在一家建筑公司。工资跟我差不多,但是不像我每年有分红,所以我的年收入还是比他高,所以我还是帮他交一半房租,交了一年,直到我自己搬出去单独租房为止。
00:16:40 说
 睡不着啊,也诉说一下烦恼。周五和男朋友去一个我们俩大学时代就认识的共同朋友家吃饭,对方刚结婚不久,聊着聊着怎么就说到婚姻这个问题上了。朋友的妻子特别好奇我怎么看婚姻的,最后我不知道怎么的就脱口而出,我希望在三十五岁左右结婚,完全忘了男朋友还在身边。不知道大家遇到过没有,那种突然一下都安静了,场面很尴尬。   后来男友送我回家,路上就跟我说,我以为你是永远不想结婚的女人。   我回答,还是希望有一天能结婚的。   他,和谁啊?   我,不知道,未来会出现的人吧。   然后又是沉默。   他,过去为什么你不愿意嫁给我?(这是我最不喜欢的话题,所以我努力避免提到婚姻这个词)   我,你是因为觉得在一起时间很久了才想结婚的,而且我不信任我自己。   沉默。然后到我家楼下。   他,我们这是在做什么?(我讨厌恋爱中那些严肃的讨论,谈未来谈婚姻对我来说是折磨。这个问题和where is this going并列为我最讨厌的问题)   我,不知道。   叹气,然后拥抱了一会,他就回去了。我失眠到今天。Why do things have to get complicated?烦啊。
(请勿豆邮。)
00:15:50 说
如果我问一个男性朋友昨天的约会对象怎么样,通常得到的是一个一个词到两个词的回答,freakin hot,nice person,lovely,don't remember,obnoxious。如果问一个女人,得到的答案大多是这样的,他不错,优点一二三,缺点一二三,但是我觉得他的缺点我能帮他改变。   我发现女人总是喜欢改变别人(出于一种母性的思想,我爱你我为你好,所以我要帮你变成更好的人),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这样很辛苦而且很难有成效(我父母结婚快37年了,至今我母亲还没有把我父亲吃苹果不削皮的毛病改过来),最重要的是,抱着‘我可以改变他’的思想去寻找恋人,很容易去找一个错误的人。   我和朋友们总结的最重要的恋爱经验是:don't out of your league。我觉得要跟自己相似层次的人在一起,对方不要比自己好太多,也不要比自己差太多。我相信门当户对,但是我的门当户对指的更多是,双方的教育,价值观,修养,精神方面匹配,而不是出身匹配或者社会地位匹配(不过有的时候教育什么的不匹配直接会表现为社会地位不匹配)。女人抱着‘我可以去改变他’的想法,经常找到的都是一些让旁人感觉莫名其妙配不上她的人,男人没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找的人一定是他认为跟自己差不多的很好的女人(所以我同意什么样的男人找什么样的妻子,所以我建议男性不要轻易抱怨自己的另一半)。   我并不鼓励人去挑剔,比如吃完饭会不会顺手洗碗,走路走靠马路的一侧,帮女士开门,穿衣服缺少品味,没有情趣,这些东西太细了,而且都是可以改变的细枝末节,说明不了本质。就这些小事说明不了他跟你不匹配。   可是不诚实,没有上进心,不善良,懦弱这些都是根本的品质,都是真正能划分人和人的东西。我有一个朋友,充满了母性光环,如果有一屋子的男人,她基本上能立马找到里面最不靠谱的一个,然后和他在一起,原因是因为她希望他能过的更好,希望能够改变这个不靠谱的人,从而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她到最后每一次都会发现,那个男人就是不靠谱,改变不了,最后她还弄得满身伤痕。而且一个女人如果过往男朋友都是英国王子,美国首富之类的,那她的下一任男友可能还是这种人。如果男朋友都是小混混,吃软饭的,那下一任男友还会是小混混什么的。偶尔看错人,犯错这很正常,但是一次又一次的看错人,就是蠢。   我的原则是不要轻易降低标准,最好不要高攀,但是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如自己的人,找那么一个人比自己一个人过好在哪里。如果只是寂寞的话,去买一个宠物。   关于‘潜力股’说两句。说实在话,有几个人能去股票市场里面,挑出一支别人都没有发现但是日后会大涨的好股票。而看股票比看人容易多了。简单说,大部分现在想找潜力股的小姑娘,都是二十五岁上下,从小家庭普通,父母呵护,走正统的路上大学,平平淡淡,安安稳稳长大,心底善良偏单纯,这样的人没几个是很会看人的。所以找一个性格好,品行好的人好好过日子就行了,不要抱着‘潜力股’的想法,否则真的很容易失望。
(请勿豆邮。)
00:15:09 说
 @milkwuyu
00:54:20    楼主的很多观点都说到我心里了.可惜身在天朝的我越是认可这些开明的观点并以此为方向努力就越是生存得不易吧...楼楼还想和你讨论下:找男友或者老公比自己矮的问题.你怎么看?我是有点接受不了...  -----------------------------   再中国可能我的一些观点不是很适用,但是有一些我觉得还是管用的。   至于身高的问题,如果我不穿鞋他比我矮,那我不能接受,如果我穿高跟鞋,他比我矮一点,这我觉得还行。。
(请勿豆邮。)
00:12:08 说
 @Rosekitten
18:35:53    看完了楼主的全部帖子,很真实很有启发,也能看出楼主是一个有自己规划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我一直希望可以和一个有思想的过来人交流一下,也希望能指点一下我的迷津。  我一直在英国留学,现在硕士毕业有一年多了。有一个感情很好的英国男友,结婚也在日程当中。只是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在爱情事业和父母之间做选择。在英国很难找到我理想的工作,曾经在国内收到很好的Offer,但是为了男朋友选择放弃了。男朋友来国内接我回英国,父母很不情愿的放我回去了。回英国后,我依然没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男朋友也很辛苦的打理他的事业,支持我们两个人的开销,生活并不容易。而我又一次谋到了另外一份国内很好的工作。父母铁了心的让我回来,我自己也一直犹豫不决,就我一个女儿,也担心将来如何照应父母的问题。可是我和男朋友的感情很深,为了劝我留下,把结婚日程也提前了。我一方面想追求事业,另一方面不想放弃这段感情,还有我自己很西方化也很难适应国内的环境。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像父母交代,总觉得要是选择继续在英国就太不孝了。。。  这个问题已经纠结我很久很久了,楼主要是有时间,可以给我一些你的想法,我也好有所启发。谢谢了    -----------------------------   我觉得在父母身边不一定就是孝顺。中国人观念里一家人一定要在一起,可是孩子长大了脱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回家看看,或者接到你所在的城市住一段时间,我觉得这样就行了。我觉得真正的孝顺是让父母不担心你,让父母放心,让他们可以安享晚年才是孝顺。我觉得你父母希望你回国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希望你在他们身边,这应该是最次要的原因了。主要原因应该有两个:   1、担心你在英国找不到,觉得你没有工作不行   2、不太放心你的男友。有很多家庭可能对于跨国婚姻心里不是那么确定,觉得文化差异啊什么的太大了,觉得这样的婚姻不靠谱。父母都还是希望孩子可以成家的,但是他们知道你在英国有谈婚论嫁的男朋友却还是希望你回国,应该是不太认同你的这个男友。(所以我觉得你应该和父母沟通一下)   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留在英国,因为对我来说适应环境很重要。所以我的建议是给自己一个期限(比如六个月),这期间努力找工作(我觉得第一份工作不一定要很好,我有一个同事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礼品店打工),到时候如果还是找不到,那你就要认真考虑一下回国这件事了。   我觉得你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应该把照顾父母放在考虑因素中,你现在估计也就二十四五岁,父母可能是五十出头,暂时还不需要你照顾,等到需要的时候,可能那时候你已经有实力可以做出别的安排了。把父母暂时放下,再来做决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己的房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