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十出击突遇空中停车 历时104秒成功滑翔着陆

惊心动魄104秒完成成功迫降 歼十飞行员李峰[组图]
    3月7日下午14时07分,空军特级飞行员、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李峰驾驶歼十战机执行战术机动任务,在距机场54公里、离地1170米高度时飞机发动机停车失去动力。在地面指挥员的果断引领下,李峰临危不惧,使失去动力的飞机在空中飞行1分44秒后安全迫降机场。李峰成为成功处置国产单发新型战机空中发动机停车故障、安全返航的第一人。
    记者采访了李峰,据他介绍,此前他也曾经成功处置过歼七战斗机起飞阶段的着火特情。在谈及这两次事故给他的不同感受时,李峰认为歼十作为我军的第三代战斗机,其座舱的信息化程度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此次处理空中重大特情,从发现故障到发动机停车,座舱的平显、下显为他提供了大量的飞行状态信息。同时,李峰也感觉采用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的歼十战斗机,显然比以前的战斗机更好操纵,这为他调整航向,稳定飞机姿态提供了巨大帮助。
    李峰说,这架迫降的歼十战斗机在修复之后将返回部队,而他本人也依然会驾驶这架战机重返蓝天。
    3月26日,空军在航空兵某部举行表彰奖励大会,为成功处置空中重大特情的特级飞行员李峰颁发一等功证书和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这是李峰在表彰奖励大会上发言。新华社发(沈玲 摄)
3月24日,空军特级飞行员李峰在歼十战机座舱里检查设备。新华社发(沈玲 摄)
    
    战机轰鸣,打破蓝天沉寂。今天,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特级飞行员李峰再次驾机赴远空执行任务。就在不久前的一次飞行中,他成功处置某新型战机空中停车重大特情,创造了我军三代战机飞行史上奇迹。
    有关航空专家称,这起重大特情的成功处置,避免了一起严重飞行事故,挽回了巨额国家财产损失,收集了宝贵的新型战机空滑迫降数据,为后续训练处理类似险情积累了经验。   ()
1              
戴凡文章来源:
中国网综合消息
[] [] [] [很抱歉,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你进入502 Bad Gateway
The server returned an invalid or incomplete response.歼十空中惊魂104秒后成功迫降(组图)
  本报综合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报道 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特级飞行员李峰近日在驾驶歼十战机飞行训练时,突遇飞机传动系统故障造成发动机空中停车。他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飞行技术,历经惊心动魄104秒,成功迫降,为国家避免了上亿元损失。
  飞机发动机停车 以每秒25米下坠
  3月7日下午,李峰驾驶歼十战机在距机场54公里、4500米高空实施高难课目动作时,飞机发动机振动值突然超限告警,指挥员和飞行员果断决定立即返场。李峰意识到飞机随时会出现发动机空中停车,失去动力。
  李峰快速检查飞机发动机工作状况,控制速度,立即请求返场。在距离机场7公里、1170米高度的时候,飞机发动机停车,失去动力,并以每秒25米的速度下坠,情况十分危急。紧接着,状态仪表失效。
  通常情况下,飞行员应跳伞逃生,但李峰临危不惧,请求场内滑翔迫降。他调整好飞机姿态,借助惯性,空滑转弯对准机场跑道。1分44秒后,失去动力的飞机安全降落。
  落地的飞机液压系统动力急剧下降,减速伞无法放出,李峰凭借娴熟的技术全力稳住飞机,飞机在跑道上滑行1400米后,终于停了下来。
  近日,空军党委作出决定给李峰记一等功,同时授予他“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据悉,李峰飞行技术精湛并有丰富的特情处置经验,1998年曾成功处置一起某型战机起飞阶段着火特情。
  迫降成功检验了该型战机的性能
  有关航空专家称,这起重大特情的成功处置,避免了一起严重飞行事故,挽回了巨额国家财产损失,收集了宝贵的新型战机空滑迫降数据,为后续训练处理类似险情积累了经验。
  “空地密切配合,地面指挥及时为飞行员成功迫降提供了有力帮助。”据介绍,在整个特情处置过程中,地面指挥员对空中险情判断准确,决心果断,口令具体,在关键环节下达的“提前加入起落航线”、“航线不要大”、“放起落架不要早”等口令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世界各国军队新型战机列装初期均容易发生严重飞行事故。空军从难从严加强新装备训练,扎实打牢部队安全训练基础,科学组织攻关高险难课目,深入研究各种特情处置方法,使飞行员队伍具备了过硬的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此前,李峰曾对不同空域模拟空滑迫降的数据进行过细致计算和研究,并成功实施了模拟空滑迫降飞行。
  航空机务专家介绍说,此次迫降成功也检验了该型战机的优异性能品质。据悉,该型战机拥有智能化操纵系统、多余度航姿系统和较大空滑比,为飞行员成功化解险情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歼十试飞曾创造“零坠毁”奇迹
  歼十战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生产的第三代战斗机,于日在北京正式向外界亮相。该战斗机分为单座、双座两种,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其空中优势以突击为主,兼备执行空对地、空对海的精确打击能力。歼十最大平飞表速135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达1600公里,如果加上空中加油,其作战半径还能够翻倍,目前是中国空军列装主战装备。
  空军特级飞行员、歼十首席试飞员雷强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从作战使命、平台特性等方面,歼十均不低于国外第三代战机。从远程作战能力来看,歼十与F16、苏27相当,机动性与苏27相当、高于F16,米-29则根本无法与歼十相比。
  据介绍,歼十可在80公里范围内发射导弹,做到“先敌发现、先敌攻击、先敌逃脱”,“也就是说,往往敌机还没发现,就已经处于歼十的攻击范围之内”。
  歼十战斗机已投入空军航空兵部队,并先后组织了战斗特技、对地攻击、单机进攻、双机空战、编队出击、导弹攻击和防御战术等多个课题训练,还多次参加和组织了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紧急机动、远程奔袭、空中对抗、海空联合作战以及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全员、全装、全要素、全过程对抗演练,比原计划缩短一半时间形成实战能力。
  试飞期间,歼十战斗机就曾创造“零坠毁”的奇迹。不过,歼十项目行政总指挥刘高倬早前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时就坦承,歼十的发动机属于典型的三代发动机,与国外先进战机相比仍然相对薄弱,接下来着手于研制国产第四代战斗机。
  “如果跳伞可能引起更大伤害”
  中国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特级飞行员李峰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讲述了迫降经历。
  3月7日下午,李峰驾驶歼十战机在4500米高空实施高难课目动作时,屏幕突然出现告警,他意识到飞机随时会出现发动机空中停车,失去动力。“我这时候立即改变坡度,上升高度,这时候距机场大概是54公里。”李峰说。
  飞机发动机停车后,情况十分危急。
  “航迹底下有一个师范学校,还有一个部队营区在这个地方,”李峰说,“如果当时跳伞的话,飞机接地后爆炸,可能引起更大的伤害。”
  他调整好飞机姿态,借助惯性,空滑转弯对准机场跑道。李峰凭借娴熟的技术全力稳住飞机,飞机在跑道上滑行1400米后,终于停了下来。
(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
没有相关论坛帖
更多相关搜索:
无跟帖,不新闻! 匿名
网易通行证:密码:
评论27536条
评论8068条
评论7192条
评论6819条
评论5422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歼十成功迫降六大原因揭秘 不存在质量问题_军事频道_新华网
          
您的位置:
歼十成功迫降六大原因揭秘 不存在质量问题
日 08:34:44
 来源:京华时报
】 【】 【】 【】&
李峰登上歼十战机
&&&&昨天,空军某部副参谋长、特级试飞员徐勇凌就李峰驾驶歼十战斗机成功迫降中的难点接受采访。徐勇凌称,歼十成功迫降,缘于李峰在操作上的正确选择,其中几个非常规操作如飞机停飞后加大俯冲角增加升力等帮了大忙。
  ■ 成功迫降6大原因
  发动机转速选择最合适
&&&&徐勇凌介绍,在接到第一次报警后,李峰做出了返场的决策,正是这个决策才决定了迫降的成功。报警后,李峰将发动机速度控制在500到550公里每小时。“这个转速可以说是最合适的转速。”徐勇凌介绍,如果按照教材,在此种情况下,应该尽量保持飞机姿态,让发动机的转速越小越好,而李峰选择中等转速去保持飞机高度和速度,为后来迫降时赢得高度。
&&&&空中停车后选择三转弯
&&&&飞机在距离机场3.8公里时,发动机空中停车,失去动力。此时李峰完全通过飞机当时的运动趋势,选择了正确的迫降航线,开始进行三转弯。徐勇凌介绍,
&&&&“三转弯”和“四转弯”是飞机降落前在空中最后的两个动作。李峰根据飞机运动点又一次做出了正确选择,马上进入三转弯,向跑道空滑,为最终成功迫降做好了航线准备。
&&&&加大俯冲角增加升力
&&&&令徐勇凌惊讶的是,此次飞机失去动力后,李峰的一系列操作动作完全符合目前正在国内研究的“弱动力飞行操作技术”。当飞机失去动力时,如此大质量的物体受到重力肯定要垂直下降。
&&&&按照常规,一般飞行员会选择上拉操控杆,提升机头,但李峰却选择了下推操控杆,加大了飞机与跑道之间的俯冲角。“这个选择从技术上保证了迫降成功。”徐勇凌解释,此时如果提升机头反而会让飞机动力迅速消失,导致飞机最后“拍”在地面。
  反常选择放起落架程序
&&&&徐勇凌还介绍,李峰在迫降过程中还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选择了两次非常规的操作。第一次是李峰在迫降时选择了“正常放起落架”的操作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飞行员都会选择使用紧急状态下放起落架的程序”。徐勇凌解释,应急放起落架的程序是左手握操作杆,右手拉起落架把手然后转动旋钮,而当时李峰为了能够保证自己始终盯住跑道,选择正常放起落架程序,用左手直接放起落架。
&&&&迫降过程中打开减速板
&&&&第二个非常规选择是在迫降过程中打开减速板。发动机停车后,由于飞机液压很小,按照理论是不应该再开减速板的,但李峰还是打开了减速板。
  提前80米开始着陆动作
&&&&徐勇凌介绍,李峰是在距离地面还有80米的地方开始进行着陆动作的。而按照常规应该在距离地面20米的地方开始拉杆着陆。李峰是完全按照标准的无动力飞翔状态选择开始着陆动作的时机。
&&&&徐勇凌解释:“虽然当时飞机的速度比正常情况开始着陆动作时的速度大了80公里/小时,但由于飞机没有动力,飞机速度减速也比平时要更快,所以最后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与正常情况下的速度基本一致。”飞机着陆后,由于液压不足,前起落架没有打开,李峰在指挥员的指挥下,拉动了应急刹车,当速度降低到了180公里时,前轮也缓慢着地。
  ■ 意义
  成功迫降技术价值两个亿
&&&&徐勇凌说,本次李峰驾歼十成功迫降,是我国第三代战机在真实训练环境下,成功处置空中停车并迫降成功的第一个范例。在大气参数等很多数据失去的情况下,飞行员完全通过几十年飞行积累起来的素养,仅仅凭借外界大地的景物和天地线操作飞机,并成功着陆,填补了世界航空史的空白。
&&&&“一次成功的空滑迫降,需要什么样的理论,在迫降时各种数据是怎样的,对全世界都是未知,这次成功迫降解答了所有的问题,不说战斗机本身价值,仅从技术上说,此次迫降价值要超过两个亿。”徐勇凌说。
&&&&■ 对话
&&&&迫降不能说明歼十有问题
&&&&记者:有媒体质疑此次迫降是否说明歼十有问题?
&&&&空军飞行指挥学院教授陈洪:歼十是我国生产的第三代战斗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哪个方面都不逊色。飞机是一种机械,不可能100%消除故障。我国会出现这种情况,发达国家空军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去年国外先进战机曾发生空中解体的事件,你能说这个机型就不是优秀的战斗机吗?
&&&&记者:我国空军是否对飞行员迫降有强制规定?
&&&&空军某部副参谋长、特级试飞员徐勇凌:不但没有强制规定飞行员一定要驾机返回,我国空军还十分重视飞行员的生命。我们规定飞行员既要防止盲目跳机,更要防止在无法安全降落的情况下,勉强迫降。飞行员的生命对于空军肯定是第一位的,我自己就有两次跳伞经历,不但没有降级受处分,反而让我继续试飞歼十。(郭鲲)
中国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特级飞行员李峰近日在驾驶歼10战机飞行训练时,突遇飞机传动系统故障造成发动机空中停车,最终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飞行技术成功迫降。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讲述了迫降经历。
3月7日下午,李峰驾驶歼10战机在4500米高空实施高难课目动作时,屏幕突然出现告警,他意识到飞机随时会出现发动机空中停车,失去动力。“我这时候立即改变坡度,上升高度,这时候距机场大概是54公里。”李峰说。
&&& 战机轰鸣,打破蓝天沉寂。今天,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特级飞行员李峰再次驾机赴远空执行任务。就在不久前的一次飞行中,他成功处置某新型战机空中停车重大特情,创造了我军三代战机飞行史上奇迹。有关航空专家称,这起重大特情的成功处置,避免了一起严重飞行事故,挽回了巨额国家财产损失,收集了宝贵的新型战机空滑迫降数据,为后续训练处理类似险情积累了经验。
【】 【】 【】 【】
(责任编辑: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歼十出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