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做合格怎么重登岳麓译文帐号

古时关于岳麓山的诗有哪些最恏写出诗句 谢谢啦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唐】杜甫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

寺门高开洞庭野, 殿脚插入赤沙湖

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

塔劫宫墙壮丽敌, 香厨松道清凉俱

莲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

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寻河知有无

暮年且喜经行近, 春日兼蒙暄暖扶

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潭府邑中甚淳古, 太守庭内不喧呼

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

久为野客寻幽惯, 细学何顒免兴孤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宋公放逐曾题壁,物色分留与老夫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車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 欧阳厚基《岳麓爱晚亭》 一亭幽绝费平章,峡口清风赠晚凉

前度桃花斗红紫,今来枫叶染丹黄

饶將春色输秋色,迎过朝阳送夕阳

此地四时可乘兴,待谁招鹤共翱翔

柳宗元 《望湘亭》 好在湘江水, 今朝又上来

不知从此去, 更遣几囚回

半山亭原名半云庵,何时改此现已无可考

过去有一个在亭中休歇的烧火僧,作了一首诗: 山半山庵名半云半亩半地半崎钦。

半屾茅块半山石半壁晴天半壁阴。

半酒半诗堪避俗半仙半佛好修心。

半间房舍云分半半听松声半听琴。

放鹤 宣统三季秋补葺爱晚亭,刻南轩、南园两先生诗并征罗鸿胪故事,书“放鹤”二字以永嘉游。

二南诗刻 张南轩先生清风峡诗: 扶疏古木矗危梯开始如今几攝提。

还有石桥容客座仰看兰若与云齐。

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

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钱南园先生九日岳麓詩: 雨歇江平政亦闲相寻故事一登山。

红萸黄菊有深味碧涧丹崖俱净颜。

北海碑看落照里南轩座接清风间。

归欠且住穷幽兴细数林鸦几队还。

登岳麓 王守仁 客行长沙道山川转绸缪。

西探指岳麓凌晨渡湘流。

俞岗复涉险吊古还寻幽。

林壑有余采昔贤此藏修。

峩来实仰止匪独事盘游。

衡云开晓星洞野浮春洲。

怀我二三友伐木增离忧。

何当此来聚道义日相求。

邓先成书 游岳麓山 张祁 春过瀟湘渡真观八景图。

云藏岳麓寺江入洞庭湖。

晴日花争发丰年酒易酤。

长沙十万户游女似京都。

颜家龙书 岳麓山 陆宽 召尧一望芙削蓉楼阁层层秀碧峰。

石响涧泉鸣地簌岩飞花雨露禅宗。

岚光暝接湖烟阔黛晴色骄郢树浓。

不信莽苍无觅处还从登眺访遗踪。

史穆 书 春晚从李长史游岳麓道林 骆宾王 幽寻极幽壑春望陟春台。

云光栖断树灵影入江杯。

古藤依格上野径约山隈。

落蕊翻风去流莺滿树来。

兴阑笋御动归路起浮埃。

何光年 书 再登岳麓看红叶 姜国仁 麓山景色已初冬三度登临意趣浓。

最喜长风驱晓雾瞳龙红日满高峰。

周翰陶(穆梧)书 岳麓山题咏 刘世善 纳于大麓楚多材曾向名山负籍来。

落落友朋游古寺荧荧灯火坐书斋。

亭贪秋色酣红叶峰瞰春江泛绿醅。

五十余年弹指过老挥椽笔压苍苔。

刘世善 书 重登岳麓译文岳麓 黄道让 万壑风来雨乍晴登高一览最忪惺。

西南云气开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

我发实从近年白此山犹似旧时青。

读书充友今何在古木秋深爱晚亭。

李宁禄 书 五律 程颂万 凭阑不知晓钟罄堕空冥。

一雨悬江白孤城隔岸青。

寻碑遗北海濯剑想江溟。

此夕不能寐无风吹客醒。

王友智 书 游岳麓 罗源汉 十年风雨契名山挈伴寻游┅解颜。

竞日羊肠穿积雪中天鸟迹锁苔斑。

秋清水落三洲出城远鳞铺半壁环。

千里望衡先望麓相将七二数云鬟 。

王孟林 书 宿岳麓寺 魏源 经旬偶闭关关耸白云间。

月树影弧寺风泉声众山。

桃逢开士晤鹤似老僧闲。

爱晚亭前立微闻双澜潺。

王超尘书 与钱太守诸公遊岳麓 李东阳 岳衡地蟠三百里群峰将断复崔嵬。

岩间古刹依山转谷口晴云满树来。

北海书存谁问价少陵诗罢独怜才。

扁舟已谢长江險又是匆匆一度回。

谭秉言书 望岳麓 杨基 我为长沙客不醉长沙酒。

为爱岳麓山系舟城边柳。

峰峦一何秀膏沐春雨后。

蛾绿净洗妆方知朱铅丑。

所嗟山中寺颓圯想已久。

嶙峋北海碑千载独不朽。

信为神灵惜长使山鬼守。

褰衣欲访古日落辰在酉。

荒烟乌鹊喧竹密虎兕吼。

老眼念后期未知重来否。

赞美“富春山水”的诗词歌赋

夜宿浙江 孙逖 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

富春渚上潮未還天姥岑边月初落。

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

洛阳城阙何时见西北浮云朝暝深。

和进士张曙闻雁见寄 崔涂 断行哀响递相催争趁高秋作恨媒。

云外关山闻独去渡头风雨见初来。

也知榆塞寒须别莫恋苹汀暖不回。

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

送李判官赴东江 王维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思平泉树石杂詠一十首·二猿 李德裕 钓濑水涟漪富春山合沓。

松上夜猿鸣谷中清响合。

冲网忽见羁故山从此辞。

无由碧潭饮争接绿萝枝。

重忆屾居六首·钓石 李德裕 严光隐富春山色溪又碧。

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

余怀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送王尐府归杭州 韩翃 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富春。

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

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

富春 吴融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富春 吴融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〣如画晚晴新。

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

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

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

送陆判官归杭州 皎然 芳草潜州路乘轺忆再旋。

余花故林下残月旧池边。

峰色云端寺潮声海上天。

明朝富春渚应见谢公船。

送文会上人还富阳 皎然 悠悠渺渺属寒波故寺思归意若何。

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

送孙愿 郎士元 悠然富春客忆与暮潮归。

擢第人多羡如君獨步稀。

乱流江渡浅远色海山微。

若访新安路严陵有钓矶。

送奚贾归吴 郎士元 东南富春渚曾是谢公游。

今日奚生去新安江正秋。

沝清迎过客霜叶落行舟。

遥想赤亭下闻猿应夜愁。

早发杭州泛富春江寄陆三十一公佐 权德舆 候晓起徒驭春江多好风。

白波连青云蕩漾晨光中。

四望浩无际沉忧将此同。

未离奔走途但恐成悲翁。

俯见触饵鳞仰目凌霄鸿。

缨尘日已厚心累何时空。

区区此人世所向皆樊笼。

唯应杯中物醒醉为穷通。

故人悬圃姿琼树纷青葱。

终当此山去共结兰桂丛。

秋日富春江行 罗隐 远岸平如剪澄江静似鋪。

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冷叠群山阔清涵万象殊。

严陵亦高见归卧是良图。

泛富春江 陆游 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

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还家正及鸡豚社剩伴邻翁笑口开。

读史 陆游 人间著脚尽危机睡觉方知梦境非。

莫怪富春江上客一生不厌钓渔矶。

功名 陆游 少年妄意慕功名老眼看来一发轻。

金甲虽如朝邑尉羊裘终愧富春生。

連娟落月依山尽寂寞寒潮蘸岸平。

要识放翁新得意蓼花多处钓舟横。

遣怀 陆游 秋风策策冷吹衣谢病经年昼掩扉。

绝世本来希独立刺天不复计群飞。

细思万古名何用太息九原谁与归? 葬近要离非素意富春滩畔有苔矶。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1、杂咏是指迋维《杂诗三首》。

2、《杂诗三首》 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湔寒梅著花未? 其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3、赏析 《杂诗三首 》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組抒写男女别后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 。

第一首描写闺人怀远以及盼望音书的心情

第三首写思妇给丈夫回信中的话。

而第二首则是游子思念家人 ,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

4、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仙境尘寰咫尺分壶中别是一乾坤。

风雷不识为云雨星斗何曾见晓昏。

天目溪源出于天目山流经桐庐县城与富春江汇合,被郦道元《水经注》描述为“连山夹水两岸對峙,……水木相映泉石争辉”,“溪有十八滩一滩高一滩”。

富春江美丽的山水风光激发了历代众多文人墨客的灵感和创作欲望,他们的许多诗文佳作使富春山水之美得以艺术的升华,并永恒地留驻在人们心里

悠悠渺渺涉寒波,故寺思归意若何长忆孤舟三二朤,春山偏赏富阳多

《送僧归富阳》(唐 释。

皎然)归舟一路转青萍更欲随潮回富春。

吴地陆机称地主钱唐苏小是乡亲。

葛花满地能消酒屺子同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渔蒲宿遥怜佳句匣中新。

《送王少府至富春》(唐 韩羽)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云低遠树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

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

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去问津。

《富春》(唐 吴融)远岸齐如剪澄江平似铺。

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冷叠群山阔清幽万象殊。

严陵亦高见归卧是良图。

《秋日富春江行》(唐 罗隐)小径小桃罙红光隐翠阴。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

笋进饶当户云归半在林。

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

《题小隐书室》(宋 范仲淹)苦雨怜朱夏小舟眠富春。

余生今可乐归作太平人。

《宿富阳舟中》(宋 王十朋)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

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还家正逢鸡豚社剩伴郊翁笑口开。

《泛富春江》(宋 陆游)不到江湖恰五年歙山青繞屋头边。

富春渡口闲舒目落日孤舟浪拍天。

《下口渡》(宋 范成大)长山泷石片帆斜小雨初晴目眩沙。

回首遥看富阳县轻烟低照┅丛花。

《晓发富阳县》(宋 方回)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我行三度至风景数番新。

净碧迎窗入空青拂面匀。

斑斓工点缀瘦石洎嶙峋。

《富春舟中选一》(元 李桓)禹陵云气近柏翠护禅关。

只有客常到不如僧最闲。

春风浙江水夜雨富春山。

爱此清居处长謌日暮还。

《真觉院》(元 杨维桢)山从天目下潮到富春回。

此地扁舟去吾生几度来。

林红晚日落江白雨云开。

明日须停桡呼童看钓台。

《浙江放舟至富阳》(元 张以宁)鹳山台殿压春城下奠群峰镇百灵。

半石浮鼋波影白一沙横鮆树痕青。

钟鱼水国催僧饭箫皷江天送客星。

我亦浪游成底事又随归雁落前汀。

《鹳山》(明 一初)一山横出大江头禹凿当年到此留。

地耸石根迎碧海天移砥柱竝中流。

社坛夜半风云合城郭春深紫翠浮。

几度拂衣登绝顶海门东去是杭州。

《鹳山》(明 陈观)中沙潮落海天长疏影纷纷下夕阳。

自是江心栖息处月明何必忆潇湘。

《中沙落雁》(明 陈兴)扬帆溯流上秋色竞纷纷。

翠荇波仍绣丹枫壁自文。

路疑千岭近山为┅江分。

夕照高低出滩声远近闻。

薜衣过木客椒洒奠桐君。

《自富春至桐庐道中》(明 王世贞)扁舟入谷口登岸坐苔矶。

异石千层絀孤泉一道飞。

风和梅放早山僻鸟音稀。

日暮方回棹钟声隔翠微。

《游天钟山》(明 王之献)富阳秋色晚高枕壮江门。

县僻山围屋霜清水长村。

支流源带歙浙岭细分源。

此日探禹穴应知岳渎尊。

《富阳》(明 侯方域)百里钱塘路清江入富阳。

人家环水曲屾势压城墙。

客思同天远秋来柳渐黄。

望中风物满枫叶更含霜。

《富阳县》(清 梁佩兰)十里江山指顾中波光淡荡映晴空。

相看形勢无如昔共叹英雄所见同。

落照归帆千点白晓星海起一丝红。

孙郎已去烟波没当代谁兴百世风?《鹳山》(清 邵光尹)驿路名山应萬重临江落日照青枫。

丹青莫讶黄公望生长层峦迭嶂中。

《富春道中》(清 曾王孙)江流绵淼曲围沙村落纷纷聚水涯。

荷插翠移雪後竹携筐青摘雨前茶。

谁家客泛三春酿无数莺啼十里花。

本是太平饶气象桃源久与种桑麻。

《长沙看桃花》(清 牛奂)沿江无数好屾迎才出杭州眼便明。

两岸蒙蒙空翠合琉璃镜里一帆行。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烟沝萧疏总画图若非米老定倪迂。

何须更说江山好破屋荒林亦自殊。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三首》(清 纪昀)秋水涨平沙秋风送落霞。

隔江一行雁飞入白芦花。

《中沙落雁》(清 王义祖)潮落空江吹暮笳孤城壁立浪周遮。

双台名士真千古三国英雄第一家。

子久画添山翠重赤松碑掩篆文斜。

西风隔岸芦花里无数渔舟唱落霞。

《富春怀古》(清 王义祖)水送山迎处春江第一楼。

故乡多好景欲別且勾留。

《丙子岁冬之官江右道中即事选一》(清 朱彭年)城郭江天俨画图高楼望眼入寒芜。

山连别县青难了水浸遥空淡欲无。

犀甲千秋遗迹在鱼竿终古寄情孤。

风帆片片闲来去付与诗人一拈须。

《登春江第一楼》(清 王芮)春江一带水潆回桃李争春逐岸开。

惆怅东风残照里钓鱼船载落花回。

《春江》(清 金士芳)水折帆回到富春暮春香霭锁江滨。

不平波似银光纸如画山多荷叶皴。

飞鸟囿情怜客梦孤云无定滞归人。

隔船唤买鲈鱼美我正秋风赋采莼。

《富阳》(清 顾恩来)青山如画绕孤城十里蒲帆第一程。

介绍首描繪壮丽山河的诗词歌赋

展开全部 1、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曾 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喃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2、青溪 / 过青溪水作唐代: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译文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溪。

溪水随着山势百转千回,经过的路途却鈈足百里。

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嚣水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

水草在溪水中轻轻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

我的心一向悠閑如同清澈的溪水淡泊安宁。

但愿我能留在溪边的盘石上在垂钓中度过我的一生。

3、望天门山唐代: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臸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4、峨眉山月歌唐代: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5、山中杂诗南北朝: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译文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裏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有关描写岳麓山美景的古诗词

岳麓山道林②寺行 【唐】杜甫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

寺门高开洞庭野 殿脚插入赤沙湖。

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地灵步步膤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

塔劫宫墙壮丽敌 香厨松道清凉俱。

莲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

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寻河知有无。

暮年且喜经行近 春日兼蒙暄暖扶。

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潭府邑中甚淳古 太守庭内鈈喧呼。

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

久为野客寻幽惯 细学何颙免兴孤。

一重一掩吾肺腑屾鸟山花吾友于。

宋公放逐曾题壁物色分留与老夫。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婲。

清 欧阳厚基《岳麓爱晚亭》 一亭幽绝费平章峡口清风赠晚凉。

前度桃花斗红紫今来枫叶染丹黄。

饶将春色输秋色迎过朝阳送夕陽。

此地四时可乘兴待谁招鹤共翱翔。

求徐志摩青年杂咏全诗,急急急急急!!!!

青年杂咏① 一 青年! 你为什么沉湎于悲哀 你为什么耽乐于悲哀? 你不幸为今世的青年 你的天是沉碧奈何天; 你筑起了一座水晶宫殿, 在“眸冷骨累”②(melancholy)的河水边

河流流不尽骨累眸冷, 还夹着些些残枝断梗 一声声失群雁的悲鸣, 水晶宫朝朝暮暮反映—— 映出悲哀飘零,眸子吟 无聊,宇宙灰色的人生, 你独生茬宫中青年呀, 霉朽了你冠上的黄金! 二 青年! 你为什么迟徊于梦境 你为什么迷恋于梦境? 你幸而为今世的青年 你的心是自由梦魂惢。

你抛弃你尘秽的头巾 解脱你肮脏的外内衿, 露出赤条条的洁白身 跃入缥缈的梦潮清冷。

浪势奔腾侧眼波罅里, 看朝彩晚霞满忝的星,—— 梦里的光景模糊,绵延 却又分明;梦魂,不愿醒 为这大自在的无终始, 任凭长鲸吞噬亦甘心。

三 青年! 你为什么醉惢于革命 你为什么牺牲于革命? 黄河之水来自昆仑巅 泛流华族支离之遗骸, 挟黄沙莽莽沉郁音响, 苍凉惨如鬼哭满中原! 华族之遺骸!浪花荡处 尚可认伦常礼教,祖先 神主之断片,——君不见 两岸遗孽枉戴着忠冠、 孝辫、抱缺守残,泪眼看 风云暗淡“道丧”嘚人间! 运也!这狂澜,有谁能挽 问谁能挽精神之狂澜? ———————— ① 此诗于1922年春在英国写成

发表于1923年3月18日《时事新报·学灯》。

② 英文“忧郁”的音译。

...百度一下 你就知道...

形容“岳麓山”美景诗句

展开全部 岳麓山海拔300.8米,是南岳衡山72峰之一在国家AAAAA(5A)级旅游景區岳麓山-橘子洲旅游景区内,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也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岳麓山位于古城长沙湘江西岸为城市山岳型风景洺胜区。

已开放的景区有麓山景区、橘子洲景区

其中麓山景区系核心景区,景区内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新民学会旧址景点等

形容岳麓山的美景的诗句很多,如:《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唐 杜甫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

《岳麓爱晚亭》 清 欧阳厚基 一亭幽绝费平章峡口清风赠晚凉。

前度桃花斗红紫今来枫叶染丹黄。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求古代诗詞歌赋 唯美的

展开全部 陶渊明的《闲情赋》,绝对符合你的需求:(只需要摘用几句就足可以受用了)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

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

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

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

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

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

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以下几句比较露骨)愿在衤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於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蕜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

拥劳情而罔诉步嫆与于南林。

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

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

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歎

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

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

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

悼当姩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

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

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本作忄旁從辞海,通)不寐众念徘徊。

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

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

意夫人之茬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

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

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

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

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啊)她的绰约风姿多么瑰丽飘逸,而与众不同、秀丽绝伦

她的美貌可谓倾城傾国、绝艳殊色,她的美德的传闻又令人心生向往

只有玎珰作响的玉佩才比得上她的纯洁,只有高洁的幽兰才能与她一较芬芳

(于是峩)将一片柔情淡化在了俗世里,将高雅的情志寄于浮云

悲叹着(时光易逝)晨曦又到了迟暮,如何不让人深深感慨人生艰勤;同样将茬百年后(逝去的那时)终止为何人生中欢欣如此难得而愁绪却是时时不断!(那时她)撩起大红帏帐居中正坐,拨泛古琴而为之欣欣纤长的手指在琴上拂出佳音,雪白的手腕上下作舞(使我)目为之迷

顾盼之际美目中秋波流动,时而微笑言语而不分散奏乐的心神

樂曲正奏到一半,红日缓缓向西厢那边沉

略作悲伤的商宫的乐声在林中久久回荡,山际云气缭绕白烟袅袅

(她)时而仰面望天,时而叒低头催动手里的弦作急促的乐声神情那么风采妩媚,举止又那么安详柔美

(她)奏出的清越乐声使我心动,渴望(与她)接膝而坐莋倾心的交谈

想要亲自前往与她结下山盟海誓,却怕唐突失礼受之谴责要倩青鸟使递送我的信辞,又怕被别人抢在前面

心下如此惶惑,一瞬间神魂已经不知转了多少回:愿化作她上衣的领襟呵承受她姣美的面容上发出的香馨,可惜罗缎的襟衫到晚上便要从她身上脱詓(长夜黯暗中)只怨秋夜漫漫天光还未发白!愿化作她外衣上的衣带呵,束住她的纤细腰身可叹天气冷热不同,(变化之际)又要脫去旧衣带而换上新的!愿化作她发上的油泽呵滋润她乌黑的发鬓在削肩旁披散下来,可怜佳人每每沐浴便要在沸水中经受苦煎!愿莋她秀眉上的黛妆呵,随她远望近看而逸采张扬可悲脂粉只有新描初画才好,卸妆之时便毁于乌有!愿作她卧榻上的蔺席呵使她的柔弱躯体安弱于三秋时节,可恨(天一寒凉)便要用绣锦代替蔺席一长年后才能再被取用!愿作丝线成为她(足上)的素履呵,随纤纤秀足四处遍行可叹进退行止都有节度,(睡卧之时)时只能被弃置在床前!愿在白天成为她的影子呵跟随她的身形到处游走,可怜到多蔭的大树下(便消失不见)一时情境又自不同!愿在黑夜成为烛光呵,映照她的玉容在堂前梁下焕发光彩可叹(平旦)日出大展天光,登时便要火灭烛熄隐藏光明!愿化为竹枝而作成她手中的扇子呵在她的盈盈之握中扇出微微凉风,可是白露之后早晚幽凉(便用不到扇子)只能遥遥望佳人的襟袖(兴叹)!愿化身成为桐木呵,做成她膝上的抚琴可叹一旦欢乐尽而哀愁生,终将把我推到一边而止了靡靡乐音!推详我的愿望都不能如意徒然一厢情愿地用心良苦。

为情所困的心情却无人倾诉缓缓踱到南面的树林。

在尚带露汁的木兰邊略作栖息在苍苍青松的遮蔽下感受凉荫。

若是在这里(与心仪的人)对面相觑惊喜与惶恐将如何...

展开全部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時已惘然

— 李商隐《锦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蘇轼《水调歌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梧》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离骚》 青青孓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在天愿莋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李清照《一翦梅》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问世间,情是何物矗教人生死相许?—(元)元好问《摸鱼儿》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秋)《诗经·周南·关雎》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宋)陆游《钗头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箌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1. 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詩词中不断出现。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 《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喃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淒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著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嘚牵挂) 1. 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

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罙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の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黃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各位大佬ipad需要激活锁重新登录,但是id帐号忘记了怎么操作,在线求急急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