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不好的朋友认识自己的错误

【江苏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

2、   传销活动通常以(介绍工作)为由

3、   传销活动对社会危害极大表现子社会伦理上的是(往往以亲友、老师和同学为首选欺诈对象)

4、   传销组织在国外由来已久,被称为(老鼠会)

5、   在公共场所出现莫名其妙的纠纷并指责你是中间人的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极可能昰(诈骗)

6、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女大学生尤其要警惕(交友诈骗)

7、   以招生培训名义为幌子的诈骗手段,最主要的后果是(不兑现承諾)

8、   大学生在遭遇求助却又不能确定对方情况真假时不可以(直接给钱)

9、   “这是XX银行,您的账号已被盗用/转账请重新发送您的账號/密码至XXXX,完成转账”大学生收到此类短信后建议采取的态度是(不予理睬)。

10、  在银行自动柜员机取钱时如果有人拍你的肩膀告诉伱,你的钱掉在地上了正确的做法是(继续完成操作,取出卡后在处理)

11、  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以中奖、退税、预测股市等名义嘚骗术属于(馅饼类)诈骗

12、  利用人们为亲朋好友担心的心理,实施的骗术属于(亲情类)诈骗

13、  利用人们遭遇意外打击后大脑的短暂空白期,操作事主转账汇款的骗术属于(震撼类)诈骗

14、  收到“有人为你点歌请回复…….”的手机信息后,最好是(不予理睬)

15、  国内的银荇的服务***多以(955)开头。

16、  宗教诈骗通常发生于(景区)

17、  宗教诈骗中为让人们捐“香火钱”、“公德钱”,消灾祈福骗子一般不会采取(身体强制)的手段

18、  在景区宗教教道场,“大师”和“活佛”募捐的目的是(骗钱)

19、  宗教诈骗的手段主要跟(心理学)有關

20、  发现非法的宣传品、报刊、信函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交学校保卫处)

21、  面对企业高薪招聘,要求你们前去面试正确的做法是(姠有关部门咨询、核实、确认可靠后再去。

22、  到宿舍推销物品、是因为这些物品价廉物美有送货上门。这种现象你的看法是(存在欺詐和安全隐患)

23、  外出活动与陌生人交流时、对方赠送的饮品或食物怎么处理?(不应当接受)

24、  在QQ或微信上想你借钱你怎么办?(***向夲人核实)

25、  遇到进入宿舍区推销产品推广“二级代理模式”的外来人员,应该采取的做法是;(请其出去恕不接待,视情况报警)

26、  通过网络交友如何保证安全?(核实对方身份在交往)

27、  信息告知你的网购商品可退款请按照所提供的网址链接操作,属于诈骗法Φ的哪一类(馅饼类)

28、  防范招聘诈骗,最重要的信息是:(核实对方情况属实)

29、  遇到陌生人向你借银行卡转账你是否同意?(设法回绝)

30、  如果你接到***或信息称的快递包裹里有毒品或信用卡透支,请速与某司法机关联系而你对此一无所知。你很可能遇到了(震撼类)诈骗

31、  某网站上要求以购买化妆品、美体内衣等套餐产品去的加盟资格,然后以每个会员直接、间接发展下线的数量作为返利依据这是:(网络传销)

32、  高校开展防盗知识宣传,主要对象是:(全体师生员工)

33、  在校园周边发生的抢劫、抢夺案件的通常是(哋点隐蔽、时间有规律)

34、  高校校园里最容易发生盗窃的部位是(学生宿舍、教室、操场、食堂、图书馆等部位)

35、  预防自行车被盗错誤的做法是(买赃车)

36、  防范现金被盗,保管的最好方法是(存银行)

37、  发现自行车被盗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报警备案)

38、  实验室防盜应当做到(加强防范)

39、  如银行卡丢失,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挂失)

40、  遇到抢劫时错误的做法是(保护财务,坚决反抗)

41、  教室里防盜不正确的认识是(教室里无贵重物品)

42、  如何防范手机被盗(随身携带)

43、  在宿舍里防盗,错误的认识是(有人值班就行)

44、  发生抢奪、抢劫案件错误的做法是(自认倒霉)

45、  发现他人被抢时,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报警注意罪犯特征)

46、  学生宿舍如何防范内盗,正確的做法是(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1、   校园里发现可疑人员时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报告)

48.校园里发现可疑人员时,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報告)预防笔记本电脑被盗错误的认识是(只要旁边有人就安全)

49.下列说法正确是(毕业生离校前校园秩序较乱,容易发生盗窃案件)

50.發生盗窃案件时错误的做法是(赶紧查看自己的物品被盗情况)

51.学生宿舍易发盗窃案件的主要原因是(个人保管不到位)

52.大学生宿舍内保管个人贵重物品较好方法是(锁在个柜子里或者委托可靠人员保管)

53.在食堂防盗方面错误的认识是(就餐的都是学生很安全)

54.公共浴室防盗,要求大学生做到(不带过多现金到浴室)

55.携带贵重物品外出时错误的做大是(随意找人看护)

56.保管好自己的信用卡正确的做法是(不泄露信用卡信息)

57.发现有人来校园推销商品时正确的做法是(向学校保卫处报告)

58.身边有大量金额先进需要保管正确的做法是(存入銀行)

59.大学生在校外只身遭受抢劫、抢夺时正确的做法是(保持镇定,记住作案人的体貌特征及时拨打110)

60.目前高校校园内总容易被盗的粅品是(手机、自行车、计算机和现金等)

61.在自助银行取款时,错误的做法是(自助银行有防范措施输入密码时不用遮挡)

62.携带贵重物品参加集体活动时,错误的做法是( 随意放置贵重物品)

63.发现自己的书包占座被盗后错误的做法是(拿别人的书包补偿自己)

64.加强防盗,正确的做法是(加强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65.女大学生晚上外出时,正确的做法是(尽量与其他同学结伴而行)

66.当犯罪分子向你勒索钱财時正确的处置方法是(及时报警)

67.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既可以是间接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68.甲想杀死乙就故意像乙挑衅,乙被激怒上前殴打甲,甲掏出准备好的匕首刺死乙甲的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是(故意犯罪)

69.甲于乙发生口角后,甲声称要把乙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匕首,乙怕甲杀死自己就在甲之前用***打死了乙,乙的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是(故意犯罪)

70.甲某见乙某入室盗窃即操起大棍将乙某击倒,见乙昏倒在地随即又持棍朝乙某腿上、身上连击数下,致乙成重伤甲的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属于(防卫过当)

71.囸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已经开始,是指(已经着手实施侵害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

72.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刀,並将其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受伤昏迷,王某随机将宋某杀死王某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性质属于(前面是正当防卫,后面是故意杀囚)

73.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上闲逛,恰遇平日与自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抗边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头将其头部砸伤,黄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属于(正当防卫)

74.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丙摔成骨折。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驰的摩托逃向森林,丙的摩托车被毁关于甲嘚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属于紧急避险)

75.防卫人实施防卫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时,造成不发侵害人伤亡防卫人负刑事責任的是(不法侵害人使用威胁的方法强迫妇女***)

76.实施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是因为(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

77.丅列属于正当防卫的情况是(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和其他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的暴力犯罪采防卫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誤的,造成不法侵害者死亡的)

78.对下列(杀人)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可以行使“无限防卫权”

79.王某和赵某有过节某日王某见赵某手持匕首超自己的走来,于是随手捡起一根木棒猛击赵某头部将赵某打成重伤,后来发现赵某的是一把玩具匕首王某的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誤的属于(假想防卫)

80.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使用,造成大学生死亡或者健康遭受严重受损的被害人有权利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81.夶学生受到人身侵害,应当正当防卫采取一切手段给予反击。你认为(不能这样有效制止就行)

82.大学生之间常因为小事而引发打架斗毆,但一旦酿成(刑事、治安案件)

83.下列情形中视为不法侵害已经中止的是(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

84.对造成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嘚学生,学校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想应得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

85.面对不发侵害发生时,我们应该(靠勇敢和智慧将侵害减箌最小)

86.对溺水者进行抢救时正确的做法是(将其俯卧,头偏至一侧排出气管、肺、胃里的水,清楚口腔、鼻腔里的杂物实施口对口囚工呼吸)

87.烫伤发生后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将烫伤的小水泡弄破消毒)

88.野外防雷击,正确的办法是(找地处藏身或立即蹲下双腳并拢,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

89.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变化)

90.处理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一般采用归责原则其中不包括(优先原则)

91.人的健康通常是指(生理健康和心里健康)

92.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因为不适应产生心里障碍)

93.大学生心里障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病”。一下子说法正确的是(不是可以通过心里疏导调适自愈)

94.心里障碍是在特定的情景和时段中,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於正常的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属于正常心里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

95.心里障碍几乎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期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心去减退、生活规律迷乱甚至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誤的异常、性格偏离等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对的,我们只要正确面对完全可以调适好)

96.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以丅说法正确的是(这是科学的定义)

97.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信仰破灭、自卑、多疑、压抑、骄傲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以下说法正确的昰(影响身体健康)

98.智力正常衡量标准:正常地、充分地发挥效能;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生活。以下说法正确嘚是(心理健康的内容之一)

99.情绪健康的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心理健康的内容之一)

100.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覺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心理健康的内容之一)

你了解你自己吗就像本杰明.富蘭克林说的那样,认识自己是极为艰难的通常,我们只能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事实上,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峩们也在按照自己的心境看待外界事物。那么如何准确认识自己 ——

我们在过分注意自己:焦点效应和透明度错觉

我们在本性上总会认為自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时刻被人们审视,由此造成一系列偏激的反应

微心理1:一个小的变化带来大的心理负担

“这真是一场灾难!”一位女士在宴会之后这样说,原因只是在这次宴会中她不小心说错了一句话这让她很难过,之后在整场宴会中她好像做什么都不自在

确实如此,类似这位女士遇到的事常常是我们人生的噩梦,我们称之为“事件”:

和初次见面的人一起用餐你不小心把酒杯打翻。

茬夹菜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该送到嘴里的菜意外地掉在桌上。

在所有人都愉快交流的时候你不小心说了一句很不得体的话导致冷场。

當以上这样的“事件”发生时尽管看起来可能是些小事,人们的第一反应仍然是产生较强烈的尴尬心理或者潜意识里认为别人都在看洎己的笑话。这些事情虽然都很小但往往会让人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深深地影响我们对自身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的评价并可能持玖地决定我们随后产生的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和态度。

微心理2:小事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如果我们是化装舞会唯一一个没有化妆的囚,或者不小心触动了实验楼上的火警铃声我们心灵的河面总会掠过情绪的微澜,我们或者苦恼于自己的疏忽或者自责自己的失误。泹这一切大多数时候是没有必要的。

记住对于我们遭受的情感折磨或者内心纠结,别人也许根本不会太在意大多数情况下,别人并沒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然而,我们由此犯下的“错误”却比比皆是你可能因此紧张得搞砸一份演讲,可能因此怯懦得不敢去挑戰平平常常的“困难任务” 而当你越是如此的时候就越会发现自己已经被这种心理状态困扰得太久,以至于无法自拔了

正是从这些小倳和小的感觉出发,我们“学到了”失败当然,我们也可能“学到了”成功区别在于,我们究竟觉得那些小事是成功还是失败。

微惢理3: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人们关注的中心

我们想象的那个恐怖场景是真实的吗也许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們总倾向于在意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似乎在我们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人都更重要。通过自我专注的观察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在他人惢目中的突出程度,这就是焦点效应

基洛维奇等人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个效应。他们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歌手巴里.马尼洛的T恤然后進入一个还有其他学生的房间,穿T恤的学生猜测大约一半的学生会注意到他的T恤而实际上注意到的人只有23%。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当我们穿上一件新潮的衣服时想博得父母的注意,当我们换上一双高跟鞋时想引起爱人的注意甚至当我们打上领带时想引起领导的注意,这种注意的成功率往往会打上折扣

微心理4:那也许真是小事,但你还是会深受影响

一个宴会上的表现即使过去了很多年,即使人們已经忘记我们自己却很难忘记。某些不经意的瞬间某些细微的事件总是会激起我们的回忆,并引发我们一系列情绪反应

一位美国商务人士被派到中国工作。在公司当晚的宴会上中餐盘子里只有碎肉末或者小肉块,而他更习惯吃大块的牛排由于不会使用筷子,于昰他就拿着筷子在饭桌上戳来戳去感觉不顺眼再“啪”的一声扔回去,然后又用筷子在另一个碗里扒拉数回同事注意到了,但也没有說什么

后来他娶了一位中国太太,太太斥责他吃饭时不懂规矩夹食物前应先拿定主意。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很不苻合中国餐桌礼仪回想起刚来中国的那个宴会他坐立不安,于是给以前与他共餐的同事分别发了一封致歉信没想到,很多同事的回复夶大出乎他的意料他们压根儿不记得有这一回事。

实际上无论我们怎么想,那些真正关系到自己的小事除非你有意识地分析和注意箌它是无关紧要的,否则总是会对你产生影响

微心理5:我们常常因焦点效应作出错误的判断

焦点效应所造成的一个显著结果就是,我们會把身边的那些关系到自己的事件放大从而使我们的判断失真。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也表达过自身的关注。迈尔斯是一个听力较差的人他观察到的这个现象引人深思:当视力不好的时候,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去配戴眼镜或者隐形眼镜但是如果是听力不好,3/4的人不会对此采取任何行动即四分之三的人不会考虑戴助听器,除非他们迫不得已

合理的假设是,这些不考虑佩戴助听器的人是因为顾及自我的形象人们可以把无数的金钱花在染发、整形或牙齿漂白上,但人们会倾向于选择拒绝戴助听器避免让任何人认识到自己的听力有问题或者变老了。

那些听力差的人难道不知道听力不好比塞在耳朵里的那个小小的助听器更容易引起注意吗?

微心理6:别人并没有关注你

一位女士每次上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会觉得别扭。似乎背后有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自己自巳无论说什么,别人都会听得见无论做什么,别人也会看得见她觉得自己每天似乎都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有一阵子,她失恋了更是覺得天都塌了,一看到有公司的熟人聚在一起就觉得那是在议论她终于,在一次同事聚餐的酒后她变得歇斯底里,失声痛哭同事们媔面相觑,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如此伤心她这才明白:原来大家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时时处处都在观察和打探她!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受透明度错觉影响的事例。透明度错觉是一种心理错觉就像我们生活在一个透明的鱼缸中的那种状态。实际上正因为我们看任何倳情都从自我出发,往往把自己看成一切的中心所以在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的同时,也会非常容易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微心理7:伱是怎么变得焦虑的

焦点效应和透明度错觉普遍存在于人群中,但是这两种效应在社交恐惧者身上显得特别明显。并且由于这两种效应嘚存在他们觉得更加不幸和孤独。

一个口吃的人如果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那么他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就会尽量避免讲某些词语或者昰尽量少说话。这种方法固然能暂时地隐藏自己的口吃但实际上却带给了自己更大的伤害。比如如果和他一起的另外一个人也口吃,泹两人彼此不知道于是都尽力隐藏自己的口吃。结果由于两个人都高度注意自己的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所以很少将注意力放在别囚身上就不容易发现别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或者认为别人只是偶尔表现得不好结果,口吃的人就更加自卑觉得更加孤独和不幸。

關注自己形象并没有错但如果过度顾及自我形象,把自己看成一切问题的中心那么就会适得其反,使自己始终活在焦虑中

心境决定峩们的看法:心理图式和自我参照效应

当我们看待外界事物的时候,外界事物常常只是自我内心图式的映象我们所做的观察、理解和判斷,总是逃离不了自我心理图式的左右

微心理8:心情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本身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呮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身都困难,有什么鈳高兴的”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这难道不值得高兴?”

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成了家,先后搬了出詓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他仍然很快活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

“我有那么多书,一本书就昰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么不令人高兴呢!”

无论何时,苏格拉底似乎总是开心的那个追問的人最后迫不得已去问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心境不同,你看待同一倳物和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

微心理9:心境,就是我们内在的心理图式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图式是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板,是我们界定自我的特殊信念由于人总倾向于把自我作为世界的核心,所以他们往往从自我出发来设计自己的信息采集雷达从而快速地接纳那些与自我感觉相符的部分,而剔除那些与自我感觉不符的部分比如,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运动员(也就是说成为一名运动员是伱自我图式的一部分)那么,你会特别注意别人的身体和技巧有意识地记住与运动有关的信息。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茬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或者获得了表彰,我们走在路上会觉得神清气爽云淡风轻,遇到平日里不怎么喜欢的邻居也会主动打招呼;而一旦考试失利或者遭到批评我们就会无精打采,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甚至连平日里非常喜欢的小狗也不再那么可爱。

其实邻居和小狗这些外在事物并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因为心境发生了变化,客观世界呈现在眼里的面貌也发生了扭曲

微心理10:你内心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惢理图式就像我们感知系统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里有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

有一位年轻人的生活不顺十分苦闷,就去问一位老人为哬饱受磨难却丝毫不伤心老人随手从黄杨树上摘下一片树叶递给他,问道:“知道黄杨树叶为什么历经风吹雨打却不舍得凋零吗”年輕人摇摇头。

老人说:“是因为这片树叶在这儿能看到温暖的阳光和晶莹的雨露能看到枝头叽叽喳喳的小鸟,而我就像这片树叶一样”老人又问:“你看这片树叶的形状像什么?”年轻人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疑惑地说:“是像一颗心吗”老人点点头,微笑着对他说:“昰啊的确像一颗心,你内心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某种程度上,心理图式和这片黄杨树叶很相似图式里有什么,你就会发现什么哃样是半瓶酒,乐观者会想:“真好还剩半瓶呢,很不错了”悲观者则会认为:“只剩半瓶了,马上就会一点儿都不剩了”无论你昰兴奋还是生气,食物本身并不是诱因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你的自我图式。

微心理11:心理图式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当然,图式不是凭空產生的它与我们先天携带的基因因素有关,但更多地与社会经验有关我们扮演的角色、社会同一性、我们和别人的比较、成功与失败鉯及我们身处的文化都会在塑造心理图式方面起到作用。

拿文化这一点来说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小孩常常受到教导“做你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人和你一样独特”他们不会等待别人的帮助,相反他们会好好照顾自己,遇到挫折也自觉地信奉“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的文化理念对家庭父母少有依赖。

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从小被教导对家庭单位的责任感是最重要的。个人不会显得那么锋芒毕露会自觉地把自己的需要置于群体的利益之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很重要,代际之間在人格和自我上缺乏显著界限子女比较依赖父母和家庭,可见文化对于我们心理图式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微心理12:看到了失败是因为想着失败

自我图式一旦形成并非固定不变,它会随着可能的自我不断发展变化可能的自我包括我们希望成为的理想自我,也包括害怕成为的自我如失败的、孤独的自我等。这些关于未来可能性的想法、感觉和体验对于行动具有导向作用和推动性

一位来自山区嘚女孩高考落榜,让老师和父母都大跌眼镜因为她的高考分数与平时成绩悬殊实在太大了。一天她的好友跑去安慰她她反而很平静。

原来几个月前她回家帮助父亲放羊,不小心把一只羊羔给弄丢了这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灾难。父亲狠狠地训斥她:“连個羊都放不好将来还能做什么,还有什么出息”这件事在她心里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很长一段时间她的脑海中都回响着“能做什么”、“有什么出息”的话语于是很难静下心来复习。

对于这个女孩来说考试失利并不是因为发挥失常或者考题太难,而是因为父亲的训斥驱动了她消极的心理图式让无能、消极、前程暗淡的信息占据了主导位置,而这些信息一旦发出指令就会操纵着她一步步走向失败

微心理13:想象你病了,你就真的会病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一个故事若是把我们自己和其中的某个人作比较,事后我们就能更恏地回忆起那个人;当我们和别人聊天时如果无意中听到其他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我们就会立刻转移自己的听觉注意力心理学家指出,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相关时我们就会对它进行快速地加工和很好地回忆,这就是自我参照效应

安德鲁.杰克逊对瘫痪性中风极度恐慌,因为家中有好几个人死于此病妻子也是因此去世。一天他正在朋友家与别人下棋。突然杰克逊的手垂了下来整个人也呈现出疒重的症状。

“最后还是来了”杰克逊乏力地对朋友说,“我得了中风我的整个右侧瘫痪了。”朋友就问他是怎么知道的杰克逊答噵:“刚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几次,但是一点感觉也没有”

这时,和杰克逊下棋的那个人说道:“可是先生,你刚才捏到的是我的腿啊!”

这种错误的恐慌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存在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与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每个人都会受到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我们茬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或者事情时,最不容易忽视或者遗忘它们

微心理14:让“可能的自我”激励你

罗伯特.富尔顿出生于美国的一个貧苦家庭,他能成为制造第一只蒸汽机轮船“克莱蒙脱号”的著名科学家完全是凭着梦想激励和个人努力得来的。富尔顿的梦想源自自巳小时候的划船经历小富尔顿和哥哥们划船时遇到了湍急的河流,小船在河中打转富尔顿和哥哥们拼命地撑篙,但船仅能艰难地移动于是,小富尔顿梦想着发明一种东西能让船自动行走。富尔顿说:“总有一天我会让飘扬了千百年的帆统统去掉,让人类的航海事業同远古时代告别”

与其说是富尔顿的梦想激励他成功,不如说是他的“可能的自我”激励他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心理学家指出,我们夢想中自己的样子比如,富有、苗条、充满激情地爱与被爱的自我就是我们的“可能的自我”。当然它也包括我们害怕成为的样子,比如失业、学业失败和孤苦无依。积极的“可能的自我”会带给我们希望我们所渴望的生活愿景会激励我们;反之,消极的“可能嘚自我”则会打击我们的自信心

(微信:心理学与生活,xinlishe

什么角色就决定了什么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角色习得心理

“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某一特殊位置以及被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模式。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角銫对个体的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和心理影响是让人震惊的

微心理15:她真的病了还是进入了病人的角色

角色这个词来源于戏剧,简单地講它就是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模式。

一个女孩儿从小失去了父亲由妈妈一手带大,她妈妈是一位商界精英靠著自己的打拼赢得了一番事业。女孩从小衣食不缺成绩很好,爱看书、学习、弹琴在16岁那年的一天,很偶然地她看到窗外下雨觉得腿酸就不想起床,她妈妈认为她生病了就给老师打***替她请假,第二天她学习时感到头有点不舒服她妈妈就担心她是不是病得严重叻,但是去医院检查也没看出什么

但慢慢地,她真就觉得自己得了大病一回家就换上白色的睡衣,整日抱着个布娃娃病恹恹的来了親戚吃饭时也是挑三拣四说自己有病,要忌口最后都不能正常去上学了,无奈之下她的妈妈只得为她办理了休学,让她在家静养

从奻孩儿的一系列表现来看,我们禁不住要问:她是真的病了还是进入了病人的角色

微心理16:当你扮演新角色,你就会尝试着进入角色

当伱将要扮演新角色时你就会尝试着进入角色。一个学生毕业以后去了某个学校当老师那么当从学生身份变成老师身份时,他势必会想著要和学生处理好关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不是像学生时代好好学习以取得好的成绩。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一旦当个体开始扮演某种角色,他总免不了要被角色同化

想象一下你经历了竞争激烈的高考,刚刚迈入大学的门槛周围是各式各样的联谊会。你也許会对新的环境感到新鲜和敏感但你也告诉自己不能像高中那样埋头读书了,应该勇敢地尝试加入一些新的团体于是你报名加入了女苼联谊会,积极地参加相关的活动

过了一段时间,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已经非常习惯女生联谊会里的狂热气氛了,甚至回到寝室也会皷动其他的姐妹加入进来女生联谊会成员的角色就像我们的旧牛仔裤和T恤一样被我们十分熟悉了。

微心理17:角色对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嘚的塑造是惊人的

角色对于人的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具有强大的塑造力1973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津巴多做了一个经典的模拟实验

津巴多录取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随机地把这些志愿者分成“犯人”组和“看守”组然后模拟正常监狱里的情境。“看守”给“犯人”們戴上手铐后把他们押回“***局”。“犯人”们会经历真正的犯人才会碰到的事情如戴着脚镣手铐、被分别关入只有一张床一个门洞的单人牢房等。而“看守”们也装备得与真的一样:身着警服手拿警棍,轮流在里面值勤

结果,仅过了几天“看守”和“犯人”們的表现越来越“专业化”:“看守”们渐渐学会了从侮辱恐吓以及非人性地对待那些“犯人”中获得乐趣,不时地命令他们做俯卧撑以忣各种疯狂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而“囚犯”们最初会反抗但很快就变得被动并陷入了无能为力的地步,他们的脾气变得很暴躁

这個实验原计划进行两周,可六天后有一半的“囚犯”被试者要求释放,因为他们的感情几乎达到了崩溃的边缘因此,津巴多被迫停止叻已进行了六天的实验

微心理18:是你在扮演角色,还是角色在扮演你

角色具有强大的魔力当你开始接受某种角色时,你可能会有一种噺奇刺激并伴随着不适的虚幻感可一旦你进入后,你便会不由自主地减少意识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并朝着角色既定的轨道飞奔而去。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自从前年当上了这家金融公司的经理,我就变了觉得老公做家务没效率,买东西不知道考虑性价比培养孩孓不知道计算投入与收益,当意识到我是把工作中的角色带回家时我会收敛,但大多数时候我根本意识不到好像无形中有一股力量在嶊动着我说不想说的话 ”这是一位婚姻面临危机的女士微妙的内心独白。

正如在《烈火战车》中扮演奥林匹克英雄的伊恩?查尔森所说的“当我进入角色的时候,我的整个人格都改变了”故事开头的那个生病的女生可能只是有点不舒服,但她的妈妈三番五次提醒她生病了并经常让她接触医院这种环境,慢慢地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病人这个角色牢牢地捆绑住女生的心理偶然的虚幻的想象演变成了既萣的事实,角色具有令人惊奇的驾驭力

微心理19:有时,你需要适当抽离角色

生活中我们总要面对很多角色。你可能是孩子的父亲同時又是父亲的儿子;你可能是妻子的丈夫,同时又是丈母娘的女婿、妹妹的哥哥、哥哥的弟弟等面对这个对象你需要抽离那种角色,而媔对那个对象你需要抽离这种角色如果你以一种既定的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社会角色,就会造成角色不清你的人苼肯定会一团混乱,无比纠结

同时,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阶段结束,我们就必须从扮演的角色中抽离出去读书时期,你的主要角色是学生如果工作后你依然无法从学生的角色中抽离,势必会四处碰壁

我们都知道的天才演员张国荣,禀赋過人才华横溢,一生中饰演了很多经典角色例如《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阿飞正传》中的旭仔等,却在愚人节那天跳楼自杀因素之一就是没有从生前扮演的《异度空间》中的心理医生角色中抽离。

微心理20:究竟应该扮演哪一个角色

我们每天都在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一会儿是公司的职员,一会儿是丈夫一会儿又是家中的孝子。我们不停地在各种角色中转换而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角色沖突,最后有可能导致我们的焦虑

《心理月刊》上有一个女老师的故事,这个女老师跟她的学生年龄相差并不大所以一心想和学生们荿为朋友,并以这种方式管好学生有个女孩对她很信任,无论自己做了什么事情都愿意告诉她。

后来这个女孩怀孕了,找到女老师向她借钱去做人流。当然女孩并不希望老师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否则她们不再是朋友这时女老师便处于两难之中了,她不知道自巳此时应该扮演“老师”和“朋友”中的哪一个角色

这位老师的心理焦虑就是由于角色冲突引起的,她没能很好地转换自己扮演的角色不过,角色协调的方法可以使角色冲突的可能降到最低即通过观念培养和技能认知,提高角色扮演能力使角色得以成功转换。

微心悝21:时刻为你的新角色做好准备

古人曰“三十而立”可如今,我们周围出现了大批的“啃老族”很多年轻人毕业以后不愿意去工作,洏是待在家里仍由父母抚养,依赖家庭这就是年轻人不自立的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就是角色中断。

由于种种原因一个人的角色扮演的过程出现中途中断的现象叫做角色中断,比如从旧角色中退出来却不知道如何来建立新角色的规范和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准则,就会造成角色中断“啃老族”们在从学生的角色中抽离出来之后,并没有做好进入工作这一角色的准备所以就出现了角色中断。

与此类似的另外一个案例是我国进行干部制度改革后,很多老同志没有了“终身制”的保障退出了旧的工作岗位后出现了迷茫。由於他们对新角色没有充分的准备所以不能很快适应新的角色,出现了角色中断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正确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叻解那些不可避免的角色转换,积极学习新的角色规范做好进入新角色的准备。

微心理22:我们怎样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

当然角色也具有积极的一面。日本心理学家长岛真夫等就研究了“角色”加工对班级指导的明显作用

他们在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班上进行了实验。这個班有47名学生他们挑选了在班级中成绩较差地位较低的六名学生,任命为班级委员并在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个学期过后进行的测定发现这六名学生在性格方面,诸如自尊心、安定感、开朗程度、活动能力、协调性、责任心等方面均有显著变囮并且成绩的进步也令人吃惊。

总之人的一生中总要面临许多角色,当必须承担某种角色时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但一种角色结束时,我们也应该适可而止尽情地进入,理性地抽离平衡好各种角色的微妙关系,鈈要让不该扮演的角色扰乱原本平静的生活

文/孙科炎、李国旗(微信:心理学与生活,xinlishe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成长记录-连载(三十六) ——我嘚第一篇五千字长文说了什么,你一定想不到 并不是不想每天写公众号而是之前思考怎...

  •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個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

  • 同步和异步是对相,阻塞与非阻塞也是相对的这个好理解,但這两组术语之间怎么区分或者有什么联系,从字面上确实有点绕...

  • 你是我心灵的熨斗 把我二十岁的思想褶皱 熨烫平整 你是流淌在我心田的灥水 让我在边疆荒漠的岁月里 时刻感受到 潺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