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平型关大捷 振奋人心的歌曲

早年经历(1893——1937)
抗日战争(1937——1945)
解放战争(1945——1949)
建国初期(1949——1966)
文革时期(1966——1976)盘点:解放军历史上十大经典战役之平型关大捷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攻入中国内地,进展神速。9月中旬,东条英机率领的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占领大同,而板垣征四郎率领的日军第五师团则占领了河北省阳原、蔚县,并攻向山西浑源、灵丘,企图突破平型关、茹越口,与东条英机进行战役协同,歼灭中国第二战区主力。为此,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准备在晋北内长城一线组织同日军的会战,同时电令八路军先头部队迅速挺进晋东北,协同国军坚守长城防线。
9月14日,由林彪率领的八路军115师先头部队进抵大营,派出侦察部队调查平型关地区地理情况和敌情,为平型关歼敌做各种准备。23日,林彪、聂荣臻在上寨召集干部会议,作出初步计划。24日,第二集团军、第六集团军送来&平型关出击计划&,拟定71师附新编第2师及独立8旅一部配合115师向平型关以东的日军出击。
林彪随即命令部队于25日零时出发。战士们顶着狂风暴雨,涉急湍山洪,在拂晓前到达了指定地区,把全师主力布置在平型关到东河南镇10余里长的公路南侧山地边缘上。686团位于白崖台附近,左侧是685团,右侧是687团,口袋底是第33军之独立8旅,115师第344旅,687团断敌退路并打援敌,688团作为预备队,这一部署使得进攻平型关的敌人完全处于包围圈伏击之中。八路军同时又以一部从关沟出发,主动接应郭宗汾的出击部队。
25日晨,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偕同大批辎重车辆,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西进。晨7时许,该部日军全部进入115师主力预伏地域。平型关道路狭窄,该地区道路狭窄,雨后路面泥泞,日军机动性大减。115师以步枪、机关枪、手榴弹实施猛烈的火力突击,第一波攻击大量杀伤日军,并继而发起冲击。日军虽伤亡很大,但仍用车辆辎重作掩体进行反击,并派出一部企图抢占公路西侧制高点&老爷庙&,掩护突围。115师一部越过公路,占领公路东侧伏击部队两面攻击日军,将日军压制于&老爷庙&至&小寨村&的狭谷之中。被围日军向老爷庙反复&猛烈冲击&,但都遭击退,最终进入伏击圈的日军被全歼。
其余115师两部成功阻档住增援的日军,其中杨成武团在腰站战斗中击退了第九旅团一个联队,歼灭日军300余人,并对撤退的日军进行追击。战斗结束后,115师分出一部建立根据地,主力转入广阳地区进行广阳战斗。
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共歼敌1000多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这是中国军队从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平型关大捷不仅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同时也打破了日军从右翼配合日军华北主力在平汉路作战的战略企图,顿挫了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的进攻势头,挫伤了日军的锐气,使之再不敢贸然深入,为中国方面部署忻口会战提供了时机,从而也就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正面军队的抗战。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
虽然整个的平型关战役并没取得胜利,但八路军所取得的平型关大捷却为中国的抗战形势带来鼓舞,也极大的挫伤了侵华日军的锐气。回顾历史,品味经典,我们还将为您盘点和解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十大经典战役之百团大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全国内战基本停止,但随之而来的“卢沟桥事变”,又标志着的正式爆发。日,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22日,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同意设立总指挥部,下辖三个师,每师为1.5万人。25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任命朱德为总指挥,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总参谋长,下辖三个师:第115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为副师长;第120师,贺龙任师长,肖克为副师长;第129师,任师长,徐向前为副师长。全军共4.6万人。115师下辖第343、344旅及独立团、直属营,共1.55万人,人数稍多于另外两个师。八路军出师抗日,不同于以前同国民党作战,如何抗战?是听从国民党指挥,还是独立自主?是打运动战,还是分散打游击?一腔热血的抗日将士心中都是模糊的。为此,中共中央专门在洛川冯家村召开了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张闻天主持会议,毛泽东作了军事问题及国共两党关系的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1,创造根据地;2,牵制与消灭敌人;3,配合友军作战;4,保存与扩大红军;5,争取革命的领导权。他还形象的比喻:“我们插杨柳,让老母鸡下蛋,立足自己,吃饱了饭再说。”不难看出,毛泽东的立意很清楚,红军的作战主要是游击战,无论是插杨柳,还是老母鸡下蛋,意思都是发展力量。毛泽东讲的话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朱德、张闻天赞同毛泽东的主张。周恩来、任弼时主张独立自主的山地运动战。作战方针在红军将领中认识也很不一致。徐向前、聂荣臻没有发言,但赞同毛泽东的意见。贺龙、刘伯承认为作战方针应是运动游击战。的意见很明确,要以打运动战为主,搞大兵团作战。会议进行到深夜,气氛严肃而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出师前还要做很多事,不能在这上面做太多的口舌之争。毛泽东也觉得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完善。9月13日,日本关东军派遣兵团占领晋北重镇大同。日军第五师团同时占领蔚县,14日进占广灵。随后向浑源和灵丘进攻,兵指内长城一线、平型关内的大营镇。此时林彪率领的第115师第一梯队还在原平一带,行动迟缓,原因是火车时开时停。作为第二战区最高长官的阎锡山深知晋军的战斗力不强,他要借助这支力量来改变战局,于是急令战区驻原平军事交通办事处派汽车将115师直接运送到大营,以便参加平型关作战。而此时林彪的作战意图是以第343旅集中在平型关作战,侧击敌人,第344旅依实际情况向敌侧后活动,歼敌一部分,扩大战果。毛泽东获悉后,致电林彪:“我军应坚持既定方针,用游击战斗配合友军作战。”在此看来,在作战原则上林彪与毛泽东明显不一致。林彪要集中兵力打运动战,毛泽东坚持要用游击战。9月17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及林彪等人:“红军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作用。但如部署得当,能起在华北支持的决定作用。林彪对此不以为然,从山西的地理条件出发,并从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信着想,大胆的向毛泽东提出,不仅要一个旅集中使用,还想第115师全部集中作战。此时与毛泽东的思想明显不合,胆子够大。20日,周恩来、彭德怀与阎锡山会谈,把115师在平型关地区侧击敌人,配合友军作战的方案敲定下来,并电告毛泽东。21日,毛泽东回电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集中打仗在目前是毫无结果可言的。”24日,正在山西的周恩来致电毛泽东:日军正以主力猛攻保定,以一部袭击平型关,另一部占左云。第115师在广灵、灵丘以南平型关一带待机。宋时轮支队出晋东北游击,王震部开埠平。贺龙率120师及张宗逊旅开晋西北,驰援雁门关。形势已经到了非战不可的地步。24日,毛泽东复电:。。。。侧面及王震部即均适用于作战。至此毛泽东和彭德怀、林彪等前方将领在关于集中八路军一部侧击进攻平型关日军,配合友军作战的部署上取得了一致意见。而此时已经开始。平型关地势险要,是山西东北部古长城上的重要隘口,关内关外,层峦叠峰,沟深谷幽,阴森速迷。平型关山口至灵丘,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狭窄古道。“”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全国内战基本停止,但随之而来的“”,又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正式爆发。日,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改编为,并同意设立总指挥部,下辖三个师,每师为1.5万人。25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任命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总,下辖三个师:第115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为副师长;第120师,贺龙任师长,肖克为副师长;第129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为副师长。全军共4.6万人。115师下辖第343、344旅及独立团、直属营,共1.55万人,人数稍多于另外两个师。八路军出师抗日,不同于以前同国民党作战,如何抗战?是听从国民党指挥,还是独立自主?是打运动战,还是分散打游击?一腔热血的抗日将士心中都是模糊的。为此,中共中央专门在洛川冯家村召开了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张闻天主持会议,毛泽东作了军事问题及国共两党关系的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1,创造根据地;2,牵制与消灭敌人;3,配合友军作战;4,保存与扩大红军;5,争取革命的领导权。他还形象的比喻:“我们插杨柳,让老母鸡下蛋,立足自己,吃饱了饭再说。”不难看出,毛泽东的立意很清楚,红军的作战主要是游击战,无论是插杨柳,还是老母鸡下蛋,意思都是发展力量。毛泽东讲的话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朱德、张闻天赞同毛泽东的主张。周恩来、主张独立自主的山地运动战。作战方针在红军将领中认识也很不一致。、聂荣臻没有发言,但赞同毛泽东的意见。贺龙、刘伯承认为作战方针应是运动游击战。林彪的意见很明确,要以打运动战为主,搞大兵团作战。会议进行到深夜,气氛严肃而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出师前还要做很多事,不能在这上面做太多的口舌之争。毛泽东也觉得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完善。9月13日,派遣兵团占领晋北重镇大同。日军第五师团同时占领蔚县,14日进占广灵。随后向浑源和灵丘进攻,兵指内长城一线、平型关内的大营镇。此时林彪率领的第115师第一梯队还在原平一带,行动迟缓,原因是火车时开时停。作为第二战区最高长官的阎锡山深知晋军的战斗力不强,他要借助这支力量来改变战局,于是急令战区驻原平军事交通办事处派汽车将115师直接运送到大营,以便参加平型关。而此时林彪的作战意图是以第343旅集中在平型关作战,侧击敌人,第344旅依实际情况向敌侧后活动,歼敌一部分,扩大战果。毛泽东获悉后,致电林彪:“我军应坚持既定方针,用游击战斗配合友军作战。”在此看来,在八路军作战原则上林彪与毛泽东明显不一致。林彪要集中兵力打运动战,毛泽东坚持要用游击战。9月17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及林彪等人:“红军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作用。但如部署得当,能起在华北支持游击战争的决定作用。林彪对此不以为然,从山西的地理条件出发,并从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信着想,大胆的向毛泽东提出,不仅要一个旅集中使用,还想第115师全部集中作战。此时与毛泽东的思想明显不合,胆子够大。20日,周恩来、彭德怀与阎锡山会谈,把115师在地区侧击敌人,配合友军作战的方案敲定下来,并电告毛泽东。21日,回电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集中打仗在目前是毫无结果可言的。”24日,正在山西的周恩来致电毛泽东:日军正以主力猛攻保定,以一部袭击平型关,另一部占左云。第115师在广灵、灵丘以南平型关一带待机。宋时轮支队出晋东北游击,王震部开埠平。贺龙率120师及张宗逊旅开晋西北,驰援。形势已经到了非战不可的地步。24日,毛泽东复电:。。。。侧面及王震部即均适用于作战。至此毛泽东和彭德怀、林彪等前方将领在关于集中八路军一部侧击进攻平型关日军,配合友军作战的部署上取得了一致意见。而此时平型关战役已经开始。平型关地势险要,是山西东北部古长城上的重要隘口,关内关外,层峦叠峰,沟深谷幽,阴森速迷。平型关山口至灵丘,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狭窄古道。(平型关关口)林彪决定就在这里伏击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之敌。20日,日军第5师团21旅团占领灵丘,逼近内长城。22日攻击平型关守军阵地。23日,阎锡山决定用晋军8个团由内长城外侧公路以北迂回侧击日军右侧背,用八路军115师由平型关东面山地突击日军,以晋军两个旅为总预备队,傅作义为总指挥。平型关作战计划就这样定了下来。说平型关之战,是中央军委和总部筹划的非常具体是不符合事实的。事实上也不可能有时间请示,那样会贻误战机。24日,第2战区第六集团军给115师送来‘平型关出击计划’,林彪用电话下达出击命令:343旅当晚24时进入白崖台一线埋伏,344旅随后跟进。25日拂晓,日第5师团21旅团一部和大批辎重车辆,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西进。7时整,全部进入伏击圈,林彪立即下达攻击命令。顿时,伏击部队的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手榴弹雨点般投向敌人,一时间日军乱了套,人挤人,汽车乱撞。看到这种情形,林彪交换意见后,决定把敌人切成几段,分段吃掉。林彪果断下达了命令。巨大的喊杀声响彻山谷,八路军战士勇猛的扑向公路,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毕竟第5师团师日军的精锐师团,拼死抵抗。残酷的战斗一直进行到下午一时,被围之敌一千余人全部歼灭,这些来自日本广岛、骄横不可一世的帝国军人成了他乡的孤魂野鬼。(笔者注:第五师团是广岛子弟兵,素以凶残出名,广岛是日本的军火工业基地,美国选择在广岛投郑原子弹是有其道理的)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伏击战,是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胜利的伏击战,此役究竟歼敌多少人?一直有歼灭日军三千的说法,是与当时鼓舞人心、振奋士气是分不开的。在抗战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共发表战果时,采取内外有别的方针,对外发表的数字相对要夸大一些。笔者认为歼敌一千余人,这种说法是比较准确的。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消息一传出,举国欢腾,全国各地的祝捷电报和贺信像雪片一样从四面八方飞来。平型关大捷,同时也鼓舞了毛泽东,使他对游击战和运动战有了重新的认识。这一年,林彪30岁.“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一年的这一天,林彪的名字家喻户晓。中国人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本文内容于
12:10:54 被曾经的一毛二编辑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振奋人心的歌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