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层协议初始协议技术要求

YD/T 0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 第5部分:统一IMS网络的SIP协议 -工标网
&您的位置: >>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 第5部分:统一IMS网络的SIP协议
标准编号:YD/T 0
标准状态:
标准价格:0.0 元
客户评分:
立即购买工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本部分规定了SIP协议在统一IMS网络的Gm接口、Mw接口、Mg接口、Ma接口、ISC接口、Mr接口、Mz接口中的应用,包括统一IMS网络对SIP协议的扩展要求、SIP协议在各种应用中的参数。
发布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本标准相关公告
有问题?找在线客服
400- (市话)
温馨提示:标准更新替换较快,请注意您购买的标准时效性。
您可能还需要
相关公司推荐
必备软件下载
Adobe Acrobat Reader 是一个查看、
阅读和打印PDF文件的最佳工具,通
过它可以查阅本站的标准文档
MSN/EMail:&
Copyright & 工标网 ,All Right Reserved&&相关文章推荐:
SIP协议与多媒体会话  在多媒体通信协议中,SIP协议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但是很重要协议。SIP是一种应用级控制协议,用于在IP数据网络上建立、改变和结束多媒体会话。SIP可以实现多种业务服务,如IP电话、多媒体会议、注册和重定向服务,并可以简化对VPN的连接。  正如其名称的含意那样,SIP负责会话信令如语音、视频或多媒体信息初始化数据的交换。SIP的历史可追溯到多项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的建议,并与Web和电子邮件技术与标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保证性能,SIP需要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TCP则是可选协议。因为UDP传输不 ...
其他文章推荐
相关的资料容易找到吗...
SIP/2.0200OKVia:SIP/2.0/UDP80.95.208.20;branch=z9hG4bKae93.f807cac6.0Via:SIP/2.0/UDP80.95.208.23:5060;branch=z9hG4bK20f261rport=5060Record-Route:From:"";tag=as1a91c84bTo:;tag=Call-ID:CSeq:102INVITEAllow:INVITE,ACK,CANCEL,BYE,NOTI ......
/winnyang/blog/item/13b02b340ca2d3d7.html几种开源SIP协议栈对比1:32随着VoIP和NGN技术的发展,H.323时代即将过渡到SIP时代,在H.323的开源协议栈中,Openh323占统治地位,它把一个复杂而又先进的H.323协议栈展现在普通程序员的 ......
sip协议是干什么的,谢谢!...
&&&前面说到在爱立信实习,最近学习SIP协议,在mentor和自己的琢磨下算是有了点感悟,主要还是学习RFC3261文档,我看的是英文的,相当吃力,网上也有中文的,不过后来发现翻译的也不是太好,可以对照一下,这里是第四节的例子,可能一上来看确实有点看不 ......
SIP协议与多媒体会话  在多媒体通信协议中,SIP协议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但是很重要协议。SIP是一种应用级控制协议,用于在IP数据网络上建立、改变和结束多媒体会话。SIP可以实现多种业务服务,如IP电话、多媒体会议、注册和重定向服务,并可以简化对VPN的连接。  正如 ......
&&随着IP电话应用的普及,建立终端设备和网关的可扩展网络已成为业界面临的一大技术挑战。目前IP电话技术已完美实现了对语音和传真信息的编码和传输,但仍需进一步发展为大型公司和服务提供平台的呼叫控制和地址管理技术。因此,支持IP电话系统互通的多个协议 ......
SIP协议提供了一种基于标准的、为多种设备和应用提供IP通信的方式。本白皮书介绍了思科统一通信系统中目前和将要实现的对SIP协议的支持。思科统一通信系统包括IP语音、数据和视频通信产品和应用,可帮助机构更有效地通信、简化业务流程,并实现更高收入。...
本文档的Copyleft归popy所有,使用GPL发布,可以自由拷贝,转载,转载时请保持文档的完整性,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gtalk:来源:如果你对SIP/VoIP技术感兴趣,哪希望你不要错过:),如果你对写出堪称优美的Code感兴趣,那么你也不可错过 ......
1.介绍目前几种开源SIP协议栈的比较见《几种开源SIP协议栈对比》,下面就已经测试过的三种主流opensourceUA进行简单比较&测试环境:LinuxFedora2,windows2K,OnDoSIPserver,windowsmessager测试人:stiger,happy,alexiszhang2.UA资源说明2.1使用oSIP协议栈的LinPho ......
文章推荐:
盛拓传媒:
友情链接:
特别鸣谢:
北京皓辰网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CHINAUNIX推荐文章解答你所有技术难题RFC3261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_中华文本库
第160页/共160页
文本预览:
靠 INFO 消息做那些影响 SIP 呼叫的状态或相关会 议的状态的事。 - 本文档定义的 INFO 扩展不依赖于请求或代理请求头部的应用。 用 INFO 消息的扩展名 可能需要应用这些机制。然而,如果有可能请求或代理请求的应用最好能避免,以便在 SIP 实体间可以互操作。 I.5 安全性考虑 如果,消息体的内容是私有的,那么端到端的消息体的加密能够阻止未授权的进入去访 问它的内容。 没有其它的安全方法说明给 INFO 方法.在 SIP 说明中所说明的安全需要同样用于 INFO 方法。
YD ××××—××××
会话初始协议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 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Part 2 SIP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2003 年 7 月 14 日
YD ××××—××××
1.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下达,立项文号:xxxx,项目编号:xxxx,主要起草单位:信息产 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参加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BISC 公司,标准 主要起草人:xxx 等。 2. 编制过程 本标准为 RFC3261 的翻译文稿。 并采纳了 BISC 公司代表所提出的意见, S/MIME 和 TLS&SIPS-URI、 对 重写 Record-Route 头字段值、无状态代理服务器和无状态 UAS 的基本行为等内容暂不作要求。经过以 上修改最终形成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3. 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 本标准是主要参考了RFC)《SIP:会话初始协议》、RFC)《SIP协议临时应 答的可靠性》、RFC)《会话初始协议:定位服务器》、RFC2279和RFC2822等标准编制而成 的。 4. 标准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会话初始协议的技术要求, 包括 SIP 消息、 用户代理基本行为、 请求取消、 查询能力、 对话、会话发起过程、会话更改过程、代理服务器行为、SIP 事务层、传输、普通消息成分、头字段、 响应代码、HTTP 鉴权使用、S/MIME、SIP 协议的扩展 BNF、安全、IANA 考虑等要求。 5. 对标准发布的建议 本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
YD ××××—××××
第160页/共160页
寻找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
IMS版本演进浅析
IMS版本演进浅析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用户对移动通信有了更高的期望,用户不仅要求有稳定的语音通信,而且还要求能够以数据和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通信。针对这些需求,3GPP在R5版本中提出了IMS标准。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标准组织也开始了IMS版本演进方面的研究。
  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MultimediaSubsystem)最初是由3GPP在Release5标准中提出的基于SIP会话控制的网络体系架构,目的是满足用户对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从而丰富移动网的业务种类,加快业务提供过程。IMS的出现不仅能带来丰富的移动多媒体业务,而且将使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和应用模式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
  IMS具有分布式、与接入无关、有标准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等特点,被业界公认为未来融合的控制平台,成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目前,IMS在3GPP、3GPP2、ETSI、ITU-T等标准组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世界各大设备提供商纷纷推出IMS的商用或试验产品,部分运营商也开始进行IMS业务的试商用或试验。
  3GPP IMS网络架构
  3GPP所定义的IMS网络架构包括: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CF)、多媒体资源功能控制器(MRFC)、多媒体资源功能处理器(MRFP)、签约定位器功能(SLF)、策略决策功能(PDF)、IP多媒体-媒体网关功能(IM-MGW)、中断网关控制功能(BGCF)、信令网关(SGW)、应用服务器(AS)、IP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IM-SSF)、业务能力服务器(OSA-SCS)、计费功能实体等。
  CSCF又可划分为I-CSCF、P-CSCF和S-CSCF三种。
  P-CSCF是IMS拜访网络的统一入口点。所有IMS终端发起和终止于IMS终端的会话消息都要通过P-CSCF。P-CSCF的功能有:与接入网络无关的用户鉴权、IPSec管理、网络防攻击与安全保护、为节约无线网络资源进行SIP信令压缩与解压、用户的漫游控制、通过PDF进行承载面的NAT、QoS功能等。
  I-CSCF是IMS归属网络的入口点。在注册过程中,I-CSCF通过查询HSS,为用户选择一个S-CSCF;在呼叫过程中,去往IMS网络的呼叫首先路由到I-CSCF,由I-CSCF从HSS获取用户所注册的S-SCSCF地址,将消息路由到S-CSCF。
  S-CSCF是整个网络的核心,支持SIP协议,负责用户鉴权、会话处理和业务触发等。
  HSS作为整个网络的用户数据库,存储IMS用户的鉴权信息、签约信息、业务透明数据等。
  MGCF和IMS-MGW是与CS域和PSTN互通的功能实体,分别负责控制信令和媒体流的互通。
  MRFC和MRFP是实现多方会议的功能实体,控制层面的MRFC通过H.248控制MRFP。
  BGCF是IMS域与外部网络的分界点,它选择在哪里跟CS域或PSTN互联。
  IBCF负责网络间互通和边界控制。
  E-CSCF负责紧急呼叫的相关处理。
  IMS的注册流程为:第一,终端发起注册请求给P-CSCF,P-CSCF通过DNS查询该用户的归属网络,并将注册请求前转给对应的I-CSCF(如果就是在归属网络,则无需IBCF中转)。
  第二,I-CSCF向HSS提交用户信息,HSS对用户身份与服务权限进行鉴权后,I-CSCF查询HSS获得为用户服务的S-CSCF;如果没有结果,HSS指示I-CSCF根据需要的与可用的S-CSCF,分配一个S-CSCF为该用户服务。
  第三,S-CSCF收到请求后,从HSS处下载该用户的相关信息(签约信息、安全信息等)并存放在该S-CSCF的数据库中,同时HSS记录为S-CSCF信息。
  第四,如果存在与注册相关的业务应用,S-CSCF触发相关的应用服务器AS(如图1所示)。
  图1 IMS注册流程
  3GPP IMS版本演进
  3GPP在R5版本中首次提出IMS,并在R6和R7版本中对其进一步完善,目前正在制定的版本为R8版本。
  R5版本提出和定义了IMS的基本框架及3G接入的能力,R5阶段侧重于基本架构、3G接入能力、功能实体、信令流程的规定,并对鉴权、计费、安全、QoS等进行了基本定义。
  R6版本对IMS接口和功能更加细化,定义了WLAN接入的能力、IMS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互通、IMS支持各种业务的能力等方面。R6版本在2005年3月冻结,是第一个完善的IMS标准版本。
  相对R5,R6主要完善、增强了以下功能:
  定义了SBLP(ServiceBasedLocalPoicy)的QoS框架、端到端的QoS概念和框架结构,将PDF从P-CSCF中分离出来,并定义了相关Go/Gq接口。
  接入安全方面,强化了IPSec的机密性保护功能;同时针对传统移动终端接入IMS的需求,提出了EarlyIMS的鉴权机制。
  3GPP制定了PSTN、CS域和其他IP多媒体系统的互通,对网络互通的框架结构、与传统电路交换网络的互通协议都已经完成定义;对SIP协议和BICC/IUSP协议的映射基于ITU-T的Q.1912.5作了适当调整。
  IPv4和IPv6互通问题:在IMS规范制定初期,考虑到IPV4的地址资源非常紧张,因此要求IMS内使用IPV6。但是由于IPV6技术和商用情况的限制,很多国家提出使用IPV4尽早实现IMS的要求,R6中引入ALG和TrGW完成了信令和承载层面的IPv4和IPv6的互通问题。
  R7版本在2007年冻结,其主要增强功能为:
  FBI(Systemenhancementsforfixed Broadband access to IMS):增加对固定接入的支持,如NAT穿越、IMS汇接网络、IBCF(IMS Border Control Function)边界控制等。
  紧急呼叫(EmergencyCall):引入了E-CSCF这个新网元,使IMS建立紧急呼叫成为可能。
  VCC(VoiceCallContinuity):实现双模手机在IMS域和CS域进行语音呼叫切换,采用IMS控制方案,切换控制由应用层实现。
  CSI(CombiningCS&IMSservices):其实质是不同业务分别由两个网络提供,实时类业务由CS域提供,非实时业务由IMS域提供。在第1阶段,CSI由终端实现。
  PCC(PolicyControlandCharging):把QoS的策略控制和流计费合并,生成一个新的网元PCRF,使用基于DIAMETER的Rx、Gx接口传递相应的策略控制和计费控制信息。这一功能框架的改变是对R6 SBLP框架的重大更新和改进。
  多媒体电话(补充)业务:基于TISPANNGNR1的PSS(PSTN/ISDN模拟业务)。
  3GPPR8的主要增强功能有:
  CommonIMS:集中TISPAN和3GPP2的IMS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统一IMS标准。
  ICS(IMSCentralizedServiceControl):解决用户在CS接入的情况下,业务逻辑集中在IMS控制的问题。目前有终端升级和网络升级两种方案,前者负责在UE与IMS-AS之间建立业务逻辑控制通道,同时通过现有的CS域IMS互通机制建立CS到IMS的承载;后者升级VMSC,使之具备接入IMS的能力,将CS呼叫接入到IMS以进行业务逻辑控制。
  MMSC(MultiMediaSessionContinuity):解决用户在同时接入CS和PS情况下,多媒体会话在不同域之间的切换和连续性问题。方案沿用了R7VCC的架构,在IMS域设置SC-AS,锚定CS和PS会话,并进行会话切换控制,完成与对端UE的重协商。
  SB(ServiceBroker):增强业务交互管理。其中增强iFC处理方案进展比较顺利,引入业务代理(ServiceBroker)方案进展不佳。
  IMSCAT:在IMS主叫网络和被叫网络中增设彩铃服务器,将主叫彩铃服务器和被叫彩铃服务器串到会话请求路径中,通过EarlyMedia或者EarlySession的方式向主叫用户提供彩铃服务。
  SMS和IM的业务互通:在CS和IMS域之间增设一个消息互通网关,消息互通网关对应CS域为MSC以及SMSrouter,消息互通网关对应IMS则为AS。
  ETSI TISPAN IMS版本演进
  ETSITISPAN目前研究的焦点是如何在短期内实现NGN,TISPANNGN的核心网包含的范围很广,它涵盖了多种子系统,其中包括基于SIP的核心网。在这样的框架下,NGN可以实现基于SIP、SIP-I、RTSP的业务。TISPANR1 NGN核心网中基于SIP的核心网将采用3GPP定义的IMS平台,并尽可能重用IMS Release 6的相关规范,但要求支持更多的接入方式,包括xDSL、WLAN、LAN、MAN等。
  TISPAN于2005年12月发布了NGNR1版本规范,R2阶段的研究工作接近完成,目前正在定义R3的内容。
  R1阶段,TISPAN采用3GPPR7定义的IMS架构,针对固定接入的特定要求进行了相关修订。针对固定接入(特别是xDSL接入),提出了网络连接子系统(NASS)和资源控制子系统(RACS),定义了用于PSTN替换的、基于IMS的PSTN/ISDN仿真子系统(PES)实现方案。业务方面,定义了传统电信网络的补充业务在IMS中的实现,即PSTN/ISDN模拟业务。对3GPP已经定义的相关接口协议,针对固定的特殊需求进行了修订。
  R2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PES/PSS的完善、RACS增强,以及IPTV、企业网络、家庭网络的定义。详细内容如下:
  PSS:在NGNR1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业务:AoC、CW、CCBS/CCNR、3PTY、UUS、SUB等。除CW、CCBS/CCNR、3PTY外,其它规范均已发布,2008年开始转移到3GPPCT1维护。3GPPCT1已经完成了CW和CCBS/CCNR两个项目的立项。
  PES:在NGNR1的基础上增加了对ISDN终端接入和Overlap信令的支持。
  RACS增强:主要是支持组播、计费、多种网络部署模式以及与3GPPPCC融合的技术规定。R2功能结构规范已经完成,协议实现规范接近完成。
  IPTV:定义了IPTV的业务需求以及对NGN网络的要求。功能结构上,分为专用架构和基于IMS的架构两种,均强调与NGN的集成,有别于传统IPTV(即非NGN的IPTV)。基于IMS的IPTV架构将直接基于R1阶段的研究成果,重用IMS核心功能实体,通过增加媒体控制功能和媒体传输功能,实现对IPTV业务的支持,从而实现多媒体和IPTV的统一体系架构。专用IPTV架构仅重用IMS中的NASS/RACS以及UPSF等功能,业务层面与IMS为互通关系,已完成功能结构规范和协议规范。
  企业网:定义了企业网的需求(包括漫游场景、安全)和功能结构,包括IMS转接(即BusinessTrunking)、托管企业业务(HostedEnterpriseServices)两种模式。功能结构规范已经完成。
  家庭网络:侧重定义IPTV客户网络设备的功能结构以及接口协议,尚在进行中。
  其他标准组织的IMS演进进展
  CCSATC5(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旗下的WG9负责移动网络IMS相关规范的制定,已经完成基于3GPPR6的IMS系统设备和接口协议技术及测试规范的制定。WG4则负责制定3GPP2移动网IMS核心网络相关的规范,已完成MMD的相关研究报告。
  CCSATC3(网络与交换技术工作委员会)自2006年启动了IMS研究项目,创造了TISPANNGNR1的成果,2007年开始制定IMS业务方面的标准,包括PSS业务、多媒体会议、多媒体彩铃/振铃等业务。
  CCSATC5和TC3自2006年开始了统一IMS的相关研究(UnifiedIMS,有别于3GPPCommon IMS)。至2008年6月,主要完成了统一IMS的需求(第一阶段)、功能体系架构(第一阶段)、组网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等规范的制定。
  TC3&5联席会议还将继续以下规范的制定:统一IMS(第一阶段)I/S-CSCF设备技术要求、统一IMS(第一阶段)P-CSCF设备技术要求、IMS(第一阶段)归属用户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统一IMS(第一阶段)组网安全要求、会话初始协议技术要求等。
  2004年6月成立的ITU-TFGNGN(NGN专题组)也已经开始对IMS的业务和网络框架进行研究。FGNGN研究NGN业务的需求,把IMSRelease6中定义的业务作为业务研究的起点,但同时强调业务应具有灵活的生成能力;还研究有关IMS的网络融合技术等问题。
  FGNGN工作组加快了ITU-T关于IMS的标准制定工作,现阶段IMS的规范主要为SG13负责制定。NGNIMS的框架结构是一个与接入技术无关的网络,尽可能多地支持各种接入技术;对基于SIP会话的业务将以IMS为基础开展工作,并参考3GPP的一些列相关规范。
  统一IMS成为网络融合的终极目标
  传统交换技术经历了向模拟交换和数字交换技术的转变,无论是模拟交换还是数字交换,它的特点都是面向连接的,并且交换控制、承载连接、业务提供、用户信息不分离,集中在一个物理实体即交换设备中。
  智能网的产生,引入了业务提供与呼叫控制分离的概念;而软交换的提出,引入了呼叫控制和承载连接分离的思想。这些都是核心交换网络所发生的重大变革,每一次变革都对业务提供、网络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智能网的引入,电信业务愈加丰富;而由于软交换的部署,网络趋于扁平化,结构更加清晰,维护管理更加方便。
  IMS的产生,使得网络层次分离得更加彻底,接口更加标准化,业务提供、呼叫控制、承载连接、用户数据分别由不同的实体提供,从接入到核心,从承载到业务,各个环节都可以成为产业链的重要角色。IMS体系这种分离的标准化架构为网络融合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统一IMS的产生,真正体现了核心会话控制层面的融合,是网络融合的终极目标。
  促进网络融合一直是电信行业多年来的工作目标,ISDN和B-ISDN都被赋予了这样的使命,后来出现的软交换也曾被寄予厚望。电信运营商希望改变一类业务、一个网络的状况,从而降低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用户也希望通过一个号码、一个网络获得各种各样的业务,方便使用。统一IMS的产生为固定和移动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全业务运营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
  全业务运营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统一IMS的产生与发展。以统一IMS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是一个不断演进、逐渐融合的网络,其业务范围覆盖了话音、数据业务和应用。目前业界正在研究如何使用IMS架构支持IPTV等流媒体业务,IMS被赋予的使命越来越多。统一IMS作为下一代网络交换部分的核心和基础,在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在全业务运营的环境下,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主编推荐
&&&热门试卷
&&&最新视频
&&&热门阅读
&&&最新问答
&&&&&&&&&&&&&&&
希赛网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话层协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