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鉴赏(古体诗+近体)

简单古体诗入门 学古体诗一定要看
诗词的4大要素
一、押韵 诗词中所谓的韵,基本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宋代以前有固定的官方韵书,音调一致,大家都是按照韵书来的,宋以后许多音发生了变化导致很多古诗读起来并不是很顺,我觉得这些了解就好。现在写旧体诗相对宽松一般可以参照新韵来押,新韵和古韵的对照表我会发在后面
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
四声,指汉语的四种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四个声调,古代汉语的四声则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二者关系如下:  1、平声,后代演变成阴平和阳平。也就是第一声 第二声  2、上[读音:赏]声,后代有一部分演化成去声。  3、去声,后代绝大部分仍然是去声。  4、入声,在普通话里完全消失,分别并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面我们;来讨论平仄的问题。
PS:入声消失是消失了 但是我发现论坛里很多人在晕方面还是沿用的古韵,并且在中国南方一些地方方言的发音比如浙 粤很多字还保留着入声。所以这些人写的诗歌,并非不入韵还是很规整的。所以有兴趣进一步提高的朋友可以试着了解下这部分知识,元曲中的煞对入声运用的更多一些。不过学习入声只做鉴赏用,特意使用入声则大可不必。
三、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四、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就是把同类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讲对偶,指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下文将详细讨论。
PS:这部分和对联有不少共通处,但又不能把他理解为对联,对联是另一种学问了。它的格式发展的越来越多。律诗中的对 主要就是词性上,平仄上。没有那么复杂。
====================================================================
关于韵律大家要知道的我觉得发在这里没啥大必要,作为附录贴在最后吧,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韵书押韵的。韵书有诗韵和词韵之分,词韵比诗韵宽松。诗韵共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词韵则将诗韵合并成19部。
具体古韵百度一搜,倒处都是,但是尽量不要使用词韵,来写律诗。
新韵发在这里简单对照
二、普通话韵表(新韵)  现在写诗词,不必按照古音写,用普通话即可!关于普通话押韵表,各家大同小异,这是比较合理的一种! 新韵部   韵母及韵母组合      对应的古词韵&&&&&&&&&&&&&&&&&&&&&&&&&&&&&&&&&&&&&&&&& 一、佳麻   a&ia&ua       第十部 麻、佳半,部分入声& 二、开来   ai&uai        第五部 佳半、灰半& 三、先寒   an&ian&uan&&an    第七部 寒、删、先、元半,十四部 覃、盐、咸& 四、江阳   ang&iang&uang    第二部 江阳& 五、逍遥   ao&iao        第八部 萧肴豪& 六、国歌   e&o&uo        第九部 歌,部分入声& 七、灰微   ei&ui        第三部 支微齐,部分入声& 八、森林   en&in&un&&n     第六部 真、文、元半,十三部 侵& 九、冬青   eng&ing&ong&iong   第一部 东冬,十一部 庚青蒸&十、希奇(儿) i(er并入)     第三部 支微齐,部分入声&十一、诗词   i(整体认读)    第三部 支微齐,部分入声&十二、别叠   ie&(y)e&       部分入声,佳麻二韵部分字&十三、忧愁   ou&iu        十二部 尤&十四、读书   u          第四部 鱼虞,部分入声&十五、须臾   &          第四部 鱼虞,部分入声&十六、绝学   &e          部分入声&&&&&&&&&&&&&&&&&&&&&&&&&&&&&&&&&&&&&&&&&
===================================================================
以上2贴只是需要大家去了解的,写诗要准备好以上的那些,至少知道上边的规则,能写出一些打油之作了。一下是更进一步的知识,开始了解古体诗的一些规范了。由于是规范,我不添加自己的理解,直接粘贴过来希望真心想学的朋友自己看下,其实也不是很难,要点我用红色标志出来。
=================================================================
一、古体和近体  从格律上看,诗可以分成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从字数上看,可以分成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六言诗很少见的)。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成五言和七言两类。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在唐朝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诗,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它包括隋唐以前的诗,还有后人写的古风。例如: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卖炭翁》、《琵琶行》,杜甫的《石壕吏》等。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它有以下特点:【ps:重中之重】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也有七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字数少一半。五绝只有二十字,七绝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可以分成律绝和古绝两类。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用平韵,也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这一类。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相当于半首律诗,所以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绝句里律绝属于近体,古绝属于古体。二、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称为五古,七言古诗称为七古;五言律诗称为五律,七言律诗称为七律;五言绝句成为五绝,七言绝句称为七绝。  古体诗除了五古和七古外,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长短句杂混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甚至七言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列一类,而是归入七古(即使没有七字句)。三、律诗  举例的诗里有一些入声字,在必须用仄声的位置上的已经注明,其它的入声字不再标注。格式说明:  注&*&的字可平可仄,注&&&的必须入韵!(一)五言律诗:分平起和仄起四种  1、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2、仄起首句入韵,首句换&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例句:[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竹,入声。  3、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例句:[唐]王维《山居秋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石、歇,入声。     [唐]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平起首句入韵,首句换&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例句:[唐]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出、国、学、一,入声。(二)七言律诗:分平起和仄起四种&  1、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例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啄、足、白,入声。     毛泽东《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礴、拍,入声。  2、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3、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4、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四、绝句(律绝和古绝)  绝句实际可以分成律绝和古绝两类。(一)律绝  1、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例句:[唐]柳宗元《零陵早春》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无名氏]《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看、听都是平仄两读!  2、平起首句入韵,首句换&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例句:[唐]李益《鹧鸪词》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注:竹、合,入声。  3、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例句:[唐]王之焕《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仄起首句入韵,首句换成&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例句:卢伦《塞下曲》&&&  夜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黑,入声。骑,名词,仄声。 七言绝句:分平起和仄起入韵与否四种  1、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   &  例句:[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平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例句:[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  例句:[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仄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例句:[唐]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泊,入声。(二)古绝  古绝是和律绝对立的,它是不受格律束缚的。凡符合下面情况之一的(或都具备的),应该认为属于古绝:(1)用仄韵;  (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即使用平声韵,也属于古绝。五、&粘&和&对&  律诗和绝句讲究&粘&和&对&。&&&  &粘&指出句(单数句)和前一个对句(双数句)的第二字平仄一致!&对&指对句(双数句)和出句(单数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反!&&&  知道了这个规律,记律诗和绝句的格式就很容易了!不论长律有多长,都要符合粘对规则!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失对&。唐朝前期,由于律诗尚未定型,有些诗人的一些作品就有失粘、失对的情况。  例如: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3句失粘。4、5句失粘。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况非常罕见。至于失对,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六、拗句和拗救PS:此部分算是初级里的高级应用了,不建议开始学古诗的使用这手法,虽然会因此造成表达诗歌意思的困难,或者不顺手,但避免了初期很容易造成的孤平,3连平,失粘等问题。熟练古诗创作之后再来掌握,才是循序渐进的方法  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如果拗了,就要&救&!一般来说,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位置补偿一个平声。常见的有:&&& 1、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换成&平平仄平仄&。七言则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但是要注意,一旦用了这种格式,五言句第一字,七言句第三字就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里是很常见的,几乎和常规的律句一样常见:  [唐]王维《观 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唐]杜甫《恨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到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这两首的第七句就是这种格式! 2、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孤平,即:仄平仄仄平),第三字应该补偿一个平声,变成&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例如:[唐]李白《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拗)惊天(救)上人。&&& 3、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第三字改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了&(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例如:[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拗)尽,春风吹(救)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第2、3种拗救情况可以联合使用! 5、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6、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平平仄仄仄&,七言则是&仄仄平平仄仄仄&,不要救,但是很少用。  例如:[唐]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入声)不(入声)转,遣恨失吞吴。第三句就是&平平仄仄仄&。七、所谓&一三五不论&PS:清仔细读这部分说明,结合孤平 拗救 就可以明白此口诀的漏洞,希望大家不要看看就算,最好自己推算一下8种格式每个都亲手标出可平可仄的位置,这样才有助于加深理解。  关于律诗的平仄,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和七绝说的。意思是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自然也要分明的。如果就五律和五绝来说,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者是有用的,因为它简单明了。但是,它也是不全面的,很容易引起误导,且影响很大,所以不能不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同样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里,第三字也是不能不论的,否则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的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同理,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看&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但是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五言&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四字并不一定分明;又依&仄仄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需要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是不对的!八、古风式的律诗PS: 作为现在诗歌的创作者,此种风格建议还是不要模仿了罢,现在可以把此种规范为不符合规定的的格式的。  在律诗还未定型化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依照律诗的平仄格式,而且对仗也不完全工整。例如:  [唐]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             *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才是律诗。按照上文律诗的格式用*标注的四个字都&出律&了。当然这种&出律&是按后人的眼光看的,在律诗未定型化的时代,根本没有&出律&的问题。  后来也有一些诗人有意识地写一些古风式的律诗,古人称之为&拗体&。当然拗体不是律诗的正轨,后代模仿这种诗体的人是很少的。九、近体诗的避忌  1、孤平,是格律诗的大忌!&&& 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叫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了。七言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用了仄声。在词、曲之中也一样。&&& 2、三平调&&& 在平脚的句子里,末尾三子都是平声,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或&(仄)仄(平)平平平平&,叫&三平调&,也是大忌!绝对不允许的!在古风和古绝里则可以使用。&&& 3、重字&&&  重字损伤诗的意境,所以要回避!但如果不损伤意境,可以重字!例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   &&
PS:对于重字不重字,我有个比较简单的办法,比如这首诗的九月和月似弓。2个月字其实一个是表示时间的专用名词九月,另一个是指一个物。类似这样的重字一般来说都不影响诗歌的阅读和观赏性的。可以放心使用。十、近体诗的对仗  律诗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颔联和颈联一般是必须对仗的,而首联和尾联是可对可不对的。绝句形式上等于律诗的一半,对仗与否是自由的。  对仗要求同类的词相对,词大约可分为下列九类: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数目字) 4、颜色词 5、方位词 6、动词 7、副词 8、虚词 9、代词 注:a、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数目。b、颜色自成一类。c、方位自成一类。d、不及物动词常常和形容词对。e、代词&之&&其&归入虚词。  连绵字只能和联绵字对,而且词性同类。如:鹦鹉对鸳鸯(名词),逶迤对磅礴(形容词),踌躇对踊跃(动词)。  专名只能对专名,最好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  1、天文 2、时令 3、地理 4、宫室 5、服饰 6、器用 7、植物 8、动物 9、人伦 10、人事 11、形体&&
ps:对仗还是很简单的
记住近体诗的格式?  其实诗的基本句式就四种,七言只是五言的扩展(可平可仄字有规律)。记住这些后,再掌握粘对规律和拗句拗救,诗律就掌握了!&&(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PS: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开始写诗的时候找谱来,多写自然就记住了。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img TITLE="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T="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netcourse/tyx283a/images/biao.jpg" WIDTH="24" HEIGHT="23"
/>对学生群体而言
必修课程着眼于培养所有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共同基础”选修课程则更关注如何适应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img TITLE="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T="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netcourse/tyx283a/images/biao.jpg" WIDTH="24" HEIGHT="23"
/>从教学内容看
必修课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基本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内容比较稳定。而选修课则关注较深、较广、较新的知识技能与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有较大的弹性,且须随时代变化及学生的要求进行及时调整。
<img TITLE="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T="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netcourse/tyx283a/images/biao.jpg" WIDTH="24" HEIGHT="23"
/>从教学方法看
必修课实施应循序渐进,注重课堂讲授、讨论探究和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而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则更加丰富灵活,如专家讲座、学生自学、自主讨论、实践探究等形式。
当然,这种区分仅具有相对的意义,对语文课程中的选修模块来说,其教学与必修模块的教学有许多共同之处,不过,即便如此,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设置旨趣、任务意图等仍有区别,不能完全混同。
二、单元内容梳理
(一)本册教材的结构及内容安排
1.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
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歌的意境
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声韵
(二)本册教材单元结构
本单元的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第一项内容是“赏析指导”,就这一单元所提出的学习角度,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前将整本教科书的大框架和概貌作一番了解,并力求对“赏析指导”部分能有深入的领会,从而可将几个单元的知识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增强各单元的互补性。同时针对本单元的核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师要恰当补充古代诗词的格律知识,对学生在学习吟诵诗词方面进行一点理论指导。
&第二项内容是“赏析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研读“赏析示例”,也可以先不去阅读示例,由学生自己作一番赏析,然后将自己的赏析和示例作一比较,并由教师加以评说,这样会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三项内容是“自主赏析”,自主赏析作品注释后面列有“探究·讨论”题目,这些题目帮助学生在阅读鉴赏时打开思路、把握要点,在途径上、方法上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探究·讨论”题目有“相关链接”,进一步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和信息。建议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允许学生有多元性、开放性的解读,真正做到审美的个性化。自主阅读课文,可先尝试着由学生自己将疑难与感悟写出来,再接着阅读“探究·讨论”的题目,作一番深层次的理解。也可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信息或设置讨论区,将某一作品探究上升到研究领域。
第四项内容是“推荐作品”,推荐给学生与本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一些作品,供课后阅读。学生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将每一单元提供的角度加以运用,以获得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推荐的作品也是有限的,“唐宋名家诗词朗诵会”、“我所知道的李白与杜甫”等等专题活动,鼓励学生拓展阅读空间,到课外寻找佳作名篇进行阅读。开展一些学阅读交流,并将自己对诗歌的感悟和质疑在班级里交流,鉴赏研究,可设置一些有价值的研究题目。总之,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和朗诵古代诗歌的兴趣。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
1.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语言文字)
2.“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历史文化)
3.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文学鉴赏)
(三)单元内容梳理
1.诗歌选材与主题
《将进酒》唐代李白
《阁夜》唐代杜甫
《李凭箜篌引》唐代李贺
《虞美人》宋代李煜
《苏幕遮》宋代周邦彦
本单元所选的十首诗歌,主要是唐诗、宋词、元曲和屈原的作品。这些不同形式的作品,都是各个历史阶段文学样式的代表,在文学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将进酒》尽吐诗人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及表露了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同时也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阁夜》借雪霁寒宵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诗历来被认为是杜诗中的典范作品。它章法严密,气象雄浑,把天地、古今、人事、物理全都说到了,鲜明地体现了杜诗的沉郁风格。  
《李凭箜篌引》以浪漫主义方法来表现音乐的。而且诗本身就是诗人独创的一篇瑰丽的音乐神话,一曲色彩斑斓的交响音画!  
《虞美人》是李煜后期的代表作,艺术境界是最高的。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苏幕遮》一词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作为艺术语言的大师周邦彦,运用优美的词语来创造生动的形象。自然明丽,淡雅素洁,别具一格,词境倩新而爽朗。
《国殇》是屈原为祭祀鬼神所作的一组乐歌——《九歌》中的一首,内容是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沙场上,战士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为国捐躯的英灵,飘散在遥远的原野上,不能回归故乡。我们从楚人悲壮的祭歌声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中亘古不变的坚毅和刚强。  
高适的《燕歌行》是唐人六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诗人借潢水之败抒发感慨,既描写了紧迫的战场征杀,又抒写了征人与思妇两地相思之情;既歌颂了卒国安边、奋勇杀敌兵士的忠勇,又针砭了荒淫无度,无视兵士死活和国家安危的将领的腐败昏庸。  
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一诗,抒发了诗人在特定政治斗争环境中的无限感慨。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  
温庭筠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的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写的不过是女主人公从睡醒后到梳妆打扮完过程中的几个镜头,却能充分透露出她内心的复杂感受,做到神情毕现。其审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元代散曲家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元代著名套曲之一。作者在元代生活的基础上,取材于史料,却又别出心裁,透过正史的表面文字,抓住问题的实质,以辛辣的讽刺,出尽了这位汉高祖的洋相。构思新奇,下落窠臼。  
2.单元教学要点
<img TITLE="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T="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netcourse/tyx283a/images/biao.jpg" WIDTH="24" HEIGHT="23"
/>单元教学重点
1.有效指导学生诵读诗词作品。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反复吟咏,品味诗词丰厚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img TITLE="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T="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netcourse/tyx283a/images/biao.jpg" WIDTH="24" HEIGHT="23"
/>单元教学难点
反复吟咏,将诗句烂熟于心;读出诗之意、品出诗之境、进而赏析诗之美。
<img TITLE="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T="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netcourse/tyx283a/images/biao.jpg" WIDTH="24" HEIGHT="23"
/>本单元的学习建议
1.通过对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并深入地了解诗歌的感情。  
2.掌握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领悟其中的韵律感和音乐美。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划分诗句的节拍,准确地把握诗歌的韵脚,掌握简单的平仄知识,体会诗词的音乐美。  
3.反复吟诵,体会词句语调、语气的变化,以及韵脚韵字、读音特点中,细细感悟诗歌情感的变化。
三、吟咏诗韵,品味诗意
(一)单元题解
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都很讲究声律,其音乐性主要表现在节拍和押韵两方面。
中国上古时期的诗歌作品都是配乐演唱的,或者原本就是歌词。从南朝梁的沈约开始,中国诗人渐渐有意识的讲究诗歌的格律,尤其注意区分平声和仄声。到唐代形成了近体诗,注重诗句内部的节拍、联末韵脚及每个字的平仄。词曲的格律近体诗更严格,因词牌、曲牌而异。由于词大多是由参差不齐的长短句组成,缓急必须更好地配合。
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都很讲究声律,其音乐性主要表现在节拍和押韵两方面。
中国上古时期的诗歌作品都是配乐演唱的,或者原本就是歌词。从南朝梁的沈约开始,中国诗人渐渐有意识的讲究诗歌的格律,尤其注意区分平声和仄声。到唐代形成了近体诗,注重诗句内部的节拍、联末韵脚及每个字的平仄。词曲的格律近体诗更严格,因词牌、曲牌而异。由于词大多是由参差不齐的长短句组成,缓急必须更好地配合。
(二)补充古代诗词格律的知识
1.古韵十三辙
又称“十三道大辙”,指韵母按照韵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韵尾,则韵尾必须相同)的基本原则归纳出来的分类,目的是为了使诵说、演唱顺口、易于记忆,富有音乐美。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每一辙的名目只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没有其他意义,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叫做“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
十三辙分别为(带括号的字即合辙的字):
(1)发花辙:韵母包括a、ua、ia。
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梭波辙:韵母包括:e、o、uo。
例:毛泽东《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3)乜斜辙:韵母包括e、ie、e。
例: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一七辙:i、、er。
龙游浅水被虾(戏),虎落平阳受犬(欺)。
(5)姑苏辙:韵母是u。
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里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怀来辙:韵母是ai和uai。
例: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7)灰堆辙:韵母是ei和ui。
例:王瀚《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8)遥条辙:韵母是ao和iao。
例: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等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9)由求辙:韵母是ou和iu。
例: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言前辙:韵母是an、ian、uan、an。
例: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人辰辙:韵母有en、in、un、n。
例:林逋《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12)江阳辙:韵母有ang、iang、uang。
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3)中东辙:韵母有eng、ing、ueng、ong、iong。
举例:白居易《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1)近体诗
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一般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全诗共四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八句以上的称为排律。绝句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近体诗讲求严格的格律。近体诗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2)古体诗
也称古诗、古风,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包括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如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张籍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
(三)解“读”诗中味
<img TITLE="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T="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netcourse/tyx283a/images/biao.jpg" WIDTH="24" HEIGHT="23"
/>定准基调 
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诗歌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诗歌所表达的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
爱的感情是“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是“气足声硬”
悲的感情“气沉声缓”; 喜的感情“气满声高”;  
惧的感情“气提声凝”; 欲的感情“气多声放”;  
急的感情“气短声促”; 冷的感情“气少声平”;  
怒的感情“气粗声重”; 疑的感情“气细声粘”。
<img TITLE="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T="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netcourse/tyx283a/images/biao.jpg" WIDTH="24" HEIGHT="23"
/>把握韵律
诗文的韵律音乐性首先体现在音顿的疏密、音尾的长短、音高的抑扬、音量的强弱几个方面有明显的对比,吟诵时应该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到平声时,可适当延长,遇到仄声时宜作停顿,可以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  
第一,疏密对比
五言诗的节拍:“23、212、221”。如: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白日/依山/尽,黄河从海/流。  
七律或七绝一般是四三分,即前面四个字为一顿,后面三个字为一顿。七言诗的节拍:“、223”。如: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词曲的诵读,比较复杂,但总体上仍要根据情感的需要来把握节奏,划分节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再如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总之,节拍的划分要根据诗歌韵律的特点,更要根据内容和诗意表达的需要  
第二,长短对比
朗读诗歌时,每个字声音的长短也体现出朗读者对诗歌的理解;而正确地使用延长音,又能促进对诗意的准确把握。
在正常的朗诵或诵读中,长短对比主要体现在停顿或延长的时间长短上。停顿或延长的时间比较长,可以强调字所包含的感情。例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空”,就应该有一定的停顿。这样读来音韵悠扬,诗意中的忘情俗世,纯净怡悦的隐逸情怀悠然流露。 
一般来说,诗歌韵脚要相应延长;尤其是结句的末字,运用延长音能表现一种余韵。  
第三,抑扬对比
诗歌诵读的抑扬对比主要体现在字调高低与平仄的配合所显示的音乐性上。
如果整首诗情绪喜悦,在朗诵时,就应用较高的语调,以凸显比激昂、愉悦、开阔;例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一句,“在”“狂”就应该读得比较高。
相反诗的情绪是哀伤的,就应读得语调低,以体现诗歌深沉、忧伤、哀婉的情感;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结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涯”是平声字,且开口度大,但却不宜读得高,而宜读得低方能体现游子在外,黯然思乡之无奈愁情。 
第四,轻重对比
语义有主次,便有轻重之别。古人写诗有“吟成五个字,用尽一身心”、“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说。因此我们在吟诵诗词时,对“断茎须”的画龙点睛之笔,务必加以强调。  
在词或语句里念得加重的音叫作重音。重音又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语法重音是句中的主要动词和表性状和程度的状语。逻辑重音是读者随情感的需要突出和强调的词语。诗歌朗读需要处理好这两方面的重音。 
例如: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朗读时要处理好如下重音:“破吴归”“尽锦衣”“满春殿”“只今惟有”。“破吴归”“尽锦衣”“满春殿”等重音的处理能极尽勾践踌躇满志、耀武扬威、耽于安乐的神态,“只今惟有”重读且作停顿,再将“鹧鸪飞”慢慢吟出,诗人对盛衰无常的慨叹、人事变迁的思考、在朗读中就能将其慢慢放大,并且清晰地显现出来。
第五,徐疾对比
长句一般比较舒缓,表达的情感比较柔和、沉痛、悲凉;因此,要读得比较缓慢、回旋。  
短句一般比较急促,表达的情感比较轻快、愉悦。因此,要读得比较快捷、弹性。例如,李白《将进酒》,长句短句的参差错落,与作者的情感变化相谐调,就要注意读出徐疾,读出变化。
《将进酒》朗读示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开篇两组排比长句,要读得有气势;“天”字要重读,给人一种破空而来的感受。“悲”、“暮”字要重读,读出一种沉重感。)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三句七言诗句在诵读时要和缓一些,“须、莫、必、还、且”等表示意愿的词语要重读,语调逐步提升直至“会须一饮三百杯”要放声诵读,情绪高涨。)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这四个短句的诵读要急促,节奏渐快,仿佛诗人在频频劝酒。“请君为我倾耳听”一句声音要放低语调要轻快)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三句七言诗句要读出一种激愤之情,语调要高亢。“但愿、皆、惟有、恣”等字要重读。)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语速要由缓而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三句要快读,最后一句语速要缓慢一些,“同销”二字要重读,“万古愁”三字声音要缓慢延长。)
四、课文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材情:前两个单元学习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本单元在诵读诗词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节奏和音韵。学生通过感受诗文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创作时的情感状态,真正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达到与古人相感应、相契合的境界。  
学情:前两个单元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激情与兴趣,增强了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养成充分预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已具备赏析诗词的基本能力,本课继续提高学生诵读鉴赏诗词的能力。  
考情:古代诗词鉴赏历来是高考的一大重点,分值6分或8分,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将鉴赏方法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二)《虞美人》教学设计示例
<img TITLE="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T="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netcourse/tyx283a/images/biao.jpg" WIDTH="24" HEIGHT="23"
/>引发共鸣体会诗境
反复吟咏,感受诗意,体会诗境  
1.教师朗读之后,再请学生点评并且请学生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听后评价?(教师启发:可从节奏划分、语速快慢、语调高低、情感把握等方面来点评。)  
2.请学生点评,师生共同讨论朗读中应注意的问题;再请同学朗读。  
3.其他学生可跟着小声吟咏。注意节奏划分、语速快慢、语调高低、情感把握等方面。
4.挑战环节    
这是读诗的重要一环,学生根据本词的特点,通过感受诗词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通过吟咏诗词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选用合适的语气、节奏和感情,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能够深化他们对诗歌意境的体会,在艺术的诵读中,感受诗人的故国之思与亡国之恨。
<img TITLE="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T="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netcourse/tyx283a/images/biao.jpg" WIDTH="24" HEIGHT="23"
/>涵咏意会评赏名句
品读析字明情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中的“应犹在”、“朱颜改”两个短语的重音应如何读,试读并解析。
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又”字读时应处理为拖长音还是短促带过?“又”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汴京在西,金陵在东,这“东风”是故国吹来的啊!词人撕心裂肺的痛楚凝结在这东风里,这月光下……
过渡:上阕词人遥念的故国,是大范围的整个南唐故国,下阕很自然地更进一步怀念故国中的一砖一瓦,一垣一墙。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流”两字为词的韵脚,又是结字,读时应怎样处理?揣想诗人写至此的心境,你读这一句时又有怎样的感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何况词人的生活发生了那么大的变故,所以他害怕春花秋月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不愿意见到这些美好的景物,巴望它们早些消逝,早些完结。由此可见,这一“了”字,具有十分沉痛十分厚重的力量。
“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img TITLE="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T="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netcourse/tyx283a/images/biao.jpg" WIDTH="24" HEIGHT="23"
/>言意合一融汇沉淀
交流展示品悟探究
根据课堂时间安排学生展示的人数,深入各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点评,教师作示范点评,如:(1)你这饱含血泪的作品,深深打动了我,我禁不住要涕泪掩面了;(2)真可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你把我们带入了诗情画意的境界。  
安排2-3个组展示成果(成果展示材料见后面“情景再现补充材料”),其他组的同学要听仔细,用一句话作适当的点评。  
学生展示他们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学生以散文诗的形式有感情朗读。生生碰撞,师生碰撞,在碰撞中提升对诗歌的艺术鉴赏水平,使课堂达到高潮。 
<img TITLE="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T="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netcourse/tyx283a/images/biao.jpg" WIDTH="24" HEIGHT="23"
/>言有尽意无穷
教师回放同名歌曲,要求学生再进入情景,品悟、回读、反思。  
悠长、哀婉的乐曲声中,轻声吟咏,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真正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达到与古人相感应、相契合的境界。 
五、《阁夜》课例及点评
《阁夜》课例 授课人北京十二中吴静瑾
一、结合诗歌创作背景导入新课
在杜诗专题的学习中,我们跟随杜甫走过他蜀山剑阁,徜徉于浣花溪畔,和诗圣一起为生灵涂炭而悲恸,为蓟北光复而狂欢,大家还包含深情为杜甫撰写了颁奖词(展示颁奖词),今天,让我们跟随杜甫,重温西阁之夜。
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蜀中大乱;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此时,诗人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是怎样的呢?
二、请学生朗诵,划分节奏,找出重读音和延长音,说说为什么。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问题讨论:
(1)在这样寒冷的冬夜,杜甫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2)面对眼前所见,耳际所闻,杜甫心中又有何感呢?
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意。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诗人对此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冰天雪地固然寒冷,但是对于贫病交加、漂泊天涯的杜甫来说,心境的凄寒也和这个冰天雪地的寒宵融为一体了。
(1)在这样寒冷的冬夜,杜甫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明确: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鼓角,是军队里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理当声音嘹亮,鼓舞人心,而此刻诗人却说鼓角之声是悲壮的,为什么?“悲壮”既是听者的感受,也是鼓角手的感受。此时的蜀地战火纷飞,兵革未息,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命运的无助都凝聚在这鼓角声中。这样的鼓角声你是否似曾相识?(《扬州慢》:戍角悲鸣,清角吹寒)。
注意:“悲”和“悲壮”不一样,“悲壮”中当含有反抗之意。反对战争,反抗战争!
“悲壮”一词实际上是人物情感的直接表达,所以应该在朗读中加以强调。其实鼓角悲壮之语出自《后汉书·祢衡传》,说的是祢衡一向看不起、痛恨曹操,当曹操召见他时,便称病不往,曹操因此怀恨,但因为祢衡的才气和名声,又不想杀他。(曹操)听说祢衡擅长击鼓,就召他为鼓史,于是就大宴宾客,检阅鼓史们的鼓曲。各位鼓史经过时都让脱掉原来的衣服,换上鼓史的专门服装。轮到祢衡上场,他并不改装,演奏《渔阳》鼓曲,容貌姿态与众不同,鼓曲声音节奏悲壮,听到的人无不感慨。祢衡以此表达对曹操的抗议。所以这悲壮的鼓角是国家失序,民怨沸腾的表现。
下句说雨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景色是够美的。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但是,又不免让我们有动荡之感。《汉书·天文志》说:星摇者,民劳也……百姓劳于兵革。可见,此处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应,战乱频繁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不言而喻。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一联前句萧瑟,后句浩荡,读起来要语调高亢,音域放宽,表现出气象雄浑之境,“悲壮”“动摇”二词要包含深情,力求表达出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且前句写听觉,后句写视觉,诵读中要努力寻找“听”和“看”的感觉。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在这一句中“闻”“起”重读,属于语法重音。短句中的谓语一般重读。
“野哭千家闻战伐”,就是说千家万户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在荒郊野外号啕痛哭。(“野哭”应该是流散在野因痛苦而恸哭。那些把“野哭”理解成“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之类的说法我们不取。)这一句形象而又凝练的反映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在那数九寒冬的漫漫长夜里,在那大雪覆盖着的茫茫原野上,成千上万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在痛苦万分的哀号着。运用“诗歌意象联系性”原则把“霜雪霁寒宵”跟“野哭千家闻战伐”联系起来,便很容易发现“霜雪霁寒宵”对“野哭千家闻战伐”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渲染和衬托作用。“霜雪寒宵”与“野哭千家”前后影映,相得益彰。那些“野哭千家”的人们,因为“霜雪霁寒宵”的环境描写显得更加的痛苦不堪;诗人对饱受战乱之苦的广大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对那些挑起战乱的罪魁祸首的深恶痛绝,也因此变得更加鲜明和突出。
“夷歌数处起渔樵”从字面意思看是说杜甫客寓夔州西阁,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从而说明夔州地方之偏远,表明自己漂泊异乡的苦闷心情。
夷歌与《腾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对比,同是异乡之歌,同时渔樵之歌,有和不同?
这里的夷歌,当时苍凉的,悲怆的,是乱世之音,而非节日欢歌。诗人于此取用“夷歌数处起渔樵”的根本意图还在于要着力表现战乱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普遍性灾难,还在于要表达诗人对家国时世的深沉忧虑和对广大受苦受难百姓的深切同情。
颈联前句写百姓悲天怆地的哭声,情绪凄惨;后句写渔樵时起时落的歌声,情绪悠远,诵读时要形成对比,前句语调悲抑、沉重,饱含痛楚;后句注意节奏顿挫,突出悠远之感。诵读时寻找无眠之夜哭声、歌声、鼓角声齐集于耳畔的感觉。
(2)面对眼前所见,耳际所闻,杜甫心中又有何感呢?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卧龙,指诸葛亮。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一世之雄,而今安在?他们不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吗!那么如我这样一个草民,如我所见到的这一切的一切也终将归于黄土,所以也就无需牵挂了。很显然,这是自我派遣之词。
但是诗人之愁真的能挥之而去吗?我们来看尾联的下联:人事音书漫寂寥。这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徒然感到寂寞了。注意,如果诗人真的已经想通了,已经开解了,又何来寂寥之感呢?既然感到寂寥,就说明诗人心有不甘,实际上尾联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古来圣贤皆寂寞”(李白《将进酒》)「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古柏行》)「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上白帝城二首》)这些诗句正好传达出诗中某些未尽之意。诵读时音节要舒展,表达贯穿古今的无穷之思,音调要低沉。情绪核心词“寂寥”,诵读时语速要慢,语调要沉郁。
此诗向来被誉为杜律中的典范性作品。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仿佛把宇宙宠入毫端,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是诗人当时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但是我们也能深深感受到这雄阔背后深重的忧伤和悲凉。
三、朗读李白的《古风·西上莲花山》,同样是描写战争,同样是感叹战争给黎民百姓带来的创伤和灾难,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有何不同之处,在朗读时如何表现二者的不同。
&&&&&&&&&&&&&&&&&&&&&&&&&&&&&&&&&&&&古风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在这首《古风》里,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过美妙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这样两种世界的强烈对照表现出来的。这就造成了诗歌情调从悠扬到悲壮的急速变换,风格从飘逸到沉郁的强烈反差。然而它们却和谐地统一在一首诗里,这主要是靠诗人纵横的笔力、超人的才能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杜甫:写实的,沉郁的,描写较含蓄。杜甫是以身历者当局者的身份,用平视的角度写战争。
李白:富有想象,变化丰富,描写较为直接。李白以一个旁观者描述者的身份,用俯视的角度写战争
<img TITLE="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T="专题讲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wbr&第三单元&&wbr&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netcourse/tyx283a/images/biao.jpg" WIDTH="24" HEIGHT="23"
/>课例点评
正解“因声求气”
所谓“因声求气”是指通过在朗读中通过感受诗歌语言的音韵节奏等方面的变化,体味诗歌作品的思想感情,精神内涵。但是不理解诗意,谈不上因声求气;只有当学生对诗歌的思想感情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之后再来朗诵诗歌,才能使他们的朗诵提高一个层次。所以,声、气二者的关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因声”可以“求气”,同时,“因气”也可以“求声”,朗读可以促进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理解了诗歌的思想感情也可以促进朗读,使朗读更能表现诗歌内涵。
巧用“因声求气”
学生朗读和解读需要进行有机结合
课例中,吴老师带领学生走了一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然后用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的路子,也就将朗读和解读进行了有机整合,将以往是个教学中“朗读”与“理解”的两层皮变成了血肉相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从而不断地调整原有的朗读处理,发现越读越有味道了。如学生一开始,觉得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中“催”“霁”两个字当重读,但经过分析后发现其中的“寒”字是下句中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字眼,当重读,从而对朗读处理方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本节课教学中,教师注重了对学生多方面的指导;但是有些指导因为过于关注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忽略了学生主体的需求。例如指导学生体会“悲壮”一词所表达的情感时,应补出必要的注释,但是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借助这些注释获得对“五更鼓角声悲壮”一句的解读,并感受到其中饱含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诗词教学要重感悟
诗词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会急于向学生传授自己所体会到的诗意与诗情,而
忽略了学生自己对诗词的个性解读。本节课中吴老师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讲的太多。“因声求气”之“气”应是学生在诵读、感悟中获得的个性解读,是学生将个人情感与诗词作品所表达情感融合共鸣之后获得的。所以老师要在备课过程中寻找恰当指导切入点,而且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问题予以指导。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体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