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记忆棒加速速补丁FatmspatchV2最简单安全的卸载方法!探究Fatmspatc...

【章节】八仙怪功 第五章 妙窥秘笈神功成 免费在线阅读
[转载]爱我家乡(第三章故国辉煌)
第三章&&&&&&&&&&&
&&故国辉煌
在山东,有一座古城和孟姜女故事紧密相连,这就是莒国故城。莒国故城位于日照市莒县,是春秋战国时期山东东南沿海地区的重镇,也是东夷文化的中
莒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传说是祝融的后代,也有的说是少昊的后代,原来居住在山东省南部和江苏省交界的地方。周武王灭商后,莒国被迁徙到胶州湾西岸一个叫“介”的地方,在这里客居了至少二、三百年。所以被安置到远离故土的地方,是因为莒人曾经参与过反对西周统治的叛乱,得罪了西周王朝。
历史记载,公元前715年,鲁国和莒国的国君在山东省莒县的浮来山有过一次会盟。由此得知,莒国这时已经从胶州湾一带回到了山东东南部地区,在莒县建立了新的根据地,并在这里修筑了相当规模的城池,营建了势力比较强大的国家,和齐、鲁两个大国周旋了300多年。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国灭亡后,又被齐国收编,莒国故城遂成为地方行政机构所在地,从战国一直使用到明清时期,延续了2000多年。
莒国虽然一直在山东省的东南沿海徘徊,但由于其地理和人为因素,春秋时期曾经成为周边各国避难的安全港湾。公元前663年,齐国内乱,公子小白出逃到莒国。不久,小白凭借着莒国的保护,回国做了国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2年后,齐国兼并谭国,谭国国君也出逃到莒国,寻求到了庇护。此后鲁国内乱,公子庆父出奔莒国。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楚、韩、赵、魏4国长驱直入,颠覆齐国的时候,齐泯王同样以莒城作为最后一块根据地,抵挡住了5国军队的进攻,并以此为起点,最终收复了失地。国君有难,都往莒国逃,说明莒国是个安全之地,尤其是燕国军队主力兵临莒城,久攻不克的事实表明,莒城的城防相当坚固。
和其他诸侯国都城不同的是,莒国故城有三重城墙。这三重城墙就是大城、小城和宫城的墙。正是有着如此严密的城墙防御,所以莒城才抵挡住了杞梁们的进攻,抵御了乐毅所率5国军队的包围,成了周边国家避难的最佳场所。
考古调查结果,莒国故城大城周长19公里,内城周长7公里,总面积达24.75平方公里,是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地区面积最大的古城。故城内曾经发现春秋时期的铸铜、铸钱和制陶遗址。其中,制陶遗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地层堆积厚约2.5米,有大量东周时期的制陶工具和陶器出土。
东夷文明中心
远古时期,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就曾经活跃过一支强大的民族——东夷族。到西周初年的时候,这个民族的势力还很大,以至于像姜太公这样文韬武略的军事家也为有一个东夷民族邻居而寝食不安,几次与之战斗,却始终不能将其降服。和姜太公同时被分封到山东的周公,在其儿子入住鲁国的时候,同样因为东夷人的强大和侵扰而烦恼不已,甚至长期关闭首都的东门。莒国就是由这个民族建立的国家。
依仗着能征善战这一优势,莒国虽偏居一隅,却始终不肯游离于各国之间的争斗之外。春秋时期黄河下游地区大国的争霸和会盟,几乎都有莒国的影子,而莒人以战俘为牺牲品的远古遗风也让周边国家所惧怕。所以,当时的历史学家们,对于以莒国为中心的东夷民族用活人祭祀的风俗,感到十分震惊和不可理解,当作新闻而载入史册。1975年在莒南县发掘了两座莒国国君墓葬,墓穴中在随葬狗的同时还有人殉的现象,这种将活人和狗一样随葬的习俗不但在莒国长期保存,而且还影响了齐国、鲁国等相邻国家,这是典型东夷民族的丧葬习俗,也是古老原始文化的流风遗俗。
除了这样的习俗外,东夷人的能歌善舞也深为周边国家所重视,并作为重要文化资源,成为加深国家之间感情的外交手段。孔子在鲁国当政的时候,齐鲁两国国君曾经在一个叫夹谷的地方会盟,齐国为此组织了一支东夷歌舞团,到场助兴,弄得固守正统思想的孔子很不高兴。但是,鲁国国君对于这种具有浓郁原始风采的艺术却很感兴趣,所以,当另一批东夷歌舞人员被作为礼品赠送到鲁国首都的时候,鲁国的国君不顾孔子的强烈反对,仍然坚持出城迎接。
近百年来,在莒国范围内还曾经出土了众多精美的青铜器,这些器物以东夷民族的爱好为主,吸收了周边国家文化特色,创造了典型的东夷青铜器风格。如出土于莒县的几件裸人方鼎,其男女裸体相对的形式,很可能就是东夷民族原始野合习俗的纪念表现;而沂水出土的瓦纹铜霝,盖顶上的鸟形钮,保存的应该是东夷土著的鸟崇拜信息。至于楚文化中的龙蛇装饰、周文化的庄重和齐文化的简约风格等等,也无不在莒人所吸收,并反映在自己的青铜器上。
这些物质文化的表现说明,由东夷民族所演绎出来的莒文化是一种融合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保留和固守了自己的传统和优势,同时也不排斥其他先进文化。因此,即使莒国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被楚、齐大国所灭掉,但其精神文化及其习俗却并没有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莒国故城也以历经3000年风风雨雨的断壁残垣,继续昭示着东夷文明的辉煌和灿烂。
第一节& 莒国故城
莒国故城的旧址在今莒县城阳一带,处于沭河之西,柳青河之东,两水环绕,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莒国是BC11世纪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初都介根(今胶县西南),后徙于莒。东周考王10年,(BC431年),为楚所灭,共23传。从11代国君兹平公始见于《春秋》。莒,嬴姓,亦作己姓,莒君无谥,皆以地为号。其爵位《春秋》记载为子爵,出土的春秋铜器则有“莒侯少子簋”的铭文。
莒都自介根迁莒,其疆域超出其原有之封疆五十里的数倍。当时莒国城邑见于《左传》者有:介根、&
、密、纪章、向、渠、邱、兹、郓、寿舒、寿余、大龙、蒲侯氏、常仪、靡防等邑,北到高密,南到赣榆,西北达穆棱关,东到大海。
莒国故城规模宏大,面积约百平方华里,为今莒城的六倍,《水经注·沭水》载:“其城三重,并悉崇岭,唯南开一门。内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许里。”这里所说的郭,即周秦时莒城的外址。元代时曾经缩建,明代又在元代城内另建,并以砖砌之。至今群众称之为“三撙莒城”。今外城西北角城子口一带尚存周时故城垣400米,高3米,宽30米;东南角至西南角,有长3000米,宽30米的高台地,实为故城南垣。二城东南角至西南角有断续残垣700余米,高8-9米,宽40米,巍峨壮观。城壕至今还常年流水涓涓。
从莒城一带出土的文物看,莒国的经济文化是相当发达的。天井汪发现的一组铜器,计23件,有编&
、编钟、列鼎、壶、盘、鉴、,均为莒国制作。有的铜器十分精美,其造型和纹饰均系楚国风格,由此看出,莒国和各诸侯国之间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老龙腰发掘了莒国古墓两座,墓内皆殉10人。其出土纽钟铭文为“莒叔之中子平自作铸其游钟”。墓主人当系后来做了莒国国君的兹平公。刘家店子出土的大量铜器是莒国制作的大型酒器,气魄雄浑,造型简朴,弦纹禽钮,具有鲜明的莒国特色。不难看出莒国铸造工艺水平之高超。
从故城出土的文物中,有不少属于西汉时期的,其中有大批的铁器,铸五铢半两钱遗,五铢钱,钱范,金缕玉衣等。它证明了汉城阳国封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
今对故城分述如下:
一、三撙莒城
莒州,东连黄海,南控泗水、沂河,地处淮北要冲,为青、齐之天然屏障。《重修莒志》载:“莒城三重,皆崇峻,唯南开一门,郭周四十里,子城十二里,周二十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撙莒城”,实有城墙四重。四城垣的确切位置是:
第一重城垣(外郭),始建于春秋初年,西北角在今前城子后村前,向东经陈家楼前至塘自村前;向南涉沭河至刘家址坊村西、沭河堤岸为东南角。由此向西经沭河、近东大街二新村前,至坝上村东南为南城垣;由坝上村东南沿西环路东侧至前城子村前为西城垣。实测周长16514米,约合40里。
第二重城垣(内城),建于春秋初年,自西北角孙家村向东,沿王家店子、郭家园至邮电大厦为北城垣;向南经东村至农科所南,为东城垣;农科所向西经刘家菜园村前街至潍徐路为南城垣;由此向北至孙家村为西城垣。周长9500米,约合20里。
第三重(又称汉城),建于春秋时期,至汉城阳王刘章都莒时取正并加固而成。自汽车站前向东至水利局为北城垣;由水利局向南至土产公司仓库为东城垣;由土产公司仓库向西至酒厂南为南城垣;由酒厂南至汽车站前为西城垣。四周系护城河,周长6912米,约合12里。
第四重城垣(又称元城),元至正中马睦火镇莒时,因城大难守,截东北隅为一小土城,周长5里8步。此城东北两面与第三重城垣相重合,西北角在今城阳信用社初;向南至商业委员会为西城垣;由商业委员会向东至城阳医院南为南城垣;四周挖护城河,周长3450米。
莒城设三门,东曰“望海”,南曰“壮仓”,北曰“沙浦”。知州刘好礼导西湖,引黄花水环绕城池。明正德六年知州刘钟刚重修,高二丈二尺,池阔二丈七尺,深一丈三尺五寸。万历27年,知州谷文魁重修,始用砖砌。清顺治三年,知州崔&
重修。十年知州陈崇浩重修。二十四年知州陈德芳重修,南门改为“景泰”。相传北门易名“拱辰”,系知州陈全国重修时所改。乾隆25年绅士陈有蓄捐修,知州赵晋基详准,南门更名“文明”。这次整修,历时一年零两个月,耗银三万零八百两,四周城墙通高二丈五尺,楼橹雉堞一律换新。光绪十年,知州周秉礼重修,民国五年知事周仁寿从家乡溧阳取来蒲苗,在城壕四周栽植,每年以焦蒲所得维修城墙。民国十八年,县长刘麟&
批准在城隍庙前开西城门,与大果街直对,拆公输子庙围墙,并城隍庙大门外旗杆座砖石,移修西门,用拱式发悬洞,城门高九尺宽七尺,又拆除十里堡以东五横桥石板移修西门外新桥两孔,两岸用石铸成码头,下用木桩,共支工料洋2800元整。
文庙,也叫孔庙,孔子庙。南京叫夫子庙。莒州文庙,为昔市时最雄伟的建筑之一,坐落在城中心(今县委大院处)。
文庙始建年代不详,原在莒城东北隅,毁于金季之乱。元至正12年,知州孔原始建。明洪武元年知州赵麟复建,嘉靖22年,知州沈震重修。清顺治4年知州李炳、康熙元年知州韩弘度、雍正13年知州李方膺、乾隆26年知州赵晋基、同治4年知州陈兆庆、光绪10年知州周秉礼等相继重修。
文庙前东南隅原有魁星楼,门前有影壁墙。清雍正13年知州李方膺撤去门外影壁,添建大成坊。文庙第一道门为棂星门,进门首先看到的是半月形水池—泮池。池上有三座石桥。过大成门,迎面就是巍峨壮观的大成殿。大成殿七间,通覆黄瓦,殿脊中央有金色葫芦,太阳照射,闪闪发光,殿前月台下,耸立两座龟驮石碑。龟长3米,宽2米,高1米,雕刻精美,经游人抚摸,龟背光亮不生苔藓。殿中塑孔子坐像,头戴天子礼帽,手执圭板,高约3米,左右两神龛供奉十二哲神位。大成殿后为明伦堂,最后边是崇圣祠,用以讲储经史。
文庙院宇宽敞,殿外东西两庑各12间,列先贤、先儒木主,北头三间,东为乐器库,西为祭器库。南头三间,东为更衣室,西为乡贤祠。泮池两边,东为节孝祠,西为忠义祠。文庙前院,原有一株古槐,粗两围,树干腐烂,内生一棵楸树,直径约30厘米,人称槐抱楸,成为莒州内八景之一。
传说莒州文庙,在康熙大地震时,全部震塌,变成一片废墟。康熙九年,知州张文范捐修。因工程浩大,一时拿不出预算方案,令知州一筹莫展。这时,一位年过花甲的老木工,连夜插制了模型,并以次推算出实用工料数据。开始,有人怀疑,但知州深信不疑。待工程竣工后,方知那老者的预算准确无误。一时广为流传。后来,更演化成“鲁班现身”的神话。说的是当年重修文庙的工程正在进行,忽一日,来了一位年长的木匠师傅,自愿参与施工。工地把头应允之后,那老者每天只顾在边角木料上画线。最后,整个木件建构组装时,这些边角料画出的木楔全都派上了用场。更有一老夫证实,有次请他刮擀面杖,他信手在一根木头的两头画个圆圈,板斧一挥,一根光滑的擀面杖就出来了……
三、文庙前
旧时莒城文庙前,是个摊贩云集的广场。中贯东西长街,位于孔庙正前方(今县委大院前),面积约十数亩,能容千余人。两侧店铺林立,广场中搭有几间布棚,是固定的吃食摊位,另外有说书摊、打鱼鼓的、玩杂技的、耍狗熊的、拉洋片的、及零星叫饭。无论吃的、玩的、听的、看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是县城中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每天自日出到深夜,男女老幼,熙来攘往,络绎不绝,叫卖声此起彼落,热闹非凡。
那时在文庙前做生意的,除有名的几家店铺,如瑞昌、恒裕、异香斋、馥兴园、仁和永浴德池外,多是些小本经营的摊贩,一切摊贩用地,环境维护等,摊主都能自觉遵守规范,人人自重,相处和睦,没有攘夺侵占的事情发生。平时在广场活动的人们,以城里人居多,也有部分进城办事的乡下人,在次打尖(休息吃饭),这里的小吃是很有名气的。
当年文庙前的生意买卖,突出的经营人物有:李老妈妈的大米粥、小豆腐;小喜儿的炖酒;四儿的油粉挑子;徐立功的绿豆丸子;鞠五的面食;大荣的炸油条、卤肴肉;杜全的卤鸡;钱文柱开的饭馆;潘兆奎的羊肉锅;相虎的肉火烧;杨大山的煊饼;邱梅的高桩馒头;史贵的粽子;老黄的糖葫芦、瓜子等。
文庙前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候,是正月。初一到十五,三月十五的庙会和十月的山会等三个时期。此时在广场上活动的人民,除本地居民外,还增加了一些外乡外县来的,当然,地摊也增加了不少,同时,更加添了很多游乐节目,有说书的,玩猴的,玩藏掖的,撮头子的,等等,五花八门。还有一些乞丐,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向摊贩们乞食讨钱,如劈头的、打砖的、打莲花落的等,各种花招不一而足。三十年代初,活跃在文庙前广场的丐帮中,代表人物要数刘品三和王熬了。刘品三,城南关人,能写会画,学识渊博,因疯癫症,沦为乞丐,但他乞讨的对象,多为官绅富户,方法是装疯卖傻,耍无赖。或制造事端,敲竹杠。有次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还骂对方:“神气个屁,连个反手不会打……”王熬,人称小癫汉,他乞食的方法是,专门选择饭摊上最忙的时候,趁顾客低头用餐时,抢夺其食物,撒腿就跑,一面跑,一面往食物上吐唾沫……总之,当年云集文庙前广场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一年四季,为求温饱,各展所长,直到日寇侵华,莒城沦陷,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四、大堂、小堂
莒地,周为莒国,汉为城阳国,隋代始设莒州,自金至清,常领数县。莒城一直是历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旧时的州署,也称州衙或大堂。但莒州州署,在清代一度称小堂。至今,县公安局后的一片地段仍叫小堂后,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莒州州署历代都在文庙西,坐北朝南,十分壮观。明洪武元年,知州赵麟重建,历任递加修茸。中为大堂,前有影壁,后有学署。连同州判衙、州同衙、吏目衙、监狱等,建筑豪华气派。清康熙七年大地震,全部倒塌,一时不能修复,遂借州绅庄御史住宅西首,暂为办公场所。地点在今文化馆后,俗称小堂。康熙56年,庄氏移居,又将东半宅一并借住。乾隆38年,知州覃志京始以“堂庑浅狭,门径迂回,于体不称”(《重修莒志》)为由,捐献自己的官俸,购买小堂前十一户陈姓民居,扩大州署地盘修建了头门、仪门,新建办公室,头门之外,修筑院墙,中为影壁,两旁各有一坊,为出入之路。路稍东,折而南至街口,又树一大牌坊,上书“青徐天键”四字。小堂内,因左广右狭,不对称,便于金龙河东侧(今法院宿舍院),填土筑基,南北31丈5尺,东西宽6丈5尺。建房数间,作为招待客房。
民国5年,知事周仁寿于县公署东院,添修审桥所三间,办公室三间,会客室五间,题曰“退思补过之轩”。
说及“退思补过”,周仁寿作为清末最后一任知州,真还做过一些“退思”之举。周氏治莒之初,面对腐败透顶的封建官场,矢志清廉,自撰楹联于大堂,文曰“除暴安良尽心尽力,贪赃枉法绝子绝孙”。其后,剿匪戮俘太多,难免有轻罪重处之例,民有冤声。就在这时,周之长子名传薪于博山任上暴病而死。小湖村中学生何宝辰遂在两联之末,各贴“未必”、“果然”两字。周得悉后,憬然痛悟,下令不要追究。后来,何宝辰考入省立农业学校,周还亲往致贺,此等“退思补过”之举,作为一名封建官吏而言,已属难能可贵了。
莒州考棚,即旧城阳书院。原在东门里,清道光20年(1841年)知州李舒翘创建于解元坊之西(今公安局院)。光绪13年(1888)知州周秉礼改建考棚。
清代莒州考棚,坐北朝南,二重门。大门外有影壁,二门外为点名棚。进二门,中为甬道,考棚分列东西,编号容千余人,外设巡道。考棚后有讲堂五间,堂后有九间阅卷所。此考棚,北临文昌阁,前有魁星阁,蔚然耸秀,十分壮观。
科举制,始于隋大业初年,确立于盛唐,宋而金元日趋周密,明成化间演化为“八股”科考。按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州县设童子科,考中者称“童生”,取得郡府考试资格。童生参加郡试考中者称痒生(俗称秀才),取得乡试资格。届期参加乡试(省试),考中者头名称“解元”,以下统称举人,取得会试资格。届期参加会试,考取案首者称会元,以下考取者称贡士。全体贡士入殿试(由皇帝主持),考中者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以下统称进士。凡考取进士者皆可入仕。
科举考试的时间定在每年腊月,天气最冷季节。试卷统一印制,密封防伪。点名入考棚时,守门人化装鬼神脸谱,高呼“有恩报恩,有怨报怨”,意在教育人们注重思想品德修养,不要泯灭良心,做伤天害理的事。考生用篮子提挎文房四宝,进棚后,对号入座,人各一间。棚内不设取火盆。“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在此等场合,莒北洛山温砚(寒冬砚池不结冰),便派上了用场。
考棚内不设火盆也是有原因的,明朝天顺七年(1463)12月,北京顺天贡院举行三年一度的会试,各地举人200多人前往应试。由于天气寒冷,贡院各处燃起炭火取暖,考试当中,一盆炭火引燃了一处板壁,引起大火,考生争相逃命,然而考试前为了严格考场秩序,贡院大门以上了大锁,拿钥匙的御史焦显避火逃离,大门打不开,考生被活活烧死96人,余者尽被烧伤,其状惨不忍睹。事后英宗皇帝除将贡院大火责任官员治罪下狱外,又将旨追赠遇难的96名举人为进士,合葬于北京朝阳门外,墓碑为“天下英才合墓”。
六、永丰仓
查康熙《莒州志》“州治平面图”,永丰仓在莒州大堂以西,宝愿寺以东,即今莒州商场大楼后至县府家属院处。雍正《莒州志》载:“永丰仓在旧州治西,仓厅三间,瓦屋十间草房85间,康熙54年知州贾廷谟建,历任增修,额储谷21010石。”
据史料记载,自隋唐时各地方政府都设有义仓、官仓,储备粮食,以备赈灾之需。义仓是以民间乡邑组织“社”为单位,所以又称社仓。由民间各社的社长主持,丰收年份,各户按人口交纳,逢荒歉份则出义仓以救济本社百姓,属民间自储自救的设施。官仓,也叫常平仓,设于路、州官府。在丰收年份,由官府收储粮食,待荒年饥岁减价平粜,其主要作用是平抑粮价。莒州永丰仓始建于何年不可知,最早见于明代,属于官仓,但因官仓粮粟贵入贱出,需要政府财政补贴,难以支撑。至清代,所储粮食,主要由民间交纳,少部分出自犯人纳米赎罪或盐商纳税所得。如乾隆六年(1742),莒州发盐票4600张,每票交谷一石,计4600石,储于常平仓。光绪八年(1842),知州周秉礼劝办积谷8400石,城里官仓存谷1200石,四乡各起社仓分存7200石。光绪26年,岁饥知州葛鹏查旧存仓谷尚余460石,以煮粥赈济,并设局平粜,全数提用。民国二年,县知事周仁寿籴还仓米596石,民国十年粜出,得款存莒城商号,按月息一分四厘计,民国十三年知事周仁寿以仓廒旧址改建初级中学校,仅存西廒仓房五间。民国十五年,知事田立勋随同地丁带征积谷,共收洋78227元,存地方财政管理处。民国十七年,刘桂堂驻莒勒提,十八年间招待杨虎城军队,提用无存。民国24年秋奉省令积谷3009石,拨给灾民口粮1000石,实存2009石……
历代统治阶级设立官仓、义仓,意在以丰养歉,储粮于民,赈灾备荒,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也存在不少弊端。义仓掌管者都是当地豪强户,难免从中捞取好处,农民贫困,也难以按时交纳,所以年月积久,亏损严重,官仓也因管理不善,漏洞百出,难以为继,所以莒之永丰仓,几度衰盛,几度亏盈。
七、养济院
康熙、雍正《莒州志》均在州治图示中,标记着“养济院”在莒城西北隅,城隍庙后,即今县印刷厂宿舍楼后,1938年日寇侵占莒城时,养济院被毁。
莒州养济院始建于何时,不可考。院址一直在城西北角。至清朝后期,曾在南城墙根设分院。养济院是旧社会的一项社会福利设施。该院专收盲人,因而当地俗称“瞎汉院”,院门前的大水汪,也就叫了“瞎汉汪”(现已填平,建印刷厂宿舍楼)。至清末民初,住院盲人,仍由官方每人每月发给大洋十元。作为生活费用。当时的养济院,坐北朝南,有四排平房,分若干单间,收容盲人40余名,是否为莒地盲人的全部不可知,但住院盲人中,男女老幼皆有。设院长一人。院长本身也是盲人。最后一任院长名叫李福斋,入院时是单身汉,当上院长后,很快找了个盲人对象。在院里举行的婚礼,四邻八舍都去祝贺。后来生了二男一女,一家五口,生活过的蛮好。除正常收入外,院长多少还有点外快。主要是在人头费上作手脚。有的老弱院民病死后,院长往往长时间不予申报,上边照拨人头费,院长也就从中克扣了。1938年日寇侵占莒城时,多数盲人逃散,唯李福斋一家,贪恋财产,躲金地窖,被日寇投放燃烧弹全部烧死。
住进养济院的盲人,分两种,一种是会打卦算命的或有演奏技艺的盲人,除享受救济金外,还能外出创收。另一部分是什么也不会的,叫“菜瞎汉”,专靠救济金过日子,生活也就比较清贫。
对于新进院的年轻盲人,院方通过培训班或以师带徒的形式传授技艺。对学员要求甚严,动不动就用竹竿打头。别看盲师傅双目失明,但听觉和其他感官特精灵。面对数名盲众,说打哪个就打哪个,定准打个正着。门外若是走人,听脚步声就能辩清是谁。养济院大门外有一口水井,盲人取水,可手提水罐径直走去,一步不错的投下水罐,提上水来。
民国初年,养济院还发生过一次失窃事件。有一李姓盲人,家中有点地,其兄弟给种着,麦收后,家中将收获的小麦送到院里,存放在住屋缸内。有一天,李某外出,回来一摸,缸中麦子不翼而飞,原来头天晚上,被一滕姓盲人偷走,放在了城墙的洞中……看来,养济院在管理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疏漏的。
第二节& 莒州庙宇
昔有谚云:泰山神多,莒州庙全。据志书记载,清末民初,莒县存庙360余座,庙宇之纷繁,可谓盛极一时。
一、先秦时期的庙宇&
1、关于“鬼巫”之说。郦道元在《水经注·沭水》中引用战国时期的著作《尸子》里的一句话:“莒君好鬼巫而国亡。”说明在春秋至战国初期,建都于今莒城的莒国国君,崇拜鬼神、巫术。而流经莒县境内的沭河,《汉书·地理志》记载为“术水”,应该就是莒国人相信鬼巫之术的左证。根据《莒县志》“文物”卷对“莒城春秋墓”、“于家沟春秋殉人墓”的记载得知,春秋时期,莒国的国君和贵族死后习惯用人和动物做殉葬,也说明这个时期的莒人有信鬼的土俗,统治者死后想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统治人民,而做为殉葬品的被统治者,也情愿死后到另一个世界继续侍候他们的主子。既然“莒君好鬼巫”,那么莒国国君也一定会设立一个可以搞这种迷信活动的场所,这个场所应该就是后来专供信奉者祭祀之用的庙的原始建筑。另据《汉书·郊祀志》记载:有个名叫勇之的越地人说:“越地人有信鬼的土俗。从前东瓯王敬鬼,活到一百六十岁。汉武帝听说后,命令越地的巫师建立越式祠庙,筑起祭台,祭祀天帝之神和百鬼。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越地人也有信鬼的土俗,越地祀百鬼时也需先建莒式祠庙。因此,莒地在春秋时期便已建有祭鬼的祠庙。&
2、关于“宗庙”。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处所。&《通典·吉礼》云:“唐虞立五庙。夏氏因之。”可见,宗庙早在夏代之前的唐尧、虞舜时期便已产生。古代统治者对宗庙非常重视,从《礼记·曲礼》中的一段记载便可看出:“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宗庙如此重要,莒国国君不能不修。据《礼记·王制》记载:“王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东汉郑玄注:“此周制”。始封于西周初期的莒子国,虽是小国,但也在诸侯之列,因而也应建有宗庙。又据《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由此断定莒国国都建有宗庙无疑。&
二、汉代祠庙&
汉代莒城,先后建有“高祖庙”和“城阳景王祠”。&
高祖庙是汉高祖刘邦的祠庙。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死后,朝廷“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西汉时期,莒城初为城阳郡治,后为城阳国都,按当时朝廷法令,必定建有高祖庙。&《齐乘·古迹》云:“汉时惟高(祖)庙有神灵,王莽畏而毁之。”可见,莒城内的高祖庙毁于王莽时,由于毁坏年代久远,故址无从查考。&
城阳景王祠是城阳王刘章的祠庙。据《后汉书·光武十王传》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京被封为琅琊王,建都于莒城,“京国中有城阳景王祠”。城阳景王祠的始建时间应在西汉时期,据东汉应劭《存城阳景王祠教》一文:刘章因诛灭吕氏有功,被封为城阳王,建都于莒,刘章死后,“自琅琊、青州六郡,及渤海都邑,乡亭聚落,皆为立祠”。由此推断,城阳景王祠初建时间应在二世共王(刘喜)元年(公元前176年)。毁坏时间约在宋末元初,历经一千多年。元代于钦《齐乘·古迹》载:“城阳景王庙(在)莒州城内……庙久废。”说明元代还有古庙残迹。下文又云:“州署内有古槐,半体如枯槎,而根叶繁茂,相传是章手植。”刘章手植槐现已不存,原位于城阳镇大菓街,城阳景王祠也应在这附近。清代翰林管廷鹗有诗:“宿草牛眠燕将垒,古槐鸦噪景王祠。”也说古槐与景王祠相距较近。&
三、晋代以后的佛教寺庙&
佛教于晋代传入莒县,《高僧传》记载了东晋太元间的莒籍高僧竺法汰,但这时莒地有无寺庙却无史料可查。&
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为逃避赋税和兵役,许多穷人家的子女出家做僧尼,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孝文帝时期,“四方诸寺六千四百七十八,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佛教空前兴盛。这一时期莒县也建有许多寺庙,据志书记载,浮来山定林寺,檀特山善寂寺,东莞宁泰寺,黄埠寿圣寺,后仲固大宁寺,均系这一时期建筑。&
隋代,莒县建有宝愿寺、玄武庵,宝愿寺在今县府西侧,玄武庵在今东莞镇玄武庵村。&
到了唐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对佛教的排斥(时任刑部侍郎的大文学家韩愈因上《论佛骨表》而遭贬)。许多大臣利用道教来排斥佛教,但由于唐朝皇帝对佛教的虔诚信奉,使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历史名僧,如玄奘、僧一行等。佛教寺庙遍布全国各地,据《旧唐书·武宗纪》载:“大凡寺四千六百,兰若(佛教寺院)四万,僧尼二十六万五百。”莒县在这一时期的佛教寺庙,载于志书的有:省堂寺,在陈村(清代属莒,今属安邱县);净土寺,在棋山;集卢山寺,一名明额寺,在今五莲县境内卢山前(清代属莒);佛塔寺,在北汶。未见记载的寺庙应该还有许多。&
唐代之后,佛教对国人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撰写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旧唐书》,在“方技列传”中收录了六位知名高僧。宋代《太平御览》一书,以“释部”六卷介绍佛教及高僧,并将其列在“道部”之前。正是由于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使佛教寺庙的建筑之风,愈演愈烈。据《莒县志》“风俗&·&宗教”卷记载:“至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莒地禅宗已分成‘临济’与‘曹洞别支贾菩萨’两大派别,‘临济派’时有寺院72所,‘曹洞别支贾菩萨派’有寺院15所”。莒地佛教寺庙之盛状,可见一斑。&
元、明、清三代,莒地不断建有新的佛教寺庙,并且对旧的佛教寺庙不断修整,《重修莒志·文献志》已有详细记载,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四、其他庙宇&
1、道观。道教最早传入莒县时间无史料可考。据《旧唐书》记载:道士赵归真向唐武宗举荐,“罗浮道士邓元起有长年之术,帝遣中使迎之,繇是(从此)与衡山道士刘玄靖及归真胶固排毁释氏(即佛教),而拆寺之请行焉”。正是由于唐代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利用道教排毁佛教的斗争,使这一时期的道观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据《莒县志》记载:唐代永徽年间至五代残唐时期,道观已遍及全县。至民国时期,仅莒城内就有道观20余处。&
2、儒教庙宇。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针,从此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正是由于封建统治的需要,以及历代学子对孔子的崇拜,莒地曾修建过许多儒教庙宇。&
文庙,即孔庙。莒城文庙在宋代之前即已修建,初建时间无考。据《重修莒志》记载:“毁于金季之乱。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知州孔源始建。”此处所谓“始建”,应是毁后重建。后又多次扩建维修,民国时期称“孔子庙”。位于今县府西南。&
莒城的儒教庙宇还有:文昌宫、崇圣祠、魁星阁、二贤祠等,这些庙宇是众多学子们在科举道路上的精神寄托。&
3、为扶正压邪,提倡忠义,莒城内曾建有关岳庙(也称武庙)。为表彰贞女、节妇,灌输封建夫权思想,莒城内曾建有节烈祠。为保农业丰收,祈求风调雨顺,免除灾害,莒城内曾建有龙王庙,八蜡庙,雹泉庙,三官庙。医药界建有药王庙,手工业界建有鲁班庙。各种庙门,不可尽举。
一、宝愿寺
宝愿寺是古莒众多坛、观、寺、庙中的佼佼者。占地约10000平方米。因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当地人称为“大寺”。
《重修莒志》载:“隋大业初岁,高僧昙观剃度于此。”又载:“其三门石柱上&
有唐尉迟敬德监修”等。
1980年在宝愿寺旧址出土“四面刻经碑”一方,佛座一块,均为石灰岩质。“四面刻经碑”即四面刻有经文,纪年为“大隋开皇16年岁次甲申三月十日(596)”。佛座呈八面形,每面刻一龛,龛内高浮雕一制约伎乐天。考其雕刻风格,与技法,应是隋唐遗物无疑。
昔日宝愿寺,坐北朝南,门前有汉刘章手植槐,北靠金龙河,东有永丰仓,西临城隍庙。因其历代修茸扩建,故该寺为崇垣重门,殿冲霄汉,门接星斗,巨阁巍巍,牙檐高啄,翼以两庑。殿内诸神如生,院中碑石林立,&
柏参天,盛暑凉气袭人。三桥九曲,回旋诸殿,僧徒百余,香火不断。
宝愿寺历经两千余载沧桑世变,几经兴衰。至明成化元年(1465)主僧知和致力营建,三年(1467)铸铜佛千尊,皆栩栩如生。越十余载而建千佛阁,阁上千佛饰之以金;阁下罗汉五百皆妙手彩绘。二十一年(1485)铸大悲观音一尊,高丈五,重2000斤。
嘉靖8年(1529),州人徐子铭倡修宝愿寺,知州刘鲸率先捐资,僧人宗明,八方谋缘,筹资万缗,经年余功成,方达寺之最大规模。《重修莒志》载:“沙门之胜概,吾莒之伟观,无逾如此。”
崇祯十年(1639),知州葛遇朝创建法云阁,寺之壮伟更胜昔时。从僧舍面积与寺遗二十印大锅推断,此时,居寺僧侣不下百余人。昔因壬午之难(崇祯15年清兵屠莒),半为焦土,僧众亡徙……
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日大地震,古殿皆圯,满目怆然,宝愿寺唯剩高阁。康熙十六年(1677),知州张文范重修,限于财力,未复旧观,僧侣仅存十余人。咸丰、同治间战乱,乡民入寺避乱,古树被伐。光绪十九年(1893),知州张承燮依千佛阁残址改建正殿三楹,大门左右铸铁象二尊,高丈五,重万斤,建厅两座供之,人称“铁法神‘。
民国十八年(1929),佛殿改建学校,所存铜佛三尊及大悲观音移于漏厄湖畔观音堂。中学院内遗有嘉靖铸钟一具,悬于钟楼。此钟重5000斤。日寇侵莒时司令部即设在宝愿寺,所存铜钟、铜佛均被劫走,“铁法神”也被毁于军需。一座古刹名寺就此消失了。
二、八蜡庙
雍正《莒州志》载:“八蜡庙在城隍庙前(即今天泰面粉厂前院)”。而文庙西,州同衙前还有一座刘猛将军庙。这两座庙内,所祀为同一神灵—即驱除虫害、捍灾御患之神。人们希望乞借神灵的护佑,以保岁岁平安。
八蜡,本是周代每年农事完毕后,在农历腊月举行的祭祀名称。八蜡之神,有不同的解说:一是水鸟&
。据史书记载,绍兴26年(1156)金朝安徽江苏一带,即将秋收时,忽然“蝗虫大起”,不几天,有一种叫鹫的水鸟成千上万,啄食蝗虫。不过十来日,“蝗无孑遗,岁以大熟”。二说是刘猛将军。传说“虫鱼皆蜡神所管,只需向刘猛将军处烧香求祷,便可无恙”。这位刘猛将军并非姓刘名猛,而是一位姓刘的猛将军。传说这位将军名叫刘&
,系南宋初年抗金名将。甘肃静宁人。他曾统帅八字军打破金兀术的铁浮图和拐子马,取得赫赫战果,但却奉命撤回,受奸相秦绘排挤,被夺去军权,当了地方官。刘崎在任上,整顿田亩,治理水患,为百姓作了不少好事,最终忧愤而死。南宋景定四年(1263),封刘崎为扬威侯,天曾猛将之神,敕书除蝗。
中国是个农业国,古代要靠天吃饭,蝗虫是农业的一个大敌,当时,人们对蝗虫无能为力,只好乞灵于驱蝗神刘猛将军。莒地旧俗,农历正月十三日为刘猛将军诞辰,除官府致祭外,民间还举行热闹的迎神赛会(俗称八蜡庙会)。在漏厄湖北面的广场上,举办唱戏、杂技等游乐活动。参加庙会的摊贩中,除吃食、玩灵摊主外。另有防治粮菜虫害的农药。不过那时的农用药物,绝无化工类药品,全是苦树皮、王皇架、除虫菊之类,有的已加工成粉末状,无论用到粮棉蔬菜上,都不会遗留残毒,更不致造成环境污染。
旧时,虔诚的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神明,灾害还是连年不断。如今,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起来的人们,坚信人定胜天之理,不靠神明靠科学,年年都是好收成。不过,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就是搞那么一番八蜡庙会活动,也不至于象郑保荣打“风婆子”那样害人环害己了。
郑保荣是清末州衙的衙役头,莒城东街人,有一年,正当谷子鼓泡最怕风吹的时候,东南风日夜不息,越刮越急,作为民之父母的知州周仁寿心中焦躁不安,就命郑保荣去庙内将“风婆子”(主管刮风的神)塑像砸个粉碎。郑保荣战战兢兢地执行罢知州的命令,当时吓得摊倒在地,久病不起,直到周大老爷下令为“风婆神”重塑金身,方得痊愈。一时被传为笑柄。
三、三元庙
《重修莒志》载:“三元庙,在南门里,明万历十五年,守御所千户侯俸创建,清康熙十二年重修。”
三元庙内供奉三元大帝,亦称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道教宣称三官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三官信仰本源于原始宗教中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因道教将三官的诞辰日说成是三元日,即上元日农历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故三官大帝又作“三元大帝”。
莒州三元庙在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大地震时,全部倒塌,事隔五年,重修三元庙,请莒城文人张孔招撰写碑文,以记其功。这位张文人在撰文时,对重修庙宇事,只一笔带过,而重点记述了五年前的大地震情况,留下一份珍贵的地震资料。今将“重修三元庙并装塑神像碑记”原文释译如下:“老天不喜欢莒州这地方,已三十年了,旱灾、蝗虫、水灾连年不断。壬午年(1642)又遭兵乱,几乎没有生存的人了,又加上盗贼四起,不得安宁,使莒成了一片荒芜之地。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女神大怒而地震,天塌地陷,霹雷四起,象大鹏击水,似共工头触不周山,转眼间,高楼大厦、民房草屋、官堂衙门、神像庙宇,全为一片废墟,砸死的尸体横三竖四约二万有余。大地如同翻了船,又好比打水的秤杆上下起落。地面有的震裂成深沟,有的冒水旋成渊子;地声所到的地方,河水飞扬,寒冷似冰;地震喷沙堵塞了水井;大地倾斜歪倒了树木,连群山也崩塌滑落了。活着的人都逃到了高地山坡,搭起了茅草棚,用以遮风挡雨,到当地的农历十月才盖屋烧火做饭。但人们对房屋非常害怕,好比野兽对陷阱和兽网一样,一进屋吓得心跳如棍捣。自大地震后,四年多小震不断。”
“南门外原三元庙被震塌,神像也凄凉的暴露在外。人们害怕灾祸再度降临,向神像祈祷保佑,比过去更加迫切。心想,我们和神像同遭苦难,怎能忍心看着它剥蚀脱落呢?从前,人们才有简陋的房子,就为神像建造庙宇,衣服破烂不全时便先为庙宇刷墙彩绘。如今,三元庙经重新修整,焕然一新,人们对三元大帝更加崇敬。道士苗和安,在欢庆工程竣工之时,求我撰写碑文。我回想起大地震的惨景,十分悲伤,所以简单写修整庙宇的功绩,而详细记述地震的灾情,使以后搜集地震文献资料的人,据此可知,我们莒地曾遭过严重灾难,一切都是重新建造的。”
“康熙十二年二月立”
四、朝元宫
莒城东南隅(今莒州商贸中心前),旧有朝元宫,创建不知何代,据《重修莒志》载:“金季张仙公&
真于此。明天启元年重修,清康熙16年知州张文范重修,道光五年善人朱乾重修。”
据断残碑考证:朝元宫为明代宏治年间重修,嗣后屡经修茸,至道光8五年止。经数十年风雨推残,庙宇倾巳,正殿基址仅存,东西两庑亦半就倒塌。清道光五年,莒城善人朱乾带头募捐重修,先将东西两庑六间、山门三间重修,第二年,又将殿三楹重修。庙貌重新,与文武各庙并垂而不朽。光绪22年重修,民国18年毁。
朝元宫系道教宫殿,正殿祀三清,东殿祀八仙,西殿祀九星。“三清”为道教最高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就是人们熟悉的太上老君,即老子。“三清”,有时有指这三位天尊所居的三清天、三清境。朝元,即朝拜原始天尊。因唐朝皇帝提倡道教,尊孔子、李耳为远祖,奉为“玄元皇帝”。道观中,老子被奉为主神,故朝谒玄元皇帝老子,亦可称“朝元”。
朝元宫中所供祀的八仙为:李铁拐、钟汉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所祀九星为:水、木、金、火、土、日、月、罗喉(或称蚀星)和计都(或称彗星)。各星神也都有特定的形象,如金星—即太白金星,为老态龙钟、鹤发童颜的男性神仙。
宋代,莒州朝元宫内,住着一位永寿真人张仙公,日照人,兄弟五人,公居四,十岁即知慕道,十四岁来莒朝元宫修道。至绍定元年(1228)元旦,忽白鹤绕厅,清风飘洒,如闻天籁仙乐。东方既白,那仙鹤降落朝元宫前一座小石桥旁,人们纷纷跑去围观,驱之不飞,好似通晓人意。一会儿,张仙公走出朝元宫大门,直奔仙鹤身边,那仙鹤频频点头,如逢故友,张仙公往鹤背一跨,只件那仙鹤向前紧跑几步,展开双翼,腾空而去。众人一时惊愕,不知所措。唯仙公兄嫂挥臂高呼“吾弟何时再回呀?”但闻空中传来“每年清明三月三,升仙桥上遥相见”的回音。打那以后,人们把朝元宫前的这座小桥叫做升仙桥,成为莒州“内八景”之一。元大德五年(1302)道教信徒张德安发起,在朝元宫之西建张仙公祠并勒石记之。
五、马神庙
马神庙在莒城东北隅(今县水利局院前),城里上了年纪的人至今还管这块地面叫“马神庙子”。
真是“泰山神全,不如莒州庙全”。什么庙都好修,什么神都好供。干嘛修个“马神庙”供马神呢?原来,早先年,这马神,还是挺有讲究的。
建马神庙供马神的信仰,源自原始宗教的动物崇拜,我国古代神话中,有许多动物神和由动物演化的半人半动物的神灵,如马、牛、羊、猪等。这些经驯化后的动物,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保证。之后,正如费尔巴哈所说:“人之所以为人,要依靠动物;而人的生命和存在所依靠的东西,对于人来说就是神。”以马为例,在《山海经》里的神灵们常被描绘成或“人面马身”,或“马身而龙首”的神怪。
马最初的用途是以其血肉供人充饥的,以后,主要用来耕作、骑乘、运输和征战,成了人们的“左膀右臂”。所以远在周代,官方就规定了四时祭马神的的制度。春天祭马祖,夏天祭先牧神,秋天祭马社神,冬天祭马步神。一年四季各有所祭之神,意在祈祷诸神以为之助,使马繁衍旺盛。
隋唐宋辽历代都有官方祭祀马神的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对马神更是情有独钟。传说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朱被打败,独骑至天桥,面临陡壁绝壑,前无进路,后有追兵,正在危机之时,那白马化作虹桥,朱元璋从容而过。因此,朱元璋登基之后,特别敬重马神,命太仆寺主持官祭祀马祖诸神。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马上命令在莲花池建马神祠,由官方礼祭。由于统治集团的提倡,民间也很流行马神信仰,马神庙遍布各地。特别要提到的是明代的马政。明代的徭役中,有一项是编民养马。由官牧改为户养,马户养马,瘦了死了,甚至到期不怀驹,都得受罚。再加上公差胥吏敲诈勒索,马海们苦不堪言。因此,马户们祭拜马神,乞求马神护佑自家养的马健壮,以期顺利交差。
到清代祭马神、马王的风俗,兴盛不衰,而且还规定了祭日: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当时,“凡营伍及武职,有马差者,畜养车马者,均于二十三日,以羊祭之。”这一天,马车夫向乘客漫天要价,高出平日的几倍,名曰“吃福钱”。
六、莒乡牌坊
莒地“毗邻邹鲁,民风淳厚”(《
重修莒志》)历来注重褒扬节孝廉全的妇女典型。但是,说白了,就是莒地距孔孟之乡较近,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较深,而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处在最底层、深受三权(夫权、族权、神权)迫害的妇女。他们恪守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信条,有的以身殉节,有的年方二八,刚刚订婚,因未婚丈夫亡故,即立誓终生不嫁。当时的族人,或官绅将其树为典型,奉为楷模,报经朝廷批准,在街道要冲,立牌坊表彰。
查莒地乡间牌坊,主要有:王贵妻刘氏节孝坊,在茅埠村;诰授奉政大夫张遵策妻李氏节孝坊,在店子集;王绘成妻节孝坊,在狮子门口;痒生史可序妻马氏节孝坊,在史家庄子;盛公诠妻张氏节孝坊,在垛水庄子;来文彬妻严氏节孝坊,在李家官庄;赵资妻宋氏节孝坊,在罗米庄……
每一座节孝牌坊,都铭记着一段悲壮的故事,令人慨叹。就说罗米庄赵资妻—宋氏节孝坊吧!
宋氏,系宋耀光之女,16岁家给赵资为妻,为人温顺谦恭,善良勤谨,孝敬公婆,兄弟、邻里和睦相处。结婚第11年(宋氏27岁),丈夫赵资患病身亡,宋氏痛不欲生,后在亲人、邻居的劝慰下,稍为镇静,遂将自己的衣服、财务悉数分送给兄嫂、弟媳,家计托付公爹及夫兄赵慎……众人察觉其有从夫而归之意,日夜聚守。过了三天,趁夜深人静,众人熟睡之时,宋氏悄悄悬梁自尽。宋氏死后,以赵慎之子赵淑佐为继子,乾隆46年(1782)奉旨旌表,入节孝祠,并于赵资故里罗米庄街建节孝坊。
第三节& 莒州内八景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莒州不仅人文渊源深厚,而且形成了一系列历史和人文景观,一步三孔桥、邋遢张墓、槐抱楸、灰打墙、乐毅垒、国士桥、刘章手植槐、升仙桥号称“莒州内八景”。但是,沧海桑田,随着历史的变迁,莒州内八景几无所存。
一、一步三孔桥
提起莒州内八景,没有不知道一步三孔桥的。但要问具体景观,却往往一句话:“不就是一块石板上凿上三个孔吗?”
一步三孔桥在莒城西大街通往瞎汉汪的胡同口,实际是一个下水道口。桥下面是一条从金龙河到瞎汉汪的石砌暗渠。一步三孔桥用青石板凿成,长约一米,宽一米,厚30厘米,中间并排凿上三个长方形孔洞,立于胡同口。人们若横过桥面,只需迈动一步,就可跨越三孔桥。要说此桥有何特点的话,除小巧玲珑外,安放的角度很有讲究。三孔桥本来起铁篦子的作用,大水漫街时,保证泻水畅通,又能阻拦杂物入渠,且不致淤塞。它的作用果然发挥的很好。后来,在整修街巷、疏通水道时,将桥板取出重放,结果,不是泻水不畅,就是空洞淤塞,人们干脆把它埋到了地下。
民国初年,莒人周兴南,为再现这一莒地人文景观,曾在桥侧立一石碑,上书“一步三孔桥”。可惜,随着岁月的流失,如今这一石碑已不知去向了。
一步三孔桥创修的年代,已不可考。传说,此桥的修建与西大街的张氏节孝坊有关。居住在西大街、辛庄子、小湖等村的张氏家族,本是明代世袭千户侯张氏的后裔。张千户原籍河北枣强县,因有军功,被封于莒,带兵驻守在城北隅,即如今的前营、后营。后来张千户带兵南征,全军覆没,其两个儿子袭功继位,日子虽殷实,但当年的显赫地位已风光不再。至清嘉庆25年,张节妇立牌坊时,虽有朝廷圣旨,但人们已不甚敬畏。先是在牌坊选址上设置障碍,后在施工中无事生非。运石料的车辆已进北门,有人仍纠众阻拦。当时,金龙河的水正好爆满时,过西大街,溢西城壕。西大街路面的泥泞难行可想而知。人们提出条件,要建节孝坊,必修下水渠。张氏只好答应。这条下水暗渠长约200米,深1.5米,全用石砌封顶,耗费巨大。好在,由张节妇的小叔子亲自监工,工程还是如期完成了。为了解决西大街的流水下泄,便在通往瞎汉汪的胡同头留一下水口,安放三孔桥,,既防人畜跌落又起挡淤防塞之功效。因而留下这世代相传的一道风景。
二、邋遢张墓
邋遢张墓是莒州八景之一,在漏厄湖畔。这里原先有座火神庙,因邋遢张在庙中坐化,人们就在此为他筑了座坟墓。
邋遢张墓呈圆锥形,底部为砖砌,高约一米,上部用土培尖。砖砌底座中,留一孔洞,观者躬身侧耳细听,能听到“嗡嗡”的响声。据说,这是张真人显灵。倘在晴日傍晚,可见墓内发出一缕微弱的亮光,传说是墓内的长明灯。
邋遢张,姓张,名全,又名君实,号三丰,别号拉腿张,俗称邋遢张。《雍正莒州志》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明洪武年间,应化度世,至嘉隆之际,出没于莒,仙迹甚多,不能备载。唯志其《咏扬州琼花观》一诗曰:琼枝玉树属仙家,未识人间有此花。清致不沾凡雨露,高标犹带古烟霞。历年既久何曾老,举世无双莫并夸。便欲载回天上去,拟从博望借云槎。”
传说张三丰初来莒时,认大果街一张姓夫妇为兄嫂,过着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农家生活。后来,嫂子嫌他懒,就把他撵到火神庙里居住。有一次,嫂子没好气的说:“你不去拾柴,再做饭烧你的腿呀?”邋遢张二话没说,就把腿伸到锅底下,点火燃烧起来。嫂子一看急了,赶忙拉开,扶他上床。不料,床面“咣啷”一声落地,原来床腿已被烧焦。打那以后,嫂子知他身手不凡,也就不再责怪他了。
有一年麦收季节,许多人家先后来到张家,要雇邋遢张帮着割麦。邋遢张都一一应下。嫂子劝他不要应那么多主,怕误了人家的事。但到第二天,各家的麦田里都有邋遢张的身影。嫂子回家一看,邋遢张还在睡觉呢!打那以后,邋遢张的名声越来越大。唯独关东一个油店老板不服,背地里还说邋遢张的坏话。有一天,邋遢张听说这油店老板常以油品短斤少两坑骗顾客,就端着个油灯到店里打油。进门后,对老板说:“给你二两银子,打满一灯油行吗?”店老板说:“不用二两,只需一两银子,保你灯满。”于是吩咐店小二,操起提端,往灯中加油,眼看着油缸干了一个又一个,而灯中的油却不见多。最后,店老板自知得罪了张仙人,便伏身叩头谢罪。直到邋遢张坐化后若干年,这盏油灯还在其墓中长明不灭,成为一道奇景。
三、槐抱楸
文庙前院,原有一株古槐,粗两围,树干腐烂,内生一棵楸树,直径约30厘米,人称槐抱楸,成为莒州内八景之一。
文庙,也叫孔庙,孔子庙。南京叫夫子庙。莒州文庙,为昔市时最雄伟的建筑之一,坐落在城中心(今县委大院处)。
文庙始建年代不详,原在莒城东北隅,毁于金季之乱。元至正12年,知州孔原始建。明洪武元年知州赵麟复建,嘉靖22年,知州沈震重修。清顺治4年知州李炳、康熙元年知州韩弘度、雍正13年知州李方膺、乾隆26年知州赵晋基、同治4年知州陈兆庆、光绪10年知州周秉礼等相继重修。
文庙前东南隅原有魁星楼,门前有影壁墙。清雍正13年知州李方膺撤去门外影壁,添建大成坊。文庙第一道门为棂星门,进门首先看到的是半月形水池—泮池。池上有三座石桥。过大成门,迎面就是巍峨壮观的大成殿。大成殿七间,通覆黄瓦,殿脊中央有金色葫芦,太阳照射,闪闪发光,殿前月台下,耸立两座龟驮石碑。龟长3米,宽2米,高1米,雕刻精美,经游人抚摸,龟背光亮不生苔藓。殿中塑孔子坐像,头戴天子礼帽,手执圭板,高约3米,左右两神龛供奉十二哲神位。大成殿后为明伦堂,最后边是崇圣祠,用以讲储经史。
文庙院宇宽敞,殿外东西两庑各12间,列先贤、先儒木主,北头三间,东为乐器库,西为祭器库。南头三间,东为更衣室,西为乡贤祠。泮池两边,东为节孝祠,西为忠义祠。文庙前院,原有一株古槐,粗两围,树干腐烂,内生一棵楸树,直径约30厘米,人称槐抱楸,成为莒州内八景之一。
四、灰打墙
灰打墙是莒州内八景之一,但多数人说不清它的确切位置。有说是文庙后、金龙河南“斩龟剑”墙的,有说是文庙前影壁墙街之影壁墙的,其实都不对。灰打墙,指的是城南门里,二道门西侧至瓮城西角的一段旧城墙。
莒城三重(或说四重),最内一道城墙,是元代至正中参政马睦火镇守莒时,因嫌城太不易守,遂截取城之东北隅建一小土城,周长五里八十步。城东、北两面与原城垣相重合。西北角从今城阳信用社向南至商委为西城墙。自商委往东至今城阳医院南为南城墙。原城墙高二丈二尺,厚二丈。城墙外挖护城河一周,池宽二丈七尺,深一丈三尺五寸。城设三门,东门叫望海(因东有黄海),北门叫沙浦(城外为古河道。清顺治年间,莒守陈全国改名拱辰门),南门叫文明门。明万历25年,知州谷文魁重修城池,始用青砖垒砌城墙。
莒城南门,瓮城内为二道城门,有三个门口,正门向南,东西两侧门相对。正门西侧一段城墙,至清代,不知是因年久失修,青砖脱落,还是当初此段城墙没砌砖,只见三合土墙面,自上而下被冲成沟沟壑壑,顽皮的孩子,可用两手作支撑,顺沟从城墙上滑下去。墙为黑灰色,远望像用草木灰打的。近看,墙皮挂一层腐烂的草木灰,仔细观察,连麦秸草骨节也能分辨出来。这说明,当年打墙时,人们用木板作夹,内填混合粘土,为防干裂,故意在土中掺放麦草,年深日久,墙皮的麦草腐烂,变为草木灰状,人们便叫它“灰打墙”。
莒城南门旧址,在今供销大厦西,城阳路南首。有趣的是,原名文明门,如今又在城阳路建文明一条街。过去的莒城南门,是最气派的一座城门。所以莒城自古不开西门,仅留东、南、北三门。其实,好长时间,是“其城三重,并悉崇峻,唯南开一门”。(《重修莒志》)清末民初,最后一位莒知州周仁寿离莒时,出周衙,过大果街顶,来到南城门,沿途两侧摆满各商号的桌子,南门内外跑着一片送行的百姓。人们请求周大老爷留句话。周仁寿略加思索,站在文明门口说了一句话:“各人对待您的老的,要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来,这位旧官仔,还是注重孝敬老人这一传统美德的,难怪如今讲文明,树新风,就有“尊老爱幼”一项内容呢!
五、乐毅垒
莒城东南约3里处原有一堆像小山似的巨石,称作“乐毅垒”。公元前284年,燕昭王采纳了乐毅的建议,集结楚、韩、赵、魏、燕五国兵力,以乐毅为大将攻伐齐国,攻取齐七十余城,齐国都城临淄也陷落,唯莒、即墨未被攻破,当时齐湣王只身到莒避难。乐毅率大军包围莒城,并在城东南方用巨石垒筑高台以观察城内情况。这场战争后来在莒与即墨一带发生逆转,战争的硝烟很快散尽,但“乐毅垒”却留了下来,与古老的城墙默默相对注视了几千年。正像后人诗句写的那样:“古城东望草萋萋,未许长河限马蹄。负郭千廛成壁垒,提封千里卷青齐。霞明远树惊烽火,风动寒涛忆鼓鼙。往事已醒蕉鹿梦,空余残址对流澌。”
六、国士桥
莒城城垣外部和子城系周至汉代所建,今之莒城垣是元代缩城,明代砌之以砖,因而有“三撙莒城”之说。“国士桥”原位于护城河上,为长6米、宽3米许的石砌五孔桥,上世纪七十年代拆除。桥西侧有古碑两方,卧碑为唐代所立,立碑为明代遗物。在两方碑的稍南方还有一石碑,正面隶书“国士桥”三字,为清康熙元年(1662年)知州韩弘度所立,石碑阴刻则讲述了一段远古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个叫柱厉叔的人在莒国为官,他忠君爱国,智深虑远,但国君敖公昏聩,于是他愤而离莒,到一孤岛上居住,过着“夏用菱芡充饥、冬以橡栗为食”的孤苦生活。后来敖公果然国破人亡,厉叔听说后,要回去以死殉君报国。好友劝道:“为何要为他而死呢?”厉叔说:“我今去以身殉国,以此警劝后世那些不识贤臣、类似敖公的国君,让他们再不要重蹈误国之辙了。”厉叔毅然回归莒国,他站在五孔桥上,见城郭依旧,物是人非,阎闾破败,满目荒凉,不禁怆然泪下,便纵身跳到桥下溺水自尽了。后人推崇厉叔的高风亮节,便称誉他为“国士”,立碑以志,并将他殉国处的五孔桥易名为“国士桥”。清朝初年,大诗人王渔洋即景生情,还为柱厉叔一掬伤心之泪,他作怀古诗道:“国士桥边水,千年恨未穷。如闻柱厉叔,死报莒敖公。”
七、刘章手植槐
刘章作为第一代城阳王,莅莒之时,亲手在城阳王宫花园(位置在内城中部稍偏北,今县第一粮店东南约20米,其西南50米是漏厄湖。)栽植古槐一棵,以示纪念,至今已两千余年,《重修莒志》载:“州内有古槐,半体如枯,枝叶敷茂,相传刘章手植。”
可惜,因阻碍交通,1976年被毁。两千余年的古槐,至今人们记忆犹新,仍惯称此地为“老槐树底”。
八、升仙桥
宋代,莒州朝元宫内,住着一位永寿真人张仙公,日照人,兄弟五人,公居四,十岁即知慕道,十四岁来莒朝元宫修道。至绍定元年(1228)元旦,忽白鹤绕厅,清风飘洒,如闻天籁仙乐。东方既白,那仙鹤降落朝元宫前一座小石桥旁,人们纷纷跑去围观,驱之不飞,好似通晓人意。一会儿,张仙公走出朝元宫大门,直奔仙鹤身边,那仙鹤频频点头,如逢故友,张仙公往鹤背一跨,只件那仙鹤向前紧跑几步,展开双翼,腾空而去。众人一时惊愕,不知所措。唯仙公兄嫂挥臂高呼“吾弟何时再回呀?”但闻空中传来“每年清明三月三,升仙桥上遥相见”的回音。打那以后,人们把朝元宫前的这座小桥叫做升仙桥,成为莒州“内八景”之一。元大德五年(1302)道教信徒张德安发起,在朝元宫之西建张仙公祠并勒石记之。
陵阳河遗址
陵阳河遗址位于莒城东南10公里的陵阳乡大寺村西侧、陵阳河南岸;南至厉家庄村北,西到集西头村。东五里许临寺崮山五峰,西为寺崮山山脚下的平原冲击滩。陵阳河自东而西穿过遗址北部,注入沭河。遗址东西约500米,南北约30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土质为黄褐色,文化层厚1.2米。
陵阳河遗址于1957年洪水暴发后,陵阳乡文书赵明录同志采集到一些石器、陶器。1962年夏天,山东省博物馆王思礼、张学海与莒县文化馆苏兆庆共同进行实地考察,确认其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距今4800年左右。1963年秋山东省博物馆王思礼、唐士和、会同莒县文化馆卢省三等首次进行试掘,清理墓葬10座,出土文物150余件。1977年春,苏兆庆、张安礼再次清理墓葬6座,出土文物120余件。
自日开始,山东省博物馆与莒县文物管理所,对以陵阳河遗址为中心的大朱家村、小朱家村等遗址联合进行大规模发掘。计时近一年,共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墓葬均为东西向,方向偏东南,长方形土坑竖穴。共清理墓葬45座,随葬品2800余件。在这些器物中,红陶所占比例下降,而黑陶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其中的成套酿酒工具等
几项重大发现,在我国原始社会考古发掘中尚属首见。此成套酿酒工具由滤酒漏缸、瓮、尊、盆组成,同时出土的还有大量高柄杯、斛形壶等酒具。大墓中酒具占随葬品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用谷物酿酒技术应当在5000年前就早已开始了。
刻在大口尊上的图象文字,迄至目前,仅陵阳河遗址就有七种类型13个单字。图象文字的重新问世,为考古、古文字、历史、天文等学科所瞩目,为我国汉字的雏型得到了共识。
大汶口文化中唯一发现的一件保存完好制作精美的夹砂褐陶牛角形号,表明墓主人的军事首领身份,对研究原始社会末期氏族组织结构及其变化,具有其他任何器物所不曾有也不能代替的意义和价值。
墓葬规模不一,大墓均有原木组成的葬具,随葬品多寡悬殊,质料优劣有别,贫富分化明显。6号墓长4.5米,宽3.8米,有木&
,随葬品多达206件,而且器形大,质量好,可为同时期墓葬之冠。个别小墓,长仅2米,宽0.80米,随葬品只有7件,且陶质粗劣。大中型墓集中在遗址北部,靠近河床处;小型墓在遗址中部或偏南处,是贫富分化的标志与说明。陵阳河遗址的发掘及其重大发现,对研究我国文字的起源、酿酒技术的发明与发展、针灸医术的发展与应用、军事集权首领的出现具有重大意义,为进一步探寻我国私有制的产生、文明的起源、氏族社会向国家转变都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源。
兹将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重要文物&介绍如下:&
(1)图象文字(
)。中国最早的图形文字是刻在灰陶尊腹部的原始陶文。自1960年以来,在莒县陵阳河、朱家村和杭头三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已先后出土10多种类型20余个单字。此系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文字,是汉字的祖型,可证我国古文字史当在5000年以上。
这是一个将中华文明史上推至5000年的古文字。它来自于莒县陵阳河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大口尊上。上边的圆圈是太阳,中间的半圆是火苗,下边的五个尖是山峰。这是古人在山顶点燃柴禾,举行祭祀太阳的仪式。它反映了古人类对太阳的崇拜。与此文字同时出土的还有下图二十多个文字。这些文字是迄今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图形文字。
(2)褐陶号角。1979年于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夹砂褐陶,形似牛角,制做精细,吹之作响。此号角属考古首次发现,对研究我国原始社会解体和奴隶社会的萌生将是弥足珍贵的物证。
(3)白陶封口。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炊器,1971年出土于陵阳河遗址。夹砂白陶,鸟喙形流口封堵,封口上有许多不规则的锥孔,状同喷头,具有出气、防尘、讲究卫生之功能。
(4)白陶双。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炊器,1977年于陵阳河遗址出土。夹砂白陶质,喇叭口大10.8厘米,鼓腹径粗1.2厘米,高34厘米,形若鸟状,系东夷民族鸟图腾崇拜的物证。
第五节&& 齐长城—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为防止他国入侵,在泰山山脉之阳修筑的长城,是中国目前现存最古老的长城,虽历经二千五百多年风雨沧桑,至今遗迹犹存。
齐长城是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天下的产物,它始建于BC555年以前,后经齐灵公、齐威王增修,至齐宣王时基本完成,随后又进行了全面整修,前后跨越400余年。
齐长城,西起济南长清市店村黄河东岸,(一说西起今济南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岭子头附近)沿泰山和沂山山脉分水岭东至青岛市黄岛区于家河村,西来东去,横跨泰山,连绵千余里(全长618.9公里)。齐长城主要由墙、团城、烽火台、关四部分组成。烽火台是建在大关山顶传递敌情的军事设施,夜间举火为烽、白天放狼烟为燧。团城又称城堡、山寨,是建在关两侧高山顶上的石围墙寨,用以屯兵和观察敌情。关是建在山垭要道上的城门关口,是长城上的出入交通要道。城墙是联结关楼、城堡、烽火台的防御墙。
齐长城的修建,为齐国巩固国防,称霸诸侯发挥了巨大作用。《战国策·秦策》载:“昔者齐,南破荆,中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之君,地广而兵强,战胜攻取,诏令天下,济清河浊,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它与海岱河济共同筑成了齐国边境坚不可推的防线。
齐长城因年代久远历经沧桑,大部分都已损坏,但有些建于僻静险峻地方的长城和一部分后代修过的长城至今保存较为完好,莱芜境内的长城岭上的齐长城至今保存较好,此处齐长城最高处四点二米,厚零点六米,外墙上有排列如齿序的雉堞墙,中有了望孔,顶端有石板檐,檐上有向上渐窄而呈屋脊状的几层压石,外墙的北侧建有站墙,比外墙矮约二米,厚三点六米,是兵士站其上便于作战用的,如遇战事,兵士就躲在外墙后的站墙上,从了望孔观察敌情。敌近,兵士从垛口处放箭、掷石杀伤敌人。敌攀城墙可用戈、矛、剑等兵器杀敌。在外墙的掩护下,可通过站墙道输送武器、物资,调动部队。春秋时期著名的“长勺之战”就发生在莱芜的古长城脚下,并留下了“一鼓作气”的千古佳话。
莒县境内的齐长城遗址位于莒城北50公里,东莞村北2公里处。“它从泰山北岗而东,由穆棱关至太平山、高拓山转入诸城,至胶县入海。莒县境内的长城,位处极北,恰好萁国在它以南。”“遗址多能勘出”的莫过于东莞段,在三代萁国国都、汉代萁县故城东北1公里左右的扬廷山上的遗址,是长城遗址中最清晰、最完好的地段。迄今登山远眺,西见小泰山、穆棱关、峨拘山,东望马耳山、琅琊山和大海,故城址高高隆起,如苍龙腾跃,宛然显目,生色增险,蔚为壮观,令游人流连忘返。
&莒县博物馆
莒县博物馆成立于1976年,位于青年路南端。现博物馆陈列楼始建于1986年,占地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馆藏文物12000余件,一、二、三级文物200余件。其中不少属稀世珍品,与青州、滕州并称山东省三大县级博物馆。1989年对外开放。“莒国文物基本陈列”、“莒县流散文物珍品专题展览”,坚持常年全天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莒国文物陈列”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通过近千件出土文物和大量发掘资料再现了莒地辉煌历史。陵阳河出土的距今约5000年的图象文字、鸟形鬶、牛角形号,其造型生动形象,为同时期其它地区所罕见,并多次出国展览;西大庄西周墓,随葬青铜器数量之多、器形纹饰之精美,更令人惊叹不已;沈刘庄汉墓出土的“亲吻图”,印证了亲吻礼节在我国自古有之,更是引起了游人的极大兴趣。从以上所展示的文物,反映出莒地远古文化的概貌和莒地历史的发展与延续性,显示出了莒之先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以此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和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各学校都以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新入学的学生都要参观博物馆,接受一次“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博物馆还充分利用机动展厅,经常不断地举办临时展览。先后接展了《东方巨人——毛泽东》、《红岩魂》等展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莒县博物馆,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在充分利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成绩显著,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山东省优秀博物馆”、“国防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第七节& 其他墓葬、遗址
莒县境内古代墓葬遗址众多,除已介绍的外,著名的还有以下一些:
位于莒城西10公里,二十里堡的辛庄西。墓高约55米,东西155米,南北150米,北部因取土而致陡峭。墓呈正方形,平地突兀,形若山状,为层层夯土筑成。
莒国是西周的封国之一,计30传,不知为第几代莒子墓。墓在浮来山东北,是浮来山八景之一,邑人张竹溪诗云:“孤冢萧萧峙涧阿,那寻荆棘问铜驼。苔生残鼎无香火,鹤倚古松想玉柯。城阙烟凝寒翠远,旌旗影落碧云多,景王祠宇常邻近,一样消沈感逝波。”
莒县陵阳镇驻地曾出土大口尊上刻有&古文字(大汶口文化)。在镇驻地东北两公里处有两座高大坟墓(群众称大小王坟)。嘉庆《莒州志·古迹》载“官家墓在州东二十里上庄社,二墓对峙,土人犹称官家或汉代王者墓。昔有盗掘者,内得磁马千百随掩之”。陵前为阳,故称陵阳。《莒县志·墓葬篇》载“历代相传为刘章墓”。&
&&&&东为刘章墓。墓封土高60米,东西145米,南北145米,占地21000平方米。墓呈正方型,封土高大,如山突兀,系用当地杂土相筑。刘章墓西500米处有一大封土墓,墓高52米,东西105米,南北92米,总面积9600平方米,相传莒子墓。二墓均在1992年6月12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墓顶初植幼片松,山腰和脚下种植农作物。&
汉城阳王刘章,齐悼惠王次子,齐哀王襄之弟。齐悼惠王刘肥乃汉高祖长子,只因非嫡出,乃高祖昔外妇曹氏所生,未能嗣皇位。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立肥为齐王,食70城。&
惠帝六年(前189年),齐悼惠王刘肥薨。子襄立,是为哀王。哀王三年,刘章到长安入宿卫,被吕后封为朱虚侯,并以吕禄女妻之。时吕后称制,朝中大权皆握吕氏家族手中。年方20、血气方刚的刘章常忿刘氏不得职。有一次入侍吕后燕饮,吕后令刘章为酒吏。刘章向吕后自请说:“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吕后说:“可以。”当大家都饮酒至高兴的时候,刘章进饮歌舞。一会,对吕后说:“请为太后言耕田歌。”吕后说:“顾而父知田耳,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刘章说:“臣知之。”吕后说:“试为我言田意。”刘章说:“深耕禾既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吕后默然无语。随后诸吕中有一人因酒醉而离席起逃,刘章追上,拔剑而斩之。刘章回到席上,对吕后及大家说:“有亡酒一人,臣谨行军法斩之。”吕后及左右大惊。但前已许军法论之,无法责怪刘章。于是,自此以后,诸吕皆畏刘章。朝中大臣皆依刘章,刘氏为益强。&
吕后称制八年而崩,时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将北军;吕产为相国居南军,皆居长安聚兵以威大臣,欲夺刘政权。由于朱虚侯刘章妻乃吕禄之女,所以了解吕后阴谋,于是暗地里派人到齐国报告其父齐王,要求齐王发兵长安以诛诸吕,然后立齐王为帝。刘章在长安与东牟侯兴居及各大臣为内应。于是齐王按刘章谋发兵西击济南。汉朝廷闻知此事,大为惊慌。相国吕产派灌婴将兵以迎战齐兵。时灌婴率军至荥阳屯兵不进,并派使到齐营告谕齐王及诸侯,欲与联合以待吕氏之变而共诛之。齐王听到灌婴这一消息后,立即西取济南郡,并屯兵于齐西,以待灌婴之约。时长安城内的吕禄欲发乱关中,内惮绛侯周勃和朱虚侯刘章等,外畏齐楚兵,又恐灌婴叛之,欲待灌婴兵与齐合而发,正犹豫未决中。&
时太尉周勃与丞相陈平谋使郦寄绐说吕禄交出北军兵权,吕禄信任郦寄绐,以为不欺己,遂解印以兵授太尉。太尉遂将北军,然尚有南军。丞相陈平乃召朱虚侯刘章佐太尉。太尉令朱虚侯监军门。令平阳侯曹窋告卫尉:“毋入相国产殿门。”此时吕产不知吕禄已交出北军兵权,乃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得入,徘徊往来。平阳侯恐弗胜,驰语太尉,太尉乃遣朱虚侯急入宫。朱虚侯请求手下需有兵。太尉便发兵千余人供其使用。朱虚侯带兵入未央宫,见吕产正在廷中。日&饣甫&时分,开始追杀吕产。吕产急逃,时天风大起,因此,吕产的从官大乱,不敢与朱虚侯斗。于是,朱虚侯急追杀吕产于郎中府吏舍厕中。&
朱虚侯已杀吕产,少帝命谒者持节犒劳朱虚侯。朱虚侯欲夺节信,谒者不肯,朱虚侯则从与载,因节信驰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随即返回,急入北军报告太尉。太尉起迎朱虚侯并表示祝贺,对朱虚侯说:“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遂派人分头捕捉吕氏男女,不分老幼尽杀之。吕禄、吕媭、燕王吕通一同被捕杀。遣朱虚侯将诸吕被诛一事报告齐王,令他罢兵回国,灌婴也罢兵荥阳以归。&
&诸吕即诛,诸大臣议立新主,有的提出立齐王为帝,大多数认为:“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钧恶人也,今又立齐王,则复为吕氏。”因代王刘恒是高祖子,年长仁孝宽厚,其母家薄氏谨良。于是就立代王为帝,是为孝文皇帝。&
文帝即位,因朱虚侯刘章诛吕有功,封朱虚侯户二千,银千斤。诛吕之初,曾计划朱虚侯因功大而使赵地尽归朱虚侯为赵王。当文帝即位后得知其初曾欲立齐王为帝,故绌其功。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齐悼惠王子尽封为王。朱虚侯被封为城阳王,都莒(即今莒城)。城阳王刘章自以为失职夺功,乃郁闷不欢,立二年薨(《汉书》说:“年余薨”),谥曰景。历史上称为城阳景王。&
&后人赞曰:“汉遘吕氏之难,安刘功首平勃,然非齐起兵于外,朱虚应于内,汉之为汉,未可知也。乃以微嫌绌章之功,仅割一郡而王之,赏不酬庸,得无失职之恨乎?然章奋起英烈之气,身不恤,妻不顾,辅翼汉室,封之大小,讵以屑意!且章与东牟侯兴居同入宿卫,章与诛诸吕,兴居与诸大臣尊立文帝,许尽以赵地王朱虚,梁地王东牟,既而章封城阳,兴居封济北,其为觖望均耳!济北旋以反诛,而城阳独守臣节,保世传统,与西汉相终,章之遗泽孔长矣,迄今槐荫依然,孙枝郁茂,吊古者每过其下,摩挲流连不能去,曰:此前王所手植也。语云:思其人犹爱其树,岂不信哉!”(《重修莒志》)&
刘章仕莒二年,迄今逾二千余年,留给人们争颂的文物有两件,即古槐和古墓。城阳景王手植槐在浮来路中段,因影响交通,“文革”期间被伐,人们常叹为可惜,能否在原处再植“接班”古槐,以供后人见物咏之。如何保护刘章这座古墓,要它古为今用,应是有关部门值得重视的一大课题
位于莒城西北13里的阎庄镇,海拔232米的玉皇山之阳,三面环山,山上遍植树木,郁郁葱葱。东为平原,城阳王墓就坐落在山巅之上。墓封土高25米,东西65米,南北50米,面积约3200平方米。黄土堆积,夯土筑成。
遗憾的是:在古老文明的莒国大地上,古墓林立,尤其是墓中价值连城的文物,吸引了不少盗墓人贪婪的目光,此处城阳王墓中,就曾于1998年2月出现过盗墓悲剧,其结果是盗墓不成,反而丧身墓中,只好求救于110,将墓中尸体拉出,落了个人财两空,家破人亡的下场。
位于莒城北20公里的洛河安岭村东。墓群坐落在丘陵之上,东西500米,南北2000米。墓群原有数座封土墓,日久年长,取土夷平者甚多,村民称之为“王坟群”。今有封土墓5座,均系夯土筑成。
现有封土墓5座,均系夯土筑成。其一形若山状,气势磅礴,封土高50米,东西130米,南北100米。墓室结构为砖石砌成。属西汉时期。
状元邹惟新墓
位于莒城南1.5公里,城阳邹家庄子村北。墓北依莒城故城垣,东邻沭河,占地1500平方米。墓的土封呈圆形,高约8米,周长100米。墓前墓表、石坊、翁仲、石羊、石虎俱在。墓表呈八菱形,通高3.45米,直径0.46米;石坊通高3.1米,宽2.43米,横楣上有邹氏先茔之门;石虎2件,坐蹲式,通高1.05米,身长1.12米,胸宽0.38米;石羊2件,作跪卧式,通高0.92米,身长1.23米,胸宽0.36米;翁仲2件,通高2米,胸宽0.57米,体厚0.44米分持笏板、宝剑。
邹惟新(约1287~?)
字仲德,城阳镇邹家庄子人。7岁丧父。其母教导有方,从启蒙开始,学习非常用功。元皇庆二年(1313年)考取乡贡进士。任沂水、日照等县儒学教谕,后任松州学正。惟新在任职期间,仍刻苦进取。于延?啥?年
考中“进士第一”。后被任命为承事郎潍州同知。由于政绩卓著,被越级提拔为奉议大夫襄阳营田提举,但没上任,辞官回家侍母。其母高寿90而终后,被起复为沂州知州。继被提拔为亚中大夫同佥太常礼仪院事。
莒城北门外(今县图书馆后),旧有巨大土墩,人称“好汉莹”,长眠百余名明末为守莒城壮烈捐躯的好汉。
明朝最后一任莒知州,名叫景淑范,山西蒲州举人,景知州于崇祯14年(1641)正月,冒烽烟单骑莅莒赴任。到任后,即大刀阔斧整顿衙风,奖掖勤政胥吏,清仓核资,开仓平价粜粮,首先赈济城郊饥民。不到半年,形势趋于安定,社会秩序大有好转。可惜,腐败的明王朝,气数已尽,即使出那么个把廉吏清官,也无力回天。同年冬,满军兵临北境,马放穆棱关。景知州闻警,奔走呼号,号召民众戮力同心,筑寨抗满。此时,莒州城内,仅有何把总用兵百余名,另有城内痒生杜李(明进士杜其初之子,女诗人纪映淮之夫)等,募集民壮、义勇、武士计二百余人,联合布阵守城。景与何、杜组成临时指挥部,日夜于城墙巡回督阵,誓与莒城共存亡。岁末最后一天,兵临城下,守城义勇,奋起抗敌,相持三日,终因寡不敌众,于年后农历正月初三日,城破军溃,守城勇士全部壮烈牺牲,总指挥景、何、杜三人也被俘,宁死不屈,于北门外国士桥畔慷慨就义。满军攻下莒城,屠城三日,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当时正值雪后,街巷内积雪均染成红色。三日后,满军弃城南侵。城郊幸存乡民,将北城阵亡士卒111名,合葬于景知州殉节处的一个干涸汪塘内,并立一木碑,上烙:“抗满好汉百十一名群葬之茔”。
景、何、杜三首领在茔前分别独葬,各立木碑。清顺治初,木碑腐烂,莒城善人张存复制石碑,刻记其事。后被北关清参将索图木发现,重打张存等倡事者,石碑被毁。当时,人们惧怕清统治者的淫威,表面不敢反抗,但内心里对护城义士们还是十分敬仰的。每当寒食节筑墓的时候,人们总是竞相为坟茔添土,久而久之,即成巨大土丘。
守城好汉们的壮举,也感动了清朝的统治者。就在顺治四年(1647),知州陈全国治莒时,为褒扬景淑范的爱国壮举,遂将莒城北门—沙浦门改为拱辰门。如今,这块城门刻石仍在,但多数人不知“拱辰门”的含义。原来,景知州淑范,字拱辰。
第八节&&&&&&&&
莒城保卫战
1938年2月中旬,日寇精锐部队板垣师团坂本支队南攻莒县。此时,韩复榘早已率部南逃,八路军游击队正在创建阶段,县境内国民党军队共有千余人,其中正规军仅有海军陆战队一部300余人。另有莒县游击大队300余人和刘震东将军率领的第二路抗日游击队400余人。刘部虽刚刚组建战士来不及训练,且枪弹匮乏,但他们多是爱国青年,其中还有不少中共党员,个个杀敌心切,决心与敌军拼个你死我活。
2月17日,侵占安丘的日军一部,在大土匪刘桂堂导引下,南犯莒县,并抢修旧公路。当日,驻招贤海军在城北45公里处的茶沟南部设伏,县游击大队200余人也赶到北距茶沟5公里的源河东岭,作为二线阻击。2月18日,凌晨,敌人进至源河东岭,莒县游击大队排枪齐发,敌骑大乱,茶沟海军也以重炮轰击,敌人仓皇北撤。海军乘胜追击,残敌逃回安丘。当晚,诸城日军一部,隐蔽行至招贤镇外,企图偷袭,岂料海军官兵早已严阵以待,午夜时分,日军逼近北围墙,海军轻重机枪一齐开火。敌人见正面火力猛烈,即移兵攻西围墙,激战四五小时,海军多次击退敌人进攻。黎明时分,敌军收尸三四汽车北撤。海军又以迫击炮尾击,敌人乱成一团,丢下车马、大炮、弹药,逃往莒北管帅一带。海军陆战队斩日军首级悬挂于北门外大树上示众,使民心士气深受鼓舞。
日,板垣师团以田野联队为主力,自青岛南侵莒县。驻莒刘震东部奋起抵抗,誓死保卫莒县,多次击退了日军的进攻,先后
击伤日军400余人,成为日军侵入鲁东以来受到的第一次重创,揭开了台儿庄战役的序幕。刘震东将军也在激战中壮烈殉国,不久城陷。日军对莒县进行了屠城,军民被害者达700余人!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悲壮篇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487 second(s), 3 db_queries,
0 rpc_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记忆棒加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