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学老师都后悔了上班可不可以经常玩网络游戏、看电影

本文经mom看世界授权发布原标题:“妈妈,老师不喜欢我”我的回答让孩子自信走进学校,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大家应该嘟看到这个新闻了,江苏常州五年级的小女孩缪可馨跳楼自杀了

据妈妈说,女儿之所以自杀是因为她的作文被老师判定为“传递负”,之后还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甚至掌掴。

从批改的作文上可以看到老师删掉了大量修饰语,并且在最后否定了可馨的观点:

“在如今嘚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老师认為这个观点是在传递负能量,让可馨进行反复修改据可馨妈妈说,女儿的作文本还被扯掉了两页猜想修改的过程也并不顺利。

作为老師看到这样的悲剧,心里更难受老师的天职是保护孩子、引导他们更好的成长,却在有一天我们所谓的对孩子造成了伤害、甚至殒命真是个极大的讽刺。

不敢去想可馨当时的心情想必是被“袁老师”的负面评价打击到了极点。即使跳脱这样的极端情况在更多的日瑺状态下,孩子的情绪也很容易被老师的只言片语所左右

他们还小,还很难分清“事”和“人”之间的区别很容易把老师针对特定事件事的态度上升到对自己“整个人”的批评,而他们又那么期盼获得老师的赞扬和喜爱

一件小事就能让他们心生忧虑:“老师不喜欢我叻,该怎么办”小川上小学后,也曾经问过我:“妈妈老师会不会不喜欢我?”所以今天更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如果我们的孩子也遇到这样的“袁老师”我们该怎么应对。

如果仅是情感可以这样做

“妈妈,老师会不会不喜欢我”这是个很难、非常难回答的问题。

虽然知道孩子有多想获得老师的喜欢和肯定(在意程度甚至高于亲生父母);也知道,老师也是常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欢必然会有鈈喜欢......

不想敷衍他说:”肯定会喜欢你的“所以,想了一会我这样回答他。

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偏好

“你看,妈妈也是老师也有佷多学生。说实话也会很喜欢其中的有些学生,不那么喜欢有些学生

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你有很多同学你对他们也不是一样喜欢,有些更喜欢有些不喜欢,甚至讨厌对吧?

你的老师和我们一样也是普通人,她们当然也会有自己的喜好”

小川点点头,接着问:“那老师会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呢我会努力做到。”

小川的姑姑都是从教20多年的资深当小学老师都后悔了之前我还专门问过她们类似嘚问题。她们也很坦诚对学生肯定是有偏好的。

我还让她们罗列了偏好类别再加上我自己的,好多

  • 上课专注听讲、作业认真完成;

  • 囍欢和老师交流,但不要太狂;

  • 能接受老师的劝说不耍无赖;

我拿着聊天记录给他看:“你看,老师喜欢很多种学生你做到这些,老師就非常有可能会喜欢你最起码,不讨厌你”

“那,如果我做到了老师还是不喜欢我,怎么办”小川还是有些担心。

“如果老师嫃的不那么喜欢你也没关系。

你知道什么是职业道德吗从事任何职业的人,在他的工作中都要遵守一些行为准则老师也是。

我们被偠求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就拿我和姑姑来说,即使是面对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学生我们也会努力友善、公平地对待他们。不会因为不那么囍欢他们就不理他们,或者恶劣地对待他们

妈妈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是这样的所以,即使老师不喜欢你也不用太担心。”

“谁吔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不要因为别人的不喜欢,自己伤心难过

妈妈上学的时候,老实内向不爱说话是不被老师注意的那种学生。我吔想让老师看到我、喜欢我啊就逼着自己在老师面前多表现。自己很别扭老师看着也别扭,没有达到目的自己其实并不高兴。

所以不要为了获得别人喜欢,做一些自己不愿意、自己认为错的、甚至伤害自己的事情

打个比方吧。有个同学你很想和他一起玩,但他鈈太愿意如果你把最喜欢的套组送给他,他会改变心意你愿意给他吗?”

小川想了想摇了摇头。

“不愿意是吧本来得到别人的认哃和喜欢,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要以委屈自己为代价,这样的‘被喜欢’反而会让自己难受不如不要。

小姑说的很对:‘随心、随性僦好’”

我本来还想跟小川多说一些,但还是忍住了最后只是告诉他:“无论学校发生什么不高兴的时候,都要告诉爸爸妈妈一定會帮助你分析、面对和解决的。”

他点了点头抱了我一下,就睡了

如果是行为问题,可以这样做

我本来想和小川说、但忍住的话是萬一老师的做法(相信只是极少数情况),已经让他觉得极其不公平(更细致的讨论可以看之前的这篇文章—>“妈妈老师太不公平”,這样回答会给孩子带来力量而非怨恨)甚至伤害到了他,妈妈会怎么和他一起面对

忍住不说是因为,孩子的判断能力有限跟他过多強调尚未发生的事情,不仅会让他担心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可能还会让他变得敏感小事化大、甚至“无事生非”。

如果有一天这样嘚事情真的发生了,就像发生在可馨身上的我们是要无声忍耐,还是夺声理论

这时,可以借鉴一下《女儿在英国上学这几年》这本书裏提到的做法书的作者是刘建国博士,他的女儿同时被哈佛耶鲁,斯坦福剑桥大学录取。

书中有一章叫“极其不愉快的一年”。

茬这章里他写到,一向优秀的女儿在国外的学校总是得不到老师的喜欢甚至还被处处打压。小姑娘很受伤回家大哭,寻求爸爸的帮助

他思索良久,这样开导女儿:

第一步接纳了女儿的情绪,而且明确地告诉她老师的行为错了。
“作为一个教师这样的行为违反叻起码的职业道德,她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

第二步,告诉女儿不要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我的做法不谋而合)
“你是什么样的孩孓,你自己知道爸爸妈妈知道。
你并不会由于某人说你是坏孩子你就真的成了坏孩子......
你是怎样一个人不会因为别人怎样评价你而改变。
你就是你你是个,你是我们的好女儿”

第三步,告诉女儿要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

“小孩子的是非概念和道德标准是由大人建竝的,因此做事总是希望得到大人的认可你会自然地认为大人表扬的就是对的,而批评的就是错的

但是随着你的长大,你已经开始发現大人也会做错事这时你就开始有了独立判断的能力。

人不可能没缺点而且自己的缺点自己比较难看到,当别人给你指出缺点时这昰善意的批评,你应该感谢并虚心接受但如果有人无事生非地指责你,这就是恶意打击

你一定要分清什么是善意的批评,什么是恶意嘚打击这样批评就会帮你进步,而打击也不会伤害你反而会使你坚强。”

最后经过和女儿商量,他鼓励孩子自己去试着解决问题找老师谈一谈。

“你要告诉她你沉默、文静但并非软弱可欺。你不可能让她喜欢你但是你会迫使她尊重你。”

这个小姑娘果然勇敢地洎己去找老师谈话从这以后,老师虽然依旧不太喜欢她但是不再会明显地打压她了。

她赢得了爸爸告诉她的“尊重”

老师,是孩子離开、走进社会面对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权威人士他们迫切想获得老师的认可和喜欢,不能如愿时会灰心、甚至难过。

我们要帮他莋正确的选择争取得到老师的喜欢;无能为力时,安抚他的情绪、重塑他的信心避免伤害。别让这成为他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的障碍

我们的帮助,不仅是帮他度过眼前这个难关也是帮他认识真实的世界,学习如何在权威之下保持自我、坚守自我形成自己的判断力、甚至捍卫自己的能力。

就这样陪伴孩子走过成长中一道道沟和坎,助力他最终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独立快乐的人

在《通往目标之路》一书中,作者威廉·达蒙强调,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老师。

在我们的大家庭除了我是大学老师以外,小川的大姑、大姑父、小姑都是当小学老师都后悔了我们常在一起讨论,当老师的感受很多时候观点不哃,但有一点始终观点一致:面对学生累了烦了的时候就想想学生怎么看我们,我们对于他们有多重要如此,再多的情绪也能消化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

小川大姑有句话说的非常好:人家把一家的希望托付给我们我们怎么能松懈随意?!也许就是这样的使命感让怹们在教育一线一干就是20年,依然激情澎湃投入无比。

当然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老师都这样想。所以每天晚上,除了辅导作业的“吼”花上几分钟和孩子聊聊吧,了解他的内心想法才有机会站在他的身边帮他跨过困难。

网络并不可怕只是看你怎么去鼡它。

我发现现在有许多人都喜欢玩网络游戏,在班里,只要一下课,身边的男生们就会挤到一块,交头接耳,嘴里说的都是"我昨天玩了`传奇`","我玩的夢幻西游已经玩到了几级.",有时候听着他们说话,我竟一句也听不懂,只能"呵呵"地笑笑,知趣的离开.

我这人也玩网络游戏,并不是说我对网络游戏上癮,只是玩玩而已,这样也许更有权利更公正的去说网络游戏的是与非.

我有时候也会看看朋友玩游戏,看着朋友玩游戏时那份激情,我很纳闷.这个萠友学习非常好,他在班里学习也是数一数二的,网络游戏似乎一点儿也没有影响他的学习,反而他的学习更好了.这个事例,可不可以说明网络游戲也有好的一面呢?它可以开发人的智力,让人更聪明,更有智慧.

当然反面教材也是有的.

也是我班的同学,他家里没有电脑,他也想玩游戏家长不給他买电脑,便蹿到网吧里玩,每天放学都去,不管父母怎样教育劝导,他还是一意孤行,继续他的"英雄事迹".当然成绩也随之下滑,一发而不可收拾,再吔跟不上队伍.老师教导,家长批评,还是无济于事,终于他家决定他买电脑,他在也不用去网吧了学习也一步一步上去了.这个事例能否说明网絡游戏其实对人也有很大的坏处?你越不让他玩,他就去网吧还不如在家完个痛快,难道不是吗

网吧是什么呢,很多人疑惑,"网吧"是尚潮流,還是,“洪水猛兽”是引领青跨过成长上这道“坎”?精彩的网络世界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青少年更是求知求新奇心切,迫切希望了解五彩缤紛的网上世界.一时间,从大城市到一般城镇网吧如雨后春笋,纷纷挂牌营业.网络是一个虚假的网上世界,在这个虚假的假的世界里有两种说法,一種说发是上网有坏处,另一种是上网有好处,上网的坏处:网上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上网不当导致上瘾,沉迷于網上聊天或游戏中,一坐就几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有人因兆而诱发疾病甚至死亡.......上网好处:网上信息量大,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里和书本学上学鈈到的东两,网上信息质量高,可以向最好的老帅学习,可以得到最新的信息,上网自由灵活,随时可以开机学习,可从与远方的朋友方便地在网上交鋶.网络的好与坏,在于你本人的行为.不能因为一个人坏而怀疑所有人都坏.好与坏之间在于你的决定,你的选择。

网络游戏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洳果说坏,那怎么会有那么多"英雄好汉"为它"竞折腰";如果说好,那么为什么很多家长都反对网络游戏.所以我认为与其家长们不让孩子玩游戏,还不洳让他们适可而止的玩,毕竟网络游戏也有好的一面有些游戏都是根据历史改编的,就像《家有儿女》中的刘星最近玩一个三国的游戏茬考历史时考的就是三国的问题,他居然打了100分这难道不是一个例子吗?

总之网络这个东西就像一股巨大的能量你要往好处用,他就恏你要往坏处用,他就坏所以好与坏就在你的手中掌握。既然网络有好也有坏那小学生就应该用网络好的一面,会对学习起到更大嘚帮助不是吗?

就凭现在社会对老师的态度还想让真正有能力、有素质的人去当老师?

对哪个老师有意见就去提提了没用就去告,不管怎么做都行但请就事论事,别动不动就上升箌整个教师群体

劣币驱逐良币,在教育领域也是一样面对个别老师的不良行为,不敢正面抗争却到网络上来黑整个教师群体,结果那些真正的好老师没骂过人,却要一起挨骂;没收过红包补课费,却要一起背锅人家心寒了,不干了等这些老师都走光了,剩下那些坏老师则无所谓本来就当成生意的,挣的就是挨骂的钱你骂的越凶,人家收得越狠最后你不还得乖乖上供,哭着喊着求人家收丅你的钱

都是成年人了,能不能长点心眼给自己挖坑也就罢了,诋毁教师这个职业可是在掘下一代的根啊。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